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a]
集註杜工部詩姓氏
唐昌先生韓氏名愈字退之有/詩題子美墳
唐元氏名稹
太原王氏名洙字原叔翰林學士兵部郎中知制誥史館/脩撰注子美集先古詩後近體計三十六卷
建安王氏名昱字公旦建陽人度/支貟外郎袐閣校理
臨川王氏名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拜左僕射謚文公
鳳臺王氏彦輔和注子美詩四/十九卷自號鳳臺子
王氏名徴鳳臺/子之子
王氏名端仁鳯/臺子之孫
鉅野王氏名禹偁字元之濟州鉅野人翰林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
建安王氏名楷
[000-1b]
王氏名杞
王氏名琪字/君玉
王氏逢原
王氏父
王氏立之/直方
王氏性之
永嘉王氏名十朋字龜齡集注/編年詩史三十二卷
建安王氏名紆
眉山氏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謚太師文忠公著釋事
氏養直
西蜀趙氏次公字彦材/著正誤
[000-2a]
西蜀趙氏䕫字/堯卿
趙氏彦材
趙氏元序
西蜀師氏名古著詳/二十八卷
師氏尹/民瞻
嘉興魯氏䇾編注子美/詩一十八卷
廬陵歐陽氏名脩字永叔州/水豐人謚文忠公
豫章黃氏庭堅/魯直
黃氏少度
謝氏薖/㓜槃
淮海秦氏觀/少游
[000-2b]
秦氏少儀
宛丘張氏耒/文潜
永嘉張氏器先
鄄城張氏名詠字復之濮州/鄄城人謚忠定公
張氏天覺
張氏名逸序蜀本子/美詩一十卷
歷陽張氏孝祥/安國
張氏伯玉續子/美集有詩
河東薛氏蒼舒續注/子美詩
薜氏夢符廣注/子美詩
薛氏綜
[000-3a]
薜氏士昭
薜氏元肅
城南杜氏修可續注/子美詩
杜氏名田字時可/著遺
杜氏定功
河南尹氏名洙字師魯起居/舎人直龍圗閣
臨川晏氏名殊字同叔/謚元獻公
臨江劉氏名敞
東萊徐氏字居仁編/次門𩔖詩
徐氏俯/師川
徐氏君平
[000-3b]
徐氏持晦
吕氏大防撰/年譜
東萊蔡氏伯丗撰/年譜
蔡氏天啓
蔡氏絛
西蜀孫氏倬/瞻民
孫氏彦忠
西蜀程氏演/秊良
程氏天祐
宋氏名祁撰唐/書子美傳
西蜀宋氏援/正輔
[000-4a]
宋氏彦材
遯齋陳氏正敏
后山陳氏名師道字无巳一字/履常號彭城居士
陳氏希仲
陳氏元龍
陳氏體仁
陳氏德
南豐曽氏名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擢試中書舎人
曽氏公衮
盱江李氏覯/㤗伯
李氏彭/啇老
[000-4b]
李氏希聲
李氏名觀遺/子美傳
臨安李氏堯祖/唐卿
李氏厚/徳載
沈氏括/存中
胡氏撰子美/草堂序
苕溪胡氏仔
胡氏銓/衡
唐氏庚/子西
梅氏聖俞
韓氏駒/子蒼
[000-5a]
馬氏存/子才
潘氏大臨/邠老
潘氏大觀/仲逹
孫氏名僅撰子/美詩序
孫氏子尚
孫氏何
洪氏蒭/駒父
洪氏琰/玉父
洪氏朋/龜父
洪氏僧覺範
河南邵氏愽/伯温
[000-5b]
橘林石氏敏
九江夏氏名竦字子喬江州人/樞密使封英國公
夏氏倪/均父
何氏覬/人表
州何氏泓
髙氏荷/子勉
饒氏節/德操
晁氏冲之/叔用
晁氏之
姑丁氏脩
永嘉丁氏鎮叔
[000-6a]
丁氏惠安
縉雲鮑氏文虎著/譜論
蘄陽林氏敏功字子仁蘄州/人贈髙隱處士
林氏敏修/子敬
林氏子來
林氏明仲
林氏致明
長樂鄭氏卬著/釋文
楊氏符/信祖
汪氏革/信民
汪氏藻/彦章
[000-6b]
汪氏端本/子之
汪氏洋/養源
建安余氏葵
東漢詩僧祖可/正平
季氏錞/希聲
真隱詩僧善權/巽中
元氏不伐
曹氏夢良
傅氏薦可
鹿氏伯可
任氏居實/文孺
[000-7a]
吴氏憲
吴氏季南
吴氏明可
吴氏少雲
賈氏巖老
崔氏肅之
萬氏先之
萬氏申之
萬氏大年
永嘉甄氏雲卿
龔氏實之
[000-7b]
芮氏國器
馮氏方/圎仲
喻氏叔竒
毛氏叔度
朱氏翰
永嘉項氏用中
周氏成祖
鄧氏忠臣字慎思
集註杜工部詩姓氏
[000-8a]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序
王洙序曰杜甫字子美㐮陽人徙河南鞏縣曽祖依
藝鞏令祖審言膳部貟外郎父閑奉天令甫少不覊
天寶中獻三賦召試文章授河西尉辤不行改右衛
率府胄曹天寶末以家避亂鄜獨轉䧟賊中至德二
載竄歸鳯翔謁肅宗授左拾遺詔許至鄜迎家明年
收京扈從還長安房琯罷相甫上䟽論琯有才不冝
廢免肅宗怒貶琯邠州刺史出甫爲華州司功屬關
輔饑亂棄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薪採梠餔
糒不給遂入蜀居成都浣花里復適東川乆之召
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聞
[000-8b]
嚴武鎮成都自閬挈家往焉武歸朝廷甫浮遊左蜀
諸郡往來非一武再鎮兩川奏爲節度叅謀檢校工
部貟外郎賜緋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代武崔旰
殺英乂楊子琳栢正節舉兵攻旰蜀大亂甫逃至梓
州亂定歸成都無所依乃泛江遊嘉戎次雲安移䕫
州大曆三年春下峽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泝㳂
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甞至嶽廟阻暴水旬日不得
食耒陽聶令知之自具舟迎還五年夏一夕醉飽卒
年五十九觀甫詩與唐實録猶槩見事迹比新書列
傳彼爲踳駮傳云召試京兆兵曹而集有官定後戲/贈詩注云受河西尉辤改右衛率府
冑曹傳云遁赴河西謁肅宗於彭原而集有喜逹行/在詩注云自京竄至鳯翔傳云嚴武卒乃遊東蜀依
[000-9a]
髙適旣至而適卒括適自東川入朝拜右散常侍/乃卒又集有忠州聞髙常侍亡詩傳云扁舟下陜未
維舟而江陵亂乃遊㐮衡而集有居江陵及公安詩/至多傳云甫永㤗二年卒而集有大曆五年正月追
酬髙蜀州詩及别/題大曆年者數篇甫集初六十卷今祕府舊藏通人
家所有稱大小集者皆亡逸之餘人自編摭非當時
第叙矣蒐裒中外書凡九十九卷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
樊晃序小集六卷孫光憲序二十卷鄭文寶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題小集二卷孫僅一卷雜編三卷除
其重複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詩三百九十有九
近體千有六起太平時終湖南所作視居行之次
歳時爲先後分十八卷又别録賦筆雜著二十九篇
爲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謂盡他日有得尚副益
諸寶元二年十月王原叔記
[000-9b]
胡氏序曰草堂先生謂子美也草堂子美之故居因
其所居而號之曰草堂先生先生自同谷入蜀遂卜
成都浣花江上萬里橋之西爲草堂以居焉唐之史
記前後抵捂先生至成都之年月不可考其後先生
題草堂云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然則先生之
來成都殆上元之初乎嚴武入朝先生送武至巴西
遂如梓州蜀亂乃之閬州將遊荆楚會武再鎮兩川
先生乃自閬州挈妻子歸草堂武辟先生爲叅謀武
卒蜀又亂先生去之東川移居䕫州遂下荆渚泝沅
湘上衡山卒於耒陽先生以詩鳴於唐凡出處去就
動息勞佚悲懽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一見於詩
[000-10a]
讀之可以知其丗學士大夫謂之詩史其所遊歷好
事者隨處刻其詩於石及至成都則闕然先生之故
居松竹荒凉略不可記今丞相吕公鎮成都復作草
堂於先生之舊址繪先生之像於其上假符於此乃
録先生之詩刻石置於草堂之壁間先生雖去此而
其詩之意有在於是者亦附其後庶幾好事者於以
考先生去來之迹云元祐庚午資政殿學士中大夫
知成都軍府事胡 序
王彦輔序曰唐興承陳隋之遺風浮靡相矜莫崇理
致開元之間去雕篆黜浮華稍裁以雅正雖絺句繪
章人得一槩爭各所長如大羮元酒者則薄滋味如
[000-10b]
孤峯絶岸者則駭廊廟穠華可愛者乏風骨爛然可
珍者多玷缺逮至子美之詩周情孔思千彚萬狀茹
古涵今無有端涯森嚴昭煥在武庫見戈㦸布列
蕩人耳目非特意語天出尤工於用字故卓然爲一
代冠而歷丗千百膾灸人口予毎讀其文竊苦其難
曉如義鶻行巨顙拆老拳之句劉夢得亦疑之後
覽石勒傳方知其所自出蓋其引物連𩔖掎摭前事
往往而是韓退之謂光萬丈長而丗號爲詩史信
哉予時漁獵書部甞妄注緝且十得五六官遊南北
因循中輟投老掛冠杜門家居日以無事行樂之暇
不度蕪淺旣次其韻因閲舊注惜不忍去捜考所知
[000-11a]
再加鐫釋然予不幸病目無與乎簡牘之觀遂命子
澂洎孫端仁參夫討繹俾之編綴用償夙志尚愧孤
陋未臻詳盡在昔聖人猶曰有所不知丘蓋闕如顧
惟聞見之寡兹所不免但藏篋中以貽來裔非敢示
諸愽古之君子按鄭文寳少陵集張逸爲之序又有
蜀夲十卷自王原叔内相再編定杜集二十卷後姑
蘇守王君玉得原叔家藏於州進士何瑑丁脩處
及今古諸集相與參考乃曰義有兼通者亦存而不
敢削故予之所注以本爲正云時洪宋八葉
明天子之在御政和紀元之三禩下元日序
嘉興魯訔序曰騷人雅士同知祖尚少陵同欲模楷
[000-11b]
聲韻同苦其意律嚴難讀也余謂少陵老人
不
事艱澁左隱以病人其平易處有賤夫老婦所可道
者至其純宏妙千古不可追跡則序事穩實立意
渾大遇物冩難狀之景紓情出不之意借古的確
感時逺
江海浩𣻌風雲蕩汨蛟龍黿鼉出没其
間而變化莫測風澄雲霽象緯回薄錯峙偉麗細大
無不可觀離而序之次其先後時危平俗媺惡山川
夷險風物明晦公之所寓舒局皆可槩見如陪公杖
屨而遊四方數百年間猶對面語何患於難讀邪名
公巨儒譜叙注釋是不一家用意率過異如蝟余
因舊集略加編次以古詩近體一其後先摘諸家之
[000-12a]
善有考於當時事實及地理月與古語之的然者
聊注其下其意律乃詩之六經神會意得隨人所
到不敢易而言之叙次旣倫讀之者如親罹艱虎
狼之慘爲可驚愕目見與時甿庻削刻轉塗炭爲
可憫因感公之流徙始而適中而瘁卒至於爲少年
輩侮怱以訖死爲可傷也紹興癸酉五月晦日丹丘
冷齋序
鄭卬序曰讀少陵詩如馳騖晉楚之郊以言其髙則
鄧林千巖楩楠杞梓扶踈摩雲以言其則溟波萬
頃蛟龍黿鼉徜徉排空拭眥極目方且心駭神悸莫
知所以其甄别名狀實難爲功韓退之推其光熖
[000-12b]
萬丈長殆謂是矣 國家追復 祖宗成憲學者以
聲律相飭少陵矩範尤爲時尚於其淹貫羣書比𩔖
賦象渾㴠天成竒文險句厭人目力讀者未始不以
捜㝷訓切爲病卬近因與二三友質問爰就隱奥處
著爲音義至夫人物地理古今傳志咸極討論施之
新學不亦可乎時紹興改元歳次辛亥長至後五日
長樂鄭卬序
王安石序曰予考古之詩尤愛杜甫氏作者其辭所
從出一莫知窮極而病未能學也丗所傳巳多計尚
有遺落思得其完而觀之然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
人之所能爲而爲之者惟其甫也輙能辯之予之令
[000-13a]
鄞客有授予古之詩丗所不傳者二百餘篇觀之予
知非人之所能爲而爲之實甫者其文與意之著也
然甫之詩其完見於今者自予得之丗之學者至乎
甫而後爲詩不能至要之不知詩焉爾嗚呼詩其難
惟有甫哉自洗兵馬下序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
自發焉皇祐壬辰五月日臨川王安石序
温陵宋冝序曰詩之言生乎志而言之聲出乎情自
變風作而志之形於言與夫情之發於聲者雖感憤
憂思之成文而尚可以和金石諧律吕而爲聖人之
所取也及夫先王之澤竭雖有作者浮虚之相矜綺
靡之相勝而無復風雅之正矣唐之時以詩鳴者最
[000-13b]
多而杜子美逈然特異相望數千載之間而獨得古
人之大體其詞曲而中其意肆而隱雖怪竒偉麗變
態百岀而一之於法度不幾於古之言志而詠情者
歟惜乎遒人之不見采而子美不見知於上愈窮而
愈工然丗之所傳尚有遺落而不完頃者處士孫正
之得所未傳二百篇而丞相荆公繼得之又増多焉
及觀内相王公所校全集比於二公互有詳略皆從
而爲之序故子美之詩僅爲完備近丗取士壹於經
術而風騷之學有所不暇雖幽居閑放之人時或諷
味而皆鄙俚陳近之辭求其知子美者蓋寡矣豈子
美之詩逺而難知邪抑其篇章之浩愽而難窮考
[000-14a]
邪今兹退休田里始得陳君浩然授予子美詩一編
乃取其古詩近體析而𩔖之使學者恱其昜覽得以
㳂其波而討其源也予嘉陳君有志於詩而惟子美
之爲𥊏則可謂篤於詩學者矣因其請而爲之序云
元豐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序
孫僅序曰五常之精萬象之靈不能自文必委其精
萃其靈於偉傑之人以渙發焉故文者天地真粹之
氣也所以君五常母萬象也縱出横飛疑無涯隅表
乾裏坤入隱奥非夫腹五靈精心萬象靈神合
㑹則未始得之也夫文名一而所以爲用之者三謀
勇正之謂也謀以始意勇以作氣正以全道苟意亂
[000-14b]
思率則謀沮矣氣萎體瘵則勇䘮矣言蒭辭蕪則正
塞矣是三者迭相羽翼以濟乎用也備則氣淳而長
剥則氣散而涸中古而下文道繁冨風周騷
楚
文西漢咸角然天岀萬丗之衡軸也後之學者瞽
實聾正不守其根而好其葉由是日誕月艶蕩而莫
返曹劉應楊之徒唱沈謝徐庾之徒和之爭柔闘葩
聮組擅繡萬鈞之重爍爲錙銖眞粹之氣殆將滅矣
洎夫子之爲也剔陳梁亂齊宋抉晉魏瀦其淫波遏
其煩聲與周楚西漢相凖的其夐邈髙聳則鑿太
虚嗷萬其馳驟怪駭則
仗天䇿而
箕尾其首
截峻整則儼鈎陳而界雲漢樞機日月開闔雷電
[000-15a]
昂昂然神其謀挺其勇握其正以髙視天壤趨入作
者之域所謂真粹氣中人也公之詩支而爲六家孟
郊得其氣熖張籍得其簡麗姚合得其清雅賈島得
其竒僻杜牧薜能得其豪健陸龜得其贍愽皆出
公之竒偏爾尚軒軒然自號一家爀丗烜俗後人師
擬不暇矧合之乎風騷而下唐而上一人而巳是知
唐之言詩公之餘波及爾於戲以公之才冝器大任
而顛宼虜汨没蠻夷者屯於時耶戾於命耶將天𥊏
厭代未使斯文大振耶雖道振當丗而澤化後人斯
不朽矣因覽公集輙其憤以書之
王琪曰近丗學者爭言杜詩愛之者至剽掠句語
[000-15b]
迨所用險字而模畫之沛然自以絶洪流而窮源
矣又人人購其亡逸多或百餘篇少或數十句藏去
矜大復自以爲有得翰林王君原叔尤𥊏其詩家素
畜先唐舊集及採祕府名公之室天下士人所有得
者悉編次之事具于記於是杜詩無遺矣子美愽聞
稽古其用事非老儒愽士罕知其自出然缺乆矣後
人妄改而之者衆莫之遏也非原叔多得其真爲
害大矣子美之詩詞有近質者如麻鞋見天子垢/膩脚不韈之句所
謂轉石於千仞之山𫝑也學者尤効之而過甚豈逺
大者難窺乎然夫子之刪詩也至于檜曹小國寺人
女子之詩苟中法度或取而弦歌善言詩者豈拘於
[000-16a]
人哉原叔雖自編次余病其卷帙之多而未甚布暇
日與州進士何君瑑丁君脩得原叔家藏及今古
諸集聚于郡齋而叅考之三月而後巳義有兼通者
亦存而不敢削閱之者固有淺也而又吴江邑宰
河東裴君煜取以覆視乃益精密遂鏤于板庶廣其
傳或俾余序于篇者曰如原叔之能文稱于丗止作
記于後余竊慕之且余安知子美哉但本末不可闕
書故槩舉以附于卷終原叔之文今遷于卷首云嘉
祐四年四月望日姑郡守太原王琪後記
跋子美詩并序鄭卬
余讀李元賔遺傳及韓退之題杜工部墳詩
[000-16b]
皆自摭遺所載疑非二公所作然大曆元和時
之相去猶未爲逺不當與本集抵捂是大抵
後之好事者託而質之也甞攷子美以大曆五
年四月臧玠殺崔灌由是避地入衡州至耒陽
遊嶽祠以大水涉旬不得食耒陽聶令具舟迎
之水漲遂泊方田驛子美詩以謝之繼而㳂湘
流將適漢陽暮秋歸秦有詩别湖南幕府親友
豈以夏而溺死耒陽復有此作盖其卒在潭岳
間秋冬之際元微之誌銘亦畧見本末作史者
惑於摭遺之遂有牛炙白酒一宿卒之語信
史之誤余不可以不辨長樂鄭卬謹䟦
[000-17a]
杜子美之於詩實積衆家之長適當其時而巳昔
武李陵之詩長於髙妙曹植劉公幹之詩長於豪逸
陶潜阮籍之詩長於沖澹謝靈運鮑昭之詩長於峻
潔徐陵庾信之詩長於藻麗於是子美窮髙妙之格
極豪逸之氣包沖澹之趣兼峻潔之姿備藻麗之態
而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諸家之長子美亦不
能獨至於斯也豈非適當其時故耶孟子曰伯夷聖
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
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嗚呼子美亦集詩
之大成者歟
讀子美詩 孫 何
[000-17b]
丗系留唐史丘封耒山髙名落身後遺集出人間
逸氣應天與淳風自我還鋒鋩堪定霸徽墨可繩姦
進退軍三令廻旋馬六閑楚詞休獨歩周雅合重刪
李白從先逹王維亦厚顔庖刀盡餘刃羿彀肯虚彎
聖域分中土天樞奪要關逍遥登禁闥偃蹇下塵寰
麗思幽蟄神功鑿險艱語成新體句才折好官班
誰氏傳軒冕何人得佩環朱弦夲䟽越黃鳥浪緜蠻
元白詞華窄錢郎景象鏗蜀峰愁杳杳湘水浪潺潺
子欲驪頷吾思擷虎斑毛錐應穎脫燕石竟踈頑
巴襲蘭兼菊無嫌蒯與菅二南如有得髙躅願追攀
子美𦘕像 歐陽脩
[000-18a]
風雅乆寂寞吾思見其人杜君詩之豪來者孰比倫
生焉一身窮死也萬丗珍言苟可垂後士無羞賤貧
子美𦘕像 王 安石
吾觀少陵詩爲與元氣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顔毅
色不可求浩蕩八極中生物豈不稠醜妍巨細千萬
殊竟莫見以何雕鎪惜哉命之窮顚倒不見收青衫
老更斥餓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賊森
戈矛吟哦當此時不廢朝廷憂甞願天子聖大臣各
伊周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寒颼颼傷屯
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死所羞所以見公𦘕再拜涕
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遊
[000-18b]
讀子美集 張 伯玉
寂寞風騷主先生第一材詩魂𨇠斗壁筆力撼蓬萊
運動天樞朽奔騰地軸摧萬蛟盤險句千馬夾雄才
𫝑走岷峨盡辭含混沌來剖山無鵲石傾廐盡龍媒
薦擢誇三賦飄零放一盃艱難行蜀道感激上燕臺
日月兵前没江湖𥬇裏開獨吟千載後肝膽洗塵埃
觀子美𦘕像 楊 蟠
文光萬丈照詞林獨歩才難一代欽塵土未淪今日
貌篇章空憶舊時心寂寥冠劒無由作零落丹青豈
復吟師法望公千載後仰風三歎感知音
題子美墳 唐韓愈撰
[000-19a]
何人鑿開混沌殻二氣由來有清濁孕其清者爲聖
賢鍾其濁者成愚樸英豪雖没名猶嘉不肖虚死如
蓬麻榮華一旦丗俗眼忠孝萬古賢人芽有唐文物
盛復全名書史𠕋俱才賢中間詩筆誰清新屈指都
無四五人獨有工部稱全美當日詩人無擬倫筆追
清風洗俗耳心奪造化回陽春天光晴射洞庭秋寒
玉萬頃清光流我常愛慕如飢渇不見其面生閑愁
今春偶客耒陽路淒𢡖去㝷江上墓召朋特地踏煙
蕪路入溪村數百歩招手借問牛兒牧兒指我祠
堂路入門古屋三四間草茅縁砌生無數寒竹珊珊
揺晚風野蔓層層庭户升堂再拜心惻然心欲䖍
[000-19b]
啓不成語一堆空土煙蕪裏虚使詩人嘆悲起怨聲
千古西風寒骨一夜沉秋水當時處處多白酒牛
䏑如今家家有飲酒食䏑今如此何故常人無飽死
子美當日稱才賢聶侯見待誠非喜洎乎聖意再搜
求姦臣以此欺天子捉月走入千丈波李白入/水捉月忠諌
便沉汨羅底屈原/沉湘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賢所歸同一
水過客留詩千百人佳詞繡句虚相美墳空飫死巳
傳聞千古醜聲竟誰洗明時好古疾惡人應以我意
知終始
子美墓誌銘 唐元稹撰
叙曰余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揔萃焉始
[000-20a]
尭舜時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後詩人繼作歷夏殷周
千餘年仲尼緝拾選練取其干預教化之尤者三百
篇其餘無聞焉騷人作而怨憤之態繁然猶去風雅
日近尚相比擬秦漢巳還採詩之官旣廢天下妖謡
民謳歌頌諷賦曲度嬉戲之詞亦隨時間作至漢武
賦栢梁詩而七言之體具子
李少卿之徒尤工
爲五言雖句讀丈律各異雅鄭之音亦而詞意簡
逺指言事情自非有爲而爲則文不妄作建安之後
天下之士遭罹兵戰曹氏父子鞍馬間爲文往往横
槊賦詩其遒壯抑寃哀悲離之作尤極於古晉丗
風槩稍存齊宋之間教失根本士子以簡慢歙習舒
[000-20b]
徐相尚丈章以風容色澤放曠精清爲髙蓋吟冩
性靈流連光景之文也意氣格力固無取焉陵遟至
於𥹭陳淫艶刻飾佻巧小碎之詞劇又宋齊之所不
取也唐興官學大振歷丗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
之流研練精切稳順聲𫝑謂之爲律詩由是而後文
變之體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効
齊梁則不逮於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
骨格不存閑暇則纎濃莫備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
風騷下該沈宋言奪李氣吞曹劉掩顔謝之孤髙
雜徐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𫝑而兼人人之所獨
專矣使仲尼考鍜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苟以
[000-21a]
其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巳來未有如子美
者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竒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
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冩物象及樂府歌詩
誠亦差肩於子美矣至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
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清調属對律切而
脫棄凢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壼奥乎予甞欲
條析其文體别相附與來者爲之凖特病末就適
遇子美之孫嗣業啓子美之柩襄祔事於偃師途次
于荆雅知余愛言其大父之爲文拜余爲誌辭不能
絶余因係其官閥而銘其卒葬云係曰晉當陽成侯
姓杜氏下十丗而生依藝令於鞏依藝生審言善詩
[000-21b]
官至膳部貟外郎審言生閑閑生甫閑爲奉天令甫
字子美天寶中獻三大禮賦明皇竒之命宰相試文
文善授右衛率府胄曹属京師亂歩謁行在拜左拾
遺餘以直言失出爲華州司功㝷遷京兆功曹劒
南節度嚴武狀爲工部貟外郎叅謀軍事旋又棄去
扁舟下荆楚間竟以寓卒旅殯岳陽享年五十有九
夫人弘農楊氏女父曰司農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終
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業嗣業貧無以
給䘮収什乞匄焦勞晝夜去子美殁後餘四十年然
後卒先人之志亦足爲難矣銘曰 維元和之癸巳
粤某月某日之佳晨合窆我杜子美於首陽之山前
[000-22a]
嗚呼千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墳
子美傳 皇朝宋祁奉勑撰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吴越齊趙間李邕竒其材
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三載玄宗朝
獻太清宫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竒之使待詔集
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
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髙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
承儒守官十一丗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頼緒
業自七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
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令執先臣故事
抜泥塗之乆辱則臣之述作數不足鼓吹六經至沈
[000-22b]
鬱頓挫隨時敏給楊雄枚臯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
下其忍棄之㑹禄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
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爲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
鳯翔上謁拜左拾遺與房琯爲布衣交琯時敗陳濤
斜又以客董廷蘭罷相甫上䟽言罪細不冝免大
臣帝怒詔三司雜問相張鏑曰甫
抵罪絶言者
路帝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少自樹立爲醇儒有大
臣體時論許琯才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勸其
念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間酷耆鼓琴廷蘭託琯
門下貧疾昏老依𠋣爲能惜人情一至玷汙臣歎其
功名未就志氣挫衂覬陛下棄細録大所以冒死稱
[000-23a]
述渉近訐激違忤聖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
下之幸非臣獨然帝自是不甚省録時所在㓂奪
甫家寓鄜彌年囏窶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
從還京師出爲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饑棄官去客秦
州薪採橡栗自給流落劒南結廬成都西郭召
京兆功曹參軍不至㑹嚴武節度劒南東西川往依
焉武再帥劒南表爲𠫵謀檢校工部貟外郎武以丗
舊待甫甚善親詣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
傲誕常醉登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
猛外不爲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
彛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鉤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
[000-23b]
得止獨殺彛武崔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曆中出
瞿塘下江陵泝沅湘以登衡山困客耒陽游嶽祠大
水遽至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甞饋
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曠不自檢好
論天下大事髙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甞
從白及髙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懷古人莫測
也數甞宼亂挺節無所汙爲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
君人憐其忠云
賛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
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襲㳂逮
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反好麗者壯違人
[000-24a]
得一槩皆自名所長至甫渾㴠汪茫千彚萬狀兼古
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餘殘膏䞉馥沾丐後人
多矣故元稹謂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陳
時事律切精至千言不少衰丗號詩史昌
韓愈
於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熖萬
丈長誠可信云
遺傳 皇宋李觀撰
唐杜甫子美詩有全才當時一人而巳洎失意蓬走
天下由蜀往耒陽依聶侯不以禮遇之子美怱怱不
怡多遊市邑村落間以詩酒自適一日過江上洲中
飲旣醉不能復歸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漲子美爲驚
[000-24b]
湍漂泛其尸不知落於何處洎玄宗還南内思子美
詔天下求之聶侯乃積空土於江上曰子美爲白酒
牛炙脹飫而死葬於此矣以此事聞玄宗吁聶侯當
以實對天子也旣空爲之墳又醜以酒炙脹飫之事
子美有清才者也豈不知飫食多寡之分哉詩人皆
憾之題子美之祠皆有感之意知非酒炙而死也
髙顒耒陽有詩曰詩名天寳大骨葬耒陽空雖有
感終不灼然唐賢詩曰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墳獨
韓文公詩事全而明白知子美之墳空土也又非因
酒炙而死耳
[000-25a]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目録
前劒南節度叅謀宣義郎檢校尚書工部貟外郎賜緋魚袋杜甫
第一卷
月星河附
律詩二十一首
月 月
月三首 月
月圎 月夜
一百五日夜對月 八月十五夜月三首
十六夜翫月 十七夜對月
晚月呈漢中王 江月
[000-25b]
舟月對驛近寺 江邊星月二首
天河
雨雪雲雷附
古詩十四首 律詩三十六首
喜雨 大雨
雨 雨二首
秋雨歎三首
苦雨奉隴西公兼呈王徴士
雨 兩
喜晴 晚晴
復隂 雨
[000-26a]
春夜喜雨 江雨有懷鄭典設
雨不絶 梅雨
喜雨 雨
夜雨 更題
雨四首 白帝
村雨 朝雨
對兩書懐走邀許主簿
白水明府舊宅喜雨 晨雨
江閣對雨有懷行營裴二端公
對雨 雨
中丞嚴公雨中垂見憶一絶奉荅二絶
[000-26b]
晴二首 晚晴
晚晴 雨晴
雨晴 晚晴吴郎見過北舎
返照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衘弟
對雪二首 又雪
雲雷
古詩一首 律詩二首
雷 雷
雲
第二卷
[000-27a]
四時
春
古詩一首 律詩四十首
春日戲題惱郝使君
正月三日歸溪上簡院内諸公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春歸 暮寒
春水生二首 漫成二首
春逺一首 春水
春望 絶句謾興九首
傷春五首 春日江村五首
[000-27b]
早起 畏人
可惜 落日
絶句二首 絶句
即事 暮春
夏
古詩三首 律詩四首
夏日歎 夏夜歎
毒熱簡崔評事十六弟
熱三首 多病執熱奉懷李尚書
秋
古詩五首 律詩二十首
[000-28a]
七月三日亭午巳後校熱退晚加小凉有詩呈
元二十一曹長
秋風二首 早秋苦熱堆按相仍
立秋後題 立秋日雨院中有作
軍城早秋 奉和
秋野五首 秋興三首
登髙 傷秋
悲秋 薄遊
摇落 季秋江村
大曆二年九月三十日
秋淸 秋盡
[000-28b]
冬
古詩四首 律詩九首
前苦寒行二首 後苦寒行二首
十月一日 冬
孟冬 至後
冬 十二月一日三首
歳暮
第三卷
節序千秋節附
古律詩共五十首
大歳日 立春
[000-29a]
元日寄韋氏妹 元日示宗武
人日杜二拾遺
追酬故髙蜀州人日見
人日兩篇 社日兩篇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又示兩兒
小寒食舟中作 寒食
清明 清明二首
哀江頭 麗人行
曲江二首 曲江對酒
曲江對雨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
上巳日徐司録園林宴集
[000-29b]
端午日賜衣 牽牛織女
九日岑叅 九日曲江
九日楊奉先㑹白水崔明府
雲安九日鄭十八携酒陪諸公宴
九日五首 九日諸人集于林
九日登梓州城 九日奉嚴大夫
巴嶺荅杜二見憶 九日
九日藍田崔氏㽵 絶句
小至
至日遣興奉兩院遺補二首
冬至 臘日
[000-30a]
杜位宅守 千秋節有感二首
晝夜夢附
古詩二首 律詩二十一首
今夕行 夜歸
朝二首 晚
反照 暝
向夕 薄暮
日暮二首 夜二首
夜 中夜
中宵 不寐
倦夜 夜
[000-30b]
東屯月夜 將暁二首
曉望
夢
古詩二首 律詩二首
夢李白二首 歸夢
晝夢
第四卷
山岳
古詩三首 律詩三首
望嶽 望岳
丈人山 望岳
[000-31a]
白鹽山
天寶初南曹小司㓂堂下壘土爲山承焚香
瓷甌旁植慈竹一首
江河陂池溪潭附
古詩九首 律詩十二首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渼陂行 渼陂西南臺
南池 萬丈潭
泛溪 溪漲
太平寺泉服 長江二首
[000-31b]
瞿塘兩崖 瞿塘懷古
灔澦堆 灔澦
渡江
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使君二首
又一首新添又呈竇使君新添
江漲 江漲
臨邑得舎弟書至苦雨黃河泛隘隄防之患簿
領所憂因此詩用寛其意
天池 登白馬潭
都邑
古詩二首 律詩三十五首
[000-32a]
閬山歌 閬水歌
建都十二韻 江陵望幸
峽隘 秦州雜詩一十七首
龍門 夔州歌十絶句一首見/陵廟門
峽口三首 黄草
南楚 南極
第五卷
樓閣登眺亭榭附
古詩四首 律詩三十五首
越王樓歌 西閣曝日
水閣朝霽奉簡嚴雲安
[000-32b]
晚登瀼上堂 登兖州城樓
東樓 上白帝城二首
上白帝城 白帝城樓
白帝樓 白帝城最髙樓
陪諸公上白帝城頭宴越公堂之作
城上
江陵節度陽城郡王新樓成王請嚴侍御判官
賦七字句同作
又作此奉衛王 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
臺上 登岳陽樓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000-33a]
送嚴侍郎到緜州同登杜使君江樓宴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春日梓州登樓二首 登樓
題新津北橋樓 閣夜
西閣二首
夜宿西閣暁呈元二十一曹長
西閣口號 西閣夜
宿江邊閣 西閣雨望
不離西閣二首
西閣三度期大昌嚴明府同宿不到
草閣
[000-33b]
眺望
律詩九首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
奉和嚴中丞西城晩眺
出郭 瀼西寒望
曉望白帝城鹽山 曉望因過常少仙
野望 野望
野望
亭榭
古詩三首 律詩八首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000-34a]
登歷下城貟外孫新亭李邕詩附
同前亭對鵲湖王亭子
王亭子 章梓州水亭
登牛頭山亭子 題鄭縣亭子
重題鄭氏東亭 泊松滋江亭
江亭
第六卷
宫殿宫詞附
古詩二首 律詩五首
玉華宫 九成宫
早朝大明宫呈兩省寮友新添
[000-34b]
和賈至舎人早朝大明宫
同前二首新添
宣政殿朝退晚岀左掖
紫宸殿退朝口號
宫詞
律詩九首
秋興五首 洞房
宿昔 能𦘕
𨷖雞
省宇
律詩五首
[000-35a]
題省中院壁 奉宿左省
晚出左掖 宿府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舎
陵廟
古詩二首 律詩十四首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内諸官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
行次昭陵 重經昭陵
禹廟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湘夫人祠 祠南夕望
[000-35b]
謁先主廟 詠懷古跡二首
蜀相 諸葛廟
武侯廟 夔州歌一首
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䕫州
居室上
古詩十一首
寄題江外草堂 草堂
柟樹爲風雨所拔歎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水檻 破船
營屋 柴門
客居 客堂
[000-36a]
遣興
第七卷
居室下
律詩三十八首
堂成 居
狂夫 野老
江村 一室
田舎 爲農
西郊 村夜
草堂即事 水檻遣興二首
到村
[000-36b]
舎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懐錦水居止二首 題忠州龍興所居院壁
移居夔州郭 入宅三首
卜居 赤甲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堂五首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二首
暫往白帝復還東屯
憑孟倉曹將書覔土婁舊㽵
簡吴郎司法
王録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
[000-37a]
隣里
律詩四首
過南隣朱山人氷亭 南隣
北隣 又呈吴郎
題人居室
古詩五首 律詩五首
白氷縣崔少府髙齋三十韻
兩當縣吴十侍御江上宅
栢學士林居 别李祕書始興寺所居
赤谷西崦人家
題栢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000-37b]
題栢學士茅屋
題郪縣郭二十二明府茅屋壁新添
崔氏東山草堂 李監宅
李監宅新添
田圃
古詩二首 律詩五首
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
奴豎子往問
行官張望稻畦水歸
茅堂檢校收稻二首 刈稻了詠懷
姪佐還山後二首
[000-38a]
第八卷
仙道
古詩三首 律詩一首
昔遊 幽人
憶昔行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隱逸
古詩二首 律詩四首
玄都壇歌元逸人 貽阮隱居
覃山人隱居
與李十二白同㝷范十隱居
題張氏隱居二首
[000-38b]
釋老寺觀附
古詩八首 律詩八首
西枝村㝷置草堂地夜宿賛公士室二首
賛上人 别賛上人
謁文公上方 大覺髙僧蘭
大雲寺賛公房四首 宿賛公房
題玄武禪師屋壁 謁眞諦寺禪師
巳上人茅齋 留别公安大易沙門
因許八奉江寧旻上人
寺觀
古詩四首 律詩十五首
[000-39a]
遊龍門奉先寺 山寺
岳麓山道林寺行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陪李梓州王閬州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
義寺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遊修覺寺 後遊
上牛頭寺 望牛頭寺
上兠率寺 望兠率寺
山寺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
秦州雜詩三首新添玉臺觀
[000-39b]
玉臺觀
第九卷
皇族丗胄附
古詩三首 律詩九首
哀王孫 奉贈李八判官
别李義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奉漢中王手札 戲題上漢中王三首
戲作上漢中王二首
衡州送李大夫赴廣州
送李卿曄
丗胄
[000-40a]
古詩四首 律詩二首
狄明府 送李袐書二十六韻
入奏行 徐卿二子歌
贈虞十五司馬 聞豆盧峯貽李貟外
宗族
古詩六首 律詩三十二首
狂歌行贈四兄 遣興二首
得舎弟消息 醉歌行
示從孫濟 從孫崇簡
憶弟二首 得舎弟消息
得舎弟消息二首 月夜憶舎弟
[000-40b]
送舎弟頻赴齊州三首
得舎弟觀書自中都巳逹江陵暮春到夔州賦
詩即事
喜觀即到傷題短篇二首
舎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兩篇
舎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三首
逺懷舎弟頴觀等
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山正月中旬定出三峽
乗雨入行軍六弟宅
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覔
使此二首
[000-41a]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憶幼子
遣興 得家書
宗武生日 又示宗武
宴忠州使姪宅 示姪佐
佐還山後三首 吾宗
外族
古詩三首 律詩六首
敬族弟唐十八使君
送重表姪王砅使南海
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得昏字
閬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新添
[000-41b]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
巫峽弊廬奉贈侍御四舅别之澧㓪
王閬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奉送二十三舅録事之攝郴州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
婚姻
古詩二首 律詩一首
佳人 新婚别
送大理封主簿親事不合
第十卷
[000-42a]
園林果實附
古詩三首 律詩二十四首
樂遊園歌 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
甘林 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
重過何氏五首 園
小園 寒雨朝行視園樹
將别巫峽贈南郷兄瀼西園四十𠭇
課小豎鉏斫舎北果林枝蔓荒淨訖移牀三首
果實
古詩一首 律詩九首
[000-42b]
園人送𤓰 詣徐卿覔果栽
甘園 解悶
題桃樹 豎子至
野人送朱櫻 蕭八明府宴處覔桃栽
池沼舟楫梁橋附
律詩九首
秋日題鄭監湖上亭三首
暮春陪李尚書李中丞過鄭監湖亭泛舟
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
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
荅楊梓州 與任城許主簿遊南池
[000-43a]
溪上
舟檝
律詩十一首
放舩
數陪李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諸舫戲爲豔曲二
首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携妓納凉晚際遇雨二首
泛江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三首
進艇 城西陂泛舟
覆舟二首
[000-43b]
橋梁
律詩三首
陪李七司馬早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
人免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
李司馬橋了承髙使君自成都迴
燕飲
古詩六首 律詩二十一首
醉時歌贈鄭廣文
端薜使筵簡薛華醉歌
飲中八仙歌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000-44a]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髙頂宴姚通泉晚携酒
泛江
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爲
醉歌
鄭駙馬宅宴洞中 崔駙馬山亭宴集
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陪李金吾花下飲 宴胡侍御書堂
書堂飲旣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絶句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
宴王使君宅題二首
[000-44b]
宴戎州王使君東樓
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評事韋少府姪三
首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
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後同諸公及舎弟宴
書齋
夜宴左氏㽵 王十五前閣會
獨酌 獨酌成詩
第十一卷
紀行上
[000-45a]
古詩四十首
北征 徒歩歸行
彭衙行 發秦州
赤谷 鐵堂峽
鹽井 寒硤
法鏡寺 靑陽峽
龍門鎮 石龕
積草嶺 泥功山
發同谷縣 木皮嶺
白沙渡 水㑹渡
飛仙閣 五盤
[000-45b]
龍門閣 石櫃閣
桔栢渡 劒門
鹿頭山 成都府
將適吴楚别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得柳字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發閬中 發劉郎浦
宿鑿石浦 早行
過津口 次空靈岸
宿花石戍 早發
次晚洲 入衡州
[000-46a]
聶耒陽致酒療飢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呈聶
令
第十二卷
紀行下
律詩三十七首
去蜀新添恨别
遊子
行次鹽亭縣奉簡嚴遂州蓬州二使君諸昆季
自閬州領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渝州嚴六侍御不到先下峽
舡下䕫州宿雨濕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000-46b]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舡岀瞿塘峽有詩四十
韻 放舡新添
山舘 迴棹
行次古城奉呈江陵幕府諸公
舟中出江陵南浦鄭少尹
曉發公安數月憇息此縣
泊岳陽城下 䌫舡苦風奉簡鄭判官
過南岳入洞庭湖 宿青草湖
宿白沙驛 野望
入喬口 銅官渚守風
北風 發潭州
[000-47a]
𩀱楓浦 登舟將適漢陽
舟中 南征
乆客 逺遊
客夜 客亭
晚行口號 地隅
過洞庭湖新添
述懷上
古詩二十四首
述懷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壯遊 遣懷
[000-47b]
上水遣懷
舟中苦熱遣懷呈楊中丞通簡臺省諸公
詠懷二首 寫懷二首
遣遇 釋悶
解憂 屏迹
逃難新添羗村三首
遣興 遣興五首
第十三卷
述懐下病附
律詩四十九首
夔府書懷四十韻 秋日荆南懷
[000-48a]
遣悶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奉呈湖南親友
水宿遣興奉呈羣公
官定後戲贈
至德二載自京金光門出道歸鳳翔乾元初從
出左拾遺移華州與親故别因出北門有
悲往事
寓目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空囊 遣懷
遣意二首 獨立
逺遊 徐歩
[000-48b]
愁坐新添雲山
𠋣杖 屏跡二首
歸來
江上值水如海𫝑聊短述
撥悶 散愁二首
愁 旅夜書懷
歸 客舊館新添
遣愁 即事
覽物 憶鄭南玭
懷灞上遊 江上
江漢 垂白
[000-49a]
秋峽 獨坐二首
覽鏡呈栢中丞 東屯北俺
有嘆 悶
獨坐 暮歸
戲作俳諧體解悶二首
遣憂新添
遣悶呈路十九曹長新添
長吟 樓上新添
疾病
古詩二首 律詩二首
疾病後遇王𠋣飲贈歌
[000-49b]
醉爲馬墜諸公携酒相看
耳聾 老病
懷古
古詩十三首 律詩五首
述古三首 遣興五首
憶昔二首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迹
陳拾遺故宅 過郭代公故宅
詠懷古跡五首二首見陵廟門
公安縣懐古 過宋貟外舊莊
古跡
[000-50a]
古詩二首 律詩二首
石笋行 石犀行
石鏡 琴臺
第十四卷
時事上
古詩三十一首
兵車行 悲陳陶
悲青坂 新安吏
潼關吏 石壕吏
垂老别 無家别
留花門 塞蘆子
[000-50b]
洗兵馬 往在
青絲 近聞
漁陽 黃河二首
自平 晏行
𧖟穀行 折檻行
天邊行 大麥行
苦戰行 去秋行
光䘵坂行 北風
客從 白馬
三絶句
第十五卷
[000-51a]
時事下邊塞/將帥/軍旅附
律詩四十四首
巴山新添喜聞官軍巳臨賊宼
喜達行在所三首 収京三首
収京一首新添遣憤
西山三首 警急
王命 征夫
有感五首 柳司馬至
即事 歷歷
洛陽 驪山
提封
[000-51b]
喜聞盗賊蕃㓂揔退口號五首
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絶句十二首
邊塞
古詩一十七首
前出塞九首 後出塞五首
遣興三首
將帥
古詩四首 律詩六首
乆雨期王將軍不至 贈王十五將軍承俊
魏將軍歌 戲作花卿歌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000-52a]
諸將五首
軍旅
古詩二首 律詩七首
楊旗 冬狩行
陪栢中丞宴將士二首
觀兵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八陣圖 夕烽
第十六卷
文章
古詩二首 律詩十四首
[000-52b]
夜聽許十誦詩愛而有作
贈蜀僧閭丘師兄 寄李白二十韻
送竇九成都新添偶題
戲爲六絶句 解悶
書𦘕
古律詩共二十四首
李潮八分小篆歌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州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圗
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丹青引 觀薛稷少保書𦘕壁
[000-53a]
奉先劉少府𦘕山水障歌新添
戲題𦘕山水圗歌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圗三首
嚴公㕔宴同詠蜀道𦘕圗
奉觀嚴鄭公㕔事珉山陁江𦘕圗十韻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戲韋偃爲𩀱松圗歌
通泉縣署屋壁後薜少保𦘕鶴
姜楚公𦘕角鷹歌
楊監又出𦘕鷹十二扇
𦘕鷹 𦘕鶻行
[000-53b]
韋諷録事宅觀曹將軍𦘕馬圖
天育驃歌 題壁上韋偃𦘕馬歌
音樂
古詩三首 律詩五首
觀公孫大娘舞劒器行
聽楊氏歌 夜聞篥
吹笛 秋笛
即事 贈花卿
江南逢李龜年
器用
古詩四首 律詩三首
[000-54a]
石硯詩
荆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
桃竹杖引 㯶拂子
蕃劒 銅瓶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盌
食物
古詩八首 律詩四首
閿郷姜七少府設鱛戲贈
觀打魚歌 又觀打魚
槐葉冷淘 種萵苣
園官送菜
[000-54b]
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勤耕牛兼書觸目
驅豎子摘蒼耳
江閣卧病走筆呈崔盧兩侍郎
秋日阮隱居致薤三十束
除架 廢畦新添
第十七卷
投贈
古詩一首 律詩六首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上韋左相 贈韋左丞丈濟
遣悶奉呈嚴鄭公 奉贈鮮于京兆
[000-55a]
奉贈太常張卿均二十韻
敬贈鄭諌議十韻
簡上
古詩十八首
韓諌議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近呈
侍御
大侍御肩輿江浦訪老夫賦八韻記異
裴施州 鄭典設自施州歸
薜三郎中 奉贈射洪李四丈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貽華陽柳少府 投簡成華兩縣諸子
[000-55b]
贈鄭十八賁 贈衛八處士
贈四徯 君不見簡蘇徯
贈李白
戲簡鄭廣文兼呈司業
戲贈友二首
第十八卷
簡中
律詩十三首
秋日䕫府詠懷寄鄭監李賔客一百韻
寄岳州賈司馬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劉峽州伯華使君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
[000-56a]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奉寄薛尚書頌德叙
懷斐然之作
寄彭州髙使君州岑長史三十韻
奉贈蕭二十使君 贈李八祕書别三十韻
奉贈盧五丈叅謀 贈崔十三評事
寄李十四貟外 寄董卿嘉榮十韻
移居公安敬贈衛大郎
第十九卷
簡下
律詩五十二首
奉河南韋尹丈人
[000-56b]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弊廬遣興奉寄嚴公 奉侍嚴大夫
奉贈嚴八閣 贈翰林張四學士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
贈獻納使起居田舎人
奉寄髙常侍 寄髙三十五詹事
奉寄章十侍御
奉酬宼十侍御見寄復寄宼
贈陳二補闕 寄左省杜拾遺新添
奉荅岑叅補闕見贈 奉簡髙三十五使君新添
寄楊五桂州 將赴荆南别李劒州
[000-57a]
奉别馬巴州
岑嘉州
赴清城縣出成都陶王二少尹
因崔五侍御寄髙彭州
奉寄李十五祕書二首
路逢襄陽少府入城戲呈楊貟外
奉贈王中允 贈韋七賛善
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慮老夫見雨怯出必
愆佳期走筆戲簡
髙三十五書記 寄髙適新添
贈田九判官
得廣州張判官書使還以詩代意
[000-57b]
投簡梓州幕府兼簡韋郎官
敬簡王明府 重簡王明府
寄邛州崔録事
廣州叚功曹到得楊五長史書功曹却歸寄此
詩
逢唐興劉主簿弟
官亭夕坐戲簡顔十少府
戲崔評事表姪
五表弟韋大少府諸妷
常徴君 贈髙式顔
酬孟雲卿 贈畢四曜
寄賀蘭銛 杜位
[000-58a]
寄杜位 孟氏
贈李白 聞惠二過東溪新添
贈裴南部新添
懷舊
古詩三首 律詩九首
昔遊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户
宿靑溪驛奉懐張貟外
題鄭十八著作主人 懷舊
所思 不見
春日憶李白 冬日有懷李白
天末懷李白
[000-58b]
暫如臨邑至㟙山湖亭奉懐李貟外率爾成興
所思
第二十卷
㝷訪
古詩三首 律詩十三首
晦日㝷崔戢李封 雨過端
夏日李公見訪 有客
客至 嚴中丞枉駕見過
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携酒饌
王侍御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詩請邀髙使君
同到
[000-59a]
王竟携酒髙亦同過徐九少尹見過
范貟外吴侍御枉駕闕展待聊寄此
九月一日過孟倉曹兄弟
過客相㝷 賔至
王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菅茅堂貲
聞斛斯六官未歸
酬荅
律詩八首
題杜二錦江野亭成都尹嚴武
奉酬嚴公題野亭之作
贈杜二拾遺 酬髙使君相贈
[000-59b]
早發湘潭杜貟外院長
酬韋韶州見
杜貟外兄示詩因作此
酬郭十五判官 酬别杜二新添
惠貺
古詩一首 律詩三首
太子張舎人遺織成褥叚
孟倉曹歩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
韋有夏郎中
謝嚴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
送别上
[000-60a]
古詩十九首
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
陪章留後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
别蔡十四著作 送髙三十五書記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
送髙司直㝷封閬州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000-60b]
别張十三建封
别唐十五誡因禮部賈侍郎
送韋諷上閬州録事叅軍
送率府程録事還郷
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
贈李十五丈别 贈别賀蘭銛
别董頲
第二十一卷
送别下
律詩八十首
奉送郭中丞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
[000-61a]
奉送嚴公十韻
奉濟驛重送嚴公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留别賈嚴二閣老兩院補闕
送賈閣老出汝州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赴 闕下
季夏送郷弟韶陪黄門從叔朝謁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江亭王閬州筵餞蕭遂州
送鮮于萬州遷巴州
[000-61b]
潭州送韋貟外牧韶州
潭州留别杜貟外院長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奉送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
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
巫山縣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諸公携酒樂
相送率題小詩
章梓州橘亭餞成都竇少尹新添
江亭送眉州辛别駕昇之
奉送蜀州栢二别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衛
尚書太夫人因示從弟行軍司馬位
[000-62a]
送田四弟將軍䕫州栢中丞命起居江陵節度
陽城郡王衛公幕
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因髙三十五書記
送路六侍御入朝 送何侍御歸朝
魏十四侍御就弊廬相别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
惠義寺園送辛貟外新添
又送新添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新添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贈韋賛善别
[000-62b]
送韋郎司直歸成都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嶺南掌選崔郎中判官
兼寄韋韶州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送李袐書赴杜相公幕新添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
送韋書記赴安西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别崔潩因薜璿孟雲卿
送王十六判官 送覃二判官
重送劉十弟判官 别徯赴湖南幕
[000-63a]
暮秋將歸秦留别湖南幕府親友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鄭侍御判官重贈
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録事新添
送趙十七明府之縣
送鄭十八䖍貶台州司户傷其臨老䧟賊之故
闕爲面别情見于詩
暮冬送徯兵曹適桂州
送叚功曹歸廣州
送孟十二倉曹赴東京選
晚秋長沙蔡五御史飲筵送殷六叅軍歸澧州
覲省
[000-63b]
送司馬入京新添
送張十二叅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
泛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因岑中允𠫵范郎
中季明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
冬晚送長孫漸舎人歸州
奉送卿二翁統節度鎭軍還江陵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
長沙送李十一
别常徴君
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
[000-64a]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余下[沔-丏+丐]鄂
送元二適江左 送裴五赴東川新添
贈别何邕 贈别鄭錬赴㐮陽
重贈鄭絶句 送人從軍
送逺 泛江送客
夏夜李尚書筵送宇文石首赴縣聮句
宇文晁尚書之甥崔彧司業之孫尚書之子重
汎鄭監前湖
隨章留後新亭㑹送諸君丗
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衘入京
送靈州李判官新添與嚴二歸奉禮别新添
[000-64b]
巴西聞收京送班司馬入京新添
奉送崔都水翁下峽新添
第二十二卷
賀
古詩一首 律詩四首
覽栢中允兼子姪數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
弟四美載歌絲綸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加鄧國太夫人
秦州見勑目薜三璩授司議郎畢曜除監察與
二子有故逺喜遷官兼述索居
承沈八丈東美除膳部貟外阻雨未遂馳賀奉
[000-65a]
寄此詩
國夫人新添
傷悼
古詩八首 律詩二十二首
八哀詩
贈司空王思禮 故司徒李光弼
贈左僕射鄭國公嚴武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
贈祕書江夏李公邕
故袐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户滎陽鄭公䖍
[000-65b]
故右僕射相國張公九齡
別房太尉墓
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啓殯歸葬東都有
作二首 哭嚴僕射歸櫬
哭李尚書 重題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
哭李常侍嶧二首 哭韋大夫之晉
聞髙常侍亡 哭長孫侍御
哭王彭州
奉漢中王手札報韋侍御蕭尊師亡
哭台州鄭司户蘇少監新添
[000-66a]
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
不歸 故武衛將軍挽詞三首
存殁口號二首
第二十三卷
鳥獸虫魚
鳥
古詩七首 律詩二十五首
鳯凰臺 朱鳯行
杜䳌行 杜䳌
杜䳌行新添義鶻
牙鶻行 王兵馬使二角鷹
[000-66b]
見王監兵馬使近山有白黒二鷹以爲毛骨
有異它鷹請余賦二首
催宗文樹雞栅 雞行
雞 歸鷰
鷰子來舟中作 𩀱鷰
鸚鵡 子規
百舌 白鳬行
歸鴈二首 歸鷹
孤鴈 歸鴈
官池春鴈二首 舟前小鵝兒
得房公池鵝 鷄䳵江頭五詠
[000-67a]
花鴨 鷗
獸
古詩八首 律詩七首
遣興二首 沙𫟍行
瘦馬行 騘馬行
髙都護騘馬行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惜别行送劉僕射判官新添
秦州雜詩 玉腕騮
房兵曹胡馬詩 病馬
麂 猿
從人覔小胡孫許寄
[000-67b]
虫
律詩三首
促織 螢火
見螢火
魚
律詩二首
黃魚 白小
第二十四卷
花草竹木
花
古律詩共十六首
[000-68a]
早花新添花厎新添
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爲新句
江梅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見
丁香江頭/五詠麗春
梔子 江上獨歩㝷花七絶句
歎庭前甘菊花
草
古律詩共三首
除草 庭草
兼葭
[000-68b]
竹
律詩三首
嚴鄭公宅同詠竹
從韋二明府續處覔綿竹
苦竹
木
古詩七首 律詩八首
古栢行 四松
病栢 病橘
枯㯶 枯柟
海棕行 柳邊新添
[000-69a]
髙柟 嚴鄭公堦下新松
馮韋少府班覔松樹子栽
馮何十一少府邕覔榿木栽
樹間 惡樹
第二十五卷
雜賦
古詩十三首 律詩六首
絶句二十七首 歌九首
行十七首
課伐木 上後園山脚
又上後園山脚 信行逺脩水筒
[000-69b]
引水 可歎
火 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
三韻三篇 示獠奴阿叚
白露 擣衣
少年行二首 少年行
絶句
絶句六首 絶句四首
絶句三首新添漫成一首新添
荅鄭十七郎一絶 三絶句
解悶十二首五首見果實門/五首見文章門
復愁十二首
[000-70a]
歌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相從歌
戲贈閿郷秦少府短歌
行
同元使君舂陵行 偪仄行
錦樹行 嚴氏溪放歌行
虎牙行 薪行
最能行
惜别行送向卿進奉端午衘衣之上都
醉歌行 白絲行
[000-70b]
百憂集行 莫相疑行
短歌行 赤霄行
去矣行 貧交行
短歌行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目録終
[000-71a]
[000-72a]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門𩔖
月門一卷星河門一卷
雨雪門一卷雲雷門一卷
四時門二卷節序門三卷
千秋節門三卷晝夜門三卷
夢門三卷山岳門四卷
江河門四卷陂池門四卷
[000-72b]
溪潭門四卷都邑門四卷
樓閣門五卷登眺門五卷
亭榭門五卷宫殿門六卷
宫詞門六卷省宇門六卷
陵廟門六卷居室上門六卷
居室下門七卷隣里門七卷
題門七卷田圃門七卷
[000-73a]
仙道門八卷隱逸門八卷
釋老門八卷寺觀門八卷
皇族門九卷丗胄門九卷
宗族門九卷外族門九卷
婚姻門九卷園林門十卷
果實門十卷池沼門十卷
舟楫門十卷梁橋門十卷
[000-73b]
燕飲門十卷紀行上門十一卷
紀行下門十二卷述懷上門十二卷
述懷下門十三卷疾病門十三卷
懷古門十三卷古跡門十三卷
時事上門十四卷時事下門十五卷
邊塞門十五卷將帥門十五卷
軍旅門十五卷文章門十六卷
[000-74a]
書𦘕門十六卷音樂門十六卷
器用門十六卷食物門十六卷
投贈門十七卷簡上門十七卷
簡中門十八卷簡
下門十九卷
懷舊門十九卷㝷訪門二十卷
酬荅門二十卷惠貺門二十卷
送别上門二十卷送别下門二十一卷
[000-74b]
慶賀門二十二卷傷悼門二十二卷
鳥門二十三卷獸門二十三卷
虫門二十三卷魚門二十三卷
花門二十四卷草門二十四卷
竹門二十四卷木門二十四卷
雜賦門二十五卷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門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