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p001a]
玄宗正旨
孚上帝純陽呂祖天師覺源精舍傳示定本。
南極長生大帝曰:南山一片雲,南海沛法雨。慈光萬丈,布濩曾
何許?東海起蟠龍,北㠐制哮虎。丹可梯,霞可棲,驂鸞何處問東
西?沈有履,竈有髻,學侶於斯可自計。無多處,一點靈臺參也未。
今幸隨緣,爲覺壇開一寶筏,以副
師相道祖之心,以廣此道將昌之緒,特留數言。將來壇宇宏開,
皆可印證。
道祖此時可相喻於一笑乎?
孚佑帝君曰:弟子稽首。今幸
[02p001b]
大帝光臨壇地,開無疆法慧,廣無限玄機。使億載後得斯道之
傳者,皆可由此相印。源源永續,覺覺同歸,皆已早露端倪。吾
大帝師特一啟明。感激之忱,非可言述,并荷
慈光布濩,爲壇地肇祥。且蒙
尊旨謙稱,何敢當此。悚愧無地,尚望
師恩加之訓示,以綿道脉於無已也。
南極長生大帝又示曰:兩儀判兮,人在中立。惟在中立,玄黃間
之。剖厥玄黃,渾合無歧。一炁歸眞,初哉此基。再合元始,更混黃
緇。一元再運,三反平奇。化胎離穴,四五何依。六仍坤始,七具乾
資。由斯再造,翔遊八極。九還本位,各證淳漓。休休狉狉,長此何
[02p002a]
期。與道爲一,在中備茲。
浮邱仙祖曰:丹霞一片聳雲霄,碧落空中炁未消。解使元精歸
炁始,冲虛靜處得雲橋。
呂祖眞師開立覺壇,闡揚玄旨,度盡厯劫戒子法眾,誓願無窮。
故能得使正傳無昧,漸啟大緣。乘鸞過此,見祥光擁入靑霄。特
留數語,以爲壇地證明。並誌緣遇之合云爾。
孚佑帝君曰:大覺從來有夙因,解鈴終是繫鈴人。忘將色色空
空相,釀就朝朝暮暮春。陽復須求眞子午,陰除莫問假庚申。眞
正信心開正覺,一輪寶月照前津。吾爲第一壇開示玄宗,幸蒙
浮邱仙祖鸞雲光臨,指示大宗,茲特竭誠籲求,一爲宣闡,其各
[02p002b]
敬聽。
浮邱仙祖曰:大道之始,游於虛廓。祖氣初生,渾淪磅礴。淸者未
升,濁者未沈。此間有物,杳杳中存。不淪於無,不麗於有。一毫不
著,玄黃未剖。兩儀旣奠,道始分呈。輕淸上浮,重濁下凝。先天後
地,妙合爲人。人之初生,中有眞精。稟於眞氣,含爲眞神。氣凝精
固,神定氣湻。旣漓之後,神散而瞀。氣溢而弛,溯乃由來。其精已
亡,歸根養正。在厥眞元,一元克復。陰盡陽全,陽以陰濟。純乾有
悔,以亢爲戒。匪曰柔牽,九六妙用。二七助焉,仍還厥初。化有爲
無,存無妙有。乃得眞源,源源印合。覺以慧先,開宗一義。靜者中
涵。○吾因第一法壇宏開正覺,乘緣一集,爲闡斯秘,印合者當
[02p003a]
相引於無替也。
孚佑帝君曰:適
浮邱仙祖訓言,闡先天之秘旨,括大道之玄機,卽命爲玄宗第
一章。日後壇中弟子果能積誠,尚可續求大緣,以成全旨。
浮邱仙祖曰:覺須大覺,慧乃眞慧。慧由定生,定以靜致。眞靜之
旨,索解爲難。虛中以課,寂靜非定。動得靈機,守著非玄。玄中靜
旨,微妙難宣。如一面鏡,遇物呈形。須知是鏡,本無此形,何以形
形。離鏡索形,何又無形。移鏡就照,亦復形形。此鏡彼鏡,非有二
形。此形彼形,本無留形。玄中之靜,作如是觀。如一川水,澄潭印
月。月未升時,渟泓無月。月正懸時,水天一月。水月天月,寍有二
[02p003b]
月。挹水取月,何無有月。移川視月,依然此月。須知川川,本無此
月。玄中之靜,作如是觀。谷口梅花,當陽舒蕋。方其含葩,早孕陽
機。若非凜寒,凝結生氣,縱使初陽,來復無基。或消或息,與造化
期。靜之入路,玄之奧區。蓮花出水,亭亭承露。團圓一珠,凝於花
跗。碎而破之,成無數珠。露之初零,點滴顆珠。豈知剖碎,滴滴成
珠。須知是珠,本是一珠。荷華初著,含而不舒。荷葉抛撒,不沾些
須。唯不沾故,露著成珠。靜之妙相,玄之要樞。言難罕譬,略洩天
機。本於虛白,孕於中黃。含於始靑,成於赤靈。歸於太玄,玄道斯
名。得此義者,靜悟參能。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中第二。言言微妙,已洩盡天地之秘。雖
[02p004a]
《楞嚴》、《法華》諸經,未能盡聞之微,於此訓見之。禪玄二宗,皆以靜
爲主。靜中之旨,誰能參透至此者?各謹誌之。能得其中萬分之
一,皆妙境也。
浮邱仙祖曰:性根於命,命原於天。溯厥本始,於穆無言。賦之於
人,一心具焉。天心我心,本無二心。人心道心,亦祇一心。内心外
心,仍是此心。學於此心,當求我心,何所依著?卽此片時,我心彼
心,原相印合。故知此心,無有聖凡,皆可内求。以我之心,治我之
心,心與心敵。以我之心,養我之心,心與心游。試問此心,能有二
不?若說心腔,腔於何係?若說心空,空又何寄?當知是心,合内外
一。心君火熖,炎上易然。其光奕奕,其勢燎原。根於地七,附於少
[02p004b]
陽。少陽之性,易動難降。中有伏陰,牽引爲殃。故凡火熾,中有黑
烟。雖火旣滅,烟尚連綿。制之以坎,水火濟焉。坎由何洊?坤土傳
宣。土塞易壅,金液乾圓。金滋水潤,水澤木堅。木之萌蘖,得水新
鮮。歸根反土,與火同原。火木合明,眞火長炎。旣虛其中,仍實其
腹。塡足純乾,合一先天。心之體具,心之用全。心光發露,心相自
圓。佛言明心,道言鍊心,儒言正心。匪鍊弗明,匪鍊弗正。鍊心之
道,不離反觀。原厥本根,亦有頓漸。撒手游行,無諸法相。實具諸
法,心體豁然,心相明圓。涵天平地,大光明藏,大解脫緣。乾坤在
手,摶弄無邊。且生且息,自在通玄。此爲頓澈,妙難言宣。其次收
心,歛息藏密。刻不遑息,惺惺具全。十分功苦,一線機關。金水相
[02p005a]
涵,光透心堅。如取明水,方諸鑑月。無刻少息,如伏雞雛。雖或暫
起,耳聽心傳。此心一見,似哉生魄。幾望之吉,漸得大。○圓相旣
足,乃合爲[~⚭]。合和陰陽,造化三才,遂得[~○/⚭]象,命斯立焉。我命旣
立,馴致忘言。以胎以息,一化萬千。億萬歸一,還我大。○圓成本
相,虛中求全。刻劃虛空,空在目前。眞空由我,大返大還。渾然一
氣,歸合先天。實生先天,天命何言。天地總持,豈止於參。大海茫
茫,海立天掀。大火炎炎,火烈風恬。乃心本體,於是可參。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三。心乃我心,失亦我失。我求我心,
須得眞諦。夢因善玩之。自來言心,無逾《楞嚴》七處徵求,可謂窮
微至盡。然究未傳眞心妙相,以待參求,今蒙
[02p005b]
仙祖直揭本象,人人皆可認取,實屬無量慈悲。然已括玄功始
終,了無遺蘊,在人自領之耳,須與在壇諸弟子,共參求之爲望。
浮邱仙祖曰:修玄之士,在識性體。性原先天,廓徹無邊。及分於
人,各具其全。根陰根陽,合妙通元。迨其爲用,遂麗於情。情芽旣
萌,情根早種。雖其所發,純駁不同。要知作用,皆由情生。學子誤
會,認情爲性。在尾梢頭,難得本體。如一海水,吸一缾罌。指此缾
水,謂非水源,源豈不存?謂是水源,源究非眞。如木性仁,仁乃性
德,亦性所蘊。非性本根,水火土金,亦復如是。俗世言道,求性不
明。皆因情處,端倪發露,妄指爲性,故至終迷。性體眞元,本難言
宣。自來形狀,謂如止水,又如明鏡。水止不流,流性斯具。鏡瑩不
[02p006a]
昏,遇塵莫拭。性體輝光,厯劫常具。溯厥眞形,本莫言喻。如一輪
月,在天心時。四海之水,千潭之深,皆映此月。謂月分形,原止一
輪。謂此一輪,萬水俱足。此月彼月,甯有異不?此性彼性,亦復如
是。可知後來,皆性之用,非性之體。守此中宮,性將何麗?充此微
明,性豈散寄?元元之始,性根本裕。求之最初,返還眞炁。以炁御
神,以神化氣。氣合始靑,神分太素。此中有性,乃得本始。二七同
宮,一六相濟。道家之言,貴養性水,此猶二乘。我欲超玄,先鍊性
火。性火晶明,水自裕如。火何由鍊?非鼎非爐,只一點機,括厥根
蒂。機何由發?眞子午位,中濟以坤。火歸土氣,土得制伏,火柔水
利。陽火陰火,分厥功候。卻非百日,又非頃刻。不後不先,不躁不
[02p006b]
懦,得乎自然,歸於玄玄。牝中槖籥,相乃闔闢。一生萬億,億合冲
漠。無有終始,更得迴旋。抽添洗伐,一切不言。直透性始,上淸之
仙。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四。言性爲入玄直證上乘之法。但
從古聖賢,以本體難以言喻,各就性之發露處,指其一端言之,
遂使學者莫得眞諦。於一端中求全體,體非不具,而全象究莫
之得見也。故從來言性功者,於中半截,轉灣多誤,由於起梢便
非眞相。得仙祖無量慈悲,曲爲宣示性中全功,由人達天,由天
超玄,一步一節,皆可尋求。不但增覺壇無限道緣,實萬劫莫宣
之祕諦也。惠覺參之,諸弟子勉之。
[02p007a]
浮邱仙祖曰:乾坤健順,運乎穆淸。絪緼渾合,凝結元英。誕賦斯
人,是爲命根。兩儀旣判,二氣分形。或雜而揉,或碎而精。心知血
氣,各稟頑靈。是爲命體,聖凡難均。五行推衍,元會遞行。或原浩
劫,或啟後因。是爲命數,一定難名。兼斯三者,命之義精。立天之
樞,奠地之極。備人之德,合撰淸甯。歸有於無,乃曰立命。關機闔
開,呼吸無違。一翕一闢,動靜相隨。是曰順命,洞徹淵微。妙析玄
解,眞空湛寂。妄義不參,是曰知命。自有之無,由逆得順。化我爲
人,並忘我相,亦無人存。顚倒剛柔,變化機神,是曰造命,匪人所
能。此中玄竅,貴得其門。世間學子,漫言修命。先昧命元,祇知命
體認此質相以爲眞精曰守崑頂崑頂終傾曰固精廬精廬未
[02p007b]
甯。曰守中田,田蕪難耕。此三正法,無一是處。况復其餘,更何足
云。欲識元命,先養元英。元英本一,三五分呈。三者金體,五者玉
精。金玉斯合,化爲水精。水成一六,二七助潤。積爲三三,一九功
靈。九數有合,九九渾淪。歸乎太素,仍此元英,並忘英液,止留英
靈。靈亦可棄,英炁方純。純炁得養,杳冥無形。直通帝載,無臭無
聲。方爲至命,完乎斯人。忘聖愚形,得玄妙眞。升上淸位,仙界斯
分。分級優序,列上眞門。上眞之別,亦在玄英。非空非寂,非顯非
微。妙如寶相,化劫長尊。此爲上乘,語言莫罄。得其微義,証以一
心。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五。善哉。命之理微,非語言所能形
[02p008a]
容。荷
仙祖玉言,直揭本相。自來修命之士,皆未嘗聞斯妙義也。宜共
寶之。
浮邱仙祖曰:吾道之大,大以妙名。吾道之妙,匪微弗精。微妙難
思,元解可尋。試衍妙緒,先識妙因。因與果合,果證因成。一曰妙
覺。無始劫來,各具此妙。皆緣後起,蔽厥神明。發此大覺,求我妙
因。世間情欲,自己根塵。一切掃除,得自在心。眷屬蓮花,開謝生
成。身心蝶夢,生滅無心。合大千界,皆入覺眞。不觸不住,無我無
人。並無法相,亦無覺心。惟此大覺,與妙相乘。須識知覺,二義攸
分。知者知此,所見能眞。覺乃自覺,甘苦益親。如痛須摩,如痒須
[02p008b]
搔。旁觀不覺,身之者眞。旣得眞覺,乃悟元英。一曰妙相。身心血
氣,四大河山,本來淸淨,並無染著,何至滯礙,弗克通靈?試以一
心,與大千界,極諸上天,合諸微塵,渾爲一氣。任我彌淪,莫有邊
際。此圓明相,誰能窺尋。更以一心,將大千界,極諸上天,合諸微
塵,揉碎混濛,細入無間,歸吾度内,無不容納。更以一心,化大千
界,極諸上天,合諸微塵,歸入杳冥。而我自在,大與小合,離卽無
形。仍還此心,超大千界,越諸上天,與諸微塵,渾乎穆淸,無有臭
聲。而我自在,端倪莫呈。此廣大相,誰能言名。一曰妙空。凡諸天
界,與諸欲界,本來無有,是乃道根。試立亘古,天地混合,何以淸
甯?此混合始,無天地名。祇有道元,運乎無朕。則知道妙,與天等
[02p009a]
高,與地等厚。水流山峙,嶽瀆同靈。然此高厚,與此英靈,究皆道
用,仍非道體。固知道體,空空呈能。以空求空,空何所憑?以空化
空,空性自存。並忌空性,空體方靈。靈亦不見,妙空幽成。得証上
眞,尚鍊妙因。一著妙想,便脫全眞。鍊妙之法,歸於妙因。因又何
妙,在別聖情。更全聖行,滅度斯人。無人滅度,方得妙因。因妙俱
離,厯劫長存。聞斯義妙,先印妙根。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六。善哉。道妙莫名,眞心象呈,顯微
畢露,階級分明。雖列天仙,尙鍊妙因。况乃學子,匪妙何靈。得闡
妙蘊,厯劫難聞。金函玉笈,寶此秘文。
浮邱仙祖曰:太初無形,太易無氣。氣尙不有,儀象何名。是知氣
[02p009b]
母,從無氣生。卽如而今,人各執箑。箑中之風,從何自來?謂風在
箑,不搖何風。謂箑無風,搖卽風動。因搖得風,是搖非氣。因箑得
搖,是箑非氣。搖箑兩空,風輪常住。人各執箑,風與風殊。彼風此
風,甯有異不?因人而殊,非風本殊。無氣之氣,作如是觀。人得氣
生,亦以氣滅。愛水觀火,仁木義金。意土運旋,五賊在身。在身爲
賊,在物爲恩。以賊攻賊,賊勝主兵。轉賊爲恩,賊去恩存。運之在
我,妙合天行。水一金四,火二木三,合之皆五,生剋循環。物妙環
周,物流復元。妙機在握,手定坤乾。一三擒之,三五合之。由擒得
合,虛極靜專。運以神火,坎中金然。西南朋得,東北位全。此謂逆
取,妙合天全。我謂煉火,不如煉水。一切根塵,心水印之。飬水還
[02p010a]
元,天一初復。七日能來,陽囘子半。煉水無波,水月當圓。洞澈萬
有,一泓淵然。水滋木華,木澤土堅,水凝金利,四者遂天。天地有
合,妙水中涵。擊水碎月,月月在淵。掬水取月,月月在天。天水一
碧,渾合無邊。我不在我,水月情捐。我又有我,水月性全。忘水與
月,并我忘焉。忘我忘忘,太虛杳然。嘿焉道存,在太易前。以無爲
爲,以無住住。爲住不名,在無極先。此理玄微,妙者能參。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七。今蒙
仙祖補闡玄宗,字字金玉,言言微至,非覺子再三誠懇,亦不得
聞斯旨也。煉水之訣,自來仙眞未經道破,此是入手要訣。卽極
之煉虛,亦不外是箇中妙竅,解人自領之。覺子當又增一段境
[02p010b]
地。萬萬劫後,凡得與聞斯義者,祖
仙祖爲不祧,自不得不以覺子爲首庸也。一笑頷之。
浮邱仙祖曰:鍊眞之士,貴於鍊神。神所由鍊,炁合神存。神附於
形,形頑神靈。其次委形,最上化形。形之能化,先在形形。形所由
成,乾健坤貞。天魂地魄,陰盡陽純。日月在手,造化在心。亭之毒
之,由我生成。順乎五氣,歸於元精。飈以火軸,鼓以風輪。潤以木
液,曜以金英。中央正位,太乙神行。於是七返,形我全眞。莫留我
相,獨肖我神。四海水立,銀海光騰。九天樂奏,玉絃音淸。神之所
注,多與之迎。須守眞我,莫遽相親。渾乎浩乎,有主人存。區舍尚
在,何言騰升。雲來足下,雷震崑崙。隨入隨出,又著相眞。不知玄
[02p011a]
解,功敗垂成。須識此神,由無而有,翔遊八極,周厯蓬瀛。終非止
所,尚滯於形。百千萬億,神因形成。化有而無,淵默無聲。九鼎在
我,三一合烝。絪縕元始,胎育上淸。淸而得甯,握於一心。心非肉
團,亦非空名。有物無質,善養而存。並忘此心,仍御此神。合虛全
道,先天地生,後天地存。九九之數,劫不能侵。初無餘法,太空冥
冥。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八。言神之始終。出入溫養,皆非尋
常。丹道大約以歸炁合神,化神合虛爲要旨。而其中乘時之剝
換,入解之推移,因道之元本,爲神之離合,寸寸有至精之蘊,節
節有至密之機。會心人當自領之,不易洩也。
[02p011b]
浮邱仙祖曰:空非有物,實之以神。神遊於漠,空仍空存。空原非
空,天以空運,地以空貞,神以空行。神歸空在,空不少傾。神遊空
際,空不少增。神與空合,乃見空靈。空無二空,神本眞神。無空者
存,空渾於神。更無無空,空與神冺。杳兮忽兮,空莫可名。空中之
實,玉殿璇楹。神所棲泊,浩劫常存。不留神域,仍鍊仙眞。或居瓊
府,廣濟羣生。或沈塵土,混俗施功。度一切厄,化一切生。無度無
化,與道渾淪。呼吸帝座,蟠際無垠。氣合爲炁,全乎始靑。噓爲風
雨,震爲雷霆。春秋温肅,日月貞明。一神所運,團鍊乾坤。空在神
中,分合皆春。欲知分處,先向合論。合空空合,乃能空分。分空妙
妙,空豈象呈。此爲大道,玄玄之門。求玄得玄,忘玄玄全。闡斯玄
[02p012a]
旨,待我後賢。乃說偈曰:一三三一,九六眞詮。安汝九鼎,化爾三
田。妙空眞覺,鼎田不言。化度一切,信我心傳。玄玄妙奧,直證天
仙。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九。言歸空之旨。修行積功,不遽入
羽化雲昇之路,爲普度廣化之歸。與天地合德,自然與天地終
始。更須知天地之運行,尚有窮時。而大道之綱維,實無盡期。超
宇宙而奠淸甯,不有在哉。
眾眞總監天尊曰:學仙須是學天仙,第一天仙有正傳。頂上醍
醐宜認取,箇中玄牝待誰參。胸前洗出團圞月,背後疏開淸碧
泉。到得無爲成正覺,眞源處處是眞詮。
[02p012b]
孚佑道友,開無量慈悲,爲第一壇中,闡宣要蘊。年來所示,幾無
不盡之旨。此中待有解人,直証無上法門,可勝欣幸。故特來此,
一爲証明。惠覺是弟一壇内傳示淵源直接斯道正宗者。望之
甚,並望其相續於無窮也。道兄稽首。
孚佑帝君曰:仍望暫駐螭輪,一聽玉律。道末與壇中億萬年未
來弟子,均各感荷。
眾眞總監天尊又示五圖曰:此五圖,乃人稟天地至眞之炁始
也。第一圖五行未分。木藏土中,水滋木裏,火孕木中,金蓄水始,
土尚未凝,木亦不發,此初得之氣。第二圖五行漸分。木居甲地,
水澤坎門,火炎離位,金麗乾方,土結坤維,此人受氣之始也。第
[02p013a]
三圖五行生育。水生木蘖,木植炎中,火生坤隅,金埋澤土,土居
艮始,其止不遷,此人受生之始也。第四圖乃五行易位,顚倒二
氣之本。然水濟離宮,火鍊金液,木枯火性,土就金根,金藏淵底。
水不滅火,火不殺水之性。金乃成木,木非伐土之材。交養並育,
以四時爲收洩,以晝夜爲轉環,以萬六千餘息爲進退,久之自
復其位。此人受性之始,卽吾道成性之門。第五圖乃混元歸一,
百脈流通。水亦有火,火亦有金,金亦有木,木亦有土。混渾爲同,
元氣浩浩。不知爲玄爲黃,爲靑爲白,爲蒼爲赤。彌淪九有,渾合
虛無。至大至精,莫可言喻。此人胚胎初結之性體,卽吾道歸根
反始之槖籥。言之莫能罄其妙,行之須各踐其實。以有覺鍊無
[02p013b]
爲,眞源之傳在是矣。
孚佑帝君曰:今幸
大羅蘇祖臨此,闡揚妙藴,皆億劫以來不宣之秘旨。著夢因卽
載入全書中,題曰玄宗正旨,與禪宗正旨統爲一卷。解此談者,
當知玄禪之合一矣。
孚佑帝君曰:先天一氣是眞玄,玄裏玄機貴靜專。有妙有竅誰
能語,悟得眞詮是卽仙。今特請
大羅仙首到壇,續宣前蘊,實道運將啟之機,誠亘古仙宗不傳
之秘旨。後之志道者,由此直證無上法門,是吾之幸也夫。
眾眞總監天尊曰:幸從佛界續前緣,道理玄微好代宣。識得玄
[02p014a]
玄眞竅妙,一切文字落言詮。因爲之說曰:三日成魄,厥位於庚。
溯乃本始,根自玄冥。方諸試取,金液流精。本由坤地,得一以貞。
一六旣合,功非專營。其次章曰:重離繼照,炳乎中天。其光隱隆,
庚甲肇端。金居兌地,得戊乃傳。反還坤始,復性於乾。其三章曰:
三五之體,綜而錯之。移東就西,賓主參差。配以靑黃,知白守茲。
玄玄在茲,珠光耀斯。其四章曰:中在虛中,執之非中。中在一中,
二之非中。玄默靜窅,與天鴻濛。此中有物,恍惚難窮。問厥功候,
進屯退蒙。其五章曰:再出再入,莫可名象。反本還始,不落迹象。
雄猶龍伏,獰虎鬥將。取柔致一,伏虎心降。此後游優,吹息以商。
其六章曰:二儀之用,合則無傷。其形旣化,其神無方。神由氣合,
[02p014b]
始氣周翔。手握乾坤,摶鍊陰陽。六虛無遠,咫尺相將。其七章曰:
復見天心,由姤遞濟。震艮和同,其義乃備。由後遡前,仍守此義。
九義斯得,妙無言議。其八章曰:自天降衷,惟此一性。由性至命,
兼體乃盡。一九旣得,二五退聽。循源溯流,眞一水性。其九章曰:
仙分等級,道無二名。原乃玄機,難以義呈。規乾矩坤,運眾妙門。
中有密諦,悟者兼成。此九章,續五圖之後。道友能達此義,由所
能言,遞參於言不能宣之處,則今日緣遇,亦道運自然,機緘盡
啟之端倪云爾。
孚佑帝君曰:幸哉慶哉。億萬斯年,學道之徒,多入旁歧。成就者
皆由累世修持,佛仙度濟,方能聞斯密旨。今蒙無量宏慈,盡行
[02p015a]
宣闡。力行者可由言入,入妙者更以意參。使玄宗一脈,得有薪
傳,皆永永無忘此日也。覺卽是空,空卽是中。玄與道合,甯有異
同。立忘知見,卽轉屯蒙。繹斯悟斯,淵源莫窮。迷者易惑,悟者吾
宗。
孚佑帝君又示曰:大道無名,不可言思。總之曰妙,妙妙難窺。象
之曰玄,玄玄難知。一關洞啟,萬理咸歸。見淺見深,各以意爲。鼎
爐水火,徒費許詞。抽添進退,見亦旁歧。玄關妙竅,一心具之。心
眞无妄,心正无欹。心空无物,心實无倚。四大假合,心以心迷。一
元自運,心以心治。先天一炁,以體合之。窅窅太虛,在初生時。形
與氣合,是分兩儀。五行備具,運轉無違。至道無象,至心無爲。以
[02p015b]
心合道,氣精神機。如天垂象,運乎四時。如帝端拱,化乎郊圻。水
木同華,金火交資。火水旣濟,木火齊輝。金水雜揉,火金鑪錘。顚
倒五行,塡補坎離。伏息氣中,功始築基。凝神氣母,志凑單微。雪
霙六出,天花亂飛。明月一輪,淸水一池。霹𩆝一聲,莫知誰爲。不
先不後,不疾不遲。非無非有,去智歸癡。冥冥默默,心與天期。以
滅爲生,神動天隨。再出再入,白鶴玄龜。伐毛洗髓,脫盡肌膚。身
有眾妙,從欲以施。煮汞削雪,攸往咸宜。返虛入渾,歸証天墀。以
斯言道,玄妙可思。以空求妙,妙妙在茲。以妙參玄,玄玄可幾。靈
臺一點,歸有餘師。
紫府洞虛文眞人曰:妙道先天地,妙功離言說。忘言求内景,此
[02p016a]
象無人揭。
孚佑帝君度濟一切,特宣妙蘊於第一覺壇。今故駕龍乩到此,
共爲印證。天行與人呼吸相通。人一日有三萬六千餘息,天一
息行八十萬里。氣速則傾,故有西北之䧟。氣遲則震,故山川有
崩竭之形。不疾不遲,此日月之所以運行,寒暑之所以往來。人
之呼吸,斟酌於疾徐之間,久之與天氣合,是爲始炁。由有息以
至無息,運乎自然,行乎無象。於是春食朝霞,秋飲沆瀣,夏餐至
陽,冬飡汁音叶紀,四者備而中氣具。育之以玄,發之以黃,玄黃雜
而先後合。從有入無,由無還有,人亦一天地也。縱使混沌重開,
元會在運,此炁固無終極,又何一切之可容言說乎?
[02p016b]
孚佑帝君讚曰:妙道無言,因言以揭。直證終始,其蘊莫測。循此
則大,離此則歧。仙宗一脈,爭此幾希。希夷無朕,妙合玄機。萬億
斯年,解者難期。薪傳不謬,來者伊誰。
正陽老祖曰:樂響八琅,璈駕靑鸞,雲路逍遙,看祥煙繚繞,紫雯
擁護,第一壇高。憶從前曾到,舊雨已寥寥。喜薪火相傳,吾宗一
派,道脈非遙。從此後綿綿瓜瓞,相續後先,超諸君,須記取軒轅
頂上鳳凰巢。未許輕敲。絃寬休放矢,風急漫浮舠。
孚佑帝君曰:弟子奉吾
師教,遞衍宗傳。千年以來,唯此第一壇地,薪火相傳,可望長此
接續。尙望吾
[02p017a]
師慈恩教度,使得共登寶筏。感荷
宏恩,厯劫相延,永永不忘。
正陽老祖說偈曰:一非一,無非無。一化無,無歸一。虛中有實,實
處仍虛。一而二之,二而三之。三三九九,相衍非有。玄玄在無,玄
玄在有。紅雪一爐,點點非有。明月一輪,皓皓非有。靑天一鶴,翯
翯非有。造化一團,渾渾非有。太虛一片,默默非有。有中得無,更
取無無。道法之傳,似無實有。
孚佑帝君曰:今日乘緣,得傳寶訓。實千年宗派正旨,字字皆寓
精蘊。夢因卽此參證,並爲後來人開啟覺路,不外此數言也。系
之以言曰:夢因此後識眞吾,九有寰中得舊廬。消息不妨先報
[02p017b]
汝,好將春雪點紅爐。一之與無,非有二也。有之與無,亦非有二
也。識得非有,更求非無。再取無無,並無無無。渾渾穆穆,杳兮忽
兮,道之傳盡是矣。他日相証,須記此言。
孚佑帝君又曰:一生萬,物之母。一函三,物之主。萬歸一,物所宅。
一歸無,物所息。玄天杳,幽且默。來者主,去者客。鏡中花,水底月。
若云非花,分明有色。若云是花,無枝可折。若云是月,非手可掬。
若云非月,冰輪皎潔。箇中參透花月精微。也非鏡,也非花,也非
水,也非月。卽鏡,卽花,卽水,卽月。曰希與夷,是道之基。曰玄與妙,
是道之竅。與子道破混沌,中含至妙。
正陽老祖曰:覺壇壇地擁祥光,縹緲爐煙達上蒼。一片紫雯凝
[02p018a]
法域,仙緣佛力本無方。[~☌]這葫蘆不是那葫蘆,把三千大千世
界恆河沙眾也盡包儲。鍊將二五入虛無,方識是吾廬。好認取
黃芽白雪的光景,玄微妙處是眞吾。看他年淵源續接,一派天
仙,薪火相傳,不僅到華胥。那是俺眞正葫蘆。今日爲純陽子一
臨覺壇,共迓
慈光,爲壇地增無邊善慶,爲後世廣無量正傳,皆吾道之幸。覺
子勉爲之。得接吾宗於一綫,於子有厚望焉。特一證之。
孚佑帝君曰:今日是上元日,爲子說元之義,可乎?元者,大也,始
也。能知大,方知始。能知大始,方解無始。能知無始,方無無始,竝
此無無,遂獲大始。大者,彌淪天地,包蘊古今,萬萬劫後,與此常
[02p018b]
存,方謂之大,乃云大始。一元週轉,六氣流行。中有純駁,化之乃
神。鍊虛入大,反大歸虛。大道一線,望有傳人。今特爲子闡此,須
知亦一大緣因也。
孚佑帝君曰:無分智慧與根因,但有眞心許問津。吾宗不厭分
明說,法子須求解識眞。腹中造化天然運,爐裏乾坤太古春。願
與同登無量夀,覺源宗派有傳人。今乘緣一聚,諸子各矢眞心,
將宏壇運,是道人之本願,亦惠覺積念同符之感契也。從此維
護,各以眞功,副各初念,無怠勿雜,淺深視人之自取,道人相望
之心,無異致,無巳時也。玄機各向靜中參,靜裏單微得妙玄。但
解玄中眞槖籥,一天空濶一天懸。
[02p019a]
孚佑帝君曰:平生一劍一葫蘆,厯劫於今總自如。但使圓成宏
願足,不妨脫劍棄葫蘆。道人飛鸞行化,不下千百億壇,各隨其
地、其時、其人,以爲指示,而宏立大願,欲度盡無始劫以來恆河
沙數眾生。故特開七覺,闡宣玄旨。七覺之中,其侍壇者,人心不
能强齊,道緣不能强合,故壇運之盛衰有時,亦其數然也。獨覺
源爲覺壇之首,並蒙
菩薩慈悲,合願共成,故得玄關頓啟,元旨畢宣。數年以來,屢請
諸佛上聖,揭明要蘊,使億萬劫後,得衍宗傳。覺爲正覺,源乃眞
源。一絲一滴,皆歸無上妙乘。幸覺子具大願力,仰副吾懷,以期
普度。故不惜屢臨壇宇,普濩祥光,俾侍壇諸弟子,皆除迷入悟,
[02p019b]
以啟將來之緒。此亦初立愿時,卽欲度盡一切之心,所綿綿翼
翼相持以至今日者也。志超向有慧根,前因具在,故能於南中
壇地,發大信心。近日鑒汝護道肫誠,奉道懇切,故默爲扶助,俾
得自南而北,得侍第一壇訓,掃除前此世緣之累,便可入手求
眞。由此發大願力,立堅固心,由外入内,印合心源,此生富貴福
澤,皆末事也。能返本歸眞,求自己着落,則得之矣。贈汝以言:求
道在心,入道在誠。玄元妙旨,只在專精。月輪皎潔,冰鏡晶瑩。湛
虛澄寂,外物無侵。玄在黃中,此理當尋。
孚佑帝君曰:莫說有,莫說無。有與無,實中虛。說是有,天地山河
何曾有。說是無,性命玄微皆有著。大化太空行大道,一元運轉,
[02p020a]
藏中能顯。微微的分明露於機括,箇箇内邊藏,箇箇外邊落。摸
索處,是顯是藏仍無著。何如收向一團中,眞實處,求正覺。海水
雖渾,澈底歸閭。淵淵浩浩,上下同流,皆是一源。相印合妙,祇在
平易中,莫向那幽奇晦邃偏端中求下落。意與心知,分別先得
淸楚。内外中邊莫混,卻便是這箇。諸子求道之心,深契道人初
願。故屢次言之,竝爲闡發玄宗。億萬劫後入吾道者,皆明正旨,
皆歸正覺。此道人本志,不但爲諸子說法。使諸子能於吾言中
稍參一解,卽是大慧智光發現之處,固道人所日望之者也。適
纔所言,拉雜中皆寓至義,並爲本壇道運終始,微露端倪。覺子
誌之,爲此證明可耳。
[02p020b]
道人又示曰:汝等知道之所由名乎?道生天地,此習見語也。不
知在玄黃未剖之前,邈乎無象,濶乎無垠,原無混雜。自天地闢
而人物生,道所分寄,實道所全具也。可知道本渾然於太虛,天
地人物皆道所苞孕,而非道所散具也。人多將道看成分寄之
宇宙人物,不知其分寄者,其全體者也。能離而二之乎?能剖而
析之乎?能知此意,求道者當於渾然在中處尋眞實,端的不求
諸空虛寂滅之中,不著於身心迹象之間,則得之矣。平常說有
說無,皆言詮也。究竟從何入手,贈汝等要言:以淸淡養榮,以恬
靜養神,以脫去無明養慧,以非有非無養氣,以或著意或不著
意養元,以再生再滅養胎,以不生不滅養始炁,以有生無滅得
[02p021a]
大還。言盡於此,各就所造之境地參悟。見淺見深,隨汝等自領
之,皆有入處也。
孚佑帝君曰:善根深處性根全,萬法同歸任自然。性本同源心
各具,儒宗何至異玄禪。性有聖凡,自其賦於人者言之也。其實
在天之性,渾兮穆兮,何聖凡之殊也。氣有淸濁,自其麗於形者
言之也。其實最初之氣,杳乎寥乎,何淸濁之分也。在天之性,稟
道之源,分具於人,各有根始。最初之氣,含道之元,分屬於人,各
有眞元。葆其眞元,復其根始,人全而道具矣。故不必分門別戸,
立教異名。誰非賦此性,又誰非得此氣者,能於道外另立一名,
另成一說乎?後之學者,不明此旨,强分異同,遂至歧途百出,盡
[02p021b]
離其宗,大惑不解。自道人視之,皆可憫念。故於第一壇中,詳切
宣示。使知性命之旨,本無殊致。大道之歸,豈有異名。先正厥趨,
乃識嚮往。求道者知於性之大原,性之分著處,認得淸白,更於
氣之本始,氣之分呈處,看得渾合,便無疑慮。養其氣,見其性,無
餘事矣。養氣者,使身如槁木,心如寒灰。木雖槁矣,木性自存。灰
雖寒矣,火性自在。此中消息,無意失之,有意亦未必得之也。功
夫不外瞬存息養。而存養之方,又非如俗學沾沾自守。所謂執
中非中,與古帝允執厥中之義,早判然懸殊矣。古帝傳心,不外
執中。執之一字,自來無人善會,遂使大道晦塞。至今日道人所
以娓娓言之者,亦欲使千古薪傳,不至中斷耳。
[02p022a]
孚佑帝君曰:現前靈寶豈徒然,一粒珠光五丈懸。烹有鍊無皆
妙用,虛中實腹得眞詮。通於闔闢竅中竅,碎却虛空天外。天九
轉仍還皆道力,箇中圓相是薪傳。夢因以人合天之旨,己參破
矣。後此當以天從人爲衞道計,並卽爾道力圓相,又一境也。適
所訓,卽與諸子各就現在淺深示之。得寸得尺,皆似吾初,則圓
通之義,了無𦊱礙。是汝與吾之本願也。
孚佑帝君曰:入塵原比出塵難,塵海茫茫著腳寬。去不迎兮來
不拒,觸無相也法常安。眼前日月空中現,界外乾坤靜裏觀。在
世離塵爲大覺,神仙忠孝共乘鸞。
吾廬莫便說吾身,認得眞吾乃見眞。面目旣成三界小,主人翁
[02p022b]
在四時春。靈根妙寶原無相,虛果空花亦結因。鼓舞元神還太
素,寰中何處著斯人。
說與塵中自在仙,離塵何必息塵緣。消磨五障眞元合,解脫三
災妙相圓。千目羅張雲不住,四山林密月當天。爲君更籲浮邱
伯,盡闡玄經字五千。
須向玄中識又玄,玄玄宗旨一燈傳。禹餘宮内珠成黍,大赤天
中玉作田。妙寶鍊成非偶爾,眞空了卻始超然。西河月斧今抛
棄,共證人間般若船。
[02p023a]
玄宗正旨後記
宏教眞君曰:大道難形。上藥三品,總持訣義,不過一心。此中妙
解,文字莫名。忘言忘象,庶幾夢因當爲諸子一一證明。人生之
始,只此一。○鑿破混沌,遂昧此。○劈開道路,惟賴此⬤。踢倒乾
坤,惟賴此[~∅]。自動而靜,自陰而陽,遂成此。◎動中有靜,靜中有
動,遂成此。◎自無而有,自有而無,仍還此。○始終貫徹,盡此數
言。德明之德,其德本明。汩以後起,遂墮無明。明之又明,返本歸
眞。因有斷續,遂有晦明。左日右月,成明之體。直透眞心,成惪之
形。總名曰道,德乃分形。以德合道,功在存存。金木相涵,是生大
明。二曜合璧,乃復明明。坤臍乾頂,日夜常惺。志通求通,非文字
[02p023b]
通,非義理通,惟性命通。命根須固,以固而通。性體本空,以空而
通。始之以靜,繼之以空。綿綿若存,常守厥中。冥心課寂,乃是頑
空。澄心内觀,乃見眞空。呼吸一致,翕闔同功。人欲盡去,天理流
通。眞息常存,百脈周通。以通通空,以空空空。是曰貫通,通無所
通。空無所空,是曰圓通。天建之天,人欲汨焉。一經沉溺,幾五十
年。自皈吾門,漸復其天。發大願力,掃除積愆。自此以往,功在靜
專。富貴虛花,繭絲自⬤。兒女業累,牛鼻自牽。去此二累,卽是仙
緣。現在修持,外行爲先。平心養氣,氣益年延。匪曰延年,以人合
天。天心旣合,道力亦全。一塵不染,朗月在天。又曰:性功深處道
功全,福力圓時道功圓。解得眞功歸上覺,世間法相總非玄。天
[02p024a]
心自與人心合,玄旨須從覺後參。四萬八千皆末法,無爲妙有
乃眞詮。今日乘緣,闡宣玄義,可卽爲《玄宗正旨》之後識。
[02p02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