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a]
河嶽英靈集姓氏
卷上
常建十五首 李白十三首
王維十五首 劉眘虚十一首
張渭六有 王季友六首
陶翰十一首 李頎十四首
高適十三首
卷中
岑參七首 崔顥十一首
薛㨿十首 綦毋潜六首
[000-1b]
孟浩然六首 崔國輔十三首
儲光羲十二首 王昌齡十六首
賀蘭進明七首
卷下
崔署六首 王灣八首
祖詠六首 盧象七首
李嶷五首 閻防五首
河嶽英靈集姓氏
[000-2a]
唐河嶽英靈集目録
唐丹陽進士殷璠集
切見詩之流傳于世多矣若唐之
河嶽英靈中興間氣則世所罕見
焉本堂今得此本編次旣當批摘
又精眞詩中無價寳也敬録諸梓
與朋友共之四逺詩壇幸垂
藻鑑 謹啓
卷之上
常建
[000-2b]
夢太白西峯
吊王將軍墓
昭君墓
江上琴興
𪧐王昌齡隱處
送李十一尉臨溪
閑齋臥疾行藥至山舘稍次湖亭作
題破山寺後禪院
鄂渚招王昌齡張僨
春詞二首
[000-3a]
古意張公子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時宫人
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
李白
戰城南
送别離
野田黃雀行
蜀道難
行路難
夢遊天姥山别東魯諸公
[000-3b]
憶舊遊譙郡元叅軍
詠懷
酧東魯小吏以斗酒𩀱魚見贈
荅俗人問
古意
將進酒
烏棲曲
王維
西施篇
偶然作
[000-4a]
贈劉藍田
入山城中故人
淇上别趙仙舟
春閨
崔鄭山人
息夫人怨
婕妤怨
漁山神女瓊智祠二首
送神
隴頭吟
[000-4b]
少年行
出濟州别城中故人
送綦毋潜落第還鄕
劉眘虚
海上詩送薛文學歸海東
送東林廉上人還廬山
送韓平兼郭微
閻防
楊子江孟浩然
江滔求孟六文
[000-5a]
㝷陽陶氏别業
登廬山峰頂寺
㝷東溪還湖上作
越中問海客
江南曲
張渭
讀後漢逸人傳
其二
同孫搆免官後登薊樓
贈喬林
[000-5b]
湖上對酒作
題長主人壁
王季友
雜詩
代賀枝令譽贈沈千運
觀于舎人壁画山水
滑中贈崔高士瓘
山中贈十四秘書兄
贈李十六
陶翰
[000-6a]
古塞下曲
燕歌行
贈鄭貟外
望太華贈盧司倉
晩出伊闕河南裴丞
贈房侍御
經殺子谷
乗潮至魚浦作
𪧐天竺寺
早過臨淮
[000-6b]
出蕭𨵿懷古
李頎
謁張果老先生
送曁道士還玉清觀
東郊萬楚
登首陽山謁夷齊廟
題綦毋潜書所居
漁父歌
古意
送康洽入京進樂府
[000-7a]
送陳章甫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語弄房給事
緩歌行
蛟人歌
送慮逸人
野老曝背
高適
哭單府梁九少府
宋中遇陳兼
宋中
[000-7b]
九日酧顧少府
見薛大臂鷹作
酧岑主簿秋夜見贈
送韋參軍
封丘作
邯鄲少年行
燕歌行
行路難
塞上聞笛
營州歌
[000-8a]
卷中
岑參
終南𩀱草堂作
終南雲際精舎㝷■澄上人不遇歸
戲題𨵿門
觀釣翁
戎葵花歌
偃師東與韓樽同訪景雲暉上人
春夢
崔顥
[000-8b]
贈王威古
古遊俠呈軍中諸將
送單于裴都護
江南曲
贈懷一上人
定襄陽郡獄
遼西
孟門行
霍將軍篇
鴈門胡人歌
[000-9a]
黃鶴樓
薛㨿
古興
去郡齊書請
落第後口號
題丹陽陶司馬㕔
冬夜寓居儲大祝
懷哉行
泊震澤口
西陵口觀海
[000-9b]
登秦望山
出青門往南山下别業
綦毋潜
春泛若耶
題招隱寺絢公房
題鶴林寺
題雲隱寺山頂院
送儲十二還莊城
若耶溪逢孔九
孟浩然
[000-10a]
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
過上人蘭若
裴司戸貟司士見荅
九日懷襄陽
歸故園作
夜歸鹿門歌
崔國輔
雜詩
石頭瀬作
魏宫詞
[000-10b]
怨詞
少年行
長安草
香風詞
詩酒吟
漂母㟁
湖南曲
秦中感興逺上人
夜渡湘江
渡浙江問舟中人
[000-11a]
儲光羲
雜詩二章
効古二章
猛虎詞
射雉詞
採蓮詞
牧童詞
田家事
孫山人
酧綦毋校書夢遊耶溪見贈之作
[000-11b]
使過彈筝峽作
王昌齡
詠史
觀江淮名山圖
香積寺禮拜萬廻平等二聖僧谷齋心
維氏尉沈興宋置酒南溪留贈
江山聞笛
東京府縣諸公送至白馬寺𪧐
趙十四見㝷
少年行
[000-12a]
聽人流水調
長歌行
城𠊓曲
塞下曲
長信
鄭縣陶大公舘中贈馮六元二
從軍行
賀蘭進明
古意二章
行路難二首
[000-12b]
卷之下
崔署
𪧐大通敬贈如闍梨廣心長孫錡
頴陽東溪懷古
途中晩發
送薛㨿之宋州
早發交崖山還大室作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眞期題望黃河
王彎
晚春詣蘇州敬贈武貟外
[000-13a]
哭闕綦毋學士
池亭即事京東一二知巳
奉使登終南山
奉同賀監林月清酌
江南意
觀挿筝
閏月七日織女
祖詠
古意
遊蘇氏别業
[000-13b]
淸明宴司勲劉郎中
𪧐陳留李少府㕔作
終南望餘雪作
盧𧰼
家叔徴君東溪草堂二首
送綦毋潜
送祖詠
贈程祕書
贈張均貟外
追凉歷下古城西北隅清泉喬木
[000-14a]
李嶷
林園秋夜作
河南秋夜呈同僚
少年行三首
閻防
晚秋石門禮拜
𪧐㟁道人精舎
夕以鹿門山作
百丈溪新理茅茨讀書
與永洛諸公泛黃河作
[000-14b]
唐河嶽英靈集目錄終
[000-15a]
河嶽英靈集
唐丹陽進士殷 璠
叙曰夫文有神來氣來情來有雅體野體鄙體
俗體編紀者能審鑒諸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
優劣論其取捨至如曹劉詩多直語少切對或
五字並側或十字俱平而逸駕終存然挈瓶庸
受之流責古人不辯宫商徵羽詞句質素恥相
師範於是攻異端妄穿鑿理則不足言常有餘
都無興象但貴輕艶雖滿篋笥將何用之自蕭
氏以還尤增矯飾武德微波尚在貞觀末標
[000-15b]
格漸高景雲中頗通遠調元十五年後聲律
風骨始僃矣寔由主上惡華好朴去僞從眞使
海内詞場翕然尊古南風周雅稱闡今日璠不
揆竊嘗好事願刪略群才賛聖朝之美爰因退
跡得遂宿心粤若王維昌齡儲光羲等二十四
人皆河嶽英靈也此集便以河嶽英靈爲號詩
二百三十四首分爲上下卷起甲寅終癸巳綸
次于叙品藻各冠篇額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
縱權壓梁竇終無取焉
[000-16a]
集論
論曰昔伶倫造律葢爲文章之本也是以氣因
律而生節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淸焉寧預於詞
場不可不知音律焉孔聖刪詩非代議所及自
漢魏至于晉宋高唱者十有餘人然觀其樂府
猶有小失齊梁陳隋下品實繁專事拘忌彌損
厥道夫能文者匪謂四聲盡要流美八病咸須
避之縱不拈綴未爲深缺即羅衣何飄飄長
隨風還雅調仍在況其他句乎故詞有剛柔調
有高下但令詞與調合首末相稱中間不敗便
[000-16b]
是知音而沈生雖怪曹王曾無先覺隱侯言之
更逺璠令所集頗異諸家旣閑新聲復曉古體
文質半取風騷兩挾言氣骨則建安爲傳論宫
商則太康不逮將來秀士無致深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