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181 續原教論-明-沈士榮 (master)



原教論序



夫情智相違而後有教識趣相違而後有辯故分別
是非所以立教不辯何以明理哉昔人欲理之明乃
設難以為問答使讀之者了然不疑今儒者疑難於
佛必當辯之所謂立教明理也昔諸佛出世諸大菩
薩化為外道各執異說問難於佛如來乃破其邪執
立如是義說如是經則諸教皆由論辯而起也若唐
宋大儒各執所見疑難於佛毀訾排斥或有甚焉亦
或菩薩化身儒門故爾相違使有以辯之以彰至理
歟果亦未造佛之閫域實有所疑歟自是以來數百
年間以儒名者之於佛教或為敬信或為非議毀讚
不常是非莫辯使至道不明誠可悲矣士榮自知愚
陋所學不及先儒之萬一又未得吾佛證入之門伏
念二教之相違久矣而智者則默然而不為之辯坐
視求學之士循習舊聞或生誹謗喪內學之家珍傷
名教之根本故不自揆度輒以其所非斥之言具錄
于前為之辯解于後著論三篇解五篇辯六篇通十
四篇原其異同謂之論釋其疑惑謂之解明其是非
謂之辯理學君子幸決擇而去取焉固不礙於聖賢
之學也時。


洪武乙丑季夏上弦建安沈士榮謹序










[001-0317b]


續原教論篇目




* 卷上

* 原教論
* 觀心解
* 內教外教辯
* 執跡解
* 儒者參禪辯
* 論禪近理辯
* 作用是性解
* 卷下

* 名儒好佛解
* 自私辯
* 莊老異同辯
* 錯說諸經解
* 較是非得失辯
* 三教論
* 諸師人物雄偉論




[001-0317c]
續原教論卷上
翰林院待詔建安沈士榮著


原教論



論曰人之為類不同故聖人立教不一此教之跡所
以異也然為善不同同歸於治窮其至玅不出一心
此教之理所以同也此心也此理也天下未嘗有異
也跡之雖異若推而極之必當致其同也且聖人之
生豈擇中國之與他方哉至於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亦莫不有上智者出出則各隨其品類順其土俗以
行其教化良由為類之不同故教跡不容於不異也
流之獘紛爭違忤執跡迷真宗旨訛謬可勝言耶
若得本忘末不為跡之所惑研窮心性之原直趨至
善之地則殊途同歸無有彼此之間矣原夫四海之
內不啻數千萬國民俗不同不啻數千萬類隆禮義
者稱中華近禽獸者為夷狄因其識見有大小正偏
之殊故其為教有淺深權實之異隨機順俗者為權
為淺得本窮源者為實為深跡之異者如百川理之
同者為大海順俗之教不過行於一方窮源之道乃
可被於萬類智者不局於一方之權淺必求理之極
致以造乎實行甚深之地此教於是乎明矣夫立教
之道豈易言哉所以然者聖人將取信而後立教非
有證驗不敢自為說也夫子嘗曰鳳鳥不至河不出
圖吾巳矣夫且畫卦明疇聖人豈不能哉非有河圖
洛書之證則道統之源無自而來矣又曰夏禮吾能
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無所
證而言之則疑惑者眾而諍論起又何取信而行之
乎故陰陽造化之理三網五常之道聖人得以備言
者賴其文有證而信者篤行有驗而教化成今之經
傳巳顯然矣唯變而不動之性死而不滅之心以理
推之則可知欲詳言之則無證必待吾佛之書而後
[001-0318a]
明矣或有儒者徵諸夫子之所未言而佛言之於是
驚疑惑亂詆毀排斥終莫證其理之所從出徒自蔽
而巳矣然詆之為寂滅者非佛說動而不變之理斥
之以亂倫者乃權跡流獘之末故佛之徒聞之帖然
而不怒默然而無辯知理在人心信者自悟不可誣
也跡流於世久則必獘孰為吾累哉是心也變而無
動死而不滅斯理之明昭如皎日且安得而自蔽歟
若人識此心悟此理在儒為真儒在僧為聖僧矣心
昏理迷莫之所往本之既失諍論復何益哉今儒者
或謂人死即滅亦無輪迴再生之理甚非聖人之意
易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精靈知也氣形氣也二者
合而為生魂即精也游往也靈知去則形氣變二者
離而為死原其始則精與氣合而生反其終則精與
氣離為死死而不滅則有鬼神故知鬼神之情狀死
生人鬼之道若陰陽晝夜日月寒暑之往來誰能自
滅同於艸木乎或言人物但稟氣而生不知精魂為
靈知也但氣無知則艸木而巳豈可謂人歟人之神
曰魂睡則為夢即有知之心耳或謂魂為氣氣非有
知也若視聽言動皆曰氣之所為必由心帥之以應
事是亦精與氣合而為用也豈可謂魂為氣乎庸常
之人素無修心養性之功一隔生死不復知有前身
之事是不足以為證故聖人不及詳言也蓋儒者志
在排佛故作人死斷滅之說以破生死輪迥之論不
知反違周孔聖人之意甚則撥無因果廢滅天理以
造物歸於無知善惡皆無果報至若仁夭暴壽敬慎
蒙禍淫泆獲福小人僥倖君子無辜不明前因曲為
之說理則不通障正知見惑亦甚焉今略以此一端
辯之餘說自當解矣但比丘之法以出俗離倫斷煩
惱生死為對治凡夫貪著之病此小乘權教有沈空
滯寂之偏故復立大乘菩薩教以破斥其非何待儒
[001-0318b]
者譏其寂滅耶然佛之為教自國王大臣長者居士
以至天龍鬼神一切品類佛皆隨類化身說一切善
法究竟皆至如來之地非但出家一門之為至也又
何待儒者譏其權跡為無父無君以亂倫哉況此土
乃南洲東隅偏近東海三界隔別人鬼異途至於因
緣果報無以為證故夫子未及詳言者必待中土聖
人之教始盡其義中土者中印度之地東西去海遠
近得中古今諸佛咸降生於彼佛生之時三界相通
幽明互現凡佛言教一一可證舉三世則知因識果
立諸教而究竟佛乘乃能法被十方化行萬類所至
之處教文義理咸出彼教之上莫不歡欣踊躍信受
奉行自漢以來經書迭至究其指歸誠所謂窮心性
之原入至善之地者也又非但文字而巳至如日月
雲霞飛潛動植色聲香味而咸臻玅理此教之體也
得失違順生死苦樂事物遷流而常住真性此教之
相也文音語默食作動息威儀典章而隨機普應此
教之用也具是三者其道大行矣孰能排而毀之拒
而絕之乎智者體吾佛之理觀孔子之道性理之學
益加詳焉而勸善戒惡之文尤為緊切大有功於名
教豈可自生違背蔽吾心之良知也哉。


觀心解



晦庵先生曰佛有觀心之說夫心者人之所
主乎身一而不二者也為主而不為客命物
而不命於人故以心觀物則物之理得今復
百物以反觀於心則是心之外復有一心而
能管乎此心也聖人之學本心以窮理順理
以應物蓋如此也○又曰佛氏之學以心求
心以心使心如口齕口如目視目其機危而
迫其途險而塞其理虛而其勢逆蓋其言雖
若有相似者而其實不同蓋如此也然非審
[001-0318c]
思明辯之君子其孰能無惑於斯耶。


解曰心詼萬法法徹心源至理難知觀心斯得故世
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
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蓋人由迷此
心體不知返求外為六塵所惑內生沈掉二病是以
局促無知偏僻異見唯佛如來返觀此心頓悟本性
成等正覺故於世間無量百千法門出世無量百千
法門莫不洞明無礙廓徹無違故號三界大師十方
慈父今儒者尚不自識本心豈能以心觀物哉所謂
人之主乎身一而不異者即今出入六根緣染之識
神也命物而不命於人者即取著六塵而妄生我相
者也以心觀物則物之理得者即周遍計度似是而
非如夜見枯株疑以為人之類蓋不識自心則其本
巳失安能觀物明理哉其所謂今復百物以反觀乎
心者如古德云境無心外境見境即見心是也其所
謂則是此心之外復有一心而能管乎此心者非也
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一心尚無豈復有二哉吾佛
之徒本無如是之見也又謂聖人之學本心以窮理
順理以應物唯此言得之矣但儒者錯解其義耳虞
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心
學之源也人心妄想也由執著顛倒故危道心天理
也非思議之所能及故微精者不昧一者不雜由無
思故不昧無為故不雜乃能盡其至誠固守此中道
也中者即中庸之中在心而不在物在內而不在外
子思所謂喜怒哀樂未發者是也子思但以情識未
動即是中義與吾佛一念無生之理相近止欠悟耳
儒者釋中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乃巳發中節之和
也便違子思之意矣蓋喜怒哀樂未發之時無有形
相可見豈有偏倚過與不及之事乎又分釋曰未發
之中不偏不倚巳發之中無過不及亦非也子思未
[001-0319a]
嘗指巳發為中此又擅改經旨者焉及解允執厥中
皆曰巳發之中是儒者不知中之為義而妄釋之也
君子時中者言守此未發之中心常不妄動也子曰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
亦中和之義也由無思無為未發之中精一固執則
寂然不動故能感物應機而通變無窮矣若此可謂
本心以窮理順理以應物者也若未能造思慮未發
之時終不識心之本體如是之人聞無思無為寂然
不動之說則茫然罔措且不知聖人之道何所謂中
不識聖人之言則曲為之解曰聖人無心則釋曰無
私心曰聖人無為則釋曰無所作為是皆以有心有
為度聖人也且得罪於堯舜周孔矣何謂佛哉彼既
不知觀心之玅徒欲以遍計之妄心觀物以窮理譬
如塵鏡未磨水漩未止擬求鑒物未之有也是不知
此理在內惟務外求故學解益多去道益遠矣唯吾
佛觀心之道不住六塵頓息思慮了悟本性名為反
觀水潦和尚有云如來百千三昧無量玅義今日被
我一毫端識將去了此反觀之玅也一日觀心證理
則天下萬物萬事之理皆貫通焉夫子亦曰一日克
巳復禮天下歸仁焉則亦求其在內者矣今儒者未
嘗用力於此輒妄議之謂以心求心如口齕口如目
視目其機危而迫其途險而塞其理虛而其勢逆者
鳴呼其可謂迷之甚矣楞嚴經云吾見之時人皆見
吾之見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地以心求心此
語明矣若思慮未息生滅宛然若見若聞皆為塵相
須是離聲離色聞見常真即是見吾不見之處真聞
真見全顯本心愚者自生迷悶故有如是顛倒果能
審思明辯於此必有得焉譬如百鍊真金又何憂火
試者歟以心使心吾佛本無如是之說也。


內教外教辯


[001-0319b]


或問晦翁曰只為佛從心上起工夫其學雖
不然卻有本儒者只從言語文字上做有知
此事只做一場說話過了所以輸與他答曰
彼所謂心上工夫本不是卻勝儒者多○程
子曰釋氏之學於敬以直內則有之矣義以
方外則未之有也故滯固者入於枯槁疏通
者歸於恣肆此佛教所以隘也吾道則不然
率性而巳斯理也聖人於易備言之又曰佛
有一箇覺之理可敬以直內無義以方外其
直內者要之亦不是○晦翁曰今說求放心
卻似釋氏說入定一般但彼到此便死了吾
輩卻要此心主宰得定賴此做事業所以不
同○因說程子耳無聞目無見之說答曰決
無此理釋教云塵既不緣根無所著反流全
一六用不行蓋他意謂六根不與六塵相緣
則收拾六根之用反復歸於本體而使之不
行顧烏有此理。


辨曰教有內外不同故造理有淺湥之異求之於內
心性是也求之於外學解是也故心通則萬法俱融
著相則目前自昧鳴呼外求之失斯為甚矣今儒學
之獘浮華者固以辭章為事純實者亦不過以文義
為宗其視心學則皆罔然也宋之大儒湥知其病又
知吾心上工夫為有本是當敦本抑末以斥其言語
文字之非可也而復以心上工夫不是何自為矛盾
歟本既不是何謂卻勝儒者乎此其不能窮心學之
理於吾佛之道湥自惑亂而不能取決也觀伊川之
言亦然夫既愍吾道為有內無外矣果能以內為本
得本何憂於末哉繼言枯槁恣肆又愍吾教之隘是
未見其大者矣既曰佛有覺之理為敬以直內復云
要之亦不是皆反覆自惑之言豈真知此理者哉若
[001-0319c]
率性之說亦不出吾心上工夫必取證於易易乃心
上之玅理先儒不窮本心之體遂不明良知良能之
所自出謂有氣而後有知乃推性命之源於氣指性
為氣中之理以氣循理為道故隨事隨物以明理不
知天地人物形氣皆生於覺性之中而吾之本心玅
明遍照巳在思慮未發之時若有得於此即時中之
義也失此不能少存於內徒追求於事物之末謂之
義以方外豈有是哉取證於易者易言至神至聖皆
指不可測不可知之地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又以
無思無為為感通之本則易所證固非外矣中庸曰
中者天下之大本故存養於不睹不聞之間以無聲
無臭為至則率性之道果在外乎昔者聖人皆以內
學為本而推其用於外後世文儒務外遂不知有心
學之源乃以學解為事唯宋河南之學始言性理而
有實踐之跡然但知心之用而不究心之體遂不知
養未發之中又昧太極之理在兩儀未判之先或以
物理為性理故本末體用於是乎不明而堯舜周孔
之道微矣又或以孟子求放心比釋氏入定者非也
若小乘之定固以灰滅更無求放心之意佛乘之定
即動常寂何用求放心耶其謂到此便死了則說法
度人者又復生耶不知佛所謂定只是妄念不起而
應機接物允合其宜儒者莫知此境輒妄議之又解
反流全一為收拾六根之用反復歸於本體而使之
不行非也若人不緣六塵無所染著反觀自心明明
不昧寂寂常知名曰圓照即了悟之地非學解能到
悟則謂之內解則謂之外此內教外教所以不同也
儒者專用力於外凡知解所不能及者不復窮究故
不知允執厥中之道天理流行之處皆在思慮不起
物欲淨盡之時踐履雖專終不入聖人之域矣蓋因
疑佛氏之跡為無父無君遂不究盡其說使孔聖之
[001-0320a]
道不明乃毀佛之過也惜哉。


執跡解



程子曰釋氏之說若欲窮其源而去取之則
其說未能窮固巳化為佛矣只且於跡上考
之其設教如是其正果如何固難為取其心
而不取跡有是心則有是跡○晦翁曰伊川
所謂只消就跡上斷他便了他既逃其父母
雖說得如何道理也使不得如此足以斷之
矣。


解曰德山云窮諸玄辯似一毫擬於太虛竭世樞機
似一滴投於巨壑誠哉斯言也今人欲以文字學解
著述經書以窮佛理不過增益知解終不能入法性
之海唯法華開權顯實乃明因緣譬喻等文皆非實
義實則非言詞思議之所能及也故不退菩薩且不
能知況世智乎而程朱大儒涉獵佛書不究其旨乃
以其跡斷之其不信也宜矣程朱氏既往今之學者
惑焉乃為之解昔釋迦世尊逃父母捨王位逾城出
家毀形壞服取異當世以名教論之以為不忠不孝
無父無君者是大不然且輪王七寶之榮天帝五欲
之富泰來運合賞閱暫時報盡沈淪悲哀永久此有
漏之因暫處人天心生貪著惡業便起不久當墮惡
道如來於寂光土中佛眼所照見諸眾生輪迴六趣
長劫受苦於是發大慈悲假諸方便降神母胎八相
成道上救君父下濟眷屬以及一切眾生出離生死
苦海俱登菩提彼岸其為功德廣大難量豈可執其
方便權跡妄生誹謗者哉今以譬喻更明此義譬如
有一長者財富無比止有一子鍾愛甚篤子亦至孝
省視無闕并諸眷屬顧念莫捨凡有所適必與之俱
而此長者依海而住船舶甚多僮僕無數採取珍寶
往來海上他日長者欲適他國遂以巨舟載其眷屬
[001-0320b]
經泛海洋復逾歲月檣櫓柂櫛各有損壞船之根底
亦有罅隙若值風濤將見沈溺其子有智察知斯事
又知其父別有堅固大船尚在他岸所乘之舟人物
繁重意欲往彼不可速去設以此難告於父母請往
取船知必不許其餘僮僕不堪所使亦不知彼大船
所在其子有智密思方便不告父母夜半逾出將二
童子駕一小舫疾行至彼既得大船心甚安穩天色
且明父乃覓子忽聞逃逝驚泣嗟怨四望求索連日
不得方擬行舟風濤大作檣摧柂折漏水入舟大眾
恐懼知必沈溺爾時其子駕彼大船乘風而至甫及
敗舟急扶父母及諸眷屬數千百人咸免溺死得以
全歸設若此子先作思惟我若逃逝使父憂惱是為
不可當全忠孝義同溺死為此至德與私自逃逝取
船救父孰為優劣儒者因疑其跡不究其道所以為
義者不過甘同溺死而巳豈不哀哉先儒不信生死
輪迥之說任運業識不計沈浮於佛出世之理重有
惑焉不知世間常道有出世之道具焉所以為大忠
大孝者非但服勞奉養而巳欲盡為人之道必當深
究佛道也其可忽諸。


儒者參禪辯



晦翁曰韓退之接引僧徒要他歸儒不過文
暢靈師惠師之徒皆破賴底僧及晚年見大
顛說得闊大勝玅自然不得不服人多要出
脫退之也不消得恐亦有此理也○又曰某
年十五六時嘗留心於此一日在劉病翁所
會一僧與語其僧只相應和了也不說是不
是卻與劉說某也理會得個昭昭靈靈底禪
某遂疑此僧更有玅處遂去叩問見他說得
煞好及去赴試便用他意思胡說試官被某
說動了遂得舉後赴同安任時年二十四五
[001-0320c]
始見李先生與他說李先生只說不是某卻
疑李先生理會此未得再三質問只教看聖
賢言語某遂將禪來倚閣意中謂禪亦自在
且將聖人書讀讀來讀去一日覺聖賢言語
漸漸有味回頭看釋氏之說漸漸破綻罅漏
百世。


辯曰佛之法門多矣東流此土者四曰講曰禪曰律
曰祕密皆大行於天下唯講與禪繼述尤多又為名
士大夫之所宗尚雖入門不同而證理則一專之則
有得兩可則無成若無思入講不能通貫諸經知解
參禪無由超悟至理故習講者觀諸經論文義玄微
苟不湥思莫能通解解終趨行乃絕言思能所兩忘
名為入位古德云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是
也參禪者則異於是唯單提直指不尚多聞但悟一
心萬行斯備故祖師云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
又云思而知議而解盡是鬼家活計必也六根不動
一念無生於此等時頓見本性了悟至理然後應機
接物自然頭頭合道處處圓通此參禪之大略也若
當時大顛和尚實與退之說禪退之豈能即悟至理
亦不過以名相開諭之而巳此晦翁所謂闊大勝玅
正名相邊事也退之若果悟禪則後來見識必當與
前不同其答張籍等書豈肯自為晦匿之辭既疑似
若此則胸中所見可知矣唐宋諸儒如白樂天柳子
厚蘇東坡黃山谷等雖曰參禪亦不過知解而巳非
徹悟者也至如裴休楊大年張商英張九成數人悟
則悟矣保養受持則又未可知也此段大事不是說
了便休必要在塵勞裏不埋沒了方名解脫中人昔
圓悟和尚得法之後在五祖演禪師會下最為上首
偶然流注不在即轉語參差上上根人專志此事猶
有未盡豈有身居名利之場又非果位菩薩安得不
[001-0321a]
失念者哉今儒者輕易論禪誠可歎也況朱晦翁所
遇之僧又非大顛之片必小有學解妄稱證得尚不
識禪為何事烏足為晦翁師問哉夫禪悟門也悟則
轉凡成聖轉識成智如斬一握絲一斬一切斷如礦
成金不重為礦豈有疑貳進退反覆生謗者乎且晦
翁弱冠之年未曾親見智人而杜撰參禪不出情識
境界若急與辯斥剪其枝蔓尚恨其遲此僧不能如
此便當歛手而退卻將昭昭靈靈引之此則偏務醒
醒認賊為子及其再來扣問添得知解轉多故云說
得煞好晦翁由是錯解禪意反將其說為應舉之資
久久破綻豈不宜哉晦翁如此保認是將禪為知解
邊事及見李延平遂有倚閣自在二說顯然生滅流
注議論橫生遂用心以著述為事其分別事理字義
最為詳盡至於性理未達道體之玅於是旁思熟慮
任情起見則去聖人之道為有間矣其論禪謂曹洞
宗說得細故法嗣中絕臨濟說麤枝大葉禪故久[這-言+袞]
此彊辯也按洞山密傳寶鏡三昧又勘辯諸方言句
有三種滲漏其所立宗旨漸涉知解而義路不絕正
是麤處以晦翁所見頗仿彿其影像是故謂之細臨
濟門風峻拔超情離見非上上根人一聞千悟者無
能窺其蹊徑正是細處晦翁於此罔然故謂之麤然
佛法流傳如乳益水水味漸多乳味自絕絕者非深
玅而絕也乃久而弊弊而壞事物之常也臨濟之禪
久遠非麤而能遠也蓋授受之際不苟與人見齊於
師方傳師旨故其法嗣皆佛門梁棟足以繼志述事
此其所以久遠而繁盛也儒者之論反之知其不識
禪也。


論禪近理辯



中庸序曰彌近理而大亂真晦翁云釋氏之
學與吾儒甚相似處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
[001-0321b]
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又撲落非他
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又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看他是甚麼樣見
識今區區小儒怎生出得他手宜其為他揮
下也又云此是法眼禪師下一派宗旨如此
今之禪家皆破其說以為有理路落窠臼礙
正知見今多是麻三斤乾屎橛之說謂之不
落窠臼不墮理路玅喜之說如此又有翻轉
不如此說時○問禪家說無頭當底話是如
何曰他說分明處卻不是只內中一句黑如
漆者便是緊要處於此曉得時便都曉得。


辯曰舉知解門則以為近理舉證悟門莫契其當機
不入悟階何由與辯如人遍身是病不知痛癢所在
則難治也今欲治其不治之病姑即其說論之如近
理亂真者譬莠之類禾必當辯其非禾石之類玉必
當辯其非玉其所謂甚相似者必似是而非者也今
舉而讚之竟未有以非之既未有以非之則不應以
近理目之不能辯其非真則不應以亂真斥之夫知
其識見之高愍小儒為其揮下則當詳辯其近理非
理之處亂真非真之事使學者了然知其謬妄何恨
真偽之不分也歟若如泛說以僻之何以服天下後
世乎此段偈頌乃第二門知解中意可以聞解信入
非契證門也故云有理路落窠臼若契證門如禪者
問答機鋒相接離言顯智離智顯體為人解粘去縛
其間間不容髮少有失機名為話墮若圓智相對機
如轉丸鍼芥相投昭如皎日豈可謂之黑如漆乎儒
者罔知其意隨語求解豈有曉得之理又禪門文字
性離思惟路絕意不在言唯機所適儒者於此罔措
乃云又有翻轉不如此說時尤為可笑雲門曰我若
一向舉揚宗教法堂裏艸須深一丈若向上事非但
[001-0321c]
儒者不會而僧門鈍置者多矣若諸宗匠肯為人說
義理邊事儒者必無疑謗然終不為說者吾解脫之
中無一字可得若有可得依前流浪逃逝又何益於
世哉論之至此豈但為儒者憂正為吾僧門之深憂
也嗚呼。


作用是性解



晦翁曰上蔡云佛所謂性正聖人所謂心佛
所謂心正聖人所謂意心只是該得這理佛
氏元不曾認得這理一節便認知覺運動做
性如視聽言貌思聖人則各有其理佛氏只
認得能視能聽能思能動底便是性不管橫
來豎來他都認做性最怕人說這理字都要
除掉了問釋氏作用是性曰便只是這性
他說得也是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
後可以踐形便是此性如彼說視聽言動底
是誰便是這個故其言曰在眼曰見在耳曰
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識者知是佛性不識
喚作精魂他也說得好所以直指人心見性
成佛他只要你見得言下便悟做處便徹見
得無不是此性也說存心養性養得來光明
寂照無所不遍無所不通唐張拙詩云光明
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一家又云實際理
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舍一法他本自說
得是所養者也是只是差處便在這裏吾儒
所養者是仁義禮智他所養者只是視聽言
動儒者則全體中自有許多道理各自有分
別有是非降衷秉彝無不各具此理他則只
是見得個渾崙底物事無分別無是非橫也
是豎也是直底曲底皆是非禮而視也是此
性以理而視也是此性少間用處都差所以
[001-0322a]
七顛八倒無有是處吾儒只是一個真實道
理他亦云惟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他只說
得一邊只認得人心無所謂道心所爭處只
在此吾儒說無不周無不遍他亦說無不周
無不遍然人倫上不能周遍更說甚周遍。


解曰大覺無思乃遍知於法界識情有著徒妄起於
塵勞佛與眾生本同一體但因迷悟見有殊途佛性
只在眼耳鼻舌之間玅用不離見聞覺知之際直是
一塵不受一法不舍名為直至道場頓見本來面目
今以生滅垢心起輪迴見翳目生花又求實花生處
徒勞分別妄費精神者也古德云中間此子淆訛處
千聖那能著眼窺真性現時若擊石火閃電光急著
精彩認得依前不是此處正是迷悟關子得則速證
真常失則速入塗炭楞嚴經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只如視聽言動皆真性發現若
無心體會即森羅萬象一鑑昭然此按指發光所謂
一念不生全體現也若說是性即是認著影子使毫
釐繫念瞥爾情生業相宛然仍前迷倒此舉心塵起
所謂六根纔動被雲遮也到此著力不得晦翁所謂
差處正是大疑惑也仁義禮智皆是就人事立名乃
事物軌則豈可謂本性便是此理本性乃一念未起
事物未形即是明覺之體若常覺不昧不為六塵所
惑養成聖胎佛門號曰如來儒者稱曰神聖只是本
無私欲純一之天理也以此應事接物乃可不思而
得不勉而中無為而成所以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
具之謂之智是無心於仁智而仁智由是出生也此
天理者未見仁智之名發之於外乃有仁智之用故
本性即是天理天理即是明覺非在外也若以五常
之理為性不可言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庸常之人
也情發未必中節豈能日用五常之理耶若以本心
[001-0322b]
明覺為性百姓曷常不覺哉然覺性在視聽言動日
用之間而不自覺常被塵勞所惑自昧其明故曰知
道者鮮矣由是言之周孔以上聖人亦皆以本覺為
性也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本性明覺在天地之
先兩儀未判豈便有仁義禮智之用及兩儀既判資
始資生萬物化成則此本性明覺之理乃遍於萬事
有五常之名也三代而上未有佛可名唯聖帝繼天
立極推本於天言人得此明覺之理於天故曰天命
之謂性性者言人皆以此明覺為體也率依此覺性
而常不昧謂之道修者即養其喜怒哀樂未發之中
也中者私欲未起之時純乎天理者也私欲未起則
無思無為寂然不動寂者誠也至誠無息故曰道不
可須臾離也繼之以戒懼不睹不聞之際不使隱微
之或動皆是養此未發之中常覺不昧故發為中節
之和則仁義禮智之理不待思而中矣斯所以為教
後章言誠者寂也明者覺也寂而覺曰天之道覺而
寂曰人之道皆修道之義也乃至大學之明德明命
皆是指此本覺之理我所謂佛儒者所謂天其體一
也如云即心即佛亦可言即性即天若如此體會相
去亦不甚遠但聖人得此理乃立世間治教之法吾
佛得此理乃立世間出世間解脫之法儒門但明天
人之道吾佛則明四聖六凡之道若盡天人之道則
可以趨佛道矣其於性理不悟則天人之理有所不
明又安能究佛氏之理乎其所謂全體之中自有許
多道理非也蓋全體之中無一物一事可見豈有許
多道理耶若謂發用處有許多道理有分別是非則
可安得以用為體乎言所養者是仁義禮智不知所
用者復是何物若言所養者乃未發之中道明覺之
天理發而中節者乃仁義禮智之用事物之當然豈
不明且盡歟孔子曰為仁由巳孟子曰由仁義行皆
[001-0322c]
巳發中節之用也蓋克巳復禮體也天下歸仁用也
由體可以發用故其要在明心禮也彼不知心體之
玅說為渾崙物事是不見明鏡止水之中森羅萬象
無壞無雜不生分別之心而妍醜了然安得有非禮
顛倒之事歟六塵不緣則私欲淨盡安得只有人心
歟夫周遍者佛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自遍周非
因修得儒者務用心觀物以求遍豈能周遍乎吾佛
於七情未發之時巳空其惡故惡自不生儒者於惡
念巳形之後擬欲斷之其用力固不同矣若有所得
則賢者之學宋儒有焉聖人之道未之或知也其差
者以有為之心為體故自見得有許多道理又各自
有分別有是非只此三有存之於心我相既立而卷
枝錯節膠固莫解不知天下事物之理變通不窮欲
以斯須之明造次之聰略加忖度若有得焉即自滿
曰吾分別詳矣是非辯矣人或異巳則曰我明識道
理必如是為當也幸一二之偶中則眼空四海無復
他人若王介甫之徒是也此謂之我相我相立而公
心亡矣凡作此見者或見用於世其不敗者鮮矣良
由認事理為性理求外學以資於內倒持本末源委
失真其流之弊以作為為事有以起禍亂之階可不
慎歟心學不明世教之不幸也吾安得而默然哉。
續原教論卷上


校訛



第四紙一行舊本作晉
第二十一紙一行僻疑當作闢


音切




痕沒切

抽格切

力睹切

徒可切

子葉切

呼嫁切


府望切

丈覓切

古猛切

亡怨切

所林切

余受切


 左春與左贊善兼編修崑山顧紹另施貲刻此
 績原敘論下卷 吳江比丘明覺對 長洲徐普
 書 建陽鄒夕刻
 萬曆辛卯春清涼山玅德庵識

[001-03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