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501 淵穎集-元-吳萊 (WYG)




  與黄明逺第二書論左氏二事
承示舉傳論左氏誠有可舉者世言春秋者必先定五
霸之功罪五霸之間齊桓特盛雖曰諸侯實行天子之
事僖之二年狄人滅衛衛文徙都楚丘齊也遂帥諸侯
之師以城之春秋不序也止若魯自城然其義葢有不
[006-1b]
與齊侯之專封者今而曰使諸侯而城之將如城邢書
齊宋曹之師或如城縁陵書諸侯楚丘之書則否豈非
霸者命魯獨任其責乎左氏乃以魯㑹之後而不序左
氏非也自今考之左氏誠非也然欲謂為魯之自城則
尤非矣方狄之伐邢三師有聶北之救邢亦自是遷于
夷儀然後三師因其所以救之者往城之杞夏餘也而
即東夷又為徐莒所脅齊也且為東略之謀夏既有㑹
于鹹次年之春乃往城其所遷之縁陵此二役也邢杞之
[006-2a]
遷猶得其國家以往雖使救而城之未見其為專封故
齊與諸侯可書也若夫滎澤之敗漕邑之處衛也國破
君死遺男女流散遷轉莫之底止於是而救之於是而
城之豈非所謂專封者歟故齊與諸侯不可書也今而
又曰楚丘在衛小穀在齊均之以魯自城書也葢莊之
二十有二年城小穀左氏則謂魯之城也為管仲然魯
亦未嘗有自城它國之邑者杜預注小榖管仲私邑今
在濟北穀城榖城别是齊之榖邑魯與齊襄曽㑹其地
[006-2b]
而蕭君就朝之處不曰小榖小榖本魯邑也曲阜西北
有故小榖城孫明復魯人考此當矣未可引以證楚丘
也且城楚丘之上年齊宋魯鄭曹邾為㑹于朾將此六
國城之也又况亡國之餘豈魯一人所能獨任其責者
哉戍鄭虎牢非魯之獨戍也歸粟于蔡非魯之獨歸也
皆霸者與諸侯為之也僖之三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
陽榖之㑹齊之霸者幾三十年左氏則指陽榖為伐楚
之謀近世儒者亦多從之何則楚之僣號稱王馮陵中
[006-3a]
夏齊之所當憂者門庭之寇也其欲聲罪而致討者計
已久矣兵不正勝師出不正反不有以周詢於始則何
以善處其成功哉今而曰齊及八國侵蔡蔡潰遂伐楚
蓋齊之伐楚因侵蔡而遂為之又不用江人黃人之師
也陽榖之㑹果何所謀乎是不然齊桓莭制之兵也兵
有聚而為正亦有散而為竒先之以文告之詞而耀兵
於陳者齊及八國也示之以犄角之勢而按兵於境者
江人黄人也樂毅將伐齊則先約韓魏以分其與國之
[006-3b]
援諸葛孔明將擊魏則申好江東以定其鼎足之勢蓋
楚今為江陵江黄今在汝蔡光黄之境自江陵及於其
國者不啻千里然楚之與國也熟諳楚事而樂告於齊
此一㑹也齊之所以敢致力於楚者獨不以江黄之謀
乎及召陵受盟齊師老矣陳轅濤塗實誤軍道使陷沛
澤之中討之誠是也江黄二國全師守境未曽出戰故
又使魯主之而後用之於陳不然陳豈有獲罪於江黄
者哉今而又曰左氏叙蔡人之嫁蔡姬故侵蔡豈先以
[006-4a]
伐楚謀乎以是知陽榖之必不然矣雖然蔡姬未絶蔡
人嫁之若曰齊以侵蔡之陋不足以令諸俟而欲以伐
楚名之此近譎矣孔子又謂之正者何也意者蔡自莘
之敗獻武見執既而楚人復之為楚屬國諸姬之陷於
蠻夷者自蔡而始齊也因是而侵蔡特以蔡姬而召釁
欲使楚人之不覺一蔡之潰乃移其事於楚則夫齊及
八國之威已動於鄢郢之都矣陽榖之㑹其與江黄謀
此者至熟也雖晉之霸亦猶是也楚之寖强非東方崛
[006-4b]
起之吳未有能制其死命者始㑹于鍾離又㑹于戚又
㑹于柤又㑹于向屢㑹之矣然未嘗與之合戰於楚楚
之歲有吳師實晉使之也豈非晉之所以用吳者亦得
於齊桓之約江黄者乎抑此二事又齊桓霸業之特盛
者也楚丘封衛也陽榖伐楚也春秋之大節目也此而
不辨則無貴乎知經矣它如邾儀父非字也當與邾子
克别是一人近世黎氏亦有是説然莊王之弟王子克
實字子儀又一證也如單伯魯大夫左氏謂周大夫則
[006-5a]
深致其辨然魯邑有單父單伯是魯命卿周有單子則
姓苑言成王少子臻封于單或周别有單邑歟未可定
也餘卷帙尚多又當有待於面而後盡焉
  與傅嘉父書論杞
春秋列國惟杞最難考足下確主左氏謂杞本侯爵或
與足下辨者又謂杞爵為伯謂之伯者公羊氏之説也
公羊釋經桓二年來朝之杞侯為紀十二年曲池之盟
而杞侯亦為紀其後止見杞伯耳用此故也是不然杞
[006-5b]
之本爵公也當武王克商未及下車存舜之後於陳則
胡公滿也存夏之後於杞則東樓公也存商之後則微
子之在宋也地方百里爵號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禮奏
其樂稱先王客而朝以備三恪故傳曰王者之後稱公
是則杞本公爵也周之盛時諸侯之封爵甚嚴也微子
微仲雖用商之舊稱至二世而為宋公胡公滿之後則
有桓公孝公而杞自東樓公西樓公十世至成公皆稱
公無異稱也是則杞之本爵公也而又謂之為侯為伯
[006-6a]
者諸侯之封爵變亂周道之缺也自杞之入春秋桓之
二年稱侯莊之二十七年稱伯僖之二十三年稱子文
之十二年又稱伯襄之二十九年又稱子昭之六年又
稱伯自是終春秋稱伯凡六變春秋之書他國未有如
此者後之儒者釋之不曰杞用夷禮春秋貶焉則曰其
國削弱而自降也不曰時王所黜則曰霸主擅為之進
退也由此觀之則杞之為公爵也明矣安得主左氏曰
侯爵主公羊氏曰伯爵乎然予猶竊有疑焉春秋之法
[006-6b]
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杞宋王者之
後也桑林之樂公侯合伯子男之禮猶班班然僅見於
宋杞無有矣信乎其用夷也然春秋狄秦者有之狄鄭
者有之狄晉者有之夫以其行夷狄之道也特以號舉
而未嘗一黜其爵爵者先王之所建也今不能用先王
之禮而用夷禮狄之可也聖人又豈以意升降諸侯之
爵乎若以杞之用夷則已貶稱子矣而又稱侯稱伯且
曰雜用夷禮則降一等純用夷禮則降二等將以其偪
[006-7a]
近淮夷也春秋之初杞即淳于之杞也而非雍丘之杞
也嘗以來朝不敬而致討矣曷不於此時貶而獨貶其
卒乎此一疑也春秋之世非先王之世也諸侯恣行淫
亂不軌衆陵寡大侵小信乎封疆之&KR0992離也杞之自降
則吾不知也且當時之削弱不特一杞也又何杞之屢
降乎然春秋之末諸侯之賦嘗重矣子産請之於晉則
曰鄭伯男也而使從公侯之賦懼弗堪也爭之不已卒
以減賦夫鄭固自降矣春秋未嘗以男爵書之若杞以
[006-7b]
其力之不足禮之不講僻陋在夷不能自列徒以削弱
而貶號為侯貶號為伯貶號為子是戰國之衛也而謂
杞若是乎又况先王之封爵杞之世守也曷為無故貶
爵以自辱其先祖苟又自降不已則將為周室不成子
乎此二疑也成周之盛王室固能黜陟諸侯矣其東遷
也王失其政諸侯亦於是乎不廷葢非特一杞之為也
使時王而能貶其爵削其地誠足以振衰周而起之矣
春秋不必作也不然悖亂如鄭衛桀驁如吳楚天王不
[006-8a]
能一有所懲而獨黜杞奈何以夫王者之後於周為客
而以夷狄視之耶州不若國國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
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爵爵不過子使杞而可黜是果
何罪以至此乎吾未聞時王之威令足行也徒藉區區
之禮以感動諸侯至於魯桓簒弑之賊猶且錫命以寵
之雖死不廢其賞濫矣其刑則未也又安在其能黜杞
乎此三疑也時而春秋王道缺矣諸侯力政而後有霸
宜乎其取先王之典而紛更之也然五等之封爵則未
[006-8b]
之或變也春秋之始年大國雖有欲霸之心而小邑未
易以從霸杞之為杞是時一與莒盟未嘗自列於諸侯
之會齊桓之盛且不足以致杞又百餘年而始同盟于
蟲牢若之何而擅為之進退乎鄭大夫卒晉人將治其
室鄭人不許豈不曰以大夫之在鄭而晉得以制之是
邊鄙鄭也不可為國大夫且不可専廢置於鄰國又况
同為天子之藩臣乎若霸主之擅進退者誠以甲兵之
强弱幣玉之厚薄也而變其等秩則於載書之際以莒
[006-9a]
子則先薛伯以曹伯則次許男或有之矣而未始敢變
其爵也且杞之來盟也晉人方帥諸侯以城之固將尊
顯之不暇安得賤而絀之乎此四疑也此四説者必有
所是亦必有所非其曰杞本夷禮而春秋貶之未盡其
義也則又曰其國削弱而自降也又未盡其義也則又
曰時王所絀而霸主擅為之進退也是則杞本何爵乎
公爵也夫既公爵矣春秋曷為若是而書之也夫子之
作春秋必關於天下之大故而後書蓋文武之褒大封
[006-9b]
而杞為首東遷以來彼且扶傷救死之不恤為天王者
固宜發憤于上而振我周家之法度乃徒霸主僅假其
大義以專封弱國以聳動天下且禹之功及民也逺人
之見河洛者猶思之况其子孫乎鄫不足道也而杞為
稍大夫子葢嘗惻然有感於心而特予之以王爵之不
正者且以志其日就衰滅之漸是心也興滅國繼絶世
之心也故曰杞之本爵公也杞之公爵吾於西周見之
杞之為侯為伯驟升驟降吾則於春秋見之見之於西
[006-10a]
周者正也見之於春秋者夫子特示其變於天下及變
之既極又以子稱之當其卒也淮夷嘗病杞矣縁陵有
城而齊以不霸當其來盟也東夏嘗不寧矣淳于有城
而晉亦以不霸有霸非美事也無霸非細故也於是王
道之不絶者如綫人皆曰杞先聖人之後也今弱矣而
春秋屢變其爵將使天下之諸侯少懼焉則周室猶幸
也夫豈上絀夏下存周而果如公羊氏之説乎否耶足
下既主左氏而學又熟昔漢董仲舒與胡母子都同業
[006-10b]
故春秋之教大行此不無望於足下也亦惟有以折衷

  讀戰國䇿
春秋戰國之際齊先霸晉次之惟南方之楚最大與二
霸相出入秦則眇然一變於西戎終之吞二周併六國
類非昔之所謂彊者乃今西望而悉輸之秦豈果地形
之便兵力之武而致然乎吾嘗求其故矣春秋之時齊
晉及楚既彊地廣則主驕兵勝則民疲民疲主驕自顧
[006-11a]
無能敵已者亦不能以敵人然後秦以戎狄辟陋之國
決起而驟勝之又况山東之主年未踰弱冠材不逮中
人一旦孽后貴弟位重權髙纎夫細兒專兵握政欲以
是當孝公商鞅則非秦之敵也游談捭闔託秦名以自
決盟約戰攻挾秦勢以為解不然上無以僅存其國下
無以私售其説曽不旋踵皆已為秦築帝宫比郡縣之
民未始有一寤者惟夫山谷險惡羮藿飯豆之人言之
也切慮之也詳且有以深中齊楚三晉之病燕人者曰
[006-11b]
秦之欲并天下而王之也不與古同事之如子之事父
猶將亡之也行雖如伯夷猶將亡之也行雖如桀紂猶
將亡之也雖善事之無益也不可以為存適足以自令
亟亡也然則山東非能合而相堅如一者必皆亡矣韓
人者曰山東相合之主者不卑名之國者可長存王而
不能自恃不惡卑名以事彊者長乆萬世之善計事彊
不可則不如合弱胡與越人言語不相知志意不相通
同舟而凌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秦之兵至奈何合弱
[006-12a]
又不能相救助如一此所以為山東苦也其言云爾太
史公乃遺而不録世亦莫知其為誰之謀齊楚三晉之
人類曰我國大否則曰秦與我厚一國受攻五國不救
韓最近最先亡燕頗逺乃後亡齊楚三晉之人不監秦
之所以亡山東者而競趨其所以亡豈果地形之便兵
力之武而致然乎或曰當周之初本在岐梁沮漆之間
商之中世特置西鄙荒僻之地而不之有故太王王季
文王自其百里之國而興焉秦猶周也及武王克商天
[006-12b]
下歸周分紂之故都而立三監太公望處齊周公旦處
魯召公奭處燕武王又自營洛邑居之而濟之以徳秦
則反是郡縣一置而子弟為匹夫仁義不施而刑僇為
常行是秦雖能得周之所以興而獨不能得周之所以
不亡山東既平六國為一陳勝劉項之徒大呼而起函
關百二之險章邯百萬之衆終不得首尾相救又何秦
之强弱爾殊也由是觀之山東散則秦勝山東合則秦
滅死君之𦙍亡將之家猶能使天下不為秦有况山東
[006-13a]
之完國乎夫天下之地方千里者九秦獨有其一此正
孟子所謂鄒敵楚者秦又戎也公羊春秋不云乎秦伯
卒而不名狄道也孝公商鞅未遇之初天下亦以夷狄
擯秦擯之是矣而又事之何哉秦交之不絶與國之不
恤縱横遊説之不禁非秦能亡之也自亡之也是故曹
操為國賊而吳蜀之不通字文為鴟梟而陳齊之相擊
亦終於必亡而後已豈獨戰國乎哉
  讀韓非子
[006-13b]
予讀韓非子書葢法家也至顯學篇乃言八儒三墨皆
足以蠧國而害政必欲盡去乎是而後能治墨不足言
也儒者之學通古今徹上下有國者無不頼之而非獨
不以為然是又荀卿子弟子也一何迂誣怪誕若此耶
豈以荀卿子之學猶習於戰國之俗而不純於堯舜周
孔之道或有以召之故耶昔者孔子嘗謂子夏曰女為
君子儒毋為小人儒荀卿子則曰大儒天子三公小儒
諸侯大夫士猶嚮君子小人之辨然又非也夫儒者本
[006-14a]
學士之稱也苟儒矣雖其居一國大夫之職而其為天
下平治之器舉在我惟治有廣狹則其徳之所及者有
逺邇今也大儒之效必以歸之周公小儒之為害若子
思孟軻且譏之或言王或言霸或言强國務使世主擇
焉以為政則又時變其道以曲從之道可變乎是徒苟
冒而窳惰繆學而飾説既病乎人且厲已也仁義必堯
舜征伐必湯武子思孟軻之道將不粲然明白為後王
法乎奈何欲法後王而反譏之也當周之衰也孔子自
[006-14b]
其先代廢壤之餘修衣冠正禮樂明文章而以之教七
十子也未始曰吾儒者也猶曰是有君子有小人所謂
君子小人一義利之間耳又豈有大儒小儒云云者耶
然以戰國之世去聖日逺而諸子之説紛起私意揣摩
强辨相勝荀卿子號為儒者而未純於聖人及其弟子
又自叛去夫然故人視儒者之學輕而非也亦陷於形
名法術之末且曰八儒三墨皆足以蠧國而害政至欲
絀儒生去經籍自以其形名法術之學而施之於天下
[006-15a]
此其罪誠不在李斯後矣荀卿子豈或有以召之故耶
雖然先王之世先王之道無非儒也所以為儒之名者
未見於天下也粤無鎛魯無削秦無廬胡無弓車非無
也秦魯胡粤之人類能之而不有其名也夫既儒者之
名立而後百家異說歳聒日鬬嘵嘵然矣其昧於私溺
於一偏之見浸淫蔓衍而不知返其誣者且謂吾道為
無益必欲煨燼滅裂以盡之而自快其所欲為於是周
公孔子之法耗矣故秦人之言曰詩書不如律令仁義
[006-15b]
不如刑罰詩書仁義蕩焉無餘卒至於危急敗亡而曽
不少寤也嗚呼荀卿子亦不為無過也哉
  讀公孫龍子
世所傳公孫龍子六篇龍葢趙人當平原君時曽與孔
子髙論臧三耳至其著堅白同異欲推之天下國家使
君臣上下循名責實而後能治者可謂詳矣自太史公
劉向班固之徒率稱其出古之禮官及夫譥者為之然
後有弊顔師古曰譥者訐也公孫龍豈所謂訐者哉然
[006-16a]
獨不明立一定之説而但虗設無窮之辭亦徒為紛更
變亂而已何其細也孔子嘗有言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言觚而失其形制則將有不得為觚者又况治天下國
家而不得其所以為治者乎此固吾聖人之所慎也春
秋戰國之際士大夫咸昧於義理之中而專以利害為
説文姦言飾譎行日馳騖於他岐沈溺於外物而卒至
背畔於大道之統紀敝敝焉名不統實老子亦曰名者
實之賓也公孫龍蓋有審於是而言之或過是以頗滯
[006-16b]
於析辭而反闇於大體察焉而無用辨焉而不急鄧析
之兩可惠施之多方皆是物也不然則吾聖人且以名
正言順為先矣名位不同節文異數聖人嘗以義權其
輕重禮正其進退是皆天造地設亘古亘今浹於人心
著於耳目溢於禮官之篇籍必曰道之所貴者中中之
所貴者權天下之事雖未嘗出於一定當其權合其中
則固聖賢用心之所極無俟乎辨士假物而取喻者也
今則彼為堅而此為白此為同而彼為異吾徒見其紛
[006-17a]
更變亂而已矣何補於天下國家之治哉雖然世之本
公孫龍之説而欲求其為循名責實者少矣自今之言吏治者觀之恒多文而少實官具成式吏抱成案標注
時日指陳辭窽非深刻也非巧詆也非輕縱也非失出
也則已補苴其訛闕鉤擿其姦伏類無有毫髮遺者然
而經制之不定而虚文之相蒙風俗之不一而私心之
相勝是雖有百公孫龍之喙且未足以處之者也然惟
漢之宣帝自丞相以下必欲其循名責實為治諸生必
[006-17b]
守家法文吏必課牋奏至於文學政事法理之具一切
必務其職者似矣然以聖人之治天下國家凡事惟執
其大綱而不察其細略其小疵而不受其欺惜乎是時
無以聖人大公之道告之而徒用其漢家雜伯之術王
成或以是而得賞楊惲蓋寛饒等或以是而遭誅此將
何以致是也與其名是而實非則又何貴乎循名責實
之治哉嗚呼白黒之紛糅賢不肖之混殽後世之治為
不及乎宣帝逺矣此予所以猶有取於公孫龍之説也
[006-18a]
言治道者可為永慨也哉
  讀孔子集語
自孔子殁學者言人人殊當戰國之時遂有孟氏之學
荀卿之學世子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學蓋惟孟
氏之學本於曽子子思而獨得其宗至於荀卿則知一
反孟氏而復以人性之善者為惡豈不逺吾聖人之道
哉然而周人世碩又謂人性有善有惡而恒在乎所養
且作養書一篇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徒實出於
[006-18b]
吾聖人之門一倡羣和而告子勝復持與孟軻為辨雖
以漢世大儒董仲舒劉向揚雄徒能反覆乎善與不善
之間而終無以究吾聖人之實然者聖人之道則已乆
為天下裂矣孔子在時東郭子嘗問於子貢頗疑聖人
之門為雜子貢則曰夫子之設科也以待天下之學者
櫽栝之間多曲木砥礪之旁多頑鈍是以雜也然則聖
之門有以徳行進有以政事顯有以言語行有以文
學著門弟子各以其性之所近學之所就而往教於其
[006-19a]
國聖人在時固不至如東郭子之論其雜也然而聖人
殁而微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吾於是而後知東郭子
之論葢出於聖人既殁之後而深慮夫戰國諸子之自
相矛楯也自相矛楯非聖人教之若是其雜也學者自
雜之也嗚呼一曲而邪説百家而横議曽不悟其厚誣
聖人而欲求暢其一己之私納之於聖人之域鑿空而
無所繫著傅㑹而徒為蔓衍聖人之道豈其若是聖人
之遺言佚語則已參差四出而不可致詰是故名家苛
[006-19b]
嬈而煩碎言聖人必先於正名法家深礉而慘刻言聖
人可以殺而不殺漁父盜跖肆為譏訕䜟圖卦緯過於
妖譎將其心自恥其文辭之淫妄義理之膚淺吾不託
之聖人則不足以信天下後世天下後世又未必不以
此而或疑聖人之門為雜也老聃言道徳世之清淨寡
欲無為者多託之老聃蘇秦張儀言縱横世之遊説熒
蠱世主者多託之蘇秦張儀此其偽亦何所不有宜學
者反以是惑也然而聖人之言記諸論語垂在六經是
[006-20a]
其一體一用妙道精義之發昭然若掲日月而行諸天
也又豈戰國諸子所得而易雜者哉雖然孔子家語初
出魏王肅家觀其言具與大小戴禮相出入而王肅嘗
持以難鄭𤣥世之儒者猶或疑之而不盡信蓋慎之也
况今永嘉薛據所次孔子集語或本於戰國諸子或載
於西漢老儒雖若聖人之遺言佚語頼此而僅存吾恐
天下後世學者之滋惑也書以識之苟或謂吾如劉子
𤣥之疑古者吾知慎焉而已矣
[006-20b]
  書張良傳
或謂予曰留侯之先相韓者五世而韓滅故留侯欲為
韓報仇咸陽復建韓國之社稷既項羽殺韓公子成則
又歸漢為漢畫䇿以圖楚及漢王與酈食其謀撓楚權
欲復立六國後韓將再封而留侯乃借前箸以籌其不
可為漢計則善獨不為韓地乎又當秦之初亡姗笑三
代盪滅古法焚棄先王之典籍漢興盍反是道留侯才
智明逹素書兵法僅託之圯上老父豈無以三代帝王
[006-21a]
之道而一言之歟此皆其可憾者也予曰不然方秦之
亂天下豪傑竝起非大家豪姓即其宗室父兄日夜囓
舌扼腕攻一城下一邑以務立其故主求以勝秦秦既
滅而楚霸宰制天下立十八王又殺故韓王而改立他
王韓失職矣豈不欲輔韓之故公子哉留侯之力誠有
所不及者故仇楚而臣漢非實委心於漢王也又欲為
韓而報楚耳撓楚權立六國三晉有生氣而韓亦必有
再封之望然當楚漢之未決又立六國以衆其敵使天
[006-21b]
下㳺士各歸事其主漢無與成功漢之勝負未可知又
况項羽專制之餘山東河北九江昌邑猶有故王有不
可以紛更而變易之者使韓復得而存鄭昌之死非楚
意也韓其能乆存乎田儋魏豹張耳陳餘之流皆不足
以復存故國故寧寢酈生之謀而就漢之天下天下既
定太原馬邑固已屬韓襄王之孽孫矣韓之再封又未
必非留侯力也若夫楚漢用兵之後髙祖自謂以馬上
得天下而陸賈叔孫通皆故秦之儒生要之皆辯士非
[006-22a]
真儒留侯既以兵法決勝而素書又明黄老黄老之學
簡而静且與漢初除苛解嬈之法同一意何有於儒術
也孝文時雖以賈誼之通逹國體精練時務絳侯灌嬰
且沮為洛陽少年喜功生事孝宣亦謂俗儒好是古非
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當世果有儒者
亦將以是而受譏焉又未可責之留侯者也嗚呼漢承
百王之弊而終不得以上繼三代帝王之隆者實一時
之將相大臣使然是又何獨留侯也哉
[006-22b]
  亡友喬生哀辭
自予少居山中恒踽踽四顧無一與交者言語趨蹌動
輙見笑以為木訥人也人亦未嘗樂與予交東陽喬生
光庭素善予光庭世醫也性耿介欲以文墨自奮拔予
每推户造之從容文史間且引琴以自娛當得趣墟市
若無行人神思悠邈括宫納羽驚飆入弦聲在指外嘗
為予製山居騎氣引等曲騎氣者蓋曰以是騎天地之
正氣云爾人或謂生此與俗鮮好盍已之君則曰此吾
[006-23a]
癖也今年夏予北歸自燕而君以乆病不得見病日劇
自度必死比死猶耿耿不亂自世道降中人以下一溺
於異教而已苟能充其力於緇黄而顧不能盡其心於
棺槨亦獨何哉賢者卓然有見於古將曰吾有先聖
之法在毋崇異必務於正否則衺辭誕説之是徵亦何
所不有以至羌胡不憂其死惟恐不焚之俗得移於中
國蓋舉世莫之悟也而生獨有可稱者焉予世之棄民
也進將不能有所用於世退又無所藉以自治其身交
[006-23b]
友於是乎益鮮遂為之辭以哀之是歲至治元年也辭

嗟乎我觀我人均是庶物或厚而豐或佻而窒垢氛作
私乖盭為疾嚚智鑿心嬈憂戕質欺賢遻聖神見鬼出
足蛇肆威翼虎増慄恒視力之可為至冺身而弗恤生
其已知之矣莽兮以生慌焉以死錯寞之與居汗漫之
為使馳睒眒以絶塵抗哤亂而離滓通衢窮巷黄耉殤
子百年同歸天地曽不若一指也而予又何激乎或者
[006-24a]
持爾故藝騖爾竒音掉艦沆瀁笮梯嶔崟人跡罕到鳥
獸哀吟豈成連伯牙之爾待私有感於人琴嗟乎生自
此遠矣形潰散而不收魂委蛇以何反是將乗大區之
寥廓而與造化者㳺衍奈之何而獨使我心惋也悲夫
  亡友張生哀辭
曩予童稚間予友張生始以贅來女氏重以親戚故甚
狎每歳時一㑹必出所著詩宛有二妙四靈風致倡予
和汝且累數十不自止至於言談舉動尤缺然不能與
[006-24b]
世俛仰而獨好從博者㳺袒跣馮陵幾欲起晉宋時豪
傑而與之交者乃曰韓文公世稱大儒張籍且譏其挾
博簺規人財公但荅為善戲不虐文武弛張之道李翺
集載古摴蒱經一巻梟盧關塹尚可覆也是將何代無
賢哉至治初予自燕南還而生乃遭女氏有鬰攸之孽
焚其妻子蕩其室廬筐篋殆盡生朝夕哭拾遺骨混一
函葬之女氏手朱書𤣥磚識其墓曰幸歳遇寒食沾杯
酒盂飯不餒已自言生時具子午夘酉衝也多成敗
[006-25a]
既敗乎我則天必更成我乎未及十年而今竟以戚戚
死豈古所謂秀而不實者乎生諱鑫字季長於是年三
十有六續娶卒無子又行事不少概見徒念其身死無
後以悲會既窆予日以事不及哭有宿草焉故為之辭
使就其墓而讀之亦予之至情也辭曰
惟大塊兮禀我以精復黔雷兮造我以形藐予生兮中
處攖世變兮弗遑日寧伊表表兮愈偉行者辟易兮坐
者竦跪眸子兮摛光蒔髮毛兮挿牙齒何衣冠兮弗帶
[006-25b]
又㫖味兮弗嘗既藜羮兮不我足葛屨之繚戾兮吾以
履霜豈予窮兮可達恍昔壯兮今老歳月&KR1554兮如奔山
丘零落兮不自保嗟妻孥兮託聚指貨貝兮浮漚雖兹
身兮亦贅矧外物兮將焉求諒眇眇兮跳丸忽隆隆兮
倚杵大海波兮塵飛三山踣兮六鼇起舞何人寰兮無
覺曰氣化兮則然道能存兮常黙名可朽兮不以年朝
顔冶兮桃其華暮骴殘兮烏鳶之食古今兮同流天地
兮罔極嗚呼悲哉兮白雲坳林木沈沈兮野猨嗷嘈逖
[006-26a]
夫人兮不可見奈逝者之如斯兮滔滔
  亡友趙生哀辭
趙生季良家故宗姓也予少與之交者若干年自言妙
推算星厯所直星宿甚有力又自竒其容貌壯偉言語
秀拔且喟曰某生以布衣敭歴州縣某生以刀筆起佐
䑓憲某生以文學升進館閣士無志則已有志事竟成
吾北行決矣及行予呼酒與生别又作序文一通以壯
其志曰蓋古之豪士多閎偉瑰傑自異於常人然固未
[006-26b]
易遇也遭世急於用人然後遇耳任少卿田仁漢名士
嚮在扶風西界小邑時自以無豪易髙及來長安求為
衛將軍舍人貧不能給綘衣玉具劒或為家監騎奴所
屈辱當天子擇材衛將軍家富兒賈豎妄庸僥倖如木
偶被文繡外美矣中則枵然無一有卒無以易此兩人
者乆困者必益伸暫晦者必終顯且世之囏饑羸苦窮
戹無所控告古何嘗無是人哉今生日論天下士之賢
否時命之窮達口不告宗黨足不别僚友北行慨然如
[006-27a]
必有所遇者然本其平日所願欲欲以措諸事業且落
落難合及朝上書夕則召見一息肩弛儋問則華衣駟
馬或隨之矣夫又何愧於古人哉此殆生之所自信者
乆矣雖予亦幾生之必有遇也自生去二年人從燕趙
間來言生英鋭之氣窮窶之色日鬬於胷中猶介然不
為之動終以是而客死豈世所謂豪傑有志之士人方
譏其為狂為妄天又若是憗之者耶曽祖某某官祖某
甚官父某洪州司法參軍生喜讀書庶幾復振其家及
[006-27b]
是乃以喪歸三子累然也有足使予悲哀慘怛於心者
又從而為之辭辭曰嗚呼趙生才非不足用而命也數竒學非不能博而力
又不得自進於時奈之何哉吹律本以徴瞶操頡篇以
畀瞽斯竒材與劒客日切齒扼腕而不可悉數紛衆人
之異嗜莽時俗之披猖爭繁華於趙李競翕豔乎金張
郊坰羅車騎第宅溢酒漿此生之所欲見於帝鄉也或
者窮櫩下里槁項黄馘生未嘗睹城郭死不殊於土礫
[006-28a]
上猿猱兮下蛙黽僅耕鑿之是力烏能窺出日乎泰華
之頂固已快雨零於窻隙矣不然使彼生者孤妻髽弱
子絰有以抱終天之戚戚為何如也耶
  李仲舉岑尚周哀誄辭
初溧陽李士良仲舉餘姚岑士貴尚周葢延祐間予同
薦于鄉至杭見尚周舟中年二十餘美風儀善言論潔
士也及來燕邸乃與仲舉相見其年不後尚周貌加尫
言若不出諸口雅士也李本故家仲舉幼病母愛之甚
[006-28b]
及上禮部欲行乃閉諸户使不得出泣目盡腫且曰我
家左江右湖魚稻豐給子故多病又忍以風霜冰雪錮
吾子雖不仕進無損吾事宗黨親戚力勉使去猶屢遣
介致佳米善藥不絶于道仲舉歸將之官餘姚竟以丁
母艱毁死岑自設科以來兄弟數人鄞黄彦實授之以
學彦實故儒家子材髙而學邃嘗夜夢坐岑㕔上氍毹
四設尚周年最少前拜跪乃脱身所被緑衣之覺而尚
周至拜跪如夢彦實驚問尚周對曰士貴幸不墜先生
[006-29a]
所教彦實遂浩然不樂因撰悲誦一篇縱酒自恣卒不
起尚周既任官黄巖大姓李肩輿甬道入尚周誰之曰
是家𨽻鹽亭恒執持州縣短長後頗㢘得其私煎盜販
過賕鬻獄等罪丹書之李憾復以鹽法陰中尚周家㑹
尚周出巡鄉部遽以食遇毒死嗚呼自始至終未及十
年哭吾友二人葢幼而學壯或不及行或既行又且死
不及究其所學予方幸此二人者能有所卓立乃沒沒
焉若是枯筆硯費燈燭劬簡編欲少覬榮寵於當世為
[006-29b]
何如也夫誄者哀死而累行者也我之哀矣又豈能自
已於辭也哉辭曰
惟理之賦人禀其全惟氣之運人遭其偏誰謂我人不
關於天孩提之聲雖胡越之不間壽殀之數奈彭殤有
不得而齊焉昔也服佩清潔鋪張華繡將似窮而實逹
聿致汝於顯覯今也收斂精彩沈埋槁壤抑似通而實
塞終暌我之素奬嗚呼使多汝之材淑汝之貌膺銀艾
而大耀仰黄鯢而難老吾何敢為此二人者慼不然使
[006-30a]
汝貌不揚汝材不良毋馳心於魏闕僅屏跡於東岡吾
恐太㝠之間亦不得而汝嗇也秦淮之水赤城之山豈
復有如昔之往還者乎赤城之山秦淮之水亦既忘其
所以為生死者矣尚何言哉嗚呼
  餘杭史生哀辭諸暨方鈞子清每言餘杭史生之賢生名坦字履仲自
童齓時性敏而氣温遇書即善誦知義理及長學為文
則又中充而外若不足必欲求其至焉然生今其死矣
[006-30b]
生本世家子當其先自敬思𢎞肇父子間三世有汗馬
之勞用異姓疏王爵至近世猶前後絡繹為王公者數
人及故家喬木一壞於朔風澒洞之餘故生自為撑植
門户計不得不力當其與子清友也居常矜以自持不
妄言笑處衆侃侃有得則相告有過則相規信乎其有
益者也然生今其死矣葢予索居者乆嘗欲就今求其
人薄紛華嗜道義與之友則庶幾乎古之絶學可復也
若彼生者未死尚可得耶夫天之生物也不常是既滋
[006-31a]
而息之矣遽反而散焉故雖僅見其勾萌甲坼而不究
其實此固子清言之未已而悲輙隨之者也予因子清
之所友又得其所未友者可不悲乎乃從而著其辭茫茫兮堪輿靜者誰噏兮動則或嘘神媧立極兮老鼇
㫁趺黄土肖靈兮壌蟲與俱清濁雜糅兮孰賢孰愚出
生入死兮孰斡其樞嗟史生兮美且都三十未有兮二
十餘汝目光炯兮汝頷欲鬚汝衣汝冠兮張拱而趨古
之世禄兮今則無汝守伊何兮家有其書王綱之正兮
[006-31b]
聖髓則腴擩嚌渾灝兮發揚芬敷中則已殖兮外不我
誣苗而不秀兮汝非童烏天門開兮雲龍躍躍朝陽之
爥兮鳯翽于梧文則記笏兮武或記殳學當其用兮不
汝少須用違其學兮謂鼎拄車前歌後哭兮淪胥以鋪
世之人兮我其睽孤黎丘所呼兮我亦忘吾狂泉既㰱
兮徧走而驅彼荑不稷兮匪歜曷葅夸毗是利兮猥瑣
相扶擿珠毁璧兮孰我瑕瑜嗟史生兮皦不汙世之悦
兮我則吁雖曼爾脅兮不易我臞一朝之短兮古人與
[006-32a]
徒超然以往兮溟涬之初堯桀是非兮孰毁孰譽天荒
地裂兮莽為丘墟烏鳶螻螘兮孰得而踰北風吹人兮
積霰羃塗誰歟户者兮我索其居汝友所悲兮我聞其
粗我摛我辭兮曷奠其芻華蓋之山兮列仙有儒望之
不見兮從以虎貙嗚呼惜哉兮獨踟蟵
  亡友趙生哀辭
予友趙生良佐字子有宋安康郡王六世孫予少子有
六歳嘗兄事之子有喜讀書善行草及鼓琴畫竹石為
[006-32b]
人不類其貌與人交必盡其情當酒酣或登山逺望慨
然將有四海之志焉他人不識也子有未病弟良傅病
已革遂為文以祭癘曰吾父老吾弟病若不救是遺老
父憂幸避我乎祭已體㾕癢欲病既病而弟死後五日
子有亦死且屬其父斂我鶴氅衣髽角跣足道書一巻
殉於是年二十有八矣尚未娶此皆其可哀者也為之
辭曰伊索居之侘傺兮出郭路乎何之飄風忽其折木兮挾
[006-33a]
澗水以増悲自童丱之相得兮謂吾子之瓌竒短衣襜
其掩骭兮耿長劒之參差諒先民之是若兮曽流俗之
不汝知何舉世之無似兮復降年之若兹嗚呼哀哉兮
行道為之悽惻淚雨下以霑纓兮面死灰而失色矧載
形之如贅兮將反真而為息疑有日之來歸兮邈窮天
而可得紛後生之輩出兮務華藻而脩飾嗤沐猴之文
繡兮負小兒之岐嶷爭從俗以售名兮遂違古而非則
何縱彼之不恚兮反奪君之甚力信造物之不仁兮汝
[006-33b]
父得以為仇夭汝弟其亦已兮又使汝之不瘳唶夫人
之有生兮惟賢智之是求何賢智之不憖兮不愚魯之
能侔炯天星之易曙兮肅野莽之將秋殆自古之皆死
兮等遺骸於山丘恐爾化之有怛兮忍吾私而不哭逢
陌上之花開兮見城南之草緑知異物之終歸兮恨干
觴之不足庸救汝於匍匐兮復吞聲而躑躅於是歌而
弔之曰未始有物何委蛇兮爾生爾死逢百罹兮脩短
隨化天何私兮彭鏗殤子世所疑兮羽衣髽跣黠且癡
[006-34a]
兮決癰潰疣仙可期兮睠言往昔我心之哀兮臨文嗟
悼孰喻汝懷兮
  新安朱氏新注黄帝隂符經後序
予聞隴西李筌嘗得黄帝隂符經讀之數千徧竟不能
略通後遇驪山姥始章句解釋蓋甚怪矣自言神農氏
衰蚩尤暴横黄帝三年百戰而未及有功天命𤣥女教
以兵機賜以九天六甲兵信之符皆出自天機合乎神
智者筌又别著太白隂經閫外春秋以輔行其説强兵
[006-34b]
勝敵豈必務貫於此經而後能然耶廣漢鄭山古曽語
蜀黄承真蜀宫大火甲申乙酉則殺人無數我授汝秘
術庶幾少滅於殺伐幸汝詣朝堂陳之陳而不受汝當
死泄天秘也已而蜀王不聽而承真死孫光憲竊窺其
書題曰黄帝隂符然與今經本實不同不知此又何書
也若乃筌務用兵而山古又欲務禁兵此果何耶夫老
聃本道家之祖而其書多寓於術自其一心之靜天旋
地轉陽嘘隂噏而世故之萬變者縱横錯豎恫疑禁格
[006-35a]
悉出於其彀而莫能逃乎是也是故世之言兵者考諸
道術流於䜟記洞乎飛伏孤虚察夫龍虎鳥蛇此殆孫
吳韓白韜略機謀之所尚者然非儒者之正論也新安
朱安國當光堯南渡之際毎咎當世用兵講武之失故
注是經雖然天下之時勢日殊而兵難隃度苟取古人
之糟粕而强謂我知兵是即趙括之不知變也自太祖
始得天下太宗即懲五代藩鎮跋扈之亂急於偃武而
脩文降及數世搢紳逢掖之士寖恥言兵兵日弱矣遂
[006-35b]
至故都淪喪三鎮隳沒君臣將相跳犇潰散夷夏盜賊
蟠踞糾結卒使王業偏安於山海﨑嶇之間不復自振此誠有可憾者然而撫摩疲民收合遺燼猶足以守此
三百餘年之命脉而不遽至於泯滅者豈在兵耶是故
承桑氏以文事而衰有扈氏以武功而敗文武二途要
皆可以亡國踣家而天下時勢之所在不以兵强而存
不以兵寡而亡者抑可睹矣凡吾儒者之言兵本以仁
義言兵而深不欲以孫吳韓白韜略機權而言兵孟子
[006-36a]
請罷秦楚之兵則曰去利而懐仁義荀卿論兵於趙孝
成王前則亦曰魏氏之技擊秦人之武力桓文之節制
咸不敵湯武之仁義是葢仁義云者實當世用兵講武
之本也雖使黄帝𤣥女誠有所謂隂符則上篇演道中
篇演法下篇演術千變萬化出無入有要之亦不能有
外乎此者又况李筌鄭山古道家狡獪之流耶惜乎安
國儒者自有正論何獨用是而後為言兵者耶
 
[006-36b]
 
 
 
 
 
 
 
 淵頴集巻六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淵穎集巻
             元 吳萊 撰
  與黄明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