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004 無上內祕真藏經-唐初期- (ZTDZ)


[009-010488a]
无上内祕眞藏經卷之九洪十六
   明行品
爾時眞藏童子於大衆中庠序雅歩徃詣天
尊諮諸問道爲衆決疑不審下方所有外道
衆生甚難教化不信正眞無上大道云何誘
引令得信向又云我所說者文字分明世所
希有干忤大乘自是爲實復有諸鬼雜神祅
魔惑正不識大道復有小乘行者計功立位
不信眞經虚玄寂靜復有下根衆生聞而誹
謗云何化度天尊所云无大不包无細不入


法性平等何故迴向不同諸法差别衆中疑
惑所照不深願爲隨根顯令悟解
天尊曰汝等徒衆諦聽善思當爲汝説天髙
地卑等無差别丘山河海等無差别一切雜
類等無差别三清境界下土衆生等無差别
邪言惑正等無差别衆生經教等無差别一
切諸法爲大空本無等爲等若受塵累名行
邪道亦名謗法不名逥向若信大乘乖小乘
行是行邪道亦名謗法不名迴向若信小乗
乖大乘行是行邪道亦名謗法不名逥向若
[009-010488b]
受衆生祛於三惑是行邪道亦名謗法不名
迴向若有衆生不信大乘是行邪道亦名謗
法不名迴向若有衆生不信經教是行邪道
亦名謗法不名迴向若有衆生説人短長是
行邪道亦名謗法不名迴向如是謗法有深
有淺若受塵累煩惱未盡不見道源若信大
乘乖小乘行心源不明貪善無巳若信小乘
乖大乘行取捨不停心闇多惑若受衆生祛
於三惑有心求心念念無巳若有衆生不信
大乘迹途顚倒失孝慈母若有衆生不信經


教愚癡闇塞不聞法音若有衆生說人長短
自揚巳善貪愛在懐罪業深重終劫説之亦
不能盡又問邪正衆生信行不等行邪道者
是名謗法行正道者爲是謗法爲非謗法又
云道本虚寂若虛寂爲道者衆生誹法亦是
虚寂而爲道本云何名爲謗法若非道本名
爲邪行行正道者亦是邪行名爲謗法何以
故衆生即是道體行業不同云何即有差别
若有差别邪正不同衆生即非道體邪正皆
爲謗法云何天尊勤行正道天尊曰何故復
[009-010488c]
作如是疑邪正共同一根解脫由是一門雖
同一體非無二源何以故行邪道者顚倒競
起煩惱𦆑懐則乖正道行正道者無待無對
無寂無滅假名寂滅衆生取捨有待有對妄
生爲有即是待對生死業對報應業對善惡
業對輪轉業對業報無極邪縁不絶又問道
生萬物即是萬物之母母與衆生顚倒與衆
生分別與衆生妄想與衆生邪見與衆生取
捨與衆生輪轉與衆生業報種種云爲皆是
道與若如是者則無善惡可故有衆生顚倒


差別若有顚倒差别者天尊所說大乘無人
無我無大無小無髙無下無長無短無五常
行無六識轉如是説者則是謗法誑惑衆生
天尊含笑應諸十方各見天尊一時含笑諸
天境界亦復如然雜類衆生普皆歡樂眞藏
等衆歎未曽有微妙第一雖知道妙猶不盡
其妙源不審妙道難窮未知衆生是妙道不
若是妙道則無衆生既有衆生則無妙道四
衆皆疑
天尊曰妙法無妙云何有衆生可顯又問無
[009-010489a]
衆生可顯云何天尊說法誘引苦有誘引則
有衆生云何説云無衆生相信心衆生不逹
法性猶自有疑况諸衆生寜得信乎唯願天
尊隨根曉示
天尊曰我説一字舒善十方一切法界沙塵
之數盡然顯了汝等徒衆難悟難聞衆生一
相二行而行行之一相衆生一相三行而行
行之一相衆生一相四行而行行之一相衆
生一相五行而行行之一相衆生一相六行
而行行之一相衆生一相七行而行行之一


相衆生一相八行而行行之一相衆生一相
九行而行行之一相衆生一相十行而行行
之一相如是行行逹了慧源悉皆解脫名爲
上樂名爲上樂到靈解山不生不滅復次非
心不心亦不不心非色不色亦不不色非我
不我亦不不我非縁不縁亦不不縁非慮不
慮亦不不慮如是行行道眼清淨故具足一
切無量功徳智慧成就到靈解山常住安樂
樂生三業煩惱益𦆑正性不顯倒惑甚深種
種譬諭不自覺知何謂三業一者貪愛思慮
[009-010489b]
百端計劃無巳貪性一發遂惑迷途六情馳
騁不可制御自乖行戒二者瞋恚忿發外觸
動情瞋恨無巳自乖定行三者癡闇㝠㝠不
曉五情纒繞惡業相連億劫無巳自乖慧解
此三業受能滅道種復此三業行能種道果
何以故一者捨離世問心棲域外行業遍通
斷貪心種直至道場名大乘戒二者諸行無
深不受不觸慈愛衆生歡喜無量善根解脫
名大乘定三者達了衆生五情六觸煩惱業
縁顯發無礙逕入道場名大乘慧復次諸善


男子此三業者惑成惑敗時由心發一切諸
法心則爲本善否由心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不近不逺不麤不妙無大無小無長無短不
圎不方善否自在爲惡業者業報立至過去
亦縳未來亦縳見在亦縳沙塵劫數悉是𡨚
家斷諸道種爲善業者道果立至過去亦解
未來亦解見在亦解沙塵劫數悉是善因斷
諸惡種又問心既非内非外非長非短非大
非小絶無有相亦無非相云何善惡立至善
至則解惡至則縳唯願天尊慈恩見念衆得
[009-010489c]
明了
天尊曰譬如鏡像像形分明如言有者取而
不得如言無者像見分明當知非有非無妍
醜立見前心後心心心相續雖無相貌善惡
則由分别二見誹謗是非毀善譽惡皆是心
作名爲凡夫在得失中以失爲失行人修行
照本實情無分别相無善惡相無人我相不
名凡夫在眞實中以得爲得略説心行得失
差殊况諸凡計千差萬别殊雖萬途得之者
一又聞得一之時爲是一邪爲非一邪若有


一者應有二法若一非一一無所得云何得

天尊曰猶如足字非一非二非縳非解非空
非不空所言得一者證虚空理證無所正名
爲得一不壞諸法名虚空相虚空之相是名
道體亦名功徳如是廣說功德因縁無邊衆
眞藏等衆稽首敢問本迹二途云何有二爲
本中有迹爲迹中有本若本中有迹有迹應
無有本若迹中有本有本應無有迹譬如空
有有有無空有空無有云何一時顯其本迹
[009-010490a]
天尊曰實無二義開方使門即迹是本本無
有迹無迹無本名爲眞本一切諸法不離本
故故名諸法諸法性離故名道本心水澄清
見眞實本非眞非假了了分明眞藏等衆名
悟大乘歡喜無已而說謁言
大乘無虚假 廣布於天人 利益無邉衆
非果亦非因 衆生聞悉悟 自然解脫身
我等勤精進 積劫勞苦辛 三業定慧本
文字裏追尋 凡夫迷日乆 分别失天津
天尊徃徃說 方便度衆生 三業各各受


法内有天經 因果微妙相 遂成功德林
我等諸徒衆 未曾聞此音 應變諸國土
物類盡歡欣 㝠功不可測 心見實難陳
寄語悠悠子 努力尋道眞 世間非非實
離相得遊神 眞藏功徳力 破惑慳貪瞋
四衆皆歡樂 證法盡方圎
爾時眞藏童子及諸四衆說是偈巳歡喜天
尊功德方便説微妙法廣度衆生潜功不宰
敢問衆生差殊諸行不等根機淺深云何天
尊説言足字未審衆生是足字不若是足字
[009-010490b]
根機應等應悉悟解若非足字天尊說之有
何利益唯願天尊不簡雜言随縁爲說
天尊答言我說足字諸法共之一切衆生皆
是足字悉皆平等雖復千差萬類無非畢竟
凡夫迷惑不自覺知教迹漸多方便誘説下
根衆生爲説有法覩相生善中相衆生爲說
空有若聞空有即生信向上根衆生爲說非
空非有亦空亦有非非空非非有聞此説者
虚心了悟説雖不同隨縁布德皆是足字應
病與藥悟足字者無言無教若病下眼藥者


終無差損衆生不信大乘終無悟解是故此
經能破衆生煩惱無明闇障能滌衆生離惡
垢塵能調衆生生死苦惱能令衆生妻子安
樂能令衆生孝事君父能今衆生長命富貴
能今衆生得金剛力能今衆生甚多智慧能
今衆生慈愛孝順能今衆生不生怖畏能今
衆生得法自在能令衆生不生不滅此經功
德力重非可譬諭得其邊際又問三乘經教
隨化三根稱機布德不審愚癡最下衆生不
解布施不識人禮云何化度
[009-010490c]
天尊答言雖指三乘化途無量若能信心恭
敬幡花供養抄寫受持功德甚重亦不可量
用此捨施功德百千萬分不及其一又問若
能如是受持供養者則是上根智慧之士不
名愚癡衆生四座顒顒祛疑未了
天尊又言有耳有目者悉可提撕非止三乘
種種方便愚䝉本性悉在靈解逥向即至此
經深妙爲衆經第一光示餘行斷截外魔外
魔消滅内行調伏城壍堅固衆賊永斷功德
裝嚴具足圓滿一切種智自在解脫十方天


尊得一切智慧解無方到靈解山成無上道
䆒竟清淨斷諸漏道一切諸法皆爲實相一
切煩惱皆爲種智是行人行䖍是功德本汝
等四衆證微妙身入祕宻藏出離生死入五
濁中化度衆生隨三業行示方便惠所以爾
者十方大聖證入妙身皆是煩惱内發不由
外來自然㣲妙無形無相復次一切諸法非
造作法非生滅法非昔有法非今無法湛寂
自然與天尊合德一切衆生聞如是語反生
謗心便更起惑雖然要在逆俗功德甚深利
[009-010491a]
益廣遠復次正行修道難一切相印無生理
虚妄自斷與道爲一不生不滅無去無來何
以故妙道寂滅故寂滅能生生滅能生去來
能生動轉能生業行一切諸法悉能生育生
育之法相好不同惑優㳺自在惑常生苦惱
惑䖏富貴惑居貧賤惑姿容婥約惑形貌醜
陋干差萬別種類不同皆是妙道寂滅無爲
凡夫不能解了自生顛倒
天尊爾時欲顯大乘眞藏妙典說偈頌曰
本體不生滅 法相自玄通 諸受常清淨


無爲性自空 十方天尊德 衆生等共同
汝等咸恭敬 修行立大功 五癊香園宅
窅然無始終 三業戒定慧 無去亦無來
道相不可測 示見無不該 我說方便慧
妙法絶三才 顯揚功德本 世孕是瓊胎
能修無上道 六識自然開 悟法端正慧
三毒靡不逥 於法得自在 萬劫不建災
衆生長苦夜 不覺年命摧 轉輪無窮極
欲樂不知哀 歎汝愚癡軰 不信大乗經
棄離眞父母 習惡爲因縁 不逢善知識
[009-010491b]
無由作福田 能行此經者 悟解諸法前
爾時天尊說此偈已讃揚功德顯諸法相示
大乘經無大不包無細不入度諸衆生令入
法寳一切衆生善知識等勤行精進習讀此
經此經功德最大爲諸法本爲法舟航爲法
梯橙能疾能速能救諸病爲大醫王種種救
治隨病與藥無不差愈汝等徒衆廣化衆縁
觀其業趣勿生機宜得性順從夫性違戾得
性恬愉失性憂惱又問不審恬愉之性云何
修行


天尊答言五常之行皆悉恬愉實無相尅衆
生顛倒貪欲取捨失恬愉行皆悉相尅情深
外塵失恬愉行名爲相尅五隂不通失恬愉
行名爲相尅能行布施名爲恬愉能行持戒
名爲恬愉能行智慧名爲恬愉能行讀誦名
爲恬愉能行書寫名爲恬愉能行供飬名爲
恬愉能行受持名爲恬愉能行講說名爲恬
愉能行觀行名爲恬愉能行逺離名爲恬愉
我說布施非布施名爲恬愉我說持戒非持
戒名爲恬愉我說智慧非智慧名爲恬愉我
[009-010491c]
說讀誦非讀誦名爲恬愉我說書寫非書寫
名爲恬愉我說供養非供養名爲恬愉我說
講說非講說名爲恬愉我說諸行非諸行名
爲恬愉我說諸法非諸法名爲恬愉我說修
道非修道名爲恬愉我說一二非一二名爲
恬愉我說眞藏非眞藏名爲恬愉我說本性
非本性名爲恬愉我說譬諭非譬諭名爲恬
愉我說小乘非小乘名爲恬愉我說大乘非
大乘名爲恬愉恬愉之行非大非小非長非
短非廣非狹非去非來亦非色相亦非聲相


亦非觸相又問恬愉之體是道體否
天尊答言一切諸法皆是道體一切諸法皆
是恬愉雖有二名而爲一體我說一體非一
體名爲一體善男女等勿取文字勿著語言
文字性離離相修行言語道斷斷相修行心
識䖏滅滅相修行五廕性空空相修行三業
性淨淨相修行六識常住住相修行四大常
通通相修行能如是行功德廣慱濟無邊衆
度生死海到靈解山神通自在爾時眞藏童
子及諸四衆稽首讃歎善哉善哉天尊深智
[009-010492a]
聞顯大乘微妙之義我等徒衆各恬心源哀
念深逺㝠功濟度非是二乘之所能知又於
諸法相中顯大慧源成無上道被諸來生悉
令易悟大乘平等等一切相不偏不黨授與
能行無賤無貴當知天尊爲衆生父母爲衆
生橋梁廣施布教開决耳目紹隆三寳輪轉
無極我等徒衆各發大意宣揚妙法示來衆
生令聞正法得正法巳父子妻孥安樂無巳
天尊又曰此經從無量劫來不終不壞度人
無量終劫說之亦不能盡得道之人相傳不


絶要須此經而得道果若無此經終無有是
此經神驗疾於影響若在急難讀誦此經難
即消滅自然擁護昔有玉印童子燒香供養
讀誦此經忽有仙童玉女遍滿虚空一時來
至燒反風名香讃詠靈文驚動一國玉印童
子安然不恐遂無輟音眞藏等衆寂默無言
稽首而去



无上内祕眞藏經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