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b0018 江南經畧-明-鄭若曾 (WYG)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經畧卷六上
            明 鄭若曾 撰
 鎮江府總論
[006-2a]
 
 
 
 
 
 
 
 
[006-2b]
  鎮江府總論
或問京口以西抵於石頭迢迢二百里山皆可踰踰則可以
窺留都京口以東抵於孟瀆港口七十餘里賊舟皆可入入
則可以犯江南鎮江之江防難矣若曾/曰不然南京臨江峭
壁千仞兩山夾岸如峩眉然其南天開一竇水由中行是為
采石四十里至太平此南北戰爭東南第一闗隘也賊若進
此繞至溧陽則宣歙東吳一帶聲援絶矣故保固留都之計
采石其上也京口石頭之間高峰逼岸宛如長城其内則諸
[006-3a]
山錯雜無城市可資擄掠其外則江岸峻絶不可登犯古今
曾有從此進兵者乎京口孟瀆之間沿江南岸或高峰横亘
或江沙泥淖或江中有洲長四五十里者有之一二十里者
有之障蔽兩涯直至河莊方可深入所謂二十八港者淺澀
短狹寇舶難以通行有識者只固守莊河而江防之大綱盡
之矣或又曰若而言留都之利害在采石江南之利害在河
莊而京口似無關繫焉用守乎曰惡是何言也鎮江者上為
留都輔郡下為吳越咽喉乃江南第一城也天下有事奸雄
[006-3b]
之所必争雖曰得其地未必可以犯留都但寇方犯江南
而吾兵欲保安留都屏捍江南非此則大掣肘何也采石
河莊者廟堂所深注意戍守必嚴寇計狡猾安知不由京
口而入從秣陵夾岡間道而行乎萬一賊據京口則東風
上潮片帆可以向采石西風落潮瞬息可以至河莊進退
縱衡維其所騁司兵柄者是當加意水陸而堅守鎮江也
  鎮江府疆界考
鎮江府禹貢揚州之域天文斗分野春秋時為吳地吳亡屬
[006-4a]
越越亡屬楚秦併天下為㑹稽鄣二郡之地自句曲以西屬
鄣郡句曲以東屬㑹稽郡東漢屬吳郡建安中孫權自吳徙
治丹徒號曰京城㝷遷都建業復於此置京督為重鎮焉圖/經
云其地因山為壘縁江為境爾雅曰丘絶高曰京因謂之京/口京口之名以此吳志孫策使孫河領兵屯京地又云魏臧
霸以輕船襲徐陵/皆指此地而言晉平吳為毘陵郡地統丹徒曲阿武進延
陵毘陵暨陽無錫七縣永嘉五年改為晉陵郡徙治丹徒元
帝渡江都建業於京口僑置徐兖州後雖徐州或鎮下邳或
鎮旴&KR0455姑孰皆置留局於京口時號為北府宋元嘉中以南
[006-4b]
徐州治京口又置南東海郡隋廢州及郡為延陵鎮屬蔣州
開皇中改置潤州㝷廢為延陵縣寰宇記開皇十五年罷延/陵鎮以蔣州之延陵永年
常州之曲阿三縣置潤州於鎮城葢取州東潤/浦以立名大業三年廢為江都郡之延陵縣唐武徳初復
曰潤州天寳初改丹陽郡乾元中復為潤州又陞為丹陽軍
建中初改號鎮海軍宋開寳末改鎮江軍㝷復為潤州政和
中以徽宗潛邸陞為鎮江府建炎南渡高宗駐蹕親閱水軍
於登雲門外紹興三十一年詔於鎮江權立行府元改鎮江
路屬江浙行省國初為江淮府後改鎮江府領縣三丹徒丹/陽金壇
[006-5a]
 府境廣四百七十里袤一百六十里
  鎮江府城池考
鎮江府舊城週圍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一丈九尺三國吳時
目為京城孫韶代伯父河守京城嘗繕治之晉宋以來因而
不廢唐太和中觀察使王璠始鑿外隍乾符中周寳自杭
徙鎮築羅城二十餘里國朝洪武元年命耿再成為帥請
因六朝舊城稍斂之甓以磚石自是雉堞巍然稱江南最
并建樓櫓營舖闢四門東曰朝陽南曰虎踞西曰金銀北
[006-5b]
曰定波并南北水關凡六門子城并東西夾城共長十二
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子城三國時孫權所築週圍六百
三十步内外皆甃以甓號鐵甕城晉郗鑒嘗修之王恭更
加改創南唐刺史林仁肇復修之東西夾城則唐所築也
  城
   週圍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六尺
  池
   自西門至南水關通漕河自北水關至拖板橋
[006-6a]
   通舟楫餘皆畜水耳
  陸門
   四座東南北三方皆二重惟西方三重門各有
   樓
  水闗
   二座南北各一
  敵臺
   六座
[006-6b]
  窩舖
   一百二十座
  雉堞
   三千八百五十五垜
    愚按此江南第一城也雖臨江滸而堅固難
    攻善守之可以捍蔽江南
   鎮江府守城官兵考
 鎮江衛指揮使司
[006-7a]
  洪武初建𨽻中軍都督府
    署在郡治大市西洪武十二年指揮僉事宋
    禮創 經歴司在衛署左 鎮撫㕔在衛署
    右 教塲在府城北一里北固山下
  指揮使一員 同知二員 僉事四員 鎮撫司
  鎮撫二員 經歴司經歴一員
  領所六
    左千户所營在道林寺後右千户所營在北
[006-7b]
    水闗側中千户所營在萬壽宫側前千户所
    營在表善寺側後千户所營在定波門内中
    右千户所營在金銀門内
   千户十八員内正千户六/副千户十二 百户六十員每百/户所
   設總旗二名/小旗十名
    現統軍舍餘丁三千九百三員名共屯田地
    十一萬七千二百二十一畆有竒
     按國初自丙申嵗取鎮江即元上萬户府
[006-8a]
     置元帥府以統士卒首命黔寧王沐英為
     守將繼命繆大亨為統軍元帥洪武建元
     耿再成為帥乃築今城未幾罷元帥府設
     守禦千户所既而又改為衛設指揮使司
     轄左右中前後中右六千戸所嘉靖九年
     江洋多盜特設提督沿江總兵官駐節本
     府統轄九江安慶蘇松海口衛所官軍悉
     聽節制事寧罷去十九年海冦秦璠王艮
[006-8b]
     竊據崇明南沙勢甚猖獗復設提督江淮
     總兵官改兵備道為總兵府駐劄近因倭
     警復設本府練兵指揮一員常川操練民
     壯兵勇共七百九十二員名快手四十九
     名軍餘八十二名丹徒等巡司弓兵四十
     名機兵五十六名共一千一十九員名指
     揮督同領哨千百户統領操練每遇春汛
     時月分為四枝一枝領住大港一枝領住
[006-9a]
     埤城一枝領住東津馬頭一枝領住西津
     馬頭無事往來巡哨遇警聽調截殺其鎮
     江衛軍舍餘丁聽該府掌印官調度守城
  巡江營官兵考
鎮江府東西二馬頭係皆大江逼近城郭乃要地也指
揮一員領有江操船隻分作二枝一枝泊守焦山以䕶
東津一枝泊守金山以護西津仍各分畨出哨北至𤓰
洲儀真以備江冦南至圌山安港以防海冦
[006-9b]
  總巡指揮一員
  領哨千户一員 百戸二員
   統領軍兵民壯四百八十名沙唬八槳等船一
   十六隻
  鎮江府守禦論
鎮江府城乃磚石甕三者所甃堅大可守但其中居民
多以營趂為生而鮮儲蓄中户以上家無一月之糧惟
積錢貿易隨時貴賤食其所息一旦有警城門不可以
[006-10a]
乆闔也須令府縣設法區處或將一嵗有餘兵餉乘時
賤買積至幾萬石汛畢無警則照時價給散各兵而扣
除其兵餉銀兩又令及時糴買定為常例庶兵食可足
而兵荒有備為鎮江守禦之長䇿也
[006-11a]


[006-12a]
  鎮江府備冦水陸路論
今之論京口者孰不曰水陸交㑹備冦當與蘇松常等
也殊不知三府州縣水路居多陸路每縣不過十之二
二而已水路多則必假舟楫而後濟陸地寡則去來可
以蹤跡而知故其為備也易若京口則自包港以西迢
迢二百餘里皆平原曠野賊若至此則四散奔突非有
闗隘可遏道路可稽也故惟奔牛以抵京口運河一帶
舟楫為宜自此之外皆從陸矣守禦之法須於大江阻
[006-12b]
截之其次則河莊包港圌山寇可登泊處所嚴於堵截
若縱令登陸而欲守險以扼之難矣哉
[006-13a]


[006-14a]
  丹徒縣總論
丹徒乃鎮江府附郭縣也若曾/昔聞之父老云地當南
北徃來之衝天下有事必固守乎此而後兵不得進京
口犯江南自今觀之大不然夫陸行擄掠者小冦也攻
城據邑之冦動以萬計必假舟楫而後行丹徒以東雲
陽以西兩岸髙聳如山謂之夾岡迢迢數十里隨處可
以堵截賊舟豈敢由此東行乎又聞𤓰儀京口為留都
之門户嚴扄乎此則海冦不能遡流而窺留都也亦大
[006-14b]
不然夫長江之闗隘在於京口之東第一層為狼山第
二層為靖江賊若過此揚帆而西恐非𤓰儀京口之所
能限也何也狼山靖江皆枕於大江之中結水寨屯重
兵南北兩岸相為應援遏賊甚易鎮江之金山無港収
泊不可以避颶風山小如卷石不能容衆非用武之地

  丹徒縣境考
丹徒縣本吳朱方邑按春秋左氏傳齊慶封奔吳吳子
[006-15a]
予之朱方說者以為朱方即今丹徒地理志言秦時望
氣者云其地有天子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人鑿坑以
敗其勢丹徒之名以此漢為丹徒縣屬㑹稽郡後漢屬
吳郡三國吳改為武進縣晉太康二年後為丹徒於此
置毘陵郡宋為南徐州治所隋省入延陵縣屬江都郡
唐復置丹徒縣屬潤州宋元屬鎮江國朝因之編户二
百七十里縣附於府其城即府城不另列城考
[006-16a]


[006-17a]
 
 
 
 
 
 
 
 
[006-17b]
  圌山險要說
圌山在鎮江府城東北六十里宋張世傑與元兵戰於/江中不利退保圌山即
此地/也屼峙江邉夙稱要害北與周家橋相對乃鎮江之
咽喉留都之門户設有把總兵船所宜控扼險阻嚴為
哨守者也詳著兵務議於後
  圌山兵務議
圌山屼峙大江濵素為險要之區嘉靖三十二年島冦
猖獗撫按奏請設把總一員統兵控扼部下兵船向分
[006-18a]
為四枝一枝住守黄山門哨至江隂靖江二縣界一枝
住守安港哨至黄山門團洲江北周家橋一枝住守圌
山洪北大洋以防江北之衝哨至安港順江洲等處一
枝不分汛地將靖江耆民與八槳網梭等船委官統領
充作先鋒逺為哨探直至狼山福山等處遇警即無分
晴雨晝夜飛報叅總以便聲援近復經操江都御史分
將江操前哨兵船防守圌山隘口中哨兵船防守大港
後哨兵船防守丹徒港鎮江衛江操指揮統領軍船防
[006-18b]
守金山該把總仍督遊兵領哨官統領兵船上至髙資
下至圌山北至三江㑹口常川聫絡哨守此其為備可
謂嚴且宻也已及查該總所轄上至髙資接句容縣龍
潭驛下至安港接武進縣孟瀆河自江上下延亘一百
二十餘里皆其信地其間最險要者中則圌山洪東則
安港北則順江洲也又照丹徒鎮係圌山内地守内地
而忘外險非計之得又黄山門去圌山頗逺若以圌山
兵與守彼處則江洋迢逓首尾相離未免有顧此失彼
[006-19a]
之患今須以兵船一枝泊守安港東哨至黄山門西哨
至大洋北哨至周家橋等處以一枝泊守圌山洪但此
處山形險惡水勢奔湍江底俱石不能下碇移泊大港
東哨至安港西哨至焦山北哨至順江洲以一枝泊守
順江洲南哨至大港北哨至三江㑹口西哨至姜家嘴
等處其巡江指揮統領江操官軍船隻分為二枝一枝
泊守焦山以䕶東津東哨至大港西哨至金山北哨至
𤓰洲等處一枝泊守金山以䕶西津東哨至焦山西哨
[006-19b]
至髙資巡司北哨至儀真等處遊兵官統領沙船亦分
為二枝一枝上至髙資下至大港往來巡哨以防江盜
一枝東至黄山門南抵孟瀆河北極三江㑹口西囘大
港往來巡哨以防海冦該總住守圌山大港從中調度
若賊由江北而來則周家橋三江㑹口為正兵而該總
與孟河為竒兵賊由江南而來則該總與孟河為正兵
而周家橋三江㑹口為竒兵各兵互相應援查該總汛
時則應駐劄圌山公廨日撥兵船哨守京口汛畢則復
[006-20a]
還京口城外書院内居住撥兵船哨圌山鎮江府務於
二處衙門俱修葺堅完俾得安居庶險要有守而緩急
無虞矣
   圌山營官兵考
  圌山把總一員
   領哨千户一員 百户三員 宣號報操官二
   員
   哨長三十六名 舵工三十六名 教藝哨長
[006-20b]
   六名 兵勇七百二十二名 把截操江快手
   民壯一百三十八名
   大小戰船四十七隻内大沙船七隻中沙船二
   十五隻小沙船四隻座營船二隻四哨座營船
   四隻划船五隻
[006-21a]
 
 
 
 
 
 
 
 
[006-21b]
  金焦二山險要說
京口為留都門户而金焦二山在京口之東西屹立大
江有左右䕶衛之義金山在大江中去郡城西七里長/山西北起為五州山至下鼻浦遂
入江突而為此山始名浮玊周必大謂此山大江環繞/風濤四起勢欲飛動故名一名互父山又名獲符山晉
破苻堅置其俘山下因名又名伏牛山唐志貢伏牛山/銅器亦名頭陀巖 焦山在郡城東北九里大江中與
金山並峙相去十五里以漢處士焦先所隠得名或名/譙山寰宇記通典皆有譙山戍宋之問詩戍入海中山
即此亦名浮玊巖石/有古刻浮玊山云云乃天造之險也賊舟若自東來過
圌山而西必經二山自江北而來亦必過二山盖往來
[006-22a]
必由之衝也須設兵船二枝分守乎此相為策應則豈
惟固京口之鎻鑰而南與下鼻浦遥為聲援遏賊西上
亦安䕶留都之一大樞要也
[006-23a]
 
 
 
 
 
 
 
 
[006-23b]
  丹徒鎮險要說
丹徒鎮即舊縣治也宋雍熙四/年置鎮西去府城一十八里北
至大江亦一十八里東西二港皆通大江鹽艖盜艘交
㑹之地賊若自大江而來乘潮突入甚易其地富饒可
以穴處夫鎮江在金陵東北二百里江山阻絶聲援難
繼金壇丹陽二縣亦僻在東南萬一賊據此鎮為巢東
南路絶郡城孤立比之他郡豈不尤為闗要哉所當特
設重兵增築營堡者也
[006-24a]
 
 
 
 
 
 
 
 
[006-24b]
  下鼻浦險要說
下鼻浦在鎮江府城西十八里有小墪二在浦東西長/髙二丈形類人鼻在口
下故/名北通大江南通留都故孫吳時特置刺姦一屯又
置幽州牧屯兵在此晉郄鑒為築浦西二壘非直為京
口掎角實通石頭聲援也後人以其地孤僻謂為古今
異宜愚意設防制勝夫亦有可講者
   丹徒縣巡司弓兵/數附
 丹徒鎮巡司
[006-25a]
  在府治東一十八里丹徒鎮東港口洪武元年建
  設弓兵四十名往來巡邏
 髙資鎮巡司
  在府治西四十里髙資鎮洪武元年建設弓兵四
  十名往來巡邏
 安港巡司
  在府治東九十里安港口洪武元年建設弓兵四
  十名往來巡邏
[006-25b]
 姜家嘴巡司
  在府治闕/六十里藤料沙洪武元年建設弓兵四
  十名往來巡邏
  丹徒縣倭患事蹟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
 四月賊犯郡城
  賊自下江而來千户沈宗玉王世臣迎擊之敗績
  而死賊遂登犯
[006-26a]
 五月官兵禦擊孟河之賊連戰大敗之
  賊自孟瀆河深入大肆猖獗總兵徐珏禦戰大破
  之賊死者三百餘人既而賊遁出江把總張成已
  邀擊復大敗之多所斬獲賊懼遁去
  無為州同知齊恩擊賊於圌山之北江中力戰死
  之
  賊犯上流恩奉臺檄率子孫叔姪兄弟凡十二人
  領兵赴敵一至圌山即身先士卒鼓衆而前殺賊
[006-26b]
  甚多賊畏懼奔潰恩乘勝逐北誤中賊伏與子尚
  文孫童叔仲實弟寳榮從子友良大卿家人錢鳳
  等力戰不屈俱死焉
   按是時賊鮮入江故數嵗中僅兩犯境不甚得
   志有備矣
 
 
 江南經畧卷六上
[006-27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經畧卷六下
            明 鄭若曽 撰
[006-28a]
 
 
 
 
 
 
 
 
[006-28b]
  丹陽縣總論
若曾/舊聞諸先達云丹陽用武之地也由水可以通吳
越由陸可以犯留都自今觀之殆不然何也巨寇若自
中原而趨江南也由河莊易由京口難若自吳越而窺
留都也由長興溧陽易由雲陽句容難葢大兵之
行舟楫為便舟楫之行大川為便舍舟楫而從陸
舍大川而入港者必其别無他道萬不得已焉耳丹陽
雖據水陸之㑹夫豈巨寇之所必經者乎然當南北往
[006-29a]
來運道之衝驛傳之迎送夫役之牽輓輿馬之支應其
民苦而習勞悍而健鬬選而練之優而恤之可得精兵
四千人分為四枝天下有事以一枝協河莊之守一枝
據夾罔之險一枝調守奔牛一枝留駐本境賊若避京
口河莊而趨江隂也則移奔牛之師以援常州而
江陰常熟靖江相為守助以張特角之勢則豈惟江寇
不能入内地哉即所調各省客兵過此亦將斂迹而不
敢肆矣孰謂丹陽小邑而不足為吳越之恃耶
[006-29b]
  丹陽縣境考
丹陽縣在郡治東六十四里本秦雲陽縣始皇鑿北岡
使其阿曲改名曲阿縣漢屬㑹稽郡後屬吳郡三國吳
復改雲陽晉仍改曲阿屬毘陵郡梁屬蘭陵郡隋屬江
都郡唐武德初於縣置雲州又因其地有簡瀆改簡州
尋廢州以縣屬潤州天寳初改為丹陽縣宋元仍舊國
朝因之編戶一百六十里
  丹陽縣城池考
[006-30a]
翳考縣城舊址週五百六十歩高一丈五尺四靣無濠
即古簡州城也東門在斜橋西門在縣前南門在草堰
北門在觀音山元以來久廢嘉靖三十四年島寇之警
知縣陳奎始築内城周千丈徑三百三十三丈有竒高
二丈二尺厚二丈四靣各開一門上施樓櫓東曰通漕
西曰望京南曰迎薰北曰鎮湖又於通漕門之右開水
闗石閘一姜寳/有記三十五年知縣史永壽復建外城内城/止河
以西凡河東並漕渠一帯俱在城外是/年夏寇大至焚劫至惨民復告築云接内城跨漕河
[006-30b]
延袤十餘里但城濠甚淺漕渠貫城中水行者必由之
又雲陽驛在城内官舫晝夜經過莫可呵禁水闗或徹
曉不得鏁於備禦非宜所當濬外濠加深令可通漕舟
而移驛於西門外俾無非時欵闗之謼庶計之得也
  城
   週圍一十闕/里高二丈二尺
  池
   濶闕/闕/尺深闕/
[006-31a]
  陸門
   闕/座上各有樓
  水關
   闕/
  敵樓
   闕/
  窩舖
   闕/  座
[006-31b]
  雉堞
   闕/闕/闕/闕/
[006-32a]


[006-33a]
  丹陽縣備㓂水陸路考
 東接武進
   其道一由陵口柵口吕城奔牛而至常州之西
   門者是也乃正道也非間道也
 西距丹徒句容
   丹徒之道有四由雲陽驛官塘而行至京口閘
   者其西路也乃水路也由龍潭驛或由炭渚驛
   至於白土或由馬林窞斷沿練湖舖路而行至
[006-33b]
   於縣治皆西南路也乃陸路也官塘與練湖舖
   路皆正道也龍潭炭渚皆間道也
   句容之道有二由鄧店白土而至句容之東門
   者其西路也由七里橋珥邨而西邸茅山地方
   者西南路也二者皆陸路也西路正道也西南
   路乃間道也
 南抵金壇
   其道一詳見金壇縣水陸路考
[006-34a]
 北至大江
   出江之口有三由運河東行厯奔牛鎮孟瀆河
   出河莊閘者乃東路也由運河西行至丹徒出
   京口閘者其西路也由陵口吕城之間從陸而
   行竟至河莊閘者其中路也東西二路水陸皆
   可行乃正道也中路但可陸行乃間道也
  右水陸可通之道凡十有一其間港&KR0412浩繁岐路
  錯雜不可勝紀不能一一而設備也惟當摘其中
[006-34b]
  之尤要者團兵勇建寨柵以守以禦其餘亦惟以
  遊兵行哨竒兵設伏輕兵出襲焉斯可矣計邑之
  險要有五曰奔牛曰吕城曰練湖曰曲阿曰延陵
  詳著各圖説於後
[006-35a]
 
 
 
 
 
 
 
 
[006-35b]
  奔牛鎮西險要説
奔牛鎮距縣治五十里乃常鎮之交也孟瀆經其東包
港經其西皆通大江為江防之要地若江洋有事當屯
大兵守之與孟瀆包港兵相為犄角以遏賊入衝之路
且為毘陵雲陽聲援賊必不敢長驅内侵葢與江防相
為表裏者也
[006-36a]
 
 
 
 
 
 
 
 
[006-36b]
  吕城鎮險要説
吕城鎮在縣治東南四十里吕城三國時吕蒙所築/遺址尚存鎮名取此
東郊之屏捍也昔吕蒙嘗築城屯戍於此為雲陽聲
援屹然為東南一巨鎮近嘗議設營練兵於此而迄無實
效豈視為不急之務耶
[006-37a]
 
 
 
 
 
 
 
 
[006-37b]
  練湖險要説
練湖即諺所謂開家河也輿地志晉時陳敏為亂據有/江東務修耕織令弟詣遏馬
林溪以溉雲陽號曲阿後湖世説新語謝中郎經曲阿/後湖曰故當淵注停著納而不流即此一曰練塘唐時
近湖民築堤横絶一十四里取湖下地作田遂分上下/二湖南唐浚治之復作斗門以通灌溉宋淳熙中増置
斗門䃮函其後上湖為民所侵景定中修築岸埂元初/居民占租為田後仍濬為湖國初重修埂閘正統以至
𢎞治厯經修築/加修斗門函管在丹陽縣治北一百二十步自馬林至
縣治沿湖上下週圍四十餘里廼丹陽所視以為安危
者也何也丹陽乃運道所經運河之通塞常繫於湖水
[006-38a]
之收放宋鄭忠肅公興裔請濬練湖疏云丹陽練湖幅/員四十里納長山諸水漕渠資之故古語云湖
水寸渠水尺在唐之禁甚嚴盗决者罪比殺人本朝寖/緩其禁以惠民然修築嚴甚春夏多雨之際瀦蓄盈滿
雖秋無雨漕渠或淺但泄湖水一寸則為河一尺矣建/炎兵變以後多廢不治堤岸圮闕不能貯水强家因而
專利耕以為田遂致淤澱嵗月既乆其害滋廣望責長/吏濬治堙塞立為盗决侵耕之法永著於令庻㡬練湖
漸復其舊民田獲灌溉之/利漕渠無淺涸之患矣十六水函與七石匣是也運
河之水原繫江潮從京口丹徒二閘而來若江水涸時
則二閘之水不至而運河不通所資者開練湖諸閘之
水而已向來豪家多占湖為田此義不明已乆須縣令
[006-38b]
留心經畧或當變故之秋或當旱暵之日禁民開閘常
養湖水以備不虞此湖此閘非特為我之利賊之所利
亦在是也噫能使利常在我而不為賊用則得矣
[006-39a]
 
 
 
 
 
 
 
 
[006-39b]
  曲阿險要説
曲阿在丹陽縣北八十里即古縣治也晉郄鑒築三壘
以禦㓂此其一也江洋賊自經山等處登陸由此可以
直𢷬雲陽其北郊之最要者乎或問曲阿非山不過丘
阜之類星散而列者耳何險之有曰不然所謂險者指
大江而言非指曲阿也曲阿非一處凡丹陽北境近江
之地地脈隆起均名曲阿惟其無崇岡削璧可以限㓂
而江㓂可以從此而上故險也今人但知孟瀆包港之為
[006-40a]
險不知此險乃人人之所當共知知則有備有備則㓂必
避之而不敢輕犯葢賊嘗避吾之備而曲阿之類吾之
所不備者正其所乗以入者也於其既入之後而始悟
曲阿之為險無及矣
[006-41a]
  延陵險要説
延陵鎮在丹陽縣南三十五里此曲阿之延陵/鄉非古延陵也南接金
壇西通句曲民居稠宻乃南郊之屏翰宋時嘗置延陵
寨於此所宜修復故制以扼險阻者也
  丹陽縣廵司弓兵數附/
吕城鎮廵司
 在縣治南五十里吕城驛東洪武元年建九年移置
 吕城鎮東運河之濵額設弓兵四十名徃來廵邏
[006-41b]
包港廵司
 在縣治東七十里包港北通大江東連嘉山洪武元
 年建二十六年移置顧巷正綂九年知縣吕衡重移
 包港額弓兵四十名徃來廵邏
  丹陽縣倭患事蹟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四月賊圍縣城官兵禦却之
五月麻陽兵大敗賊於城下
 賊自圌山而來將泊城下適麻陽兵自京口南下賊
[006-42a]
 未知也本縣士民紏銀二千餘兩賂麻陽之兵兵潛
 竄土兵中改其衣裝既接戰麻陽兵突出賊大敗走
 斬首七百餘級以非軍門之命故不報功
  按麻陽兵未奉節制直以二千金誘之破賊賞之
  可以勸士也如此夫
[006-43a]


[006-44a]
  金壇縣總論
金壇縣在茅山東七十里南通溧陽北距丹陽雖為鎮
江屬邑地僻而逺非運道徃來之衝亦無江洋守禦之
險諸邑中茲其最閒者乎説者謂其介於應天常鎮三
府之交萬一世變賊由蕪湖三㶚溧陽掩襲過此以入
太湖則蘇常諸郡靡不受禍不可以不預備以愚觀之
似不然蓋江冦若由蕪湖而入也必歴太平三
壩以抵溧陽矣宜興濵湖與溧陽接壤㓂至溧陽竟從
[006-44b]
宜興入湖奚必假道於金壇乎况三壩原非通道蕪湖
舟至東壩即不行矣壩東徃來之舟甚少盗至此無舟
可擄豈能飛渡哉是入太湖道路與金壇無相關也若
慮湖㓂西犯留都則從東壩登陸不二日可薄都城或
南由長興陸行而從四安廣徳以趨溧水水行而從太
湖宜興以趨東壩三者皆間道初未嘗假道金壇是入
留都道路亦與金壇無相關也况縣小而瘠民獷而驍
攻城巨㓂何所歆戀而必欲至此乎所患者長蕩湖與
[006-45a]
太湖相連宻通縣治土㓂恃此有時剽掠其為備也亦
不可不善為之計耳
  金壇縣境考
金壇縣亦名金沙在鎮江府城東南一百三十里本秦
曲阿縣之金山鄉漢屬㑹稽郡東漢屬呉郡隋初屬蔣
州大業末置金山縣唐初屬茅州㝷屬蔣州又併入延
陵縣後復置金山又以東陽郡有金山縣改此為金壇
取邑界曲阿之山金壇之陵以為號宋元仍舊國朝因之
[006-45b]
編戸一百三十六里
  金壇縣城池考
金壇縣舊城周七百步髙一丈五尺唐長夀元年創築
萬嵗通天中甃以甓門十有一東二曰唐安曰東水南
二曰南昌曰招賢西曰梓墟北曰丹陽東南二曰日車
曰新興東北曰下塘西南曰朝真西北曰西水嵗久廢
為平地國朝正徳七年知縣董相因流賊之變始築土
城比舊而増廣之周一千二百四十二丈髙二丈下濶
[006-46a]
三丈上半之濠周於城闢門六東曰通呉南曰平湖西
南曰迎蹕西曰望山西北曰丹陽北曰望潮并南北水
關皆甃以石上各有樓下各跨濠為橋十年知縣劉天
和以關基不固又改築之嘉靖三十三年知縣趙圭始
甃以甓壘石為基
 城
  週圍一千二百三十四丈四尺髙二丈六尺基厚
  三丈上半之
[006-46b]
 池
  東廣二丈深一丈西廣一丈五尺深八尺
 陸門
  六座内外皆甃以石上各有樓外各為橋一座
 水關
  二座架石為梁縁梁為樓週遭翼以欄檻左右壘
  石為女牆上列粉墻
 敵臺
[006-47a]
  八座
 窩舖
  二十座
 雉堞
  闕/闕/闕/闕/
[006-48a]


[006-49a]
  金壇縣備㓂水陸路考
 東通武進
   其道有三由北門荆城港七里橋東行至常州
   之西門或由荆城港厯賀家地方三里菴入小
   港而行以至常州之西門者皆北路也由白鶴
   溪小港而行出奔牛鎮者東北路也北路道之
   正也東北路道之間也
 西距句容
[006-49b]
   其道一由縣西陸行六十里至茅山地方是也
 南抵溧陽
   其道一由縣治南門厯白龍錢資二蕩五十里
   至官蕩河又闕/十里而至於溧陽者是也
 北至丹陽
   其道一由北門荆城港珥邨花家渡從七里橋
   出者是也乃正道也
 東南與宜興為界
[006-50a]
   其道有二由縣治東門厯湖溪廵司甓橋鎮過
   溧陽而至於西氿或由東門竟過西滆湖而至
   於西氿皆東路也經溧陽者正道也經西滆
   湖者乃間道也
  右水陸可通之道凡八其間港汊浩繁岐路錯雜
  不可勝紀不能一一而設備也惟當摘其中之尤
  要者團兵勇建寨柵以守以禦其餘亦惟以遊
  兵行哨竒兵設伏輕兵出襲焉斯可矣計邑之
[006-50b]
  險要有三曰珥邨曰長蕩湖曰白龍蕩詳著各
  圖説於後
[006-51a]
 
 
 
 
 
 
 
 
[006-51b]
  珥邨險要説
珥邨鎮在金壇縣治四十里珥凟河西岸北通丹陽縣
七里橋東通常州府奔牛鎮乃本縣北郊之屏翰也前
代嘗築荆城於此不為無見近年倭㓂内侵金壇因居腹
裏㓂所未到説者僉謂水澀難行賊舟必不至愚意不
然倭冦之志不過擄掠焉耳江南財賦之區甚多或不
必戀茲邑理固有之但其邑與溧陽相接壤宻邇留都
南通蕪湖出大江承平日久保無巨冦自常鎮而來以
[006-52a]
是為進兵之間道者乎萬一有之珥邨為咽喉之衝何
可無備本鎮居民稠宻因之以經營亦且不難當事
者宜預為之計可也
[006-53a]
  長蕩湖險要説
長蕩湖在縣治東南三十里長蕩湖古名洮湖王康論金/壇水利謂洮湖舊有八十
一浦口實受荆越延陵丁角薛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盍訪舊跡濬而深之下流
無壅則水/不為害與太湖相通周圍一百二十里中有大涪山
乃宜興溧陽交界之處也平時則土盗出没捕此竄彼其
患猶小遇亂則乗時嘯聚犯邑攻城其患至大宋庾業
劉延熙嘗夾岸築城於湖溪邨今所設者惟廵司而已
萬一天下有事恐非團練鄉兵創建營寨不可
[006-54a]
  白龍蕩險要説
白龍蕩在縣治南一十里白龍蕩即思湖舊最寛衍蓄/水以紓下田之澇近為居民
築埂擅菱藕之利/遇旱開復為宜與錢資蕩相通居民漁利蘆葦叢
生僅通舟行無險可畏蕩之右有顧龍山我太祖東
征駐蹕御碑在焉據此則國初大兵所嘗往來亦一險
要也似宜設備
  金壇縣廵司弓兵數附/
湖溪廵司
[006-54b]
 在縣治東南三十里長蕩湖口洪武三年建設弓兵
 四十名徃來廵邏
  鎮江府土賊要害
 丹徒縣
  聚刼
   大江
    鹽舟出没隨寓而劫罔有定方
     自京口至丹陽因無支河素無盗劫之患
[006-55a]
 金壇縣
  聚劫
   七里珥邨之間
    在縣城北
   湖溪
    在縣城南
  按大江之劫在鹽徒捕者恐亦藉此為奸防不可
  懈也珥邨湖溪之㓂嚴保甲練民兵㓂自不犯矣
[006-55b]
 
 
 
 
 
 
 
 江南經畧卷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