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205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清-咫觀 (master)


No. 1498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
通論卷第一
淨業行人 咫觀 鄭應房


「 稽首十方三寶尊
 悉是光明遍照者
 於此娑婆現華藏
 層層身剎交光輝
 敢祈同以大威神
 加被凡愚成聖智
 不離一真顯事理
 聖凡無礙總清凉」



總論曰。本然一心。隨緣成相。眾生苦繫。諸佛現身。度
無所度。依然平等。所謂真法界也。一真之中。光明
清淨。華嚴海會。供養雲興。一切時處。輝華常在。小
機不信。自隔真𢆯。若大心者。即一道場。包十法界。
十方十世。無盡重重。一念心中。圓圓頓現。凝然不
散。何去何從。標出阿難。施食緣起。標出淨住。懺悔
緣起。標出梁武。水陸緣起。萬法本閒。用之悉應。既
無其始。亦無其終。妙極天然。非常非斷。深深一味。
普益羣靈。梁武以降。行法有人。志磐以後。書卷可
考。蓮師酌之。大略仍古。洪師演之。多半宜今。手眼
雖殊。心期不異。雞園壇墠。新啟東方。建佛法幢。為
眾生導。慨念 國家。深仁厚澤。德及無邊。柰此羣
[001-0823c]
黎。業感互殊。致生種種。五乘之教。並皆弛廢。七趣
堅毒。忽然橫流。餘困未舒。陰靈莫慰。每思自奮。裨
補 皇圖。善法雖多。無如水陸。輙依空鏡。深剖微
塵。無曲無難。直心抒寫。執事者少。神志乃清。白詞
不多。心口無偽。一真法界。不遠能通。諸品覺靈。平
心來赴。涓埃有濟。名相不空。即此華嚴。指歸極樂。
治心為本。用法乃靈。後之君子。莫或造次。





* 卷一

* 總論
* 目
* 壇圖
* 綱要
* 文稿
* 卷二

* 結界
* 遣使
* 建旛
* 卷三

* 請聖
* 浴上堂
* 卷四

* 供上堂
* 請赦
* 卷五

* 請下堂
* 浴下堂
* 歸戒
* 卷六

* 誦光明偈
* 供下堂
* 卷七

* 親祝
* 卷八

* 通供上下堂
* 結願
* 送聖
[001-0824a]


論曰。此水陸大略節次。其餘小目。隨文自知。嗚呼。
法相玲瓏。天然不隔。水晶樓閣。品品虗通。惟一堅
密身。一一塵中現。流轉不返。名曰眾生。居五道而
長鮮。以法身不受染也。若說以佛度生。不外一心
之妙。道場法事。即是自修。必有人焉。了心成佛。乃
可宏闡威靈。令法界含生。一念回光。還同本得。更
何暇酬應齋主。張皇事儀。繁述觀門。虗諷經懺。亡
其性而存其相哉。觀夫眾生事相。多隔真機。大略
相同。付之一歎。今之所酌。近於略也。然一片光輝。
周旋法界。知音若遇。必有得手之機。苦海波濤。從
此一息。無邊法樂。非自非他。幸各虗心。深求實濟。
可也。今之論本。精要者仍舊文謂志磐蓮池洪源三大師。補正
者兼新義。具如後文。觀者察之。



* 卷九

* 像式并讚
[001-0824b]



[001-0825a]




第一方壇。就人間房屋所宜。


然亦須壇外四面。能圍繞經行。


第二圓壇。是酌古準今所立。


於兩門分上下。其制精通明辨。則頗可行。但須另
建壇屋矣。


此後再立一大圓壇圖。以事必心安。量無涯涘。故稱
吾性而圖之也。


此遇心力並到時。頗可建。花嚴樓閣。彈指門開。莫
作難易想。
[001-0825b]



[001-0826a]


論曰。此以十柱成一亭。每柱左右各一席。席皆微
偏向內。兩席之間。一門一階。廢其七。用其三。柱各
一旛。兩柱間各一燈。旛之背一鏡。鏡在柱內。旛在
柱外。中之五席一二三及二十四二十五。左右皆燈。背面皆鏡。
十燈十燈。十鏡十鏡。以表無盡重重之義也。亭徑
三丈。圍九丈。階去地七尺。亭之簷。高於階一丈四
尺。兩柱相去九尺。柱外至簷五尺。此五尺中。除內
尺五為席之外半。除外尺五為亭畔倚闌。中餘二
尺。以備外繞經行也。中階唯真靈出入行之。主表
出入。由左右階。左右柵門。香燈司鎖。餘人不得入。


綱要曰。咫觀既集水陸諸書而論之。成八卷矣。客有
讀而疑之者。問難蜂起。一一答之。


問。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
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今之論本。化上堂十席
為十一席。於佛僧外。增標淨土聖賢。其實淨土乃
花嚴無量門中之一耳。徒生增減。豈合普心。答。此
正普心也。為十方眾生。歷劫以來。泛信三寶。未識
專門。幸苦飄零。不得解脫。今以一佛土引其趨向。
一入全真。佛佛皆現。正是賢行。豈憂不普。且十與
十一。何增減之有。經云花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
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


問。發起正發起。熏修極熏修。故梁懺之功。無苦不
救。一切道場之所宗敬。今乃另製法輪懺。豈能通
感乎。答。梁懺雖佳。而世之禮者。多成故套。心性尚
[001-0826b]
隔。事境豈通。今以真懺責之主法一人。若無其人。
徒事外壇。亦無力也。且三寶之戒定慧。全顯現於
經律論之中。與之熏習。觸發靈因。呼而拜之。正是
歸命於諸佛之師也。夫身心大苦。唯一緣生。若能
敬一心濃。懺之立應。體通生佛。此任可肩。未易責
之流俗也。積劫之苦。三毒為根。而癡尤難破。念此
含靈。皆我眷屬。能不求真光明以破其闇乎。花嚴
云。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難。父母妻子。兄弟
姊妹。并皆散失。忽於曠野道路之間。而相值遇。瞻
奉撫對。情無厭足。願行法者。深體此意。一切含靈。
悉皆赴感。悉皆知歸。不可空誦古人浩博悠久艱
苦卓絕之願。而勉強跪拜以塞責。孤負此道場內
外人天也。


問。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
皆自在。此是花嚴三昧力。故水陸道場。以七處九
會而為定相。今乃略之。何耶。答。捨偽依真。花嚴乃
現耳。七處九會。議本賢宗。長者巳廣為十處十會。
今之論本。處會皆十。第一處。一念心中。諸佛眾生。
朗然無滯。純一性境也。第二處。外壇也。第三處。遣
使壇也。第四處。淨道上虗空樓閣也。第五處。浴壇
也。第六處。內壇也。第七處。淨土壇也。第八處。施食
壇也。第九處。花嚴壇也。第十處。送聖遍往十方也。
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無去亦無住。處處皆見
佛。今以一念心中生佛齊觀。為第一會。十方預誦
[001-0826c]
經律論呪七千二百餘卷。法寶光明。交羅暎帶。為
第二會。外壇頂禮法輪寶懺。於眾生心中。吐法光
音。為第三會。穢跡金剛。十大明王。天龍八部。證明
結界。為第四會。聖觀自在坐道場中。放眉間光。為
第五會。十方毗盧遮那如來。環坐道場。放眉間光。
為第六會。請上堂時。供浴及齋。祈求恩赦。為第七
會。主法坐說三歸菩薩戒。為一切含靈。開佛境界。
為第八會。十方凡聖。同侍道場。暢行齋法。為第九
會。送聖巳畢。重復示現瑜伽施食儀軌。度生無極。
為第十會。


問。廣博嚴麗。皆同虗空。不相障礙。亦無雜亂。古之
內壇。止五日。施食亦止五日。各有其節。今何一律
以七。答。十方國土海。無量無邊佛。咸於一念中。各
各現神通。既七日壇場。何妨七日內外有事。先外
灑淨。後內結界。非雜亂也。


問。勝法微妙音。譬喻字相應。無量佛神力。咸來入
我身。外壇十二部經。本當勤誦。今皆不然。但奉法
輪一懺。不亦淺乎。且先時誦經。雖曰良法。然光明
星散。豈合規模。答。君誤矣。本非誦經。是檢藏也。檢
藏事不行。乃代以誦經。而律論皆閣起矣。且十二
部者。重頌本事等也。今以藥師金剛等十二種為
十二部。誤中誤也。今之論本。以七千二百餘卷誦
於先。法輪寶懺點綴於後。猶為將來檢藏之引焉。
字字發光。何憂不聚。摩耶不云乎。彼妙光明入我
[001-0827a]
身時。我身形量。雖不踰本。然其實巳超諸世間。所
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虗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
受生莊嚴諸宮殿故。如此四天下菩薩受生。我為
其母。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閻浮提中。悉亦
如是。然我此身。本來無二。非一處住。非多處住。


問。如來咸放大光明。一一光中無量佛。今不日日
正演瑜伽。唯以第七日敷陳其事。前之六日。神志
稍略。答。水陸道場。本是齋法。合六道作人天。同侍
食於三寶也。施食乃大齋中支流之一。專心根源。
支流宜殺。其第七日必多為宣衍者。以送聖後重
圓一會。示度生無巳之心也。其有內壇受益未深。
或可於新增進。金剛般若。兩周說法。法花記畢。更
演涅槃。經云。若有眾生。得見菩薩修菩提行。若信
若疑。菩薩皆以世出世間種種方便而攝取之。以
為眷屬。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是
此意也。


問。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
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今之畫軸。既約其數。又
盡變四惡趣作人天形。其有說乎。答。佛入眾生。則
全乎眾生。眾生入佛。則全乎佛。佛形同人天。人天
之形。方得受人天之供。必坐惡趣身於道場。恐無
此理也。經云。一切方所。一切族類。我皆以方便示
同其形。可知凡聖交接。氣味必孚。豈可滯殻迷封。
不回故轍。法數之減。非好為奇。吾見卷軸太多。則
[001-0827b]
挂起時。多互相掩蔽。今定以一席一軸。乃為安平。
且使一一軸中。以勝劣之色。表厥尊卑。而於上堂
十一席。一一威嚴。重重顯露。非敢略也。既助觀力。
必使勿誤其初因。觀者神圓。聖凡同住矣。


問。若佛菩薩等。不出於世間。無有一眾生。而能得
安樂。釋迦本師也。於眾生最親。一概託之毗盧。未
免疎隔。果爾毗盧能利五種根。何以圓唱所被機
宜。唯是上上根菩薩凡夫外道。而上根且絕分也。
答。根有生熟。教有抑揚。法有偏全。事有通局。今之
道場。勝中之勝。豈於我佛。不能混法報化三身而
為一。且汝不聞乎。於一佛身上。化為無量佛。雷音
徧眾剎。演法深如海。


問。世間所見法。伹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
如實。何以於浴聖時。而生男女二相分別之見乎。
答。聖有二。一聖身聖。如三寶是。二凡身聖。如示作
金剛天及八部上首是。今之上堂。明明二種聖人。
同臨法會。浴之一事。眾生所需。如燈之照眼。食之
美口。皆凡夫情量所必求。而上以供聖則為孝。何
得絕凡情而言供聖也。時彼會中。一切眾生。因見
如來。苦滅障除。堪受聖法。故威儀非可混蒙虗設。
不壞世間相。乃滿大悲心。


問。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今之飯僧
不以飯。何也。答。飯僧非常之大舉。一之不易。何況
於三。七日中。精神或不能貫注無漏也。今以錢代
[001-0827c]
飯。用表此心。比之草草一餐。安詳十倍。經云。佛身
一切相。悉現無量佛。佛身如是。佛事亦然。以解脫
心。供阿羅漢。不必更生繫著之想也。


且汝未問者。尚可踵而說之。不敢苟同。非曰好異
也。一主法自巳發心異。必使如來量同。二不立齋
主之案異。必使眾生心同。三正度人名不嫌其多
異。必使解脫境同。四主表飲食淡薄異。必使感應
理同。五表白不必板派異。必使大願體同。六執事
不必過多異。必使清淨念同。七外壇不必二十四
人異。必使敬信心同。八內壇事多夜行異。必使六
根用同。九內壇樂器增減異。必使晝夜音同。十布
施不矜多財異。必使求度因同。主法必自發心。悲
度無極。方與一切如來。同其心體。若以白金聘至。
與泛泛道場何別。恐少感格也。齋無其主。一切眾
生。全主全賓。虗設一墊於主法旁。請上下堂。臨時
選一人以隨叩。只要有心人。若立位安人。主賓分
立。則行法反有不入神者也。第二十四席正度之
機。千百同牌。十牌同位。不必以多金為美。或反致
所度寥寥。必使一切人皆能勉力。以度其親。方為
無憾。彼不信入。則無如何。一動念。巳入此法界矣。
蓋每名百錢而巳。來者既易。行之不難。多請如來
法住也。上下堂精美之供。出以享大眾。主表持呪。
不可食之。另作平淡。粗粗取足。以精心通感為急
也。表白太熟則專。專其利。則利物淺矣。不限生熟。
[001-0828a]
臨時取知文少過之人用之。儀不求美觀也。多列
執事。分費計耳。能二十四人作外壇固佳。不然。十
二位亦足矣。十二人亦不妨空三五人。位必十二。
以便送聖分駐二十四盤耳。西一至六。二十四席
至十三席盤。東六至一。十二席至一席盤。盤借位
一時暫駐。令一切人天展敬也。三四五更。冬夜足
以集事。日出後鎖柵門。聽人於柵外拜觀。則動靜
皆成法界也。鼓鈸繁瑣。不如金玉隨風。佐以雙鈴。
疎密得所也。既不多索齋主金。則驕氣一除。敬心
朗現。三寶放光也。


前客再問。儀節能預知乎。答。何不可。法師發此心
巳。前二日。詢內壇外壇。事集乎。乃靜居一室。為法
界眾生。行實相懺悔。前一日。法師親視牌軸。遍安
之。不行禮。午後。內壇鳴小鐘鼓。誦金光懺文一遍。
第一日。三更。外壇灑淨。四更。內壇結界。五更。遣使
樹旛。第二日四更。請上堂。五更奉浴。第三日。四更。
供上堂。五更。請赦。是日午刻。通齋內外僧皆以錢
代飯。第四日。三更。請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說戒。第
五日。四更。誦信心銘。五更。供下堂。是日午刻。齋僧。
如上法。第六日。四更。主法親祝上下堂。洞宣情懇。
巳時。行放生。未時。給牲糧。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
堂。巳時。結願。午時。齋僧如上法。未時。迎至外壇。申
時送聖。戌時。大眾行瑜伽施食。亥時畢。後一日。主
法接見外壇人天。示以法界無始終義焉
[001-0828b]
補論曰。所奉者。三寶眾生之神明也。神之所依者。
旛牌畫軸。皆主法之心光也。但約成數十字。該總
別二相作一牌。則十牌皆無異。唯第二十四。牌牌
更換百千名。則牌牌異。二十五部席。有別則異。前
之二十三。不可或異。此心安理得之境也可以請時所稱
字樣。為牌之式。牌皆上畫寶葢。下畫蓮華。中用黃紙。下堂

則紅紙。使亦紅紙使十牌一位。合天行地行地府為一。第四席。不稱
台賢而稱二華。捨人就法。用通他剎。十一二十四
二十五不通。普中專心。總中別相書使赦使。文不相沿。供上堂。供
下堂。結同一願。各有義。請與三供。稱名錯綜。正陪二席。總同

別異。所以寫法界之靈心也。五菜五果。熟作一碗。
碟供鮮花果香塗法小食。誠能通化。何必太煩也。
除三供外。七日早粥中飯。香燈供之。不出生也。外
壇灑淨。亦繞內壇一帀。以示交互重重法界也。寶
懺以從容展敬為佳。不可促然。第七日巳時必拜
滿。誦行願品以結之誦華嚴者。來同誦。華嚴亦巳時畢。再接以佛。
則念佛人同入念之矣。浴時焚紙[緞-几+巨-匚]。每席十束。供
時。前二無。後一有。以備送也共五百分。五色用三。或兼
青黑。濶三尺。長九寸。累紙疊為卷。以上好紅紙銀
箔。作條篐之。卷時。誦治衣真言。至誠能化以為供
也。淨道不用仙橋之名。奉聖不用過街仙之曲。使
眾生無惑志也。一牌一獻疏。十疏一束。加紙[緞-几+巨-匚]再
篐之。佐以寶此乃紙元寶。供時所用。乃經卷法寶。第二十五席。不用
盤。事畢後。化於柵內可也。缸及矗燈。皆二十四。內
[001-0828c]
壇門外。通用布篷覆之。襯以油紙。下施欄木。柵內
則木篷無漏。三淨道旁。分立提燈提爐提旛之架。
主法灑淨及浴上下堂。亦皆用之。內壇淨水杯。大
者一。小者十。分大及小。以待種種用也。內壇唯中
一間懸四燈。四長旛。一瑠璃。一歡門。四蒲墪。二琉
璃照。圓壇。則燈鏡旛花眾矣。供牒六。香花塗寶食
果也。二杯。茗飯也。一碗。菜也。一爐二臺。金錢紙緞
不以襯。同相之衣料。異相之衣形。分寄於紙緞。及
畫軸。不必製衣葢瓔珞冠裳衣帶甲冑等。聖凡古
今。男女主伴。文武僧俗異甚。不易刻舟求之也。浴
時獻衣帛。必插通花三枝。束束如是。花皆小紅千枝
乃足。又奉請奉浴奉供。及供使供判。亦用此花乃更須千
。陪席位。可於後一日斟酌安置。若大悲力足之

道場。可取正度之極要者。追錄陪席牌上。日日香
熏之。有水陸則以陪。必有真靈暢達也。請官二十
牌。舊稱符官。今稱使者分上下堂。使各十牌。判官二十牌。赦
官十牌。總別齊書而同式。以十表無盡者矣。紙像
紙馬。一切不用。施食壇對面。供面然大士及寒林
軸。左右各明一慈愍燈。外壇前備布篷。缸備蘆席。
盤備油紙。晴則可省。齋僧代飯以錢。三十六為一
齋。十二為一䞋。以表四十八願意。宜齋之日。午正。
僧服一人。於門外施之。上堂本可日中奉供。恐氣
太敞。不如夜之神靜也。下堂不午後食。既受菩薩
戒。視同佛子。不忍以惡道待之也。晝夜六時。然香
[001-0829a]
鳴磬。勿參錯供則免寅。送則免申。內壇用意旨。外壇貼榜文。
獻疏則如牌之數。放生錢。牲糧錢。以萬為始。加至
十百倍。亦無礙也。其齋僧。放生牲糧錢。皆置普供
上。鳴磬。香燈一拜。取出。付柵外。齋正門。放生牲糧
出左右門。所放之生。置柵外。主法於柵內說三歸
柵內二人代受之。凡經藏不恃匇匇七日。預日選
十方有心人。各處看誦。書明經據。寄壇回向。當知
此會。不限方隅。行布圓融。同一無礙。合天行地行
地府於一位。請下堂方得玲瓏。於彼乎。於此乎。鬼
神通之。赦疏。十方外加一中央。即本世界主也。


文稿



意旨


花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洲。
東土雞園。水陸內壇。奉佛修因。菩薩比丘某甲。謹
以意旨。上達內壇三寶。一切聖神。無量真靈座下。
伏以清淨本然。無非解脫。妙明真際。全具威靈。本
交參涉入而圓通。豈明暗色空之偏倚。其奈忽焉
不覺。亡失真如。迷茫於理事成顯隱奪之十門。顛
倒於總別同異成壞之六相。得麤遺妙。認影迷頭。
浩渺劫波。沿洄生死。無邊劇苦。致足哀矣。縱觀四
惡趣中。無量眾生。展轉淪胥。靡有底定。雖或暫寄
人天。逢緣受報。帶苦造業。不久還沈。縱有修行。多
無正見。邪師黨伴。煽惑迷茫。錯入魔機。終淪生死。
或有久修大力。尊特神天。結習牢強。不知還返。或
有聰明美秀。富貴吉祥。貪此小甘。悉歸大苦。莫不
[001-0829b]
感恩懷怨。引毒招殃。誤事傷生。背第一義。更有忘
失本願。逐境迷心。退入小乘。甘趨魔外。甚至現菩
薩相。懷夜叉心。破法破僧。非魔非佛。如斯不幸。含
識何依。嗟羣類之可憐。對真宗而不識。乃宏正教。
爰啟真壇。統水陸虗空而度脫無邊。合仙儒佛子
而銷鎔一際。盡與多生新眷屬。同來大會普光明。
法味滋神。妙音開悟。既從容而變化。遂環衛以周
旋。乘此一真。冥通法界。龍藏光輝。深銜寶願網。花
嚴剎海。圓現彌陀身。冀得手之有機。願度生而無
礙。佛恩靈捷。滿我心期。式展精誠。乞求加被。年月
日。比丘某甲具。


榜文


前加水陸榜文四字蓋聞一真流露。具眾生諸佛之
因。萬法圓常。表解脫慈悲之用。羣機所在。法會乃
興。今有華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洲。
東土雞園。菩薩比丘某甲等。為啟建道場。聖凡普
利事。今據奉佛修因四眾弟子等。為祈心願。熏沐
焚香。肅恭歸命。十方常住。無量三寶。水陸大會。幽
顯聖凡。同展慈光。證明微悃。伏以內伸誠意。不出一百字。以
今某年某月某日為始。敬依真際。開建壇場。至某
日圓滿。於中。參酌儀軌。一心奉請。十方法界。四聖
六凡。萬德萬靈。光降法會。憑仗四眾。先期預日。諷
誦龍藏。大小諸部。經律論呪無量靈文。七千二百
八十卷多者亦攝其中。頂禮法輪寶懺。并行施食放生齋
僧念佛諸品法事。修設山茶時果淨齋。二十餘席。
[001-0829c]
并普供大席。金銀緞匹。隨席滿分。以上合集功德。
共伸回向。佛法僧寶。天龍鬼神。次復普熏。遍周沙
界。怨親等益。恩有咸資。深償我願。滿足而無虗。盡
攝他方。兼通而並濟。仰冀三尊永鑒。萬聖垂光。宏
開度利之門。大慶無遮之會。身身離障。剎剎融空。
長承慧日之照臨。同被法雲之覆護。本壇據此四
眾來詞。合行榜示。須至榜者後加幽顯咸知四字。年月日榜。


獻疏


葢聞真源不隔。寶性圓涵。合眾生諸佛之
心。現一極無邊之妙。深深齊現。密密咸昭。今此華
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洲。東土雞園。
啟建道場。聖凡普利。圓成法會。具疏陳聞。竊因奉
佛修齋。四眾弟子等。為祈心願。熏沐焚香。肅恭歸
命。十方常住。無量三寶。水陸大會。幽顯聖凡。同展
慈光。證明微悃。伏以。內申誠意。不出一百字以今某年某月
某日為始。開建道場。至某日圓滿。於中。參酌儀軌。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四聖六凡。萬德萬靈。光降法
會。憑仗四眾。先期預日。諷誦龍藏。大小諸部。經律
論呪。無量靈文。七千二百八十卷。頂禮法輪寶懺。
並行施食放生。齋僧念佛。諸品法事。修設山茶時
果淨齋。二十餘席。並普供大席。金銀緞匹。隨席滿
分。以上合集功德。共伸回向。佛法僧寶。天龍鬼神。
次復普熏。徧周沙界。冤親等益。恩有咸資。靈因滿
足。齊開寶潤之光明。勝會浺瀜。大慶法筵之成就。
三尊鏡照。列聖珠聯。靜含水月而非空。妙現燈雲
[001-0830a]
而不滯。境心交徹。身剎玲瓏。廓清羅縠之餘昏。徧
淨塵毛之細障。式垂歆響。永護含靈。年月日。奉佛
修齋四眾弟子疏。


請書


花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洲。
東土雞園。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并諸眷屬。為建
水陸道場。聖凡普利事。恭伸情悃。伏以。內伸誠意不出一百
於今某年某月某日為始。於某日圓滿。參酌儀

軌。一心奉請。盡虗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佛。
并諸眷屬。盡虗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
諸眷屬。盡虗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賢聖僧。并
諸眷屬。十方法界。傳持正法。十宗諸祖師僧。并諸
眷屬。安樂世界。主伴重重。九品蓮花。清淨海眾。諸
上善人。并諸眷屬。華嚴海會。十方來集。深入法界
諸神上首。諸天上首。秘密顯現。無量真靈。并諸眷
屬。十方剎海。深入法界。一切禪仙。娑婆震旦。南北
仙宗。雞園妙會。入理真仙。并諸眷屬。十方剎土。深
入法界。為民立極。一切通儒。并諸眷屬。十方法界。
諸大明王。光明會上。二十諸天。并諸眷屬。十方法
界。護法護國。諸大神王。并諸眷屬。發揚水陸。流通
至教。製像立法。諸大士眾。并諸眷屬。惟願。不違本
誓。府應羣機。光臨法會。年月日。奉佛修因四眾弟
子等。具書奉請以上上堂 華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
天下。南贍部洲。東土雞園。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
并諸眷屬。為建水陸道場。聖凡普利事。恭伸情悃。
[001-0830b]
伏以。內伸誠意。不出一百字於今某年某月某日為始。於某
日圓滿。參酌儀軌。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凡夫天。
并諸眷屬。十方法界。諸凡夫仙。并諸眷屬。十方法
界。住凡夫地。龍神雜部。上極天宮。下窮冥界。文武
主伴。并諸眷屬。十方法界。金銀銅鐵。諸轉輪王。并
諸眷屬。十方法界。種種諸根。一切人眾。并諸眷屬。
十方法界。四趣所攝。諸阿修羅。并諸眷屬。十方法
界。勝劣精靈。無量非人。并諸眷屬。十方法界。高下
九種。有無財食。諸鬼神眾。滯魄游魂。并諸眷屬。十
方法界。依地依水。依火依風。依木依空。巨細旁生。
并諸眷屬。十方法界。無間有間。寒熱遊增。總別地
獄。受苦眾生。并諸眷屬。十方法界。六道生死。中有
之身。并諸眷屬。圓滿道場。上下八方。稱心量處。奉
職諸神。并諸眷屬。一真法界。應現當機。受度之靈。
并諸眷屬。以下列所薦人名。一名勿漏最極有緣。依戀道場。陪
位之靈。并諸眷屬。惟願不迷本性。速赴靈機。光降
法會。年月日。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具書奉請。


請使牒


華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
洲。東土雞園。奉行法事。比丘某甲。為建水陸道場。
聖凡普利事。於某年某月某日開啟道場。至某日
圓滿。仰勞使者。即持請書。奉請。上堂則云。盡虗空遍法界三寶聖眾。
乃至諸大士等。下堂則云。盡虗空遍法界。六道七趣勝劣諸倫。乃至當機受度之靈。某甲某甲某甲某甲
降臨道場為此具牒。須至牒者 右牒。上堂則云空行。
下堂則云天行地行地府捷疾持符使者。準此。年月日比丘某

[001-0830c]
甲。具牒奉行。


赦疏


花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洲。
東土雞園。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并諸眷屬。為建
水陸道場。乞恩普赦事。一心上奏梵則云。妙莊嚴宮梵王尊天。釋
則云。忉利天宮帝釋尊天玉陛下。恭伸情懇。伏為。內伸誠意。不出一百字

以今某年某月某日。開啟道場。於某日圓滿。於中。
十法界勝劣諸倫。等心奉請。同赴道場法會。瑠璃
影事。不隔纖毫。瓔珞光嚴。齊涵妙相。融十方虗空
樓閣之雲。地皆微動。品無量清淨醍醐之味。天亦
長春。深尋雜趣之本原。不外此清涼果海。融入如
來之妙定。全消夫隔別枝歧。況天王多花嚴菩薩
寄位之身。而眾生皆我佛世尊獨一之子。既大悲
之神用。不遺於一夫。而盛德之威權。可總其全量。
是用上叩天門。鴻恩肆赦。下行地府。鳳詔分頒。俾
千萬泥犁三惡道之倫。成百億金師一毛端之相。
天上人間雙解脫。金鎖開而鐵鎖齊開。寒冰熱火
盡銷鎔。法輪轉而食輪將轉。方以一味菩提。速發
其圓種。何堪小乘律相。挫抑其真因。伏乞天慈。深
體佛意。風行雷動。奉命者無頃刻之羈留。吐月流
雲。含識者悟根塵之消落。奉佛修因四眾弟子等。
不勝激切屏營之至。謹具疏以聞。年月日。修齋乞
恩佛弟子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具疏。


赦使牒


花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
洲。東土雞園。菩薩比丘某甲。今因奉佛修齋四眾
[001-0831a]
弟子等。并諸眷屬。為建水陸道場。普利聖凡事。於
某年某月某日。開啟道場。某日圓滿。今當乞恩普
赦。仰勞使者。即持赦疏。迅速上奏。此界他方。妙莊
嚴宮大梵天王。忉利天宮帝釋尊天。諸闕下。四眾
等。不勝感激之至。為此具牒。須至牒者 右牒。此
界他方梵釋諸天捷疾持符使者。準此。年月日。比
丘某甲。具牒奉行。


判牒


華嚴法界。娑婆剎土。一四天下。南贍部洲。
東土雞園。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為水陸道場。功
德圓滿事。某等以今年某月某日。開啟道場。行諸
法事。於某日圓滿。於中。憑仗十方人力。先期預日。
披覽諷誦。龍藏大小乘。經律論呪。七千二百八十
卷。頂禮法輪寶懺。并行施食放生。齋僧念佛。諸品
法事。修設山茶時果淨齋。二十餘席。並普供大席。
金銀紙緞。隨席滿分。以上合集功德。用伸回向功德
司則云。或有應經主司照驗之處。神道設教。能補生人辦事之缺。今持具牒。伏乞照驗。文寶司則云。所有
上下堂疏文寶緞等儀。敢冀神聰。如法處分。以成圓滿功德。具慰心期。不勝感激之

至。為此具牒。須至牒者 右牒三界功德司。上下堂文寶司。判
官準此。年月日。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具牒告聞。


請書籤


盡虗空遍法界。三寶聖眾。乃至大士等。
娑婆震旦。東土雞園。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具
 盡虗空遍法界。六道七趣。勝劣諸倫。乃至當機受
度某甲某甲之靈 娑婆震旦。東土雞園。奉佛修
齋。四眾弟子等具。
[001-0831b]


使者牒籤


某某使者準此 比丘某甲具。


赦疏籤


他方則云十方。此界則云娑婆妙莊嚴宮大梵天王玉
陛下
奉佛修齋四眾弟子等具釋則改云。忉利天宮帝釋尊天。
玉陛下


判官牒籤


某某判官準此 奉佛修齋。四眾弟
子等具。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