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㑹典卷八十一
都察院
左都御史滿漢各一人左副都御史滿漢各二
人掌察覈官常整飭綱紀右都御史右副都御
史均為督/撫兼銜○經歴滿漢各一人都事滿漢各一
人筆帖式十人
給事中滿漢各十有二人掌傳達
[081-1b]
綸音稽考庶政○吏科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
事中滿漢各一人分稽銓衡注銷吏部順天府
文卷○戸科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
滿漢各一人分稽財賦注銷户部文卷○禮科
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人
分稽典禮注銷禮部宗人府理藩院太常寺光
禄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文卷○兵科掌印
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人分稽
[081-2a]
戎政注銷兵部太僕寺鑾儀衞文卷○刑科掌
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人分
稽刑名注銷刑部通政使司大理寺文卷○工
科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
人分稽工程注銷工部文卷○筆帖式吏科户
科兵科刑科各十有五人禮科工科各十人
監察御史滿漢各二十八人宗室二人䝉古二/人在滿御史額内
掌糾劾官邪條陳治道○京畿道掌印監察御
[081-2b]
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院
事及直𨽻
盛京刑名稽察内閣順天府大興宛平縣○河南
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
各一人分理河南刑名照刷部院諸司卷宗稽
察吏部詹事府步軍統領五城○江南道掌印
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三人
分理江南刑名稽察户部寳泉局宣課司左右
[081-3a]
翼監督在京十有二倉總督漕運磨勘三庫月
終奏銷之籍○浙江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
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浙江刑名稽
察禮部都察院○山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
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山西刑名
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書科總督倉場坐糧
㕔大通橋監督通州二倉○山東道掌印監察
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二人分理
[081-3b]
山東刑名稽察刑部太醫院總督河道催比五
城命盜案牘緝捕之事○陜西道掌印監察御
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陜
西刑名稽察工部寳源局覈勘在京工程○湖
廣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
漢各一人分理湖廣刑名稽察通政使司國子
監○江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
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江西刑名稽察光禄寺
[081-4a]
○福建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
史滿漢各一人分理福建刑名稽察太常寺○
四川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四川
刑名稽察鑾儀衞○廣東道掌印監察御史滿
漢各一人分理廣東刑名稽察大理寺○廣西
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廣西刑名
稽察太僕寺○雲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
一人分理雲南刑名稽察理藩院欽天監○貴
[081-4b]
州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分理貴州刑
名稽察鴻臚寺○筆帖式京畿道江南道各三
人河南浙江山西山東陜西湖廣江西福建四
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道各二人
廵視五城分中東南西北每城給事中或御史
滿漢各一人於六科十五道内/奏委二年更代掌彈壓地方釐
剔姦弊其屬兵馬司指揮副指揮吏目各一人
凡憲綱左都御史給事中御史皆許風聞言事
[081-5a]
事闗
朝政得失民生利弊大臣徇私骩法不飭簠簋並
聽據實陳奏摭拾陳言及瑣屑傷治體者不得
瀆告○官民寃枉所司不受理及受理不得伸
者許赴院陳愬鞠實大事奏請
上裁小事立予昭雪○奏章奉
㫖後給事中録送吏科御史録送京畿道封貯如奉
㫖褒奬或經
[081-5b]
訓飭備著於冊三年一次進
呈
凡科鈔中外疏章既上
㫖下内閣日以給事中一人詣内閣祗領分致各科
備録
諭㫖及原疏發所司奉行豫定注銷日期事涉數衙
門者以主稾衙門為正鈔㑹稾及應闗白之衙
門為外鈔鈔畢别録二通敬謹校對鈐蓋印信
[081-6a]
一送内閣曰史書一貯科垣曰録書嵗終還原
疏於内閣
凡封駮奉
㫖事理確有未便施行者封還執奏閣臣擬
㫖批答字句舛錯部院督撫疏章事有謬誤者並聽
駮正
凡頒給
勅書直省總督廵撫由吏科總督漕運總督倉場坐
[081-6b]
糧㕔監督各闗監督各鹽政由户科學政由禮
科提督總兵官由兵科總督河道及各闗監督
之隸工部者由工科均於
午門外授本官祗領如由外任升轉給該省提塘
官齎徃任滿各送科繳内閣
凡掌察部院諸司所治之事以六科十五道分
掌稽察月以已結未結之數兩次具冊分送注
銷月終各具題○直省督撫題達之案具揭各
[081-7a]
科道察覈事有難結者嵗終彚題罣漏及易結
不結者劾○宗人府以宗室御史二人内務府
以滿御史二人專司稽察别給印信注銷具題
同○八旗各以滿給事中或御史一人稽察月
一注銷月終奏
聞滿洲䝉古漢軍同○八旗暨九卿奉
㫖㑹議之事以滿漢御史各一人稽察無故不到者
劾○廵視五城科道審理之事嵗委滿漢御史
[081-7b]
各一人督催月具冊申院送刑部者兩月具題
○五城振濟平糶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分城
親察以絶弊端
凡考覈中外文武官三嵗京察大計五嵗軍政
均由本院吏科兵科京畿道㑹吏兵二部覈實
具疏○宗人府吏部有奉
㫖議處之事由院咨取職名定議○各闗監督任滿
由户科考覈○鹽政任滿由京畿道考覈○驗
[081-8a]
視月選官列掌印給事中御史名咨吏部奏請
簡命滿漢各二人隨班察覈○文職司道以下武職
副將以下由吏兵二科給與赴任文憑違限者
劾○五城司坊官三年俸滿堪列薦剡者廵城
科道詳具政蹟申院覈實咨吏部引
見
凡監試順天鄉試禮部會試外場以滿漢御史
各二人外簾同内簾各一人
[081-8b]
殿試各二人順天武鄉試兵部會試外場兼外簾
滿漢御史各二人會試内簾一人
殿試各二人考校見任筆帖式考取中書官學教
習各館謄録生選㧞貢生
朝考貢監生考授職銜均滿漢御史各一人有潛
通關節懷挾及傳遞文字冒名代考武場選入
好字號覆校技勇不符者並劾○順天府考試
文童滿漢御史各一人會府丞審音劾冒籍者
[081-9a]
凡讞獄重囚審案
勅下三法司會覈定擬者虚公擬斷期於明允或所
見不同徃復詳議以歸一是若始終不能畫一
許兩議並陳恭候
上裁不得一衙門為一議及用夾單申明前議指駮
後議○刑部見審之犯罪應死者承審司官録
初供移知該道定期滿漢御史各一人至刑部
會大理寺官公審既定讞左都御史左副都御
[081-9b]
史會刑部大理寺堂官詳審覈擬具題不得據
稾定擬草率從事○秋審給事中御史皆與議
御史不掌印者則分省與議
朝審給事中及各道之掌印者與議京畿道不/掌印亦與秋
審勾決由各道具題刑科覆奏
朝審勾決由京畿道具題刑科三覆奏均候
命下各道御史齎本授刑部施行
朝審決囚刑科給事中監視行刑○熱審期内薄
[081-10a]
刑小罪院道皆與議○刑部獄囚及各門枷犯
每月滿漢御史各一人稽察
凡侍儀
朝㑹
御殿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均於
殿檐下西第三柱序立
躬祀
壇
[081-10b]
廟滿漢各一人於西南隅序立
凡糾儀
朝㑹
御殿以滿御史十有四人漢御史八人
皇帝率羣臣詣
皇太后宫行禮以滿御史四人漢御史六人
御門給事中御史滿漢各二人
御經筵給事中御史滿漢各一人
[081-11a]
車駕出入午門
耕耤
常朝坐班
天安門宣
詔
午門
頒朔
頒賞中式舉人進士詣
[081-11b]
闕謝
恩均滿漢御史各二人有紊越班行言語喧譁威儀
不肅者劾○
壇
廟祭祀以滿漢御史各四人告祀各二人救護
日
月食各四人祈雨報祀各二人祭祀宰牲監視各一
人有臨事不共牲幣不潔或刑餘喪服有隱疾
[081-12a]
之人濫與祀典齋期有違戒令齋宿不於其所
及行禮失儀者並劾
凡差遣廵視鹽政長蘆河東兩淮各一人均給
勅書一年更代○廵察
京師通州十有四倉每倉給事中或御史一人一
年更代○廵視漕運以給事中或御史瓜儀濟
寧每處一人楊村通州每處二人舊駐淮安今/移瓜儀舊駐
天津今/移楊村嵗以次奏請各給闗防事竣復
[081-12b]
命濟寧廵漕兼理疏濬運河之事○廵察
盛京吉林黒龍江各以滿給事中或御史一人福
建䑓灣府以給事中或御史滿漢各一人均閲
三年奏請候
㫖差遣事竣復
命○稽察宗人府銀庫理藩院内外館銀庫鄂羅斯
來京貿易各以滿給事中或御史一人銀庫三
年期滿奏請更代餘事竣即還○給事中御史奉
[081-13a]
㫖離任在一年外者題請署理一年内者由院委署
先奉差不離任繼奉别差離任其任其差署
理亦如之
凡升遷給事中御史三年内升滿漢各一人外
轉宗室/不與各一人由院覆無降革事故者序俸列
疏並彚其任内敷陳奏章繕冊進
呈候
㫖簡用○六科給事中員闕由院列御史無降革事
[081-13b]
故者咨吏部引
見簡用○科道掌印六科及京畿河南兩道由院於
給事中御史内簡選正陪疏請補授餘以本道
見任資深者轉補
凡五城地方各以廵視科道為統轄官指揮為
專管官副指揮吏目為分管官各治一坊中城
中西中東二坊東城崇南朝陽二坊南城東南
正東二坊西城宣南闗外二坊北城日南靈中
[081-14a]
二坊
凡條教每月朔望廵城科道率司坊各官集衆
於公所令鄉約一人宣講
聖諭孝父母敬長上睦鄉里教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
為
凡辭訟司坊各官分職而理各依限審訊録供
詳報應觧審者觧犯送本城覆審定議完結事
有疑竇駮令再審不得草率結案徒罪以上槩
[081-14b]
送刑部每月二次以已結未結之數造冊申院
注銷
凡禁令首嚴邪教傳造妖言私銷私鑄聚衆開
窰燒炭及書吏招揺骫法役滿逗遛寺院坊店
容留行踪詭秘之人廵城科道率所屬隨時稽
察以儆姦邪至於使酒罵街見即逮治不得以
地非所屬過而不問
凡平糶五城各設厰二遇米價騰貴由户部奏
[081-15a]
請酌撥京倉成色米分給各城減價平糶廵城
科道率指揮副指揮經理其事
凡振濟嵗於十月初一日至次年三月二十日
每城各設厰二日支京倉米二石柴薪銀一兩
煮飯以振貧民廵城科道率指揮副指揮吏目
經理其事
凡棲流所中東南北城各一西城二流民無依
及衢巷卧病者總甲即報指揮悉令入所日給
[081-15b]
薪米病給醫藥冬給絮衣布被病故者給棺木
廵城科道以時親察勿致屯膏
凡承追承緝承變承驗傷痕並内外問刑衙門
行提人犯或逓觧回籍及各公事差委令副指
揮吏目分任驗屍專委指揮
[081-16a]
通政使司
通政使滿漢各一人副使滿漢各一人叅議滿
漢各一人掌達天下章奏○經歴滿漢各一人
知事滿二人掌出納文移○筆帖式滿六人漢
軍二人掌繙譯登聞鼓筆帖式滿一人漢軍一
人
凡内外臣工封事許自達其陳事之疏在京徑
送内閣在外皆郵逓至司移送内閣進
[081-16b]
呈
御覽
凡疏章定式每幅六行行二十格平行空二格
疏語稱
宫殿者上一格稱
皇帝
上諭稱
㫖稱
[081-17a]
御者上二格稱
天地
宗廟
山陵
廟號
列祖諭㫖者逾格一字首列官銜姓名末書年月日鈐
以印别紙摘録疏中要語黏於疏尾曰貼黄
凡疏章不拘字數期於辭達其頌而諛繁以支
[081-17b]
者禁之
凡上疏陳事在内由部院堂官在外由將軍督
撫提鎮餘令上司官代奏毋得越職陳事
凡接受疏章設案於堂正中經歴知事二人左
右侍立通政使或副使叅議一人出聽事至案
側齎奏人奉疏及霤跪經歴恭接陳案上退廼
校閱封送内閣五日後以隨疏齎到之牒應致
各部院者授提塘官分投
[081-18a]
凡馳奏程限由具疏官計程刻日登注文内鈐
印申司覈驗違限者罪坐所由失注日期者並
劾之如雨潦阻行致逾定限由所在官司具結
申司者免議
凡封發疏章篋内汚損議處具疏之官篋外汚
損有專差者罪奉差官吏無專差者罪驛逓官
役其錯誤遺漏及不合體式者由司勘明重則
叅處輕則請
[081-18b]
㫖飭行
凡軍民實有寃抑所司不受理擊登
聞鼔陳訴者初專設登𨽻本聞/鼔院後裁 司由司覈實奏
聞得
㫖下所司昭雪誣控越訴者論如法
[081-19a]
大理寺
卿滿漢各一人少卿滿漢各一人掌平反重辟
以貳邦刑
左寺正滿一人漢軍一人漢一人評事漢一人
右寺正滿一人漢軍一人漢一人寺副漢一人
評事漢一人分掌
京師五城順天府屬直省府州縣衞死罪之刑
堂評事滿一人掌文案○司務滿漢各一人掌
[081-19b]
收發文移○筆帖式滿四人漢軍二人掌繙譯
凡直省重辟寺受各省牒下其事於左右寺司
讞者凖律定讞卿受其中竢刑部簡正既孚致
辭於寺迺叅覈焉議合者弊之不合者反之刑
部重辟囚以左右寺司讞者暨御史㑹刑司察
其辭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致辭於卿廼詣刑
部暨都御史㑹聽之各麗其法以議獄議合者
弊之不合者覆之必盡合廼㑹疏互異者各疏
[081-20a]
所見以
聞
凡秋審直省候決之囚刑部㑹其獄成寺受而
覈之嵗以八月㑹九卿詹事科道於
天安門外察於獄辭之麗而求其情别其情實者
緩決者矜疑者㑹疏以
聞以為處決畱繫減等之差
凡
[081-20b]
朝審刑部候決之囚嵗以霜降後旬日出囚於
天安門外㑹九卿詹事科道察於獄辭之麗而質
訊之别其情實緩決可矜疑者與秋審同
凡熱審每嵗小滿後旬日刑部小大之獄以左
右寺官暨御史㑹刑司聽之質其成於卿笞者
免杖者折減荷校者暫釋竢立秋浹旬一㑹疏
俾夏暑無留獄至立秋前一日廼蕆事
欽定大清㑹典卷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