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a]
析城鄭氏家塾重校三禮喪服圖上第十五
通議大夫國子司業兼太常博士柱國賜紫金魚袋臣聶崇義集注
斬衰衣 斬衰裳 斬衰祍 苴絰
𦝫絰 絞帶 斬衰冠 冠繩纓
苴杖 菅屨
喪者鄭目録云不忍言死而言喪也以喪是棄亡之辭
全存居攸棄亡於此也案曲禮云天子曰崩諸侯曰
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又爾雅云崩薨卒不
禄皆死也是士巳上各爲義稱庶人言死得其緫名又
鄭注曲禮云死言澌也精神澌盡也左傳魯昭公出居
乾侯齊侯唁公於野井公曰喪人其何稱是喪爲棄亡
之辭親棄於此而有存於彼是孝子不忍言父母精
[015-1b]
表貌故禮記間傳曰斬衰何以服苴苴悪貌也所以首
其内見諸外也斬衰貌苴齊衰貌
枲大功貌
止
小功緦麻容貌可也然周公設經上陳其服下列其人
此言父與諸侯爲天子者是下人爲服上服者也先言
父者此章恩義並設忠臣出孝子之門義由恩岀故先
言父也傳曰齊衰大功冠其受也然斬衰亦冠衣相受
何者凡喪制服所以表哀哀有盛時殺時其服乃隨哀
冠受斬衰裳初三冠六
旣葬以其冠受受衰六
冠七小祥又以冠爲受受/衰七
冠八
此是葬後
祥後皆更以輕服受之故有受冠受服之名其降服齊
衰初死衰裳四冠七
父卒爲母亦/四升七
旣葬以/其冠爲受
受衰七冠八
正服齊衰五
冠八
父在爲母爲妻/俱禫杖及不杖
[015-2a]
者皆五/八
旣葬其冠爲受受衰八
冠九
義服齊衰六
冠九
旣葬以其冠爲受受衰九
冠十
功衰七冠十
旣葬以其冠爲受受衰十
冠十一
正服大功衰八
冠十
旣葬衰十
冠十一
義
大功衰九冠十一
旣葬衰十一
冠十二
以其
初喪冠數皆與旣葬衰
數同故云衰齊衰大功冠
其受傳又曰小功緦麻冠其衰者謂降服小功衰冠皆
十正服小功衰冠皆十一
義服小功衰冠皆十二
緦麻十五
抽其半而七
半衰冠
數亦同○
其衰六
/後袧曰三尺三寸
[015-2b]
先王未有麻絲衣其羽皮注云此上古之時也下云後聖有作謂/黄帝也是黄帝時始治絲麻以爲布帛是時但以邊幅向外縫之
於體爲便先知爲上者謂先知縫布衣向外以便體爲上也後知/爲下者謂後知邊幅向内縫之比於向外覩之/爲善稍似有飾
故云後知/爲下也後代聖人昜之以衣幅外殺裳幅三袧者爲
喪服唐虞巳上冠衣皆白布吉凶同齊則緇之三代改制更制/牟追章甫委貌爲行道朝服之冠其朝𥙊冠服皆辟積無
數喪之冠裳但三襵耳緇布冠三代皆爲始冠之冠白布冠質乃/爲喪冠然此言後丗聖人指夏禹身以其三代改先故也
廣岀於適寸適者辟領也與闕中共一尺六寸
用
布方廣尺有八寸故得出適兩傍各寸也布縫於領
下下名適音/的適愽四寸
出於衰者以衰長六寸愽四寸綴於外衿之上廣長當
心愽即/廣也適在𨵿領之外各廣四寸與闕領共有一尺六
寸闕即領/闕中也故兩適向前與衰相望兩傍各岀六寸適即辟/領也
故鄭注云前有衰後有左右有辟領者孝子哀戚無
所不在也賈釋云衰之言摧也衰當心者明孝子有哀
[015-3a]
摧之志/也在後者以其
荷悲哀在於背也左右辟領
謂之適者以哀戚之情當有指適縁於父母不兼念餘
至衣𦝫二尺二寸兩身前後四尺四寸此據脊縫一傍/前後而言也兩
傍共有八寸八寸加闕中與辟領尺有六寸然則此除
祛衰
四物唯計衣身而言凡用布一丈四寸闕中/謂闕
去中央安項處當脊縫兩廂緫闕去八寸去一廂則止去四/寸
者衣身兩傍岀者也故下云
屬幅亦明與衣不别幅也
屬幅而不削屬猶連也與衣身同是一幅連幅者謂整幅二/尺二寸也言
據從身向祛而稱也言衣據從上
向腋下而云也凡用布爲衣及射侯皆<折=""/> t33邊幅一寸爲縫殺今云/屬連其幅則是不削去其邊幅取整幅爲也必不削幅者欲取
與衣二/寸同也所以連
與衣身參齊也兩傍
/與中央
衣身緫爲參事下畔皆等謂與衣身俱二尺二寸/事幅足以容中人之肱
衣去
中可以運肘是也
尺二寸
足以容中人之併兩手也吉時拱尚左手喪時拱尚右手是併/兩手也祛䄂口也然則祛相接之
處冝漸殺五寸令小祛令漸侈五寸令/寛與今時喪服祛
似/異矣斬衰三
正服/爲父三
[015-3b]
半義服/爲君謂縷如三半而不緝比正服微細其實二百四十縷/父爲長子斬又爲人後者妻爲
夫妾爲君女子子在室及嫁/而反在父室者皆三年不言裁割而言斬者取痛甚
之意知者案三年問云創鉅者其日乆痛甚者其愈遲
又雜記縣子曰三年之喪如斬期之喪如剡
淺是斬爲痛之義故云斬也斬衰旣用苴麻則首絰
𦝫絰及杖亦用苴麻苴竹爲之故下云苴絰杖絞帶以
一苴自此三事也又註云凡服上曰衰下曰裳賈釋云
言凡者/鄭緫五服而解之也案大記云衰廣四寸長六寸
綴之於心緫號爲衰非止當心而巳故諸言衰非止當
心而巳故諸言衰者皆與裳相對至於弔服緦疑錫三
者亦謂之爲衰也○
[015-5a]
實者舉𩔖而言也圓曰簞方曰笥鄭註論語簞笥也
亦舉其𩔖也又傳曰苴絰大搹音/革左夲在下賈釋云夲
謂麻根也重服統於内而夲陽也父是陽左亦陽也下
是内以言痛心内發故也此對母右夲在上輕服統於
孝子有忠實之心故爲制此服名則斬衰貌苴則苴
是惡也色貌象苴服因心而發故明孝子忠實之心首
絰象緇布冠之頍去蘂/反項𦝫絰象大帶又有絞帶象革
帶齊衰巳下用布下齊衰章去削杖布帶是也下註云
盈手曰搹搹扼也圍九寸斬衰之絰圍九寸者首是陽
欲取陽數極於九也自齊衰巳下取降殺之義無所法
象也小歛時纒絰即環絰也士則素委貌上加環絰/大夫巳上素弁而加環絰成服後皆繆絰也○
[015-5b]
虞後變麻服布於義可也絞帶如革帶大/帶之下帶之○右縫外畢冠廣三寸落頂前後以紙糊爲材
上以布爲三辟襵音/輙兩頭皆在武下向外反屈之縫於
武以前後兩畢之末而向外襵之故云外畢曲禮云猒
冠不入公門註云猒猶伏也喪冠猒伏也謂反屈之故
得猒伏之名以冠爲首飾故倍衰裳而用六布又加水以濯/之但勿用
而巳冠六升者勿用灰則七升巳上
皆用也故大功章註云布功布其/鍛冶之功麁治之是皆
者也○
[015-6a]
爲纓著之於冠也此繩纓不/用苴麻又禮志云喪冠條屬以别吉
凶言吉冠則纓武别材凶冠則纓武同材謂將一條繩
從額上約之至項後交過前各至耳於武綴之各垂於
頥下結之也三年之練冠亦條屬右縫至大祥除其衰
杖則朝服縞冠當纓武異材從㔫縫法也賈釋曰大功
巳上右縫小功巳下㔫縫故大戴禮云大功巳上唯唯
小功巳下額額此據孝子朝夕哭在阼階之下西靣即
賔
向右爲之從隂唯唯然順也小功緦麻哀輕其冠亦三
辟襵向左爲之從陽即賔從外來入門北靣望之額額
然逆向賔也二者繩纓皆條屬其冠辟襵或㔫從吉或
右從凶不同也
[015-6b]
子爲
授廬舎辨其親踈之居註
居堊室雜記云朝廷卿大夫士居廬都邑之士居堊室
案唐大曆年中有楊垂撰喪服圖廬形制及堊室幕
次序列次第云設廬次於東廊下無廊於牆下北上凡
起廬先以一木横於牆下去牆五尺卧於地爲楣即立
五椽於上斜𠋣東墉上以草苫蓋之其北面亦以草
屏之向北開門一孝一廬門簾以縗布廬形如偏屋其
間容半席廬間施苫其廬
爲堊室以墼壘三靣上
至屋如於牆下即亦如偏
木枕室爲大功幕次次中施蒲席次
又爲小功緦
麻次施牀並西戸如諸侯始起廬門門外便有小屏餘
則否其爲母與父同爲繼母慈母不居廬居堊室如繼
[015-7a]
母有子即隨子居廬爲妻准母其堊室及幕次不必毎
人致之共處可也婦人次於西廊下見時於由庭輦障中/以葦薄覆爲之旣違
古制故引唐/礼以規之
重校三禮喪服圖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