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17 石倉歷代詩選-明-曹學佺 (WYG)


[276-1a]
欽定四庫全書
 石倉歴代詩選巻二百七十六
            明 曹學佺 編
 元詩四十六
  恕中和尚
   日峰歌為昇居士賦
羲和鞭日昇扶桑殘星曉月俱遁藏出海髙峰最先照
草木滉漾浮金光興來振衣凌絶頂俯覽人間同坎井
[276-1b]
呼吸元氣融心神擺脱塵勞發深省一真之境無異同
聲聞醉酒如瘖聾安得毗耶多病翁與渠把手擊節歌
日峰
   特峰歌
一峰特立天地間仰望不及徒躋攀知有何人住絶頂
菜葉流出清溪灣霧捲烟舒日千變枯木巖前路回轉
善財到此亦躊躇何處親承徳雲面華開華落春復秋
太華未足為朋儔石背蘿陰卧麋鹿風前日下啼栗留
[276-2a]
千竒萬怪狀不盡得趣忘言心自領栽田博飯老楊岐
見説年來賦歸隠
   無言歌為真如本長老作
無言歌無言之道言難傳機頭領略猶鈍漢句後解㑹
知徒然我本有口且無舌興來不妨歌一闋七金山外
覓知音引得虚空笑聲咽君不見空生寂寂巖頭坐匝
地天華亂飄墮又不見毗耶病夫施一黙潦倒文殊歎
無及兩處牢關盡掣開白日青天轟霹靂
[276-2b]
   示惟寂
古人出家為生死今人出家則否爾生死由來既不明
况復所為同俗子友不友兮師不師浩浩成羣習庸鄙
觸事如今已面牆何待他年始知恥而汝既然為我徒
日用應須重操履教㫖禪宗力究㕘聖像晨昏更勤禮
儻或一朝得入頭便有清聲播人耳慎勿悠悠過一生
没頭浸在濤浪裏我今衰老百無能隨分山林且容與
汝來問訊我合掌覿面何曾孤負汝
[276-3a]
   箴仲䂓扁所居為清白居
道人晏坐清白居身心不動長如如月窟深藏雪獅子
氷壺靜貯銀蟾蜍絶色純真妙難測中下焉能造其域
不修梵行事空王豈守邪禪作家賊縱横廓落含十虚
三尺丈六擕手歸徹骨風流秪者是六門日夜揚光輝
靈利師僧近來少往往多從外邊討本無階級坦然平
到此定應先躂倒
   次南堂韻送壽首座歸扶桑
[276-3b]
屋頭鐵馬聲丁東明明歴歴揚真風老夫夢熟蓬萊宫
鈞天樂廣盈耳中覺來軒知與神遇逸響遺音競奔注
夢覺曽無起滅心帖然一似霑泥絮道人推門露未乾
相看一笑非顢頇十世古今融當念大千沙界歸毫端
愛爾年來手脚老出没神機電光掃南堂室内早鷹揚
鉢袋千鈞已傳了翻憶當時侍禪榻開口便受攔胸踏
罔象明珠離水泥軒轅寶鏡開塵匣明朝送君鄞水邊
博多遠泛東歸船老夫閉門仍打眠更無心力論單傳
[276-4a]
   一笑軒為宗㫖南作
一笑軒中行復坐青山白雲不可唾六户虚凝絶㸃塵
經案銅缾安一箇靈山對衆拈花時百萬龍象徒蚩蚩
金色頭陀獨解事囅然㣲笑揚雙眉笑邊真㫖憑誰委
木强楊歧未相許客來不必更躊躇便應識取軒中主
   送渭侍者省師叔印宗就問訊
徂徠之松渭川竹勁節髙標拔塵俗衲僧行志亦如斯
甘分空山抱幽獨香嚴一擊忘所知鳥窠疊足忘危枝
[276-4b]
只將松竹代説法布毛何用拈來吹道人東寺有師叔
慎莫抛家事馳逐鐵船打就已多時歸颿好趂東風熟
   白雲山谷歌贈麟藏主
白雲縹緲無住著獨與青山如有約暮向青山頭上飛
朝來又抹青山脚道人業空寂不喜世上名既愛白雲
白復嗜青山青結此茅廬事深隠笑指雲山當户庭
   贈道士凌雲峰
坐夏不出户塵縁淨于掃羽客苕溪來訪我無生道無
[276-5a]
生不可學可學成繳擾有物天地先㝠㝠還杳杳仙凡
本一致明悟當及早蹠蹻豈永年顔冉未曽夭南薰破
炎熱濃緑鶯聲老與子兩忘言塵寰即蓬島
   不歸篇
昨日又不歸今日又不歸竟自無歸日勞我長歔欷歔
欷為何事憐此忘家子棄却祖翁業向外圖經紀歲月
苦無多悠悠水上波心源未照廓奈此生死何
   歸來篇
[276-5b]
歸來兮歸來歸來免攀陪山泉甘露味草座黄金臺人
生當自足自足真天禄寧為擊壤歌莫作窮途哭一法
不留情青山四時青折松拂石坐白雲林外行
   道初和尚悼偈
人謂真際死我謂真際生真際本非幻幻生真際名禪
房夜月冷石塔春雨鳴宗綱正落紐佇立徒含情
   寄宗聖西堂
宿有扶宗志辛勤四十年句清堪供佛業白可箋天燕
[276-6a]
坐畦衣薄經行雪頂圓長庚光欲滅内院一燈傳
   聞蟬
侵曉堆桅坐蟬聲出樹林分明宣祖意何處有凡心歴
歴消清夢悠悠助獨吟時人皆共聽誰謂少知音
   熱
大地爍金石禪心只晏如幽閒無濁慮鬱&KR1558自清虚坐
石頻揮麈臨流㸔躍魚優游三界内寒暑不關渠
   悼深居迪元師兄
[276-6b]
憶昔同㕘請先師彊健時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更
不從人覓終能厚自持陰凉天下樹展巻且高吟疑/
   題珪上人山居
紅葉填松徑清溪繞竹林西風雙鬂老落日半窓陰壊
衲偏宜厚幽居不厭深竺仙遺偈在展巻且髙吟
   謝靜中過訪
掃跡千巖裏柴門久不開正逢新雨足忽見故人來燒
笋供茶椀烹薇薦粥杯欲留君共住分石坐堆堆
[276-7a]
   題王山人草齋
築室鳬溪上松門日夜開家貧無雀入山好有僧來雨
漏重苫草年深旋積苔繞檐梨與栗祗為子孫栽
   松巖雜言
石門關外天梯險𢬵得身心到不難為報五湖雲水客
好來于此共躋攀
   其二
念念無生自入㣲瓶中米盡腹中飢夜深月下敲門急
[276-7b]
道者蕉溪托鉢歸
   其三
跏趺黙數鼻中息始促須知久自長日晩下牀行一徧
石爐燒過幾行香
   其四
心無可了何須了道本無成作底成野性好為泉石伴
隠居不是為逃名
   其五
[276-8a]
山中十日九日雨樹頭青青落不住白犬尋蹤入草間
驚起竹雞飛上樹
   其六
秋旦陰陰電光閃起洗沙鍋煮藜糝細撥罏中火種無
隣寺疎鐘隔重崦
  元叟端禪師詩
   寄希白藏主
青杉高簇天仁者此安禪雙澗水回合四山雲接連燈
[276-8b]
分紅燄遠茶㸃白華圓別後為誰語宗門𤣥又𤣥
   悼通靈仲
古今人所共如電閃青天一相不二相千年還萬年院
扃雲塢竹塔面石峰蓮因想遊從舊閒心亦悵然
   送方上人西蜀省親
道本絶方所隨縁觸處真家鄉元不遠父子即非親徑
蘚粘輕䇿江華拂淨巾東呉與西蜀曾不間纎塵
   悼靈座主
[276-9a]
道不分年少朝聞夕可亡講精文徹梵吟好句諧唐託
質思他界遺骸厭此方台宗舊遊在名共白雲香
   寄晦機和尚
流落似孤蓬君西我在東二三千里外一十五年中老
去頭毛白寒來樹葉紅所期盤石上松月夜禪同
   草堂陵藏主火浴牙齒數珠不壊堅固尤多因
    為説偈三首
東西諸祖塔曾已徧㕘尋般若謾多體湼槃惟一心芙
[276-9b]
蕖敷覺海薝蔔綻禪林刼火洞然後清芬騰古今
悟了空王法乾坤任去留偶為雙徑住倐作九蓮遊月
冷金臺夜風生玉沼秋鄉關楚江上誰為話蹤由
破屋孤峰頂因思在去年分香朝誦咒聨榻夜修禪解
脱華同綻菩提果共圓胡為先別去令我獨悽然
   擬寒山子詩
昨日東家死西家賻㝠財今朝西家死東家陳奠杯東
東復西西輪環哭哀哀不知本真性㝠漠登泉臺
[276-10a]
   其二
木落湫水寒千峰正岑寂惟聞虎嘯聲不見人行跡霜
露濕巖莎月輪掛空碧此時觀此心獨坐盤陀石
   其三
名利是何物人心自不灰榮來終有辱樂去可無哀富
塚草還出貧門花亦開耕桑枉辛苦鬚白鬂毛衰
   其四
偃仰千巖内超然與世違采芝為口食紉槲作身衣瀑
[276-10b]
水淋苔磴湫雲漬草扉閒吟竺仙偈幾度歴斜暉
   其五
山中髙且寒人罕來登陟松搖雪㻚㻚蘿罥烟羃羃巖
華春不開潭氷夏方釋住此夫何為心源湛而寂
   其六
我住在峰頂白雲常不開窓扉沿薜荔門徑疊莓苔山
果猿偷去巖花鹿獻來長年無一事石上坐堆堆
   趙李倪三居士建凌霄㑹求贈
[276-11a]
雙徑在呉淛實為山之雄天目如屏擁其北錢塘似練
紆其東重巒疊巘不知幾千萬但見五峰秀色崷崒摩
青空下有跋陀神龍窟上有覩史夜摩宮晴雲暖靄生
巖松朝開暮合無終窮祖師據此鞭麟鳳森羅萬象明
真宗納須彌兮于芥子巻法界兮于鍼鋒本源自性有
常分寧須妙用求神通儼如鹿園與鷲嶺紫金光聚人
天中説法至今猶未散天華似雨飄空濛
   次晦機和尚韻送悟上人歸徑山
[276-11b]
瓦缶固已無黄鍾雪曲豈混巴歌中石房巉巖自丘壑
兀坐贏得閒觀空上人何從悟𤣥㫖了知是法非文字
髙髙解窮千仞巔深深能極九淵底歲晩相㸔正搖落
此身勿訝無錐卓歸去凌霄古寺間且聽松風撼喬嶽
   山居二首
山木交柯莎滿庭馬蹄且不汚巖扃篝燈對雪坐吟偈
擁裓繞泉行課經睡少每知茶有驗病多常怪藥無靈
金園一歲一牢落誰似孤松長自青
[276-12a]
   其二
小榻新營巖瀑西白雲無路草萋萋月明扃户野猿嘯
日晏擁岑山鳥啼積世詩書空簡蠧累朝墳墓半鋤犁
邯鄲枕畔一炊黍堪笑古今人自迷
   山房自述
故園歸路隔天涯絶頂閒房且寄家翻罷貝多山月上
一棚華影漾袈裟
   雪樵
[276-12b]
珠霰飄飄柴在肩且謀燒火過殘年庭前此際無人立
爐内憑誰續斷烟
   次韻答林首座二首
一房閒寄長松下殘喘雖留如病何為報南山舊𤣥侣
幻華光景已無多
祖師門户無關鑰今古誰云到者稀兜率宫中恣遊戲
對揚曾不負來機
   寄東嶼和尚
[276-13a]
相別于今八載餘君匡徒衆我閒居白雲流水乾坤外
終不相親枉寄書
   維故人别墅
門徑無塵有緑苔東風落日舊曾來白頭道者今何在
一樹櫻桃花自開
   寄無維那
從教入禪今古有從禪入教古今無一心三觀門雖别
水滿千江月自孤
[276-13b]
   栽松
鈍钁横肩雪未消不辭艱步上岧嶤等閒種得靈根活
㑹㸔春風長綠條
   靜軒
六户虚凝湛不搖從教塵世自喧囂階前盡日無人到
只有閒雲伴寂寥
   海翁
窮盡波瀾絶一漚餘生甘自老扁舟四溟髙卧月如晝
[276-14a]
閒把魚簑枕白頭
   擬寒山子詩
人生在世有何事日用但教心坦平縱是金珠充屋棟
到頭難免北邙行
   又
天上日沒月又出山中葉落花還開黄泉只見有人去
不見一人曾得回
   題羅漢圖
[276-14b]
諸諦空來世所無神通百變絶名模不知何處留蹤跡
却被人傳作畵圖
   題牧牛圖
誰家荒疃連平原何處孤村帶喬木官田耕盡牛正閒
且對東風弄横玉
   題水月猨圖
水中明月輪可玩不可覓獼猴徒自狂觸破寒潭碧
  楚石禪師詩
[276-15a]
   送哲禪人仗錫省師並柬仲黙和尚
仗錫老師七十八眼如㸃漆眉如雪分明畵出須菩提
坐聽孤猿吟落月深山古寺天正寒葉深一尺堆牀前
地爐燒火簾不捲袈裟黑似爐中烟客來只恐放烟出
爭奈山林藏未密喧喧道價滿江湖負笈挑囊固非一
千里東歸頻寄聲乃翁終是有鄉情目連鶖子神通妙
何必區區圓相成
   送淨慈明侍者回東山
[276-15b]
南屛山中五百衆大有神通并妙用可憐辛苦賓頭盧
無時不赴檀門供就令侍者托鉢歸眼上不惜長雙眉
問渠扇子在何處臨風更索犀牛兒犀牛兒吼難描摸
王維筆下丹青薄西湖烟雨漫遮藏日出東山露頭角
   送的藏主歸里
日本師僧皆可喜不憚鯨波千萬里捐軀為法到南方
如此出家今有幾苦㕘的是禪家流密證濳符更竒偉
從來佛祖是生寃肯認山河為自已五千餘巻紙上語
[276-16a]
却笑癡蠅鑚未已自家寶藏無一物盡大地人提不起
年窮臘盡歸去來東風入律梅花開
   送天寧謐藏主回淨光
永嘉老子錯行脚被人呼為一宿覺曹溪只是箇樵夫
佛法何曽解㕘學三千威儀八萬行一霎清風頓銷鑠
偶然撰得文字成被人喚作真丹經泥中洗土不唧&KR1435
畫蛇添足空丁寧看渠兩著渾未是學者焉能出生死
如來藏裏本無珠萬古虚名挂唇齒為我殷勤問淨光
[276-16b]
永嘉老人應著忙説與如今甚時節莫戀松風與江月
   送興藏主遊金陵
春山青春水綠一枝兩枝梅花開十里五里村路曲石
城雲影聚復散草店雞聲斷仍續莫言描畫心手拙此
景當前本竒絶誰能一字施品評簡盡五千四十八道
人笑我虚開口矢上加尖成漏透背却法堂穿草鞋井
深綆短終難搆
   送性禪人之江湘
[276-17a]
秋雨垂垂風颯颯離思禪心乍離合湘江東畔雁初來
漁唱穿雲笛韻哀更有蘆花飛似雪遠山重疊錦屏開
癡兒喚作真如界苦向宗門立知解折脚匡牀冷似氷
呈似老僧心不快
   送晟侍者
秋風處處飄黄葉正坐蒲團縫壊衲道人別我去遊方
三度問渠渠不答試㸔如今是甚時千鈞祖道懸于絲
師求弟子固未暇可有弟子求其師君不見投針徹底
[276-17b]
驚龍猛酣醉在牀猶未醒拈得山僧兎角杖他年卓在
孤峰上
   送徑山一藏主
一大藏教閒葛藤盡大地人跳不出夢庵本是竒衲子
夜半扶桑吐紅日拈起凌霄峰頂茶却是洞庭湖上橘
三千世界庵摩勒放開揑聚誰能詰松風澗水自談𤣥
却笑區區論權實
   鼇山贈僊巖金長老
[276-18a]
有鼇山兮甚竒特鎮黄巖兮浮翠色峭崔嵬兮髙崱屴
直上雲端望何極君不見雪峰昔遇巖頭老三十年來
盡顛倒流出胸襟蓋天地鼇山店上方成道龍鱗鱗魚
鱗鱗幾畨滄海飛紅塵毗嵐猛風吹不動十洲三島長
如春
   笑雲
山中人笑雲來去幾度欲畱畱不住一片西兮一片東
為誰掛在青松樹有時巻不論髙低并近遠有時舒南
[276-18b]
北西東滿太虚本自無心休問跡悠揚散漫隨風力白
衣蒼狗任縱横返寂還空何處覓却恐山中雲笑人區
區未免走紅塵但能放下便安樂所以長將雲喻身
   送可禪人
即心是佛無心道不覺全身入荒草語拙今人笑古人
古人却笑今人巧後生晩長忌聰明且要低頭學老成
却憶南泉好言語囑渠癡鈍過平生
   送寧侍者㕘方禮祖
[276-19a]
佛祖叢中無位次㕘方行脚誰家事隨興一念便乖張
莫向禪門探意㫖須知真正道人家到處忘懐愍自他
爛沙浮漚盛滿鉢閒來石上種蓮花
   送聰禪人
出門步步清猋起一棹鐵船三萬里大魚剛被小魚吞
縮却龍頭展蛇尾未到中原俱歴徧浙山如黛江如練
臨風側耳聽鄉談故國依然海西㟁
   桂巖贈日本淨居月長老
[276-19b]
月中桂子飄巖幽長成一樹三千秋秋風吹開枝上花
花所及處清香浮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譽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來夢幻身不須更受菩提記
   海屋
普門道人索我歌未免平地生風波屋為海耶海為屋
海屋之義當如何百千瀛渤從此起起亦不離涓滴水
沃日滔天也大竒巻舒只在軒窓裏
   送僧之廬山
[276-20a]
簡寂觀中甜苦笋歸宗寺裏淡鹹虀廬山面目分明露
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樹頭黄葉落夜深峰頂白猿啼
㕘禪若也求𤣥妙十萬流沙更在西
   澄靈散聖山居偈如寶藏主求和
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山居是幾年佛祖位中休著脚
凡愚社裏且隨肩三間屋子藏山塢萬樹松花照石泉
曠大刼來無改變阿難依舊世尊前
   古木贈榮藏主
[276-20b]
天地未分時槎牙第一枝閻浮雖有樹爭奈結根遲幾
回經寒幾囘熱柯似青銅葉如鐵挺立何愁動地風髙
標可怕連山雪楩楠杞梓總凡材莫不皆從尺寸栽不
是千年萬年物轉頭便化為塵埃
   送吾禪人
古藤横瘦肩兩屨踏殘雪陽烏啼未休春山若為別䑃
朧睡眼何處開應向前途指明月
   初祖
[276-21a]
三周寒暑汎重溟遇著蕭家有髮僧對朕者誰云不識
為誰辛苦到金陵
   五祖
母子師資也是閒分明此道播人間後來話柄憑誰舉
多種青松滿四山
   六祖
多少黄梅㑹裏僧一時放過嶺南能至今大庾山頭石
歲歲春風長葛藤
[276-21b]
   馬祖
即心即佛口喃喃非佛非心轉不堪八十四人門户別
何曽一箇是同㕘
   寄髙麗檜巖至無極長老
五冠山上㸔飛瀑下有寒潭萬丈深見説神龍降已久
金身入鉢大如鍼
金剛一萬二千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若箇峰頭堪著我
他年縳屋隠其中
[276-22a]
   十二時頌
酉時紅日下西山草屋柴門及早關幾箇老烏松頂薄
清晨飛去夜方還
   謝人送炭
晩來曉起滿爐紅潦倒無能一病翁因憶古人生意在
正當臘月有春風
   送質禪人遊南岳
古路迢迢往復回白雲終日冷成堆半千尊者無尋處
[276-22b]
石上幽花帶露開
   送宜禪人之姑蘓
洞庭一望水漫漫去路遙隨眼界寛紅蓼白蘋秋正好
不知誰把釣魚竿
   聞子䂓
啼來啼去一聲聲却笑離人不解聽何處故鄉歸未得
白雲空鎖亂山青
   送人禮寶陁
[276-23a]
萬種千般在一心寶陁巖上覓觀音直饒見得分明了
依舊雲遮紫竹林
  石屋禪師詩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餘偶成偈語自娯紙墨少
   便不欲記之雲衲禪人請書蓋欲知我山中趣
   向于是靜思隨意走筆不覺盈帙故掩而歸之
   復囑慎勿以此為歌詠之助當須㕘意則有激
   焉
[276-23b]
幽居自與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薰山色雨晴常得見
市聲朝暮罕曾聞煮茶瓦竈燒黄葉補衲巖臺剪白雲
人壽希逢年滿百利名何苦競紛紛
   其二
溪淺泉清見石沙屋頭無角寄藤蘿夜深月下長猿嘯
苔厚巖前少客過庭竹欹斜春雪重嶺梅消瘦夜寒多
寥寥此道非今古徒把甎來石上磨
   其三
[276-24a]
優游靜坐野僧家飲啄隨縁度歲華翠竹黄花閒意思
白雲流水淡生涯石頭莫認山中虎弓影休疑盞裏蛇
林下不知塵世事夕陽長見送歸鴉
   其四
滿頭白髮瘦稜層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术
竹筐春半曬朱藤黄精就買山前客紫菜長需海外僧
誰道新年七十七開池尚欲種茭菱
   其五
[276-24b]
自入山來萬慮澄平懐一種任騰騰庭前樹色秋深减
檻外泉聲雨後增挑薺煮茶延野客買盆移菊送隣僧
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其六
四十餘年獨隠居不知塵世幾榮枯夜爐助煖燒松葉
午鉢充飢摘野蔬坐石㸔雲閒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
有人問我西來㫖盡把家私説向渠
   其七
[276-25a]
茅屋青山緑水邊往來年久自相便數株紅白桃李樹
一片青黄菜麥田竹榻夜移聽雨坐紙窓晴啟㸔雲眠
人生無出清閒好到得清閒豈偶然
   其八
細把浮生物理推輸贏難定一盤棋僧居青嶂閒方好
人在紅塵老不知風颺茶烟浮竹榻水流花瓣落岩池
如何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
   其九
[276-25b]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菴深隠是良圖門前養竹髙遮屋
石上分泉直到厨猿抱子來崖果熟鶴移巢去磵松枯
禪邊大有閒情緒收拾乾柴向地爐
   其十
浮世光陰有幾何誰能挈挈又波波厨空旋去尋黄獨
衲破方思剪綠荷麈尾罷拈言語斷佛經忘看蠧魚多
可憐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縁事事過
   别南山經室
[276-26a]
屋借雲邊兩載居晴原無事便擕鉏和香采得隣家菊
趂嫩挑來自種蔬秋殿寂時山磬歇夜窓虚處柏烟疎
明朝又向他山去何日重來讀梵書
   閒居
道人縁慮盡觸目是心光何處碧桃謝滿溪流水香草
深蛇性悦日暖蝶心狂曾見樵翁説雲邊霅晝房
   其二
巖臺舒野望依約見松門唐代髙僧寺宋朝丞相墳溪
[276-26b]
光晴瀉逺野色晩來昏山路歌聲絶樵歸烟火村
   其三
結草便為菴年年用覆苫紙窓晴葉暗竹屋蘚花粘麥
飯惟饒火藜羮不㸃鹽生涯隨分過誰管世人嫌
   古風
月來照我門風來吹我襟勸君石上坐聽我山中吟𤣥
鬂化為雪朝光成夕陰萬事草頭露豈得長如今
   其二
[276-27a]
飰飽拂石睡睡足起閒行靄靄孟夏景新樹鳴黄鶯俯
仰翫時物散誕暢吟情只此是真樂何用求虚名
   絶句
有人問我何年住坐久纔方省得來門外碧桃親手種
春光二十度花開
   其二
年老安居養病身日高猶自未逢人怕寒起坐燒松火
一曲樵歌隔塢春
[276-27b]
   其三
玉堂銀燭笙歌夜金谷羅幃富貴家爭似道人茅屋裏
一天晴月曬梅花
   其四
田地無塵長不掃柴門有客叩方開雪晴斜月侵簷冷
梅影一枝窓上來
   其五
茅屋低低三兩間團團環繞盡青山竹窓不許閒雲宿
[276-28a]
日未斜時便掩關
   其六
離衆多年無坐具入山長久沒袈裟單單有箇鐵鐺子
畱待人來煮瀑花
   其七
深秋時節雨霏霏蘚葉層層印虎蹄一夜西風吹不住
曉來黄葉與階齊
   其八
[276-28b]
老來無事可干懐竹榻髙眠日枕斜夢裏不知誰是我
覺來新月到梅花
   寄友人
山舍無聊夜卧遲因君記得去年時豆花棚下曾分榻
月落松梢尚詠詩
 
 
 石倉歴代詩選巻二百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