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34 樂府詩集-宋-郭茂倩 (WYG)





[054-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府詩集巻五十四
            宋 郭茂倩 輯
 舞曲歌辭
  雜舞
   齊鼙舞曲
    明君辭
     南齊書樂志曰漢章帝造鼙舞歌云闗東
[054-1b]
     有賢女魏明帝代漢曲云明明魏皇帝傳
     𤣥代魏曲作晉洪業篇云宣文創洪業盛
     徳存泰始聖皇應靈符受命君四海今前
     四句錯綜其辭從五帝至不可階六句全     𤣥辭後二句本云將復御龍氏鳯凰在庭
     棲又改易焉
明君創洪業盛徳在建元受命君四海聖皇應靈乾五
帝繼三王三皇世所歸聖徳應期運天地不能違仰之
[054-2a]
彌已髙猶天不可階將復結繩化靜拱天下齊
    聖主曲辭
聖主受天命應期則虞唐升旒綜萬機端扆馭八方盈
虚自然數揖讓歸聖明北化陵河塞南威越滄溟廣徳
齊七政敷教騰三辰萬㝢必承慶百福咸來臻聖皇應
福始昌徳洞祐先
    明君辭明君御四海總鑒盡人靈仰成恩已洽竭忠身必榮聖
[054-2b]
澤洞三靈徳教被八鄉草木變柯葉川嶽洞嘉祥愉樂
盛明運舞蹈升太時微霜永昌命軌心長歡怡
   梁鞞舞歌        沈 約
     隋書樂志曰梁三朝樂第十七設鼙舞唐
     書樂志曰明君本漢世鞞舞曲梁武帝時
     改其辭以歌君徳
大梁七百始天監三元初聖功澄宇縣帝徳總車書熙
熙億兆臣其志皆懽愉
[054-3a]
刑措甫自今隆平亦肇兹神武超楚漢安用道邠岐百
拜奄來宅執玊咸在斯象天則地體無為禮緝民用擾樂諧風自移舜琴中已絶堯衣今復垂象
天則地體無為
治兵戰六獸為邦命九官靈蛇及瑞一作/瑞羽分素復銜

望就踰軒頊鏗鏘掩咸濩九尾擾成羣八象鳴相顧象
天則地化雲布
[054-3b]
有為臣所執司契君之道運行乃四時無言信蒼昊宸
居體沖寂忘懷定天保
至徳同自然裁成侔𤣥造珍祥委天貺靈物開地寶窈
窕降青琴參差秀朱草
      右明之君   梁鞞舞歌        周 捨
赫矣明之君我皇邁前古機靈通日月聖敬締區宇淮
海無横波文軌同一土樂哉太平世當歌復當舞
[054-4a]
      右明之君
聖主應圗籙天下咸所歸端扆臨赤縣宸居法紫微遐
方奉正朔外户闢重扉我君延萬壽福祚長巍巍
      右明主曲
明君班五瑞就日朝百王充庭植鷺羽鈞天奏清商本
支同中嶽良臣安四方盛明普日月兆民樂未央
      右明君曲
   鐸舞歌詩
[054-4b]
     唐書樂志曰鐸舞漢曲也古今樂録曰鐸
     舞者所持也木鐸制法度以號令天下故
     取以為名今謂漢世諸舞鞞巾二舞是漢
     事鐸拂二舞以象時古鐸舞曲有聖人制
     禮樂一篇聲辭雜寫不復可辨相傳如此
     魏曲有太和時晉曲有雲門篇傅𤣥造以
     當魏曲齊因之梁周捨改其篇隋書樂志
     曰鐸舞傅𤣥代魏辭云振鐸鳴金是也梁
[054-5a]
     三朝樂第十八設鐸舞
    聖人制禮樂篇     古 辭
昔皇文武邪彌彌舎善誰吾時吾行許帝道銜來治路萬邪治路萬邪赫赫意黄運道吾治路萬邪善道明邪
金邪善道明邪金邪帝邪近帝武武邪邪聖皇八音偶
邪尊來聖皇八音及來儀邪同邪烏及來義邪善草供
國吾咄等邪烏近帝邪武邪近帝武邪武邪應節合用
武邪尊邪應節合用酒期義邪同邪酒期義邪善草供
[054-5b]
國吾咄等邪烏近帝邪武邪近帝武武邪邪下音足木
上為鼔義邪應衆義邪樂邪邪延否已邪烏巳禮祥咄
等邪烏素女有絶其聖烏烏武邪
    雲門篇        傅 𤣥
黄雲門唐咸池虞韶舞夏夏殷濩列代有五振鐸鳴金
延大武清歌發唱形為主聲和八音協律吕身不虚動手不徒舉應節合度周其叙時奏宫角雜之以徴羽下
饜衆目上從鐘鼔樂以移風與徳禮相輔安有失其所
[054-6a]
      右二曲
    齊鐸舞歌
     南齊書樂志曰鐸舞歌一曲傅𤣥辭以代
     魏太和時微用之除下厭衆目上從鐘鼓
     二句
黄雲門唐咸池虞韶舞夏夏殷濩列代有五振鐸鳴金
延太武清歌發唱形為主聲和八音協律吕身不虚動
手不徒舉應節合度周期序時奏宫角雜之以徴羽樂
[054-6b]
以移風禮相輔安有出其所      右一曲
    梁鐸舞曲       周 捨
雲門且莫奏咸池且莫歌我后興至徳樂頌發中和白
雲汾已隆萬舞鬱駢羅功成聖有作黄唐何足多
      右一曲
    巾舞歌詩       古 辭
     唐書樂志曰公莫舞晉宋謂之巾舞其說
[054-7a]
     云漢髙祖與項籍㑹鴻門項莊舞劒將殺
     髙祖項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語莊云公莫
     苦口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漢王也漢人
     徳之故舞用巾以像項伯衣袖之遺式宋     書樂志曰按琴操有公莫渡河然則其聲
     所從來已久俗云項伯非也古今樂錄曰
     巾舞古有歌辭訛異不可觧江左以來有歌
     舞辭沈約疑是公無渡河曲今三調中自有
[054-7b]
     公無渡河其聲哀切故入瑟調不容以瑟調
     離於舞曲惟公無渡河古有歌有弦無舞也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何為茂時
為來嬰當恩吾明月之土轉起吾何嬰土來嬰轉去吾
哺聲何為土轉南來嬰當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
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何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吾平平門滛涕下吾何嬰何來嬰涕下吾哺聲昔結吾馬
客來嬰吾當行吾度四州洛四海吾何嬰海何來嬰四
[054-8a]
海吾哺聲熇西馬頭香來嬰吾洛道五吾五丈度汲水
吾噫邪哺聲三針一發交時還弩心意何以誰當吾求
兒母吾哺聲三針一發交時還弩心心意何零意弩心
遥來嬰弩心哺聲復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
吾來嬰頭巾母何何吾復來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來
嬰推非母何吾復車輪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轉輪吾來
嬰轉母何吾使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時使來
嬰去時母何吾思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時思
[054-8b]
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   齊公莫舞辭
     南齊書樂志曰晉公莫舞歌二十章章無
     定句前是第一解後是第十九二十解雜
     有三句並不可曉解建武初明帝奏樂至
     此曲言是似永明樂流涕憶世祖云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思君去時吾何
零子以耶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那何去吾
[054-9a]
      右一曲
   公莫辭歌        李 賀
方花古一作/石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甖華一作/軍筵鼔
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横楣麤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箾欄前起材官小
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龍子芒碭雲瑞抱天回咸陽王
氣清如水鐵樞鐵楗重束闗大旗五丈撞雙環漢王今
日須秦印絶臏刳腸臣不論
[054-9b]
   晉拂舞歌詩
     晉書樂志曰拂舞出自江左舊云呉舞也
     晉曲五篇一曰白鳩二曰濟濟三曰獨禄
     四曰碣石五曰淮南王齊多刪舊辭而因
     其曲名古今樂録曰梁拂舞歌並用晉辭
     樂府解題曰讀其辭除白鳩一曲餘並非
     呉歌未知所起也    白鳩篇
[054-10a]
     南齊書樂志曰白符鳩舞出江南呉人所
     造其歌本云平平白符思我君惠集我金
     堂言白者金行符合也鳩亦合也符鳩雖
     異其義是同宋書樂志曰晉楊泓舞序云
     自到江南見白符舞或言白鳬鳩舞云有
     此來數十年矣察其辭㫖乃是呉人患孫
     皓虐政思屬晉也晉辭曰翩翩白鳩載飛
     載鳴懷我君徳來集君庭盖晉人改其本
[054-10b]
     歌云
翩翩白鳩載飛載鳴懐我君徳來集君庭白雀呈瑞素羽明鮮翔庭舞翼以應仁乾交交鳴鳩或丹或黄樂我
君惠振羽來翔東壁餘光魚在江湖惠而不費敬我微
軀䇿我良駟習我驅馳與君周旋樂道亡餘我心虚靜
我志霑濡彈琴鼔瑟聊以自娯凌雲登臺浮游太清扳
龍附鳯目望身輕
    濟濟篇
[054-11a]
暢飛暢舞氣流芳追念三五大綺黄去失有時可行去
來同時此未央時冉冉近桑榆但當飲酒為歡娯衰老
逝有何期多憂耿耿内懷思淵池廣魚獨希願得黄浦
衆所依恩感人世無比悲歌具舞無極已
    獨漉篇     獨漉一作獨禄南齊書樂志曰古辭明君
     曲後云勇安樂無慈不問清與濁清闕/
     無時濁邪交與獨禄伎録曰求禄求禄清
[054-11b]
     白不濁清白尚可貪汙殺我晉歌為鹿字
     古通用也疑是風刺之辭
獨漉獨漉水深泥濁泥濁尚可水深殺我雍雍雙雁游
戲田畔我欲射雁念子孤散翩翩浮萍得風揺輕我心
何合與之同并空牀低帷誰知無人夜衣錦繡誰别偽
真刀鳴削中倚牀無施父寃不報欲活何為猛虎班班
游戲山間虎欲齧人不避豪賢
    碣石篇
[054-12a]
     南齊書樂志曰碣石魏武帝辭晉以為碣
     石舞其歌四章一曰觀滄海二曰冬十月
     三曰土不同四曰龜雖壽樂府解題曰碣
     石篇晉樂奏魏武帝辭首章言東臨碣石
     見滄海之廣日月出入其中二章言農功
     畢而商賈往來三章言鄉土不同人性各
     異四章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莫年
     壯心不已也按相和大曲步出夏門行亦
[054-12b]
     有碣石篇與此並同但曲前更有豔爾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藂生百
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粲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右觀滄海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鵾雞晨鳴鴈
過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錢鎛一作/鑮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商賈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054-13a]
      右冬十月
鄉土不同河朔隆寒流凘浮漂舟船行難錐不入地豐
籟深奥水竭不流冰堅可蹈士隠者貧勇俠輕非心常
歎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右土不同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虵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莫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
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054-13b]
      右龜雖壽
    淮南王篇
     崔豹古今注曰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
     也淮南王服食求仙遍禮方士遂與八公
     相攜俱去莫知所往小山之徒思戀不已
     乃作淮南王曲焉班固漢武帝故事曰淮
     南王安好神仙招方術之士能為雲雨百
     姓傳云淮南王得天子壽無極帝心惡之
[054-14a]
     使覘王云能致仙人與共游處變化無常     又能隠形飛行服氣不食帝聞而喜欲受
     其道王不肯傳帝怒將誅焉王知之出令
     與羣臣因不知所之樂府解題曰古詞云
     淮南王自言尊實言安仙去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髙樓與天連後園鑿井銀作牀金
瓶素綆汲寒漿汲寒漿飲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賢揚聲
悲歌音絶天我欲渡河河無梁願化雙黄鵠還故鄉還
[054-14b]
故鄉入故里徘徊故鄉苦身不已繁舞寄聲無不泰徘
徊桑梓游天外
 
 
 
 
 
 樂府詩集巻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