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l0066 聞見錄-宋-邵伯溫 (WYG)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聞見録卷九      宋 邵伯溫 撰
富韓公初遊場屋穆修伯長謂之曰進士不足以盡子
之才當以大科名世公果禮部試下時太師公官耀州
公西歸次陜范文正公尹開封遣人追公曰有㫖以大
科取士可亟還公復上京師見文正辭以未嘗為此學
文正曰已同諸公薦君矣久為君闢一室皆大科文字
正可往就館時晏元獻公為相求婚於文正文正曰公
[009-1b]
之女若嫁官人某不敢知必求國士無如富某者元獻
一見公大愛重之遂議婚公亦繼以賢良方正登第公
之立朝初以危言直道事仁宗為諫官至知制誥宰相
不悦故薦公以使不測之遼歐陽公上書引盧杞薦顔
真卿使李希烈事言宰相欲害公也不報公能使遼之
君臣誦公之言修好中國不復用兵者幾百年可謂大
功矣然公每不自以為功也使囘除樞密直學士又除
翰林學士又除樞密副使公皆以奉使無狀力辭不拜
[009-2a]
且言遼既通好議者便謂無事邊備漸弛敵萬一敗盟
臣死且有罪非獨臣不敢受亦願陛下思金人玩弄我
朝之恥坐薪嘗膽不忘修政因以告納上前而罷逾月
復除樞密副使時元昊使辭羣臣班紫宸殿門帝俟公
綴樞密院班乃坐且使宰相章得象諭公曰此朝廷特
用非以使遼故也公不得已乃受嗚呼使遼之功偉矣
而不自有焉至知青州活飢民四十餘萬每自言以為
功也葢曰過於作中書令二十四考矣公之所以自任
[009-2b]
者世烏得而窺之哉蘇内翰奉詔撰公墓道之碑首論
公使遼之功非公之心也伯溫先君子隱居謝聘與公
為道義交獨為知之
慶厯二年大遼以重兵壓境汎使劉六符再至求關南
十縣之地遼意叵測在廷之臣無敢行者富韓公往聘
面折遼之君臣遼辭屈増幣二十萬而和方富公再使
也受國書及口傳之詞於政府既行謂其副曰吾為使
者而不見國書萬一書辭與口傳者異則吾事敗矣發
[009-3a]
書視之果不同公馳還見仁宗具論之曰政府固為此
欲置臣於死臣死不足惜奈國命何仁宗召宰相呂夷
簡面問之夷簡從容袖其書曰恐是誤當令改定富公
益辨論不平仁宗問樞密使晏殊曰夷簡决不肯為此
真恐誤耳富公怒曰晏殊姦邪黨呂夷簡以欺陛下富
公晏公之壻也富公忠直如此契丹既平仁宗深念富
公之功御史中丞王拱辰對曰富弼不能止敵人谿壑
無厭之求念陛下止一女若遼乞和親弼亦忍棄之乎
[009-3b]
帝正色曰朕為天下生靈一女非所惜拱辰驚懼知言
之不可入因再拜曰陛下言及於此天下幸甚嗚呼吾
仁宗聖矣哉拱辰葢呂丞相之黨云
至和間富公當國立一舉三十年推恩之法葢公與河
南進士叚希元魏升平同場屋相善公作相不欲私之
故為天下之制二人俱該此恩希元官至太子中舍致
仕轉殿中丞升平官至大理寺丞此法至今行之嗚
呼為宰相者能如富公可謂賢矣升平既卒公念之
[009-4a]
不忘招其子宜與子孫講學公薨宜亦老猶居門下至
崇寧間立試門客法宜不為新學始求去仁宗末年富
公自相位丁太夫人憂上遣使下詔起復者六七公竟
不起至其末云天下得一不孝子且將何用仁宗乃從
其請及英宗已即位魏公已遷左相故用富公為樞密
相魏公已下皆遷官富公亦遷戸部尚書公辭曰竊
聞陛下即位録用舊臣臣在憂服無可稱道乃取嘉祐
中臣在中書日嘗議建儲以此為效而推今日之恩嘉
[009-4b]
祐中雖嘗汎議建儲之事仁宗尚祕其請其於陛下則
如在茫昧杳冥之中未見形象安得如韓琦等後來功
效之深切著明也又辭曰韓琦等七人委是有功可以
重疊受陛下官爵臣獨無一毫之效又辭曰韓琦等七
人於陛下有功有德獨臣於陛下無功不過在先朝有
議論絲髮之勞又辭曰琦等勲烈彰灼明如日星中外
執筆之士歌詠之不暇伏乞促令入謝以快羣望以此
見富公豈因不預定䇿而歉魏公哉
[009-5a]
熙寧初富公再入與曽魯公並相呂公公弼為樞密使
韓公綘趙公槩馮公京趙公抃皆為叅知政事俱久次
王荆公安石拜參知政事乃薦呂公公著為御史中丞
有㫖特許不避公弼公弼不自安乞出除宣徽使判太
原府移秦州趙公槩致仕馮公趙公皆出富公判亳州
曽公判永興軍惟韓公綘與荆公在政府既而綘宣撫
陜西外拜昭文相荆公拜史館相綘失職以本官知鄧
州荆公遂拜昭文相司馬溫公除樞密副使以議新法
[009-5b]
不合辭不拜出知永興軍呂公公著力言新法罷中丞
出知永州韓公維亦以論不合罷開封府知河陽昔與
荆公交遊揄揚之人皆退斥不用荆公獨用事乃以富
公為沮青苗法落使相散僕射判汝州荆公後以觀文
殿大學士知金陵乃薦呂惠卿為參知政事惠卿既得
位遂叛荆公出平日荆公移書有曰無使齊年知謂馮
公京葢荆公與馮公皆辛酉人又曰無使上知神宗始
不悦荆公矣惠卿又起李逢獄事連李士寧者蓬州人
[009-6a]
有道術荆公居喪金陵與之同處數年意欲併中荆公
也又起鄭俠獄事連荆公之弟安國罪至追勒惠公求
害荆公者無所不至神宗悟急召荆公公不辭自金陵
泝流七日至闕復拜昭文相惠卿以本官出知陳州李
逢之獄遂解其黨數人皆誅死李士寧止於編配嗚呼
荆公非神宗保全則危矣再相不久復知金陵領宮祠
至死不用初韓公綘論助役與荆公同後拜史館相亦
為惠卿所不容出知定州
[009-6b]
熙寧二年富公判亳州以提舉常平倉趙濟言公沮格
新法落武寧節度及平章以左僕射判汝州過南京張
公安道為守列迎謁騎從於庭張公不出或問公公曰
吾地主也已而富公来見張公門下客私相謂二公天
下偉人其議論何如立屏後聽張公接富公亦簡相對
屹然如山岳富公徐曰人固難知也張公曰謂王安石
乎亦豈難知者仁宗皇祐間某知貢舉院或薦安石有
文學宜辟以考校姑從之安石者既来凡一院之事皆
[009-7a]
欲紛更之某惡其人檄以出自此未嘗與之語也富公
俛首有愧色蓋富公素喜王荆公至得位亂天下方知
其姦云
元豐六年富公疾病矣上書言八事大抵論君子小人
為治亂之本神宗語宰輔曰富弼有章疏来章惇曰弼
所言何事帝曰言朕左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為
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豈可令分析左丞王安禮進曰
弼之言是也罷朝惇責安禮曰左丞對上之言失矣安
[009-7b]
禮曰吾輩今日曰誠如聖論明日曰聖學非臣所及安
得不謂之小人惇無以對是年五月大星殞於公所居
還政堂下空中如甲馬聲公登天光臺焚香再拜知其
將終也異哉公既薨司馬溫公范忠宣弔之公之子紹
庭紹京泣曰先公有自封押章疏一通殆遺表也二公
曰當不啓封以聞蘇内翰作公神道碑謂世莫知其所
言者是也神宗聞訃震悼出祭文遣中使設祭恩禮甚
厚政府方遣一奠而已朝廷故例前宰相以使相致仕
[009-8a]
者給全俸富公以司徒使相致仕居洛自三公俸一百
二十千外皆不受公清心學道獨居還政堂每早作放
中門鑰入瞻禮家廟對夫人如賔客子孫不冠帶不見
平時謝客文潞公為留守時節往來富公素喜潞公昔
同朝更拜其母每勸潞公早退潞公愧謝既薨其子朝
議名紹廷字德先守其家法者也公兩女與其壻及諸
甥皆同居公之第家之事一如公無恙時毫髮不敢變
鄉里稱之建中靖國初朝廷擢德先為河北西路提舉
[009-8b]
常平德先辭曰熙寧變法之初先臣以不行青苖法臣
不敢為此官上益嘉之除祠部員外郎崇寧中德先卒
鄭人晁詠之誌其墓文甚美獨不書辭提舉常平事有
所避也惜哉德先之子直柔事今上為同知樞密院事
韓魏公自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知揚州王荆公初
及第為僉判每讀書至達旦略假寐日已高急上府多
不及盥潄魏公見荆公少年疑夜飲放逸一日從容謂
荆公曰君少年無廢書不可自棄荆公不答退而言曰
[009-9a]
韓公非知我者魏公後知荆公之賢欲收之門下荆公
初不屈如召試館職不就之類是也故荆公熙寧日録
中短魏公為多每曰韓公但形相好爾作畫虎圖詩詆
之至荆公作相行新法魏公言其不便神宗感悟欲罷
其法荆公怒甚取魏公章送條例司疏駮頒天下又誣
呂申公有言藩鎭大臣將興晉陽之師除君側之惡自
草申公謫詞昭著其事因以揺魏公頼神宗之明眷禮
魏公終始不替魏公薨帝震悼親製墓碑恩意甚厚荆
[009-9b]
公有挽詩云幕府少年今白髮傷心無路送靈輀猶不
忘魏公少年之語也
熙寧二年韓魏公自永興軍移判北京過闕上殿王荆
公方用事神宗問曰卿與王安石議論不同何也魏公
曰仁宗立先帝為皇嗣時安石有異議與臣不同故也
帝以魏公之語問荆公公曰方仁宗欲立先帝為皇子
時春秋未高萬一有子措先帝於何地臣之論所以與
韓琦異也荆公强辨類如此當魏公請册英宗為皇嗣
[009-10a]
時仁宗曰少俟後宮有就閤者公曰後宮生子所立嗣
退居舊邸可也葢魏公有所處之矣然荆公終英宗之
世屢召不至實自慊也或云蔡襄亦有異議英宗知之
襄不自安出知福州治平初英宗即位有疾疾作請光
獻太后垂簾同聽政有入内都知任守忠者姦邪反復
間諜兩宮時司馬溫公知諫院呂諫議為侍御史凡十
數章請誅之英宗雖悟未施行宰相韓魏公一日出空
頭勑一道叅政歐陽公已簽叅政趙槩難之問歐陽公
[009-10b]
曰何如歐陽公曰第書之韓公必自有說魏公坐政事
堂以頭子勾任守忠至立庭下數之曰汝罪當死責蘄
州團練副使蘄州安置取空頭敕填之差使臣即日押
行其意以謂少緩則中變矣嗚呼魏公真宰相也歐陽
公言吾為魏公作晝錦堂記云垂紳正笏不動聲色措
天下於太山之安者正以此
尹師魯以貶死其子朴方襁褓既長韓魏公聞於朝命
官魏公到北京薦為屬教育之如子弟朴少年有才所
[009-11a]
為或過舉魏公掛師魯之像哭之朴亦早死嗚呼魏公
者可以謂之君子矣
張金部名方為白波三門發運使王司封名湛為副使
文潞公父令公名异為屬官皆相善張金部召去薦文
令公為代潞公為子弟讀書於孔目官張望家望嘗為
舉子頗知書後𨽻軍籍其諸子皆為儒學潞公少年好
遊令公怪責之潞公久不敢歸張望白令公曰郞君在
某家學問益勤苦不復遊矣因出潞公文數百篇令公
[009-11b]
為之喜王司封欲以女嫁公其妻曰文彦博者寒薄其
可託乎乃已後潞公出入將相張望尚無恙公判河南
日母申國太夫人生日張望自河清來獻夀有詩云庭
下郞君為宰相門前故吏作將軍張望以子通籍封將
軍云望嘗曰吾子孫當以立門金石心為名長子靖與
潞公同年登科兄弟為監司者數人潞公遇之甚厚至
門字行諸孫益顯有為侍從者康節先生云嘗見張將
軍沈深雄偉有異於衆人能識潞公於童子時宜其有
[009-12a]
後也
文潞公少時從其父赴蜀州幕官過成都潞公入江瀆
廟觀畫壁祠官接之甚勤且言夜夢神令洒掃祠庭曰
明日有宰相來官豈異日之宰相乎公笑曰宰相非所
望若為成都當令廟室一新慶厯中公以樞密直學士
知益州聽事之三日謁江瀆廟若有感焉方經營改造
中忽江漲大木數千章蔽流而下盡取以為材廟成雄
壯甲天下又長老曰公為成都日多宴㑹歲旱公尚出
[009-12b]
遊有村民持焦榖苖來訴公罷㑹齋居三日禱於廟中
即日雨歲大稔異哉文潞公幼時與羣兒擊毬入柱穴
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毬浮出司馬溫公幼與羣兒戲
一兒墮大水甕中已没羣兒驚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
甕兒得出識者已知二公之仁智不凡矣
 
 
 聞見録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