KR6f0008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宋-法護 (TKD)


[41-0475a]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八禪
西天譯經三藏銀靑光禄大夫試光禄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六
復次舎利子略說菩薩一種聖道謂
是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單
巳無二以自勇猛大精進力深心攝
受不藉佗緣及佗開示而自成辦極
大加用能被如是堅固甲胄而諸有
情難得能得諸新發意住菩薩乘未
得今得又復一切難施能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勝慧亦復如是又於波
羅蜜多無能建立者而是菩薩於諸
波羅蜜多悉能建立以要言之乃至
廣大覺悟種諸善根無能及者於是
法行單巳無二詣菩提塲坐金剛座
摧伏魔力一刹那頃勝慧相應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決定平等無
復退轉舎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於
勝慧波羅蜜多獲得菩薩聖道善巧
云何菩薩緣生善巧謂此菩薩於晝
夜中獨處宴坐發善尋伺藴由何起
當由何力謂由如是不如理作憶發
生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41-0475b]
大乘正法經卷弟三十八弟二張禪成美
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
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憂悲苦惱及隨煩惱方便集起又復
由如是法無體無作及無主宰謂善
因惡因無記因一切緣生又諸有情
各有分量謂根因増上根因業因果
因有無邊際究竟等因一切集生而
皆了知此說是名緣生善巧又復藴
滅當云何滅謂不如理作意滅則無
明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
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
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
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而於此
中得如是智又緣生善巧者謂一切
法繫屬因緣之所和合卽能加持無
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於如是等得
無計度而諸菩薩於此緣生復能建
立一切佛法及菩提相於有盡滅應
妙觀察於無盡滅攝化有情舎利子
菩薩摩訶薩於勝慧波羅蜜多獲得
如是緣生善巧
云何菩薩一切法善巧一切法者謂
[41-0475c]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三張禪
有爲無爲而諸菩薩於有爲無爲善
巧應如是知有爲善巧者謂身語意
所有善行觀察有爲菩提向一切智
是名有爲善巧又有爲善巧者謂積
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種波
羅蜜多若復於勝慧波羅蜜多得無
爲智於五波羅蜜多亦無弃捨善求
一切波羅蜜多信解無漏菩提向一
切智是名無爲善巧又有爲善巧者
謂於有情行四攝事無所對遣雖復
攝受有情而實攝受無我無人於攝
事善巧亦無所取信解無爲菩提向
一切智是名無爲善巧又復有爲善
巧者謂斷諸行相續繫縛卽斷輪回
及煩惱縛於菩提相有所任持相續
繫縛微細方分而不集行此說是名
有爲善巧若復於空無相無願以智
伺察善解諸法因緣修菩提行而不
取證無爲是名無爲善巧又復雖行
三界而不爲三界煩惱之所繫著是
名有爲善巧若以智了知出離三界
而不離三界亦無墮落是名無爲善
巧若說一切法善巧卽一切智悉是
[41-0476a]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四張禪*和
増語若於一切智通逵圓滿無所損
減說此勝慧善巧是卽名爲一切法
善巧舎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勝
慧波羅蜜多行時於勝慧分獲得如
是十種善巧
佛告舎利子云何勝慧云何波羅蜜
多勝慧者謂觀察了知善不善法是
名勝慧分別無量如實法門是名勝
慧通逵諸見得無礙法是名勝慧安
住一切正願而實捨諸願求是名勝
慧離諸熱惱而得輕安是名勝慧斷
諸攀緣得大法樂是名勝慧隨義觀
察是名勝慧得住一切菩提分法是
名勝慧於相無相如實了知是名勝
慧以智照解諸法體性是名勝慧超
諸險難獲無障礙是名勝慧攝受正
逵是名勝慧於諸善法使得清淨是
名勝慧斷煩惱習是名勝慧由先修
證一切善法是名勝慧於自然生等
而起覺悟引導遠離是名勝慧不著
二界是名勝慧於諸聖願相續不斷
是名勝慧以諸無相伏除遍計對治
清淨是名勝慧離諸闇鈍成就一切
[41-0476b]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五張禪
相應行地是名勝慧於一切智智住
光明道是名勝慧於無明闇蔽作諸
明眼是名勝慧如是信解得無漏眼
根是名勝慧於眼境道超諸勝義是
名勝慧眞實出離不動調伏是名勝
慧照智慧門無有窮盡是名勝慧遍
一切處無有相違是名勝慧於解脫
道而常高顯是名勝慧離諸煩惱及
鄣礙法悉不共住是名勝慧舎利子
諸菩薩以如是勝慧而能入解一切
有情心之所趣業行差別諸塵勞門
乃至以如是慧於執持門而能遍知
一切聲聞辟支佛三藐三佛陀此說是
名勝慧而諸菩薩於是句義一切當
學又舎利子波羅蜜多者謂是勝慧
了知一切善不善法名波羅蜜多以
要言之乃至於是句義一切當學名
波羅蜜多又復於菩薩行殊勝圓滿
名波羅蜜多一切智智圓滿名波羅
蜜多於有爲無爲法悉無所著名波
羅蜜多爲令覺悟輪回過失名波羅
蜜多普能顯示無盡法藏名波羅蜜
多離諸攀緣解脫圓滿名波羅蜜多
[41-0476c]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弟六張禪
大*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勝
慧普令覺悟名波羅蜜多究竟善巧
於有情界引導一切爲令圓滿無生
法忍至不退地名波羅蜜多圓滿佛
刹化度有情至菩提塲除諸魔怨獲
得圓滿一切佛法名波羅蜜多又能
如是建立大乘菩薩藏正法名波羅
蜜多舎利子而諸菩薩於正法蔵如
是學巳得至彼岸
是故於此大乘一切波羅蜜多當如
是學又舎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
此菩薩蔵正法受持讀誦廣大開示
爲他人說而能獲得十種稱讃功德
何等爲十一者過是生巳而得通逵
一切事業二者得生聖族三者具大
名稱四者所說言辭人喜信受五者
得大富饒六者人天愛敬七者獲轉輪王八者
得生梵世九者梵本元闕十者
遍一切處得菩提心無有退失又復
獲得十種稱讃功德何等爲十一者
與尼乾陀等得不共住二者不起我
見三者不起人見四者不起衆生見
五者不起壽者見六者不起常見七者不
[41-0477a]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七張禪大
*起斷見八者捨諸玩好九者發淨信
心常樂出家十者於名句文速得悟
入又復獲得十種稱讃功德何等爲
十一者正念二者聰利三者揔持四
者勝慧五者刹那具足六者得宿住
念七者性少貪欲八者性少瞋恚九
者性少愚癡十者不爲熾然三毒之
所燒煮又復獲得十種稱讃功德何
等爲十一者希有勝慧二者輕捷勝
慧三者猛利勝慧四者極迅速勝慧
五者廣大勝慧六者甚深勝慧七者
決擇勝慧八者無礙勝慧九者現前
得見如來能以伽陀歌詠讃歎十者
復與如來深心問荅又復獲得十種
稱讃功德何等爲十一者謂能將護
諸惡知識二者解諸魔縛三者破諸
魔軍四者斷諸惑染五者於諸行中
除伏憍慢六者趣諸善道七者向涅
槃門八者布施受施超諸輪轉九者
於菩薩道一切隨學十者隨順諸佛
一切敎勅舎利子於菩薩蔵正法應
當受持讀誦廣大開示爲佗人說悉
獲如是稱讃功德爾時世尊欲重明
[41-0477b]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八張禪昌老
斯義說伽陀曰
諸有大智者善了文句義持此經中王
獲無量勝慧彼比丘法師常行是法施
持此經中王最勝生歡喜爲諸聽法者
宣說如是法持此經中王獲歎美功德
得是勝慧巳於法無損減復於勝念力
能演無上句善說法要者常讃佛敎勅
持此經中王多聞常具足聞巳受持者
不著於文字隨義常觀察増長佛智慧
由智慧無邊深達勝義諦宣布詣十方
聞是獲稱讃又令貪恚癡由斯皆漸少
最上清浄心聞是獲稱讃受用資具中
稱量如實義曉了非眞實捨家求解脫
樂住空閑處聞法常無猒諮問世尊所
法施無有悋令智慧増長清白無減失
爾時世尊說是偈巳告舎利子此諸
菩薩於勝慧波羅蜜多之行應當勇
猛以四攝事於長夜中攝受有情何
等爲四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
名四種云何布施謂財施法施及無
畏施云何愛語謂於聞法者出柔順
云何利行謂於自佗意樂圓滿云
何同事謂於是智起功德想攝受有
[41-0477c]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九張禪
昌老情安住是法又布施者謂於一
切來求丐者意極清淨愛語者斷諸
合集利行者使無退屈同事者辵向
大乘又布施者隨轉大慈心無辵惜
愛語者隨心喜捨利行者爲諸有情
身心勇悍被大甲冑同事者心捨高
下向一切智又布施者如法追求捨
諸資具愛語者導以正法利行者自
利利他悉起平等同事者利諸有情
咸共發起一切智心又布施者自捨
一切若内外法愛語者於諸法行功
德智慧善權稱讃利行者弃自所利
隨轉利他同事者成熟菩提
譬彼掌中菴摩勒果普施一切得無
怯弱復次舎利子法施者謂如其所
聞爲他人說愛語者謂正開示無所
希望利行者爲他演說不生疲猒同
事者於一切智樂甚深法心無弃捨
又法施者於來聽法者說無散亂愛
語者遠至他方演說諸法利行者爲
法義故於諸法師以飮食衣服臥具
醫藥乃至以身覆護一切給侍同事
者爲令薰習安住種性又法施者於諸施
[41-0478a]
大乘正法經卷苐三十八苐十張禪
中無有過上愛語者分別義利利行
者謂隨於義不隨文句同事者爲令
圓滿一切佛法又布施者是卽布施
波羅蜜多愛語者是卽持戒忍辱波
羅蜜多利行者是卽精進波羅蜜多
同事者是卽禪定勝慧波羅蜜多又
布施者是卽最初發心菩薩愛語者
是卽行勝解行菩薩利行者是卽不
退轉地菩薩同事者是卽一生補處
菩薩又布施者是卽住菩提根愛語
者是卽長菩提芽利行者是卽開菩
提花同事者是卽結菩提果
舎利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長夜
中以四攝事攝受有情於菩提行諸
波羅蜜多而能隨轉於此復有無量
無邊諸攝事等
爾時佛告舎利子彼大藴如來應供
正等正覺爲精進行太子於菩提道
悉正開示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
尊之所稱讃時精進行太子於彼佛
所得聞如是菩提正道及聞三世諸
佛世尊之所稱讃快得善利發大歡
喜復於彼佛及諸大聲聞衆於九十
[41-0478b]
大乘正法經卷弟三十八弟十一張禪
*九倶胝歲以飮食衣服臥具醫藥供
養恭敬尊重讃歎舎利子彼大藴如
來應供正等正覺卽時與授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八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41-0478c]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九禪
西天譯經三藏銀靑光禄大夫試光禄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七
爾時佛告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