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28 無錫縣志--闕名 (WYG)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無錫縣志卷三上
事物第三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無錫自太伯肇基于前其後才賢
之著代不缺人其禮義之邦乎若夫名泉舊迹遺封故
刹因人而勝者可以登臨弔古而想其風焉災祥又繫
乎一邑之休咎庶善可勸惡可戒也作事物第三
吳太伯世家三之一楚春申君列傳附/
[003-1b]
余嘗讀史記至太伯世家而歎曰嗚呼讓徳之基也至
矣太伯之讓也哉方殷之未亡而太王已有翦商之勢
太伯知文王之賢乃不肯立而文王竟以周興太伯之
讓也厥後季札亦以國讓而吳遂為沼不亦悲夫嗚呼
太伯其可謂至徳矣乎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之兄也季
厯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厯以及昌於是太伯仲
雍二人迺奔荆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厯季厯
[003-2a]
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荆蠻自號勾吳荆
蠻義之從而歸者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太伯卒無子弟
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
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之後封
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為虞仲列為諸侯周
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疆鳩夷立
疆鳩夷卒子餘橋疑吾立餘橋疑吾卒子柯盧立柯盧
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
[003-2b]
卒子禽處立禽處卒子轉立轉卒子頗髙立頗髙卒子
句卑立是時晉獻公滅周北虞公以開晉伐虢也句卑
卒子去齊立去齊卒子壽夢立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
王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
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
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呉興大凡從太伯至壽夢十九
世王壽夢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將子反而
奔晉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乘車令其子為吳行人吳於
[003-3a]
是始通于中國二十五年王壽夢卒壽夢有子四人長
曰諸樊次曰餘祭次曰餘昧次曰季札季札賢而壽夢
欲立之季札讓不可於是乃立長子諸樊攝行事當國
王諸樊元年諸樊已除喪讓位季札季札謝不從吳人
固立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諸樊卒
有命授弟餘祭欲傳以次必致國于季札而止以稱先
王壽夢之意且嘉季札之義兄弟皆欲致國令以漸至
焉季札封于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王餘祭卒弟餘昧
[003-3b]
立王餘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讓逃去於是吳人曰先
王有命兄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則王餘昧後
立今卒其子當代乃立王餘昧之子僚為王公子光者
王諸樊之子也嘗以為吾父兄弟四人當傳至季子季
子即不受國光父先立即不傳季子光當立陰納賢士
欲以襲王僚伍子胥楚之亡臣也奔吳公子光客之伍
員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専諸見之光喜客伍子胥子
胥退而耕于野以待専諸之事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十
[003-4a]
三年春吳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公子蓋餘燭庸以兵圍
楚六灊使季札如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兵絶吳兵後
吳兵不得還於是吳公子光與専諸謀欲自立為王且
曰我真王嗣季子雖至不吾廢也専諸不可公子光强
之曰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而謁
王僚飲王僚使兵陳於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門階户席
皆王僚之親也人夾持鈹公子光詳為足疾入于窟室
置匕首于炙魚之中以進食手匕首刺王僚鈹交于胸
[003-4b]
遂殺王僚公子光竟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乃以専諸
子為卿季子至曰茍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
乃吾君也吾敢誰怨復命哭僚墓復位而待闔廬立用
伍子胥之計伐楚與楚兵夾水而陳吳王闔廬弟夫㮣
欲戰闔廬弗許夫㮣遂以其部五千人襲冒楚楚兵大
敗走於是吳王遂縦兵追之比至郢五戰楚五敗遂入
郢越聞吳王之在郢國空乃伐吳吳使别兵撃越楚告
急秦秦遣兵救楚撃吳吳師敗闔廬弟夫㮣見秦越交
[003-5a]
敗吳吳王畱楚不去夫㮣亡歸吳而自立為吳王闔廬
聞之乃引兵歸攻夫㮣夫㮣敗奔楚十九年夏吳伐越
越王勾踐迎擊之檇李越使死士挑戰三行造吳師呼
自剄吳師觀之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闔廬指軍
却七里吳王病傷而死闔廬使立太子夫差王夫差立
常以報越為志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
姑蘇也越王勾踐乃以甲兵五千人棲于㑹稽使大夫
種因吳太宰嚭而行成請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
[003-5b]
子胥諫不聽太宰嚭卒許越平與盟而罷兵去越王勾
踐率其衆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唯子胥懼曰是棄
吳也諫不聽使子胥于齊子胥屬其子於齊鮑氏還報
吳王吳王聞之大怒賜子胥屬鏤之劍以死將死曰樹
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
滅吳也十四年春吳王北㑹諸侯于黄池欲霸中國以
全周室六月戊子越王勾踐伐吳乙酉越五千人與王
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吳人告敗于王夫差惡
[003-6a]
其聞也或泄其語吳王怒斬七人於幕下太宰嚭諫引
兵歸國於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十八年越益彊越王
勾踐率兵使伐敗吳師子笠澤二十年越王勾踐復伐
吳二十一年遂圍吳二十二年十一月丁夘越敗吳越
王勾踐欲遷吳王夫差于甬東予百家居之吳王曰孤
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
自剄越滅呉取之
春申君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學博聞事頃襄王頃襄
[003-6b]
王以歇為辯使于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韓魏敗之韓魏
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與韓魏共伐楚未行而楚
使黄歇適至于秦聞秦之計恐秦壹舉兵滅楚歇乃上
書說秦昭王昭王善其說發使賂楚約為與國黄歇受
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于秦畱之數年頃襄王
病太子不得歸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善於是黄歇乃
說應侯應侯以歇計聞秦王秦王令楚太子之傅先往
楚太子用黄歇計變衣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黄歇
[003-7a]
守舍常為太子謝病度太子已逺秦不能追歇乃自言
于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逺矣歇當死願賜死昭王
大怒欲聽其自殺也應侯勸止之秦因遣黄歇至楚三
月楚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元年以黄歇為
相封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後十五嵗黄歇言之楚
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并獻淮北十
二縣請封于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
自為都邑春申君相楚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
[003-7b]
時乃相與合従西伐秦而楚王為従長春申君用事楚
及諸侯兵為秦兵所敗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
以此益疎客有觀津人朱英說春申君楚于是去陳徙
壽春而秦徙衛野王作置東郡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吳
行相事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所幸李園女弟有娠李
園乃與其女弟謀園女弟承間以說春申君曰楚王之
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五無子
即百嵗後將更立兄弟則楚更立君後亦各貴其故所
[003-8a]
親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
于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
乎今妾自知有娠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
重而進妾于楚王王必幸妾有子則君之子為王也楚
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進
李園女弟于楚王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
弟為王后楚王貴李園園用事恐春申君語泄而益驕
陰養死士欲殺春申君以滅口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
[003-8b]
考烈王病朱英說春申君殺李園春申君不聽朱英知
言不用恐禍及身乃亡去後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園
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門之内俠刺春申君斬其頭投之
棘門之外而盡滅其族而李園女弟初幸春申君有娠
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為楚幽王
春申君要亦楚之豪傑也方說秦王合從之時何其壯
哉及一旦為李園所殺身與國滅由其好智不好學也
視太伯之風則逺矣以其封國在吳因附載其傳於太
[003-9a]
伯世家之後吳之興滅可以參考
人物三之二
仲尼稱子賤為君子而贊之曰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余傳無錫名世之士古今得四十有五人非流風之有
所被歟不然何賢才之多也文雅彬彬忠孝迭著名邑
之稱可無愧矣
前漢虞俊字仲卿無錫人也少以孝友稱于鄉黨明春
秋公羊左氏傳漢哀帝時為御史稍遷丞相司直王莽
[003-9b]
執政左遷新陂令尋召為司徒俊欲遁歸遂見脅迫仰
天嘆曰吾漢人也願為漢鬼不能事兩姓飲藥而卒光
武即位髙其節行與二龔比為表塋墓
後漢王關字選公無錫人也明易及天文郡舉為主簿
更始平守山陰令補侍御史遷冀州後拜謁者僕射卒
于陳畱太守不交豪彊人號王獨坐
後漢髙彪字義方無錫人也家本貧彪為諸生逰太學
有雅才而訥于言後舉孝亷試第一校書東觀遷内黄
[003-10a]
令卒有徳政靈帝詔東觀畫彪像以勸學者髙岱亦知
名並著漢書獨行傳
晉顧凱之字長康父悅之為州别駕長康遂為無錫人
博學有才氣善圖畫妙于一時頗自矜伐每過其實少
年因相稱譽以為戯弄初在桓温府嘗云凱之體中癡
黠各半合而論之政得平耳故俗傳凱之有三絶謂才
絶畫絶癡絶也嘗為虎頭將軍人號顧虎頭事並見晉
書及南史
[003-10b]
唐李紳字公垂無錫之梅里人父悟厯晉陵令因家無
錫紳讀書恵山少苦貧每有著述潛取寺中佛經竊識
其後為主藏者所知致被歐辱後徙剡川天宫精舍一
日熟寐舍前丹柰方結實有蛇據其上㑹老僧至驅之
蛇入紳懐中忽不見僧異其事及覺問紳答曰適夢在
樹間食柰甚美似為僧逼而悟老僧以故隂異之延致
院中肄業數年去將赴解舉僧分槖金助其行元和中
果擢進士第釋褐國子助教歸寧李錡鎮江南辟為從
[003-11a]
事錡叛令紳草檄紳不從錡怒囚之後錡伏誅獲免穆
宗召拜左拾遺翰林學士與元稹李徳裕同在禁中時
稱三俊武宗時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四年罷調淮南
節度使拜尚書左僕射封趙郡公卒諡文肅事見唐史
宋杜鎬字文周無錫人也博學强記少時將就試有䑕
銜孝經疏置榻前鎬怪之取以熟讀及試題出其内遂
預選當南唐時嘗為集賢校理及宋平南唐授千乘簿
至國子監丞崇文院檢討將南郊彗星見宰相趙普問
[003-11b]
鎬鎬曰當祭而日食猶廢祭况彗見如此乎上聞迺罷
祭翼日遷著作佐郎累遷虞部員外郎景徳初置龍圖
閣待制首以鎬為之澶淵凱旋遇懿徳皇后忌日或以
軍中鼔吹為疑馳騎問鎬鎬對曰武王載木主以伐紂
前歌後舞可據也祥符二年种放告歸上宴餞於龍圖
閣賜詩命侍臣皆賦鎬辭以素不屬文詔引名臣歸山
故事鎬即誦北山移文以譏放其固直如此真宗凡得
古器異書必詢鎬悉能究其本末令人閱其事在某書
[003-12a]
幾紙何行未嘗少忘鎬雖老四鼓起誦春秋遲明已數
卷日以為常後除龍圖閣學士至禮部侍郎年七十六
卒子渥生孫杞字偉長以鎬䕃補將作監簿累遷太子
中允知建陽縣除無名租萬計性豪邁遇事勇為稍遷
至度支判官虞部員外郎廣西歐希範推蒙趕為帝而
自號為神武公率其徒破環州轉攻桂管勢甚熾仁宗
患之授杞廣西安撫使杞至宜州得州人吳香及獄囚
歐世宏先往說之杞乘怠擊其後破白崖等寨及其五
[003-12b]
峒斬首千餘級復攻環州焚其山林積聚蒙趕等大恐
隨香出降希範走保荔枝峒併擒戮之廣西平除天章
閣待制知慶州蕃酋孟香率部落内附夏人以兵索香
詔許還之杞言彼違約舉兵香不可與因移檄問罪夏
人讋服慶厯中范仲淹參知政事患諸路監司非才多
所更易杞與張昷之首被擢用杞博覽强記通陰陽術
自推其數曰吾年四十六死矣卒如其言
宋袁黙字思正無錫人父繹字子安篤學至忘寢食嘗
[003-13a]
升禮闈人咸師之早以英華教授諸子黙少卓犖尤深
于文嘉祐八年中進士擢京兆府教授入為司農簿獻
無逸傳神宗召對遷光祿丞太學博士哲宗即位除湖
北轉運判官黙學問淵深卿士大夫宗為師法謝獻道
解論語嘗共辯確三弟㸃植正功皆有名當世㸃字思
與熙寧初在太學直講為學者領袖與兄黙共號二袁
名在諸儒右中元豐八年進士第累遷至通判杭州知
淮陽軍致仕喜佛老書詩甚工東坡見其所作以為有
[003-13b]
驚心駭目之嘆正功亦中兩科官至右司郎中植事見

宋淩浩字直翁無錫人與同邑陳敏俱學于安定胡先
生以經術知名二浙登治平二年甲科嘗令蓬萊武涉
以能召拜太學博士推安定之學以誨多士咸敬服之
出倅辰州守渠陽致仕年六十五浩與敏皆不引年而
告老人謂得安定之傳而有所守者
宋陳敏字伯修無錫人髻丱喪父廬墓哀毁有芝生冢
[003-14a]
上長從安定先生胡瑗學與同郡袁黙淩浩姑蘇孫載
皆為英特時目為安定四俊友熙寧三年舉進士王荆
公嘉其才薦敏堪大用除太學正從蘇軾游甚厚嘗守
台州㑹朝廷命郡國立元祐黨籍碑敏拒守以為不可
監司促之急敏曰誣司馬公為姦臣是誣天也其倅卒
立之敏碎其石或咎敏敏曰我死且不辭何劾之畏竟
掛冠而去自號濯纓居士大觀中以八行搜天下士殿
撰李夔丞相綱之父也時奉祠居梁溪以敏行能薦於
[003-14b]
上守令親為勸駕敏嘆曰昔歸今往何出處之戾也弗
就年八十一終徳行之美時所欽慕
宋錢顗字安道無錫人舉進士熙寧間由烏程令召為
御史裏行王安石初行新法宰臣曽公亮依違不言顗
與侍御史劉琦上疏論安石厯官以來莫不言尊尚堯
舜故天下以為賢陛下亦聞而知之遂致公輔今乃首
以財利之說務為容悅言行乖戾剛狠自任不知安石
之心待陛下為何如主曽公亮位居丞弼被遇三朝自
[003-15a]
當悉慮竭忠以身許國反有畏避安石之意更相稱譽
以固寵榮安石大怒貶顗監衢州鹽稅琦亦坐謫顗行
謂御史孫昌齡曰君奴事安石以得御史亦當少念報
國顗今得罪分當逺竄君為美官自以為得䇿即我視
君犬彘不若也聞者悚然時人號鐵肝御史
宋沈初字子深無錫人熈寧六年擢進士第初始入國
學時試周以宗强賦為第一文詞典麗時争傚之元祐
間尚詞賦朝廷常以林希佚道使民沈初周以宗强劉
[003-15b]
煇堯舜性仁陳之方恤民深者嚮其樂江衍王道正則
百川理賦五篇頒天下為格初之賦後流至西夏夏人
織為文錦其珍賞如此尉明之象山入為國子直講以
終兄弟四人兄禋揚皆中進士科
宋王岡字壽祺居無錫賈山稱賈山王氏世雄于財至
岡尤嗜學躭玩經籍父厚贈資貨使之游學自是文益
精元符三年舉進士除北京國子司業通判揚州時丞
相吕頥浩統戎任辟置幕下髙宗南渡丞相拜御營使
[003-16a]
以岡為參議官謀畫多用其計後丐祠歸紹興初上思
其人召為比部郎中復厯金部遷左司郎中頥浩去國
岡請老以朝散大夫直秘閣致仕與晉陵孫覿友善覿
尺牘中有稱王左司者即岡也其弟亦為中興後都司
宋孫近字叔諸無錫人父廷筠嘉祐中進士近幼警悟
號神童七嵗能屬文崇寧二年擢進士第五年中宏詞
科累遷至工部郎中髙宗即位除秘書少監起居郎中
書舍人給事中同章誼使金還除吏部侍郎直學士院
[003-16b]
從上親征書命悉委焉凡所撰著宣布徳意武夫義士
讀者莫不感泣一時比之陸贄繼而參大政兼樞宻居
政地三年金和議成丐詞上許之未幾時以和金有異
論謫授秘書監分司南京漳州居住易南安移贑州薨
年七十八弟建舉遺逸賜進士及第
宋唐作求字叔孝無錫人崇寧二年進士登第公卿間
有以作求薦于徽宗召對稱旨除御筆所禮制局檢討
官遷主客郎中出守徽州以朝㪚郎致仕作求學術該
[003-17a]
敏家訓嚴肅勵後進以振文藝唐氏由作求藹然以儒
學名家從弟孚字益裕亦志學所見深逺嘗厯謁元祐
諸君子談論移日皆造其奥理
宋李謨字茂嘉無錫人㓜孤事母孝家貧感憤向學從
樂安先生㳺登崇寧五年進士第又試中敎官有敏譽
徽宗知其才擢廣東運判入對留為太常丞繼為監司
遍厯河北髙宗即位除直徽猷閣知鎮江臨安兩府遷
寶文閣移鎮京口終謨厯事三朝皆䝉眷奬屬當時艱
[003-17b]
閱兵走馬于燕趙之間而智畧精敏隨事制變稱為奇

宋施坰字林宗少力學馳譽上庠崇寧五年進士登第
再除為太學博士宣和末提刑江東朝廷命鑿銀林河
通大江調役繁興坰慮導江入浙必漂溺蘇秀因抗疏
極言其害是役為寢徽宗下詔奬諭進秩一等累遷至
禮部侍郎皆有能聲顯仁太后回鑾坰為考訂儀注時
以為宜後以敷文閣待制終生平篤意孝友在官得親
[003-18a]
庭書必冠帶跪讀遇恩奏補官率推及弟姪鄉里稱其
賢施之先本出武進坰父南康公始徙居無錫至坰遂
為無錫人坰弟垓有吏績紹興末累持節終朝議大夫
湖北運使
宋費肅字懿恭無錫人少頴秀拔俗尤嗜學中大觀二
年進士第復以薦除秘書正字紹興初大臣舉其賢行
與簡齋陳與義同召赴行在時被召者三人獨肅抗節
引辭不起子鍇亦中科第
[003-18b]
宋李端行字正達無錫人㓜與弟尚行入太學俱有俊
聲同賜大觀三年上舍第為太學博士髙麗遣子入學
其禮不除朝廷患之丞相蔡京㑹議于學語及端行端
行曰彼既遣子入學未有不成禮者當以國禮繩之遽
趣賔贊引髙麗士即日成禮儀注悉裁于端行京與朝
士服其得體後以作詩詆京之失出宰明之鄞縣發憤
丐閒終身不復仕進丞相吕頥浩嘗師學端行逮貴猶
執弟子禮子霖隆興進士尚行字師尹風神秀偉賦性
[003-19a]
嚴憚兄弟同學易經深造淵妙日抄萬言筆不停手閉
户讀書人罕覩其面登第後為文益進而名甚髙為越
之蕭山治行顯著召為太博累遷司農太常二少卿髙
宗即位出知信州潘逵趙琦起饒州為盜攻入信境尚
行平之髙宗親書詔命奬譽進直龍圗閣遷江南東道
轉運使以言去職參政張守周葵待制董棻相與為忘
形交皆一時名士
宋沈松年字性仁無錫人大觀三年舉進士為潤之金
[003-19b]
壇縣以文學擢太博㑹靖康之難丐歸田里以圗史自
娱有妹適洪忠宣公忠宣使金且久妹攜諸甥歸無錫
松年力勉以學後皆中博學宏詞科适拜相遵至樞府
邁再入翰苑名聞中外時語非松不能有甥若是三子
自强日新有開日新亦由上舍中進士第
宋蔣芾字子禮本義興人父及祖宣和中進士至朝請
大夫知鎮江府祖瑎參政魏公之奇之孫元祐擢第大
臣以經術薦為太博累遷至郡守遭冦難徙無錫故芾
[003-20a]
為無錫人芾早以蔭入仕紹興間登進士第授建康理
官秦檜欲羅致拒之檜怒終其世不召用及檜敗附檜
者皆竄逐芾獨免芾嘗官東宫為莊文太子所知薦其
賢于壽皇命權直舍人院因繳内侍梁珂語徹徳壽宫
上皇嘆其忠除簽書樞宻院條奏邊防軍功甚悉孝宗
尤極嘉奬拜右僕射同平章事上方銳意恢復芾力陳
天時人事未可舉兵凡二千餘言忤旨讒忌者乘之既
而丁内艱去職朝廷起以左丞相不赴後判紹興奉祠
[003-20b]
以終
宋陳篆字師文無錫人氣豪邁讀書一過不忘為文初
若不經意下筆即翩翩不休語意俱到争傳誦為楷式
經學尤該明執弟子禮願學者逺近交至一出䂓矩皆
為良士戴達先兄弟嘗師事之所造就尤多紹興間舉
進士官止州縣而終子翥亦登進士第
宋吕克成字世徳無錫人有雋才學問精慤從逰者數
百人與同邑陳師文友善兩浙士子稱師者必以世徳
[003-21a]
師文為重以恩科第一人終蘄州教授
宋尤袤字延之其先閩人本姓沈因避王審知諱去水
姓尤來居無錫至袤遂為無錫人弱冠入太學魁監省
登紹興進士第嘗從玉泉喻樗游樗龜山先生髙弟也
樗以所得龜山之學授之由是學益進紹興間宰泰興
金人犯境士庶望風而遁袤獨堅守不去尋以薦除奉
常時髙宗廟號未定方議升配公諏經訂古悉有根據
平生博極羣書同貫古今時人號曰尤書㕑當世推為
[003-21b]
人物之宗為内外制及内禪典册悉服其雅正官至禮
部尚書袤形貎不逾人而丰度端凝孝宗嘗有短小精
悍之褒晚益嗜書不倦所藏三萬卷為詩平淡楊誠齋
嘗列之四詩將自號遂初居士光宗嘗書遂初二字賜
之有遂初小藳等書數卷行于世卒諡文簡公子㮣孫
焴三世相繼並登科第焴字伯晦以大父袤奏仕累遷
工部尚書闕/ 學士提學秘書省提綱史事遍歴中外
三十餘年而後抗疏丐閒年八十三以疾終于家自號
[003-22a]
闕/居士云
宋戴達先字子善世居無錫之東城父適里中尊為郷
先生紹興初建太學達先與弟幾先同中選經藝俱優
每試必占前列士争傳誦其文以為式號二戴格當時
太學為之語曰二戴一王辟雍之光先有王戴後有陳
蔡紹興間文體粹然為之一變者實自達先兄弟始以
上舍射䇿賜第執政舉其賢髙宗召對擢為太博孝宗
即位求直言達先條天下利害南北戰守宜以奏召試
[003-22b]
館職除正字遷校書郎知池州易江陰軍移袁州為政
長者終年六十二達先心仁貎莊平居恂恂臧否不置
口其友何稱每曰吾同舍所愛者三人芮&KR0177劉苪及達
先時因號四賢幾先字子微性端謹其學純正不雜少
與兄俱馳聲太學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丞相陳康伯
深器之薦于朝召教諸王稍遷至國子司業對便殿論
王安石蘓軾之學功利仁義差别上嘉之擢禮部侍郎
兼侍講累遷至直龍圗閣號錫谷居士自著生平行實
[003-23a]
為傳以終
宋陳之茂字卓卿無錫人宣和初入太學紹興二年與
張九成同登進士第廷對忤權臣黜之九成叩頭殿廷
曰臣之學不如之茂臣不當得之茂能言人之所不敢
言宜奬不宜黜上覽對悚然曰忠言也賜之茂同進士
出身調休寧尉樞宻王倫推其賢召見除秘書郎累遷
至知平江府以督相魏公舉陞直顯謨閣知建康隆興
兩府丞相洪公復薦召對擢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直
[003-23b]
學士院終之茂稟性剛果立志英特議論宏逺深識治
體壽皇初銳意天下黙察方正特立之士期致事功每
深器待將倚大用及其没縉紳惜之為詩清勁畫尤有
法弟之淵字宗卿習左氏春秋與兄之茂同入太學時
號二陳復聯中張九成榜教授臨安府擢秘書正字後
為湖南運使召還與兄之茂同為吏部郎中朝士榮之
終秘書閣修撰知宣州為人淵源温粹識度冲曠文尤
典縟立朝涖官不治貲産澹泊自如未嘗以名位矜驕
[003-24a]
人服其厚徳
宋許徳之字振叔無錫人也父希道為郷之宿儒四子
皆傳一經徳之居長最頴悟紹興初登進士第為揚州
法曹與&KR0303詠之韓韶蘇象先同為掾俱有美名時號維
揚四俊侍臣薦其才於徽宗召見便殿徳之對治道無
多術惟進賢退不肖有賢不能用與非賢而遽信雖勤
不治上嘉納之擢司門郎中遷太常少卿以顯謨閣知
婺州方臘起清溪為冦徳之坐是得罪貶賔州髙宗即
[003-24b]
位復官奉祠石林葉夢得與徳之友善人比之黄叔度
徐孺子弟倜衍之伸皆登髙科有聞于時
宋李祥字元徳無錫人隆興初登進士第為太學博士
遷國子祭酒時韓侂胄用事逐趙忠定公朱文公祥為
博士上疏争之由是去國後侂胄敗朝廷以祥為忠除
直龍圖閣卒諡肅簡公自號小山
宋蔣重珍字良貴世居無錫之富安鄉胡埭㓜頴悟讀
書一覽輒記嘉定十六年魁進士擢承事郎累遷至僉
[003-25a]
書奉國軍召除秘書正字入對上七箴三疏奏語剴切
忤丞相史彌逺意遂謁告還家端平初上勵精更化召
為秘書郎累遷至集英修撰皆不就嘗築一梅堂萬竹
亭聚書自娱天下髙之號實齋先生與魏了翁真徳秀
深相友愛其所講明皆聖賢正學後以刑部侍郎卒諡
文忠公
元虞志道字彦髙其先潤之丹陽人父薦發宋進士愛
無錫溪山之勝遂徙居焉志道自㓜頴悟家訓尤嚴弱
[003-25b]
冠以茂異起為校官其學専以明體適用為文章必本
扵理嘗敎授湖學趙承旨深器重之與之為莫逆交後
以嘉興尹致政為人踐履篤實愛親事長克盡誠敬撫
弟姪若已出待後進如儕輩遇賢子弟詢詢引導之若
不及遇人有急難雖傾産救之弗吝然扵義利之辨甚
明鄉里推尊為郷先生云
才賢之出由乎山川之間氣發而為英靈鍾而為秀特
粹而為文章激而為忠義靡不由之然亦有風化之理
[003-26a]
焉無錫得山水之清氣故其發為文辭藴為徳業自漢
以來賢令迭出亦風敎之有自也由漢而下著于邑者
得二十有七人或以才顯或以行稱具述如上遺者闕
焉亦盛矣哉
後漢陸璯舊名銓字仲方毘陵人也操履清正明京氏
易尚書曉風角星算貫其要妙以經術講授太守辟為
主簿固辭以疾太守脅以威刑遂省事旬日謝疾而去
避地㑹稽以典籍自娱視氛祲言災異公車拜徵皆以
[003-26b]
疾辭年八十卒
吳朱治始仕漢建安中為九真太守扶義將軍以婁由
拳無錫毗陵為奉邑黄武元年封毗陵侯
陳張種字士苖厯侍中中書令太建初累賜無錫嘉興
縣秩
宋湛茂之嘗為司徒右長史隠于無錫之恵山築草堂
讀書其中與南平王劉鑠友善更以詩章唱酬畱刻于

[003-27a]
唐陸羽字鴻漸未知所生及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
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乃以陸為氏名羽而以鴻
漸字之嗜茶著茶經三篇鬻茶者至陶羽形祀為茶神
上元初隠居苕溪自稱桑苧翁又號竟陵子在隴西公
幕府自號東園先生又號東岡子嘗品水味列無錫恵
山泉第二至今稱為陸子泉泉上有祠祀羽畫像
宋章誼字且叟丹陽人登崇寧五年進士第又中學官
選誼學問淹博氣節凜然建炎間髙宗南渡始駐蹕行
[003-27b]
在㑹苖劉叛時誼倅杭州聞變越班而出正色叱賊黨
賊為披靡上嘉其勇詔進三秩擢倉部郎中尋遷吏部
侍郎攝兵部以龍圖閣學士充軍前奉表通問使使金
與尼瑪哈烏珠論事酬應如響還南京為偽齊劉豫所留
後誼以計求直于尼瑪哈使豫墮計中乃得返命上益嘉
之拜刑部尚書復移户部除端明學士鎮金陵奉祠亳
州薨諡忠恪其先本浦城人至誼既貴始由丹陽徙居
無錫之斗城後𦵏扵横山八子駽駒駟驛□馳騆駰
[003-28a]
宋胡珵字徳輝本晉陵人建炎間以避地始居無錫之
甘露宣和三年舉進士調開徳府儀曺掾後遷至祕書
正字布衣陳東上書攻六賊言者謂珵嘗潤色其書貶
梧州嵗餘蒙恩自便紹興初召試館職復除正字遷著
作郎兼史館校勘先是姦臣得志舊史蕪穢上命珵筆
削貽執政怒出守嚴州未赴而卒珵性嗜學既第後嘗
請事于南都劉器之器之曰子聰明能䕶以道當令成
器珵遂以平日所得于器之者著為䕶道録并所述蒼
[003-28b]
梧志並行于世
宋喻樗字子才始居東京開封之祥符從髙宗南渡徙
居嚴之桐廬後至無錫遂定居焉建炎間以易經中進
士累官贈工部郎中少從龜山先生㳺獨得其奥嘗著
易義及玉泉講解語孟大學四書性理窟行扵世當紹
興之間力主正論為時師表天下稱之
宋薛極字㑹之武進人後居無錫少讀書日記萬言以
父䕃調上元主簿習詞學中科第為理官後守桐川嘉
[003-29a]
定初召入以參政樓鑰薦厯左右司樞宻副都承旨時
朝廷議更楮弊創安邊司極與謀焉累遷至吏部尚書
簽書樞宻院事奉寧皇上陵使訖事入參大政除樞宻
使封和國公凡在朝三十餘年以觀文殿大學士終扵

元孟潼字宗鎮世吳人宋信安郡王忠厚之五世孫信
安有墓在無錫當恵山之西其先世嘗有别業在恵山
下潼宦逰南北遂歸老焉潼始以茂異膺憲舉為文學
[003-29b]
掾累遷至承直郎松江府判官致仕性謹厚平居恂恂
未嘗少懈處家事若官政待家人必以禮遇童僕必以
恩語人必忠信未嘗妄笑語為文一本於理致所厯官
守率以亷能見稱在任雖無赫赫名逮去嘗有後思
諺曰里仁為美處仁為智信夫自漢陸璯以下九人故
非錫産或以封爵或以避囂其一時游從皆髙世之士
由是定居遂為邑人其處仁之謂乎始知斯言之不誣

[003-30a]
晉華寶無錫人也父豪義熙末戍長安寶年八嵗臨别
謂寶曰須我還冠汝長安陷寶年至七十不冠婚或問
之輒號慟彌日不忍答也齊建元三年與同郡薛天生
劉懐徹並表門閭事載南史
南唐陳喬字子喬世居廬陵後徙居無錫喬遂為無錫
人仕南唐為觀察判官烈祖頗器重之遷尚書郎拜中
書舍人元宗既失淮甸恥其降號將授機務於太弟而
陳覺之徒因有窺竊之計欲委國事于宋齊丘而取之喬
[003-30b]
排閤入諌元宗驚悟乃止扵是引喬入見后及諸子指
喬曰此忠臣也他日國家急難汝子母可託之我死無
恨矣而齊丘黨亦由此以敗及元宗南遷留喬輔太子
監國後主即位遷禮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門下侍郎
兼樞宻使遂總軍國事開寶中宋太祖遣使召後主入
朝後主欲往喬曰陛下與臣俱受先帝顧命委以社稷
大計今往而見留則國非已有悔將何及後主由是連
年拒命皆喬為之謀也及城陷後主自為降欵俾喬與
[003-31a]
世子仲㝢開門納之喬遽歸府投欵扵承霤後主促之
愈急喬入見曰自古豈有不亡之國乎降無益也臣請
城下一戰而死後主執喬手泣曰盍與我北歸喬曰臣
當大政而致國家如此非死無以報臣死而歸之以逆
命之罪則陛下保無恙也掣手而去入視事堂自縊而
死吏為徹榻瘞之宋既克南唐太祖以喬忠于所事詔
以禮改葬
宋袁植字材老無錫人也其父子安為鄉之碩儒植蚤
[003-31b]
承嚴父之訓獨刻意研詩崇寧三年擢進士第復中詞
學兼茂科為監察御史金人南下陳邊防十三事以誅
佞人為先不納引疾致仕建炎初召為左司諫直言忤
宰臣黜守岳州㑹敵騎大入叛臣李允文據鄂州大剽
荆湖植條其姦上之允文中路得遞疏怒以兵趨岳陽
執植植正色詆賊不少懾遂見害于武昌朝廷知之追
贈直龍圖閣録其後二人
宋許九無錫人力田為業蚤喪父獨奉母以孝聞于郷
[003-32a]
里淳化三年飢九往來城郭乞食飬其母人厭其數每
每棄斥之九絶粒病數日時牟麥未登九刈青煮食强
自扶持得起念母無以為給哀痛不忍誓欲終與母子
俱全因持斧斷手取信斷之血不出人咸謂九孝感所
致復丐乞入城市言有老母因取所斷手置杖頭示信
於衆市人哀之莫不餽以盤飱其後母子果獲全于難
進士孫浩以事聞於無錫令令以九傷毁肢體為不孝
怒逐九浩還與俱去常州留飬于家九每與母出累日
[003-32b]
不一至浩所浩問之曰丐幸有餘足以供母不欲數累
長者浩益憐九為置緇衣以衣之蓋取其不汙也居嵗
餘母老以疾卒九服向所得緇衣漆其斷手口誦浮屠
言與母俱死嗚呼孝為百行之先人子莫不各欲自盡
也承平時雖士大夫孝行無所見於世嵗遇凶變苟有
匹夫稚子能自力於一時亦足驚世駭俗深可敬哉昔
歐陽公作五代史一行傳蓋有憫世之歎余從宋世中
葉於是區區小邑得獲一孝子焉可與華寶並稱矣能
[003-33a]
不樂為之書以為世勸視四海謂秦無人得耶操青執
彤者將不特一書而已嗚呼世有如許九數十輩風俗
安得而不厚哉
宋沈樗字斯年無錫人性純厚樂善家本饒貲好施與
人貸之或不償即折劵無靳色遇歉嵗傾廩賑恵常以
金助軍匱數至萬緡州上其事於朝欲官以爵樗韜晦
不願朝廷嘉之賜號達義處士
嗚呼忠孝之義大矣能盡其道者古今幾何人哉余采
[003-33b]
是邑傳記所載自晉及今寥寥千載之下能盡孝者得
二人焉能盡忠者亦得二人焉號稱達義者得一人焉
特備書其始末可見忠孝之難得也
唐僧若氷不詳其始來嘗寓無錫恵山之普利院恵山
有洞出泉即今之第二泉也嵗久其洞堙塞氷披荆榛
斸岩谷訪求得之即今所謂若氷洞也古洞既出新泉
遂注故世稱恵山泉必本於氷氷能詩有題恵山泉五
言四韻刻山中至今尚存世傳氷寓山寺時一日㳺洞
[003-34a]
中不復出後人見于海上不知所終
宋僧宗本無錫人也俗姓管氏性質直少縁飾貎豐碩
年十九師事蘇州承天永安道昇禪師昇方道價重叢
林歸慕本弊衣垢面操井臼以供給夜則入室參道昇
陰竒之又十年剃髮受具服勤三年乃辭昇㳺方初至
池州景徳謁義懐禪師言下契悟懐公徙住越之天衣
常之薦福本皆從之治平初懐退居吳之吳江壽聖院
部使者李公復圭過懐夜語曰瑞光法席虚願得有道
[003-34b]
衲子主之懐指本曰無踰此既至瑞光集衆擊鼓鼓輒
墮圓轉震響識者以為法雷震地之兆自是法席日盛
後住杭之浄慈九年還吳住穹隆闕/   時年六十
三矣未幾神宗闢相國寺六十四闕/  禪二律召本
主恵林既至遣使問勞三日詔闕/ 於寺門翼日召對
延和殿有司使習儀而後見既見賜坐盤足跏趺侍衛
莫不驚駭本自若也上問受業何寺對曰承天永安上
喜其真喻以方興禪宗宜善開導之旨既退上目送之
[003-35a]
謂左右曰真福慧僧也哲宗即位加號圓照禪師元祐
元年求歸詔從其請元符二年十二月甲子將入滅沐
浴而臥遂物故門弟子塔師全身于靈岩山閱世八十
座五十二夏
宋吕雲字山友無錫人也幼業儒為文甚敏一夕獲異
夢覺有所悟遂去家如京師道録劉公奇之納為徒時
劉為徽廟眷遇補為金壇郎將陞以道秩非其志因入
太行山遇至人留窮谷中辟穀危坐授以𤣥旨因有所
[003-35b]
得每入山多處幽䆳所茹止草木果實而丰采充潤益
光澤如童顔自此知名天下紹興間髙宗徵之詔三下
始起入對太一宫髙士堂時入禁中談論莊老後乞歸
山不允賜几杖以寵之壽皇眷遇尤厚雲能詩善鍊丹
石往往忘形絶俗其學髙妙人莫能知乾道中一日宴
坐自草遺表畢凝然而化
宋錢道人逸其名無錫人顗之弟也隠恵山與東坡蘇
軾㳺東坡嘗有詩贈之稱為有道者云
[003-36a]
宋尤道元字浩光禮部尚書袤之族叔性尚孤介志慕
冲曠先是方茂山登仙觀有錢道士嘗夏月汲水至八
百丹井得氷如璧遽取食之遂𤼵狂不復粒食周逰名
山不知所終道元㓜従錢㳺亦復得氷食之不食者數
年一日忽渇取水引飲自是復食顔如渥丹雙瞳凝碧
宴坐一室凝塵滿几心常淡如不喜世俗事方外士争
稱之乾道間無疾而化
異端之說嘗見闢於孟軻之門何取于斯自其教入中
[003-36b]
國殆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逺矣為其徒者茍能
清虗寡慾寂滅妄想以事其教亦有不可没者非有所
取也
 
 
 
 
 無錫縣志卷三上
[003-37a]
欽定四庫全書
 無錫縣志卷三下
州署三之三
州署在州城之中即宋舊縣令㕔也元前至元間改作
之幕曺吏舍庫藏㕑傳廏院獄室具完舊㕔事後有堂
曰明徳明徳堂後即不欺堂其西有堂曰平清堂今徙
樹東嚮為幕官之署曰觀稼亭睡花亭九峯亭俱在州
署後圃西北舊子城基上而麗譙之樓敞其前捕盗之
[003-37b]
官居其左譙樓外有亭三西曰宣詔曰閱武東曰頒春
舊縣令㕔之東即縣丞㕔事内有堂曰哦松其西即主
簿㕔事縣丞㕔之東縣尉㕔事在焉内有燕居堂去縣
尉㕔事行二百步有駐麾亭俗稱行衙亭所以駐使臣
今諸廨舍及亭傳皆廢唯縣令㕔存改為州署亦非舊
貫矣兹考古賢令及題名于石者得若干人具錄如左
 宋
  劉道産為令有能名 劉秀之為令著能聲
[003-38a]
 梁張盾字士宣以謹重稱為無錫令後為湘東王記
  室死之日家無餘財唯文書千卷酒米數甕而已
 漢陶穀字秀實錢塘人有道藝當五代漢末來隠居
  五部湖時大旱蝗太守奉印綬請為無錫令穀退
  而嘆曰郡界有災安得懐道而不救之到城修六
  事行弭災之術三日雨蝗盡死穀乃遁去
 唐
  湛賁宋長史茂之十三代孫進士及第貞元十九
[003-38b]
  年以江陰縣主簿權知無錫縣事有題祖宅二詩
  刻恵山寺中可考
  敬澄字深源為無錫令與陸羽同時嘗葺恵山寺
  獨孤及新泉記内稱之
 宋
  錢惟周景德元年太常/寺太祝張廷偃景徳元年尚書都/官郎中
  劉龜従天禧二年太子/中舍王 周乾興元年大理寺/丞
  宋禹臣天聖二年大理/寺丞王晉卿乾興初闕/
[003-39a]
  聶厚載天聖九年彰信/軍節度推官李 景天聖六年太常博/士
  孫従古景祐元年衛尉/寺丞蘇 紳明道二年殿中丞/
  王 周寶元二年尚書/虞部員外郎李光卿景祐四年國子博/士
  魯友益慶厯三年太子/右贊善大夫鄭 戡康定二年太子中/舍
  楊 寧皇祐二年秘書/丞曺 平慶厯五年殿中丞/
  魏 演皇祐五年太子/中舍江 揖皇祐三年大常博/士
  程 迪嘉祐四年秘書/丞張 詵至和二年秘書丞/
  陳 京太子中舍嘉祐/七年劉慶孫尚書虞部員外郎/嘉祐七年
[003-39b]
  霍大備太子中書舍人/治平三年陳知儉太子右贊善大夫/治平闕年
  蔡天申大理寺熈寧四/年謝仲䂓秘書省著作佐郎/熈寧六年
  焦千之字伯强殿中丞歐陽文忠公門下士也有
  名於時熈寧六年來宰是邑值旱河竭役民自小
  渲車湖水入運河人皆獲其利東坡先生過邑與
  之逰甚厚
  蕭 淵大理寺丞熈寧/十年張 毅秘書省著作郎元/豐二年
  王 逢奉議郎元豐五/年馬 防奉議郎元豐八年/
[003-40a]
  栁康中宣教郎元祐二/年施 珣通直郎元祐五年/
  樂照緯通直郎元祐八/年施博求宣徳郎紹聖四年/
  趙伾字義夫洛陽人英毅不畏强禦人號為趙鐵
  頭在任興創廨舍倉務農田水利無不振舉邑人
  至今徳之恵山寺路大松伾親手所植今猶有存
  者咸指如甘棠云官奉議郎元符三年來宰是邑
  張元度奉議郎崇寧元/年王 勛通直郎崇寧五年/
  閻與道奉議郎大觀元/年趙義文
[003-40b]
  郄 漸建炎間邑宰/ 張樞言秘書丞嘉定間邑/宰
  胡舜舉紹興闕年/  袁 擇寳祐闕年/
 元
  湛 清縣尹至元十二/年錢 奎従事郎縣尹至元/十六年
  姜好仁従事郎縣尹至/元十九年趙思益奉議大夫知州至/治二年
  董世傑奉議大夫知州/秦定元年張 采奉議大夫知州泰/定四年
  王克敬朝散大夫知州/至順二年董守思朝列大夫知州元/統二年
  李臺山朝列大夫知州/至元三年髙庫克楚奉政大夫知州/至元六年
[003-41a]
學校三之四
州學即舊縣學也在州城西南三百步宋嘉祐三年邑
令張詵始創為之崇寧間詔興天下學宫其猶子元度
繼宰是邑因舊䂓更廣其製紹興間邑令胡舜舉復加
増飾㕑傳齋廊繕葺茍完嘉定十年趙忠定公之子崇
要令邑崇以㦸門擴新其舊寳祐間四明袁従為邑宰
即明倫堂之西為堂三楹以祀楊龜山陸象山張南軒
楊慈湖袁潔齋袁蒙齋喻玉泉尤遂初蔣實齋為九先
[003-41b]
生祠元前至元間九先生祠久廢郷貢進士虞薦發為
文學椽以為龜山先生嘗講學是邑玉泉遂初實齋及
小山李公皆郷之望遂即舊祠各圖繪象貎更為五先
生祠以祀焉獨教官缺視事之署延祐間主學李司孝
闢學舍之西南以為之于是𥙊有宫講有堂肄業有齋
司教有所寢處有房庖治有舍而門廡廊序軒然翼然
與是邑稱學司之職舊有贍士四十一頃有奇嵗入一
千二百餘石而養士有饍設官有祿所以造就俊秀之
[003-42a]
意為甚重然自興學以來邑之士子獲薦扵郷貢登于
春官者凡得若干備錄姓名于後嗚呼盛哉
 宋
  錢 顗慶厯丙戌賈牓/蔣之奇嘉祐丁酉章牓/
  袁 黙嘉祐癸酉許牓/孫廷筠嘉祐癸酉許牓/
  淩 浩治平乙巳彭牓/陳 敏熈寧庚戌葉牓/
  沈 初熈寧癸丑余牓/沈 禋熈寧癸丑余牓/
  蔣之美熈寧癸丑余牓/袁 㸃元豐乙丑焦牓/
[003-42b]
  沈 禓元祐辛未馬牓/許徳之元祐甲戌畢牓/
  王 岡元符庚辰李牓/袁 植崇寧癸未霍牓宣/和甲辰詞學
  孫 近崇寧癸未霍牓/五年宏詞洪 遘崇寧癸未霍牓/
  孫 達崇寧乙酉李牓/施 坰崇寧丙戌蔡牓/
  唐作求崇寧丙戌蔡牓/李 謨崇寧丙戌蔡牓/
  費 肅大觀己丑賈牓/李端行大觀己丑賈牓/
  沈松年大觀己丑賈牓/袁正功大觀己丑賈牓建/炎戊申詞學
  李尚行大觀己丑賈牓/陳之淵紹興壬子張牓/
[003-43a]
  陳之茂紹興壬子張牓/許衍之紹興壬子張牓奏/名第一
  唐 孚紹興壬戌陳牓/費 鍇紹興壬戌陳牓/
  許 伸紹興壬戌陳牓/尤 袤紹興戊辰王牓/
  戴幾先紹興戊辰王牓/陳 篆紹興戊辰王牓/
  蔣 芾紹興辛未趙牓/吕克誠紹興壬申張牓特/奏第一
  戴逵先紹興壬申張牓/陳 翥紹興庚辰梁牓/
  李 祥隆興癸未木牓/李 霖隆興闕/
  尤 㮣淳熈乙未詹牓/尤 焴嘉定戊辰闕牓/
[003-43b]
  蔣重珍嘉定壬午進士/第一蔣應新紹定壬辰徐牓/
  馮道心端平甲子舉/ 唐應元嘉熙庚子舉/
  陳大用淳祐癸卯淛漕/孫宗彊淳祐己酉舉/
  周霆震淳祐己酉舉/ 司馬永淳祐己酉舉/
  唐良輔淳祐己酉舉/ 陳 淵淳祐己酉舉/
  王 &KR1654淳祐壬子舉/ 陶唐炎淳祐壬子舉/
  孫仲龍淳祐壬子舉/ 唐一鶚淳祐壬子景定辛/酉兩舉
  唐玉𫝊淳祐壬子舉/ 唐煥𤼵寳祐乙夘舉/
[003-44a]
  顧雄午寳祐乙卯舉/ 戴日輝寳祐乙卯舉/
  邵煥有寳祐丙辰文牓/趙必曠寳祐丙辰文牓/
  張夢奎寳祐戊午舉/ 陳士首寳祐戊午舉/
  過如珍寳祐戊午舉/ 費造寳祐戊午舉/
  章聖舉寳祐戊午舉/ 趙必鏸寳祐戊午舉/
  陳應黿寳祐戊午舉/ 司馬應年景定辛酉舉/
  王 颷景定辛酉舉/ 戴天驥景定辛酉舉/
  陳 鑑景定辛酉咸淳/丁卯癸酉三舉唐霖龍景定辛酉咸淳庚/午兩舉
[003-44b]
  尤 棟景定壬戌方牓/王桂子景定甲子舉/
  何巖夀景定甲子舉/ 唐駿𤼵景定甲子咸淳丁/夘庚午癸酉四舉
  薛應發景定甲子舉/ 楊文龍景定甲子舉/
  李 頀景定甲子舉/ 邵夢接咸淳己丑院牓/
  鄧 恢咸淳戊辰周牓/王應龍咸淳丁夘庚午舉/辛未開牓
  孫桂𤼵咸淳丁夘庚午癸酉舉/甲戌南省第十名進士顧真𫝊咸淳丁夘舉/
  虞薦發咸淳丁卯癸酉/兩舉陳 奎咸淳丁夘庚午兩/舉
  戴 謨咸淳丁夘舉/ 趙孟祐咸淳丁夘監舉/
[003-45a]
  王庭蘭咸淳丁夘舉/ 朱龍大咸淳庚午舉/
  李 晦咸淳庚午舉/ 吳夢祿咸淳庚午舉/
  戴應牧咸淳庚午舉/ 陳應麟咸淳庚午舉/
  周南輝咸淳庚午舉/ 唐 迪咸淳癸酉舉/
  孫逢吉咸淳癸酉舉/ 楊震𤼵咸淳癸酉舉/
  虞應酉咸淳癸酉舉/ 趙孟健咸淳丁酉監舉/
 元
  尤 良字心之/   陸以衜字士衡至正辛巳/鄉舉
[003-45b]
第二泉三之五
第二泉即陸子泉也在恵山之麓若氷洞前洞髙咫尺
廣可方丈吳地記云是洞通義興張公洞今嵗久堙没
不可蹤跡泉源自洞中浸出洞前有石池池中蓄泉嘗
滿號氷泉是泉及洞唐僧若氷訪求得之故皆指僧而
名池上舊有屋連蓋洞口半以覆地池前有極目亭今
廢為五賢祠池右有涵碧濕雲及潄香諸亭皆可坐以
觀泉池底水液潛貫山下池中山下池方圓各一唐會
[003-46a]
昌中刺史張中丞置連屋一十間扵池上有梁源亭在
焉其方池甃以陶甓繚以朱欄云宋髙宗南渡時嘗在
此池酌泉故其後設欄衛䕶謂之上池去上池尺許即
圓池鑿石為厎窳若鉎釜池之四旁及欄楯皆琢石為
之是謂中池池口有暗渠𨗳泉従龍吻出注下池下池
方丈餘深可二尺池上有堂三楹曰漪瀾堂今之真賞
亭也亭基下即通龍吻石渠渠中泉自龍吻中噴出洋
溢下池然後分為二道其一道北入黿池漸流至金蓮
[003-46b]
花池金蓮花池者池中有金蓮花蔓生如荇開花黄色
似蓮蘂半開而不實朶小如水仙甚香舊稱千葉云後
有女子入池澡浴花遂省為五瓣傳說者有僧不知來
自何方擕植于此是花天下凡有三種其一在華山方
池中其一在廬山池内其一在此池皆是僧手植池上
有石梁通恵山寺宋蘇舜欽嘗築亭寺前鑿石為流觴
曲水疏泉脈為之泉自金蓮花池迂迴過寺中香積池
出寺涇達雙河合五瀉水越江陰界水同入于江其一
[003-47a]
道東入暗渠涓涓引流出錫山澗迤𨓦順流下梁溪合
梁溪入太湖其餘旁支别𣲖斜分曲匯山民悉為溝畎
𨗳流山下溉田可數頃無旱乾之憂唐陸鴻漸品水味
二十等列此泉為天下第二故世稱第二泉以鴻漸所
品故又名陸子泉緯略云李徳裕好恵山泉置驛取水
有僧言長安昊天觀水與恵山等雜他水試之僧獨指
其二曰此恵山泉也文饒為罷水驛宋聶原載云雲山
泉悉甘而斯泉勝諸泉者以其感錫之氣也恵山之東
[003-47b]
曰錫山實一支耳是泉罌缶挈致逺方必以山中石子
置罌内雖厯數年水味不敗此尤佳也𤨏碎録云恵山
泉縁山中有錫止宜瀹茗若烹羊則色黒醖酒則味苦
大凡井中投鉛久之則甘梅柚和鉛霜食之美因知錫
能變甘是泉之味亦由是耳或云恵山舊無墳壠自唐
末以來漸加封樹至今日益衆於是山之精靈頗弊扵
墾鑿而第二泉亦敗於潴穢矣邑人尤氏所記云宋徽
宗時嘗取泉飲之揮去曰是水有屍氣不足之味也理
[003-48a]
或然耳又有龍縫泉在陸子泉之南相去六十餘步一
名龍淵其泉出石穴中穴深廣可三尺謂之龍者以山
之形肖故合而名之又有慧照泉在第二泉之下宋天
聖間寺僧慧照得其形迹因以為名今失其所又有羅
漢泉亦不知其處大率稱泉味皆與第二泉等要皆第
二泉别脈
古迹三之六
無錫自太伯作都於前春申封國於後而髙人名士接
[003-48b]
武其間遺蹤古跡因人而在觀其樹猶可以想其人也
太伯城毘陵志云在州東南四十里史記云太伯奔荆
蠻荆蠻之徒従而歸之者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吳越春
秋云太伯當殷之末恐中國侯王用兵以及荆蠻故起
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在吳西北隅名曰故
吳墟自太伯以下至王僚三十三君皆都於此吳公子
光刺王僚即此都也寰宇記曰太伯城西去縣四十里
平地髙三丈宋史云太伯始所居地名曰句吳城吳地
[003-49a]
記云吳築城梅李平墟城内有宅舊址及井猶存或名
吳城
闔閭城在州西富安鄉相去四十五里越絶書云伍員
取利浦及黄瀆土築闔閭城吳地記云闔閭城周敬王
六年伍員伐楚還運潤州利湖土築之不足又取吳地
黄瀆土為大小二城當闔閭伐楚回故因號之若以越
絶書利瀆為証恐非吳之大城自姑蘇至潤州四百餘
里其取土不應如是之逺今按闔閭大城在姑蘇即今
[003-49b]
之平江是也小城在州之西北富安鄉閭堽其地邊湖
其城猶在至今其處土人有城裏城外之稱州東梅李
鄉有利浦并黄土瀆去州十里非潤州利湖也又按史
記伍員傳云吳王夫差殺伍子胥取其尸盛鴟夷革浮
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江上因命其山曰胥山長晏
曰太湖邊去江不逺百里故云江上據今城之側有閭
江閭江之側有胥山其證明矣厯厯可考
范蠡城在州西十里吳地記云在厯山之西今謂之斗
[003-50a]
城城跡猶在輿地志云厯山西北有范蠡城越伐吳范
蠡所築也
黄城在州西十二里史記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為相
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後十五嵗黄歇言於楚
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并獻其地請
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
邑寰宇記云黄城去縣十二里輿地志云楚考烈王賜
黄歇淮北地十二縣以邊齊故更以江東故吳邑封之
[003-50b]
今厯山下有春申君祠去城三里故道自此通黄城其
城與斗城相近俗呼為黄斗城是也
鴨城在州東南太伯鄉去州二十五里輿地志云吳王
牧鳬鴨之地今之梅李鄉亦有鴨城據輿地志所稱未
知孰是
麋城在州東南太伯鄉去州二十里載籍無可考恐與
鴨城相類據輿地志鴨城吳王牧鳬鴨之城此城恐亦
為豢麋鹿之所兼二城俱在縣之東南相去不逺
[003-51a]
龍尾陵道越絶書云春申君徙封開此道以屬本邑後
漢書地里志無錫侯國註云縣西龍尾陵道春申君封
呉時所造今在龍山其山嶺北尾上有路即是也
華坡在恵山晉華寳所築
御亭吳大帝所創在今望亭市去縣四十五里風土記
云隋文帝至徳元年置市并置堰閘號望亭堰寰宇記
云開皇九年於望亭置驛十八年改為御亭驛李襲譽
復改望亭驛宋天聖中改為鎮始置官署嘉祐八年開
[003-51b]
河通太湖遂廢堰閘元祐間復置閘後復廢輿地記云
梁肩吾有詩云御亭一迴望風塵千里昏即其地也其
西有古壘東西六十步壘城厚三尺髙七尺晉成帝咸
和中置晉顧颺監晉陵軍事嘗築壘于此進討賊將張
健註云義興太守顧泉令行揚武將軍督䕶吳諸軍治
栅於吳鄉御亭西以備蘇峻其壘先廢
西施莊在水東四十里吳地記范蠡獻西施於吳故有
是莊
[003-52a]
晉王右軍莊在今洛社市去州三十五里風土記云其
地隋時一夕雲氣布集喧閧如市聲人潛窺之皆鬼神
後乃置市
蕭莊在縣東宅仁鄉梁蕭侍郎别墅今膠山寺址是
甘露市去州東六十里延祥鄉風土記云吳太伯未至
此時一夕有甘露䧏其地後乃置市
陸墟市去縣西北四十七里富安鄉風土記及寰宇記
云市東七十步有陽山出石堪作礲臼始民未知開鑿
[003-52b]
漢大夫陸端設肴醴以祭後取為器江東數州皆藉其
用由是置市以端姓名之不忘本也
竹塘市去縣西北六十里招義鄉風土記云晉天福六
年十月置
湛氏書院在恵山宋長史湛茂之元嘉中結草堂是山
為讀書之所宋劉鑠及齊江淹皆有過湛長史厯山草
堂詩按厯山即恵山也唐侍御史邱丹為茂之作舊居
誌并詩以記之同時韋夏卿輩皆有詩刻石今故址
[003-53a]
廢為浮圖不復知其處名存而實亡云
李相書堂在恵山小徑縈紆有堂三楹中繪唐相李紳
像紳未遇時常讀書是山堂即紳讀書之所
錫麓書堂在錫山下宋文簡公尤袤讀書之處竒花異
卉咸植於前春月邑人率往游焉
古墓三之七
古之葬者弃之中野不封不樹後世易之以棺槨吾見
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
[003-53b]
者矣亦有為石郭三年而不成者矣陵谷變遷將何恃
乎茲邑自吳太伯墓以下得古塜若干豈封植之固哉
亦曰在人而已矣
周吳太伯墓寰宇記云太伯墓在縣東三十九里吳地
志云墓髙一丈四尺周迴三十五步塜墓記云太伯墓
在會稽吳地梅里聚去城十里按秦漢時毘陵嘗屬會
稽郡南徐記云太伯宅東九里有皇山太伯所葬之地
史記吳太伯世家註皇覽云太伯冡在會稽吳地梅李
[003-54a]
平墟去城十里吳地志又云九里有山太伯葬於梅李
山平墟即此地也劉昭曰按縣東皇山有太伯塜墓十
里有舊宅井猶存輿地志云太伯宅東九里為皇山卒
葬南域南徐記云晉殷師為晉陵太守嘗表其墓復一
戸以為守衛今州東南梅李鄉梅李有東皇即太伯城
也又按皇山今名鴻山在延祥鄉到州五十里山下有
太伯廟太伯墳在其山上
周安陽侯周贇墓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髙一丈五尺周
[003-54b]
迴一百二十步風土記云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贇於無
錫安陽鄉為安陽侯墓在安陽山下輿地志云子孫並
葬於此七十餘墳墓前華表翁仲至今尚存
吳荆州刺史顧容墓吳地志云顧容為荆州刺史墓在
縣東南一十八里寰宇記云墓髙一丈八尺周迴一百
二十步輿地志云無錫東十八里有吳荆州刺史顧容
墓人呼為顧墓當過往蘇州道側南去望亭二十七里
宋王華墓新建縣侯琅琊王華也寰宇記云墓在縣西
[003-55a]
北二十五里髙一丈八尺周迴一百二十步按南史王
華傳華字子陵琅琊臨沂人父廞司徒左長史隆安初
起兵討王恭恭遣劉牢之撃廞廞敗不知所在長子泰
為恭所殺華年一十三在軍中與廞相失逃得免遇赦
還武帝欲収其才乃發廞喪使華制服服闋武帝北伐
辟華為徐州主簿文帝以華代張劭為司徒後遷為侍
中右衛䕶軍兩將軍元嘉四年以誅徐羨之功追封新
建縣侯舊云縣有琅琊王子陵墓又有宋新建縣侯王
[003-55b]
華墓説者以子陵名贇為王贇墓在州西北十里或以
為子陵即華父廞字宋元嘉中厯散騎常侍按今州西
北二十五里有王華墓亦有安陽侯周贇墓贇周章少
子也不聞有王贇墓在州西北十里蓋傳寫之誤彼當
為周贇墓此當為王華墓為正基墓要與王華墓相近
姑辨其非以俟知者
宋中書令王僧達墓按南史本傳僧達嘗為吳郡太守
朞嵗五遷後除太常卿益不得志上表解職坐以文旨
[003-56a]
不遜孝武帝時累遷中書令與髙闇謀為亂收付廷尉
獄賜死時年三十六墓在縣東四十里九域志云在膠
山南嶺下大路北寰宇記亦同其墳髙一丈六尺周迴
二百步今按膠山西大路南有石翁仲在焉恐即其墳
所在
宋蕭侍郎墓在膠山寺門又云寺即舊宅
宋蕭將軍墓諸史傳並不載按蕭思話傳思話南蘭陵
人孝懿皇帝之弟子也父源之字君流厯徐兗二州刺
[003-56b]
史永和元年卒贈前將軍攷當時贈官唯南陵蕭源之
嘗贈此官晉元帝時嘗僑置南蘭陵郡於常州蕭源之
為南蘭陵人則此墓為源之墓審矣或以謂前將軍蕭
望之徵諸史傳望之雖嘗為是官乃東海蘭陵人非常
州也又以其名皆有之遂指為望之墓實非也又按今
州巷直南至將軍堰橋橋西北岸舊有巫樞宻故居相
傳其地是顧愷之將軍墓元至元年間巫氏子孫偶劚
地得人骨甚長頭顱亦大據今將軍堰側有蕭將軍墓
[003-57a]
非顧愷之墓明矣况晉書顧愷之官至散騎常侍未嘗
為將軍其墓為蕭源之所藏無疑不可不辨
齊王琨墓左光祿大夫琅琊王琨也寰宇記云其墓在
縣東北二十五里髙一丈八尺周迴一百一十二步按
南史本傳琨宋文帝時為吏部郎後出為吳郡及會稽
太守順帝即位進右光祿大夫及帝遜位百僚陪列琨
攀輪慟泣曰人以夀為歡老臣以夀為戚既不能先螻
蟻頻見此事嗚咽不自勝百官人人雨淚齊高帝即位
[003-57b]
領武陵王師加侍中及髙帝崩琨步入宫朝士皆謂曰
故宜待車有損國望琨曰今日奔赴皆自應爾遂得病
卒贈光祿大夫年八十四琨為郡所居亷恪有遺愛當
時人過其墓者莫不歔欷歎息九域志亦載其墓
唐刺史滕邁墓在新橋門外半里荒莽間有二石獸刻
云唐尚書刑部郎官睦州刺史滕公之墓按蘇文忠公
誌滕達道墓云十一代祖令琛為唐國子司業生太博
翼翼生贈戸部侍郎抗抗生禮部侍郎蓋蓋生户部尚
[003-58a]
書珦珦生大中大夫睦州刺史即達道六世祖也
宋淮海先生秦龍圗墓在恵山西南三里先生名觀字
少㳺一字太虛開封祥符人焦蹈榜登第初任泰州教
授召試賢良除秘書正字後謫居英州移栁州復召除
國史院編修建中靖國間貶藤州卒年四十三政和中
以黨錮未觧藁葬髙郵縣人稱為淮海先生子湛為常
州通判遷葬於常之無錫開元鄉粲山子孫因家焉墓
故有亭刻誥詞於石其墓後為里姓趙氏所據闕/ 間
[003-58b]
虞薦發為縣文學白于令復其墓地以屬於學命掌教
之官世祀之今祠于州學初先生未遭謫時嘗賦小詞
有云醉卧古藤陰下杳不知南北後卒於藤州葬後塜
上產紫藤一本圍數尺纒錯古松狀若偃蓋人傳以為
朕兆
宋秦少章覯墓在大坏山
宋太師張循王墓在縣西三十五里布政鄉塘灣山即
青山也王諱俊字伯英秦州三陽人其功勲始終具載
[003-59a]
國史本傳官至節度使封清河郡王拜太師薨年六十
九追封循王諡忠烈賜一品禮服命内侍省押班張志
為以紹興二十四年九月十一日奉勅䕶葬於是山紹
熙元年詔配饗髙宗皇帝廟髙宗御書忠烈張循王神
道路碑額兵部侍郎周麟之奉勅撰文吏部尚書賀允
中奉勅書墓墓左建華藏寺以奉王祀
宋唐郎中作求墓在開化鄉象山先是作求詔&KR0276女許
史君徳之語曰明年永别知我莫若君願識吾墓及期
[003-59b]
而卒
宋尤尚書袤墓在西孔山
宋蔣侍郎重珍墓在湖埭
宋尤端明焴墓在東孔山
宋孟郡王忠厚墓在恵山西北孟灣
陳賢良墓在州城都子巷厎戴墓在州城戴墓巷内並
不知為何人亦不詳何代所葬
祠宇三之八
[003-60a]
傳曰有功徳于民者則報祀之太伯見祀于吳宜矣伍
員春申君輩亦皆有功于民者也不然何以至今祠之
不絶若夫老佛之徒出入中國琳宫梵刹遍滿天下豈
其功徳亦有被于生民者哉方之臯陶庭堅之不祀者
不其忽諸
吳太伯廟在州東南五里景雲鄉臨太伯瀆寰宇記云
太伯開瀆以備旱澇百姓利之為立廟于瀆側鴻山梅
里皆有太伯廟鴻山太伯所藏事具鴻山下梅里則太
[003-60b]
伯葬履其地元至順間有僧修廟廟梁忽躍出視之有
書置梁中云世始知其詳
伍相公祠即伍員子胥廟也子胥為夫差所殺投之江
中吳人憐之為立祠焉今祠在縣西胥山下閭江上
春申君祠在州西恵山下即楚公子黄歇也楚考烈王
常以歇為相封于故吳邑歇後為李園所殺吳人遂立
祠于其地以祀之唐垂拱間狄仁傑毁江東滛祀祠亦
見廢今恵山下有土神祠即春申君也蓋為毁祠置故
[003-61a]
易其名耳
徐偃王廟在州南開化鄉廟石塘山下臨廟塘不知何
年所置或云徐子章禹嘗見執于吳徐之宗族子弟散
之徐掦二州之間即其所居立先王之廟無錫在禹貢
為掦州之域故世多徐偃王廟膠山鄉芙蓉山皆有偃
王廟今並不存
東海信郎王祠在縣東南一里不詳其始末虞孝恭南
徐記云在無錫縣東今其祠廢不復㾗跡後邑人為立
[003-61b]
祠唐垂拱間為狄仁傑所毁後易以土祠為名今尚存
祠前有河曰廟涇橋曰廟橋即古祠之遺基云
宗郎王廟在州市倉橋北不詳其始末宋時廟已頽圮
淳熈中縣尉錢萬頃作疏請修其祠有云惟神伯仲曰
信曰宗在邑廟祠有興有廢是則信宗二王之廟其來
久矣
石城王祠在縣東三十五里不復考其始末亦稱為中
信王或謂即宗郎王邑人語訛為中耳
[003-62a]
項王廟在州南開化鄉故老相傳云項羽避仇吳中嘗
至其地故後人祠之
吳許二長官廟在州南開化鄉去州二十五里俗傳云
梁時晉陵無錫二令以陽湖水溢遂行湖堰水水勢大
至俱溺死鄉人悼之立祠以祀云
武烈帝廟在州内西南隋大將陳杲仁也其先頴川人
十七世祖寔為太邱令長家于長城遂為晉陵人杲仁
破賊數有大功拜大司徒後為沈法興所害屠戮其家
[003-62b]
因舍故宅為寺事具載郡志此其别廟云
三賢祠在恵山寺内泉亭上三賢為晉長史湛茂之唐
相李紳桑苧翁陸羽也
古洞陽觀在恵山西南去州九里唐陸鴻漸恵山記云
古洞陽觀下有洞穴潛通包山在太湖内故名其觀剏
于梁天監中隋大業中遂廢不復興
洞虛觀舊在縣東去縣三十里膠山鄉近道塲巷梁大
同時建本名青元今古基尚存嵗久觀廢遂徙置州市
[003-63a]
東宋祥符間勅賜今額元天厯間易稱宫云
明陽觀在州西開元鄉燦山去州七里宋崇寧中道士
盧至柔卓庵修行於上大觀間主茅山道士劉混康以
至柔業行清苦具事上聞勅賜觀額觀有三清像鎔鐵
所鑄至今尚存
妙覺觀在縣北四十里梁大同中建女冠所居俗稱女
貞觀後廢宋至道間徙入縣城賜今額
崇安寺在州城内去州三百步建于東晉興寧二年始
[003-63b]
名興寧宋太平興國初賜今額寺有五輪大藏雕刻精
緻機括工巧為邑竒觀宋紹興間僧義深所製或云寺
本王右軍故宅比越戒珠寺同然無可考
夀聖禪院在州城内倉橋下即古鳯光寺唐武徳中建
與鳯光橋同時後廢開寳間軍師施仁福為創浴室號
浴室院寳元中復置招提始賜今額亦曰北禪寺元延
祐間燬于火尋復創造云其寺有輪藏寺僧相傳藏下
有石函置佛牙舍利之屬以為藏鎮
[003-64a]
福聖禪院在南城内近顧橋門寺創于梁太清之初號
䕶國寺唐改為靈山寺宋賜今額按寺記宋雍熈中有
僧持鉢而來忽失所在唯掛錫寺壁寺僧遂構亭駐錫
既而鳩工聚財造為浮圗七級既成將設僧伽像于下
有僧夢一人謂曰毋勞塑工僧伽泗州有三身在焉可
往求之僧往果然先是一舟師嘗夢有紫衣僧告曰願
附往無錫南禪寺既寤適僧擕僧伽像至遂載與俱來
至今祀于浮圗之下由是俗稱為南禪寺云
[003-64b]
恵山普利院在州西恵山上宋湛長史故宅也梁大同
問入于僧創招提號法雲禪院宋元徽中僧顯於此置
華山精舍後廢于唐武宗垂拱間宣宗時寺復興宋至
道中賜今額紹興間以寺賜信安郡王孟忠厚以奉孟
后嵗祀改號旌忠薦福寺依恵山之麓得泉石之秀足
以逰眺邑人以為行樂之地暮春之月㳺者最盛至今
為然山半有望湖閣李紳所建以望芙蓉湖今廢為半
山亭旁有繡嶺軒嶺本名照山意者為昔人之墓宋光
[003-65a]
祿滕中元以其草木蓊鬰花卉繁逮若錦繡然遂以名
山與亭寺有軒曰嘉蔭宋蘇舜欽所創又有挹翠翠麓
擁翠等軒皆在寺中曲水亭在寺前陸羽恵山記云前
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以為逰人憩息之所其水九曲甃
以文甓今基亦亡寺門外復有亭製作甚古號魯班亭
去亭五十步有石幢二其一為唐乾符闕/ 年立闕/
  所書闕/   經在道之右寺中有殿名大同殿
梁大同年間所置殿下有聽松石床唐李陽冰篆聽松
[003-65b]
於上床側有大松二不知何代所植唐寳厯二年𠡠造
競渡牛尾舟將伐松為之是夕松忽哀鳴遂奏免及鳯
檜亦不知植自何年又有長生檜宋蘇紳宰縣時植皆
在殿前
陽山翠微院在州北陽山梁太清初創號逺山寺中書
舎人陸舉故宅宋太平興國間賜今額
開利寺在州西北洛社市相傳為晉王右軍别墅梁太
清初入于僧號興福寺宋嘉祐間賜今額
[003-66a]
普利院在州南長泰山梁大同間所建號長泰寺宋賜
今額寺僧相傳以為僧伽留笠之所寺有留笠閣寺後
有巨跡寺僧稱為羅漢跡甚雨尤顯殿壁畫猫捕一鷹
世以為仙筆至今鳥雀不至其所
興化寺在州東膠山上世稱為膠山寺創于梁太清之
初號彌勒寺宋至道中賜今額建炎間丞相李綱得請
以奉先世祀改稱崇親報徳禪院與恵山皆稱名寺寺
門逺為恵山寺門相當二寺僧稱以是相敵寺中有軒
[003-66b]
曰上方蘇紳宰縣時常題詠其上又有環翠聽松秀峯
分翠等軒率皆新作舊寺蓋梁蕭侍郎舍因宅為之今
之所存非故刹矣
保寧寺在州北二十里興寧鄉梁大同年間所創至今
稱其地為寺頭唐改為福愛寺宋淳化中賜今額舊傳
為甘羅宅旁有甘蕩未足信也
香山禪寺在州東懐仁鄉香山一名顧山又號顧山寺
梁大同間所建
[003-67a]
祈陀崇教院在州東三十里梁大同二年邑人王建拾
宅為浮屠後以寺名其村宋淳化間賜額崇教
静教禪寺在州東四十里上舍至今人目為上舍寺陳
至徳元年建名善寂隋開皇中吳郡刺史陳子邁徙家
無錫東山出貲嚢創為招提宋太平興國間賜今額其
寺屢廢非故刹矣
圓通禪寺在州東七十里延祥鄉寺建于唐乾元因名
乾元寺或以為唐里姓張氏之宅威恵夫人者舍為浮
[003-67b]
圗云宋景祐中賜今額
廣濟院在州東甘露市創于唐乾符三年舊名甘露禪
院宋太平興國間賜今額
華藏寺在州西青山灣前面太湖宋太師循王張浚葬
於是因建浮圗以奉嵗祀至今其地號華藏寺中有雲
海惟玉二亭可望山氣
善智尼寺在州南二十八里延祥鄉甘露市師姑橋側
唐乾符元年建為比邱尼之所居或云在縣東九十里
[003-68a]
歸徳鄉後不知何年月徙于州城東北隅第六箭河上
災祥三之九
妖由人興妖不自作况禎祥乎方晉之時何妖孽之多
也區區小邑猶迭見焉信五行志之有作也
無錫縣開元鄉錢氏墓有松二株一嵗松頂結蓋成毬
其年孫安野預薦紹興間洪邁昆仲讀書外家沈氏墳
廬是嵗復有松二結毬如前既而昆仲取博學宏詞亦
木之祥也出夷堅志
[003-68b]
晉孝懐帝永嘉六年五月無錫縣有茱萸樹四株相樛
而生狀若連理先是有鼯䑕出延陵羊祜令郭璞占曰
此郡在明年當有妖樹生若瑞而非瑞辛螫之木也倘
有此東西數百里必有作逆者及此木生其後徐馥果
作亂亦草之妖也以為木不曲直
晉安帝義熈七年無錫人趙未年八嵗一旦暴長八尺髭
鬚蔚然三日而死並出晉書五行志
 無錫縣志卷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