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3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唐-尊者眾賢 (master)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十二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緣起品第四之一



已依三界辯得心等諸法差別今應思擇三
界是何處別有幾頌曰。


「 地獄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獄洲異
 此上十六處
 名色界於中
 初二二三三
 第四靜慮八
 無色界無處
 由生有四種
[012-0829b]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續」



論曰。那落迦等下四趣全。及天一分眷屬中
有。并器世間。總名欲界。天一分者。謂六欲
天。一四大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
覩史多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如是
欲界地獄趣等。并器世間總有十處。地獄洲
異分為二十。八大地獄名地獄異。一等活地
獄。二黑繩地獄。三眾合地獄。四號叫地獄。五
大叫地獄。六炎熱地獄。七大熱地獄。八無間
地獄。言洲異者。謂四大洲。一南贍部洲。二東
勝身洲。三西牛貨洲。四北俱盧洲。如是十
二并六欲天傍生餓鬼處成二十。若有情界
從自在天至無間獄。若器世界乃至風輪皆
欲界攝。已說欲界并處不同。此欲界上處有
十六。謂初靜慮處唯有二。二三各有三。第
四獨有八。器及有情總名色界。言初靜慮處
有二者。一梵眾天。二梵輔天。第二靜慮處有
三者。一少光天。二無量光天。三極光淨天。第
三靜慮處有三者。一少淨天。二無量淨天。三
遍淨天。第四靜慮處有八者。一無雲天。二
福生天。三廣果天。并五淨居處合成八。五淨
居者。一無繁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
天。五色究竟天。此十六處諸器世間并諸有
情。總名色界。何緣大梵及無想天。無壽
量等殊不別建立。不應別立大梵一故。要依
同分立天處名。非一梵王可名同分。雖壽量
等與餘不同。然由一身不成同分。故與梵輔
合立一天。高下雖異然地無別。無想有情與
彼廣果。壽身量等無差別故。亦無異因。故
[012-0829c]
不可立為第四處。無色界中都無方處。以無
色法去來無表。皆無方所理決定故。但異熟
生勝劣差別。說有四種。一空無邊處。二識
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如是
四種名無色界。由生勝劣非由方所。以於是
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歿
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由漸離欲漸
得彼定。及生劣勝次第如是。隨生因力果少
多故。於無色界受生有情。以何為依心等相
續。何緣於此欻復生疑。以諸法中都無有
我。心心所法在欲色界。依託色身可相續轉。
於無色界既無色身。心等應無相續轉義。為
顯彼有依故作是說。依同分及命心等相續。
及聲攝餘不相應行。謂得及非得異生性生
等法轉所賴故名為依。心等轉時要託彼故。
眼等四識一一皆用無間滅意及自色根為其
所依。及為依性。以自色根所依大種身根及
大同分命根得等生等但為依性。身識即用
意及身根。為其所依及為依性。但以身根
所依大種同分命根。得等生等為其依性非
為所依。意識但以無間滅意為其所依。及為
依性。身根及大同分命根。得等生等但為依
性。如是欲色有情心等。依色同分命等相
續。無色有情以無色故。但依同分及命根等
心等相續。非無有依。依與所依二相別者。
要由彼有此方得轉。無則不轉是為依相。定
有彼相及隨變者。是謂為依及所依相。雖
彼諸法為心等依。而或有時心等不轉。此由
別法為障礙故。心等轉位必有彼依。故彼
[012-0830a]
得為心等依相。現見心等於死身內畢竟不
生。於生身中雖暫時滅。而定當起。故彼色
等依相極成。由此故知。色聲香等於心心所
不能為依。以外事中有色聲等。然心心所曾
不轉故。心等不隨無間滅意定有轉變。如何
可說。彼為所依。夫隨變者。謂令改易。由前意
滅。後心等起。何非所依。非同分等為心等
依。如眼等根無間滅意。故所依相與依相別。
如是欲色諸有情心。四蘊俱生滅為依性。唯
一色蘊得為所依。酒等惱時心雖轉變。而無
意識色為所依。夫成所依定能生變。意識非
定隨色變生。以無色時心亦有故。可為依性
非作所依。是故六識在欲色界。得以四蘊為
俱生依。無色意識以無色故。彼俱生依唯通
三蘊。若爾何故但言無色心等依於同分及
命。此說定同無亂依故。謂心心所雖互為依
而非定同。不自依故亦非無亂。在此地生。亂
起自他心心所故。同分及命心等同依。又此
地生唯此地故。依此設起不同地心。由此還
令自地心起。唯依此二名此地生。牽引業生
無間斷故。由斯說是同不亂依。心等不然。故
略不說。若無此二餘地四蘊現在前時。爾時
有情應名餘地非此地攝。自地先業所牽引
果不相續故。然不應許。是故當知。如欲色界
身同分命為心等依。雖或有時異地心起。而
依身等。於此生中後定當牽自地心起。如是
無色雖無有身。心等定依同分及命。故頌偏
說。同分命根此是牽引。業異熟故。是餘異熟
相續住因。譬如樹根莖等依住。現見諸樹葉
[012-0830b]
枝莖等。雖同種生而依根住。是故不應謂眼
根等唯依業住無別有依。由斯已釋。生無色
界業生心等須別依因。故本論中不作是說。
心轉即用受等為依。即由此因得非得等。及
聲總顯不說別名。謂彼非唯業所生故。設業
生者非恒續故。由此總說名為識緣。不說受
等為識依性。如何彼法為心等依。謂彼若無
自地心等必不生故。猶如身等。或由彼是無
亂因故。非生上地成就下善。又無成異地異
生性等。故彼為依性其理極成。有餘師言。如
坑塹等。雖無風等燈焰不生。彼法若無心等
不起。故知心等用彼為依。或有門人作是徵
請。不相應行應如色身。亦能為依生意識等。
故但為說不相應行為心等依。非無色界俱
生四蘊無相依義然於此中心與受等為所依
性。非彼受等為心所依。非所隨故。要心總了
境界相時。受等方能取差別相。故彼隨心心
非隨彼。然心心所名互相隨。互隨轉者。同一
果故。何緣不說欲色界中此二為依心等相
續。而但說彼依於色身。欲色界中身同分等。
雖恒相續。皆能為依而身麁顯。是故偏說。或
為成立同分命根離身別有。故作是說。非於
無色或餘地中業生心等恒現前故。或顯同
分及命根等亦依身轉。故作是說。雖彼與身
互相依止。而身勝故偏說為依。豈不命根為
身依性亦是殊勝。命根若無。身根等法皆不
轉故。雖無命根彼皆不轉。而身多為災橫等
緣。命等隨身亦有損益。故身與彼為依義勝。
即由此義對法諸師。說無色中以無身故。同
[012-0830c]
分命等更互相依。如本論說云何欲界。謂有
諸法欲貪隨增。色無色界亦復如是。為顯諸
法三界現行。非皆彼繫。故作是說。雖諸煩
惱皆所隨增。貪多現行故偏說一。言欲貪者。
謂欲界貪。色無色貪亦復如是。欲所屬界說
名欲界。如是類釋上二界名。又欲之界名為
欲界。由此界能任持欲故。色無色界應知亦
然。若界有色而無定者。是名欲界。若界有色
亦有定者。是名色界。若界無色而有定者。是
無色界。三界為一為復有多。三界無邊如虛
空量。故雖無有始起有情無量無邊。佛興于
世一一化度無數有情。令證無餘般涅槃界
而不窮盡。猶若虛空世界當言云何安住當
言傍住。故契經言。譬如天雨滴如車軸。無
間無斷從空下注。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
世界或壞或成。如於東方南西北方亦復如
是。不說上下。有說亦有上下二方。餘部經中
說十方故。色究竟上復有欲界。於欲界下有
色究竟。如是展轉世界無邊。若有離一三界
貪時。一切三界貪皆滅離。依初靜慮起通慧
時。所發神通但能往至自所生界。梵世非餘。
所餘通慧應知亦爾。勿有於境太過失故。已
說三界。趣復云何。何處幾種。頌曰。


「 於中地獄等
 自名說五趣
 唯無覆無記
 有情非中有」



論曰。於三界中隨其所應說有五趣。如自名
顯。謂前所說地獄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
唯於欲界有四趣全。三界各有天趣一分。為
顯有界非趣所攝。故三界中說有五趣。善
[012-0831a]
染無記有情無情及中有等。皆是界性。趣體
唯攝無覆無記。及與有情而非中有。言趣體
唯攝無覆無記者。唯異熟生為趣體故。由此
已釋趣。唯有情無情中無異熟生故。趣體唯
攝無覆無記。如七有經定應信受。經說七有。
謂地獄有。傍生有。餓鬼有。天有人有。業有
中有。此中業有是五趣因。簡趣異因。是故別
說。此經為顯趣體唯攝無覆無記。故簡異因。
理亦應然。若善染法是趣體者。趣應雜亂。一
趣身中多趣惑業。皆可現起及成就故。業如
中有俱別說故。是趣因故定非趣攝。非如見
濁。有處說見是煩惱故。無處說業是趣體故。
不可為例。唯異熟生是諸趣體。何緣證知。契
經說故。經說。舍利子作是言。具壽。若有地
獄諸漏現前故造作增長。順地獄受業。彼身
語意曲穢濁故。於那落迦中受五蘊異熟。異
熟起已名那落迦。除五蘊法彼那落迦都不
可得。此中既說。除異熟生色等五蘊無別地
獄。異熟起已名那落迦。故知趣體唯是異熟。
發地獄業名地獄漏。招地獄生名地獄業。非
此漏業即地獄體論說五趣。一切隨眠所隨
增者依。趣及趣能結生心說。故無失中有非
趣何。緣故知由經論理為。定量故。且由經者。
謂七有經別說五趣因方便故。言由論者。
施設論說。四生攝五趣。非五攝四生。不攝者
何。所謂中有法蘊論說。眼界云何。謂四大種
所造淨色。是眼眼根眼處眼界。地獄傍生鬼
人天趣。修成中有。言由理者。趣謂所往中有
不應是所往處。由此能往所往趣故。又彼即
[012-0831b]
於死處生故。非所往處故非趣攝。若爾無色
亦應非趣死處生故。不爾。無色死處即生不
往餘處。中有雖是死處即生。然往餘處故非
趣體。言中有者。謂中有地死生中間決定有
故。生有無間容起死有。故無本有名中有過。
或容彼在異類二生中間起故。名為中有。不
可說在二趣中間。故名中有。對執中有是趣
攝宗因不成故。於前所說諸界趣中。如其次
第識住有七。其七者何。頌曰。


「 身異及想異
 身異同一想
 飜此身想一
 并無色下三
 故識住有七
 餘非有損壞」



論曰。謂若略說。欲界人天并及下三靜慮無
色。此七生處是識住體。若廣分別應隨契經。
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
住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
言有色有情者。是成就色身義。言身異者。
謂彼色身種種顯形狀貌異故。彼由身異或
有異身。故彼有情說名身異。言想異者。謂彼
苦樂不苦不樂想差別故。彼由想異或有異
想。或習異想以成其性。故彼有情說名想異。
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劫初起。是
第二識住。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梵眾天同
生此想。我等皆是大梵化生。大梵爾時亦生
此想。是諸梵眾皆我化生。何緣梵眾同生此
想。由見梵王處所形色及神通等皆殊勝故。
又觀大梵先時已有己及餘天後方生故。彼
不能見從上地歿依初靜慮發宿住通。不能
了知上地境故。何緣大梵亦生此想。彼纔發
[012-0831c]
心眾便生故。謂己所化非速歿故。或愚業果
感赴理故。或見己身形狀勢力壽威德等過
餘眾故。由是緣故。梵眾梵王身雖有殊而生
一想。言身異者。初靜慮中有表無表尋伺多
識。為因感身有差別故。安立眾生身有異故。
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
住。此中舉後兼以攝初。應知具攝第二靜慮。
若不爾者。彼少光天無量光天何識住攝。
彼二既有第三識住相。無緣可說非識住所
收。故知此中依舉顯理說諸識住。非但如言
彼天中無有表業等。為因所感差別身形。故
言身一。此顯同處身相無異。非說處別。第二
靜慮喜捨二想雜亂現前。故言想異。由彼天
眾厭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捨根現前厭
近分地。捨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現前譬如有
人。於諸飲食若素若膩欣厭互增。有色有情
身一想一。如遍淨天。是第四識住。言身一
者。釋義如前。唯有樂想故名想一。遍淨天樂
寂靜微妙。常生欣樂無起厭時。是故無由近
分交雜。故唯依此立想一名。初靜慮中由染
污想。故言想一。以於非因起戒禁取執為因
故。第二靜慮由二善想。故言想異。由等至
力二受交參而現前故。第三靜慮由無記想。
故言想一。純一寂靜異熟樂受而現前故。下
三無色名別如經。即三識住是名為七。釋三
無色如順正理。此中何法名為識住。謂彼所
繫五蘊四蘊識於其中樂住著故。有餘師說。
唯有情數得識住名。契經說故。為顯諸識所
住著事。故契經說七識住名。由此餘處非識
[012-0832a]
住攝。以彼處識有損壞故。識於其中不樂住
著。餘處者何。謂諸惡處。第四靜慮及有頂天。
云何於中識有損壞。損壞識法於中有故。
何等名為損壞識法。謂諸惡處有重苦受能
損於識。第四靜慮有無想定及無想事。有頂
天中有滅盡定。能壞於識令相續斷。復說若
處餘處有情心樂來止。若至此處不更求出。
說名識住。於諸惡處二義俱無。第四靜慮心
恒求出。謂諸異生求入無想。若諸聖者樂淨
居等。若淨居天樂證寂滅。有頂昧劣故非識
住。有說。若識愛力執受安住其中。說名識
住。一切惡處淨居天等。業力執受安住其中。
無想有情及有頂處。見力執受安住其中。由
是皆非識住所攝。有餘復說。眾生有三。所謂
樂著諸境樂想。樂著境者。人及欲天。樂著樂
者。下三靜慮。樂著想者。下三無色。唯於此處
立識住名。餘無此三。故非識住。相承說者。若
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斷識立識住名。異此
便非識住所攝。欲界無定就所依說。有無漏
識。非想有定就自性說。無無漏識。或欲人
天。一身容有具三識義。非想不爾。第四靜慮
雖具三識。而五處全一處少分。不具三識。
故少從多不立識住。是故識住數唯有七。如
是解釋七識住已。因茲復辯九有情居。其九
者何。頌曰。


「 應知兼有頂
 及無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餘非不樂住」



論曰。前七識住及第一有無想有情是名為
九。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
[012-0832b]
謂諸有情自樂安住。所依色等實物非餘。以
諸有情是假有故。然諸實物是假所居。故有
情居唯有情法。以有情類於自依身愛住增
強。非於處所。又於處所立有情居。則有情居
應成雜亂。居無雜亂唯有內身。故有情居唯
有情法。既言生已名有情居。知有情居不攝
中有。又諸中有非久所居。故諸有情不樂安
住。又必應爾。由本論說。為顯生處立有情居。
於生死中為顯諸識。由愛住著建立識住。顯
諸有情於自依止愛樂安住。立有情居。故此
二門建立差別。有頂無想既非識住。如何可
說為有情居。此責不然。義各異故。由此二處
有壞識法。識不樂居故非識住。然彼二處成
有情身。有情樂居故九所攝。謂若有處餘樂
來居不樂遷動。有情居攝。餘處皆非不樂住
故。言餘處者。謂諸惡處第四靜慮除無想天。
惡處皆非有情居者。謂非餘處有樂來居。亦
無住中。不樂遷動。第四靜慮除無想天。所
餘皆非有情居者。雖從餘處有樂來居。然非
住中不樂遷動。謂廣果等。若諸異生樂入無
想。若諸聖者樂入淨居或無色處。淨居天處
樂入涅槃。故彼皆非有情居攝。因七識住。
已辯有情居餘契經中。復說四識住。其四者
何。頌曰。


「 四識住當知
 四蘊唯自地
 說獨識非住
 有漏四句攝」



論曰。如世尊言。識隨色住。廣說乃至。識隨行
住。此四識住其體云何。謂唯除識有漏四蘊。
又此唯在自地非餘。非識樂隨餘地蘊住。雖
[012-0832c]
依餘地蘊識亦現前。而餘地蘊中識不樂住。
憙愛潤識令於蘊中增長廣大。契經說故。非
於餘地色等蘊中憙愛能潤識令增長廣大。
故餘地蘊非識住攝。又自地中唯有情數唯
自相續。立為識住。非非情數。他相續中識隨
樂住如自相續。有餘師說。彼亦識住。以於
其中憙愛潤識亦令增長及廣大故。已依自
宗建立識住。當說建立識住因緣。此中云何
識非識住。又此識住其義云何。謂識於中由
憙愛力。攝為所住及為所著。是識住義。識
隨色住住。色著色。契經說故。若爾識蘊應成
識住。世尊亦說。於識食中有憙有染。有憙染
故識住其中。識所乘御理應如是。唯說四者
為令於識除我見心。故於識中不說識住。如
說莎底契經中言。我達世尊所說法教。馳流
生死唯識非餘。識謂世尊異名說我。為欲除
滅彼我見心。顯識依他體非是我我所依性。
非謂能依。故識住門唯說有四。實非識住。但
四非識。今謂世尊所說識住唯色等四。不言
識者。由但色等於三時中與續有識為助伴
故。謂唯色等與識俱生。過未亦能為識助
伴。令續有識生死馳流。識則不爾。故非識
住。且眼等根及俱色等。與俱生識為所依依。
已滅未生但為識境。是故色蘊於三時中望
續有識。能為助伴。現在受等與識俱生。為
俱有因。一分與識同緣一境有助伴用。已滅
未生俱為識境。是故受等亦於三時望續有
識能為助伴。識雖過未望續有識少有助能。
而俱生中全無助力。不俱起故。色等望識具
[012-0833a]
二助能。識唯去來故非識住。故非情數及他
身中。色等四蘊亦非識住。由彼望識但為所
緣。不具二門助伴用故。住謂所住。是續有識
引自果時能為依義住或所著。是續有識引
自果時能為境義。自身色等可有與識同一
境義。設不同境然能為依。具二助能故立識
住。非有情數他身色等。則不如是。故非識
住。如何定知識住道理如是安立。契經說故。
如世尊言。有四依取所緣識住。識隨色住。住
色著色。是識與色或俱時生依於色住。或於
色境緣而生著。何緣生著。前說於中憙愛潤
故。如是乃至識隨行住。皆應廣說。曾無有說
識隨識住。隨謂親附。或謂隣近。去來定說為
疎遠故。現在色等親近於識。與識俱生名識
隨住。定無有識與識俱生。故不應言識隨識
住。由此經故。唯餘四蘊與續有識為伴義成。
有四依取。世尊說故。言依取者。謂色等四為
生死依。煩惱所取或即為依攝取眾苦。由
是無漏非住理成。唯說依取為識住故。無漏
色等滅依取故。即彼經說。苾芻當知。若於色
界已得離貪。於所隨色意生繫斷。此繫斷故。
即能緣識無復住著。增長廣大。廣說受等。
三界亦然。即由此經義准三世。色等四蘊皆
識住攝。為顯色等與識異故。我所承宗作如
是說。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識所乘御如人船
裏。此法可說識住非餘。如是所言。意簡識
住與識類別。非為欲遮去來色等言非識住。
雖許去來亦識住攝。而非情數非識住收。現
在與識尚為疎遠。況在去來可名識住。自身
[012-0833b]
色等雖在去來與識疎遠。而於現在與續有
識極相親近。由種類同亦名識住。如現在世
異心無心兩位自身色行二蘊。去來色等理
亦應然。具二助能相不失故。由此色等自相
續中三世所攝。皆名識住。七四識住皆唯有
漏。為十攝四。四攝七耶。非遍相攝。可為四
句。有七非四。乃至廣說。第一句者。謂七中
識。第二句者。謂諸惡處。第四靜慮及有頂中
除識餘蘊。第三句者。七中四蘊。第四句者。謂
除前相七中有識。四中無者。由此二門建立
異故。若法與識互為因果。識樂隨轉立七識
住。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能為助伴。立四識住。
由所化生稟性差別。故說七四識住不同。或
樂別緣。或樂總了。或樂遍了諸法自相。或於
自相不樂遍知。或耽著愛或耽著見。或有自
相煩惱力強。或有共相煩惱力強。或樂境界。
或樂生死。如是等類性別無邊。已說識住。於
前所說諸界趣中。應知其生略有四種。其四
者何。頌曰。


「 於中有四生
 有情謂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獄及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論曰。前所說界通情非情。趣唯有情。然非遍
攝。生唯遍攝故說有情。無非有情名眾生故。
然有情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名為四。生
謂生類。諸有情中雖餘類雜而生類等。言生
類者。是眾生義。若爾界趣應亦名生。不爾。界
通情非情故。趣雖有情而非遍故。此唯情遍
獨立生名。所承諸師咸作是釋。緣業合起故
[012-0833c]
說為生。謂諸有情有卵胎濕三緣和合別別
而生。有無別緣唯業力合。五蘊四蘊如應頓
生。彼業力強不待緣故。今釋一切皆業合生。
佛說有情業所生故。有業生果待卵等緣方
有差別。有業生果不待外緣自有差別。若說
一切皆業合生。如何說為卵胎生等。不可卵
等從業合生名卵等生。彼非情故。不說一切
唯業合生。不說卵等體生由業。但說一切皆
業合生。業合生時有緣卵等。從緣摽別名卵
等生。若說業生名應非別。言卵生者。謂諸有
情生從卵㲉。如鵞鴈等。言胎生者。謂諸有情
生從胎藏。如象馬等。言濕生者。謂諸有情從
皮肉骨牛糞油滓水等和合煖潤氣生。如虫
飛蛾蚊蚰蜒等。言化生者。謂諸有情不待三
緣無而欻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如那落
迦天中有等。化生體兼五蘊四蘊。餘三但用
五蘊為體。有說。皆通異熟長養。有說。一切體
唯異熟隨於何趣各具幾生。且人傍生。各具
四種。人卵生者。謂如世羅。鄔波世羅生從
鵠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給孤獨女二十五
子。般遮羅王五百子等。人胎生者。如今世
人。人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鄔波遮盧鴿鬘
菴羅衛等。人化生者。唯劫初人。此四生人皆
可得聖。得聖無受卵濕二生。以聖皆欣殊勝
智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或諸卵生生皆再
度。故飛禽等世號再生。聖怖多生故無受義。
濕生多分眾聚同生。聖怖雜居故亦不受。傍
生三種現所共知。化生如龍妙翅鳥等。一切
地獄諸天中有。皆唯化生。有說。餓鬼唯化生
[012-0834a]
攝。有說。餓鬼亦有胎生如餓鬼女白目連
曰。


「 我夜生五子
 隨生皆自食
 晝生五亦然
 雖盡而無飽」



於四生內何者最多。有說。濕生。現見多故設
有肉等聚廣無邊。下越三輪上過五淨。容遍
其量頓變為虫。是故濕生多餘三種。有餘師
說。化生最多。謂二趣全三趣少分及諸中有。
皆化生故。一切生中何生最勝。應言最勝唯
是化生。支分諸根圓具猛利。身形微妙故勝
餘生。若爾何緣後身菩薩得生自在。不受化
生見受胎生。有大利故。謂引親屬入正法
故。令所化生練磨心故。令餘族類生尊敬故。
息諸外道謗為幻故。留遺身界饒益他故。又
與化生時不同故。問答決擇如順正理。
《說一切有部顯宗論》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