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毛氏傳卷二十二
翰林院檢討毛竒齡撰
成公公名黒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塟我君宣公
無冰
[022-1b]
周二月夏之十二月也無冰則冬恒燠矣
三月作丘甲
前斷道之盟晉侯以齊侯不至邀衛伐齊時宣公與
盟而又使公孫歸父求好于晉齊實怨之至是将伐
我而我為預備因作丘甲傳所謂臧宣叔令修賦繕
完正謂修此兵賦也但丘甲不可解在諸書俱無明
文惟杜氏引周禮并司馬法作解似乎可據然猶有
未合者據周禮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
[022-2a]
為甸則丘者十六井甸者六十四井也而司馬法則
云四邑為丘丘出戎馬一疋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出
長轂一乘戎馬四疋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歩卒七十
二人戈楯備具謂之乘馬之法今魯以用兵之故増
益兵賦以一甸所賦之車責之一丘故曰丘甲則無
論國家増賦必正多加少若以四丘之車而責之一
丘則四倍加賦定無是理乃即司馬法而周禮小司
徒註所引與此不同彼以百井為成成出革車一乘
[022-2b]
甲士十人徒卒二十人其出車之井與甲士徒卒數
俱不合且此司馬法者非他即齊景公時司馬田穰
苴所著書也穰苴變齊法改管仲内政竝非周制且
其人在昭定之間成公此時尚未有此法也况出車
與出甲截然不同古賦車之法不傳其散見諸書者
大抵鄉遂賦人都鄙賦車而甲楯諸器則皆官制而
官給之如周禮司甲司兵當出軍時皆頒自司馬名
曰授兵及其還軍則仍收之官名曰受兵輸凡弓矢
[022-3a]
戈楯皆如之則是車是車甲是甲春秋凡出車名曰
賦車成二年傳羣臣賦輿襄二十五年傳賦車兵是
也出甲謂之授甲受甲昭二十年陳桓子授甲閔二
年狄入衛衛人受甲者皆曰使鶴是也未有出車而
可名出甲者自春秋之季将變車戰晉魏舒毁車而
為行吳以百行為萬人帶甲三萬魯三家将作三軍
亦願毁其乘以作行兵而行必帶甲如成十八年晉
胥童率甲八百以攻郤氏襄二年楚嬰齊帥組甲三
[022-3b]
百被練三千以伐吳國語吳有水犀之甲三千即宋
鄭小國宋景公卒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鄭討西宮
之難子孔以其甲與子革子良之甲相為防守則其
時之崇卒而尚甲為何如者是以管仲作内政首修
甲兵其有不足則使有罪者以犀甲鞼盾贖罪而楚
蒍掩為司馬使子木賦甲兵且賦甲楯之數則是列
國用兵各為定賦而魯以外備齊難亦令賦甲使毎
丘出甲若干勒以為制謂之丘甲盖賦以丘為準如
[022-4a]
魯定田賦孔子曰以丘足矣亦謂丘有十六井可相
準耳其後魯各有甲定十年圍郈以叔孫氏之甲出
于郈門哀十一年齊師伐我有季氏之甲七千皆以
是也若穀梁謂一丘士農皆使作甲則驅四民而為
工勢有不能若胡氏據唐太宗兵法謂周制以二十
五人為一甲凡四丘出七十五人止三甲今増二十
五人使一丘出一甲可得四甲則周制竝無二十五
人為一甲之事且僅増人數則既非賦車又非賦甲
[022-4b]
直是季世抽丁之法全非古制况周禮大司馬起徒
設法凡萬有二千五百家為鄉即以萬有二千五百
人為軍故小司徒云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則不問
車甲但徵徒兵在周制亦自有法何得遽以唐制溷
之
夏臧孫許及晉侯盟于赤棘
臧孫宣叔名許文仲之子以齊難乞盟赤棘晉地
秋王師敗績于茅戎茅公穀/作貿
[022-5a]
前文十七年周大夫甘歜乘戎飲酒敗戎于邥垂而
戎憾之至是年春晉侯使瑕嘉即詹/嘉平戎于王王使
單襄公如晉拜成劉康公即王/季子以為戎無備可乘間
也叔服内/史諌阻不聽遂伐茅戎而敗績焉
冬十月
二年
春齊侯伐我北鄙
齊伐我圍龍魯/邑頃公之嬖人盧蒲就魁門焉攻龍/邑門龍
[022-5b]
人囚之齊侯請勿殺不聽膊諸城下膊磔/也齊侯親鼓
士陵城三日取龍遂南侵及巢丘
夏四月丙戌衛孫良夫帥師及齊師戰于新築衛師敗
績杜註四月無丙/戌在五月一日
衛侯以齊師伐魯使孫良夫石稷将侵齊值齊師自
伐魯還遇于新築石成子即稷石/碏孫欲不戰孫子不可
遂敗績時齊人将獲良夫幸新築人仲叔于奚守新/築大
夫稱新築人猶孔子父/鄒邑大夫稱鄒人類救之得免
[022-6a]
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
㑹晉卻克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于鞌齊師敗
績首公穀/作手
孫良夫還自新築不入國遂如晉乞師㑹臧宣叔亦
如晉皆主郤克晉侯許以七百乘而卻克請増之至
八百乘遂将中軍士爕佐上軍欒書将下軍韓厥為
司馬以救魯衛此以前盟斷道時晉使卻克徴㑹于
齊齊侯不至且帷婦人以觀克而笑之故以報也至
[022-6b]
是臧宣叔逆克從齊師至于靡笄齊山/名齊高固入晉
師投石以甞之癸酉師陳于鞌時齊侯以逢丑父為
車右急于戰不介馬而馳卻克傷于矢流血及屨而
桴鼓未絶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
華不注齊山/名逢丑父與公易位欲代/公也将及華泉驂絓
于木車止丑父易轏車而佯使公取飲公逸韓厥獲
丑父獻之卻克克縱之齊侯還軍使軍人求丑父三
入三出言出入/晉軍也晉師乃入自丘輿擊馬陘皆齊/邑齊侯
[022-7a]
使賓媚人即國/佐也賂紀甗紀國/之甑玉磬與地以求成晉人
不許曰必以蕭同叔子為質蕭國名同叔蕭君之字/子者女指齊侯母也難
斥侯母故曰蕭君女也公羊作蕭同姪子註蕭同國/名則國非戎狄無二字者穀梁作蕭同姪子之母則
益無解矣其好/異而無理如此且使齊封内盡東其畝壟畝東行則/晉可循壟而
達/齊對曰蕭同叔子寡君之母也若盡東其畝則君車
便利其如先王之制何時魯衛在軍者皆諫曰齊疾
我矣遂許之書例凡聘問盟㑹雖二卿並行止書一
其書二使者必兩事使也至于行師則諸卿並書一
[022-7b]
則重兵事一則本國與列國有異此與後六年仲孫
蔑叔孫僑如帥師侵宋昭十年季孫意如叔弓仲孫
貜帥師伐莒例同
秋七月齊侯使國佐如師己酉及國佐盟于袁婁穀作/爰婁
袁婁齊地是時晉人使齊人歸我汶陽之田成公㑹
晉師于上鄍賜三帥卻克士/爕欒書先路革路/木路三命之服三/帥
三卿本三命故/魯以此賜之司馬主甲/兵司空主營/壘輿師主兵/車候正
主斥/候亞旅次于/卿者皆受一命之服
[022-8a]
八月壬午宋公鮑卒
據傳宋文公卒始厚塟用蜃炭以蜃作炭/堙壙禦濕益車馬多/齊
車道車廞車并/馬之類杜註誤始用殉俑塟曰殉俑者偶人也古用/芻靈周用偶人孔子謂芻靈
為善俑為不仁則此時無用俑者矣故曰始用若用/生人殉則前文十八年秦伯卒以子車氏殉何得言
始杜又誤矣盖用生人者/戎狄之禮中國無是也重器備明器有干笮甲/楯備禦之物椁
有四阿阿柱也晉語立于西阿/西柱也杜作四注誤棺有翰檜翰旁飾帷/牆之類檜
上飾荒齊之/類此皆王禮
庚寅衛侯速卒速公/作遫
[022-8b]
取汶陽田
晉師敗齊時魯衛與焉及齊使國佐求成而晉不許
則魯衛與有請焉故晉于盟爰婁時令齊還我汶陽
田而至是取之取者不以好得也
冬楚師鄭師侵衛
宣公之世楚强而晉弱故宣公使大夫求好于楚而
楚荘既卒宣公亦薨值晉景嗣興卻克秉政之際遂
藉晉敗齊而紓我齊患此非背楚實勢使然也乃楚
[022-9a]
復責好魯衛以宋鄭陳三國已事移之魯衛則以宗
邦望國而奔命强大辱之甚矣然而罪在晉楚仍不
在我者以我固無如何也時楚師救齊以魯衛皆在
晉軍遂移師侵衛并侵我及陽橋魯/地孟孫請賂之乃
以執築男/工執針織紝女/工皆百人并公衡為質公衡成/公之子
此時可為質則必/始娶之媵所生者楚人許平其不書侵我并納質諱
國辱也此文例也
十有一月公㑹楚公子嬰齊于蜀地/闕
[022-9b]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齊人曹人邾
人薛人鄶人盟于蜀
公乃與楚公子嬰齊荘王之弟/楚卿也蔡侯許男秦右大夫
説宋華元陳公孫寧衛孫良夫鄭公子去疾及齊曹
諸國大夫盟于蜀其不書蔡侯許男者傳稱楚共王
不在軍而蔡景公當王車之左許靈公當王車之右
是二君者共乘一車祗得為楚王車左右之御士非
國君也故不書此文例也若列國大夫俱不稱名而
[022-10a]
稱人則五國知名五國不知名遂略之也左氏以此
為匱盟匱盟者竊盟也言畏晉之知而竊與楚盟則
不然天下無十二國共盟而猶謂晉不知者且楚師
實臨我晉不能救而禁我之求成不得也况書法無
貶例也此與隐三年公及莒人盟于浮來荘九年公
及齊大夫盟于葭例同
三年
春王正月公㑹晉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
[022-10b]
前陽橋之役鄭從楚侵衛及魯魯衛惡之至是㑹晉
師并曹宋伐鄭左氏誤謂討邲之役夫邲之戰在宣
十二年是時楚方伐鄭鄭㡬滅矣晉以救鄭而致敗
與鄭何憾至十四年鄭以晉敗故如楚謀晉而于是
晉討鄭貳經書晉侯伐鄭見在也今相距十一年經
明書楚師鄭師伐衛而此請大國之師方合諸侯以
報之而仍曰討邲之役其于夫子之經一概悖盡吾
故曰左傳䇿書但當叙事若偶出一意以解經文必
[022-11a]
致大誤即此是也
衛侯與宋公俱先君未塟宜稱子而皆書爵者以是
役魯為政而衛副之不當以非禮之事顯咎人國故
隠而書爵且是役已敗傳稱鄭公子偃帥師禦之使
東鄙覆諸鄤敗諸丘輿皆鄭/地鄭皇戌如楚獻捷是諸
師敗績而皆不書一諱國惡一諱國辱也
辛亥塟衛穆公
二月公至自伐鄭
[022-11b]
甲子新宮災三日哭
新宮宣公之宮也羣公廟/皆稱宮災者天火也廟災哭三日
禮也按新主入廟禮無明文惟春秋吉禘在二十七
月禫纎之後以禫月遇吉祭時/祭雖可以奉主祭廟然
猶是祔祖而不以妃配必踰月吉禘然後遷主于彌
廟名曰新宮今宣以二十年十月薨則成元年十一
月為大祥二年正月為禫至是二月則禫已踰月正
二十八月吉禘之際其名新宫則當在吉禘後已經
[022-12a]
遷主故燬而哭之胡氏謂不稱宣宫必神主未遷宫
雖成而主未入遇災而哭實為非禮則不惟不曉禫
後踰月正當吉禘無新主未入之禮且亦不識廟制
妄謂新宫必新造一廟可空宫無主而不知此新宫
者即先公之宫也先公居五廟之末名為禰廟自伯
禽以來即已有之雖名為新宫而實即舊廟並無新
造之例是必待吉禘之日将四親并祧合食太祖及
其臨徹先迎髙廟一位隨諸祧主還遷廟中而然後
[022-12b]
新主逐隊隨三親歸分髙曾祖禰而各入廟焉是一
日不吉禘則一日不遷主一日不遷主則一日不易
廟安有所謂無主之廟可虚懸一座以稱新宫者况
檀弓云有焚其先人之室則三日哭正言廟也而胡
氏又誤解檀弓疑是先人生平所居之室故謂先人
之所居可哭而虚廟不可哭夫先人所居即後人所
居是也所居室災弔而不哭宫廟火三日哭禮之不
講而妄議哭法徒増人笑耳若謂丹楹刻桷經稱桓
[022-13a]
宫而此稱新而不稱宣必非無故則以丹楹刻桷在
荘二十三年此時已舊而不新故稱桓耳若初入廟
則未有不稱新者不聞夏宗伯稱新鬼大乎
乙亥塟宋文公
七月而塟且厚塟焉見/前非禮極矣凡此皆書事而義
自明者何則二年八月卒三年二月塟義可知也不
然此時書例亦何難去日去諡如俗所云而並不一
及何耶
[022-13b]
夏公如晉
愬盟蜀之不得已也
鄭公子棄疾帥師伐許
許乆服鄭隠十一年為鄭所滅至桓十五年而後許
復有其國嗣此經屢書鄭伯伐許為討貳也及僖六
年楚人圍許後則鄭不能再有許矣今乃以許恃楚
不事鄭而興師伐之則鄭以強大凌弱小罪在强大
此一定義例而又以已所服事之楚而徒以許故而
[022-14a]
隠與楚爭此在義理與事勢兩有未便而謂鄭可為
之乎故夫子于鄭之伐許凡二年之間三致意焉
公至自晉
是時晉與楚求和歸楚公子穀臣與連尹襄老之尸
于楚此邲之戰為/晉所俘者以求知罃此為楚/所俘者楚子許之
秋叔孫僑如帥師圍棘
棘者汶陽之田之邑也齊不伏取故圍以師焉
大雩
[022-14b]
晉卻克衛孫良夫伐廧咎如廧公作将/穀作
廧咎如者赤狄之别種也宣十五年晉滅赤狄潞氏
其餘民散入廧咎如種中故復討之據傳有廧咎如
潰上失民也八字則必經有廧咎如潰四字而左氏
以己意釋此句今闕之耳
冬十有二月晉侯使荀庚來聘衛侯使孫良夫來聘丙
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孫良夫盟
此皆為晉來㝷盟恐貳楚也荀庚者荀林父之子元
[022-15a]
年齊将伐我臧宣叔與晉侯盟于赤棘宣七年衛侯
欲為晉致魯而使孫良夫來盟至是皆㝷之其兩盟
兩日以各聘不合故也二卿不係國以承上晉衛文
也胡氏襲劉敞之説謂書及不書公見二卿之抗二
卿不繫國見遂事之専則二年齊侯使國佐如師己
酉及國佐盟于袁婁此時齊求成未敢抗也且以君
命來未嘗専也然而書及不書公書國佐不書齊何
居
[022-15b]
鄭伐許
四年
春宋公使華元來聘宋共公/新立也
三月壬申鄭伯堅卒
杞伯來朝将出叔姬故來朝/修禮以告其故也
夏四月臧孫許卒
公如晉
塟鄭襄公三月而葬/何速也
[022-16a]
秋公至自晉
公如晉晉侯見公不以禮及公歸欲求成于楚季文
子曰不可晉雖無道然國大臣睦而通于我諸侯聽
焉未可以貳楚雖强非吾族也乃止
冬城鄆公作/運
鄆魯地名冬而城鄆亦與時合但文十二年已城諸
及鄆矣此又城之豈一地兩城耶按杜氏于前城鄆
註云此是東鄆為莒魯所争地今所城為備晉而設
[022-16b]
即後十六年傳晉人執季文子公待于鄆者其地在
魯西名西鄆與前不同
鄭伯伐許
此鄭悼公也鄭襄自去年夏冬兩伐許而死今悼公
喪未踰年即遣公孫申帥師以疆許田許人敗之展
陂許/田鄭伯乃親伐許取鉏任泠敦之田是時晉欒書
荀首士燮俱帥師救許伐鄭賴楚使子反救之以鄭
方事楚楚不悟鄭伐許之與已爭也及許靈公愬鄭
[022-17a]
伯于楚與鄭訟而鄭不勝楚乃執皇戌及公子固鄭/穆
公/子鄭伯歸因棄楚而請成于晉先與晉趙同趙衰/子盟
于垂棘晉/地而于是晉楚之爭鄭則以楚鄭之爭許而
又一變焉
五年
春王正月杞叔姬來歸
此大歸也大歸猶稱杞者雜記諸侯出夫人未致命
以前仍以夫人之禮行此時未致命故稱杞餘見前
[022-17b]
年來朝傳
仲孫蔑如宋報前年華/元之聘也
夏叔孫僑如㑹晉荀首于穀首公/作秀
傳晉荀首如齊逆女故宣伯餫諸穀餫者野饋之名
所以畏晉而申敬禮者穀齊地
梁山崩
記異也傳曰凡山崩川竭君為之不舉去盛/饌降服損/盛
服/乘縵車無/文徹樂息八/音出次舍于/郊祝幣陳玉/帛史辭自/罪
[022-18a]
責/以禮以行禮于/山川之神梁山晉地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此定/王也
十有二月己丑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
子杞伯同盟于蟲牢鄭/地
同盟蟲牢為鄭服晉也時天王崩四十日矣
六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㑹
[022-18b]
二月辛巳立武宮
武宮者武公之宮也武公名敖伯禽五世孫有武徳
曽朝周而宣王饗之諸侯事四親自髙祖而上則皆
祧之魯惟伯禽不祧今魯以尚武功之際特立武公
一宮為不祧之廟其名宮者以太廟稱廟羣公稱宮
也其名武宮者以晉曲沃武公為不祧之廟亦名武
宮今效之一以著諡一以崇武也其又名世室者以
世世不祧主則世世不毁室明堂位曰魯公之廟伯/禽
[022-19a]
文世室武公之廟武世室也惟崇武故特加文/字以與武相對左氏
斷以己意謂以鞌之功立武宫鞌戰見/前二年夫鞌非魯功
雖旁人皆知之豈有魯君臣親受晉辱而肻貪晉功
為己功者若如宣十二年楚子云為先君之宮以告
成事則此係行軍之際各載遷主以出戰而及乎戰
勝則就其戰地設宫告主如大傳所稱牧室為牧野
告勝之處何嘗在國中特立一廟且其所載主雖係
遷主然實稱祖禰尚書所謂用命賞于祖曽子問所
[022-19b]
謂以幣告祖禰是也其于武公何與焉
取鄟附庸/國也
衛孫良夫帥師侵宋
此晉命衛討宋也蟲牢之㑹宋公初辭之而後與㑹
晉以其抗也命衛伐之是時晉伯宗夏陽説同衛孫
良夫甯相并鄭人及伊雒陸渾諸蠻戎一齊出師然
師過衛時見衛不守備夏陽説即欲襲衛若全不知
有孫良夫甯相之在師者然則衛之在晉雖不得當
[022-20a]
次國然亦何至卑弱如是故此不書晉并不書諸國
及戎而獨書衛大夫帥師侵宋使晉之惡衛之辱求
其事而皆見焉夫衛何庸侵宋哉嗟乎衛自顧且不
暇乃侵宋哉
夏六月邾子來朝邾公作/邾婁
公孫嬰齊如晉嬰齊子/叔肸子
壬申鄭伯費卒此鄭悼/公也
秋仲孫蔑叔孫僑如帥師侵宋
[022-20b]
此晉命魯討宋也三年公㑹宋伐鄭四年宋使華元
來聘五年仲孫蔑如宋是年冬公與宋公同盟于蟲
牢未嘗有隙可乘也以受人之命而遣将興師公行
侵掠恥可知矣故不書晉命一似我之自為之者雖
諱國辱乎然而晉之惡我之辱求其事而皆見焉此
文例也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以服/晉故
冬季孫行父如晉
[022-21a]
晉欒書帥師救鄭救公作/侵誤
據傳晉欒書救鄭與楚師遇于繞角鄭/地楚師還晉師
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楚二/縣之師救蔡禦
諸桑隧上蔡/地趙同趙括欲戰請于欒武子武子将許
之荀首士燮韓厥皆不許遂止
七年
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
牛
[022-21b]
卜郊在寅月卜牛在子月鼷鼠鼱鼩鼠今名鼠狼是
也未卜日不成牲故稱牛餘見前
吳伐郯
郯小國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
恤無弔者也夫言無相/恤者
夏五月曹伯來朝
不郊猶三望
秋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
[022-22a]
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八月戊辰同盟于馬陵衛/地
楚子重伐鄭師于汜鄭/地諸侯救鄭鄭共仲侯羽軍楚
師二子鄭/大夫囚鄖公鍾儀獻諸晉八月同盟于馬陵晉
人以鍾儀歸囚諸軍府
公至自㑹
吳入州來楚邑即淮/南下蔡縣
前宣十四年楚圍宋還子重請賞已以申呂之田申
公巫臣獨不可謂申呂成賦以御北方若賞之是無
[022-22b]
申呂也晉鄭将至漢矣子重怨之當楚討陳夏歸在/宣
十一/年楚子欲納夏姬巫臣諌止焉及子反欲娶之巫
臣曰是不祥之人也是夭子蠻姬鄭穆公女其兄/靈公殺死無後殺
御叔其/夫弑靈侯即陳/靈公戮夏南其子/徴舒出孔儀孔寕儀/行父喪
陳國何不祥如是人生實難其有不獲死所乎天下
多美婦人何必是子反乃止楚以與連尹襄老襄老
死于邲不獲其尸其子黑要烝焉巫臣乃使鄭召姬
而待已于鄭及楚共即位将伐魯陽橋/之役使屈巫即巫/臣
[022-23a]
聘于齊且請師期巫臣乃盡室以行就鄭娶夏姬使
介反幣復/命而奔晉因卻至以臣于晉晉使之為邢邑
大夫至是子重子反滅巫臣之族盡殺子閻子蕩及
清尹弗忌襄老之子黒要而盡分其室巫臣自晉貽
二子子重/子反書曰余必使爾罷于奔命以死乃請使于
吳晉侯許之見吳子夀夢而悦之留吳以一偏之車
九乘與一兩之卒二十五人并其射御教之以乘車
戰陳而使之叛楚且寘其子狐庸為吳行人吳始伐
[022-23b]
楚伐巢伐徐皆楚/屬國子重奔命焉於是㑹馬陵而復以
州來之入子重乃自鄭奔還計子重子反於是乎一
嵗七奔命凡蠻夷之屬楚者吳盡取之而于是晉復
强而楚乃頓衰
冬大雩
衞孫林父出奔晉
孫林父者良夫之子衛定公惡之乃奔晉其奔也獻
晉所食戚邑衛侯如晉晉反戚邑焉
[022-24a]
[022-24b]
春秋毛氏傳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