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a]
王文成公全書卷之三十二
附録一 年譜一
先生諱守仁字伯安姓王氏其先出晋光禄
大夫覽之裔本瑯琊人至曾孫右軍將軍羲
之徙居山隂又二十三世廸功郎夀自逹溪
徙餘姚今遂為餘姚人夀五世孫綱善鑑人
有文武才
誠意伯劉伯温薦為兵部郎中擢廣東叅
議死苗難子彦逹綴羊革褁尸歸是為先生
[021-1b]
五世祖御史郭純上其事扵
朝廟祀增城彦逹號秘湖漁隠生髙祖諱與凖精
禮易嘗著易微數千言永樂間
朝廷舉遺逸不起號遁石翁曾祖諱世傑人呼
爲槐里子以明經貢太學卒祖諱天叙號竹
軒魏嘗齋瀚嘗立傳叙其環堵蕭然雅歌豪
唫胸次灑落方之陶靖節林和靖𫠦著有竹
軒稿江湖雜稿行扵世封翰林院脩撰自槐
里子以下兩世皆贈嘉議大夫禮部右侍郎
[021-2a]
追贈新建伯父諱華字徳輝别號實菴晚稱
海日翁嘗讀書龍泉山中又稱為龍山公成
化辛丑
賜進士及第第一人仕至南京吏部尚書進封新
建伯龍山公常思山隂山水佳麗又為先世
故居復自姚徙越城之光相坊居之先生甞
築室陽明洞洞距越城東南二十里學者咸
稱陽明先生云
憲宗成化八年壬辰九月丁亥先生生
[021-2b]
是為九月三十日太夫人鄭娠十四月祖母
岑夣神人衣緋玉雲中皷吹送兒授岑岑驚
窹已聞啼聲祖竹軒公異之即以雲名鄉人
傳其夣指𫠦生樓曰瑞雲樓
十有二年丙申先生五
先生五不言一日與群児嬉有神僧過之
曰好箇孩児可惜道破竹軒公悟更今名即
言一日誦竹軒公𫠦嘗讀過書訝問之曰
聞祖讀時已黙記矣
[021-3a]
十有七年辛丑先生十皆在越
是年龍山公舉進士第一甲第一人
十有八年壬寅先生十一寓京師
龍山公迎養竹軒翁因擕先生如京師先生
年十一翁過金山寺與客酒酣擬賦詩未
成先生傍賦曰金山一㸃大如拳打破維
水底天醉𠋣妙髙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
眠客大驚異復命賦蔽月山房詩先生隨口
應曰山近月逺月小便道此山大扵月
[021-3b]
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明年就塾
師先生豪邁不覊龍山公常懐憂惟竹軒公
知之一日與同學生走長安街遇一相士異
之曰吾為爾相後湏憶吾言拂領其時入
聖境至上丹臺其時結聖胎
至下丹田
其時聖果圓先生感其言自後毎對書輙靜
坐凝思嘗問塾師曰何為第一等事塾師曰
惟讀書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為第一
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龍山公聞之𥬇曰汝
[021-4a]
做聖賢耶
二十年甲辰先生十三寓京師
母太夫人鄭氏卒
居䘮哭泣甚哀
二十有二年丙午先生十五寓京師
先生出逰居庸三𨵿即慨然有經畧四方之
志詢諸夷種落悉聞備禦䇿逐胡児射胡
人不敢犯經月始返一日夣謁伏波將軍廟
賦詩曰卷甲歸来馬伏波早年兵法𩯭毛皤
[021-4b]
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時畿内
石英王勇盗起又聞秦中石和尚劉千斤作
亂屢為書獻扵朝龍山公斥之為狂乃止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先生十七在越
七月親迎夫人諸氏扵洪都
外舅諸公養和為江西布政司叅議先生就
官署委禽合𢀿之日偶閑行入鐡柱宫遇道
士跌坐一榻即而叩之因聞養生之遂相
與對坐忘歸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還○官
[021-5a]
署中蓄數篋先生日取學書比歸數篋皆
空書法大進先生嘗示學者曰吾始學書對
模古帖止得字形後舉筆不輕落凝思静
慮擬形扵心乆之始通其法既後讀明道先
生書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
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後
與學者論格物多舉此爲證
二年巳酉先生十八寓江西
[021-5b]
十二月夫人諸氏歸餘姚
是年先生始慕聖學先生以諸夫人歸舟至
廣信謁婁一齋諒語宋儒格物之學謂聖人
必可學而至遂深𢍆之明年龍山公以外艱
歸姚命弟冕階宫及妹壻牧相與先生講
析經義先生日則隨衆課業夜則搜取諸經
子史讀之多至夜分四子見其文字日進嘗
愧不及後知之曰彼已㳺心舉業外矣吾何
及也先生接人故和易善謔一日悔之遂端
[021-6a]
坐省言四子未信先生正色曰吾昔放逸今
知過矣自後四子亦漸歛容
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在越
舉浙江鄉試
是年塲中夜半見二巨人各衣緋緑東西立
自言曰三人好作事忽不見已而先生與孫
忠烈燧胡尚書世寧同舉其後宸濠之變胡
𤼵其奸孫死其難先生平之咸以為竒驗○
是年為宋儒格物之學先生始侍龍山公于
[021-6b]
京師徧求考亭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衆
物必有表裏精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
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先生自委聖賢有分乃隨世就辭章之學明
年春㑹試下第縉紳知者咸来慰諭宰相李
西涯戯曰汝今不第来科必為状元試作
来科状元賦先生懸筆立就諸老驚曰天才
天才退有忌者曰此子取上第目中無我軰
矣及丙辰㑹試果為忌者𫠦抑同舎有以不
[021-7a]
第為耻者先生慰之曰世以不得第為耻吾
以不得第動心為耻識者服之歸餘姚結詩
社龍泉山寺致仕方伯魏瀚平時以雄才自
放與先生登龍山對奕聮詩有佳句輙為先
生得之乃謝曰老夫當退數舎
十年丁已先生二十六寓京師
是年先生學兵法當時邉報甚急 朝廷推
舉將才莫不遑遽先生念武舉之設僅得
射搏撃之士而不可以收韜畧統馭之才扵
[021-7b]
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書莫不精究每遇賔
宴甞聚果核列陣𫝑為戯
十一年戊午先生二十七寓京師
是年先生談養生先生自念辭章藝䏻不足
以通至道求師友于天下又不數遇心持惶
惑一日讀晦翁上宋光宗䟽有曰居敬持志
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乃悔前
日探討雖愽而未甞循序以致精宜無𫠦得
又循其序思得漸漬洽浹然物理吾心終
[021-8a]
判而爲二也沉鬱既久舊疾復作益委聖賢
有分偶聞道士談養生遂有遺世入山之意
十有二年已未先生二十八在京師
舉進士出身
是年春㑹試舉南宫第二人賜二甲進士出
身第七人觀政工部
䟽陳邉務
先生未第時甞夣威寕伯遺以劍是秋
欽差督造威寕伯王越墳馭役夫以什伍法
[021-8b]
休食以時睱即驅演八陣圖事竣威寕家以
金帛謝不受乃出威寕𫠦佩寳劍為贈適與
夣符遂受之時有星變 朝廷下詔求言及
聞逹虜猖獗先生復命上邉務八事言極剴
切
十有三年庚申先生二十九在京師
授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
十有四年辛酉先生三十在京師
奉命審録江北
[021-9a]
先生録囚多𫠦平反事竣遂逰九華作逰九
華賦宿無相化城諸寺是時道者蔡頭善
談仙待以客禮請問蔡曰尚未有頃屏左右
引至後亭再拜請問蔡曰尚未問至再三蔡
曰汝後堂後亭禮雖隆终不忘官相一𥬇而
别聞地藏洞有異人坐卧松毛不火食歴嵓
險訪之正熟睡先生坐傍撫其足有頃醒驚
曰路險何得至此因論最上乗曰周濂溪程
明道是儒家兩箇好秀才後再至其人已他
[021-9b]
移故後有㑹心人逺之歎
十有五年壬戍先生三十一嵗在京師
八月䟽請告
是年先生漸悟仙釋二氏之非先是五月復
命京中舊逰俱以才名相馳騁學古詩文先
生歎曰吾焉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虚文
也遂告病歸越築室陽明洞中行導引術乆
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輿等四人
来訪方出五雲門先生即命僕迎之且歴語
[021-10a]
其来蹟僕遇諸途與語良令衆驚異以為得
道乆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已
而靜乆思離世逺去惟祖母岑與龍山公在
念因循未决乆之又忽悟曰此念生扵孩提
此念可去是㫁滅種性矣明年遂移疾錢塘
西湖復思用世徃来南屏虎跑諸刹有禪僧
坐𨵿三年不語不視先生喝之曰這和尚終
日口巴巴甚麽终日眼睁睁㸔甚麽僧驚
起即開視對語先生問其家對曰有母在曰
[021-10b]
起念否對曰不不起先生即指愛親本性
諭之僧涕泣謝明日問之僧已去矣
十有七年甲子先生三十三在京師
秋主考山東鄉試
廵按山東監察御史陸偁聘主鄕試試録皆
出先生手筆其䇿問議 國朝禮樂之制老
佛害道由扵聖學不明綱紀不振由扵名器
太濫用人太急求效太速及分封清戎禦夷
息訟皆有成法録出人占先生經世之學
[021-11a]
九月改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
十有八年乙丑先生三十四在京師
是年先生門人始進學者溺扵詞章記誦不
復知有身心之學先生首倡言之使人先立
必為聖人之志聞者漸興起有願執贄及
門者至是專志授徒講學然師友之道乆廢
咸目以為立異好名惟甘泉湛先生水時
為翰林庶吉士一見定交共以倡明聖學為
事
[021-11b]
武宗正徳元年丙寅先生三十五在京師
二月上封事下 詔獄謫龍驛驛丞
是時武宗政奄瑾
柄南京科道戴銑薄
彦徽等以諫忤旨逮繋詔獄先生首抗䟽救
之其言君仁臣直銑等以言為責其言如善
自宜嘉納如其未善亦宜包容以開忠讜之
路乃今赫然下令逺事拘囚在 陛下不過
少示懲創非有意怒絶之也下民無知妄生
疑懼臣切惜之自是而後雖有上𨵿宗社危
[021-12a]
疑不制之事 陛下孰而聞之 陛下聰
明超絶苟念及此寕不寒心伏願追收前㫖
使銑等仍舊供職擴太公無我之仁明改過
不吝之勇 聖徳昭布逺邇人民胥恱豈不
休㢤䟽入亦下 詔獄已而廷杖四十既絶
復甦㝷謫貴州龍驛驛丞
二年丁先生三十六
在越
夏赴謫至錢塘
先生至錢塘瑾遣人隨偵先生度不免乃托
[021-12b]
言投江以脫之因附啇船逰舟山偶遇風
大作一日夜至閩界比登岸奔山徑數十里
夜扣一寺求宿僧故不納趨野廟𠋣香案卧
盖虎穴也夜半虎遶廊大吼不敢入明僧
意必斃于虎將收其囊見先生方熟睡呼始
醒驚曰公非常人也不然得無恙乎邀至寺
寺有異人甞識于鐡柱宫約二十年相見海
上至是出詩有二十年前曾見君今来消息
我先聞之句與論出䖏且將逺遁其人曰汝
[021-13a]
有親在萬一瑾怒逮爾父誣以北走胡南走
奥何以應之因為得明夷遂决䇿返先生
題詩璧間曰險夷原不𣻉胸中何異浮雲過
太空夜静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因
取間道由武夷而歸時龍山公官南京吏部
尚書鄱陽徃省十二月返錢塘赴龍
驛
○是時先生與學者講授雖隨地興起未有
出身承當以聖學為已任者徐愛先生妹婿
也因先生將赴龍納贄北面
然有志于
[021-13b]
學愛與蔡宗兖朱節同舉鄉貢先生作别三
子序以贈之
三年戊辰先生三十七在貴陽
春至龍場
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
叢中蛇虺魍魉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鴃舌
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始教之
範上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巳自計得失榮辱
皆超脫惟生死一念尚
未化乃為石墎
[021-14a]
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黙以求
静一乆之胸中灑灑而者皆病自析薪取
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懐抑鬱則與歌詩又不
恱復調越曲雜以詼𥬇始忘其為疾病夷
狄患難也因念聖人䖏此更有何道忽中夜
大悟格物致知之㫖窹𥧌中有人語之者
不呼躍
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
足向之求理扵事物者誤也乃以黙記五經
之言證之莫不脗合因著五經億居乆夷
[021-14b]
人亦日来親狎以𫠦居湫濕乃伐木搆龍岡
書院及寅賔堂何陋軒君子亭玩易窩以居
之思州守遣人至驛侮先生諸夷不平共毆
辱之守大怒言諸當道毛憲副科令先生請
謝且諭以禍福先生致書復之守慚服水西
安宣慰聞先生名使人餽米給使令既又
重以金帛鞍馬俱辤不受始 朝廷議設衛
扵水西既置城已而中止驛傳尚存安惡據
其腹心去之以問先生先生遺書折其不
[021-15a]
可且申 朝廷威信令甲議遂已而宋氏
酋長有阿賈阿札者叛宋氏為地方患先生
復以書詆諷之安悚然率所部平其難民頼
以寧
四年已已先生三十八在貴陽
提學副使席書聘主貴陽書院
是年先生始論知行合一始席元山書提督
學政問朱陸同異之辨先生不語朱陸之學
而告之以其𫠦悟書懐疑而去明日復来舉
[021-15b]
知行本體證之五經諸子漸有省徃復數四
豁然大悟謂聖人之學復覩扵今日朱陸異
同各有得失無事辯詰求之吾性本自明也
遂與毛憲副葺書院身率貴陽諸生以𫠦
事師禮事之○後徐愛因未㑹先生知行合
一之訓决扵先生先生曰試舉㸔愛曰如今
人已知父當孝兄當弟矣廼不孝弟知與
行分明是两事先生曰此欲隔㫁耳非
本體也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復本體故
[021-16a]
大學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惡
惡臭夫見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見色時
已是好矣非見後而始立心去好也聞惡臭
属知惡惡臭属行只聞臭時已是惡矣非聞
後而始立心去惡也又如稱某人知孝某人
知弟必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
知弟此便是知行之本體愛曰古人分知行
為二恐是要人用工有分暁否先生曰此正
失却古人宗㫖某甞説知是行之主意行實
[021-16b]
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
㑹矣古人立言𫠦以分知行為二者縁世間
有一種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觧思惟省
察是之為𡨕行妄作𫠦以必知而後行無
繆又有一種人茫茫然懸空去思索全不肯
着實躬行是之為揣摸影響所以必行而
後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見得時
一言足矣今人却以為必先知然後行且
講習討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方去行故遂
[021-17a]
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某今説知行合一
使學者自求本體庶無支離决裂之病
五年庚午先生三十九嵗在吉
陞廬陵縣知縣
先生三月至廬陵為政不事威刑惟以開導
人心為本蒞任首詢里役察各鄉貧富奸
良之實而低昻之獄牒盈庭不即㫁射稽
國舊制慎選里正三老坐申明亭使之委
曲勸諭民胥悔勝氣嚚訟至有涕泣而歸者
[021-17b]
由是囹圄日清在縣七閱月遺告示十有六
大抵諄諄慰父老使教子弟母令蕩僻城中
失火身禱返風以血禳火而火即滅因使城
中闢火巷定水次兊運絶鎮守橫征杜神㑹
之借辦立保甲以弭盗清驛逓以延賔旅至
今數十年猶踵行之○語學者悟入之功先
是先生赴龍時隨地講授及歸過常徳辰
州見門人冀元亨信劉觀時軰俱
卓立
喜曰謫居两年無可與語者歸途乃幸得諸
[021-18a]
友悔昔在貴陽舉知行合一之教紛紛異同
罔知所入兹来乃與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
性體顧恍恍若有可即者既又途中書曰
前在寺中𫠦云静坐事非坐禪入定也蓋
因吾軰平日為事物紛拏未知為已欲以此
小學收放心一叚功夫耳明道云
學便
湏知有用力䖏既學便湏知有得力䖏諸友
宜扵此䖏着力方有進歩異時始有得力處
也
[021-18b]
冬十有一月入覲
先生入京舘扵大興隆寺時黄宗賢綰為後
軍都督府都事因儲柴墟巏請見先生與之
語喜曰此學乆絶子何所聞對曰雖粗有志
實未用功先生曰人惟患無志不患無功明
日引見甘泉訂與终日共學○按宗賢至嘉
靖壬午春復執贄稱門人
十有二月陞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論實踐之功先生與黄綰應良論聖學久不
[021-19a]
明學者欲爲聖人必湏廓清心體使纎翳不
留真性始見方有操持㴠養之地良疑其
難先生曰聖人之心如明鏡纎翳自無𫠦容
自不消磨刮常人之心如斑垢駁蝕之鏡
湏痛刮磨一畨盡去駁蝕然後纎塵即見
拂便去亦不消費力到此已是識得仁體矣
駁蝕未去其間固自有一㸃明䖏塵埃之
落固亦見得纔拂便去至于堆積扵駁蝕之
上終弗之見也此學利困勉之𫠦由異幸
[021-19b]
勿以為難而疑之也凡人情好易而惡難其
間亦自有意氣習
蔽在識破後自然不
見其難矣古之人至有出萬死而樂為之者
亦見得耳向時未見得裏面意思此功夫自
無可講䖏今已見此一層却恐好易惡難便
流入禪釋去也○按先生立教皆經實踐故
𫠦言懇篤此自掲良知宗㫖後吾黨又覺
領悟太易認虚見為真得無復向裏着已之
功矣故吾黨頴悟承速者徃徃多無成甚可
[021-20a]
憂也
六年辛未先生四十在京師
正月調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論晦菴象山之學王輿菴讀𧰼山書有𢍆徐
成之與辯不决先生曰是朱非陸天下論定
乆矣乆則難變也雖微成之之争輿菴亦豈
遽行其
乎成之謂先生漫為含糊兩解
君有以隂助輿菴而為之地者先生以書解
之曰輿菴是𧰼山而謂其專以尊徳性為主
[021-20b]
今觀𧰼山文集𫠦載未甞不教其徒讀書而
自謂理㑹文字頗與人異者則其意實體
之扵身其亟𫠦稱述以誨人者曰居䖏恭執
事敬與人忠曰克已復禮曰萬物皆備扵我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
放心而已曰先立乎其大者而小者不奪
是數言者孔子孟軻之言也烏在其為空虚
乎獨其易簡悟之説頗為當時𫠦疑然易
簡之説出扵繋辭悟之説雖有同于釋氏
[021-21a]
然釋氏之亦自有同于吾儒而不害其為
異者惟在扵㡬㣲毫忽之間而已亦何必諱
扵其同而遂不敢以言狃扵其異而遂不以
察之乎是輿菴之是𧰼山固猶未盡其所以
是也吾兄是晦菴而謂其專以道問學為事
然晦菴之言曰居敬窮理曰非存心無以致
知曰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雖不見聞亦不敢
忽𫠦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扵湏之
頃也是其為言雖未盡瑩亦何甞不以尊徳
[021-21b]
性為事而又烏在其為支𩀌乎獨其平日汲
汲扵訓解雖韓文楚辭隂符参同之屬亦必
與之註釋考辯而論者遂疑玩物又其心慮
恐學者之躐等而或失之扵妄作必先之以
格致而無不明然後有以實之扵誠正而無
𫠦謬世之學者掛一漏萬求之愈煩而失之
愈逺至有弊力終身苦其難而卒無𫠦入而
遂議其支𩀌不知此乃後世學者之弊而當
時晦菴之自為則亦豈至是乎是吾兄之是
[021-22a]
晦菴固猶未盡其𫠦以是也夫二兄之𫠦信
而是者既未盡其𫠦以是則其𫠦疑而非者
亦豈盡其𫠦以非乎僕甞以為晦菴之與𧰼
山雖其所以為學者有不同而要皆不失
爲聖人之徒今晦菴之學天下之人童而習
之既已入人之深有不容扵論辯者而獨惟
𧰼山之學則以其甞與晦菴之有言而遂藩
籬之使由賜之殊科焉則可矣而遂擯放
廢斥碔砆之與美玉則豈不過甚矣乎故
[021-22b]
僕甞冐天下之譏以爲𧰼山一暴其説雖
以此得罪無恨晦菴之學既已章明扵天下
而𧰼山猶無實之誣于今且四百年莫有
為之一洗者使晦菴有知將亦不一日安
享扵廟廡之間矣此僕之至情终亦必為兄
一吐露者亦何肯漫為两解之説以隂助于
輿菴已乎
二月爲㑹試同考試官
是年僚友方獻夫受學獻夫時為吏部郎中
[021-23a]
位在先生上比聞論學深自感悔遂執贄事
以師禮是冬告病歸西樵先生為叙别之
十月陞文選清吏司員外郎
送甘泉奉使安南先是先生陞南都甘泉與
黄綰言扵冡宰楊一清改留吏部職事之暇
始遂講聚方期各相砥切飲食啓䖏必共之
至是甘泉出使安南封國將行先生懼聖學
難明而易惑人生别易而㑹難也乃為文以
贈畧曰顔子沒而聖人之學亡曾子唯一貫
[021-23b]
之㫖傳之孟軻絶又二千餘年而周程續自
是而後言益詳道益晦孟氏患楊墨周程之
際釋老大行今世學者皆知尊孔孟賤楊墨
擯釋老聖人之道大明扵世然吾
而求
之聖人不得而見之矣其有
墨氏之兼
愛者乎其有
楊氏之為我者乎其
有
老氏之清浄自守釋氏之究心性命者乎
吾何以楊墨老釋之思㢤彼扵聖人之道異
然猶有自得也而世之學者章繪句琢以誇
[021-24a]
俗詭心色取相餙以偽謂聖人之道勞苦無
功非復人之𫠦可為而徒取辯扵言辭之間
古之人有終身不究者今吾皆
言其畧
自以爲是亦足矣而聖人之學遂廢則今
之𫠦大患者豈非記誦辭章之習而弊之𫠦
来無亦言之太詳析之太精者之過歟某
㓜不問學䧟溺扵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
扵老釋賴天之靈因有𫠦始乃沿周程之
説求之而有得焉顧一二同志之外莫予
[021-24b]
冀也岌岌乎仆而復興晚得扵甘泉湛子而
後吾之志益堅毅然不可遏則予之資扵
甘泉多矣甘泉之學務求自得者也世未之
知其知者且疑其為禪誠禪也吾猶未得
而見而况其𫠦志卓爾君此則如甘泉者非
聖人之徒歟多言又烏足病也夫多言不足
以病甘泉與甘泉之不為多言病也吾信之
吾與甘泉有意之𫠦在不言而㑹論之𫠦及
不約而同期扵斯道斃而後已者今日之别
[021-25a]
吾容無言夫惟聖人之學難明而易惑習俗
之降愈下而抑不可囬任重道逺雖巳無俟
扵言顧復扵吾心有不容已也則甘泉亦
豈以予言為綴乎
七年壬申先生四十一在京師
三月陞考功清吏司郎中
按同志考是年穆孔暉顧祥鄭一
方獻
科王道梁穀萬潮陳𪔂唐鵬路迎孫瑚魏廷
霖蕭鳴鳳林逹陳洸及黄綰良朱節蔡宗
[021-25b]
兖徐愛同受業
十二月陞南京太僕寺少卿便道歸省
與徐愛論學愛是年以祁州知州考滿進京
陞南京工部員外郎與先生同舟歸越論大
學宗㫖聞之踴躍痛快如狂如醒者數日胸
中混沌復開仰思尭舜三王孔孟千聖立言
人各不同其㫖則一今之傳習録所載首卷
是也其自叙云愛因舊汨沒始聞先生之
教實駭愕不定無入頭䖏其後聞之既久漸
[021-26a]
知反身實踐然後始信先生之學爲孔門嫡
傳舎是皆傍蹊小徑㫁港絶河矣如説格物
是誠意功夫明善是誠身功夫窮理是盡性
功夫道問學是尊徳性功夫愽文是約禮功
夫惟精是惟一功夫諸如此𩔖皆落落難合
其後思之既乆不覺手舞足蹈
八年癸酉先生四十二在越
二月至越
先生計至家即與徐愛同逰台蕩宗族親
[021-26b]
友絆弗行五月终與愛数友期
黄綰不
至乃上虞入四明觀白水㝷龍谿之源登
杖錫至雪竇上千丈巖以望天姥華頂遂
奉化取道赤城適乆旱山田盡龜折𢡖然
不樂遂自寧波還餘姚綰以書迎先生復書
曰此行相諸友亦微有𫠦得然無大𤼵明
其最𫠦歉然宗賢不同茲行耳後軰習氣巳
深雖有美質亦漸消盡此事正如淘沙㑹有
見金時但目下未可必得耳先生茲逰雖為
[021-27a]
山水實注念愛綰二子盖先生㸃化同志多
得之登逰山水間也
冬十月至滁州
滁山水佳勝先生督馬政地僻官閑日與門
人逰遨瑯琊瀼泉間月夕則環龍潭而坐者
數百人歌聲振山谷諸生隨地請正踴躍歌
舞舊學之士皆日来臻扵是逰之衆自滁
始○孟源問静坐中思慮紛雜不能强禁絶
先生曰紛雜思慮亦强禁絶不得只就思慮
[021-27b]
萌動䖏省察克治到天理精明後有箇物各
付物的意思自然精專無紛雜之念大學𫠦
謂知止而後有定也
九月甲戍先生四十三在滁
四月陞南京鴻臚寺卿
滁陽諸友送至烏衣不别留居江浦候先
生渡江先生以詩促之歸曰滁之水入江流
江潮日復来滁州相思潮水来徃何時休
空相思亦何益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徳掘
[021-28a]
地見泉水隨䖏無弗得何必驅馳為千里逺
相即君不見尭與舜墻又不見孔與蹠對
面不相識逆旅主人多慇懃出門轉盻成路
人
五月至南京
自徐愛来南都同志日親黄宗明薛侃馬明
衡陸澄季本許相卿王激諸偁林逹張寰唐
愈賢饒文璧劉觀時鄭騮周積郭慶欒惠劉
暁何鰲陳傑楊杓白説彭一之朱箎軰同聚
[021-28b]
師門日夕漬礪不懈客有道自滁游學之士
多放言髙論亦有漸背師教者先生曰吾年
来欲懲末俗之卑汚引接學者多就髙明一
路以救時弊今見學者漸有流入空虚為脱
落新竒之論吾已悔之矣故南畿論學只教
學者存天理去人欲為省察克治實功王嘉
秀蕭惠好談仙佛先生嘗警之曰吾㓜時求
聖學不得亦甞篤志二氏其後居夷三載始
見聖人端緒悔錯用功二十年二氏之學其
[021-29a]
妙與聖人只有毫𨤲之間故不易辨惟篤志
聖學者始究析其𨼆微非測億𫠦及也
十年乙亥先生四十四嵗在京師
正月䟽自陳不
是年當两京考察例上䟽
立再子正憲為後
正憲字仲肅季叔易直先生兖之孫西林守
信之第五子也先生年四十四與諸弟守儉
守文守章俱未舉子故龍山公為先生擇守
[021-29b]
信子正憲立之時年八齡○是年御史楊典
薦改祭酒不報
八月擬諌迎佛䟽
時命太監劉烏思藏齎幡供諸佛奉迎佛
徒奏請鹽七萬引以為路費許之輔臣楊
廷和等與户部及言官各䟽執奏不聼先生
欲因事納忠擬疏上後中止
疏請告
是年祖母岑太夫人年九十有六先生思乞
[021-30a]
恩歸一見為訣疏凡再上矣故辭甚懇切
十有一年丙子先生四十五在南京
九月陞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廵撫南贛汀漳等
䖏
是時汀漳各郡皆有巨㓂尚書王瓊特舉先
生
十月歸省至越
王思輿語季本曰陽明此行必立事功本曰
何以知之曰吾觸之不動矣
[021-30b]
十有二年丁丑先生四十六
正月至贛
先生過萬安遇流賊數百沿途肆劫商舟不
敢進先生乃聮商舟結爲陣𫝑旗鳴鼓如
趨戰状賊乃羅拜于岸呼曰饑荒流民乞求
賑濟先生泊岸令人諭之曰至贛後即差官
撫挿各安生理毋作非爲自取戮滅賊懼散
歸以是年正月十六日開府
行十家牌法
[021-31a]
先是贛民爲洞賊耳目官府舉動未形而賊
已先聞軍門一老奸
甚先生偵知之呼
入卧室使之自擇生死乃輸情吐實先生
許其不死試𫠦言悉驗乃扵城中立十家牌
法其法編十家爲一牌開列各户籍貫姓名
年貌行業日輪一家沿門按牌審察遇面生
可疑人即行報官究理有𨼆匿十家連坐
仍告諭父老子弟務要父慈子孝兄愛弟敬
夫和婦隨長惠㓜順小心以奉官法勤謹以
[021-31b]
辦 課恭儉以守家業謙和以䖏鄉里心
要平恕毋得輕易忿爭事要含毋得輙興
詞訟見善互相勸勉有𢙣互相懲戒務興禮
讓之風以成敦厚之俗
選民兵
先生以南贛地連四省山險林深盗賊盤據
三居其一窺伺剽掠大為民患當事者毎遇
盗賊猖獗輙復㑹奏請調上軍狼逹徃返經
年糜費逾萬逮至集兵舉事即已魍魉潜形
[021-32a]
班師旋旅則又䑕狐聚黨是以機冝屢失而
備禦益弛先生乃使四省兵備官扵各屬弩
手打手機快等項挑選驍勇絶群膽力出衆
者毎縣多十餘人少
八九人務求魁傑
懸召募大約江西福建二兵備各以五六
百名為率廣東湖廣二兵備各以四五百名
為率中間更有出衆者優其廪餼署為將領
除南贛兵備自行編選餘四兵備官仍扵毎
縣原額數内揀選可用者量留三分之二委
[021-32b]
詼縣賢官統練專以守城防隘為事其餘
一分楝退疲弱不堪者免其着役止出工食
追解該道以益募賞𫠦募精兵專隨各兵備
官屯劄别選官分隊統押教習之如此則各
縣屯戍之兵既足以護守防截而兵備募召
之士又可以應變出竒盗賊漸知𫠦畏平良
益有𫠦恃而無恐矣
二月平漳宼
先生道聞漳宼方熾兼程至贛即移文三
[021-33a]
省兵備剋期起兵自正月十六日蒞任纔旬
日即議進兵兵次長富村遇賊大戰斬𫉬頗
多賊奔𧰼湖山拒守我兵追至蓮花石與賊
對壘㑹廣東兵至方欲合圍賊見𫝑急遂潰
圍而出指揮覃桓縣丞紀鏞馬䧟死之諸將
請調狼兵俟秋再舉先生乃責以失律罪使
立功自贖諸將議猶未决先生曰兵宜隨時
變在呼吸豈宜各持成說耶福建諸軍稍緝
咸有立功贖罪心利在速戰當集謀之始
[021-33b]
即掩賊不備成功可必今既聲𫝑彰聞各賊
必聮黨設械以禦我師且宜示以寛懈而猶
執乗機之説以張皇扵外是徒知吾卒之可
撃而不知敵之未可撃也廣東之兵意在𠋣
重狼逹土軍然後舉事諸賊亦吾土兵之
集以卜戰期乗此機正可
怯為勇變弱
為强而猶執持重之説以坐失事機是徒知
吾卒之未可撃而不知敵之正可撃也善用
兵者因形而借勝扵敵故其戰勝不復而
[021-34a]
形扵無窮勝之算間不容髪烏可執𣻉㢤
扵是親率諸道銳卒進屯上杭宻敕群哨佯
言犒衆退師俟秋再舉宻遣義官曾崇秀覘
賊虚實乗其選兵分三路俱扵二月十九
日乗晦夜㗸枚並進直搗𧰼湖奪其隘口諸
賊失險復據上層峻壁四面滚木礧石以死
拒戰我兵勇鏖戰自辰至午呼聲振地三
省竒兵間鼓噪突登乃驚潰奔走遂乗勝
追勦已而福建兵攻破長富村等巢三十餘
[021-34b]
𫠦廣東兵攻破水竹大重坑等巢一十三𫠦
斬首賊詹師富温火焼等七千有竒俘𫉬
賊属輜重無算而諸洞蕩滅是役僅三月漳
南數十年逋宼悉平○是月奏捷具言福建
僉事胡璉叅政陳䇿副使唐澤知府鍾湘廣
東僉事顧祥都指揮楊懋知縣張戬劳績
賜 𠡠奨賚其餘陞賞有差議進兵諭諸
將曰賊雖據險而守尚可出其不意掩其不
備則用鄧艾破蜀之䇿間道以出
賊果
[021-35a]
盤據持重可以計困難以兵尅則用充國破
羗之謀減冗兵以省費務在防𨼆禍于𩔰利
之中絶深奸扵意料之外此萬全無失者也
已而桓等狃扵小勝不間道故違節制以
致挫䘐諸將志沮遂請濟師先生獨以為見
兵二十有餘已為不少不宜坐待濟師以自
遥制以失機也遂親督兵而出卒成功
四月班師
時三月不雨至于四月先生方駐軍上杭禱
[021-35b]
于行臺得雨以爲未足及班師一雨三日民
大恱有司請名行䑓之堂曰時雨堂取王師
時雨之義也先生乃爲記
五月立兵符
先生謂習戰之方莫要扵行伍治衆之法莫
先扵分數將調集各兵毎二十五人編爲一
伍伍有小甲五十人爲一隊隊有總甲二百
人爲一哨哨有長有恊哨二人四百人爲一
營營有官有叅謀二人一千二百人爲一陣
[021-36a]
陣有偏將二千四百人爲一軍軍有副將偏
將無定貟臨事而設小甲扵各伍之中選才
力優者爲之總甲扵小甲之中選才力優者
爲之哨長扵千百户義官之中選材識優者
爲之副將得以罰偏將偏將得以罰營官營
官得以罰哨長哨長得以罰總甲總甲得以
罰小甲小甲得以罰伍衆務使上下相維大
小相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自然舉動齊
一治衆如寡庶㡬有制之兵矣編選既定仍
[021-36b]
毎五人給一牌備列同伍二十五人姓名使
之連絡習熟謂之伍符毎隊各置兩牌編立
字號一付總甲一藏本院謂之隊符毎哨各
置两牌編立字號一付哨長一藏本院謂之
哨符毎營各置两牌編立字號一付營官一
藏本院謂之營符凡遇征調𤼵符比號而行
以防奸偽其諸緝養訓練之方旗皷進退之
節務濟實用行之
奏設平和縣移枋頭廵檢司
[021-37a]
先生以賊據險久爲民患今幸破滅湏爲拊
背扼吭之䇿乃奏請設平和縣治于河頭移
河頭廵檢司于枋頭盖以河頭爲諸巢之咽
喉而枋頭又河頭之唇齒也且曰方賊之據
河頭也窮𠒋極惡至動三軍之衆合二省之
力而始克蕩平不及今爲乆逺之圖不過
數年𫝑將復起後悔無及矣盖盗賊之患譬
諸病人興師征討者針藥攻治之方建縣撫
輯者飲食調攝之道徒恃攻治而不務調攝
[021-37b]
則病不旋踵後雖扁鵲倉公無𫠦施其術也
○按是月聞蔡宗兖許相卿季本薛侃陸澄
同舉進士先生曰入仕之始意况未免揺動
如絮在風中非粘泥貼網亦自主張未得
不知諸友却何如想平時工夫亦湏有得力
䖏耳又聞曰仁在告買田霅上爲諸友乆聚
之計遺二詩慰之
六月䟽請䟽通鹽法
始都御史陳金以流賊軍餉扵贛州立厰抽
[021-38a]
分廣鹽許至袁臨吉三府𤼵賣然起正徳六
年至九年而止至是先生以勅諭有便冝䖏
置語䟽請暫行待平定之日仍舊停止之
九月改授提督南贛汀漳等䖏軍務給旗牌得
便宜行事
南贛舊止以廵撫蒞之至都御史周南㑹請
旗牌事畢還不為定制至是先生䟽請遂
有提督之 命後不復更䟽以我 國家有
罰典有賞格然罰典止行于𠫵提之後而不
[021-38b]
行于臨陣對敵之時賞格止行于大軍征勦
之日而不行扵㝷常用兵之際故無成功今
後凡遇討賊領兵官不拘軍衛有司𫠦領兵
衆有退縮不用命者許領兵官軍前以軍法
事領兵官不用命者許總統官軍前以軍
法事𫠦領兵衆有對敵擒斬功次
赴敵
陣亡實具報覆實奏聞陞賞如制若生擒
賊徒問明即押赴市曹斬之以狥庶使人知
警畏亦可比于令典决不待時者如此則賞
[021-39a]
罰既明人心激勵盗起即得撲滅糧餉可省
事功可建又曰古者賞不踰時罰不後事過
時而賞與無賞同後事而罰與不罰同况過
時而不賞後事而不罰其何以齊一人心作
興士氣雖使韓白為將亦不有𫠦成誠得
以大軍誅賞之法責而行之扵平時假臣等
令旗令牌便宜行事如是而兵有不精賊有
不滅臣等亦無以逃其死矣事下兵部尚書
王瓊覆奏以為宜所請扵是改廵撫為提
[021-39b]
督得以軍法事 欽給旗牌八面悉聽便
宜既而鎮守太監畢眞謀于近倖請監其軍
瓊奏以為兵法最忌遥制若使南贛用兵而
必待謀扵省城鎮守㫁乎不可惟省城有警
則聽南贛䇿應事遂○按敕諭有曰江西
南安贛州也方與福建汀漳二府廣東南韶
潮惠四府及湖廣郴州桂陽縣壌地相接山
嶺相連其間盗賊不時生𤼵東追則西竄南
捕則北奔盖因地方各省事無統屬彼此推
[021-40a]
調難為䖏置先年甞設有都御史一員廵撫
前項地方就令督勦盗賊但責任不專𩔖多
因循苟且不申明賞罰以勵人心致令盗
賊滋多地方受禍今日所奏及各該部覆奏
事理特改命爾提督軍務撫安軍民理城
池禁革奸弊一軍馬錢糧事宜但聽便宜
區畫以足軍餉但有盗賊生𤼵即便設法調
兵勦殺不許踵襲舊弊招撫蔽重為民患
其管領兵快人等官員不問文職武職在
[021-40b]
軍前違期并逗遛退縮者俱聽軍法從事生
擒盗賊鞠問明白亦聼就行斬首示衆
撫諭賊巢
是時漳宼雖平而樂昌龍川諸賊巢尚多嘯
聚將用兵勦之先犒以牛酒銀布復諭之曰
人之所共恥者莫過扵身為盗賊之名人
心之𫠦共憤者莫過扵身遭刼掠之苦今使
有人罵爾等為盗爾必憤然而怒又使人焚
爾室廬刼爾財貨掠爾妻女爾必懐恨切骨
[021-41a]
寧死必報爾等以是加人人其有不怨者乎
人同此心爾寧獨不知乃必為此其間想
亦有不得已者是為官府𫠦迫
是為大
户𫠦侵一時錯起念頭誤入其中後遂不敢
出此等苦情亦甚可憫然亦皆由爾等悔悟
不切耳爾等當時去做賊時是生人㝷死路
尚且要去便去今改行
善是死人求生
路乃反不敢耶爾等肯如當
去做賊時
𢬵死出来求要改行善我官府豈有必要
[021-41b]
殺汝之理爾等乆習惡毒扵殺人心多猜
疑豈知我上人之心無故殺一鷄犬尚且不
况扵人命𨵿天
輕易殺之㝠㝠之中㫁
有還報殃禍及扵子孫何苦而必欲為此我
毎為爾等思念及此輙至扵終夜不安
亦無非欲為爾等㝷一生路惟是爾等㝠頑
不化然後不得已而興兵此則非我殺之乃
天殺之也今謂我全無殺人之心亦是誑爾
謂必欲殺爾又非吾之本心爾等今雖
[021-42a]
惡其始同是朝廷赤子譬如一父母同生十
子八人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之心
湏去二人然後八人得以安生均之為子父
母之心何故必偏殺二子不得已也吾扵
爾等亦正如此此二子者一旦悔惡遷善
號泣投誠為父母者亦必哀憫而赦之何者
不殺其子者乃父母之本心也今得遂其
本心何喜何幸如之吾扵爾等亦正如此聞
爾等為賊𫠦得苦亦不多其間尚有衣食不
[021-42b]
充者何不以爾爲賊之勤苦精力而用之扵
耕農運之扵商賈可以坐致饒富而安享逸
樂放心縦意逰觀城市之中優㳺田野之内
豈如今日出則畏官避讐入則防誅懼勦潜
形遁跡憂苦終身卒之身滅家破妻子戮辱
亦有何好乎爾䓁若聽吾言改行
善吾
即視爾爲良民更不追爾舊惡若習性已成
難更改動亦由爾等任意爲之吾南調两廣
之狼逹西調湖湘之土兵親率大軍圍爾巢
[021-43a]
穴一年不盡至扵两年两年不盡至于三年
爾之財力有限吾之兵糧無窮縦爾等皆為
有翼之虎諒亦不迯扵天地之外矣嗚呼
民吾同胞爾等皆吾赤子吾终不䏻撫恤爾
等而至扵殺爾痛㢤痛哉興言至此不覺淚
下○按是諭文藹然哀憐無辜之情可以想
見虞廷干羽之化矣故當時酋長黄金巢
盧珂等即率衆来投效死以報
疏謝陞賞
[021-43b]
朝廷以先生平漳宼功陞一級銀二十两紵
絲二表裏降 敕奨勵故有謝疏
疏䖏南贛商稅
始南安稅商貨于折梅亭以資軍餉後多奸
弊仍併府北龜角尾以䟽聞
十月平横水桶岡諸宼
南贛西接湖廣桂陽有桶岡横水諸賊巢南
接廣東樂昌東接廣東龍川有浰頭諸賊巢
大賊首謝志珊號征南王紏率大賊鍾明貴
[021-44a]
蕭䂓模陳曰䏻等約樂昌髙快馬等大戰
具并造吕公車聞廣東官兵方有事府江欲
先破南康乗虚入廣先是湖廣廵撫都御史
陳金題請三省夾攻先生以桶岡横水左溪
諸賊荼毒三省其患雖同而事𫝑各異以湖
廣言之則桶岡為賊之咽喉而横水左溪為
之腹心以江西言之則橫水左溪為之腹心
而桶岡為之羽翼今議者不去腹心而與
湖廣夾攻桶岡進兵两宼之間腹背受敵𫝑
[021-44b]
必不利今議進兵横水左溪剋期在十一月
朔賊見我兵未集師期尚逺必以為先事桶
岡覲望未備乗此急擊之可以得志由是移
兵臨桶岡破竹之𫝑成矣扵是决意先攻橫
水左溪分定哨道指授方畧宻以十月已酉
進兵至十一月已已凡破賊巢五十餘擒斬
大賊首謝志珊等五十六從賊首級二千一
百六十八俘𫉬賊属二千三百二十四衆請
乗勝進兵桶岡先生復以桶岡天險四塞中
[021-45a]
堅其𫠦由入惟𤨏匙龍葫蘆洞察坑十八磊
新池五䖏然皆架棧梯壑扵崖巔坐𤼵磥石
可以禦我師雖上章一路稍平然迂廻半月
始逹湖兵從入我師復徃事皆非便况橫水
左溪餘賊悉奔入同難合𫝑為守必力善戰
者其𫝑險其節短今我欲乗全勝之兼三
日之程争百里之利以頓兵于幽谷𫠦謂強
弩之末不䏻穿魯縞矣莫移屯近地休兵
養威使人諭以禍福彼必懼而請伏有不
[021-45b]
從乗而襲之乃可以逞因使其黨徃説之賊
喜方集議而横水左溪奔入之賊果堅持不
可徃復遅疑不睱為備而我兵分道疾進前
後合擊賊遂大敗破巢三十餘摛斬大賊首
藍天鳯等三十四從賊首級一千一百四俘
𫉬賊屬二千三百捷聞賜 敕奨諭○是役
也監軍副使楊璋叅議黄宏領兵都指揮許
清指揮使郟文知府邢珣季斆伍文定唐淳
知縣王天與張戬指揮余恩馮翔縣丞舒富
[021-46a]
隨征叅謀等官指揮謝㫤馮廷瑞姚壐同知
朱憲推官危夀徐文英知縣陳允諧黄文鸑
宋瑢陸璥千户陳偉髙等咸上功○酋長謝
志珊就擒先生問曰汝何得黨𩔖之衆此
志珊曰亦不容易曰何曰平生見世上好漢
㫁不輕易放過多方鈎致之縦其酒
助
其急待其相徳與之吐實無不矣先生退
語門人曰吾儒一生求朋友之益豈異是㢤
十二月班師
[021-46b]
師至南康百姓沿途頂香迎拜𫠦經州縣隘
所各立生祠逺鄉之民各肖像于祖堂時
尸祝
閏十二月奏設崇義縣治及茶寮隘上堡鉛厰
長龍三廵檢司
先生上言橫水左溪桶岡諸賊巢凡八十餘
界乎上猶大南康之中四方相距各三百
餘里號令不及以故爲賊所據今幸削平必
建立縣治以示控制議割上猶崇義等三里
[021-47a]
大義安三里南康至坪一里而特設縣治
于横水道里適均山水合抱土地平坦仍設
三廵檢司以遏要害茶陵復當桶岡之中西
通桂陽桂東南連仁化樂昌北接龍泉永新
東入萬安興宜設隘保障令千户孟俊伐
木立柵移皮洞隘兵而益以隣近隘夫守
焉議上悉之縣名崇義
十有三年戊寅先生四十七在贛
正月征三浰
[021-47b]
與薛侃書曰即日已抵龍南明日入巢四路
皆如期並進賊有必破之𫝑矣向在橫水甞
書仕徳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
翦除䑕何足爲異
諸賢掃蕩心腹之宼
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
績數日来諒巳得必勝之䇿奏捷有期矣何
喜如之梁日孚楊仕徳誠可與共學𪠘中事
累尚謙小兒正憲猶望時賜督責時延尚謙
為正憲師兼𠋣以衙中政事故云
[021-48a]
二月奏移小溪驛
小溪驛舊當南康南安中丙子大峰山里
民懼賊讐殺自築城為衛至是年二月奏
移驛其中
三月疏乞致仕不
以病也
襲平大㡌浰頭諸宼
先生議攻取之宜先横水次桶岡次與廣東
徐圖浰頭方進兵橫水時恐浰頭乗之乃為
[021-48b]
告諭頗多感動惟池仲容曰我等為賊非一
年官府来招非一次告諭何足憑待金巢等
無事降未晚也金巢等至乃釋罪推誠撫之
各願目投扵是擇其衆五百人征横水横
水既破仲容等始懼遣其弟池仲安来附意
以緩兵先生覺之比征桶岡使截路上新池
以迂其歸内嚴警備外寛假
害者皆言
池氏㓙狡两經夾勦無功其曰狼兵易與耳
調来湏半年我避不湏一月謂来不䏻速留
[021-49a]
不䏻久也咸請濟師不乃宻晝方畧使各
歸部集期遏賊及桶岡破賊益懼
為戰
守之備復使人賜酋牛酒以察其變賊度不
可𨼆詐稱龍川新民盧珂鄭志髙等將行掩
襲故豫為防非虞官兵也佯信之因怒珂等
擅兵讐殺移檄龍川使廉實將伐木開道討
之賊聞且信且懼復使来謝㑹珂等告變先
生欲藉珂以紿三浰宻語珂曰吾姑毀狀汝
當再来来則受杖三十繋數旬乃可珂知既
[021-49b]
喜諾先生復授其意叅隨宻示行杖人令極
輕至是假怒珂數罪状且將逮其屬盡斬之
而隂縦其弟集兵先生先期召廵捕官佯曰
今大征已畢時和年豊可令民家盛作皷樂
大張燈㑹樂之亦數十年一竒事也又曰樂
戸多住龜角尾恐招盗遷入城来扵是街
巷俱然燈鳴皷已旬餘又遣指揮俞恩及黄
表頒暦三浰推心招徕之時仲容等疑先生
圖已既得暦稍安黄表軰容曰
軰新民
[021-50a]
禮節生踈我来頒暦可髙坐乎扵是仲容
率其黨九十二人皆猂酋来營教塲而自以
數人入見先生呵曰皆吾新民不入見而
營教塲疑我乎仲容惶恐曰聽命耳即遣人
引至祥符宫見物宇整潔喜出望外是時十
二月二十三也先生既遣叅隨數人舘伴復製
青衣油靴教之習禮以察其志意所向審其
貪殘終不可化而士民咸詬于道曰此養㓂
貽害先生始决殱魁之念矣踰日辭歸先生
[021-50b]
曰自此至三浰八九日今即徃内未必至
家即至又當走拜正節徒自取勞苦耳聞贛
州今有燈
以正月歸乎數日復辭先生
曰正節尚未犒賞柰何二日令有司大烹
扵宫以次日宴是夕令龍光潜入甲士詰旦
盡殱之先生自惜終不䏻化日已過未刻不
食大昡暈嘔吐先時甞宻遣千戸孟俊督珂
弟集兵以防其變及是夜將半自率軍龍
南冷水搗下浰賊故阻水石錯立水中先
[021-51a]
生躡屩先行諸軍之無溺者門堅甚先生
摘百人捲旗持炮火縁後山登湏後山炮
火四𤼵旗幟滿山守者狼顧門遂破時正月
七日丁未也兵備副使楊璋守備指揮郟文
知府陳祥邢珣季斆推官危夀指揮余恩姚
壐縣丞舒富皆凡破巢三十有八擒斬賊
首五十八賊二千餘餘奔九連山徃議九
連山横亘數百里四面陡絶湏半月始逹而
賊已據險先生選精鋭七百餘皆衣賊衣佯
[021-51b]
奔潰乗暮至賊崖下賊下招之我兵佯既
度險扼其後路次日上下撃西路伏起一
皷擒之撫其降酋張仲全等二百餘人視地
里險易立縣置隘留兵防守而歸○先生未
至贛時已聞有三省夾攻之議即謂夾攻大
舉恐不足以滅賊乃進攻治疏謂 朝廷
假以賞罰使得便宜行事動無掣肘可以相
機而𤼵一寨可攻則攻一寨一巢可樸則撲
一巢量其罪惡之淺深而為剿撫之先後則
[021-52a]
可以省供饋征調之費日剪月削澌盡滅
此則如昔人㧞齒之喻齒㧞而兒不覺者也
欲夾攻以快一朝之忿則計賊二萬湏兵
十萬積粟料財數月而事始集兵未出境賊
已深迯鋒刃所加不過老弱脇之軰耳况
狼兵所過不減于盗近年江西有姚源之役
福建有汀漳之宼府江之師方集扵两廣偏
撟之討未息扵湖湘復加以大兵民將何
以堪命此則一㧞去齒而児亦隨斃者也是
[021-52b]
疏方上而夾攻成命已下矣先生又以爲夾
攻之䇿名雖三省大舉其實舉動次第自有
先後如江西之南安有上猶大桶岡等䖏
賊巢與湖廣桂東桂陽接境夾攻之舉止宜
江西與湖廣㑹合而廣東扵仁化縣要害把
截不與焉贛州之龍南有浰頭賊巢與廣東
龍川接境夾攻之舉止宜江西與廣東㑹合
而湖廣不與焉廣東樂昌乳源賊巢與湖廣
宜章縣接境惠州賊巢與湖廣臨武縣接境
[021-53a]
仁化縣賊巢與湖廣桂陽縣接境夾攻之舉
止宜湖廣廣東二省㑹合而江西扵大縣
要害把截不與焉不此之察必
通待三
省兵齊然後進剿則老師費財為害匪細矣
今併力扵上猶也則姑遣人佯撫樂昌諸賊
以安其心彼見廣東既未有備而湖廣之兵
又不及已乃幸旦夕之生必不敢越界以援
上猶及上猶既舉而湖廣移兵以合廣東則
樂昌諸賊其𫝑已孤二省兵力益專其舉益
[021-53b]
易當是之時龍川賊巢相去遼絶自以為風
馬牛不相及彼見江西之兵又徹意必不疑
班師之日出其不意囬軍合撃蔑有不濟者
矣䟽上 朝廷許以便宜行事桶岡既滅湖
廣兵期始至恐其徒勞逺渉即奨勵統兵叅
將史春使之即日囬軍及計斬浰頭廣東尚
不及聞皆與前議合
四月班師立社學
先生謂民風不善由扵教化未明今幸盗賊
[021-54a]
稍平民困漸息一移風易俗之事雖未䏻
盡舉姑且就其淺近易行者開導訓誨即行
告諭𤼵南贛所屬各縣父老子弟互相戒勉
興立社學延師教子歌詩習禮出入街衢官
長至俱义手拱立先生賛賞訓誘之乆之
市民亦知冠服朝夕歌聲逹扵委巷雍雍然
漸成禮譲之俗矣○按訓大意示教讀劉
伯頌等曰今教童子者當以孝悌忠信禮義
㢘耻為專務其培植養之方則宜誘之歌
[021-54b]
詩以𤼵其志意遵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
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徃徃以歌詩習禮為
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
人立教之意㢤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戯而憚
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逹摧撓
之則衰痿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𤼵其志意
而已亦所以其跳號呼嘯扵咏歌宣其幽
抑結滯扵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
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脉拜
[021-55a]
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
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復而存其心
抑諷誦以宣其志也
責其檢束而不知
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彼視
學舎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宼讐而不
欲見矣求其為善也得乎
五月奏設和平縣
和平縣治本和平峒羊子地為三省賊衝要
路其中山水環抱土地坦平人烟輳集千有
[021-55b]
餘家東去興寜長樂安逺西抵河源南界龍
川北際龍南各有數日程其山水阻隔道路
遼逺人跡既稀奸宄多萃相傳原非循州龍
川雷鄉一州二縣之地後爲賊據止存龍川
一縣洪武中賊首謝士真等相作亂遂極
陵夷先生謂宜乗時復縣治以嚴控制改
和平廵檢司扵浰頭以遏要害議上悉之
六月陞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子錦衣衛世襲
百户辭免不
[021-56a]
旌橫水桶岡功也先生具䟽辭免曰臣過
恩授以廵撫之
時臣方抱病請告偶值
前官有托疾避難之嫌 朝廷譴之簡書臣
遂狼狽蒞事當是時兵耗財匱盗熾民窮束
手無䇿 朝廷念民命之顛危慮臣力之薄
劣本兵議假臣以賞罰則之議給臣以旗
牌則之議改臣以提督則
之授之方畧
而不拘以制責其成功而不限以時由是臣
得以伸縮如志舉動自由一皷而破横水再
[021-56b]
皷而滅桶岡振旅復舉又一鼓一破三浰再
皷而下九連皆本兵之議 朝廷之㫁也臣
亦何功之有而敢冐承其賞乎况臣福過災
生已甞懇䟽求告今乃求退𫉬進引咎賚
其如賞功之典何奏入不
七月刻古本大學
先生出入賊壘未暇寕居門人薛侃歐陽徳
梁焯何廷仁黄弘綱薛俊楊驥郭治周仲周
衝周魁郭持平劉道𡊮夣麟王舜鵬王學益
[021-57a]
余光黄槐宻黄鎣吳倫陳稷劉魯扶黻吳鶴
薛僑薛宗銓歐陽昱皆講聚不散至是囬軍
休士始得專意于朋友日與𤼵明大學本㫖
指示入道之方先生在龍塲時疑朱子大學
章句非聖門本㫖手録古本伏讀精思始信
聖人之學本簡易明白其書止爲一篇原無
經傳之分格致本扵誠意原無缺傳可以
誠意爲主而爲致知格物之功故不必增一
敬字以良知指示至善之本體故不必假扵
[021-57b]
見聞至是録刻成書傍為之釋而引以叙
刻朱子晚年定論
先生序畧曰昔謫官龍塲居夷䖏困動心
性之餘恍若有悟證諸六經四子洞然無復
可疑獨扵朱子之有相牴牾恒疚扵心切
疑朱子之賢而豈其扵此尚有未察及官留
都復取朱子之書而檢求之然後知其晚
固已大悟舊之非痛悔極艾至以為自誑
誑人之罪不可勝贖世之𫠦傳集註問之
[021-58a]
𩔖乃其中年未定之自咎以為舊本之誤
思改正而未及而其諸語𩔖之屬又其門人
挾勝心以附巳見固扵諸子平日之猶有
大相繆戾者而世之學者局扵見聞不過持
循講習扵此其扵悟後之論㮣乎其未有聞
則亦何恠乎予言之不信而朱子之心無以
自暴扵後世也乎予既自幸説之不繆扵朱
子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然且慨夫世
之學者徒守朱子中年未定之而不復知
[021-58b]
求其晚既悟之論競相呶呶以亂正學不
自知其已入扵異端輙採録而裒集之以
示夫同志庶幾無疑扵吾説而聖學之明可
冀矣○與安之書曰留都時偶因饒舌遂至
多口攻之者環四面取朱子晚年悔悟之説
集為定論聊藉以解紛耳門人軰近刻之雩
都聞甚不喜然士夫見之乃徃徃遂有開
𤼵者無意中得此一助亦頗省頰舌之勞近
年篁墩諸公甞有道一等編見者先懐黨同
[021-59a]
伐異之念故卒不有入反激而怒今但取
朱子之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辭雖有
心將無所施其怒矣有志向者一出指示之
八月門人薛侃刻傳習録
侃得徐愛所遺傳習録一卷序二篇與陸澄
各録一卷刻于○是年愛卒先生哭之慟
愛及門獨先聞道亦早甞逰南岳夣一瞿曇
撫其背曰爾與顔子同徳亦與顔子同夀自
南京兵部郎中告病歸與陸澄謀耕霅上之
[021-59b]
田以俟師年纔三十一先生毎語輙傷之
九月脩濂溪書院
四方學者輻輳始寓射圃至不䏻容乃脩濂
溪書院居之○先生大征既上捷一日設酒
食勞諸生且曰以此相報諸生瞿然問故先
生曰始吾登堂毎有賞罰不敢肆常恐有愧
諸君比與諸君相對乆之尚前此賞罰猶
未也扵是思求其過以改之至登堂行事
與諸君相對時無少增損方始心安此即諸
[021-60a]
君之助固不必事事煩口齒為也諸生聞言
愈省各畏
十月舉鄉約
先生自大征後以為民雖格面未知格心乃
舉鄉約告諭父老子弟使相警戒辭有曰頃
者頑卒倡亂震驚逺邇父老子弟甚憂苦騷
動彼㝠頑無知逆天叛倫自求誅戮究言思
之實足憫悼然亦豈獨㝠頑者之罪有司撫
養之有缺訓廸之無方均有責焉雖然父老
[021-60b]
之所以倡率勵扵平日無乃亦有所未至
歟今倡亂渠魁皆就擒滅脇無辜悉巳寛
貸地方雖以寧復然創今圖後父老所以教
約其子弟者自此不可以不豫故今特爲保
甲之法以相警戒聯属父老其率子弟慎行
之務和爾鄰里齊爾姻族徳義相勸過失相
䂓敦禮譲之風成淳厚之俗
十有一月再請疏通鹽法
據戸部覆疏所南贛暫行鹽稅例止三年
[021-61a]
先生念連年兵餉不及小民而止取鹽稅所
謂不加賦而財足所助不少且廣鹽止行扵
南贛其利小而淮鹽必行扵𡊮臨吉以灘髙
也故三府之民長苦乏鹽而販者水𤼵舟
多蔽河而下寡不敵衆𫝑莫䏻遏乃上議以
為廣鹽行則商稅集而用資扵軍餉賦省扵
貧民廣鹽止則販興而弊滋扵奸宄利歸
扵豪右况南贛巢穴雖平殘黨未盡方圖保
安之䇿未有撤兵之期鹽稅一革軍餉之
[021-61b]
費苟非科取扵貧民必湏仰給扵内帑夫民
已貧而歛不休是驅之盗也外已竭而殫
其内是復殘其本也臣以為宜開復廣鹽
著為定例 朝廷之至今軍民受其利
王文成公全書卷之三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