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a]
王充氏論衡崇文総目三十卷世𫠦傳本或
為二十七卷史館本與崇文総目同諸本繕
寫互有同異宋慶暦中進士楊文昌𫠦㝎者
號完善番陽洪公重刻扵㑹稽蓬莱閣下
嵗月既乆文字澷滅不可復讀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克荘公以𫠦蔵善
本重加校正紹興路緫管宋公文瓉為之補
𠜇而其本復完充生㑹稽而受業太學閲書
巿肆遂通衆流其為學博矣閉門絶慶弔著
論衡六十一萹凡二十餘萬言其用㓛勤矣
[000-1b]
書成蔡吧得之秘之帳中以為談助王朗得
之及来許下人其才進故時人以為異書
遂大行扵世傳之至今盖其為學博其用㓛
勤其着述誠有岀扵衆人之表者也嘗試論
之天地之大萬物之衆無一㝎之形而有一
㝎之理人由之而不能知知之而不能名也古
昔聖人窮神知化著之蕳編使天下之人皆
知其𫠦以然之故而各有以全其才五三六
為萬世之准則者此也先王之澤熄家自
為學人自為書紫朱雜厠瓦玉集揉羣經專
[000-2a]
門猶失其實諸子尺書人人或誕論說紛然
莫知所宗充心不能忍於是作論衡之書以
爲衡者論之平也其爲九虚三增論死訂
以祛世俗之惑使見者曉然知然否之分論
者之大旨如此非所謂岀於衆人之表者乎
然觀其為書其𥼶物𩔗也好舉形似以相質
正而其理之一者有所未明其辯訛謬也或
疑或决或信其所聞而任其所見尚有不得
其事實者况乎天人之際性命之理㣲妙而
難知者乎故其爲書可以謂之異書而不可
[000-2b]
以爲經常之典觀其書者見謂才進而實無
以自成其才終則以爲談助而巳充之爲書
或得或失不得而不論也雖然自漢以來操
觚之士焦心勞思求一言之傳而不可得論
衡之書獨傅至今譬之三代鼎彛之噐冝乎
為世之所寳也且充之時去三代未逺文賢
所傅見於是書者多矣其可使之無傅乎今
世刻本㑹稽者最善克荘公為之校正而補
刻之傅之人人其與帳中之書戒人勿廣者
可謂遼絶矣至元七年仲春安陽韓性書
[000-3a]
論衡目錄凡三十卷/八十五篇
王 充
第一卷
逢遇第一
累害第二
命禄第三
氣壽第四
第二卷
幸遇第五
命義第六
[000-3b]
無形第七
率性第八
吉驗第九
第三卷
偶㑹第十
骨相第十一
初稟第十二
本性第十三
物勢第十四
怪竒第十五
[000-4a]
第四卷
書虚第十六
變虚第十七
第五卷
異虚第十八
感虚第十九
第六卷
福虚第二十
禍虚第二十一
龍虚第二十二
[000-4b]
雷虚第二十三
第七卷
道虚第二十四
語増第二十五
第八卷
儒増第二十六
藝増第二十七
第九卷
問孔第二十八
第十卷
[000-5a]
非韓第二十九
刺孟第三十
第十一卷
談天第三十一
說日第三十二
荅佞第三十三
第十二卷
程材第三十四
量知第三十五
謝短第三十六
[000-5b]
第十三卷
效力第三十七
别通第三十八
超竒第三十九
第十四卷
狀留第四十
寒温第四十一
譴告第四十二
第十五卷
變動第四十三
[000-6a]
招致第四十四闕
明雩第四十五
順鼓第四十六
第十六卷
亂龍第四十七
遭虎第四十八
商蟲第四十九
講瑞第五十
第十七卷
指瑞第五十一
[000-6b]
是應第五十二
治期第五十三
第十八卷
自然第五十四
感類第五十五
齊世第五十六
第十九卷
宣漢第五十七
恢國第五十八
驗符第五十九
[000-7a]
第二十卷
須頌第六十
佚文第六十一
論死第六十二
第二十一卷
死僞第六十三
第二十二卷
紀妖第六十四
訂第六十五
第二十三卷
[000-7b]
言毒第六十六
薄葬第六十七
四諱第六十八
時第六十九
第二十四卷
譏日第七十
卜筮第七十一
辨祟第七十二
難嵗第七十三
第二十五卷
[000-8a]
詰術第七十四
解除第七十五
祀義第七十六
祭意第七十七
第二十六卷
實知第七十八
知實第七十九
第二十七卷
定賢第八十
第二十八卷
[000-8b]
正說第八十一
書解第八十二
第二十九卷
案書第八十三
對作第八十四
第三十卷
自紀第八十五
論衡目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