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44 建州弘釋錄-明-元賢 (master)



No. 1606-A


建州弘釋錄序


余作驅烏旹甞遊閩中。知建州為理學淵藪。後閱傳
燈諸書。又知建州為禪學淵藪。每見建州僧必詢其
鄉之先正。然往往不能對。因為悒悒久之。丁巳春吾
弟永覺師初棄儒入釋。從壽昌先師學枯禪。因與道
其鄉之先正。甚悉。皆粹若珙璧逸若鳳鸞。多余所未
及知者。余喜甚。指其胸曰。此是弌部僧史記。師曰吾
將志而傳之。無何先師沒。師徠博山同居者五載。余
間索其舊諾。師曰俟識鼻孔後為之。後歸閩隱山未
通消息。戊辰春余自皷山還博山。道經建州。師迎於
開元寺。余弌見而識之曰今可志建州僧也。師咲而
不答。余乃問曰壽昌塔掃也未。師曰掃即不廢祇是
不許人知。余曰汝偷掃袪也。師曰龢尚又作麼生。余
曰掃即不廢祇是不曾動著。師曰和尚不偷掃那。遂
相笑而別。至已巳冬以書徠博山。則建州僧志成。寄
以相示。且徵序焉。余閱其所集。凡分之為四科。首曰
達本。重明宗也。次曰顯化。彰禱應也。三曰崇德。錄眾
行也。四曰輔教。備金湯也。合之命名曰弘釋崇法化
也。其識正。其論確。其採訪博。其分界嚴。非良史也耶。
昔者道宣作僧史於唐。弗長於文。且不知有別傳之
事。齊達磨弌宗於枯寂之輩。識何闇也。贊寧作僧史
[001-0552b]
於宋。學富而才踈。且列黃蘖於感通。列嵓頭於遺身。
列永明於興福。至於雲門。僧中王也。反舍之而弗列。
則其謬為尤甚。覺範繼贊而有述。高華秀朗登作者
之壇。然止傳禪宗諸彥。可以稱全史虖。今師所志雖
僅僅弌州。而宣寧讓其雅當。覺範推其完備。逈然獨
出。前無作者。即此可以窺師之弌班矣。矧千載之上
藉師而傳之。千載之下藉師而知之。是師之功固在
千載之上下也。建州稱弘釋者。非師而誰歟。余故樂
觀厥成。不辭而為之序。抑又聞師撰述甚富。盡當殺
青以傳。若然則天下後世有大造焉。非獨弌建州也。
余請拭目以俟之。


崇禎已巳冬佛成道日 博山釋 大艤 題

No. 1606-B


敘弘釋錄


告假南旋道經潭陽。聞邑有覺公者。幼補諸生。即斷
絕一切聲色游娛。併心白業。嗣薙髮壽昌無明為之
師。無異為之友。日以向上一道相鼓唱。邇廼建大法
幢於荷山。謂建州古稱法窟。而紀載多所缺略。爰攷
羣籍成一種畸史。曰弘釋錄。志達本。志顯化。志崇德。
志輔教。而建州法燈得覺公復炳焉。與余門人魏去
非締世外交。予喜得而披對之。因嘆曰。道不虗行。人
能弘道。丁茲教法陵替。以覺公之解之行於以弘斆
[001-0552c]
而儀世。宜乎腰包而趨者盡南方也。且其答子侄偈。
有骨鯁從來生銕鑄。百千呼喚不回頭之句。則達本
崇德顯化不問而知。一肩子擔之矣。區區闡古德之
幽光。開後人之榜樣。遂足竟覺公乎哉。


辛未秋溫陵
何喬遠書

No. 1606-C


建州弘釋錄敘


弘釋錄者。錄能弘釋氏之道者也。斯道自金人見夢。
白馬西來。代有作者大弘其斆。以故千燈競照。輝映
今古。浩浩乎莫可紀也。其在我建則六朝以前槩未
有聞。唐興始建梵剎。自馬祖入關肇化於建陽之佛
蹟嶺。而禪學始大行焉。厥後雖禪教殊宗性相異旨。
共能使玄化風飛法泉箭湧。皆我釋之津梁也。逮
明興以來二百餘載。宗燈絕焰教海亦湮。間有二三
亦落落如晨星。則弘道之責將屬之何人乎。賢潭邑
之鄙人也。濫入緇流幸投法窟。雖螢火難照。鼯技俱
窘。而好古一念每切愚悰。諦仰先標輙至揮涕。因思
古此溪山也。此日月也。今亦此溪山也。此日月也。今
之人豈獨異於古之人哉。夫何法門寥寂今古相懸
乃爾。其無廼前踪既沒則觀感之無藉歟。狃於近習
則激發之無人歟。用是不揣顓愚。愽探群籍。取諸師
之產於建者。或開法顯化於建者。悉錄而傳之。俾晚
[001-0553a]
學之士得見古人如是之辛苦。如是之嚴慎。如是之
愽大。如是之遠到。倘能翻然易轍而趍望標而進。則
唐宋之盛庶幾再見於今日。亦未可知也。嗚呼。人皆
可為堯舜。子輿氏決非誑語在。有志者事竟成耳。若
苟於自安。嚴於自畫。即使諸祖儼然臨而詔之。彼將
掉頭弗顧。亦何貴有斯錄哉。斯錄之行。願與有志者
共之。




崇禎庚午菊月朔旦 永覺道人 元賢 題



建州弘釋錄目錄





* 卷之上

* 達本第一共得三十二人

* 唐建陽佛蹟嶺道一禪師出傳燈錄
* 唐建安大珠慧海禪師出傳燈錄
* 唐建陽志贒禪師出高僧傳及傳燈錄
* 五代浦城夢筆和尚出傳燈錄
* 五代建安白雲山約禪師出傳燈錄
* 五代建安白雲山智作禪師出傳燈錄
* 五代建安白雲山令弇禪師出傳燈錄
* 宋甌寧可勳禪師出會元
* 宋建陽澄湜禪師出會元及林間錄
* 宋建陽惟珍禪師出會元及羅湖野錄
[001-0553b]
* 宋政和定峰寺曉宣禪師出續傳燈錄
* 宋甌寧開元寺瑩禪師出續傳燈錄
* 宋建安如璝禪師出會元
* 宋建安白雲崇梵寺餘禪師出會元
* 宋浦城乾符大同院旺禪師出會元
* 宋浦城萬壽寺慧素禪師出會元
* 宋崇安普明舜禪師出徑山志
* 宋浦城元素禪師出會元
* 宋甌寧寒岩慧升禪師出會元
* 宋崇安開善寺道瓊首座出會元
* 宋建陽覺庵道人祖氏出普燈
* 宋崇安開善寺道謙禪師出宗門統會及會元
* 宋甌寧竹源宗源庵主出會元
* 宋建陽晦庵慧光禪師出會元
* 宋崇安僊洲山吳十三道人出會元
* 宋建陽宗永禪師出宗門統要
* 元甌寧天寶山鐵關法樞禪師出鐵關語錄
* 元建陽高仰山古梅正友禪師出古梅語錄
* 元甌寧斗峰山大圭正璋禪師出大圭語錄
* 元建陽雲庵慶禪師出徑山志
* 元松溪佛行少林崧禪師出徑山志
* 元甌寧天寶山逆川智順禪師出宋濂文集
* 卷之下

* 顯化第二共得一十七人
[001-0553c]

* 唐崇安銅鉢山哀公出邑志
* 唐建陽神暄禪師出高僧傳
* 唐浦城大同山蕭袁二禪師出府志
* 唐松溪中峯行儒禪師出邑志
* 五代崇安瑞巖院扣氷澡光禪師出瑞岩實錄
* 五代甌寧南禪寶應寺無垢普隨禪師出府志
* 宋浦城天心寺海珠道鎮禪師出邑志
* 宋建陽福先寺王聖者出邑志
* 宋建陽福先寺姚聖者出邑志
* 宋甌寧擎天岩道悟禪師出謝疊山撰記
* 宋崇安瑞巖院祖鑒從密禪師出瑞岩實錄
* 宋建陽如是庵暨公出邑志
* 宋建安法雲堂陳公出本山私紀
* 宋松溪鬻香婆出邑志
* 元政和獎山慧空元模禪師出本山石刻
* 明壽寧虎皮庵金漢道人出府志
* 崇德第三共得一十四人

* 唐建陽明覺禪師出高僧傳
* 宋建陽辯聰上座出智證傳
* 宋崇安自然法師出邑志
* 宋浦城南峰寺淨空禪師出邑志
* 宋崇安雲居院嗣公出邑志
* 宋崇安開善寺肯庵圓悟禪師出邑志
* 元建安白雲寺愚叟澄鑑禪師出支提志
[001-0554a]
* 明建陽栴檀庵古朴智禪師
* 明崇安東林寺祖庭禪師出東林遺刻
* 明甌寧斗峰山大闡慧通禪師出本錄
* 明甌寧斗峰山古音淨琴禪師出本集
* 明甌寧斗峰山天真道覺禪師出古拙行狀
* 明建陽德應庵主出野錄
* 明建陽董巖雲陽德和禪師出𥿈麟樓稿
* 明建陽董巖一庵圓長上座新入
* 輔教第四共一十四人

* 宋浦城楊文公億出會元
* 宋崇安胡文定公安國出會元
* 宋建陽廌山游先生酢出佛法金湯
* 宋崇安致堂胡先生寅出玉英集
* 宋崇安劉忠定公子羽出會元
* 宋崇安屏山劉先生子翬出屏山集
* 宋建陽朱文公熹出朱子大全及資鑑
* 宋浦城真文忠公德秀出文獻通考
* 宋建安匏庵陳先生竑願出慈心功德錄
* 明建安翰林沈先生士榮出續原教
* 明建陽豫齋趙居士觀本新入
* 明建陽震南傅先生國珍出𥿈麟樓稿
* 明建陽泗泉余居士彰德出壽昌語錄
* 明甌寧發吾張居士世昌新入


目錄
[001-0554b] No. 1606
建州弘釋錄卷之上
建陽晚學 釋元贒 編集


達本第一共得三十二人



識心達本始號沙門。心非可識。眼不見眼。絕解
絕證。強立斯號。入諸佛海。此為第一。志達本。


△唐建陽佛跡嶺道一禪師



漢州什邡人。姓馬氏。容
貌異常。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幼依資
州唐和尚落髮。開元中習禪定於衡岳之傳法院。讓
和尚聞之。知是法器。乃往開導。遂契密旨。後入閩。居
建陽之佛蹟嶺。時閩中諸釋久滯權漸。忽聞頓旨翕
然趨向。甘泉志贒千頃明覺實首依之。卒成大器。既
遷南康之龔公山。禪化大行。嗣法者一百三十九人。
卒謚大寂。塔號大莊嚴。七閩禪學實師為之肇云。
跡嶺今為聖跡寺


△唐建安大珠慧海禪師



姓朱氏。依越州大雲寺智
和尚受業。初參道一禪師。一問從何處來。曰越州大
雲寺來。一曰來此擬須何事。曰求佛法。一曰我這裏
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
[001-0554c]
麼。曰阿那個是慧海寶藏。一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
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師于言
下自識本心不由知覺。踊躍禮謝。師事六載。後以受
業師老遽歸奉養。乃晦迹藏用外示癡訥。自撰頓悟
入道要門論一卷。法侄玄晏竊出江外呈似道一。一
覧訖告眾曰。越州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
也。眾中有知師姓朱者。相推來越尋訪依附。師謂曰
禪客我不會禪。並無一法可示於人。不勞久立。且自
歇去。時學侶漸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巳。隨問隨答。其
辯無礙。時有法師數人來謁。曰擬伸一問。師還對否。
師曰深潭月影任意撮摩。問如何是佛。師曰清譚對
面非佛而誰。眾皆茫然。僧良久又問。師說何法度人。
師曰貧道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禪師家渾如此。師却
問大德說何法度人。曰講金剛經。師曰講幾座來。曰
二十餘座。師曰此經是阿誰說。僧抗聲曰。禪師相弄。
豈不知是佛說耶。師曰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
佛。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若言此經不是佛說則是謗
經。請大德說看。僧無對。師少頃又問。經云若以色見
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大德且道
阿那個是如來。曰某甲到此却迷去。師曰從來未悟
說甚却迷。曰請禪師為說。師曰大德講經二十餘座
却不識如來。僧禮拜曰願垂開示。師曰如來者是諸
法如義。何得忘却。曰是諸法如義。師曰大德是亦未
是。曰經文分明那得未是。師曰大德如否。曰如。師曰
[001-0555a]
木石如否。曰如。師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曰無二。師
曰大德與木石何別。僧無對良久却問如何得大涅
槃。師曰不造生死業。曰如何是生死業。師曰求大涅
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
業。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曰云何即得解脫。師曰本
自無縛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無等等。曰禪師如和
尚者實謂希有。禮謝而去。有行者問即心即佛那個
是佛。師曰汝疑那個不是佛。指出看。行者無對。師曰
達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疎。


律師法明謂師曰禪師家
多落空。師曰却是座主家落空。明大驚曰何得落空。
師曰經論是紙墨文字。紙墨文字者俱是空。設於聲
上建立名句等法。無非是空。座主執滯教體。豈不落
空。明曰禪師落空否。曰不落空。明曰何得不落空。師
曰文字等皆從智慧而生。大用現前。那得落空。明曰
故知一法不達不名悉達。師曰律師不唯落空兼又
錯會名言。明作色曰何處是錯處。師曰未辯華梵之
音如何講說。明曰請禪師指出錯處。師曰豈不知悉
達是梵語耶悉達此云一切義成。明雖省過而心猶憤然。又曰
夫經律論是佛語。讀誦依教奉行。何故不見性。師曰
如狂狗趂塊。師子咬人。經律論是性用。讀誦者是性
法。明曰阿彌陀佛有父母及姓名否。師曰阿彌陀姓
憍尸迦。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明曰出何教文。師
曰出皷音王經。法明禮謝讚歎而退。有三藏法師問
真如有變易否。師曰有變易。藏曰禪師錯也。師却問
[001-0555b]
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師曰若無變易決定是凡僧也。
豈不聞善知識者能回三毒為三聚淨戒。回六識為
六神通。回煩惱作菩提。回無明為大智。真如若無變
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曰若爾者真如即有變易
也。師曰若執真如有變易亦是外道。曰禪師適來說
真如有變易。如今又道不變易。如何即得的當。師曰
若了了見性者如摩尼珠現色。說變亦得說不變亦
得。若不見性人聞真如變易便作變易解會。聞不變
易便作不變易解會。藏曰故知南宗實不可測。有道
流問世間還有法過於自然否。師曰有。曰何法過得。
師曰能知自然者。曰元氣是道否。師曰元氣自元氣。
道自道。曰若如此則應有二也。師曰知無兩人。又問
云何為邪云何為正。師曰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
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
功。師曰饑來喫飯困來打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
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喫飯不肯喫
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
師杜口。韞光大德問禪師自知生處否。師曰未曾死
何用論生。知生即是無生法。無離生法有無生。祖師
曰當生即不生。曰不見性人亦得如此否。師曰自不
見性。不是無性。何以故。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識即
是性。故名識性。了即是性。喚作了性。能生萬法喚作
法性。亦名法身。馬鳴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若心生
故一切法生。若心無生。法無從生。亦無名字。迷人不
[001-0555c]
知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遂喚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
鬱黃花無非般若。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
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喫筍應總喫法身
也。如此之言寧堪齒錄。對面迷佛。長劫希求全體。法
中迷而外覔。是以解道者行住坐臥無非是道。悟法
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光又問大虗無生靈智否。真
心緣於善惡否。貪欲人是道否。執是執非人向後心
通否。觸境生心人有定否。住寂寞人有慧否。懷傲物
人有我否。執空執有人有智否。尋文取證人苦行求
佛人離心求佛人執心是佛人此智稱道否。請禪師
一一為說。師曰。大虗不生靈智。真心不緣善惡。嗜欲
深者機淺。是非交爭者未通。觸境生心者少定。寂寞
忘機者慧沉。傲物高心者我壯。執空執有者皆愚。尋
文取證者益滯。苦行求佛者俱迷。離心求佛者外道。
執心是佛者為魔。曰若如此畢竟無所有也。師曰畢
竟是大德。不是畢竟無所有。光踊躍禮謝而去。客問
儒釋道三教同異如何。師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
者執之即異。從一性上起用。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
人。不在教之同異也。


△唐建陽志賢禪師



姓江氏。夙心剛整。幼且成規。既
遂出家。尋加戒品。霑甞漸教。守護諸根。抗節修心。不
違律範。大寶元年於本邑佛跡嶺依道一禪師始聞
頓旨。汲水拾薪惟務勤苦。後遊方見金華山赤松洞
鬱林峻嶺。泉湖百步。意樂其幽奇即棲巔頂。野老負
[001-0556a]
香粇蔬茹以供之。時天大旱。師望空擊石謾罵諸龍
曰。若業畜無能為也。其菩薩龍王胡不遵佛勅救百
姓乎。敲石纔畢。霈然雨作。婺人咸悅。後遊長安。名公
碩德共請師為太守功德之師。師凜然不顧。明日遂
行登五臺。尋止太原甘泉寺。道俗學禪者接踵交集。
咸資法味。後無疾主坐化。勅謚大遠禪師。


△五代浦城夢筆山和尚



亡其名。得法于雪峰存禪
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不誑汝。曰莫便是否。師曰汝
誑他。閩王請齋問師還將得筆來也無。師曰不是稽
山繡管。慙非月裡兔毫。大王既垂顧問。山僧敢不通
呈。又問如何是法王。師曰不是夢筆家風。


△五代建安白雲寺約禪師



得法于翠微學禪師。僧
問不坐偏空堂。不居無學位。此人合向甚麼處安置。
師曰青天無電影。韶國師參。師問甚處來。韶曰江北
來。曰船來陸來。韶曰船來。師曰還逢見魚鱉麼。韶曰
往往遇之。師曰遇時作麼生。韶曰咄縮頭去。師大笑。
塔在今白雲寺後。


國師如鵬。搏白雲如太空。國師如龍。驤白雲如大
海。觀者徒知賞國師之駿逸。而不知其被白雲活
埋。迨今猶未起在。


△五代建安白雲山令弇禪師



得法于羅山閑和尚。
上堂曰。遣往先生門。誰云對喪主。珍重。僧問已事未
明以何為驗。師曰木鏡照素容。曰驗後如何。師曰不
爭多。問。三台有請。四眾臨筵。既處當仁。請師一唱。師
[001-0556b]
曰要唱也不難。曰便請。師曰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
空載月明歸。


△五代建安白雲山智作禪師



永真朱氏子。容若梵
僧。禮鼓山晏國師披剃。一日皷山上堂召大眾。眾皆
回眸。山披襟示之。眾罔措。唯師獨朗悟厥旨。入室印
證。又參次。山召曰近前來。師近前。山曰南泉喚院主
意作麼生。師歛手端容退身而立。山莞然奇之。建州
大守陳誨請住白雲。上堂曰。還有人向宗乘中致得
一問來麼。待山僧向宗乘中答。時有僧出禮拜。師便
歸方丈。問如何是髑髏裡眼睛。師曰泥牛入海。問如
何是主中主。師曰汝還具眼麼。曰恁麼則學人歸堂
去也。師曰猢猻入布袋。問如何是延平津。師曰萬古
水溶溶。曰如何是延平劒。師曰速湏退步。曰未審津
之與劒是同是異。師曰可惜許。次遷奉先。僧問如何
是奉先境。師曰一任觀看。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莫
無禮。問如何是奉先家風。師曰即今在甚麼處。曰恁
麼則大眾有賴也。師曰干汝甚麼事。問如何是為人
一句。師曰不是奉先道不得。問如何是枯木裏龍吟。
師曰火裏蓮生。卒謚真寂。


△宋甌寧可勳禪師



姓朱氏。法嗣法眼益。公住宣州
興福院。僧問如何是興福正主。師曰闍黎不識。曰莫
祇這便是麼。師曰縱未歇狂頭亦不失。問如何是道。
曰勤而行之。問何云法空。師曰不空。有偈示眾曰。秋
江煙島晴。鷗鷺行行立。不念觀世音。爭知普門入。
[001-0556c]


△宋建陽澄湜禪師



參百丈恒和尚得旨。出住廬山
棲賢寺。僧問趙州橋度驢度馬。三峽石橋當度何人。
師曰蝦蟇蚯蚓。曰恁麼則物物盡沾恩。師曰踏不著。
問。僊洞昨朝師罷唱。棲賢今日請師宣。師曰來日又
作麼生。曰未審如何領會。師曰箭過新羅。問如何是
佛。師曰張三李四。問古人斬蛇意旨如何。師曰猶未
知痛痒。問此是選佛境心空及第歸。師曰不才謹退。
晚參。師曰早晨不與諸人相見。今晚不可無言。便下
座。問。毗目僊人執善財手見微塵諸佛。祇如未執手
時見個甚麼。師曰如今又見個甚麼。上堂。良久曰。幸
好一盤飯不可糝椒薑。雖然如是。試唼噉看。便下座。
師天性高簡。律身精嚴。動不踰軌。暮年三終藏經。以
坐閱為未敬。則立誦行披之。黃龍南禪師初遊方。年
甚少。從之屢年。故其平生所為多取法焉。甞曰捿賢
和尚定從天人中來叢林標表也。雪竇禪師甞依之。
不合而去。作獅子峰詩曰。踞地盤空勢未休。爪牙安
肯混常流。天教生在千峰上。不得雲擎也出頭。


禪學晚進妄意高遠。輙謂戒律不足持。三藏不足
閱。傲然自恣。以為身在三界之外。而不知巳落泥
犂之中矣。今觀湜禪師律身精嚴。動不踰矩。晚年
三閱藏經以坐閱為未敬。乃立頌行披之。嗚呼。真
萬世標表也。雪竇不合而去。自是雪竇不柰習氣
何。若黃龍南可謂善依人者。


△宋建陽惟珍禪師



天資和雅。篤于杜多之行。甞搭
[001-0557a]
粗布僧伽黎。韻致高古。叢林有珍布衲之名。參慈明
和尚得旨。出住洪州百丈山。作開山大智禪師贊曰。
要識百丈祖師。只這目前便是。若更顧佇思量。何止
落在第二。向未遭喝巳前識渠面目。尋扭住作聲時
全無巴鼻。誰云馬駒踏殺天下人。出得這一個恁麼
衰氣。元來不直半分。始解兒孫滿地。上堂曰。岩頭和
尚用三文錢索得個妻。祇解撈蝦摝蜆。要且不要生
男育女。直至於今門風斷絕。大眾要知奯公妻麼。百
丈今日不惜唇吻與你註破。蓬𩯭荊釵世所希。布裙
猶是稼時衣。僧問牛頭未見四祖為甚麼百鳥衘花
獻。師曰有錢千里通。曰見後為甚麼不衘花。師曰無
錢隔壁聾。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六六三十六。曰
來後如何。師曰九九八十一。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木耳樹頭生。問一切法是佛法意旨如何。師曰
一重山下一重人。問。上行下效未是作家。背楚投吳
方為達士。豈不是和尚語。師曰是。曰父財子用也。師
曰汝試用看。僧擬議。師便打。上堂。天台普請人人知
有。南嶽遊山又作麼生。會則燈籠笑你。不會有眼如
盲。


△宋政和定峰寺曉宣禪師



法嗣國慶宗禪師。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雲收千嶽翠。曰如何領會。
師曰雨洗百花鮮。問學人上來請師垂示。師曰。江澄
秋夜月。風掃曉天霞。曰一句纔聞流通千古。師曰汝
作麼生會。僧喝。師更打出。
[001-0557b]


△宋甌寧開元寺瑩禪師



得法於雲居舜和尚。上堂。
有一面鏡到處懸挂。凡聖不來。誰上誰下。遂拈拄杖
曰。這個是拄杖。那箇是鏡。良久曰。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摝始應知。又曰。悠悠忽忽。東涌西沒。無害無
傷。穿皮透骨。平等應用。非心非佛。拶破面門。箇是何
物。古人無端謂遼天鶻。無眼者看取力口希。咄咄咄。
以拂子擊禪床。下座。


△宋建安如璝禪師



姓魏氏。得法於長蘆信和尚。出
住平江府萬壽寺。開堂日僧問如何是蘇臺境。師曰。
山橫師子秀。水接太湖清。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衣
冠皇宋後。禮樂大周前。師凡見僧必問近日如何。僧
擬對即拊其背曰不可思議。將示寂。眾復曰不可思
議。乃合掌而終。賜號證悟。


△宋建安白雲崇梵寺餘禪師



參雲居舜和尚。得蒙
密印。出住白雲。僧問。臨濟喝少遇知音。德山棒難逢
作者。和尚今日作麼生。師曰。山僧被你一問。直得退
身三步。脊背汗流。曰作家宗師今日遭遇。師曰草賊
大敗。問恁麼來底人師還接否。師曰孤峰無宿客。僧
曰不恁麼來底人師還接否。師曰灘峻不留船。曰。恁
麼不恁麼則且置。穿過髑髏一句作麼生。師曰堪笑
亦堪悲。上堂曰。直須向黑豆未生芽時搆取。良久召
大眾曰劒去遠矣。


△宋浦城乾符大同院旺禪師



得法於天衣懷禪師。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入市烏龜。曰意旨如
[001-0557c]
何。師曰得縮頭時且縮頭。


△宋浦城萬壽寺慧素禪師



得法於泐潭祥禪師。上
堂。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也無。大隨
曰壞。修山主曰不壞。未審孰是。師曰。一壞一不壞。咲
殺觀世音。師子驀齩人。狂狗盡逐塊。復曰會麼。曰不
會。師曰不快漆桶。便下座。一日有僧來參。師問甚處
來。曰和尚合知某甲來處。師曰。湖南擔屎漢。江西刈
禾客。曰。和尚真人天眼目。某甲在大溈充園頭。東林
作藏主。師打三棒喝出。紹興二十三年六月朔趺坐
書偈曰。昨夜風雷忽爾。露柱生出兩指。天明咲倒燈
籠。柱杖依前扶起。拂子𨁝跳過流沙。奪轉胡僧一隻
履。於是儼然而逝。


△宋崇安普明舜禪師



住徑山為十一代祖。舊有語
錄四卷。今無傳。


△宋浦城元素禪師



得法於上封才禪師。出住福州
普賢寺。上堂曰。兵隨印轉。三千里外絕烟塵。將逐符
行。二六時中淨躶躶。不用鐵旗鐵皷。自然草偃風行。
何須七縱七擒。直得無思不服。所謂大丈夫秉慧劍。
般若鋒兮金剛𦦨。非伹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
膽。正恁麼時。且道主將是甚麼人。喝一喝。上堂。南泉
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計。囊無擊蟻之絲。厨乏聚蠅
之糝。趙州道我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南頭買賤北
頭賣貴。檢點將來。好與三十棒。且放過一著。何故。曾
為蕩子偏憐客。自愛貪盃惜醉人。上堂。未開口時先
[001-0558a]
分付。擬思量處隔千山。莫言佛法無多子。未透玄關
也大難。祇如玄關作麼生透。喝一喝。下座。


△宋甌寧寒巖慧升禪師



得法於育王裕和尚。出住
泉州延福寺。上堂。喝一喝曰。盡十方世界。會十世古
今。都盧在裏許畐畐塞塞了也。若乃放開一針鋒許。
則大海西流。巨嶽倒卓。黿鼉魚龍蝦蠏蚯蚓盡向平
地上湧出波瀾游泳鼓舞。然雖如是。更須向百丈竿
頭自進一步。則步步踏轉無盡藏輪。方知道鼻孔搭
在上唇。眉毛不在眼下。還相委悉麼。復喝一喝曰。切
莫轉喉觸諱。


△宋崇安開善寺木庵道瓊首座



信州上饒人。法嗣
泐潭祥禪師。叢林以耆德尊之。分座日甞舉隻履西
歸語謂大眾曰。坐脫立亡倒化即不無。要且未有逝
而復出遺履者。為復後代兒孫不及。祖師為復祖師。
剩有這一著子。乃大笑曰。老野狐。紹興庚申冬信州
守以超化革律為禪迎師為第一祖。師語專使曰。吾
初無意人間。欲為山子。正謂宗派耳。然恐多不能。往
受請巳。取所藏泐潭繪像與木庵二字。仍書偈囑清
泉亨老。寄得法弟子慧山偈曰。口嘴不中祥老子。愛
向叢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為吾痛罵莫饒伊。
顧專使曰為。我傳語侍郎。行計迫甚不及修答。聲絕
而化。


木庵恁麼化去。為是院子逼殺。為是適逢其會。為
是正令全提。為是別顯奇特。具眼者試辨看。
[001-0558b]


△宋建陽覺庵道人祖氏



游廌山先生之甥女也。幼
不出適。留心祖道。甞隨舅氏謁圓悟於蔣山。聞悟示
眾了然契入。悟曰更須颺却所悟始得自由。祖答以
偈曰。露柱橫抽骨。虗空弄爪牙。直饒玄會得。猶是眼
中沙。


△宋崇安開善寺道謙禪師



本邑人。初之京下依圓
悟無所省發。後隨妙喜居泉南。及喜領徑山。師亦侍
行。未幾令師往長沙。通書于紫巖張公。師自謂我參
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決定荒廢。意欲不行。
友人宗元叱之曰。不可在路便參不得禪也。去吾與
汝俱行。師不得巳而往。在路泣語元曰。我一生參禪
殊無得力處。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應去。元曰你
但將諸方參得底。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
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
須自家支當。師問五件者何。元曰著衣喫飯屙屎放
尿駝箇死屍路上行。師於言下領旨。不覺手舞足蹈。
元曰你此回方可通書。宜前進。吾先歸矣。元即歸徑
山。師半載方歸。玅喜一見喜曰。建州子這回別也。住
後上堂。竺土大僊心。東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
良久云。八月秋。何處熱。上堂。壁立千仞。三世諸佛措
足無門。是則是。大殺不近人情。放一線道。十方剎海
放光動地。是則是。爭柰和泥合水。須知通一線道處
壁立千仞。壁立千仞處通一線道。橫拈倒用正按傍
提。電激雷奔崖頹石裂。是則是。猶落化門。到這裡壁
[001-0558c]
立千仞也沒交涉。通一線道也沒交涉。不近人情和
泥合水總沒交涉。只這沒交涉也沒交涉。是則是。又
無佛法道理。若也出得四個路頭。管取乾坤獨步。且
獨步一句作麼生。莫恠從前多意氣。他家曾踏上頭
關。上堂。去年也有個六月十五。今年也有個六月十
五。去年六月十五少却今年六月十五。今年六月十
五多却去年六月十五。多處不用減。少處不用增。既
不用增又不用減。則多處多用少處少用。乃喝一喝
曰。是多是少。良久曰。個中消息子。能有幾人知。上堂。
洞山麻三斤。將無星秤子上定過。每一斤恰有十六
兩。二百錢重更不少一毫正。與趙州殿裏底一般。祇
不合被大愚鋸解秤鎚。却教人理會不得。如今要會
得。但問雲門乾屎橛。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撞倒
燈籠打破露柱。佛殿忙奔僧堂回顧。仔細看來是甚
家具。咄。祇堪打老鼠。上堂。諸人從僧堂裏恁麼上來。
小間從法堂頭恁麼下去。並不曾差了一步。因甚却
不會。良久曰。祇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師平居誨人
不倦。而形于尺素尤為曲拆。有曰時光易過且緊緊
做工夫。別無工夫。但放下便是。只將心識上所有底
一時放下。此是直正徑截工夫。若別有工夫。盡是癡
狂外邊走。山僧尋常道行住坐臥決定不是。見聞覺
知決定不是。思量分別決定不是。言語問答決定不
是。誠絕却此四個路頭看。若不絕決定不悟。此四個
路頭若絕。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如
[001-0559a]
何是佛。雲門道乾屎橛。管取呵呵大笑。師之言如雲
廓天布以授學者。與夫浮詞濫語何啻天冠地履。然
福不逮慧。出世未幾而卒。於師雖無恨。惜乎法門不
幸耳。


開善云。只將心識上所有底一時放下。此是真正
徑截功夫。此實開善嘔心嘔血為人處。但如今教
諸人放下還得麼。纔放下又作放下底知解。若不
作知解又坐在不作知解上。畢竟作麼生得放下
去。若是沒量漢。聞下便脫然。其餘諸人正好向一
無義味句中拚身拚命拶將去。不期放下而自放
下。管取呵呵大笑去也。


△宋甌寧竹源宗元庵主



本邑連氏子。久依大慧得
旨。與開善謙公友善。謙賴之而啟悟。後分座西禪。丞
相張公浚帥三山以數院迎之。皆不就。歸舊里結庵。
號眾妙園。宿衲士夫交請開法。示眾曰。若究此事如
失却鏁匙相似。祇管尋來尋去。忽然撞著。噁在這裡。
開個鏁了。便見自家庫藏。一切受用無不具足。不假
他來。別有甚麼事。示眾曰。諸方為人抽釘拔楔解黏
去縛。我這裡為人添釘著楔加繩加縛了。送向深潭
裏。待他自去理會。示眾曰。主法之人氣吞宇宙為大
法王。若是釋迦老子達磨大師出來。也教伊叉手向
我背後立。直得寒毛卓竪亦未為分外。一日舉世尊
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
乃曰。見恠不恠其恠自壞。


垂語云。這些子恰如撞著
[001-0559b]
殺人漢相似。你若不殺了他。他便殺了你。


垂語數句。真切痛快。大有醒人處。凡為僧者宜寫
一通置座側。


△宋建陽晦庵慧光禪師



得法於烏巨行禪師。信州
守延住信州龜峯寺。上堂。數日暑氣如焚。一個渾身
無處安著。思量也是煩惱人。這個未是煩惱。更有已
躬下事不明便是煩惱。所以達磨大師煩惱。要為諸
人吞却。又被咽喉小。要為諸人吐却。又被牙齒礙。取
不得捨不得。煩惱九年。若不得二祖不惜性命。往往
轉身無路煩惱教死。所謂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後來
蓮花峯庵主到這裡煩惱不肯住。南嶽思大到這裏
煩惱不肯下山。更有臨濟德山用盡自已查梨煩惱
鉢盂無柄。龜峰今日為他閑事長無明。為你諸人從
頭檢點破。卓拄杖一下曰。一人腦後露腮。一人當門
無齒。更有數人鼻孔沒半邊。不勞再勘。你諸人休向
這裏立地瞌睡。殊不知家中飯籮鍋子一時失却了
也。你若不信。且歸家檢點看。


△宋崇安僊洲山吳十三道人



每以已事扣諸禪。及
開善講歸結茅于其左。遂往給侍。紹興庚申三月八
日夜適然啟悟。占偈呈謙曰。元來無縫罅。觸著便光
輝。既是千金寶。何須彈雀兒。謙答偈曰。啐地折時真
慶快。聖凡生死盡平沉。僊洲山下呵呵笑。不負相期
宿昔心。


△宋建陽宗永禪師



未詳法嗣。飽參諸方深得禪旨。
[001-0559c]
甞集宗門機語名曰宗門統要。學者爭傳習之。馮海
粟曰。建溪沙門永公。沸鼎松聲。濃茶粥面。髮鬚淨剗。
肘睫俱醒。其見稱如此。


永公他無所考。但觀其統要一書。去取之際非具
擇法眼者不能。信宗門之哲匠也。


△元甌寧天寶山鐵關法樞禪師



溫州平陽人。姓林
氏。少不茹葷。十七辭父母出家。詣常州華藏寺禮竺
西坦和尚為師。二十受具。參中峰本於天目。久之無
省發。乃參及庵信於道場山。語不契遂見元翁信於
石門。教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凡三載。一旦齋後
下床忽大悟。作頌曰。不是心佛物。拶出虗空骨。金毛
獅子兒。豈戀野狐窟。咄咄。即詣方丈。翁問作麼。師曰
南泉被我捉敗了也。翁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
個甚麼。師曰牙齒一具骨。耳垛兩片皮。翁曰不是不
是別道將來。師曰鶯啼燕語。鵲噪鴉鳴。翁曰錯。師亦
曰錯。翁曰南泉即今在甚麼處。師便喝。翁曰離却這
一喝南泉在甚麼處。師拂袖而出。由是參虗谷陵於
仰山。參海印如于薦福。參澤山咸于東林。凡四年復
歸石門。不解屨直入見翁。翁問南泉向何處去也。師
曰。說甚南泉。釋迦老子來也。翁曰不是心不是佛不
是物是如何。師曰劍去遠矣。翁乃曰諸佛玅道善自
護持。因留侍巾拂一十五載。盡得其末後大事。聞建
州山水絕勝。遂荷錫南遊。郡之西有天寶山。其眾夜
夢神人告曰肉身大士來也。明日相告出迎。而師適
[001-0560a]
至。郡將靜齋公遂請主天寶以符眾夢。參徒雲集財
施川委。郡將相之遂成大剎。帝師以法旨命其寺曰
萬壽正宗禪寺。而號師曰玅覺真空大師。松溪普載
席虗。請師主之。陞堂舉元翁宗旨。問答部擊往復銛
利。眾以為有古尊宿之風。上堂云。弗弗弗。莫莫莫。錯
錯錯。顧侍者召云。老僧舌頭在麼。三年謝歸天寶瑞
雲塔院。以得法上首善儔主院事。師雖閑居。戶外之
屨常滿。而師接之不倦。至元六年庚辰八月示微疾。
十三作書別靜齋等。十五日中索浴畢書偈曰。本無
來去。一句全提。紅霞穿碧落。白日繞須彌。擲筆而逝。
世壽六十三僧臘四十五。全身塔於瑞雲院。二會語
錄傳于世。師得法弟子善儔智順皆相繼住本山。順
別有傳。


當元之季宗風寥寂。然建州說法者尚有數人。鐵
關其傑出者乎。今語錄尚存。精金粹玉卓然天貴。
識者當自寶之。


△元建陽高仰山古梅正友禪師



江西貴溪丁氏子。
自幼出家禮末山本公為師。後往江淮兩浙遍參知
識。一日因小便觸地得個入處。後請益般若誠和尚。
誠曰曾請益什麼人來。曰請益海印和尚教提無字。
誠曰無字作麼生提。曰未提巳前早自分曉。問答數
轉。誠曰。且止。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靈雲見
桃花悟道。玄沙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且
道玄沙是許他是不許他。曰言下許。誠大笑曰前後
[001-0560b]
都不是再來看。次日五更上方丈。誠曰夜來事作麼
生。曰靈雲捉得賊。玄沙不放贓。即今賊贓一時斷還。
和尚把坐具便打。誠曰黃蘗打臨濟六十棒意作麼
生。師便喝。誠曰因甚又去打大愚三掌再來掌黃蘗。
師纔開口。誠曰不是。曰畢竟那個是。誠便攔頭打。師
又觸禮一拜。誠曰且去再來看。次日五更上方丈。誠
曰抽袈裟。師擬議。誠便打三下。師便喝。誠又打六十。
師便休去。粥後上方丈求住。誠曰你且去見無用中
峰斷崖三人了。却來與我同住。又曰有諦當語錄看
一兩行也不妨。時在般若三日三夜身心不安。如大
熱病相似。後到雲岩見法昌語錄云驅耕夫牛奪饑
人食。忽有徹處。不覺汗下。便頌公案數則寄呈誠。誠
看畢對眾曰。此人得我第三番竹篦上氣力。但是尚
欠脫殻在。師聞。甞自舉曰。更有什麼殻得脫。更有甚
麼殻得脫。又過三年。因過堂打動鉢盂喫了一驚。忽
大悟。便發足去見無用。復參數尊宿。乃歸舊里結茅
龍窟。出住浦城天心寺。繼住建陽高仰山。帝師奏賜
紫衣師號。初號湛然至遠。後加號佛日廣智。示寂塔
全身於鳳山。有語錄二卷傳於世。


△元甌寧斗峯山大圭正璋禪師



福州福清人。往湖
南天王寺禮絕聽和尚祝髮受具。欲究佛祖一大事
因緣。初參廣州稷西堂為說法要。指參浙西東海和
尚請益向上工夫。當時下工便覺省力。只是不知落
處。自念業識濃厚。每對觀音像前洗心懺悔。一日海
[001-0560c]
問你今工夫如何。答曰。日用話頭都無間斷。只是曉
不得。海曰汝今正好著力。自此倍加精進。日夕不安
如欠人百萬貫債相似。反覆參究正無柰何。忽聞海
頌俱胝竪指曰。深深無底。高高絕攀。思之轉遠。尋之
復難。言下頓悟。遂上方丈。海問作麼。曰古今現成事
何必涉思惟。海曰既不涉思惟汝來作麼。曰請和尚
證明。海曰證個什麼。師便喝。海曰甚處見趙州。曰錯。
海曰向汝道什麼。曰須彌𨁝跳。海曰趙州即今在什
麼處。曰無。海曰趙州鼻孔因甚在老僧手裡。曰謝和
尚證明。海曰。放汝三十棒。還我無字偈來。師頌曰。狗
子佛性無。覷看眼睛枯。瞥爾翻身轉。唵㗭哩囌嚧。海
乃撫而印之。後結茅斗峰。漸成叢席。上堂。良久云。黃
金雖貴入眼成塵。便下座。上堂。玉宇霜清。瓊林葉落。
一向全提。萬機𥨊削。作者好求無病藥。下座。上堂。舉
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做一
領布衫重七斤。師曰。昨夜三更裏。雨打虗空濕。狸奴
知不知。倒上樹梢立。元旦上堂。元正啟祚。萬物咸亨。
喚作新年頭佛法。瞎却你眼。不喚作新年頭佛法。拆
却我舌。畢竟作麼生。即下座。師後辭世說偈曰。生本
不生。滅亦無滅。幻化去來。何用分別。大眾珍重。不在
言說。便合掌入滅。


△元建陽雲庵慶禪師



未詳法嗣。住杭州徑山。為二
十九代祖。舉僧問楊岐如何是佛。岐曰三脚驢兒弄
蹄行。曰莫只這便是。岐曰湖南長老。師乃頌曰。楊岐
[001-0561a]
一頭驢。眼光如電爍。踏殺天下人。說甚三隻脚。


△元松溪佛行少林崧禪師



未詳法嗣。住杭州徑山。
為三十三代祖。舉僧問睦州如何是展演之言。州曰
量才補職。曰如何是不展演之言。州曰伏惟尚饗。師
云。睦州古佛善應來機。雖然如是。只得八成。或問徑
山如何是展演之言。即向他道。問十答百有甚麼難。
如何是不展演之言。喝一喝曰。且莫是屎窖。佛復云。
折破東籬。打起西壁。山門下全無準的。誰委悉。僧堂
覷破香積廚。鴟吻咬殺佛殿脊。有語錄十卷厄于火。


△元甌寧天寶山逆川智順禪師



溫州瑞安人。姓陳
氏。父道羨。母婁氏屢至哭子。乃塑智者像事之。一夕
夢僧頂有圓光逆江流而上。招婁氏曰吾當為汝子。
及窹而有娠。師生美質夙成。不喜畜髮。翛然有塵外
之趣。婁氏弗能留。七歲俾依仲父慧光于崇興精舍。
稍長受具戒於天寧禪院。後歷遊講下。聲光特著。既
而歎曰。義學雖益多聞難禦生死。即禦生死舍自性
將奚明哉。遂更衣入禪。走閩之天寶山參鐵關樞公。
樞授以心要俾遵而行。似有階漸欲依而住。樞叱之
曰。大丈夫不於大叢林與人相頡頏。局此蠡殻中耶。
拂袖而入。師下旦過潸然泣下。或憫之慰曰。善知識
門庭高峻。拒之即進之也。樞聞笑曰。吾姑試之爾。乃
延入堂中。師壁位萬仞無所回撓。雖晝明夜暗亦不
能辨。踰月因如廁便旋觀園中匏瓜觸發妙機。四體
輕清如新浴出室。一一毛孔皆生光明。目前大地倐
[001-0561b]
爾平沉。喜幸之極亟上方丈求證。適樞入府城。師不
往見乃歷抵諸師機緣皆不合。聞千巖長公鳴道伏
龍山。往叩之。其所酬酢皆涉理路。飄然東歸燃指作
發願文。細書于紳。必欲見道乃巳。後復念非樞不足
依。乃洊走閩中見焉。樞偶出遊遙見師喜曰。我子今
來也。越翌日師舉所悟求證。樞曰此第入門耳。最上
一乘則邈在萬里之外也。乃囑之曰。汝可悉棄前解。
專於參提上致力。則將自入閫奧矣。師從之踰五閱
月。一日將晚參。擬離榻忽豁然有省。如虗空玲瓏不
可凑泊。遂厲聲告樞曰。南泉敗缺今巳見矣。樞曰不
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甚麼。師曰地上磚鋪屋上
瓦覆。樞曰即今南泉在何處。師曰鷂子過新羅。樞曰
錯。師亦曰錯。樞曰錯錯。師觸禮一拜。樞曰未然也。樞
披大衣鳴鐘集眾再行勘驗。師笑曰未吐辭前巳不
相涉。和尚眼在甚麼處。又為此一場戲劇耶。樞曰也
要大眾皆知。遂將宗門要語一一訊師。師一一具答。
樞然之。久之令掌藏鑰。尋請分座說法。樞既捐舘師
嗣住院事。非唯舉喝宗乘。寺制有未備者悉補足焉。
甓驛道達於山門踰六七里。擇地建亭以增勝槩。眾
方賴之。忽棄去。出關遊江淮間。返溫會瑞安王槐卿
造報恩院於大龍山。延師主之。未幾平陽吳德大創
歸原寺。援師開山。朝廷賜以法衣寺額及佛性圓辯
之號。久之悉散其衣鉢所畜。退居一室。掘地以為爐。
折竹以為箸。意澹如也。辯章燕只不花出鎮閩省。道
[001-0561c]
過東甌謁師問道及般若經義。喜謂左右曰西天諸
師授我密義尚不能相恊。今聞逆川言則心地開明
矣。亟呼同舟入閩。請師住福州之東禪。不一載革故
鼎新有同神造。俄散財如歸原時。恬然而退。辯章留
之不從。會雪峰虗席乃強師補之。師往立振其敝。巳
而思還溫。方參政具船迎之。適千佛院災無有起其
廢者。師蒞之一彈指頃千佛閣成。江心蘭隱逸禪師
欲建萬佛閣而年耄力不勝任。遂以屬師。師應之亦
不日而成。洪武初詔江南高行僧十人於鍾山建無
遮法會。師與其列。陞座說法。聽者數千人。


大駕辛臨。慰問備至。號為一時寵遇。竣事南還。錢唐
清遠渭公退淨慈。舉師為代。師應命而往。欲大有所
建立。適
中朝徵有道浮屠入京以備顧問。眾咸推師。師至京
僅四閱月。浴沐書偈而逝。實洪武六年八月二十日
也。二十一日闍維于聚寶山。獲舍利無數。持歸建塔
藏焉。師有五會語錄若干卷。善財五十三參偈一卷。
皆傳于世。


逆川初住天寶。未幾即棄去。繼而往歸原住東禪
住雪峰皆如之。散財退位於方盛之日。非大丈夫
能然乎。昔宋有稱大知識者。一院之間戀戀不能
割。亦有巳退而不堪寂寞思復住者。以此觀之。逆
川真萬世之師也。獨其語錄今不傳。惜哉。


論曰。禪那一法遍在諸乘。悉從修證并落格量。唯達
[001-0562a]
磨直指一心強號為禪。無脩證格量之可言。正如輪
王髻珠。尊貴無上。非他寶可並。亦如灌頂王子。雖在
襁褓。非朝貴可擬。亦如金剛王劒。殺活縱橫無不自
在。非軌則可局。故為僧者必首重此。倘舍此而他務。
則雖苦行積劫終墮半途。非善術也。我建自唐馬祖
首開甘露之門。嗣是分燈續𦦨在處昭灼。入傳燈者
四十餘人。至於宰官居士田父村媼亦得與沾法味
同入宗鏡猗歟盛矣。勝國之季禪學𥨊衰。而鐵關晚
出猶有古尊宿之風。非鐵中之錚錚者哉。近代慧林
久凋。正脉巳失。學禪之士指不多屈。即有一二稱知
識者。要皆認奴作郎守鼠為璞。則反不若專修白業
者之為得也。嗚呼。碧水丹山千古如昨。俯仰憑弔豈
勝寂寥。余於是而重有慨焉。


建州弘釋錄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