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87 瘟疫論-明-吳有性 (WYG)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瘟疫論卷下
            明 吳有性 撰
  雜氣論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
虫草木動植之物可見寒熱温涼四時之氣往來可覺
至於山嵐瘴氣嶺南毒霧咸得地之濁氣猶或可察而
惟天地之雜氣種種不一亦猶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
[002-1b]
有水火土石氣交之中有昆虫草木之不一也草木有
野葛巴豆星辰有羅計熒惑昆虫有毒蛇猛獸土石有
雄硫磠信萬物各有善惡不等是知雜氣之毒亦有優
劣也然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况無聲復無臭何能得
睹得聞人惡得而知其氣又惡得而知其氣之不一也
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衆人有觸之者各随其氣
而為諸病焉其為病也或時衆人發頤或時衆人頭面
浮腫俗名為大頭瘟是也或時衆人咽痛或時聲啞俗
[002-2a]
名為蝦蟆瘟是也或時衆人瘧痢或為痺氣或為痘瘡
或為斑疹或為瘡疥疔瘇或時衆人目赤腫痛或時衆
人嘔血暴下俗名為𤓰瓤瘟探頭瘟是也或時衆人癭
痎俗名為疙&KR1792瘟是也為病種種難以枚舉大約病偏
於一方延門合戸衆人相同者皆時行之氣即雜氣為
病也為病種種是知氣之不一也盖當時適有某氣專
入某臟府某經絡專發為某病故衆人之病相同是知
氣之不一非關臟府經絡或為之證也夫病不可以年
[002-2b]
嵗四時為拘葢非五運六氣所能定者是知氣之所至
無時也或發於城市或發於村落他處截然無有是知
氣之所著無方也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但有甚於他
氣故為病頗重因名之厲氣雖有多寡不同然無嵗不
有至於𤓰瓤瘟疙&KR1792瘟緩者朝發夕死急者頃刻而亡
此又諸疫之最重者幸而幾百年來罕有之證不可以
常疫並論也至於發頤咽痛目赤斑疹之類其時村落
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雖不與衆人等然考其症甚合
[002-3a]
某年某處衆人所患之病纎悉相同治法無異此即當
年之雜氣但目今所鍾不厚所患者希少耳此又不可
以衆人無有斷為非雜氣也况雜氣為病最多而舉世
皆誤認為六氣假如誤認為風者如大麻風鶴膝風痛
風歴節風老人中風腸風厲風癎風之類㮣用風藥未
嘗一効實非風也皆雜氣為病耳至又誤認為火者如
疔瘡發背癰疽瘇毒氣毒流注流火丹毒與夫發斑痘
疹之類以為諸痛瘡瘍皆屬心火投芩連梔栢未嘗一
[002-3b]
効實非火也亦雜氣之所為耳至于誤認為暑者如霍
亂吐瀉瘧痢暴注腹痛絞腸痧之類皆誤認為暑因作
暑證治之未嘗一効與暑何與焉至于一切雜證無因
而生者並皆雜氣所成従古未聞者何耶葢因諸氣來
而不知感而不覺惟向風寒暑濕所見之氣求之既已
錯認病原未免誤投他藥大易所謂或繫之牛行人之
得邑人之災也劉河間作原病式葢祖五運六氣百病
皆原於風寒暑濕燥火謂無出此六氣為病而不知雜
[002-4a]
氣為病更多於六氣良以六氣有限現在可測雜氣無
窮茫然不可測也專務六氣不言雜氣焉能包括天下
之病歟
  論氣盛衰
其年疫氣盛行所患皆重最能傳染即童輩皆知其為
疫至於微疫似覺無有葢毒氣所鍾不厚也
其年疫氣衰少閭里所患者不過幾人且不能傳染時
師皆以傷寒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
[002-4b]
然則何以知其為疫葢脉證與盛行之年所患之證纎
悉相同至於用藥取効毫無差别是以知瘟疫四時皆
有常年不㫁但有多寡輕重耳
疫氣不行之年微疫轉有衆人皆以感冒為名實不知
為疫也設用發散之劑雖不合病原然亦無大害疫自
愈實非藥也即不藥亦自愈至有稍重者誤投發散其
害尚淺若誤用補劑及寒凉反成痼疾不可不辨
  論氣所傷不同
[002-5a]
所謂雜氣者雖曰天地之氣實由方土之氣也葢其氣
從地而起有是氣則有是病譬如所言天地生萬物然
亦由方土之産也彼植物藉雨露而滋生動物藉飲食
而頤養必先有是氣然後有是物推而廣之有無限之
氣因有無限之物也但二五之精未免生尅制化是以
萬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損損者制也故萬物各
有所制如猫制鼠如鼠制象之類既知以物制物即知
以氣制物矣以氣制物者蟹得霧則死&KR0037得霧則枯之
[002-5b]
類此有形之氣動植之物皆為所制也至於無形之氣
偏中於動物者如牛瘟羊瘟雞瘟鴨瘟豈但人疫而已
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
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知其氣各異故謂之雜
氣夫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氣即是物物即是
氣知氣可以制物則知物之可以制氣矣夫物之可以
制氣者藥物也如蜒蚰解蜈蚣之毒猫肉治鼠瘻之潰
此受物氣之為病是以物之氣制物之氣猶或可測至
[002-6a]
於受無形雜氣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
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決之嗟乎即三法且
不能盡善况乃知物乎能知以物制氣一病只有一藥
之到病已不煩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勞矣
  蚘厥
疫邪傳裏胃熱如沸蚘動不安下既不通必反於上蚘
因嘔出此常事也但治其胃蚘厥自愈每見醫家妄引
經論以為臟寒蚘上入膈其人當吐蚘又云胃中冷必
[002-6b]
吐蚘之句便用烏梅圓或理中安蚘湯方中乃細辛附
子乾薑桂枝川椒皆辛熱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不
知疫證表裏上下皆熱始終從無寒證者不思現前事
理徒記紙上文辭以為依經傍註坦然用之無疑因此
誤人甚衆
  呃逆
胃氣逆則為呃逆呉中稱為冷呃以冷為名遂指為胃
寒不知寒熱皆令呃逆且不以本證相參專執俗語為
[002-7a]
寒遂投丁茱薑桂誤人不少吾願執辭害義者臨證猛

治法各従其本證而消息之如見白虎證則投白虎見
承氣證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宜導痰如果胃寒丁香
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湯功効殊捷要之但治本證
呃自止其他可以類推矣
  似表非表似裏非裏
時疫初起邪氣蟠踞於中表裏阻隔裏氣滯而為悶表
[002-7b]
氣滯為頭疼身痛因見頭疼身痛往往誤認為傷寒表
證因用麻黄桂枝香蘇葛根敗毒九味羌活之類此皆
發散之劑強求其汗妄耗津液經氣先傷邪氣不損依
然發熱也更有邪氣傳裏表氣不能通於内必壅於外
每至午後潮熱熱甚則頭脹痛熱退則已此豈表實者
耶以上似表誤為表證妄投升散之劑原邪愈實火氣
上升頭疼轉甚須下之裏氣一通經氣降而頭疼立止
若果感冒頭疼無時不痛為可辨也且有别證相參不
[002-8a]
可一途而取 若汗若下後脈靜身涼渾身肢節反加
痛甚一如被杖一如墜傷少動則痛苦號呼此經氣虛
榮衛行濇也三四日内經氣漸回其痛漸止雖不藥必
自愈設妄引經論以為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不可轉側
遂投疏風勝濕之劑身痛反劇似此誤人甚衆
傷寒傳胃即便潮熱譫語下之無辭今時疫初起便作
潮熱熱甚亦能譫語誤認為裏證妄用承氣是為誅伐
無辜不知伏邪附近於胃邪未入府亦能潮熱午後熱
[002-8b]
甚亦能譫語不待胃實而後能也假令常瘧熱甚亦作
譫語癉瘧不惡寒但作潮熱此豈胃實者耶以上似裏
證誤投承氣裏氣先虚及邪陷胃轉見胸腹脹滿煩渴
益甚病家見勢危篤以致更醫醫見下藥病甚乃指大
黄為砒毒或投瀉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變證日
増神脱氣盡而死向則不應下而反下之今則應下而
反失下葢因表裏不明用藥前後失序之誤
  論食
[002-9a]
時疫有首尾皆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不可絶其飲食
但不宜過食耳 有愈後數日微渴微熱不思食者此
微邪在胃正氣衰弱強與之即為食復 有下後一日
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飲一小杯加至茶甌
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飢則再與如忽加吞酸反覺無味
乃胃氣傷也當停穀一日胃氣復復思食也仍如漸進
法 有愈後十數日脉靜身涼表裏俱和但不思飲食
者此中氣不甦當與粥飲迎之得穀後即思食覺飢久
[002-9b]
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參一錢煎湯與之少引胃氣忽
覺思食便可勿服
  論飲
煩渴思飲酌量與之若引飲過多自覺水停心下名停
飲宜四苓散最効 如大渴思飲氷水及冷飲無論四
時皆可量與葢内熱之極得冷飲相救甚宜能飲一升
止與半升寧使少頃再飲至於棃汁藕汁蔗漿西𤓰皆
可備不時之需如不欲飲冷當易白滚湯與之乃至不
[002-10a]
思飲則知胃和矣
四苓湯
  白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猪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取長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陽中
 風表證未罷併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以
 解表邪為雙解散即如少陽併於胃以大柴胡合表
 裏而治之今人但見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異聾者
 之聽宫商胃本無病故用白术以健中今不用白术
[002-10b]
 者疫邪傳胃而渴白术性壅恐以實填實也加陳皮
 者和中利氣也
  損復
邪之傷人也始而傷氣繼而傷血繼而傷肉繼而傷筋
繼而傷骨邪毒既退始而復氣繼而復血繼而復肉繼
而復筋繼而復骨以柔脆者易損亦易復也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故男先傷右女先傷左及其復也
男先復左女先復右以素虧者易損以素實者易復也
[002-11a]
嚴正甫年三十時疫後脉證俱平飲食漸進忽然肢體
浮腫别無所苦此即氣復也葢大病後血未盛氣暴復
血乃氣之依歸氣無所依故為浮腫嗣後飲食漸加浮
腫漸消若誤投行氣利水藥則謬矣
張徳甫年二十患禁口痢晝夜無度肢體僅存皮骨痢
雖减毫不進穀以人參一錢煎湯入口不一時身忽浮
腫如吹氣毬之速自後飲食漸進浮腫漸消腫間已有
肌肉矣
[002-11b]
若大病後三焦受傷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肢體浮
腫此水氣也與氣復懸絶宜金匱腎氣丸及腎氣煎若
誤用行氣利水藥必劇凡水氣足冷肢體常重氣復足
不冷肢體常輕為異
俞桂玉室年四十時疫後四肢脫力竟若癱瘓數日後
右手始能動又三日左手方動又俞桂岡子室所患皆

  標本
[002-12a]
諸竅乃人身之户牗也邪自竅而入未有不由竅而出
經曰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已入於府者可下而已麻
徴君復增汗吐下三法總是導引其邪打從門户而出
可為治法之大綱舍此皆治標云爾今時疫首尾一於
為熱獨不言清熱者是知因邪而發熱但能治其邪不
治其熱而熱自已夫邪之與熱猶形影相依形亡而影
未有獨存者若以黄連解毒湯黄連瀉心湯純乎類聚
寒涼專務清熱既無汗吐下之能焉能使邪從竅而出
[002-12b]
是忘其本徒治其標何異於小兒捕影
  行邪伏邪之别
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難有易取効有遲
有速假令行邪者如正傷寒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
少陽或自三陽入胃如行人經由某地本無根蒂因其
浮游之勢病形雖重若果在經一汗而解若果傳胃一
下而愈藥到便能獲効先伏而後行者所謂瘟疫之邪
伏於膜原如鳥栖巢如獸藏穴榮衛所不闗藥石所不
[002-13a]
及至其發也邪毒漸張内侵於府外淫於經榮衛受傷
諸證漸顯然後可得而治之方其浸淫之際邪毒尚在
膜原此時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離膜原乃觀
其變或出表或入裏然後可導邪而出邪盡方愈初發
之時毒勢漸張莫之能禦其時不惟不能即瘳其疾而
病證日惟加重病家見症反增即欲更醫醫家不解亦
自驚叱竟不知先時感受邪甚則病甚邪微則病微病
之輕重非闗於醫人之生死全賴藥石故諺有云傷寒
[002-13b]
莫治頭勞怯莫治尾若果正傷寒初受於肌表不過在
經之浮邪一汗即解何莫治之有此言葢指瘟疫而設
也所以疫邪方張之際勢不可遏但使邪毒速離膜原
便是治法全在後段工夫識得表裏虚實更詳輕重緩
急投劑不致差謬如是可以萬舉萬全即使感受之最
重者按法治之必無殞命之理若夫久病枯削酒色耗
竭耆耄風燭者此等已是天眞幾絶更加瘟疫自是難
支又不可同日而語矣
[002-14a]
  應下諸證
舌白胎漸變黄胎
 邪在膜原舌上白胎邪在胃家舌上黄胎胎老變為
 沉香色也白胎未可下黄胎宜下
舌黒胎
 邪毒在胃薰騰於上而生黑胎有黄胎老而變焦色
 者有津液潤澤作軟黑胎者有舌上乾燥作硬黑胎
 者下後二三日黑皮自脫 又有一種舌上俱黑而
[002-14b]
 無胎此經氣非下證也姙娠多見此隂證亦有此並
 非下證 下後裏證去舌尚黑者胎皮未脫也不可
 再下務在有下證方可下 舌上無胎况無下證誤
 下舌反見離離黑色者危急當補之
舌芒刺
 熱傷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當下 老人微疫無
 下證舌上乾燥易生胎刺用生脉散生津潤燥芒刺
 自失
[002-15a]
舌裂
 日久失下血液枯極多有此證又熱結旁流日久不
 治在下則津液消亡在上則邪火毒熾亦有此證急
 下之裂自滿
舌短 舌硬 舌卷
 皆邪氣勝真氣虧急下之邪毒去真氣回舌自舒
白砂胎
 舌上白胎乾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胎乃自白胎之時
[002-15b]
 津液乾燥邪雖入胃不能變黄宜急下之 若白胎
 澤潤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胎亦微邪氣盛胎如積粉
 滿布其舌猶未可下久而胎色不變别有下證服三
 消飲次早舌即變黄
唇燥裂 唇焦色 唇口皮起 口臭 臭孔如烟煤
 胃家熱多有此證固當下唇口皮起仍用别證互較
 鼻孔煤黒疫毒在胃下之無辭
口燥渴
[002-16a]
 更有下證者宜下之下後邪去胃和渴自减若服花
 粉門冬知母冀其生津止渴殊謬 若大汗脉長洪
 而渴未可下宜白虎湯汗更出身涼渴止
目赤 咽乾 氣噴如火 小便赤黒涓滴作痛 小
便極臭 揚手躑足 脉沉而數
 皆為内熱之極下之無辭
潮熱 譫語
 邪在胃有此證宜下 然又有不可下者詳載似裏
[002-16b]
 非裏條下又熱入血室條下又神虛譫語條下
善太息
 胃家實呼吸不利胸膈痞悶每欲引氣下行故然
心下滿 心下髙起如塊 心下痛 腹脹滿 腹痛
按之愈痛 心下脹痛
 以上皆胃家邪實内結氣閉宜下之氣通則已
頭脹痛
 胃家實氣不下降下之頭痛立止 若初起頭痛别
[002-17a]
 無下證未可下
小便閉
 大便不通氣結不舒大便行小便立解誤服行氣利
 水藥無益
大便閉 轉屎氣極臭
 更有下証下之無辭 有血液枯竭者無表裏證為
 虚燥宜蜜箭導及胆導
大腸膠閉
[002-17b]
 其人平素大便不實設遇疫邪傳裏但蒸作極臭狀
 如粘膠至死不結但愈蒸愈黏愈黏愈閉以致胃氣
 不能下行疫毒無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黏膠一去
 下證自除霍然而愈
協熱下利 熱結旁流
 並宜下詳見大便條下
四逆 脉厥 體厥
 並屬氣閉陽氣鬱内不能四布於外胃家實也宜下
[002-18a]
 之 下後反見此證者為虚脱宜補
發狂
 胃家實陽氣盛也宜下之 有虚煩似狂有因欲汗
 作狂並詳見本條忌下
  應補諸證
向謂傷寒無補法者葢傷寒時疫均是客邪然傷於寒
者不過風寒乃天地之正氣尚嫌其填實而不可補今
感疫氣者乃天地之毒氣補之則壅裹其毒邪火愈熾
[002-18b]
是以誤補之為害尤甚於傷寒此言其常也及言其變
則又有應補者或日久失下形神幾脫或久病先虧或
先受大勞或老人枯竭皆當補瀉兼施設因行而增虚
證者宜急峻補虚證散在諸/篇此不再贅補之虚證稍退切忌再補
詳見前/虚後實補後虚證不退反加變證者危下後虛證不見
乃臆度其虚輒用補劑法所大忌凡用補劑本日不見
佳處即非應補葢人參為益元氣之極品開胃氣之神
丹下咽之後其効立見若用參之後元氣不回胃氣不
[002-19a]
轉者勿謂人參之功不㨗葢因投之不當耳急宜另作
主張若恣意投之必加變證變證加而更投之者死
  論陰證世間罕有
傷寒陰陽二證方書皆以對待言之凡論陽證即繼以
隂證讀者以為陰陽二證世間均有之病所以臨診之
際先將陰陽二證在於胸次往來躊躇最易牽入誤端
甚有不辨脉證但窺其人多畜少艾或適在妓家或房
事後得病或病適至行房醫問及此便疑為陰證殊不
[002-19b]
知病之將至雖僧尼寡婦室女童男曠夫閹宦亦皆有
之與房慾何與焉即使多畜少艾頻㝛娼妓房事後適
病病適至行房此際偶值病邪發於膜原氣擁火鬱未
免發熱到底終是陽證與陰證何與焉况又不知隂證
實乃世間罕有之病而陽證似陰者何日無之究其所
以然者葢不論傷寒瘟疫傳入胃家陽氣内鬱不能外
布即便四逆所謂陽厥是也又曰厥微熱亦微厥深熱
亦深其厥深者甚至涼過肘膝脉沉而微劇則通身氷
[002-20a]
冷脉微欲絶雖有輕重之分總之為陽厥因其觸目皆
是苟不得其要領於是誤認者良多况且瘟疫每類傷
寒苟不得要領最易混淆夫瘟疫熱病也從無感寒陰
自何來一也治瘟疫數百人&KR0379遇一正傷寒二也及治
正傷寒數百人纔遇一正陰證三也前後統論苟非歴
治多人焉能一見隂證豈非世間罕有之病耶觀今傷
寒科盛行之醫歴數年間或偶得遇一正陰證者有之
又何必纔見傷寒便疑隂證况多瘟疫又非傷寒者乎
[002-20b]
  論陽證似隂
凡陽厥手足皆冷或冷過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黒
劇則遍身氷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脉無力或脉
微欲絶以上脉證悉見純陰猶以為陽證何也葢審内
證氣噴如火齦爛口臭煩渴譫語口燥舌乾舌胎黄黑
或生芒刺心腹痞滿小腹疼痛小便赤澁涓滴作痛非
大便燥結即大腸膠閉非協熱下利即熱結旁流以上
内三焦悉見陽證所以為陽厥也粗工不察内多下證
[002-21a]
但見表證脉體純隂誤投温劑禍不旋踵 凡陽證似
陰者瘟疫與正傷寒通有之其有陰證似陽者此係正
傷寒家事在瘟疫無有此證故不附載詳見傷寒實錄
 瘟疫陽證似隂者始必由膜原以漸傳裏先幾日發
熱以後四肢逆冷 傷寒陽證似陰者始必由陽經發
熱脉浮而數邪氣自外漸次傳裏裏氣壅閉脉體方沉
乃至四肢厥逆葢非一日矣 其真陰者始則惡寒而
不發熱其脉沉細當即四肢逆冷急投附子回陽二三
[002-21b]
日失治即死 㨗要辨法凡陽證似陰外寒而内必熱
故小便血赤凡陰證似陽者格陽之證也上熱下寒故
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以此推之萬不失一
  舍病治藥
嘗遇微疫醫者誤進白虎湯數劑續得四肢厥逆病勢
轉劇更醫謬指為陰證投附子湯病愈此非治病實治
藥也雖誤認病原藥則偶中醫者之庸病者之福也葢
病本不藥自愈之證因連進白虎寒凉慓悍抑遏胃氣
[002-22a]
以致四肢厥逆疫邪強伏故病增劇今投温劑胃氣通
行微邪流散故愈若果直中無陽陰證誤投白虎一劑
立斃豈容數劑耶
  舍病治弊
一人感疫發熱煩渴思飲氷水醫者以為凡病須忌生
冷禁止甚嚴病者苦索勿與遂至兩目火迸咽喉焦燥
不時烟焰上騰晝夜不寐目中見鬼無數病劇苦甚自
謂但得冷飲一滴下咽雖死無恨於是乘隙匍匐竊取
[002-22b]
井水一盆置之枕傍飲一盃目頓清亮二盃鬼物潛消
三盃咽喉聲出四盃筋骨舒暢飲至六盃不知盞落枕
傍竟爾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濕透脱然而愈葢因
其人瘦而多火素稟陽藏始則加之以熱經絡枯燥既
而邪氣傳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誤投升散則病轉劇今
得冷飲表裏和潤所謂除弊便是興利自然汗解宜矣
更有因食因痰因寒劑因虚陷致疾不愈者皆當舍病
求弊以此類推可以應變於無窮矣
[002-23a]
  論輕疫誤治每成痼疾
凡客邪皆有輕重之分惟疫邪感受輕者人所不識往
往誤治而成痼疾假令患痢晝夜無度水穀不進人皆
知其危痢也其有感之輕者晝夜雖行四五度飲食如
常起居如故人亦知其輕痢未嘗誤以他病治之者慿
有積滯耳至如瘟疫感之重者身熱如火頭疼身痛胸
腹脹滿胎刺譫語斑黄狂躁人皆知其危疫也其有感
之淺者㣲有頭疼身痛午後稍有潮熱飲食不甚減但
[002-23b]
食後或覺脹滿或覺惡心脉微數如是之疫最易誤認
即醫家素以傷寒瘟疫為大病今因證候不𩔰多有不
覺其為疫也且人感疫之際來而不覺既感不知最無
憑據又因所感之氣甚薄發時又現證不甚雖有頭疼
身痛而飲食不絶力可徒步又烏得而知其疫也病人
無處追求每每妄訴病原醫家不善審察未免隨情錯
認有如病前適遇小勞病人不過以此道其根由醫家
不辨是非便引東垣勞倦傷脾元氣下陷乃執甘温除
[002-24a]
大熱之句隨用補中益氣湯壅補其邪轉壅轉熱轉熱
轉痩轉瘦轉補多至危殆 或有婦人患此適逢産後
醫家便認為隂虛發熱血虛身痛遂投四物湯及地黄
丸泥滯其邪遷延日久病邪益固邀遍女科無出滋陰
養血屢投不効復更涼血通瘀不知原邪仍在積熱自
是不除日漸尫羸終成廢痿 凡人未免七情勞鬱醫
者不知為疫乃引丹溪五火相煽之説或指為心火上
炎或指為肝火冲擊遂乃類聚寒凉冀其直折而反凝
[002-24b]
住其邪徒傷胃氣疫邪不去瘀熱何清延至骨立而斃
 或向有㝛病淹纒適逢微疫未免身痛發熱醫家病
家同認為原病加重仍用前藥加减有妨於疫病益加
重至死不覺者如是種種難以盡述聊舉一二從是推
而廣之可以應變於無窮矣
  肢體浮腫
時疫潮熱而渴舌黄身痛心下滿悶腹時痛脉數此應
下之證也外有通身及面目浮腫喘急不已小便不利
[002-25a]
此疫兼水腫因三焦壅閉水道不行也但治其疫水腫
自已宜小承氣湯向有單腹脹而後疫者治在疫若先
年曾患水腫因疫而發者但治在疫腹脹水腫自愈病
人通身浮腫下體益甚臍凸陰囊及隂莖腫大色白小
便不利此水腫也繼又身大熱午後益甚燥渴心下滿
悶喘急大便不調此又加疫也因下之下後脹不除反
加腹滿宜承氣加甘遂二分弱人量减葢先腫脹續得
時疫此水腫兼疫大水在表微疫在裏也故併治之時
[002-25b]
疫愈後數日先自足浮腫小便不利腫漸至心腹而喘
此水氣也宜治在水 時疫愈後數日先自足浮腫小
便如常雖至通身浮腫而不喘别無所苦此氣復也葢
血乃氣之依歸夫氣先血而生無所歸依故暫浮腫但
靜養節飲食不藥自愈 時疫身賦羸弱言不足以聽
氣不足以息得下證少與承氣下證稍减更與之眩暈
欲死葢不勝其攻也絶穀期月稍補則心腹滿悶攻不
可補不可守之則元氣不鼓餘邪沉匿膜原日惟水飲
[002-26a]
而已以後心腹忽加腫滿煩寃者向來沉匿之邪方悉
分傳於表裏也宜承氣養榮湯一服病已設表腫未除
宜微汗之自愈 時疫得裏證失下以致面目浮腫及
肢體微腫小便自利此表裏氣滯非兼水腫也宜承氣
下之裏氣一疏表氣亦順浮腫頓除或見絶穀期月指
為脾虚發腫誤補必劇姙娠更多此證治法同前皆得
子母俱安但當少與慎毋過劑共七/法
  服寒劑反熱
[002-26b]
陽氣通行温養百骸陽氣壅閉鬱而為熱且夫人身之
火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但喜通達耳不論臟府經絡表
裏上下血分氣分一有所阻即便發熱是知百病發熱
皆由於壅鬱然火鬱而又根於氣氣嘗靈而火不靈火
不能自運賴氣為之運所以氣升火亦升氣降火亦降
氣行火亦行氣若阻滯則火屈曲惟是屈曲熱斯發矣
是氣為火之舟楫也今疫邪透出於膜原氣為之阻時
欲到胃是求伸而未能遽達也今投寒劑抑遏胃氣氣
[002-27a]
益不伸火更屈曲所以反熱也往往服芩連知柏之類
病人自覺反熱其間偶有靈變者但言我非黄連證亦
不知其何故也竊謂醫家每以寒凉清熱熱不能清尚
信弗疑服之反熱全然不悟雖至白首終不究心悲夫
  知一
邪之着人如飲酒然凡人醉酒脉必洪而數氣髙身熱
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變各有不同有醉後妄言
妄動醒後全然不知者有雖沉醉而神思終不亂者醉
[002-27b]
後應面赤而反刮白者應委弱而反剛強者應壯熱而
反惡寒戰慄者有易醉而易醒者有難醉而難醒者有
發呵欠及啑噴者有頭眩眼花及頭痛者因其血氣虛
實之不同藏府禀賦之各異更兼過飲小飲之别考其
情狀各自不同至論醉酒一也及醒一切諸態如失
凡人受邪始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舌上白
胎漸加煩渴乃衆人之常也及言其變則各有不同或
嘔或吐或喉咽乾燥或痰涎湧甚或純乎發熱或發熱
[002-28a]
而兼凜凜或先凜凜而後發熱或先惡寒而後發熱或
先一日惡寒而後發熱以後即純乎發熱或先惡寒而
後發熱以後漸漸寒少而熱多以至純熱者或晝夜發
熱者或午後潮熱餘時熱稍緩者有從外解者或戰汗
或狂汗自汗盜汗或發斑有潛消者有從内傳者或胸
膈痞悶或心腹脹滿或心痛腹痛或胸脇痛或大便不
通或前後癃閉或協熱下利或熱結旁流有黄胎黑胎
者有口燥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舌色紫赤者有鼻孔如
[002-28b]
烟煤之黑者有發黄及畜血吐血衂血大小便血汗血
𠻳血齒衂者有發頤疙瘩瘡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絶穀
一兩月者有無故最善反復者有愈後漸加飲食如舊
者有愈後飲食勝常二三倍者有愈後退爪脱髪者至
論惡證口禁不能張昏迷不識人足屈不能伸唇口不
住牽動手足不住振戰直視上視圓睜目瞑口張聲啞
舌強遺尿遺糞項强發痙手足俱痙筋惕肉膶循衣摸
&KR0451撮空理線等證種種不同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藏
[002-29a]
府稟賦之有異更兼感重感輕之别考其證候各自不
同至論受邪一也及邪盡一切諸證如失所謂知其一
萬事畢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此
之謂也
以上止舉一氣因人而變至有嵗氣稍有不同者有其
年衆人皆從自汗而解者更有其年衆人皆從戰汗而
解者此又因氣而變餘證大同小異皆疫氣也至又雜
氣為病一氣自成一病每病各又因人而變統而言之
[002-29b]
其變不可勝言矣醫者能通其變方為盡善
  四損不可正治
凡人大勞大慾及大病久病後氣血兩虚陰陽並竭名
為四損當此之際忽又加疫邪氣雖輕並為難治以正
氣先虧邪氣自陷故諺有云傷寒偏死下虚人正謂此

若正氣不勝者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或欲言而不
能感邪雖重反無脹滿痞塞之症誤用承氣不劇即死
[002-30a]
以正氣愈損邪氣愈伏也
若真血不足者面色萎黄唇口括白或因吐血崩漏或
因産後亡血過多或因腸風藏毒所致感邪雖重面目
又無陽色誤用承氣速死以榮血愈消邪氣益加沉匿

若真陽不足者或四肢厥逆或下利完穀肌體惡寒恒
多泄瀉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氣感邪雖重反無發熱燥
渴胎刺等證誤用承氣陽氣愈消隂凝不化邪氣留而
[002-30b]
不行輕則漸加委頓重則下咽立斃
若真陰不足者自然五液乾枯肌膚甲錯感邪雖重應
汗無汗應厥不厥誤用承氣病益加重以津液枯涸邪
氣濇滯無能輸泄也凡遇此等不可以常法正治當從
其損而調之調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治之治之不及者
損之至也是故一損二損輕者或可挽回重者治之無
益乃至三損四損雖盧扁亦無所施矣更以老少參之
少年遇損或可調治老年遇損多見治之不及良以枯
[002-31a]
魄獨存化原已絶不復滋生矣
  勞復 食復 自復
疫邪已退脉證俱平但元氣未復或因梳洗沐浴或因
多言妄動遂至發熱前證復起惟脉不沉實為辨此名
勞復葢氣為火之舟楫今則真氣方長勞而復折真氣
既虧火亦不前如人欲濟舟楫已壞其可渡乎是火也
某經氣陷則火隨陷於某經陷於經絡則為表熱陷於
藏府則為裏熱虚甚熱甚虚微熱微治法輕則靜養可
[002-31b]
復重則大補氣血候真氣一回血脉融和表裏通暢所
陷之火隨氣輸泄自然熱退而前證自除矣若誤用承
氣及寒涼剥削之劑變證蜂起卒至殞命宜服安神養
血湯
若因飲食所傷者或吞酸作噯或心胸滿悶而加熱者
此名食復輕則損穀自愈重則消導方痊
若無故自復者以伏邪未盡此名自復當問前得某證
所發亦某證少與前藥以徹其餘邪自然獲愈
[002-32a]
  感冒兼疫
疫邪伏而未發因感冒風寒觸動疫邪相繼而發也既
有感冒之因由復有風寒之脉證先投發散一汗而解
一二日續得頭疼身痛潮熱煩渴不惡寒此風寒去疫
邪發也以疫法治之
  瘧疫兼證
瘧疾二三發或七八發後忽然晝夜發熱煩渴不惡寒
舌生胎刺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證漸具此瘟疫著瘧
[002-32b]
疾隱也以疫法治之
瘟疫晝夜純熱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後脉靜身涼或
間曰或每日時惡寒而後發熱如期者此瘟疫解瘧邪
未盡也以瘧法治之
  瘟瘧
凡瘧者寒熱如期而發餘時脉靜身涼此常瘧也以瘧
法治之設傳胃者必現裏證名為瘟瘧以疫法治者生
以瘧法治者死裏證者下證也下後裏證除寒熱獨存
[002-33a]
者是瘟疫减瘧證在也瘧邪未去者宜疏邪去而瘧勢在
者宜截瘧勢在而挾虛者宜補疏以清脾飲截以不二
飲補以四君子方見瘧門仍恐雜亂此不附載
  婦人時疫
婦人傷寒時疫與男子無二惟經水適斷適來及崩漏
産後與男子稍有不同夫經水之來乃諸經血滿歸注
於血室下泄為月水血室者一名血海即衝任脉也為
諸經之總任經水適來疫邪不入於胃乘勢入於血室
[002-33b]
故夜發熱譫語葢衛氣晝行於陽不與隂爭故晝則明
了夜行於隂與邪相搏故夜則發熱譫語至夜止發熱
而不譫語者亦為熱入血室因有輕重之分不必拘於
譫語也經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胸膈併胃無
邪勿以譫語為胃實而妄攻之但熱隨血下則自愈若
有如結胸狀者血因邪結也當刺期門以通其結活人
書治以柴胡湯然不若刺者之功捷
經水適斷血室空虛其邪乘虛傳入邪勝正虧經氣不
[002-34a]
振不能鼓散其邪為難治且不從血泄邪氣何由即解
與適來者則有血虛血實之分宜柴胡養榮湯新産血
亡後過多衝任空虛與夫素善崩漏經氣久虚皆能受
邪與經水適斷同法
  小兒時疫
凡小兒感冒風寒瘧痢等證人所易知一染時疫人所
難窺所以擔誤者良多何也葢由幼科專於痘疹吐瀉
驚疳併諸雜證在傷寒時疫甚畧之一也古人稱幼科
[002-34b]
為啞科葢不能盡罄所苦以告師師又安能悉乎問切
之義所以但知其身熱不知其頭疼身痛也但知不思
乳食心胸膨脹疑其内傷乳食安知其疫邪傳胃也但
見嘔吐惡心口渴下利以小兒吐瀉為常事又安知其
協熱下利也凡此何暇致思為時疫二也小兒賦質嬌
怯筋骨柔脆一染時疫延捱失治即便兩目上弔不時
驚搐肢體發痙十指鈎曲甚則角弓反張必延幼科正
合渠平日學習見聞之證因多誤認為慢驚風遂投抱
[002-35a]
龍丸安神丸竭盡驚風之劑轉治轉劇因見不啼不語
又將神門眉心亂灸艾火雖微内攻甚急兩陽相搏如
火加油如罏添炭死者不可勝計深為痛憫今凡遇疫
毒流行大人可染小兒豈獨不可染耶但所受之邪雖
一因其氣血筋骨柔脆故所現之證為異耳務宜求邪
以治故用藥與大人彷彿凡五六嵗以上者藥當减半
一二三四嵗者四分之一可也又腸胃柔脆少有差誤
為禍更速臨證尤宜加慎
[002-35b]
  姙娠時疫
孕婦時疫設應用三承氣湯須随證施治慎毋惑於參
术安胎之説病家見用承氣先自驚疑或更左右嘈雜
必致醫家掣肘為子母大不祥若應下之證反用補劑
邪火壅鬱熱毒愈熾胎愈不安耗氣搏血胞胎何賴是
以古人有懸鐘之喻梁腐而鐘未有不落者唯用承氣
逐去其邪火毒消散炎熇頓為清涼氣回而胎自固當
此證候反見大黄為安胎之聖藥歴治歴當子母俱安
[002-36a]
若腹痛如錐腰痛如折此將墮欲墮之候服藥亦無及
矣雖投承氣但可愈疾而全母昧者以為胎墮必反咎
於醫也
或詰余曰孕婦而投承氣設邪未逐先損其胎當如之
何余曰結糞瘀熱腸胃間事也胎附於脊腸胃之外子
宫内事也藥先到胃瘀熱纔通胎氣便得舒養是以興
利除害於頃刻之間何慮之有但投藥之際病衰七八
餘邪自愈慎勿過劑耳
[002-36b]
凡姙娠時疫萬有四損者不可正治當從其損而調之
産後同法非其損而誤補必死四損詳見前應/補諸證條後
  主客交
凡人向有他病尫羸或久瘧或内傷瘀血或吐血便血
咳血男子遺精白濁精氣枯涸女人崩漏帶下血枯經
閉之類以致肌肉消爍邪火獨存故脉近於數也此際
稍感疫氣醫家病家見其穀食暴絶更加胸膈痞悶身
疼發熱徹夜不寐指為原病加重誤以絶穀為脾虚以
[002-37a]
身痛為血虛以不寐為神虛遂投參术歸地茯神&KR0037
之類愈進愈危知者稍以疫法治之發熱减半不時得
睡穀食稍進但數脉不去肢體時疼胸脇錐痛過期不
愈醫以雜藥頻試補之則邪火愈熾瀉之則損脾壞胃
滋之則膠邪愈固散之則經絡益虛疏之則精氣愈耗
守之則日削近死葢但知其伏邪已潰表裏分傳裏證
雖除不知正氣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與血
脉合而為一結為痼疾也肢體時疼者邪與榮氣搏也
[002-37b]
脉數身熱不去者邪火病鬱也脇下錐痛者火邪結於
膜膈也過期不愈者凡疫邪交卸近在一七逺在二七
甚至三七過此不愈者因非其治不為壞證即為痼疾
也夫痼疾者所謂客邪膠固於血脉主客交渾最難得
解且愈久益固治法當乘其大肉未消真元未敗急用
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减法隨其平素而調之
三甲散
  鼈甲  龜甲並用酥炙黄/為未各一錢 甘草三分/
[002-38a]
  川山甲土炒黄為/末五分  蟬退洗淨炙/乾五分
  殭蠶白硬者切斷/生用五分  牡蠣煅為末五分/咽燥者酌用
  䗪虫三個乾者擘碎鮮者搗爛和酒少許/取汁入湯藥同服其渣入諸藥同煎
  白芍藥酒炒/七分  當歸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濾清温服 若素有老瘧或癉瘧者
 加牛膝一錢何首烏一錢胃弱欲作瀉者宜用九蒸
 九曬 若素有鬱痰者加貝母一錢老痰者加括蔞
 霜五分善嘔者勿用 若咽乾作癢者加花粉知母
[002-38b]
 各五分 若素有燥𠻳者加杏仁搗爛一錢五分
 若素有内傷瘀血者倍䗪虫如無䗪虫以乾漆炒烟
 盡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搗爛一錢代之 服後病
 減六七餘勿服當盡調理法
  調理法
凡人胃氣强盛可饑可飽若久病之後胃氣薄弱最難
調理葢胃體如竈胃氣如火穀食如薪合水穀之精微
升散為血脉者如焰其糟粕下轉為糞者如燼是以竈
[002-39a]
大則薪多火盛薪斷而餘焰猶存雖薪後續而火亦然
若些小鐺鍋止宜薪數莖稍多則壅滅稍斷則火絶死
灰而求復燃不亦難乎若夫大病之後客邪新去胃口
方開幾微之氣所當接續多與早與遲與皆不可也宜
先與粥飲次糊飲次糜粥次耎飯尤當循序漸進毋先
其時毋後其時當設爐火晝夜勿令斷絶以備不時之
用思穀即與稍緩則胃饑如灼再緩則胃氣傷反不思
食矣既不思食若照前與之雖食而弗化弗化則傷之
[002-39b]
又傷不為食復者當如初進法若更多與及黏硬之物
胃氣壅甚必脹滿難支氣絶穀存乃致反覆顛倒形神
俱脱而死矣
  統論疫有九傳治法
夫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乎表裏之間而已矣所謂九
傳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謂一病而有九傳也盖瘟疫之
來邪自口鼻而感入於膜原伏而未發不知不覺已發
之後漸加發熱脉洪而數此衆人相同宜達原飲疏之
[002-40a]
繼而邪氣一離膜原察其傳變衆人多有不同者以其
表裏各異耳有但表而不裏者有但裏而不表者有表
而再表者有裏而再裏者有表裏分傳者有表裏分傳
而再分傳者有表勝於裏者有裏勝於表者有先表而
後裏者有先裏而後表者凡此九傳其病一也醫者不
知九傳之法不知邪之所在如盲者之不任杖聾者之
聽宫商無音可咏無路可適未免當汗不汗當下不下
或顛倒誤用或尋枝摘葉但治其證不治其邪同歸於
[002-40b]
誤一也
所言但表而不裏者其證頭疼身痛發熱而復凜凜内
無胸滿腹脹等證穀食不絶不煩不渴此邪氣外傳由
肌表而出或自斑消或從汗解斑者有斑疹桃花斑紫
雲斑汗者有自汗盜汗狂汗戰汗之異此病氣之使然
不必較論但求得斑得汗為愈疾耳凡自外傳者為順
勿藥亦能自愈間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
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愈者
[002-41a]
若斑出不透汗出不徹而熱不除者宜白虎合舉斑湯
間有表而再表者所發未盡膜原尚有隠伏之邪或二
三日後四五日後依前發熱脉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
仍斑汗者仍汗而愈未愈者仍如前法治之然亦稀有
至於三表者更稀有也
若但裏而不表者外無頭疼身痛向後亦無三斑四汗
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雖得少吐而不快此邪傳裏之
上者宜𤓰蒂散吐之邪從吐減邪盡病已若邪傳裏之
[002-41b]
中下者心腹脹滿不嘔不吐或燥結便閉或熱結旁流
或協熱下利或大腸膠閉並宜承氣輩導去其邪邪減
病減邪盡病已上中下皆病者不可吐吐之為逆但宜
承氣導之則在上之邪順流而下嘔吐立止脹滿漸除
有裏而再裏者愈後二三日或四五日依前之證復發
在上者仍吐之在下者仍下之再裏者常事甚至三裏
者亦有也雖有上中下之分皆為裏證
若表裏分傳者始則邪氣伏於膜原膜原者即半表半
[002-42a]
裏也此傳法以邪氣平分半入於裏則現裏證半出於
表則現表證此疫家之常事然表裏俱病内外壅閉既
不得汗而復不得下此不可汗强求其汗必不可得宜
承氣先通其裏裏邪先去邪去則裏氣通中氣方能達
表向者鬱於肌肉之邪乘勢盡發於肌表矣或斑或汗
葢隨其性而升泄之也諸證悉去既無表裏證而熱不
退者膜原尚有已發之邪未盡也宜三消飲調之
若表裏分傳而再分傳者照前表裏得病宜三消飲復
[002-42b]
下復汗如前而愈此亦常事至於三發者亦偶有之
若表勝於裏者膜原伏邪發時傳表之邪多傳裏之邪
少何以知之表證多而裏證少當治其表裏證兼之若
裏證多而表證少者但治其裏表證自愈
若先表而後裏者始則但有表證而無裏證宜達原飲
有經證者當用三陽加法經證不顯但發熱者不用加
法繼而脉洪大而數自汗而渴邪離膜原未能出表耳
宜白虎湯辛涼解散邪從汗解脉靜身涼而愈愈後二
[002-43a]
三日後或四五日後依前發熱宜達原飲至後反加胸
滿腹脹不思穀食煩渴舌生胎刺等證加大黄微利之
久而不去在上者宜𤓰蒂散吐之在中下者宜承氣湯
導之
若先裏而後表者始則發熱漸加裏證下之裏證除二
三日内復發熱反加頭疼身痛脉浮者宜白虎湯若下
後熱減不甚三四日後精神不慧脉浮者宜白虎湯汗
之服湯復不得汗者因津液枯竭也加人參覆盆則汗
[002-43b]
解此近表裏分傳之證不在此例
若大下後大汗後表裏之證悉去繼而一身盡痛身如
被杖甚則不可轉側脉遲細者此汗出太過陽氣不周
骨寒而痛非表證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内陽氣自回身
痛自愈
凡疫邪再表再裏或再表裏分傳者醫家不解反責病
家不善調理以致反復病家不解毎責醫家用藥有誤
致病復起彼此歸咎胥失之矣殊不知病勢之所當然
[002-44a]
葢氣性如此一者不可為二二者不可為一絶非醫家
病家之過也但得病者向賴精神完固雖再三反復隨
復隨治隨治隨愈
間有延挨失治或治之不得其法日久不除精神耗竭
嗣後更醫投藥但將現在之邪拔去因而得効殊不知
膜原尚有伏邪在一二日内前證復起反加循衣摸牀
神思昏憒目中不了了等證且脉氣漸萎大凶之兆也
譬如行人日間趲行未晩投宿何等從容今則日間遶
[002-44b]
道日暮途長急無及矣病家不咎於前醫擔誤日時反
咎於後醫既生之而復殺之良可歎也當此之際攻之
則元氣幾微是求速死補之則邪火愈熾精氣愈爍守
之則正不勝邪必無生理三路俱亡雖有盧扁之技亦
無所施矣
 
 
 瘟疫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