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097 三壇圓滿天仙大戒略說-- (CK-KZ-jye)


[01p001a]
重刋道藏輯要
三壇圓滿天仙大戒略説
開玄闡秘宏教眞君柳守元撰
 登壇儀文如科律
正座唱言:諸法子等,旣受初眞戒律,中極靈文,更須知有無上
妙門飛昇寶筏。曰『天仙大戒』,往古聖眞,莫不由此以登碧漢,深
契天心,秘合元始。若能神志皈誠棲眞大道,頓入無極,直超名
相,在塵寰中脫然無染,如日月光明,如江河浩𣺌,如風雲輕便,
如天地奠安。是謂戒無不戒,不戒乃戒,戒無所戒,乃爲眞戒。久
久持行,同乎自然,冺於迹象,入元始珠得大羅果,形神俱妙,與
[01p001b]
道合眞,昔有遞傳。
元始天尊説天仙無極大戒曰:
爾時
元始天尊,在寶華林中,九蓮座上,與諸天尊、諸天聖眾、及諸天
龍鬼神,説無始妙道時,座中有一眞人,名曰無戒。從座中起,頫
顖作禮執簡,長跪上白
天尊曰:『自開化以來,未曾聞此妙道。今聆
慈音,肺腑淸涼,大生解悟。但學道之士,戒行修持初眞,中極皆
有可聞,獨於天仙大戒曾未聞説。未知有何道法,臻此地位,惟

[01p002a]
天尊大聖,爲眾宣説。』
天尊曰:『汝大因緣,當得聞此。汝宜復座,靜默安神。吾當爲汝説
此妙戒。』
天尊曰:『道無二,上仙有九品:一曰混元無始金仙,一曰洞元太
初金仙,一曰靈元造化眞仙。人世修証,則有天仙、地仙、水仙、神
仙、人仙、鬼仙、及諸旁門異類。凡有性靈,莫不成眞。無始之始,太
初之初,無戒可戒,無律可律。自造化淘鎔,陰陽闔闢,淸濁立判,
動靜應機,金丹之妙實由此基。功深九轉,天闕高躋,是名上仙,
何戒何持。然人每由情慾相交,登眞無路,終始迷昧,不能解脫。
有志之士,須破此塵網,皈誠學道,斷諸邪障,淸淨六根。當由初
[01p002b]
眞中極戒律,謹愼修行,至天仙大戒,心地光明,德充道極,無戒
可説,無律可持。汝今旣問,當爲汝説。
偈曰:
眞心淸靜道爲宗   譬彼中天寶月同
淨掃迷雲無點翳   一輪光滿太虛空
諸法子,一切氣質習染,是迷雲翳性。一切殺盜淫妄,是迷雲翳
性。一切貪嗔癡愛,是迷雲翳性。乃至一念一時,不知不覺,是迷
雲翳性。乃至著於有求,斷於無法,是迷雲翳性。乃至著境、著念、
著心,是迷雲翳性。端須廓然無量,得大總持妙相圓明,光逾慧
日,是曰金丹,是曰玄宰,是曰天仙大道,妙合佛乘。彼世人以禪
[01p003a]
爲空靈,陰而不陽,是未知眞禪之道。五陰淨盡,亦猶世禪。和自
昧其宗,輒斥道門爲守屍鬼,妄引楞嚴十種外道,爲修道法門。
豈知三淸妙法,渾合禪玄,萬聖萬眞,祇此一事。諸法子,你道這
事是甚麽事,是身心非身心,是性命非性命,是功修非功修。語
言道斷,惟證乃知圓滿菩提,眞無所得,賴我
三淸道祖、
玉帝至尊、
五老四御、
九極十華、以及
古聖高眞,遞傳妙道。肇啟我
[01p003b]
東華始祖、
正陽帝師。幸逮
天仙初祖孚佑帝君,得啟南北宗派。南五宗顯,神通於得道之
後,其始實刻苦功修。北七宗,打塵勞於成道之日,其志自始終
無懈,成就歸宿,各有遲速,頓漸支流派演,無須別戸分門。近來
出家者多,出塵者少。煌煌羽士,巍巍玄門,非特奥秘難窺,亦且
修持無路。我
天仙初祖孚佑帝君,屢荷
三淸法勅,普濟塵寰,千計垂慈,百方接引,今特命予,將天仙大
戒秘旨,傳示人間,以作三壇圓滿功德。諸法子一志凝神諦聽。
[01p004a]

元始天尊,説無上内秘眞藏經云:「汝等四眾勤行道戒,積漸累
功,證成道果,一切法眾,悉是戒行。」又曰:「汝等勤行教化,依此大
乘,勿生異想,卽是方便,得入大慧法門。功德自在,得自在力,不
生不滅,能度眾生,滅煩惱業。」
《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太上道君言:「始自發心,終於極果,念念
不捨持戒。不犯上淸,有三百觀身戒洞神,有七百二十戒玄都
律文,天尊有千二百威儀戒。」
《太上虛皇四十九章經》云:「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子欲學
道,淸齋奉戒,念念正眞邪妄自冺。」○又云:「割嗜欲根,入淸淨境,
[01p004b]
無作諸苦,無造諸惡,無生諸見,無起諸邪。」○又云:「學道之士,以
淸淨爲本,長齋𦕈思,嘯歌太無,覩諸邪道,如覩仇讐,遠諸愛慾,
如避臭穢,除苦惱根,斷情愛緣,溟溟濁海,自得淨戒。如白蓮花
生淤泥中,亭亭出水,不受污染,五臟淸夷,三田革素。
太玄眞人,自與子隣,又六根不淨,當洗其心,心不受垢,自無諸
穢。」
《洞玄靈寶因緣經》云:「自三淸以下,乃至十方上聖眞仙,皆由戒
得。」○又云:「眾生飮酒食肉,致生病惱,彌益罪根。」更有
《洞玄靈寶三元無量夀經》,諸法子皈命皈神諦聽諦聽。爾時
太上道君於三元宫中,大會説法眾。内有一眞人,名曰儀可。則
[01p005a]
智力無畏,從座而起,雅步前跪,[言*次/心]論請訣:「不審一切諸法,從何
而生。旣得生已,云何觀行而得成道。」作是語已,儼然而立。
太上道君撫几微笑曰:「夫三界諸法,皆從道生。若欲求道,當修
觀慧。觀慧增益,漸至常道。常道無邊,行亦非一。子欲知之,當一
心聽,有數十事不可稱量。何謂爲數十事?一者智慧遠身行法,
不可稱量。二者慈悲遠身行法,不可稱量。三者含忍遠身行法,
不可稱量。四者行功遠身行法,不可稱量。五者修心遠身行法,
不可稱量。六者善業遠身行法,不可稱量。七者精進遠身行法,
不可稱量。八者飾身遠身行法,不可稱量。九者遣情遠身行法,
不可稱量。十者普心遠身行法,不可稱量。是爲十種遠身行法。」
[01p005b]
太上曰:「復有十種離口過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離口過法?
一者智慧離口過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離口過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離口過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離口過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離口過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離口過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離口過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離口過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離口過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離口過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離口過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除惡想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除惡想法?
一者智慧除惡想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除惡想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除惡想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除惡想法,不可稱量。
[01p006a]
五者修心除惡想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除惡想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除惡想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除惡想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除惡想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除惡想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除惡想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拔逮根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逮根法?
一者智慧拔逮根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拔逮根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拔逮根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拔逮根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拔逮根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拔逮根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拔逮根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拔逮根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拔逮根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拔逮根法,不可稱量。
[01p006b]
是爲十種拔逮根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絕聲色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絕聲色法?
一者智慧絕聲色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絕聲色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絕聲色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絕聲色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絕聲色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絕聲色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絕聲色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絕聲色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絕聲色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絕聲色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絕聲色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儉愛欲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儉愛欲法?
一者智慧儉愛欲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儉愛欲法,不可稱量。
[01p007a]
三者含忍儉愛欲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儉愛欲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儉愛欲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儉愛欲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儉愛欲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儉愛欲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儉愛欲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儉愛欲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儉愛欲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放翫習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放翫習法?
一者智慧放翫習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放翫習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放翫習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放翫習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放翫習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放翫習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放翫習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放翫習法,不可稱量。
[01p007b]
九者遣情放翫習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放翫習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放翫習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洗垢穢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洗垢穢法?
一者智慧洗垢穢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洗垢穢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洗垢穢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洗垢穢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洗垢穢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洗垢穢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洗垢穢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洗垢穢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洗垢穢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洗垢穢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洗垢穢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無昬惑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無昬惑法?
[01p008a]
一者智慧無昬惑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無昬惑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無昬惑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無昬惑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無昬惑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無昬惑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無昬惑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無昬惑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無昬惑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無昬惑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無昬惑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淫想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淫想法?
一者智慧不淫想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淫想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淫想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淫想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淫想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淫想法,不可稱量。
[01p008b]
七者精進不淫想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淫想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淫想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淫想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淫想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疑空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疑空法?
一者智慧不疑空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疑空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疑空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疑空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疑空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疑空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不疑空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疑空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疑空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疑空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疑空法。」
[01p009a]
太上曰:「復有十種平好醜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平好醜法?
一者智慧平好醜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平好醜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平好醜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平好醜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平好醜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平好醜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平好醜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平好醜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平好醜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平好醜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平好醜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邪還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邪還法?
一者智慧不邪還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邪還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邪還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邪還法,不可稱量。
[01p009b]
五者修心不邪還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邪還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不邪還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邪還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邪還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邪還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邪還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常住無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常住無法?
一者智慧常住無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常住無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常住無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常住無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常住無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常住無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常住無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常住無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常住無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常住無法,不可稱量。
[01p010a]
是爲十種常住無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絕心想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絕心想法?
一者智慧絕心想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絕心想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絕心想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絕心想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絕心想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絕心想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絕心想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絕心想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絕心想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絕心想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絕心想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習悉意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習悉意法?
一者智慧習悉意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習悉意法,不可稱量。
[01p010b]
三者含忍習悉意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習悉意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習悉意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習悉意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習悉意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習悉意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習悉意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習悉意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習悉意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善防言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善防言法?
一者智慧善防言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善防言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善防言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善防言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善防言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善防言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善防言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善防言法,不可稱量。
[01p011a]
九者遣情善防言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善防言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善防言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亂轉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亂轉法?
一者智慧不亂轉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亂轉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亂轉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亂轉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亂轉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亂轉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不亂轉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亂轉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亂轉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亂轉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亂轉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悟念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悟念法?
[01p011b]
一者智慧不悟念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悟念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悟念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悟念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悟念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悟念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不悟念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悟念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悟念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悟念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悟念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彼念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彼念法?
一者智慧不彼念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彼念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彼念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彼念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彼念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彼念法,不可稱量。
[01p012a]
七者精進不彼念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彼念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彼念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彼念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彼念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悠想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悠想法?
一者智慧不悠想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悠想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悠想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悠想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悠想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悠想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不悠想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悠想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悠想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悠想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悠想法。」
[01p012b]
太上曰:「復有十種無常定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無常定法?
一者智慧無常定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無常定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無常定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無常定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無常定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無常定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無常定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無常定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無常定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無常定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無常定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無常的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無常的法?
一者智慧無常的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無常的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無常的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無常的法,不可稱量。
[01p013a]
五者修心無常的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無常的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無常的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無常的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無常的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無常的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無常的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無常顧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無常顧法?
一者智慧無常顧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無常顧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無常顧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無常顧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無常顧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無常顧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無常顧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無常顧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無常顧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無常顧法,不可稱量。
[01p013b]
是爲十種無常顧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不追懷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不追懷法?
一者智慧不追懷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不追懷法,不可稱量。
三者含忍不追懷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不追懷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不追懷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不追懷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不追懷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不追懷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不追懷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不追懷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不追懷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無猶豫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無猶豫法?
一者智慧無猶豫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無猶豫法,不可稱量。
[01p014a]
三者含忍無猶豫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無猶豫法,不可稱量。
五者修心無猶豫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無猶豫法,不可稱量。
七者精進無猶豫法,不可稱量。八者飾身無猶豫法,不可稱量。
九者遣情無猶豫法,不可稱量。十者普心無猶豫法,不可稱量。
是爲十種無猶豫法。」
太上曰:「復有十種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何等爲十種忍不可
忍法?一者智慧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二者慈悲忍不可忍法,
不可稱量。三者含忍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四者行功忍不可
忍法,不可稱量。五者修心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六者善業忍
不可忍法,不可稱量。七者精進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八者飾
[01p014b]
身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九者遣情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十
者普心忍不可忍法,不可稱量。是爲十種忍不可忍法。」
道言:「夫《洞玄經》者,蓋天地之源,道德之宗,上聖所尊貴,鬼神所
畏伏。其高則出九天之上,其深則通九地之下。千變萬化,道盡
於此。若復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心無懈怠。卽得生無量智
慧,增無量善因,滅無量業障,消無量煩惱,延無量夀算,長無量
福田,世世歡榮,生生快樂。恆須恭敬抄寫流傳,利益眾生,是爲
無量眞人,聞説信受奉行。」
《太上十二品法輪勸戒經》云:「受眞戒者,使戒根牢固,如玄都山,
戒相端嚴,如玉京殿,戒德光明,如琉璃珠。」
[01p015a]
《洞玄靈寶千眞科戒》云:「靜思入定,降伏外魔,名爲淨戒。」 又云:
「棄色斷情,長齋持戒。」
《靈寶元陽妙經》云:「有持淸淨法戒者,則得眞道。」
《玉皇本行集經》云:「奉戒專一冥心大道,淸齋宏誓千萬劫中。」
又云:「但能淸淨持戒專一,並能修齋,護持淨戒者,是人功德,坦
然無礙,自在逍遙號,人中聖,德慧常新。」
《碧玉眞宫大戒規》云:「一戒曰不殺微命,二戒曰不起淫意,三戒
曰不生諍念,四戒曰不盜一芥,五戒曰不欺一愚,六戒曰敦行
盡力,七戒曰語言無妄,八戒曰千魔不轉,九戒曰宏發願力,十
戒曰事聖不倦。」又曰:「上乘惟一道,捨此難成覺。七百二十門要
[01p015b]
戒律。」訣文經云:「志學之士,急務修齋。齋以齊心守戒爲主,外來
曰動,内住曰寂。來不驚寂,去不勞動。動而不勞,不離寂也。寂而
不驚,不疑動也。寂照明徹,故無驚疑。無驚疑者,常樂常住。住無
所住,爲而無爲,爲道之最。」又曰:「變化無窮,由悟守一。守一須資,
唯戒爲急。持之不虧,邪不得入。自然混合,與道同眞。由戒入道,
故謂之門。」
《太微靈書紫文仙眞忌記上經》云:「人雖有仙相,宜切戒者有數
條,而其中犯而必敗者曰淫。魅液外漏,精光枯竭,神焦魄散。曰
酒魅,忘本室,魄遊怨宅。曰勿食肉,食則神不守眞,魄生邪勃。曰
勿殺生,以罪求仙,仙不可得。」
[01p016a]
《靈寶大乘妙法蓮華眞經》内云:「學道之本,當戒七傷,而尤要者
有四:一則帶眞行僞,淫色喪神,魅液洩漏.精光枯乾。一則飮酒。
一則損氣喪靈。一則啖肉,臰氣充於臟腑。」 又云:「學道者要在
行合冥科,然後始涉大道之境。」
《孚佑帝君十戒功過格》:一曰戒殺,二曰戒盜,三曰戒淫,四曰戒
惡口,五曰戒兩舌,六曰戒綺語,七曰戒妄,八曰戒貪,九曰戒瞋,
十曰戒癡。以上數條,粗説戒相。若詳言之,三洞眞文内,天仙大
戒,窮劫説之亦不能盡。今卽
玉光普照天尊,碧玉眞宫大戒,問於汝等,諸法子,聽受戒規,端
在立志,志在精勤,一眞不懈,志在堅確,萬有難惑。
[01p016b]
上帝云:「受戒者,不殺微命。是教爾等發慈憫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慈憫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慈憫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起淫意,是教爾等發潔白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潔白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潔白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生諍念,是教爾等發忍辱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忍辱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01p017a]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忍辱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盜一芥,是教爾等發明淨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明淨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明淨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欺一愚,是教爾等發眞實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眞實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眞實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01p017b]
上帝云:「受戒者,敦行盡力,是教爾等發報本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報本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報本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語言無妄,是教爾等發誠一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誠一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誠一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千魔不轉,是教爾等發堅固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堅固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01p018a]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堅固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宏發願力是教爾等發廣大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廣大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廣大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事聖不倦,是教爾等發精進心。千戒萬戒,無非
圓滿這個精進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
量劫世界,有盡我此精進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
形夀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01p018b]
諸法子能持此,心戒可得受。今示爾等天皇密咒,以爲天仙證
果符劵。至心恆持,無量功德不可思議。咒曰:
天生雲龍,道本上昇,張烈正氣,麗於太淸,輔弼正道,行於正平,
六甲洞元,九天超形,福祿子孫,先行自眞,次及人皇,人敬長生,
六丁九炁,秘密眞成,敬之終吉,昊天貴名,久之道妙,身體常充,
聞此眞句,與道合眞,急急如
元始天尊律令。
大眾同持
《太上常淸常靜眞經》一遍。
太上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
[01p019a]
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淸有濁,有動有靜。天
淸地濁,天動地靜。男淸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淸
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淸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淸,
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
而神自淸。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欲
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
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旣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
空旣無,無無亦無。無無旣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
旣不生,卽是眞靜。眞常應物,眞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淸靜矣。如
是淸靜,漸入眞道。旣入眞道,名爲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爲
[01p019b]
化眾生,名爲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
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眞道者,爲有妄心。旣有妄心,卽驚其神。
旣驚其神,卽著萬物。旣著萬物,卽生貪求。旣生貪求,卽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沈苦海,永失眞道。
眞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淸靜矣。
諸法子,我今更示爾等
北斗玄靈心咒,以爲天仙金丹符劵。至心恆持,無量功德,不可
思議。
咒曰:
[01p020a]
南無囉怛哪,怛囉夜耶,怛你野他,音拖曷伽嘛[口*台/木],音末西嘛伽嘛[口*台/木],阿
陀嘛[口*台/木],攴音朴叭囉嘛,[口*台/木]摩訶攴,叭囉嘛[口*台/木],唵怛陀哪,嘛[口*台/木]嘛哩,
攴耶嘛[口*台/木],南無沙都,音得諦囉嘿哂,囉嘿哂,𤚥猛平聲閉口作聲薩嚩音襪薩,怛
嚩難吒,薩嚩怛囉,薩嚩婆喻,叭㖠囉費,避瓢沙嚩,賀南無三,盤
陀沒多,喃唵嘛哩,喞𠴏娑訶。
大眾同持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一遍。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迴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
上帝,一紀飛昇。知者易悟,昧者難行。踐履天光,呼吸育淸。出玄
[01p020b]
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
其氣,氣合體眞。不得其眞,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
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殘,松柏靑靑。三品
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
聖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王*爪/曼]。得丹
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匪白匪靑。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諸法子,我今更示爾等道祖除魔心咒,以爲天仙金丹符劵至
心恆持,無量功德,不可思議。
三五雷霆,正一玄宗。道爲法本,法滅魔情。内魔旣蕩,外魔亡形。
靈根合一,霽月會空。天罡在戌,祖炁羅胸。默朝帝座,靜悟無生。
[01p021a]
至微至奥,無盡無窮。爽靈胎光,幽精黃庭。泥丸有電,遍照洪濛。
一切魔魅,永化塵風。九陽運化,永保離宫。吾奉
純陽道祖,萬正紫極眞人勅令。
大眾同持
《警化孚佑上帝純陽吕祖天師心經》一遍。
吕祖曰:天生萬物,惟人最靈。匪人能靈,實心是靈。心爲主宰,一
身之君。役使百骸,區處羣情。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禀受於天,良
知良能。氣拘欲蔽,日失其眞。此心旣失,此身亦傾。欲善其身,先
治其心。治心如何,卽心治心。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長長心,治
不悌心。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誠恪心,治不信心。以恭敬心,治
[01p021b]
無禮心。以循理心,治無義心。以淸介心,治無亷心。以自愛心,治
無恥心。以積德心,治爲惡心。以利濟心,治殘賤心。以匡扶心,治
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以謙遜心,治傲慢心。以損抑心,治
盈滿心。以儉約心,治驕奢心。以勤愼心,治怠忽心。以坦夷心,治
危險心。以忠厚心,治刻薄心。以和平心,治忿恚心。以寛洪心,治
褊窄心。以傷身心,治沈湎心。以妻女心,治姦淫心。以果報心,治
謀奪心。以禍患心,治鬪狠心。以正教心,治異端心。以至信心,治
大疑心。以悠久心,治無恆心。以始終心,治反覆心。以施與心,治
慳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强心。以安分心,治非望心。以順受心,治
怨尤心。以推誠心,治猜忌心。以鎭定心,治搖惑心。以中正心,治
[01p022a]
偏袒心。以大體心,治細務心。嗟乎,人心不治不純,如彼亂絲不
理不淸,如彼古鏡不磨不明,如彼劣馬不勒不馴。我故説經,欲
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淸𡧾。
偈曰:
一切惟心心最危   範天圍地發光輝
天心卽在人心見   人合天心天弗違
諸法子,我今更示爾等道祖無極上咒,以爲天仙金丹符劵,至
心恆持,無量功德,不可思議。咒曰:
乾坤浩蕩,日月光盈,三台朗照,應地安貞,玉都師相,吕聖眞君,
大慈大憫,大德大仁,十方三界,六道四生,遇緣斯化,有感必靈,
[01p022b]
天神拱衛,威將隨行,大災急難,永化微塵,仙宗玄教,耀古騰今,
太虛無極,聚象成形,口口存道,存道道存,存乎至道,慧炬常明,
邪魔遠遁,災障無侵,修持匪懈,道果圓成,急急如
天仙肇派,純陽道祖律令。
大眾同持
《無極至道冲虛太妙金玉玄經》一遍。
大道無名,不可言思。總之曰妙,妙妙難窺。象之曰玄,玄玄難知。
一關洞啟,萬理咸歸。見淺見深,各以意爲。鼎爐水火,徒費許詞。
抽添進退,見亦旁歧。玄關妙竅,一心具之。心眞無妄,心正無欹。
心空無物,心實無倚。四大假合,心以心迷。一元自運,心以心治。
[01p023a]
先天一炁,以體合之。窅窅太虛,在初生時。形與氣合,是分兩儀。
五行備具,運轉無違。至道無象,至心無爲。以心合道,氣精神機。
如天垂象,運乎四時。如帝端拱,化乎郊圻。水木同華,金水交資。
火水旣濟,木火齊輝。金木雜揉,火金鑪錘。顚倒五行,填補坎離。
伏息氣中,功始築基。凝神氣母,志凑單微。雪霙六出,天花亂飛。
明月一輪,淸水一池。霹靂一聲,莫知誰爲。不先不後,不疾不遲。
非無非有,去智歸痴。冥冥默默,心與天期。以滅爲生,神動天隨。
再出再入,白鶴玄龜。伐毛洗髓,脫盡膚肌。身有眾妙,從欲以施。
煮汞削雪,攸往咸宜。返虛入渾,歸證天墀。以斯言道,玄妙可思。
以空求妙,妙妙在茲,以妙叅玄,玄玄可幾。靈台一點,歸有餘師。
[01p023b]
諸法子,當如我道門,南北兩宗。皆由
純陽妙道大天尊,垂慈開啟天仙法派,廣化普傳。今日時節因
緣,三壇圓滿當知,
九天扶正帝君,
飛雨妙化天尊,皆來輔弼
吕帝左右,證知爾等前劫福深,現生障淺,得入玄門,堪超碧落。
所以重宣秘咒,兩啟金經。無非仰祈我
純陽道祖妙道大天尊,默錫靈丹,普垂慧照。俾人人克堅道念,
令個個永固眞基。戒德完成,戒光朗澈,戒體淸淨,戒珠圓明。宏
開道派宗風,足稱全眞正教。
[01p024a]
諸法子,皈依道,兩足尊。皈依經,離欲尊。皈依師,眾中尊。皈依道
竟,皈依經竟,皈依師竟。
大眾同聲宣揚寶誥:
玉淸内相,金闕選仙。化身爲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黃梁
夢覺,忘世上之功名。寶劍光騰,掃人間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
必孚。三界十方,有求必應。黃鶴樓中留聖蹟,玉虛殿内煉丹砂。
存芝像於山崖,顯仙踪於雲洞。闡法門之香火,作玄嗣之梯航。
大聖大慈,大仁大孝。開山啟教,元應祖師。天雷上相,靈寶眞人,
純陽演正警化
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01p024b]
 三皈依如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