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91 尚論篇-清-喻昌 (WYG)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論篇卷二
            新建 喻昌 撰
   尚論陽明經證治大意
  傷寒之證無如太陽一經風寒參錯表裏差殊難
  於辨認昌分三篇先列鄙語以引其端後隨仲景
  原文闡其立言精意俾業醫者得其門而入庶足
  以窺其富美也而陽明一經之病治之尤難盖胃
[002-1b]
  為水穀之海五臟六府之大源多氣多血之術乃
  吉凶死生所攸闗仲景著論精詳後人讀之憒憒
  今僣為尚論請得而要言之也夫陽明者胃也陽
  明以胃實為正胃實則皆下證也然陽明之邪其
  來路則繇太陽凡陽明證見八九而太陽證有一
  二未罷即従太陽而不従陽明可汗而不可下也
  其去路則趨少陽凡陽明證縦見八九而少陽證
  畧見一二即従少陽而不従陽明汗下兩不可用
[002-2a]
  也惟風寒之邪已離太陽未接少陽恰好在陽明
  界内之時用藥亟為攻下則渙然氷釋而不再傳
  他經津液元氣兩無虧損何快如之此等機㑹間
  不容髮庸愚無識妄守顓門必俟七日𫝊經已盡
  方敢言下縦不危殆而津液元氣所喪滋多矣況
  太陽一經早有十餘日不解者若不辨經而但計
  日其誤下仍在太陽至陽明二三日内即顯下證
  反以計日當面錯過及陽明已趨少陽又以計日
[002-2b]
  妄行攻下乃至少陽復轉陽明更全不識其證以
  至熱邪在胃爍盡津液輕者重而重者死矣所關
  顧不鉅耶謹將陽明之證亦比太陽之例分為三
  篇俾觀者了無疑惑斯臨病不致差誤耳
陽明經上篇 凡外邪初入陽明地界未離太陽/淨盡者謂之太陽陽明列於此篇
 太陽與陽明兩經各半謂之合病兩經連串謂之併
 病另自名篇於三陽經後不在此例此乃邪入陽明
 而太陽將盡未盡之證也
[002-3a]
一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
桂枝湯原文/
二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黄湯原文/
 仲景此二條之文前條云風未解後條即不云寒未
 解者互文也前條云宜發汗後條云發汗則愈者亦
 互文也盖外邪初入陽明用桂枝湯解肌則風邪仍
 従衛分出矣用麻黄湯發汗則寒邪仍従營分出矣
 營分之邪深於衛分且従外出而愈則衛分更不待
[002-3b]
 言矣論中每用互文處其妙義大率若此
三陽明病能食者為中風不能食者為中寒原文/
 風則傷衛寒則傷營一定之理是則足三陽經太陽
 行身之背陽明行身之前少陽行身之側皆可言營
 衛受邪何仲景於陽明經但以能食不能食分風寒
 而不以營衛分風寒耶盖營衛交㑹於中焦論其分
 出之名則營為水穀之精氣衛為水穀之悍氣論其
 同出之源混然一氣何繇分其孰為營孰為衛哉惟
[002-4a]
 風為陽陽能消榖故能食寒為隂隂不能消穀故不
 能食以此而辨風寒之邪庶幾確然有據耳仲景析
 義之精若此如習矣不察者何
四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
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絶於裏亡
津液大便因鞕也原文/
 陽微者中風之脈陽微緩也陽實者傷寒之脈陽𦂳
 實也陽絶即亡津液之互辭仲景毎於亡津液者悉
[002-4b]
 名無陽本文絶陽於裏亡津液大便因鞕甚明註家
 認作汗多而陽亡於外大謬
 傷寒發太陽膀胱經之汗即當顧慮陽氣以膀胱主
 氣化故也發陽明胃經之汗即當顧慮隂津以胃中
 藏津液故也所以陽明多有熱越之證謂胃中津液
 隨熱而盡越於外汗出不止耳然則陽明證不論中
 風傷寒脈微脈實汗出少而邪將自解汗出多則隂
 津易致竭絶業醫者可不謹持其柄而用重劑發汗
[002-5a]
 以刼人之津液耶觀仲景於太陽發汗之重劑以青
 龍名之可見亢旱得之則為甘霖若淫雨用之則沈
 竈産蛙傷禾害稼有載胥及溺已耳此陽明所以有
 桂枝麻黄湯證而無大青龍湯證也噫微矣哉
五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荅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
惡熱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中風之外證正兼太陽也
六問曰何縁得陽明病荅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
[002-5b]
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内實大
便難者此名陽明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中風之裏證此屬正陽陽明可下當置/中篇以全文不便分割讀
 者識之/可也
七問曰病有一日得之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荅曰雖
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傷寒之外證正兼太陽也
八問曰惡寒何故自罷荅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
[002-6a]
無所復𫝊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傷寒之裏證此屬正陽/陽明可下
 已上八條見仲景於太陽𫝊入陽明之證其辨認之
 法即少變太陽之定例矣盖太陽有營衛之兩路風
 則傷衛寒則傷營而陽明則營衛難以辨别辨之全
 藉於脈與證風邪之脈𫝊至陽明則緩去而遲在寒
 邪之脈𫝊至陽明則𦂳去而浮在風邪之脈輕髙而
 上前者風邪本微殊無内向之意雖汗出少而不為
[002-6b]
 過也寒邪之脈已至於實則將去太陽而成可下之
 證故發其汗太多反為過也如此辨别讀者猶不心
 花開朗耶至其辨證則以能食不能食為諦盖陽邪
 能化穀隂邪不能化穀之義也又設四問以辨風寒
 之在表在裏而定汗下之權衡何其明且盡耶繇是
 推之病已𫝊經而太陽邪有未盡其用桂枝麻黄二
 湯即當狹小其制不可使太過明矣太陽邪已盡其
 用承氣諸湯即當竭蹶従事不可使不及又明矣
[002-7a]
 問經言一脈分為二病謂營衛不同也是則十二經
 脈中以營衛之故分為二十四病矣乃仲景於陽明
 一經獨以能食不能食分營衛至於少陽以後更不
 申營衛之辨其義何居荅曰明哉問也道之原也叔
 和以後諸賢俱有未徹果識各經皆有營衛曷為將
 仲景少陽經之文編入太陽經中乎後人更添蛇足
 謂邪至陽明則已過營衛無復可言果爾則邪至少
 陽與三隂其過營衛不更逺乎靈樞謂營氣起於中
[002-7b]
 焦衛氣起於下焦而行至中焦是則中焦胃中正是
 營衛所起之源混然未分而外入之風寒自難辨别
 也至於少陽以下諸經内經明有一脈分為二病之
 㫖仲景可以不贅况始先中衛其𫝊經必不轉中于
 營始先中營其𫝊經必不轉中於衛然則能食為中
 風不能食為中寒自可繇陽明而類推三隂各經矣
 此等處須細心體㑹畧一鹵莽謬迷多矣
九本太陽病初得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
[002-8a]
原文/
 發其汗兼解肌發汗二義汗出不徹則未得如法故
 邪不服而轉入陽明也
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
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
大泄下節文/ 全文見陽明中篇/
 表未解而腹大滿則裏亦急故用小承氣湯
十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
[002-8b]
與小承氣湯和之愈原文/
 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皆是邪漸入裏之機故用小
 承氣湯和之是變不可下之例然曰和則與用下之
 意不同矣
十一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原文/
 吐後而腹脹滿則邪不在胸其為裏實可知然但脹
 滿而不痛自不宜用急下之法少與調胃承氣可耳
 此亦和法非下法也觀正陽陽明篇中腹滿不減減
[002-9a]
 不足言如是之急者止言當下自可類推
十二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
死利止者愈原文/
 心下鞕滿邪聚陽明之隔正兼太陽也故不可攻攻
 之利不止則邪氣未盡真氣先脫故主死也利止則
 邪去而真氣猶存故自愈也
十三傷寒嘔多即有陽明証不可攻之原文/
 嘔屬太陽嘔多則太陽未除縦有陽明諸症在所不
[002-9b]
 計故戒攻下
十四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
者屬上焦也原文/
 此條復辨嘔有太陽亦有陽明本自不同若食穀欲
 嘔則屬胃寒與太陽之惡寒嘔逆原為熱症者相逺
 正恐悞以寒藥治寒嘔也然服吳茱萸湯轉劇者仍
 屬太陽熱邪而非胃寒明矣
十五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
[002-10a]
𦂳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原文/
 此條陽明中風俱該傷寒而言俱太陽未除之候但
 以腹滿一端知為熱入陽明然終與大實大滿不同
 若悞下則外邪乗虚内陷而腹愈滿矣小便難者亡
 津液也
十六陽明病脈浮而𦂳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
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讝語若加
燒鍼必怵惕煩燥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虚客氣動
[002-10b]
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
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原文/
 發熱以上與前條同而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四
 端則皆陽明之見症所以汗下燒鍼俱不可用而舌
 上胎則膈熱甚故湧以梔子鼔而徹去其膈熱則治
 太陽而無碍陽明矣若前症更加口亁舌燥則宜用
 白虎湯以解熱生津更加小便不利則宜用猪苓湯
[002-11a]
 以導熱滋亁也
十七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猪苓湯以汗多胃
中燥猪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原文/
 太陽症中有用五苓散兩解表裏一法矣而太陽入
 陽明症中復有猪苓湯導熱滋亁一法然汗出多而
 渴者不可服盖陽明胃經主津液者也津液充則不
 渴津液少則渴矣故熱邪𫝊入陽明必先耗其津液
 加以汗多而奪之於外復利其小便而奪之於下則
[002-11b]
 津液有立亡而已故示戒也
十八太陽病寸緩闗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
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若其不下者病人不惡
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
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
者宜五苓散原文/
 寸緩闗浮尺弱發熱汗出復惡寒純是太陽未罷之
 症也設非悞下何得心下痞結耶如不悞下則心下
[002-12a]
 亦不痞而太陽症必漸𫝊經乃至不惡寒而渴邪入
 陽明審矣然陽明津液既偏滲於小便則大腸失其
 潤而大便之鞕與腸中熱結自是不同所以旬日不
 更衣亦無苦也以法救之救其津液也與水及用五
 苓即其法也
 五苓利水者也其能止渴而救津液者何也盖胃中
 之邪熱既隨小水而滲下則利其小水而邪熱自消
 矣邪熱消則津囬而渴止大便且自行矣正内經通
[002-12b]
 因通用之法也前段汗出多而渴者不宜用猪苓湯
 重驅津液此段仍有汗仍渴但汗出不至於多而渴
 亦因熱熾其津液方在欲耗未耗之界故與水而用
 五苓為合法也今世之用五苓者但知水穀偏注於
 大腸用之利水而止泄至於津液偏滲於小便用之
 消熱而囬津者則罕故詳及之
十九陽明病脈浮而𦂳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
盜汗出原文/
[002-13a]
 陽明脈之浮𦂳即太陽寒傷營之脈也單浮即太陽
 風傷衛之脈也但𫝊至陽明仲景不欲以營衛辨症
 而姑變其文耳至於太陽症有未罷各條雖悉尚恐
 未明再舉潮熱及盜汗陽明之必至者辨之確然無
 疑矣従前註解皆是斷章取義而不㑹其大意不知
 脈𦂳與潮熱脈浮與盜汗非的對之症也不過藉以
 辨陽明八九太陽一二之候耳至謂浮為陽盛陽盛
 則隂虚隂虛則盜汗出節外生枝幾于說夢矣
[002-13b]
二十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脇下及心痛
久按之氣不通鼻亁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
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
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黄
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原文/
 此條陽明中風之症居七八而中寒之症亦居二三
 觀本文不得汗反用麻黄湯其義自見也然此一症
 為陽明第一重症何以知之太陽症既未罷而少陽
[002-14a]
 症亦兼見是陽明所主之位前後皆邪而本經之瀰
 滿流連更不待言矣盖陽明脈本大兼以少陽之弦
 太陽之浮則陽明之大正未易衰也腹滿鼻亁嗜卧
 一身面目悉黄潮熱陽明之症既盡見兼以少陽之
 脇痛太陽之膀胱不利乃至時時噦耳前後腫則陽
 明之諸症正未易除也所以病過十日外症不解必
 審其脈症或可引陽明之邪従少陽出則用小柴胡
 湯或可引陽明之邪従太陽出則用麻黄湯方合法
[002-14b]
 若不尿腹滿加噦則真氣垂盡更無力可送其邪故
 知藥不能治也
二十一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
難此欲作穀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原文/
 脈遲則表症將除似乎可下然得食而微煩仍是外
 邪助其内熱也熱蒸食而上攻故頭眩小便必難者
 濕熱土攻水道必不順也欲作穀癉者水穀之濕得
[002-15a]
 熱蒸而四迄遍身發黄勢所必至下之腹滿如故病
 既未除其脈之遲者愈益難復故以為戒註謂下之
 則外邪内陷殊不切要盖腹滿已是邪陷寧俟下之
 始陷耶所以然者脈遲則胃不實徒下其糟粕不惟
 無益而反害之耳然則脈復其常然後膀胱之氣化
 行濕熱自除穀癉自退又不言可知矣
二十二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
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
[002-15b]
水穀不别故也原文/
 註謂固為堅固瘕為積聚大謬盖大便初鞕後溏因
 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久而不止則曰固瘕也
二十三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
節疼翕然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
不勝穀氣與汗共併脈𦂳則愈原文/
 此段文義本明註謂得汗則外邪盡解脈𦂳且愈全
 非本文來意觀上二條一以小便少而成穀癉是濕
[002-16a]
 熱繇胃上攻胸腦則頭眩而身發黄一以小便不利
 而成固瘕是濕熱繇胃下滲大腸則手足汗出而成
 溏泄此條小便反不利本當成穀癉及瘕泄之症况
 其人骨節疼濕勝也翕然如有熱狀熱勝也濕熱交
 勝乃忽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何以得此哉此是
 胃氣有權能驅陽明之水與熱故水熱不能勝與汗
 共併而出也脈𦂳則愈言不遲也脈𦂳疾則胃氣强
 盛所以肌肉開而濈然大汗若脈遲則胃中虚冷偏
[002-16b]
 滲之水不能透而為汗即手足多汗而周身之濕與
 熱又未能共併而出此胃强能食脈健之人所以得
 病易愈耶
二十四陽明病不能食以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虚
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熱必噦原文之攻熱謂/寒下 藥也
二十五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原文/
 表熱裏寒法當先救其裏太陽經中下利不止身疼
[002-17a]
 痛者已用四逆湯不為過其在陽明之表熱不當牽
 制更可知矣此病比前一條虚寒更甚故不但攻其
 熱必噦即飲以水而亦噦矣
 前云能食者為中風不能食者為中寒矣此上五條
 一云食難用飽一云欲食似乎指中風為言一云中
 寒不能食及後二條之不能食又明指中寒為言所
 以後人拘執其說而悞為註釋也不知此五條重舉
 風寒症中之能食不能食辨胃氣之强弱非辨外邪
[002-17b]
 也故五症中惟水不勝穀氣脈𦂳則愈一症為胃氣
 勝其四條俱是脈遲胃冷反為水熱所勝之症夫陽
 寒之症皆熱症也而其人胃中虚冷者又去可一例
 而推盖胃既虚冷則水穀混然無别熱邪𫝊入必不
 能遽變為實也胃不實則不可下而熱邪既入轉蒸
 水穀之氣蘊崇為病即下之而水熱不去徒令胃氣
 垂絶而作噦耳仲景一一挈出而於後條下利清穀
 一症主之以四逆湯則前條之較輕者宜主之以溫
[002-18a]
 胃更不待言惟合五條而總㑹其立言之意始不至
 於𫝊訛耳
 門人問濈然汗出而病解乃手足濈然汗出者反作
 固瘕何手足不宜於汗耶荅曰前代之業毉者皆極
 大聰明學問之人故仲景書為中人以上舉一隅能
 以三隅反者設也胃氣虚寒之人外邪入之必轉増
 其熱胃熱故膀胱亦熱氣化不行小便因之不利小
 便不利而盡注於大腸則為洞泄即末條之下利清
[002-18b]
 穀者是也小便不利乗胃熱而滲於脾則四肢先見
 色黄乃至遍身發黄而成穀癉者是也今手足濈然
 得汗則脾中之濕熱行而色黄穀癉之患可免但汗
 従手足而出水熱之氣未得遍泄於週身不過少分
 大腸奔迫之勢故不為洞泄而為瘕泄耳無病之人
 小便不行尚漬為他病况傷寒症極赤極熱之小便
 停蓄不行能無此三種之變耶一遡其源而輕重自
 分矣
[002-19a]
二十六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
痛若不欬者咽不痛原文/
 此胃熱協風邪而上攻之症也
二十七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
此以久虛故也原文/
 此胃熱協寒邪而鬱於肌膚之症也言久虚者明所
 以不能透出於肌表之故也非謂當用補也
二十八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
[002-19b]
厥者必苦頭痛若不欬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原文/
 陽明症本不頭痛若無汗嘔咳手足厥者得之寒因
 而邪熱深也然小便利則邪熱不在内而在外不在
 下而在上故知必苦頭痛也若不欬不嘔不厥而小
 便利者邪熱必順水道而出豈有逆攻巔頂之理哉
二十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
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原文/
 下之而外有熱心中懊憹飢不能食幾成結胸矣然
[002-20a]
 手足溫則陽氣未至傷陷不結胸則外邪原屬輕微
 若其人頭汗出者亦是膈中鬱熱上蒸所致宜因其
 髙而揚之用梔子豉湯以徹其熱則陽得下通於隂
 而週身濈然汗解并可知矣此二條皆濕/熱上攻之症
三十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此必衂原文/
 口中亁燥與渴異漱水不欲嚥知不渴也陽明氣血
 俱多以潄水不欲嚥知邪入血分陽明之脈起於鼻
 故知血得熱而妄行必繇鼻而出也
[002-20b]
三十一脈浮發熱口亁鼻燥能食者則衂原文/
 脈浮發熱口亁鼻燥陽明邪熱熾矣能食為風邪風
 性上行所以衂也
三十二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黄也但
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
瘀熱在裏身必發黄茵陳蒿湯主之原文/
三十三陽明病面合赤色寒可攻之必發熱色黄小便
不利也原文/
[002-21a]
三十四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黄
原文/
三十五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黄
原文/
 合四條觀之陽明病濕停熱鬱而煩渴有加勢必發
 黄然汗出熱従外越則黄可免小便多熱従下泄則
 黄可免若悞攻之其熱邪愈陷津液愈傷而汗與小
 便愈不可得矣悞火之則熱邪愈熾津液上奔額雖
[002-21b]
 微汗而週身之汗與小便愈不可得矣發黄之變安
 能免乎發黄與前穀癉本同一症但彼因脈遲胃冷
 而得則與固瘕及噦同源而與此異派
三十六陽明病下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
者刺期門隨其熱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原文/
 婦人病傷寒經水適來適斷則邪熱乗之而入于血
 室讝語如見鬼狀當刺期門乃男子陽明經病下血
 而讝語者亦為熱入血室亦刺期門詳後少/陽篇末
[002-22a]
三十七陽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
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黒宜抵當
湯下之原文/
 水陽經熱結膀胱之症輕者如狂重者發狂如狂者
 血自下但用桃核桂枝加入承氣湯因勢利導血去
 則愈發狂者血不下須用抵當湯亟下其血乃愈詳
 太陽上篇此條陽明喜忘之症本差減於如狂乃用
 藥反循發狂之例者何耶盖太陽少血陽明多血陽
[002-22b]
 明之血一結則較太陽更為難動所以宜用抵當湯
 峻攻之法耳但太陽云主之則確乎不易此云宜用
 則症有輕重不等在于臨時酌量矣
三十八病人無表裏症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
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
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
必協熱而便膿血也原文/
 雖云無表裏症然發熱則浮數表症尚在也其所以
[002-23a]
 可下者以七八日為時既久而發熱脈數則胃中熱
 熾津液盡亡勢不得不用下法如大柴胡湯之類是
 也若下後脈數不解可知果胃中熱熾其候當消穀
 善飢然穀食既多則大便必多乃至六七日竟不大
 便其症非氣結而為血結明矣所以亦宜於抵當湯
 也若數不解而下利不止註謂用抵當湯下之數仍
 不解大謬此乃對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五句之文見
 已下脈數不解反六七日不大便則宜抵當以下其
[002-23b]
 血若已下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則不宜抵當之峻
 但當消息以清其血分熱邪若血分之邪不除必協
 熱而便膿血矣
 合三條總是熱入血室故隨下血與不下血而異治
 也然要知陽明尚兼太陽則不但胃中熱熾而膀胱
 隨經之熱亦未盡解此所以宜於抵當湯乎
三十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
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虚者宜發汗下之與大
[002-24a]
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原文/
 病人得汗後煩熱解太陽經之邪將盡未盡其人復
 如瘧狀日晡時發熱則邪入陽明審矣盖日晡者申
 酉時乃陽明之王時也發熱即朝熱乃陽明之本候
 也然雖已入陽明尚恐未離太陽故必重辨其脈脈
 實者方為正陽陽明宜下之若脈浮虚者仍是陽明
 而兼太陽更宜汗而不宜下矣發汗宜桂枝湯宜字
 最妙見前既得汗而煩熱解此畨只宜用桂枝和營
[002-24b]
 衛以盡陽明兼帶之邪斷不可悞用麻黄湯矣
陽明經中篇 凡外邪已離太陽未接少陽/謂之正陽陽明列於此篇
  凡外感之邪全入陽明所轄地界已離太陽未接
  少陽此際當用下法確無疑矣然其邪復有在經
  在府之不同在經者與太少為隣仍是𫝊經之邪
  在府者則入於胃而不𫝊經但在經者之用下常
  恐胃有未實篇中無限消息遲&KR0422若在府則胃已
  大實惟有急下以存津液而已
[002-25a]
一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原文/
 以胃家㝠揭正陽陽明之總見邪到本經遂入胃而
 成胃實之症也不然陽明病其胃不實者多矣於義
 安取乎
二傷寒三日陽明脈大原文/
 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乃𫝊經之次第
 其實不以日拘也此云三日陽明脈大正見二日之
 陽明𫝊自太陽必兼乎浮𦂳浮緩未定是正陽陽明
[002-25b]
 也若正陽陽明氣血俱多其脈必大而與太陽别矣
 言外見三日症兼少陽則其脈必大而弦又不得為
 正陽陽明也噫微矣哉
三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
屬陽明也原文/
四傷寒轉繫陽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原文/
 濈濈者肌肉開而微汗不乾之貌發熱無汗嘔不能
 食皆傷寒之症也傷寒無汗何以反濈濈汗出耶可
[002-26a]
 見症已轉屬正陽陽明矣既濈然汗出則熱除嘔止
 可知矣
五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
氣湯主之原文/
 蒸蒸者熱勢自内騰達於外如蒸炊然胃實之騐也
 其熱蒸蒸勢必其汗濈濈矣妙哉形容乎惟熱在胃
 故用承氣以調其胃胃調則病渙然除矣
六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
[002-26b]
了者此大便必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
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
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
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原文/
七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内竭
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
𤓰根及與大猪膽汗皆可為導原文/
八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
[002-27a]
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而汗出
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
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
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原文陽後半/節入 明上
篇/
 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腹滿喘潮熱入者乃陽
 明之外邪欲解可以攻裏而不為大悞之候也然曰
 欲解曰可攻不過用小承氣及調胃承氣之法耳必
[002-27b]
 手足濈然汗出方可驗胃實便鞕外邪盡解而當従
 大承氣急下之法也申酉戌間獨熱餘時不熱者為
 潮熱若汗多微發熱惡寒是陽明證尚兼太陽縦腹
 大滿胃終不實只可微和胃氣以従權而已
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燥發作有時者此有
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原文/
十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
也所以然者本有㝛食故也宜大承氣湯原文/
[002-28a]
十一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冐不
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原文/
十二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
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
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
不轉失氣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
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鞕
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原/文
[002-28b]
 轉失氣者屁出也腹中之氣得攻藥不為轉動則屬
 虚寒所以悞攻而症變脹滿不能食及噦也攻後重
 復發熱又是胃熱至此方熾大便因可得鞕但為時
 未久必少耳仍以小承氣湯和之若腹中氣仍不轉
 則不但用大承氣大差即用小承氣亦小差矣
十三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
氣湯原文/
[002-29a]
 以小承氣湯試其可下而用大承氣湯下之矣設下
 後心中懊憹而煩又屬熱重藥輕當再進大承氣以
 協濟前藥亟驅熱邪則悶煩自解也一云胃中有燥
 屎者一云若有燥屎者俱指試其轉失氣及繞臍痛
 腹滿痛小便不利煩燥時有微熱喘冒不能卧七證
 言也
十四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燥心下硬至
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
[002-29b]
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
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
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無太陽少陽之證則煩燥心下硬屬正陽陽明之可
 下無疑矣乃其人脈弱雖是能食亦止可少用小承
 氣微和胃氣和之而當必覺小安俟隔日再以小承
 氣稍稍多進總因脈弱故爾遲徊也至六七日竟不
 大便似乎胃實乃小便復少正恐胃弱而膀胱氣化
[002-30a]
 之源窒轉滲大腸初硬後溏耳所以小便利屎定硬
 乃可攻之
 此段之雖能食雖不能食全與辨風寒無涉另有二
 義見雖能食者不可以為胃强而輕下也雖不能食
 者不可以為胃中有燥屎而輕下也後九條云讝語
 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與此五
 發前後註釋俱差
十五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原文/
[002-30b]
 胃氣及津液既不繇吐下而傷則心煩明係胃中熱
 熾故可與調胃承氣以安胃氣而全津液也
 合九條總是以外證之解與不解氣之轉與不轉臍
 腹之痛與不痛脈之弱與不弱汗出之多與不多小
 便之利與不利邪熱之熾與不熾津液之乾與不乾
 而辨腹中之燥屎多與不多溏與不溏以消息微下
 之法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者主之以大承
 氣湯其他諸證一則曰宜用導法再則曰不可攻
[002-31a]
 之再則曰宜小承氣湯再則曰少與小承氣湯再則
 曰明日更與一升再則曰宜大承氣湯全是商量治
 法聽人臨時斟酌以祈無悞所以不用主之二字此
 等處關係安危最大盖熱邪入胃不以寒藥治之則
 胃傷然寒藥本以救胃也不及則藥不勝邪太過則
 藥反傷正况乎不勝其邪勢必盡傷其正徒傷其正
 又未必盡去其邪此仲景所為諄復於二者之間耶
十六陽明病讝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002-31b]
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
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虚也為難治
不可更與承氣湯也原文/
 讝語而發潮熱陽明之下證審矣更兼其脈滑疾復
 與脈弱者不倫故主之以小承氣湯一定之法也然
 尚未知其裏證若何必轉失氣方可再服若服後不
 轉失氣并不大便脈反微而且澀又是裏氣虚寒之
 證盖陽明居於中土其表虚表實來自太陽至此已
[002-32a]
 明其裏虚裏實茫然未卜故用法不可令虚者益虚
 有如此之鄭重也
十七夫實則讝語虚則鄭聲鄭聲重語也原文/
 鄭聲者鄭重之聲正氣不足聲出重濁也亦辨裏實
 裏虛之一端也
十八直視讝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原文/
 此條當㑹意讀謂讝語之人直視者死喘滿者死下
 利者死其義始明盖讝語者心火亢極也加以直視
[002-32b]
 則腎水垂絶心火愈無制故主死也喘滿者邪聚陽
 位而上争正不勝邪氣従上脫故主死也下利者邪
 聚隂位而下奪正不勝邪氣従下脫故主死也
十九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讝語脈短者死脈自
和者不死原文/
 註擬此為太陽經脫簡不知太陽經無讝語之例必
 日久而兼陽明少陽方有讝語故此言太陽經得病
 時發汗過多及𫝊陽明時重發其汗亡陽而讝語之
[002-33a]
 一證也亡陽之人所存者隂氣耳故神魂無主而妄
 見妄聞與熱邪乗心之候不同况汗多則大邪必従
 汗解止慮陽神飛越難返故脈短則隂陽不附脈和
 則隂陽未離其生死但従脈定耳其脈既短安問藥
 之長哉
 門人問亡陽而讝語四逆湯可用乎荅曰仲景不言
 方而子欲言之曷不詳之仲景耶盖亡陽固必急囬
 其陽然邪𫝊陽明胃熱之熾否津液之竭否裏證之
[002-33b]
 實否俱不可知設不辨悉欲囬其陽先竭其隂竟何
 益哉此仲景不言藥乃其所以聖也然得子此問而
 仲景之妙義愈彰矣
二十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
鞕則讝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讝語止更莫復服原/文
 此條舉讝語之因汗多津越者為言
二十一傷寒四五日脈沈而喘滿沈為在裏而反發其
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虚裏實久則讝語原文/
[002-34a]
 此舉讝語因悞汗而致者其曰裏實亦即上文胃中
 燥大便必鞕之互辭其不出方者亦即上文小承氣
 湯之互意也
二十二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
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
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
者死微者但發熱讝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
後服原文/
[002-34b]
 此條舉讝語之勢重者為言而勢重之中復分二等
 劇者生死仍憑乎脈微者則主以大承氣湯比上條
 之小承氣為更進矣前云讝語脈短者死此云脈弦
 者生前云讝語脈滑疾者用小承氣此云脈澀者死
 更互一字而大意躍然
三十三汗出讝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
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
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原文/
[002-35a]
 此條之文似淺而實深仲景懼人不解已自為註脚
 不識後人何故茫然胃有燥屎本當用下以讝語而
 兼汗出知其風邪在胸必俟過經下之始不増擾所
 以然者風性喜行數變下之若早徒引之走空竅亂
 神明耳然胃有燥屎下之不為大悞其小悞止在未
 辨證兼乎風若此者必再一大下庶大腸空而風邪
 得以併出故自愈此通因通用之法亦將差就錯之
 法也
[002-35b]
二十四陽明病讝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
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氣湯原文/
 有燥屎則腸胃熱結故不能食若能食則腸胃未結
 故但鞕耳前條云其後發熱者必大便鞕而少也此
 云但鞕耳不更言其少乃於胃中有燥屎者言其五
 六枚之多亦互舉以辨微細之意不可忽也俱宜大
 承氣湯者已結者開其結未結者滌其熱不令更結
 同一讝語潮熱故同一治至於藥制之大小必有分
[002-36a]
 矣
 合九條觀之既云實則讝語矣乃其用治遲徊審諦
 始以和法為攻法俟服藥後重辨脈證不敢徑情急
 攻即攻之又一服利止後服何其鄭重耶可見所謂
 實者乃邪氣實也邪氣實正氣未有不虚况津液為
 邪所耗而至於讝語方寸幾于無主其虚為何如哉
 邪實不可不下正虚不可太下斟酌於邪正之間以
 權宜而善其治良工苦心要當三復於聖言矣
[002-36b]
二十五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胃中止一津液汗多則津液外滲加以發熱則津液
 盡隨熱勢蒸蒸騰達於外更無他法可止其汗惟有
 急下一法引熱勢従大腸而出庶津液不致盡越於
 外耳前條云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
 氣湯主之可見調胃之義乃和緩其胃中之熱以存
 津液也此證發熱而至於汗多明是始先未行調胃
 所致故宜急下無取緩調
[002-37a]
二十六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主之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發汗不解而反腹中滿痛則邪不在表而在裏亦惟
 有急下一法庶滿痛去而病自解也減不足言四字
 形容腹滿如繪見滿至十分即減去一二分不足殺
 其勢也此所以縦有外邪未解而當下無疑耳
二十七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
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002-37b]
 此一條辨證最微細大便難則非久祕裏證不急也
 身微熱則非大熱表證不急也故曰無表裏證只可
 因是而騐其熱邪在中耳熱邪在中亦不為急但其
 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則急矣以陽明之脈絡於目
 絡中之邪且盛則在經之盛更可知故惟有急下之
 而已
 按少隂經有急下三法以救腎水一本經水竭一木
 邪涌水一土邪凌水而陽明經亦有急下三法以救
[002-38a]
 津液一汗多津越於外一腹滿津結於内一目睛不
 慧津枯於中合兩經下法以觀病情生理恍覺身在
 氷壺腹飲上池矣
二十九陽明病欲解時従申至戌上原文/
三十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隂浮芤相摶胃氣生熱其
陽則絶原文/
 其陽則絶即無陽之互辭謂津液内亡也當下不下
 故至此耳
[002-38b]
三十一趺傷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强濇則小便數浮濇
相摶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脾約之證在太陽陽明已當用麻仁丸潤下失此不
 用延至正陽陽明胃中津液甕乾杯罄下無及矣然
 則浮濇之脈轉為浮芤不可類推乎詳見本卷末荅
 門人脾約問
陽明經下篇 凡外邪已趨少陽未離陽明/謂之少陽陽明列於此篇
  凡屬正陽陽明之證病已入於胃腑故下之則愈
[002-39a]
  其有胃不實而下證不具者病仍在經在經之邪
  不解必隨經而𫝊少陽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胸脇
  滿痛之證必兼見一二故謂之少陽陽明其實乃
  是陽明少陽也
  少陽主半表半裏陽明證中纔兼少陽即表裏皆
  不可攻故例中止用和法
  少陽陽明合病另有/顓條附三陽經後
一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脇滿不去者小
[002-39b]
柴胡湯主之原文/
 潮熱本陽明胃實之候若大便溏小便自可則胃全
 不實更加胸脇滿不去則證已𫝊入少陽矣纔兼少
 陽即有汗下二禁惟小柴胡一方合表裏中而總和
 之乃少陽一經之正法故陽明少陽亦取用之無别
 法也
二陽明病脇下鞕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
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
[002-40a]
解也原文/
 不但大便溏為胃未實即使不大便而見脇下鞕滿
 嘔與舌胎之證則少陽為多亦當従小柴胡湯分解
 隂陽則上下通和濈然汗出而胎嘔脇滿之外證一
 時俱解矣既云津液得下則大便自行亦可知矣此
 一和而表裏俱徹所以為貴也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闗係病機最切風寒之邪
 協津液而上聚于膈中為喘為嘔為水逆為結胸嘗
[002-40b]
 十居六七是風寒不解則津液必不得下倘悞行發
 散不惟津液不下且轉増上逆之勢愈無退息之期
 矣此所以和之於中而上焦反通也至於雜病項中
 如痰火哮喘咳𠻳瘰癧等症又皆火勢薰蒸日久頑
 痰膠結經隧所以火不内熄則津液必不能下灌靈
 根而清華盡化為敗濁耳夫人之得以長享者惟賴
 後天水穀之氣生此津液津液結則病津液竭則死
 矣故治病而不知救人之津液者真庸工也
[002-41a]
 論太陽陽明少陽陽明原有可下之證
三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
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
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
原文/
 註謂脾約乃太陽之邪徑趨入胃而成胃實貽悞千
 古詳後答門人問脾約論
 附少陽轉陽明二證此與陽明兼帶少陽/之症迥殊故另揭出
[002-41b]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
 也陽明原文/
 病已𫝊少陽經而去陽明經逺矣乃従少陽經治法
 發汗利小便已其人方纔胃中燥煩實大便難者是
 少陽重轉陽明而成可下之一證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少陽原文上/此條亦互
 上條之意/解見少陽
 附太隂轉陽明一證
[002-42a]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隂太隂者
 身當發黄若小便利者不能發黄至七八日大便硬
 者陽明病也太隂原文/
 脈浮而緩本為表證然無發熱惡寒外候而手足自
 溫者是邪已去表而入裏其脈之浮緩又是邪在太
 隂以脾脈主緩故也邪入太隂勢必蒸濕為黄若小
 便自利則濕行而發黄之患可免但脾濕既行胃益
 亁燥胃燥則大便必硬因復轉為陽明内實而成可
[002-42b]
 下之證也
 附少隂轉陽明一證
 少隂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隂原文/
 少隂之證自利者最多虚寒則下利清穀滑脫則下
 利膿血故多用溫法此以六七日不大便而腹脹可
 見熱邪轉歸陽明而為胃實之證所以宜於急下也
 附厥隂轉陽明之證
[002-43a]
 下利讝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厥隂原文/
 下利則熱不結胃不實何得讝語耶此必邪返於胃
 内有燥屎故雖下利而結者自若也半利半結所以
 不宜大承氣而宜於小承氣微動其結耳
 附答客難大意
 客有熟仲景之書者難昌曰所分陽明三篇將仲景
 陽明證中七十四條収盡無遺大開後人眼目可謂
 智矣祗是過矜其智而掩昔賢之長鄙見微有不滿
[002-43b]
 耳昌曰余何敢哉客曰王叔和當日編次陽明一經
 首列問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者何
 也仲景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
 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
 難是也聖言煌煌子既遵其例何反後其文耶昌曰
 三段揭首叔和已悞曷可再悞昌分三篇不従兹起
 見也三篇舉以統括七十餘條之義若叔和所列不
 過是絶無僅有之一證以冠篇首則陽明一經之大
[002-44a]
 㫖盡失此無難辨者盖當日之問乃問三陽經中可
 下之證所以答云太陽陽明之可下者除是脾約少
 陽陽明之可下者除是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
 難舍此二證則太陽少陽必無一定之下法矣今分
 三篇以明太少二陽之不可下乃以可下之條混引
 其端昌之所不敢出也又况少陽陽明所謂發汗利
 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難者乃是病邪已去陽明全入
 少陽及發汗利小便後少陽症亦盡罷其邪不入三
[002-44b]
 隂重復轉到陽明所以名為少陽陽明與始先病在
 陽明畧兼少陽一二者有何干渉哉客始為之心折
 附答門人奇問
 門人問治傷寒之法軌則雖多必有精一之理可以
 貫徹終始者請吾師試舉一言以蔽之可乎余曰傷
 寒之變千蹊萬徑如之何其可以一言括耶門人曰
 如痘疹秘訣謂起先開盤時要有根脚有根脚則漿
 成及至灌膿時要無根脚無根脚則毒化此亦片言
[002-45a]
 居要者吾師曷不倣而言之余笑曰若是則姑擬一
 言以答子之奇問亦無難者凡治傷寒之訣起先惟
 恐𫝊經𫝊經則變生其後惟恐不𫝊經不𫝊經則勢
 篤此二語不識可括其義否門人躊躇曰起先惟恐
 𫝊經韙矣其後惟恐不𫝊經之說太奇且太創未之
 前聞也余曰仲景言之再四但子輩雙眸未炯見同
 未見耳何奇創之有耶仲景云陽明居中土也萬物
 所歸無所復𫝊盖陽明之脈行身之前邪入其經則
[002-45b]
 有前經後經相𫝊之次第而陽明之府乃中州之胃
 為水穀之海臟腑經脈之總司邪入其中則無復𫝊
 次之可言所以惟有下奪一法奪其土而邪自不留
 耳此仲景於陽明經内特挈不𫝊之妙理也又云陽
 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脇下及心痛久按
 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
 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過經
 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
[002-46a]
 黄湯若不屎腹滿加噦者不治此一段至理千古無
 人看出總不識其所言者何事詎知脈弦浮大而氣
 反短連腹都滿者邪不𫝊也脇下及心痛乃至久按
 之氣不通者邪不𫝊也鼻亁不得汗嗜卧表裏俱困
 乃至一身及面目悉蒸為黄者邪不𫝊也小便難有
 潮熱時時噦者胃熱熾盛上下道窮邪不𫝊也耳前
 後腫刺之小差者内邪不𫝊乃至外抉其血亦不散
 但其腫小差也外不解過經十日留連極矣所謂萬
[002-46b]
 物所歸無所復𫝊者原為美事孰知病邪歸之而不
 𫝊反成如此之危候耶要知陽明之邪來自太陽去
 自少陽所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推其邪使速往
 少陽去路也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黄湯推其邪使
 速還太陽來路也若不屎腹滿則胃邪内壅不下行
 矣而更加噦則胃氣將竭愈上逆矣再有何法可以
 驅其邪而使之𫝊哉又云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
 而嗜卧者外已觧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脈
[002-47a]
 但浮者與麻黄湯見脈浮細而嗜卧邪已盡𫝊於外
 而解散者方可無慮設胸滿脇痛則當與小柴胡湯
 推之速往少陽而出設脈但浮無餘症則當與麻黄
 湯推之速往太陽而出是皆惟恐其邪之不𫝊暗伏
 危機也必識此意然後始識仲景用藥之故不然豈
 有十餘日後而無故張皇反用麻黄湯之理哉凡此
 皆因太少二陽與陽明連貫故用表法所謂従外入
 者驅而出之于外也復有表裏隂陽之間正已虚而
[002-47b]
 邪不盡無可速𫝊之候仲景用法悉従外邪不能𫝊
 出起見如太陽病未解脈隂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
 而解設不振慄則邪不能𫝊之於表而無従得汗可
 知也然既云隂陽兩停其𫝊表𫝊裏未可預定所以
 惟陽脈微者方是邪不能𫝊表當従汗之而解惟隂
 脈微者方是邪不能𫝊裏當従下之而解此其故甚
 可思也若非邪住不傳之候則陽脈微者當補其陽
 隂脈微者當補其隂矣豈有反汗之而傷其陽下之
[002-48a]
 而傷其隂之理哉又如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
 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服之
 本當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矣乃反加嘔不止
 心下急鬱鬱微煩者此邪因屢下而入裏已深非一
 柴胡湯可以盡提之𫝊出于表必再與大柴胡湯分
 提表裏之邪陽邪𫝊陽隂邪𫝊隂一舉而分解之始
 為合法不然豈有嘔急鬱煩表症轉増反行兼解其
 裏之理哉又如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
[002-48b]
 心下滿口不飲食大便鞕脈細者此為陽微結乃是
 說陽分之邪微微結聚不能𫝊出於表裏故本文即
 繼之曰必有表復有裏也其㫖甚明也末云可與小
 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即前證過經十餘日
 用大小柴胡分提使𫝊之法也迺知舍此更無可使
 其𫝊矣又如發汗吐下後虚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
 覆顛倒心中懊憹此邪退正虚而餘邪阻滯不能𫝊
 散以致無可奈何也此時將汗之乎下之乎和之乎
[002-49a]
 溫之乎仲景巧用梔子豉湯湧載其餘邪於上俾一
 吐而盡𫝊無餘設非此一法従髙而越有殆而已矣
 又如云食穀則噦不能食攻其熱則噦欲飲水者與
 水則噦不能食者與水則噦何其言之不一耶皆是
 為胃氣虚寒餘邪不能𫝊散者致其叮嚀也更有穀
 癉一證邪熱在胃不能𫝊出反蒸食而發黄固瘕一
 證胃氣虚寒水停不行反滲大腸而瘕泄此三證者
 仲景但言證而不言治學者倘不透此一闗果何従
[002-49b]
 而施治耶是則邪之𫝊與不𫝊所闗如此甚鉅乃治
 傷寒家初不量邪勢之淺深胃氣之厚薄而貿貿以
 従事也實繇先聖法則未經昔賢闡繹後學漫無入
 路耳夫足太陽膀胱足陽明胃足少陽膽皆府也何
 必獨歸陽明始不𫝊耶盖膀胱主出胃主納膽不主
 出納所以惟陽明胃為藏納之地具載物之體𫝊經
 之邪必歸陽明始能消之若夫胃土告困不能消邪
 則在府之邪漫無出路久之必漸漬於本經其脈必
[002-50a]
 仍轉為浮所以仲景云脈續浮者與柴胡湯此中復
 有奥義其義維何即必有表復有裏之說也故用柴
 胡湯提出少陽俾循經次而𫝊太隂少隂厥隂以盡
 其邪乃始得以無患耳若但浮無餘證則是有表無
 裏只用麻黄湯提出太陽其邪立解不勞餘力矣得
 仲景之神者目擊道存即如天以四時成嵗中土各
 旺于季月之末然後木庇其根火收其焰金銷其肅
 水藏其瀾使非𫝊之中土則木火金水不相連貫何
[002-50b]
 以化機盈眸不息乎人之飲食入胃清氣升而濁氣
 降渣滓不留者其妙惟在於𫝊設一日不𫝊則積滯
 而不能化矣至於仙家攅簇五行東三南二木火相
 戀歸于中土西四北一金水相親歸于中土其妙更
 在于不𫝊設𫝊則流散而不能造矣然則中土之𫝊
 與不𫝊足盡天人之藴又何疑于醫事哉門人爽然
 曰似此剔出傷寒神髓以立言數之可千推之可萬
 恍疑身陟天漢星津烱烱光芒流射肺腑矣請名之
[002-51a]
 曰伐髓迪光論
 門人問脾約一症胃强脾弱脾不為胃行其津液如
 懦夫受其悍妻之約束寧不為家之索乎余曰何以
 見之曰仲景云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强澀則小
 便數浮澀相摶大便為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以
 是知胃强脾弱也余曰脾弱即當補矣何為麻仁丸
 中反用大黄枳實厚朴乎子輩日聆師說而腹笥従
 前相仍之陋甚非所望也仲景說胃强原未說脾弱
[002-51b]
 况其所謂胃强者正是因脾之强而强盖約者省約
 也脾氣過强將三五日胃中所受之穀省約為一二
 彈丸而出全是脾土過燥致令腸胃中之津液日漸
 乾枯所以大便為難也設脾氣弱即當便泄矣豈有
 反難之理乎相𫝊謂脾弱不能約束胃中之水何以
 反能約束胃中之穀耶在陽明例中凡宜攻下者惟
 恐邪未入胃大便弗鞕又恐初鞕後溏不可妄攻若
 欲攻之先與小承氣試其轉失氣方可攻皆是慮夫
[002-52a]
 脾氣之弱故爾躊躇也若夫脾約之症在太陽已即
 當下矣更何待陽明耶子輩傅㑹前人以脾約為脾
 弱將指吳起之殺妻者為懦夫乎有悖聖言矣
 門人又問曰今乃知脾約之解矣觸類而推太陽陽
 明之脾約與少陽陽明之胃中燥煩實大便難者同
 是一症此其所以俱可攻下耶余曰是未可言觸類
 也因難之曰邪熱自太陽而陽明而少陽為日既久
 爍其津液大便固當難矣其在太陽方病之始邪未
[002-52b]
 入胃何得津液即便消耗而大腸燥結耶且太陽表
 邪未盡又何不俟𫝊經即亟亟潤下而自犯太陽之
 禁耶門人不能對因誨之曰脾約一症乃是未病外
 感之先其人素慣脾約三五日一次大便者乃至感
 受風寒即邪未入胃而胃已先實所以邪至陽明不
 患胃之不實但患無津液以奉其邪立至枯槁耳仲
 景大變太陽禁下之例而另立麻仁九一法以潤下
 之不比一時暫結者可用湯藥蕩滌之耳此義従前
[002-53a]
 瞶瞶凡遇素成脾約之人亦必俟經盡方下百無一
 生矣故因子問而暢發之
 附問難門人大意
 暇日門人聚譚仲景製方之妙主伯亞旅天然一定
 因問曰仲景於太陽經中有兼帶陽明經者其風傷
 衛則桂枝湯中加葛根其寒傷營則麻黄湯中加葛
 根有兼帶少陽經者其風傷衛則桂枝湯中加柴胡
 其寒傷營則麻黄湯中加柴胡合併之病亦然是則
[002-53b]
 陽明經以葛根為主藥少陽經以柴胡為主藥矣乃
 少陽經顓用小柴胡湯而陽明一經全不用葛根湯
 者何耶門人不能對因誨之曰此有二義太陽而畧
 兼陽明則以方來之陽明為重故加葛根陽明而尚
 兼太陽則以未罷之太陽為重故不用葛根且陽明
 主肌肉者也而用葛根太開其肌肉則津液盡従外
 泄恐胃愈燥而隂立亡故不用者所以存津液耳本
 經前條有云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
[002-54a]
 過為陽絶于裏亡津液大便因鞕也是陽脈實者且
 不可過汗其陽脈微者又當何如耶仲景所以陽明
 諸症全不用葛根之意益彰彰矣小兒佈痘見㸃之
 時第一戒用葛根用之則肌竅盡開一齊擁出昔賢
 云見㸃之後忌用升麻湯以升麻湯中有葛根耳後
 人悞謂見㸃後忌用升麻至于葛根反恣用無忌只
 遺一湯字而葛根等兔脫升麻等雉罹兒命遭枉等
 恒河沙數矣因與治傷寒濫用葛根刼人津液者並
[002-54b]
 舉示戒焉
 
 
 
 
 
 
 尚論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