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84 上清太玄集-金-侯善淵 (HFL)


[001-001a]
上清太玄集卷之一上一
    姑射侯善淵述
 通明論
   上清元化章第一
上清元化隆睦開圖豫而爲之者道也終而
復始者性也崇宗則含德之容沖玄髣髴象
若瓊琚誾誾而以徽徽然哉悅風韻之音倡
元晶之旭頡翼無拘廼遊道之方矣衝祖則
大而無外細而無内上圓下方天地形名内
闡氤氲之氣東出西没日月昇沉巨化暹昱
[001-001b]
之明心物凝之烱然無不敏其令也
   奕善之逵章第二
奕善之逵在用之常也視之大象大象無形
形之則非眩於目自然光溢無極矣是以離
婁能視猶斯未證其慧也聽之大音大音希
聲聲之則非亂於耳自然慜適無方矣是以
師曠能聽猶斯未證其聦也至聦至慧至變
至通皆授生夷道之中矣
   表物窮理章第三
表物窮理靖式若容睊移玄覽璟泄凝彤明
[001-002a]
則匿於闇生則伏其衰機禧釋憫以至常容
淳伸之格廼絶禍患之門也
   契道登眞章第四
契道登眞以致善功三界之勅非礙不通一
者物之隨化道之體也應而顯形神之用也
用之無用用之至矣二者機臨衆象仰啓瞳
矇光而不耀者是以無色無色之色色之至
矣三者符空非有執有不空不空之空是謂
眞空緫而通之出乎無倫
   鞏性無生章第五
[001-002b]
鞏性無生悅之有化善應則終身無塞外繟
寛舒曠然虛靜者人道與天道相通也嚏息
和融氤氲應兆皓然精粹者沖氣與元氣相
接也舉盻凝祥靈烏降瑞兩耀交光者睛瞳
與日月合其明也然則飛玄六洞妙化三宫
分而爲之九氣聚而爲之一眞一眞之變在
乎無爲之爲也
   得之與失章第六
得之與失應用不同得者貴精愛氣保命頥
神抱其道而懷其德也失者矜饕嗜慾意亂
[001-003a]
心荒忘其本而匿其眞也通玄釋僞勃窣威
靈開元惺惚者遂即禔毅之功也
   斂意精思章第七
斂意精思怡然致靖内敵琅函頠若嬰兒之
貌也攝理之庸順常之豫者誼無過失正性
善感其機也謐之則非睟之睟益慜之至也
悀之則不覗之覗益昉之及也衷𢓜之變通
易無極方隅不疐者是在用無化之化也
   道偉含融章第八
道偉含融肆無不際上覆無極提挈乾綱天
[001-003b]
圓立像日月星臨垂光晝夜神而通之無不
合其明也下宰無極掌握坤柔地方立像山
谷盈虛依時泄化萬物生成無不在其中矣
至弘至大大無不包至微至細細無不入衍
之則混理同機甫攝誼無不和也
   非道之道章第九
非道之道存而忘之順理之常忘其物而存
其眞者所以致其度也應物忘心棄常之理
存其欲而失其本者所以致其卭也哲叡通
之不然如斯非見之見是謂眞見非應之應
[001-004a]
是謂眞應應化不臨遍知無極之道也
   衷息之逵章第十
衷息之逵知夫致敏靜者制其動正者制其
邪順渝之憲鞏質規函存夷之勅者遂即裕
常之肇也
   無所不化章第十一
無所不化是謂大通納流而不溢者廼道之
淵也凝虛而不滿者廼道之邃也混氣而不
盈者廼道之弘也在朝而不明者廼道之常
也在昏而不昧者廼道之理也應物而不絶
[001-004b]
者廼道之化也通神而不失者廼道之信也
授命而不擇者廼道之德也司之具足孰證
其眞背之者廼自投其斃矣
   釋僞存眞章第十二
釋僞存眞忘機絶慮侚窋俱無誠心篤志處
其靜則喧撓不煩恬然守素神息安綿者所
以澄其清也處其忠則禁戒無私怡然養浩
昶奕淳亨者所以立其信也處其德則謙光
晦跡精粹含容純風隱韻所以合其道也眞
道獨行穢道盡蠲知斯有礙是謂不然
[001-005a]
   至倀至矩章第十三
至倀至矩迷悟兩機迷者執其幻也悟者陶
其眞也眞非目視視之則眩於物矣幻非意
識識之則證其慧矣神盈虛谷裕必遊方叡
而通之者宴坐華圜之間矣
   背覺合麈章第十四
背覺合塵返渝至道有貨之貨預於無貨之
貨者得而失之故以身之患也有用之用預
於無用之用者存而忘之故以心之溷也有
色之色預於無色之色者明而晦之故以目
[001-005b]
之瞵也有聲之聲預於無聲之聲者□而泯
之故以耳之䏁也有化之化預於無化之化
者拯而侮之故以神之懵也守正歸淳精思
翌敏者善嘏絶其尤也
   陶腆煢徽章第十五
陶腆煢徽奚爲痯徇囂之與華自執其嚚窋
之與慁自致其惛慤孫妍釗奭然有悟惺臒
者偃翕靈眸神霄宴息坐致自然自然爲然
是謂不然不然而然然之至矣
   讚曰
[001-006a]
祈眞奉教 志願諄諄 齋心澡雪 蕩穢除葷
威靈繟奕 剿銳蠲氛 忘形留質 釋僞存眞
體如鐐屑 用若璘㻞 玉虛盈狀 靈寳滋純
扶曦昶弈 契道登晨 混元凝祖 太一無分
先天曆化 是謂生神
 沖明論
   上清之道章第一
上清之道妙化無疆一氣分而天地判二儀
合而日月明三才應象萬物滋生頥神運氣
保煉元精凝而化之感然有象應之則千眞
[001-006b]
具宰通之則萬聖齊臻千眞萬聖無或不在
斯悟之明之是謂混微之要者哉
   玄陽晶璨章第二
玄陽晶璨焕明十方散瓊瑛之秀放玉瑞之
祥上彌乾綱下覆坤柔恢張萬化之樞斡運
千機之柄物不禀而不生神不通而不靈靈
滋衆妙昱遍五方之畤者哉
   沖明赫奕章第三
沖明赫奕曨𣋞交光焰炊日月之晶烽熾乾
坤之體焕然輝燦週迴萬返之靈釋然洞達
[001-007a]
方攝千𡼢之叡混内凝珠經嗣靈哲昇上絳
霄之宫宴坐九陽之闕帝命仙眞永延遐壽
無衰矣
   元始之體章第四
元始之體潔白虛盈純素無物澹泊無形無
形之形能育衆形無色之色能張衆色非無
非有有無自應非動非靜動靜自隨天不禀
而不清地不感而不寧物不通而不化神不
受而不靈至道之常人在其中日用而不知
如魚在水不識其水人之在道不識其道魚
[001-007b]
識水則弊淨深潭不吞香餌久而成大者超
於吕梁化龍之狀乃得水之妙也人識其道
弊居幽靜去華薄絶嗜慾内存元氣外抱神
風久而功備者超於玄關化爲羽客眞人授
其度者乃得道之要也
   表裏精思章第五
表裏精思内含靈哲玉煉眞形化肌無血體
若冰霜者是存精保命之理也外抱靈風神
飛展翼輕舉昇玄存亡不測透金石遊方之
外者是煉神合道之機也
[001-008a]
   動靜之機章第六
動靜之機善用不忒明混元象帝之先曉大
洞虛谷之外靜則皓曠無心卓然獨立大體
絶其塞也動者内施元氣外爍神光混入太
虛遍應實其腹也歸宗則純而無雜證祖則
叡而不測是以撥築之風心無斷常之見也
   太素之分章第七
太素之分周而三過一者彝敵之䉂綽奕無
隅覆載物無不濟者是謂皇宫之域也二者
扶曈流燦焕爛諸方長養物無不惠者是謂
[001-008b]
華陽之國也三者泄化登琳凝祥煒燁混裏
含胎者是謂養我之鄉也
   形生濁質章第八
形生濁質盥雪之心心清無欲迪僴其威動
則應其虛虛則溢其氣氣壯保其精精壯保
其神神不靈而道不清氣不定而性不明明
幽不疐與道通眞通眞之翼出化先天之表

   道尊無位章第九
道尊無位配偶無雙恢張萬化洪攝千機及
[001-009a]
乎大道不足爲其物未嘗無象之象也山嶽
崩摧風雷迅烈及乎大道不足爲其聲未嘗
無音之音也鑚之九地降逸黄泉及乎大道
不足爲其深未嘗下玄無底也仰之三天昇
彌昊境及乎大道不足爲其高未嘗上玄無
頂也日月星輝交光燦爛遍照十方者對吾
大道不足爲其明也太空無物洞徹無心寂
寥絶跡者對吾大道不足爲其虛也至玄至
妙是謂萬法之宗至幽至微是謂三乗之祖
慧而無窮神而不測者何聖焉乃無上玄元
[001-009b]
之理也
   至信不慝章第十
至信不慝適然無惄性曆開途龍頡日月之
明神翌玄都鳳羽乾坤之體碾路無蹤敵夷
非跡運化盤礴之中常居泰華之域也
   神機之變章第十一
神機之變六正同科一者頥身不塞五膽皆
通七竅應無不順也二者叩道幽邃極理寬
舒大闡象無不包也三者元氣流行週迴虛
梵布化物無不和也四者沖氣保滿内施不
[001-010a]
絶融息混理之元也五者胎光微宻瞬盻星
流參羅鬱宻無不保其耀也六者神帝出化
日炫高奔珠玉金石無不發其光也上合三
宫是謂氣中之氣神中之神道中之道三乗
混一如太虛無物之象矣
   煜遍知明章第十二
煜遍知明孰證其慧在用而不契其常在體
而不鞠其晊疵之甚愲之深隨流而迷源捨
本而逐末遠道之儀者死矣育善之期誠肅
之志釋然開化精穆太虛無殊者也
[001-010b]
   志廉貞潔章第十三
志廉貞潔謹愼精誠和柔清淨恭順通亨志
廉則守眞無欲抱道無私也貞潔則居塵不
染懷玉無瑕也謹愼則非理莫作非道不爲
也精誠則直忠非曲正信無邪也和柔則陽
生順命氣化歸神也清淨則皎然不垢瑩徹
無心也恭順則運用不絶隨化無方也通亨
則與道同一純粹無雜也進善不忒乃得道
之要也
   頥精養氣章第十四
[001-011a]
頥精養氣保煉神眞舉身輕麗綽約隨風乗
六虛之飈遊乎大方之外者具化無黷隨機
順命應變不失其常也下降則同地之寧生
成萬物不匠而自合其功也昇上則同天之
清宻羅萬象不炳而自張其明守中無失同
虛之化統攝萬靈不傳而自得其度然則含
横巨聖遍歷諸方及乎玄陽者猶斯覆載而
不普也
   道常無物章第十五
道常無物混氣通元法天象地長養成熟皆
[001-011b]
在其中矣假使胎卵濕化蠢動含靈無不賴
其德水谷山原金石草木無不借其眞矣人
若悟之存精無失養浩無虧保煉形神混同
一則是謂玄之又玄之理也
   讚曰
太古初張 運化玄陽 開元神帝 瞬目胎光
明沖黄甫 朗照青蒼 下通源海 上徹恢綱
金堂結秀 寳洞凝祥 光如玉屑 瑩若冰霜
融滋丹體 點化神方 無窮妙理 不測眞常
抱元知足死而不亡
[001-012a]
 圓明論
   混沌未開章第一
混沌未開中於恍惚杳杳冥冥無能辨形溟
溟涬涬焉能致明曰洪濛摶握剖判初分顯
於元氣者運於至精者也動乎昇降者定乎
浮沉者也天地弘於覆載日月象於照臨萬
物禀於生成通而化之易乎至神無所不可
無所不之曰應其體用其眞立乎象致乎神
乘於政信者可以全其聖功者也
   道之至無章第二
[001-012b]
道之至無爲之至有有之者神之化也無之
者靜之極也動靜之逵天文之象地理之形
中息之變固之則存其靈以至於命悀之則
播其精以至於性曰焕然非跡釋然有應者
及陽全其體也全其體則合其眞備其物則
累其身其身不殆出乎天地無倫者哉
   期彝之勑章第二
期彝之勑愻羽知方煢而化者外以閟之内
以闡之政以頏而降降以敵而沉曰圜而陶
者内以闔之外以闢之政以頡而昇昇以司
[001-013a]
之浮曰上之通下之存中乎息非以高明孰
能有於此哉
   一氣之政章第四
一氣之政分化形生立其體返乎眞政於道
者極乎象帝者也曰通之元混之先明於四
達表於一眞之理者何謂邪政於性及乎命
釋然出化圜羽先天先天之制易乎位者可
以還於象矣
   混元之化章第五
混元之化氣象之分政于動靜者運乎浮沉
[001-013b]
者也曰天地立其位山澤通其氣川谷盈其
虛虛之致其神曰道化之精氣邪德化之血
脉邪上下觀之若芤之體中流之息若楓之
用曰近而不可親親之者遠矣遠而不可踈
踈之者近矣及乎通化者得乎遠近之所也
非以探𧷤孰能理於此哉
   政于物象章第六
政于物象混于致空奕乎性裕乎存左右之
所者辨乎精義也順乎理者兟兟之進者也
明乎道者悾悾之信者也曰剛之體柔之用
[001-014a]
剛柔之粹易象之極曰道之化德之生天地
分於清濁日月運於躔度萬物從於造化化
而欲作常以鎭之鎭之者返于至道之中矣
   乾元天體章第七
乾元天體道廣嘉通會合羣靈者資乎衆妙
者也曰愛於天下者天下自愛者是吾至精
者也順於天下者天下自順者是吾至神者
也曰居中處正與道玄同全其元象任其自
然矣
   誠肅之志章第八
[001-014b]
誠肅之志唯心之佶伊尹于性性之穆穆然
哉不然則䏁之瞵之憮政于未明者也曰矻
矻於形愲愲於性者迷之深矣惑之甚矣曰
默然而敏之者明而所以通之者何謂邪蓋
以聖人明虛無而爲體自神化而爲用也飛
瞳頄釋眩若璘琚拯于至理者焕乎天地之
中者也
   抱一歸淳章第九
抱一歸淳中於見素欲於未萌者致乎元象
者也返于至道者復于神帝者也曰忘其一
[001-015a]
致侚窋形名暨乎憒慢者患於終身者也窮
乎理者易乎常道者也曰至道之神神之至
通明於衆妙入乎玄門
   奕善之眞章第十
奕善之眞與物不雜清虛曠遠應化無窮運
行不息者與天地同其一也情性不專與道
之殊者悔之禗之以致於患矣暻之愻之以
致於性矣曰抱其眞者釋其僞也輔其正者
除其邪也曰猶如敵僴之威换然出化善窺
俣俣之儀也明於一至保利純亨資乎乾用
[001-015b]
者乘乎變化之功也
   乾元彌廣章第十一
乾元彌廣渺邈無方其道曰大矣奚爲契焉
屈伸之兆旬盻靈眸運乎至神者集乎常用
者也曰攝于羣心政于一輳臻乎理者孰不
能自㬎也曰離其迷入其悟抱其德防其危
明資至道光澤於天下者萬物從其化也曰
無不安其分無不司其命法此行道利潤於
週方者豈不爲重玄之始者也
   道法資純章第十二
[001-016a]
道法資純湛然不動沖淵若虛者㴭溟無所
窮極者也旬乎昇降者運乎浮沉者也曰柔
順之德嘉美之功隨時渝變化象還眞闡乎
聯眐者明乎肁暒之終矣曰太玄之際至德
咸和頡頏昴昴者晏圜上清之宫也
   萬化開元章第十三
萬化開元致于一眞一眞之變大無不通細
無不際集乎衆妙者明于元象者也曰登琳
徽㠭幽邃凝𣪯眑𡪽無隅者淘注伴式之規
也伴渝媊戬㬎上乾元俯臨衆象者肁化于
[001-016b]
太始之先也
   侗肁之馗章第十四
侗肁之馗偉無不濟泛泛溟洋者飛蹤晛奕
者也曰夆之致理奚爲禗焉未然則倪㑗不
保疵礙于惺矣是以聖人之敏默然而定豁
然而昇者扶瞀闡慧者也曰移睛憭璙其德
㰬焉弘于致教者奄攝覆載之者也
   終於至道章第十五
終於至道非執有爲不以自然胡之敏曰眐
化孰癸精粹之眞燦然凝秀者惺乎萬象之
[001-017a]
元也彝子曰師之有矣曰然哉孰之爲曰先
天之先至道之始始終不變至道之元元始
之化可以吾之師矣曰大哉神明彌羅梵域
幽邃無方生天生地萬化存焉隨方而化化
之無極從夷而應應之無疆明乎衆象者是
吾致道之神者也
   讚曰
上清眞教 元始開張 太玄周匝 妙化無疆
圓明寳鑑 洞徹十方 道眼俱備 日月交光
諸天焕爛 遍地輝煌 威神繟奕 精粹純陽
[001-017b]
保和太利 萬物安康 靈源資始 哲叡通倡
旬乎天地 混一乾剛



上清太玄集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