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a]
蘇平仲文藁序
文以理爲主而氣以攄之理不明爲虚文氣
不足則理無所駕文之盛衰實關時之否泰
是故先王以詩觀民風而知國之興癈豈苟
然哉文與詩同生於人心體製雖殊而其造
意出辭䂓矩繩墨固無異也唐虞三代之文
誠於中而形於言不矯揉以爲工不虚辭而
強聒也故理明而氣昌玩其辭想其人盖莫
[000-1b]
非知德而聞道者也而况又經孔子之刪定
乎漢興鑒衰周之敝於華而反之於朴也故
豐沛之歌雄而不飾移風易尚之機實肇
於此而髙祖文帝之制誥天下咸用蕳直於
是儀秦鞅斯縣河之口至此幾杜是以賈䟽
董荣韋傳之詩皆妥帖不詭語不驚人而意
巳至由其理明而氣足以攄之也故周之下
享國延祚漢爲㝡乆有自來矣武帝英雄之
[000-2a]
才氣盖宇宙而司馬相如又以夸逞之文侈
之以啓其夜郎卭筰通天桂舘㤗山梁父之
役與秦始皇帝所爲無異𦤺勤持斧之使封
富民之侯下輪䑓之詔然後僅克有終文不
主理之害一至斯乎相如旣没人猶尚之故
楊子雲用是見知成帝然而朴之根未嘗
㧞也故趙充國將也而有屯田之奏劉更生
宗室之子也有封事之言徃復開陳周旋辯
[000-2b]
析誠意懇至理明辭逹氣暢而舒夫二人者
非汲汲以鴻生碩争名當代者豈非習尚
有源而得之於自然者乎於戯此西漢之文
所以爲盛國祚絶而復續譬如元氣之不壞
而乾坤不死也論不及此而以相如子雲爲
稱首不亦悲乎東漢班孟堅之外雖無雄文
要亦不改故尚故亦不失西亰之舊下逮魏
晉降及於惰惟日趋於綺靡而已是故非惟
[000-3a]
國祚不長而政化所暨亦不能薄四海後之
觀國風者盍於是焉求之乎漢而有九有
享國延祚幾及漢者唐也故有陳子昻而
以李社有韓退之而和以桞然後氣復昌而
理有所駕詩文皆不讓漢則此數公之力也
唐者宋而有周程張歐蘇曽之徒岀焉於
是乎文追漢唐而髙者上窺三代豈不以理
勝而氣充乎元承宋統子孫相傳僅過百年
[000-3b]
而劉許姚閻呉虞范掲歐黄之儔詩文皆可
垂後則由其圡宇之㝡廣也
大明撫運圡宇之大上軼漢唐下與元同而
廣於宋雖混一未乆而髙文宏辭巳有若翰
林諸公余故人子蘇平仲其一人也平仲於
文定公爲九世孫文定公長子諱遅以徽猷
閣待制工部侍郎守婺遂家于婺故平仲今
爲金華人起前鄕貢進士選爲國子學録即
[000-4a]
陞學正
上親擢翰林國史院編脩官一時號稱得人
見於著作者語粹而辭逹識不凡而意不詭
亦由其明於理而昌於氣也余與之同朝毎
得而讀之未甞不爲之撃節焉
聖天子龍興江左文學之士彬彬然爲
朝廷出者金華之君子居多典冊之施文檄
之行故實之講燁然足以華國所謂如圭如
[000-4b]
璋令聞令望而顒顒卭者則■能或過於
平仲有由然哉他日徴我朝文章言語之工
有以鳴
國家之盛而追配漢唐諸作者其必於平仲
有也夫平仲文藁留余所良乆今得告
省親金華於其行也特舉古人之大㮣序而
歸之以𦤺期望之意云洪武四年春正月十
日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前御史中
[000-5a]
[000-6a]
太史蘇先生平生所著詩文若干篇前隂縣簿林
與直編𩔖分爲一十六卷鏤板郡庠歴年既乆朽失
過半印行于世者亦泯没無存嗚呼惜哉正統庚申
予授官栝郡公暇訪求先軰遺文故老首以先生是
集舉嘗欲求一竟不可得後因公事抵温郡謁
少保黄先生先生以平仲文集見示予讀之竟日手
不忍釋惜乎集中字義多昏翳訛繆有不可讀處諒
求假而歸公暇躬自謄錄校正繕冩成書命工重壽
諸梓以永其傳與同志者共覧焉
正統壬戌八月望日處州府推官章貢黎諒謹識
[000-6b]
太史蘇平仲文集序
漢武帝欲教霍去病兵法去病辭曰顧方略
何如耳濓謂去病真能用兵者古今之𫝑不
同山川風氣亦異而敵之制勝伺隟者常紛
然出而無窮吾苟不能應之以變通之術
而拘乎古之遺法其不敗覆也難哉為文何
以異此古之為文者未嘗相師欎積於中攄
之於外而自然成文其道明也其事覈也引
[000-7a]
而伸之浩然而有餘豈必竊取辭語以為工
哉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宋之文莫盛於蘇
氏若文公之變化傀偉文忠公之雄邁奔放
文定公之汪洋秀傑載籍以來未之多遇其
初亦奚暇追絺繪以為言乎卒至於斯極
而不可掩者其所養可知也近世道漓氣弱
文之不振已甚樂恣肆者失之駁而不醇好
摹擬者拘於局而不暢合喙比聲不得稍自
[000-7b]
凌厲以震蕩人之耳目辟猶敝帚漏巵雖家
畜而人有之其視魯弓郜鼎亦巳逺矣毎讀
三公之文未嘗不太息也盖晚而得平仲焉
平仲文定公之裔孫少警敏絶倫誦不勞
而習中大肆力於文辭精愽而不麄澀
敷而不苛縟不求其似古人而未始不似
也仕
皇朝由國子學録爲學正 上親擢國史
[000-8a]
院編脩官以聵辭歸濂以翰林承
旨𦤺政將還
天子命舉可以自代者即以平仲應
詔既至復固辭
上亦憫其誠特 賜文綺楮幣遣之天下學
士髙平仲之文而莫不惜其以疾困也人有
困於當時而貴於後世者亦有貴於當世而
後乃無聞者其得失乆近果何如哉孰知平
[000-8b]
仲之困乃所以成其至貴者乎濂重平仲㝡
甚序論其文所以歎蘇氏三公之不可及而
喜今世之復有斯人也平仲名伯衡其先居眉
自文定公長子徽猷閣待制遲來知婺州遂
家焉今爲婺之金華人去文定公九世矣洪
武十三年冬十月
前翰林學士承 㫖嘉議大夫知
制誥兼脩國史兼
[000-9a]
太子賛善大夫宋濂序
[000-10a]
蘇平仲文集目録
迪功郞蒙隂縣主簿永嘉林與直編集
︻卷之一
雜著
周書補亡三首 補范宣子復鄭子産輕幣書
師儉訓 畏慎訓
蒼玉軒釋 默存齋釋
寓軒觧 中谷觧
金子權字觧 橘亭對
聽竹軒對 艤航辯
名亭辯 望雲亭志
志殺虎 廣原芝
[000-10b]
太素原 冲静篇
︻卷之二
雜著
分野論
蘭雪軒銘并序問刑
桂孟平字葴 全有堂葴
表文
代翰林院勸 進表 國子學賀 登極表
翰林院賀 登極表 中書省賀平杭湖秀越表
代秦王府官 謝表
謚冊文
懿祖謚冊文 懿祖妣謚冊文並代陶學士作
[000-11a]
制誥
代詹學士封靖西王制梅思禮授大都督府副使制
潘興祖授飛熊衞指揮使誥
王弻授驍衛同知指揮誥
頌賛
節婦黃氏旌門頌并序 何遯山先生賛并序
夢芝軒賛并序 宗忠蕳公畫像賛
殿撰王公畫像賛幷序虞文靖公真賛并序
太師韓國公畫像賛 譚君小像賛
鄭氏三老圗賛并序
榮題
國學公試榮題八首
[000-11b]
︻卷之三
養素齋 慎脩齋
默齋 存齋說
常孟迪字
范氏二子字
戴生名字 譚氏三子名字
樓彦珩字 染
傳
繆傳 武德傳
蕭夀傳 范幹小傳
胡嘉祐傳 金貞婦高傳
王銘傳 謝成傳
[000-12a]
︻卷之四
傳
譚濟傳 張正傳
黄夢庚夢裴傳 張毅傳
黄母劉傳 陳莭婦傳
天刑生傳 梁道士傳
序
林氏族譜序 譚氏家譜序
黄氏家範序 吳氏孝義集序
古詩選唐序 重校漢𨽻字源序
偏旁辯證序 心學圗後序
范氏文官花詩序 蔡氏重修族譜序
[000-12b]
三夀圗序 陳氏文録序
壎箎集序
■卷之五
序
齋先生文粹序 張潞公詩集序
申屠先生詩集序 㓗菴集序
陳子上存藁序 鄭集序
鴈山樵唱詩集序 鄭叔文字序
王子文字序 宗元常字序
王子成𫝊後序 送歐陽公輔序
送陳季明序 送陳伯柔序
送胡先生還金華序送譚鎮撫調平陽序
[000-13a]
送孫太初序
︻卷之六
序
送晉王相汪君序 送孔成夫序
送梅知州序 送田同知赴太原序
送樓生赴國學序 送徐生還國學序
贈高士敏序 贈林子山序
贈玄默子序 贈金與賢序
贈岳德清序
記
天寧禪寺大佛殿記 開元教寺興造記
太平歸元禪寺記 重建廣福院記
[000-13b]
淸泉菴記 重建江口斗門記
松陽縣學復射圃記 覈田記
︻卷之七
記
國子學同官記 王氏祭田記
陳氏祠堂記 脩睦堂記
一心堂記 同愛堂記
友恭堂記 壽豈堂記
慤敬堂記 春暉堂記
寳貞堂記 師莱堂記
瞻雲軒記 春暉亭記
懷逺亭記 啇山舊隱記
[000-14a]
德菴記
本亭記
時思堂記
︻卷之八
記
川上書堂記 平村山書舎記
劉氏水竹居記 世羙堂記
安遇堂記 節義堂記
存古堂記 師古齋記
景古齋記 堅白齋記
巽齋記 松石齋記
静學齋記 幽齋記
洗心亭記 梅亭記
[000-14b]
南軒記 清源書𨼆記
南華謫居圖記
︻卷之九
記
定軒記 清風幕記
𦗟松樓記 聽泉樓記
皆山樓記 三然樓記
氷壺軒記 湘南清趣軒記
臨清軒記 蘭芳軒記
遂堂記 南野堂記
西枝草堂記 韞玉山房記
愛竹山房記 竹林書舎記
[000-15a]
栖雲軒記 𦒿山菴記
︻卷之十
題䟦
䟦陳彦弻誥 䟦宗忠蕳公誥
䟦王魯公除少保誥 䟦漢上先生贈父誥
題鄭宣撫墓誌銘 䟦愚齋先生奏藁并告
䟦譚侍郎傳 書徐文清公家傳後
書賢良王公遺書後 䟦四英圖
䟦先文忠公墨蹟 書清宴閣讌記後
書靈洞栖真院題名後
䟦黄侍講送鄭仲舒序
䟦張承旨𨽻古歌 䟦陳子上書
[000-15b]
書張孟兼字後 書歸嬰
後
書徐進善三命辯後 題勤有堂卷
羣書百考䟦尾 書讀易記後
書德泉銘後 䟦保母帖
䟦先文忠公和韋詩 題劉飬浩鐃歌鼓吹曲
書上蒲陳氏族譜後
︻卷之十一
祝文
國學大成殿脩造祝文二首
上梁文
康都督府上梁文 張都督府上梁文
碑銘記品
[000-16a]
悟真寺碑 蘭室馨禪師石塔銘
天地泉銘并序 辯證室賛并序
天香室品 清净禪菴記
蒼雪軒記 無涯偈
送王上人逰方詩序 澹逰集題辭
謚議
南陽先生謚議 遂初先生謚議
𥙊文哀辭
爲胡左丞𥙊常忠武王文
爲廖平章𥙊忠武王文
𥙊許𥙊酒文 𥙊叚知府文
𥙊胡先生文 夏太史哀辭并序
[000-16b]
貞恵先生哀辭并序
︻卷之十二
碑誌碣
故元贈亞中大夫集賢直學士包公墓誌銘
金華衞指揮副使王公墓碑
温州衞中左所千户馬公墓碑
故元呉汒州儒學教授孔公墓銘
梅軒處士林君碣銘 郭君墓誌銘
黄景昭墓誌銘 敏齋䖏士林君碣銘
張母林夫人墓誌銘 翰林應奉唐君墓誌銘
故元中奉大夫江浙行省叅知政事周公墓誌銘
故元承德郎浙東都元帥府都事鄭公墓誌銘
[000-17a]
王府君墓誌銘 竹坡處士俞元瑞墓誌銘
︻卷之十三
誌表述
故元温州路同知平陽州事孔公墓誌銘
故元朝請大夫僉太醫院事包公墓誌銘
逸叟處士徐君墓誌銘宋君墓誌銘
許處士墓誌銘 魯山處士王君墓誌銘
韓君墓誌銘 故元翰林侍講學士陳公墓表
謝氏西山阡表 呉府君墓表
故元承德郎江浙等處行樞宻院判官周公墓表
譚府君行 陳子上墓表
[000-17b]
先左司府君壙誌 先郡君墓板文
︻卷之十四
誌壙
桂府君墓誌銘 趙州判官張君墓誌銘
譚益之墓誌銘 庸齋呉君墓誌銘
孔教授妻汪夫人墓誌銘 夫人周氏墓誌銘
楊子瑜墓誌銘 見山處士王君墓誌銘
林縣丞母呉夫人墓銘周君墓誌銘
能知州妻王夫人壙誌柳君妻潘氏壙誌
節婦鄭夫人壙誌 亡弟思誠壙誌
東谷先生趙君墓銘 玄逸子碣銘
[000-18a]
郭府君墓誌銘 兩山䖏士王君墓誌銘
危齋先生王希言甫墓誌銘
︻卷之十五
詩賦辭
義門詩并序 鉤勒竹賦
雲林辭并序
古今詩
周伯寜春晴江岫圗 送蔡思賢叅政使蜀
送秦待制岀守隴州 送宋起居還金華
玄潭古劍歌 送曹叔温赴淮安幙
郭熈関山雪霽圗 題張㑹稽扇
題耕𨼆卷 送金主薄赴呉江任五首
[000-18b]
送李丞赴堂邑 流觴圗同龍子高作
送饒彦才還旴江二首送陳思可赴進賢任
長江送别圖餞朱仲雅赴山西省幕
申丞劉先生閣前山茶一枝並因效栢梁軆呈
陪諸公郊行 絶句
送王希暘使交趾 即日
贈徐季子 朱澤民𦘕
方壷雲山爛熳圗同胡士恭題
庚戌七月九日晡時欽奉 御筆宣喚賦此
明日入見於 奉天門有 國史編摩之命口號
明日詣相府控辭懐
越三日丞相以辭職歸飬 聞欽 俞
志喜
[000-19a]
㝷留校讐元史
呉文明憲副
贈王檢校還北平四首 連雨雜書二首
史舘雜書 東齋夕書
絶句 雪夜聮句
︻卷之十六
别集
空同子瞽二十八首
蘇平仲文集目録
[000-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