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24 續指月錄-清-聶先 (master)



續指月錄卷十八



六祖下三十四世



臨濟宗



寧波天童密雲圜悟禪師



字覺初。宜興蔣氏子。甫離
襁褓。便喜兀坐。儼然若有所思者。八歲無師訓。知念
佛。長事耕穫。偶得六祖壇經。釋鋤觀之。始知有宗門
向上事。遂快志參究。一日負薪入市。忽見柴堆突露
面前有省。二十九歲棄妻拏。三十從龍池幻有傳和
尚脫白。二六時中。一心究參。除傭作雜務之外。時時
以已事參詢。莫喻傳旨。日遭詬詈。至病而汗不蘇者
[018-0125c]
浹旬。殷勤四載。始納僧服。閱九載。究心未證。偶過銅
棺山。豁然大悟。時傳和尚移錫燕都普照。師往省覲。
傳曰。老僧離汝三載。還有新會處麼。師曰。一人有慶。
萬民樂業。傳曰。汝又作麼生。師曰。特來省覲和尚。傳
曰。念子遠來。放汝三十棒。師珍重便出晦山顯頌云迸破銅棺險
出頭煥然等現萬機休劈空獨握掀天棒塗毒聲騰四百州○師訪汝登周海門

居士。士以道學。門庭高峻。望隆一世。師與之本色相
見。脫略窠臼。士為手舞足蹈。館師別業。晨夕諮證。因
晤無念有禪師於陶宗伯望齡府第。大為賞識。天台
有無擇者。嚮師名。欲以機辯相見。適師路次栽松。遽
爾問曰。山有獅子。特來一弄。師舉起钁頭便打。擇擬
議。師直打趁○傳和尚再住龍池。師復往省。傳問汝
到諸方。曾見甚麼人。師以脚打地。以手拍膝。傳曰。汝
許多時。一些氣息也無。師曰。和尚疑則別參。一日傳
上堂。舉拂問曰。諸方還有這箇麼。師震威一喝。傳曰。
好一喝。師連喝兩喝歸位。傳顧師曰。更喝一喝看。師
即出法堂。傳便下座牧雲門頌曰一番風雪一番寒寒盡春來暖氣寬只者何勞重
舉出驛亭西去是長安○師隨入方丈作禮云。適來某甲觸忤

和尚。便出。傳即命師居西堂寮。一日撾鼓集眾上堂。
付師衣拂。師辭再三。傳復命入室。囑累扶持佛法。師
即畫圓相五位。呈傳曰。若據某甲扶佛法。任他五位
圓相。都來聰與三十棒。莫道分明為賞罰。傳笑而頷
之。遂得法時師年四十八歲萬歷三十九年辛亥二月三日○傳既寂。師守
龕三載畢。始應眾請。繼席龍池。上堂。一葉落。天下秋。
[018-0126a]
一塵起。大地收。今朝七月六日。無論一葉落不落而
天下秋。眾兄弟已備知矣。舉拂子。一塵起也。作麼生
是大地收底道理。擲下拂子。若知撲落非他物。始信
縱橫不是塵。下座○普請上堂。據眾兄弟擔了飯米
來。伴悟上座。各各冀明已躬下事。不合動靜眾兄弟。
然而諺有之曰。有例不可。滅無例不可。興百丈和尚
創叢林。立規矩。有普請例。及諸尊宿。亦有普請說。所
謂作則均其勞。飯則同其食。自今觀之。似乎不然。作
者應當作。閒者應當閒。致令古風彫喪。法門澹泊。無
他。蓋主法者不舉之過也。要且者般事。無處得藏竄。
所以謂之大道。謂之公案。擔荷者般事。須是者般漢。
若是畏刀避箭。躲嬾偷安。不足為伴。雖然。却有箇驗
處。且道以何為驗。良久曰。打鼓普請看○上堂。我覺
洪師弟。募萬人緣。要往臺山齋僧。今日先從家裏齋
起。悟上座無以報答。驀拈拄杖曰。不但洪師弟。設使
釋迦老子。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乃至獅象狐浪。泥豬
疥狗。法界有情。總到者裏。悟上座。別無供養。總與他
一頓。從教怨入骨髓。永劫不忘。擲下拄杖。將此深心
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下座○上堂。六月日頭真
箇熱。赤肉團邊如火逼。試問現前諸兄弟。無位真人
徹未徹。若也徹。向無陰陽地上豎去橫來。若也未徹。
未免明日熱如今日。下座○上堂。開方便門。示真實
相。拈拄杖。擊香几一下。方便門開也。豎起拄杖。真實
相示也。諸人還委悉麼。若也見得徹去。便可以拈拄
[018-0126b]
杖作丈六金身用。將丈六金身。作拄杖子用。然後拄
杖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
一棒。雨似盆傾。汝等諸人。切莫向古廟裏去躲。一棒
打折你驢腰。莫言不道。下座○通玄解制上堂。八月
一。結制畢。腰間包。頭上笠。通玄寺裏放門開。行脚衲
僧攙先出。被人拶著要翻身。切莫隨人穿却鼻。復舉
洞山曰。秋初夏末。將謂忘却。東去西去。亂走作麼。直
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坐斷路頭。石霜曰。出門便是
草。奴見婢殷勤。大陽曰。直饒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
同坑無異土。者隊老漢。總被山僧折倒了也。諸人還
知出身處也無。若也知得。日銷萬兩黃金。不為分外。
其或未然。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喝一
喝。下座○上堂。今朝五月五日。知事頭首。要老僧陞
座應箇時節。老僧再三思量。無可計較。何也。雄黃燒
酒。固是不宜。要且無箇銅錢買糯穀。思量到計窮力
極。忽然得箇富不有餘。貧無不足底。平等法門。正好
與世移風易俗。乃擎起兩拳曰。只將者兩箇大糉子。
供養大眾。一任橫齩豎齩。忽然齩著自家底。管取人
人飽足。免得窮廝煎。餓廝炒○上堂。僧問如何是過
去佛。師曰。釋迦老子。曰如何是現在佛。師曰。大地眾
生。曰如何是未來佛。師曰。莫妄想。乃曰。諸人盡道解
制。殊不知天童之制。結解不結解。總不必論。只如老
僧終日趁著大眾。不挑甎。便搬瓦。不運土。便擡石。見
你們稍遲縮。不是喊。便是罵。汝諸人作麼生會。還知
[018-0126c]
老漢為人處麼。良久曰。三生六十劫○因雪上堂。昨
日青山。今朝白雪。眾兄弟。好消息。野鹿行人。步步成
跡。唯有挂角羚羊絕氣息。從來獵犬難尋覓高著眼
始得○上堂。師不陞座。竚於座前曰。老僧氣喘不能
說話。遂咳𠻳吐痰於地曰。眾兄弟。試道看。良久無有
出者。師以脚抹却。歸方丈○上堂。當頭一著。坐斷要
津。纔然側耳。喪却家珍。從來佛法。不順人情。所以道。
出羣須是英靈漢。敵勝還他師子兒○上堂。默時說。
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怎如臨濟小廝兒。赤手全
提白拈賊。喝一喝○上堂。舉拄杖曰。舉一不得舉二。
放過一著。落在第二。擲下拄杖曰。老僧落二去也。且
一又如何舉。便下座○上堂。三世諸佛不知有。從空
放下。狸奴白牯却知有。平地昇高。從空放下。無眾生
可度。從地昇高。超佛越祖。超佛越祖。眾生度盡恒沙
佛。無眾生可度。諸佛何曾度一人。雖然如是。忽若兩
頭坐斷。中間撒開。突出難辨一句。又作麼生道。披蓑
側笠千峰外。引水澆蔬五老前○上堂。未到天童。不
妨疑著。巳到天童。冰消瓦解。何故聻。不見道。聞名不
如見面。面既見矣。諸人分上。成得甚麼邊事。一翳在
眼。空花亂墜○上堂。禪不在參。道不在悟。直下了然。
超佛越祖。驀拈拄杖曰。即今莫有超佛越祖者麼。卓
拄杖曰。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擲拄杖曰。為甚麼
如此。撫掌曰。這裏放過則不可○上堂。樹彫葉落。明
明脫體全彰。雲散天空。杲杲日輪當午。正恁麼時。霜
[018-0127a]
風劈面來。諸人還覺寒毛卓豎也無。若也覺得。如龍
得水。似虎靠山。日用頭頭全體露。折旋俯仰沒遮攔。
喝一喝○上堂。六月初一正炎熱人人通體汗流出。
忽然一陣凉風來。箇箇仍前乾暴暴。且道乾暴暴底
是汗。流出底是汗。流出底是。則不應有乾暴暴底時
節。乾暴暴底是。則不應有汗流出底時節。恐悞賺諸
人。老僧不敢道破。也須各各自悟。討箇分曉始得○
上堂。子規啼血滿花枝。口口聲聲祇叫歸。不耐時人
猶不省。年年三月又來啼。大眾還委麼。自是不歸歸
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卓拄杖一下○上堂。太白山
中儘有柴。一株不許眾人搬。老僧不是多護惜。為要
諸人徹骨寒。雖然如是。祇如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諸人又向甚麼處廻避。若也迴避得。可以高超三界。
獨步大方。其或未然。各各照顧眉鬚始得○一日眾
請上堂。師至法堂前。以手揖眾云。巳為大眾上堂了
也。轉身便歸方丈二隱謐頌云八十婆婆不識羞涌身畫閣賣風流深深揖下無人釆
只得懡㦬歸去休○一日挂牌入室。有僧纔跨門。即曰不用

拈提。請師便棒。悟曰。為什麼聻。僧無語。悟便打弘覺忞云
者僧將成九仞之山尚虧一簣之土若是山僧待道為什麼聻但向道橫趨金殿過定惹御爐香敢保先師拄
杖子兩手分付○僧問狹路相逢。髑髏粉碎。當恁麼時。無位

真人在何處安身立命。師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曰
恁麼則萬里無雲。一輪迥照去也。師曰。脚跟下好與
三十棒○僧問曹溪一滴。直透龍池。如何是直透龍
池底事。師曰。脚穿過髑髏。曰源遠流長一句。作麼生
[018-0127b]
道。師曰。但與麼去○僧問如何是三寶。師曰一頓胡
餅兩頓粥。曰不問這三飽。師曰。老僧日日奉持法音𣽘頌
云一頓胡餅兩頓粥衲僧千足與萬足慇懃說向參玄者六六原來三十六○僧問虗空

破了將何補。師云將你補法音𣽘頌云虗空破了將你補明眼衲僧休莽鹵剎
剎觀音妙智力塵塵能救世間苦○師於龍池。通玄。金粟。黃檗。育王。

天童。凡六座道場。三十餘年。宗風大振。座下踰三萬
指。海內宿衲。久巳領徒匡眾者。嚮師之風。無不皈依
座下○崇禎辛巳。國戚田公。為皇貴妃賷紫衣入山。
請師陞座。復得俞旨。請住金陵報恩。師以衰老固辭
○壬午春。拽杖歸通玄。七月三日示微疾。五日手書
復護法祁侍御。六日有僧自都中來。問喝作喝會。棒
作棒會。入地獄如箭射。畢竟作麼生會。師便打。僧禮
拜。師曰。千句萬句。皆從自了。自已不了。喫棒不了。七
日晨興。巡閱匠工如平日。及午歸丈室。語侍僧倦甚。
登寢榻少頃。方起坐跏趺。泊然而逝。世壽七十有七。
全身龕迎還天童。塔於幻智菴右隴。語錄題請入大
藏流通龍池傳嗣


常州磬山天隱圓修禪師



荊谿閔氏子。自幼失怙。鬻
蔬奉母。恒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弱冠聽講楞嚴。一切
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
不真。故有輪轉。惕然知有生死大事。遂往投龍池幻
有傳和尚出家。二十四得度。參父母未生前話。久未
有入。一日隨傳出窑運磚次。同事說四大名山。菩薩
出現。神通廣大。傳曰。者裏也不少。師進曰。如何是者
[018-0127c]
裏神通。傳曰。快度磚來。師於言下有得○一日偶展
楞嚴。至佛咄阿難。此非汝心處。驀然打失本參。會傳
北行。師掩關龍池。閱古人公案。復於雲門扇子話去
不得。力究兩載。忽聞驢鳴大悟。乃曰。忽聞驢子叫。驚
起當人笑。萬別與千差。非聲非色鬧。遂破關與同參
密雲悟禪師。趨京都。覲傳於普照寺。傳曰。別來三載。
各呈似看。師進曰。人說北地寒。我說南方暖。寒暖不
知人。窮人知寒暖。傳頷之。次日入室。問歷歷孤明時
如何。傳曰。待汝到這田地與你道。師便喝。傳曰。汝還
起緣心麼。師拂袖便出○一日傳因事穿褊衫。舉椅
子作女人拜。向師云。汝上坐。待我拜汝為師。師笑呈
偈曰。木人提唱笑呵呵。更著衣衫誰識他。昨日覸來
是男子。今朝還作老婆婆。傳覧畢。笑曰。此偈甚愜老
僧意。即日命掌記室。久而印可○出住磬山。次遷法
濟。後住報恩。上堂。禪非解會。道絕功勳。妙體湛然。真
機獨露。不可以心思。不可以意想。不可以言宣。不可
以默照。不可以色見。不可以聲求。一念回光。便同本
有。恁麼則釋迦老子。睹明星時。見箇甚麼來。者裏透
得頓越三祇。坐斷報化佛頭。隨時著衣喫飯。還有向
上一路在。驀豎拄杖曰。釋迦老子。在諸人眼睫毛上。
放光動地。祇是不得動著。動著則三十拄杖。何故。不
見道。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上堂。一
塵不立。猶在半途。截斷眾流。尚居門外。且道誰是到
家者。顧左右云。觀音菩薩。將錢買餬餅。放下手時。原
[018-0128a]
來是饅頭。到者裏。直得如天普葢。似地普擎。耳內藏
得須彌山。眼內著得四大海。方有語話分。且道此人。
渾身在恁麼處。委悉麼。數聲清磬是非外。一箇閒人
天地間○上堂。拈拄杖曰。老僧有時拈拄杖子。不作
拄杖子用。有時拈拄杖子。作拄杖子用。有時以拄杖
子。行遍四天下。擲向壁角落裏。有時拋下拄杖子。獨
自打頓去。諸人者裏見得。便會得我臨濟大師的賓
中主。主中賓。賓中賓。主中主。雖然。切不得動著。動著。
則打你頭破腦裂。莫言不道。卓拄杖○示眾。今朝正
是臘月半。大事分明須了辦。莫待臨時有屈伸。解脫
門開成大患。堂中箇箇老成人。著著拈來要方便。言
言見諦剔祖燈。自古傳持吹毛劍。吹毛劍。有何驗。當
陽拈出與人薦。驀擲拄杖曰。怕令停囚長智○示眾。
靈源湛寂。智體自如。觸處洞然。隨方應用。目前無法。
拈來物物全彰。箇裏無私。舉起頭頭成現。須是恁麼
人。行得恁麼事。且道那箇是恁麼人。禾山打鼓。雪峰
輥毬。趙州喫茶。雲門餬餅。到者裏總用不著。且道有
甚長處。卓拄杖曰。偶然獨立千峰頂。閑看湖帆自往
來○示眾。今時禪門大變。總是箇弄虗頭漢。教壞人
家男女。不肯指點人做實地工夫。剛剛學些魔嘴說
話。不顧本分中。黑漆漆地。老僧者裏不比諸方。容人
打口令。謂之參禪。若要在此住。須將從前學來的。盡
情吐却。淨淨地本分參究一回。討箇分曉始得。若不
如斯。唐喪光陰有何利益玉林琇書記擕二猫上方丈問師。那箇好。師指曰。者
[018-0128b]
箇好。琇便擲下而去。復入。見猫在地幾死。更與一踏。師拈拄杖打趁。琇轉身曰。和尚也掙命。師打曰。你不知鼠
之害。只欲行祖師門下事。琇高聲曰。說甚祖師不祖師。師曰。與麼為甚踏殺猫。琇曰。和尚作者箇說話。入地獄
如箭射。師乃低頭歸方丈。至晚小參舉前話曰。老僧到者裏性命幾合不存。眾中有人代得一轉語相救老僧
麼。箬菴問出眾云。大眾。和尚今日普請。拂袖便出。師曰。過去了也。琇云。箭去西天十萬里。猶在自巳國裏擬議
亦出。師卓拄杖曰。雖然如是。不因漁父引。爭得見波濤○問如何是法身邊事。

師曰。黑漆桶。如何是法身。師曰。爛東瓜。如何是法身
向上事。師曰。三家村裏酒帘子○師風儀磊落。賦性
恬退。親炙龍池一十八載。累命分座說法。皆辭遜。初
入磬谷。值雪深五十餘日。炊烟幾絕。師於飢禽野獸
中。安之晏如。獨念法門衰晚。師道陵夷。力恢濟上綱
宗。大闡別傳旨趣。痛呵穿鑿。嚴辯正邪。四方嚮道之
士。承風踵接。競喧宇內。崇禎乙亥。九月二十三日。示
寂。塔全身於磬山之右龍池傳嗣


杭州徑山語風雪嶠圓信禪師



寧波朱氏子。九歲聞
誦彌陀經。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自此發心。至二
十九歲出家。熱病幾死。夢神告言。明日愈也。飲冷水
汗出果瘥。即便行脚。嘗自恨云。既出家。當作何事。每
日癡呆。衣食多廢。隆冬骨露。遇無袴者。即解敝袴與
之。赤體七日夜。冷氣攻腹。痛不可忍。如此兩載。苦無
入處或強師還俗飲酒啗螺一月後忽空中垂金色大臂搯斷鼻梁猶不悛數日後復垂大臂取喉
內筋扯去數寸痛欲絕捫頸上筋結成塊即捲衣渡江其塊始消其痕不滅○上秦望。訪

妙禎山主。主舉昔有他心通僧住山。遇少林僧欲勘
之。其僧早知。預過溪候。頃之少林僧至。他心通僧問
何來。答云。天竺。他心通僧即負過溪。至急流問曰。我
[018-0128c]
聞有三天竺。汝那一竺來。速道。速道。少林僧無語。還
負擲溪邊謂之曰。饒汝家裏死。果如所言。禎令坐中。
各轉一語。為少林出氣。各轉語竟。禎叱師曰。宗門中
語。何得亂話。師惶愧不巳。誓欲明此公案。至五更。聞
報鐘。即揑拄杖躍大石上。高提那一竺來。自此通身
是箇疑情。手指日輪曰。午時決要明白。石頭間跨上
跨下。狠提。從前妄想俱掃。只此話頭不捨。猛跨上石。
忽前後際斷。如空中迸出日光。又若山崩海裂。內中
所有之物。一一洞見。無身相可得。復喝一喝。張三殺
人。李四償命。明日返天台。求人印證。擡頭見古雲門
三字。乃大悟。爾時發願弘雲門宗。途中說句云。一上
天台雲更深。脚跟踏斷草鞋繩。比丘五百無踪影。見
得他時打斷筋。乃走西天目禮佛。至活埋菴。僧請偈。
有香爐一箇折隻脚之句。遂念蓮池宏大師。決為我
印證。直走雲棲。到時天晚。次早大眾喧嚷云。法堂上
香爐冷地爆碎。堂頭要這僧出來懺悔。封鍋不煑粥
飯。師自念此讖。天目題香爐峰因緣。乃印證我也。入
大禪堂跪曰。香爐是某甲打碎。特為懺悔。大眾即執
方丈。宏曰。不是他。你去說與他。他是客。不是你打碎。
師曰。打碎香爐。不分賓主。又遣問曰。打得幾塊生。師
曰。賍物現在。旁一僧曰。何不去方丈前禮拜。求許開
鍋。師往跪叩首數百。侍者傳語云。去開鍋也。少頃。僧
又云。尚未開。汝再往禮拜。師復進跪叩數百。頭欲破。
侍者曰。開也。師謝而出。宏命維那云。新到是菩薩行
[018-0129a]
人。好生留住。師飯畢。堂中禮九拜。唱曰。某甲不學好。
累及大眾。雨淋淋地竟去○後師再上雲棲。問如何
得成佛作祖去。宏曰。問道於盲。師曰。道豈盲耶。宏曰。
我盲。師打圓相曰。總在這裏。宏指圓相曰。盲。師曰。見
婦不須重下淚。還他原是箇中人。宏曰。不是箇中人。
師曰。却好。宏曰。好好。師禮拜。次日呈偈。宏為逐句著
語。偈曰。不解西方不學禪雲棲宏著云低聲低聲偶來塵世祇
隨緣。宏著云解也學也三間茅屋傍溪住。宏著云溪深路滑兩扇竹
窗關月眠。宏著云春色滿園關不住醉盡衲衣那有結。宏著云怎似寸絲不
養長頭髮欲成顛。宏著云成顛亦不惡自從會得吾師意。宏著
語云胡餅裏討汁白雪飄飄六月天。宏云夏行冬令寒暑不正復囑以頭

陀行。住雙髻山。續佛慧命。師初住時念高峰妙六年於此我亦六年及期滿石
板自鳴師方腰包戴笠其房火起自燃後住徑山千指庵時年已六十矣遂往參龍池傳

和尚。室中機契。即獲心印。出住徑山。上堂。師云。咄咄
咄。千年常住一朝僧。今日祖令當行。十方坐斷。且道
還有祥瑞也無。鐘樓生耳朵。佛殿又懷胎。司理黃海
岸居士出問曰。如何是鐘樓生耳朵。師拈生香示之
曰。會取這箇。進云。如何是佛殿又懷胎。師曰。產下也。
士禮拜。師乃曰。承命老人至此。理荒殘之祖席。這箇
喚做狗尾續貂。那管家家門前火把子。釣魚船上謝
三郎即不問。新婦騎驢阿家牽。道將一句來。還有人
道得麼。一拂擊開金殿月。萬家無箇不光明。復舉疏
山問溈山樹倒藤枯公案。至明招處舉前話。招云。更
使溈山笑轉新。山云。原來溈山笑裏有刀。師召大眾
[018-0129b]
曰。要見溈山笑裏刀麼。呵呵大笑。下座○黃海岸居
士請上堂。師舉臨濟云。有一人論劫在途。不離家舍。
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那箇合受人天供養。師曰。
這箇語話。大似掩耳盜鈴。瞞人自瞞。諸人要識這兩
箇人麼。餘杭紙貴。一狀領過○黃介子居士請小參。
師舉古佛偈云。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於佛何殊別。徑山則不然。鱣
魚水底聚。鷂子貼天飛。會得此中意。成佛更無疑○
小參。師陞座曰。有一人超出佛祖。千聖莫能窺。諸祖
不敢正視。良久曰。諸人要識此人麼。只在汝等動用
中。還會麼。會則不妨出眾道看。舉洞山掇菓桌話。師
曰。當時首座恁麼下語。至今還有下語者麼。如無。徑
山為伊下箇註脚。過在動用中。不得果子喫。洞山太
無端。咄咄咄咄咄○黃海岸居士問云。入泥入水時
如何。師曰。滑殺人。士云。久聞雪嶠。及至到來。不見一
點。師曰。日頭大。士云。雪鎔後如何。師曰。春水滿溪流。
士云。大師曾見甚麼人來。師點胸云。雪老。士禮拜○
師舉三日前。夢室中火起。老僧喝兩喝。火𦦨漸微。自
占曰。般若如大火聚。日來老僧舉揚家醜。莫非正應
此夢。余集生居士云。早是大地火發了也。師曰。老僧
甚麼處安身。一僧進云。請師再不註脚。師曰。向居士
鼻孔裏。士云。打失鼻孔。救取眉毛。師頷之○嘉禾三
塔僧慈雨。自負有得。師以婆子燒菴話扣之曰。正恁
麼時如何。下一語看。僧云。感恩不盡。師曰。太煞露筋
[018-0129c]
骨。僧乞師代語。師曰。大似商人落夜。僧禮拜劉覺岸居士云
今諸方訛傳感恩不盡是師語殊謬○僧問高峰云。人人有箇影子。因

甚踏不著。師曰。踏著即禍生○僧問路逢獅子時如
何。師即震威一喝。僧無語。師打出○僧問如何是休
糧方。師曰。兩粥一飯。進云。此理如何。師曰。不曾嚼著
一粒米。進云。若然。一切人皆相似也。師曰。不墮諸數
○僧禮拜云。望師慈悲。佛法布施。師曰。窮。進云。大師
用不盡的。師曰。慳。乃舉鳥窠拈布毛公案。師亦拈布
毛吹之。問僧曰。會麼。僧云。這是鳥窠的。師曰。鈍根奴。
明明示汝。又道是鳥窠的。即喝出○師真率不羈。詆
呵諸方。無當意者。寡耦少徒。一笻孤往。後歸老徑山。
一夕呼茶飲畢。唱自所書小兒曹。生死路上好逍遙。
皎月清霜曉。一杯茶。坐脫去了。遂示寂。順治丁亥八
月二十六日也。覺浪杖人為建塔雙徑。後弘覺忞公。
復遷全身塔於雲門右麓龍池傳嗣


湖州淨名抱朴大蓮禪師



杭之臨安駱氏子。年十五。
投妙嚴祝髮。二十二往雲棲受具。初遊講席。一日自
念數年以來。於教相旨趣。雖有理會處。生死岸頭。全
用不著。遂更衣入徑山禪期。三七日中。廓然洞徹。述
偈曰。自幼失親娘。徧覓於他鄉。驀然一相見。更不再
思量。解制即往荊溪。參叩龍池傳和尚。傳曰。汝是何
方人。師曰。古杭雲棲弟子。傳曰。雲棲說何法。師曰。雲
棲不說法。傳曰。老僧這裏也不說法。師曰。某甲自遠
瞻風而來。云何不說法。傳曰。老僧牙齒疏缺。師曰。道
[018-0130a]
不在牙齒上。傳曰。不是這箇時節了。師云。道無古今。
傳曰。上座明白了。師云。不知還許明白否。傳曰。巳道
過了。至夜。師曰。親切處更乞一言。傳據座而巳。師喚
侍者點茶來。傳曰。上座不妨伶俐。師曰。某甲耳聾。傳
休去○師一日禮辭。傳曰。老僧猶有語。言未盡在。師
曰。和尚言雖未盡。其意某甲巳知。傳曰。且道老僧意
作麼生。師便喝。傳曰。再喝一喝看。師轉身便出。傳付
以源流拂子○住後僧問佛是何義。師曰。覺義。僧曰。
佛還迷否。師曰迷。僧曰。既覺。云何復迷。師曰。不迷。又
問作麼。僧曰。也須問過。師拈棒打出。問如何是奪人
不奪境。師曰。蛺蝶穿花影。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
曰。掀眉掃白雲。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彼此無
消息。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推窗看月明○魚
山熊居士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舉茶盃曰。請茶。
士曰。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作麼生。師曰。脫
殻烏龜飛上天。問如何是麻三斤。師曰。斤兩分明○
示眾曰。冷地裏聞人說著修行二字。不覺失笑何以
故。心本無念。將箇什麼來修。亦復無形。又修箇什麼。
且本是絕待。纔涉修行。便成兩橛。若有箇伶俐漢。一
識破便放下。何等妥貼。何等自在。雖然。也須透過一
番始得。不是說了便休。珍重○師於崇禎二年。八月
示寂龍池傳嗣巳上四人


曹洞宗



西京萬壽幻休常潤禪師



別字大千。南昌進賢王氏
[018-0130b]
子。幼背二親。從從父遊。常目攝羣優。灑然若有所創
知諸幻皆戲局也。無常謂何。乃入伏牛山。禮坦然平
公祝髮。居三載。知攝心如按浮瓜。起滅相乘。茫無所
措。質疑未決。南謁萬松於徑山。通所疑。松詰之曰。疑
是何人。措者何物。師未決。退而至九華。一夕覺身同
虗空。疑甚。乃聽講楞嚴。至圓明了知。不因心念處。忽
爾有省。廓然如鏡中象。不落空有。乃知前境虗空。直
塵勞一息耳。後參大方蓮公。問現鏡中象時如何。蓮
曰。直須打破。師曰。打破後如何。蓮曰。亦未離心境。師
未決。參小山書禪師。始至舉前話。書曰。何必打破。師
曰。其柰鏡象何。書曰。鏡象安在。師有省。一日書問師
曰。疇昔之疑決否。師舉掌。書曰。將毋以罔象問景耶。
師曰。此外更無何有。書曰。試披衣撿之。力行二年。愈
益精進。書舉洞山我今不是渠詰之曰。既不是渠。畢
竟是何人。師領悟。以偈答曰。若要識此人。有箇真消
息。無相滿虗空。有形沒踪跡。曾為佛祖師。嘗作乾坤
則。龜毛拂子清風生。兔角杖頭明月出。書曰。子無勦
說。更須自入悟門。師曰。尚不借緣。從何門入。書曰。既
不借緣。何為至此。師曰。因不借緣。所以至此。書曰。就
不借緣一語。於意云何。師曰。彩鳳飜風身自在。鐵牛
奔吼意常閑。書曰。善哉。明日辭行。書付偈曰。定作人
天主。當思少室秋。師曰。常潤是甚麼人。安敢當此。書
囑曰。吾道不振久矣。豈宜袖手耶。師唯唯。逮書示寂。
僉議繼席。非師不可。師執意謙退。再請再却。眾乃舉
[018-0130c]
書付囑之偈。師遽墮淚。不復言辭。乃住少室。師體貌
豊碩。聲若鴻鐘。與諸學人甘澹泊。而襟度夷曠。一力
負荷大法。朝夕乾乾。無少倦色。告香入室者。二百七
十人○萬歷乙酉四月念七日。書偈告寂宗鏡書嗣


建昌廩山蘊空常忠禪師



本郡人。為居士時。嘗講姚
江良知之學。一日客遊鎮江鶴林。過一老宿。號古溪
者。謂譚曾參月舟和尚。乃從剃落。老宿病。又謂之曰。
子既出家。可徧參知識去。師遂往中州。聞小山書和
尚道風。即謁之。書問來為何事。師云。為生死求出離
法。書曰。生死在何處。要你出離。師無語。書曰。且去務
下著。一日師又問。如何得見性成佛。書曰。你喫飯也
未。師云。巳喫了。書曰。舌在你口裏。還見麼。師云。畢竟
如何得成佛。書曰。佛是乾屎橛。汝咬得破麼。師擬再
問。書搖手曰。不是不是。師益心疑之。乃辭書徧訪諸
方名宿。久之有省。乃徹見書作用。因復返嵩山。適值
書他出。師迎而問云。達摩面壁在甚麼處。書指曰。阿
那青黯黯處。師云。東指西話作麼。書曰。南方杜撰禪
和。如麻似粟。師云。切忌魔魅人家男女。書拈拄杖便
打。師禮拜。書便偕歸。會書謝少林事。往住北京宗鏡。
師隨行。服勤三載。深得玄旨。書每勘驗之。機鋒不讓。
一日辭歸。書付以偈曰。宗鏡門下萬株松。長年占斷
白雲封。人間未許閒相識。一枝迸出笑春風○師歸
建昌。於從姑僻處。每危坐。人或問之。師搖手曰。汝不
會去。或曰。師且為我說看。師云。這豈不是不會。人咸
[018-0131a]
笑之。因到覆船山見紹隆大師故蹟。乃題詩於簫曲
峰靜室壁間云覆却船兮賺雪峰。渠無生死太空空。
玉簫聲斷千山冷。誰聽猿啼夜月中。蓋深有感也。盱
江之新城有廩山。去郭二十里。八面秀拔。師遊喜之。
因結茅棲止者二十年。不與人接。諸士紳故人。多來
相訪。唯默坐而巳。羅近溪鄧潛谷二公。與論性命之
學。皆超出情見。及舉宗門向上事。人多未能領略○
無明經公。嚮師道行高峻。特求出家授戒。師云。出家
須出五蘊家。且待此事明著。尚不為遲。皈戒須皈自
心法。豈必三壇為能圓。你知十六沙彌。繼燈成佛麼。
出家如此。是真丈夫。經又問如何是入道法要。師云。
汝但能精進不欺。便可徹頭徹尾。經一日與諸兄弟
論金剛義甚快。師聞之笑云。宗眼不明。非為究竟。經
大驚。便問如何是宗眼。師振衣而起。經益疑之。一日
舉前話問師。師云。我不如你。你自看去。經後隱峩峰。
因如大好山語下大悟。走廩山以偈呈師。師云。悟則
不無。更要受用得著。若受用不著。祇用箇汞銀禪也。
因舉南泉王老師賣身話勘驗之云。子試道南泉是
何心行。經曰。這老漢沒葢載。待你頭出角著。又問甘
贄行者。請念誦南泉打破鍋子。意旨如何。經曰。拂袖
便行鉤有餌。鍋兒打破玉無瑕。師奇之。乃云。他日子
弘掦祖道。吾不如也○師生平言行縝密。如美玉在
璞。非有真為法人。拒而不見。見人譚某於何處有省
悟。何處有證入。輒勃然呵之云。汝何所見。敢以此證
[018-0131b]
據人耶。打破大明國。尋不出幾人能真參實究。在你
敢作大妄語。以未悟謂悟。未證謂證耶。有拈頌若干。
超絕卓異。祕不示人鄧徵君與師交最久甞有詩寄師云入海泥牛不見踪龍山太
煞露家風誰知別有深深意韻出新豐調不同師見之笑云公可謂知得山僧一半也○一日

師無疾忽告眾曰。我有一箇未了底事。汝等須知。眾
無語。乃命澡浴整衣。遂端坐而瞑。茶毗頂骨不壞。塔
於本山。後司理黃端伯居士。同壽昌謐公。復遷塔於
廩山之麓宗鏡書嗣


魏博大伾隱庵如進禪師



廣平永年人。族姓陳。得法
於小山書公。養道於大伾之興國寺。影不出山。足不
蹈閫者數載。凡尼姑婦女。不許入門。無容面謁。久之
開堂說法。機如走珠。口似懸河。衲子肩摩接踵。趨謁
如狂。一日應請北遊。途宿三教堂。主僧進曰。此中向
有憨布袋像。供西壁。後為羽士居此。於頂上安雙髻。
改呼為鍾離仙。遷供東壁。每每緇衣黃冠。爭衡代位。
至今葷酒淫祀。妖孽一方。殊為怪事。求和尚除之。師
以拄杖指其像曰。者塊泥團。變怪多端。不守本分。惱
亂人間。髠頭佛祖。丫髻神仙。出乖現醜。魔魅閭閻。彼
此搬弄。東那西遷。妄生喜怒。暮四朝三。不遇老僧行
正令。多年冷地受牽纏。四大各復。返本還源。從此一
方齊物論。即刻送汝上長安。咄咄。連棒粉碎。而邪孽
從茲肅清宗鏡書嗣


龍岡大方如遷禪師



陜西鳳翔岐山縣之李氏子。年
十七。禮本郡無踪本公為師。首參悅菴喜和尚。授具
[018-0131c]
指示向上一路。尋入青峰山。弔影單棲。有所開悟。謁
大章書和尚於立雪庭。遂留依止。朝夕入室。陶鎔從
上機緣。乃蒙印可。有針頭玉線。海底鐵牛。日夜辛勤。
記伊保守之囑○師至懷慶。鄭世子讓國。潛修白業。
聞師至。乃建精舍於龍岡。延師晏寂。慈聖皇太后賜
大藏經。護勅御書大法寶藏四字。至龍岡。創寺安供
○後師無疾端坐而化。塔於寺右宗鏡書嗣


鄴下古風通玄禪師



本郡王氏子。齠年禮大妙師祝
髮。甫壯南詢。與伾山進往謁小山書禪師。一見直以
龍象期許。久之。乃付衣法。後聞帝闕。奉旨開堂於真
定舍利寺。代王聘請開法於山西大同○僧問如何
是道。師曰。何不問已。僧曰。自已云何是道。師曰。處處
綠楊堪繫馬。家家有路透長安。僧曰。向上更有事也
無。師曰有。僧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青山低處見天
闊。紅藕開時聞水香。未幾辭歸。效陳蒲鞋養親。建願
王菴以休老。後無疾端坐而逝。塔於菴側宗鏡書嗣


順德鵲山天然圓佐禪師



邑之范氏子。偕大方遷公。
參小山書和尚於少室。機契。竟付衣鉢。歸里隱蓬鵲
山石河菴。有請說法者。師辭甚堅。柱史吳公率四眾
再三迎請。乃上堂。以拂子打圓相曰。會麼。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苟非忘形去智。喪偶
息機。親到虗靈不昧。了了常知底田地過來。要見他
拈花之旨。面壁之宗。大似數他桃李宮牆外。終非已
有。諸人還要知佛祖直指底消息麼。乃以拂擊案云。
[018-0132a]
適來山僧已自告報了也。便下座○僧問拈椎豎拂。
舉古明今。皆是止啼黃葉。如何是金錢。師曰。只見雷
霆施號令。那知星斗煥文章。曰和尚自把火行。其如
學人何。師曰。閉目中秋坐。却怨月無光○蓬巖吳柱
史問如何是般若體。師曰。寂然不動。曰如何是般若
用。師曰。感而遂通。曰如何是下手得力處。師曰。罔象
到時光燦爛。曰如何是不得力處。師曰。離婁行處浪
滔天。曰恁麼則儒釋未始有異。師指空曰。此儒耶。釋
耶。同耶。異耶。公作禮曰。謝指示○萬歷乙酉十月。師
預知時至。浴畢坐逝宗鏡書嗣巳上六人


續指月錄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