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49 恕中無慍禪師語錄--(嗣法參學)宗黼 (master)


恕中和尚語錄卷第六
參學比丘 清歲等 編


五言律



寄宗聖西堂



宿有扶宗志。辛勤四十年。句清堪供佛。業白可箋天。
燕坐畦衣薄。經行雪頂圓。長庚光欲滅。內院一燈傳。


暇日讀真淨和尚寄荊南高司戶五偈。愛其


直示心法。如雲廓天布。絲毫無隱。真弄大旗
鼓手段也。輒追次其韻。以示黼侍者


本心無自性。休論主和賓。妄想巡蹤狗。聦明捕獵人。
追隨同契分。呼應最相親。得儁歸家後。洋洋總任真。
知見還知見。何須認作心。四生同受用。七處謾推尋。
賢明終磊落。愚昧轉飄沉。忽憶西來事。令人感慨深。
惺𢛌行異路。默照墮邪禪。螻蟻逢腥聚。猴獼得樹緣。
遺屍眠夜塚。腐種布秋田。如此明心要。知君恐未然。
只箇娘生面。時中莫外尋。卓然千聖眼。赫矣萬靈心。
圓淨非因古。優悠豈自今。劫波徒浩蕩。惟是謝飄沉。
仰山親種粟。百丈勸開田。做出千般樣。都歸一味禪。
口頭何斥愬。手面更團圓。水底無明月。當知月在天。


十念示法姪淨覺源



定起懷安養。添膏助佛燈。剎那圓十念。迢遞出三乘。
天樂時時奏。蓮臺步步登。遠公雖巳矣。斯道要人弘。


坐禪箴示歲侍者



執坐非真坐。觀心是妄心。眾流俱截斷。三際自消沉。
[006-0439b]
爾燄無今古。其源絕淺深。黃金須百煉。珍重好光陰。


讀高僧詩示心印



道合千年運。身游萬行林。玄言空俗語。幽思發清吟。
玉潤難方德。金堅謾比心。雖然無諷剌。正氣鬱森森。


聞蟬



侵曉堆桅坐。蟬聲出樹林。分明宣祖意。何處有凡心。
歷歷消清夢。悠悠助獨吟。時人皆共聽。誰謂少知音。




大地爍金石。禪心只晏如。幽閑無濁慮。鬱𡋯自清虗。
坐石頻揮麈。臨流看躍魚。優悠三界內。寒暑不關渠。


贈山庵半雲



茅屋住來久。惟勤聚法財。煑茶先濾水。啜粥旋烘苔。
石蘚成團吐。巖華逐朵開。老年無別事。一念待金臺。


悼深居廸元師兄



憐君雖早喪。宗響有餘音。細行嚴持密。宗門悟入深。
煉磨金出鑛。徵詰芥投針。歲晚游從少。憑誰話此心。
人世風波險。高齋獨晏然。資身無長物。輔教有遺編。
坐久藜牀穴。書多鐵硯穿。只知弘祖道。豈謂損天年。
憶昔同參請。先師彊徤時。一言未脫口。密意巳先知。
更不從人覓。終能厚自持。陰涼天下樹。先折最繁枝。


題珪上人山舍



紅葉填松徑。清溪繞竹林。西風雙𩯭老。落日半窻陰。
壞衲偏宜厚。幽居不厭深。竺仙遺偈在。展卷且高吟。


讀東山語


[006-0439c]


咬破鐵酸餡。風流有許多。城中看傀儡。屋裏唱巴歌。
棒落青天雨。華開臘月荷。兒孫遵舊轍。爭見化龍梭。


示操侍者



一片無瑕玉。多年混碔砆。琢磨逢敏手。好惡會分途。
密似行軍令。精於定廟謨。纖毫如失準。霄壤便差殊。


謝靜中過訪



掃跡千巖裏。柴門久不開。正逢新雨足。忽見故人來。
燒笋供茶碗。烹薇薦粥盃。欲留君共住。分石坐堆堆。


秋海號



玉露洗空碧。滄溟湛不搖。一漚曾未發。何處覓全潮
忽地西風急。粘天白浪高。漁翁談笑裏。隨手掣金鰲。


贈南湖謙西堂



台衡宗觀旨。嵩少只傳心。江漢皆歸海。瓶盂共一金。
未能親證入。寧免競推尋。三獸同河渡。隨機自淺深。


題王山人草齋



築室鳧溪上。松門日夜開。家貧無盜入。山好有僧來。
雨漏重苫草。年深旋積苔。繞檐梨與栗。祇為子孫栽。


寄楊建文先生



五載不相見。況兼行路難。身安知少病。髮白想無斑。
桉上玄經就。罏中姹女還。無弦有真趣。應對馬師彈。


示會上人



此道人人具。其如會者稀。說時皆有悟。拶著不無疑。
要識單傳旨。須明向上機。獨行無伴侶。真是出家兒。


贈初復庵


[006-0440a]


可師心地法。不在少林傳。密意頭頭顯。真燈處處然。
須知三毒火。正是上乘禪。未解知端的。時中自勉旃。


贈澄上人



西來消息別。不憚共君論。脫體誰無分。隨方自獨尊。
後天為祖父。古佛是兒孫。年少勤參訪。流年似電奔。


示師孫曇微



向上無玄路。當休便合休。慧燈常寂照。智水鎮長流。
大地終歸盡。虗空絕去留。時中宜勉力。歲月謾悠悠。


次韻答烏草齋先輩



藉甚烏夫子。𨞬居傍柳林。焦桐高掛壁。春草滿墻陰。
道譽丘山重。詞源江海深。巖僧亦何幸。許得共論心。


七言律



送恩侍者歸蜀



西蜀禪宗百世師。龍飛鳳躍見當時。盈車火燎金剛
疏。越格風流小艶詩。豆子山前打瓦鼓。草鞋庵外蓋
烏龜。此行莫墮他途轍。別立新條唱祖機。


次韻答南堂法兄見寄



禪詮壓倒老圭峯。舌底長吹少室風。千聖那邊開正
眼。一毛頭上現神通。烹金不用陰陽炭。羅鳳何須天
地籠。截斷古今閑露布。西天此土有誰同。


復用韻寄西白和尚



崒𡵉凌霄出眾峯。是誰還可繼孤風。嘉聲虩虩雷霆
震。峻辯滔滔河漢通。應笑鏡清拈火箸。豈容甘贄拜
蒸籠。妙明心印傳來久。不與尋常篆刻同。
[006-0440b]


正月十五日。撾退鼓于靈巖。瑞龍夢堂和尚


以偈勉留。次韻奉謝


堂前退鼓合三撾。自媿非才荷見遮。道喪時危心轉
弱。途長任重力何加。青松秀挺千年操。紅槿榮開一
日華。珍重龍峯善知識。片言端可鎮羣譁。


次芥室韻。悼南堂和尚二首



知向誰家作馬驢。南堂終以此為期。莫言去日非來
日。須信生時即死時。弟子伹教傳鉢袋。梵王何用獻
華枝。驪珠撒出三千顆。亦是重安眼上眉。


咸淳提唱太支離。父子鏗鏘與古期。再續統燈光照
世。重拈公桉語驚時。絕無氣息撩人鼻。那有心肝掛
樹枝。筋斗背翻三界外。丙丁童子笑掀眉。


送楚藏主參方



我宗無法可傳持。妙用神通豈用師。快似亨衢騎駿
馬。險如絕壑控蒼螭。試看大海波騰處。正是虗空粉
碎時。待汝徧參知識了。不妨來喫頂門槌。


扶桑登侍者以偈請益。有三萬里程來問道


之句。次韻答之


三萬里程來問道。艱難喫盡許誰知。可憐打失其中
事。只為貪多向外馳。蜜水甜糖非善友。瞋拳熱喝是
良師。翻身踏著來時路。早巳重安眼上眉。


賀天界全室和尚浴室成



驗人開室宗師事。要使勞生心地明。既識涼時炎似
火。更知熱處冷如冰。無功可立功難紀。有垢堪除垢
[006-0440c]
轉生。任爾古靈揩背手。到來焉敢亂施呈。


次韻。寄法姪滅宗石田二西堂



衰顏彼彼巳成翁。眼既昏迷耳又聾。忽接來書承厚
意。何當握手話先宗。山林風月長如舊。江海人材自
不同。昔日交游今日少。始知秋後見山容。


悼前普慈大林和尚



列祖功齊自少年。老來無復更加鞭。法輪三轉雖稱
妙。宗要單傳不落玄。海國風高無夢到。雲峯歲晚有
書傳。末稍漏泄歸源旨。火後莖茅翠拂天。


次亘原極韻



少室宗風豈易論。全生全殺始驚羣。試看臨濟參黃
檗。猶羨楊岐接白雲。贈掌腮邊終自肯。藏刀笑裏更
誰聞。閑居正好談禪病玉石須憑巧匠分。


次鴈山能仁密心見寄韻



格外提持再是誰。是誰於我合應知。龍峯去後無尊
宿。鴈宕今來有碩師。養子不施拈葉術。為人須拔釘
根疑。短笻亦欲相尋去。山萬重兮水萬枝。


悼天鏡和尚



孑身逮繫別錢唐。伍百朝昬共客窻。寒水莫留鴻鴈
影。旋嵐俄偃葛藤樁。金棺示眾雙趺露。宗鼎憑誰獨
力扛。西望鷲峯生感慨。如公音吼巳無雙。


送一上人試蓮經請度牒



七軸靈文一句通。不妨隨處顯真宗。化城固是堪投
宿。寶所那堪久滯蹤。香象渡河須徹底。不輕遭箠浪
[006-0441a]
施功。此行必定成希遇。恩露瀼瀼降 九重。


送瞿上人試金剛經請度牒



頂門拾得金剛眼。日用行藏便不同。四相本來無住
著。三心那得有流通。語言外覓扶邪說。聲色中求昧
正宗。拈却然燈閑授記。當空寶印錦紋重。


送會上人試心經請度牒



般若無修智力充。本來生佛體皆同。光明豈受根塵
障。透脫從教識陰籠。童壽譯時追閃電。觀音行處捕
清風。好參 上國諸尊宿。乞取微言為解矇。


送纘上人試圓覺經請度牒



大光明藏絕周遮。覿面相違數似麻。四病頓除金出
鑛。三期纔立玉添瑕。幻生幻滅漚歸水。全放全收客
到家。接得靈符懸肘後。安心不必更求他。


示悟維那



衲衣高擁觜盧都。誰識今吾非故吾。興化果能行正
令。克賓端不墮邪途。堂前饡飯香雲合。袖裏金槌膽
氣觕。一擊虗空成粉碎。等閑扶起老臊胡。


示林侍者



香林逸軌尚堪追。好語潛將紙襖書。溫栗有常含石
玉光明不定走盤珠。撥來焰焰波中火。驚出雙雙樹
杪魚。鬬勝有時還鬬劣。趙州元是一頭驢。


追悼宗寄



寄子生身五五年。志專探教亦窮禪。觀心每恨多癡
鈍。數息深期減睡眠。力疾口常宣玉偈。臨終眼獨覩
[006-0441b]
金僊。因思白髮栽松事。不覺孤懷為悵然。


示智圓



學道無師枉用功。動為多是辱宗風。未能了念惟專
靜。先且懷疑怕落空。提語話頭須切切。對人閧口莫
匇匇。老僧豈是閑饒舌。要逼生蛇化活龍。


七言絕句



示雲禪人



雲門三句無指示。洞山五位絕安排。衲僧踏著踏不
著。十二街頭破草鞋。


悼一庵和尚



大梅巳入輪回去。落日空悲一聚灰。知向誰家作驢
馬。皮毛脫却又重來。


次韻題高齋



高齋寂寂俯清池。瓦鼎香浮十二時。天曉定回松下
石。蘚痕青上布伽黎。


贈帽工



諸人頂𩕳一著子。結角羅紋總自由。是聖是凡都蓋
却。當陽提起價誰酬。


遠庵



杳杳柴門盡日開。遊人多是半途回。趙州脚踏四天
下。千古輸他落賺來。


病中答紹滅宗



討得入頭身始穩。賣無寸土立家風。溪邊石女初懷
孕。兩𩯭垂絲草木中。
[006-0441c]


次韻。答淨慈蒙堂安西堂



萬緣脫去湯鎔雪。三界空來風卷煙。門外輪蹄如鼎
沸。短衣勃𡨔自深禪。


悼實庵和尚臨終握拳枕額憑几而逝



口有雌黃眼有筋。輕輕觸著便生瞋。拳頭作枕且高
臥。無復攔胷去築人。


寄仲邠和尚



屋角松聲吼怒濤。夢魂幾度泛漁舠。金鈎不在纖鱗
上。直入滄溟釣六鰲。


寄定水見心和尚



定水無波浪拍天。源頭來自普通年。龍睛鶻眼河沙
數。浸得渠儂鼻孔穿。


寄清涼靈谷和尚



倒跨金毛師子子。五臺山頂逞全威。文殊作閙喧天
地。不向機先展大悲。


寄妙庵首座



黃獨煨來可療飢。心如墻壁眼如眉。趙州去後參尋
少。有箇拳頭豎向誰。


禮秋江和尚塔



活葬松巖二十年。眼睛鼻孔尚依然。我來欲起那伽
定。石火光中話別傳。


示綿工蔣生



當陽華擘從君看。長短臨時任放收。翻轉面皮輕打
疊。灼然不露一絲頭。
[006-0442a]


松巖雜言十首



卜得巖居絕四隣。得安貧處且安貧。一條壞衲重重
補。提起知他重幾斤。


石門關外天梯險。𢬵得身心到不難。為報五湖雲水
客。好來於此共躋攀。


自古深山虎豹多。擬心降伏便成魔。大慈悲種知人
意。白日庵前引子過。


念念無生自入微。瓶中米盡腹中饑。夜深月下敲門
急。道者蕉溪托鉢歸。


草木煙霞提正令。貧僧何用苦丁寧。闌干獨倚無言
說。池面儵魚聚首聽。


跏趺默數鼻中息。始促須知久自長。日晚下牀行一
轉。石罏燒過幾行香。


心無可了何須了。道本無成作麼成。野性好為泉石
伴。隱居不是為逃名。


閑到心閑始是閑。心閑方可話居山。山中賸有閑生
活。心不閑時居更難。


山中十日九日雨。樹頭青子落不住。白犬尋蹤入草
間。驚起竹鷄飛上樹。


秋旦陰陰電光閃。起洗沙鍋煑藜糝。細撥罏中火種
無。隣寺疎鐘隔重崦。


簡藏主冒軍旅訪余於安巖避地贈以二偈



慈明易服見汾陽。不憚區區道路長。顧我老年無伎
倆。遠來莫是欠商量。
[006-0442b]


相別相逢眼似眉。臨岐不必更針錐。手中拄杖須牢
把。箇是扶桑第一枝。


寄法姪衍斯道除建元



二妙林間五色鸞。赤霄終見散飛翰。藤州事業非難
繼。況是胷中宇宙寬。


示忠藏主



從空放下無一物。不見從空放下人。若道有人能放
下。保君猶未透金塵。


示法姪選大用



以法說法無別法。以心傳心無異心。妙德空生元不
會。狸奴白牯是知音。


贈鍠侍者



每憶金鸞善侍者。手頭機用妙難窮。等閑拈出一塊
石。疑殺翠巖真點胸。


次韻寄左庵大梅山閱藏經



日讀經兮夜讀經。眼光直與月爭明。有時不受諸天
供。饑食松華骨也清。


紙帳次忍庵和尚韻



從今不怕惡風吹。一片寒雲四面垂。幸自明明還白
白。休來裏許撒真珠。


朽庵為道場竺芳和尚作



風鎪雨蠧虗朴朴。梁棟曾無半寸堅。不是捨身𢬵命
者。敢來屋裏放頭眠。


送珠上人游江西


[006-0442c]


清水白米淛間有。拈來粒粒是真珠。不知何處有糠
粃。又覓江西馬簸箕。


贈翠巖一侍者



一夏東語與西話。紙衣抄得甚分明。入泥入水翠巖
老。落盡眉毛不再生。


寄佛隴本初和尚



石罄晨敲雨後天。箇中音響最清圓。十方世界無行
路。方有人來續正傳。


贈朗性天



自驗不疑含石玉。求人指證躍罏金。虗頭伎倆消磨
盡。真實無過一片心。


題華亭船子接夾山圖



踏翻船子去。早是兩塗糊。今日師資別。無言看𦘕圖。


送心上人禮大梅塔



即心即佛投崖虎。非佛非心落網禽。莫把炊中容易
展。丈夫膝下有黃金。


寄無相居士宋學士



語言渾不涉離微。抹過雲門顧鑑咦。伸出玉堂揮翰
手。倒拈禿帚𦘕蛾眉。


送彥上人游金陵



參禪只怕路頭差。不是成家便破家。若見金華宋學
士。為言鐵樹也開華。


寄翠山頂長老



行處要教機路絕。說時莫遣意根生。如來大寶華王
[006-0443a]
座。不比尋常黑木棚。


示禮寶陀僧



屋裏有觀音。便被觀音惱。咄哉大丈夫。爭似無事好。


示器維那



叢林法戰尋常事。棒了如何又罰錢。興化雖能行正
令。便宜落在克賓邊。


送序維那遊方



當年臨濟參黃檗。背後攙人有睦州。今日幸然無此
作。不妨隨處賣風流。


示慧惺



行脚見人須帶眼。著衣喫飯要知時。百年壽命一彈
指。急下工夫也是遲。


示師孫遠謨



真實語汝須信取。出家大事非小緣。莫學瞎驢趂大
隊。祖師衣鉢要人傳。


題䟦



題竺先頌後



余初作竺先號頌。或謂是贈偈。非號頌也。余生平好
聞過而改之不吝。故重作竺先頌。夫吾宗所謂頌者。
宜借事顯理。曉人心地。使理事混融。純一無雜。有如
醒醐之味。薝蔔之香。使人鼻舌。略經觸受。落不通乎
心。暢乎四體。灑然清爽。豈若世書。所謂美盛德之形
容而巳哉。宋季咸淳間。諸尊宿凡寓興贈別。及申咏
字號之類。皆有頌。以四句為準。其作至精。假使滅去
[006-0443b]
名目。而其義自昭顯。猶省題詩。自非契證深密。傍通
墳典。取之左右逢原。用之頭頭合轍。而託此以吟暢
玄旨者。不能也後之為者。既不知所宗。又尠才學惟
務雄快。直致以矯咸淳之習。或得理而遺事。或得事
而遺理。甚至事理胥失者有之。不察已病。反輕議先
輩盛作。如見之即揚眉哆口。為侮慢態。若將凂焉。間
遇當世有超越格量。稱性而說者。視之茫然莫測。必
指以為非。而欲牽引證據。誑誘新學。則又曰咸淳所
製如彼。而今所為反是。吁甚矣其矯亂也。余每不愜
于中。茲因再作竺先頌。故故發余之緒言。而備書之
于後。識者毋誚焉。


䟦高峯上雪巖書



吾宗從上以來。授受之際。如疾雷破山。霜弓劈箭。豈
容擬議耶。高峯初見雪巖于北㵎塔。纔問訊便打。不
妨露出向上爪牙。又於天寧一問一答。至於無理可
伸處。正好與勦絕命根。使其作箇灑灑落落漢。當時
不合放過。反為露布葛藤。致使坐在死關中。無出身
之年也。今觀此書。歷敘得失。告之於師。自有不可得
而巳者。豈得以常情淺識。而測之。甞聞雪巖住仰山
時。因事到杭。寓於靈隱。得得遣僧登天目。招之相見。
恐因此書而發耶。而高峯巳立死關。不復出山。僧反
命。故雪巖有檐板漢之語。余謂設使高峯聞命。翻然
出山相見。必有三日耳聾之禍。既被他把定雪巖計
無所施。惟道箇檐板漢。亦喪車後藥囊爾。雖然且道
[006-0443c]
雪巖此語。是肯低不肯伊。有授受無授受。試甄別看。


題大慧和尚真墨



妙喜老祖在宋南渡時。其門庭峭峻。如德山臨濟。慧
辯汪洋如南陽大諸。一時賢士大夫。有志於此道者。
莫不願登其門。而受䇿勵也。況衲子乎。居常與學者
曰。我者裏說蚌蛤禪。開口便見差珍異寶。蓋其得處
穩實。說處諦當。如風行水上。自然成紋。豈涉情識計
較。以文字語言。尖新縝密。為誇詡哉。謂余言為未信。
請以此帖觀焉。


題重刊十規論後



十規論者。乃曹溪下第十世。法眼禪師所著也。禪師
自見地藏。得指訣後。開口動舌。無非與人解粘去縳。
且如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答云。是曹源一滴水。
又僧慧超問。如何是佛。答云。汝是慧超。與麼設施。恰
似炊鐵釘飯。煑木札羮。要飽天下之饑人。直是教他
無下牙處。豈肯以文身句義。係綴於人耶。斯論之作。
蓋欲藥當時宗唱瘖鬱之病。亦不得巳而為之爾。或
謂師契證穩密。知見宏博。故託此以拋擲其文章辯
論者誤矣。元丙戌歲。南屏悅藏主出此文。甞命余書
之。鏤版于徑山寂照塔院。逮徑山遭兵火。版亦隨燼。
今台之委羽旻上人捐已資用。舊所搨本。重為刊行。
而屬余題其後。余諦觀嚮日弊畫。正如昔人見夏口
甕中之像。瑯琊梁上之書。真隔世事也。吁而今而後。
讀斯論者。果能察已病體。禪師之心。而肯服其良藥。
[006-0444a]
不亦善乎。


題高上人書小字金剛經



天台鏡禪人。示余高上人。手書小字金剛經一卷。縱
不過三寸有奇。橫足四寸而巳。驟觀之。如蚍蜉聚腥。
熠熠浮動。不知端倪及靜慮諦觀。尋其行布。究其文
句。凡一字字。明明歷歷。無半畫之訛。想其運指行筆
之時。得大自在。不啻擘窠大書也。蓋嘗論人心之精
妙。超越限量。固不可以大小議。苟非存養純一。圓融
無間。又安能以大為小。以小為大哉。上人平日存養
圓融之力。於此見之矣。或謂莊生言。棘端之刻猴。堂
下之斸輪。宜與此經並按。是則固是。但恐管城子。未
肯點首爾。


題無準書浮山遠錄公語後



昔玉山癡翁凡有學者求警訓。往往伸紙綵墨作斗。
方書般若心經及古德語以酬之。於紙尾。惟記年月。
署已名而巳。更不別加一字。蓋其與佛祖同一舌頭。
同一宣說。貴在控人入處。實不在馳騁翰墨。且與古
人述而不作之意合。今觀正續老人手書。遠錄公語
一通。既無名䘖可考。竟不知為何人作。恐因讀其語。
適然有磯激于中。不覺形諸毫楮。以示學者。此亦玉
山述而不作之意也。玉山見曹源正續見破庵。二人
乃法中昆季。其所施為。必有講習而然。豈徒然哉。


恕中和尚語錄卷第六
[006-0444b]



鎮江府普照禪寺住持法姪比丘文暐拜書。

No. 1416-B


天台空室慍禪師行業記


大矣哉佛祖之道也。以心傳心。至唐之大鑑禪師。支
分派別。衍於五季。盛於宋。微於元。元崇禮剌麻為帝
者師。禪剎相望。鐘鼓之聲不絕。豈微也哉。蓋學者惟
見夫位高譽隆。而傾動遐邇者。則嚮風而至。願受法
不暇。而不知得曹溪之正味者殆寡。是不免為有識
者之長太息也。天台慍禪師居叢林中。必慎擇所從。
果以正法眼藏。躐諸祖之埒。輯諸祖之緒於千載之
上。以啟廸盲瞶。豈非橫絕於天下者耶。師諱無慍字
恕中。別號空室。台之臨海人也。族姓陳氏。父壽母林
氏。師生七歲。入鄉校。所讀書不煩再授。年未冠。白父
母自願歸沙門。往徑山依寂照端公薙落。受具足戒
於昭慶律寺。明年謁淨慈靈石芝公。又明年造鳳山
楊墳。見一元靈公。靈公得方山寶公之傳。造詣深遠。
師扣問法門細大事至詳切。既而歸徑山覲寂照公。
公命居擇木寮。時徑山為四方衲子淵藪。師每出所
長聲譽日著。後東游四明。見太白砥公。典藏鑰居十
載。偕木庵聰公。大宗興公。往台州紫籜山。謁竺元道
公。以看狗子無佛性話未破。問公纔開口被一喝。師
[006-0444c]
大悟。直得通身汗下。因進呈一頌云。狗子佛性無。春
色滿皇都。趙州東院裏。壁上掛葫蘆。公乃發笑曰。恁
麼會又爭得。師拂袖便出。間與同參聰公興公等語
及向上事。師曰。此事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決不在語
言文字上。我輩若不遇者箇老和尚。幾被知解埋沒
一世。公等設有把茅蓋頭。當不忘所自逮。三人出世
拈香。果如所言。踰一歲。復還天童。古鼎銘公主徑山。
遣弟子招師歸蒙堂。商確玄旨。且以為學者矜式。故
參請者眾。閱五六歲。以兵難航海。還四明。性不喜出
世。僅兩住山。皆甫及三載而退。先主明之靈巖。時夢
堂噩公住瑞龍。覬師為寂照嗣。師曰。素志有在。不可
奪也。一香遂為紫籜道公拈出。重得法也。後主台之
瑞巖。既至室中示眾曰。穩坐家堂。因甚主人翁不識。
掀翻大海摑碎須彌。平地上因甚擡脚不起。眼光爍
破四天下。自家眉毛落盡。因甚不見。前後下語者多
不契。其機鋒峻拔。蓋若此。學者方景從。竟謝事入松
巖孤坐。松巖乃秋江湛公隱處也。在萬山之巔。人跡
罕至。師至悉謝遣徒御緘一書。寄寺眾。眾發緘。乃退
院上堂語也。皆涕泣。抵松巖固請還寺。師堅拒不允。

天朝之洪武七年夏。日本國主。遣使入貢。就奏請師
化其國。以水晶數珠。峨山石研。以為請師贄禮
上召師至 闕下。師以老病辭
上閔而不遣。留處天界。天界全室泐公延致丈室。時
[006-0445a]
金華宋公景濂方在翰林。遇休沐日。必訪師。劇談道
妙一時朝中賢士。靡不敬慕。是年冬。奉
詔東還。宋公既為序其語錄。別後復寄詩見意。十七
年。其弟子居頂住鄞之翠山。迎師就養。四方之扣謁
者無虗日。金齒大理僧在京師中。聞師名。特入翠山。
踰五十人拜牀下。各求偈語而去。一日忽遘微疾。僧
問疾者至。師惟力談禪。病勉以祖道自重。無一語及
世間相。索筆書偈云。七十八年。無法可說。末後一句。
露柱饒舌。咄。端坐而逝。實洪武十九年丙寅。七月十
日也。壽七十有八。臘五十有九。遺命我死世俗之禮。
宜一以屏去勿行。惟闍維後。煆骨散水竹間。以表無
常。居頂念師逮老。弗寧厥居。及住山迎養。又以事殷
早暮闕侍養禮。煆骨之命。其敢守乎。乃購翠山常住
山地若干。畮於唐嶴之原。以是歲十二月十有五日。
奉骨窆焉。建石塔其上。師天性純粹端慤。恒以謙抑
自持。進道若不逮。修德若不足。處心尤仁恕。見學者
有尺善寸長。輒喜見言面若已出。誘掖獎譽。殊篤。冀
其有所成就。裨益法門。苟有過事。無大害者。未嘗怒
責。見英氣者。恐直言之難受也。乃歷舉前言往行告
之。俾其潛消默警。故四方衲子。愛敬如慈母。然遇法
門有叛教背義事。必面折之不少貸。師自少至老。手
不釋卷。凡內外典。靡不該博。發為文章詩偈。必追及
古作。輒為人傳誦不巳。暇則端坐寡言。衲子請求法
語禪偈。掇筆揮灑若神。各副其意。不欲久留滯也。自
[006-0445b]
奉至清約。其進也。分所得者悉無所取。其退也。凡素
所給者。罄無所携。其敬師待友之意殊汲汲。若寂照
公在日。師奉之惟謹。每侍立至二三鼓。不命之退不
敢退。洎公沒。冒大寒。書語錄。手成疾弗顧也。又求黃
文獻公銘其塔。若同門法屬一庵如公住保福時。有
院僧素䘖公。適有童子野死。僧賂其父誣如公。公被
逮獄中。師將代訴於部使者。又請法門之有力者援
之。乃得釋。一庵示寂後。又掇集其可書者。求名公記
其事。餘則類如此也。閑居雖以道自娛。見大法陵替。
人材淪落。每切切焉憂之。形於言色。平日著述。有二
會語若干卷。偈頌若干卷。重拈雪竇拈古一百則。續
頌大慧竹山頌古一百一十則。山庵雜錄若干卷。淨
土詩一卷。凡外學著述。皆不存藁。斯道聞師之令名
為最稔。嘗兩造翠山。請見觀其氣象。聽其言論。讀其
著述。與居頂所求行業記事實無少異。不揣蕪陋。為
銘之曰。


河之盈也。有時而澌。道之隆也。有時而微。佛者之盛。
莫盛於元。道則微矣。師日嘅焉。尋隱訪幽。心證紫籜。
脫略天地。震動河嶽。嶽不為高。河不為深。高深者師。
橫絕古今。曹溪之水。復引其流。流之弗替。維師之休。
洪武戊辰歲。九月既望。四明山人烏斯道撰。


送心泉毖上人謁


空室和尚


參禪第一要知宗。四海惟聞老恕中。白日青天轟霹
[006-0445c]
靂。孽狐妖魅盡潛蹤。


金華 宋濂 再拜


天台空室慍禪師行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