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42 熊峯集-明-石珤 (WYG)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熊峯集巻六
             明 石珤 譔
 序
  㑹試錄後序
惟我皇上嗣綂立極萬邦咸休彰善癉惡與民更化乃
嘉靖紀元召用耆宿以式有位旣亷羣吏之治於内朝
牧伯別其幽明以風四方命鄉論秀將策于大廷禮部
[006-1b]
先期以㑹試請上命臣冕臣珤為考試官主試事旣遵
定制取中式者三百名錄其文以獻臣珤謹拜手稽首
言曰惟天之生斯才也將以輔斯世也世運有升降污
隆之異則人才亦必由之何則其所漸摩薫染習聞而
飫見者皆是物也而安得不與之俱哉是故其政平則
其士安以舒其政修則其士莊以亷其政急則其士疾
以怒其政敝則其士怠以緩其政衰則其士哀思而離
逷夫士民之選也士如此况于民乎况于風俗乎有聖
[006-2a]
人者出識其端審其勢深明其感通之故一鼓舞而新
之於是有滯興有敝補髙多寡卑有損有益而王道成
矣我皇上今日之治是也易曰包荒得尚於中行洪範
曰皇建其有極猗歟盛哉士生斯時遇斯際親見裁成
輔相之大而亦有行義達道之責茍不足以翊世運而
贊政理則亦非豪傑有志之士矣士之志奈何大學論
明徳要曰誠意中庸論達道之所以行曰至誠然則所
以承上之徳者亦惟曰誠而已誠則一不誠則二誠則
[006-2b]
純不誠則雜不二不雜由是而正心修身以達於家國
天下焉由是而經綸大經立大本知化育焉藴之為徳
行則篤實而輝光發之為事業則髙明而博厚而言語
文字之華姑以有聞於天下又不足言矣異時豐功偉
烈澤潤生民功在社稷世世稱之無替否則支離偏曲
與衆人伍是自棄於聖明之世也而又况乎言不顧行
行不顧言徒以科目為媒祿之具者哉予亦由是科以
進每日懼也願相與勉之
[006-3a]
  送大宗伯李公歸曲沃序
自予再召入京竊見大臣去國多稱疾不視事上疏乞
骸骨使至即其家拜君言之辱及得允雖恩數稠疊詔
指慰藉亦即其家拜君之寵命而去此稱疾之典也禮
也而予竊以為有所未盡善也正徳丁丑夏六月望日
禮部尚書掌通政司事曲沃李公復上疏乞解政務聖
天子再留之不獲乃賜璽書進太子少保致仕給驛還
鄉里仍令有司月給米二石歳撥人夫四名應用明日
[006-3b]
公服峩冠公服大帶搢笏陛謝又二十餘日安車已駕
國門入陛辭於戲吾固知此典猶在也蓋必如是而后
聖天子之使臣可謂以禮大臣之事君可謂盡禮也哉
何也士修於家興於學校立於天子之廷固將求以事
君也不虞君之禮我若是其備也旣仕矣分職理物日
近天子之耿光月有廪歳有給時有犒事有賞朱芾輝
煌曵珮以趨其在於外旬宣激揚風行電驅令必行禁
必止軺車所臨提戈負弩奔走不暇何其品數之隆且
[006-4a]
悉哉比其老而且去及有故而不欲留也一辭之一慰
焉再辭之再慰焉勞問之使旁午於道諒其必不可留
也進之秩予之傳優之養老之祿又何其恩意之周浹
哉夫君之使臣不忘以禮如此而吾為之臣子者乃或
稱疾於家假寐於簀使來或徬徨於門恩至或便跚於
庭以疏而辭以書而謝而遂去矣亦何以稱上之所以
使我者哉少而壯壯而彊彊而艾耋食君之祿亦腆矣
荷君之寵亦至矣志有所不行而去者義也恩有所不
[006-4b]
能釋而不易以去者禮也義與禮並行而不相悖者也
顧義而忘禮然且君子弗為也而况併與義而失之者
乎李公今日之進退可謂得其道矣觀其能美所終如
此則其由進士而歴戸工主事曰有清譽由戸工主事
而遷兵部員外郎郎中曰有能稱由郎中而參議而通
政而府尹曰有善政由府尹而通政使而兵部侍郎而
禮部尚書曰有大臣體歴事三朝出入九卿而曰有君
子之徳豈不益可信哉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其
[006-5a]
心蓋有所不忍也孟子之去齊曰予日望之也其心蓋
有所不能忘也彼大聖大賢者其出處去就之際如此
而吾徒學孔孟者也亦固宜有是心也其初也偉然而
登於朝其終也軒然而去於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
人亦何不可之有哉若李公今日之進退可謂知所擇
矣走也非能行義也有所不敢忘義也非能執禮也有
所不敢棄禮也積諐累愧行亦且山澤矣異時脱䝉日
月之明賜首丘之地雖困且憊當匍匐往焉以成進退
[006-5b]
始終之節上不負聖天子下亦不敢負李公也公行公
卿大夫士多詠歎其事㑹俞宗伯徳彰來代公任與公
之僚汪君用之柴君時中諸君子俾予序之
  送大司馬涇川張公致政序
所謂大臣者蓋不徒以其位之隆也其道徳上足以正
君下足以庇民内之足以識天下之大幾而外之足以
成天下之大務者也有如是之徳而又以身任天下之
重臨利害遇事變凛乎其不可奪是故謂之大臣夫以
[006-6a]
聖天子總握乾綱於上得臣如此而用之諌必行言必
聽委任必専吾知有所令而民莫不從有所禁而民莫
不止有所舉措而民莫不服其風聲所及猶足以折大
憝而消朋慝其為天下國家之利益豈小小哉兵部先
書涇川先生清潯張公以予觀之不但今之所謂大臣
固古之所謂大臣也公以翰林學士國子祭酒禮部侍
郎經筵日講官歴禮戸吏兵四部尚書奉勅參贊機務
逮事三朝出入樞要埀四十年蓋自啓沃教養出納黜
[006-6b]
陟之大編纂論譔言議詠歌之細無不以直道自任天
下之人亦以直道許之方介之名達乎遠邇其在參贊
也尤以祖宗根本重地所宜鎮定安輯因事建議知無
不為有所予奪中外稱快事歸有司而守備之體益尊
至於憂或蹙於額憤或見於面若有大不得已於其心
者而人莫之測也則公豈徒為者哉乃今年正徳乙亥
春正月即上疏乞解政務詔輒勉留凡三往返至於夏
四月竟得允上念春宫舊臣特賜璽書加太子少傅致
[006-7a]
仕令乘傳還鄉仍令有司月給米四石歳撥人夫四名
應用君臣之間可謂兩盡其道矣方其求去而未得也
章已十餘上温旨所以慰籍者亦且諄複而公求去益
力計必得而後已中外之人固皆謂公大臣也以身殉
國可也何必乃爾夫孰知公之所以不可及者正惟在
於此乎盖人臣之有出處猶天地之有寒暑晝夜行者
之有止息而食者之有饜足也寒暑不推則歳不成晝
夜不代則明不生知進而不知退亦豈天地之常道哉
[006-7b]
大臣之所以為大臣其根本節目之大者正在于此彼
其所謂才與徳固依是焉以立者也非是亦莫謂之才
徳也是故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彼
所謂四時之序成功者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者又不
足云矣故時乎不可去也雖流言日至而不䘏周公之
狼䟦是已時乎可去也雖其道小行而必速孔子之接
淅是已若外此而徬徨却慮雖忠如伯起賢如望之君
子已惜其見事之晩矣予然後而知大臣之所以為大
[006-8a]
臣其根本節目之大者固在于出處進退之間而出處
進退之間非明以先之仁以勝之而又有大勇以主於
中而達於外盖鮮有不廣譬而自恕者然則公之為大
臣其視古之大臣夫奚有慊乎哉抑吾聞之處江湖之
遠而不憂其君仁者不為也公受恩累朝親侍最乆知
遇最隆兹其善始令終也禮亦甚腆然則公之去國也
寧無惻然乎哉寧無惻然乎哉諸卿大夫舉漢送疏傳
故事出祖于都城外余為之序
[006-8b]
  送大司㓂吳公致政序
正徳庚午春二月刑部尚書姑蘇吳公致政歸公卿以
下祖之東門外又重夫離合之不常也屬珤為序先是
珤嘗謁公適詔下優老珤進而慰焉公曰夫人㓜而學
壯而行老而歸理也亦勢也焉用慰為珤歛衽而受之
反而思之誠如公言哉盖萬物之生有榮有落四時之
序有往有復終始消息將天地之大古今之遠莫不皆
然而奚獨士君子之出處也哉顧公之學與行與歸有
[006-9a]
卓乎可表于俗者不敢不為天下道也公舉乙未進士
為刑部郎中即以明達之才為上下所稱重凡部有疑
獄多所諮决既歴貴州廣東按察副使福建按察使太
僕卿工部侍郎用益博學益日冨羣疑眩前百務叢委
每談笑而應之沛乎畧無難色故車轍幾半天下而所
至有賢名寃者頼以信饑者頼以飽紛者頼以整困者
頼以舒雖三十餘年始晋上卿而海内之所望于公者
則已乆矣今其歸也則又深達夫屈信往來盈虗之理
[006-9b]
而未嘗少有怨尤豈不誠賢于人遠矣哉愚盖嘗合天
下古今而論之矣湘潭之放忠矣而傷于怨介山之火
賢矣而失之激上東之冠雖决而出于務名丈人之篠
雖潔而果于忘物求其從容中道合乎君子之大中至
正者世亦無幾是故孔孟為百世之師而去魯之行去
齊之宿果為天下後世之模範也今公之行與珤所聞
于公之言豈不誠猶有孔氏之家法哉易曰君子尚消
息盈虛天行也又曰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公盖有
[006-10a]
所見而其言如是矣吳郡佳山水有池臺魚鳥之樂公
又多賢子弟其俊而選者已登于王庭脱簪組之榮得
泉石之安去簿牒之勞就燕閒之雅吾恐隐跡吴門托
名赤松者未必如公之安且適也安且適必且壽必且
永有令名公其所謂學而有所用行而有所成歸而有
所養也哉于是諸公皆頷予言也俾書于策以為公贈
  送廖君從盛還海南序
物之生莫不有始水始于源木始于根人始于祖先王
[006-10b]
貴人而重始也于是為之祠禴嘗蒸以追思之為之氏
族本支昭穆以綱紀之為之一世二世以至于五世十
世百世以聫屬之而禮樂所由生焉禮不虛制樂不徒
作樂也者樂其所自生禮也者反其所自始者也是故
太公數世不忘乎周而孔子亟曰吾殷人也無不惓惓
乎宗祏之承鄉土之故者自宗子之法不講忠厚日薄
因之以流離轉徙譜牒散落此道如綫其甚也竟有澤
未絶而相視為塗人者不有君子悦禮樂而敦詩書則
[006-11a]
先王貴人重始之意不幾于熄乎若吾考工廖氏父子
兄弟不忘其始可謂真能執禮以守先王之道者也廖
氏族盛于海南陵水自其祖諱召興者徙河間之東光
乃絜其伯氏瑄來留季廣以居廣生彭字從盛瑄生紀
即今考工君延理也祖子孫三世七十餘年于此矣每
歳時祀享飲食未嘗不南向而祭相語家人以世世無
忘海南而其居者亦時時迎北人問動静乃𢎞治丙辰
從盛長益賢深念同氣一體不相見者數世聞世父尚
[006-11b]
巋然且八十餘乃駕舟乘風省于東光又友其弟于官
署居再逾月起處言笑藹然骨肉之誼不自知其萬里
之遙七十餘年之阻也非深達于水木本源之理者能
如是乎且吾聞君自海南而來也固嘗渉大江歴河越
淮然後達于京師盖親見水之千流萬𣲖又千萬里而
逝矣而岷山積石桐栢之間其混混而出者固一源而
未嘗分也其于木也亦然君子于此可以知始從盛君
豈亦嘗觀之而知之者乎不然則渾厚竒特獨深百世
[006-12a]
之思其過人不亦遠矣哉不忘其本之同仁也任重道
遠獨往而不疑勇也是冝其磊落也乎行人所不能行
如此也君既獲所願將南還以報其宗之人雖然吾必
有以告君矣樂生反始固禮樂之情而安土敦仁亦聖
賢之所深予者茍心之同焉貽謀之善焉世世守之以
昌其業則考工雖不必一歸君雖不至再省其為固本
深源重始之義不已盡乎考工方以文章事業為聖天
子擢用以揚于天下為天下光盖不獨近顯族屬而已
[006-12b]
固亦將上昭于五世十世以至百世而無窮也斧屋相
望鬱乎増髙此其報本追遠其事之大者而從盛君之
望亦可以慰矣珤既與考工逰又感其合散之有禮用
序其畧内于歸舟俾廖氏世世有所考者若其名諱之
冝避而不避則厭于尊且志信也
  贈山東張太參序
士有負天下之望一出而著勲烈者然而不盡然也邅
迴坎廩乆而不得發或乆而後發者有之矣君子孰不
[006-13a]
欲揚名之汲汲也哉不惟賦命殊也茍非上智亨衢坦
途實足以覆是故疾徐難易君子視而一之難則思患
深徐則閲故熟及其成功殆無不同若今山東左叅政
張公抑之固秦之望而蚤有志于用世者也自其舉進
士歴秋官主事員外郎出為吉安漢陽二郡皆以能稱
盖不獨吏畏其威而已觀其行者謂之貞探其學者謂
之博識其法者謂之恕不可謂不發且著亦不可謂不
及時矣其調漢陽也居以九載則其邅迴不進時也夫
[006-13b]
仕者莫不欲速一違所願怫然恚鬱然阻者多矣公獨
安處静俟以待天之定何其識之優耶盖九仞之坂一
决而驅之亦易然而不摧裂者幸也孰若周旋盤辟不
失吾矩歩範驅之正使積中者不敗待時而有獲也哉
既乃𢎞治乙卯果以眀績上之天子陟叅東藩君子于
時知公果能處天下而善保令終也吾自㓜即聞秦隴
間多竒士未嘗不慨然興起思周漢之舊焉既已入仕
得與其英俊逰乃知有所謂張抑之者吾雖不識抑之
[006-14a]
而侍御夏君時雍黄君時濟則其産之選也皆亟稱曰
吾師張公非秦隴之望固天下之望也先時秦州未有
進士公獨奮然力學以成其名執經而從者林立往往
相繼登髙科皆公啟之也噫予又安知抑之之能成功
烈抑移其平日所教于鄉者而推之乎是冝磊磊乎過
人遠矣自此以往又移所以治郡者而叅輔牧伯而卿
而相茍率是道亦無施不可矣始公以乙卯赴任盖逾
年而二君偕鄉之大夫士始克舉此皆自以為晏也夫
[006-14b]
出處乆速尚能相安以道而色不動矧言語文字之間
顧厭夫後時者邪或言公好文篤于好仕冝其汲汲吾
又安知其汲汲否與惜予文不足以充其好也
  送僉憲郝君序
𢎞治九年大理寺右寺副郝君性之以公卿薦受詔審
錄京畿諸郡刑獄已復决疑事保定還奏之廷中稱旨
明年遂擢為浙江按察司僉事職屯田焉嗟乎今之聰
明儒雅之士類能陳力述謨然非屢試而後大用則其
[006-15a]
成功也未必卓卓乎為不可及盖天下之故知其理不
若履其事見之真不若歴之熟談江河辯險阪雖使人
聴之聳然未必若身親舟楫驅馳者之得其要也是故
先王用人必試以難必試以可必明試以功逮至于漢
雖可用為相者猶歴試之于三輔誠以其道必如是而
後盡爾我國家建官用人不殊古昔其所以試而用之
者亦有二焉或以官或以事以官則廉其官之治與不
治考績黜陟是也至于出乎常職之外投之以﨑嶇處
[006-15b]
之以繁劇嘗之以權利不亂焉然後用之若性之之所
歴者則所謂以事而試之者哉盖性之自舉進士為大
理評事歴寺副且十載凡經其所允駁者人人以為冝
其素所蓄積固正且大而京畿保定之行電明雷動不
阻于豪慝不撓于疑謗民稱不寃則又其表表乎過人
者也夫天下之事冝莫刑獄為難于所難者過人如是
則迎刃而解者固多矣然而按察之任則不専于刑獄
也非特不専于刑獄亦不専于屯田也凡一方之鬱暢
[006-16a]
百執事之清濁無不于我乎張弛君尚益持風裁以無
負所豫立也哉聖天子舉賢任能不遺餘才日厲精以
圖至理君雖用之矣安知不猶為試之也乎由僉憲而
上而副而長内而卿尹之位亦方有待徴之試愈難用
愈重奮鴻漸之翼以厝天下于磐石泰山之安性之固
其人哉性之既就道與之同寅者偕祖之都南門而寺
正朱君徳章實徴予言以為贈予固因性之之已至者
而浩然思見其方來也
[006-16b]
  送岳州劉太守序
始吾讀漢史傳未嘗不歆慕司馬長卿朱㑹稽田相國
之為人乘時際遇挈所有以示于天下欲蹻取志立應
自布衣不十年躋顯融或晉而公卿名掲海内功載竹
帛何其稱意哉每嘆今之時鮮其倫盖不獨其人殊而
世亦異矣及觀劉岳州之出處卓犖俊爽歘變忽化廼
知古今雖不盡同而事有不能必不同者世患無其才
耳有之進之何嘗不慎用之何嘗不亟哉堯章以通經
[006-17a]
博洽有盛名四方豪俊争交之至持其文以為概流播
都下駢鑒争賞連擢進士髙第初授主事即得錢榖劇
司以書生馭老吏巨猾無敢犯嚴不苛直不挺自大司
徒而下咸以為優兩𣙜國課尤著清鯁聲聞益勃勃不
可遏其才如此於是再遷為員外郎不逾年遂乘髙箱
出守大郡當西南文軌之衝是雖不假于題柱之炫而
負弩之名已成亦無事乎負薪之勞而懐印綬歸鄉里
使夫道旁之人跂望而不可及矣其視二三君子遇乎
[006-17b]
不遇乎已遇者如此則自是而上遇又可知矣雖然此
特論朝廷用才之急及堯章之履歴適有同乎古人者
而已若充其志則封禪之藁或不足于事君牛車之釁
或不足于立身吾方麾而去之惟夫一言悟主者差若
並行而不悖然去孔子之所論事君立身則亦槩乎遠
矣要之如孔孟之所論非召公之遺愛傳説之霖雨有
不足以充其量而竟其業也堯章以俊才當盛年而太
守與民尊且親専且乆又大有作新之責以仰副國家
[006-18a]
之所委寄者吾欲一見先王之教化不於岳州望乎矧
吾鄉衣冠文物之運率百餘年一大發當其時際其運
又得其人豈必吾將天下固欲引領矣
  送吉安任太守序
正徳丁卯春正月石阡太守任君象之以制終入覲改
知江西之吉安吉安之士相與喜曰是固昔在詞苑有
文才名者以經術飾吏事於治吾郡也何有又曰是固
執法守正不畏强禦者逆鱗猶且批之何憂于胏腊夫
[006-18b]
二者之所論不為不知君矣顧二者之所知望也望固
不可缺而實則豈可少乎盖象之自舉進士入翰林珤
輒與之逰平居言笑衎衎未嘗以文自許一日召試東
閣衆方泚筆有待顧視象之已數千百言詞既葩藻而
議論一一皆合于道及官御史亦未嘗以氣節自負居
未逾年即抗䟽論大事且曰治忽之幾在乎正邪當隆
治之世而使邪説得行及其浸滛雖百孟軻千韓愈力
救而不可得議雖不行自是流俗知畏而士有耻即是
[006-19a]
以觀則詞章諌諍豈象之有意而為之而聲名聞望亦
豈象之修飾而致之者哉况世之以直獲譴者率矜豪
軒赫思顧其名往往為所拘縳極力以狥象之自御史
出宰中部即孜孜愛民課桑教種誘子弟以忠信不知
身之昔為内臺也再移新安如中部遷歸徳如新安再
官石阡亦無以異于治邑所至民皆愛之弗忍釋去然
後象之之量人愈不可得而測哉盖象之敏而用晦不
欲以長軋人故不求異于人而自有大過于人者如此
[006-19b]
于是吉安之士劉禔伍全者三十餘人相與難予曰信
如子言則文學問譽果不足以知人乎哉曰何為其不
可知也仲舒以對策髙第出而江都治汲黯以面折廷
争出而淮陽理張綱以直言敢諌出而廣陵定是皆所
謂有其望而實能副焉者矧今日當重熙累洽之世任
賢責成非漢代擬而吉安為文獻鉅邦又非淮陽廣陵
之昔日移石阡之政而放之誠易于治哉誠易于治哉
予獨恐諸君但知任君之望也故相與樂道其實云
[006-20a]
  送劉進士奉使序
𢎞治九載珤濫竽分考天下士之在禮部者得江西劉
君持慶焉君明春秋學深得胡氏傳旨旁通公穀左氏
出入貫穿引其脉絡以達于聖人為文章不拘拘剪剪
沛然吐其辭而放之若漢廷諸臣議論雖人盡其説文
采煥發然誅則誅貶則貶自有擾而能毅雜而不亂者
亦可謂精矣其論古今賢否得失及策當世之務善操
事柄守之不移某是某非此可予彼可奪雖未必盡合
[006-20b]
于中然麾之進退如臂使指不為畏首畏尾支離浮游
之言盖以其所精者而達之他文故能如是噫作文之
法當如是矣孰意于吾子而見之哉于時今相木齋謝
公學士守溪王公實主考試遴選㧞擢殫厥精力凡與
珤同事者手披口吟心惟目省神以㑹之率至夜分或
漏盡不就枕席得一士則踴躍喜不自制坐待翌日以
獻于二公珤得君亦于執燭時也寒星在天錦綺動目
能不快乎亟呼伍秋官朝信相與擊節當是時珤猶未
[006-21a]
識所謂劉子者也既撤棘陛見退朝以息俄而殿試亦
畢則有二士者以入袍笏秀整儀貌閑且都吐葩含芳
問之則安成彭師舜與持慶也師舜之才亦與君當而
筆意之峭㧞瑩麗與其人似盖二君之素相期者亦固
謂有今日也孰謂迂鈍幸不為五色迷而乃于一網得
之哉安成春秋名天下凡其為屬詞比事之文者得之
于手應之于心往往能先四方士然以宿學淹留者亦
時有之若二君則又其地之稑而實一再戰而勝者也
[006-21b]
珤既乆與朝夕益知其人之賢乃季夏封太僕卿錢公
卒于江東訃聞當宁命營其域而劉君乃以次奉冬官
檄往涖其事亟告于珤曰祥將別矣幸得便道歸拜二
人于堂上先生無靳告祥何以悦親乎夫自君父母之
舉君也桑弧蓬矢已射于四方矣方其㓜也惟恐其離
于膝也及其知詩書能文章惟恐其不祿于朝而食于
家也君能以芳年清才登髙第躋顯要有日而又以王
事還故鄉凡邑之大夫莫不郊迎嗇夫小人前呵夾趨
[006-22a]
光采動道路將君之宗姻鄉黨其孰不動色而相欣欣
則君之父母順可知矣天下之孝有大于此者乎若其
節操之清忠涖事之公與勤則君之祖忠愍公遺範具
在有不庸言者雖然今日之事聖天子所以小試乎君
者也固將有以大用矣由小而大君亦盍思之
  送程君徳和知泉州序
天下之理原于心散于萬事始于一室達于四海惟君
子能博而約之以合其異而歸之同是故不出户而知
[006-22b]
天下不下堂而萬姓理也及觀孔子之論治民則曰奢
示之以儉儉示之以禮又曰觀民設教若又欲相機而
動因時而救者盖天下之理雖無不同而天下之政則
不能無敝守其在我者經也百世而不變可也其在人
者則剛柔異性燥濕異冝强弱忠偽異習茍不觀而設
之示之以通其變而協于中則政何所底于一而治何
以臻于成哉新安程君徳和邃于春秋之學固深喻夫
經權之旨者也自舉𢎞治丙辰進士授戸部主事歴員
[006-23a]
外郎以至郎中處錢穀劇司能以簡御煩以整易亂得
因時通變之法總諸庾區畫既備懸法眀允吏無所容
私大為上下所知重乃正徳己巳秋九月受詔知福之
泉州夫泉州福之鉅郡也而太守綂羣吏控制千里弛
張操縱運之掌指又可以行道之地也徳和以養于平
日騐于省署者益擴而充之則夫有所令而使民趨有
所禁而使民避有所設施指示使民觀感而化者當不
少矣愚獨慮夫天下之習溺于宴安小民之利匱于徴
[006-23b]
索蠶織漸廢而紈綺日繁田畮不増而坐食益衆小吏
夤緣絶流掩羣財盡力窮剽竊繼起雖有直指之使善
戰之將一功成而百怨聚但見其害耳而豈足以為利
哉相機而動因時而救宜無急于此者省刑罰薄税歛
之訓寛之一分之説視民如傷之意盖今之為民父母
者不可一日不存於心而太守為尤宜惓惓者矣昔韓
韶為嬴長願長活溝壑之人倪寛為内史不惜考課之
殿而渤海之政則又大率顧以力本齊之載在史冊永
[006-24a]
為令譽守經行權之法不過如此徳和之所以治泉夫
豈後于數君子哉愚見政日成譽日隆臺省之召廊廟
之擢皆自兹始矣予在翰林日濫考禮闈與徳和有道
義之雅也故敢舉古今治民之畧論之㑹地官郎中馬
君謁予文為贈因畢其説以忠告于牧民者
  送張節判還莒州序
士茍可以利物毅然由之不顧其後此殆古之所謂良
臣所謂君子也今則不然狙巧善避遇膚則噬遇腊胏
[006-24b]
則吐瑣屑則斷輪囷盤錯則棄而去之遞相委託以規
自便而亦不失賢名其有舉事不避譏發慮不迎合世
不謂之狂則以為戅雖號為衡度一時者亦未必䝉所
知若巧者之易雖知之亦未必若易知者之深也有如
不避機不迎合為上所知而又深知之茍非乆于其道
積信以發志者孰能與于此哉以予觀于安定張公大
猷殆近之矣公以太學諸生擢判莒州其初至莒也青
之屬地歳比不熟而莒為甚公慨然以為任且以為憂
[006-25a]
至私喟曰昔冨鄭公活青州流民數百萬光于史冊吾
雖不敢希蹤先烈而青之民則固前日之民寧可坐視
其病乎迺與守貳協力拯之而公之惓惓人自以為弗
及也于是東方藩臬諸重臣皆聞而賢之簡牒日下府
凡旁邑之疑獄乆弗决者率委之聴獄既乆疑即有異
同騰謗蠭起公不為撓屈至獄所輒趣召赴對考之此
可流此可輸作此可殺是是非非每浹旬而具故君子
以為難而習晏安樂脂韋者亦稍以為異矣迨再閲嵗
[006-25b]
人益信之士庻歌于里御史廌于朝又逾年為今年𢎞
治十年迺書政最于考部道之直守之固信之篤其有
益于天下而卒不可誣如是哉世有行道立信于朝而
責效于旦夕效之弗得而拂鬱至即棄其所學改轍而
驅者亦惑之甚矣此不惟予謂之惑天下之人皆謂之
惑也如使天下之人不謂之惑則褒徳之化不必詔之
四方而鄭國田疇子弟之謠亦不待見之三年之後矣
此予斷以為信于今日者將愈乆而益信也邪公既被
[006-26a]
命復治莒闗中之大夫士仕于朝者皆欣欣相與送之
而閻侍御允徳復徴予言以為贈顧予何足以知公哉
然予聞公先君地官公正綂中為賢大夫有聲郎省而
公子尚質今在選曹甚敏而文方為聖天子所嚮用則
夫光于祖考教于家而施之國與天下者寧有二道乎
哉予是以卜莒之政將日大也
  送南樂王大尹序
𢎞治乙卯天子既行春令國中念天下郡縣容有不䝉
[006-26b]
其澤者乃命冢宰簡進士三十餘人補牧民官于是錫
山王君汝昭得大名之南樂吾友邵地官國賢過以告
予予亟問之汝昭樂乎曰否然則有愠色乎曰否汝昭
方蒐經狩史考地至詢民風磨精忠運絜矩目若營四
海志若馳萬里問南郡之遺俗其禮義教化猶有如延
壽之昔時者乎其人從善服上猶有如樂韓魏公者乎
必籌意卜將劫手以行庻幾入南樂之境上操縱開闔
一放而凖以上不負簡任下不負所學其志如此嗟乎
[006-27a]
汝昭真能有志于用世不規規于身謀者哉士茍有志
于用世不規規于身謀則投之險阻而不懼嘗之繁劇
而不擾與之寂寞而不悲激之事變而不怒盖其志固
已定矣而何愠樂之為今天下之仕者其慕内任之重
則曰吾但為近光之臣則已安能校簿書戒期㑹與胥
吏長正相周旋出候使者晨往而暮歸也邪其解之者
則曰乘馬從徒呵有擁呼有諾此亦丈夫得志之所為
而又何鄙焉反復相持不過二者而惠民行義姑置不
[006-27b]
問吾恐隴蜀交于胷中非并收兼取其心有不愜者猶
卬首抗顔自號于衆曰吾志士吾志士豈知君子之志
一定于内而天下之事順趨于外而又安能置他議于
其間哉是故古人勞不坐乘不以為勞什九在外不以
為外其心以為不如是則天下之所以予我者無所于
用我之所用世者無所于盡故窮不得不堅老不得不
壯三公不得不介萬夫不得不往耳若汝昭者其誠有
古人之心哉不然何其臨事而能敬見義而有勇若是
[006-28a]
汝昭既偉才雅有髙志而國賢君邑人也前為許州長
者之政充然在人其講益之功又自有素奚待予言哉
然有不得不言者則予與國賢諸君子所望于汝昭其
遠且大者也
  送順徳何司訓序
吾友蔡稽勲介夫為余言其姑母夫何君廷用之賢自
蚤嵗以文章聲于塲屋八舉而不第且老有司貢之春
官召試于廷卒用其藝得司訓廣郡之順徳人曰其才
[006-28b]
有餘而命不逮也嗟乎世有篤志好學卓立于一時而
能不得展卒小就焉者獨子也乎哉盖聞之矣遇不遇
時也進徳修業者道也時達而道行君子不必也失時
以隳道君子不為也是故曽子不以敝衣而輟歌原憲
不以漏室而改絃其道誠然爾由今觀之其與中紺表
素軒車不容巷結駟千乘者賢否髙下何如也君子奚
論其身之顯晦哉力行不倦求足以名世而已矣何君
邃于易學以居晉江晉江之子弟聞其緒論者往往有
[006-29a]
得則其審于時義以反復道殆必有數假使終身敝漏
必且不改矧出而明道以推于人顧自隳耶雖然今天
下教學之廢甚矣其為弟子賢者則其私淑諸人所自
樹立也愚者則其氣禀之偏與怠其事者也至問其師
則漠不相闗是豈獨學者之罪哉彼為其師者罹拂鬱
則壯心沮歴窮困則鋭氣消比其得職非沉毅剛節之
士未有不怠于進修者也怠則不鋭惟因仍茍且而已
望其體包䝉法善喻激頽廢止朋辟使學政立而道理
[006-29b]
明風俗化而真儒出寧有是邪傳有之曰凡學之道嚴
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又曰擇師
不可不慎亦慮末流之有此耳然則當其事者寧可不
加之意乎或曰今天下誠有如予言者然業已成習卒
難變之子言母乃迂乎於戲此正尋常之大病而余之
所深憂也使世有慨然任道而誨人不倦其師範不立
而善人不多者吾未之深信也君素體道且清修出性
而好學晩不衰為稽勲君所稱述則固其人矧順徳在
[006-30a]
廣郡為賢才之藪又大有興理也此而余不言吾恐遇
大匠而不與論規矩見善射者而不與論志彀天下終
無復古之日矣豈惟余失人亦非介夫諸君子所以待
君之意也
  送劉都事致仕序
天下有二道出與處也出以致君行道而鐘鳴鼎食紆
朱綰黄不與焉處以隠身求志而棲遲偃仰不知呌號
不與焉然人之情難實而易名不好其所謂出處者而
[006-30b]
顧多好其所不與焉者故夫處巖穴則譏仕為通居廟
廊則病隠為僻考其所歸盖鮮有行其道而得其志者
茍行其道而得其志則仕止乆速進退用舍莫不皆同
可出則出可處則處不欺乎君不違乎親豈非聖賢之
中行而士君子所宜企及者乎今之君子盖有庻幾如
是者蠡吾劉君徳良其人也君始為邑諸生年及强迺
貢于太學藏修刻苦髮色有艾甫入官其未入也亦嘗
屢蹶于塲屋坎坷備至終無怨色撫巻諄諄曰吾以求
[006-31a]
吾志也既仕即得都察院檢校再遷至都事都察院者
國家紀綱法度之叢藪也凡諸藩臬郡縣激揚予奪刑
誅廢置之典莫有不由其論列而定者君三徙官其中
進隨都御史應對公家退與繡衣使者咨謀四方政令
風俗僕僕無少休亦無惰意曰吾以報吾君而行吾所
守也年七十乃上䟽請老則曰某以書生致身憲府遭
遇聖天子嘉其微勞晉秩為郎封先人之墓逮事兩朝
老無以報徳不去何求其出處坦然明白正大如是而
[006-31b]
已嗟乎四時之序成功者去應侯之所以保身也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二䟽之所以抗志也若君之壮而出耄
而歸豈不誠賢乎有古人之心哉豈不誠能出處不愧
于聖人之訓哉世有人而大言以自矜衒于衆及其無
所成而退也又假一去以為髙曰冨貴非吾所好曰吾
道未可行也亦何其用心之詭邪孔子曰進以禮退以
義老子曰知其榮守其辱君必有以知之而有以以之
固非茍焉為此以欺世者也蠡吾為京畿近邑土俗敦
[006-32a]
龎吾知嵗時賔飲黄眉皓鬚峩冠豸服䇿杖而往登階
而讓足為後進之觀下至雞豚之社偕故舊從子弟濁
酒共適亦足以暢其情而宣其氣其視功成近殆而不
知止者何如邪且吾聞都憲劉公汝器亦家居此固生
平伉厲守髙者君之歸益大有可宗者也君既戒行李
且發地官侯士賔偕鄉之仕者將往送之宣武門過謁
予言予因序出處之義以為君贈且以告其鄉之人俾
繼君而進者有所興起也
[006-32b]
  送少宗伯王公奉使歸省詩序
正徳戊寅秋七月聖天子大封宗室乃卜日庚子御正
殿傳制命文武大臣充正使捧節冊以行禮部左侍郎
甌濵王公思獻當之益府于是公別家數年矣念母太
恭人朱在堂年八十有五圖便道歸省焉縉紳之知公
者既喜太恭人之耆耋康寧食未艾之福又竊羨公以
天使之貴駐節里門入展温凊之禮領諸孫曽稱壽膝
下其樂有不可勝言者各為歌詩以歆豔之既成帙屬
[006-33a]
予為序予惟天下之事莫大于忠亦莫大于孝忠不出
于孝則無以為致身之本孝不移于忠亦無以騐竭力
之實故詩言錫類禮亦以戰陳無勇涖官不職為非孝
由是言之豈有二道乎哉公蚤以進士及第直詞林官
祭酒出入京國為海内學者師範洎其為秩宗也值國
家屢議大禮斟酌損益與時偕行所以忠于上者無所
不至而顯親揚名大有聞于天下孝亦豈外是哉抑公
今日之行尤有大焉者而余未敢述也今天下風俗刓
[006-33b]
敝亷耻日薄貪黷之吏布在郡邑政以賄成化以力梗
嫚侮之漸其變為犯公固嘗慨然有意澄清之矣大宗
伯為百司風化之首奉命以出又有周度旁諏之責其鼓
動作新之機端在是哉吾知奬一忠厚則刻薄之政沮
進一廉潔則苞苴之色喪尊王之論發而朝廷尊憂民
之意見而百僚肅使夫車轂所及風聲凜然節旄一臨
趨向頓改其有益于上下豈小小哉夫如是則使不為
徒出省不為徒入而忠孝之功益髙大而無疆矣若夫
[006-34a]
續江心之勝遊撫芙蓉之舊跡則公養志之暇自有餘
閒而非作者與予之所望于公也書以為詩序
  賀江知州榮封序
昔者先王以八柄馭羣臣法則内史掌之太宰綂之曰
爵以馭其貴曰祿以馭其冨曰予以馭其幸度材而授
位量能而任官其能力于官位者則寵命以予之是故
清白興而貪夫亷持重作而薄夫敦剛直遂而懦夫立
賞一人而天下勸矣所謂厲世磨鈍奔走士大夫豈徒
[006-34b]
然哉國家建立制度一法古昔凡郡縣官三載考績最
者秩以散階贈封其父母制誥以褒之章服以異之是
即先王予臣之意也夫草萊之士一立于朝茍盡其心
焉貴之冨之又推其所自逮親而顯之豈不為榮幸矣
哉世有茍且欺負之徒不念君之所以賚我者甚厚且
大往往納苞苴樂怠敖崇聚歛繁刑罰卒亦不旋踵而
廢之奪之其視此所得何如耶定州守江君文英為鳳
陽潁人自少以積學升于國子銓部召試之用優藝授
[006-35a]
同知歴沁通涿三州皆有能聲連得書最于部使者冡
宰三原王公亷其賢薦知定州初公以君年勞聞于上
天子若曰女惟克勤乃服昔吾使人視沁繁劇理五穀
登善良遂視通如沁視涿亦如之余嘉乃勲其進秩為
儒林郎贈其父為定州知州母為安人妻封亦如之命下
天官郎䟽其行事以請于館閣館閣以授舍人乃出官
錦角用軸玉璽用識絲綸用文期日以授之諸朝士知
君者相與喜曰盛哉盛哉直而亷勤而不煩謹而不畏
[006-35b]
宜其有此也夫士修于家而祿于朝以有今日之命異
時登之墓道傳之子孫生光宰木而波及後裔豈有既
邪詩曰瑟彼玉瓚黄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君子
其知所受福祿哉而後能此也予往以承顔道出于定
亦聞郡有江使君甚賢者及還京師乃聞進士太原陳
君之言益徴吾所聞因序君之可喜者以為君賀若夫
受恩能知必思報焉窮益堅老益壯則惟君所為他日
予尚得諮之宰屬稽之史傳以考君之晩節也
[006-36a]
  壽孫母封夫人七十序
嘉靖二年吏部尚書致仕徳興孫公配封夫人張壽登
七袠夏四月二十五日實惟初度之辰今少保大學士
鵞湖費公夫人封夫人之子也故公圖為壽以予嘗從
太宰公後且太宰公先子所薦士也屬為序予惟道不
外乎隂陽乾陽也其徳始之先之坤隂也其徳終之成
之隂以應陽坤以承乾隂陽合徳剛柔相與是故能變
化既成萬物也豈惟天地為然臣之所以承其君妻之
[006-36b]
所以承其夫亦猶是矣自唐虞三代以來若臯䕫若稷
契若伊傅周召竭力以終其君之事故天下稱為賢臣
若魯文伯若鄒孟軻若晉叔向以洎孟博士李景讓之
母亦竭力以終其夫之事故天下稱為賢婦事不同而
理同各成其能以畢其志易曰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臣道也妻道也信不誣哉予觀太宰公之仕自御史藩
臬以至都憲自少司焉宗伯司空司宼以至冡宰盖無
非以古人之所以事君者事君其冰檗自厲終始一徳
[006-37a]
大有聞于上下有不敢以易而述者即以夫人之所以
相公者言之言必恭貌必莊祭饋宴饗雖勞必親教諸
子婦雖至愛必嚴服食供奉雖有餘必約逮下雖仁必
有制凡公之所欲舉及所不欲行未嘗不相其成以合
于義其視古之令徳所以善承夫子以有譽于後世者
亦何歉哉太宰公今年七十有六方歛其設施開濟之
用為恬澹自得之樂夫人率諸子事之或遊于學或歌
于庠或勤于家塾詵詵向成有美繼述而夫人女克配
[006-37b]
元老累封一品夫人冰玉相映増光閭里予然後而知
天下之理果不可誣夫地承天故含𢎞光大而品物亨
臣承君故明良喜起而庶事康婦之所以承夫亦何以
異于是是宜夫人之壽耉無疆而諸福並集也家人曰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夫夫婦婦而家道正不在兹
乎且吾聞太宰公之祖司馬公昔為方岳有大勲勞世
有令徳而公與夫人所以培其基而達其枝者益厚吾
以是而知孫氏之日大也敢敬序之
[006-38a]
  徳壽堂序
福莫大于壽壽而康寧者十得其五焉壽而攸好徳者
十得其一二已為接踵而至矣其難易殊者何體有大
小也耳目鼻口四支肝腹腎腸以至齒牙毛髮所以為
康寧之具也體之小者也心所以為好徳之本也體之
大者也自夫耳不瞶目不盲手足不痿痺齒牙毛髪不
齳不&KR0034肝腹腎腸不疾以痛如是而臻于壽耉已非義
襲而致又况乎真能好徳至于期耋不衰乎是知壽而
[006-38b]
可貴也康寧而壽也不如好徳而壽之可貴也茍但以
壽不以徳則老株敗枿非不更嵗閲月之深而君子曽
以為壽邪若真定許母盧孺人者年躋八十所養如初
强時宗族之稱壽者莫不曰許母鄉鄰之稱康寧者莫
不曰許母抑孰知母之壽而康寧者亦徳之所致哉盖
許與盧俱為郡著姓母之歸許也為貳尹良佐公配逮
事舅姑今若干年亦且為人祖母矣凡中饋之務若五
飯酒醬衣裳以及佩帨紝紡雖至老未嘗不親為之諄
[006-39a]
諄言之使諸家人婦子有所矜式當貳尹公之在華亭
也每戒諸子曰吾少也困或墓而廬或耕而讀薪水之
勞惟女母任之今若非吾侔若婦亦逸于女母女尚念
哉故二子淬厲奮發底于有成而伯氏廷貴者復自國
學為壽光丞足繼其志孝友之風于前有光此不惟其
過庭之訓而孺人之力亦不可誣也是宜壽屆于百而
子孫之賢祿養之豐也哉初廷貴之壽光即迎養孺人
為堂以居之日奉甘旨母子煦煦然予固嘗聞之矣迺
[006-39b]
今𢎞治丁巳廷貴以事至都下因得悉母之賢且曰惟
二月哉生明母之初度辰也瑄無以顯揚又無以為壽
願得君子之一言歸以獻焉吾母其順矣乎嗟乎人之
福固莫大于徳與壽而其倫亦莫大于孝與忠有如世
繼其徳食君之祿以悦其親而親悦之名不墮業不曠
將天下其孰不稱之而矧吾同里閈者是宜名其堂曰
徳壽以著母之徳與壽光君之志也春令方燠籩豆静
止吾知鳩杖鶴髮登于斯堂子觴于前孫拜于後嘉賔
[006-40a]
四坐擁之歗且歌和順之氣幾何其不薫為甘露孕為
靈芝也哉雖曰靈芝甘露吾不可必也許氏之子孫其
必將由是益敦詩書仁義之澤以昌大其家于無窮也
顧珤未足以稱君子姑因李行人徳元之請序以賀之
且以志焉
  榮哀錄序
榮哀録者安鄉張公信甫之輓歌詞也輓之有歌始于
執紼盖古者送𦵏共力以致喪于是呻吟悼歎以寓夫
[006-40b]
悲痛惻怛之情及生死往反之道哀鬱于内而不覺其
發于聲音者如此也其後作者漸廣亦稍稍稱其徳行
著其功業頗近于誄然事以詞顯情以文著則君子亦
固未嘗不與之也此榮哀錄之所以繼作歟公以英偉
果毅之姿逮事三朝皆著忠謹敬皇尤竒其才自侍衛
比襲爵未再逾嵗即詔管三千營操練未幾遂命掌南
之前軍都督府事専管操江尋命修葺朝陽門復奉勅
選軍公每受命即夙夜驚惕不遑食寢賞罰明而不比
[006-41a]
故在軍中十餘年士卒咸信服而江淮之間鮮有盗弄
竊發者君之始來江南也陛辭賜蟒衣朝陽門成賜寳
鈔今上御極賜綵幣白金訃聞震悼賜賻奠官車船夫
公之所以圖報國家之心固為汲汲而國家所以寵賚
禮貌于公者亦何其隆且盛哉嗚乎君臣相遇自古以
為難故毅奔而牧戮閫以外不終者相望也幸而遇焉
則充國之諳練伏波之矍鑠行且老矣有如幸而遇又
幸而未老而忽焉朝露之易晞使夫乆蓄之將不得一
[006-41b]
試于偉績而有餘之寵亦不得優游于晩地豈不可悲
而歎歎而歌也邪若夫自大江而北至于國門二三千
里之間昔見公樹旄擁節之盛而今為轜車簍翣如此
則雖善喻之雍門致一之南華盖已自不勝其惋愕矣
而况乎行道之人哉是則大夫士之所以知公而歌公
者意有在也公諱恂鳳陽壽州人其世系宦蹟之詳嘗
載諸史傳碑版兹不著
  何淑人輓詩序
[006-42a]
此何淑人之輓歌詞也淑人為少宗伯紫崖先生馬公
之配貴州叅政汝礪考功員外郎汝載之母其輓歌詞
則一時卿大夫士所為哀輓而作之詩也盖古者送葬
必執紼則有歌以相之其謳吟哽咽之間而因以寓夫
悲思歎悼之意自薤露蒿里而降作者愈繁亦往往述
其行誼美其功伐王公士庶鮮不用之雖其言不免于
益文而所以哀終送死之情則固在其中矣淑人之歸
公也逮事舅姑能以笄年身任蘋藻蠶績之事増膏繼
[006-42b]
光躋于詞垣以至卿宰蘭桂森立登髙科者相繼凡海
内之言家學者必稱西克父子並榮令聞不已恩封祿
養近代鮮匹淑人亦且被三命壽屆七袠親見其福祿
之來如川方至宜若可以無憾矣而何以哀之盖公自
云吾少也貧甚井臼之勞淑人親操之下至時植字畜
率藉其力夙興夜寐嵗以為常故吾得専意于學問以
有祿秩今志幸少償諸子亦復成立可以息肩堂上而
淑人已矣於乎耕耨之功有餘而不得乆食其入庭木
[006-43a]
之䕃方茂而培植者去之茹辛嘗苦于五十年之間而
不獲坐享旨甘于偕老之境豈不亦大可哀也哉矧夫
三代而下樛木鵲巢之詩不作自食祿之家以及閭巷
能以恩逮下而無嫉媢之心者幾人哉若淑人之為主
母及愛其㓜子弇若已出慈惠惻怛不由勉强使閫以
内見而聞之者賢者有所勸而不賢者有所悟而改則
雖詩之永言之五噫而三嘆之猶有不足以盡其涵泳
之指深長之思者也此輓歌詞之所以不得不作與公
[006-43b]
名廷用字良佐以文章道誼為一代偉人言行政事無
不卓然表見于世讀是詩者溯流求源則公之平生自
身而家而國其可知者又如此珤公㑹試所取士也既
習知懿徳愴感自異故詩成而公命珤序之
 銘
  遠心齋銘
予既以遠心銘齋客或謂予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操
之則存舎之則亡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噫嘻吾子之
[006-44a]
論所謂知近而不知遠夫萬物莫靈于人人莫靈于心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而心也者又人之所以參三才而
贊萬化者也凡夫飲食起居之微鳥獸草木之繁君臣
父子夫婦長㓜朋友之彝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無不
于是乎總括而運用之盖非宅之髙明光大之域遊之
不息悠乆之境居之幽深𤣥遠之地有不足以充其體
而達其用廣其量而盡其才也彼世之為心者徒見放
失之害是以拘拘翦翦設禁衛而立隄防其所為出入
[006-44b]
而居遊者不越乎四體百骸之間而已自以為心可無
亡也然而靡曼引之目鐘鼓誘之耳椒蘭齆之鼻香羶
甘滑爽之口晏安佚樂移之手足日流于汙下昏㝠之
區而不自覺者則豈遠之害哉彼其安于小成狃于近
利拘于氣禀蔽于物欲見近而不見遠以至此耳然後
知吾之所謂遠者非游之千里放之汗漫之謂也不離
于萬物之中而常超乎萬物之表充塞乎天地之間而
不出乎天地之外是故置之市㕓車馬而不聞其諠處
[006-45a]
之絲竹帷帳而不見其華娛之白台閭須而不知其美
嘗之﨑嶇險阻而不覺其難棄之擯斥寂寥而不厭其
淡泮渙乎從容乎若與神明遊而上帝居不但如是而
已舉而措之天下之民則鼎彝旂常之功不能夸其志
廣堂方丈之奉不能淆其慮湯鑊斧鉞之威不能挫其
節是豈拘拘翦翦畏首畏尾見目前而不見萬里謀旦
夕而不謀悠乆者之所能彷彿哉則知心固宜近也非
世俗之所謂近也心固不可不遠也非世俗之所謂遠
[006-45b]
也此靖節之所以咏為歌詩而予之所以名齋也歟既
已對客乃為之銘曰人惟物貴心為天君惟聖與狂繇
一念分彼昏不知小近是昵或懷晏安或邇聲色君子
遠心匪遊千里不累乎物迺契于理圭組軒裳紛綸我
前我方超然遊天地先髙明以居廣大是宅萬類同春
八荒我闥顔也不改孟也不動涵泳從容入聖之境
 墓誌銘
  封徵仕郎戸科給事中朱公墓誌銘
[006-46a]
正徳戊寅夏朱都諫應周將往冊封便道歸省余既嘗
為文為其父豫菴公壽比秋七月命方下而豫菴之訃
至矣都諌則復衰絰以狀泣請余銘余悲其能孝而弗
獲遂也安可辭按狀公諱文興字世盛行九豫菴其別
號也世為閩之莆田人祖唐古田令璣始自光州來徙
遂定居焉在宋代有顯者凡十六傳而生雲隐公體隆
雲隐生二子長贈户部主事允珍次允忠允忠生大五
公榮則公之祖大五生榕坡公椿則公之父也母唐氏
[006-46b]
公生而天性髙邁事父母曲盡孝謹飲食衣服必豐必
潔居喪哀毁踰禮凡殯𦵏祭享賔客之費皆出已貲弟
或請助之公曰吾力尚可為也處兄弟友愛備至終身
未嘗分析朋舊有患難無問晨夜必赴援至罄家所有
以濟其事鄉人皆以為不可及疾惡甚嚴人有過輒面
呵雖遭强有力不為怵或疑其近訐則曰我性固爾不
可矯焉以殉俗也尤篤于教子嘗言學必自立志始志
不立雖有成不足觀也正徳辛未子既舉進士為給事
[006-47a]
中迎養二親京邸甲戌封徴仕郎戸科給事中給勑命
公具衣冠北向拜謂其子曰吾志丘壑乃今服天子寵
命顧吾老矣弗能報也汝其勉之是冬南歸丁丒夏復
至京師居數月而返以戊寅春三月二十日遘疾卒于
正寢距其生于景泰丙子九月二十七日享年六十有
三配葉氏封孺人有内則子男一鳴陽即應周禮科都
給事中以操識有聲瑣闥女一適洋城鄭居漸孫男二
士貴士英孫女二長許戸部廖郎中慶之子衍箕次許
[006-47b]
太倉黄知州廷宣之子某將以某年某月某日塟于某
山之原公早有用世志考訂古今窮晝夜不息尤練習
律令人情真偽一見瞭然事有卒至輒迎解曲當晩益
為閭里所信服有争閧者皆取平焉言議不及官府自
部使者及郡邑大夫率强而後見修葺家祠封識上世
墳墓整飭祖居為費頗廣俱未嘗歛及族人族人徳之
暇日偕一二耆舊登八壺泛蘭陂徜徉為樂每貽書其
子必戒以忠孝大節直躬而行以達于家而範于鄉其
[006-48a]
古之所謂逸民者哉是宜銘銘曰學先立志古亦有言
行之終身衆人所難曰直與方公若有得以畀其子遂
昌于國其昌伊何青蒲皂囊降勑自天于親有光維親
之光亦親之志潛徳載輝昭示百祀
  劉母姬氏墓誌銘
余與翰林學士襄垣劉公舜卿嘗同居京師之南薫里
里多劉氏且門閥輝赫子弟詵詵皆成人余時異之公
曰此吾族人也逾年公族弟錦衣千戸鉞衰絰詣予言
[006-48b]
曰鉞不幸先人捐館諸父亦逝唯祖母在堂今復没矣
惟祖母實佐先祖起家以有今日竊懼懿範冺焉不傳
無以示我後人罪實在鉞乞一言為鉞祖母銘予與學
士公同寅又居同里知其族之多賢也重以請安可辭
按狀母姓姬氏處士劉公諱剛之配也世為大名府魏
縣人父諱管成母趙氏母自㓜端重簡黙不妄笑語歸
處士逮事舅姑姑楊氏内法峻嚴母親執舂汲必勤必
慎縫紉烹割漿酒之事無不精潔以孝養聞初處士先
[006-49a]
世本上黨襄垣人永樂間占籍京師逮處士資地尚約
每謂母曰生事如此奈何母笑而不答强之則曰丈夫
顧立志何如耳服勤力作俟命于天富與貴寧有種乎
辛苦吾不敢惜惟君勉之處士乃一意幹蠱無復内顧
母亦佐以勤儉不遺餘力家寖以興不十餘年遂致殷
富治第宅闢田圃一時里巷罕儷其盛母實有力焉性
慈惠見貧乏不自振者輒賙給之年三十餘不御葷肉日
惟焚香誦佛而已平生表裏一致不解作謾語衡星算
[006-49b]
目皆不欲識曰吾知秉吾心耳人亦感其誠實不忍欺
之生三子皆賢而好禮與諸縉紳遊遂為晉中著姓母
年八十鄉大夫士咸繪圖賦詩為壽車馬喧闐見者莫
不稱其有徳盖又再逾嵗而卒正徳丁丒八月二日也
距其生于宣徳甲寅十月二十三日享年八十有三子
三人長文聰娶郭氏繼章氏次文達娶鄧氏次文政娶
張氏孫男四長即鉞錦衣衛副千戸娶侯氏次鑑娶封
氏繼郭氏鑰錦衣衛冠帶總旗娶侯氏錫錦衣衛校尉
[006-50a]
娶鄭氏繼姚氏孫女四長適沈芳次適錦衣衛指揮僉
事韋章之子玊次適鄉貢進士魏瀾次適前錦衣衛指
揮僉事鎮撫司理刑牟斌之子舜臣曽孫男五永年永
賢世臣藎臣某曽孫女一將以是年九月十一日合塟
于宣武闗南白紙坊棗園之塋三子皆先母卒晩年就
養諸孫鉞于諸孫為最長故後事鉞主之於乎處士以
勤儉興家而母主于内有夾輔之力逮至三子克紹父
志諸孫各業文武遂大其室偉然門閭于前有光而母
[006-50b]
亦躋壽考親見家道之有終矣身食其徳而功歸于夫
子慶及其子孫是大有勞于劉氏也是宜銘銘曰惟姬
氏出周裔生于魏嬪于晉以大劉之世若國有勲以昌
厥嗣若帶若礪帝持厥契家人大成百祉川至亦既壽
考一畢其志餘慶綿衍豈曰無自銘徳于幽昭示百祀
 墓表
  先祖贈監察御史府君墓表
嗚乎立身揚名孝子所以顯親立功立徳君子謂之不
[006-51a]
朽若吾祖垂詩書禮樂之澤至家君而益昌大可謂無
負斯言矣然珤侍家君二十年雖顯融聞望未嘗有徳
色固知有罔極之思焉他日乃謂珤曰女祖邁種徳乃
及後昆流風在予罔敢失墜以有今日爵為大夫得食
五鼎未嘗有曽參一日之養季路百里之負衘哀負隐
五十餘年竊懼潛徳之耀世遠而弗傳焉女其念哉珤
用是悚惕謹敷家君稱述之辭刻兹石表先祖諱麟字
文祥世為藁城人祖永考友智俱以令徳著于鄉里先
[006-51b]
祖㓜警敏學問得之天成平曠明爽不為容餙而潛有
大志永樂之癸卯年未弱冠偕老儒入塲屋遂以春秋
擢鄉進士授平陽臨晉學教諭循循誨人用説桎梏居
數年值縣令缺官府畀以印章曰惟爾賢百責爾署之
性素長者不以嚴刻繩下有坐法當捕者釋不問遂抵
罪謫韶州英徳河泊使時北人不習南行多為危而沮
之先祖悠然若有妖壽不貳行法俟命之意乃擕家而
赴朞年卒于官年始三十有二卒之逾三月而家君生
[006-52a]
焉自先祖官臨晉時時氏夫人已棄中饋繼室以徐孺
人則先祖妣也祖妣出廣信上饒名族父縣令公聆知
藁城没而家焉祖妣實其長子乃歸于我性婉嬺幽潔
而有烈志年二十六有先祖之喪力圖反塟廣東去北
方且數千里衝突瘴癘出入魚龍之窟寡妻弱息盖亦
有顛沛而不能反者祖妣獨毅然扶柩北上乃擕時夫
人之孤曰璽及家君以行懸命舟楫矢心節義過父母
之邦而不留卒還藁城以安于窀穸鄉人聞其來曰賢
[006-52b]
哉孺人莫不壯而悲之既乃命先伯曰璽女業家命家
君曰玊女就外傅無沗爾所生詩書禮樂具在女其無
忘爾父之志家君泣而受教奮迅自立勤學不倦祖妣
益苦節脱簪珥以供之無斁天順甲申間家君舉進士
喜且悲泣謂姻黨曰昔吾問闗嶺海之間渉澎湃履巉
巖冐險衝危萬死一生豈知今日得復見吾兒成立邪
縣大夫聞其詳以上于郡郡以奏之天子若曰郡有徐
節婦者靡他自矢有共姜之操教子以義有范母之慈
[006-53a]
宜表之以勵風俗天子若曰可哉其旌其門曰貞節事
下以聞祖妣悽然曰吾以酬吾志而已而顧䝉寵命俾
有今日歸報于地下宜無憾矣明年卒于京師享年五
十有七時家君為御史監察廣東道乃以喪歸袝于先
祖逾三年復起為山東道監察御史皇帝勑曰國家寵
任事之臣必有推恩之典其贈御史玊父麟如其官母
徐氏為孺人嗚乎為人子者養能及其存榮不没于後
則飲水亦懽捧檄為動而况于鼎食恩封乎不幸而養
[006-53b]
有不逮則終天之慕曷其有極此家君所以仰天而椎
心者也家君累官山西按察使以雲南副使致仕娶趙
氏民望之孫趙府紀善凖之子子長曰玠舉成化丁未
進士為監察御史珤亦偕兄舉今為國史檢討嗚乎祖
作之則貽謀無窮善政善教則家君之所以克承徳而
垂令聞者也世之君子豈知榮華發于冰霜煖律回于
幽谷乎謹述大端將圖不朽以請命于家君縣尹穆侯
濟之聞之喟然走謂曰彰善癉惡樹之風聲固有司之
[006-54a]
職也此不與力溥實耻之家君三辭侯曰固以請乃相
與琢石刻辭用昭遺徳云
 
 
 
 
 
 
[006-54b]
 
 
 
 
 
 
 
 熊峯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