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66 河防一覽-明-潘季馴 (WYG)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河防一覽卷十四
            明 潘季馴 撰
  查理沁衞二河疏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查理沁衞二河以濟運道以安
民生事據河南按察司管河道僉事余希周呈䝉臣并
撫按兩院憲牌前事牌行該道會同分守河北道即便
轉行各該掌印管河官要見衞河上源有無淤阻果否
[014-1b]
引以灌田作何禁止沁河經行有無衝決當從何處導
引作何隄防引沁通衞是否可減黃河有禆運道即今
蓮花池口應否免塞逐一勘報務求經久長策以憑會
議施行蒙此依䝉會同守廵河北道及牌行懷衞二府
掌印官會同勘議去後隨據衞輝府呈稱依䝉行委輝
縣主簿周時禮帶領熟知地里人役郭周等查得衞河
上源並無淤阻無事挑濬其旁河居民引水灌田在四
五月之後兌運漕糧在二三月之間前後相隔日期頗
[014-2a]
逺自國朝二百年來臨清漕舟直達天津並無阻礙再
查前此雨暘時若衞河之水運道通行今因連歲天旱
源泉枯竭不獨下流淺澀上流源頭幾至不流以此阻
塞其理顯然及查沁河經行懷慶府河内縣出武陟下
合黃河與衞河相離甚逺亦無支流相通等情又據懷
慶府呈䝉依蒙會同衞輝府知府周思宸看得沁河經
行武陟如蓮花口等處屢決而屢議興修舊隄寧不惜
工力艱難必不肯姑順水勢使入衞河者誠以衞輝一
[014-2b]
府屬縣在河下流而横流一發被災最逺且臨清運道
不能賴其清流之利而每遭其淤阻之害節經歴年詳
議卷案可查今談者以謂足以殺黃河之勢而有賴于
運道此不過據舊說及臆度之耳況潞府新封衞城利
害所關不敢輕議竊詳果從會衞濟漕之說則懷慶一
府既免頻年修築之煩而武陟一帶地土永無水患即
本府首當主其議者但以國家大計通論斷斷乎有難
于行合候詳示轉行各委官照舊將蓮花口隄工催督
[014-3a]
修築使沁水仍歸黃河故道各縁由具呈到道據此該
本道看得此畨行查係奉欽依事體重大又經駁行二
府掌印官行令劉薛二同知親詣細勘另報今據懷衞
二府會呈關行劉薛二同知及會委臨河汲新河武等
七縣各掌印官勘議隨該汲縣知縣李賦秀會同新鄉
縣知縣張赤心輝縣知縣龔世仰獲嘉縣知縣張諭淇
縣知縣崔璵河内縣知縣黃中色武陟縣知縣李日茂
俱親詣衛沁二河踏勘間當據汲新輝獲等縣社里老
[014-3b]
劉應逵高進表宋廷珏師以正楊濤德等各連名吿稱
衞河發源在於輝縣蘇門山下其水陡峻通流灌田不
過些須並無淤阻其沁水河身寛一里有餘衞水河身
寛不過三四丈先年曾遭沁水衝開木欒店蓮花池隄
口附近地方俱受渰没且流入獲新二縣城門用土屯
塞漂流民舎渰没民田一百二十餘里衞輝府關廂巷
口行舟衝倒民房八千餘間壓死男婦陳可立等百十
餘口等情各具告到官會看得引沁入衞固殺黃河之
[014-4a]
流且濟運道之便但恐沁水本大若一入衞河二水合
流勢必滔害不惟各縣民居民田深有可虞况潞府新
建方將高其隄預其防惟恐不固而敢引沁以貽不測
之患等因會申到府又准本府同知劉應聘會同衞輝
府同知薛應麟闗稱各親詣衞河源頭踏勘得衞水流
清土堅原無淤阻雖有軍民水田葢為水由地行故乘
勢以資其灌溉非敢阻塞以專其利也前此雨暘時若
源泉不枯河水盈溢漕舟無滯年來亢旱泉源不流而
[014-4b]
漳河以下諸水亦俱淺澁因此衞流愈覺微細此議者
不得不歸咎于居民灌田至于引沁入衞謂于漕河有
濟也但查沁水原無支流可以通衞今欲因衝決之道
而遂挽之以入衞則目前似足以助衞濟漕而將來水
緩沙停其終必致淤塞則既見其利而又思其害是不
可不為深長慮也等因會關到府猶恐不的隨該本府
知府趙以康會同衞輝府知府周思宸親詣前項河口
逐一&KR0191勘會看得衞水枯澁併沁於衞則衞水大而漕
[014-5a]
舟可行豈不曰運道有所禆益哉但衛小沁大則其勢
難容衞清沁濁則末流必淤如先年沁河一決而臨清
東昌等處遂至淤塞徵之往事竊恐不減黃河之害而
又增運道之梗斯時歸咎誰其任之且沁衞地勢高下
殊懸必須創開河身沿河築隄此其費地費工固為不
貲而伏秋水漲横流滔天則生靈城池不可不為之計
也此皆前人已有成說利害較然如曰姑舎是而輕試
以建非常之功非職等之所敢擅議也至若引水灌田
[014-5b]
誠當禁止但末流之微細實起於源頭之枯竭即今三
年亢旱泉源幾至不流有如昨歲運道阻澁漕院差官
守視衞源盡導上流而管河道亦駐劄輝縣親至泉所
禁之非不嚴也斯時田禾日槁而衞水不增則其故誠
不係於淤阻也惟是漕運重務關係匪細合無以後水
源有餘則從民之便而不妨與民同利亦可也如水源
不足則禁其引灌而專以濟漕等情具呈到道卷查先
年陞任曹副使奉總理河道萬都御史查勘沁丹等水
[014-6a]
案行開封府管河同知張崇謙會同各州縣掌印官親
詣沁河上源會看得沁河北岸大樊口先年原有決開
隄壩故道一處詢問居民執稱先年秋水漲大溢過隄
岸致將脩武獲嘉新鄉等處一帶城郭田舎盡被渰衝
官民受害彼時即令官夫併力築堵見今遺有河形及
脩武縣西北有清水河一道經流獲嘉縣北六里直至
新鄉縣西北侯家橋入衞河隨據本地居民齊口稱苦
皆曰此處原有山河數處每年秋水泛漲渰没民田以
[014-6b]
致小民逃竄若再開沁河則滔天水勢入於衞河本縣
城郭鄉村盡皆漂流及相度地形西南大高東北卑下
以脩武縣較之大樊口地下約十五餘丈衞輝府誌開
稱地形衞城浮圖最高纔與沁水平勢不可開在新鄉
則河流城下兩岸居民千餘家在衞輝府西北一面離
城僅有半里兩岸係商賈之藪居民稠宻公署俱建於
此若欲開濬兩岸各數十丈則新鄉衞輝城郭居民公
署俱當改移數里方可動工況沁水猛漲勢比黃河稍
[014-7a]
有一線之決溢入衞河則臨河居民城池受害不支查
得嘉靖三十五等年管河工部汪郎中題稱河南沁河
衝開木欒店相隣大樊口三百餘丈決水横流突入衞
河水半泥沙瀰漫異常至臨清逆流上擁運河板閘至
甎閘七十餘里泥沙沉積二閘淤塞二千餘丈阻防運
道應行河南管河道作速修築以保糧運議允遵行今
若復引沁入衞則昔年壅塞運道勢所不免其患不專
在衞輝而貽患於漕矣等因到道又該曹副使復議三
[014-7b]
難一河身之難闢二隄岸之難築三下流之難濬逐一
條議具呈總理河道詳允停止訖今奉文覆勘該本道
會同分守河北帶管分廵道徐叅議會看得沁河自武
陟縣速入于黃其來已久木欒店至衞河相去百餘里
自西而東地勢極下其流甚易但先年引沁入衞屢議
屢止葢言利害相關莫敢承議繼今又奉欽依勘議會
委多官悉心相度及查先年勘議牘中條析詳明利害
較然且所為引沁入衞者葢一以為稍殺黃流一以為
[014-8a]
有資衞河運道故紛紛建議欲舉行此䇿今無論前項
工力之難與衞輝一帶渰没之害即於黃流雖能稍殺
而衞河運道仍有留塞則北河之阨猶之在南河也況
今潞府建設利害所關尤非往年之比相應呈請合無
將蓮花口隄工並淤塞河身照舊疏築大加工力疏河
身必令寛大通流築隄壩務要堅固一勞永逸不得茍
且塞責若衞河泉源之水所稱五六月間正係漕船過
閘入衞之時難謂與民間灌田不過妨害相應嚴行衞
[014-8b]
輝府查其如遇天旱漕河乾涸則嚴禁居民不許分引
灌溉庶不致阻塞河渠矣等因會呈到臣據此先該工
部題稱去嵗春夏間天久不雨衞河之流幾竭以致漕
舟淺閣儧漕御史呉龍徵奏報本部亦行北河郎中呉
之龍查勘據稱漳衞兩河上源多有引以灌田以致末
流日細行臣查勘應否許令引灌等因覆奉聖㫖是欽
此又准總督漕運都御史楊一魁手本内稱引沁水以
濟運河欵開要將武陟木欒店決口免其築塞因而通
[014-9a]
衞助運一節已經臣等會行該道查議去後今據前因
該臣會同廵撫右副都御史衷貞吉廵按御史王世揚
會議得古今論治水者孰不曰順水之性行所無事哉
然而地當中土勢有重輕利害所關又非可以嘗試而
漫為者沁河發源西晉經帶河内沛然東下勢若建瓴
惟至武陟城東復折而南與黄河會流以故昨秋暴漲
束隘難行遂致潰溢直衝木欒店決蓮花口滔滔東注
則引沁通衞其勢良便也但細查衞輝府治地既卑下
[014-9b]
河復狹隘狂流灌注容受為難即今獲嘉已成巨浸新
鄉亦若浮盂該府城垣去河不逺衝決之患殊為可虞
況今藩封新建關係尤重昔人所謂不與水爭利者誠
有不得而槩論者矣且沁水沙多善淤一入漕渠淤墊
閘座昔有左驗恐利未得而害且隨之也既經道府勘
議明悉又該臣等親閱相同仍應堅築隄壩寛闢河身
務使南行無滯庶為長策至于漳衞上源據稱天旱泉
微誠有之矣但民間灌溉壅遏泉流致妨運道合行該
[014-10a]
道將一應私壩悉行拆毁如遇雨少泉微盡令導入漕
渠以濟糧艘河北分廵道仍不時周行廵察禁治如有
阻撓許廵漕御史拿究如是則沁不得以病衞衞又得
以濟漕其于國計民生均有禆益矣伏望敕下該部再
加查議如果臣等所言不謬俯賜允行庶便刻日興工
除工程錢糧另行類報外謹題請㫖奉聖㫖工部知道
該工部覆議相同題奉聖㫖是
  河工大舉疏
[014-10b]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河工大舉酌議善後事宜以圖
永利事據河南按察司管河道兼管水利僉事余希周
呈奉臣并撫按憲牌前事照得兩河工程已有次第一
應善後事宜行道悉心詳議以憑會題等因先該工科
常都給事中批據帶管河道辛僉事條議事件蒙批管
河道查照欵開事宜會同該道再議明悉詳奪并蒙廵
撫衷都御史批仰管河道查照先今河工事宜備細類
成條欵作速申報以憑酌議施行又䝉廵按王御史批
[014-11a]
新管河道會同該道確商詳報䝉此依奉照欵會議登
荅明白呈乞題請遵行等因到臣該臣會同廵撫河南
兼管河道右副都御史𠂻貞吉廵按河南監察御史王
世揚議照中州惟河患為最鉅故其治河也為獨詳邇
年人心玩于積習法制廢于因循致厪聖懷特㫖修築
即今兩河工程臣等不敢不竭心力矣然必料理精詳
庶可垂示永久若非奉有明㫖無以警惕人心既經該
道會議前來又該臣等覆議相同合照欵列具陳伏乞
[014-11b]
敕下該部再加酌議上請行臣等遵奉施行謹題請㫖
 計開
一預積埽料以防未然臣等查得河南水平岸高而土
 疏其湍急掃灣之處患常在下雖有高厚之隄卒然
 坍塌無所措手故防河之患無愈于捲埽而捲埽之
 料全資於稍草樁麻與土也往年所用樁木檾麻俱
 分派於出産州縣買運而柳梢谷草俱於臨河地方
 召商收買已有定議近因沿河各縣連年苦旱復遭
[014-12a]
 大水百穀無收欲暫將谷草派之别府州縣買納解
 送亦通融之䇿但道途隔逺不惟脚價浩費抑恐反
 滋騷擾及查往年谷草定價每束連耗草二十二斤
 給銀二分今年谷草缺乏價貴合無每束增銀一分
 共給價銀三分仍舊召商收買此後豐年酌量估裁
 庶草價既增而商販自至矣至於捲埽胚胎純用好
 土始得堅完必須預積平日庶可取辦倉卒近因久
 無水患管河員役不復議積每遇急迫取土窵逺緩
[014-12b]
 不濟事竟日般運不成一埽遂致決口漸闊為害滋
 大矣合無令各守隄守壩堡夫於閒曠之時查照成
 法令各管河官督令預運埽土堆垜於埽壩及𦂳要
 隄岸之上每年會計之時查算某處該積土若干責
 令各夫如數運積著實查驗無容虛報其河流衝射
 之處仍當預置旱埽如伏秋水發微有衝刷即時添
 補管河官一面督行一面申報則有備無患而埽不
 難成隄防愈有頼矣伏乞聖裁
[014-13a]
一議處工食以恤窮民臣等查得估計修築隄壩工程
 每築方廣一丈高五寸為一工每夫一名日完一工
 方給工食銀三分三釐三毫夫以一人而日築一工
 已為難完況取土有逺近之不一填築有險夷之不
 同槩以一例計工既不能依期報完復又計工給銀
 安能盡滿所望且今歲米價騰貴數倍往昔一工給
 銀三分三釐三毫亦不足其食用若一日不完一工
 則所得工食益不足以餬口無惑乎每遇募夫召之
[014-13b]
 不至也合無將今歲做工夫役每一工給工食銀四
 分如取土在百步之内及在平地修築者俱仍以方
 一丈高五寸為一工若在坑坎水内填築及在百步
 之外取土者酌量減其寸數俱每工給銀四分如此
 則工食既加而養贍足工程有等而勞逸均人心亦
 知樂從矣其已後成熟年分仍照舊查給伏乞聖裁
一議設堡房以慎守禦臣等查得黃河兩岸長月等隄
 并埽壩之處先年每二里建堡房一間僉堡老地方
[014-14a]
 各一名統領火夫十名廵守以防河患原無工食數
 年以來天時亢旱河患稍息人心懈弛堡房傾倒而
 孑遺災民星散求食各隄防守遂無人矣惟各埽壩
 處堡房尚存數名然為數亦少不足應用昨歲河决
 雖出異常之災未必不由踈虞所致也合無於黃河
 兩岸各新舊長月等隄每二里仍建堡房一間每堡
 僉隣近堡夫二名每五堡僉勤能堡老一名統率各
 堡夫晝夜往來廵守栽培柳樹但有盜決隄防及砍
[014-14b]
 伐隄柳者即便擒拿送官究治遇有河水泛濫衝刷
 損傷即行填補每堡老一名月給工食銀五錢各役
 每名月給工食銀三錢俱於河道官銀内支給至於
 臨河埽壩尤係要害修守之工倍當加謹仍每二里
 建大堡房一重三間盛放埽料以備急用每堡設堡
 夫五名每二堡設堡老一名管河官不時查㸃遇有
 𦂳急衝刷不拘晝夜本堡鳴鑼各堡老督率各夫前
 來接濟併力堵塞其堡老必於隣近鄉民中選精勤
[014-15a]
 守法者充役如此庶防守俱各得人而河患可保無
 虞矣伏乞聖裁
一議處厰夫以杜偏累臣等查得臨河祥符等縣設有
 官厰八處收貯稍草樁麻以備捲埽每厰原有厰夫
 二名或三名令其看守物料先年俱於各州縣堡夫
 内選殷實大户充之凡管厰官合用心紅紙劄并雇
 覔書手造寫循環倒換盤纒及雇人晒晾物料并修
 理厰房墻垣冗費百出每名每年費銀五六十兩如
[014-15b]
 遇不才官員需索常例費至百金者有之後因稱累
 以堡夫二名朋應厰夫一名每年工食銀四十八兩
 至萬厯十三年該前任廵撫臧惟一允河道議每名
 裁定工食銀三十六兩以其數非不多也不知工食
 有限而額外之費無窮夫厰夫原以看厰為名惟晒
 晾物料是其職守乃至責以不貲之費磨累無休身
 家蕩敗無惑乎合口稱苦不敢承役也相應痛革以
 後每厰夫一名以二人當之給條鞭工食銀二十四
[014-16a]
 兩扣除銀十二兩存貯官庫不許復僉正頭惟召募
 鄰近土民充當一切雜費如管河官心紅紙劄等項
 量於編派其登報文冊修理墻垣即於前扣銀内申
 請動支不許濫派厰夫出辦惟稍草等料有浥爛數
 多各役失於苫葢晒晾者姑免問罪令其量賠如此
 庶需索之弊既革而厰夫之害可免矣伏乞聖裁
一及時給散以杜侵剋臣等查得河工全賴人夫夫役
 全資工食河道錢糧俱貯府庫管河官不得自由必
[014-16b]
 至河岸衝決方議調人夫請支錢糧已無及矣合無
 每遇春時該道行管河同知通判等官赴府領銀分
 發沿河州縣專聽不時之需遇有河患一面募夫一
 面申請事完稽查庶不躭誤至於給散工食往時獨
 責之各縣管河佐貳官各官多不親理又委之部夫
 隂醫等官秤鑿給散其中不免扣剋以致各夫鮮受
 實惠合無以後給散河夫工食俱聽該府管河官督
 同各縣掌印官眼同包封唱名給散再不許令各縣
[014-17a]
 部夫官總領致滋奸弊如府管河官偶在别縣督工
 一時不暇者聽各縣掌印管河官徑自給散如此庶
 扣減之弊既除而夫役之逃可免矣伏乞聖裁
一責成正官以便查覈臣等竊惟設官定制在府州縣
 雖有清軍管糧捕盜理刑管河等官分任佐理而兼
 總條貫則掌印官事非謂各官之外掌印官全無相
 干也故一州縣之中河渠要害孰非正官之所當料
 理防守者況中州生靈命脉係於黃河可以正官而
[014-17b]
 漫不關心乎廼向來河務該道止行文府管河官府
 管河官止行文州縣管河官而該府州縣全不經由
 故問河水衝決非不曰某州某縣之某口決也問應
 用人夫應動錢糧所以治其決者則曰有管河官在
 非本州本縣事也不知河患係民瘼最切不此之究
 而徒諉之於一二佐貳彼其威令不行召集人夫既
 多阻撓操持不定動用錢糧又難清楚況修理工程
 必動錢糧管河官身任其事則錢糧自有粘帶每年
[014-18a]
 會計既令其查議矣乃年終覈實亦令其自為而自
 覈之無論工程虛薄錢糧冒破無由而覺即工程堅
 固錢糧明白誰則信之是尤不可解也合無自後申
 飭各府州縣掌印官凡遇河務雖有管河官專管至
 於催儧人夫給發錢糧各掌印官務破積習協心共
 濟其會計工程亦與管河官會同估議每年河防畢
 日該道將各掌印管河官分别勤惰開呈兩院量行
 奬戒如此則精神流貫而法亦昭明責任各專而功
[014-18b]
 可永賴矣伏乞聖裁
一議豁隄糧以蘇民困臣等看得黃河兩岸皆係民間
 納糧田地而新舊所築長月縷水減水等隄壩南北
 兩岸上下綿亘六七百里其根闊有七八丈者有十
 餘丈者所壓占民地不下千百餘頃自來地内夏秋
 稅糧并各項差銀尚係地主賠納臣等竊謂築隄乃
 為一縣小民捍患非一人一家私事其占用各戸之
 地既不償以原價復令包納虛糧誠於人情有所不
[014-19a]
 堪合無候部議行臣等轉行臨河各縣逐查各該地
 方除年逺舊隄外其有五年以内新創及幫築隄壩
 若干道某道根闊若干長若干共計壓占民地若干
 每年共計稅糧差銀若干即與除豁均派槩縣地内
 徵收抵數及查見今種麥挑穵者量給倉穀以補子
 種之費庶包賠之糧不致偏累而沿河之民可免向
 隅矣伏乞聖裁奉聖㫖工部知道該工部覆議相同
 題奉聖㫖依議著實行
[014-19b]
  欽奉勅諭查理河漕疏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欽奉勅諭查理河漕以保運道
事據淮揚海防兵備兼管河道副使胥遇徐州兵備兼
管河道僉事陳文燧會呈䝉臣并先任總督漕運侍郎
楊一魁廵按御史劉懷恕會牌前事行職等躬歴各該
河道地方逐一查閱要見古洪淤塞作何䟽通濁河内
灌作何防禦徐邳一帶隄岸有無圮壞作何修治清江
浦一帶河防有無衝決作何保守崔鎮等壩應否改拆
[014-20a]
塔山支河應否開通小浮橋故道果否可復草灣河口
果否當濬并調度夫役議處錢糧逐一查勘虛心詳議
務求長䇿永裨運道十日内具由詳報以憑會議等因
該各道會同南河郎中羅用敬夏鎮主事楊信悉心踏
勘議照得國家定鼎燕京歳輸漕糧四百萬石運艘涉
江淮經徐邳入運河抵京師濟寧以北必資汶洸沂泗
諸水而徐邳以南必資淮黃二水濟之俱會淮安外河
掠草灣歴雲梯闗入海北高南下勢若建瓴淮弱黃强
[014-20b]
時有衝阻𢎞正以前姑不必論嘉靖末年河道日益多
故歸德而下丁家等口忽然衝塞黃水不從小浮橋故
道達徐初徙於溜溝再徙於秦溝三徙於濁河口於茶
城相近全河逆行至嘉靖四十四年徐邳一望瀰漫不
辨州里該先任尚書朱衡改建南陽新河運道復通自
老黃河故道既失雲梯海口未疏隆慶年間河決於崔
鎮淮決於高堰寳應興鹽等州縣遂成巨浸水泛沙停
轉運甚艱至萬厯六年先任右都御史潘季馴創築遥
[014-21a]
隄盡塞諸決束水歸海使由故道民獲安堵漕得順利
已逾八年其功昭昭在人耳目惟是支河既塞海沙尚
高一帶河身日漸淤墊決塞之患比歲稍多在淮安上
流不分全河直衝范家天妃等口通濟福興諸閘歲苦
衝淤王公隄屏蔽清浦歲遭二瀆嚙射隨修隨圯勞費
不貲在徐州下流不分黃水倒灌古洪内華諸閘淤塞
日久今未極力挑通萬一黃河暴漲不免復淤阻滯運
道關係不小高寳一帶由淮引黃河渠日高雖有湖隄
[014-21b]
越河足避風濤然邵伯寳應二隄尚未包砌土隄单薄
巨浪乘風傾潰可慮善後之計不可不圖謹將淮揚應
議應舉工程欵列開呈等因到臣先該工部題為欽奉
聖諭事照得黃河東經梁靖口田劉口至茶城河逆而
上而茶城淤又東則淮黃河流其勢益盛於是天妃壩
決而淮安河流幾没隄岸行臣要見徐邳之隄岸淮安
之堰壩作何修防草灣河見今議濬可否分流以殺水
勢崔鎮壩見今議拆可否洩水以沃民田合用錢糧若
[014-22a]
干作何措處合用人夫若干作何起派司道等官聽其
便宜委用未盡事理聽其陸續會題仍嚴督地方官上
𦂳興工事完之日覈實造册奏繳回京有功官員查照
閱邊事例分别舉薦如有阻撓誤事推諉抗拒應提問
者徑自提問應奏請者奏請定奪等因奉聖㫖是欽此
又該總督漕運侍郎楊一魁題為議處兩河水患以固
運道以奠民生事内稱覆勘草灣口等七事該部覆奉
聖㫖崔鎮壩應否改拆還候差去科臣到彼再議定奪
[014-22b]
其餘俱依議著實行欽此又該侍郎楊一魁題為恭報
運河疏通空船過盡并陳善後事宜以圖永濟事條議
改閘座等十事該部覆稱開支河移官夫復故道等事
行臣會同查議等因奉聖㫖依議行欽此該臣先同廵
按御史劉懷恕并南河郎中羅用敬徐州道兵備僉事
陳文燧自上而下由豐沛經徐邳以至桃清復同總督
漕運侍郎舒應龍等自上而下由清浦以至古洪梁境
一帶或艤舟閱視或登陸荒度看得豐縣田劉口河勢
[014-23a]
掃灣原有縷隄坍入河中新築月隄一道堪以防禦郭
家灣匙頭灣栲栳灣等處雖係迎溜見今修築埽壩亦
無大害徐邳自桃源五百餘里河身就下河岸甚高遥
縷二隄俱無衝決歸仁集高家堰范家口續修石工俱
各堅厚寳應越河運艘甚便惟古洪河口去秋濁河倒
灌今雖挑通尚屬可虞清江浦一帶運河與黃河僅隔
丈餘王公隄二百九十丈二瀆南徙衝刷日甚隄懸一
線勢甚危急至於高寳西隄邵伯石隄俱屬要害委不
[014-23b]
容己一一查閱明白又經催行司道會議去後今據前因
該臣會同總督漕運侍郎舒應龍廵按御史劉懷恕廵
鹽御史陳禹謨廵漕御史喬璧星議照我國家輓漕東
南全賴河渠古洪以北必資汶泗諸水徐邳以南悉藉
淮黃二瀆河雖不同利害相因故理漕必先於理河治
黃即所以治漕誠不可一日不講也然徐州以上之河
恐其潰而入有衝決之患徐州以下之河恐其潰而出
有漫散之虞審水性之順逆酌時勢之緩急要非可以
[014-24a]
執一而論者往無論矣嘉靖初年河漸北徙濟寧魯橋
以下河道淤填至嘉靖十三年該副都御史劉天和挑
濬河身復修閘座四十四年河決沛縣舊河淤塞該工
部尚書朱衡開通南陽至留城新河徐邳以上河道賴
之隆慶以來黄河決崔鎮等口淮河決高堰等處二瀆
漫流水緩沙淤運道艱阻該右都御史潘季馴創築遥
隄盡塞諸決兩河復合沙刷水深運道民生均有裨益
徐邳以下河道賴之雖先後河臣經畧良畫尚不止此
[014-24b]
此其功之最著者也惟自萬厯十四年以來清河以下
一決范家口而全河幾奪一決天妃壩而福興漸淤徐
州以上濁河灌注古洪阻塞要害之地委屬可虞然則
有思患預防之心者安得不為補偏救弊之謀哉但據
稱上源小浮橋之路久塞故道當復也支河當開也下
流之老黃河難復三壩當拆也草灣當濬也此其計慮
甚周而用心良勤矣臣等隨處查勘虛心商度故不敢
曲徇以茍同亦豈敢有心以求異然而勢當酌其所急
[014-25a]
功必期其可成茍或心思雖竭而經理實乖議論雖多
而治效則鮮於河道終無補也今據司道㑹詳臣等復
加酌議除陞閘座等項已䝉俞允見今責令興工外謹
將應舉應停工程事宜欵列分别上請其當行者雖無
新竒之見而實切於事機其當止者雖嫌意見之殊而
實採之輿論河漕重務彼此何心要皆求以便國計耳
伏乞敕下該部再加查議俯賜俞允行總督侍郎舒應
龍查照遵行庶於運道民生裨益非淺鮮矣謹題請㫖
[014-25b]
 計開
一添造閘座以便防守查得古洪内華為入運首閘先
 因規制未堅啟閉不時一遇暴漲遂多淤塞今古洪
 等閘己奉㫖改造加石數層似已得䇿但自古洪以
 至河口尚有一百八十餘丈每遇閉閘外成灘淺兩
 岸土隄又易奔潰奔岸之土與黃水之沙并填其中
 無惑乎阻塞之易也且鮮貢船隻勢難久待古洪失
 守直至梁境數里淤填誠難為力合仍於古洪以外
[014-26a]
 酌中之所相擇堅地添建鎮口閘一座長砌鴈翅寛
 鑿閘窩以便停泊南北兩岸俱用樁埽廂䕶共銀二
 千三百兩如船入鎮口則急閉上閘候外閘既閉漸
 次而啟庶彼此聨貫既可以蓄内漕之水闗防嚴宻
 又可以禦外河之漲重門禦暴防守自便此外縱有
 淤淺所餘無幾俟黃水少落而以盈漕之水衝之勢
 自易易矣伏乞聖裁
一接築縷隄以防中潰查得黃河自西而東漕河自北
[014-26b]
 而南至河南開歸以下相去伊邇南高北下其勢易
 趨先年潰滎陽灌臨清決荆隆衝張秋竭天下財力
 而始塞該都御史劉大夏等自胙城經曹單至豐沛
 創築大隄即所謂大黃隄也嘉隆以來治河諸臣又
 自豐沛市里寨接築直至茶城漕渠之内遂免濁流
 之患然彼時河會茶城而出以故隄亦止此近該郎
 中陳瑛另開内華古洪二閘逺避戚港運艘利之則
 茶城東下又十餘里矣兩河相望隄防未築每至伏
[014-27a]
 秋幾成横潰萬一失守是短垣可踰而扄鑰雖嚴竟
 亦何益合無自茶城以下塔山支河西岸起接至河
 口止督率隄淺洪閘等夫接築縷隄一道計長五百
 丈底闊四丈頂收一丈二尺高一丈又補築舊河缺
 口一道長六丈幇修舊隄一百丈共計土一萬三千
 八百七十六方上用犒夫銀四百一十六兩二錢俱
 用堅實老土勿雜浮沙則束水歸河下流益速黃河
 不致漫潰而諸閘亦可恃以無虞矣伏乞聖裁
[014-27b]
一議修埽壩以防危急淮安自西門皇華亭抵清江浦
 約三十餘里内外二河僅間一隄至於王公隄一段
 最為喫𦂳先年兩河之濵相去里許居民比宻後因
 黃淮逼流偏向南徙衝刷日甚民居蕩析僅隔丈餘
 雖有石隄止在浮面濁流掃根利如矛㦸以如綫之
 隄而當排山之勢必無幸也萬一蟻穴潰防泥丸難
 塞則清江一帶蕩為巨浸不但無淮城且無運道矣
 查得每年樁埽費亦不貲但因新於舊續卑為高基
[014-28a]
 址不實工力未堅隨填隨陷實由於此合於本隄海
 神祠起至孫贍門首止計長二百九十丈出水三丈
 捲丁頭埽五層計埽二千五百箇鴈翅之内實以土
 石捲埽之外宻釘樁木每隄二十丈作順水壩一座
 共計一十四座逼水北流以刷對岸之沙以數年之
 費為一勞之計庶危隄可保而運道有賴矣伏乞聖
 裁
一開創月河以避衝決王公隄一帶地當要害单薄可
[014-28b]
 虞今畨所議埽壩可保數年無恙矣但欲為萬全之
 計不可無永賴之圖議者欲於河北王家營開河一
 道引河北徙意非不善但工力浩大開創甚艱而地
 勢髙亢淤塞亦易河成矣而水不趨水趨矣而後不
 繼是委財於壑也然與其挽黃以避漕孰若引漕以
 避黄相應於運河南岸另開月河一道共計九百丈
 内上自劉相屋基起至紅廟止五百丈地形稍高應
 挑深二丈自紅廟起至清江閘上首止地形稍窪挑
[014-29a]
 深一丈八尺俱面闊十二丈底闊七丈共計土一十
 六萬三千四百方共該銀九千八百零四兩仍將舊
 河築攔河壩二道或即以挑河之土填實於中務令
 堅厚如是則兩河相隔幾二三里許河雖善決亦必
 不能奪漕而入矣伏乞聖裁
一築寳應西隄以束漕流照得固隄即所以導河導河
 即所以利運從來治河試有明驗彰彰矣何也水之
 為性專則急分則緩而河之為勢急則通緩則淤理
[014-29b]
 固然也其在寳應湖口三官殿米市竹巷口一帶嵗
 每淤每撈邑恒患之究其故該縣未築西隄則水多
 肆溢河流不束赴下力微以故湖口三官殿等處淤
 淺殊甚前者一歲一挑今則一歲二挑猶以淺澀為
 慮重運所經不無遲滯合無比照山陽縣培築西隄
 一道自黃浦南壩口起至𢎞濟河北閘向南二三丈
 止計二十里許加築土隄高五六尺底闊一丈二尺
 頂闊五六尺共該銀四千一百三十一兩則因河勢
[014-30a]
 以築隄固隄防以束水而該縣淤淺之患漸可去矣
 伏乞聖裁
一砌邵伯湖隄以免歲修照得司河務者無日不以繕
 隄為事亦無日不以決隄為患不知功非永圖則隄
 雖繕猶弗繕也潰決之患其何能免高寳邵伯諸湖
 西受盱泗天長石梁汊澗甘泉五塘諸山之水聨貫
 汪洋一望無際其在高寳湖隄凡係險要各經甃石
 中有未石若寳應之三里湖口高郵之南小湖口俱
[014-30b]
 稱險地萬厯十五年曽經動支歲修銀兩分委砌石
 一包八百餘丈一包三百餘丈工俱將竣惟邵伯湖
 隄正當湖面寛廣之所一遇西風則兼天震撼勢若
 排空中有包石者原無地釘襯石年久塌卸甚多其
 未包石者則止排樁廂板不時汕削尤易節經歲修
 隨即圮壞徒耗工費真為無䇿今合於一淺二淺隄
 向湖心險要一帶除已包石外俱應接續包砌該銀
 二萬二千九十七兩庶一勞永逸而歲修可省矣伏
[014-31a]
 乞聖裁
一濬裏河河身以利運艘從來議治河者不過曰築曰
 濬而已然而治黃河與閘河異葢黃河濁流隨挑隨
 合人力難施閘河則愈挑愈深功效立見先臣平江
 伯陳瑄創立裏河規制每歲挑淤法至善也因循至
 今惟知築隄不知濬河即歲時調度夫役無多竟成
 故事自萬厯十四年以來天妃壩等處衝漫黃流灌
 淤河腹日飽兩隄夾水形若圜堵一遇衝擊下無實
[014-31b]
 土將潰裂肆出而不可支矣合無由淮安至儀真内
 河一帶俟其重運過畢至六月間清口大壩築完乘
 此水涸即當查復淺船宻布淺夫多備器具濬淺已
 深河則水由地中而隄根皆係實土斯可以杜決而
 防潰矣伏乞聖裁
一酌議分地以便責成自通㑹河至𤓰儀俱設有工部
 司屬等官分理河道其責為甚專也然河有逺近則
 畫地不可不均勢有緩急則立法不容不變先年新
[014-32a]
 河初成設立夏鎮主事一員專管閘務上自珠梅閘
 以至黃家閘僅百餘里耳至於梁境茶城一帶則原
 屬徐州洪主事謂其駐劄相近防守自便也後將徐
 州主事裁革盡屬中河郎中不知中河所轄自梁境
 至天妃六百餘里道里遼逺則耳目有所難周閘河
 兼司則事體有所未便當伏秋河漲徐邳沿河隄壩
 俱當時時料理乃復欲遡流而上濬漕渠而防淤阻
 其將能乎似應將梁境至首閘盡屬夏鎮主事管理
[014-32b]
 中河郎中專管黃河則湖水之蓄洩有度各閘之啟
 閉以時誠便計也第管閘主事原未奉有欽依闗防
 以致人有玩心事多掣肘今既加分古洪等閘正運
 道咽喉事權安可不重況動支錢糧調度夫役持空
 牘而理要地非所以重委任也合無比照三河事例
 請給敕諭闗防以便行事庶責成專而事權重閘河
 亦永有賴矣伏乞聖裁
一移調官夫以資䇿應查得吕梁洪設有洪夫一千二
[014-33a]
 百一十名徐州洪夫三百七十八名又協濟夫四十
 五名原為灘高水險以資撁挽今河勢漸平挽舟甚
 易各夫閒曠私役為多古洪以上三閘為運道咽喉
 而隄淺等夫僅僅五百委屬不足該督臣楊一魁議
 調吕梁夫七百名未為無見該部覆稱移徙未便誠
 體恤貧民之意但夫役流寓原無身家衣食於奔走
 隨地皆可居也況相去未甚逺乎合酌議二洪共撥
 六百三十三名以六百名均散古洪等四閘各一百
[014-33b]
 五十名以三十三名即充新閘閘夫專司啟閉吕梁
 洪仍存七百名徐州洪仍存三百名以供拽運亦足
 應用管河同知移住境山常川防守庶夫役適均而
 䇿應自便調度有人而防守無虞矣伏乞聖裁
一設山陽長夫以便河工照得先年總河部院題設民
 船出閘稅銀以濟河工殊亦稱便嗣因先任淮安府
 知府邵元哲呈請民船仍舊車盤俾小民藉有生計
 乃於牙行埠頭每年顧夫一千八百名此山陽行夫
[014-34a]
 之所由設也每名雇覔一日給工食銀三分每年做
 工六箇月計銀五兩四錢相因舊矣但售雇者非老
 弱不堪即遊食無賴朝㸃暮逃全無實用及至勾攝
 輙以往返數日廢時誤工莫此為甚合議將行夫二
 名共合一名做工一年每名日給工食銀二分一年
 計該銀七兩二錢責令牙行納銀在縣比照髙堰隄
 夫規則務選年力精壯者籍名在官即註曰某處隄
 夫該實在人夫計九百名如王公隄險要處所即註
[014-34b]
 夫五百名西橋禮壩各一百名范家口二百名常川
 修守俱屬分委官管理如本工無虞則臨時酌量通
 融調撥别工應用仍刋刻木榜註為定規責令各夫
 專聽河上應役其各衙門别項工作不得私役一名
 違者聽總督部院叅究庶夫役有定額而牙行無賠
 累之擾分派有常所而河工獲實濟之益矣伏乞聖
 裁
一寢開支河以防善淤照得先年黃河從秦溝入徐濟
[014-35a]
 運正與茶城對衝而戚家港一帶水勢湍溜挽舟而
 上為力頗艱覆溺漕舟不知其幾該見任侍郎舒應
 龍為副使時另開塔山支河一道行舟數年頗稱利
 便後因淤阻後開内華等閘即支河遺意也今督臣
 欲將支河挑濬建設閘壩與内華古洪兩處行舟亦
 有備無患之意但泉源無多難容兩行誠有如該部
 之議矣臣等以為不患内水之難分而患外水之易
 入黃河暴漲一隙可乘勢如奔馬豈獨灌閘漕而不
[014-35b]
 灌支河乎方欲嚴扄鐍以禦宼而復開徑竇以導賊
 非長䇿也查得昨歲古洪之淤從閘口入者尚無幾
 從支河引透直至梁境為害頗大今方塞之惟恐不
 固也尚可自多其門戸乎人有惡噎者而穿咽於脅
 恐非攝生之道也況支河之外沙渚橫截挑濬亦難
 寢之為便伏乞聖裁
一查議故道以省繁費徐州以北之黃河即運道上流
 也自小浮橋之路塞而河出濁河口易於灌淤議者
[014-36a]
 欲自歸德丁家道口開濬故道或從碭山縣韓家口
 或從石城逼水南行俱從小浮橋經流庶為順利此
 其議甚正而慮甚逺矣臣已行河南守廵管河三道
 㑹勘明悉大都自丁家道口至石將軍廟二百五十
 餘里地勢髙亢已成平陸内有稍窪者挑成様河一
 尺以下盡為沙泥無論工費之難即挑成亦易淤塞
 臣又勘得韓家口一帶亦未見河形水勢滔滔東下
 欲挽之使南勢必不能惟石城濁河之南小有河形
[014-36b]
 一遇伏秋水泛亦分十一冬春之間遂多淤填欲築
 壩分流則地盡浮沙無可豎基誠難為力矣此故道
 之大較也然人皆知故道不能復臣以為不必復可
 也何也閘河出口無往而不㑹黃則無往而不受淤
 豈從濁河則淤而出小浮橋則否耶先年河臣潘季
 馴欲復新集故道葢恐來流散漫非為出口受淤也
 即今虞城碭豐之間水皆通流原無決裂儘可濟漕
 萬一盡從小浮橋出則古洪至此尚三十餘里弱汶
[014-37a]
 之流曾不足以潤河身之沙不知漕舟何所藉以上
 行則故道之復亦難輕議伏乞聖裁
一停拆三壩以保成功查得萬厯七年該總督潘季馴
 經畧兩河塞決固隄慮縷隄束水太急恐有奔潰也
 逺創遥隄以廣容納又慮遥隄涓滴不洩恐有汕刷
 也剏建滚水壩以便宣洩崔鎮徐昇季太等壩皆因
 地勢卑下使水易趨原以防異常之漲非以減平漕
 之水也數年以來束水歸漕河身漸深水不盈壩隄
[014-37b]
 不被衝此正河道之利矣議者欲將三壩拆落用心
 良苦臣量得崔鎮壩石頂去地僅二尺八寸視遥隄
 低七尺徐昇壩石頂去地僅二尺五寸視遥隄低七
 尺三寸季太壩石頂去地僅二尺視遥隄低八尺三
 壩臨水河岸離水面各八九尺一丈不等較之三壩
 各高三四尺不等是河岸甚高石壩原低每遇伏秋
 水高於岸即從各壩滚出其不得出壩者乃不得出
 岸者也欲分水勢壩可拆矣一帶河岸可盡削耶據
[014-38a]
 鄉民畢九臯馮吉趙倫等訴稱壩外水鄉漸成膏腴
 逃徙之民近方歸業若欲將壩改拆二層是為無壩
 先年河從此決又可虞矣酌之事勢仍舊為便伏乞
 聖裁
一停濬草灣以節財用查得黃淮二瀆自清河口㑹流
 入海其勢最盛由清浦操西橋遶淮城從赤晏廟而
 下此正河也每遇伏秋淮城告急西橋而上北岸原
 有草灣河一道河口雖係新衝河身即先年侍郎呉
[014-38b]
 桂芳所開也北流之勢分則淮城之勢減議者欲開
 濬草灣未為無見臣曾慮其復淤亦未得之目擊也
 今閱草灣一支黃河分流幾十之四自顔家河一從
 赤晏廟一從安東頭舖復㑹流入海原無阻滯且東
 西兩岸闊幾二百丈頗足容納若復以為不足而濬
 之不知屈曲灣環本河之性沙淤如飴人力莫施縱
 使挑開一遇暴漲衝塞靡定竟無益也查得先年曽
 費十數萬金塞之不得忽然自塞費四十萬金開之
[014-39a]
 未能倐爾自通已有明驗矣今乃欲以數千金挑之
 又何濟於萬一耶即去歲督臣具題時尚有沙觜今
 已衝刷殆盡難以再濬故雖奉有俞㫖而至今尚未
 興工亦不敢為無益之舉也合無免其開濬將原議
 銀六千一百四十四兩為王公隄月河之用庶錢糧
 不致虛費而漕渠得有實濟矣伏乞聖裁奉聖㫖工
 部知道欽此欽遵該工部覆議條列一十四欵除相
 同外其稍有異議者四欵開列于後
[014-39b]
 計開
一開創月河以避衝決
 前件臣等看得漕黃相隔僅一王公隄諸臣既欲修
  本隄設順水壩又欲於運河之南開月河引漕水
  南流則兩河相隔幾二三里若時加培築即數年
  可保無虞可謂計深而慮逺矣但工程浩大錢糧
  措處或難合候王公隄築完次第舉行未為晚也
  伏候聖裁
[014-40a]
一濬裏河河身以利運艘
 前件臣等看得淮安至儀真内河一帶舊係三年一
  濬自萬厯六年以後更定歲修之法而今則隄形
  已高淤者未必濬矣諸臣欲俟重運過畢清壩築
  完之際乘時挑濬甚為有見但所稱查復淺船一
  節不知船料船工作何計處及今修復猶能不誤
  挑濬否似合候總理河道至日會同漕撫衙門再
  議舉行伏候聖裁
[014-40b]
一酌議分地以便責成
 前件臣等看得治河之臣信地分則責任有歸事權
  重則法紀不紊此事理之易見者所據諸臣欲將
  梁境至首閘屬之夏鎮主事茶城至清口黃河屬
  之中河郎中則道里既均循行亦便誠為計之得
  者至稱地方一分關係頗重欲比河道郎中事例
  將夏鎮管閘主事給以闗防敕書尤為確論但查
  南旺管泉主事亦有錢糧夫役與夏鎮事體相同
[014-41a]
  科臣相度徐沛尚未至於汶濟以故未議及此相
  應一併題請容臣等移咨禮部鑄給闗防二顆頒
  給南旺夏鎮二主事欽遵行事惟是二主事奉差
  以往已有精微批文所議敕書似應免給伏候聖
  裁
一停濬草灣以節財用
 前件臣等看得草灣一河乃先任督臣開之以保淮
  城者第此河見闊二百餘丈則淮黃之水未嘗不
[014-41b]
  藉以分流且開塞靡常歴有明驗是又所謂不必
  開者既經諸臣勘議詳明相應停濬其原擬應用
  銀兩合聽别項支用但河流無常海口易淤倘夏
  秋淮黃盛發草灣舊口難洩則淮安城池生靈不
  無意外之虞合候臨時酌量緩急不妨另議題請
  是又未可執論也伏候聖裁奉聖㫖依議行
  酌議河道善後事宜疏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酌議河道善後事宜以裨運務
[014-42a]
以圖永利事竊惟國家定鼎燕冀轉漕東南九重之供
億六軍之儲需咸取給焉所賴以灌輸者河道也豈不
稱重鉅哉故治河者既欲祛其害復欲資其利誠難之
難者矣考之國家之功令諸臣之經畧犁然具備若可
持循然而時勢少殊則法制不可不講人心易怠則申
飭不可不嚴桑土之謀當於未雨況河道多艱補偏救
弊之方其容以或已乎臣疎庸無似誤蒙皇上任使日
夕兢兢罔知報稱日來奔走河漕酌之事機詢之輿論
[014-42b]
稍得其概除各項工程㑹同撫按諸臣另疏具題外敬
抒一得列為八事用備採擇少效涓埃伏乞敕下該部
再加酌議上請施行其於河漕未必無裨益萬一矣謹
題請㫖
 計開
一復河臣以一事權竊惟今所稱漕河者南盡𤓰儀北
 通燕冀天下所由飛芻輓粟而通塞之機所闗於國
 計甚重也第河道源流既逺名稱亦殊分合異形決
[014-43a]
 塞靡定即使精神專而料理宻尚恐不足以濟事也
 先年設尚書侍郎或都御史一員總理河道以故事
 體畫一興作甚便議定而行無敢格者諸臣經畧之
 蹟至今班班可考乃邇年罷不設歸諸總督漕運而
 各省則令廵撫兼之不思河道變遷常在指顧呼吸
 之間非專一則牽制而難行非身親則怠緩而誤事
 稍顧忌則齟齬而敗績或猶豫則後時而罔功此其
 所係何如者至於各廵撫專制一方辯官邪審刑名
[014-43b]
 稽錢穀理鹽盜日不暇給乃欲出其什一辦河務其
 將能乎非獨此也河南之令不能行於山東山東之
 令不能行於淮揚即一舉而可以垂永利此最忠國
 便計而各省牽連甲可乙否卒亦憤惋而止至於氣
 脉不貫事體牴牾此其害未可一二言也嗟夫禹平
 水土稷教稼穡未聞兼理奈何令并漕運河道而兼
 之也即今督臣初任經理方新才品卓然足以勝此
 但以河道事理論之仍當專設總督重臣庶權不分
[014-44a]
 而事易集矣伏乞聖裁
一嚴啟閉以杜淤淺查得先臣平江伯陳瑄疏濬清江
 浦裏河慮黄河灌入泥沙易淤設建三閘以慎啟閉
 鎻鑰掌於督臣啟閉屬之分司運畢即行封鎻一應
 官民并回空船隻悉令車壩法至善也時久人玩禁
 令遂弛萬厯七年都御史潘季馴題為乞恩查復舊
 規以利漕渠事該部覆奉聖㫖這築壩盤壩事宜俱
 依擬有勢豪人等阻撓的即便拿了問罪完日於該
[014-44b]
 地方枷號三箇月發落干礙職官叅奏處治欽此一
 時人心肅然啟閉以時漕渠便之及數年以來閘規
 復廢黃流内灌河道墊淤大有可虞矣合無查照舊
 規嚴行申飭如山陽通濟等閘三月初運畢即行封
 鎻惟遇鮮貢船隻啟一閉二官民船隻照舊車盤其
 在𤓰洲二閘俟蘇浙運畢即行封鎻庶不失先年建
 閘肅規之意而於運道大有裨矣伏乞聖裁
一催糧運以謹河防查得通濟等閘止許漕艘鮮貢經
[014-45a]
 行啟一閉二至六月初旬始行築壩此舊例也夫築
 壩者正恐黃水内灌運道淤阻耳然節氣之早晚不
 齊黃河之驟發靡定或發於四月或發於五月至六
 月則濁浪排空勢如奔馬千夫辟易矣今時各省漕
 糧俱二月終盡數過淮及鮮貢等物各以時至猶可
 言也獨白糧船聽其自便遲速不齊遂使沿途規什
 一之利至有六月中旬尚逶迤不前者管河官謂此
 内府錢糧自當由閘必使盡出而後築壩是時滚滚
[014-45b]
 濁流業已内灌每歲挑淺所費不貲十一年之覆轍
 可鑒也夫漕糧白糧徵兌之時亦不甚逺自當接踵
 而至無論河道即運艘亦甚便也合無請敕漕運總
 督衙門比照漕糧事例填註限单臨時查照遲速嚴
 加賞罰其掌印及運糧官亦以先後為奬戒務使四
 月中旬盡數出閘聽管河官先期辦料探量水勢隨
 發隨築毋拘六月初旬舊例庶免衝淤之患而省挑
 濬之費矣伏乞聖裁
[014-46a]
一定賢否以便責成照得東南之所急者無大於河漕
 而所以重河防而責成效者無過於賢否今時河道
 督臣總理於上部司分理於下乃各府佐官則專率
 州縣管河判官主簿聽候部司分委辦料興工且吏
 部給與文憑填註專管河道不許營求别委法甚善
 也乃賢否則各衙門主之而部司不與焉夫河道艱
 虞脫有緩急若救火追亡猶恐弗及乃部司曾不得
 操賞功酬勞之權是求前於却欲責其功力難矣以
[014-46b]
 故别衙門執賢否以便差委而各官亦或冀差委以
 圖親信反視河道若駢拇枝指然及潰決而圖之已
 無及矣合無查照清江造船厰官事例凡係管河官
 專屬河道部司年終考覈分别賢否徑呈督撫咨部
 施行不許别謀差委及查濵河處所俱有各官公署
 仍量行修理常川駐劄毋使混居府城以妨職業庶
 賢否定而人心趨責成專而分理便矣伏乞聖裁
一議近轉以勵人心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語專一
[014-47a]
 也夫耕織細事猶不可泛任況河道重務茍非得其
 人專其任徒使素不經事者嘗試而漫為之猶未能
 操刀而使割也驟而語地利孰知險夷驟而語板築
 孰辨工苦及舉事不當始議更置錢糧實已耗費亦
 無及矣故任河務者非得忠勤任事之人久任而責
 成之不可也第州縣佐貳官卑禄薄欲使之數年不
 調其志易隳故欲勵人心莫若近轉如廵司之守隄
 堰也州縣佐貳之司歲修也通候部道年終覈實分
[014-47b]
 别類呈督撫咨部紀録倘主簿缺則推大使判官缺
 則推主簿縣令缺則推判官否則加銜以俟遇缺推
 補其同知通判等官亦照此行但宜慎重考覈果有
 顯蹟方得推舉則雖陞遷不出淮揚四府異日舉大
 役興大工令此素習者為之輕車熟路蔑不濟矣矧
 其人尚留地方即不稱吾得而議處之夫既叨顯庸
 而又知茍且之無所逃罪也有不視河事如家事者
 乎伏乞聖裁
[014-48a]
一議錢糧以濟河工竊以勇士不能為徒手之搏巧婦
 不能為無米之炊治河全賴工料必需錢糧淮揚河
 渠固運道咽喉非止為二府之河也查得歳額銀不
 過三萬兩而歲修銀至有六七萬者如淮城之石工
 高寳之支河以錢糧不繼工遂難完至於各該州縣
 庫有額設河道樁草磚灰湖塘地租船稅香銀等項
 專備河道支用者也近因人心玩怠輙行借支别用
 因而積猾人等通同侵分及至查覈遂以災傷告蠲
[014-48b]
 矣合無行督臣逐一清查每年額銀若干歲用實該
 若干有無足用作何設處即今未完工程速行措辦
 其各州縣掌印官凡額設河道錢糧某年某項原係
 若干徵完若干收頭某人拖欠若干曾否蠲免明立
 文簿每季終著落經手吏書赴管河分司查比勒限
 徴完貯庫專聽河道支用不許别項借支庶錢糧有
 歸著而河工有實濟矣伏乞聖裁
一稽工料以資實用淮揚徐邳運河延袤千有餘里歲
[014-49a]
 用樁草䋲檾灰石等料所費不貲乃積猾商販通同
 官老書識人等賤開貴價虛出實收弊孔百端及工
 完查盤則料已入水無從究詰若夫夫役逃曠工食
 虛冒糜費甚多葢縁任不得人委肉于虎良足惜也
 合無於柳浦灣鎮另建設料厰一所每年春初動支
 歲修銀兩買辦樁草等物務選委廉幹職官管理經
 收凡遇歲修敕修工程仍委府佐官親赴工所查驗
 明白方許支給如有工料不實未久潰壞者查追料
[014-49b]
 價職官一體叅處至於夫役工食每小委官一員給
 票三十張每日填一張如某小委官管夫若干本日
 在某處用工某夫病某夫逃病者半月一算逃者三
 日一扣管河丞幕按月類送府佐府佐按季類送司
 道然後司道以所覈夫曠扣銀入官彚報總院則稽
 覈嚴而物料足支銷明而虛冒革矣伏乞聖裁
一重修守以謹河防天下之事作之者固不易而守之
 者尤難況於河道闗漕運重計乎何也水勢之緩急
[014-50a]
 夫役之調度錢糧之盈縮工料之磨算是無一事可
 忽也正月辦料二月興工三月終工未就而桃花水
 發五六月而伏水發七八月而秋水發是無一時可
 忽也若遥縷各隄若歸仁集若高家堰若王公隄若
 西橋范口等處是無一地可忽也此其責甚重而其
 勞為獨至然實不外於歲修之中但在人見其無竒
 功在已見其守舊轍於是茍安者多玩愒好事者喜
 紛更其於河漕何所裨益不知治河如治邊防水如
[014-50b]
 防冦今各邊之臣謹斥堠修城堡練士卒飭器械豈
 必犁冦庭計首功而後可以言勞哉然而秋防有叙
 互市有薦閱邊有録以故人心有所激勵而興起今
 河臣出入風濤奔走拮据勞瘁之狀不減邊臣乃歲
 修之功莫由自見非情也臣以為有怠事之罰亦當
 有勤事之賞合無除興舉大工外每年歲終總河大
 臣將部司以下各官查其修守勤惰分别註考移咨
 吏工二部紀録案候三年該部類題請㫖賞罰以昭
[014-51a]
 勸懲果有成勞雖破格超遷或加服俸亦不為過如
 或持禄養交偷安廢事致妨河務者即行議處如是
 則人知職業修而事功自見防守嚴而河道永賴矣
 伏乞聖裁奉聖㫖該部知道欽此該工部摘將嚴啟
 閉等五欵覆議相同題奉聖㫖依議行欽此又該吏
 部摘將定賢否議近轉二欵覆議相同題奉聖㫖近
 年管河佐貳等官多有營求差委妨廢職務不行用
 心防守的總理衙門務遵敕諭拿問重治不許姑息
[014-51b]
 其餘依擬行欽此又該吏工二部㑹議復河臣一欵
 題奉聖㫖這總理河道官准復設著推練達老成有
 才望的去漕運河道衙門各職掌還查擬停當來說
  祖陵當䕶疏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祖陵當䕶運道可虞淮民百萬
危在旦夕恭進開復黃河故道圖說懇乞聖明采擇以
垂百年永利事據潁州兵備副使楊芳徐州兵備僉事
陳文燧會呈䝉臣案驗行道移會分司率領各該府州
[014-52a]
縣掌印管河等官喚集知音父老人等并平水匠役親
詣老黃河故道一帶自桃源三義鎮起至瓦子灘止九
十里逐段探量地勢高下要見某處見在河形計長若
干某處淤為平陸計長若干總計若干里如果堪洩泗
州水患於祖陵運道民生有裨應該挑復就將合用人
夫錢糧若干估計的確應於何項措處務要從長計議
畫圖貼說具由通詳以憑覆覈議題中間若有窒礙難
行此外有何良䇿可以疏洩淮水永䕶祖陵保固運道
[014-52b]
救民昏墊亦要明白聲說毋得含糊兩可致貽後艱未
便䝉此又該各道并奉總督漕運戸部右侍郎舒應龍
劄付同前事等因奉此隨該司道㑹同督行淮安府并
山陽等縣掌印管河各官親詣老黃河故道查勘去後
續蒙本科批據淮安府經歴司呈勘議老黃河難開止
於三義鎮下開溝建壩引入線河達海以洩黃流祖陵
宜䕶當於高堰減壩放入草子湖以洩堰水縁由䝉批
據議亦悉第老黃河應否可開當有一定之說昨會閱
[014-53a]
止有毛家溝至漁溝二十餘里間有河形從此以下六
十餘里盡平陸也至謂河不可開於三義鎮下建壩引
水以達鐡線溝至安東入海似與原題馳背且壩内所
減幾何孰若見今草灣通流也事闗題覆該道即㑹分
司酌議另詳俱候總漕部院㑹題行繳䝉此又經會同
行據淮安府呈據山陽縣知縣張光緒清河縣知縣鄒
守約桃源縣知縣華存禮呈稱查勘得老黃河故道在
桃源縣三義鎮入口經毛家溝清河縣界由漁溝至大
[014-53b]
河口見行黃河止計長一萬二千四百六十七丈其中
間有河形寛窄深淺丈尺不等議者欲自老黃河口經
漁溝改由葉家衝至周伏三莊瓦子灘入顔家河出赤
宴廟入大黃河下海上䕶祖陵下衛民生誠為得策但
查見行黃河此時水尚未發水面量闊二百四五十丈
深二三丈若開故道深闊必宜凖此一半計長八十餘
里工程浩大費用不貲萬一全河俱入故道自三義鎮
至淮河口三十五里未免淤塞阻誤運道欲自淮城南
[014-54a]
角樓轉出東壩外河下行四十五里入赤宴廟遡流而
上出老河口又百餘里較之見行河路止三十五里者
程途太逺恐違過淮過洪之限且彼處曠野去府縣遼
逺漕糧并進貢船隻俱未稱便職等復行拘集父老詳
細計議講求疏洩淮水以免泗州渰没之策有謂三義
鎮壩下舊有線河一道近因河岸淤平水不能入如開
挑引水河一道築壩分水由線河至毛景方莊按老黃
河地界至漁溝鐵線溝達澗橋東北順流而下入璉湖
[014-54b]
而注之海者有謂髙家堰南周家橋原有洩水支河一
道下接草子湖尚有二十五里未曾挑完可接挑由白
馬湖達寳應漕河經高郵邵伯分流𤓰儀出通江閘而
注之江者俱為用力簡易勞費無多但恐分洩勢微僅
可少疏淮口一分之水未能大有所濟且恐伏秋暴漲
或全河決入線河致阻運道或高堰横被衝決為患高
寳亦未可知又覆勘得清河東北數里名為訾家營西
北正迎淮口如於此處開一支河由盧思方莊從夏虎
[014-55a]
門首經羅家河周喬禮等莊入草灣河出赤宴廟復歸
大河下雲梯闗入海量長八千六十三丈五尺比之開
老黃河以入顔家河者道里僅止一半工費亦可半省
係在淮黃已合運艘出口之下可免全奪正河阻塞運
道之虞或可以為分洩水患一路等因到府該本府知
府張允濟㑹行管河同知姜桂芳查得古有大清口小
清口大清口在清河縣後即今之老黃河也小清口在
清河縣前即今淮水所出之清口也淮出清口東數里
[014-55b]
大河口與黃㑹黃河入三義鎮以下老河口亦出大河
口與淮㑹同流至雲梯闗九十里入海此𢎞治正德以
前運道漕船到淮俱由伍壩車盤以達外可泝流至大
河口由清河縣後經漁溝等處出三義老河口而北達
桃宿邳徐以上淮不入裏河黃不至清口自塞三義口
而黃流横絶清口矣自開天妃壩而外河引入内灌矣
黃淮轉折直射清浦淮南之患始殷淮口之沙日積泗
北之水日聚故議者每每欲開復老黃河意葢有見於
[014-56a]
此耳近年以來泗水之瀦愈厚而王公隄之勢愈危通
濟閘外常淤而天妃壩亦決故首慮祖陵次慮運道次
慮民生而復開老黃河之說若不容已者今本府與同
知姜桂芳知縣張光緒鄒守約華存禮公同勘得欲開
老黃河應自三義鎮臨河迎流入口下至顔家河張仁
家北首地勢直順出口自沈相莊謝家莊毛家莊至葉
家衝共長七千八百四十丈畧有河形自葉家衝至瓦
子灘劉家河共長三千七百五十丈自劉家河至出口
[014-56b]
處共長三千六百三十丈中有七千三百七十丈盡係
蘆葦為力頗難總計挑河共長一萬五千二百一十丈
計八十四里五分内以地形稍卑間露河形沙土可挖
者為易工計七千八百四十丈該四十三里五分五釐
共計土五百八十四萬三千四百方每方給銀八分餘
有地形漸高雜生蘆葦或有水窪者為難工計七千三
百七十丈該四十里九分四釐共計土四百三十八萬
九千方每方給銀一錢通共該銀九十萬六千三百七
[014-57a]
十二兩應用錢糧夫役尚未敢擬誠開此河接入赤宴
廟大河下海使淮不受敵順勢東注無復退縮洄洑之
狀泗北積水自消祖陵可無他虞黃流既與通濟閘隔
逺清江浦運道自下受衝而王公隄岸可保是老黄河
有可開之利矣但河流既分萬一全奪正河自三義鎮
至清河三十餘里水少而淺漕艘膠阻國家大計可慮
也河性靡常遷徙不一儻開後淤墊或别有改移致虛
勞費可慮也連歲災傷民窮財盡一旦動大衆營大費
[014-57b]
時詘舉贏可慮也是開老黃河亦非全利而無害者矣
及思别求疏洩淮水之䇿行據三縣㑹查有欲引黃水
入線河順行至五港灌口入海者計其築壩開溝洩之
小不足以消暴水之盛漲洩之大亦不免有全奪正河
之虞有欲開高家堰周家橋以赴高寳諸湖洩淮水入
江者計其分注南流開之狹不足以疏泗水之瀰漫開
之濶亦不免為高寳月河之害此外有緑楊溝武家墩
開渠建閘分洩之說總之俱宜穿高堰而南一則逼臨
[014-58a]
大澗舊口一則直迎淮口回溜往年曾有衝決泛溢之
患築塞堵救工力甚難此其利與周家橋相同而其害
則倍之矣於是反覆勘度惟有清河縣東訾家營支河
順入草灣一路似為可分黄流之漲以縱淮水之出既
無運道之慮亦紓祖陵之憂但查估工費量長八千六
十三丈該四十四里七分計土論方共土六百二十二
萬一千九百四十方每方通融算銀九分共該銀五十
五萬九千九百七十四兩六錢工若可必永利費亦頗
[014-58b]
為不貲適今年荒時詘應否併候豐收舉事等因據此
該職等會同勘得救民者先除其害治水者必因其性
性之所趨不能遏而使止性之所背不能挽而使通自
昔治水必稱神禹而行所無事乃其大智賈讓謂黃河
尺寸之地不可與爭而歐陽修謂故道已棄難以復回
皆確論也然禹之治水主於除害害茍可除江可注也
海可注也惟其所便尚勤三過歴八年而成功今以國
家定鼎燕都歲漕東南稉粟四百萬石實京師必資黃
[014-59a]
淮二水濟之淮不敵黃墊必内壅藉黃濟漕則漕以黃
病乃築遥隄以防河決築高堰以防淮決為善後深計
而海口難濬河身日高伏秋暴漲非上灌古洪則下衝
淮城亦勢所必至者欲資二水以濟運而又欲免二水
之衝墊恐神禹復生未必有完策也今談老黃河故道
者其利四故道一復黃縮淮伸分流入海不憂漲漫三
城鞏固淮民奠安利之一也黃不遏淮清口順達洪澤
諸湖滔滔東注高堰之水朝滿夕除祖陵山麓涓瀝不
[014-59b]
得相干利之二也清口而下單注淮水王公隄不受衝
齧清江浦不必遷移利之三也通濟閘口黃不浸灌高
寳湖隄足恃而三官廟運道歲省撈濬淺澀利之四也
昔人謂茍利社稷無愛髮膚而利至於此安得不為修
復之議然而談老黄河之害者亦有四故道淤塞七十
餘年且八十里逺河性遄速不能必回欲&KR0884全河挑挖
深闊須與正河等費當百萬金動衆曠時恐生他故害
之一也黃河口二十里至毛家溝平陸高亢二十里至
[014-60a]
漁溝僅有河形一望民田二麥已秀清河被淹淮水種
植最少熟地可耕僅僅有此復盡棄之害之二也漁溝
浪石地勢低窪蘆根膠結難以刪削隄岸不高水且散
溢水泛沙停未免淤墊而清桃田地卒為汚莱沼支邑
以救郡城害之三也清河十室之邑面瀦淮水背遶黃
河巨浪乘風捲而去之勢若拉朽害之四也夫以四利
較四害則利害相當尤可以權輕重為之而通淮藉黃
專為運道先年崔鎮一決運艘艱阻見今欲議於壩下
[014-60b]
開溝分洩尤多縮手而不敢任而必復老黃河藉令正
河被奪自三義鎮至清河口延亘三十餘里水利淺涸
浮沙難挑歲漕駕八千艘急於星火而水道不通誰則
任之如由淮安阜城河遶出東壩順流四十五里入赤
晏又百餘里逆上出桃源即順風必數日始達儻羈逆
颺過淮過洪必踰期限回空遭遇伏秋又不免古洪淤
滯矣永濟新河去淮安五里清浦十里皆為地方遼寂
糧艘貢艦恐有他虞今離淮浦六十里而榛莽閒曠之
[014-61a]
濱安能保其萬全且東隄如遇伏秋回空必用車盤单
隄難守易致潰灌淮城剥膚之勢其視今日又當何如
哉司道竊謂言官觸目激衷發憤言事為國計民生深
長之慮必欲貽萬禩不朽之利而職等竊禄淮徐職守
所關儻故道可復時勢可為即請百萬金歴數十年殚
力濬治亦可効犬馬報主一念而郡邑多官勘議若此
恐費用無處事功難成成且慮有運道之阻則安敢靡
國家之財而寘之無益之地也然以淮城較運道則運
[014-61b]
道重以運道較祖陵則祖陵尤重彼老黃河失已七十
年遥隄高堰築且八九載淮安三城猶然無恙而包王
公之隄岸䕶清浦之運河惠濟祠范家口西橋禮壩修
築且竣隨其要害再加䕶持未必遽然沉竈産蛙凛凛
乎不可一朝居者隨經行據泗州查報祖陵山麓所被
水患淮河自泗州城下北岸起至下馬牌止共計長一
千五百四十七丈下馬牌起過外橋至寳城門共長一
百一十五丈寳城門起至寢殿午門長四十一丈五尺
[014-62a]
寢殿北牆至御塚長二十六丈今淮水被阻河沙逆流
倒灌浸及寳城以東隄岸而寢殿午門之前舊有金水
小河東越寳城與沙湖相連如水發灌入或有淹及御
路儀衛底座三四寸深者若御塚周圍地形頗高向無
水至葢祖陵背枕山岡龍騰鳳躍淮黄二水並㑹天心
真天造形勝為聖子神孫億萬年鍾祥孕秀之地雖淮
流之壅閉停蓄未有遽及御塚之勢然以寳城寢殿嚴
重䆳宻之區即水發游波尺寸浸蕩亦於臣子保䕶之
[014-62b]
誼所宜亟圖而不敢玩視之者今歲河南諸決盡塞全
黃直衝清口未易消涸未然之防不可不講細詢疏洩
泗水䕶陵長䇿諸如三義壩下開渠由線河達澗橋璉
湖灌口而注之海自高堰周家橋緑楊溝武家墩南北
分入草子湖永濟河由高寳出𤓰儀閘河而注之江又
有謂從龜山下鑿澗河經天長六合二百四十里可直
㵼入江者乃各官見謂壩下渠狹分洩無多如大為開
闢又全奪可憂堰水一減勢不能支淮力不厚清口反
[014-63a]
滯而龜山之水南洩於江入懷返跳堪輿所忌安敢輕
議於祖陵之前支東失西終無全利惟議自清口對岸
大河口以西清河縣以東另開支河一道長四十四里
七分零計八千六十三丈五尺口闊四十丈至八十丈
底深二三丈不等經黒墩湖掠羅家口仍歸顔家河入
海其道里半於老黃河所省工費數亦如之約計五十
餘萬金可以底績即開通之後稍有淤墊亦可隨時濬
瀹非若干係運道重大迫切難以措手此河既通即清
[014-63b]
口順利堰水不停子隄可以無築而陵麓益見亢爽鬰
蔥佳氣萬年無窮且上流既殺王公隄清江浦與淮安
三城並免衝齧而運道民生胥足恃賴尺短寸長雖非
完䇿較之老黃河則事半功倍亦所謂彼善於此者也
既經各官勘報前來相應呈請合無請乞再加酌議如
果足䕶祖陵有裨運道早為㑹請施行等因具呈到臣
并准中河郎中沈修南河郎中羅用敬手本俱同前事
據此案照先准工部都水清吏司手本該禮科給事中
[014-64a]
王士性題前事大率謂淮泗水患日甚黃强淮縮退溢
泗州祖陵運道可虞民生危急乞要勘復老黃河故道
等因奉聖㫖著工部便行與漕運衙門及勘河科官從
長計議來說欽此欽遵備行到臣隨經會行各該司道
及府縣掌印管河等官公同前詣黃河故道經行一帶
地方先行查勘丈量繪圖貼說回報臣復同督撫諸臣
躬自桃源三義鎮老黃河口循行至漁溝浪石瓦子灘
顔家河復自赤晏廟從草灣新河而上越大河口至清
[014-64b]
河縣逐一周覽相度探勘丈估俱與各官所報相同又
經催行司道廣集輿論畢舉羣䇿從長計處去後今據
前因該臣㑹同總督漕運提督軍務廵撫鳳陽等處地
方戸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舒應龍議照謀
國而圖就利避害者當先其所重決䇿而思捍災禦患
者當慮其所終我國家肇基淮甸鍾祥二陵淮水發源
桐栢自西北以指東南至鳳泗復遶東北與黃河㑹而
入海二陵三面臨流淮水環遶如帶所以綿國祚億萬
[014-65a]
年無疆之慶者端在於兹顧不為至重至重者與其次
則定鼎燕冀轉漕東南歲輸四百萬石於京庾自淮至
徐五百餘里必資黃河以為利渉之途運道所經國脉
係焉稱並重矣其次則畿輔根本之地南北咽喉之區
淮泗赤子較之四方安危要害迥不相侔誠重地也自
嘉靖中年黃河以全流經徐吕二洪由邳宿桃清橫絶
淮口而下暴水時至則積沙内壅淮弱黃强不得以縱
其東注之性勢必泛濫於盱眙泗州之墟洪澤諸湖汪
[014-65b]
洋數百餘里室廬田畆盡屬汙池民生困瘁已非朝夕
鳳陽皇陵相去淮口尚二百餘里勢不相及惟祖陵寳
城係在泗州城北十里雖御塚地據岡巒游波似無可
及之勢而寳城舊有金水小河以消積水者東與湖連
時被灌入溢於廷階以故諸臣展謁之時偶值水發不
能不為悚然動念者往嘉隆之際運道之在徐沛邳宿
間稱多故矣自有遥縷二隄以束河歸漕復築高堰石
隄以遏淮南注至今七八年間淮徐以上河流漸深未
[014-66a]
聞旁決淮安以南高寳二湖不至衝溢此亦運道小康
之日也獨自天妃壩以至清江浦係當黃淮㑹合全流
惟上游之隄防既固則下注之勢力倍增決齧衝隕勢
有不免況清浦運渠相去外河逺者不及數里近者僅
餘十丈伏秋危險之狀幾若累卵此祖陵之受侵運道
之可慮民生之昏墊三患昭然在人耳目凡生於其鄉
吏於其土所宜日夕焦思而亟為之謀者故欲疏淮水
之盛漲莫不欲分黃流以東注欲分黃流以東注莫不
[014-66b]
以復老黃河為良䇿所謂善為川者決之使導是矣檢
之往牘萬厯三年曾具題於廵按御史舒鰲萬厯五年
曾再題於廵漕御史陳世寳然皆旋議旋罷竟未能有
建必然之畫者豈果任事之難其人第為國家惜鉅費
為徒衆惜煩苦而遽前却耶夫事無全利亦無全害如
使三患可祛一成無毁即利少害多尤宜以祖陵運道
為急毅然為之今據開復之利有四如泗水可洩陵麓
無虞清浦不遷通濟無阻開復之害有四河性靡常疏
[014-67a]
鑿之役綿亘百里功不可必勞費為虛災地民田近甫
耕穫少救疲癃旋即捐棄漁溝卑窪河流既東沙土難
隄渰没無際清河腹背受水稍一泛溢蕞爾縣治不盡
為沼不已也似此害與利均已非萬全之算矣至於運
道之計本欲為清浦一路安全之謀而黃流一分自三
義鎮至清口三十餘里即有梗澁之患如欲遶出東壩
轉由赤晏以出三義較之見行河路更增一百餘里險
阻之途夫運道之藉力黃流數逢其害少用尋丈可冀
[014-67b]
尋丈之安顧欲迂廻百里隔逺城邑以出濁河草莽之
區異時不測之害有非今日之可悉指數者臣等自奉
勘河之役夙聞老黃河故道之議業已博訪多方籌畫
講求縁以有妨運道退而中輟乃今肅將明命周覽荒
度利之所在固不敢不較其所重而漫為同聲之和害
之所在亦不敢不慮其所終而恐貽日後之艱惟是三
患所闗國計民生至重且鉅仰承明㫖從長計議何敢
藐然玩視付之末可誰何第逐一體查淮水之於陵麓
[014-68a]
有倒壞而無衝射寢殿廷階之水係金水小河内灌所
致御塚之去水痕尚在百歩之外葢以乾坤靈淑之氣
攸萃於兹而山陵背負層岡蜿蜒嶐起百神呵䕶萬水
朝宗雖形若浮盂而其巍然鎮奠之勢當自有歴千古
同悠久於天地者矣顧惟國家萬年拱䕶之誼臣子一
念嚴恪之忱即寳城午門尺寸之水茍可以為祛除之
䇿竭力盡瘁其何敢辭況以清浦運道之阽危泗民昬
墊之可憫悉軫宸衷宵旰之慮臣等隨經督行司道郡
[014-68b]
邑多官重覆博訪於是議疏黃水者有三義壩下開渠
以達澗橋璉湖入海之說議疏淮水者有穿高堰通草
子湖永濟河以下高寳與鑿龜山通天長六合直達長
江之說夫淮之不敵於黃也正以强弱為勝負如欲穿
高堰以洩淮無論高寳運河之害將不可支淮退一尺
則黃進一尺恐清口之淤日益甚耳此前門驅盜後門
納賊之喻也若龜山開鑿由天長六合達之長江患實
同此況為堪輿所忌而綿亘二三百里欲盡以人力疏
[014-69a]
鑿通之又難之難者也縁淮之受病在河而治病者當
探其本則疏河為㧞本之論無俟言矣璉河灌口諸處
皆雲梯闗海口之外别為入海之途以故談疏河者莫
不曰河流可疏得由他道入海不與淮合自無交漲之
虞今欲於三義壩下開渠經線河以達璉湖皆是說也
不知河以泥沙善淤自昔兩行必不能久璉河灌口之
去河崖迂曲周廻二百餘里勢難直達海口測其深闊
不及雲梯十分之一朝洩而夕淤可逆覩者惟分之於
[014-69b]
淮水既合之後合之於下流近海之口則以淮水之清
滌河沙之濁初分而可必不至驟淤既合而自能保其
可久所據各該司道續有開訾家營支河以接草灣經
赤晏合流下海之說葢庶幾近之者矣淮之與黃雖勢
不相敵然彼此泛溢亦先後不齊今訾家營正與淮口
相迎當黃之漲而半分東注則侵淮之分數自減當淮
之漲而河適消落則淮口之沙可衝或謂淮口以清濁
交㑹既歲有停沙則支河之黃淮並流亦宜有淤墊不
[014-70a]
知河水之遇淮流兩相迎則沙自停聚兩合流則沙可
通行固自然之勢至較著者且天下之事凡有開創於
前者貴能繼續於後如兩河隄岸之築閘渠汶泗之流
莫不有歳幫歲挑之制臣等周視草灣新渠深闊將半
於舊河通順直達於海口當萬厯四年初開之時何嘗
不以淺澁為患哉惟其下出赤晏與大河相㑹入海勢
足容受不如灌口諸港淺狹迂遶之甚以故上有所納
者下有所洩日衝月刷自臻深廣所據新議淮口支河
[014-70b]
下有草灣一段通利如此即上段四十餘里新開之工
如能比照汶河歲挑之例稍有積沙間歲一挑自能衝
刷縁在淮流已合之下非若獨分黃流之沉濁易淤者
可同日論也萬一河勢東注全流盡奪而運艘之出通
濟閘口亂淮入河尚在支河未分之上本無運道中斷
之虞似於三患可望救補即開河所經山陽清河安東
三縣之地或有旁溢之害若與漁溝相同第三縣河北
舊無隄岸即無開河每歲水發亦所不免又所急在泗
[014-71a]
州陵園則三縣舊災之地自不能與之較輕重矣俟河
成之後即以挑河之土修築北隄亦可以資屏障未必
如泗郡數百餘里之盡為湖泊也但内經黒墩湖羅家
河恐有散漫之虞亦未敢為必然之畫儻以祖陵山麓
之水未及𤣥宫運道之危在清浦王公隄者先年已有
石隄目前加築埽隄尚可保無決裂淮黃交匯之地昬
墊之害祛之於西者不免移之於東則今議支河重役
鉅費非有全利若未可以輕舉而試為之如必為淮水
[014-71b]
疏洩之謀求人事之可盡者固不能舎此有他圖耳臣
等竊又聞之舉大事者必順天時動大衆者必資人和
支河雖若可開而延長四十四里論土計方六百餘萬
計必鳩夫數萬始可匝歲報完適今連歲阻饑米價騰
踊足民先於足食雖工費五十餘萬國家念切祖陵捐
之内帑不吝出納而珠米桂薪工食所給不滿一飽何
以責其盡力胼胝之餘各官議欲稍俟豐稔之歲誠亦
悅以使民之道兹者恭逢皇上軫念河漕大計允采輿
[014-72a]
議復設總理河臣而用人求舊從善轉圜特起都御史
潘季馴之歴試有功精熟河防者而專任之寰海人士
莫不翕然頌服聖明之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平成之效
可立覩已前項疏洩泗水議開支河之謀臣等遵奉德
意博采羣議折衷鄙見井蛙之識僅僅如此合無請乞
并行新任總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馴覆勘詳確以為行
止當必能晰利害之大致貽久逺之宏謨非臣等疎淺
庸昧之所能及也伏乞皇上敕下該部再加議擬覆請
[014-72b]
施行謹題請㫖奉聖㫖工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
該工部看得國家決大議興大役必權利害之輕重而
要其成度時勢之難易而定其畫斯工不虛舉事克有
濟方今淮水波浸於祖陵黃河流迫於淮安故禮科給
事中王士性議復黃河故道者其為祖陵淮民慮也甚
逺然民疲不可勝役時詘不可舉盈故查勘河防科臣
常居敬總督漕運撫臣舒應龍議故道難復者其為運
道財力計也甚詳臣等連日反覆科撫諸臣之疏熟籌
[014-73a]
祖陵淮民運道之利則黃河故道之議勘者固已憂其
不可復而當此財匱力乏之際是誠不能以遽復者似
宜已之以省覆勘存之以俟續議至議開訾家營支河
以接草灣較諸故道之復固事半而功倍要其入海之
路又散漫而難收事既未見全利議亦未敢遽決今新
任總理河臣潘季馴前後治河將幾十稔閱歴既久聞
見必真所據支河之議宜令覆行勘閱既經科撫諸臣
會勘前來相應如議題請恭候命下本部備咨總理河
[014-73b]
道右都御史潘季馴作速到任將科撫諸臣所議於訾
家營開支河以接草灣一事覆行勘閱果為利多害少
在所當行或為徒費無益在所當止儻衆議未妥别有
長䇿可以䕶祖陵保淮安固運道者但求事可功成不
拘人己同異即令從實具奏以便覆請定奪目今河水
漸次將發本部一面仍咨總督漕運衙門遵奉先後欽
依事理查照累年修守成規多方措處務保無虞庶足
紓九重南顧之慮固萬年轉輸之防矣謹題請㫖奉聖
[014-74a]
㫖是這黃河故道既勘議明白難以開復罷訾家營應
否添開支河還著河道衙門從長計議具奏
  欽奉敕諭查理漕河疏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欽奉勅諭查理漕河以重國計
事據濟寧兵備兼管河工山東按察使曹子朝曹濮兵
備帶管東兖道僉事劉𢎞道武德兵備帶管臨清道僉
事李三才㑹呈䝉臣并廵撫山東兼管河道右副都御
史李戴廵按山東監察御史呉龍徵㑹牌前事備行臣
[014-74b]
等躬歴山東漕河一帶逐一查勘要見泉源有無湮塞
作何疏濬河道有無淤淺作何挑通坎河口先年石灘
有無滲漏作何捍禦南旺等湖多被侵占不堪瀦蓄作
何查復某處隄壩應修某處閘座應建一應長䇿勘議
明悉具由呈報以憑㑹閱施行等因蒙此該各道移㑹
北河郎中呉之龍南旺管泉主事蕭雍督同管河同知
陳昌言等查勘得山東河道全賴泉源汶河自南旺南
北分流以濟運道惟上源衝帶浮沙淤淺殊甚業已挑
[014-75a]
濬其餘閘座之圮壞隄岸之傾頽者已經呈詳本科兩
院次第興舉外惟坎河口滲水不便防禦火頭灣無閘
不便節宣與夫修復水櫃工程浩繁并定期遏流請給
闗防增官添夫等項事體重大合無俯賜題請以便遵
行等因具由到臣卷查先該工部題為欽奉聖諭事國
家運道悉藉㑹通河而轉輸咽喉則黃河其尤要也故
旱則㑹通患涸或至膠舟漲則黃河患淤或多旁決題
奉欽依行臣會同撫按諸臣講求利害之原博采治平
[014-75b]
之術未盡事理聽臣陸續㑹題等因奉聖㫖是欽此又
准工部都水司手本據北河郎中呉之龍等呈該本部
看得南旺分流全濟汶水而坎河口則汶水入海之路
宜有經久之圖濬泉官宜有責成之道並未盡事宜該
廵撫官俟查勘科臣至日㑹集管河司道從長計議作
速另行題請等因奉聖㫖這河道事宜依擬便行與各
該廵撫等官從長計議著實修舉欽此該臣㑹同廵撫
右副都御史李戴廵按御史呉龍徵看得新運已臨天
[014-76a]
時亢旱泉脉細微躬詣各縣督率官夫逐一料理外復
據前因議照得國計莫重於漕河漕河必資乎水利我
成祖文皇帝定鼎燕薊輓漕東南自徐邳以北臨清以
南千有餘里全賴汶泗沂洸諸泉之水以濟運道雖祖
元人㑹通遺意然壩戴村遏汶流分濟南北則尚書宋
禮用老人白英之議也其間設官立法建閘築壩至精
至備二百年來運道其永賴矣第泉源雜於沙礫則湮
塞甚易湖地侵於豪右則清復為難至於事權間多牽
[014-76b]
制法制廢於因循兼之天時久旱地脈漸微運艘經行
不無遲滯乘時經理委不容緩兹者上厪聖懷特申聖
㫖臣等周行河上逐一查勘博采羣䇿列為八事雖率
循不外于舊章而經畫似闗乎要務伏乞勅下該部再
加酌議速賜施行庶于漕河少有裨益矣謹題請㫖
  計開
一濬泉源以資灌注查得㑹通河南北千里盡賴十八
 州縣百八十餘泉之流分為五派至于新泰萊蕪平
[014-77a]
 隂汶上䝉隂寧陽等九州縣入南旺者為分水派泗
 水曲阜等四縣入濟寧者為天井派其功最大其所
 需尤甚切也夫藉泉以資運則涓滴當惜必使源流
 充溢庶於漕渠有濟若養身者氣血周流無滯始無
 壅閼之患也乃平昔之疏濬既踈天時之亢旱又久
 是以泉政多弛通流無幾近據管濟寧道按察使曹
 子朝分守濟南道叅政吕坤新濬出泰安州謝過城
 等六泉新泰縣劉官莊等五泉萊蕪縣韓家莊等五
[014-77b]
 泉東平州源頭泉一處曲阜縣新跑泉一處發源頗
 盛導入汶河堪以接濟則自此之外安知無湮没于
 沙礫而散漫于草莽者乎但濬泉雖易治汶實難葢
 河廣沙深屈曲之流不足以潤久渴之吻臣等親見
 龍灣等泉源源而來至汶則一吸而盡猶無泉也又
 必督令撈淺等夫擇其積沙淤漫者濬為河泓俾深
 五尺闊一丈則水得所歸而趨壑亦易矣然各泉坐
 落各府州縣近者四五十里逺者三四百里管泉分
[014-78a]
 司豈能遍歴近奉聖㫖各分守道兼管已為得䇿矣
 臣以為仍當責成各州縣掌印官督率夫老不時疏
 濬每年終分守道會同管泉分司將各官新泉搜出
 若干舊泉廢棄若干類報總河衙門分别奬戒庶人
 心有所警惕而泉流足濟運道矣伏乞聖裁
一復湖地以預瀦蓄查得山東泉源有時微細故設諸
 湖積水以濟飛輓盗決有禁占種有禁誠重之也乃
 今則不然南旺安山蜀山馬塲等湖始因歲旱氷涸
[014-78b]
 地屬閒曠當事者召人佃種徵租取息以補魚騰兩
 縣之賦於是諸河之地平為禾黍之塲甚至奸民壅
 水自利私塞斗門復倡為湖低河高之說申禁非不
 嚴而占恡若故矣除安山湖批查未報外今勘得南
 旺湖周圍九十三里計地二千七百頃原有斗門一
 十四座止存闗家大閘常明口二處其餘邢通口孫
 强口等十二處俱已湮塞合行修復本湖東邊高阜
 地量留䕶岸一里共計一百六十二頃南北留䕶岸
[014-79a]
 地半里共計一百一十六頃一十畆令原主佃種納
 課其餘專備蓄水仍築子隄一道以為封界湖内北
 高南低應于中亘築長隄一道自呉家巷天字號起
 至黄家寺止長一十四里根闊一丈五尺頂闊八尺
 高八尺界為二區寺前舖張住口建斗門一座以便
 上下接濟馬踏湖周圍三十四里零二百八十歩計
 地四百一十餘頃俱應退出還官其東北空缺處長
 十里零二百四十步應築土隄一道約束湖水不使
[014-79b]
 洩漏西岸原有王岩口滚水石壩年久湮沒合行修
 復蜀山湖周圍六十五里零一百二十歩計地一千
 八百九十餘頃除宋尚書香火地六頃并高亢地八
 頃五十三畆照舊令民佃種納租外其餘地一千八
 百七十五頃四十六畆二分俱築隄蓄水東岸季泰
 口閘以下十五里原有馮家滚水大壩相應修復馬
 塲湖周圍四十里零三分内高阜地九十三頃二畆
 先年召種納課抵補魚滕縣糧今查前項補足責令
[014-80a]
 退業還官并低窪地六百四十頃四十二畆九分俱
 築隄蓄水内有安居斗門三座合行修復其各湖占
 種麥田法應追奪但念年荒民貧且成業已久收成
 將近候麥熟之日令其芟刈照地退還以上各湖應
 修復斗門閘壩隄岸工料人夫等項細數冊報外通
 共該銀四千七百一十七兩七錢於兖州府庫河道
 銀内動支修完于湖口竪立大石明註界址斗門以
 杜侵占如是庶法紀明而漕河永有賴矣伏乞聖裁
[014-80b]
一築坎河以防滲漏查得汶合諸泉之水西流抵南旺
 分注南北以成漕而濟運故汶蓄則漕盈汶洩則漕
 涸夏秋之間水固有餘冬春之後不可使有涓滴他
 適明矣乃戴村以上有坎河口西趨鹽河為入海故
 道沛然就下勢若建瓴先年總河侍郎萬恭堆集石
 灘葢謂溢則縱之平則留之意甚善也但時久灘廢
 非不歲有修築而沙隄一線亂石數堆其走洩甚易
 矣萬一泉河盡趨則運道之涸可立而待豈得為完
[014-81a]
 計哉臣等督同管河同知陳昌言東平州判官張汝
 榮等㑹估得本口應修滚水石壩一座計長六十丈
 面闊一丈底闊一丈五尺深入土四尺出土三尺并
 鴈翅細石及樁木鐵灰工食等項除細數冊報外通
 共計銀八千一百六十七兩四錢一面辦料興工水
 溢則由頂以上任其宣洩水落則由壩以内盡資實
 用且以免鹽徒盜決之弊也汶其有全利乎或者以
 地多沙磧恐築之不堅不知石灘之外原有老土石
[014-81b]
 壩不髙入土已深其勢自固且汶河隨漲隨消終非
 黃河比也又何衝決之患耶如是則一勞永逸而歲
 歲補石之費亦可免矣伏乞聖裁
一建閘座以便節宣夫漕河之水名曰無源葢謂其出
 有限而其流無窮所以撙節積蓄俾盈科而進全有
 頼于諸閘也故地有高下則閘有踈宻要之勢相聨
 絡庶幾便于啟閉惟濟寧寺前舖閘至天井閘則延
 長七十里東昌通濟橋閘至梁家鄉閘則延長五十
[014-82a]
 里閘啟水洩積蓄為難司河者每當糧運盛行之時
 排木堵水名為活閘茍且一時終非久計甚至各幫
 運軍船一經過捧土築壩流入河中愈成灘淺運艘
 正行不便挑濬無惑乎舟行之艱也合于二處適中
 之所南則鉅野縣火頭灣地方建閘一座名曰通濟
 北則博平縣梭隄集地方建閘一座名曰永通俱照
 各閘事規啟閉濟運除各匠役工食候工完扣算外
 每閘估計粗細石料并木樁鐵麻船隻等項各該銀
[014-82b]
 三千九十五兩八錢九分五釐於東兖二府河道銀
 内動支每閘閘夫三十名闕/
 役夫内撥用如是則闗束有具節宣得宜水利有所
 停蓄而運艘不致淺閣矣伏乞聖裁
一設閘官以肅漕規國家之設官也有似大而實冗者
 裁之為宜有似小而實切者增之為便查得運河一
 帶閘座每閘設官一員統領夫役葢啟閉有人責成
 良便頃縁新河告成&KR0037林上下水平閘面不行啟閉
[014-83a]
 遂將棗林閘官裁而不設間付之南陽閘官兼理之
 邇來天時久旱河流細微本閘水淺啟閉為急尚可
 以南陽之官攝之乎夫一啟南陽一閉棗林互相闔
 闢勢如呼吸一不得人直㵼而盡矣近且無官付之
 一二閘夫之手在官船則莫敢誰何在民船則大為
 簸弄既以病商復以弊運以故漕舟至此殊費牽輓
 而往來者亦稱不便也不知閘官雖卑職掌猶在且
 廩俸無多國家亦何惜此五斗而令河道要害之地
[014-83b]
 為無人之境哉合于棗林并新添二閘各該官一員
 俾司閘務庶職守得人而漕規不廢矣伏乞聖裁
一給闗防以重事權國家之事莫重於河漕故于泉閘
 特設部臣經理之所以重委任而專責成也各管河
 郎中俱奉有敕印是以文移稱便惟南旺管泉主事
 其設已久闗防未給因循至今夫管泉管閘先年曾
 以二人理之今并責之一官其任亦重矣督理乎十
 六州縣之泉而相隔數百里之逺止以空白文移臨
[014-84a]
 之即旁午載道鮮不以弁髦視河臣欲其昭法守而
 一衆志也難矣且糧船過閘例應十日一報漕撫衙
 門相隔十里無闗防則驛逓不行事多掣肘殊非一
 端夫以一閘官之微尚有條記闗防何獨於部臣而
 反靳之也至於漕河黃河二同知職守既專責任亦
 重凡工程之勤惰錢糧之出入咸賴稽察事緒孔棘
 弊竇易生使少失于防閑未免稽違河務近見邸報
 楊村管河通判已奉明㫖給與闗防則兖州府管河
[014-84b]
 同知事體相同合無將管河主事并兩河同知均賜
 鑄給庶文移便而事權重矣伏乞聖裁
一嚴築壩以便挑濬照得汶水入湖接濟運道每歲寒
 沍之時遂將河口築壩遏流分洩蜀山馬踏等湖候
 來春冰泮之日開壩受水是冬則以河之水匯于湖
 春則以湖之水濟于河故南旺臨清一帶因得乘時
 挑濬不致淤淺法至善也除隔歲大挑已奉有欽定
 期限外其餘每年當天氣漸寒正宜築壩絶流也而
[014-85a]
 往來船隻力以緩築為請多方阻撓甚至十一月中
 尚不得築者不知天寒冰合乃驅荷鍤之夫裸體跣
 足鑿冰施工其將能乎及寒冰初解正宜固封蓄水
 也則又以速啟為請百計催促至有正月初旬放水
 行舟者不知隔歲之水所蓄無幾三春無雨則運艘
 方至又將何以濟之乎法制未明事體掣肘管河官
 徒茹苦而不敢言也合無請賜明㫖除大挑年分外
 毎年定以十月十五日築壩絶流至次年二月初一日
[014-85b]
 開壩行舟勢豪船隻不得横擾該管官員不許阿徇
 違者聽督撫衙門叅究大書刋石於南旺板閘二處
 以便觀覽如是則明㫖森嚴人心惕息不但便於挑
 河亦且足以蓄水一舉而兩得之矣伏乞聖裁
一復夫役以備修防山東河道淺深不一而汶河衝發
 淤塞為多各項夫役俱不可缺查得兖州府屬如汶
 上鉅野嘉祥濟寧魚臺南陽利建等處原額設撈淺
 淺鋪隄夫各數不等共計二千四百五十二名後因
[014-86a]
 河流稍順遂裁減一千一百三十三名扣銀入官以
 備支用止存見役夫一千三百一十九名不知扣存
 有節省之名而雇募起無窮之弊一時河道淤淺調
 度徵發為難工之弛廢久矣今議于汶上縣量復撈
 淺夫七十四名淺鋪夫三十名鉅野嘉祥二縣量復
 撈淺夫三十八名淺鋪夫五名濟寧衛量復撈淺夫
 一十一名濟寧州量復撈淺夫三十二名淺鋪夫十
 二名魚臺縣量復撈淺夫十名淺鋪夫二十名南陽
[014-86b]
 利建量復隄夫八名東平州量復泉夫二十名東昌
 府通濟橋閘量添閘夫十名庶挑河濬泉不致乏人
 矣然猾民之包攬肆意安閒管工之代替任情隠射
 甚至逃故不報占恡私意種種情弊雖增猶弗增也
 合行管河同知陳昌言通判王心逐一汰選嚴加稽
 覈庶工役得有實濟而河防不致稽違矣伏乞聖裁
 奉聖㫖工部知道欽此該工部看得查勘督理河工
 工科都給事中常居敬會同廵撫山東都御史李戴
[014-87a]
 廵按山東監察御史呉龍徵條列八欵具題俱思深
 慮逺大於河防有裨相應開立前件議擬上請恭候
 命下本部備咨漕運衙門并山東廵撫督率管河司
 道及咨都察院轉行山東廵按御史行令府州縣各
 官一體欽遵施行奉聖㫖依擬行
  清復湖地疏
都給事中常居敬題為清復湖地以濟運道事據濟寧
兵備兼管河工山東按察使曹子朝分守東兖道叅政
[014-87b]
郝維喬會呈䝉臣并撫按憲牌前事照得南旺以北僅
有安山一湖所係甚重先因行查未報未經具題今㑹
閱得滿湖成田禾黍彌望曾無涓滴之水殊失設湖之
意當此亢旱何裨接濟牌行該道督同管河官親詣該
湖逐一勘議要見某處卑窪堪以蓄水某處高亢僅可
通溝承佃若干作速清理侵盜若干作何禁治查議明
悉作速通詳以憑酌議等因蒙此隨該司道行據兖州
府管河通判王心查得安山一湖周圍共一百里其間
[014-88a]
東北自通湖閘起至西北焦天禄莊止計長十三里自
焦天禄莊起至西南王禹莊止計長七里零自王禹莊
起至東南青孤堆止計長九里零自青孤堆起至通湖
閘止計長七里零周圍共計三十八里此係水櫃堪以
積水者也但湖形如盆碟高下不甚相懸水積于中原
無隄岸東南風急則流入西北燥地西北風急則流入
東南燥地未及濟運消耗過半且自許民佃種以來百
里湖地盡成麥田先年總理河道傅都御史履畆分析
[014-88b]
除徵租銀二千六百五十三兩歲抵魚滕二縣秋糧外
其低窪處所封為水櫃法非不善但統隴無界禁例不
嚴民情無厭漸至今日殆無曠土矣為今之計應將水
櫃三十八里築一高隄隄以外照舊佃種徵銀隄以内
挑深蓄水管河通判等官不時廵歴庶隄界既明人無
盜種之弊矣至于安山閘邊原無通濟積水二閘不便
出水訪得萬厯九年有金把總曾于八里灣掘溝放水
人甚稱便至今形迹猶存應于此處建閘一座又西北
[014-89a]
地名似蛇溝其地更低水勢散漫應于此處亦建閘一
座庶于舊閘入者于新閘出蓄洩得宜漕河有賴矣等
因到道先該北河郎中呉之龍議得漕河之利有二泉
與湖而已每春末夏初正糧運盛行之際泉源往往㣲
耗惟藉資湖水可濟不虞故自濟寧至東平築設南旺
安山等湖澇則引水入湖以預瀦蓄旱則決湖入運以
通漕艘慮至深也物盛致蠱日漸廢湮嘉靖二十年都
御史王以旂奉命清復疆界頓還舊制數十年來大為
[014-89b]
運道利自隆慶四年都御史翁大立開召耕種姦民始
得藉口而濫觴極矣萬厯三年都御史傅希摯清丈諸
湖安山湖高而田者計地七百七十一頃九十八畆卑
而宜櫃者四百一十六頃二十六畆三分具疏題請斯
亦通變之微權公私兩利之道矣奈何管河各官利於
混淆而不利於清别竟未及立尺寸之疆界是以豪强
者大肆兼并之謀姦頑者曲為欺隠之計狼吞蠶食不
至於盡湖而有之其心未饜也今雖湖底窪處已不遺
[014-90a]
寸土再數年不將占官地為世業乎為今之計相應查
照前項頃畝于髙下交承之處築一束湖小隄底闊九
尺頂濶四尺髙八尺隄以内永為水櫃隄以外作為湖
田如是則界限分明内外各别登隄一望具在目前小
民既難于侵越官司亦易于稽查矣具呈巡撫山東李
副都御史䝉批湖以濟運闗係匪輕縁無界限故水得
漫流而人易侵占束湖小隄委當急築如議速會管河
道踏勘基址定出夫事宜報奪等因在卷今奉㑹牌前
[014-90b]
因該司道㑹行兖州府管河通判王心㑹同本府同知
陳昌言督同東平州知州徐銘管河判官張汝榮復勘
得安山湖水櫃周圍長三十八里内除東北一帶自通
湖閘至焦天禄庄止長十四里係運河隄岸不必修築
外其餘共長二十四里折四千三百二十丈共計用夫
一千名每名計工五十日每名日給工食銀三分三釐
共銀一千六百五十兩又八里灣似蛇溝創建出水小
閘二座每座合用石塊樁木地平板龍骨木油灰糯米
[014-91a]
石灰鐵麻等項該銀三百六兩九錢二分二座共銀六
百一十三兩八錢四分通共銀二千二百六十三兩八
錢二分合于兖州府庫貯河道銀内動支雖無救于目
前實漕河將來之永利也等因到道該管河道按察使
曹子朝分守東兖道叅政郝維喬北河郎中呉之龍㑹
議得南旺至臨清綿亘四百餘里惟安山一湖上下賴
以接濟誠宜急為修復但滄桑更變原隰異壤自非築
隄要束禁治雖嚴罔利蓄瀦其修築工料屢經估勘似
[014-91b]
為妥當相應申請以便興工等因到臣先該臣等題為
欽奉敕諭查理漕河以重國計事内復湖地以預瀦蓄
一節該部覆稱安山一湖科臣見在行查俟勘明日一
併修復等因奉聖㫖依議行欽此卷查巡按山東監察
御史毛在題為巡歴事竣敬陳補偏救敝之畧以備採
擇事該工部覆奉聖㫖各地方湖泉接濟運河去處著
各該巡撫司道等官及差去部屬官用心整理如有占
種阻塞的即便拿問枷號重治應叅奏的指名叅奏欽
[014-92a]
此該臣等催行查議去後今據前因臣會同廵撫山東
右副都御史李戴廵按山東御史呉龍徵議得設湖蓄
水本漕政之良規清湖濟漕實治河之要務自南旺而
下四百餘里始達衛河其間全賴安山一湖積水濟運
所係之重何如也惟自召佃之弊政一行而豪民之侵
占無已變沮洳為膏腴視官湖為己業日侵月削久假
不歸寸土無遺殊可痛恨即今久旱河淺百計疏濬如
抱漏巵沃焦釡徬徨無策皆縁水櫃未復之故也及今
[014-92b]
則清湖蓄水真若蓄艾豈非第一義哉侵盜姦民本應
盡法重究槩奪還官亦不為過但私相授受其來已久
展轉耕佃已非一人且四外高亢之地不便瀦蓄終成
曠廢據勘將少窪之地三十八里周遭築隄封為水櫃
既可以免滲漏易竭之患又可以杜强梁無厭之謀似
亦計之得也外八里灣似蛇溝二處便于放水委應建
立閘座其築隄建閘之費初據各官議將盜種湖麥刈
半入官以為工料之需但恐饑民乘機起釁且非大公
[014-93a]
之體仍聽本主收割前項經費相應動支河道銀兩應
用清理之後大竪石碑明立文冊又必嚴盜決之禁定
巡視之法如是則一勞永逸而國朝水櫃之良規庶幾
可復矣伏乞敕下該部再加酌議行總河大臣督令各
官作速興工事完奏報則所以濟運通漕者豈曰小補
之哉謹題請㫖奉聖㫖工部知道欽此該工部看得南
旺至濟寧一帶河漕綿亘四百餘里全賴安山一湖蓄
水濟運其闗係誠重矣近縁侵種成田復以累年亢旱
[014-93b]
遂致湖水蓄洩無所漕河安能有濟今查勘河防科臣
常居敬會同山東撫按李戴呉龍徵看議安山湖周圍
一百里除四外高阜之地不便瀦蓄照舊佃種外其低
窪處三十八里合行築隄封為水櫃深於漕運有裨其
動支河銀建立閘座等項區畫周詳悉應如議題請恭
候命下本部備咨總理河道并山東巡撫衙門及咨都
察院轉行山東廵按御史行令司道府州縣管河各官
仍劄行本部管河郎中查照原議動支河道銀兩作速
[014-94a]
興工務期完固仍大竪石碑分别界限差官不時巡察
敢有勢豪姦頑人等侵占盜決者輕則徑自拿問重則
叅奏處治工完之日將役過人夫用過錢糧造冊奏繳
清冊送部查考謹題請㫖奉聖㫖這湖地依擬築隄仍
畫定界限永逺遵守如有侵占盜決等弊照前㫖著實
叅治其各處泉湖蓄水濟運的都著一體清查整理
 
 
[014-94b]
 
 
 
 
 
 
 
 河防一覽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