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c0028 顏魯公集-唐-顏眞卿 (SBCK)


[007-1a]
顔魯公文集
               鍚山安國
 巻之七
  碑
   郭公廟碑銘
昔申伯翰周降神於維嶽仲父匡晉演慶於筮淮而
猶見美詩人騰芳史册豈比夫神明積高之壤百二
懸隔之都三峯發地而削成九&KR0637浮天而噴激炳靈
毓粹奕葉生賢括宇宙而禀和總河山而藴秀莫與
京者其惟郭宗乎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為郭因
[007-1b]
而氏焉代爲太原著姓漢有光禄大夫廣徳生孟儒
爲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後轉徙于華山之
下故一族今爲華州鄭縣人夫其築臺見師瘞子致
養家承金穴之貴政有露冕之高或哲或謀或肅或
乂皆海有珠而鳥有鳯也閥閲之盛其流益光隋有
金州司倉諱履球府君懋其徳輝不屑下位克己復
禮州邦化焉篤生唐凉州司法諱昶府君能世其業
以伸其道逺近宗之不隕厥問生美原縣主簿贈兵
部尚書諱通府君清識澈照博綜羣言始登王畿鬱
有佳稱道悠運促靡及貴仕垂于後昆沒而見尊是
[007-2a]
生我諱敬之府君府君幼而好仁長有全徳身長八
尺二寸行中絜矩聲如洪鍾河目電照虬鬚蝟磔進
退閑雅望之若神以仲由之 事兼翁歸之文武始
自涪州録事參軍轉𤓰州司倉雍北府右果毅加逰
擊將軍申王府典軍金吾府折衝兼左衛長上原州
别駕遷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威衛左郎將兼監牧南
使渭吉二州刺史侍中牛仙客韙君清節奏授綏州
遷壽州累加中大夫策勲上柱國以天寳三載春正
月十日遘疾終于京師常樂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
八乾元三年春二月以公之寳𦙍開府儀同三司司
[007-2b]
徒兼中書令柱國汾陽郡王曰子儀有大勲于王室
乃下詔曰故中大夫壽州刺史郭敬之果君子之行
毓達人之徳才光文武政美中和生此大賢為我良
弼頃以孽胡作亂黔首罹殃朕於是鬱興神武之師
克掃攙搶之氣而子儀帥彼勁卒赫然先驅取京洛
如拾遺剪凶殘猶振槁功存社稷澤潤生人是用寵
洽哀榮義申存歿可贈太保於戲府君體含𢎞之素
履秉冲邈之高烈言必主於忠信行不違於直方清
白為吏者之師死生敦交友之分端一之操不以夷
險槩其懐堅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用情不間於
[007-3a]
踈逺泛愛莫遺於賤貧拳拳服膺終始靡二故所居
則化所去見思人到于今稱之斯不朽矣傳曰徳盛
必百代祀其有後也宜哉恭惟令公先皇之佐命臣
也少而美秀長而瓌偉姿性質直天然孝悌寛仁無
比騎射絶倫所蒞以清白見稱居常以經濟自命弱
冠以邦鄉之賦驟膺將帥之舉四擢高第有聲前朝
三為將軍再守大郡累典兵要必聞休績天寳末安
禄山反于范陽令公以節度使擁朔方之衆圍高秀
巖于雲中破史思明于嘉山先帝之幸朔方赴行在
於靈武擊同羅于河曲走崔乾祐于蒲坂今上之為
[007-3b]
元帥也首副旄鉞㑹迴訖于扶風摧兇冦于洨水追
餘孽于陜服長驅河洛弼成睿圖再造生靈克清天
步乂函夏之未乂安天下之未安一年之間區宇大
定不休哉徒觀眞元和降精間氣生徳感星辰而作
輔應期運以濟時忠於國而孝於家威可畏而儀可
象盛徳繄物寛身厚下用人由已從善如流沉謀祕
&KR0017神精義貫於天地推赤誠而許國蹈白刄以率
先霆擊於雲雷之初鷹揚於廟堂之上大凡二曆鼎
司兩升都座四作元帥九年中書歴事三聖而厥徳
維懋易相二十而受遇益深蓋尅復上都者再戡定
[007-4a]
東京者一其餘麾城摲邑得儁摧鋒亦非遽數之所
周也信可謂王國之虓虎生人之廕庥者歟非太保
之邁種不孤則何以鍾美若是况于友于著睦矕龍
虎者十人貽厥有光紆青紫者八九勲庸舉集今古
莫儔昔奮號尊榮紅粟纔霑於萬石惲家全盛朱輪
不出於十人繇我觀之事不侔矣於乎清廟之興所
以仁祖考鴻伐之刻亦以垂子孫爰剏制於舊居將
永圖而觀徳中堂有侐丕搆克崇感霜露而怵惕以
増敘昭穆而敬恭斯在庶乎觀盥顒若既無斁於永
懷入室僾然必有覿乎其位哀榮既極情禮用申仁
[007-4b]
人之所及逺哉孝子之事親終矣豈惟温温孔父逺
稱鑱鼎之銘穆穆魯侯獨美龍旂之祀其詞曰
郭之皇祖肇尤虢土逮于後昆實守左輔徙華陰兮
其一源長流光施于司倉凉州兵部克熾而昌載徳
深兮其二篤生太保允懋厥道神之聴之永錫難老
式如金兮其三於穆令公汾陽啓封文經武緯訓徒
陟空簡帝心兮其四含一不二格于天地愷悌君子
邦之攸塈昭徳隂兮其五芝馥蘭芳羽儀公堂子子
孫孫為龍為光鏘璆琳兮其六乃立新廟肅雍允劭
神保是聴孝思孔炤亶居歆兮其七乃立高碑盛美
[007-5a]
奚㩼日月有既徽猷永垂映來今兮其八廣徳二年
嵗次甲辰十一月甲午朔二十一日甲寅建
   銀青光禄大夫海濮饒房睦台六州刺史上
   柱國汲郡開國公康使■君神道碑銘
君諱希銑字南金其先出于周武王同母少弟衛康
叔封之後也史記云成王長用事舉康叔為周司冦
賜衛寳祭器以彰有徳封子康伯支庶有食邑于康
者遂以氏焉代為衛大夫至漢有東郡太守超始居
汲郡超之裔孫魏强弩將軍權權生晉虎賁中郎將
泰泰生■太守威威生蘭陵令奮節將軍翼隨晉元
[007-5b]
帝過江為吳興郡丞因居烏程事見山謙之呉興記
翼生豫章太守鎮鎮生征虜司馬建武將軍欽信欽
信生宋晉熈王兵曺參軍黯黯生南臺■高高生齊
驃騎大將軍孟真孟真生梁散騎侍郎僧朗僧朗生
陳給事中五兵尚書宗■為山陰令子孫始居㑹稽
遂為郡人焉曾祖孝範江夏王府法曹臨海縣令祖
英隋齊 騎曺江寧縣令皇朝隨郡王行軍倉曹
父國安明經高第以碩學掌國子監領三舘進士教
之策授右典戎衛録事參軍直崇文館太學助教遷
博士白獸門内供奉崇文館學士贈杭州長史君郎
[007-6a]
長史府君之叔子也年十四明經登第補右内率府
胄曹應詞藻宏麗舉甲科拜祕書省校書郎轉左金
吾衛録事參軍應博通文史舉高第授太府寺主簿
轉丞又應明於政理舉拜洛州河清令加朝散大夫
 州司馬徳州長史轉定州屬突厥侵 君以偏師
抗之遷海州刺史 功以勑書賜方岳繡袍一領雜
綵二百段下車未幾詔擇政術尤異者察使奏公恩
制襃異遷濮州加銀青光禄大夫累封汲郡開國公
策勲上柱國轉饒州八為國子司業以 貶房州
轉睦州遷台州所至之邦必聞美政開元初入計至
[007-6b]
京抗表請致仕𤣥宗允許仍 三年請歸鄉敕書襃
美賜衣一襲并雜綵等仍給傳驛至本州冬十月二
十有二日不幸遘疾薨于㑹稽覺𦙍里第春秋七十
一夫人陳郡殷氏太子中舍人聞禮之曽孫右清道
率令徳之孫 州録事參軍子恩之第五女
先天二年封丹陽郡夫人公薨之年殁於東都章善
坊私第春秋六十九嗣子朝散大夫婺州司馬襲汲
郡公元 㑹稽縣男元瑾宣州司士京兆府奉先尉
㑹稽縣男元瑒朝議郎前獲嘉丞元懷等䖍以天寳
四載 月四日窆于山陰縣籬渚村之先塋卜逺日
[007-7a]
而𦵏合焉禮也嗚呼君負不器之姿包周身之智■
■且恵慤愿而恭金玉其相敬明其道文意 二
雅所祗政事優■百■所則嘗撰自古以來清白吏
圖四卷仍自為序賛以見其志宰相黄門侍郎韋承
慶中書舍人馬吉甫等美而同述焉盛行於世赴海
州時君兄徳言為右臺侍御史■為偃師令俱以詞
學擅名時同請歸鄉拜掃朝野榮之與狄仁傑岑羲
韋承慶嗣立元懷景姚元崇友善至是咸傾朝同賦
詩以餞之近代未有此比君之四代祖至于大父為
諸王掾屬者七人歴尚書郎給事中侍御史者二人
[007-7b]
君之先君崇文學士府君有文集十巻注駁文選異
義二十巻漢書■十巻自述文集二十巻元昆修書
學士顯府君文集十巻撰詞苑麗則二十巻海藏連
珠三十巻累壁十巻姪祕書監集賢院侍講學士■
元撰周 累義二十巻秀州長史元瓌著于録
寳典三十巻姪刑部員外郎璀男美原尉南華撰代
耕心鏡十巻 百二十巻君之先君至
南華四代進士登甲科者七人舉明經者一十三人
時 門頗盛美矣君之女曰辨恵盩厔縣令
陜郡長史郜象釴妻君之孫台州司今户參軍
[007-8a]
嵗而卒汾州司田叅軍真弼德州平昌縣令輔旻崇
玄學生曙懷州武陟尉憺宣州南陵尉渭鄉貢明經
緯綸皆修身踐言敦詩悦禮紹承餘訓克禀義方及
君告老鄒自然陳光壁閭丘景陽陶暹送至越州邑
子謝務遷僧陸鑒校書郎陳齊卿恒爲文酒之㑹論
者休焉惬求舊之■崇乞言之禮天乎不憗其恨若
何大曆十一年元瓌 乞願言
刋勒懼沒徽猷求無愧之詞垂不朽之事顧惟未學
曷足當仁銘曰汲公恂恂德懋 多士東南
有筠緝熈代業詞章發身佐軍貔虎典校麒麟三擢
[007-8b]
崑玉再司 汭驥展河漘驟貳嘉州錫命
斯頻繡寵方岳榮加搢紳六登■洽膠庠
  華墓表申 見節文昭友仁懸車告老衣錦
熈神連壁襲懿梓澤齊彬饋酳未濟春濛遽淪朝廷
惋悼逺近悲辛季子象賢恐懼鬱堙 鴻伐千秋
不泯
   逰擊將軍左領軍衛大將軍兼商州刺史武
   闗防禦使上柱國歐陽使君神道碑銘
使君諱琟字琟渤海人其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滿
有歐陽伯和伯和孫高高孫地餘並列儒林晉有堅
[007-9a]
石著名文苑賢達繼軌其來邈乎六代祖僧寳始自
渤海徒居長沙五代祖頠陳山陽郡公高祖紇陳開
府儀同三司左屯衛大將軍交廣等十九州諸軍事
廣州刺史襲山陽郡公功業並著于前史曽伯祖詢
皇朝銀青光禄大夫給事中率更令崇賢館學士以
詞學徳行見重前朝軍法孤標垂名不朽曾祖𦙍年
十七以門子入侍見賞太宗 八加正議大夫魯王
傳奉使和突厥不拜虜庭朝廷嘉之回封南海郡公
施光二州刺史祖諶洛州鞏縣令父機漢州什邡令
以休懿傳世著聞于家邦使君即什邡之第四子志
[007-9b]
尚恬曠顓精於詩易春秋尤明吏術所居則理開元
十八年解褐安西大都䕶府參軍充湯嘉惠節度推
勾宫外憂去職服闋補北庭大都䕶府户曹參軍節
度使蓋嘉運奏授金滿令仍充營田判官以破賊功
當遷請回授幼弟孤姪者三人教義稱之二十九年
河西節度使奏授晉昌郡户曹參軍攝晉昌令轉張
掖郡張掖令攝司馬知郡事按吏贓罪罪人誣訟于
使司百姓苖秀康順忠等三十人皆截耳稱寃節度
使王捶駭焉奏與上下考轉岳州長史時屬荒旱人
多莩餒君以禄俸職田并率官吏食餓者千餘人凡
[007-10a]
月餘遂多全活劍南節度使楊國忠奏知三峽轉運
改衡陽郡長史賜緋魚袋天寳末羯胡作亂綂江湖
之兵先至南陽加賜紫金魚袋充魯炅南陽節度副
使攝淮南郡長史充當郡防禦使時南陽為賊所圍
諸將選懦莫敢先救至徳元載君以當郡防禦士至
新野芙蓉鄉遇賊合戰斬其將犯圍而入炅壯而徳
之賊圍解加逰擊將軍左金吾衛中郎將兼南陽郡
司馬遷右驍衛將軍兼上洛郡太守充武闗防禦使
肅宗降璽書云卿以特達之姿抱殊常之畧武闗防
守委卿一人屬賊陷商於復圍 浙川
[007-10b]
以保乂人吏逆賊悉力來攻六十餘日糧盡救絶遂
陷賊庭賊將甘言怵君令至城下以紿炅君忠勇感
激捨生徇義抗聲謂炅曰鳯翔諸將已收長安琟不
能效死軍前辱大夫所使願大夫保守忠義克終令
圖賊以兵刃毆君君志氣彌厲因被執送洛陽今天
子收復兩京僅得脱禍其事具向城令王瀟南陽記
炅又奏君充節度兵馬使君遂辭疾不行税駕于鄭
之别墅君所居以清白㢘慎聞于朝廷禄俸之餘必
賙親族之貧者先疇舊業悉畀羣從一簮不私于其
身又常持誦金剛凈名經向逾三紀不茹葷血者十
[007-11a]
年至是無儋石之儲而處順安時不改其度蓋澹如
也識者歸高焉粤以上元二年秋九月十四日寢疾
而終春秋六十有五夫人高平徐氏安西都䕶高平
縣公欽識之女婦順母儀克明休徳以大曆二年夏
六月二十五日終于岳州客舍享年五十有六其孤
嵩臮中子崙少子峯等銜恤允窮竭力襄事以大曆
十年冬十月二十四日合祔君臮夫人于滎澤縣廣
武原遵理命也崙不逺千里泣而求䝉敢述無愧之
詞式揚不朽之烈銘曰
猗那使君世 清芬顓經飾吏休有令聞天子命我
[007-11b]
參卿西軍驟遷大縣克懋殊勲讓行親睦耳截寃分
縻禄食餓馳師解紛孤城再邑罷卒益振麾守商於
移兵浙濆綢繆宸睠焜燿天文力盡冦多師陷身屯
詭詞紿賊解路是羣脱禍歸朝義高天雲乞骸延闕
税駕洧溱志敦禪誦茹絶羶葷處順齊終聊樂我云
刻諸金石永永不泯
顔魯公文集巻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