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d0007 農政全書-明-徐光啟 (WYG)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農政全書卷四
            明 徐光啓 撰
  田制
   𤣥扈先生井田攷
[004-2a]
周禮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
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
而令貢賦
 王禎曰按古制井田九夫所治之田也鄉田同井井
 九百畆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十為終終十為同積
 萬井九萬夫之田也井間有溝成間有洫同間有澮
 所以通水於川也遂人盡主其地歲出税各有等差
 以治溝洫
[004-2b]
 陳祥道曰三屋為井井方一里九夫四井為邑邑方
 二里三十六夫十六井為丘丘為四里百四十四夫
 六十四井為甸甸方八里五百七十六夫二百五十
 六井為縣縣方十六里二千三百四夫一千二十四
 井為都都方三十二里九千四百十六夫
考工記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
尺深尺謂之&KR0850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九夫
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
[004-3a]
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㝷深二仞
謂之澮專達于川凡天下之地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焉
大川之上必有涂焉
 注曰三夫為屋屋具也一井之中三屋九夫三三相
 具以出賦税共治溝也方十里為成成中容一甸甸
 方八里為出田税緣邊一里治洫方百里為同同中
 容四都六十四成方八十里出田税緣邊十里治澮
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
[004-3b]
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干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
上有路以達于畿
 注曰十夫二隣之田百夫一鄼之田千夫二鄙之田
 萬夫四縣之田遂溝洫澮皆所以通于川也萬夫者
 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九而方一同以南畆圖之則遂
 從溝横洫從澮横九澮而川周其外焉去山陵林麓川
 澤溝瀆城郭宮室涂巷三分之制其餘如此以至于
 畿則中雖有都鄙遂人盡主其地
[004-4a]
司馬法六尺為歩歩百為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
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十成為終十終為同
書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
左氏傳曰少康之在虞思有田一成有衆一旅
 按蔡氏註書畎澮之制但據周禮言之葢虞夏之制
 已無所考然少康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與一甸六十
 四井五百一十二家之數畧同則田制亦不甚異也
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畆而
[004-4b]
徹其實皆什一也
 陳祥道曰夏商周之授田其畆數不同何也禹貢於
 九州之地或言土或言作或言乂葢禹平水土之後
 有土見而未作有作焉而未乂則于是時人工未足
 以盡地力故家五十畆而已㳂歴商周則田浸闢而
 法備矣故商七十而助周百畆而徹詩曰信彼南山
 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曽孫甸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畆
 則法畧于夏備于周可知矣
[004-5a]
 劉氏曰王氏謂夏之民多家五十畆而貢商之民稀
 家七十而助周之民尤稀家百畆而徹熊氏謂夏政
 寛簡一夫之地税五十畆商政稍急一夫之地税七
 十畆周政極煩一夫之地盡税焉而所税皆十一賈
 公彦謂夏五十而貢據一易之地家二百畮而税百
 畆也商七十而助據六遂上地百畆菜五十畆而税
 七十五畆也周百畆而徹據不易之地百畆全税之
 如三子之言則古之民常多而後世之民愈少古之
[004-5b]
 税常輕而後世之税愈重古之地皆一易而後世之
 地皆不易其果然哉
𤣥扈先生曰按三代制産多寡不同諸家之説互異劉
氏一首疑之夫謂古民多後世之民少必不然也生人
之率大扺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則不得减
唐虞至周養民幾二千年雖其間兼并者歲有度不能
减生人之半二代革命所殺甚少春秋時所殺亦少直
至戰國乃殺人以數十萬計此皆唐虞之代所留也度
[004-6a]
殷時人當數十倍於夏周時數十倍於殷耳安得謂古
時人多而後世少乎且禹驅蛇龍以居人謂人多而田
少欲多授而不足無是理也謂古税輕後税重此無從
辨其然不然但如熊氏之説則夏商皆二十税一矣乃
既賦田于民乂有税有不税而所税者必于十一此成
何政體乎亦無是理也謂古地一易而後世之地不易
此於理宜有之何者人少地多則歲易人多地少則不
易耳但如賈公彦之説則夏實二百畆而貢殷實百五
[004-6b]
十畆而助即歲易者以二當一亦當言百畆奈何二百
畆而反謂五十畆乎亦無是理也三家之言大都曲説
劉氏之疑民多少是也而疑歲易之田亦誤以愚意言
之此其間有一可論有一不可論嘗考尺度畆法周之
百畆當今田二十四畆五分有竒而已若夏尺夏畆與
周等者其五十畆當今田十二畆有竒而已而謂足以
食八口之家乎且聖王制産必度民之力可治必度民
之用可足何至夏周之間所差一倍非夏之民勤于食
[004-7a]
則周之民勤于力矣此其尺度畆法必有異同乃夏商
之故今不可考也此所謂不可論者也其可論者則三
代聖王所為厚于民者非以多予之田為厚而以少與
之田為厚譬食小兒者非以多予之食為愛而以少予
之食為愛也語曰務廣地者荒詩曰無田甫田惟莠驕
驕故后稷為田一畆三畆伊尹作為區田負水澆稼古
之治田者盡力盡法而不務多大禹時稷為農師未久
也於是洪水初治作乂之土甚多深恐其民務于廣地
[004-7b]
以致荒蕪故限田五十不得踰制而使精于其業人人
用后稷之法即此五十之田可以足八口之食矣治田
既少業既耑精積久之後因生便巧如后稷之耕兩耜
為耦其孫叔均遂作牛耕是也便巧既多人力有餘至
于殷周遂以漸加多而其田亦治故由七十而至于百
畆要使人之力足以治田田之收足以食人必不至于
務廣而荒耳然周人治田既稍廣畜積必倍多故周禮
能以九年耕餘三年之食矣今世貧人無卓錐而廣虛
[004-8a]
之地數口之家輒田二三百畆鹵莽滅裂豐年則為薄
收水旱則盡荒矣此上之無法以教之無制以限之故

[004-9a]
 
 
 
 
 
 
 
 
[004-9b]
考尺度按古者度以絲起隋志曰蠶所吐絲為忽十忽
為秒十秒為毫十毫為釐十釐為分考工記玉人璧羨
度尺好三寸以為度好三寸所以為璧也好璧之/孔也裁其
兩旁以益上下所以為羨也袤十寸廣八寸所以為度
尺也則是十寸八寸皆為尺矣以十寸之尺起度則十
尺為丈十丈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㝷倍㝷
為常此周制也自漢以來世無正尺律度量衡靡有孑
遺度無自起儒先所謂子榖秬黍中者徒有空言了無
[004-10a]
實驗心竭于思口弊于議不能决也惟晉大始中中書
監荀朂尺挍古物七品多合一曰姑洗玉津二曰小呂
三曰西京銅望臬四曰金錯望臬五曰銅斛六曰古錢
七曰建武銅尺依尺鑄律時得漢時故鐘吹律命之皆
應然時好推遷諸代異制隋書載尺十有五等以荀尺
為本大槩周尺漢劉歆尺建武銅尺宋祖冲之所傳尺
皆與荀氏一體他如晉田父玉尺漢官尺魏杜夔尺晉
後尺魏前尺中尺後尺東魏後尺銀錯銅龠尺後周玉
[004-10b]
尺宋氏尺萬寳常水尺劉曜渾儀尺梁朝俗間尺各與
荀互異自隋以來荀尺亦莫傳用唐有張文收律尺有
景表尺五代有王朴律尺宋則太府寺有尺四等又高
若訥嘗挍古尺十五等李照胡翼之鄧保信各有黍尺
崇寧中魏漢津乞用聖上指尺又紹興中内出金字牙
尺二十八遂以其中皇祐二年所造大樂中黍尺作景
鍾然不知以何法累黍程正叔定周尺以為當省尺五
寸五分弱而省尺之度卒難攷詳朱元晦家禮載司馬
[004-11a]
氏及攷定雅樂黄鐘尺不明言長短則周尺之制迄無
成説獨丁度建言歴代尺度屢改惟劉歆鑄銅斛之世
所鑄錯刀大泉五十王莾天鳯中鑄貨布貨泉之類不
聞後世有鑄者遂以此四物參挍分寸正同况經籍制
度皆起周世劉歆術業之博祖冲之筭數之妙晉荀氏
之詳密既合姬周之尺則最可法者焉但惜其事㝷罷
竟不施用今試以諸品泉刀攷之按漢志王莾更鑄大
錢徑寸二分文曰大泉五十天鳯五年作貨布長二寸
[004-11b]
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
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曰貨左曰布貨泉徑一
寸文右曰貨左曰泉以貨布一分為率㕘較其首身足
枝長廣之數以為尺又以大泉之寸二分貨泉之徑寸
較之彼此毫釐無差足明丁之議為至當而丁尺荀尺
漢尺周尺一然無異諸家影響之説悉可廢矣葢古人
制度必徵實乃信非可以揣摩定非可以口舌争不見
古物而欲知古人之制自不可得荀丁二氏蹠實之見
[004-12a]
千載同符今荀氏所攷古物七事多不可得而漢錢傳
于世者則往往有之據此以求周漢之度以㝷昔人定
律制器營室分田之數殆為灼然無疑者也
計周尺一尺當今浙尺八寸當今織染所欽降金星牙
尺六寸四分自後田畆俱以周尺計定别用今尺凖之
[004-13a]
 
 
 
 
 
 
 
 
[004-13b]
司馬法六尺為歩
 每歩積三十六尺
[004-14a]
 
 
 
 
 
 
 
 
[004-14b]
司馬法歩百為畆
考工記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
尺深尺謂之&KR0850
 古者耜一金兩人并發之其壟中曰畆畆上曰伐伐
 之言發也&KR0850與伐高深廣各尺一畆之中三&KR0850三伐
 廣六尺長六百尺以此計畆故曰終畆曰竟畆鄭注
 畆方百歩者非是
 每一畆積三千六百尺
[004-15a]
 古之一畆以尺計得面方六十尺自之得積三千六
 百尺以下畆法俱折/方取易筭故
 以歩計得面方十歩自之得積百歩
 今時畆法以歩計得面方十五歩四分九釐一毫九
 絲三忽二微零自之得積二百四十歩為畆
 六尺為歩以尺計得面方九十二尺九寸五分一釐
 六毫零自之得積八千六百四十尺為畆以三十六
 尺而一得積二百四十歩
[004-15b]
 五尺為歩以尺計得面方七十七尺四寸五分九釐
 六毫零自之得積六千尺為畆以二十五尺而一得
 積二百四十歩
 以丈計畆得面方七丈七尺四寸五分九釐六毫自
 之得積六十丈為畆以二尺五寸而一得積二百四
 十歩
 古之一畆以今法凖之每浙尺八寸凖古一尺得面
 方四十八尺自之得積二千三百零四尺以今畆法
[004-16a]
 八千六百四十尺而一得田二分六釐六毫六絲六
 忽零
 以六尺為歩計之得面方八歩自之得積六十四歩
 以今畆法二百四十歩而一得田二分六釐六毫六
 絲六忽零後言浙尺凖古其尺/法歩法畆法俱倣此
 若以牙尺六寸四分凖古一尺得面方三十八尺四
 寸自之得一千四百七十四尺五寸六分以今畆法
 六千尺而一得田二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
[004-16b]
 以五尺為歩計之得面方七歩六分八釐自之得積
 五十八歩九分八釐二毫四絲以今畆法二百四十
 歩而一得田二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後言牙尺凖/古其尺法歩
 畆法俱/倣此
[004-17a]
 
 
 
 
 
 
 
 
[004-17b]
司馬法畆百為夫
周禮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逕
攷工記匠人為溝洫廣尺深尺謂之&KR0850田首倍之廣二
尺深二尺謂之遂
 徑廣二尺
 每百畆積得一萬歩三十六萬尺
 面方六百尺加遂徑八尺共六百零八尺自之得三
 十六萬九千六百六十四尺内夫積三十六萬尺為
[004-18a]
 田百畆遂逕積九千六百六十四尺得二畆六分八
 釐四毫一六
 古之百畆今浙尺畆法筭得二十六畆六分六釐六
 毫六絲六忽一六
 遂徑七分一釐六毫
 今牙尺筭得二十四畆五分七釐六毫
 遂徑六分五釐九毫七絲
[004-19a]
 
 
 
 
 
 
 
 
[004-19b]
司馬法夫三為屋
 屋具也一井之中三三相具出賦税共治溝也
 屋之廣長或傍遂溝洫澮不同今以兩濶加溝畛兩
 長一作溝畛一作遂徑計之
 長一千八百二十四尺濶六百十二尺自之得積一
 百一十一萬六千二百八十八尺共三百十畆七釐
 九毫三六
 若以兩濶加溝畛兩長加遂徑計之
[004-20a]
 長一千八百一十六尺濶六百十二尺自之得積一
 百一十萬九千七百八十二尺共三百零八畆三分
 七釐三毫一二
[004-21a]
 
 
 
 
 
 
 
 
[004-21b]
司馬法屋三為井
 井方一里九夫
 遂人十夫有溝溝上有畛
考工記匠人為溝洫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
之溝
 畛廣四尺
 一井之田面方一千八百尺加溝畛遂逕方一千八
 百二十四尺自之得積三百三十二萬六千九百七
[004-22a]
 十六尺
 内九夫積三百二十四萬尺為田九百畆
 溝畛積五萬七千八百五十六尺
 遂逕積二萬九千一百二十尺二積共二十四畆一
 分六釐
[004-23a]
 
 
 
 
 
 
 
 
[004-23b]
小司徒四井為邑
 邑方二里三十六夫
 一邑之田面方三千六百尺加溝畛遂徑面方三千
 六百四十尺自之得一千三百二十四萬九千六百
 尺
 内田積一千二百九十六萬尺為田三千六百畆溝
 畛遂逕積二十八萬九千六百尺得八十畆四分四
 釐四毫一六
[004-24a]
 
 
 
 
 
 
 
 
[004-24b]
小司徒四邑為丘
 丘方四里十六百百四十四夫
 一丘之田面方七千二百尺加溝畛遂逕七十二尺
 其面方七千二百七十二尺自之得積五千二百八
 十八萬一千九百八十四尺
 内田積五千一百八十四萬尺得一萬四千四百畆
 溝畛遂逕積一百零四萬一千九百八十四尺得二
 百八十九畆四分四釐
[004-25a]
 
 
 
 
 
 
 
 
[004-25b]
小司徒四丘為甸
司馬法井十為成
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
匠人方十里為成成間八尺深八尺謂之洫
 成方十里成中容一甸甸方八里出田税沿邊一里
 治洫四井為邑四登于甸甸方八里旁加一里故方
 十里甸之八里開方計之八八六十四井五百七十
 六夫出税旁加一里通亷隅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
[004-26a]
 夫治洫
 涂亦廣八尺
 一成之田面方一萬八千尺加洫涂溝畛遂逕一百
 八十四尺共一萬八千一百八十四尺自之得積三
 億三千零六十五萬七千八百五十六尺内積三億
 二千四百萬尺為田九萬畆餘積六百六十五萬七
 千八百五十六尺得洫涂溝畛遂逕共一千八百四
 十九畆四分四毫一六
[004-26b]
 一甸之田面方一萬四千四百尺自之得積二億零
 七百三十六萬尺為田五萬七千六百畆亷隅積一
 億一千六百六十四萬尺為田三萬二千四百畆共
 得出税田九萬畆
[004-27a]
 
 
 
 
 
 
 
 
[004-27b]
小司徒四甸為縣
 縣方二十里四百井三千六百夫
 一縣之田面方三萬六千尺加洫涂溝畛遂逕三百
 五十二尺共面方三萬六千三百五十二尺自之得
 積一十三億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七千九百零四尺
 内積一十二億九千六百萬尺為田三十六萬畆餘
 積二千六百四十六萬七千九百零四尺得洫涂溝
 畛遂逕共七千三百五十二畆一分九釐五毫二
[004-28a]
 
 
 
 
 
 
 
 
[004-28b]
小司徒四縣為都
 都方四十里一千六百井一萬四千四百夫
 面方四十里為都一都之田面方七萬二千尺加洫
 涂溝畛遂逕六百八十八尺共面方七萬二千六百
 八十八尺自之得積五十二億八千三百五十四萬
 五千三百四十四尺内積五十一億八千四百萬尺
 為田一百四十四萬畆餘積九千九百五十四萬五
 千三百四十四尺得洫涂溝畛遂逕共二萬七千六
[004-29a]
 百五十一畆四分八釐四毫一六
[004-30a]
 
 
 
 
 
 
 
 
[004-30b]
遂人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匠人方里為同同間廣二㝷深二仞謂之澮專達于川
 同方百里同中容四都方八十里岀田税沿邊十里
 治澮四甸為縣四登于同同方八十里旁加十里故
 方百里同之八十里開方計之八八六十四成六千
 四百井五萬七千六百夫出税旁加十里通亷隅三
 十六成三千六百井三萬二千四百夫治澮
 澮達于川川者大水通流非人力所治
[004-31a]
 道廣二㝷
 井田之制備于一同
 一同之田面方一十八萬尺加澮道六十四尺洫涂
 一百四十四尺溝畛七百二十尺遂逕八百尺共得
 面方一千七百二十八尺六而一得三萬零二百八
 十八歩自之得積九億一千七百三十六萬二千九
 百四十四歩以畆法積百歩而一得九百一十七萬
 三千六百二十九畆四分四釐内六十四成積五億
[004-31b]
 七千六百萬歩為田五百七十六萬畆亷隅三十六
 成積三億二千四百萬歩為田三百二十四萬畆共
 得出税田九百萬畆澮道洫涂溝畛遂逕共一十七
 萬三千六百二十九畆四分四釐
 若以面方一十八萬一千七百二十八尺自之得積
 尺三百三十億零二千五百零六萬五千九百八十
 四尺以畆法三千六百尺而一得田數與前術同
 今時浙尺八寸當古一尺六尺為歩二百四十歩為
[004-32a]
 畆筭得田二百四十四萬六千三百零一畆一分八
 釐四毫牙尺六寸四分當古一尺五尺為歩二百四
 十歩為畆算得田二百二十五萬四千五百一十一
 畆一分七釐一毫一絲七忽
 古之九百萬
 今浙尺二百四十萬畆
 今牙尺二百二十一萬一千八百四十畆
 古之澮道等十七萬三千六百二十九畆四分四釐
[004-32b]
 今浙尺四萬六千三百零一畆一分八釐四毫
 今牙尺四萬二千六百七十一畆一分七釐一毫一
 絲七忽
 
 
 
 
 農政全書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