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77 醫旨緒餘-明-孫一奎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醫㫖緒餘卷上
           明 孫一奎 撰
  太極圖抄引
生生子曰天地萬物本為一體所謂一體者太極之理
 在焉故朱子曰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統
 體一太極在萬物萬物各具一太極即隂陽而在隂
 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夫五行異質
[001-1b]
 四時異氣皆不能外乎隂陽隂陽異位動靜異時皆
 不能離乎太極人在大氣中亦萬物中一物爾故亦
 具此太極之理也惟具此太極之理則日用動靜之
 間皆當致夫中和而不可須臾離也醫之為教正示
 人節宣天地之氣而使之無過不及攻是業者不能
 尋繹太極之妙豈知本之學哉故具太極圖抄於首
 簡
太極圖
[001-2a]
 
 
 
 
 
  太極圖說
山陽度氏曰上之一圏者太極本然之妙也及其動靜
 既分隂陽既形而其所謂上之一圏者常在乎其中
[001-2b]
 葢本然之妙未始相離也至於隂陽變合而生五行
 水火木金土各具一圏者所謂分而言之一物一太
 極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復會於一圏者
 所謂合而言之五行一太極也然其指五行之合也
 總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葢土行四氣舉是四者以
 該之兩儀生四象之義也其下一圏為乾男坤女者
 所謂男女一太極也以見太極之妙流行於天地之
 間者無乎不在而無物不然也
[001-3a]
中和集曰上之一圏者釋曰圓覺道曰金丹儒曰太極
 所謂無極而太極者不可極而極之謂也釋氏云如
 如不動了了常知易繫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丹書
 云身心不動以後復有無極真機言太極之妙本也
 是知三教所尚者靜定也周子所謂主於靜者是也
 葢人心靜定未感物時湛然天理即太極之妙也一
 感於物便有偏倚即太極之變也苟靜定之時謹其
 所存則天理常明虚靈不昧動時自有主宰一切事
[001-3b]
 物之來俱可應也靜定工夫純熟不期然而自然至
 此無極之真復矣太極之妙應明矣天地萬物之理
 悉備於我矣
  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論
生生子曰天地間非氣不運非理不宰理氣相合而不
 相離者也何也隂陽氣也一氣屈伸而為隂陽動靜
 理也理者太極也本然之妙也所以紀綱造化根柢
 人物流行古今不言之蘊也是故在造化則有消息
[001-4a]
 盈虚在人身則有虚實順逆有消息盈虚則有範圍
 之道有虚實順逆則有調劑之宜斯理也難言也包
 犧氏畫之文王彖之姬公爻之尼父贊而翼之黄帝
 問而岐伯陳之越人難而詁釋之一也但經於四聖
 則為易立論於岐黄則為靈素辨難於越人則為難
 經書有二而理無二也知理無二則知易以道隂陽
 而素問而靈樞而難經皆非外隂陽而為教也易理
 明則可以範圍天地曲成民物通知乎晝夜靈素難
[001-4b]
 經明則可以節宣化機拯理民物調燮札瘥疵癘而
 登太和故深於易者必善於醫精於醫者必由通於
 易術業有專攻而理無二致也斯理也難言也非獨
 秉之智不能悟亦非獨秉之智不能言也如唐祖師
 孫思邈者其洞徹理氣合一之㫖者歟其深於易而
 精於醫者歟其具獨秉之智者歟故曰不知易者不
 足以言太醫惟會理之精故立論之確即通之萬世
 而無弊也彼知醫而不知易者拘方之學一隅之見
[001-5a]
 也以小道視醫以卜筮視易者亦蠡測之識窺豹之
 觀也惡足以語此
  問三才所同者於人身何以見之
生生子曰人之與天地萬物同者同此理氣也朱子曰
 人之與物本天地之一氣同天地之一體也故能與
 天地並立而為三才皇極經世曰天有四時人有四
 支四支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應天數神
 統於心氣統於腎形統於首形氣交而神主其中三
[001-5b]
 才之道也攖寧生巵言曰天地非大氣鼓鞴則寒暑
 不能以時潮汐不能以訊霜露氷雪不能以其候人
 身非此氣鼓鞴則津液不得行呼吸不得息血脉不
 得流通糟粕不得傳送也内經隂陽應象大論曰天
 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
 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
 水注之氣巵言曰人首尊而足卑天地奠位也脾肺
 相為母子山澤通氣也肝膽主怒與動雷風之相薄
[001-6a]
 也心高腎下水火不相射也此人之所以與天地參
 而為三也
命門圖說
 生生子曰天人一致之理不外乎隂陽五行葢人以
 氣化而成形者即隂陽而言之夫二五之精妙合而
 凝男女未判而先生此二腎如荳子菓實出土時兩
 瓣分開而中間所生之根蒂内含一㸃真氣以為生
 生不息之機命曰動氣又曰原氣稟於有生之初從
[001-6b]
 無而有此原氣者即太極之本體也名動氣者葢動
 則生亦陽之動也此太極之用所以行也兩腎靜物
 也靜則化亦隂之靜也此太極之體所以立也動靜
 無間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其斯命門之謂
 歟
[001-7a]
           素問曰腎藏骨髓之氣又
           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
           竅於二隂藏精於腎難經
           曰男子以藏精非此中可
           盡藏精也葢腦者髓之海
           腎竅貫脊通腦故云
生生子曰三十六難言腎有兩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
 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故
[001-7b]
 知腎有二也三十九難言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
 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其氣與腎通細考靈素兩
 腎未嘗有分言者然則分之者自秦越人始也追越
 人兩呼命門為精神之舍原氣之繫男子藏精女子
 繫胞者豈漫語哉是極歸重於腎為言謂腎間原氣
 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黄庭經曰腎氣經於上焦
 營於中焦衞於下焦中和集曰闔闢呼吸即𤣥牝之
[001-8a]
 門天地之根所謂闔闢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也越
 人亦曰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五臟六腑之本十二
 經脉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命門之義葢本於此
 猶儒之太極道之𤣥牝也觀銅人圖命門穴不在右
 腎而在兩腎俞之中可見也難經雖有命門之說並
 無左右水火之分何後人妄臆指命門屬相火耶顧
 靈素三隂三陽手足十二經配合皆有定偶以象十
 二時十二月十二律之意今又以命門為屬火則當
[001-8b]
 統之於何經十二經既無所統則兩腎皆屬少隂水
 可知黄庭經曰兩部腎水對生門左腎為壬右腎為/癸生門者臍也
 或曰然則脉訣何謂命門配三焦屬相火也余曰此
 高陽生之悞戴同父辯之已詳三焦是手少陽經配
 手厥隂經為表裏乃手經配手經火配火為定偶也
 豈有手配足火配水之理哉滑伯仁難經本義註曰
 命門其氣與腎通則亦不離乎腎其習坎之謂歟坎/者
 水也易謂上下二坎相/重隂而又隂故曰習坎手心主為火之閏位命門即
[001-9a]
 水之同氣歟命門不得為相火三焦不與命門配亦
 明矣虞庶亦云諸家言命門為相火與三焦為表裏
 按難經只有手心主與三焦為表裏無命門三焦表
 裏之說據此則知諸家所以紛紛不決者葢有惑於
 金匱真言篇王註引正理論謂三焦者有名無形上
 合手心主下合右腎遂有命門三焦表裏之說夫人
 身之臟腑一隂一陽自有定偶豈有一經兩配之理
 哉夫所謂上合手心主者正言其為表裏下合右腎
[001-9b]
 者則以三焦為原氣之别使而言之爾知此則知命
 門與腎通三焦無兩配而諸家之說不辯而自明矣
 或曰如子所云則命門屬水歟予曰右腎屬水也命
 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隂
 陽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極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以繼
 而成若謂屬水屬火屬臟屬腑乃是有形質之物則
 外當有經絡動脉而形於診靈素亦必著之於經也
 或曰然則越人不以原氣言命門而曰右腎為命門
[001-10a]
 何也予曰此越人妙處乃不言之言也言右腎則原
 氣在其中矣葢人身之所貴者莫非氣血以左血右
 氣也觀黄帝隂符經曰人腎屬於水先生左腎象北
 方大淵之源次生右腎内有真精主五行之正氣越
 人故曰原氣之所繫信有核歟或曰靈素命門有㩀
 乎予曰隂陽離合篇有太陽根起於至隂結於命門
 至隂穴名在/足小指外側啓𤣥子註曰命門者藏精光照之所則
 兩目也靈樞亦曰命門者目也葢太陽乃腎之表目
[001-10b]
 者宗脉精華之所聚故特以精華之所聚處而名之
 為命門也右釋/命門
  右腎水火辯
或曰人皆謂右腎屬相火相火即少火觀坎之象則知
 腎具水火之道一陽居二隂間為坎水火並而為腎
 故惟坎加習也子以右腎為屬水然則其說非歟余
 曰以惟坎加習斯其說所以非也夫坎水也上下皆
 坎易故曰習坎觀先天圖乾南坤北後天圖離南坎
[001-11a]
 北五行火高水下故仙家取坎填離以水升火降既
 濟為道謂採坎中之一陽填離中之一隂此還乾坤
 本源之意也坎離是兌待之義如彼謂一陽居二隂
 之間無乃指一陽為火耶然則離以一隂居二陽之
 間又作何說也夫物物具五行五行一隂陽隂陽一
 太極五臟均有此金木水火土何乃指坎中之陽為
 火指右腎為少火也坎中之陽即兩腎中間動氣五
 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脉之根謂之陽則可謂之火則
[001-11b]
 不可故謂坎中之陽亦非火也二隂即二腎也腎既
 皆隂則作一水一火並㸔者亦非矣不然坎中之陽
 尚不可以火目之而右腎又何可以屬火哉或曰子
 是之言固矣彼北極𤣥帝象下有龜蛇者何說也且
 昔沙隨程可久曰北方常配二物故惟坎加習於物
 為龜為蛇余曰此何可以證水火並而為腎之謬也
 葢龜蛇乃道家寓意處謂蛇屬心火龜屬腎水能降
 此二物不使妄動庶坎離得以交姤而身中之丹可
[001-12a]
 成若腎則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安可牽扯龜蛇而與
 之同類並觀哉斷乎其不可矣
  或問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或指下第七節命門穴
  為小心者有以小心為志心者有以小心為少火
  以少火為相火者何紛紛之不一耶請為悉之
生生子曰此出内經刺禁論啓𤣥子註曰小心者真心
 神靈之宫室也又註隂陽類論篇有曰新校正云按
 大素小心作志心揚上善以志心為腎神故乃倒數
[001-12b]
 脊骨下七節認為小心顧命門穴乃十四椎間即以
 下逆數之亦在第八節矣非第七節也又不思經曰
 伏鼓不浮上空志心此隂脉盛而陽氣弱故上控於/心如奔豚積氣瘕疝之類是也
 啓𤣥子註曰脉伏鼓擊而不上浮是心氣不足故上
 控引於心而為病也此註良是設為腎而言則當無
 上空二字矣此揚上善之悞故後人即以命門為小
 心認小心為少火認少火為相火顛倒無限皆由此
 一悞也或曰然則小心果為何物余曰滑伯仁經度
[001-13a]
 篇心經註下有云心系有二其一上與肺相連入肺
 兩大葉間其一由肺系而下曲折向後並脊膂細絡
 相連貫脊髓正當七節之間下與腎相通葢五臟系
 皆通於心心通五臟系也又按内臟圖心系果如所
 云據此觀之小心即心包絡也何一陽亦謂手厥隂
 心包絡發原正在心五椎下二節七節之傍正與膻
 中平對井不可紊設如彼逆數之則心當在十五椎
 肺在十九椎下自素問以來未嘗聞此倒數法也靈
[001-13b]
 樞經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此與啓𤣥子註真心
 神靈之宫室相孚以心系並脊膂貫脊髓正當七節
 之間也彼倒數下七節始於揚上善繼而劉守真醫
 學統宗已辯其非余不復贅
  難經正義三焦評
或有以馬𤣥臺難經正義問於生生子曰馬氏謂難經
 所言三焦乃上中下之三焦故曰無形之氣若於手
 少陽之三焦乃是有形引靈樞素問經㫖及東垣等
[001-14a]
 論為證而以手厥隂配合俱寓診於右尺子以其說
 為何如幸條悉之以詔來學生生子曰馬𤣥臺蒐究
 經㫖甚博考證諸篇極工緻非苦心者不能也但謂
 三焦有二上中下之三焦行脉道以通十二經手少
 陽之三焦惟司決瀆之職而已謂東垣能疑之而不
 能正之又引三因方謂脂膜如手掌大者為三焦而
 寓診於右尺斯言不能無弊何也上古文字不容易
 㸔亦有不可强解者亦非聰明所可臆度不可辯者
[001-14b]
 寧缺之不敢妄議恐增後人一障也姑即所疑條陳
 於左以俟明哲
馬氏曰手少陽三焦焦當作膲是有形物也上中下之
 三焦焦字從火謂能腐熟水穀變化也余按焦字亦
 不一靈樞背腧篇有云肺腧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
 焦之間據銅人圖肺俞在三椎下心俞在五椎下是
 以焦字作椎字㸔也椎槌也節也斯上中下之三焦
 亦是以地叚三停而言如云上中下三節也焦膲同
[001-15a]
 用如藏臟同用也不必拘從火從肉但觀上下文義
 何如爾推馬氏之意不過謂從肉則是有形從火則
 是無形葢為有形無形生疑也
馬氏曰三因方云古人左為腎藏其府膀胱右為命門
 其府三焦三焦有脂膜如手大且曰宋有舉子徐遁
 者醫療有精思曰齊嘗大饑羣丐相臠而食有一人
 皮肉盡而骨脉全者視其五臟見右腎之下有脂膜
 如手大者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夾脊
[001-15b]
 而上貫腦意此即導引家所謂夾脊雙關者而不悟
 脂膜如手大者之為三焦也由是知三焦為有形也
 按導引家夾脊雙關正/是兩腎非别有物也愚謂此言無稽不必信也葢
 醫以靈素為宗靈素不載如張仲景華佗王叔和孫
 思邈皆擅名古今者未有一言及此史載秦越人隔
 垣洞見人藏腑者假令三焦如手掌大何不言之而
 反曰無形之氣又觀手少陽經起止散絡亦無夾脊
 貫腦之說獨陳無擇言之豈無擇之神知出靈素諸
[001-16a]
 公之上而操議以勝之哉愚故謂無稽之言不必信
 也余惟人身稟賦有肥瘠有長短有男作女形女作
 男形臟腑亦有厚薄之不一人臟内景殆與猪相類
 兩腎即兩腰子兩腰子皆褁於脂膜之中間或有偏
 長短者不可因脂膜之垂長者便指為臟腑也兩白
 脉自中出者正腎之脉絡爾膀胱中處腹下亦非偏
 於左者抑何相對若是之偶耶據云大饑而相臠安
 有捨美腎而不食尚從容乎有所待也此不待辯而
[001-16b]
 可知若脂膜左右長短不同由人之肥瘠也且如平
 人之胆僅藏汁三合姜維之胆大如斗平人喉管二
 一通氣一通食銅人圖有載大賊歐希範之喉管有
 三彼陳無擇者抑信之否乎三焦既有形若是銅人
 圖必圖而表之華氏内照圖亦必表而出之何一陽
 曰世傳華佗神目置人裸形於日中洞見其臟腑是
 以象圖俾後人凖之為論治規範三國時殺人亦不
 少華佗之醫不可謂無精思豈有三焦如是乃遺而
[001-17a]
 不之載哉何一陽又曰余先年精力時以醫從師征
 南歴剖賊腹考騐臟腑心大長於豕心而頂平不尖
 大小腸與豕無異惟小腸上多紅花紋膀胱真是脬
 之室餘皆如難經所云亦無所謂脂膜如手掌大者
 余謂心小腸屬火故色皆赤三焦亦屬火色獨如脂
 膜是不可信矣顧戴同父氏有言曰三因方之好異
 也云三焦有形如脂膜附於腎夾脊若果如是則内
 經難經言之矣其經脉又何徧屬歴絡之云乎醫學
[001-17b]
 辯疑俗斷極叱其非惜乎人未之考也徐遁之說出/龍川志而陳
 無擇因之且引難經男子藏精女子繫胞二句於夾/脊貫腦之下是認命門為三焦也差舛如此何可信
 哉黄帝隂符經有曰二腎内生白脉二條上/湧朝元通靈陽之宫迹此觀之舛可知矣
或曰子以難經三焦無形之言為是何靈樞本藏篇皆
 謂有厚薄緩急直結縱横惟其有形乃有此語余曰
 本藏篇論三焦者非特為三焦有物如是也厚薄直
 結緩急等語為膀胱而言也合通篇臟腑配應而觀
 其義自見據五臟各有一腑為應三焦為孤腑上中/下三
[001-18a]
 焦同號/為孤腑又為外府又為中瀆之府按瀆者水也膀胱
 為津液之府津液亦水也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之
 用也又為腎間原氣之使以其無形故附膀胱而言
 之何以然黄帝曰願聞六腑之應岐伯答曰肺合大
 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脉其應肝合膽
 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
 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帝曰應之奈何岐伯曰肺
 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云云/腎應骨密
[001-18b]
 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踈
 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
 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
 也三焦原非五行正府而無所應故稱外府孤府因
 帝以六府之應為問三焦既為膀胱之用原氣之使
 故以膀胱合而應之以答六府之應如此也又本輸
 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傳導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
 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正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
[001-19a]
 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此五臟五府五行
 正配合者也獨少陽三焦無合乃復曰少陽屬腎腎
 上連肺故將兩藏三焦者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
 胱是孤之府也千金方論/孤府亦同是六府之所與合者合二
 篇觀之三焦屬腎與膀胱故附膀胱而言非為三焦
 有物如是也勇士篇之縱横及諸篇言有形者多類
 此彼陳無擇之脂膜果有理疎理密直結縱横也乎
 哉無擇之好異而故為之辭也
[001-19b]
  泰來曰觀五府皆有合有應惟三焦無合無應因/下焦為足太陽所管攝故稱足三焦足三焦者足
  太陽之别絡也非另有一個足三焦也據云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等語即知諸言
  有形者皆是言膀胱以膀胱乃下焦之地/住膀胱主水三焦職司決水故並言之
或曰三焦既無形如此何氣府篇有少陽脉氣所發者
 三十二穴繆刺篇有少陽之絡經脉篇有三焦少陽
 之脉經别篇有少陽心主之正經筋篇有少陽心主
 之筋衞氣篇有少陽心主之本隂陽二十五人篇言
 手少陽之上血氣盛則眉美而長等語似涉有形今
[001-20a]
 曰無形然則彼皆非耶余曰所謂有形者指其經依
 附各屬經絡而流貫者言也葢手少陽乃十二經中
 之一經其動脉原有起止亦有脉絡經筋俞穴出入
 相應以經絡乎上中下一身也非謂無其經脉而虚
 作一氣看也因有此經故有此病云無形者指其府
 也以其無特形故稱外府非若五府稱赤腸白腸黄
 腸青腸黑腸長若干重若干受盛若干云云/若獨指
 其經脉起止俞穴主病等語便謂是有形之府不思
[001-20b]
 竒經中如衝任督等脉皆有起止亦皆主病衝為血
 海任主胞胎亦可指衝任等脉如有形府例看否耶
 有形之說不必辯而其謬自明矣
馬氏曰東垣此事難知問三焦有幾似嘗究心於此者
 惜乎謂三焦有二者不及上中下之三焦則悞矣是
 欲闡内經而内經之義未融欲正難經而難經之言
 仍在也余曰此事難知乃王好古所著好古為東垣
 高弟問三焦有幾者非為手少陽三焦當分上中下
[001-21a]
 為二也是欲人知三焦有手足之分爾手少陽三焦
 主持於上足三焦主持於下足三焦者足太陽膀胱
 之别也若將手少陽三焦又分出一箇上中下三焦
 合足三焦觀之得無有三箇三焦耶則鑿矣好古此
 篇分三焦甚有功但謂命門包絡於右尺同診又謂
 包絡亦有三焦之稱為命門之火遊行於五臟六腑
 之間主持於内也云云/似亦未究命門相火之義難
 經雖有命門之說未嘗言其為火觀男子以藏精一
[001-21b]
 句則知右腎非火矣矧經曰精者水也又曰其氣與
 腎通水與火可相混耶都緣惑於高陽生脉訣以三
 焦配命門而張世賢圖難經脉訣又以心包絡皆混
 配命門三焦於右尺故有命門屬火之說何一陽醫
 書統體極劾其盜襲訛言紊陳圖局誣世釣譽夫命
 門乃兩腎中間動氣人之生命所司故曰精神之所
 舍原氣之所繫觀銅人圖圖命門穴於兩腎俞中間
 深為得㫖
[001-22a]
  泰來曰三焦總只一而已言手三焦者以其經屬/手少陽又其治在膻中緣手經經乎上也言足三
  焦者以其經即足太陽之别絡又其治在氣衝緣/足經經乎下也靈素以下焦備六府之數即知手
  少陽三焦與下焦之/三焦總只一而已
馬𤣥臺曰命門之脉不必拘於右尺以其氣與腎通也
 顧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左腎亦可以診之據其將右
 腎入左尺同診者是要出右尺部位庶三焦包絡始
 有診地也又欲使人知是前人之意故托言王叔和
 脉訣歌云右肺大腸脾胃命由是以三焦包絡寓診
[001-22b]
 於右尺也愚謂𤣥臺博究如此豈有不識脉訣非叔
 和書哉正苦三焦包絡二脉無所歸著不得已而引
 脉訣歌為証仍稱王叔和之名者不過要使人尊信
 也抑不思叔和脉經寸關尺之診寸部合於上焦關
 部合於中焦尺部合於下焦兩尺皆以腎為候而無
 三焦包絡左右之分千金方載列亦同今人不體認
 脉訣之非往往為其牽縛又强扶而合之亦大可嘆
 也戴同父脉訣刋誤首篇闢之甚詳真千載斷案讀
[001-23a]
 之亥豕自見毋用多喙
馬氏謂心火面北君道也故居寸上相火面南臣道也
 故居尺下三焦包絡皆屬相火故寓於右尺下部診
 之余曰此强合之詞也人多不思相火命名之義往
 往以隂火作相火看故溯洄集辯之包絡乃䕶心之
 脂膜不離於心膻中氣海三焦之所布皆在膈上與
 心相近故稱曰相火以其為君火之相也余竊謂相
 猶宰相輔成君徳位必相近今馬氏以三焦包絡二
[001-23b]
 脉診法部位無所着落是為診法部位而言非為君
 臣尊卑定南北也論定分則君臣尊卑有南北論診
 法則部位之居有逺近勢也亦理也包絡之䕶心與
 宰相之近君一也若將包絡居尺下則與心逺矣世
 豈有逺離於君而謂之相哉此又可以例觀矣且經
 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者均此理勢也按洪範五行
 火曰炎上水曰潤下難經亦曰火炎上而不能下故
 在上部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今以南北尊
[001-24a]
 卑之勢紊而使居下部豈不背經義哉徒拘拘以君
 臣尊卑而言則肺亦臣也經曰肺者心之蓋也抑何
 反加於心之上耶葢肺相傳之官位近心君故治節
 由之是以同處於膈上也觀素問三焦包絡皆處膻
 中葢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以近心君故喜樂
 由之又三焦為氣父包絡為血母從心肺而言也以
 心主血肺主氣皆居鬲上故曰膻中之分父母居之
 氣之海也是故不得而居於右尺下部也謝堅白難
[001-24b]
 經本㫖亦推宗脉經謂手厥隂即手少隂心脉同部
 三焦脉上見寸口中見於關下焦與腎同診此其說
 殊合經㫖千古不易之定論也
或曰三焦下合右腎子以其說然歟否歟余曰此啓𤣥
 子引正理論之言不知何所據徧考靈素只有上合
 手心主一句無下合右腎之說或曰然則與手心主
 配合為表裏者何也余曰手少陽三焦之脉布膻中
 散絡心包手厥隂心主之脉出屬心包絡下膈歴絡
[001-25a]
 三焦因其脉上下交絡故也又俱屬手經均為相火
 以類相從雖為表裏終非五臟五腑比也此何以故
 余曰為是非也葢藏有聲色臭味府有出納受盛二
 經無聲色臭味出納受盛雖是表裏實非藏府比也
 素問運氣篇曰心包非藏也三焦非府也余故曰以
 類相從也
或曰馬氏謂上中下之三焦行脉道以通十二經手少
 陽之三焦惟司決瀆之職而已子以為非耶余曰噫
[001-25b]
 嘻人之好異也經書豈容易言哉圭齋歐陽公曰難
 經先秦古文葢為醫式之祖也東坡蘇公曰醫之難
 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後世達者神而明之如珠走
 槃如槃走珠無不可者若出新意而棄舊學以為無
 用非愚無知則狂而已㸔書之法當以意會其理而
 融其辭不可執己見以害其意夫所謂三焦者乃上
 焦中焦下焦三處地位合而名之也以手少陽經統
 而屬之以合十二經之數人之有十二經猶日之有
[001-26a]
 十二時歳之有十二月也上焦主納而不出其治在
 膻中中焦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下焦分别清濁
 主出而不納其治在臍下滑伯仁曰治猶司也猶郡
 縣治之治言三焦所治之地方在斯也有以呼上焦
 為三焦者如云三焦為氣之父指上焦之氣海而言
 也是上焦亦可/以三焦稱也有以呼中焦為三焦者如云三焦欬
 狀欬而腹滿不欲飲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者是也
 是中焦亦可/以三焦稱也有以下焦呼為三焦者如云決瀆之官
[001-26b]
 中瀆之府者是也是下焦亦可/以三焦稱也此三焦者外有經而
 内無形故曰外府明非五藏五府之有合應也又曰
 孤府袁淳甫難經本㫖曰所謂三焦者於膈膜脂膏
 之内五臟五腑之隙水穀流化之關其氣融會於其
 間熏蒸膈膜發達皮膚分肉運行四旁曰上中下各
 隨部分所屬而名之實元氣之别使也是故雖無其
 形倚内外之形而得名雖無其實合内外之實而為
 位者也靈樞經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
[001-27a]
 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隂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
 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陽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
 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大會於手太隂觀此則秦越
 人謂作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者為不誣矣中焦
 亦並胃中而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
 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脉乃化而為血下焦者别廻
 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常并居於胃中成糟
 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别汁循
[001-27b]
 下焦而滲入膀胱焉觀此下焦之文則純是決瀆之
 事馬氏乃謂上中下之三焦以氣㸔手少陽之三焦
 作有形府㸔謂其惟司決瀆之職而已分三焦為二
 何其謬哉靈蘭秘典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瀆猶江河淮濟之瀆爾雅曰瀆者獨也各獨出其所
 而入海也夫決瀆本下焦之事決瀆之官猶今之總
 督河道之職也今以三焦之名而獨任下焦之職此
 其故何哉葢以水瀆在下非氣莫導膀胱所藏之水
[001-28a]
 必待氣海之氣施化乃為溲便注泄是故以三焦治
 之謂賴其氣而為之前導也故曰氣化則能出矣若
 曰不必下焦之氣施化而手少陽自能決而出焉則
 經不當復繳氣化則能出矣之句或曰三焦是六腑
 之一故決瀆由之恐不可作下焦㸔也余曰此正是
 馬氏所疑之處馬氏以手少陽三焦為腑惟司決瀆
 下焦非腑也故作氣㸔不思素問宣明五氣篇曰胃
 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
[001-28b]
 癃膽為怒又靈樞九針篇曰六氣為病膽為怒胃為
 氣逆噦大腸小腸為泄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
 水據此二篇則靈素亦以下焦備六腑之數是下焦
 與三焦無彼此也是故不分而為二也王好古雖引
 靈樞謂有足三焦之說緣足三焦乃太陽之别絡别/絡
 乃支/絡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約是約/束也實則閉
 癃虚則遺溺雖有足三焦之名實則足太陽之絡脉
 也葢下焦乃足經之所屬故即膀胱言之也本臟篇
[001-29a]
 言腎合三焦膀胱亦以此故好古此問不過欲人知
 此義爾實無二質可分也諸家言有形狀有俞穴者
 皆不過即其經脉而言如竒經衝任督之類也噫夫
 難經靈素之翼也脉經診候之宗也難經載心包絡
 命門三焦者凡八篇脉經闡靈素之要㫖推脉候之
 本原噫醫學至秦越人亦神矣至王叔和亦可稱精
 思矣二公殫心究竟著述垂訓亦可謂無滲漏矣乃
 陳無擇不信難經而信龍川不核之方志世人不宗
[001-29b]
 王叔和脉經而宗高陽生之脉訣且也妄肆譏彈是
 何異河伯而議海若之汪洋處蟻封而談藐姑射之
 靈秘哉多見其不知量也余為此辯豈不知將益增
 嘵嘵之口顧後之人惑於其說而莫之覺願為秦王
 忠臣也或毁或譽何暇計哉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
 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余私心竊欲自附云
    附東垣三焦論
  東垣云三焦有名無形主持諸氣以象三才之用
[001-30a]
  故呼吸升降水穀往來皆恃此以通達是以上焦
  在心下主内而不出中焦在胃脘主腐熟水穀下
  焦在臍下主分别清濁出而不内統而論之三才
  之用本於中焦中焦者胃脘也稟天五之冲氣隂
  陽清濁自此而分十二經絡自此而始或不得其
  平則寒熱偏勝虚實不同榮衞澁滯清濁不分而
  生諸病故曰氣會三焦手少陽脉通於膻中膻中
  者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審此則知三焦者冲和之
[001-30b]
  本也三焦相火及包絡之脉人之元氣也周身何
  處無之是名相火用事主持隂陽之氣神明之府
  也出醫學/發明
  診三焦包絡
或有難於生生子曰心主包絡三焦之說已得聞命矣
 但診法尚未詳明如子所言動脉下行於足經者法
 當診於下部歟誠如是令人之惑滋甚也且足經腎
 肝之動脉皆不上行於手又何故取法於手之尺部
[001-31a]
 而胗腎肝耶請再悉之余曰嘻如上所疑是殆未知
 寸關尺上下隂陽之義也夫脉之一字有二義焉十
 二經之動脉乃路陌之脉非寸關尺之謂也寸關尺
 之脉乃氣血之先人之神也故可以候周身百骸之
 疾余之所指非即動脉為胗乃宗内經脉經形於上
 者上胗之形於下者下胗之乃法象也非為動脉之
 出入而言也昔秦越人述内經之微㫖而取胗法於
 寸關尺者又豈無所本哉寸關尺之部位乃手太隂
[001-31b]
 經經渠大淵穴也實手太隂經之動脉出入之地古
 人取此以騐五臟之脉者以肺受百脉之朝又五臟
 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以氣口為五臟
 主而脉之大要會也按脉要精微論曰尺内兩傍則
 季脇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
 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
 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
 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
[001-32a]
 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按此附上謂關也上附上謂寸
 也寸關皆有左右手分診而尺獨不分左右者則兩
 尺皆以腎為診也明矣内經論胗法部位前後上下
 如此皆法象天地配合隂陽誠萬古不可少易者越
 人闡明内經之㫖取寸關尺以胗一身臟腑上下之
 候而王叔和宗之皆本於此心包絡附近於君當宗
 脉經心部胗之乃上以候上之意也三焦亦當如脉
 經上中下分診之其腎肝之動脉雖不上行於手而
[001-32b]
 腎肝之元神氣血之先豈有不隨胃之元氣上行耶
 玉機真臟論曰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隂必因於
 胃氣乃至於手太隂也故一難獨取寸口以決五臟
 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其義可見是以醫者要明天地
 隂陽上下之理以譬周身則自然貫通不為異論束
 縛為醫而不本素難脉經而一聽庸俗口耳之學與
 為儒而不講明四書五經惟徒剽竊時義者何異孫
 思邈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斯言誠有味哉
[001-33a]
  脉義
脉者天地之元氣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故一身之升
 降浮沉即造化生生不息之機其不息者脉也按内
 經五常政大論篇岐伯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
 則機息顧其為字從肉從永其命名為陌謂脉脉不
 斷長永之道也是斡旋一身而為之綱領彼四時之
 脉體有如絃鈎毛石之謂者無非跡隂陽浮沉升降
 消長而取義耳至其運行之妙有起伏隠見可騐於
[001-33b]
 一呼一吸之間仲景曰呼吸者脉之頭也是以有呼
 吸則有脉無呼吸則脉息氣絶而物化矣此其天人
 一致之理四時流行之機微妙不易名狀必潛會黙
 契庶可得其真體劉守真釋名為幕余以為未然爾
 雅謂膜幕也幕絡一體也非謂脉也膜則有形而脉
 則以神運無形者也觀天何言哉四時行百物生可
 見矣故見此者謂之知道悟此者謂之知脉脉何容
 易言哉右釋脉義
[001-34a]
  問十二支土多十二經火多之義
有以十二支問於生生子曰十二支屬水火木金者各
 二土屬有四者何也生生子曰萬物生於土而歸於
 土土屬四維寄旺於四季之末故土有四也土也者
 在人以脾胃應之四肢屬脾四肢猶四維也臟腑皆
 藉脾胃以為養猶萬物皆藉於土也又問人之十二
 經金木水土各二而已火獨有四者何也生生子曰
 有令德之君必有調元贊化之臣然後綱維立教化
[001-34b]
 行而成無為之治假令君非相以贊密勿何能帥百
 執事恪恭厥職三焦包絡亦猶是也包絡有䕶持之
 功三焦有承宣節制之效何以見葢營衞出於三焦
 而所以營於中衞於外大氣摶於胸中以行呼吸使
 臟腑各司其職而四肢百骸奠安者孰非相火斡旋
 之功哉古人以藥譬兵以身譬國良以此夫丹溪曰
 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信然
  問手心主
[001-35a]
或有問於生生子曰靈蘭秘典篇問十二經貴賤相使
 何獨遺手心主也生生子曰無所遺也以膻中該言
 爾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靈樞脹論篇曰胸腹
 者臟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素問遺篇曰
 膻中在胸兩乳間為氣海手厥隂包絡之所居此作
 相火位故言臣使主其喜樂
  手足經配合臟腑之義
有以十二經問屬手足者何以故生生子曰隂陽上下
[001-35b]
 配合之義也手經之脉起於手足經之脉起於足手
 經主持於上足經主持於下手足經者所以紀上下
 也猶易之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也素問運
 氣篇曰心肺心包絡皆膈上屬手經肝脾腎在下屬
 足經手同手經足同足經手足經臟腑隂陽相配皆
 然乃一合也或曰臟腑既以隂陽配合表裏何無夫
 妻之義余曰夫妻配合是以相尅言隂陽此以手足
 同類言隂陽乃自然之勢不可紊者如手太隂肺金
[001-36a]
 也裏也隂也手經也故以手陽明大腸金配手少隂
 心火也裏也隂也手經也故以手太陽小腸火配足
 太隂脾土也隂也裏也足經也故以足陽明胃土配
 足厥隂肝木也隂也裏也足經也故以足少陽膽木
 配足少隂腎水也隂也裏也足經也故以足太陽膀
 胱水配此五臟五腑五行正配合也手厥隂心包絡
 火也手少陽三焦亦火也二經雖無特形皆屬相火
 一為氣父表也一為血母裏也亦是以類配也手以
[001-36b]
 手配足以足配隂以陽配火以火配水以水配金以
 金配木以木配土以土配皆自然之勢不得不然者
 觀此配合則知上下手足隂陽皆有定偶手配手之/隂陽足配足之隂陽則手經之三焦必不配足經之
 右腎/明矣
  問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義
生生子曰夫五行者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咸有所
 也何以然素問運氣曰水之為言潤也隂氣濡潤任/養萬物也
 火之為言化也陽在上隂在下燬然/盛而化生萬物也木之為言觸也
[001-37a]
 陽氣觸動冐/地而生也金之為言禁也隂氣始禁止/萬物而揫歛土之為言
 吐也含吐萬物將生者出/將死者歸為萬物家水生於一靈樞經曰太一
 者水之尊號一數之始也天地未分萬物未成之初
 莫不先見於水先地之母後萬物之源以今騐之則
 草木子實未就人蟲胎卵胚胎皆水也故天一生水
 一陽數也子北方水之位也子者陽生之初故水曰
 一地二生火二隂數也午南方火之位也午者隂生
 之初故火曰二天三生木三奇之數木居東東亦陽
[001-37b]
 也故木曰三地四生金四偶之數金居西西亦隂也
 故金曰四天五生土五者奇之數亦陽也土應西南
 長夏故土曰五以上下左右合而觀之卒莫不有一
 定之理而人身應之午位居上故火旺於午在人以
 心應之故心居上子位居下水旺於子在人以腎應
 之故腎居下卯位居左木旺於卯在人以肝應之故
 肝居左酉位居右金旺於酉在人以肺應之故肺居
 右中者土位土居未在人以脾胃應之故脾胃居中
[001-38a]
 此五行不易之定位也觀五行一定之理則火/不在下部尤可見矣
  問心包絡何以不得為臟
或有曰難經言藏有六心肝脾肺腎五而已餘一藏乃
 右腎也手厥隂心包絡既是十二經中之一經與少
 陽為表裏矣乃不以包絡為藏而以右腎當之何也
 生生子曰心包絡乃包心之脂膜實不離乎心也雖
 其經起止有二餘絡出入屈折相同觀靈樞邪客篇
 有曰少隂無腧心不病乎岐伯曰外經病而藏不病
[001-38b]
 也葢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藏堅固
 邪弗能容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
 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
 脉也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脉出入屈
 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隂心主之脉行也非若右
 腎之有形質者比也以其質無特形是故不得為特
 藏也
  又問右腎既為六臟之一矣何十二經中不以右
[001-39a]
  腎之有形者足其數固乃以手心主當之此其故
  何哉
生生子曰詳乎哉問也難經雖有右腎命門為一臟之
 說然外無經絡所屬且又云其氣與腎通則亦皆腎
 而已矣其習坎之謂歟黄庭經曰北方黑色入通於
 腎開竅於二隂左腎為壬右腎為癸壬癸皆/水也内經四
 氣調神大論篇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受
 臟腑之精而藏之也精亦/水也因其皆屬水故以足少隂
[001-39b]
 之經統而屬之此二而一一而二者也彼手心主者
 外有手厥隂之經絡屬於相火𨽻於手經顧手足經
 隂陽配合之勢手不與足配火不與水配隂不與隂
 配是故不得與十二經之數也且火高水下水火不
 相射也
  問五行土無定體寄旺四季各一十八日何長夏
  一月土又獨主之
生生子曰朱子云天有春夏秋冬地有木火金水人有
[001-40a]
 仁義禮智皆以四者相為用也論歳氣流行之序一
 歳之中有春夏秋冬四時木火金水各主一時以行
 其氣雖不言土而土在四季中矣土又獨主長夏一
 月者葢長夏建未未位西南乃土正旺之地顧五行
 之理順而相生無少間斷彼冬之水生春之木春之
 木生夏之火夏火正熾曷能使其生金徒有傷之而
 已火旺則土相故以土繼之是火生土而土生秋金
 秋金生冬水冬水復生春木乃可生生無窮禮運曰
[001-40b]
 播五行於四時周子亦曰五行順布四時行焉是四
 時之内固備五行之氣也由是而土獨主於長夏也
  問十二經臟腑命名之義
生生子曰此聖人觀數於物而名之也按爾雅曰心纎
 也靈識纎微無物不貫心也巵言曰心者深也為之
 君主神明出焉深居端拱而相火代之以行事也肺
 者茷也茷茷然而居乎其上為五臟之華葢也又云
 肺㝅也言其氣㝅欝也脾者裨也所以為胃行水穀
[001-41a]
 而裨助乎四臟也又脾屬土天高而地下尊卑之義
 也腎者神也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為作强之
 官技巧出焉妙萬物者也又腎者引也腎屬水主引
 水氣灌注諸脉也肝者幹也屬木象木枝幹也為將
 軍之官謀慮出焉所以幹事也胃者彚也萬物之所
 聚故曰海也腸者暢也實而不滿通暢胃氣去滓穢
 也膽者敢也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敢之義也又曰
 膽者澹也清淨之府無所受輸淡淡然也膀胱者脬
[001-41b]
 之室也室以藏物猶包褁也又曰胞&KR0008也空虚之言
 也主以虚承水汋也包絡者以其包絡於心不使濁
 氣熏蒸於心也又名手心主者以其主行心之事也
 手是言手經三焦以焦言猶三才也三才之用重於
 中焦滑伯仁曰三焦始於原氣用於中焦散於膻中
 上焦主内而不出下焦主出而不内其内其出皆係
 中焦之腐熟用於中焦之為義其可見矣
  原呼吸
[001-42a]
生生子曰呼吸者即先天太極之動靜人一身之原氣
 也即腎間/動氣有生之初就有此氣黙運於中流動不息
 然後臟腑得所司而行焉難經曰腎間動氣者五臟
 六腑之本十二經脉之根呼吸之門經謂肺出氣出
 此也腎納氣納此也謂呼在肺而吸在腎者葢肺高
 腎下猶天地也故滑伯仁曰肺主呼吸天道也此呼/吸乃
 口鼻之呼吸指/穀氣而言也腎司闔闢地道也此闔闢乃真息/指原氣而言也
 樞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分為三隧故宗氣
[001-42b]
 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脉而行呼吸行猶/承行此指
 後天穀氣而言謂呼吸資宗氣以行非謂呼吸屬宗
 氣也何者人一離母腹時便有此呼吸不待於穀氣
 而後有也雖然原氣使無宗氣積而養之則日餒而
 瘁呼吸何賴以行故平人絶穀七日而死者以水穀
 俱盡臟腑無所充養受氣也然必待七日乃死未若
 呼吸絶而即死之速也以是知呼吸者根於原氣不
 可須臾離也宗氣如難經一難之義原氣如八難之
[001-43a]
 義原氣言體穀氣言用也右原呼吸
  論診法
生生子曰甚矣脉之難言也非脉之難言也欲盡於寸
 關尺三部之難也非盡於寸關尺三部之難也欲盡
 於寸關尺三部而能以意會於臟腑之外之難也蓋
 脉通於經絡運行於臟腑而充周於郛廓胗候者不
 以意會徒拘拘以一臟一腑而盡於寸關尺三部之
 中則凡臟腑之外經絡之間腦項胸背腰膝&KR0008踝四
[001-43b]
 肢百骸無有不病者又將安診吾謂三部之中非一
 臟一腑所能盡也彼内經脉要精微論篇但言候五
 臟與胃餘大小腸及膽膀胱不言者非畧之也各以
 部地而該之也何哉如曰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
 中所謂腹中者何物也葢小腹之下大小腸膀胱所
 居之地也又如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膈非腑也獨
 非一身中物乎膈之下膽所居也五臟之系上下聯
 絡莫不經循鬲過然則候鬲者非即鬲膜已也又如
[001-44a]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雖非實臟乃心主之
 宫城與右内以候胸中相同皆即其部地言之也腹
 中胸膈之候乃内景之事而胸膈腹之外又何以候
 之故後四句復申言曰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
 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觀此則三部中非拘拘一臟一腑所可盡也余故曰
 欲盡於三部而意會於臟腑之外之難也古人以寸
 部之陽候頭痛以尺部診大小二便雖云腎主二便
[001-44b]
 其實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之騐也特附於右以廣三
 部診外之意云
  証候推移指法
内經脉要精微論篇曰推而外之消息之内而不外有
 心腹積也推而内之消息之外而不内身有熱也推
 而上之消息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消息
 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左寸外以候心内候膻中左關外以候肝内以候膈
[001-45a]
 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右關外以候胃内以候
 脾兩尺外以候腎裏以候腹中是以有推而内推而
 外消息之法也
一說左寸推而上之上而不下頭項痛推而下之下而
 不上胸脇痛也推而内之内而不外心腹積也推而
 外之外而不内眼目昏也
 左關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
 不上腸胃痛也推而内之内而不外筋骨痛也推而
[001-45b]
 外之外而不内身有熱也
 左尺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小腸痛也推而下之下而
 不上足脛痛也推而内之内而不外小便濁也推而
 外之外而不内腰足痛也
 右寸推而上之上而不下氣喘急也推而下之下而
 不上胸中痛也推而内之内而不外咽喉痛也推而
 外之外而不内背脊痛也
 右關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吐逆也推而下之下而不
[001-46a]
 上主下血也推而内之内而不外腹有蠱也推而外
 之外而不内肌肉痛也
 右尺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小腹脹也推而下之下而
 不上足腿痛也推而内之内而不外疝瘕也推而外
 之外而不内小便秘也
  汪石山曰按消息謂詳細審察也推謂以指那移
  於部之上下而胗之以脉有長短之類也又以指
  那移於部之内外而診之以脉有雙弦單弦之類
[001-46b]
  也又以指推開其筋而診之以脉有沉伏止絶之
  類也刋誤謂内外以指按輕重言推有數義故特
  著之非但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之類也
[001-47a]
  宗氣營氣衞氣
  生生子曰宗氣者為言氣之宗主也此氣摶於胸
  中混混沌沌人莫得而見其端倪此其體也及其
  行也肺得之而為呼腎得之而為吸營得之而營
  於中衞得之而衞於外胸中即膻中膻中之分父
  母居之氣之海也三焦為氣之父故曰宗氣出於
  上焦也 營氣者為言營運穀氣入於經隧達於
  臟腑晝夜營周不休始於手太隂而終於手太隂
[001-47b]
  以應刻數焉故曰營出中焦也又曰營是營於中
  又曰營在脉中世謂營為血者非也營氣化而為/血耳中字非中焦之中乃經隧中
  脉絡中也内經痺論云營者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脉也 衞氣
  者為言䕶衞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
  也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終於足太陽故曰衞出
  下焦也又曰衞是衞於外又曰衞在脉外此外字/亦非純
  言乎表葢言行乎經隧之外也内經痺論篇云衞/氣者水穀之悍氣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
  故循皮膚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001-48a]
生生子曰人與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氣之流行爾是
 氣也具於身中名曰宗氣又曰大氣經營晝夜無少
 間斷靈素載之而後人莫之言也後人只知有營衞
 而不知營衞無宗氣曷能獨循於經隧行呼吸以應
 息數而溫分肉哉此宗氣者當與營衞並稱以見三
 焦上中下皆此氣而為之統宗也靈樞經五味篇曰
 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兩焦中下/焦也以溉五
 臟别出兩行營衞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
[001-48b]
 胸中命曰氣海大氣即宗氣/氣海即膻中又邪客篇曰五穀入於
 胃也其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宗氣上/焦分為三隧故宗氣積
 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此出上焦/為一隧也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内
 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此出中焦/為一隧也衞氣者出其悍
 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隂常從足少隂之分間行於五
 臟六腑此出下焦/為一隧也營衞生會篇黄帝曰願聞營衞之
[001-49a]
 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曰營出於中焦衞出於下焦
 衞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衞氣其精氣之行
 於經者為營氣講明此三氣者自秦越人而後惟四
 明馬𤣥臺難經正義攷究極工於宗氣則曰自夫飲
 食入胃其精微之氣積於胸中謂之宗氣宗氣會於
 上焦即八會之氣會於膻中也惟此宗氣主呼吸而
 行脉道於營氣則曰營氣者乃隂精之氣也即宗氣
 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隂也此氣行於晝二十五
[001-49b]
 度行於夜二十五度始於手太隂五十度而復會於
 手太隂而行晝行夜十二經之隂陽皆歴焉所謂太
 隂主内者此也於衞氣則曰衞氣者陽精之氣也亦
 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陽也晝日行於陽二
 十五度夜行於隂二十五度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
 復會於足太陽引靈樞歳露篇曰衞氣一日一夜常
 大會於風府風府者足太陽督脉陽維之會所謂太
 陽主外者此也葢營氣行陽行隂主晝夜言衞氣行
[001-50a]
 隂行陽主陽經隂經言營氣之行於晝者陽經中有
 隂經行於夜者隂經中有陽經故行隂行陽主晝夜
 言也衞氣則晝必止行於陽行三陽/經也夜必止行於隂
 行三隂/經也是隂陽不指晝夜言也又謂靈樞五十營等
 篇言氣脉流行自手太隂而始至足厥隂而終循環
 不已漏水下一百刻計一萬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
 一十丈推之則二刻行一度為一周身也晝夜共行
 五十度則每經各行五十次矣並未嘗言肺止行寅
[001-50b]
 時大腸止行卯時又不思各經長短不同難以分時
 註釋如果十二經分配十二時則一時止行一經何
 以能八刻之一千八十息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而四
 度周於身也又何以能十二時之一萬三千五百息
 脉行八百一十丈而五十度周於身也所謂一時止
 行一經者實理勢之所必無也以上考正皆出靈素
 葢此公精究經㫖融會脉絡王氷已下一人而已非
 苦心積累不能也觀第一難一章則可以見其概惜
[001-51a]
 乎獨於三焦惑於陳無擇之言未之加察余三復之
 餘微有嘅焉然終不以寸朽而棄合抱之材也
  痢與滯下辯
或有問於余曰劉河間云仲景治痢多用承氣但與滯
 下混同立論而無分别考之諸方亦未見其有分治
 者抑河間之說不足憑歟余曰前人畧之也經雖無
 明文然顧名思義可知矣書曰夏傷於暑秋多瘧痢
 痢者利也通利之義乃時症也或從泄瀉而得或徑
[001-51b]
 大便膿血葢秋令氣降腹中穢積因時下行而痢也
 彼滯下者滯是積滯之滯不因時令不由泄瀉而竟
 裏急後重垢膩之物頻併而下也豈可同日語哉故
 滯下之症始得之多用推陳致新迎而奪之之法至
 於治痢有用補法者有用澁法者有燥濕者有升提
 者有消之者有溫之者有分利者有下之者然初時
 不敢遽以藥下之因時制宜必審其胃實積固乃敢
 推蕩耳余故云痢者兼令氣而言也滯下者四時皆
[001-52a]
 有之名既别則治法當有徑庭矣或曰唯
古謂先水瀉而後膿血者為脾傳腎乃賊邪難愈先膿
 血而後水瀉者為腎傳脾乃微邪易愈相傳微賊之
 説是亦以大概言之也究竟其說世亦有先後水瀉
 膿血而各有難易者愚謂先水瀉而後膿血此脾先
 虚而積滯繼至故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此積滯既
 去已無邪矣故易愈高明幸察之
  噎膈翻胃辯
[001-52b]
或有問於余曰丹溪局方發揮云翻胃即是噎膈噎膈
 乃翻胃之漸言此葢火氣炎上熏蒸津液成痰切切
 不可用香燥之藥若服之必死又曰年高者不治葢
 少年氣血未虚用藥刼去痰火病不復作老年氣血
 已虚病必不起據曰翻胃即噎膈似是一病又曰噎
 膈乃翻胃之漸似又是二病至用藥謂服香燥之劑
 必死乃今時亦有用香燥而得生者何也余曰噎膈
 翻胃古雖未辯然擬名定義似有不同治法亦將無
[001-53a]
 同也顧局方發揮一書葢為闢溫補戒燥熱諄諄立
 言於名義亦未暇辯也愚意謂噎膈翻胃乃是三病
 亘古至今曾未有人剖析其義者夫飲食入於噎間
 不能下噎隨即吐出自噎而轉故曰噎膈是膈膜之
 膈非隔截之謂也飲食下噎至於膈間不能下膈乃
 徐吐出自膈而轉故曰膈翻胃是飲食已入胃中不
 能運化而下脘又燥結不通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
 吐明其自胃中而倒出故曰翻胃也均一吐病而有
[001-53b]
 上中下之分數千年間惟潔古老人治吐而有上中
 下之論曰上焦吐者主於氣中焦吐者主於積下焦
 吐者主於寒故今人亦有用香燥而治愈者實寒氣
 使然也在人體認真切爾至於年老之人誠難治効
 丹溪豈欺我哉
 張雞峯曰膈是神思間病惟内觀自養庶可克濟斯
 言亦良語也
  四時脉說
[001-54a]
或有難予者曰脉有七表八裏九道而無絃鈎毛石書
 何謂春絃夏鈎秋毛冬石也且其義安在予曰此隂
 陽升降之理也三才原一太極春絃者肝之脉也與
 膽為表裏夫陽氣自地而升此時其氣尚微在半表
 半裏之間故其氣來耎弱輕虚而滑端直以長故曰
 絃夏脉鈎者是陽極而隂生也夫鈎本大而末小夏
 至一隂生夏月六陽之氣盡升其脉來大而去小故
 曰鈎秋脉毛者此毛字讀作毫字孟子明足以察秋
[001-54b]
 毫之末正是此義明隂氣自天而降輕細以浮故曰
 毛冬脉石者冬令萬物潛藏之時是隂極而陽生也
 腎主其令腎屬水主閉藏沉而有力如石之在水中
 故曰石夫升降浮沉之理變化無窮豈鑿鑿之七表
 八裏九道能悉耶且脾胃平和之脉不大不小不短
 不長難以明狀惟以意消息之彼二十四歌者正如
 以管窺天也噫
  問傷寒用桂枝說
[001-55a]
或問生生子曰傷寒書桂枝湯後有云脉浮緊發熱汗
 不出者不可與也與之則表益實而汗益難出耳則
 是以桂枝為固表藥也何麻黄湯中又用桂枝為臣
 耶生生子曰考方療疾全在體認氣味衍義謂桂大
 熱桂味辛甘主溫中利肝肺氣為諸藥先聘通使溫
 和榮衞宣導百藥無所畏然桂枝湯用桂者以其衞
 為邪襲則氣不固故汗出惡風桂枝味辛甘陽劑也
 陽劑其行快入咽則先布散充達百骸四肢無處不
[001-55b]
 至此散之之意也至於止汗自是芍藥芍藥味酸隂
 劑也隂劑入咽其行遲故先散之而後收之一開一
 闔邪氣散而真氣不過洩以致於適中非謂桂枝能
 止汗也麻黄湯用桂枝為臣者亦以其辛甘發散為
 陽若謂其實表止汗將安用之葢以其寒傷榮桂枝
 能佐麻黄/而散寒邪溫和榮衞則邪自不能容留汗出而解也
 桂枝湯後叮嚀不可與者為内有芍藥寒既傷榮發
 熱無汗復用酸寒收歛之劑則邪無從而出表乃益
[001-56a]
 實也非謂辛散能實表也風陽氣也陽主散風傷衞
 則氣散而汗出寒隂氣也寒主歛寒傷榮則氣歛而
 無汗故治法無汗要有汗取辛散能發汗也有汗要
 無汗取酸收能止汗也俱用桂枝者以其既能發散
 而又能溫和榮衞也予故曰考方療疾全在體認氣
 味
  氣欝脇痛論
或問治氣鬱脇痛有謂達之者有謂瀉之者於達瀉二
[001-56b]
 字還有說否生生子曰脇者肝之部分又足少陽經
 所行之地此經多有餘經曰東方實丹溪曰氣有餘
 便是火内經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
 之官決斷出焉葢人於日用之間不能恬澹虚無而
 純合乎天和惟不能恬澹虚無而合乎天和是以七
 情一有不遂則生鬱鬱久則生火壅遏經隧充塞清
 道而痛作矣至於痛極而湧吐酸水者猶洪範所謂
 曲直作酸乃肝膽之咎徵也經曰木鬱則達之啓𤣥
[001-57a]
 子謂吐之令其條達此固一說也然於達之之義猶
 有所未盡焉達是通達之達非獨止於吐也木鬱於
 下以柴胡川芎之類升而發之以順其挺然之性正
 所謂因曲而為之直又謂從其性而升之皆達之之
 義也仲景小柴胡湯治少陽脇痛以柴胡為君得其
 㫖矣經曰有餘者瀉之今肝實而脇痛固宜瀉之矣
 本草列青皮香附黄連白芍柴胡川芎之類均為瀉
 肝之劑苟不擇而用之吾未見得志也何者夫青皮
[001-57b]
 香附瀉氣之冲逆者也黄連白芍瀉血之沸騰者也
 經曰上者抑之為其當下而不下故用此辛酸苦寒
 之劑以泄其冲逆沸騰之勢使之降下以致於平而
 已此正治法也羣皆識其為瀉也至於柴胡川芎之
 所以為瀉者則異乎是也葢柴胡川芎升發肝膽之
 清氣者也經曰下者舉之為其當升而不升故用此
 辛甘苦平之味於隂中提陽以扶其直遂不屈之性
 使之上升以復其常是清陽升而濁隂降也正前所
[001-58a]
 謂木鬱則達之之意此從治法也羣皆未識其所以
 為瀉也經曰輕者正治重者從治又曰輕者可降重
 則從其性而升之又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
 之過者謂鬱實而為火也折之者為裁之也畏者如
 木鬱之病用辛散屬金之藥而排闥其紛夥剪伐其
 猖獗以致於中和乃撥亂反正之意也此皆識隂陽
 升降之理順逆之勢有如是耳噫苟為醫而不明隂
 陽升降之理順逆之勢則用藥安能識其正哉且夫
[001-58b]
 人與天地相流通者也即舉肝而言之在天為雷在
 方為東在時為春在五行為木在人為肝運動之氣
 皆相叅焉故張子和曰膽與三焦尋火治肝與包絡
 都無異丹溪曰此指龍雷之火而言也在人以肝膽
 應之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彼陽氣久伏壅遏於九地
 之下則品物為之潛藏當其升發之際必轟然迅烈
 大發聲震驚於天關之外然後品物咸亨此勢也理
 也今木鬱之病亦近之木鬱於下則春升之令不行
[001-59a]
 以故痛而猛猛而吐吐而愈者亦均此勢也均此理
 也知夫此則凡造物之所以有升降順逆者皆得以
 遂其正矣於用藥乎何有
  論痰為津液脾濕所生亦有因於火因於虚因於
  氣因於食者而二陳峻利之劑不可以槩用也
生生子曰痰者津液所生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五臟隂陽揆度以為常也若脾
[001-59b]
 虚停濕則失其徤運之常不能致精於肺遂而成痰
 此脾濕而生痰者也有隂血不足隂火上逆肺受火
 侮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此
 又因隂虚火動而成痰者也由是知痰之為物皆脾
 濕津液所成明矣治痰者要當察其所來之源世俗
 例以二陳統治諸痰不分寒熱因於濕者固亦宜矣
 葢半夏燥脾濕陳皮利肺氣茯苓入手太隂利水下
 行甘草調和諸性入脾為使三味皆燥濕剛悍之劑
[001-60a]
 使水行氣下濕去土燥痰斯殄矣脾斯徤矣使脾無
 寒濕則何以當之由是知二陳之治痰者非治痰也
 是治痰之因於濕也至於火刑肺金不得下降而用
 二陳者此又失之疎也因於火則治火火降金清秋
 令迺行水無壅遏痰安從生丹溪曰黄芩治痰假其
 下火正謂此也若一例而以二陳治之吾知脾愈燥
 而火愈動非惟病不能去而反增其喉痛聲啞咳嗽
 盜汗煩躁口渴也已又有食積痰者飲食過飽則傷
[001-60b]
 脾脾傷則氣餒氣餒則濕停濕停則痰生矣宜以保
 和丸類治之又有氣鬱生痰者嚴用和云人之氣道
 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是以治痰必
 先利氣者謂痰之所從來皆由七情鬱結氣道不清
 氣積生涎今利其氣使鬱結開而氣道暢抑何痰飲
 之有宜七氣湯越鞠丸之類治之是也又有風痰者
 由表虚皮腠不密風邪得以乗之肺氣不利邪鬱為
 熱是以濁涕稠粘治宜散風利氣如杏仁枳殻紫蘇
[001-61a]
 前胡之類是也有驚痰者驚則神不守舍氣亂胷中
 清濁相干脉道壅塞痰遂生焉故驚痰者多生心痛
 顛疾以牛黄鎮心丸之類治之是也有泠痰者由脾
 胃虚弱不能運化精微氣餒行遲津液凝滯所致治
 宜溫煖脾胃脾充而津液行矣如乾姜白术之屬是
 也又有腎虚不能制火津液生痰不能生血者緣肺
 主出腎主納今腎虚不能納氣歸原出而不納則積
 積而不散則痰生焉以金匱腎氣丸之類治之是也
[001-61b]
 内有茯苓澤瀉利水下行使濕去而痰絶地黄山茰
 補實腎水水升則火自降而全收藏之職矣至於中
 氣不足痰因積聚胃中亦賴所養不可峻用利藥恐
 胃一傷兇變莫測宜當溫補使脾胃充實痰自流動
 如六君子之類是也此丹溪所以諄諄戒人峻用利
 藥之失也若夫流飲支飲伏飲懸飲溢飲積年累月
 膠固難治者當視其形氣何如或汗或吐或下或熔
 隨其所宜刼而去之痰去則當補養務使中氣充實
[001-62a]
 庶無峻利之失矣學者亮之
  或曰丹溪云實脾土燥脾濕是治痰之本也又曰
  二陳湯一身之痰都管欲上行加引上藥欲下行
  加引下藥吾子以此言非丹溪語耶余曰此葢指
  脾胃濕化之痰也脾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
  所受氣者也人之七情居處不能一一中節稍有
  悒鬱則氣血凝滯津液不行痰斯生矣故丹溪每
  以實脾土燥脾濕而言也如痰在脇下非白芥子
[001-62b]
  不達痰在四肢非竹瀝不行痰在皮裏膜外非竹
  瀝不除氣虚之人有痰非竹瀝不開又曰痰結核
  在咽喉燥不得出以化痰藥加醎能軟堅之味瓜
  蔞仁杏仁海石連翹少佐以朴硝密丸噙化又曰
  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熱痰海粉熱痰能降濕痰能
  燥頑痰能消枳實治痰能衝墻壁人中黄能降隂
  火而清食積之痰又曰痰因火盛逆上治火為先
  白术黄芩石膏之類久病隂火上升津液生痰不
[001-63a]
  生血宜補血制相火其痰自除丹溪未嘗純倚二
  陳為用矣已上述治痰之藥亦不為不多矣丹溪
  何嘗固執於此葢以意立法耳醫者貴乎貫通達
  變則得之否則何以異於刻舟求劒也
  咳嗽
生生子曰古云咳者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
 嗽者謂有痰而無聲脾濕動而生痰也今曰咳嗽者
 既有聲而復有痰也然其病不一有五臟咳有六腑
[001-63b]
 咳有六氣咳有虚咳有實咳有水咳有火咳種種不
 同用藥亦異觀古人立方多所重於肺部有清肺者
 有保肺者有歛肺者有瀉肺者有補肺者五者謂肺
 屬金而主乎聲者也惟肺也外統皮毛為一身之䕶
 衞内為華葢作五臟之至尊肺受百脉之朝故病每
 干於肺設不干肺抑何咳焉是以治咳必兼於肺至
 於清痰降火流濕潤燥補腎疎風者莫明於丹溪纂
 要條分列治極為詳盡但主嗽多咳少耳學者宜於
[001-64a]
 是而擴充之則思過半矣
  哮
生生子曰丹溪云哮者專主於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
 不可吐者必使薄嗞味不可純用寒涼必兼散表此
 深造病情者也其間亦有自童幼時被酸醎之味或
 傷脾或搶肺以致痰積氣道積久生熱妨礙升降而
 成哮症一遇風寒即發緣肺合皮毛風寒外束弗得
 發越内熱壅鬱新痰復生因新痰而致舊痰并作也
[001-64b]
 是以氣高而哮擡肩拮項不得仰卧面赤頭疼惡寒
 發熱治宜散表表散熱解氣道流通庶亦暫可有飲
 食厚味傷脾不能運化而發者脾傷則津液不得布
 散而生痰涎壅塞經隧肺氣為之不利則胷滿腹痛
 盜汗潮熱晝夜發哮聲如拽鋸治宜消食徤脾清痰
 利氣斯亦定矣有房勞太過腎水衰少不能制火下
 降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金受傷金傷則生化之源
 絶矣病則下午潮熱哮聲如雷頭疼面赤盜汗煩躁
[001-65a]
 晝輕夜重脉數無力治當補腎制火清金潤燥庶或
 得安有氣逆而發者經曰怒則氣上有升無降又曰
 大怒則火起於肝又曰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
 火肺虚不能平木病則胷滿脇痛耳聾眼赤氣出如
 火治宜抑肝利氣是疾也氣厚者當刼而吐之拔其
 病根根拔又當速補中氣中氣充實痰不再作矣
  喘
生生子曰内經云諸氣憤鬱皆屬於肺諸滿喘嘔亦屬
[001-65b]
 於肺以肺主氣者也諸喘氣逆者乃陽火急數而然
 也一呼一吸為一息呼隨陽出吸隨隂入呼吸之間
 脾受其氣通乎營衞合乎隂陽熱則息急氣粗寒則
 息遲氣微今之喘逆由火熱而息急也或六淫所傷
 七情所感或脾腎俱虚或脾濕腫滿或本臟氣虚或
 瘀血傷滯皆所以致之要當合脉認病合病製方庶
 無差失之患矣
又曰方書有云治喘嗽者有云治痰喘者有云治喘逆
[001-66a]
 氣急者有云氣喘者不可不分别明白究治此病虚
 實攸係匪輕騐今之喘嗽者既嗽而兼有喘聲也痰
 喘者喉中有痰或出或不能出擡肩擷項者是也喘
 逆氣急者無痰嗽而獨氣急作喘聲也氣喘者較逆
 急勢則稍緩耳前二者兼痰兼嗽葢有雜症以干之
 故治有汗吐下之不同也後二者乃本臟氣虚或隂
 虚火動及産後喘急者為孤陽幾於飛越治惟補之
 歛之攻補之不同由虚實之異路也少有差忒則輕
[001-66b]
 者重重者死矣予於喘嗽二病尋究端倪會類治法
 逐証填方不以重複自嫌其間蒐集不盡者將俟后
 之明敏藉此為左劵云爾
 喘而無汗者宜解表 喘而有汗者宜和營衞固腠
 理 腹滿脉沉實者為内實當下之 發時有痰吐
 出者宜化痰 發時有痰不能出者宜開提之 食
 積痰逆者宜導痰運脾 飲水多者宜滲利之 久
 嗽不已痰壅胸膈氣實者宜吐之 心火形肺者宜
[001-67a]
 清心熱 氣從小腹上沖乃衝脉之火宜調中益氣
 湯加黄栢知母以降之 脉數無力者宜滋隂降火
  産後喘急者郭氏謂孤陽絶隂極為難治 本臟
 氣虚及久喘攻擊太過者宜人參五味阿膠之類補
 之 新喘氣實者宜葶藶枳殻桑皮之類瀉之 腫
 滿脾虚不能攝水上迫於肺喉中作水鷄聲者或小
 青龍湯或導水丸桑皮赤小荳&KR1840麥之類決之 瘀
 血凝滯胸膈者或韮汁之類以活之
[001-67b]
  論汗不可純作血㸔當以氣㸔為妥
生生子曰靈樞經云汗者心之液又曰奪汗者無血奪
 血者無汗故今人多認汗為心血也愚謂五臟皆有
 汗不獨心有之也經脉别論篇曰飲食飽甚汗出於
 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逺行汗出於腎疾走恐
 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夫汗不過一氣而
 已此氣者乃五穀之精氣靜則化而為血以養生身
 靈樞經曰血者神氣也血/之與氣異名而同類焉擾則越而為汗不待化而/氣先發越
[001-68a]
 也/易曰地氣上而為雲天氣下而為雨隂陽應象大
 論篇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良以此也啓𤣥子/註曰夫
 人汗泄於皮腠者是陽氣之發泄耳然其/取類於天地之間則雲騰雨降而相似也
  五鬱
生生子曰内經有五鬱之論謂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
 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雖統揭夫鬱之名而未
 顯言夫鬱之症與詳明其達發奪泄折之義惟是後
 之人認達為吐認發為發汗以泄為解表利小便以
[001-68b]
 奪為下以折為抑其冲逆意義未必非是恐於經義
 未之盡也余故縷析五鬱之症并治法焉夫五臟一
 有不平則鬱達是條達或通達也發是發越泄是疎
 泄奪是攘奪折是決折何者夫内經曰木鬱達之木
 鬱者肝鬱也達者條達通達之謂也木性上升怫逆
 不遂則鬱故凡脇痛耳鳴眩運暴仆目不識人皆木
 鬱症也當條而達之以暢其挺然不屈之常如食塞/胸中而
 肝膽之氣不升故胸腹大痛宣而吐之以舒其木之/氣是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木鬱於下脇疼日久輕則
[001-69a]
 以柴胡川芎之類開而提之亦條達之意也重/則用當歸龍會丸摧而伐之孰非通達之意歟火鬱
 發之火鬱者心鬱也發者發越之謂也火性炎上怫
 逆不遂則鬱故凡瞀悶目赤少氣瘡瘍口渴溲黄卒
 暴僵仆嘔噦吐酸瘈□狂亂皆火鬱症也當發而越
 之以返其自然之常又如五心煩熱肌膚大熱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以
 火鬱湯升陽散火湯皆發之之意也又謂從其性而/揚之思想無窮所願不遂悒鬱不樂因生痰涎不進
 飲食或氣不升降如醉如痴以木香石菖蒲生姜雄/黄之類帥而動之亦發之之意也小便渾濁瘡瘍舌
 疳以黄連解毒湯導赤散八正散/之類引而下之孰非越之之意歟土鬱奪之土鬱者
[001-69b]
 脾鬱也奪者攘奪之謂也土性貴燥惟燥乃能運化
 精微而致各臟也壅滯漬濡則鬱故凡腫滿痞塞胕
 腫大小便不利腹疼䐜脹皆土鬱症也當攘而奪之
 以復其徤運之常又如腹中窒塞大滿大實以枳實/導滯丸木香梹榔丸承氣湯下而
 奪之是中滿者瀉之於内也飲食傷脾痞悶痰涎日/生以橘半枳术丸憂思痞結不思飲食腹皮微急以
 木香化滯湯消痞丸消而磨之亦攘之之意也諸濕/腫滿胕腫濕熱發黄以實脾利水之劑燥之孰非攘
 而奪之/之意歟金鬱泄之金鬱者肺鬱也泄者疎泄之謂也
 金貴空清壅塞窒密則鬱故凡欬逆喉疼聲啞胸滿
[001-70a]
 喘息擡肩擷項肌熱鼻塞嘔膿皆金鬱症也當疎而
 泄之以肅其清降之常又如傷風欬嗽鼻塞以參蘇/飲人參敗毒散皆疎之之意
 胸膈停飲或水飲入肺喉中如水鷄之聲或肺癰嘔/膿血以葶藶大棗瀉肺湯治之孰非泄之之意歟
 水鬱折之水鬱者腎鬱也折者決折之謂也水貴沉
 靜搏激窒塞則鬱故凡泠唾上湧水腫腹脹腰膝不
 利屈伸不便皆水鬱症也決而折之以導其東歸之
 常又如腎氣抑鬱邪水泛上而為冷唾以茯苓澤瀉/之類導而下之決之之意也腰膝疼痛不可俛仰
 或如奔豚之狀以桂心之類折之或小便癃疼久亢/不泄而為白濁以小茴香澤瀉黄栢之類治之孰非
[001-70b]
 決之之/意歟是皆因其曲而直之也舉其槩則餘可推矣
 若以達為吐以發為汗以泄為解表利小便以奪為
 下以折為抑其冲逆然固然於經義恐猶未盡善也
 且後文又曰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
 之愚謂過者淫勝之謂也折之者謂裁之也如木勝
 助之以辛火勝助之以醎之類投其畏而伐之故曰
 五臟一有不平所勝平之遞相濟養交互剋伐此之
 謂也
[001-71a]
  論嘔血
生生子曰經云怒則傷肝甚則嘔血并飱泄又曰心主
 血肝藏血脾統血怒氣上逆則脾氣受傷所藏所統
 之血皆妄行而錯亂也古方有用芎附飲治之而効
 者良由川芎香附能調肝氣氣和而血歸經也丹溪
 有用桂五錢為末泠水調服者緣桂能和榮衞通血
 脉木得桂而枯且又為從治之法故不獨恃寒&KR0565
 治也必須㕘之脉証如脉微弱虚軟精神疲憊急當
[001-71b]
 獨參湯進之如脉洪大絃長有力精神不倦或覺胸
 中氣塞或血是紫黑塊者當以承氣湯下之此釜底
 抽薪法也若勢緩而色鮮紅宜以葛可久十灰散阿
 膠血餘灰之類止之或調氣或下或止全在臨症活
 法勿得執一以戕生也
滑伯仁曰血溢血泄諸蓄妄証其治也予率以桃仁大
 黄行血破瘀之劑以折其銳而後區别治之或問失
 血復下虚何以當行血破淤之劑予曰血既妄行迷
[001-72a]
 失其道不去蓄利則以妄為常曷以禦之且去者自
 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且如婦人行經有五六日不
 止者有十數日不止者可見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也
 乳婦亦然
生生子曰時師治血愛用寒涼每每畏用溫補二法亦
 偏見也夫有寒當溫有虚當補聖哲不能廢其規但
 要體認切當毋輕舉也假使胃寒或久為寒涼所激
 以至血不歸經不溫可乎暴吐暴衂昏運軟倒不補
[001-72b]
 可乎故王海藏治飲冷傷脾吐血以理中湯理治中
 脘分利隂陽此亦理治内衂之法也羅大無曰理中
 湯能止傷胃吐血以其方最理中脘分利隂陽安定
 血脉葛可久治吐血昏運用獨參湯仲景曰血脫益
 氣東垣曰陽生隂長皆有㫖趣實法在當用而用也
 設若隂虚火動咳嗽已久肺有伏火痰帶血絲或紫
 色血屑又當滋隂潤肺開鬱清痰而前劑未敢以輕
 試也是知咳血嗽血痰帶血絲惟當滋隂潤肺為先
[001-73a]
 暴吐昏運却宜補虚溫脾為最全在體察病源勿致
 偏癖斯為良師
滑伯仁曰諸見血非寒証皆以為血熱迫遂至妄行然
 皆復有所挾也或挾風或挾濕或挾氣又有因藥石
 而發者其本皆然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則梔子
 黄芩黄連芍藥犀角蒲黄而濟以生地牡丹皮之類
 胃血古人有胃風湯正是以陽明火邪為風所扇而
 血為之動中間有桂取其能伐木也若蒼术地榆白
[001-73b]
 芍藥之類而濟以火劑大腸血以手陽明火邪為風
 為濕也治以火劑風劑風能勝濕也如黄連芩芍藥
 栢皮荆芥防風羗活之類兼用雞冠花則述類之義
 也
又曰驚而動血者屬心怒而動血者屬肝憂而動血者
 屬肺思而動血者屬脾勞而動血屬腎
  論咳血
生生子曰咳血多是火鬱肺中治宜清肺降火開鬱消
[001-74a]
 痰咳止而血亦止也不可純用血藥使氣滯痰塞而
 鬱不開咳既不止血安止哉設下午身熱而脉細數
 此真隂不足當清上補下
  論齒衂
生生子曰有姪女十歳因毁齒動搖以宁麻摘之血因
 出不止以小瓦盆盛之一日夜積十一盆用末藥止
 其處少頃復從口中吐出身亦不倦亦事之希覯也
 可見人身之血不可測量胗其脉皆洪大有力以三
[001-74b]
 製將軍末子二錢用枳殻湯少加童便調下是夜之
 半去黑糞數塊其血頓止再不復發後又見一男子
 每齒根出血盈盆一月一發百藥不効歴十餘月毎
 發則昏昧知其人好飲投前劑一服而安又一老嫗
 患此一發五七日一日約有升餘投前劑亦安所下
 皆有黑糞是知此疾多陽明熱盛所致者緣衝任二
 脉皆附陽明陽明者多氣多血之經也故一發如潮
 湧急則治其標故投以釜底抽薪之法應手而愈要
[001-75a]
 知腎虚血出者其血必㸃滴而出齒或攸攸而疼必
 不如此之暴且甚有餘不足最要詳認
  顫振
  有謂作諸禁鼓慄者非也諸禁鼓慄乃闘牙戰搖
  似寒而實熱也夫顫振乃兼木氣而言惟手足肘
  前戰動外無凜慄之狀
生生子曰顫振者人病手足搖動如抖擻之狀筋脉約
 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内經云諸風掉眩皆
[001-75b]
 屬肝木木主風風為陽氣陽主動此木氣太過而剋
 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諸陽之末木氣鼓之故動經
 謂風淫末疾者此也亦有頭動而手足不動者葢頭
 乃諸陽之首木氣上冲故頭獨動而手足不動散於
 四末則手足動而頭不動也皆木氣太過而兼火之
 化也木之畏在金金者土之子土為木剋何暇生金
 素問曰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
 二火由是木挾火勢而寡於畏反侮所不勝直犯無
[001-76a]
 憚難經謂木横乗金者是也此病壯年鮮有中年已
 後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隂血不足少水不能滅
 盛火極為難治前哲畧不及之惟張戴人治新寨馬
 叟作木火兼痰而治得效遇此症者當㕘酌厥㫖而
 運其精思云
  明火篇
生生子曰内經氣交變大論篇云南方生熱熱生火其
 令熱其變消爍其災燔炳運氣五行生死順逆篇曰
[001-76b]
 火主於南應夏火之為言化也言能化生萬物也六
 氣之中君火為二之氣經以熱稱之相火為三之氣
 經以暑稱之暑之與熱皆火令也六化篇曰在地成
 形在天為氣行有五而氣有六以分君火相火之化
 六氣化者謂寒暑燥濕風火也乃天之元氣六氣皆
 有一化舉大槩也君火之化熱主春末夏初行暄淑
 之令而不行炎暑應君之徳也相火之化暑主於夏
 夏之為言大也與午同意炎暑乃行人有觸其氣者
[001-77a]
 皆令氣之病也當從四時令氣之治非病機中五臟
 厥陽之火同治也五臟厥陽之火所致之疾當從病
 機之治葢令氣之火自外而治者病機之火自内而
 生者内外致疾之原不同則治法當合求其所屬矣
 病機出至真/要大論篇
  丹溪相火篇議
生生子曰火為五行之一化生之機在天在人不可一
 日而無諸書雖往往於雜症中言之然未有能分君
[001-77b]
 相之名及明令氣之序是以多認隂火為相火又有
 以五志之火為相火即明達精詣如丹溪而格致餘
 論相火篇亦以龍雷之火為相火又分君火為人火
 相火為天火愚甚惑焉嘗按内經隂陽應象大論篇
 有壯火氣衰少火氣壯之言天元紀大論篇有君火
 以名相火以位之言並無天火人火龍雷火之說至
 丹溪而始言之何哉愚度丹溪之意既謂肝腎之隂
 悉具相火是以指肝腎之隂火為相火又曰見於天
[001-78a]
 者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之氣或以龍雷
 皆動物凡動皆屬火故以相火為天火耶假若以動
 皆屬火而遂以相火為天火然則君火亦有動之時
 也獨不可屬之天哉愚謂火為造化生息之機不能
 不動第不可以妄動火有天人之分不可以君相分
 屬天人何言之葢天有六氣君火主二之氣相火主
 三之氣是君相皆可以天火稱也人有十二經十二
 經中心為君火包絡三焦為相火是君相皆可以人
[001-78b]
 火稱也故以天之六氣言則二之氣三之氣歳歳若
 是為亘古不易之常運以人身言則心為君火包絡
 三焦為相火亦亘古不易之定論君火相火皆有定
 體以裨助生生不息之功不可一日而無故曰天非
 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若彼肝腎雖皆
 有火乃五志之淫火而非五行之正火致人疾而為
 元氣之賊不可一日而有也今丹溪不以六氣之火
 為天火而以肝腎隂火為龍雷之火為天火不以七
[001-79a]
 情所感之火為人火而以君火為人火夫肝藏血腎
 藏精彼謂悉具相火愚不知其何所見也且經以君
 火主春末夏初二之氣以熱稱之丹溪乃謂經以暑
 與濕言之夫暑屬三之氣濕屬四之氣各有主之者
 與君火何預經以相火主三之氣以暑稱之丹溪乃
 言經以火稱之謂其暴悍酷烈於君火指為元氣之
 賊大與經㫖相牴牾所以然者良由認相火未真故
 其立言支離多病前後自相矛盾至於君火以名相
[001-79b]
 火以位之言亦不能暢條其義夫君火以名者葢以
 君雖屬火然至尊無為惟正火之名故曰君火以名
 相火以位者葢相宣行火令而守位稟命故曰相火
 以位猶之宰相奉行君令為職位所宜然也彼於相
 之名義未明是以相火之論未當也愚始閱此篇疑
 非丹溪之筆已而詳玩筆勢與其他譔著相類或出
 於一時之意見未遑稽考不然登梓時亦未暇校正
 竄易耶設今不為辨校則後之學者不知從丹溪之
[001-80a]
 長徒執迷其隂火為相火之說卒之認相火為賊火
 不知以五志之火為賊火其悞人也甚矣遡丹溪初
 心本欲開後之聾瞽不知此論使聾瞽者益聾瞽也
 愚故願為丹溪之忠臣不憚辯駁者正欲成丹溪惠
 後之心又何暇計僭踰之罪哉同志者幸亮之
  泄瀉辨
生生子曰按泄瀉二字取義必有輕重非一症而無分
 别者也何也據書有云泄者有云瀉者有云泄瀉者
[001-80b]
 假使無分别經何分言之若是愚謂糞出少而勢緩
 者為泄若漏泄之謂也糞大出而勢直下不阻者為
 瀉傾瀉之謂也姑㕘出以俟明哲正焉
  防暑論
生生子曰欲防夏之傷暑者在於冬之藏精也暑者火
 令也人與天地同一槖籥故天地之氣有升降人之
 氣亦隨之夏月六陽之氣盡出於地人之腹亦地也
 氣浮於外腹中虚矣虚而勞動不常則病生焉况人
[001-81a]
 不善攝生者多於冬月陽氣潛藏之時斵喪過甚精
 氣虚竭精氣者天真本然之氣也積此為來春發生
 之本本一虚竭則生元絶矣經曰冬不藏精者春必
 病溫夏必煎厥人有春末夏初患頭痛體熱食少自
 汗怠惰嗜卧者此注夏病也仲景謂春夏劇秋冬差
 者是也暑為盛夏火令之極陽氣既浮隂血又竭幾
 何不病苟或攝養不常動勞失矩氣血復耗神將何
 依於是卒暴僵仆迷悶霍亂之症叠出不已孫真人
[001-81b]
 教人以五月常服生脉散葢謂脉者氣血之先氣血
 者人之神也火令熱傷元氣以人參能補天真之元
 氣也五味收歛浮散之氣不使飛越又能滋肺補腎
 庶免二臟真隂枯竭以門冬復脉通心生津潤燥三
 味和協同為補劑名曰生脉散是亦救其冬不藏精
 之失也雖然施於氣厚未病之先力則易為若稟弱
 既病者抑亦難矣故善防暑月之病者不若保腎水
 於冬月未病之先也東垣論暑兼脾胃虚弱而言甚
[001-82a]
 為詳悉丹溪載夏月伏隂在内戒用燥熱玉機微義
 與載籍間所載暑病尤班班焉皆當細玩學者能潛
 心貫而通之無餘蘊矣
  痿論
生生子曰世之病痿者甚多而治痿之法甚少攷之内
 經且特立篇目非泛常摠括病機者倫也治法之少
 由後人或未能盡悉經㫖今按内經皆以氣熱為五
 痿受病之胎則可見痿之病本皆自氣熱中來也何
[001-82b]
 者痿躄之始五臟因肺熱葉焦傳相遞染緣肺者統
 諸氣心之蓋臟之長君之相傅而治節之所由係焉
 五痿之疾殆肺之一氣流傳猶宰相承一㫖以令天
 下也觀其獨取陽明為治不以五痿異者此又可見
 以肺熱為本而五痿為標故治獨取陽明是謂定於
 一也此取字有教人補之之意非所謂攻取也葢陽
 明乃五臟六府之海主潤宗筋又衝脉者經脉之海
 與陽明合於宗筋隂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
[001-83a]
 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脉而絡於督脉陽明虚則宗筋
 縱帶脉不引故足痿不用兹補其陽明使谷氣充衝
 脉盛帶脉引宗筋潤是以能束骨而利機關故其治
 獨取陽明而不以五痿異也既得以熱字為本陽明
 為用臨症處方則在人自擴充之書曷能盡所言哉
丹溪曰内經痿論肺熱葉焦五臟因而受之發為痿躄
 又曰諸痿皆屬於肺指病之本在肺也或曰内經治
 痿之法獨取陽明何也曰諸痿生於肺熱只此一句
[001-83b]
 便見治法大意經曰東方實西方虚瀉南方補北方
 此固是就生尅言補瀉而大經大法不外乎此五行
 之中惟火有二腎雖有兩水惟其一陽常有餘隂常
 不足故經曰一水不能勝二火理之必然金體燥而
 居上主氣畏火者也土性濕而居中主四肢畏木者
 也火性炎上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
 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木性剛急肺受邪熱則金
 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土得木邪而傷矣肺熱
[001-84a]
 則不能營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
 病作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
 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
 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
 駱龍吉亦曰風火相熾當滋腎水東垣先生取黄栢
 為君黄蓍等藥為輔佐而無一定之方有兼痰積者
 有濕多者有熱多者有濕熱相半者有挾寒者臨病
 製方其善於治痿乎雖然藥中肯綮矣若將理失宜
[001-84b]
 聖醫不治也但是患痿之人若不淡薄滋味吾知其
 必不能安全也
生生子曰劉宗厚謂治痿方多缺畧者皆因混入中風
 條内故也此皆承丹溪治痿不得作風治斯言深得
 病㫖風乃外入者故當逐散痿則内藏不足所致治
 惟有補而已但丹溪痿篇中既以内經治痿獨取陽
 明之說設為或問矣乃不答所以取陽明之㫖而以
 難經瀉南補北之法摘為治痿之方斯亦法外變通
[001-85a]
 之意第不思所問取陽明之義竟何所發明是欲彰
 之而復蔽之也胡不曰陽明者胃也坤土也萬物之
 所以資生焉為脾之表脾胃一虚肺氣先絶肺虚則
 不能宣通藏腑節制經絡必胃厚則脾充脾充則能
 布散津液使臟腑各有所稟受四肢徤運如是則何
 有於葉焦何有於痿躄也要知痿之終始只在肺胃
 之間而已矣肺熱葉焦則不能節制諸經胃氣虚弱
 則腑臟無所受氣帶脉不引宗筋枯槁而痿躄之所
[001-85b]
 由兆故内經治痿所以獨取乎陽明也以陽明為五
 臟六腑之海也獨之一字是謂足可以盡其治之辭
 彼丹溪瀉南補北之法或可以施肺腎之痿其於肉
 痿敢試之乎經曰肌肉濡漬痺而不仁發為肉痿啓
 𤣥子註曰肉屬於脾脾惡濕濕著肌肉則衞氣不營
 故發為肉痿也據此則瀉火補水之法可得以槩治
 肉痿乎否也丹溪天資甚高筆力尤徤凡天資高者
 或一時之興隨筆成文或自執己見以為是不復更
[001-86a]
 撿觀篇後盛贊東垣治痿之善即可以見其天分惜
 乎不以東垣之善返照未免自是之為累歟
  癲狂癎辨
生生子曰諸書有言癲狂者有言癲癎者有言風癎者
 有言風癲者有言驚癎者有分癲癎為二門者畧無
 定論究其獨言癲者祖内經也言癲癎言癲狂者祖
 靈樞也要之癲癎狂大相逕庭非名殊而實一之謂
 也靈樞雖編癲狂為一門而形症兩具取治異途較
[001-86b]
 之於癎又不相侔矣諸書有云大人為癲小兒為癎
 此又大不然也素問謂癲為胎病自母腹中受驚所
 致今乃曰小兒無癲可乎癎病大人歴歴有之婦人
 尤多予故據經文分為三目庶治者有所辨别云
  明癲症
夫癲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言語
 有頭無尾穢潔不知積年累月不愈俗名曰心風此
 志願高大而不遂所欲者多有之
[001-87a]
  明狂症
夫狂者猖狂之謂也言其病之發猖獗剛暴有如傷寒
 論陽明大實發狂罵詈不避親疎甚則登高而歌棄
 衣而走踰墻上屋持刃執棍日夜不止狎之則笑忤
 之則怒如有邪依附者是也
  明癎症
夫癎時發時止者是也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
 或因驚或因怒而動其痰火發則昏昧不知人事耳
[001-87b]
 無所聞目無所見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瘈瘲抽
 掣目作上視或口眼歪斜或口作六畜之聲將醒時
 必吐涎沫彼癲狂皆無以上証也用此辨之亦易詳
 明大抵皆痰火所致
  鼻鼽
生生子曰按鼻鼽一症今人患者甚多攷諸古方鮮有
 言其病因者惟丹溪曰火攻肺虚鼻鼽少隂司天熱
 氣下臨肺氣上從鼽衂鼻窒又云少隂司天熱淫所
[001-88a]
 勝民病鼽衂𡁲嘔又云少陽司天火淫所勝甚則鼽
 衂又歳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鼽𡁲又曰陽明所至
 為鼽𡁲據運氣皆以火熱司令為言火尅金熱傷肺
 葢以鼻為肺之竅也雖云少隂少陽熱火司令之年
 為病然亦只是腸胃素有痰火積熱者乃有此感也
 不然火熱主令之歳三年之内曷嘗無之未嘗人人
 有此病也吾故曰必腸胃素有痰火積熱者然後有
 此感也何者大腸肺之府也胃五臟之所受氣者也
[001-88b]
 内經曰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鼻主無形者經曰
 清氣通於天又曰鼻主天氣愚謂腸胃設無痰火積
 熱則其平常上升之氣皆清氣也縱火令之年何豫
 耶若夫腸胃素有痰火積熱則其平常上升之氣皆
 氲而為濁耳金職司降喜清而惡濁今受濁氣熏蒸
 凝聚既久壅遏鬱結而為痰涕至於痔珠瘜肉之類
 皆由積久燥火内燔風寒外束隧道壅塞氣血升降
 被其妨礙澆培彌厚猶積土而成阜也據運氣云云
[001-89a]
 純以火熱司令之歳火氣下臨肺氣上從乃成鼻鼽
 𡁲衂之症假令水濕司令之歳必無鼻鼽𡁲衂而鼻
 鼽𡁲衂之症必待火熱司天之歳而能成耶噫如斯
 而談則鑿矣觀仲景傷寒論太陽症當與麻黄湯不
 與者必成鼻衂又見今人每每感風寒隨時鼻塞濁
 涕及素有鬱熱者微觸風寒即鼻塞𡁲涕或調理失
 宜積年累月竟成鼻鼽鼻淵者往往有之内經曰膽
 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又曷嘗必待火熱司令而後
[001-89b]
 始致此病耶愚故曰必腸胃素有痰火積熱又值火
 熱當權之年内外之火夾攻於此時有甚耳或曰子
 以運氣之言為不足徵歟何今之按天時占歳候與
 夫騐豐旱及諸星卜家動輙取應吾恐後之吹毛者
 將藉此以非子矣子曷逃乎予曰愚亦深知僣踰為
 非而無所逃也愚又奚敢謂運氣為不足徵也夫運
 氣云者指歳運火令當權所不勝者受邪是大畧以
 理該之也否則咳嗽吐血肺癰等症又何莫而非火
[001-90a]
 尅金之候耶愚之所謂腸胃痰火積熱者即病因也
 於運氣有所覈而無相悖戾焉知我者其鑒諸
  鼻淵俗名/腦漏
生生子曰按書云鼻流清涕者為鼻鼽流濁涕者為鼻
 淵内經氣厥論篇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
 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衂衊瞑目故得之氣厥也啓
 𤣥子註曰厥者逆也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
 如彼水泉故曰鼻淵也足太陽脉起於目内眥上額
[001-90b]
 交巔上入絡腦足陽明脉起於鼻交頞中傍約太陽
 之脉今腦熱則足太陽逆與陽明之脉俱盛薄於頞
 中故鼻頞辛也辛謂酸痛予嘗以防風通聖散除硝
 黄其滑石石膏減半倍加辛荑花先服三五帖再用
 此為丸每服七十丸早晩白湯吞服半斤則瘳矣
 
 
 醫㫖緒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