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製詩餘集卷一
古今體十二首丙辰一
丙辰元旦
開泰三陽肇吉徵羲爻乾德凛時乗勲華上日法授受
唐宋衰年鄙逼凌儌倖已躬勗無射頻緐
眷佑愧難承雖云歸政仍訓政兩字心傳業與兢
元旦試筆用乙夘試筆韻
[496-1b]
乙亥輪週逮乙夘自乙亥始至昨乙夘每年元旦一首/元旦試筆二首已總成百廿首矣
三章例用詠元辰共成百以廿為什不覺八開六至身
憶昨居諸猶惕息昨嵗乙夘以躔度所經元旦上元見/於懸象予心深怵若思過應 天
以實幸無他故今既為天下得人肇開吉祚尊養隆長/即此仰感 昊恩亦曷敢以釋肩自怡少存佚志耶
即今尊養敢怡神後兹嵗月聼而已那復勞勞計幾旬
嘉慶開元舊合停予紀號乾隆慶週六甲昨嵗九月以/孟冬即須頒朔先詔立皇太子以丙
辰年定名為嘉慶元年凡内/外章疏文字俱用嘉慶年號子申䖍籲率朝廷皇太子/率王公
大臣具摺籲請時憲書仍用乾/隆年號情詞懇摯實出悃誠鑒羣意實出誠悃問本
[496-2a]
願微愧體形即位建元古今大義而皇太子及諸臣懇/請統於一尊又属臣子至情不能徑却因
允所請一用嘉慶年號書後紀年自乾隆二年丁巳至/嘉慶元年丙辰以昭建立授時之正一遵照康熈六十
一年時憲書式遞年增載乾隆年號以順子臣愛戴之/誠每年祇須此憲書一百帙以為宫廷及賜御前親近
王大臣等俾披閲懽忻足為盛世嘉瑞而已然自問踐/阼之初炷香上告不敢有同 皇祖紀年以次逓增
之本願未遂/究微有愧耳自六旬仍數上/聲甲乙遍諸省令改觀聽十月/朔日
頒普天下之憲書惟用嘉慶/年號者仍此不改初志也迴思踐阼炷香叩總覺衷
心夔弗寧
鄒一桂嵗朝圖
[496-2b]
一松卓守石四蟹共圍缾别裁去/聲嵗朝寓盖喻四海/昇平之意梅
枝䕶始馨
咏檀玉如意
瑰玉相檀柄巧為如意長含三乃成一即幻可標常取
吉雖時藉相宜亦合詳清談言悖出指笑謝家郎用謝/萬失
軍心/事
樂夀堂用丙申舊作韻
丙申預作菟裘計堂擬紹興早勒銘丙申葺寧夀宫為/倦勤後娯老之所
[496-3a]
名此堂曰樂夀盖因宋高宗内禪後有樂夀老人之號/見董其昌論古帖是年有詩以明予志幸荷 昊蒼
眷佑今嵗丙辰元日已符歸政初願自揣精力强健如/常子皇帝初登大寳用人理政尚當時加訓誨何忍即
移居寧夀宫效宋/高之自圖安逸耶日往月来忽廿嵗居今歸政得耆齡
付憂與子詎忘付寧夀斯身敢即寧惇史百王相較量
獨承厚眷賴
蒼靈
題彭元瑞所撰皇極殿鐙聨
八柱鐙聨元瑞彭豫教屬句十年成乾清宫鐙柱每嵗/臘月廿四日樹柱
[496-3b]
懸聨除夕收聨換鐙以慶嵗迎韶其聨詞乃明代之舊/丙午年於寧夀宫皇極殿仿製既成命内廷翰臣撰擬
鐙聨彭元瑞屬藁呈進盖事貴豫立時乃省成溯丙申/始脩寧夀宫十年而製鐙柱越丁未題以詩己酉以予
開年八旬萬夀初立柱綴聨至/今丙辰距撰詞時又十年矣東西南北方隅列左右
後前次第呈鐙柱八面各綴一聨其詞中首字以南前/北後東左西右屬對標明四隅亦各以其
方位排列次第井井/巧不涉佻深堪嘉予詰武敷文勤實政撫遐惠近戒虚
名聨中所臚皆予御極五十年以前實事如平定西域/兩金川諸武功編輯四庫全書定禮樂開恩榜諸文
治與夫恩禮鴻臣綏徕藩部除漕蠲租省方施惠諸大/典至於劭農課量勤政單心繩 祖武以勅幾戒民
風而崇樸鉅細臚陳均非虚語以視乾清宫鐙聨明代/翰臣等㸃綴鐙節星橋火樹徒侈諛詞者實巽今製逺
[496-4a]
甚予所有取者意存崇實不/騖虚名一再題詞猶初志也恐難符願竟如願前題詩/時予年
七十七嵗計至丙辰歸政猶有八年因有雙撐寳柱輝/皇極䖍祝 天恩待八年之句彼時雖自覺精力尚
健而勑幾敷政惟慮年臻耄耋或有豫怠惟日孜孜益/加自勉今幸荷 昊慈竟符所願每至寧夀宫閲視
鐙聨在元瑞本實事為頌詞/而予視之不啻進陳規語矣頌以為規燭照明
誌事
新正降㫖加賑例也昨年䝉
天佑各省有收者多惟閩省漳泉微有偏災已屢加優
恤今嵗新正無可加賑者詩以誌幸
[496-4b]
各省秋收共百五上年各省暘雨時若秋收有慶計山/東江蘇二省均係九分江西湖南四
川雲南貴州等五省均九分有餘直隸福建甘肅三省/均係八分河南山西浙江湖北廣東廣西安徽等七省
均八分有餘陜西省係七分牽算贏餘統計十八省/秋收共一百五十分洵沐 昊恩寰區普獲豐稔漳
泉微歉賑加周昨嵗福建晚稻收成據報福州等七府/二州俱屬有收惟漳泉二府屬之漳浦
海澄詔安龍溪惠安晉江莆田等七縣馬家港一廰有/被湖淹浸田畝情形輕重不等節次降㫖將該八廰縣
應徵錢糧概予豁免并先給一月口糧接濟又於正賑/外不分極次貧均賞給三月口糧以示體恤申諭該督
撫等務須實力稽查董率俾閭閻均霑實/恵不致一夫失所以副恵愛黎元至意新年因未頒
恩諭厯嵗難逢被
[496-5a]
貺優歸政詎忘蒼赤愛顧兒應慎雨暘求更期弈葉綿
斯志萬載欽哉荷
昊庥
初御皇極殿開千叟宴用乙巳年恭依
皇祖元韻
歸禪人應詞罷妍新正慶合開筵便因皇極初臨日
朕於丙申年豫營寧夀宫為歸政後頤居之所皇極殿/即寧夀宫前殿也落成以来已閲二十年尚未臨御兹
既紀元周甲幸符初願元正授璽子皇帝大典禮成敷/天慶洽因諏吉初四日御此殿復照五十年新正乾清
[496-5b]
宫千叟宴之例再舉耆筵一時鮐夀盈階/嵩呼拜舞洵為曠古未有之吉祥盛事重舉乾清舊
宴年教孝教忠惟一篤曰今曰昨又旬延敬
天勤政仍勗子敢謂從兹即歇肩
舉千叟宴扵皇極殿禮成聨句用柏梁體有序/
維
皇天眷寳命鴻佑我大清曰藐躬備福疇燕翼至胄子
隆儀於上日兹過授璽之初啟宴典於東朝重
舉賜鳩之㑹尊之至養之至實合萬國之歡福無
[496-6a]
疆夀無疆切愧九如之雅七言華始百順藻聨時
則丙昉姚年寅正姒月辛叶重光之慶亥符書夀
之祥敞都福之新庭乙丙交而再遇溯
貽謀於
祖德七五羨而三番昔也飴侍
堯顔十二嵗承
恩承訓今而觴稱子帝六十年曰夀曰康懿積慶之必
有餘粤稽古所未嘗覯葢三皇之民多夀而四代
[496-6b]
之制引年系衍星潢階班槐棘外暨来享来王之
旅下逮恒農恒士之儔共效山呼同臻海㑹問年
六十猶是初元始誕之人有臣三千鮮及予齡㝡
高之祘或始仰蒼龍之㦯再㪺白獸之樽宫出
震而夀考且寧殿承乾而皇建其極露盈丹甕飫
来嶽豆溟杯墨濕黄封捧出鶯衣鳩杖上儀由舊
盛事有加粟飽黄雞荷蠲租於本嵗綸銜彩鳳甫
拜詔於元辰歡洽堯衢喜霑鎬宴皆六旬之長養
[496-7a]
意總殷於為去/聲下為去/聲民允九有之瞻依誼胥篤
於稱臣稱子自惟何徳仰賴
天恩却冊府之隆名為厭聞歸美報上之虚譽勉堂構
之鴻肯允惟勵察吏愛民之勑幾憶當聨句觀成
本符望遂初之先定従此開筵屢錫卜頤和景福
之彌長述春宴之分茶集虞廷之賡韻鑒申葵祝
繼疊柏梁今今古古乃希同協徳惕重華之始子
子孫孫引弈葉逢吉諧爾雅之詮
[496-7b]
御/製歸政稱叟開耆筵
御/製歡承
膝下豫倍䖍祜紀太上皇父福本徳基承元旦/ 年週甲四得十全今嵗 天篤/ 思
授大寳盛典告成初四日仰維皇父御嘏皇極殿再/舉千叟宴聨句以光慶典 純 延洪不特
與宴諸臣中年躋耄耋不能如五代聖體精神純固/膺 天錫之康强亦未有 同堂如本支之
緐衍即稽諸史牒自古/帝王亦莫能比擬者也
恩復舊封
篤宗賢臣祖代善初封禮親王後改封康親王傳襲數/世乾隆戊戌年 太上皇帝追思本支敦
[496-8a]
睦之誼功王櫛沐之勞/號更 念 開國命復禮親王舊/ 諸王如鄭親王
濟爾哈朗早識吳三桂逆謀戰功至著豫親王/多鐸初破潼闗繼定江南肅親王豪格蕩平陜
西克勤郡王岳託克朝鮮四城亦皆忠勤協賛/功在宗盟後雖經改封鄭親王為簡親王肅親
王為顯親王克勤郡王為平郡王豫親王為信/郡王仍 命復其原封並予配享而睿親
王多爾衮入闗定鼎偉績尤懋封予諡特命追/復睿親王封爵并復其宗嗣襲 配享
子孫親製詩什徵獻銘功昭垂不朽且俾後嗣/ 各念前勲咸知感奮 恩澤之隆尤
為亘古所未有恩和/碩禮親王臣永
惇敘早列宿衞邊乾隆丙寅八月三惇敘殿臣以/ 錫宴宗室凡 百人時
[496-8b]
侍衞得與宴聨句/固山貝子臣永碩
乾清再飫今三焉丙寅/ 惇敘殿之時宴臣已叨/恩入座其 年幼尚未
受封至乾隆癸夘新正十日又乾清宫普宴宗/親潢支茂衍至二千餘人臣 得以輔國公與
三宴今嵗飫霑之湛露綜計五十一年中/ 叨承筐卜晝 榮矣 輔國公臣𢎞曧
龍光最近潢源仙臣以近支宗室自幼仰䝉/施教養兹幸侍耆筵皆賴 恩/聖
恩敷錫實深榮感/鎮國將軍臣永璸
堯尊叨宴
渥遇駢乾隆五十年舉國慶叟/稀歛時錫福 行千 宴太上皇帝夀逾古/ 一時王公大臣官
[496-9a]
員耆民等與階宴者凡三千餘人臣時年六十/九嵗忝厠台 榮與 恩宴今嵗臣年八
十再逢榮盛典疊被士公臣恩渥實/為非常 過 大學 阿桂摹
天繪
日羅丹鉛乾隆五十年千叟宴聨句凡百韻太上皇帝/聖製及臣工九十八人詩 臚陳
敬太上皇帝御極至五十年諸大政以/ 天 法 祖
勤政制作/ 愛民恩澤攦文章段雖摹勲業/ 為八 繪
天日未能頌揚萬一而五十年以前之王杰/盛徳大業已羅舉大凡矣 大學士臣
茲紀
[496-9b]
盛事一紀編此次聨句溯自乾隆乙巳至今嵗丙辰凡/十二年中 太上皇帝純徳全功
用編年天恩國慶仿照五福聨句一曰夀之例/ 體以次推廣恭述 大學士臣孫士毅
辟雍
講學璧水漣乙巳辟京師國學自元明至議本朝五百/餘年 雍之制未備向有建 者以乏水
格扵部議癸夘春始製碑文命新建殿基圜水/以符古制 親 以復古而不可泥
古諄切告誡是年春辟雍告成辟雍/文廟釋奠 御彞倫堂至 親詣命/
大學士講書祭酒講經畢人貢監敷宣御論一/時内外文武百官進士舉 等及髙麗使
臣等圜橋鵠立敬聆年丙午聖諭咸心恱誠服/禮成 恩廣明 科順天鄉試皿字
[496-10a]
號巻内中額十五名以示嘉惠是日適遇瑞雪/霑霈 思念執事諸臣觀禮多士衣履霑
濕官員各賞賚有予紀録一次諸生分/别 差 尚書臣劉墉儲貳鑑
視姬朱緣先是釀成事太上皇帝以前代建立/儲貳 端 特命軍機大
臣及上書房總師傳将前代冊立太子事蹟輯/儲貳金鑑一書始於周平王太子宜臼終於明
神宗太子常洛臚陳事蹟以昭鑑戒巻首冠以/ 聖諭及 御製文七篇敬申
為/ 聖祖萬世法守世宗家法貽謀/本朝 尚書臣德明等百世王
肅豆籩 厯代帝王廟向沿明制每多闕略增/ 太上皇帝勑大學士九卿詳加
訂用昭公正竝申妥侑作記立碑紀昀/ 躬祀告䖍以 尚書臣虎神花
[496-10b]
准雜
詠箋鎗内府敬藏/ 舊准神鎗 太聖祖所遺虎神鎗花准神/ 上皇帝每幸山莊及木蘭
行圍用以即鹿是嵗九月朔用/格鳩西山有虎伏樷莽中即 行圍阿濟/ 聖祖
所遺虎神鎗一發殪之衆䝉古觀者無不驚服/見 聖製行圍即事雜詠詩中 尚書臣
慶/桂畿南河北
廑惠鮮直隸順德廣平大名三府毗連河南省之衛輝/懷慶彰德三府春夏愆澤節次加 恩分
别蠲緩展賑災無不太上皇帝臨御海㝢以来/毎遇各省偏 即于蠲賑務使災黎均霑
實惠是嵗二省被旱較廣施凌阿/恩尤渥 署兩江總督臣蘓 吉帛不侈
[496-11a]
瑞應宣正月六日哈達哈賜千叟宴時妙應寺/塔頂懸有 達者䝉古語奉佛吉
祥製帛也塔頂最高斷非人力所能致雖不先/ 聖徳謙沖勿使宣付史館而瑞帛飄綴
不後適當叟宴禮成逺近頂禮咸謂吉祥善事/佛力神通不可思議 禔夀之祝足徵妙
應矣季尚書/臣胡 堂
寅禋備幄
介丘圜丙午/ 郊壇太上皇帝御極六十年中毎嵗/ 大祀無不祗肅躬親向来於
特壇之二成設有幄次以備行禮是年拜/ 諭禮臣詳議於 壇上讀祝
位添設小幄次倘遇風雪可以稍資蔽禦俟至/ 聖夀八旬即於此内行禮如其時精力
[496-11b]
如舊尚必照常其幄次原可備而不用盖勿懈/ 聖意於歸政之前務欲嵗嵗躬行始終
非於此稍從簡易也自有此設兩次㫖每嵗祭/日氣候晴和惟丙午甲寅曾 餘年均未
設用仰惟鑒佑合申䖍昭格永矢寅承而/ 昊蒼 徳呼吸感通於斯益見 尚/
書臣彭/元瑞
開國方略金石鐫乾隆三十九年書敬述命輯大清/ 開國方略一 我
示萬世祖三十二巻宗開創艱難功徳顯鑠以/ 凡 以 發祥世紀冠
於編首是年告成院尚書聖製序文/刋布中外 理藩 臣留保住觀鄉王道
若易然 聖製補南陔白華笙詩六篇向/命用於鄉飲酒禮自乾隆廿六
[496-12a]
年舉行後又閱廿餘年是嵗復年之盛勑京尹/於上元節日舉行用昭羞耈引 左都
御史臣/舒常九十抑戒
本仁絃向来始/至是 經筵後賜講官等宴例不用樂/ 詔於 文華殿東配之
本仁殿設宴工歌抑戒之詩侑席用古樂宫商/角徵羽一字一音著為令典 左都御史臣金
士/松文階武階平無偏館臣進呈/職官略 皇朝通志/太上皇帝
披閱以設官分職文武級階自應相埒乃文職/自正一品起而武職係從一品起既較少一階
而文職自正一品至從九品凡十八階武職則/自從一品至正七品止十二階顯有懸殊體制
未協領侍衞特諭廷臣詳議遵照從前例增入/欽定 内大臣將軍為正一品之
[496-12b]
一階其正七品以下較文職所少五階亦一體/增入釐正於是官聨整肅平允益彰詳備 都
統臣巴/克坦布俸停糈
賜祿代田文武官員有罰俸處分者止罰俸銀仍准支/俸米降級留任者照所降之級支領銀米至
革職留任者則銀米俱停此定例也是嵗二月/ 特頒恩㫖念京官多仰藉禄糈以資辦
公止將俸諭嗣後在京文武官員有降革留任/者 銀分别停減其應得俸米俱准照原
品支領以示體恤/ 都統臣永慶分年合試經笥便丁未九大/學士 卿
議奏科場條例鄉㑹試二場改用五經自戊申/鄉試為始用易經出題以後按鄉㑹科分將五
經依次輪試一週再於鄉㑹試二場五經並試/奉 上諭改用五經既可令士子潛心經
[496-13a]
學又可以杜場内闗節弊端而衡文者復不至/限於經額致佳巻被遺所議極為允當但易理
深奥邊省未必人人誦習来嵗鄉闈已近或多/不諳經㫖因思士子多習詩經戊申鄉試著先
以詩經出題次書次易次禮次春秋庶士子得/以漸次兼通近年輪試已周癸丑㑹試以後皆
以五經出題士子皆知敦崇/實學矣 都統臣范宜恒全譜三百入宫懸
明世子朱載堉樂律全書既入四庫書中經用/ 太上皇帝御覽指駁如思文后稷章竟
時曲牌名其以周詩不用商聲則樂律之宫商/與代名之商周何涉且樂必五音俱備乃以角
調譜國風徵調譜小雅宫調譜大雅羽調譜周/頌而專以商調譜商頌均為紕繆因 命
將詩經全部按照一字一聲定為詩經樂譜全/書於是三千年雅樂皆入絃歌經學律學昌明
[496-13b]
大盛世矣承散秩/ 臣臣張 勲書重校溯津源淵四庫全書/巻帙繁富
其訛舛太上皇帝駐蹕熱河閱文津閣之書見/ 尚夥因 命詳為校閱並令詳校
文淵文源二閣之書原總纂紀昀帶同原分校/諸臣詳校文溯閣書自此魚魯鮮訛倍加精宻
臣江寧將軍/ 那竒泰哈薩左右竝使軿左右哈薩克在/漢為大宛属國
最為遼逺乾隆戊寅囘部既定之後即遣使朝/貢其後庚辰壬午亦頻遣使臣入覲至丙午冬
新襲右部哈薩克王汘和卓令其弟阿哈岱来/朝 太上皇帝命於丁未新正随年班藩
部等一體與宴是年八月左部哈薩克汗瓦里/蘇爾坦亦令其弟哈斯木入覲正值 萬
萬夀慶辰即於山荘萬樹園成德/ 特賜宴賚 杭州將軍臣封暹羅斛价
[496-14a]
謝遄暹羅國舊名暹羅斛自我一朝順治十年/至乾隆三十一年毎三年 次貢使不絶
至三十五六年為緬甸所殘四十三年國人推/鄭昭為國長次年即遣使入貢四十七年伊子
鄭華掌國事使来修貢並籲請封爵所請/上皇帝念其保聚遺黎即 允 太/
雅賜以勑印封鄭華為暹羅國王竝令来使丕/ 史滑里遜通那突等一體入宴以昭恵逺来
同之盛保寧夏/將軍臣 成
惠臨昌平鑒鼎遷昌平明陵自其中世以来諸事闒弛/久未修葺厥後又經兵燹殘廢日甚
乙巳修葺次太上皇帝詣視垂惻特派大臣等/通行 年冬工竣用帑二十八萬有竒支
取户工二部顔料木植尚所不計丁未春由湯/山 臨幸周閲夏 幸避暑山荘過
[496-14b]
清河有望明陵各題句十三首或近體或古風/不拘一律盖施仁勝國既為從古所未有而尚
論興廢用示萬世殷鑒意更/諄切矣 廣州將軍臣福昌雙俘臺海靜蚳蝝
戊申文先是臺灣以漳泉二郡客民搆釁逆匪/林爽 乗機糾衆滋事地方大吏諱飾懦緩未
即蕆事丁未嵗渡海進太上皇帝特命福康安/率巴圖魯百人 討由崇武澳放洋進鹿
仔港一日千里首先收復嘉義縣旋破斗六門/直至大里杙賊巢林爽文攜孥宵遁入内山福
康安等連破集集埔小半天山等䖏因令將弁/等易服改装同義民社丁分投捜緝又慮其入
海潛逃派兵由後隴至桃仔園一帶沿山宻布/是年正月初四日在老衢﨑地方將林爽文並
賊目何有志等擒獲解京正法其南路賊魁荘/大田在鳳山一帶距海甚近慮遁入海福康安
[496-15a]
令官兵分隊自山梁排下適烏什哈達所率水/師齊至沿海宻佈水陸合圍遂擒莊大田及其
頭目全郡蕩平因定善後命福康安及撫臣徐/嗣曾清查積弊酌 事宜十六條又分年
令督撫提督輪班渡海巡查准令臺灣鎮道一/體奏事 特命建立福康安等生祠令郡
民觸目警心潛消狠戾共樂昇/平矣 原任杭州将軍臣善泰撣國悔罪闗敂
滇緬甸即後漢書撣國地自乾隆庚寅悔罪籲/降後已二十年至是雲貴總督富綱奏掌管
國事孟隕遣頭人等齎金葉表文並馴象金塔/款闗進貢情詞恭順 命准其前来 山
荘行在錫宴優賚以示柔/達 直隸總督臣梁肯堂春省耕
莅析木壖永定河堤闗係直隸農田自辛夘庚子漫口/堵築蕆事近年河流順軌近河村莊安堵至
[496-15b]
是復/ 㫖蠲巡幸天津親莅閲視河務田功降/ 免經過錢糧十分之三緩徵蘆商
正餘課銀六十七萬八千五百餘兩再展限三/年並 恩免宣化府屬被災民欠未完及
緩徵銀糧又天津府屬節年緩徵帶徵銀五萬/餘兩屯穀六千餘石以示省方惠民至意 陜
甘總督/臣宜綿荆江浪帖蛟鼉眠荆州城外逼近大江/是年江水暴漲潰堤
入城二百萬命大學士阿桂馳往查勘發户部/帑金 兩撫恤兵民修建城垣衙署廟宇
盖莫可殫聖恩優渥凡地方偶遇偏災撫恤頻/仍 述而於此尤為優渥 南河總督臣
蘭第/錫綸扉重禄領班聨向例六部尚書侍郎俱/支雙俸雙米大學士兼
管部務亦俱雙支其不兼部者係雙俸單米督/ 特恩給予雙俸米以符體制 東河總
[496-16a]
臣李/奉翰
念舊世賞除世愆世管佐領襲替人員軍政㕘革例照/因罪㕘革子孫不列應襲 太
上皇帝念八法非私罪可比人之子命嗣後伊/等祖父襲多次者仍給㕘革 擬正本由
别支襲者伊子祗與列名/ 漕運總督臣管幹貞
知
天字小寧朱䳒己酉數安南臣服陪本朝襲封傳世已/閱百 十年其國 臣鄭氏久執國柄
後有阮姓以伐鄭為名侵擾國都遂成内訌乾/隆五十三年秋其嗣孫黎維祁避亂出走母妻
眷属等奔敂交界之水口闗求救督撫等據情/呈奏 太上皇帝披覽深為憐憫
[496-16b]
恩諭優加撫卹其時督撫等有乗此機㑹𠞰平/後收其土地之請 太上皇帝廓覆燾之
仁不肯乗人之危利其疆土大公至正興繼為/ 心因 命孫士帶兵為之復國
節次據報大兵乗勝直抵黎城即降荒服字恩/㫖復封黎維祁為國王 惠綏 小
固存以視元明索其代身金人者相去奚啻霄/壤然栽培傾覆理本昭然黎維祁庸懦無能不
克承/以 聖恩守國早經有/ 製詩文中即 聖明洞鑒是/ 天厭黎
德之語其後果驗詳見秩大臣聖製書安南/始末事記一篇中 散 臣鄂勒畢圖廓
爾/喀頂經心有悛戊申夏廓爾喀因西蔵噶布/倫等抑勒苦累而駐蔵大臣
慶林等又不為之申理遂侵擾後蔵邊外等處/ 太上皇帝命鄂輝成德帶兵往𠞰而彼
[496-17a]
即就約束不敢跳梁復經查出慶林等辦理不/善之處分别治罪於是廓爾喀於佛座前頂經
立誓悔罪歸誠再不滋事遣使来京進貢遂爾/徹兵其時属經申 諭鄂輝等彼衆雖有
歸順之言亦當揚我兵威取其附近部落使之/目覩天威方為攻心之䇿至於設誓表心豈堪
深信但防必宜聖意亦不欲為已甚而班師後/審慮籌 加慎庶可無事其後果不出
事/ 聖明所料越二年復有沙瑪爾巴唆擾之/土黙特多羅貝勒臣索諾木巴勒珠爾
耄親
帝耤勸陌阡十年中太上皇帝劭農興穀耤畝親推六/ 凡舉行二十七次至是年復舉
强舂親耕之典時從耕聖夀已近八旬精力康/ 容履畝一 執事官吏耆民無不歡
[496-17b]
欣同深慶頌木科爾/沁貝勒臣固 扎布新疆麥豐村落闐伊犁延/袤萬餘
里初歸版圖屯種事宜布置非易迄今已将四/十年矣将軍保寧抵彼察看該處近年以来百
穀屢豐牲畜繁息穀價視内地頗減貿易民户/增至數萬在彼置産者既多而於城市開舖鄉
村耕種者亦復不少較之從前倍加饒富實與/内地無異有 聖製紀事詩什 喀爾喀
多羅貝勒臣轍/布登納木扎勒運河行水
大智專運河八閘迤南毎年藉徵山湖收水灌輸濟運/丙午嵗 命侍郎明興往辦疏濬水遂充
足有餘而臨清迤北衞水源弱復多古淺有碍/漕運是年 命和琳管幹貞分投督濬一
律疏通於是南北往來漕艘遄利囘空亦可趕/復舊制限朝弁丁交慶仰惟 宣節豫籌
[496-18a]
率作興事實吾事聖製詩有由來諸務在人為/其用人為 之句洵至理不易也 喀爾
喀多羅貝勒臣/貢布多爾濟削傳奪諡斧鉞
權 國史館輯進貳臣傳乙編其中有先順流賊仍降/本朝後復從逆者此等反覆小人不應為之列傳
是年六月事蹟至特諭将原纂列傳徹去祇為/立表摘敘 冬月復以表内摘敘不詳轉
使醜穢之行得以倖逃訾議叛逆無命館臣查/明編入逆臣傳另為一編使 恥之徒不
得解免斧鉞之誅方為公當又如馮銓龔鼎孳/等罔顧名節降附後並無事蹟可紀倖邀易名
之典亦宜削奪盖貳國史彰癉所繫衮鉞宜嚴/ 聖裁特立 臣傳為遷固以下二十三
史所未有而其中功罪進退予奪尤隨時精審/仰見維植綱常精嚴筆削之至意 喀爾喀貝
[496-18b]
子臣巴勒/準多爾濟
八徵篆寳慶敷天庚戌内恭逢工外藩太上皇帝八旬/正夀 外臣 屬國籲請祝
徵民釐仰䝉/ 因䥴 八鑒允復以洪範之義省嵗/ 徵耄念之寳作記闡祥先
已開特科蠲夏税乃騰莊宴賚恩詔普錫鴻施/七月中旬於 避署山 羣藩屆期由
圓明園進賀宫巷舞衢歌敷天同慶正夀之辰/陞 殿受 燕於 寧夀宫先後於 同
樂園行慶匝月天氣晴和人情歡忭臣等紀載/圖繪輯為 八旬萬夀盛典齊祝
聖齡億兆京垓與天無極勒科/爾沁輔國公臣塞璫噶瑪
論抒四得精㣲研八月初十日宣示詞頌者聖製四得/論以示羣臣之獻 以位祿名
[496-19a]
夀胥因徳而得次日復聖衷謙抑亹修敬以待/ 天恩 製四得續論詳
辨自古帝王聖賢各有其位與祿名夀俱不容/强致精義朗然若揭日月 序謂前論切
乎已續論公天下洵國公臣明道立教之/極則也 科爾沁輔 諾衮達賚南交
躬覲戴
恩還安南阮光平悔罪投誠籲請歸順乞於七月中萬/萬夀敬申躬祝 勑封安南國王 旬
阮光平率屬遄行至天避暑山莊展覲祝/ 釐懇求遵用 朝章服以表忱款
衣嘉允其請並俱從優命朝賀之日仍用彼國/ 冠一切燕賚 渥光平感戴之誠異常
淪浹自古人主控馭外藩幾見有國王親行祝/慶之事且安南自元明兩朝於陳氏莫氏黎氏
[496-19b]
屢諭入朝卒莫能致若今之心服身依實由邦/ 太上皇帝德綏威懾無逺不屆是以海
恭順樂歸覆㦞也爾喀喇/沁輔國公臣溫邵 瑚越裳入貢古操傳南/掌
古越裳地雍正八年入貢以後定為十年一貢/庚戌年國王召温猛以 大皇帝八旬正
夀奏懇於先期一年入貢遣陪臣進表獻象敬/申祝嘏 聖製詩誌事有乃知八月八旬
慶䖍祝九如九頌章之句竝識語論韓愈越裳/操所云孰荒于門孰治于田國係閑闗豫防之
義以今日時勢論之殊方畢來誠意祝釐詎宜/却之不受盖 聖謨廣大於逺藩外域不
事招徕而驗海占風之倫䴢至鳬趨惟示以九/經懷柔之義而已 巴林多羅額駙臣丹津
昌文石鼓排岐畋周宣王石鼓十在今太學㦸門内潘/ 太上皇帝既命考定次第以
[496-20a]
迪所釋為準庚戌年以三代法物閱嵗既久宜/加珍惜 命施重攔深䕶且其文經前代
諸家詮釋不一真贋紛如因以現在可辨識之/三百十字重排十章製新鼓刋置太學㦸門外
及熱河世文廟中於是宣王中興之迹不泯鼓/宣聖牖 之道恒昭詳見 聖製集石
所有文成十章製鼔重刻序濟敖/漢和碩額駙臣宻扎特多爾
國書佛語義貫穿癸已年譯漢蔵太上皇帝命以/ 國語 全經其書體大
物博至庚戌年而全蔵告蕆經一譯聖製序文/著明成事必待時㑹並以梵 為畨再譯
為漢三譯為䝉古三方久為臣僕兹以漢譯福/國語俾中外皆知尊君親上去惡從善非求
之説也大義精深沁頭等台天人秘奥之㫖/於是益彰 科爾 吉臣阿咱喇五
[496-20b]
題首詠
疇福連辛亥/ 往嵗皇重華宮聨句皆因事為題是年/太上 帝念乾隆六十年将歸政自辛
亥以後五年適合洪範五福之數是年以一曰/夀首唱以後遞年聨句至乙夘而五福適全前
此戊申計至乙聖製上元鐙詞始於八章中各/用一卦 夘而六十四卦恰周仰惟聨句
五福鐙詞六十四卦俱於數年前罕二等精意/所貫已舉全局而聲振之矣 鄂 台吉
臣沙/津禹謨堯典
論且詮是年仲春月論有經筵經題講大禹謨允執厥/中 御 取漢苞氏注而引舜典受終
於文祖即禹謨論語所謂受終亦即洪範所謂/考終命一以貫之堯授舜而堯之事終舜授禹
[496-21a]
而舜之事終示萬世子孫長存戒懼則必敬書/ 天愛民孜孜勤政致意深逺是秋又
蘇東坡書傳堯典語終之句詩有咨岳時年八/十六法先三載受其 大廷 授
爾受之義尤著明矣布烏珠/ 沁二等台吉臣衮 扎布
家教幼齡妙引弦每嵗/元至 山莊萬萬夀節前後皇孫曾/ 俟慶祝行禮 即隨侍
秋獮是年質郡王太上皇帝觀諸皇皇孫曾元/射 皇孫 綿慶年十三 元孫載錫
年甫八嵗俱能連中三矢有/ 賜黄褂雙眼翎并 聖心欣賞各/ 聖製一身
七代瞻永佑徵之神御/ 天恩 句及 行家法遜格爾/ 圍威
皇皇孫綿寧年甫十嵗引弓中鹿隨侍/ 帝憶及昔年 十二嵗時 太上/
[496-21b]
聖祖行圍今雙皇孫更先二齡深為慶喜即/ 賜黄褂 眼翎 成詩誌事敬念
永承七言尭年之聰聴深期/ 誌實三致意焉盖 太天貺之/ 上皇帝
一身親見七代已為罕有而/以幼齡即能善射固由 皇孫曾元等俱/ 祖宗家法
弧神矢昊蒼眷佑實本於皇孫曾太上皇帝威/ 髙臻精妙所以 元得所觀法
也吉科爾沁二等/台 臣蘇魯木金隄内外戒糾纒庚戌嵗韓/鑅等奏稱
黄河漫水偶漲大隄外王平荘民堰坍塌由毛/城舖滚水壩下注等語似因毛城舖減下之水
間有泛濫及繪圖呈堰非毛覽始知王平荘原/在大堤以内沖塌民 城舖減下之水而
其誤總由河臣向以隄内之王平莊為隄外是/以措詞殊不明晰經 太上皇帝指示凡
[496-22a]
灘地在大隄以内者均當謂之隄内在大隄以/外者均當謂之隄外而向日指稱在隄外漫溢
以為朦朧規避被災之計者其弊亦可頓除是/以新正加 恩展賑誌事詩有一洗向来
規避語大隄内外辨犁然之句/ 奈曼二等台吉臣阿南達曬池均畝歸條
鞭晉省河東鹽務積弊已深為調濟之䇿者不/過換商加價二説然商屢換則累在殷户價
屢増則累在貧民仕山西太上皇帝早燭其弊/是年因馮光熊調 巡撫 命與藩
司蔣兆奎悉心詳議旋據覆奏課歸地丁鹽聴/人運而諸弊自除盖就小民每人每日食鹽之
價較之地丁所増之銀節省實多而聴民自販/如百貨之流通則奸民不能有居竒之弊是便
民而非累民減價而非加賦也隨台吉臣命大/學士九卿議行之 阿巴垓二等 巴圖
[496-22b]
兩廡經石堂
奎躔經鐫石命大學士内廷翰臣校勘蔣衡書進十三/ 分列辟雍兩廊 聖製序文并
俾説經文摹勒得仰瞻宸翰鐫樹昌彞倫堂中/ 圜橋縫掖共 講解經訓 明所以繼
往聖開來學者實属千載一時以視炎劉一字/曹魏三字及唐宋諸刻何足比擬萬一 喀扯
沁二等塔布/囊臣林丹
五説造化歸陶甄壬子禮聶崇義三禮圖畫圭瑁形製/又周 典瑞有王搢大圭執鎮圭之
文既不足盡聖製説以闢其謬復者著為申論/書之 信與古之必不可復 復古
説像設説卜筮説共五篇理精據確非有意立/異而精深廣大真足俟百世而不惑已 喀爾
[496-23a]
喀二等台吉/臣吉端多布臺懐
六詣恩波湲前此已及兹聖駕巡幸臺懷行慶施惠有/加無 鑾輅六臨以五臺非
清蹕常莅之地蠲免該縣本年地丁錢糧十分/之五又 詢撫臣馮光熊奏晉省大同朔
平二府舊欠糧一萬二千餘石降等塔布㫖著/全行豁免以示優賚 喀拉沁二 囊臣
素勒/齊木七葉七家應瓞緜五福親太上皇帝躬膺/ 見七世實為史
冊罕見身見祖特命八旗及各直省督撫查臣/民中有 父下逮元孫者據實奏聞據内
務府奏致仕上駟院卿李質穎晉撫馮光熊奏/監生張克用趙鈺民人陳徽舜武魚河䕶山東
撫臣江蘭奏原任布政使李承鄴安撫朱珪奏/捐職府知事潘起煌等七家身親七世俱加
[496-23b]
該撫恩賞給七葉衍祥匾額字様令該部及各/ 製造逐家頒給用昭昇平盛事 侍郎臣
富/綱陽布讋籲過
予湔廓爾喀在後藏極邉外其巢穴名陽布前經遣使/歸誠悔罪兹復搶掠扎什倫布因 命福康
安為將軍統兵進𠞰克復濟龍邊界罙入至帕/朗古連次攻克山梁及木城石卡數十處誅戮
匪賊三四千人距陽布不百里賊酋窮蹙乞降/畏懼震懾凜遵將軍檄諭還掠犒師福康安奏
聞乃降馬輿樂㫖允其納疑拉特納巴都爾隨/恭備象 令其大頭人齎表進京請罪謝
洵為完思/ 善 侍郎十全功蕆/ 臣沈初
誠格時雨沛壟㽭是嵗立夏後得雨稍遲生寺廣太上/皇帝親詣 黒龍潭覺 潤祠
[496-24a]
玉泉山御龍神祠䖍誠黙禱閏四月二十八日/ 門理事後 召見王大臣等
闕失諭以雨澤愆期令諸臣及科道指陳政事/ 次日以夏至 大祀方澤進宫齋
戒甘雨渥沛諸臣具奏稱賀咸以/感格和氣協應請宣付史館 太上至誠/ 皇帝
却而勿許合徳矣聖衷謙抑真與望/ 天 侍郎臣胡高放百十萬
水衡錢河南省前因攤征河工幫價民欠未完/銀至一百八十萬兩分作十年帶徵每
年應完十八萬八千餘兩之項民太上皇帝念/依限催徵逐年皆有帶徵 力未免拮据
加六年應恩将應徵四年之數分作八年帶徵/餘 徵銀一百十二萬兩全行豁免 侍
郎臣蔣/賜棨歉毋屯膏吏毋捐癸丑有我無朝惠愛/黎元 加 已
[496-24b]
上皇聖祖宇六十年世宗家法昭垂祲即馳太/ 帝御 来偶遇一隅偏
又有諭蠲免緩徵賑貸兼行且有連年蠲免者/ 常川賑濟者又有新正展賑者統計發帑
數逾億萬萬孫勿為隆恩稠叠曠古未聞乃猶/拳拳後世子 言利之臣所惑是年冬
裕為特頒諭㫖切誡屯膏倘大臣有以儲蓄宜/ 言者斷不可聴又用人惟當以正途為重
前此偶因河工軍務暫為權宜之計倘臣工有/以開捐為言者尤必斥而勿用煌煌 聖
訓實傳萬世愛養黎庶澄敘官/方之治要矣 侍郎臣成德金奔巴定三身
禪西藏素尊黄教最為䝉古各部所信服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二人傳世相襲覓一聰
慧有福相者為呼必勒罕長成後稱呼土克圖/其来已久乃近年風氣日下逞誕營私所生之
[496-25a]
呼必勒罕率出一族甚至沙瑪爾巴垂涎扎什/倫布財産唆使廓爾喀刦掠蔵地 太上
皇帝命師申討廓爾喀畏懼歸降當此/震叠之時宜為蔵疆永定經制因 國威/命製
金奔巴瓶頒發蔵地将衆所舉轉世之呼必勒/罕書名貯瓶由駐蔵大臣㑹同掣籖以定其在
各䝉古之呼必勒罕令於京城制一定不雍和/宫由理藩院堂官㑹同掣籖法 獨元
代曲庇畨僧肆横害政我黄朝實無其事而自/後永杜争端正所以䕶持 教也詳見
聖製喇嘛説中/ 侍郎韓鑅
十全説玉刻金填武功復太上皇帝聖製十全記盖誌/ 選和闐玉鐫十全老人之寶
並為惟有益説申明十全之盡君職不啻武功/一事 勵宵衣旰食之勤益切敬
[496-25b]
日天愛民之念以䖍俟皇極殿案昊貺今嵗元/ 禮成 寧夀宫 上左陳
説太上皇帝之寳右陳來真所十全老人之寳/ 冊盛典煒煌開闢以 罕覯 侍郎臣
劉秉/恬
誌凱陋明本兵孱大兵征廓爾喀功成班師兵部奏凱/旋兵丁至京由驛各歸本地營伍因
東省旗聖製紀事文詳示開國以来用禁旅及/ 兵以張撻伐所向咸奏成功兵部所司
不過設驛安頓送往迎迴蕆事則循例奏聞非/如明代本兵以庸儒司事不知兵為何物或恣
苞苴以飽囊槖迨至敗衂輙受攻斥是以國勢/孱甚仰見我 朝奮武詰戎悉禀 先機
睿算而將士一心一力部臣畺臣籌儲餉供廩/給民不知兵行若無事 鴻勲屢奏非前
[496-26a]
朝所可比擬/侍郎臣趙鍈 咭喇來大瀛船紅毛
咭唎/國遣正副貢
使嗎嘎呢嘶噹㖦等奉表進貢䖍祝船於癸/萬萬夀其使臣自壬子八月由彼國開
丑八月初旬始至物避暑山莊向化抒誠逺達/重瀛之外所齎貢 有測量天地日月度數名
布蠟尼大唎嗡在西洋稱為上等器物藉達誠/忱 太上皇帝以該國使逺涉重洋慕化
祝熈累洽釐皆至所齎之祖功雖稱竒實宗徳/重 所致 物彼 無足
重有寳逺物聖製詩誌事其昭薄来厚/往不 之至意 侍郎臣張若渟
仁風滌暑繫圄憐以熱河太上皇帝駐蹕為避暑山莊/ 暑氣歊烝昕夕 民祈澤因
諭刑部念清理庶獄可期感召甘和輕者分傳/ 堂官查明徒罪以下案情較 别
[496-26b]
減等發落其縁事牽連及尋常案件亦即訊釋/完結並 命熱河道府於就近獄犯核明
情節速交軍機處奏釋以迓澄景和盖天庥/ 命下之後時霖立霈秋
仁心上格通也/真呼吸可 侍昊蒼感應之機/ 郎臣譚尚忠
八四啓鑾御轡韀甲寅宗廟傳膳太上皇帝春巡天津/扵泉 後 䇿騎唘行
送旬開四駕百官及扈從諸臣見無不歡聖夀/八 而精力彌健控馭從容 喜額
手吳侍郎/臣 省欽石口栁青歡盈廛三月二十日髙祠/ 御舟過琴
㫄石口村二十四日經楊栁青/處居民踴躍歡迎情𣪞瞻就 河地方該二/ 特加恩將
該村本年應徵錢糧普行蠲免視者尤為巡幸/經由地方例免十之三或十之五
[496-27a]
京恩施格外寧盛/ 侍郎臣泰
南苑
閲本三法平日/ 太上皇帝勵精圖治行宫氊廬每/ 閱本如在 宫廷 駐南
苑日閱刑部題覆雲南省李氏救夫情切戳斃/夫堂兄李文有部議斬候一本 命照救
父情切之例量予末減刑部遵此辦理㫖纂入/例冊嗣後三法司核議時俱依 原任
侍郎臣/王昶三除秋漕艘弗牽乾隆三十一年四十/四年兩次曾
頒諭㫖普免七省漕糧至是以明嵗六十年逢/ 國大慶復 諭輪年普免漕糧一次盖
藏富裕食江西巡殊恩叠沛已/三次矣 撫臣陳淮夏税積逋
[496-27b]
澤都蠲乾隆十一年三十五年四十二年五十五年四/次 頒㫖普免天下地丁錢糧所以子惠
元元休養生息者至周且渥復因乾隆六十一/年 太上皇帝授寳歸政 嗣皇帝登
極初元宜沛/乙夘十月 頒恩綸薄海共霑湛愷豫於/ 㫖将嘉慶元年各直省地
丁錢糧通行蠲免使逺省於二月開徵之前均/可接奉 恩㫖以示 太上皇帝與
各省嗣皇帝愛育閭閻至意先是甲寅十二月/ 節年民欠及帶緩未完銀穀例應按限徵
輸小民究因官項未清不得遂其含哺之樂奏/ 頒㫖令各督撫迅查實欠在民之數覆
請蠲先將此據各省㫖謄黄宣示毋使蠧吏開/蠲急徵中飽 查到綜約二千餘萬荷
貴州恩俱予全蠲其奉天山西四川湖南廣西/ 六省本無積欠 念其踴躍急公未
[496-28a]
能均霑尤為公大恵將各省正項錢糧蠲免十/分之二 溥自甲寅八月至乙夘十二月
嵗餘中三沛巡撫臣殊恩謹從/類記 山西 蔣兆奎重蠶典祀苑窳
媊浙省杭嘉湖三府生計所需最重蠶桑閭閻/舊俗於 黄帝軒轅氏廟中致祭 蠶神未
入祀典設神牌允巡撫吉慶所奏於/後殿安 每嵗官為致祭並 軒轅廟/ 御書
黄帝軒轅氏廟扁額曰利用宜民後殿原蠶神/曰衣被功成發往懸掛以昭 神貺 任提
督臣/竇璸
親親弈葉蕃蘭荃乙夘傳上年諸/今嵗 位後 皇太上皇帝念及/ 子 皇孫以及
曾元等章服儀制國家一定等差不可僭越但/即遂與宗室等倫於親親之誼似有未協因傳
[496-28b]
用冠服㫖於歸政後仍在在尚書房讀書其應/ 韁㘘等物仍照現 之例 太上
皇帝年登九秩即可得六世来孫亦視元孫一/例更為千古未有之吉祥盛事 副都統臣納
音/荷蘭逺使恭拳海外諸夷在廣東澳門貿/易仰沐 天朝柔逺之
恩無不願来瞻覲上冬雨廣督臣長麟奏荷蘭/國辦理國事呢啵等四人代伊國王喊琳嘩
囒咥哪嗖奏本國王同公班衙世代沾恩兹值/乾隆六十年國慶道逺不及禀知即命呢啵
等専差貢使嘚齎表来庭與朝㑹太上皇帝/嘉其慕化詞意䖍恭新正令 筵宴優其
賞賚並頒諸珍用勑諭錫該國文綺珍物加賜/綵緞玩器 示寵異 副都紇臣崔成玉
皇帝王師報治筌皇師經筵禮先於師傳心殿/ 帝師 王 先聖
[496-29a]
先師前告祭自乾隆六年學士一親祀一次以/後依中祀之例每嵗派大 員致祭是年
更符初御經筵以躬親將在位週甲夙契心傳/ 願 祀用展敬誠
製詩有云外王内聖幼知重日引月長耄逮堪/ 心法 治法盖已同條共貫矣
副都統臣/勒禮善
釋菜優廣弟子員二月上丁/禮成瞻仰 宫墻親詣/ 用深 文廟釋奠/ 景慕
是日天氣暄和風日清朗益欽/ 駕由 倫堂周視 昭鑒禮成後/ 宸翰石刻
兩廡石經/誦 仁祖御辟雍座敷宣師之道聖訓/ 之舊題闡 先 法并
篤念舊學之臣優贈師傅各直省嵗試入學名/數照例分别廣額免國子監肆業生徒坐監一
[496-29b]
月用示重道崇儒夀世作人/至意 副都統齊里克齊臺戍量移宥辠顓
庚寅奉情節並㫖將發遣新疆各處及軍臺官/犯按其 發遣軍犯分别減釋是年
查念上次查辦時有因到配年淺仍留該處及/ 辦後續行發往者其中或不乏情節可矜之
員經當差特沛殊恩令将發遣及軍臺官犯並/曾 之旗人核其情節分别請 㫖
減釋綂白都納/副都 臣索喜
武功贏十苖敢儇黔椘連界苗民食毛踐土久安生石/ 聖化不意上春有苗匪吳半
栁鄧石三保吳隴登等迫脅衆苗肆行焚掠敢/作不靖延及四川秀山境内福康安適於嵗前
調任雲貴總督聞信即帶兵馳赴貴州銅仁府/奮力𠞰除立解正大松桃嗅腦三城之圍而四
[496-30a]
川總督和琳自蔵来京於卭州聞信一面派調/屯練降畨一面帶兵馳至秀山痛加𠞰戮旋
等前命兩督㑹兵齊赴楚南並選巴圖魯侍衛/ 往數月以来攻燬苖寨禽戮逆匪不可勝
計冬間先將逆首吳半生擒獲其餘三犯亦即/悉行生擒以二名解京正法二名留彼盡法䖏
治以彰國憲以快人心而脅從之衆概免駢誅/從此畏法感恩苗疆永靖 宻雲副都統臣觀
音/保
功隆德盛治體乾以上自乙已至乙夘/帝文德之炳煥 武功太上皇/ 之赫耀
篇事惟聖治之光昭每年撮舉其大者分攦於/ 紀實語愧不工至本年㳟值 授
寳大典緐祉鴻禧超越千古謹臚陳全/福以鳴盛焉 荆州副都統臣成德環轉
[496-30b]
慶週六甲旋自堯舜以来惟殷中宗在位七十五年享/國最久其次即為殷髙宗亦止五十九年
從未有如我宇週甲/上皇帝俱御 聖祖仁皇帝紀元已太/ 兩朝 百
有二十一嵗固由隆有以克昊穹眷估獨優亦/實 聖德崇 承 景命
耳臣原任副都/統 富珠禮自初
御宇升祥烟告/ 太上皇帝於踐阼之日即炷香敬/ 上蒼若御宇屆六十年即當
傳位歸政元儲不敢上同/六十一年以次遞増仰見 聖聖祖紀元/ 德謙沖念
鑾儀使祖燕貽至意/ 臣周緝武宻緘癸已
志定先年國朝舊制慎蕳元良不早冊立宣示雍正元/ 世宗憲皇帝親書 太上皇
[496-31a]
帝御名蔵貯書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額之上义/ 特 宻緘常以自隨 太上皇
帝纘紹鴻圖欽承癸已年早家法不預冊立儲/嗣而宗祏大計於 已定自 聖
心上年九月宣布/定宻緘 召 皇子詔㫖即將癸已年所/ 皇孫王大臣等公
同啟閱隆鑾/儀使臣 安格于
藝祖
鑒上元以簡定太上皇帝恭遇/ 元儲黙奏 上帝南郊大祀曾/ 並於 盛京
恭謁/ 列宗在祖陵時敬告/ 天之鑒仰惟 精列祖格/ 誠昭
於垂佑繼體重計慎之又慎所由黙邀也/ 為 國家延億萬禩無疆之祚 天/
[496-31b]
津鎮總兵/臣蘇寧阿天下得
人
仁迺全 太上皇帝御宇六十年以来景運龎洪/湛恩汪濊 仁夀之徵卓越千古
恭誦祖宗付諭㫖敬念維重授受之天維切兢/ 託在予者至 際倍
兢實以天下得皇帝人為恵愛之仁宗社蒼生/錫福悠久 萬年 皆
太上皇帝萬萬年燾育之仁如所云為天天之/德如 天之福即孟子 下得
人者謂之仁惟今始足以當/之 登州鎮總矣臣許世臣駕耆軼溈姒莫肩
自古授受之盛首推唐虞然伊耆有溈世系雖/同出黄帝而支别派分已非一姓若竹書紀年
[496-32a]
所載夏后不降禪位帝扃亦屬兄弟皆不足方/ 今日之一家 神聖也 宗人府府丞
臣孟/邵唐宋三朝矧戔戔唐高祖因太宗閲墻肇/釁同氣操戈不得已而
行内禪睿宗藉臨淄定難鑒于武德已事遂授/以位皆勢為子逼明皇遭㓂幸蜀肅宗靈武即
位乗危自立後世尤多遺議至宋高孝外怵强/鄰内耽佚樂光宗則羣臣請命太母既禪猶不
自知是皆無足比數副都御聖製偶閲/舊詩本曾詠及此 史臣順海建
儲
頒朔豫吉涓每年十月例應朔将頒發来年時憲書/上年因 頒 次屆期特涓吉於
九月初三日宣示布告中諭㫖明定儲位以丙/辰年為嘉慶元年 外 副都御史臣汪
[496-32b]
承/霈期頤
舉典請益堅上年欽奉/年歸政 皇帝太上皇帝諭㫖於丙辰/ 臚誠固譲並率同内外
王公大臣等具章籲懇/百齡方舉行斯典荷䝉 太上皇帝夀躋/聖諭以
御極初元齋心黙禱久邀則初年焚昊慈垂鑒/若因羣情依戀勉遂所請 香告
不得天之語轉為不誠御史臣諄諭/ 復行凟懇 副都 趙佑
謙却尊號勒球璿前代東朝典禮有上尊號之文祇屬/相沿例事我 太上皇帝御極
週甲稱聖神聖德尚未足聖政高厚悠久即尚/書所 文武 頌揚萬分之一昔
慶節聖祖仁皇帝平定三藩及恭遇/ 臣工有以上尊號為請者 聖/
[496-33a]
祖皆却而弗許謙尊彌太上皇帝敬繩頒㫖不/ 祖訓 光豫行
必請上尊號爰鐫/字第一號玉寳 命将舊存和闐貢玉喜/ 太上皇帝之寳並鐫
冊於/ 聖製十全老人之寳説作為政使臣玉/ 皇極殿御案陳設 通 秦
清/
乾隆
嘉慶偕萬年上年欽奉/年紀元 嘉慶太上皇帝諭㫖丙辰/ 頒朔中外
皇帝至誠愛一年時日率王公大臣奏進廷頒/ 乾隆六十 憲書百本恭備 内
用奉近臣等太上皇帝俞㫖其/親藩 俾得披瞻歡愉 賜大内及/頒發直省
[496-33b]
及諸藩圖俱用之隆嘉慶元年時憲書一以紀/無量 夀 一以昭大一統之盛自軒
轅納甲漢武建元所未嘗有從此日引月長/ 寳籙同躋億紀 大理寺卿臣蔣曰綸
九府權行地流泉國寳充太工皇帝演疇蔵富/ 盈泉流山積 皇
帝恭率户工二部臣奏請寳泉寳源二局鼓鑄/將五成仍用 乾隆通寳五成用 嘉
慶通寳惟折疆乃乾隆年太上皇帝開闢耆定/騰格永鑄 號外至各省開鑄俱
准五成例行盛光/祿寺卿臣豐 阿
大廷
授寳付垓埏丙辰正月上日殿/上皇帝御太和 皇帝恭侍率羣臣太/ 皇帝躬 奏
[496-34a]
進學士二太上皇帝傳位賀表宣表官讀表文/大 人恭導 皇帝跽近 太上
皇帝御座前帝敬受太上皇帝親授/之寳 皇 恭謝率羣臣於 皇帝/ 太
上皇帝前行慶賀禮慶賀禮太上皇帝囘宫舉/ 皇帝御殿登極行 當履端之首祚
禪授之上儀宗室王公大小臣工以及外藩屬/國陪臣等仰瞻 鉅典蟠天際地之鴻規實萬
萬世所未有也瑞/蘇州織造臣徵
歸政
訓政世澗瀍唐虞禪授為中天極盛運㑹尚不若元日/ 太上皇帝以踐阼週甲於兹丙辰
大廷/夙承 授訓以受為千古全人帝之皇帝/庭 太上皇 心為
[496-34b]
心於一/加 切用人行政惟願太上皇太上皇帝時/ 訓示而 帝精神純固
此實天慈愛殷諄喜願望指示咸宜施行至當/ 下臣民欣 無涯之福也 江寧
織造臣/佛保越四日
恩宴籛佺千叟宴盛興/行一次 太上皇聖祖仁皇帝時曾舉/ 帝懋膺 昊
貺純嘏緝熈/欣逢五十年 圖慶夀世昇平瑞徵耆耉前者/ 敬依 聖祖年間
例事舉行千叟宴維時王公大臣及官僚士庶/豫宴者凡三千人今越十一年 太上皇
帝再舉耆筵重循諭盛典先期有旬以上詔通/行並欽奉 㫖官員中六 即得
預宴其士民人等年至七旬乃得入宴龎眉皓/首童顔鶴髮之儔競集 闕廷長養滋培皆涵
[496-35a]
誕生之亭育微特六旬者乃/ 人即七秩者視 聖夀乾隆元年/ 尚幼十六
齡雖名叟宴實不啻哺乳含飴之依/ 膝下也 九江闗監督臣全德 廿載塗
裘構枬楩乾隆三十六年豫葺丙申落寧夀宫/為歸政後頤居之所 成閱今
已二十年/克符初願 大理聖夀八旬有六/ 寺少卿臣富崑
初御皇極開蘭櫋乾隆五十年新正吉日千叟宴太上/皇帝於 乾清官舉行
殿寧夀宫制仿週乾清宫而以國皇極殿為前/ 今嵗丙辰以 甲紀元適符 慶 命
再舉舞盛典首事曠古御皇極殿耆耋盈階嵩/呼拜 吉祥盛 罕比 大理寺少卿臣
童鳯/三金鐘發聲和氣扇樂雖久寧夀宫中和韶/ 製器尚未發聲
[496-35b]
本日實肇金御殿始奏隆平之章以太蔟為宫/鎛鐘 聲宣播太和充滿宇宙 少詹事
臣羅/國俊至再至三千復千康熈壬寅春清宫肇舉/聖祖於 乾
千叟宴士以下至命年六十以上者乃得預其/時大學 御史翰林凡七十人庶司百
職及致仕人員近畿之民乂六百六十人上次/乾隆乙已正月 太上皇帝恭依
以聖祖盛典於新春再舉耆筵大臣官員六十/ 上無職者六十五以上自宗藩大學士下逮
耆民及外國陪臣等共入宴計三千人其年屆/九十及一品大臣以上皆召至 御案前
手賜之觴以昭舉千叟宴天恩則國慶酬酢一/堂之盛今嵗三 庶民 自七十以上
其餘儀制俱同乙已而夀世耆耋益衆人/數多至八千有餘 鴻臚寺卿臣劉湄四國
[496-36a]
陪价附冠蟬今嵗朝鮮安南暹羅廓爾喀四國/俱遣使来賀 國慶 特㫖
以四國陪臣等雖年未及嵗亦令一體入宴觀/光以示 恩眷朝鮮則正使閔鍾顯李秉
模副使李亨元徐有防安南則正使阮光裕副/使杜文功阮偍暹羅則正使呸雅梭挖粒巡段
押撥□昭突副使廊窩們蓀泥霞屋撥突廓爾/喀則使臣噶箕乃爾興等各 賜卮優賚
卿太常寺少/ 臣趙文興禮樂
賜賚前典沿上次千叟宴在時乾清宮禮樂美備咏三/ 錫賚駢蕃一 軒鼚鼓舞之盛歌
千餘首集為千叟宴詩之武英殿鐫行此次構/盛典在 寧夀宫 皇極殿本營肯
之塗裘果契躋堂之綵袖養申南面慶集禮/ 東朝尤為崑閬蓬瀛人天海㑹一切典
[496-36b]
聨句恩賚均如前例具載乙已/ 太僕寺少卿臣特克慎稱
萬嵗觴
黼座前今日宴間臣工下命大學士公阿桂進酒王公/大臣及諸 逮耆老同時稽首拜舞願合
數千臣民之算上奉保祝上太上皇帝萬萬年/夀邠風稱觥之義天 之忱同咏萬夀無
疆要未苦今日慶亘古黼座天臨環瀛歡合隆/ 聖禔 國 莫倫實視前典而加
矣臣順天府府/丞 龔驂文
御/製以天下
養五福延五福之義備詳太上聖製五福頌及近五年/聨句詩注 皇父 功備十全
[496-37a]
比慶符四得九旬衍袠五世同堂德福之隆未有倫/ 予小子祗承 慈命勉荷鴻圖兹當初元舉典
合天下之歡以奉方長一人從此純禧篤祜承祝慶/顔侍 養之日 實天下億兆臣民同深
者/也
御/製例溯翰苑句殿篇乾隆八年冬頒太府金重葺翰林/院署九年冬落成既賜御書扁額
頒貯圖書集成復諏吉日送掌院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進院朕親臨錫宴以張説東壁圖書府五律字為韻
御製賦東字音字二首勅諸臣各分一字賦詩又念人/數為原詩四十字所限分韻未能遍及復賦柏梁體一
篇朕為首倡諸臣依次分韻總百六十有五人極一時/賡颺之盛乙已及此次千叟宴亦依例成篇起句結句
皆為御製用叶始終/條理美善全備焉
[496-37b]
新正千叟宴畢仍茶宴廷臣於重華宫得詩二首
一韻
春開嘉慶賡言語是日嘉慶元/年正月四日詩憶夭蓁宜室家雍正/五年
在此成孝賢/皇后 婚禮何事為皇稱太上居然訓子坐重華安民
立政奚所就懐舊撫新未免嗟茶宴丁寧傳弈葉敬承
天貺願猶賒
青宫歌作仍斯作四海為家啻此家敬奉
昊庥幾去/聲有永貽垂國法詎從華重華宫為予踐皇考/賜居之所 阼後
[496-38a]
升為宫六十年来率扵此度嵗慶節最為吉祥今雖授/璽歸政以舊居之地情不能忘是以新正仍於此慶嵗
命子皇帝及廷臣等依例茶宴聨句予顧而樂之亦文/筵所罕覯將来世世子孫即當遵為家法新正撰吉於
此授簡賡吟萬年長如今日豈非/西清佳話我國家吉祥盛事耶時暘時雨恒存念民
困民窮敢忘嗟毎讀論語二十篇至第四句必切已為/憂深懐怵惕今六旬年滿實感 天
恩無已亦/一幸也癸亥迴思方始事乾隆癸亥新正始召廷臣/於重華宫茶宴聨句後間
有於御園及紫光閣舉行之嵗至今年丙/辰綜計於此地聨句則凡四十四次矣居諸瞬息迅
何賒
[496-38b]
御製詩餘集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