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441 天王水鑑海和尚五會錄-清-慧海 (master)


天王水鑑海和尚五會錄卷第六
嗣法門人原澄等編


尺牘



復雪岷方司李諱象璜



別來未幾青黃兩度俛仰光儀心焉如擣唯台臺灑
灑襟懷蕩蕩施設治政之間有若庖丁解牛公堂說
法無待清獻聞雷苟非睿明洞開曷能臻此超遙容
與哉李君學士好道之人承指乃參貧道貧道不引
枝蔓唯以本分提持且未見其虛往實歸臨別漣然
蓋道情非世情也茲讀手翰台臺何溢美誇許之若
是耶日者又蒙賜以慧日慈雲之扁兼率耿太守贈
以荊南祖庭之額久廢天王茲者興復實借光多矣
況未寸函申謝何以辱教殷殷更欲闡明斯道惠及
來學第涼德不慧之山僧無能副台臺之盛念矣然
道有時而弘唱逾高和逾勝茲時貧道何能使道而
弘哉臨書引領統惟垂諒。


與黃檗和尚



太白一燈光明天下分輝續燄徹古通今內聖外王
咸為隆重其最著者唯吾徑山容老人也老人目擊
時衰世變法門混淆日久邪宗僭竊之輩猶此而興
遂爾別集述而嚴統作蓋為見諸行事深切著明非
謂空文而載雖人以此罪老人然人亦以此知老人
也老人化去未經十祀座下法門豪傑如金粟元東
明鑑資福廣龍華宗相續而往某以老人靈塔猶恐
未安竊常疑之不然天奪何致此耶唯吾黃檗和尚
道振七閩風聞楚越克紹祖山特非偶爾幸加留意
老人靈塔或龍虎沙水之不吉或入塔安位之期未
良協同堪輿細而察之儻得老人寂光神安蔭覆吾
昆則法門大幸事也某頃來晴川得值鱗便肅此荒
函達於左右伏冀鑒我微忱則先老人光明廣大千
[006-0303c]
秋烜赫亦相傳而無盡也天王中興碑記傳以教覽
臨楮依依曷勝神來。


與容菴宋吏部諱學洙



渚宮一別迄今八載不唯光儀間闊亦且鴈斷衡陽
咫尺之間竟同河漢豈倡和因緣法門機會而有時
節乎門下年來眼空無物唯道是持佛祖公案竊聞
有會出言往往驚人視聽然欲與從上宰官居士受
法有師名留燈錄榜樣後來道垂千古須是一真不
立萬法圓融方與古人把臂共行且今法道濫觴亂
統滿地唯門下高明故興言及此知不我誕法門幸
甚吾宗幸甚。


復掌山鄭內翰



酷暑炎烝人人勢畏千竿竹十畝蓮何能得也然且
伐木鳥鳴之時未嘗不懷掌山之美人咫尺天各一
方無能聚晤況其欲發歸舸遠去兩浙七閩之間又
當何如也天下無變遷者道而已矣天下無間然者
道而已矣然道既無變遷亦無間然予與掌山之交
烏有變遷間然哉蓋予與掌山之交者道而已矣苟
不以道為交世之態人之情得不變遷間然乎是以
肝膽楚越矣況掌山胸藏武庫足滿天下老衲名人
靡不從游而稱當世大儒者乎竊聞仁者贈人以言
茲掌山遠還特以言贈苟如此鑒諸則交之深矣而
予亦有榮望焉。


與檗菴徐司李諱行



壬寅秋櫂過蘄春聞大令名迄今六載不能忘於心
也所謂不能忘者以門下眼內空天下腹中小乾坤
而於吾道大有得手佛祖機緣亦嘗會悟物格格物
一貫徑山木樨無隱廓然匡阜子韶山谷豈讓昔賢
殺也活也自由手腳佛也祖也當頭按過果如是乎
吾當賀之鹿野觀察昨至天王言及門下僑寓渚宮
[006-0304a]
是勒荒函先以通候儻不我棄驅馬來山再有長論。




昨承惠顧兼以垂問十年已前此地荒煙蔓艸十年
已後此地峻宇長廊不知天王眼目在荒煙蔓艸中
在峻宇長廊中貧道就而荅之蔓艸一堆柴長廊幾
擔土竊恐門下不能直下釋然領略今再申之然天
王眼目不在荒煙蔓艸峻宇長廊中若在峻宇長廊
中眼目即同土木若在荒煙蔓艸中眼目則是無情
既不在此二處便請下一轉語若點得出贈以一條
撐天柱地拄杖子。


復允菴吳別駕諱斌來書請詳悉天王之訛



手翰所云應酬之外默坐公堂恍惚之中覺有物焉
獨恨塵勞關鎖不能猛然解脫左右既知恍惚之中
有物而存試看應機酬酢之時是此物歟喜怒哀樂
之時是此物歟折旋俯仰之時是此物歟若以總是
此物更欲離關鎖求解脫得無重增其慮乎況以應
對究心之外欲明天王混淆之由請詳直書苟非靈
山委託有願而來何能致此思惟哉天王道悟法嗣
馬祖所出龍潭崇信信出德山宣鑑鑑出雪峰義存
巖頭全歲其雲門法眼兩宗實乃天王之系也有宋
景德年間吳僧道原修集傳燈未識從上碑版謬收
龍潭系於天皇之下雲門法眼相隨而去是故混淆
之由始於道原也百世之下競起而爭亦始於傳燈
也張無盡公竊常疑之雪峰迅捷當出馬祖後得達
觀穎公所獲節使丘玄素所撰天王塔銘始知雪峰
為馬祖五世孫無盡眼目擇法驗人果不誤矣諸家
辯論代有其人奈何久假一期難歸吾天童悟和尚
思作一書正其訛謬多因修葺以寢厥心吾徑山容
和尚善繼善述遂著五燈嚴統刪去妄竊以定正宗
話行海外案垂千古吾常謂人解曰其所辯而爭者
[006-0304b]
宗派也雲門法眼久無人矣伊何固執焉然辯而不
能清者已有景德傳燈一訛書矣其不辯而自清者
已有唐之侍郎歸登所製南嶽讓碑列法孫天王道
悟圭峰荅相國裴公宗趣狀馬祖之嗣首曰江陵道
悟權德輿氏所撰馬祖塔銘弟子十一人道悟在焉
歷代帝王稽古略引載天王之事詳而且明宋有佛
國續燈敘明雪竇重顯為馬祖九世孫呂夏卿銘雪
竇顯公之塔亦係馬祖九世孫覺範林間錄辯明天
王拱辰祖源通要乃載天王於馬祖之下大川五燈
會元辯清天王晦巖人天眼目五家宗派序亦博論
天王雲壑心燈并續天王元有念常佛祖通載紀入
天王碑銘明有少林聯芳碑記原載天王於馬祖之
派汝稷指月錄分清天王黎眉教外別傳天王系於
馬祖之統天童直說明析天王虎嵒禪燈世譜編證
天王吳侗氏之定祖圖亦收天王歸於馬祖之譜大
興善寺一華五葉之圖雲門法眼祥發於天王王谷
正名之錄備悉天王之由且二十種書朝歷五代各
各清正已為定典有入龍藏有行山野況復清有嚴
統炳如日星天王新樹豐碑高一十五尺一為工部
鄭公之記一為雲居顯公之文紀載其事俱為不磨
所以不辯而自清也法門明眼得一展筆豈肯糢糊
放過況於左右王事鞅掌間一詢及無盡夏卿之身
再現所謂有願而來委託其事者也或謂傳史無玄
素之名殊不知宋儒避國諱改為元素歐陽修貶夷
陵令嘗集神女廟詩李吉甫一首丘元素一首貞元
十四年石刻黃牛峽下夔州巫山界石刻亦然遂謂
無此人何讀書之不多而博究之未通也茲因來索
潦草佈復臨書懷想不勝依依。


與友人恆和大師



不奉教言忽忽春光十七度每懷道範行行明月上
[006-0304c]
三更是以南北殊途鴻音杳絕想顛毛各已霜曰形
影俱非昔時嗚呼感念之私寧無集於中乎幾欲追
隨杖履奈何業繫天王屢從雲水覓師行止竟無準
音前住維揚得聆卓錫商城又在江陵傳聞杯渡樊
口昨來漢上始知新創鹿野苑與諸子吟風嘯月高
枕羲皇之上為之平生興況獨不慧勞勞歲月上而
荊下而揚作馬為牛且無寧晷茲欲構一退居或吳
或楚落成之日奉迎象駕共延天年亦得把臂快談
長林豐艸之下為吾生樂事更何為哉裁此奉達統
惟察之萬水千山唯神來耳。


復明震黃居士



兩接手教知居士遯蹟鄂渚道履清嘉為喜為慰但
其中囊囊蕭然切勿以此為慮耳財者世間之害也
多少英雄向此中埋卻所以龐公盡沉湘江以快其
身此時居士非人所使其貧蓋天所助其道矣昔者
所送一偈弗可以此作付法會弗可以此作開示會
於其中間弗可以此甚無謂也弗可以此孤負山僧
也是以草率數行少申奉復茲時山僧沉痾一枕諸
緣屏謝并以附聞餘不多及。


復荊州諸護法宰官



時接雲翰讀之反復深知公等唯以天王法席不可
虛荊南化道不可無人懃懃懇懇為懷為念是以
尊法重人千里遠招此非昔時記莂之深而安能有
如是哉山僧已擬今春買櫂朝暮還荊不意地藏重
建殿閣堂寮相繼維新雖巨商自為擔荷獨功浩一
時難竣此際不無之躊躇遂有方於台命也至若天
王祖席諒以垂護如初又不在山僧之喋喋矣臨書
依依不盡所懷。


復松濤徐侍御諱養心



韓退之之排佛一時妄耳後歸心吾門實乃悔過其
[006-0305a]
愆矣往往後學竊比排佛之說毀吾聖人之教正如
吹光割水何傷吾道大儒明察小儒輕率左右諒之。


題跋



題玄宰董宗伯所書金剛經



士大夫崇信吾教委身虛懷問道歸心如裴休相國
之於黃檗白居易侍郎之於佛光陸亙大夫之於南
泉陳操尚書之於睦州黃庭堅太史之於黃龍張九
成侍郎之於徑山往往皆博達偉人一時浩歸吾教
所謂儒門澹薄收拾不住也至明毅廟時崇信之心
猶然未衰宗伯書經所由來也宗伯書經多種此經
係是江陵吳弘功宰江都時所贈可見吳公亦是好
道士大夫也是故宗伯書經以贈而吳公攜歸又摹
石於沙市觀音寺闖賊陷荊一埽劫灰無可留者而
此經獨存可謂金剛不壞矣然則此乃宗伯之金剛
若是如來親談之金剛豈止經此一劫而已哉。


題天童悟和尚登金山詩



臨濟之道盛而復衰興而復廢其在明季如一縷之
繫鼎九卵之纍棋危之甚矣其持危輓廢後五百世
起而振者則吾天童和尚也夫聖人降世為拯沉淪
雖起寒微穎脫非凡不事翰墨而動筆皆是草聖不
精詩書而開口便成章法和尚萬曆丁未春自燕還
南是時尚未受囑氣宇已自不群偶登金山輒成是
句不獨自出手眼猶且玉韻驚人其繪文琢句者曷
能有此哉吳人勒石已供游客後孤雲鑑禪師重樹
豐碑并自手書垂鎮金山又以騷人采入詩林合成
風雅然則讀之者幸󳌤作文字詩句觀當眼豁心開
可也。


跋夔州郡守夢得破山明和尚偈



丙午春夔州郡守夢破山和尚與一扇展讀其偈曰
屣聲滑滑嚮蒼苔老去尋山亦快哉回首五雲堪一
[006-0305b]
笑澹然瀟灑出塵埃覺即遣候和尚已化去矣郡守
以此為辭世之偈乃梓而遍示之且和尚自出天童
之門聲名洋溢乎東南逮歸蠶叢道價益盛然其筆
其舌玅有入神尟有不發揚其道者即發揚之處不
帶濂涎逆行順行自由自在實乃大乘菩薩游戲國
土開覺眾生者也今視此回首五雲堪一笑澹然瀟
灑出塵埃之句似有羈絆脫去覺非菩薩涉世無礙
雖則夢幻之語竊恐傳夫後世以郡守之妄誣和尚
為二乘之人也況辭世之偈關乎人天眼目由是不
慧振筆跋之。


題玅明子折疑論



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既無二道兩心則何分華
夷三教譬夫人之一身有肝膽焉有腸肺焉名雖有
異實共一命也儒者顯者也釋者隱者也顯以治國
隱以學道有其道矣君王不得為臣諸候不得為友
非有慢也無苟榮也遂爾高風獨立或為人天師表
或作鬼神恃怙則巍煥無為道在無所不在俗夫不
知以己之學方人之見謂曰鐵硯磨穿故紙鑽破尚
不能通心達理彼殊方異教廣大深遠望重若是猛
有疑焉玅明子學佛之徒也終不以己之道博論雄
談唯其疑之所請明而折之宛若庖丁解牛恢恢乎
游刃其有餘地俗夫曲辯不得亦醒久坐甕中不知
乾坤許大且赧然愧畏矣然斯論也折其疑已予則
不然請其更疑大疑所謂大疑必有大悟大悟必有
大明大明方識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更不疑吾
聖人之道有異也。


題孔子世譜



莊生譏孔子行仁義道德猶如駢拇枝指附贅縣疣
亦若行舟於陸推車於水又曰先王仁義道德正如
芻狗陳而無用悲夫蒙莊可謂夏蟲不知春秋者也
[006-0305c]
夫春秋之世周室微而道德廢仁義亡而霸業興亂
臣賊子出焉宣尼蒿目而憂憮然而起周流列國轍
環天下約人以禮樂曉人以信忠識之以義趨規之
以仁行作春秋修周易名分無紊道德有隆孰謂駢
拇乎孰謂枝指乎所以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又
豈與蒙莊獨善其身同日而語哉今宣尼之裔枝葉
繁茂門戶赫然亦皆宣尼之德澤乃繼微子之宗系
與世豈不煌哉茲因徵及輒以荒言敬書其譜後識
者勿以余為多辯焉。


題列僊傳



天下論僊者首以老耳次即莊周其後失其真矣何
則往往以身為不老修之延年翀舉升天亦為玅術
殊不知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又不知吾有大患
為其有身是故修者不識其本致使門庭至今落莫。


題天王寺古鐵傳為佛軀所化或鐘所鎔約四五千斤



物有所待理有時而彰其天王寺古鐵乎寺刱於唐
道悟禪師所闢荊南節度使親臨訪道見路隘車馬
節使發怒因感空中有聲曰我是天王神節使設拜
懺悔遂建寺號曰天王悟元和戊戌夏示寂節使為
撰塔銘當是時道場必乃雄傑至宋以祝融廢盡瓦
礫無存獨一巨鐵暴露坡下是鐵也遠不具論即明
時居民有近傍撫摩者旋即頭疼惱熱焚香禱之即
愈又有冶人竊為所胥將掘之時天際巨雷哼哼更
復電光閃閃冶人由此驚退荊總戎鄭公欲取鑄西
瓜之炮發卒五十將舉之時仍晦冥忽作風沙陡起
卒乃驚退然則世間有用之物防守不堅人且賊之
況數百年無主之鐵有用之物幾不被人竊去尚乃
存之其天王神護歟古鐵自護歟不然未有不廢傾
者也順治戊戌夏予始至荊開法鐵佛己亥上元解
制攜職事十餘輩親訪其處撥艸視鐵其蹴蹴然似
[006-0306a]
有愁戚之態予乃喟然曰吾亦有願而來卿有靈能
助我乎至辛丑五月方於此誅茅除日薄暮鳴鼓三
擊予領眾至其處眾拒曰不可輕動恐致禍予叱曰
物見主眼卓豎何禍哉遂拽起上坡距三門不遠予
拙筆書一額曰天王古蹟更書一佛字於上命匠以
金剛鑽鐫之往來觀覽者如市其精精然覺有喜容
是時道場已建一閣一殿矣嗚呼寧非物有所待理
有時而彰也哉是以書之告夫來者。


題黃龍寺石龍



曩閱楚會檮杌載靈山寺右有石龍鱗甲飛動乘虛
欲來予初未信至戊申夏重闢黃龍寺都人謂予言
曰此後山有石龍焉領予親視予曰此好事者所雕
琢耳後因掘土數尺仍復獲之鱗甲完美精潤有色
擊之鏗然有聲始信好事者不能如此為之乃山之
靈也造物之靈也夫造物之工能使物之為青為黃
為赤為白或使升降飛騰或使興雲布雨攪天池涌
地闕傾山覆海變變化化無有窮盡況復能使頑石
為乎人在塵埃之中汩汩芒芒竟不知萬物之所以
自心之變動且亦曷能號稱萬物之靈哉悲夫黃龍
與靈山相去僅一牛吼地而有石龍即此龍矣龍左
有石壁正當所建法堂之後予命門人明震擘窠書
黃龍道場四大字鐫之更勒黃龍寺始末與石龍并
稱勝概所謂德不孤必有鄰也。




慈報錄序



傳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
述人之事者也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身服顯名丕
振先德周公輔相三王纘成大業其事君事親之孝
百王千聖莫之與京尚未揄揚舉及獨乃暴出繼志
述事一語可見世間支延道德端在繼往開來使前
[006-0306b]
人有志有事俱不泯滅仲尼之言不亦深長之思哉
予生顓愚又復固陋父母劬勞師長雨露欲一展報
愧未能也然先人有志不逮之事則未嘗泯滅于懷
由是戊戌挂笠荊南之鐵佛窮蒐天王之舊址披茸
驅虎興復區宇象設尊嚴碑版樹立戊申鄂渚復獲
黃龍道場翦除宿莽刱還舊業其搰然以竭力乃聊
報先人之宿志兼以五坐名坊慇懃行道一十五年
以資吾親蓋是不忘所自奚敢稱曰善繼善述之人
因之剞劂殘槁遂命名曰慈報嗚呼慈恩浩渺烏能
報哉。




先父母二碑



原夫汪洋之海必有其源覆天之木豈無其根聖人
降蹟賢士挺生寧曰無父母而遺其本也既不遺其
本必報之達之也養不足以報父母而聖人以德報
之德不足以達父母而聖人以道達之道也者非世
之所謂道也離情謂越死生通萬化徹古今天下之
至道者也德也者非世之所謂德也廣萬善含仁心
導品物出沉淪天下之至德者也某材愧散木吾父
母難為報也所以壬寅秋仲命駕江陵拜祭斯山今
復重來勒此二石一奉吾父於月墳之右一奉吾母
於黃陸公山之前吾父名應台故於崇禎甲戌九月
逮某壬辰自天中旋歸禮葬吾母張氏故於甲申九
月即某彼時就葬吾父母所生七女三子長子夭亡
次子亦亡某其第十子也念雙親既喪兼世又遷功
名塵垢何能羈我遂拜辭家廟祝髮披緇走求聖人
之道於四方百種磨礱而契證故不敢遺其本往來
江漢以斯至道達於吾父母也或曰父母遺體髮膚
不敢毀傷師雖明道髮膚已毀嗚呼斯人見其蹟未
見其理也蹟也者末也理也者本也吾將以本達吾
[006-0306c]
父母可謂至也況太伯斷髮文身千古稱曰至德矣
乎。




生事死葬祭之之禮乃人子之首行亦天下之孝本
也或曰此閭夫閭婦之行何足盡才人豪士之道也
才人豪士必任一官乃效一職高車駟馬光炫門庭
為其孝矣或曰此形名聲勢之行亦何足盡聖人君
子之道也聖人君子必見其道明其德或經濟天下
或輔相邦國堯舜禹湯周公孔子乃其人也堯舜禹
湯以道治天下其親乃不顯乎周公孔子以德輔天
下其親乃不揚乎是以古今有異教道不同欲人為
善之心則其一也某雖不敏教人務本趨善以報吾
親雖曰親之不顯天下孝道之理盡也吾何晦焉謹
稽首拜手而為之記。




版存嘉興府楞嚴寺經坊流通
康熙十一年重陽日謹識


天王水鑑海和尚五會錄卷第六











[006-0307a]


天王和尚行錄



師諱慧海字水鑑號沙翁武昌興國謝氏子生明天
啟六年丙寅至清乙酉年二十不甘處家詣報恩寺
祝髮即北游教席庚寅以生死大事南還一日飯後
看本來面目劃然大悟說偈曰面目全彰不覆藏幾
回叉手問中堂於今見也非他見慶快平生百骨涼
謁徑山費隱容和尚尚曰那裏來師便喝尚曰放汝
三十師又喝遂起名受具復訪吳興獨冠敬禪師乃
印法焉順治戊戌夏至荊開法鐵佛辛丑中興天王
壬寅應維揚地藏請乙巳再住天王戊申重建鄂州
黃龍庚戌赴漢陽棲賢冬仍東下重建地藏師五坐
道場四處開闢其道在天下言落江湖不能盡紀謹
錄所行歲月勒於天王壽塔之陰庶有考云明淵書
天王和尚四十大壽兼送返錫荊南序。


佛法猶日也日無地不照又猶水也水無地不流而
俗眼不知指土木形骸而謂之佛是何異於鑿牖見
光而曰日顓在是掘地沒泉而曰水顓在是豈理也
哉夫佛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限南北不分遠近
是以聖聖相承燈燈相續或舉毫端而建寶王剎或
坐微塵而轉大法輪或一拳捶碎虛空或一腳踢倒
須彌中間別有神通游戲於法自在又豈有彼此去
來相於其間耶天王大和尚玅齡悟道信乎不凡諸
方尊宿無不稱為英傑昔者開法荊南重闢天王荊
人聞說法者莫不皈依茲以松石之請遂結伽於真
州地藏禪寺儀人聞說法者亦莫不皈依僧夫荊也
特以寺古傾頹殿閣廊廡得賴結構況寺建於唐從
未一開法席而師單刀直入痛棒熱喝雷驚電掣不
知喚醒聾聵多少其為開宗第一又何疑焉儀人方
戀慕不衰而荊人迎請復至再至三儀人曰我師也
荊人曰我師也二州之人爭相戀慕亦足以見師之
[006-0307b]
教化所至也然而佛法猶日也猶水也日無地不照
水無地不流而佛法之所通又豈限南北分遠近乎
哉師迫於荊人之請今將杯渡而南矣儀人留之不
得而戀慕之情又無由申值師今年大壽故假塵言
以祝之亦惟願佛法無地不照無地不流而人之慕
師者慎勿鑿牖見光而曰日顓在是掘地沒泉而曰
水顓在是也則庶幾矣是為序。
乙巳夏四月
賜進士第奉憲大夫 欽差河南通省管河水利兵
備道提刑按察司僉事兼參議前工部都水清吏
司主政提督通惠河道盛治頓首拜撰。


荊州天王禪寺中興碑記


唐貞元元和間真僧輩出而佛理宗乘於時丕盛其
在荊南則天王天皇二禪師其炳炳矣二師生同時
住同地而一嗣南嶽一嗣青原其功行亦正相等是
則當日卓錫之場即為後世傳衣之地固當亙累劫
而並存然數百年來天皇猶有寺也而天王遺蹟已
付之斷煙殘照其荒落也不知幾年矣夫天王道悟
師本渚宮人也嘗謁馬祖時祖囑曰汝若住持莫離
舊處師便返荊結廬距郭不遠後節度使丘玄素遂
於府西刱寺居之額曰天王即師他日示寂地也稽
之往牒碑志猶存獨寺既不可考即荊郡乘乃不多
及亦為何哉蓋嘗考之後周時詔廢浮圖凡天下寺
塔悉就毀滅獨天皇寺以有張僧繇所繪先聖象存
焉遂得獨免豈天王寺之廢適在是時耶獨怪天王
之裔數傳而為雲門法眼二宗宗系號稱最盛兒孫
遍天下而祖父發祥之處莫有過而問者不大可悼
歎乎順治戊戌有水鑑海大禪師住錫於荊深慨夫
法席之傾頹致衣珠之迷失而悲愍獨切焉因為蒐
之得荒基一片於榛莽中尚餘塔址鐘鐵且此地周
圍十里許社名天王堂是則當日天王道場端在是
[006-0307c]
矣因以大願力共此都人士經營之無何而殿閣門
廡煥然大備舉數百年久湮勝蹟而一旦勃焉重興
非甚盛舉哉越甲辰余以榷事至荊間一游覽不勝
贊歎寺僧明哲因以其碑記請焉余雖譾劣無文然
竊幸天王有靈遺蹟復炳使至止斯地者得從瞻依
禮拜其下想見當日馬祖所謂識取自心本來是佛
之指是則天王一燈常明斯世實維鑑公大禪師斯
舉是賴焉遂為斯文昭以誌之若曰名人之文可垂
不朽欲以補郡乘所未備而遠與僧繇之繪事同功
則請以俟後之君子可也因為之記。


賜進士出身文林郎奉
敕提督湖廣荊州等處地方抽分兼管河道工部屯
田清吏司主事前翰林院庶吉士豫章鄭日奎撰


欽差整飾辰常靖州等處地方兵備兼管水利分巡
湖北道湖廣布政司參議兼按察司副使陳士本
篆額


欽差撫治荊岳整飾施歸等處湖廣按察司分巡上
荊南兵備道王輔運書丹


大清康熙三年甲辰秋委官趙慶鴻監寺明哲勒石


荊州天王禪寺中興碑記


夫荷單傳正印為佛祖後裔者其大節有二一曰烹
鍛人才二曰光復祖席人才不鍛慧命斷絕雖有名
山巨剎不旋踵而坵墟矣祖席不復古蹟荒湮不唯
失前人基業雖有人才亦闡化無地矣二者不可偏
廢也然欲恢張祖席又當其所繫之大小而緩急
興廢唯所設施所係者小則可興可廢可緩可急贅
疣視之亦得也若其剎為佛祖所必賴法道之所必
爭宗派源流所必待剖判者而荒煙宿莽任其蕪沒
不一為大呼攘臂奮身恢復曷以號克家兒孫也哉
[006-0308a]
則今荊天王禪寺是矣夫中興天王禪寺者沙翁海
禪師也今且言其開山之祖名道悟渚宮人謁馬祖
洞明大法住荊州天王寺法嗣一人即龍潭信也厥
初道場必爾完整歲久浸廢鞠為茂艸獨寺門一巨
鐵為天王舊物神鬼護擁有竊掘者輒雷電晦冥屹
不可動距寺三里許為鐵佛寺即天王退居也會沙
翁挂錫晴川荊南道俗走幣牘以鐵佛請沙翁念祖
蹟陵夷慨然荷笠而往開法四載大啟禪風為建禪
堂方丈及各寮二十餘楹辛丑夏復訪天王古址重
闢道場第寺基久為民業特捐衣盂充價購贖遂不
辭荼苦鳩工度材建拈華殿奉天人師殿後豎梵天
危閣前則建四王寶殿左右為廊廡三十餘楹用棲
僧眾而祖席規模則巍然傑出非沙翁以英玅之年
具開闢之力孰能一剎兩剎咄嗟指顧陡見興復也
哉然此尤未足為沙翁奇也所奇者徑山費隱容老
人為五燈列祖慧命防閑僭亂編輯嚴統以定宗支
所首辯者則天王天皇兩派之淆訛也使無人焉親
履其地窮其源則揣盤模象鬥爭繁興曷有底止今
沙翁為老人的骨之孫而所興者適江陵之祖窟灼
然見天王之嗣馬祖龍潭之嗣天王與天皇之嗣石
頭幽閒等之嗣天皇天然證據斬盡狐疑老人心血
洞達於千萬世矣而所爭者欲以道原一人之訛書
謂龍潭信出自天皇易丘玄素符載二碑及張無盡
呂夏卿洪覺範等數十家之定典雖董狐再起孰得
而顛倒哉夫興一叢林復一祖剎亦等閒事耳獨此
天王者佛祖法道於此攸關宗派源流於此剖判又
徑山老人袞鉞心事於此待明而沙翁以一手擎出
厥功顧不偉歟余言及此者特以天王之中興頓釋
法門之疑案千百載下庶以沙翁為中興之祖云。


康熙元年仲夏前住雲居現住四祖晦山戒顯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