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8 古廉文集-明-李時勉 (WYG)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亷文集巻十二
  附録
 雜著
  勅命
勅曰國家置文學侍從之臣而用之於講讀所以資其
學問之益盖非博洽端重之士曷足以稱爾翰林侍讀
承徳郎李時勉早以經術發身賢科荷先皇帝期待之
[012-1b]
厚俾進學于中秘既屬秋官克著聲稱遂參史事遷職
侍讀行藝卓著益勵不懈是用錫之勅命以示褒奬於
乎講讀以明道而治所由出也士之欲致君澤民者莫
出於此其益懋誠敬正學以言用光我寵命欽哉洪熙
元年三月日
  誥命
朕惟翰林學士之職朝夕左右所以備顧問典詞命非
内外百司之比故必簡學博履正之士居之庶以稱厥
[012-2a]
官焉爾行在翰林院侍讀學士李時勉科第入官持志
端慤事我皇祖皇考薦登侍從以至于今纂述編摩率
殫乃力暨三朝信史益克盡心是用進爾官資俾貳其
長㢘厚祗飭久而不渝考質論思允稱厥服今特陞爾
階為奉直大夫職如舊用示褒嘉夫文學施之朝廷者
必推於先王之道乃可貴也而自古君臣之相知難矣
朕既不忘爾勞爾益圗懋厥績以永有嘉譽欽哉宣徳
八年九月日
[012-2b]
  御祭文
卿以剛介之資通敏之學發身科第進職詞林厯事累
朝多輸誠悃列聖眷遇賢譽用彰爰自翰林遷掌太學
作興造就士類有成方諧致政之休詎意遺榮之速倐
茲聞訃傷悼惟深遣祭卿靈尚其欽服景泰年月日
  誥命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我國家昔有老臣厯事列聖常懐
致主之志確守為儒之規惟身雖沒而猶存肆恩已頒
[012-3a]
而重錫故國子祭酒諡文毅李時勉孜孜問學&KR0548&KR0548
存紬史講經懋克脩於厥職責難陳善尤克罄於爾誠
迺掌玉堂迺師璧水領袖華國之衆彦模範用世之羣
英晚節髙進退之風夜臺承褒䘏之澤尚鬱士論致達
朕聞今特贈爾禮部左侍郎改諡忠文於戯繼迹先賢
得此易名而良鮮竦聽後覺由今垂譽以何長永矣不
忘嗟哉無愧成化年月日
  像賛
[012-3b]
   老友楊士竒賛
氣充而志端外和而内剛其學也本原純深其文也篤
實輝光史館謹嚴經筵裨益有規有矩惟正惟直玉署
金馬四朝于茲國有老成儒有表儀胄監成賢允屬耆
老需祐隆平天子有詔
   弋陽李奎
其儀慎肅其貌清癯志奪三軍之帥胸蟠萬巻之書行
之潔也無愧古㢘之號學之確也誠為君子之儒厯登
[012-4a]
華要處之裕如節操貞松勁栢襟懐秋月氷壺于以揚
芳翰苑負文章之重望進秩胄監為天下之師模又豈
不與昔之令狐綯孔穎達之並駕而齊驅者乎
   自賛
爾之貌不魁梧而秀麗爾之心不機警而婉委爾之學
問不廣博而深宏爾之文章不豐贍而華美動止粗率
言辭鄙俚徒竊科名以取禄位承荷寵榮恬不知愧雖
然爾生六十有六矣不為不仁不為不義不矜已而傲
[012-4b]
物不徇私而慕利於人而無所争居官而無所恃今之
所以貌敬而不忍欺者其在此歟吁汝其慎之以保終

  行狀
   朝列大夫翰林學士國子祭酒兼脩國史知經
   筵官致仕諡忠文安成李懋時勉行狀門生湖
   廣按察司副使參賛廣西軍務前翰林編脩同
   脩國史同邑中溪彭琉述
[012-5a]
先生諱懋字時勉號古㢘姓李氏其先系出南唐烈祖
第五子景逿之後景逿累封江王嘗為䖍州節度使簡
易節儉號稱賢王王之子曰瀚宋平江南瀚匿跡䖍吉
間吉守李鬯聞其賢求見之不出乃辟其子先為閻嶺
鐵務官俾以禄養遂家安成東門光三子十一孫孫兩
為府尹一為縣尉自是子孫益蕃衍擢髙科登仕籍者
比比其人有諱疎林行正一翁贅居梅林劉氏遂家梅
林梅林之李自正一翁始諱本字源芳先生曾祖也諱
[012-5b]
煒字文明先生祖也皆有隱徳考諱夢觀字思誠端厚
坦亮洪熙元年以先生貴贈翰林侍讀承徳郎宣徳八
年加贈侍讀學士奉直大夫妣凍坑周氏繼社背王氏
俱贈為安人加贈為宜人五子長時傑號恒心性耿介
穎悟過人次時春早卒時魁時彦其第五即先生也先
生生洪武甲寅八月丙午先夕學士翁夢一異人至家
神光&KR0177然翌日生先生明年晬日翁循里俗告祖先畢
鋪席于地羅置書冊筆墨錢菓諸物於席上為試周先
[012-6a]
生先取筆次取墨又取書學士翁大喜曰符吾夢矣五
嵗屹如成童投靜室勤學隣兒有牽引戯狎者輒辭去
七嵗孝經小學四書皆已成誦十二三詩詞歌賦語皆
驚人十四五言動不茍即以聖賢自勵嘗曰顔子不貳
過不遷怒曾子日三省其身予所願學者二子也十六
入縣庠大肆力於羣書攻習舉業之外益究道徳性命
之學寒不能置爐炭擁重衾實木桶置足其中達旦不
寐其刻苦類如此訓導城門持真尹先生理安胡先生
[012-6b]
皆篤行儒者一見先生竒之嘗曰李時勉用心理學豈
詞章之儒可比丁丑學士翁寢疾先生親侍藥食不就
寢席者旬餘無怠容是年七月學士卒先生與諸兄居
喪治葬率循文公家禮行之已夘十月釋服永樂癸未
中江西鄉試明年甲申中㑹試賜同進士出身時太宗
皇帝御天下慨然作新人材興起斯文於進士中簡明
秀通敏者二十八人改翰林庶吉士俾就文淵閣讀書
免常朝光禄供膳司禮監給紙筆内庫給鈔為膏火之
[012-7a]
費盖期之於伊傅周召韓栁歐蘇諸賢而先生與焉先
生益自淬礪磨濯造詣精深同列亦多推讓之明年預
修永樂大典丙戌三月丁丑王宜人卒于京先生與兄
恒心奉柩歸葬居喪如禮七年春起復是年車駕幸北
京仁宗皇帝居東宫監國召入直房修書尋徵赴行在
賜路費鈔六十錠至則命錦衣衛撥官房預修太祖髙
皇帝實録十年壬辰授刑部湖廣清吏司主事時四境
苦於寇盜有捕送法司者輒峻拷訊雖連及平人亦不
[012-7b]
為之伸理先生獨推情審辨不事煅煉獄成待決者止
十七八人其存心仁厚用法平恕多類此刑部尚書張
公稱之曰李時勉古仁人君子也十一年授承直郎十
二年詔重修太祖髙皇帝實録先生仍預焉冬十二月
進承徳郎十六年實録成賜鈔襲衣文綺改翰林侍讀
九年夏四月庚子奉天文華謹身三殿災太宗皇帝降
勅求言先生備陳十五事一曰停止工作二曰罷四夷
朝貢三曰沙汰冗官四曰賑恤饑荒五曰慎選舉六曰
[012-8a]
嚴考覈七曰清理獄囚八曰罪黜贓官九曰散處韃官
十曰罷遣僧道十一曰買辦作弊十二曰闕/  軍夫
十三曰矜免侍親充軍生闕/       十五曰
優恤軍士所言多中時病有㫖下所司行之未㡬為飛
言所中下獄二十一年七月邊人内侵太宗皇帝念前
所言散處韃官諸事慮患深逺特宥之仍舊職扈從北
征先生出闗墜馬折左股舁歸京療凡三月餘跛不良
行洪熙元年三月仁宗皇帝頒賜誥命封贈父如先生
[012-8b]
官妣及妻劉氏皆為安人先生既受勅感激思圗報稱
因覩時政日漸違節賞罰予奪恩讐太過鮮愜中外之
望仍備陳其事若干條析為二本其一厯言朝政得失
利害其一専於責難陳善具言此本乞留中勿使外知
前本宜付所司衆議行之二本既進即焚其稿仁宗皇
帝見所言峻直怒甚中官從而擠之次早臨朝震怒命
將軍以所執金瓜撲之瓜及體者十七八脇肋已斷其
二意其必死矣命曳出及視之神色不動猶能言時侍
[012-9a]
講羅汝敬亦嘗言事上罷朝諭吏部曰李時勉羅汝敬
俱有才幹在翰林院閒了其改為監察御史李時勉交
趾道羅汝敬雲南道俱令掌道毎日問囚一起言事一
章凡三日先生三上章言事遂下錦衣衛獄施以嚴刑
先是折脇内向不相着及用挺棍而斷肋忽自接人謂
先生忠誠感動天地若有鬼神陰相之也宣徳改元冬
十月宣宗皇帝幸萬嵗山謂左右曰李時勉所言為社
稷計忠臣也立召至前備問激怒先帝之由先生奏對
[012-9b]
懇切感動聖𠂻特憐而宥之仍為侍讀預脩太宗皇帝
仁宗皇帝兩朝實録五年庚戌五月陞侍讀學士一日
駕幸史館撒金錢賜儒臣拾者争趨前先生獨退立不
進宣宗皇帝獨呼前拾故得金錢尤多無何駕幸文淵
閣命内臣舉金盃次第賜諸學士飲至先生獨名呼之
曰李時勉卿非朕安得飲此酒先生叩首謝曰臣䝉陛
下再造之恩不勝感戴自是傅保而下始知聖意寵眷
先生日隆七年壬子命為南京鄉試考官秋還京八年
[012-10a]
癸丑掌翰林院事一日得風疾不語上聞之惻然遣中
官賜寳楮二百錠偕太醫院官就其第視疾給藥連三
日中官更至守視奏報頗愈入謝恩仍賜休息九月頒
賜誥命贈父如先生官妣及妻皆宜人十年已夘預脩
宣宗皇帝實録是年秋命為順天府鄉試考官正統元
年丙寅兼經筵講官三年戊午二月給授勳階協正庶
尹四月實録成陞學士六月給假還鄉祭祖東里先生
不忍舎以序送之又嘗為李氏族譜序及賛則東里重
[012-10b]
愛先生大畧可見四年己未先生在鄉嵗旱苗將稿先
生齋沐率鄉老徒步犯烈日禱大雨沾足禾稼豐登先
生初得善地于中村適有故人劉君伯淳死遂與葬之
是年以劉宜人暨兄時魁二喪在殯未葬力求善地葬
之又遷葬兄嫂子姪凡六喪地皆新得得皆以義非力
取也又創南溪居室令第二子養敬居之秋七月還京
六年陞國子監祭酒八年癸亥重建太學成上命先生
致告于文廟九年甲子三月朔上親釋奠先師孔子禮
[012-11a]
成視學賜坐先生講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經大法甚悉
末復陳諷勸之言音吐洪暢天顔悦豫一時文武臣僚
肅然聳聽莫不欣喜明日奉表謝恩賜紵絲衣一襲羅
衣一襲又賜宴于廷斯文際遇之隆未有盛於此也先
生在監多所建畫上皆從之師生稱便諸生有疾親給
醫藥有貧不能娶死不能葬者為給費賙之其教諸生
以毋自欺為本以忠孝為先隨其才質髙下誘引成就
之絶私謁之路杜幸進之門革奔競之風禁淫蕩賭博
[012-11b]
之習諸生數千人皆肅然樂從其教成徳達材彬彬軰
出國學得人於是為盛丙寅先生屢以老疾乞致仕諸
生伏闕請留上以太學師資之地方倚老成不許其去
丁夘先生年七十有四病益深上章乞骸骨上覽其言
甚懇切遂許之詔兵部具舟陛辭之日賜鈔一千貫命
光禄具酒饌錢之及行達官顯人多出崇文門外以敘
别太學師生以綵幣製旗帳各為文詞諸生親厚者又
命工繪恩榮歸老圗取其事為十題求諸名公識以為
[012-12a]
贈以頌先生之徳翰林舊知亦各為文為詩教坊諸樂
工椎大皷雜以金石絲竹之音喧然前導送者凡三千
餘人逺近觀者塞路一時行旅不得往來商賈為之廢
業莫不嘖嘖焉稱羨以為榮至有為泣下者諸生又以
先生平日㢘潔自守行李蕭然乃集白金數百兩為贐
先生悉郤之今太師吏部尚書王公直為十題稱先生
漢之疏廣唐之楊巨源不能過也其餘若禮部尚書胡
公濙工部尚書髙公榖左都御史陳公鑑禮部尚書王
[012-12b]
公英國子祭酒蕭公鎡侍講陳公詢徐公珵修撰劉公
儼檢討錢公溥司業趙公琬南京祭酒陳公敬宗皆有
文為贈先生自北歸以故居去城稍近倦於逢迎遂卜
邑西三十里其地曰梅礱創隱居焉逺方慕名以求文
至者踵踵相繼先生以病多謝去前此土俗不立社不
祭社厲過夏多缺雨先生創空地為社又創地為社厲
壇率旁近之家循古禮祭之約以為常至是雨澤應期
連年皆熟父老喜曰古有隨車雨先生似之先生雖處
[012-13a]
林野而其心未嘗不在朝廷景泰元年三月嘗建議四
事一曰奬忠節二曰修武備三曰加恩賞四曰通和好
具本遣長孫騏達于朝騏既行三日先生在别墅病作
四月十二日謝世享年七十有七易簀之先戒諸子曰
治後事悉如汝父送汝祖循古制勿尚浮屠言訖而逝
無一言及家事有司以聞上深加悼惜遣官賜祭是年
十二月某日葬雙峯鋪東某山向葬之日大雪送者㡬
千人初娶縣背劉氏繼冠縣劉氏子男六人曰融字養
[012-13b]
和廙字養敬皆卒原字養源剛字養健早卒縣背出也
艮字養道鼎字養端冠縣出也女二人河南參政王公
瀘源第五子固始教授邦正禮部郎中陳君鉉長子晉
其婿也孫男十九人騏驥驊駢顒知縣馴泮生昻監生
曾孫男二十五人先生徳性粹美操履脩潔事父母處
兄弟孝友篤至事君忠義激發不為身謀遇朋友誠而
有禮緩急可以託死生修撰彭君汝器抱疾無子弟在
側先生以同年故竭力扶持湯藥如至親然既卒哭之
[012-14a]
盡哀具衣衾棺斂如儀已而有命遣族人傳送其喪歸
葬先生仍為裒集所為文稿付其子初太常博士劉君
履節有交趾之行妻病子且幼乃以託於先生而去去
未㡬妻死先生為之斂殯如禮是年劉君竟死不反先
生撫育其子女如已子長為娶妻教以經學俾有成立
發身科目仕至國子助教皆先生力也其篤於友誼如
此平居衣冠端正凝然不動與人語詞嚴誼正是非予
奪確乎其不可易天下之人聞其名而慕接其貌聽其
[012-14b]
言為之改行易心者衆矣其在朝尤為公卿大夫所推
重少師東里楊先生嘗稱於人曰時勉當今第一流人
也故於經濟大畧宻與商論者居多侍講鄒先生緝曰
時勉可追配古人學士髙公榖曰先生文學足以嫓美乎
陸贄忠義足以追蹤乎汲黯道徳足以比肩韓愈世以
為知言先生學問奥博詞翰兼美有得其片言隻字者
寳重之如拱璧故平生文稿多為好事者持去所存於
家者殆十一二耳既葬之後其遺孤屬琉以狀而琉稽
[012-15a]
於王事未及成又二年琉致仕歸巡撫江西都憲韓公
雍以先生節槩上言賜諡文毅琉念先生與先君編修
公最相善而琉兄弟皆受學焉嘅先生不可復作思欲
昭其徳於不朽實琉之大願也第先生之徳髙大逺宻
非拙工所能彷彿形容謹述其槩如右俟知者采焉
  故祭酒李先生墓表
   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泰和王直撰
先生諱懋字時勉姓李氏系出南唐江王景逿之後世
[012-15b]
居安成之東門以宦學顯曾祖源芳祖文明父思誠皆
有徳誼而不仕先生少負大志勤於學問窮性命道徳
之奥於書無所不讀永樂初取進士第太宗皇帝鋭意
文學擇進士之尤者俾盡讀中秘書學古為文辭先生
與焉其文學日進有盛名以母憂居喪務盡禮服除授
刑部主事而所治無寃入與修髙廟實録成授翰林侍
讀先生自以䝉恩厚思所以報殊遇早夜孳孳盡其職
凡事有當言者輒以聞上亦多所聽納雖時被箠下獄
[012-16a]
旋復釋之宣宗皇帝尤肆矜容陞侍讀學士待之加厚
賓興之嵗三命典文衡上臨軒策士則命讀巻人皆服
其公正統初上御經筵命先生兼經筵官當進講必盡
誠敬冀有所感悟上亦為之傾聽聞者莫不稱善以為
范淳夫其人也時太學缺祭酒而難其人諸公皆謂莫
如先生相與言於上遂以任之諸生數千人皆習經藝
先生開導訓誨各因其才以窮其㫖趣俾有所領解如
飢者得食渴者得飲於是小大皆有所造就病者有醫
[012-16b]
死者有歸其未娶者俾有室皆先生出資為之倡而仁
義之行成焉諸生事先生亦如子之事父有急必赴雖
危難不避賢才之盛彬彬焉一時見於用者人皆以為
宜車駕視學行釋菜禮退御彛倫堂祭酒當以經進講
而先生久病嗽人疑之至是升堂愈敬慎色溫氣和賜
坐西南隅講尚書闡明帝堯所以親親仁民協和萬邦
之道辭㫖清逺聽者忘倦上為之喜甚賜予有加明日
入謝又賜宴錫衣一襲人皆謂先生宜之正統十二年
[012-17a]
以老疾乞致仕諸生亦拜疏乞留先生請至再三上亦
察其病許焉賜鈔二百錠官以舟載之歸之日滿城送
者無貴賤皆嘖嘖稱道諸生則曰先生歸矣吾何所視
法哉連數十里奔走涕泗如送其所親先生既歸卜築
城西山水間不與流俗接惟教子孫及鄉族子弟使讀
書為善而已其徳行文章蔚然為天下之望盖有嚮仰
不及之嘆者景泰元年四月十二日以疾卒于家事聞
上命禮部致祭逺近士大夫皆弔哭往來不絶者數月
[012-17b]
其生以洪武甲寅八月十三日享年七十有七娶劉氏
封安人先卒生男四人養和養敬養源養健繼室劉氏
亦先卒有男二人養道養端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
里某山下予與先生同郡人同年取進士又同入翰林
仕而同朝者四十五年思請益於先生以老終而先生
遽去今又棄予往矣予何能不哀先生既葬子養源等
謀於其鄉之大夫君子求予文表墓上嗚呼予聞昔安
定胡先生之墓為之表者歐陽公也今先生之墓當求
[012-18a]
如公者屬筆焉予文何足以揚先生盛美哉然不可辭
也故述其行之大者俾刻焉
  古㢘李先生小傳
   門人行人司行人尹恕撰
原/闕
[012-19a]
仁宗改元先生又疏陳若干條為二本進皆犯顔格心
之言扶持綱常之道左右不悦構之上閲所言峻直召
問不屈命撲之折脇曳出不死改行在交阯道御史日令
問事具條以進次日有㫖繫獄遇良醫得活在獄中水
漿不入口者五日而神氣自若卧㡬一月而愈是時庸
人孺子皆知先生忠義所為若有神明䕶佑非偶然也
宣宗皇帝嗣承大統先生在獄惟吟咏情性自適是年
秋有燕入於先生幕聲喧不已時同獄者以為先生喜
[012-19b]
其夕就寢忽夢渡橋橋斷下有一覆舟從舟背而渡有
水崖不得上傍有一朱衣人扶上之云明日橋成可無
事矣覺乃夢中爾天明果宣至文華殿内見上推詢建
言之由先生復以忠鯁之言對遂命收獄輒取回再問
其由辭語如昔復呼至前欲備詢之先生誦向前所言
至第六事少止上曰事尚有何以不言先生曰天威嚴
重臣不能記其詳矣上㣲哂曰是第難言耳汝之諫藁
在否先生對曰藁已焚矣臣讀聖賢書忠孝是先敢不
[012-20a]
直對上以其言始終不變可任以事宥之命以次日早
大班謝恩仍授翰林侍讀宣徳元年冬十一月也未㡬
預修兩朝實録初先生在獄時有一布衣老人鬚髪皆
白徧詣諸縉紳大夫門稽首曰李侍讀一忠臣今置之
死地宜急拯之以扶名教後先生復職求其人不復得
咸疑以為異人云厥後上臨内閣親賜諸閣老酒呼先
生賜之且曰卿非朕安得飲此酒先生頓首謝曰臣荷
陛下再造之恩不勝感激五年春上復以金甌賜諸閣
[012-20b]
老宴以次該先生飲先生曰臣可與陛下同飲不可與
陛下同器上遂易甌與之一時諸公咸服是年纂修兩
朝實録成欽陞本院侍讀學士兩京鄉闈二與文衡上
臨軒策士兩為讀巻官是年秋先生抱風疾不語上賜
鈔一千貫遣御醫與内臣逐日診視先生恐勞聖慮一
日同寅諸公來視因囑曰主上問及幸告以疾漸瘳矣
及痊入謝仍賜休息免早朝一日上納碎銀於兩袖召
諸閣老㳺内苑將銀撒之于地命拾為買菓貲衆皆争
[012-21a]
取之先生獨正色立俟上退顧先生猶立上復呼先生
以袖中餘銀親賜時論皆以先生得大臣體至每嵗四
裔入貢累累私自於朝班願一識先生面朝廷嘗命使
於琉球諸國聞國人皆知慕先生得一詩輒朝夕諷詠
不已其譽望見重於外藩者如是十年上崩先生哀痛
雙目㡬昏其忠愛之心又如是正統初皇上嗣位先生
與經筵講官三年四月修宣廟實録成陞翰林學士與
少傳建安楊先生諸公為杏園雅集時號九老㑹先生
[012-21b]
給假祭祖東里先生不忍舎去以序送之其畧曰初李
君時勉請去諸同官皆曰翰林者天子親臣君方握院
章為之長且上富於春秋萬幾稍暇御經筵孜孜聖學奈
何去先生曰諸公謂我者公義也顧今迫於私情二三
年來子死妻死兄又死一門孤寡相望吾能忍而委置
之乎東里之文真能述先生之心矣抵家葬其所未下
土者若干喪時附邑之美地多為人所有先生欲擇山
水之善者以妥其靈遂躬自跋涉不以為勞四年還朝
[012-22a]
六年閏十一月上以太學為天下教化之原前蒞其職
者不愜輿論衆議咸以先生薦遂任之先生至太學冠
帶縉紳之士迎迓道左者相屬文武衆寮父老戎卒相
率詣橋門而拜者無虚時監規久弛先生為嚴立教條
因才設科壯而可仕者教以吏事如今官府論判之類
幼而可進者教以舉子業日考課程夜則令宿學舎雖
隆冬盛寒先生俯就講解經史每至通宵於是諸生各
有所造就當時作人之盛如商輅姚䕫彭時岳正萬安
[012-22b]
諸彦俱廷試魁天下其餘或中進士髙第或任御史黄
門部屬二司守令者皆先生教導之力致然也先生處
置細務綽有條理病者如徐瑄軰得以有醫死者如劉
顯軰得以有歸未娶者如鄭韶軰得以有室以至助教
陳除被盜復監見先生先生給之凡此之費皆先生捐
俸資為之由是諸生觀感亦樂為之助焉以故諸生事
先生如子事父先生以太學規模弗稱請於朝為改作
時監其事者素與先生弗協設他故而陷之太學生三
[012-23a]
千餘人皆伏闕請宥諸生石大用獨封章乞代罪上覽
所奏有義在師生恩同父子之語憫之遂獲釋八年春
上命駕視學釋奠先師孔子禮畢退御彛倫堂賜先生
坐講書先是病嗽至是病愈講尚書闡明帝堯所以親
親仁民協和萬邦之道詞㫖清逺天顔喜甚賜與有加
十二年屢以老疾上章乞歸有形骸潦倒精力衰頺之
語詞極懇切諸生有抗疏願留者先生益堅累表再三
始䝉俞允賜鈔二百錠官給驛舟以歸公卿大夫相率
[012-23b]
餞别都門外不可以數計大學諸生皆曰先生歸矣吾
何所視法哉遮道洒淚如别父母然諸生有厯政者則
請假逺送在法司者則違假而往其恩義之篤如此今
少傅吏部尚書王公為十題序稱先生漢之疏廣唐之
楊巨源不能過少傅禮部尚書胡公序先生徳學充贍
政教一新諸生心悦而誠服兵部侍郎兼學士苗公稱
先生洪熙間宻陳讜言盡忠所職雖殞身而無憾工部
尚書兼學士髙公稱先生文學嫓美陸贄忠義追蹤汲
[012-24a]
黯道徳比韓愈而詞翰特餘事耳少師楊公又稱先生
忠槩文章卓然當時而士之識與不識皆知李先生先
生之徳之學見稱於文序如此先生抵家隱居縣城西
近山水間别築一室其地曰梅礱慕名求文者無逺不
至先生多以病謝去有不可已者勉應之十四年秋聞
邊人内侵國家多難景泰元年三月建議四事一曰崇
奨忠節二曰選將練兵三曰加恩死節四曰南北通好
遣孫騏賫進是其忠義之心不以進退有異也孫既行
[012-24b]
三日先生在别墅遭疾不豫醫診弗效時山有大石隕
于池者人以為憂病篤戒諸子治後事如葬祖之儀言
訖而逝景泰元年四月十二日也視其室惟經史文籍
僅存四壁蕭然自藩臬以至郡邑大夫與夫逺近好義
之士咸踵門弔哭往來不絶有司以事聞上命翰林撰
文遣官致祭享年七十有七葬某里某山之陽先生存
日恩贈父思誠翁翰林侍讀學士奉直大夫妣周繼王與
妻劉皆封安人子養和養敬養源養健劉出也養道養
[012-25a]
端次室劉出也養和養健先卒養道國子生先是助教
李洪嘗上章乞陞先生官秩以慰天下士夫之望至是
教諭邵祥乞加先生贈諡巡按江西都御史韓雍言先
生清徳正學推重時軰忠言正論可方古人宜加封諡
請至再遂贈文毅嗚呼先生儀容清古語聲洪亮文詞
雄渾其忠義㢘介卓然見重於天下而人獲接其光儀
者自不容以不敬畏之其沒也又莫不思慕之是可驗
天理民彛之在人心者有不可泯矣予愧謭薄叨承宿
[012-25b]
誨慮先生徳行政事未之盡傳於是廣採行實又得京
郡治中劉實國子學録劉貴刑部員外潘瑄諸公所書
集而為傳庶他日立言君子出於其間得有所採俾事
業垂諸簡冊輝映古今則先生雖死而有不死者存實
斯文之幸也謹述以俟
  古㢘先生祠堂記
自古宏才碩徳之士負人望之重者志不大展於當時
名必益彰於後世何也用不究其才而天下共惜之惜
[012-26a]
之不已至形於言暴諸事則其名在世愈久而愈彰夫
如是其榮過於得志於一時者逺矣吾安成古㢘李先
生負天下之重望而官終於祭酒識者盖深惜焉故其
沒也尚徳君子交章請行褒䘏之典最後巡撫江西右
僉都御史韓公雍列其誼行以請乃得諡為文毅當是
時有司已崇祀於學宫矣今提學僉憲潮陽李公齡復
命建祠于家而尊崇之益至嗟夫先生何以得此於人
哉盖先生資禀秀異涵養深厚清徳正學追蹤古人方
[012-26b]
其為翰林侍讀也感太宗文皇帝作養之恩疏陳時政
十五事言甚切直下獄踰年乃釋洪熙改元又條十事
上之皆人所不敢言者坐是激怒宸𠂻命以金瓜撲之
於庭不死降監察御史凡三日章復三上遂下獄宣宗
皇帝嗣位出於獄親鞫之嘉其志仍釋為侍讀自是忠
直之名震天下雖庸人孺子皆知尊而慕之正統中自
學士為祭酒當國學政教弛弊之餘嘅然以成就賢才
為己任嚴條約勤課試程才敘進一以至公而賑貧藥
[012-27a]
疾恩意尤篤故教化行而人心樂從其出而取髙科躋
要途者累累相繼於是天下皆知先生之教恩義兼盡
真一世之師表也既老懇乞休致家居而憂國愛君之
念不少忘比聞土木之難聖駕北狩痛憤累日即疏安
攘大政所宜先者遣長孫騏達於朝事未報而先生下
世矣天下之人又皆聞其事而壯其言謂先生忠毅之
氣沒齒不衰有如此嗚呼先生盛徳之士也不獨忠誠
義氣為世所稱至其仁厚之心㢘潔正直之行通達宏
[012-27b]
偉之才雖一時名公鉅卿亦莫不推而下之然獨不得
並列於公卿以大其用以霈其澤於天下宜乎人望有
不滿焉而惜之深仰之至如此也僉憲嘗為國子師屬
知先生為詳故景仰愛慕之尤切而遂欲因以垂教於
來學此専祠之所以建歟祠在先生所居之左為間者
二有門有廡不侈不儉實邑令黄巖李君㑹經營以成
之其成也司訓桐廬姚君稷以書屬時記其意嗚呼二
三君子惓惓於先生如此非尚徳好義之尤者歟先生
[012-28a]
得此名於是愈彰而不朽矣時念先生家食時與先祖
交莫逆父叔軰皆受學焉其教國子也時亦執經在諸
生後於先生文章道徳之實耳熟而目詳矣此不能悉
著謹著其槩以詔其子孫與邑之來學俾相與勉慕以
追芳躅于萬一庶無負於僉憲公之教云先生名懋字
時勉别號古廉登永樂甲申進士翰林庶吉士授刑部
主事轉侍讀列學士至景泰元年卒年七十有七矣成
化四年嵗次戊子賜進士及第資政大夫太子少保兵
[012-28b]
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知制誥同知經筵事國史總
裁彭時記
  古廉李先生改遷諡葬墓碑銘
   門人通議大夫國子祭酒進太常寺卿兼翰
   林侍讀學士知經筵官掌詹事府事國史副總
   裁致仕安成臺北呉節撰
士君子以忠毅存心生有美名殁有美諡此天下之所
同榮而古今之所共尚也然求有名實兼全輿誦罔間
[012-29a]
者其惟古亷先生乎按狀先生諱懋字時勉姓李氏安
成人古亷其號也系出南唐景王逿之後祖文明有隱
徳考思誠贈侍讀學士母周氏贈安人先生兄弟五人
行居末早孤以兄誨為泮生以經取甲申進士第遭逢
太宗文皇帝作新文運選入中秘為庶吉士與二十八
人俱學業日益冨預修永樂大典丙戌以慈制去服闋
赴行在預修髙廟實録壬辰授刑部主事未㡬再召入
修實録書完改翰林侍讀時宫殿灾詔求直言先生開
[012-29b]
陳十五事以進允者十三無何遭飛言下獄二十一年
以近臣言得釋扈從巡北邊出闗折左股輿歸療愈洪
熙元年先生以荷國厚恩思圗報稱具為二本其一言
朝政得失其二不避國諱仁宗皇帝初皆𠲒之中人從
而擠之召問不屈命力士撲之以瓜折左脇曳出不死
改監察御史令日言事翌日下錦衣獄禁錮之宣宗皇
帝嗣位召問所言先生奏對懇切感動上心特命宥之
復翰林侍讀預修兩朝實録五年夏特陞侍讀學士一
[012-30a]
日駕幸史館特呼先生名與之金錢賞以巵酒衆學士
榮之壬子主南京鄉試癸丑得疾上聞賜寳楮二百命
醫治療乙夘英宗皇帝嗣大寳詔修宣廟實録秋主京
闈鄉試丙寅進經筵講官廷試為讀巻官戊午實録成
陞本院學士是年夏先生以諸子融敬早卒二配劉氏
俱亡給假還鄉祭祖改葬諸兄於善地事畢還京六年
陞國子祭酒八年重建太學成命代祭聖賢告畢工甲
子春上親臨太學釋奠於先師孔子禮成視學賜坐先
[012-30b]
生講書經帝堯章兼陳諷諌上大悦明日賜衣二襲宴
於殿庭而還先生益加感激嚴立監規修陳防範諸生
數千人咸引領克遵教誨由是賢才彬彬軰出掇殿魁
者如商輅彭時諸公出焉丙寅復以中子源剛繼卒惟
幼子艮侍諸孫皆幼稚具本乞休致不許未㡬復上章
乞骸骨凡數百言益懇切上特許之賜寳楮筵宴具驛
舟遣還縉紳俱祖道餞送之盛於是鮮倫先生既歸居
邑之西山曰梅礱謝絶人事日與文士數人為山水㳺
[012-31a]
景泰紀元聞敵人犯邊王師不利奮然曰禁中無頗牧
安攘孰任耶特遣其孫騏詣闕言軍旅事數件因憤憤
成疾遂不復瘳歿於别墅時四月十二日也享年七十
有七有司以聞詔加悼惜遣官致祭葬本里楓鋪之原
巡撫西江都憲韓雍言先生清徳正學推重時軰忠言
正論可方古人宜加封諡章凡再上詔賜諡文毅督學
僉事李齡以先生葬地不應陰陽下知縣李㑹營善地
改葬先生於䝉岡之陽某山某向從衆議也天順初元
[012-31b]
言者復謂先生諡法不愜輿情冝於改諡詔改諡曰忠
文仍録其一孫曰昻為國子生迨成化癸巳先生之孫
顒任長樂知縣便道歸省祖塋謂先生諡葬俱改宜有
銘文以彰事實謂予有姻好且承先生宿誨者來需言
予事先生久既幸有名位又獲全歸思先生不可見矣
可無言乎嘗聞諡法云事主不欺之謂忠强忍不屈之
謂毅今先生之諡易文毅為忠文先忠而後文則先生
忠以事主文以經邦二者又兼備矣語曰生榮死哀惟
[012-32a]
先生有焉謹述其始末而為之銘銘曰
 稽古訓言君明臣直二美克完政紀乃立吁嗟先生
 忠毅拳拳遇事憤發不恤盡言折脇挫獄摧頺者㡬
 起而復言不恤瀕死在周萇鰌在漢黯朱為贄為愈
 抑何間歟究茲終始實遭明聖包容狂直以懲諛佞
 晚躋榮福為國碩師解組而返終樂畋虞善名盖世
 美諡重錫易毅為忠芳流千億䝉山之陽波濤湯湯
 先生之譽其存者長
[012-32b]
 難少承先生誨導俾侍筆硯間及先生歸榮與解組
 又得執巾杖為山澤㳺俱非一日也豈期先生物故
 遺藁多失遂與諸孫及交㳺士大夫通得若干謹録
 成四冊别以文行忠信質之同門吳卿與儉曰汝當
 以書付其孫知縣顒鋟梓以傳愚受先生指教之恩
 誼深淵海是集焉敢不用情者乎餘文散失尤冀斯
 文君子採寄示予續編可也峕成化十年甲午仲春
 吉八十七翁門生戴難跋
[012-33a]
 顒惟先大父忠文公平生所著文集甚多奈嵗久散
 失存者無㡬門人戴先生嘗編録成巻若干篇國子
 祭酒吳先生又為序以弁其端顒以菲材弗克繼述
 叨承前休授今恵之長樂令嘗於公退之暇覽大父
 手澤不勝感戚於是遍求餘藁而增益之繕寫成帙
 特以託廣郡守鄉先生伍公希淵重加校正鋟梓以
 傳雖然先祖之居官行實昭昭然名於當世固不待
 文而顯然禮曰先祖無美而稱之是誣也有善而弗
[012-33b]
 知不智也知而弗傳不仁也此三者君子之所恥也
 茍是編不傳則不智不仁之恥顒莫逃焉匠氏告完
 姑述其槩以紀其成栁子有云至哀無文至敬不飾
 顒竊以焉孝孫顒謹識
 
 
 
 古亷文集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