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71 吳中水利全書-明-張國維 (WYG)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中水利全書卷十八  明 張國維 撰
  志
 志以徴實在先朝唯尊信史凡有詔令竝系全文之
 中在明則蒐拾遺編務存典確而勦襲者不入
 宋志出後代編叙然事則/宋也故標以宋元倣此
   托克托等宋史河渠志一/
開寳間議征江南詔用京西轉運便李符之策發和州
[018-1b]
 丁夫及鄉兵凡數萬人鑿横江渠於歴陽令符督其
 役渠成以通漕運而軍用無闕天禧四年知江隂軍
 崔立率民修廢塘浚古港以灌髙仰之地竝賜詔奨
 焉神宗熙寜元年十月詔杭之長安秀之杉青常之
 望亭三堰監䕶使臣竝以管幹河塘繫銜常同所屬
 令佐巡視修固以時啟閉從提舉兩浙開修河渠胡
 淮之請也二年三月甲申先是凌民瞻建議廢吕城
 堰又即望亭堰置牐而不用及因濬河隳敗古涇函
[018-2a]
 石牐石䃮河流益阻百姓勞弊至是民瞻等貶降有
 差六年五月杭州於濳縣知縣郟亶言蘇州環湖地
 卑多水沿海地髙多旱故古人治水之迹縱則有浦
 横則有塘又有門堰涇瀝而棊布之今總二百六十
 餘所欲畧循古人之法七里為一縱浦十里為一横
 塘又因出土以為隄㟁度用夫二十萬水治髙田旱
 治下澤不過三年蘇之田畢治矣十一月命亶興修
 水利然措置乖方民多愁怨僅及一年遂罷兩浙工
[018-2b]
 役又數月中書檢正沈括復言浙西涇浜淺涸當濬
 浙東隄防川瀆湮沒當修請下司農貸緡募役從之
 仍命括相度兩浙水利哲宗元祐四年知潤州林希
 奏復吕城堰置上下牐以時啓閉其後京口瓜洲犇
 牛皆置牐紹聖二年詔武進丹陽丹徒縣界沿河堤
 㟁及石䃮石木溝竝委令佐檢察修䕶勸誘食利人
 户修葺任滿稽其勤惰而賞罸之從工部之請也元
 符元年正月知潤州王悆建言吕城牐常冝車水入
[018-3a]
 澳灌注牐身以濟舟若舟沓至而力不給許量差牽
 駕兵卒併力為之監官任滿水無走泄者賞水未應
 而輒開牐者罸守貳令佐常覺察之詔可二年閏九
 月潤州京口常州犇牛澳牐畢工先是兩浙轉運判
 官曾孝蘊獻澳牐利害因命孝藴提舉興修仍相度
 立啟閉日限之法三年二月詔蘇湖秀州凡開治運
 河港浦溝瀆修壘堤㟁開置斗門水堰等許役開江
 兵卒徽宗崇寜元年十二月置提舉淮浙澳牐司官
[018-3b]
 一員掌杭州至揚州瓜洲澳牐凡常潤杭秀揚州新
 舊等牐通治之崇寜二年初通直郎陳仲方别議濬
 吳淞江自大通浦入海計工二百二十二萬七千有
 竒為緡錢糧斛十八萬三千六百乞置幹當官十員
 朝廷下兩浙監司詳議監司以為可行時又開青龍
 江役夫不勝其勞而提舉常平徐確謂三州開江兵
 卒千四百人使臣二人請就令䕶察已開之江遇潮
 沙淤澱隨即開淘若他役者以違制論確與監司往
[018-4a]
 徃被賞人以為濫六年三月詔曰昨二浙水災委官
 調夫開江而總領無法役人暴露飲食失所疾病死
 亡者衆水仍為害未嘗按實究罪反蒙推賞何以厭
 塞百姓怨咨乃下本路提刑司體量提刑司言開濬
 吴淞青龍江役夫五萬死者千一百六十二人費錢
 米十六萬九千三百四十一貫石積水至今未退於
 是元相度官轉運副使劉河等皆坐貶降大觀元年
 五月中書舍人許光凝奏乞開江濬浦願委本路監
[018-4b]
 司與諳曉水利者詳究利害詔吴擇仁相度以聞開
 江之議復興矣十一月詔曰禹貢三江既導震澤底
 定今三江之名既失其所水不趨海故蘇湖被患其
 委本路監司選擇能臣檢按古迹循導使之趨下并
 相度圩㟁以聞於是復詔陳仲方為發運使屬官再
 相度蘇州積水二年八月詔常潤嵗旱河淺留滯運
 船監司督責濬治三年兩浙監司言承詔按古迹導
 積水今請開淘吴淞江復置十二牐其餘浦牐溝港
[018-5a]
 運河之類以次增修若田被水圍勸民自行修治章
 下工部工部謂今所具三江或非禹迹又吳淞江散
 漫不可開淘泄水遂命諸司再相度以聞四年八月
 臣僚言有司以練湖賜茅山道觀縁潤州田多髙仰
 及運渠夾岡水淺易涸賴湖以濟請别用天荒江漲
 沙田賜之仍令提舉常平官考求前人規畫修築從
 之十月户部言乞如兩浙常平司奏專委守令藉古
 瀦水之地立隄防之限俾公私毋得侵占凡民田不
[018-5b]
 近水者略倣周官遂人稻人溝防之制使合衆力而
 為之詔可政和元年十月詔蘇湖秀三州治水剏立
 圩㟁其工費許給越州鑑湖租賦已而升蘇州為平
 江府潤州為鎮江府二年七月兵部尚書張閣言臣
 昨守杭州聞錢塘江自元豐六年泛溢之後潮汛往
 來率無寜嵗而比年水勢稍改自海門過赭山即回
 薄巖門白石一帶北㟁壊民田及鹽亭監地東西三
 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江東距仁和監止及三里北
[018-6a]
 趨赤㟁&KR1877口二十里運河正出臨平下塘西入蘇秀
 若失障禦恐他日數十里膏腴平陸皆潰於江下塘
 田廬莫能自保運河中絶有害漕運詔亟修築之四
 年八月詔鎮江府傍臨大江無港澳以容舟楫三年
 間覆溺五百餘艘聞西有舊河可避風濤嵗乆湮廢
 宜令發運司濬治是年詔曰聞平江三十六浦内自
 昔置牐隨潮啟閉嵗乆湮塞致積水為患其令守臣
 莊徽專委户曹趙霖講究利害導歸江海依舊置牐
[018-6b]
 於是發運副使應安道言凡港浦非要切者皆可徐
 議惟當先開崑山縣界茜涇塘等六所秀之華亭縣
 欲竝循古法盡去諸堰各置小斗門常州鎮江府望
 亭鎮仍舊置牐八月詔户曹趙霖相度役興而兩浙
 地方擾甚七年四月尚書省言盧宗原濬江慮成騷
 擾詔權罷其役趙霖别與差遣重和元年六月詔兩
 浙霖雨積水多侵民田平江尤甚繇未濬港浦故也
 其復以趙霖為提舉常平措置救䕶民田賑恤人户
[018-7a]
 毋令流移失所八月詔加霖直秘閣宣和元年二月
 臣僚言江淮荆漢間荒瘠彌望率古人一畝十鍾之
 地其堤閼水門溝澮之跡猶存近絳州民吕平等詣
 御史臺訴乞開濬熈寜舊渠以廣浸灌願加税一等
 則是近世陂池之利且廢矣何暇復古哉願詔常平
 官有興修水利功效明白者亟以名聞特與褒除以
 勵能者從之八月提舉專切措置水利農田所奏浙
 西諸縣各有陂湖溝港涇浜湖濼自來蓄水灌溉及
[018-7b]
 通舟檝望令打量官按其地名丈尺四至竝鐫之石
 從之三月趙霖坐增修水利不當䧏兩官六月詔曰
 趙霖興修水利能募被水艱食之民凡役工二百七
 十八萬二千四百有竒開一江一港四浦五十八瀆
 俱已見成績進直徽猷閣仍復所䧏兩官宣和二年
 九月以真揚等州運河淺澀委陳亨伯措置五年三
 月詔吕城至鎮江運河淺澀狹隘監司坐視無所施
 設兩浙專委王復淮南専委向子諲同發運使吕淙
[018-8a]
 措置車水通濟舟運四月又命王仲閎同廉訪劉仲
 元漕臣孟庾專一往來措置常潤運河又詔東南六
 路諸牐啟閉有時比聞綱舟及命官妄稱專承指揮
 抑令非時啟版走泄河水妨滯綱運誤中都嵗計其
 禁止之五月詔以運河淺涸官吏互執所見州縣莫
 知所從其令發運司提舉等官同廉訪使者叅訂經
 乆利便列奏是月臣僚言鎮江府練湖與新豐塘地
 里相接八百餘頃灌溉四縣民田又湖水一寸益漕
[018-8b]
 河一尺其來乆矣今堤㟁損缺不能貯水乞候農隙
 次第補葺詔本路漕臣并本州縣官詳度利害檢計
 工料以聞靖康元年三月臣僚奏言東南瀕江枕海
 水易泄而多旱歴代皆有陂湖蓄水祥符慶歴間民
 始盗陂湖為田後復田為湖近年以來復廢為田雨
 則被澇旱則枯涸民久承佃所収租税無計可脱悉
 歸御前而漕司之常賦有虧民之失業無算可乞盡
 東南廢湖為田者復以為湖庻幾凋瘵之民稍復故
[018-9a]
 業詔相度利害馳奏以聞八月户部言命官在任興
 修農田水利依元豐賞格千頃以上該第一等轉一
 官下至百頃皆等第酬奬紹聖亦如之縁政和續附
 常平格千頃增立轉兩官減磨勘三年實為太優詔
 依元豐紹聖舊格施行
   托克托等宋史河渠志二/
浙西運河自臨安府北郭務至鎮江江口牐六百四十
 一里淳熈七年帝因輔臣奏金使往來事曰運河有
[018-9b]
 淺狹處可令守臣以漸開濬庶不擾民今十一年冬
 臣僚言運河之濬自北闗至秀州杉青各有牐堰自
 可瀦水惟沿河上塘有小堰數處積乆低陷無以防
 遏水勢當以時加修治兼沿河下㟁涇港極多其水
 入長水塘海鹽塘華亭塘繇六里堰下私港散漫悉
 入江湖以私港深運河淺也若修固運河下㟁一帶
 涇港自無走泄又自秀州杉青至平江府盤門在太
 湖之際與湖水相連而平江閶門至常州有楓橋滸
[018-10a]
 墅烏角溪新安溪將軍堰亦各通太湖如遇西風湖
 水繇港而入皆不必濬惟無錫五瀉牐損壊累年常
 是開堰徹底放舟更江隂軍河港勢低水易走泄若
 從舊修築不獨瀦水可以通舟而無錫晉陵間所有
 楊湖亦當積水而四傍田畝皆無旱暵之患獨自常
 州至丹陽縣地勢髙仰雖有奔牛吕城二牐别無湖
 港瀦水自丹陽至鎮江地形尤髙雖有練湖縁湖水
 日淺不能濟逺雨晴未幾便爾乾涸運河之淺狹莫
[018-10b]
 此為甚所當先濬上以為然至嘉定間臣僚又言國
 家駐蹕錢塘綱運糧餉仰給諸道所係不輕水運之
 程自大江而下至鎮江則入牐經行運河如履平地
 川廣巨艦直扺都城蓋甚便也來年鎮江牐口河道
 淤塞不復通舟乞令漕臣同淮東總領及本府守臣
 公共措置開撩
   托克托等宋史河渠志三/
潤州水紹興七年兩浙轉運使向子諲奏禁練湖占佃
[018-11a]
 增置斗門石䃮補隄防乾道七年以臣僚言丹陽練
 湖幅員四十里納長山諸水漕渠資之故古語云湖
 水寸渠水尺在唐之禁甚嚴盗決者罪比殺人本朝
 寢緩其禁以惠民然修築嚴甚春夏多雨之際瀦蓄
 盈滿雖秋無雨漕渠或淺但泄湖水一寸則為河一
 尺矣兵變以後多廢不治堤㟁圯闕不能貯水强家
 因而專利耕以為田遂致淤澱嵗月既乆其害滋廣
 望責長吏濬治堙塞立為盗決侵耕之法著為令庻
[018-11b]
 幾練湖漸復其舊民田獲灌溉之利漕渠無淺涸之
 患詔兩浙漕臣沈度專一措置修築慶元五年兩浙
 轉運浙西提舉言以鎮江府守臣重修吕城兩牐畢
 再造一新牐以固隄防庻為便利從之
   托克托等宋史河渠志四/
常州水隆興二年本州守臣劉唐稽奏開申利二港孟
 瀆百瀆至乾道二年以漕臣姜詵等請造蔡涇牐及
 開申港上流横石次濬利港以洩水勢六年三月又
[018-12a]
 命兩浙運副劉敏士浙西提舉芮輝于新涇塘置牐
 堰以捍海潮楊家港東開河置牐通行鹽船仍差牐
 官一人兵級十五人以時啟閉挑撩五月又以兩浙
 轉運司并常州守臣言填築五瀉上下兩牐及修築
 牐裏堤㟁仍於郭瀆港口舜郎廟側水聚會處築捺
 硬壩以防走泄運水委無錫知縣主掌鑰匣遇水深
 六尺方許開牐通放客舟淳熈五年以漕臣陳峴言
 於十月募工開浚無錫縣以西横林小井及奔牛吕
[018-12b]
 城一帶地髙水淺之處以通漕舟九年知常州章冲
 奏疏治本州港牐溪湖詔令相度開濬嘉泰元年守
 臣李珏奏濬漕渠以便綱運修建望亭上下二牐固
 䕶水源從之
   托克托等宋史河渠志五/
蘇州水乾道初平江守臣沈度兩浙漕臣陳彌作言疏
 濬崑山常熟縣界白茒等十浦約用三百萬餘工其
 所開港浦竝通徹大海遇潮則海内細沙隨泛以入
[018-13a]
  潮退則沙泥沉墜漸致淤塞今依舊招置闕額開江
  兵卒次第開濬不數月諸浦可以漸次通徹又用兵
  卒駕船遇潮退搖蕩隨之常使沙泥隨潮退露不致
  停積實為乆利從之淳熙元年詔平江府守臣與許
  浦駐劄戚世明同置措開濬許浦三旬訖工
    托克托等宋史河渠志六屬時華亭/縣 秀州
 秀州水境内有四湖一曰柘湖二曰澱山湖三曰當
  湖四曰陳湖東南則柘湖自金山浦小官浦入於海
[018-13b]
  西南則澱山湖自蘆瀝浦入於海西北則陳湖自大
  姚港朱里浦入於吳淞江其南則當湖自月河南浦
  口澉浦口亦達於海支港相貫乾道二年守臣孫大
  雅奏請於諸港浦分作牐或斗門及張涇堰兩剙築
  月河置一牐其兩柱金口基址竝以石為之啟閉以
  時民賴其利淳熈十三年兩浙轉運副使張叔獻上
  言華亭新涇塘招賢港牐廢毁莫禦鹹潮傷禾乞加
  修築上曰此牐須當為之方今邊事寜息惟當以民
[018-14a]
 事為急民事以農為重朕觀漢文帝詔書多為農而
 下今置牐其利久逺不可憚一時之勞十五年以兩
 浙路轉運判官吴坰奏請命浙西常平司措置錢穀
 勸諭人户於農隙併力開濬華亭等沿海三十六浦
 湮塞決泄水勢為永久利乾道七年秀州守臣丘崈
 奏修華亭新涇堰捍禦鹹潮從之尋詔特轉丘崈左
 承議郎令所築華亭捍海塘堰趂時栽種蘆葦不許
 樵採九年又命華亭縣作監牐官招収土軍五十人
[018-14b]
 巡邏堤堰專一禁戢將卑薄處時加修捺令知縣縣
 尉竝帶主管堰事則上下協心不致廢壊淳熈九年
 又命守臣趙善悉發一萬工修治海鹽縣常豐牐
 及八十一堰壩務令高牢以固䕶水勢遇旱可以瀦
 積十年以浙西提舉司言命秀州發卒濬治華亭鄉
 魚祈塘使接松江太湖之水遇旱即開西牐堰放水
 入泖湖為一縣之利
   劉蒙松郡水利志一/
[018-15a]
嘉祐三年轉運使沈立開崑山之顧浦五年轉運使王
 純臣請令蘇湖常秀修作田塍位位相接以禦風濤
 令縣官教誘殖利之户自作塍㟁定其勸課為殿最
 六年轉運使李復圭知崑山韓正彦開松江之白鶴
 滙如盤龍之法崇寜中郟亶又濬治之皆為民利
   劉蒙松郡水利志二/
紹聖中浙部水溢轉運副使毛漸奏請按錢氏有國時
 故事起長安堰至鹽官徹清水浦入海無錫芙蓉湖
[018-15b]
 武進廟堂港常熟疎涇梅李以入楊子江又開崑山
 七鴉下張諸浦東北道吳江開大盈顧會二浦東南
 濬柘湖新涇下金山小官浦悉入於海自是水不為
 患
   劉蒙松郡水利志三/
政和中提舉常平官興修水利欲涸亭林湖為田盡決
 堤堰以泄湖水華亭地勢東南益髙西北益卑大抵
 自三泖五浦下注松江以入海雖決諸堰湖水不可
[018-16a]
 泄鹹水竟入為害於是東南四鄉為斥鹵之地民流
 徙他郡中間州縣官懼其害復故堤堰獨留新涇塘
 以通鹽運海潮晨夕衝突塘口至闊三十餘丈鹹水
 延入蘇湖境上隆興間言者復請決/諸堰以姜詵言而止是嵗八月邑人
 右正言許克昌力言於朝時丘崈以太傅除知秀州
 奉命行視與令堵觀議以新涇塘潮勢湍急運港距
 新涇二十里水勢稍緩於是募四縣夫移堰於運港
 始九月二十六日終十二月二十七日併築堰外諸
[018-16b]
 港及運港之兩㟁東㟁自堰至徐浦塘二十四里十
 七丈西㟁自堰至柘湖二十三里上闊六尺下闊一
 丈五尺髙六尺明年正月遣御史蕭之敏按視還奏
 詔增崈秩復租九年以招復流民又明年正月遣中
 使宣諭守臣張元成增築二月特設監堰官一員土
 軍五十人置司顧林亭以防鹽運私發諸堰後堰外
 隨潮沙漲牢不可壊二州之田得免鹹潮浸灌之患
 崈所築諸堰具列於後
[018-17a]
   運港大堰闊三十丈深三丈六尺厚二十丈九
    寸
   鸌涇堰闊一十五丈深三丈五尺
   黄姑涇堰闊五丈深一丈五尺
   張戀涇堰闊一十二丈深三丈
   老兒涇堰闊二丈深一丈
   何家涇堰闊一十丈五尺深二丈
   善涇堰闊九丈深一丈六尺
[018-17b]
   徐家涇堰闊九丈深一丈八尺
   邵家涇堰闊九丈深一丈八尺
   新開涇堰闊九丈深一丈八尺
   招賢涇堰闊一十一丈深二丈八尺
   管家涇堰闊三丈深一丈四尺
   張涇堰闊三丈深一丈
   戚家涇堰闊六丈深二丈五尺
   丫又涇堰闊五丈深二丈二尺
[018-18a]
   吳塔涇堰闊一十丈三尺深二丈六尺
   蔣家涇堰闊七丈五尺深一丈六尺
   竹岡堰縣東六十里
   沙岡堰縣東七十里
  按徐碩嘉禾志又有防海鹽塘石湖隄塘鹹堰將
  軍堰通前凡二十餘所自增築海塘諸堰皆廢今
  所存者唯張涇一堰一閘故時港名亦多改易不
  可考矣
[018-18b]
   劉蒙松郡水利志四/
前進士胡恪開三江五滙夫三江包於太湖五滙三十
 六浦四十二灣常曲為之制則水有所歸永不為患
 乃詔給簿尉俸隨司門員外郎李公傳相度開修三
 江積水後轉運提刑提舉司言開淘吳淞江湮塞去
 處自大盈諸浦洩水入海凡用二百二十二萬七千
 八百一十五工錢糧一十八萬三千九十八貫石
   歸有光嘉祐開江志
[018-19a]
  吳淞江南㟁
   張家浜   戴家浜   青浦
   古江    南蹌浦   上海浦
   大盧浦   西盧浦   新涇
   魚浦    小許浦   盤龍江
   儼儻浦   周涇    西舊涇
   赤眼浦   華潮浦   淮浦
   朱墅浦   艾祁浦   青龍江
[018-19b]
    浦家江  大盈浦   梁紇浦
    南澥浦  直浦    趙屯浦
    内勲浦  石浦    道褐浦
    金竈浦  蕭市浦   陸虞浦
    千墩浦  任浦    漳潭浦
    同丘浦  諸天浦   張浦
    帆歸浦  大直浦   少里浦
    東齊浦  刹力浦   吳浦
[018-20a]
   界浦    甪直浦
  吳淞江北㟁
   江灣浦   坊浜    唐莊浦
   東彭越浦  西彭越浦  趙浦
   大場浦   桃樹浦   下槎浦
   中槎浦   上槎浦   石橋浜
   新華浦   封家浜   李墅浦
   上棧浦   何浦    陸皎浦
[018-20b]
   東黄渡浦  裘浦    西黄渡浦
   桑浦    顧浦    安亭港
   徐公浦   北澥浦   大瓦浦
   小瓦浦   蔣浦    三林浦
   金城浦   顧幕浦   木𤓰浦
   下駕浦   天明浦   新洋浦
   馬仁浦   小虞浦   大虞浦
   良里浦   新瀆浦   下里浦
[018-21a]
   黄瀆浦   及野浦   界浦
   曹涇    六市浦   管簾浦
   張浦    戴墟浦   陸涇
   廟涇    箭涇    青丘浦
   索路港
  右嘉祐所開新江淞江自湖口來入海兩㟁皆浦
  形如百足今有見在通流者或填於僅如溝瀆或
  沒不復見而地名猶存皆可尋究酈道元水經注
[018-21b]
  云東南地卑萬流所凑濤湖泛決觸地成川舊瀆
  難以悉數酈氏生長北方未嘗親見蓋以意度之
  可耳今觀吴淞江兩㟁港浦永樂二年夏忠靖掣
  崑山嘉定諸塘浦引吴淞江入劉家河於上海濬
  范家浜接黄浦而於江之東段初不施工蓋已失
  水之勢矣
 元
   宋濂等元史河渠志一/
[018-22a]
練湖在鎮江元有江南之後豪强之家於湖中築隄圍
 田耕種侵占既廣不足受水遂致泛溢世祖末年參
 政温都爾奏請依宋例委人提調疏治其侵占者驗
 畝加賦至治三年十二月省臣奏請依江浙行省議
 合依宋制設夫修濬練湖瀦蓄潦水并疏治運河自
 鎮江路至吕城壩長百三十一里計役夫萬五百十
 三人六十日可畢又用三千餘人濬滌練湖九十日
 可完人日支糧三升中統鈔一兩行省行臺分官監
[018-22b]
 督所用船物今嵗預備來春興工合行事冝依江浙
 行省所擬既得㫖都省移文江浙行省委叅政董中
 奉率合屬正官親臨督役於是董中奏言所委前都
 水少監崇明州知州任奉政鎮江路總管毛中議等
 議練湖運河此非一事宜依澱山諸湖農民取泥之
 法用船千艘船三人用竹䈒撈取於泥日可三千載
 月計九萬載三月之間通取二十七萬載就用所取
 泥增築湖㟁自鎮江在城程公壩至常州武進縣吕
[018-23a]
 城壩河長百三十一里一百四十六步擬開河靣闊
 五丈底闊三丈深四尺與見有水二尺可積深六尺
 所役夫於平江鎮江常州江隂州及建康路所轄溧
 陽州田多上户内差倩若濬湖開河二役竝興卒難
 辦集宜趂農隙先開運河工畢就濬練湖省凖所言
 與都事王徴事等於泰定元年正月至鎮江丹陽縣
 洎各監工官沿湖相視上湖沙岡黄土下湖茭根叢
 雜泥亦堅硬不可䈒取又議兩役竝興相離三百餘
[018-23b]
 里往來監督供給為難願以所督夫一萬三千五百
 十二人先開運河期四十七日畢次濬練湖二十日
 可完繼有江南行臺侍御史及浙西廉訪司副使俱
 至乃議首事運河備文咨稟遂於是月十七日入役
 二月十八日省臣奏開濬運河練湖重役也冝依行
 省所議仍令便冝從事後各監工官言已分運河作
 三壩依元料深闊丈尺開濬至三月四日畢工數内
 平江崑山嘉定二州實役二十六日常熟吴江二州
[018-24a]
 長洲吳二縣實役二十八日餘皆役三十日巳於三
 月七日積水行舟又監修練湖官言任奉議指稱元
 料增築隄堰及舊有土基共增闊一丈二尺平靣至
 高底灘脚增築共量斜髙二丈五尺依中堰西石䃮
 東舊隄臥羊灘修築如舊堤髙闊已及所料之上者
 遇有崩缺修築令完中堰西石䃮五百婆隄西上増
 髙土一尺有缺亦補之五百婆隄至馬林橋隄水勢
 稍緩不須修治其隄底間有滲漏者窒塞之三月六
[018-24b]
 日破土九日入役至十一日工畢實役三日歸勘任
 少監元料開運河夫萬五百十三人六十日畢濬練
 湖夫三千人九十日畢人日支鈔二兩米三升共鈔
 萬八千一十四錠二十兩米二萬七千二十一石六
 斗實徴夫萬三千五百十二人共役三十三日支鈔
 八千六百七十九錠三十六兩糧萬三千十九石五
 斗八升比附元料省鈔九千三百三十四錠三十四
 兩糧萬四千二石二升其練湖未畢相視地形水勢
[018-25a]
 再議叅政董中奉又言練湖舊有湖兵四十三人添
 補五十七名共百人於本路州縣苗糧三石之下二
 石之上差充專任修築湖㟁設提領二員壕寨一人
 司吏三人於有出身人内選用工部議練湖所設提
 領人等印信即同湖兵宜咨本省遍行議擬又鎮江
 路言運河練湖今已開濬若不設法闗防徒勞民力
 除闗本路達嚕噶齊烏嚕斯哈雅總治其事同知哈
 薩知事程郇專管啟閉斗門行省從之
[018-25b]
   宋濂等元史河渠志二/
浙西諸山之水受之太湖下為吳淞江東滙澱山湖以
 入海而潮汐來往逆湧濁沙上湮河口是以宋時設
 置撩洗軍人專管修治元既平宋軍士罷散有司不
 以為務勢豪租占為蕩為田州縣不得其人輒行許
 凖以致湮塞不通公私俱失其利乆矣至治三年江
 浙省臣方以為言就委嘉興路治中髙朝列湖州路
 知事丁將仕同本處正官體究舊曾疏濬通海故道
[018-26a]
 及新生沙漲礙水處所商度開滌繪圖呈據丁知事
 等官按視講究合開濬河道五十五處内常熟州九
 處十三段該工百三十二萬一千五百六十二崑山
 州十一處九十五里用工二萬七十四日役夫四百
 五十六冝於本州有田一頃之上户内驗田多寡算
 量里步均派自備糧赴工疏濬正月上旬興工限六
 十日工畢二年一次舉行嘉定州三十五處五百三
 十八里該工百二十六萬七千五十九日支糧一升
[018-26b]
 計米萬二千六百七十石五斗九升日役夫二萬一
 千一百一十七六十日工畢工程浩大米糧數多乞
 依年例勸率附河有田用水之家自備口糧佃户傭
 力開濬奈本州連年被災今嵗尤甚力有不逮冝從
 上司區處髙治中會集松江府各州縣官按視議合
 濬河渠華亭縣九處計五百二十八里該工九百六
 十八萬四千八百八十二役夫十六萬一千四百一
 十四人日支糧二升計米一十九萬三千六百九十
[018-27a]
 七石六斗四升上海縣十四處計四百七十一里該
 工千二百三十六萬八千五十二日役夫二萬六千
 一百三十四人日支糧二升計二十四萬七千三百
 六十一石四升六十日工畢官給之糧傭民疏治如
 下年豐稔勸率有田之家五十畝出夫一人十畝之
 上驗數合出止於本保開濬其權勢之家置立魚籪
 并沙塗栽葦者依土出夫其上海嘉定連年旱澇皆
 縁河口湮塞旱則無以灌溉澇則不能流洩絫致凶
[018-27b]
 歉官民俱病至元三十年以後兩經疏闢稍得豐稔
 比年又復壅閉勢家愈加租占雖得徴賦實失大利
 上海縣嵗収官糧一十七萬石民租三萬餘石略舉
 似延祐七年災傷五萬八千七百餘石至治元年災
 傷四萬九千餘石二年十萬七千餘石水旱連年殆
 無虛嵗不惟虧欠官糧復有賑貸之費近委官相視
 地形講議疏濬其通海大江未易遽治舊有河港聨
 絡官民田土之間藉以灌溉者今皆填塞必須疏通
[018-28a]
 以利耕種欲今有田人户自為開濬而工役浩繁民
 力不能獨成繇是議上海嘉定河港冝令本處所管
 軍民站竈僧道諸色有田者以多寡出夫自備糧作
 治州縣正官督役其勢豪租占蕩田妨水利者竝與
 除闢本處民田稅糧全免一年官租減半今秋収成
 下年農隙舉行行省行臺廉訪有司巡鎮外據華亭
 縣崑山常熟州河港比上海嘉定緩急不同難為一
 體從各處勸農正官督有田之家備糧併工修治若
[018-28b]
 遽興工隂陽家言癸亥年動土有忌預為咨稟可否
 至泰定元年十月十九日右丞相舒瑪爾節等奏江浙
 省言吳淞江等處河道壅塞冝為疏滌仍立牐以莭
 水勢計用四萬餘人今嵗十二月為始至正月終六
 十日可畢用二萬餘人二年可畢其丁夫於旁郡諸
 色户内均差依練湖例給傭直糧食行省行臺廉訪
 司并有司官同提調臣等議此事官民兩便冝從其
 請若丁夫有餘止令一年畢命托歡達爾罕諸臣同
[018-29a]
 提調專委左丞多爾濟巴勒及前都水任少監董役得
 㫖移文行省凖擬疏治江浙省下各路發夫入役至
 二年閏正月四日工畢
   宋濂等元史河渠志三/
太湖為浙西巨浸上受杭湖諸山之水瀦蓄之餘分滙
 為澱山湖東流入海世祖末年叅政温都爾言澱湖
 被人侵占壅塞水勢農田遇潦受患宜令本省官清
 治仍設軍夫巡守世祖曰利益美事舉行巳晚其行
[018-29b]
 之既而平章特爾格言委官相視計用夫十二萬百日
 可畢昨奏軍民共役今民丁數多不須調軍世祖曰
 有損有益咸令均齊毋自疑惑其均科之至元三十
 一年世祖崩成宗即位平章特爾格奏澱山湖宋制設
 軍屯守臣等計議應募民夫四千調軍士四千協同
 屯守命巴延徹爾暨樞宻院議畢聞奏於是樞府言
 嘗奏澱山湖在宋時設軍屯守范殿帥朱張輩必知
 其故擬與省官集議定併奏有㫖從之乃集樞府官
[018-30a]
 及范殿帥等共議朱張言宋時屯守河道用手號軍
 大處千人小處不下三四百𨽻巡檢司管領范殿帥
 言差夫四千非動揺四十萬户不可若令五千軍屯
 守就委萬户一員提調事成可行臣等亦以為然與
 都水巡防萬户府職名俾𨽻行院樞府官又言若與
 知源委之人詢其詳候至都定議從之
   楊維楨澱山湖志
浙西水利歸附後𨽻行大司農司有曰營田者屬司也
[018-30b]
 因領四省地方無濟事功而罷至元二十八年江淮
 行省燕叅政言浙西諸郡之水聚於太湖湖有幾處
 入海河道有澱山湖者富豪之家占據為田以致湖
 水漲漫損壊田禾繇是都省奏命其左右司郎中都
 哩黙色相與開挑縁燕昔宿澱湖之山寺寺之主僧
 一能詩燕以掃葉命賦一乃搦管遽書云階前掃落
 葉明朝落更多惟恐落盡了無奈秋風何燕悦感寤
 第疏理其大都焉明年江浙行省請諸都省委前浙
[018-31a]
 西鹽使實廸促之言水利人潘應武抵論去冬今春
 開濬溝浦三百餘處竝無一處通徹僅有邇澱湖之
 曹家門百餘丈而已三十年又值霖潦都省復奏命
 斷事官圖埒實行院董僉院浙東宣慰使哈喇岱選
 知水利人吳伋張桂榮潘應武相視到合修湖泖河
 港合置橋梁閘壩九十六處總用夫匠一十三萬可
 修一百日了畢都省之張參議者挺議所占湖田是
 宋係官田地宋亡之後冨户據之合収糧米還官為挑
[018-31b]
 河支用都堂然之故即湖田開新港三條闊約三十
 餘丈及濬趙屯大盈二浦活疾湖流而遂輟焉
   孫鼎松郡水利志一/
大徳二年春二月中書省奏立浙西都水庸田使司三
 品衙門於平江路設置專一修築圍㟁疏濬河道務
 要田農得濟水道流通圍㟁堅固内一事浙西澱山
 等湖已有定立官湖界諸人不得似前侵占復為民
 害違者庸田司就便追斷又浙西海水晝夜兩潮隨
[018-32a]
 帶沙泥入港漸成壅遏宋時另設撩清軍人專一撩
 洗今仰庸田司於二八月内依時督責如法疏濬毋
 致壅遏與民為害據濬治河道修理堤㟁閘壩合用
 人工如何措置可以常久通行行省便為從長議擬
 又浙西官田數多俱係貧難佃户種納春首缺食無
 田主借貸圍㟁缺壊又自行修理官司不為存恤以
 致逼臨在逃荒廢官田深為未便今後官田佃户若
 委無巳業亦無請討田主貧難下户止種官田自赴
[018-32b]
 官倉送納租者管民官司竝不得將此等佃户差充
 里正主首雜當一切催甲等役妨廢農務失誤官租
 如違仰庸田司究治又澱山練湖諸人占湖為田嵗
 納租糧所在官司另行収貯若有合行修濬人工物
 料從庸田司募工支用
   孫鼎松郡水利志二/
大徳八年夏五月中書省准江浙行省咨任仁發言吳
 淞江故道淤塞奏立行都水監仍於平江路設置直
[018-33a]
 𨽻中書省及命行省平章徹爾提調疏濬繼䧏詔㫖
 有云開挑修濬河道閘壩等合用一切物料行省於
 官錢内収買應付又浙西苗糧户内起夫一萬五千
 名自備什物每名工役一年免糧一十五石其軍站
 除贍役地外依上科着僧道伊囉勒琨達實宻不分
 常住并權豪官員不以是何投下不納官糧之家以
 地五頃著夫一名從行都水監選委廉幹官員起夫
 督役其有釐立事功廉能稱職者行都水監具迹舉
[018-33b]
 明其著夫人户雜泛差役權用蠲免
   孫鼎松郡水利志三/
大徳十年行都水監復開挑吳淞江東西兩處河道起
 工於閏正月之三日自上海縣界趙屯浦大盈浦白
 鶴江分莊觜樊浦西浜盤龍舊江計長三十七里三
 百二十一步數内樊浦為頭一河下接新涇舊江靣
 闊二十丈餘稍遜而不等俱深一丈五尺休於三月
 之二十九日雨輟而實日五十九策夫二百四十五
[018-34a]
 萬六千四百一十九既又於廟涇以西盤龍以東開
 挑出水口子五處并新涇安置木閘二座一至江二
 里三百三十九步一至江一里四十七步尋北一座
 上源太湖水勢遄急衝倒
   孫鼎松郡水利志四/
至大初江浙行省以連年水旱災傷田禾不収物價湧
 貴百姓艱食雖曰天災流行亦因人力不至即今春
 首農作將興各處田圍髙下不等合修陂塘圍㟁溝
[018-34b]
 渠曉諭農家須要依法修置遇旱車水澆救遇潦洩
 水通流會集行都水監官李都水講究得修治之際
 田主出糧佃户出力係官圍田若無總佃貧窮無力
 不能修濬者量其所須官為借貸収成日抵數還官
 事有成效勸農正官定擬陞賞開奏失誤者治罪其
 抛荒積水田土多因租額太重無人承佃勸諭當鄉
 富土人户自備工本修築成圍聴令本户佃種為主
 抛荒官田止納原租初年免徴次惟半而三甫全積
[018-35a]
 荒則三年後第依民田輸税諸人不得争奪及照到
 前庸田司五等圍㟁體式以水為平為第一等髙七
 尺五寸底闊一丈靣闊五尺田髙一尺為第二等髙
 六尺五寸㡳闊九尺靣闊四尺五寸田髙二尺為第
 三等髙五尺五寸㡳闊八尺靣闊四尺田髙三尺為
 第四等髙四尺五寸㡳闊七尺靣闊三尺五寸田髙
 四尺為五等止添備水髙三尺㡳闊六尺靣闊三尺
 若水原落圍㟁迫近諸湖去處自願增者聴
[018-35b]
   孫鼎松郡水利志五/
泰定元年江浙行省以平江淞江通海河道比年壅塞
 軍民官豪勢户侵占水靣挿蒔蘆葦復為蕩田以致
 水不通流遞年水旱相仍官民虧失大利委官同本
 處正官踏視講議到吳淞舊江二道烏泥涇大盈浦
 二河合挑洗立閘縁是年方位禁止動土請諸工部
 論報云上項河道江浙省已嘗講議修則官無虧糧
 民可足食難與其餘土木之工一體停罷繇是中書
[018-36a]
 奏命行省左丞多爾濟巴勒知水利前都水少監任仁
 發督董常州湖州嘉興平江路江隂州與本府不論
 是何人户實有納苗田土一頃五十畝差夫一名計
 名四萬有竒每名實支口糧三升中統鈔一兩松江
 府官糧廣濟庫撥鈔四萬錠内支放賜仁發銀一錠
 襖子二領始於二年十二月初五日以次年正月十
 五日訖工舊江二道比大徳所開里數三之二深闊
 如初大盈浦長二十五里一百六十丈與烏泥涇各
[018-36b]
 深一丈闊一十五丈仍令講究永不致淤塞良法
   孫鼎松郡水利志六/
泰定三年任仁發等官講議吳淞江等四處河道今已
 開通擬合瀦閉附江達海分流支港於平江嘉定州
 之趙浦嘉興上海縣之潘家浜烏泥涇三處各置石
 閘二座設官管領依時啟閉以遏渾潮使閘内清水
 一歸於海衝渲江道深闊渾潮不致傍流入江停淤
 去害就利以圖悠久之益中書工部叅詳安置石閘
[018-37a]
 即係都省先已奏准事理冝咨行省更為體勘如委
 便益就令已委官員監督置造合用工物夫匠口糧
 係官錢糧應付於是分派趙浦閘二座嘉定州成造
 潘家浜南閘一座上海縣造北閘一座崇徳海鹽州
 合造烏泥涇南閘一座嘉興縣造北閘一座華亭縣
 造是春庀閲夏成夫匠為工二十六萬四千七百七
 十二糜糧七千九百四十三石鈔二萬八百一十六
 錠各有竒逮天厯元祀詔謂自立庸田司以來殊無
[018-37b]
 實效罷而復府焉
   孫鼎松郡水利志七/
至順至元間置閘乖宜旱霪交病旱而閘内耕甿縁閉
 潮汐枯灌溉遞鳩錢求勿閉名曰買潮&KR0834而府修牘
 請於行省略曰太湖周迴八百餘里吞吐諸山百川
 之水連接澱山湖長泖俱繇六閘而出每閘止闊二
 丈總計一十二丈閘門欲洩浩蕩無窮之水豈無滯
 乎兼以隨潮啓閉一日之間不過數時去嵗至順元
[018-38a]
 年天雨連綿潮泖水漲其常湖平江嘉興杭州諸處
 之水積於下為縁諸港閉塞閘内不能急洩致將田
 禾一概渰沒城郭居民房屋皆成巨浸今嵗八月間
 又值雨水&KR0834霖復成盈溢推原其繇蓋因石閘啟閉
 有時水勢不能直達下流故也其烏泥涇閘内舊有
 河身徑直下流入浦擬合趂此農隙差倩人夫權將
 舊河直道從宜開挑以導宿水歸海否則來春雨水
 不常官糧必被渰沒小民愈遭疲困深係利害未報
[018-38b]
 間司臬按部下議從之府復而始報可起工於次年
 春二月之十六日開濬河長五百一十步闊五丈深
 一丈五尺凡旬有三浹計庸三萬一千九百六十九
 二三年間水勢流通厥患胥弭既攖閘吏惙尸曠積
 以權開陳乞於府從堰如初仍改至元之四年水復
 患華亭尹郭額森布哈承議又克鑿之六年知府楊
 巴延台復決潘家浜閘内舊堰直河迄今為利時府
 人劉廷玉請於張涇盤車二堰置閘深濬外河導水
[018-39a]
 歸海巴延台復從之發民疏濬置斗門焉
   孫鼎松郡水利志八/
至正元年中書以江浙行中書左丞相竒徹台開府言
 浙西水利廢弛溝港湮塞民受重困宜命都水監官
 分治仍令各農事正官帶銜知圍田從御史言復立
 都水庸田使司披圖按志討論挑治專任使以責成
 功於是立使司復於平江路設置端命工部尚書圖
 嚕行省平章政事哲爾諳達南行臺與浙西廉訪司
[018-39b]
 官各一員選知水利之人相其舊迹必合開挑各處
 農事正官結銜知渠堰事聴受使司節制各官既奏
 嘉興首會郡堂以商論尚書訏謨大典臿斸隆尚厥
 功平章卓見役鉅民疲特略之論遂不合而罷且尚
 書憤會失首坐居後第知渠堰官即詣寓館闗白以
 施比卒攸務無復會焉吴人陸行直者承平章風㫖
 上書言於有司曰辛巳太嵗位在東南浙間丁其方
 位修營動土歴家忌之有司謄其言以次達於朝尚
[018-40a]
 書知之怒繋行直而使請中書䂓駁論罪之以故報
 曰大元疆封浩大無垠寰宇茫茫難擬方位繇是肇
 工於是年冬十月撈摝吳淞江北南㟁下沙泥濬湀
 各閘舊河直道深闊府之西門外漕渠自秀野橋至
 跨塘橋一段石湖橋五舎橋二段及張涇風波塘南
 俞塘北俞塘鹽鐵塘官紹塘盤龍塘蒲滙塘六磊塘
 石浦塘一十處河道若張涇自府南門外太平柵而
 至張涇堰長六十三里為夫一十九萬八百四十用
[018-40b]
 糧四千七百四十七石鈔三千一百六十四錠各有
 竒餘咸稱是工甫半華亭長尹以稽而嬰都水使者
 笞辱是以晨夜催切遂惟靣闊焉然亦底次年之春
 二月迄功使者汪僉事萬嘉努也使司至十五年復
 罷
   孫鼎松郡水利志九/
至正二年塘式原髙一丈靣闊一丈㡳二丈今度最髙
 處惟十四保蔡廟西九尺而已耆畯竝稱云塘外二
[018-41a]
 里六十步已有古塘二俱被海潮衝坍此塘係大徳
 五年風潮後所築今四十餘年人馬牛畜踐踏過去
 土一尺也及度到修合去處九保餘閏収宿日荒字
 圍一十二段十一保福田菴破窑港一十一段十二
 保周公墩東來字圍三十六段十四保張家宅西鹽
 倉前凌家堰蔡廟西三十段通七十三處共八十九
 段長一千五百五丈八尺為八里六十五丈八尺積
 土三百二十五萬一百三十二尺為庸三十二萬五
[018-41b]
 千三十浹月之程日庸一萬八百三十三紐計食鹽
 二十七引三十三斤糧五千四百一十六石各有竒
 於是繇及平江與嘉興都庸三千人以築作獨平江
 發繇而造者二百二十四繼踵行省臺虞以所料浩
 大時急難究改議怯薄者添土幇修&KR0672窪者增髙築
 壘自六月辛亥卒戊辰為日一十八庸四萬二百一
 十二而輟使司之分綜厥務汪僉事也
   歸有光大徳開江志
[018-42a]
  大徳八年都水監開江丈尺
   吳淞江東南黄浦口起至大盈浦口止一萬五
    千一百丈
   大盈浦口起至永懐寺東止一千六百丈
   永懐寺東起至趙屯浦口止一千五百丈
   趙屯浦口起至陸家浜止二千三百五十丈
   陸家浜起至千墩浦口新洋江止一千六百丈
    通計長二萬二千一百五十丈
[018-42b]
     廣二十五丈
     深一丈五尺
  右浙省平章揚珠濟達徹爾以轉粟京師資東南
  所輸殆當天下十七而淞江淤塞不通瀰漫浸灌
  沮洳害稼遂發卒數萬濬決是江
 明
   史鑑吳江運河志上成化十三年南京户/部右侍郎王恕徴取
吳江縣運河之説有二一從杭州錢塘諸山發源下流
[018-43a]
 為西湖東出北闗門又北逾仁和及嘉興之崇徳桐
 鄉秀水諸縣至於王江涇而吳江運河起於此河之
 西為石塘有橋曰聞店橋内為市約千有餘家蓋秀
 水吳江之民雜居焉橋之下衆水走凑東入於河自
 南徂北十里而至於市涇又八九里而至於合路折
 而西流又一二里而至於黎涇又四里而至於南六
 里皆有橋臨塘西南受穆溪之水而入於河溪之源
 又出其東南曰睡龍灣相𫝊宋高宗南渡時宿此故
[018-43b]
 名下有泉騰躍湧上常混混波靣也河繇六里橋而
 西四五里而至於百星橋又西至於下湖橋折而北
 流數百步許為平望鎮居民可三百餘家日集市中
 河西有驛名與鎮同是為南塘之水也一源於湖州
 之天目山分為苕霅二溪東北流至湖州復合為一
 又東流為荻塘經烏程過南潯鎮東一里入吳江縣
 界水東北流三里而至於曹村之駟馬橋又五里而
 至於蠡思橋又二里而至於楊定橋皆在河陽土塘
[018-44a]
 上又三里而至於震澤鎮有巡檢司南臨之鎮之居
 民二三百家雖室宇連比皆務於耕織而不互市蠡
 澤之水自河隂來會焉河之陽有四橋曰新興曰通
 泰曰曲橋曰張灣以分泄水勢中為大石橋三皆横
 跨河上東曰底定西曰思范其中曰慶源水繇三橋
 下東行十里而至於雙楊之村過柳塘之橋而河陽
 復有永安衆安斜路三橋又十八里而至於梅堰東
 吳西吳二橋在其北而中濟一橋貫其中又十二里
[018-44b]
 而至於平望鎮諸家六里洩水三橋界其側自曹村
 至此五六十里問凡橋在河陽者皆南受河水而北
 流入太湖而鶯脰一湖在其隂東納穆溪西通麻溪
 南吞爛溪諸水瀦而為澤與運河合流而東有亭臨
 之名曰望湖稍東經大通橋又東逾巡檢司道安徳
 橋下東出市中與南塘之水會為一焉
   史鑑運河志中
二塘之水既北合流至通安橋橋甚髙大跨踞東西兩
[018-45a]
 㟁水從其下過循石塘北行經長老橋又七里而至
 於洪水橋本朝嘗有備倭船自太湖來道此人因呼
 為海船闕云又三里而至於盛墩有橋在河西曰裊
 腰又六里而至於翁涇橋又四里至於八斥之塘居
 民纔二三十家南有橋曰廟涇北有橋曰太浦繇太
 浦益北可十里許為白龍橋又一里為徹浦橋又一
 里為龔家橋自此河折而西北流又四里即甘泉橋
 也下有泉甚深味甚甘色湛湛寒碧唐陸羽嘗品為
[018-45b]
 第四故又呼為第四橋橋之東有龍神祠邑中水旱
 必禱之入我明薦登祀典嵗以春秋祭享又北行為
 三山定海萬頃仙槎四橋河益折而西又六里而至
 於三江橋禹貢所書三江既入而吴越春秋又云范
 蠡乗舟出三江之口者疑即其處也蓋太湖之水東
 注吴淞而入於海實繇於此太湖西上承宣歙常蘇
 湖數州之水汪洋浩瀚不可涯涘故昔人有三萬六
 千頃之稱而吳江當其下流茫然澤國古無陸路非
[018-46a]
 舟不通唐穆宗朝刺史王仲舒始擁土為塘宋祥符
 八年知縣李問修之治平五年知縣孫覺絫石為固
 紹定五年知縣李椿添石重修元天厯二祀知州孫
 伯恭加以巨石至正九年知州諾海又大修焉壘石
 築土長二千八十丈廣一丈又四尺髙如廣而殺其
 四尺又相度水勢鑿竇一百三十又六引水東洩於
 河澇則用平上流之勢旱則資以運舟歴嵗既乆濤
 衝水嚙日就傾圯本朝永樂九年通政使趙居任治
[018-46b]
 水東南始奏修之躬親督視灰石增崇築壘堅密視
 舊有加後工部侍郎周忱郡守邢宥雖兩修之不能
 復如疇昔之固隨葺隨壊竇有傾者輒隨而湮之加
 以沿湖之人多種茭草於而為田而水道日微嵗長
 月增其害將見甚於今日在上之人誠能不以近且
 小者為利圖為乆逺之計疏而導之則匪獨吴江一
 邑蒙其惠矣
   史鑑運河志下
[018-47a]
河水自三江橋分為二一從長橋巡檢司闗前北流可
 一里許入吳淞江折而西流又二里許經顧公廟陳
 黄門侍郎顧野王祠也水繇祠右西行至三里橋下
 橋為知縣韓槃重建其圯以石犀四壓之一入南津
 口西流其地曰江南水經醋坊橋大明橋過河之南
 為巡撫行臺河之北為長橋巡檢司又西為太湖廟
 中祀太湖之神又西為松陵驛又西為儒學左文廟
 右學官宋元以來廢建不一而熈朝正統中侍郎周
[018-47b]
 忱知府朱勝撤而新之又西為三髙祠祠臨雪灘上
 中祀越上將軍范蠡晉東曹掾張翰唐右補闕陸龜
 蒙而宋叅知政事范成大為作記繇雪灘而西是為
 長橋橋舊名利往東接江南西接城東長一百三十
 丈横截江湖宋慶厯八年知縣李問尉王廷堅新搆
 然止用木為之中作亭名垂虹元泰定二年判官張
 顯祖始以石易之上翼扶䦨如其長下湫水竇六十
 有四三年達嚕噶齊諤勒哲於兩堍鎮以四石獅皇明
[018-48a]
 洪武元年知州孔克中立吴太宰伍員唐中丞張巡
 宋鄂王岳飛像於垂虹亭中名曰三忠永樂元年知
 縣蔣奎以磗砌橋靣成化七年知縣王迪又重修焉
 河至橋下播而為三一自垂虹前北流入吴淞江俗
 呼為站船路一西流至縣城東循城址北行至三里
 倉一繇福民橋西流入東門内過仙里橋察院臨其
 陽税課枕其隂又西經縣治前道庻寜橋益西折而
 北流繇新橋倉橋環濟農倉逾北門倉而出又折而
[018-48b]
 東流出永濟橋下經邑厲壇至三里倉前會城東之
 水竝趨而東又與闗前之水會道三里橋北流入運
 河土塘在其左又二里有水自西來曰深港又三里
 而會七里港之水北流到長洲縣界中
   楊循吉導河夫志略
𢎞治十年水利主事姚文灝奏設比照江北運河撈淺
 及嘉興海塘夫例每年於均徭内定撥工部為覆奏
 備行巡撫都御史朱瑄會同本官議行蘇松常鎮四
[018-49a]
 府將本年均徭除崇明靖江二縣隔截江海不編外
 其餘每年每里各僉導河夫一名每名折収工價銀
 六兩悉聴提督水利衙門支取就近僱夫開挑河港
 行一年矣其次年長洲縣知縣鄭瓘以為一甲編當
 人難應辦申請巡撫欲乞兩甲編當一役巡撫因是
 劄仰各司減作銀三兩編則照舊不改自𢎞治十年
 起至十三年止四府該徴銀共九萬二千八百二十
 五兩零内除人户拖欠遇例免徴及挑修各處河道
[018-49b]
 橋梁閘壩支用外本府所屬太倉一州長洲等六縣
 見存銀二萬二千八百一十八兩零皆謂江南糧差
 繁重兼徴此銀民實不堪往往有致賣鬻子女房屋
 以輸者既入於官又不全給公用勢豪之家指以造
 橋為名多有求索士民皆言未便是年巡撫都御史
 彭禮巡按御史袁經深知其弊欲革之時文灝巳謝
 病去易郎中傅潮矣潮亦以為其銀有餘具前後增
 減額例呈部要將𢎞治十四年分毎名減作二兩惟
[018-50a]
 復照舊三兩本部方行本府斟酌減留而撫按衙門
 各以民情會同上奏决請停止謂四府所屬州縣每
 年挑修河道止是重撥本處附近人民用工不曾全
 支導河銀兩僱夫所據前項貯庫銀兩數多設若修
 河足以彀用乞自𢎞治十四年為始停革以甦民困
 候見存銀兩支銷盡絶之日遇修河道如果工程浩
 大量支府庫無礙官錢僱夫應用該工部覆奏如議
 𢎞治十四年二月十四日本部尚書曾鑑等具題蒙
[018-50b]
 欽准行下革去
   楊循吉濬河志略
𢎞治四年五年七年本府連遭大水民以匱告工科左
 給事中葉紳因上言太湖支派分注六府曰蘇松常
 杭嘉湖其水有上下流不同今所至壅塞乞大加濬
 治紳又請濬湖水入海要道言尤切激事下工部時
 方病東南潦災無策以救亟是其議為覆奏孝宗皇
 帝乃以工部左侍郎徐貫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與
[018-51a]
 巡撫副都御史何鑑同董厥功於時六府竝遵命㫖
 一同開濬然役大工殷惟蘇為然時則知府史簡提
 督工食以水利通判張旻為管工官以其年十月有
 事於白茒是港也在常熟東南輸崑湖承湖陽城湖
 而注之海往時水繇是行其闊六十丈長亘九十里
 通潮往來吐洩湖泖然張士誠猶設爬沙之夫嵗加
 疏濬以為常入本朝尚書夏原吉治水時相度地勢
 於湖水交會之衝慮恐水獨從七浦入海因作斜堰
[018-51b]
 障之分其流注於白茒欲俾地方各沾其利一向民
 有所賴天順中潮沙日漲罕施疏治港漸狹小其後
 又有水之獨出七浦而決壊斜堰者於是水遂改道
 更無流波衝洗潮泥而漲沙日甚一日隱然成隄矣
 貫等既奉遣至亦以此為開濬所冝先乃以五萬九
 千人專事其役東起海口西扺芝塘凡長六千五百
 五十五丈相傳開治港靣闊五十六丈傍深一丈七
 尺而以土積㟁之兩傍深又崇明出巨艦相聨内向
[018-52a]
 爬去壅沙棄於海中俟其活動仍決壩放水衝之一
 時因白茒而濬者其上為鮎魚口傳導湖水來派有
 新開河龍潭洪白魚洪落星港四支濬之總計六千
 四百丈凡用萬七千六百人而尤涇長九里鹽鐵塘
 長十八里皆通白茒凡用萬四千九百人其他不因
 白茒而别治者七浦與吴江水口而已七浦長四十
 里徑通海雖則水行於是而亦時有湮塞凡用萬七
 千人吳江水口在長橋外橋長二里有七十二洞其
[018-52b]
 外滙為大沼廣千畝太湖之咽喉也乆為蘆荻所礙
 已成淤澱凡用萬六千人三閲月皆以成告蓋以鮎
 魚口為白茒上流斜堰為七浦上流而長橋為諸水
 上流其在蘇州一府施工如此其分治之法則長橋
 及吳家港用吳江夫白茒芝塘用長洲吴嘉定夫斜
 堰尤涇鹽鐵用崑山夫鮎魚口白魚洪新開河落星
 橋龍潭洪用常熟夫夫每縣皆萬有餘名各自供餉
 獨崇明視諸縣最少又在海中故止用其舟決海口
[018-53a]
 壅沙夫不過千餘仍仰給常熟焉凡一府七縣用人
 十二萬有奇粟視其人之數而殺其四分之一其他
 公私費耗亦以萬計繇是水道通行嵗不告潦田獲
 有秋者累年皆以為開濬所致然議者猶謂當時大
 役莫如白茒所恨輟事太速未収成效已而㟁果崩
 圯復為潮沙凝積塞而不通於是常熟縣知縣楊子
 器以為港身迂曲水不能洩致使横沙攔截海口施
 功為難又看得湖漕上接芝塘其長不過三十里徑
[018-53b]
 自入海況又河形現存雖則淺狹水亦通流因請於
 水利郎中傅潮乞濬之議方行子器被召入而郎中
 臧麟來管水事首理故牘鋭意修舉乃檄通判陳暐
 署縣事同知何宗理視狀皆言本漕視白茒誠為徑
 直但縁兩傍各有居民廬墓必須拆缷方可即工然
 理實應開而工程浩大計當用夫三萬麟因其利便
 以奏詔行巡撫都御史彭禮巡按御史馮允中會勘
 應否定奪於時知府林世逺以十六年四月親詣本
[018-54a]
 處相勘得前項港漕俱自芝塘分流但港曲漕直以
 此㣲有逺近然漕形闊不過三丈深不過數尺設依
 此擬開闊十丈兩㟁田地各占三丈五尺濬深八尺
 所起之土占壓田地尤難預計況有民廬墳塜在上
 闗係事重不如仍開白茒為便惟海口壅沙則有馬
 草洪五里許濬此可為曲避之計及將本港迤西一
 帶至白魚洪等處但遇乾淺俱各挑深水行勢達壅
 塞自除議上撫按韙其言遂依擬會奏案候施行
[018-54b]
   楊循吉滸墅便渠志
冬十月歸自廬繇丹陽買舟南下未至滸墅三里許晨
 先始旭遥見樹旌而屋者曰噫兹非所謂鈔闗者歟
 呼謂舟人曰吾欲為若出稅錢誠無難者然必欲需
 次而進是不得速達家也吾戚焉吾見彼其貴者舟
 可以速越然吾又惡夫無故僕僕而候人則將奈何
 舟人曰否有小竇焉吾舟可行也予曰聞又塞之矣
 曰啟矣曰是舟信容於竇乎曰然於是舟人鼓枻繇
[018-55a]
 竇以既濟告為是者蓋昔賴公之遺惠也夫設闗所
 以稅貨其後無小大舟皆征其病人多矣賴獨不自
 利而以為人利其仁矣乎啟之者誰塞之者誰仁不
 仁相去懸絶何其遼也書以為為吏者䂓
   楊循吉𢎞治濬湖川塘志
湖川塘在太倉州城北數里其塘東受海水而尾洩於
 金雞諸河傍田藉沃泄者延袤幾百里當未建州塘
 屬崑山縣用邑民吴起具奏議嘗事開濬中纔如溝
[018-55b]
 無幾何輒已漲平𢎞治十年民吴賢等復言之官撫
 臣彭禮及郎中傅潮偕委有司發州夫一萬五千人
 崑山縣夫一千六百人濬凡八千五百丈入崑山西
 鄙又六百丈費官銀三千二百五十両有竒
   楊循吉𢎞治濬許浦梅李塘志
許浦塘在常熟縣治東北為諸湖所輸入海之川水口
 舊設巡檢司因海潮内蝕已三易地矣浦亦壅塞鮮
 通𢎞治十二年知縣楊子器興工開濬凡長四千三
[018-56a]
 百二十丈復濬上流梅李六千一百三十丈為工總
 三萬三千木石工食之費僅二千緡
   朱存理蘇州水利志
本朝洪武九年八月長洲縣民俞守仁等詣縣狀訴蘇
 州之東松江之西皆水鄉地形洿下上流之水迅發
 雖有劉家港難泄衆流之横潰張氏開白茒港與劉
 家港分殺水勢自歸附以來十餘年間竝無水害今
 遇&KR0834雨又山水奔注江湖增漲況常熟崑山之民於
[018-56b]
 白茒四近昆承湖南諸涇及至和塘北港汊盡為堰
 壩不使通流曾差官開濬被民隨開隨堰本府遂差
 官會同相視淤塞港汊丈量覈實即計工開濬永樂
 二年朝廷以蘇松水患為憂命户部尚書夏原吉疏
 治尋遣都察院僉都御史俞士吉齎水利集賜原吉
 使講究拯治之法以開既得請遂集民丁開濬自崑
 山縣東南下界浦掣吳淞江之水北達婁江二年冬
 復挑嘉定縣西顧浦南引吳淞江之水北貫吳塘亦
[018-57a]
 繇婁江入海又濬常熟白茒港導諸水入楊子江正
 統五年六月廷議江南賦稅多取給於蘇州其田卑
 下常有渰溺之患宜設法疏濬以利生民命巡撫侍
 郎周忱等總其事許以便冝處置忱簡視嘉定吳淞
 江直流百里餘東連大海西接太湖而北平坦滋生
 草蔓民因開墾成田江水壅塞不能通流乃親往江
 上立表於江心督民間挑修崑山縣顧浦自是水得
 疏洩正統七年吴中大水繼以初秋&KR0275風時周忱豫
[018-57b]
 奏量留官糧府一二十萬石縣亦五六萬石賑濟其
 年各處低圩㟁塍俱被衝坍時水利等官先已被巡
 按御史何永芳奏革忱奏取曾經任過辦事官量撥
 一二十員准其歴俸年月管修田邊淤塞河道畢日
 送回吏部未半事完景泰五年夏大水渰浸田禾經
 乆不退巡撫侍郎李敏知府汪滸議當開濬白茒等
 塘以洩之滸躬往常熟縣相視時乆不流濬壅成隄
 堰近居耄倪皆臥泣其上以求免言一開濬則堰下
[018-58a]
 之田亦就浸矣滸不許强之挑濬青墩浦横瀝塘共
 五六里以通白茒塘鑿開三堰約三四里引水通鮎
 魚口其海口淤塞漫生叢葦仍挑去約千餘畝於是
 水得歸海天順二年巡撫副都御史崔恭訪得吳淞
 江利病即親詣其地以三年二月督工挑濬分江為
 三段崑山縣自夏駕口至白鶴江挑四千六十七丈
 上海縣自白鶴江至卞家渡挑四千六十七丈嘉定
 縣自卞家渡至莊家涇挑五千五百六十七丈江深
[018-58b]
 一丈一丈靣闊十丈三尺㡳闊四丈出舊江一萬三
 千七百一丈成化五年吳縣知縣樊瑾因太湖近胥
 口處凡呂山周山東楊梅舎等處人出入必經此若
 遇風波屢有覆溺之患准本地民呈議以香山西南
 隴阪間舊有河名九曲港者淤塞巳乆即起本地人
 夫重加開濬共三千八百五十餘丈成化八年奉㫖
 設僉事於浙江按察司專治蘇松等府水利吳縣知
 縣雍泰承檄治採香涇廢堰之傍糧田數千頃遇乾
[018-59a]
 旱輒槁泰領民尋源得於穹窿山隴阪間蓋繇山腰
 法雨泉流出者上為一堰下分二道一道東繇白馬
 嶺南疏踰趙墓折而西一道西下三漊環趙墓復遶
 而東二流相合近採香涇瀦聚成潭仍躬相地冝甃
 砌二百石堰堰各置牐隨水旱而啟閉之三閲月告成
 又南勘踏三洋嘴西北入太湖地如牛角然游湖在
 其左貢湖在其右風濤剝蝕日就頽圯復發錢市山
 石繇馬山西南而東築䕶堤千餘丈而湖田藉以無
[018-59b]
 恙矣成化十年正月巡撫副都御史畢亨與知府丘
 霽議開吴淞江靣闊一十四丈五尺底闊八丈五尺
 水深一丈二尺自夏界田起至西莊家港嘉定縣分
 挑六千三百五十三丈六尺崑山縣分挑五千三百
 五十三丈七尺共長一萬一千七百七丈三尺用夫
 四萬六千八百三十𢎞治四五七年吴中大水上采
 廷臣言當疏濬水道命工部侍郎徐貫奉敇諭與從
 行主事祝萃會同巡撫都御史何鑑知府史簡尋訪
[018-60a]
 水道通塞之繇以吴江萬六千人開濬長橋水竇疏
 太湖之水以及吳淞江蓋江口被民佃占及叢生葦
 荻蔓延數千畝至是墾除之以長洲吳崑山常熟嘉
 定等縣十萬五千餘人挑濬白茒港并斜堰七浦塘
 共長二萬四千餘丈并東開鹽鐵塘十八里西濬尤
 涇七里民夫皆給以口糧計八萬八千二百六十餘
 石繇是諸涇首尾皆貫於白茒而水有所歸矣𢎞治
 九年敇差工部主事姚文灝治吴淞水築沙湖堤廣
[018-60b]
 三丈袤三百六十六丈至後任郎中傅潮克成之
   王臬金壇縣水道志
邑之西北境受丁角長山上流諸水自紫陽來一枝分
 流并莊涇望仙橋北屬延陵南屬莊城之水至縣北
 三十里左墓港入運河一枝東注直里西會茅山桐
 山岡脊以東自西陽而下諸水至絞車軸又分為二
 流一自東北流經沈瀆歴髙湖至縣北八里許濯纓
 口入運河河之東復旁出鍾秀聨秀二橋會横堰入
[018-61a]
 錢資蕩出方洛港入洮湖河之直流則為穿城遶城
 二渠出縣南壩流入白龍蕩一自東南流經崑崙而
 南西接後溪諸汊之水南則直注周家渡至縣南二
 十里許王母觀上下渠入運河東則入後陽下分流
 東入白龍蕩滙焉逓迤里許又東通南洲大小橋同
 歸方洛港西南境受茅山岡脊以南方山以東丫髻
 山以北諸水自薛埠希墟赤岡三汊而下過唐王溪
 分注周瀆接龍橋廟下戴圩四渠在縣南四十里紙
[018-61b]
 錢標上下入運河其自唐王而南則又合丫髻以南
 黄金山之水自張橋至縣南四十五里莊店入運河
 傍出東注于湖相沿有七港曰新河曰抱村曰大浦
 口曰白石瀆曰黄婆港曰清水瀆曰後瀆河之下流
 則蜿蜒從西汊入震澤東北境受陳塘中塘堯塘諸
 水入錢資東南境受白橋大雲下湯諸水自燕子下
 湯港徑入於湖湖之東南入滆湖東汣者則有臧村
 柚山埭頭三港焉
[018-62a]
  劉元和曰按金壇地勢西北為金陵諸山之麓東
  南連震澤諸山之尾故水皆發源於西北而歸泄
  於東南然山本無泉因雨為源故建昌等圩都圩
  等垾近西北西南之山壑者形髙勢窪一雨經旬
  則水瀑而易渰一旱逾月則渠淺而易涸濬渠修
  埂置閘以蓄洩民斯可耕也若邑東之地雖曰平
  壙然上隔於運河下瀦於大澤水逺地髙澇害為
  鮮惟深濬溝塘以備旱則東土之民可免於艱食
[018-62b]
  矣
   髙企上海縣水道志一/
通江諸浦舊圖經以趙屯大盈顧會崧子盤龍為五大
 浦五浦之中趙屯大盈二浦尤為至要趙屯大盈皆
 直受澱山湖水趙屯迤西為白鶴江大盈迤東為青
 龍江先正論湖水下流必繇白鶴滙以達於江又謂
 繇青龍江入海今白鶴青龍雖以江名僅同溝澮而
 已顧會盤龍從府郭來絶横塘横泖而顧會又名通
[018-63a]
 波塘崧子又名崧塘二水同流異派顧會崧子西東
 為淮浦為艾祁浦朱墅浦華潮浦赤眼浦為華漕為
 西舊江為周涇崧子南為北平浦北為鳥塘鳥塘東
 為石淄漊盤龍迤東為沙岡塘為小萊浦為許浦為
 魚浦郭巷浦為横瀝為新涇為東西上澳為大小蘆
 浦為上海浦張家浜馬家浜為東溝西溝為南蹌浦
 繇許浦而出為五漕繇郭巷而出為莊家涇繇新涇
 而出為蒲滙塘其東即龍華港凡江之南通江塘浦
[018-63b]
 具於是然五浦之外諸浦之中在勝國時則新涇為
 要觀吳執中論順導水勢注江達海僅有上海之新
 涇太倉之劉家港也今盤龍以東江以南水唯在蒲
 滙龍華二港達於黄浦入海為利耳江以北水亦有
 蘆浦有横瀝有徐公浦有黄家港封家浜有楊林浦
 南北分流竝入於江會於黄浦東入於海海口為嘉
 定縣界有界浜
   髙企上海縣水道志二/
[018-64a]
浦旁諸水若語兒涇若韓倉港若姚港此為浦北之水
 也若千步涇若巨漕若沙竹岡塘若夾溝若横瀝此
 一水而貫乎浦之南北也若清水港何涇若蘆溝淡
 水瀝若聖堂港鸎竇湖皆二水夾浦若金滙塘其北
 南廣福寺在焉此則浦南之水也沙竹横瀝俱南入
 華亭堰海北入夫江竹岡之尾即小萊浦横瀝又名
 横涇金滙又名江涇塘鸎竇又為鸎脰或以為邢竇
 二姓之居名今又訛為櫻桃滙過鸎竇而東有牐港
[018-64b]
 自新場而西其水口正當浦之折處繇牐港而下若
 鹽鐵塘沈莊塘若周浦若三林塘若楊淄港黄淄漊
 此為浦東之水也若六道浜若唐子涇若南俞塘北
 俞塘若車溝若吴店塘若華涇若烏泥涇若龍華港
 若日赤港薛家浜肇嘉浜若方浜若南北侯家浜若
 洋涇此為浦西之水也牐港自西而東有义港又東
 為大步涇又東為水仙塘通白達口鹽鐵塘世傳吳
 越王為此以運鹽鐵宋通判曹泳重濬更為下沙浦
[018-65a]
 時人唯呼舊名鹽鐵南為都臺浦自牐港北流絶周
 浦沈莊三林諸塘通横眠諸港都臺浦北為運鹽河
 為鹹塘極東扺捍海塘故有石筍灘有如筍植立沙
 中潮至分流名分水港今塘外内徧為團場煎辦鹽
 賦所在自一竈以至於九次第港皆名竈港楊淄港
 南一曲為小黄浦有稱黄浦為大黄浦者殆以此别
 之也楊子港與中新河通黄淄漊與白蓮涇合黄淄
 南為中汾涇白蓮東北即馬家浜乃若陸道浜又名
[018-65b]
 枯樹港與唐子涇皆西貫鸎竇湖其潮汐與湖吞吐
 南北俞塘皆自府郭東下溝亦從盤龍分支東流其
 起處為六磊塘烏泥涇之西為新村塘皆西通上澳
 肢聨股引北流散入龍華以下日赤薛家二浜俱通
 肇嘉浜肇嘉浜之口有新洲舊志文翬洲人云即髙
 昌洲未詳浜水西通周涇陳涇西南出新港方浜西
 通柴浜蘆浦出夫江自薛家浜至洋涇皆為縣市唯
 黄浦自南而下過三林塘則滙而東為孫家灣又滙
[018-66a]
 而西為龍華灣又滙而為髙昌又滙而為江口浩浩
 湯湯直與江水合流於海
  王志堅曰松郡各志分疏境水脈絡最詳百道皆
  趨江入海則吳淞之當濬豈曰松人有異議哉
   沈&KR1144水則碑志
土圭測影玉衡步天制者聖也吴江水則式穀似之不
 出户庭而四郊水勢漲落原隰髙卑罔迯目&KR0703伊誰
 制也今則淪亡安起伊人而與之論水
[018-66b]
  横道水則石碑一長七尺有竒樹垂虹橋北之左
   建置/無攷
 
 
 
 
 
 左石一碑靣横七道道為一則以下一則為平水之
[018-67a]
 衡水在一則則髙低田俱無恙過二則極低田渰過
 三則稍低田渰過四則下中田渰過五則上中田渰
 過六則稍髙田渰過七則極髙田俱渰如某年水至
 某則為災即於本則刻曰某年水至此凡各鄉都年
 報水災雖官司未及逺臨踏勘而某等之田被災不
 被災者已預知於日報水則之中矣長民者時出垂
 虹以驗之俱得其實而虛冒者無所容也
  直道水則碑一長七尺有竒樹垂虹亭北之右
[018-67b]
 
 
 
 
 
 右石一碑分上下為二横每横六直每直當一月其
 上横六直刻正月至六月下横六直刻七月至十二
 月每月三旬月下又為三直直當一旬三季一十八
[018-68a]
 旬凡一十八直其司之者每旬以水之漲落到某則
 報於官其有過則為災者刻之法如前意當時必有
 掌水之人較晴量雨體陂經疇時為呈報俾長民者
 因為捍患之圖而今不可見矣
  按二碑石刻甚明正徳五年猶及見之其横第六
  道中刻大宋紹熙五年水到此第七道中刻大元
  至元二十三年水到此正徳五年大水城中街路
  皆斷稽其碑刻水到六則與宋紹熙中同則元之
[018-68b]
  水猶過也今石尚存而宋元字跡與横刻之道盡
  鑿無存止有減水則例四字亦非其舊迺於大直
  刻正徳五年水到此六年水到此既無横道何以
  為則且增六年而遺四年謬矣哉失古建置之意
  不知伊誰之過也今石猶樹水旁追憶所見識之
  亦存羊云
   沈&KR1144水蝕志
田蝕於水水之害也流其土以自塞其下流而為梗非
[018-69a]
 水之貽害乎又稼其税於他田而并未蝕者以稼之
 水之為害無有既也昔人謂沙漲一尺太湖水靣少
 一尺不知田蝕一尺太湖水靣增一尺數固未嘗不
 調停也一水不蝕數害皆除欲修利者不可不先根
 其害
   沈&KR1144隄水㟁志
按圩㟁田塍闗係水旱最切髙田車水而入也賴其如
 筐而承毋令泄也&KR0672田車水而出也賴其如垣而捍
[018-69b]
 母令浸也昔人謂有一尺之隄障一尺之水是也無
 此而田蝕於水謂之坍湖水積於田謂之抛荒因成
 積荒溝塗之講非禹之所急乎
  㟁髙六尺以平水為定/髙下增減基闊八尺靣闊四尺謂之
  羊坡㟁其内有丈許深者於大㟁稍低處植以桑
  苧謂之抵水環圩植以茭蘆謂之䕶㟁其遇邊湖
  邊蕩甃以石塊謂之攩浪又於圩外一二丈許列
  柵作埂植茭樹楊謂之外䕶今盡廢無遺焉此周
[018-70a]
  文襄公定制尤詳於二十八九都蓋此最&KR0672也每
  年縣官於農隙時詣看坍損督塘長圩甲修之後
  官不出視民亦不舉迺遂廢焉
   沈&KR1144吳江城中水道志
城中河西受南湖并東塘西濠二港之水入西門過永
 定橋一名大倉橋直出北門其東洩者三一曰前河
 繇西門内南分過新橋西寺前東折過庻寜橋一名
 周橋經縣治東有看波橋其水從中河南分過縣治
[018-70b]
 來會同過仙里橋出東門二曰中河繇利民橋東流
 過六子吳興橋又東通利順利亨利橋出東門三曰
 後河繇治安橋東流有中河塘水繇駱駝橋南来會
 過城隍廟南重慶橋又有城東北一隅洗馬池及二
 浜合而南行過惠民橋來會同過太平橋出小東門
 與前河後河水合俱出東城河
  周永年曰江城水自昔延入西門流東灌北今北
  闗亦納水反猛於西闗蓋城西港隘而西北寛寛
[018-71a]
  則漫衍至北闗逆行南下乃駛東豈亦湖口湧漲
  致有變遷耶
   歸有光天順開江志
天順四年巡撫都御史崔恭開呉淞江丈尺
   大盈浦東至吴淞江巡檢司二萬二千丈
   新涇西南蒲滙塘入江四千丈
   曹家河平地至新場三萬丈
    廣十四丈
[018-71b]
    深二丈
  按夏忠靖公治水不全用力吳淞江者蓋時江水
  猶通流也正統六年周文襄公始脩吳淞江立表
  江心盡去壅塞天順四年崔都御史恭𢎞治七年
  徐侍郎貫嘉靖元年李尚書充嗣凡三濬迄今四
  十餘年不治矣司賦者所當留意也
   曹𦙍儒蘇州府境湖水下流志
蘇州之浸太湖太湖之下流大者三江三江之外通湖
[018-72a]
 水者不可勝記而摘其巨者列後
   一出胥口白洋灣鮎魚口最大
   一胥口東出吳縣香山胥山之間胥口東流㣲
    北為木瀆又東為横塘
   又東出吳山之南為白洋灣白洋東北屈為石
    湖石湖東北為越来溪北流與木瀆合出横
    塘東入胥門運河北流過釣橋洪横截運河
    口又稍北與北濠山塘水合西流㣲北與虎
[018-72b]
    丘山塘水合為射瀆又横出運河為滸墅北
    流入無錫縣界中
   一自北濠河北行至聖塘灣分流西過錢賣女
    橋出虎丘山後入長蕩東為齊門塘
   一水自光福東北流過善人橋又東北流與箭
    涇之水合過靈巖山南為山塘東入於木瀆
   一水自胥口東流北為鮎魚口北入盤門運河
    西折而東與胥塘合其屈而東者至分水墩
[018-73a]
    又東逕長洲縣東南為夾浦諸水南北流入
    澹臺湖又東過寳帶橋與運河合
   又自澹臺湖寳帶橋間分流入黄天蕩金涇渰
    各湖及蕩漾諸水
   一水自分水墩南逕吳江縣東南為龎山湖下
    流與汾湖接汾湖東流入華亭縣界中
   一水自分水墩北流入三白蕩又北受曹龍港
    通鶯脰湖與澹臺諸水竝流入吳淞江
[018-73b]
   又北一派亦自鮎魚口轉入運河逕婁門北屈
    出齊門塘又北流為施澤湖施澤之西為漕
    湖湖之西隄屬無錫而其浸皆屬長洲湖之
    枝流則竝入常熟之雲和塘雲和之西為尚
    湖東為昆承湖昆承界常崑之間
   昆承之枝流一自梅李塘東北出許浦入於海
    一自福山港北稍西入於江一自李墓塘東
    趨白茒塘入於海
[018-74a]
   曹𦙍儒蘇州府水道志
葑門直南而行歴滅渡橋尹山而有浮橋鎮於水口者
 夾浦也乃吳淞江之上流即栁胥浦東通澱湖三泖
 西對夾涇港連太湖南扺吳江同里諸湖北接長洲
 尹山諸湖
瓦屑涇在滅渡橋北從此涇而南荷花蕩在焉涇水/洪闊
 東南為黄天蕩大而/深又過金涇渰西又南行㣲東過
 獨墅湖湖大/而淺収口為髙家店涇北狹而/南闊涇西為尹山
[018-74b]
 東南為鑊㡳潭潭之北口髙家店在焉舊有壩今趾
 存鑊㡳潭直南去為白蜆江東南為十八家村横截
 吳淞江而南直南為姚城東南行為大姚又經姚城
 市中行市中/河淺出口為姚城湖又東南為陳湖収口又
 為蕭田湖至綦莊東行過太師田此湖大/而淺東南入小
 港又東南入急水港此港之闊/者若湖過急水港入陳家港
 為青浦縣界過澱山湖又過西黿蕩東入金澤塘過
 金澤市至金澤寺即頤浩寺四靣皆湖漾西黿在西
[018-75a]
 北雪落漾在西南北行轉東過東青漾東白西陳諸
 蕩入連湖蕩俗呼連湖比各漾/頗大西北連澱山湖東南
 連泖湖干山正在其東又東過爛路港此港西北從
 澱湖東南入泖正對泖塔東入一港土人名小涇港
 又過了路港入小白蕩又入小港名吳箭港入河長
 灣過普安橋下又轉而北過六安橋下入朱涇至唐
 行有潮入白鶴江出口過吳淞江入顧浦浦淺而狹/水靣闊丈
 有六七浦西/㟁止五丈浦南來西下青魚涇又西行轉南入楊
[018-75b]
 涇南東行三四里轉北而入婁江為太倉南馬頭
震澤在吴江縣西南九十里北濵太湖東通鶯脰西接
 南潯南連諸漾凡嘉興以北湖州以東諸水悉會於
 此又曰東接平望
爛溪在吳江西南四十八里北接鶯脰湖南扺烏鎮為
 蘇嘉湖三府之界諸水所會
白茒之南為七浦七浦西通陽城湖南入崑山縣界中
陽城之東為包湖為傀儡蕩二水與陽城合流而東為
[018-76a]
 巴城湖其北為鰻鱺湖施澤湖自施澤湖而入為蕭
 涇其南為至和塘至和塘西自婁門逕沙湖又東過
 新洋江口又東流注於劉家港
至和塘之南為淞江淞江北受陽城湖南通澱山湖諸
 水入夏駕浦東北入於劉家港
新洋江南通吳淞江北通至和塘即婁江
三汊港南通吳淞江北接新洋江
劉家港之北為七丫浦西通常熟崑山之諸水東入於
[018-76b]
 海又云七丫浦入崑山常熟為七浦
七丫浦之南為鹽鐵塘南入嘉定縣界中
太倉婁江之濵南馬頭之東有鹽鐵口逕婁江之南塘
 合西東之水皆會蓋鹽鐵絶婁江而自北逕南矣
嘉定之水南北莫大於横瀝東西莫大於練祁練祁之
 水自西闗出合於顧浦入吳淞江
横瀝貫婁塘之中婁塘在嘉定縣治北十二里横瀝之
 水北注劉家河入海俗所謂公塘者是
[018-77a]
練祁北折為鹽鐵鹽鐵入劉家港
嘉定縣北絶劉家港南距吳淞江與上海相屬吳淞江
 之水皆逕其西南&KR1101屈從東流入於海
吴江西南斜直太湖枕三江之首崑山在東北為三江
 入海要道二邑治水為急
太倉嘉定瀕海多髙原苦旱
吳縣多山髙仰類太倉嘉定
長洲類吳江
[018-77b]
常熟與崑山連者即與吴江崑山等西北竝江東北竝
 海者即與太倉嘉定等
   曹𦙍儒松江府境水道志
松江之水不能半於蘇州其名聞者以十數澱山三泖
 最大皆西受太湖之水釃而為渠以百數黄浦最大
 皆西受澱山三泖之水今諸鄉之水溉田者皆繇此
 浦唯東北瀕海岡身之田浦水所不及往往多廢故
 開吳淞江為永利
[018-78a]
   曹𦙍儒常州府境水道志
常州地勢視蘇松為髙北枕大江南控太湖凡水之集
 其境内者皆會合漕河竒分而注於江湖
宜興以荆溪兼受數州之水其勢如建瓴也故於荆溪
 之下釃為百瀆以殺水勢又開横塘貫其中以引荆
 溪水竝注太湖達於吳江入於海而荆溪之所通甚
 衆若洑溪章溪周瀆鰕涇慈湖溪湖洑渚童港張渚
 諸水竝注於荆溪
[018-78b]
荆溪之東曰東氿溪西曰西氿溪上自漂陽合洴浰渰諸
 水逕荆溪入東氿繇百瀆入於太湖
東氿溪又北流為東蠡河梅村河又北屈入於宜興之
 運河運河北通滆湖滆湖受水多
武進之東自望亭出風波橋入郡界者為漕河
漕河之南曰陽湖曰宋建河又東曰惠明河河之枝流
 竝入於漕河
漕河之旁曰䢴溝䢴溝分為二水與後河合流入於漕
[018-79a]
 河
鳴鳯河東北枕漕河又南通白家溪糴澤河東流注於
 滆湖
滆湖在宜興西北武進西南界二邑之間若西蠡湖孟瀆
 河青河蠡瀆華渡河黄土瀆佘柯瀆諸水或南或北
 竝上通漕河下流注於滆湖蠡湖亦名漕河
永安河在武進之南河之攴流一自西南通漕河一自
 無錫漕河東北逕紫溝河入於大江
[018-79b]
永安之外為得勝河剰銀河小新河通濟河順塘河陳
 墅河伯牙瀆綱頭河河之支流相通屬者竝東北合
 流而入於江
灣頭河戚墅港白馬涇諸水竝西北屬漕河東南入冝
 興界而入太湖
無錫閘口河在縣北閘口之水東逕蔡家渡分流入於
 江隂界中
新河洋尖河嚴埭河又分流與閘河合
[018-80a]
芙蓉河五㵼河歐瀆諸水又竝北入江隂界中而注於
 江
梁溪水出慧山之陽繚歴山之西南&KR1101入於太湖又北
 與運河合
長廣溪在無錫縣南溪水南流至開化鄉分流出獨山
 門入於太湖小五湖自太湖而東逕長廣溪西與大
 渲渰合
大小渲渰自梁溪至孤瀆口分為二水南逕青祁渰又
[018-80b]
 南通小五湖入於太湖小五湖一名五里湖
雙河亦在無錫北河水自錢橋貫直湖港與雙牌港合
 西貫直湖入武進之陽湖直湖之水又南入太湖
唐于渰亦在無錫之北南通洪丘渰與太湖相屬又東
 北入於蠡湖亦名漕湖與長洲分界
濠湖又西出蠡湖與吳縣烏角溪合流注太湖
閭江在太湖上
獨山門在無錫縣西南十八里錫山山脉西來至此中
[018-81a]
 斷北與管社山相望號浦嶺門南與充山相對號獨
 山門梁溪之水行獨山門之中自雙河口至此入於
 湖
望亭漕河東通蠡湖西通太湖
江隂黄田港在江隂之南北引江水横貫邑中南絶蔡
 涇逕青暘達於五㵼河者曰漕河
漕河之水分流為長河入繇里涇出新河
新河之西北曰青溪河又東為蔡港其支流竝西南入
[018-81b]
 於長河
漕河又分流為南北山塘河南逕武進界中入三山港
立埭河崇溝河申港利港竝北通江水南入武進界中
江隂之南曰横河河之水繇黄田港出春暉門東流入
 令莭港與谷瀆港合谷瀆北引江水南行逕三河口
 分為二水又范家港北引江水南行與谷瀆合谷瀆
 又東接倪塘河入常熟界中又黄山白沙石牌石頭
 雷溝陳蔡諸港竝從大江南流入邑中而達横河
[018-82a]
江隂地勢最卑當漕河下流又為衆水入江要道去江
 壖可二里竝江土墳起日以廣斥蓋古所云息壤也
 然土性輕脆善崩春夏水盛輒敗壊填淤數丈而河
 勢又曲渾潮逆上日二度多停淤武進無錫之十四
 瀆㪷門又廢即無上流水勢可刮除之故黄田閘九
 里河兩涯膏腴之地不可治
   曹𦙍儒鎮江府境水道志
鎮江據三郡上游北負大江地勢中髙受水甚少唯南
[018-82b]
 與漕河通而北達於江
漕河之水流東南順北出於江逆故金壇丹陽有壩堰
 以隄塞之使不得東南流又至冬江水縮水跡去江
 隄甚逺而水勢又北出順利境内至無所瀦蓄故又
 於京口置閘啟閉令不得盡洩於江自是漕河之水
 與鎮江境内之水自相吐納
鎮江府城地勢至北益髙去太湖逺無所通唯漕渠自
 嘉興歴蘇常直北流入於鎮江界中扺京口通江淮耳
[018-83a]
 然渠自京口逕夾岡勢繚曲皆鑿山為之而瀦水少
 故宋時於京口呂城下楗石為渠兩涯置閘以障内
 外之水時其鍾泄而又與丹陽之練湖相通
金壇西北則有西洋河上受長山三茅諸山之水繇十
 字河以入漕河漕河之東復分流入長蕩河
漕河又直流為穿城遶城二渠繇縣南壩與後陽千南
 □河注東墟崑崙二橋合流入白龍蕩出方洛港而
 注長蕩湖
[018-83b]
金壇西南則有薛埠白㙮張橋三河上受大茅四平牙
 髻黄金瓦屋諸山之水繇唐王溪三星河東村諸橋
 至三汊河下横塘河竝互流入大浦新瀆荷花等港
 以注長蕩湖
金壇東北則有陳塘中塘堯塘諸水入錢資蕩
金壇東南則有白橋大雲下湯諸水自燕子下湯港以
 注長蕩湖
金壇之漕河又北行注丹陽之練湖
[018-84a]
練湖為丹陽之巨浸湖之支流自斗門閘南流迤東以
 入漕河
丹陽漕河自七里橋分流入横塘注珥瀆河珥瀆之上
 為珥村鎮河又注珥村之東繇黄連吕莊等橋扺東
 南為白鶴溪繇白鶴派分自南而北為丁義瀆繇珥
 村之西自左墓達黄土迤南為河口迤北通簡溪簡
 溪西受太平河之水東行以達漕河
丹陽漕河又經上下夾岡扺郡城之南乃折而西流枝
[018-84b]
 分貫於城中北出復合流以入江
丹徒四境諸水則有紀灣崗濫泥洪杜墅湖鄭湖新豐
 湖等湖馬林溪馬潭萬頃洋者其勢不能盡達於漕
 河然於境内引水溉田為便
   曹𦙍儒蘇常鎮三府入江口志
丹徒縣入江之口三
   一繇京口閘出金山為運河
   一繇鎮江市南三十里丹徒壩出焦山之東
[018-85a]
   一繇運河至奔牛而出河莊閘出黄山門
    又府城西十八里有下鼻浦北通大江
丹陽縣出江之口二與丹/徒同
   一繇奔牛出孟河之河莊閘
   一繇運河出京口閘
    又孩兒港之間有龍開河亦可出江
武進縣出江之口二
   一繇北門七十里桃花港出江
[018-85b]
   一繇孟河河莊閘與丹徒/丹陽同
江隂縣出江之口三
   一繇縣北黄田閘
   一繇縣北申港
   一繇南閘迤西之外港
常熟縣出江之口三
   一繇北門直行出福山港
   一東北出許浦等港
[018-86a]
   一西北出三丈等浦港口
   以上出楊子江之口凡十
   林應訓江南漕渠志
漕渠即運河一名䢴溝隋煬帝大業中所穿也起杭州
 候潮門北行經武林從雙橋入崇徳縣境經縣治折
 北而東過嘉興府城濠又折而迤北會頔塘鶯脰湖
 諸水東出平望鎮湖州府運船繇之運河又北經九
 里石塘遶吳江縣而北松江運道繇白蜆江西來出
[018-86b]
 呼鯉涇與運河合入長洲縣界又北經蘇州府城東
 與至和塘運河遶北城濠而西相合崑山嘉定太倉
 三處漕運繇之蘇城之北為元和塘常熟運船繇之
 俱會於永安橋以出楓橋運河繇滸墅闗北行入無
 錫界經縣治而北扺五㵼河口與江隂運道相會又
 西北經常州府城而西為西蠡河與冝興溧陽之運
 船相會截白鶴溪折北而為孟瀆河口運舟開時遇
 夾岡淺阻或北舟南還京口閉築繇此河出江而渡
[018-87a]
 接揚州白塔河此江南之間道也運河越孟瀆口而
 西行為奔牛閘又十里而為呂城閘呂城之西為珥
 瀆河金壇縣運船繇此出會於運河又西北入丹陽
 縣境貫城而西北扺夾岡入丹徒縣境舊為夾岡隔
 絶江流不通舟楫煬帝鑿夾岡通之今兩崕壁立故
 善崩潰經鎮江北出京口閘總為里七百二十有竒
 江南運舟繇此渡江入瓜洲閘扺淮而上京師東南
 要津也顧其渠本人力開通又城闉闗市互夾民居
[018-87b]
 易於堙礫隆慶中議者欲將嵗運冬開避黄淮之險
 而北舟南兌且乗秋漲之便號為兩利不知嵗當沍
 寒川瀆方枯所在虞淺舳艫不銜轉掠行舟且役居
 民沿洄助挽蓋水陸兩困矣萬歴六年予疏請大挑
 創復閘壩俾水有蓄洩漕乃通利
   林應訓天闗志
運河總浙直七府漕糧軍民二運舳艫萬艘首尾相接
 必出閘外方可起桅停泊江中等風北渡卒遇怒濤
[018-88a]
 漕舟破壊嵗嵗有之公私受害者乆矣予於萬厯六
 年閲視夾岡河工始知繇於丹徒鎮江石橋阻阨故
 運船不能起桅出江所致也乃於丹陽以北凡有石
 橋俱易木頂改為天闗可便抽洩運船一過丹陽距
 江百里即竪大桅有風便渡直扺京城設或無風俱
 得停泊於運河内地等候順風始免險阻之患雖北
 船南還免運進閘之後次第缷桅頗稱便利焉
   林應訓閘㪷志
[018-88b]
閘之為義押也視水盈縮為莭宣也㪷之為義斗也所
 以量水出入無過行也故常鎮二府建閘蓄水本欲
 以濟運河然回南糧船官民取道恒必繇之以致洩
 多蓄少毎艱運期今予開瀆以通間道於南疏九曲
 鐵猫以分行於北中修練湖堤閘又儲水以兼濟焉
 則閘之啟閉有常利兹博矣江隂舊有㪷門積廢已
 久今予以其廢者復之圯者修之故髙鄉扄㪷以獲
 灌溉之資&KR0672鄉啟㪷以慎蓄洩之利閘㪷之為義如
[018-89a]
 此司牧者其毋畧諸
   歸有光崑山縣全吳鄉濬河志
吳淞江承太湖之水蜿蜒東下三百里入海左右之浦
 如百足江自甫里折而北行至崑山全吳鄉東為渚
 浦又為帆歸浦斜折而南入於渚浦江復東而浦之
 西出者其東為張浦又東為顧仙浦又東為諸天浦
 又東為同丘浦又東為新塘皆南入於渚浦若為塘
 為漊為涇為浜凡在其間者此光祿署丞孟紹曾䂓
[018-89b]
 其鄉所浚之水江東南㟁之地也自新塘東則江又
 南折非其鄉矣紹曾居家好義嵗捐貲以為民興利
 至是大旱又捐貲盡浚諸水之在其鄉者當此時邑
 民告飢而全吳半鄉獨豐熟其父老咸感之夫三吳
 江海之介而群山之水又犇注於其間為大浸所謂
 太湖也太湖分迸而出以入於海若以人力溝防疏
 導則無不治之田而水旱不能為患害蓋湖水自西
 而下而海之潮自東而上清流不能勝濁泥之滓故
[018-90a]
 水不可一日不浚也嘉靖初朝廷嘗遣大吏来治今
 四十年不治矣古之三江其二不可攷今惟吳淞一
 江仰接太湖之水古者江狹處猶廣二里今自下駕
 以來僅僅如綫而茭蒲葮菼生其中下流入海之蹌
 口不復通矣千墩新洋黄浦皆亂流也水道何繇而
 順乎故江左右之浦在東者但見止水蘊藻而蘇城
 以東秀州以北百里間其田皆不耕吾恐又數年江
 日涸而西而湖水益横流東南之民將不食也紹曾
[018-90b]
 居一鄉能興其鄉之水利則夫受司牧之寄者獨可
 以辭其責耶紹曾浚河三十四長二萬七千六百九
 十四丈為工四萬九千六百用榖十有三萬九千觔
   范濂雲間據目抄水利志
己巳海都憲建議開復吴淞江時民謠有曰若要此河
 開除非海龍王來適董其役者蘇州府推官龍宗武
 松江府同知黄成樂也吳音黄與王同呼人以為竒
 驗第此江為吾松郡水利要道湮沒既乆幾成平陸
[018-91a]
 海公調停允當不煩國帑不費民財計日奏功士民
 至今稱頌越二十年當事者以東南水利漸淤特請
 簡命憲臣一員司之時許副使應逵出官錢首濬吳
 淞江聚工就役溺死疫死者甚衆且吳淞海口名老
 鸛觜者俱坍入海中相傳有一大船前後十餘艙約
 長數丈浮沒不常人不能攝竟不知何物也自後潮
 汐往来迅速且渾濁易積而郡城内外枝河旋開旋
 塞民甚苦之
[018-91b]
 
 
 
 
 
 
 
 吳中水利全書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