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54 解深密經疏-唐-圓測 (master)


解深密經疏卷第四經本第二
西明寺沙門 圓測 撰


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第四



【將釋此品。有其二種。一解品名。二釋文義。題云一
切法相品者。自有兩釋。一云三性非一。故言一切。
皆持自性。軌生物解。名之為法。相謂體相。或相狀
相。謂所執等。是一切法體性相狀。總說三性。名一
切法。即持業釋。若一一性名一切法。是依主釋。以
一一性非一切故。一云一切法者。略有二釋。所謂
有為及無為等。中即有五。謂心心法等。廣有百法。
謂八識等。然此三性是一切法體性相狀。故名一
切法相。若依此釋。於三性中。前之二性。名一切法
相。即持業釋。二性皆具一切法故。後圓成實。名一
切法相。是依主釋。是一切法之體相故。雖有兩釋。
後釋為勝。下經文不違理故。如下經說。所執依他。
皆云一切圓成實性。是一切法。平等真如。此品廣
明一切法相三性道理故。名一切法相品深密題云。聖者
功德林菩薩問品者。梵本經文有此異故。】


「爾時德本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諸
法相善巧菩薩。」


【釋曰。第二正釋文。就所觀境。自有二種。一真俗諦
境。二有無性境。上來巳釋真俗二境。自下當辨有
無性境。初明有性。即是三性。後說無性。即三無性。
於二品中。依有立無。有性是本。所以先明。無性是
[004-0251b]
末。故在後說。由斯理故。世親菩薩三十頌云。即依
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就此品中。文別有二。初菩薩
請問。後如來正答。就請問中。復分為二。初舉所問
教。後依教發問。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約時分辨
問答者。深密經云。功德林者。以德成人。如樹成林。
法喻雙舉。名功德林。今德本者。從無量劫久殖德
本。解云。此是從因立號。種殖福智二種德本。故言
德本。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舉所問教。諸法相者。
辨所觀法。善巧菩薩者。能觀人也。】


「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
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巳。」


【釋曰。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兩節。初牒所問教。
後齊何等者。正發問辭。問有二意。一問菩薩善巧
齊何分位。二問施設善巧之名。或可前明所詮之
義。後問能詮之教。】


「爾時世尊告德本菩薩曰。」


【釋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說。於中有二。初讚問許說。
後諸法相下對問正說。前中有三。初標問答者。次
讚問有益。後勸聽許說。此即初也。】


「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
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乃諸天人阿素洛等。
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


【釋曰。第二讚問有益。文有二節。初讚問深義。後讚
問有益。准上應知。】
[004-0251c]


「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諸法相。」


【釋曰。第三勅聽許說。】


「謂諸法相略有三種。」


【釋曰。自下第二對問正說。於中有二。初約所觀辨
諸法相。後復次德本下。約能觀人。明善巧菩薩。前
中有二。先法。後喻。法中有三。初標章舉數。次問答
列名。後次第別釋。此即初也。然此略言。自有兩釋。
一者廣略略。謂一切法。廣雖百法。略唯三性。今對
百法。故言略也。二者要略略。故攝大乘云。謂所知
相略有三種。無性釋云。略有三種者。謂一切法。要
有所應知所應斷所應證差別故。】


「何等為三。」


【釋曰。第二問答列名。先徵。後列。此即徵也。】


「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釋曰。此即列名。然三相名。有通有別。言三相者是
其通名。三謂標數。相即體性。或相狀相。即六釋中
帶數釋也。具如別章。言別名者。一者遍計所執。攝
大乘論第四卷云。云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
遍計所執。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
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
遍計所執也。解云。此文雙答二問。或可次第答前兩問世親釋云。無量
行相者。所謂一切境界行相。意識遍計者。謂即意
識說名遍計。顛倒生相者。謂是能生虗妄顛倒所
緣境相。自相實無者。實無彼體。唯有遍計所執可
[004-0252a]
得者。唯有亂識所執可得。無性釋云。無量行相者。
謂種種我法境界影像。一云依他因緣我法。一云所執我法意識遍
計者。謂即意識說名遍計。顛倒生相者。謂亂識所
取能取義相生因。一云遍計所執境義。相生顛倒亂識之因。一云所執無量行相。
與依他起相見生因故名遍計所執者。謂即遍計所執義相。

名為遍計所執自性。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
得者。謂於實無我及法中。唯有遍計所執影像相
貌可得。故名遍計所執。依成唯識第八卷云。周遍
度故。名遍計。即能計度虗妄分別。分別謂彼所執
蘊界處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總名遍計所執自
性。然能遍計。自有兩說。一云八識及諸心所有徧
攝者。皆能遍計虗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
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
緣故。此是安慧論師義也有義。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
能遍計。唯說意識能遍計故。廣說如彼。此即護法菩薩宗
深密經云。虗妄分別相。因緣相。第一義相。真諦三藏所翻
諸論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楞伽經云。妄相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者。譯家別故今言遍

計所執者。舉遍計意取所執。若遍計所執者。是依
主釋。若以所執對性。即持業釋。所執即性故。二者
依他起。攝大乘云。若依他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
現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
從自薰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
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世親釋云。從
自因緣生。生巳無能。蹔時安住。名依他起。無性釋
[004-0252b]
云。謂從遍計所執。名言熏習種生。依自種子他所
生故。名依他起。此說彼體依他而生。生剎那後。無
有功能自然住者。此說彼體依而住。由此二因。名
依他起。所言住者。依勝軍義。生剎那後別立住時。名依他住。依護法宗。即生剎那蹔有用故。義說
為住有為諸法。依因託緣。而得生起。名依他起。故三

十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護法釋云。依
他眾緣而得生起。名依他起。三者圓成實性。攝大
乘云。由無變異性故。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
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世親釋云。由無
變異性故者。謂無虗誑性。如不虗誑臣。由最勝義。
名圓成實者。謂由清淨所緣性故。最勝性故。名圓
成實。如圓成衣。無性釋云。圓滿成就真實為性。略
不說喻。餘同世親。成唯識云。二空所顯。圓滿成就。
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虗謬。簡自共
相虗空我等。解云。二空所顯者。略出體性。具三義
故名圓成實。一者圓滿。即顯遍滿義。簡色是質礙
等自相。二者成就。即顯常義。簡諸共相苦無常等
雖是共相。即無常故。三者諸法實性。顯非虗誑。簡
於虗空外道我等。雖說遍常。是虗謬故。又成唯識。
云。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周遍。亦得此名。然此
經中說初非後說得名者。皆持業釋。遍計所執。乃
至圓成。即是性故。】


「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


【釋曰。自下第三次第別釋。別釋三分為三。就初相
[004-0252c]
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


【釋曰。此即答也。謂一切法。無實自性。但隨妄情名
言假立我諸自性。如說謂我。或說色等我法自性。
或說假我。或說實我。或可見色不可見等。我法差
別。如是假立自性差別巳。乃至為令世間有情隨
起言說。依成唯識第八。復云。謂所妄執蘊處界等。
若我若法。自性差別。此所妄執。自性差別。總名遍
計所執自性。廣說自性及差別義。如世親無性攝
大乘釋第四卷說。及喻伽論七十三等。】


「云何諸法依他起相。」


【釋曰。此下第二辨依他起。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
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


【釋曰。此即答也。文有兩節。初總相出體。謂從緣生
一切煩惱業生雜染從緣生故。皆名依他。汎論依
他。自有二種。一者雜染。二者清淨。故成唯識第八
云。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頌言
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亦說染分依他。此經亦爾。說
染非淨。言則此有故等者。指事別釋。然前二句。有
差別者。薩婆多宗。如俱舍論第九卷云。何故世尊
說前二句。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於緣
起知決定故。依無明有諸行得有。非離無明可有
諸行。又為顯示諸支傳生。謂依此支有。彼支得有
[004-0253a]
由彼支生餘支得生。又為顯示三際傳生。謂依前
際有中際得有。由中際有後際得生。又為顯示親
傳二緣。謂有無明。無明無間生行。或展轉力諸行
方生。一云無明支後。即起行支。名無間生行。起無明巳。次起無記心。後起行支。名展轉力諸行方生。
一云無明望行。名無間生。無明望識等。名展轉生有餘師釋。如是二句。為

破無因常因二論。此有立破。具如彼論軌範諸師。釋此二句。
為顯因果不斷及生。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即
由無明生故。諸行得生。如是展轉。皆應廣說。若廣
分別。如順正理第二十五。依瑜伽論第十卷云。問。
云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
問。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餘得生義故。依
雜集第四云。相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
用緣生故。是緣生相。由此相故。薄伽梵說此有故
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廣說。此有彼
有者。顯無作緣生義。唯由有緣故。果法得有。非緣
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緣生
義。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成得立。


無明緣行等者。顯勢用緣生義。雖復諸法無作無
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諸
法功能差別如說。無明力故諸行得生。乃至生力
故。得有老死。若廣分別。如彌勒菩薩所問論第五
卷說。


招集純大苦薀者。依俱舍論。如是純言。顯唯有行
無我我所。大苦薀言。顯苦積集無初無後。集言為
[004-0253b]
顯諸苦薀生。依大毗婆沙第二十四云。復次此十
二支緣起法。有根有莖。有枝有葉。有華有果。猶如
大樹。此中根者謂無明行。莖者謂識名色。枝者謂
六處。葉者謂觸受。華者謂愛取有。果者謂生老死
此十二支緣起法樹。或有華有果。或無華無果。有
華有果者。謂異生及有學。無華果者。謂阿羅漢。依
瑜伽第十云。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牙。誰守養苦
牙。何等為苦樹。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
牙。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牙。生與老死。當
知是苦樹。若依攝論。約十一識。明依他起。故攝大
乘云。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
子。虗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
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
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此中若身身者受者
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
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
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乃
至云如是名為依他起相。世親攝論第四釋云。身
謂眼等五界。身者謂染汙意。無性云。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也
能受者謂意界。無性云第六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者。謂
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謂六識界。世識者。謂生
死相續不斷住。無性云。世識者謂是三時影現數識者。謂算計性。
無性云。謂似一等筭數影現處識者。謂器世間。無性云。謂似聚落蘭等影現
說識者。謂見聞覺知四種言說。如是諸識。皆用所
[004-0253c]
知依中所說名言熏習差別為因。自他差別識者。
謂依此差別。此用前說我見熏習差別為因。無性云。謂
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趣生死識

者。謂生死趣種種差別。此由前說有支熏習差別
種子。無性云。謂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餓鬼死生影現也廣如無性世親釋
論第四。然此諸識有差別者。若依無性。眼等五識
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
識。解云。無性論意。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即是賴耶。
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
識。若依世親。與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識。第八
賴耶名受者識。故彼論云。身者謂染汙意。受者謂
意界。又此諸識。數有差別。若依梁論及成唯識。皆
云十一。若依攝大乘。自有兩文。前文十一。後文十
二。謂開善趣惡趣死生識。以為二故。一善趣惡趣。
識。二死生識。故彼論云。業果異熟無數量故。所受
死生無數量故。無性釋云。善趣惡趣及與死生。解
云。說故及言。故知十二。世親不釋。故為十一。於理
無違。】


「云何諸法圓成實相。」


【釋曰。自下第三釋圓成實。於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謂一切法平等真如。」


【釋曰。此即答也。於中有二。初正出體。後顯勝用。此
即初也。謂前所說。遍一切法一味真如。以為體性
若中邊。圓成實性。自有二種。故第二云此圓成實。
[004-0254a]
總有二種。無為有為有差別故。無為總攝真如涅
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為總攝一切聖道。於境
無倒故。亦名圓成實。若依攝大乘。圓成實性。自有
四種。故彼論云。云何應知圓成實性。應知宣說四
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
法界。二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
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四者生此
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
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自
性。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此中有二頌。


「 幻等說於生
 說無計所執
 若說四清淨
 是謂圓成實
 自性與離垢
 清淨道所緣
 一切清淨法
 皆四相所攝」



廣如無性世親釋論第五卷說。此經上來別約三
法。釋三性義。若依中邊。第二成唯識第八。約四諦
義通釋三性。若依雜集第五。約薀界處三科法門。
通說三性。若依大般若。約一切法。通釋三性故無
性釋論第四卷云。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亦說。
佛告慈氏。若於彼彼行相事中遍計為色。為受。為
想。為行。為識。乃至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設言
說遍計。以為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名
遍計所執色。乃至遍計所執一切佛法。若復於彼
行相事中。唯有分別法性安立。分別為緣。起諸戲
論。假立名想施設言說。謂之為色。乃至謂為一切
[004-0254b]
佛法。是名分別色乃至分別一切佛法。若諸如來
出現於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
計所執色故。此分別色。於常常時。於恒恒時。是真
如性。無自性性。法無我性。實際之性是名法性。色
乃至由彼遍計所執一切佛法故。此分別一切佛
法。於常常時。於恒恒時。乃至是名法性一切佛法。
廣說如經。】


「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
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集。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


【釋曰。此顯勝用。謂於真如。諸菩薩眾。資糧位中。勇
猛精進。於加行位。無倒思惟。由此因緣。見道位中。
乃能通達。住修道位漸漸修集。至究竟位。方證圓
滿。若依瑜伽第七十三。有其三用。一證得清淨用。
二解脫二縛二縛用。三引發功德用。故彼論云。乃
至能令證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縛及麤重縛。
亦令引發一切功德。解云。如次即當見等三道。然
此三相體性寬狹。諸說不同。且依真諦三藏說云。
第八賴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識。為分別性。依他無
生。分別無相。為真實性。又解。眼等八識。為依他起。
所變相分。為分別性。依他無生。分別無相。為真實
性。又解。眼等八識見分相分。名依他起。妄所執
境。為分別性。依他無生。分別無相。為真實性。如上
兩解。理且不然。眼等八識及諸相分等從緣生。云
[004-0254c]
何偏說第八賴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識為分別性。
分別無相依他無生。不異二性。如何說彼名真實
性。如此等過。不可具陳。巳外諸說。恐繁不敘。今述
諸教所說三性。總有二門。一所執雜染不倒門。謂
妄所執實我實法。都無所有。但隨妄情而施設故。
說之為有。如是皆名遍計所執。一切雜染諸有漏
法。從緣生者。名依他起。依因託緣而得生故。一切
有為無漏道諦。及諸無為。名圓成實。二種皆是不
顛倒故。二所執緣生不變門。謂妄所執實我法等。
隨情有故。名所執性。有漏無漏一切有為。皆依他
起。一切諸法。平等真如。不變異故。名圓成實。於上
二門。諸教不同。自有聖教說前非後。如楞伽經第
四卷說。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辨
中邊論。亦同此說。自有聖教說後非前。如瑜伽論
七十四云。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
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自有聖教二種俱有。如成
唯識第八卷云。分別緣所生。應知。且說染分依他。
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
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
起攝。攝論第四云。二者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
世親釋云。由即如是依他起性。若遍計時。即成雜染。無分別時即成清淨。由二分故。一性不成。無性釋意。
亦同此說今此一部。說後非前。唯說真如圓成實故。或

可說前非後。唯說染法為緣生故。或可通有二義。
前二說故。若廣分別。如三性章。】
[004-0255a]


「善男子。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遍計所執相。
當知亦爾。」


【釋曰。自下第二。舉喻重釋。於中有二。初明翳淨眼
境三相喻。後善男子下頗胝迦寶四事喻。前中三
喻。即分為三。初眩翳過患喻。次眩翳眾相喻。後淨
眼本境喻。例有二節。初正明喻說。後舉法同喻。此
即第一眩翳過患喻。此喻意云。由眼有翳。便發眼
識及眼識同時分別意識。由此二識。引生第二念
中分別意識。作毛輪等解。然毛輪自有二種。一者
分別意識所計實毛輪等。即說此為眼翳過患。以
此過患。喻所執性。二者即彼分別意識所依所託。
似毛輪相。即說此為眩翳眾相。喻依他起。如後當
說。此用過患喻所執性故。言遍計所執。當知亦爾。
或可眩翳過患者。即說眩翳名為過患。此意說言。
由所執故。生依他起。似由眩翳現毛輪等。故瑜伽
論七十三云。如眼若有翳等過患。便有髮毛輪等
翳相現前可得。若無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無
顛倒取。問。如何依他喻所執性。答。無淨色喻圓成
故。故無有失。問。翳眼眼識見毛輪不。解云。西方諸
師。自有兩釋。一安慧宗。眼等五眼亦緣毛輪第二
月等。故雜集云。迦末羅病損壞眼根。見青為黃。護
法菩薩說。眼等識緣實境起。是現量故。瞿婆論師。
十二唯識梵本記中。自有二說。一云。五識唯緣實
境。是故。阿毗達磨經云。無有眼等識。不緣實境起。
[004-0255b]
意識有三種。緣實不實境。故知五識唯緣實境。一
云。五識亦緣不實。是故。經云。由亂眼根及眼識引
亂意識生。由不亂眼及眼識引不亂意識。故知五
識見第二月及空華等。此中所說過患等文。依前
三說。准即可知。】


「如眩翳人眩翳眾相。或髮毛輪蜂蠅巨勝。或復青黃
赤白等相。差別現前。依他起相。當知亦爾。」


【釋曰。第二眩翳眾喻。喻依他相。當知亦爾。謂眩翳
人。似毛輪相。非實似實。故喻依他起。非有似有。當
知亦爾。】


「如淨眼人遠離眼中眩翳過患。即此淨眼本性所行
無亂境界。圓成實相。當知亦爾。」


【釋曰。第三淨眼本境喻。謂彼淨眼本所行境。青黃
等色。自性清淨。無毛輪等眩翳過患。圓成實性。當
知亦爾。自性清淨。於依他起。無所執性。】


「善男子。譬如清淨頗胝迦寶。若與青染色合。則似帝
青大青末尼寶像。由耶執耶帝青大青末尼寶故。惑
亂有情。」


【釋曰。此下第二頗胝迦寶四色喻。於中有二。初廣
辨四喻。後如是德本下。舉法同喻。前中四喻。即分
為四。此即第一青色相應喻。文有五節。義含四種。
意喻三性。文五節者。一清淨頗胝迦者依他起。二
若與青染色合者。喻言說習氣。此明依他起與言
說習氣合。三即似帝青大青等者。喻依他起。由我
[004-0255c]
法分別名言種子力故。雖在內識。而似外現。四由
耶執取帝青等者。此喻由邪執故執為實有。五惑
亂有情者。此喻邪師將巳所執。惑亂有情。令生實
解。義含四者。准下合文。喻中有四。一頗胝迦者。喻
依他起。二與青染色合者。喻名言熏習與依他合。
三由耶執耶等。喻彼能執。四即彼所執情有理無。
喻圓成實。言意三者。謂青染色合。乃至惑亂有情。
喻所執性。頗胝迦寶。喻依他起。無實帝青。喻圓成
實。下三色喻。皆具諸義。准此應知。譬如清淨頗胝
迦寶者。此出寶體。此處無名。故不翻之。應師經音
云。此云水玉。或云白珠。深密經云。清淨瑠璃者。譯
家別故。若依俱舍。妙高山王四寶所成。謂金銀吠
瑠璃頗胝迦。此頗胝迦。即當赤色。又即彼云。日輪
下面頗胝迦寶。火珠所成。月輪下面頗胝迦寶。水
珠所成。准此等文。其頗胝迦。亦具眾色。今於此經。
且舉白色。以對四色。由此下文不說白色。若與青
染色者。明色轉變。謂頗胝迦與青色合即。似帝青
大青末尼寶像。帝青等者。謂天帝釋青及大青。末
尼寶者。此云如意珠。即說頗胝迦。名為如意。或可
所似帝青等即是末尼。由耶執等者。顯諸世間執
似為實為他宣說迷亂有情。此意說云。阿賴耶識。
由我法執習氣力故。變似我法。諸有情類。執為實
我。惑亂有情。據實頗胝迦上無實青等。於賴耶上
無所執性應知亦爾。後當分別。】
[004-0256a]


「若與赤染色合。則以虎魄末尼寶像。由耶執耶虎魄
末尼寶故。惑亂有情。」


【釋曰。第二赤色相應喻。深密經云。置赤色中。即出
赤波頭摩尼摩尼寶光明現前。】


「若與綠染色合。則似末羅羯多末尼寶像。由耶執取
末羅羯多末尼寶故。惑亂有情。」


【釋曰。第三綠色相應喻。末羅羯多。此處無名。故不
翻之。有說。此云煞色寶。由此寶故。煞一切色盡壞
故。依深密經。但言綠色。】


「若與黃染色合。則似金像。由耶執取真金像故。惑亂
有情。」


【釋曰。第四黃色相應喻。與深密經有差別者。此云
金像。彼云金色摩尼之寶。後三種喻。准初可知。】


「如是德本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染色相應。依他
起相上遍計所執相言說習氣。當知亦爾。」


【釋曰。自下第二舉法同喻。合上四義。即分為四。一
合種子。二合相執。三合依他。四合成實。此之四義。
於前喻中。文雖有五。義合有四。故以四義。合上喻
文。此即初也。然此四義。自有兩說。一云。初一執緣。
次三如次。喻其三性。一云。初二喻所執性白種現
執成所執故。此即初也。謂於頗胝迦上所有染色
相應義故。頗胝迦上似青色像現。如是由依他上
妄執種子為因緣故。於賴耶上似色聲等依他相
現。】
[004-0256b]


「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魄末羅羯多
金等耶執。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執當知亦爾。」


【釋曰。此下第二合現行執。謂由前說執種子故。能
生依他似色等相。由現執故。執彼為實。由此義故。
此上二段意顯三中遍計所執。】


「如彼清淨頗胝迦寶。依他起相當知亦爾。」


【釋曰。第三合依他起。謂頗胝迦即似青等。如是依
他由種子故。似色聲等種種相現。】


「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魄末羅羯多
真金等相。於常常時。於恒恒時。無有真實。無自性性。」


【釋曰。第四合圓成實。於中有二。初重舉前喻。後釋
法同喻。此即初也。於頗胝迦上無實青等。名無有
真實。亦名無自性性。或可無真實者。遮青等實。無
自性性者。雖無青等實。而有頗胝迦性。】


「即依他起相上。由遍計所執相。於常常時。於恒恒時。
無有真實。無自性性。圓成實相。當知亦爾。」


【釋曰。此即第二釋法同喻。於依他上。無有所執實
我等性。即此名為無自性性。或可於依他上。無有
所執實。而有無自性性。於常常時及恒恒時者。自
有兩釋。一云。依前前無故。說常常言。於後後無故。
說恒恒言。一云。顯無有真實故說常常有。無自性
性故言恒恒時。問。此三性與七真如。如何相攝。解
云。如成唯識第八卷說。彼云。如是三性與七真如
云何相攝。七真如者。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
[004-0256c]
實性。有為有二種。一四相所為故名有為。二煩惱所為故名有為。此即煩惱所為二實
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三唯識真如。謂染淨
法唯識實性。今此所取能觀染淨唯識觀智。即是真如也四安立真如。
謂苦實性。五邪行真如。謂集實性。六清淨真如。謂
滅實性。七正行真如。謂道實性。此七實性。圓成實
攝。根本後得二智境故。隨相攝者。流轉苦集三。前
二性攝。妄執雜染故。餘四皆是圓成實攝。辨中邊
論第二卷云。差別真實。略有七種。謂流轉。實相。唯
識。安立。邪行。清淨。正行。云何應知。此七真實。依三
根本真實立耶。頌曰。流轉與安立。邪行依初二。實
相唯識清。正行依後一。顯揚論第三。瑜伽七十七。
應准此攝。於理無違。次後又問三性五事相攝云
何。諸聖教說相攝不定。一瑜伽七十四說。依他性
攝彼相名分別正智。成圓實性攝彼真如。遍計所
執不攝五事。彼說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
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無
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不說能所詮。四從
緣生皆依他攝。二依辨中邊第二卷說。依他起性
攝相分別。遍計所執唯攝彼名。正智真如圓成實
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餘名分別。遍計
所執都無體故。為顯非有。假說為名。二無倒故圓
成實攝。三依楞伽經第七卷說。依他起唯攝分別。
遍計所執攝彼相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
漏心及心所相見分等。總名分別。虗妄分別為自
[004-0257a]
性故。遍計所執能詮所詮。隨情立為名相二事。四
依世親攝大乘論第四卷說。名屬依他起性。義屬
遍計所執。彼有漏心心所法相見分等。由名勢力
成所遍計。故說為名。遍計所執。隨名橫計。體實非
有。假立義名。如前四教所說五事三性相攝。文雖
有異。而義無違。護法菩薩。取初為勝。不雜亂故。復
有問言。諸聖教中。說有五相。此與三性相攝云何。
所詮能詮。各具三性。謂妄所計屬初性攝。相名分
別。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真如正智。隨其
所應。所詮能詮。屬圓成實。後得變似能詮相故。二
相屬相。唯初性攝。妄執義名定相屬故。彼執著相。
唯依他起。虗妄分別為自性故。不執著相。唯圓成
實。無漏智等。為自性故。瑜伽八十一。二性是所詮。
遍計所執性是能詮。第七十四。顯揚十六。能詮所
詮。皆通三性。委細分別。具如唯識第八卷疏。】


「復次德本。相名相應以為緣故。遍計所執相而可了
知。」


【釋曰。自下第二依能觀門。明善巧菩薩。於中有二。
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前中有二。初略辨三相。
勸物令知。後依前三相。正顯觀門。又釋即分為二。
初正辨觀門。後如是德本下。重牒前觀。以答前問。
前中有三。初明菩薩了知三性。次善男子下。知三
性故了知三相。後善男子下。知三相故斷染證淨。
雖有兩科。且依後釋。此即第一了知三性。三性別
[004-0257b]
故。即分為三。此即初也。謂所詮相與能詮名。互相
繫屬。以為緣故。妄所執相。遍計所執。而可了知。故
瑜伽七十三云。遍計所執自性緣何應知。答。緣於
相名相屬應知。若廣分別。如三無性論。彼第一云。
分別性者。無有體相。名等五法所不攝故。外曰。無
體云何分別。答。但有無義故。何以故。如世間於義
中立名。凡夫執名。分別義性。謂名即義性。此為顛
倒。但有名分別。無實體故。何以故。此名及義。互為
客故。云何知然。由三義故。此理可知。一名前覺不
生。二多體相違失。三雜體相違過。具如彼論。攝大
乘論。同三無性。】


「依他起上遍計所執相執以為以緣。依他起相而可了
知。」


【釋曰。此釋依他。謂執遍計所執相分別以為緣故。
依他起性而得生起。故顯揚第十六云。於依他起
自性。執著初自性故。起於熏智。則成雜染。又云。於
所執相所起執故。應可了知。是依他起。若能執者
從緣生故。故佛性論第二卷云。問曰。依他起性緣
何因故得成耶。答曰。緣執分別性故得顯現。問。依
他起通染及淨。如何但言所執相執以為緣故。依
他起性而可了知。會釋此難。如瑜伽論第七十四
說。故彼云。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
說依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可了知。答。
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
[004-0257c]
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無執以為緣故。圓成實相
而可了知。」


【釋曰。此釋圓成實。謂於依他起上無所執相。以顯
真實。故言無執。故瑜伽七十三云。緣遍計所執自
性。於依他起自性中。畢竟不實。應知。或可無執即
是聖道。不執著故。名為無執。此意說云。不執著道
以為因故。證得清淨圓成實性。故瑜伽云。世尊。於
餘經中說。緣不執著遍計所執自性。應知此性者。
依得清淨說。不依相說。解云。餘經者即此經也。依
得清淨者。依內證得真如聖道。顯所證理。或可由
聖道力。斷染證得清淨真如。依能證道。顯所證理。
不依相說者。此文不依遣所執相顯圓成實。若依
前說。言餘經者。指所餘經。有云。無執者。無能執依
他及所執分別。故言無執。故佛性論云。問曰。真實
性緣何因得成。答曰。由分別依他極無所有。故得
顯現。解云。譯家謬也。遣依他起。違自所宗瑜伽等
故。】


「善男子。若諸菩薩。能於諸法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
遍計所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無相之法。」


【釋曰。此下第二。知三性故。了知三相。三相不同。即
分為三。此即第一。知所執故。了知無相。謂如前說
相名相應以為緣故。知實了知遍計所執名相假
立無實自性。由此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所執無相
[004-0258a]
之法。】


「若諸菩薩。如實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
雜染相法。」


【釋曰。此即第二。了依他故。知雜染相。謂能了知從
相執起皆是依他。即能了知雜染是依他起。前是
總觀。後是別觀。前後二相。准此應知。又云。初約自
性。辨依他觀。後約差別。辨依他觀。又云。前依盡所
有性。後是如所有性。】


「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
清淨相法。」


【釋曰。此即第三了圓成實。知清淨相。謂遍計所執
無執以為緣故。即能了知諸清淨法皆圓成實。】


「善男子。若諸菩薩。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
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


【釋曰。此下第三。知三相故。斷染證淨。於中有二。初
了知無相。斷雜染法。後斷雜染故證得清淨。此即
初也。然無相法。自有三釋。一云。即所執性。隨情說
有。據理即無。相常無故。故名無相。故中邊云。遍計
所執此相本無。故名無相。若依此釋。謂能了知無
相法故。依他起性雜染相法即不得生。故說能斷
雜染相法。若無所執。雜染相法不得生故。故瑜伽
論七十四云。問。遍計所執自性能為幾業。答五。一
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於彼性能起言說。三能生
補特伽羅執。四能生法執。五能攝受彼二種執習
[004-0258b]
氣麤重。一云。依他起上無所執性所顯真如。離諸
相故。名為無相。故攝論云。真如永離一切色等相
故。故名無相。又廣百論云。真如空理。離有無等一
切法相。故名無相。若依此釋。謂能了知無相法故。
即能斷滅依他起性雜染相法。一云。所執圓成皆
名無相。前二義故。若依此釋。謂能了知遍計所執
無相法故。即能悟入圓成實性無相之法。由能悟
入圓成實故。即能斷滅依他起性雜染相法。故瑜
伽七十四云。問若觀行者。如實悟入遍計所執自
性時。當言隨入何等自性。答圓成自性。問。若觀行
者。隨入圓成自性時。當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
起自性。】


「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淨相法。」


【釋曰。此即第二斷雜染故。證得涅槃。謂由斷滅雜
染法故。即能證得清淨涅槃。問。此三相觀依何位
說。若在地前。如何能斷雜染相法。要無漏道方能
斷故。若在地上。入初地時。證二空理。如何先起二
性觀耶。解云。此三相觀分成兩位。初二性觀。依加
行位。作四尋思四如實智。第三圓成。在十地位。是
故。無著攝大乘論。立三性觀。釋此經意。彼第六卷。
論云。如是菩薩。悟入意言似義相。故悟入遍計所
執性。悟入唯識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圓成
實性。若巳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想。爾
時菩薩巳遣義想。一切似義無容得生。故似唯識
[004-0258c]
亦不得起。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無分別名者。能
詮真諦平等法。名以所詮真如。是一切義無分別理。今能詮名從所詮立名。名無分別名。此所詮真如從
能詮立目。故云無分別名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

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巳得生起。由
此菩薩名巳悟入圓成實性。即准此文。圓成實觀
唯在地上。故成唯識第九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
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如是德本。由諸菩薩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依他起
相圓成實相故。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淨
相法。」


【釋曰。自下第二。重牒觀門。以答二問。於中有二。初
重牒觀門。後齊此巳下。正答二問。前中有二。初牒
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後牒知三相故即斷染證淨。
此即第一。牒上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准上可知。】


「如實了知無相法故。斷滅一切雜染相法。斷滅一切
染相法故。證得一切清淨相法。」


【釋曰。自下第二。牒上知三相故斷染證淨。謂由了
知遍計所執無相義故。展轉漸證圓成實性。由斯
證得清淨涅槃。又解。了知遍計所執無相真如故
能斷雜染證涅槃果也。】


「齊此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
於諸法相善巧菩薩。」


【釋曰。此即第二。依上觀門。以答二問。謂佛依上了
知三性諸菩薩眾。即說名為善巧菩薩。如來依此
[004-0259a]
善巧菩薩施設聖教。名為善巧菩薩。然此菩薩善
巧分限。諸說不同。一云。十信巳上皆名善巧。一云。
十迴向中第十迴向。名加行道。即依彼位起四尋
思如實智故。一云。初巳上證清淨如及俗相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釋曰。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
後舉頌略說。此即初也。】


「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解。不斷雜染相法
故。壞證微妙淨相法。不觀諸行眾過失。放逸過失害
眾生。懈怠住法動法中。無有失壞可憐愍。」


【釋曰。此即第二。以頌略說。上來長行順釋了知三
性德。此頌反顯不了無相失。如何說此反順釋者。
理實長行及頌。皆有反順。為存略故。各據一邊影
略互顯。依深密經。頌及長行。皆順釋者。譯家別故。
有其二頌。即分為二。初有一頌。正頌不了無相失。
後之一頌。重釋不觀眾行失。前中有二。初之二句
舉不了知。顯不斷雜染失。後有二句。約不斷染。顯
不證圓成失。壞謂失壞。謂不斷染故失壞證得微
妙真如淨相法也。失壞者。是不能證義。就釋後頌
文別有二。初之二句。明放逸失。後有二句。明懈怠
失。言不觀諸行眾過失等者。謂由愚痴不能觀察
諸行過失。遂起放逸傷害眾生。言懈怠住法動法
中等者。此明第二懈怠過失。謂懈怠者。過失之因。
功德之障。言住法者。即是涅槃常住不滅。故名為
[004-0259b]
住。言動法者。是生死法。前生後滅。流轉三有。故名
動法。又解。住法者是定。動法者是散亂。言無有失
壞可憐愍者。謂由懈怠故。於住法無。於動法有。由
是無有。故成失壞。由失壞故。甚可憐愍。廣釋失壞。
如瑜伽論第三十六及七十三深密經云。如實知諸法。即捨染法相
捨染法相巳。證於清淨法。不觀有為過。懈怠放逸害。諸法常不動。離相名菩薩也。】


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將釋此品。有其二義。一解品名。二釋文義。題云無
自性相品者。謂無自性略有三種。一相無自性性。
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性。無自性言顯三
無性。故言無自性也。相即體相。或謂相狀。此三無
性。如其次第。即用三性。以為體相。此品廣明三無
自性體相相狀。故言無自性相品深密經云成就第一義菩薩問
品者〔人從〕立名。譯家別故


「爾時勝義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


【釋曰。自下正釋文義。就釋有情無性境中。上來巳
釋三性境訖。自下第二釋三無性。於此品內。有其
五分。一菩薩請問分。二爾時世尊下。如來正說分。
三爾時勝義生下。領解受持分。四爾時勝義生菩
薩下。校量歎勝分。五爾時勝義生下。依教奉行分。


就請問中。文別有三。初標問答者。次我曾下。申
所問事。後未審下。依教發問。此即第一標問答者。
言勝義生者。勝義即是所證之境。勝智之境。名勝
義。生者能證之智。緣勝義生名之為生。故攝論云。
[004-0259c]
於此證會。故名為生。於此所緣。勝智生故。就能所
證。以立其號。名勝義生。】


「我曾獨在靜處。心生如是尋思。」


【釋曰。自下第二。申所問事。於中有二。初陳巳疑思。
後舉所問教。此即初也。謂昔我曾獨在山林閑房
靜。如是尋思。世尊如何先說有性。後說無性。深密
經云。空閑之處。生覺觀心者。如前分別。譯家別故。
汎論尋思。有其四種。一者。三界有漏分別心心所
法。二者尋伺。故深密云。空閑之處生覺觀心。三者
唯尋。故集論第六云。尋思行者。緣入出息念境。俱
舍論第二十二云。尋多亂心名尋行者。彼依息念
能正入修。或可通說尋伺。名尋思行者。四者慧數。
如四尋思。處處說故。今於此中。第四為勝。】


「世尊以無量門。曾說諸蘊所有自相。生相滅相。永斷
遍知。」


【釋曰。自下第二。申所問教。於中有二。初舉有性教。
後世尊復說下。顯無性教。就前文中。有十三門。攝
為五段。一明蘊教。二明諦教。三明諸界。四明念住。
五八聖道。此即第一辨蘊教門。於中有二。初正明
蘊教。後類顯三教。此即五相辨蘊聖教。無量門者。
此有兩釋。一云。蘊中所有自共相等。諸門非一。故
名無量。一云。可見不可見有色無色等。諸門非一。
故名無量。所有自相即是別相。如說色是質礙。如
是識是了別。生相滅相即是通相。色等皆有生滅
[004-0260a]
相故。永斷遍知。即苦集相。永斷集諦苦煩惱故。遍
知苦諦生死果故。或可所有自相者。即是自相差
別相。如是二相。遍於生滅。永斷遍知。如下領解中
說。】


「如說諸蘊諸處緣起。諸食亦爾。」


【釋曰。此即第二類釋二門。謂如蘊中所說五相。十
二處教緣起諸食應知亦爾。謂處自相能見色。名
之為眼。眼所見故。名之為色。乃至能知法故。名之
為意。意所知故。名之為法。緣起自相智所對法。別
有心所。覆弊為性。名為無明。如瑜伽論五十六說。
乃至漸衰頓滅。名為老死。諸食自相分段而吞。各
為段食。乃至了別執持名為識食。生滅二相永斷
遍知。准上應知。問。如何勝義諦品。以六相分別蘊
等。具說四諦。於此品中。但說苦集。而非滅道。解云。
前品欲辨現觀有差別故。具說四諦。今此品中。有
性無性二教差別。是故此中略而不說。由得蘊故
滅及依證。】


「以無量門。曾說諸諦所有自相。遍知永斷。作證修習。」


【釋曰。第二辨四諦教。有其五句。所有自相。自有兩
說。准上應知。謂逼迫名。召集名集。滅盡名滅。能通
名道。遍知等四。別顯四諦。遍知苦諦。永斷集諦。作
證滅諦。修習道諦。】


「以無量門。曾說諸界所有自相。種種界性。非一界性。
永斷遍知。」
[004-0260b]


【釋曰。第三辨諸界門。所有自相。准上應知。次之二
句。謂十八界。展轉異相。名種種界。即十八界。無量
有情。所依差別。名非一界。如瑜伽論五十六說。若
依八十三。與上相反。如初卷記。永斷遍知。准上應知。】


「以無量門。曾說念住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習
未生令生。生巳堅住。不忘信修。增長廣大。」


【釋曰。第四辨念住教。於中有二。初釋念住。後類五
門。前中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二釋。准蘊應知。此四
念住。以慧為體。住身等境。應言慧住。而言念住。與
念相應。住身等境。故名念住。此六釋中。隣近釋也。
後四句者。一能治四倒。二未生令生。三生巳堅住。
四不忘倍修增長廣大。如初卷說。】


「如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亦復如是。」


【釋曰。此即第二類釋五門。謂如念住有其五句。四
正斷門。四種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皆有五句。
准上應知。】


「以無量門。曾說八支聖道。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
修習。未生令生。生巳堅住。不忘倍修增長廣大。」


【釋曰。第五八聖道支。有其五句。准上應知。此後七
門。即是三十七品觀。義如別章。】


「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


【釋曰。第二顯無性教。謂依下經。三時法輪。於第一
時。說四諦教。於第二時。說無相教。第三時中。說了
[004-0260c]
義教。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本來寂靜自性
涅槃無自性性。而今此中。約第二時。對第一時。以
為發問所依。前說有相。後說無相。此無相言。違前
有相。故以無相。為問所依。問若。准此經。初唯說有。
後但說無。無量義經前後兩時。皆說空有。故彼經
云。善男子。我起樹王。詣波羅奈鹿野園中。為阿若
拘隣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亦說諸法本來寂靜。
中間於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并眾菩薩。辨演宣
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具說
如彼。即此二經如何會釋。解云。如智度論。諸佛說
法。有其二事。一者秘密。二者顯示。無量義經。依秘
密門。今依此經。是顯示門。各據一邊。互不相違。】


「未審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釋曰。第三依教發問。於中有三。初陳巳疑情。次請
願解釋。後申所釋經。此即初也。謂佛先說蘊處界
等十三法門皆無自性。後復說言一切諸法皆無
自性無生滅等。前說有性。後說無性。二教相違。未
審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說無自性等若依密經。有其五節。
一一切法本來無證。二一切法本來不生。三一切法本來無滅。四一切法本來寂靜。五一切法本來自性
涅槃。】


「我今請問如來斯義。唯願如來哀愍解釋。」


【釋曰。此即第二諸願解釋。】


「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004-0261a]
所有密意。」


【釋曰。第三申所釋教。】


「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讚問許說。
後勝義生當知下。依問正說。前中有二。初讚問有
益。後勅聽許說。前中有四。一辨能說者。二讚問應
理。三讚問深義。四讚問有益。此即初也。】


「善哉善哉。勝義生。汝所尋思。甚為如理。」


【釋曰。此即第二讚問應理。】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


【釋曰。此即第三讚問深義。此上二種。文義俱善。是
故重言善哉善哉。】


「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
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


【釋曰。此即第四讚問有益。准應知。】


「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解釋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釋曰。此即第二勅聽許說。】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
法皆無自性。」


【釋曰。此下第二。依問正說。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
後舉頌重說。前中有五一約三無性。釋經諸句。二
復次勝義生下。約三性觀。辨立三無性意。三復次
勝義生下。約位辨立三無性意。四復次勝義生下。
[004-0261b]
約三無性觀。辨一乘義。五復次勝義生下。約無性
教。辨取解不同。此即第一。約三無性。釋經諸句。於
中有二。初約三無性。釋諸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
性。後勝義生當知下。約初後無性。釋一切法無生
滅等。前中有三。初標章略說。次善男子下。問答廣
釋。後善男子下。釋巳總結。前中有二。初依三無性。
顯經密意。後依數列三無性名。此即初也。謂世尊
言一切諸法無自性者。我今具依三無自性。說一
切法皆無自性。一切諸法即是三性。即三性。立三
無性。故諸經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是故成唯識
三十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釋曰。此即第二依數列名。謂即三種相無自性等。】


「善男子。云何諸法相無自性性。」


【釋曰。此下第二。問答廣釋。於中有二。初依法正說。
後舉喻重釋。前法說中。三種無性即分為三。此即
初也。於中有五。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結。此即問
也。】


「謂諸遍計所執相。」


【釋曰。此即第二。依問正答。謂三性中。遍計所執以
為自性。】


「何以故。」


【釋曰。第三徵也。以何義故。說所執相。名相。無性。】
[004-0261c]


「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


【釋曰。第四依徵別釋。此由假名安立為相者。此釋
相言。謂依名言所立相故。非由自相安立為相者。
釋無性言。總解意云。遍計所執情有之相。以理無
故。說為無性。由此即說彼所執相以為自性。故顯
揚云。謂所執性體相無故。名無自性性。又三無性
云。如所顯現。是相實無。故分別性無相為性。瑜伽
七十三云。云何相無自性性。謂一切法世俗言說
自性。】


「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


【釋曰。此即第五結文。可知。】


「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


【釋曰。自下第二。釋生無性。文有五段。准上可知。此
即問也。】


「謂諸依他起相。」


【釋曰。此即第二依問正答。謂三性中。依他起性。以
為自性。】


「何以故。」


【釋曰。第三徵也。以何義故。說依他起。名生無性。】


「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


【釋曰。此即第四依徵別釋。此由依他緣力故有者。
此釋生言。謂由依他緣力故有。故說為生。非自然
有者。釋無性也。總解意云。依他諸法。依因緣故。說
之為生。而非自然自在天等邪因所生。說名無生。
[004-0262a]
故顯揚云。依他起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無生。
又三無性云。依他性者。由緣力生。不由自生。是故
依他無生為性。依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生無自性
性。謂一切行眾緣所生緣力故有。非自然有。】


「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


【釋曰。第五結文。可知。】


「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


【釋曰。此下第三釋勝義無性。於中有二。初約依他
起。解勝義無性。後復有下。約圓成實。解勝義無性。
前中有五。准上應知。此即問也。】


「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
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釋曰。第二依問正答。文有兩節。初將釋第三。牒前
第二。釋義如前。後即緣生法等者。依第二性。立第
三無性。謂依他起上。無圓成實。故緣生法。非但說
名生無自性性。亦名勝義無自性性。故顯揚云。依
他起性。由異相故。亦得建立為勝義無性。何以故。
由無勝義性故。】


「何以故。」


【釋曰。第三徵也。何故緣生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
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


【釋曰。第四依徵別釋。文有二節。初釋所無清淨勝
義。後明依他無彼清淨勝義。此釋真如淨智所緣。
[004-0262b]
名為清淨勝義。故顯揚云。當知勝義。即是清淨之
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


「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釋曰。第五結文。可知。】


「復有諸法圓成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釋曰。此下第二約圓成實。釋三無性。於中有四。一
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標也。謂三性中。圓成實性。
以為自性。】


「何以故。」


【釋曰。第二徵所由也。何以復說圓成實性。名為勝
義。亦名無性。】


「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
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顯故。」


【釋曰。第三依徵正釋。文有二節。初標。後釋。謂法無
我性。有其二義。一名勝義。二名無自性性。是諸法
中。勝義諦故。諸法無性所顯理故。故顯揚云。謂圓
成實勝義無性。由此自性體是勝義。又是諸法無
性性故。又復彼云。由此自性即是勝義。亦是無性。
由無戲論我法性故。依三無性論。與此不同。故彼
云。約真實性。由真實無性故說無性者。此真實性。
更無別性。還即前兩性之無。是真實性。真實是無
相無生故。一切有為法。不出此分別依他兩性。此
三性既真實無相無生。由此理故。一切諸法。同一
無性。此一無性。真實是無。真實是有。真實無。此分
[004-0262c]
別依他二有。真實有。此分別依他二無。故不可說
無。不可說有。乃至廣說。解云。通遣依他。故不同此。】


「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釋曰。此即第四。結文可知。問。若依此經。勝義無性。
自有二種。一依他起。二圓成實。如何三十唯識。說
後非前。解云。據實具有二義。故此經文及顯揚論。
皆作是說。依他起性無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
性。而諸論中不明前者。成唯識第九卷中。護法釋
云。而濫第二。故此不說。問。此經意。即依三性。立三
無性。體即三性。何故三無性論。於一真如。立三無
性。故三無性論第一卷云。約此三性。說三無性。由
三無性。應知是一無性理。約分別者。由相無性。說
名無性。依他起者。由生無性。說名無性。真實性者。
由真實無性。故說無性。具如彼說。解云。此有兩釋。
一真諦三藏云。於一真如。遣三性故。說為三種無
自性性。於中圓成實性。安立諦攝。三無性者皆非
安立。如三性論。二大唐三藏云。如顯揚等。即依三
性。立三無性。以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菩薩。三十
唯識。作此頌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
意說。一切法無性。護法釋云。於有及無。總說無性。
故名密意。又顯揚論。無著所造。與攝大乘等。同顯
一義。又瑜伽論。廣引此經及三無性。通有及無。故
知三無性論。譯家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識。三無
性論。世親所造。如何二論有此差別。又彼世親依
[004-0263a]
彌勒宗及無著等。故知同一無性者。真諦謬耳。或
可今勘真諦三無性論。即無著所造顯揚論無自
性品。然彼真諦譯為別本須勘目錄及顯揚未了。】


「善男子。譬如空華。相無自性性。當知亦爾。」


【釋曰。自下第二。舉喻重釋。釋三無性。即分為三。此
即第一釋相無自性性。譬如空華。由眩翳故。於虗
空中。似華相現。據實空中本來無華。遍計所執。亦
復如是。即用所執。為初無性。故言相無自性性。當
知亦爾。】


「譬如幻像。生無自性性當知亦爾。一分勝義無自性
性。當知亦爾。」


【釋曰。第二釋生無性及一分勝義無性。如阿毗達
摩經說。幻等八喻。顯依他起。今此第二。生無自性
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皆用依他。以為自性。故
如幻像。當知亦爾。問大般若等即用幻等。喻其空
義。如何此經喻依他起。解云。幻等自有二義。一非
有似有。二無實像等。是故二經各據一義。故不相
違。】


「譬如虗空。唯是眾色無性所顯。遍一切處。一分勝義
無自性性。當知亦爾。法無我性之所顯故。遍一切故。」


【釋曰。此即第三釋一分勝義無自性。譬如虗空。有
其二義。一無色所顯。二遍一切處。真如勝義無自
性性。當知亦爾。一法無我性之所顯故。二遍一切
法故。故佛地經十虗空喻。喻淨法界。此亦如是。問。
[004-0263b]
對法瑜伽。喻色無處說為虗空。依佛地論及成唯
識。五蘊無處說為虗空。如何會釋。解云。瑜伽及對
法等。隨轉理門。同薩婆多。唯識等論。真實理門。各
據一義。故不相違。】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
法皆無自性。」


【釋曰。此即第三釋巳總結。】


「勝義生當知。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
無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釋曰。自下第二約初後無性。釋一切法無生等句。
於中有二。初約相無自性性。釋無生等句。後善男
子下。約勝義無自性性。釋無生等句。前中有四。一
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第一以理標宗。謂諸經說
一切諸法無生等言。三無性中。約相無性。說無生
等。】


「何以故。」


【釋曰。此即第二外人反徵。】


「若諸自相。都無所有。則無有生。若無有生。則無有滅。
若無生無滅。則本來寂靜。若本來寂靜。則自性涅槃。
於中都無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


【釋曰。此第三釋。文有四節。一釋無生。二釋無滅。三
釋本來寂靜。四釋自性涅槃。如經可知。故不繁釋。】


「是故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
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004-0263c]


【釋曰。此即第四結文。可知。】


「善男子。我亦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
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釋曰。自下第二約勝義無自性性。釋無生等句。於
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初也。謂圓成實
實勝義諦中。有其四義。一者無生。二者無滅。三本
來寂靜。四自性涅槃。故諸經中。亦依圓成勝義無
性。說無生等。】


「何以故。」


【釋曰。第二外人反徵。謂外反徵雖說四義。未辨其
因。依何因故。名無生等。】


「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於常常時。於恒恒時。
諸法法性。安住無為。一切雜染不相應故。」


【釋曰。自下第三依徵正釋。文別有二。初總標三因。
以答徵詰。後舉三因。釋無生等。此即初也。文有二
節。初出勝義無性體。有其二種。一者依他。二圓成
實。今於此中。取後非前。後於常常時等者。正明三
因。一於常常時。於恒恒時。諸法法性安住故無為。
二無為故無生無滅。此即安住故。及無為故。二因
成立無生無滅二義也。一切雜染不相應故者。以
第三因。成立經中本來寂靜及自性涅槃二義也。
以一故字含有三義故。成三因也。】


「於常常時。於恒恒時。諸法法性安住故無為。由無為
故無生無滅。」
[004-0264a]


【釋曰。自下第二重釋三因。釋無生等。於中有二。初
以二因釋無生等。後一切雜染不相應因。釋成本
來寂靜及自性涅槃。此即初也。謂法無我勝義諦
理。於常常時。於恒恒時。諸法法性安住故。得成無
為也。由無為故。無生無滅二義得成也。】


「一切雜染不相應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釋曰。此即第二一切雜染不相應因。成立二義。一
者本來寂靜。二者自性涅槃。問。經所說不生等言。
如何唯依初後無性。答汎論無性。自有二種。一者
大小二藏共說無性。二唯菩薩藏所說無性。言共
說者。如世親攝論第五卷說。說一切法無自性意。
今當顯示自然無者。由一切法無離眾緣自然有
性。是名一種無自性意。自體無者。由法滅巳不復
更生。故無自性。此後一種無自性意。自性不堅住
者。由法纔生。一剎那後。無力能住。故無自性。如是
諸無自性理。與聲聞共。言不共者。即彼論云。如執
取不有故。許無自性者。此無自性不共聲聞。以如
愚夫所取遍計所執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
大乘理。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集論雜集及性論。意
亦同此。雖有二說。今此經中。依不共門。說無性等。
然不共門說無性等。依三無性。諸經不同。自有聖
教。依初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如廣
百論第十卷云。佛自決判我依遍計所執自性。於
餘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
[004-0264b]
自涅槃。又瑜伽論第七十四。莊嚴第五。無性世親
攝論第五。並同此說。梁本攝論。通依三種無自性
性。說無自性等。與此不同。自有聖教。依三無性。說
一切法皆無自性。依初無性。說無性等。瑜伽論第
七十三。故彼論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皆
無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勢力。故說三種無自性
性。又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本
來寂靜自性涅槃。答。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自
有聖教。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依初後二
說無生等。如即此經及深密經。自有聖教。依三無
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如雜集論第十
二說。彼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
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自性。定無自
相。自相無故。名相無相。相無相故。名為無性。依他
起自性待眾緣故。非自然生。無自然生。無自然生
性故。名生無性。生無性故。說為無性。圓成實自性
清淨所緣故。於依他起中。無遍計所執相。所顯自
體。故勝義為自體。又無性所顯故。名勝義無性。勝
義無性故。名為無性。由此道理。是故。如來說一切
法皆無自性。非一切種性相俱無說為無性。又彼
說云。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此
依何密意說。如無自性。無性亦爾。如無生。無滅亦
爾。無生無滅。本來寂靜亦爾。如本來寂靜。自性涅
槃亦爾。又即彼云。相秘密者。謂於三自性。說一切
[004-0264c]
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梁論第六亦同雜集。所
以如是諸教異者。此所遣性。唯所執性。故廣百論
等。唯約遍計所執。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
欲顯因緣生義不無。是故。此經通依三無性。說一
切法皆無自性。但約初後二種無性。說無生等句。
然依他起。雖依他起。而無自然無因生義。故雜集
等具約三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三無
性義。具如別章。】


「是故。我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
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釋曰。第四結文可知。問。如上所說諸密意言。四秘
密中。依何密意。解云。依雜集說。有四秘密。故彼論
云。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對治秘密。四轉變秘
密。如是四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說秘密
道理。令入秘密者。謂於聲聞乘。說色等諸法。皆有
自性。為令無怖畏。漸入聖教故。相秘密者。謂於三
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對治秘密
者。謂為調伏諸過失者。如來宣說種種秘密。如為
對治八種障故說最上乘。何等為八。一者輕佛。二
者輕法。三懈怠。四者少善生喜足故。五者貪行。六
者慢行。七者惡作。八者不定性。為對治輕佛障故。
說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為對治輕法障故。說
於無量恒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為對治懈
怠障故。說有眾生願生安樂國一切得往生。稱念
[004-0265a]
無垢月光佛名。決定當得無上菩提。為對治少善
喜足障故。於施等行。或時稱讚。或時毀呰。為對治
貪行障故。稱讚佛土富樂莊嚴。為對治慢行障故。
稱讚諸佛或有增勝。為對治悔行障故。或有眾生。
於佛菩薩。起不饒益。說彼有情。雖行輕毀。亦得生
天。為對治不定種性故。令捨聲聞下劣意樂。記大
聲聞當得作佛。又說一乘更無第二。轉變秘密者。
謂經所說隱密名言。如說覺不堅。善住於顛倒。極
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於不散動起堅
固勝覺。所以者何。堅有二義。一者真實。二者散動。
由此散動。令心剛逸。故亦名堅。善住於顛倒者。翻
常樂我常四倒。為無常等。故名顛倒。於此不退。故
名善住。極煩惱所惱者。謂於長時精勤苦行。極為
勞倦所逼惱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說三
事。定速當證無上菩提。今此經中明密意者。如世
尊說。以無量門。曾說蘊等十三法門皆有自相。即
當四中令入秘密。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無生滅等。即是四中相秘密也。無性世親攝論第
五。約三自性。說相秘密。雜集十二。莊嚴第六。依三
無性。說無生等。名相秘密。即彼雜集及莊嚴論。順
此經文。】


「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
執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
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
[004-0265b]


【釋曰。自下第三約三性門。立三無性意。於中有二。
初反釋。後然由下順解。此即初也。觀謂觀待。或觀
察義。此中意云。謂諸有情非由別觀三種自性。如
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無性。所以者何。非唯相無
自性性遣遍計所執。餘二亦遣所執性故。不遣依
他及圓成實。立後二種無自性性。依他圓成不可
遣故。又解。此中立三意者。為除有情所執過患。立
三無性。非彼有情於三性中。一一別執。有三自性。
為除彼故。立三無性。但諸有情。不了依他及圓成
實。於二性上。起增益執。由此建立三種三無性。於
二說中。後說為勝。順文相故。依深密經。不違此經。】


「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遍
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


【釋曰。此下第二順解。於中有二。先標。後釋。此即標
也。此意說云。於二性上。遍計所執相。非由自相安
立為相故。立相無自性性。於依他起上。無自然生
增益故。立生無自性性。於圓成實上。無此所執性
故。立勝義無自性性。非謂別觀三種自性為自性
故。故說三種無自性性。】


「由遍計所執自性相故。彼諸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
圓成實自性中。隨起言說。」


【釋曰。此即釋也。總說意云。由所執相。能起言說。由
言說故。成三種因。由三因故。起諸執著。由執著故。
生依他起三種雜染流轉六趣生死過失。是故。此
[004-0265c]
中約所執相。立三無性。於中有二。初由所執相能
生執著。後如如下。由執著故生流轉法。前中有二。
初由所執相。能起言說。後如如由言說故能生執
著。此即初也。理實二性皆離名言。而由遍計所執
相故。於二相中。有言說起。】


「如如隨起言說。如是如是。由言說熏習心故。由言說
隨覺故。由言說隨眠故。」


【釋曰。此即第二由言說故能生執著。於中有二。初
由言說故成三種因。後由三因故能生執著。此即
初也。言如如者。顯所說法。所說非一。故曰如如。隨
彼如如。起諸言說。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諸言說。
成三種因。一由言說熏習心故。此明三熏習中名
言熏習。二由言說隨覺故。此解名言隨覺分別。如
人天等解言說者。三由言說隨眠故。此不解名言
隨眠分別。如牛羊等不解言說。但由隨眠而起分
別。此即顯由起言說故成三種因。】


「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
性相。」


【釋曰。此明由三因故能執著。於三因中。前之一因。
顯執因緣。後之二因。顯增上緣。由此三因。於二性
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


「如如執著如是如是。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
上。執著遍計所執自性。」


【釋曰。此下第二由執著故。生流轉法。於中有二。初
[004-0266a]
牒前能執顯流轉因。後正明能執生流轉果。此即
初也。言如如者。顯所執境。所執非一。故曰如如。隨
彼如如。起諸執著。是故重言如如是是。由此執著。
於二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以此執著。為流轉
因。】


「由此因緣。生當來世依他起自性。」


【釋曰。此下第二顯流轉果。於中有二。初生依他起。
後生三雜染。此即初也。問。依他雜染有何差別。答。
總別有異。或可寬狹不同。依他是寬。從緣生者。皆
依他故。三雜染中不攝長養五根等故。】


「由此因緣。或為煩惱雜染所染。或為業染所染。或為
生雜染所染。於生死中。長時馳騁。長時流轉。無有休
息。」


【釋曰。此下第二生三雜染。於中有二。初由三雜染
流轉生死。後由三雜染流轉六趣。此即初也。謂由
此執為因緣故。生三雜染。三雜染者。謂或業生所
緣相應二縛所縛。故名雜深。由此雜染。分段變易
二生死中。馳騁流轉。無有休息二種生死義如別章。】


「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餓鬼。或在天上。或在阿
索洛。或在人中。受諸苦惱。」


【釋曰。此即第二由三雜染流轉六趣。言那落迦。依順
正理二十一云。迦是樂名。那者言無。落是與義。無
樂相與。名那落迦。或復落迦是救濟義。那名不可。
不可救濟。名那落迦。依大婆沙百七十二云。捺落
[004-0266b]
名人。迦名為惡。惡人生處。名捺落迦。依毗曇論第
八卷云。不可樂故名地獄。言傍生者。毗曇論云。身
橫行故名畜生。順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橫住故。或
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婆沙論云。其形傍故行
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故名傍生。有說。遍諸處故
名傍生。謂此遍於五趣有故。言餓鬼者。毗曇論云。
從他悕求。故名餓鬼。順正理云。多懷法劣。其形瘦
悴。身心輕躁。故名餓鬼。婆沙論云。飢渴增故。名為
餓鬼。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恒為諸天處處驅役。常
馳走故。所言天者。毗曇論云。光明故名天。順正理
云。天謂尊高。神用自在。眾所祈告。故名為天。婆沙
論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晝夜等
故。阿素洛者。正理云。素洛名天。是自在義。阿是非
義。顯彼非天。自在減天。名阿素洛。婆沙論云。素洛
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復次素洛名端政。彼非
端政。名阿素洛。所言人者。毗曇論云。意寂靜故名
人。順正理云。多思慮故名人。婆沙論云。能寂靜故
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者。廣釋如彼。正
理婆沙。具如別章。】


「復次勝義生。若諸有情。從本巳來。未種善根。未清淨
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
種資粮。」


【釋曰。自下第三約位。辨立三無性意。於中有二。初
約五位說生無自性性。後彼雖如是下。約加行等
[004-0266c]
位說後二種無自性性。夫論觀門。有其五位。如成
唯識第九卷說。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粮位。謂
修大乘順解脫分。解云。始從十信至十迴向。二加
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解云。在十迴向第十終
心。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
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今
依此經。分為兩段。初約五位。辨生無自性性。即當
唯識初資粮位及十信前種解脫分善根位也。後
約加行等位。辨立後二無性。即當唯識中間三位。
除無學位。非所為故。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明說
教所為。次我為彼下。對機正說。後彼聞下。辨教勝
利。此即初也。然彼所為。有其五位。一種善根位。謂
十信前種解脫分善根位也。種解脫分善根之法。
如優婆塞戒經中說。二清淨位。謂即十信。謂能隨
分淨罪業故。故深密經第二卷云。未清淨罪業者。
清淨罪業緣起經云。內法異生不共無明巳永斷
故。不造罪業也。三成熟相續位。謂即十解。能令信
等相續成就故。深密云。依彼成熟善根力故。四多
修勝解位。謂即十行。決定勝解多現前故。五積集
福智資粮位。即十迴向。具足福智二資粮故。此中
意說。未種善根令種善根。乃至未具資粮。令得具
足故。為此等故。說生無性。又解。此文辨資粮位。五
事差別。非立五位配四十心。五事差別。如前分別。】


「我為彼故。依生無自性性。宣說諸法。」
[004-0267a]


【釋曰。此即第二對機正說。謂諸有情。從本巳來。未
悟諸法緣生道理。妄執無因自然而生。是故。世尊
依生無自性性。說一切法。皆從因生。不由自然。】


「彼聞是巳。能於一切緣生行中。隨分解了。無常無恒。
是不安隱變壞法巳。」


【釋曰。此即第三聞教勝利。四種勝利。即分為四。一
解了無常利。二怖畏厭患利。三止惡修善利。四五
事具足利。此即初也。謂世尊說。從無明緣行。乃至
老死。不從自在天等所生。由斯有情隨分解了。一
切諸法。無常無恒。是無常故。即不安穩。非如涅槃
離生滅故。即是安住。又諸有為。前滅後生。漸次衰
壞變壞之法。】


「於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厭患。」


【釋曰。此即第二怖畏厭患利。如文可知。】


「心生怖畏。深厭患巳。遮止諸惡。於諸惡法。能不造作。
於諸善法。能勤修習。」


【釋曰。此即第三止惡修善利。如文可知。】


「修習善因故。未種善根能種善根。未清淨障能令清
淨。未熟相續令成熟。由此因緣。多修勝解。亦多積集
福德智慧二種資粮。」


【釋曰。此即第四五事具足利。釋五事相准上應知。】


「彼雖如是種諸善根。乃至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粮。
然於生無自性性中。未能如實了知相無自性性及
二種勝義無自性性。」
[004-0267b]


【釋曰。此下第二約加行等位。說後二種無自性性。
於中有三。初明說教所為。次如來為彼下。對機正
說。後彼聞巳下。辨教勝利。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
明未了二種無性。後辨不了無性之性。謂諸有情。
聞說諸法從緣而生。不從自在天等所生。由斯解
了無常等義。積集福智二資粮等。而未能了諸有
為行皆如幻等非實有性。便執諸法定有實性。此
多不了相無性性。或復不了如上所說二種勝義
無自性性。】


「於一切行。未能正厭。未正離欲。未正解脫。未遍解脫
煩惱雜染。未遍解脫諸業雜染。未遍解脫諸生雜
染。」


【釋曰。此即第二明不了失。謂未能了相無自性業
故。於一切行。未能正厭等。言正厭是加行道。正離
欲者。是無間道。正解脫等是解脫道。及勝進道。煩
惱業生三種雜染。如攝大乘及唯識等。】


「如來為彼更說法要。謂相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
性。」


【釋曰。此下第二對機正說。於中有二。初正說教。後
明說教之意。此即初也。謂十迴向終加行位等。宜
聞此教。故為說之。】


「為欲令其於一切行能正厭故。正離欲故。正解脫故。
超過一切煩惱雜染故。超過一切業雜染故。超過一
切生雜染故。」
[004-0267c]


【釋曰。此第二明說教之意。為欲令其加行等位。速
能成辦加行等道。及令超過三種雜染。是故更說
二種無性。】


「彼聞如是所說法巳。於生無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
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簡擇思惟。如實通達。」


【釋曰。此下第三辨教勝利。於中有二。初明加行位
中所得勝利。後於依他起下。辨地上二地所得勝
利。此即初也。此中正明於加行位所得勝利。然加
行位。諸說不同。有說。即屬第二僧祗。極歡喜地近
方便故。如未至定。即屬初禪。有說。正在第十迴向
第一僧祗。未入地故。雖有兩說。護法菩薩存第二
解。如成唯識第九卷說。近見道故。立加行名。於此
位中。聞後二種無性教故。作四尋思四如實觀。存
能緣識。遣所取空。即是相自性性。即彼無性所顯
勝義。名為勝義無自性性。若廣分別。如成唯識第
九卷說。故今說云。於二無性。簡擇思惟。即四尋思。
如實通達。即四如實智也。又解。簡擇思惟者。四尋
思位。如實通達者。初地巳上通達位也。】


「於依他起自性。能不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相。」


【釋曰。此下第二辨地上二位所得勝利。有六勝利。
即分為六。一遣所執相。二不起三因。三滅依他起。
四斷當苦因。五能引三道。六離三雜染。此即初也。
謂地上二位。聞前所說二無性故。能不執著遍計
所執。】
[004-0268a]


「由言說不熏習智故。由言說不隨覺智故。由言說離
隨眠智故。」


【釋曰。此即第二不起三因。謂不執故。三因不成。因
不成故。生三種智。言三智者。一言說不熏習智。二
言說不隨覺智。三言說離隨眠智。然此三智。自有
二說。一從境得名。謂後所得智。緣三境生。立三智
名。一云。從因得名。謂即二種無自性智。從三種因
之所生故。立三種名。】


「能滅依他起相。」


【釋曰。此即第三滅依他起。謂不起三因。成三種智。
由三智故。能滅依他也。】


「於現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斷滅當來世因。」


【釋曰。此即第四斷當苦因。由前三智滅依他故。於
現身中。有方便智。以方便智所攝持故。彼根本智。
能永斷除當來世因。】


「由此因緣。於一切行。能正厭患。能正離欲。能正解脫。」


【釋曰。此即第五引三道。所謂加行無間解脫也。】


「能遍解脫煩惱業生三種雜染。」


【釋曰。此即第六離三雜染。如文可知。】


「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
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姓有情。諸如來
乘種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無上安隱涅
槃。」


【釋曰。此下第四約三無性。辨一乘義義。於中有三。
[004-0268b]
初約聖道辨一乘義。次善男子下。明趣寂聲聞定
不成佛。後若迴向下。明迴向聲聞定得成佛。總釋
意云。第一段中。約三種姓。如來方便。說為一乘。就
實正理。具有三乘。各證無餘究竟涅槃。勝鬘經意
亦同此說。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證二乘無餘涅
槃。必無後時得成佛義。故瑜伽云。二乘所證無餘
涅槃。唯有真如清淨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種姓迴
向聲聞必當成佛。是故。法華方便品說。為二乘種
姓。理實決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說。方便說三。就實
為一。故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
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勝鬘。各據一義。今此一部
義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義。義如別章就初段中。復分
為三。初明三乘各證自乘無餘涅槃。次約聖道方
便說一。後明理實三乘差別。此即第一。謂三乘種
姓。各以無性妙清淨道。證無餘依妙涅槃界。然彼
聖道能通義故。名之為道。即彼聖道諸聖遊履。亦
名行迹。由此道迹。離諸煩惱有漏苦身。證得常住
寂滅之樂。是故。說為安隱涅槃。】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究
竟清淨。更無第二乘。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釋曰。此即第二方便說。一言聲聞者。諸佛聖教。聲
為上首。從師友所。聞此教聲。展轉修證。永出世間。
小行小果。故名聲聞。言獨覺者。常樂寂靜。不欲雜
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
[004-0268c]
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言
菩薩者。悕求大覺。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願堅猛
長時修證。永出世間。大行大果。故名菩薩。具如瑜
伽釋論廣解。總說意云。謂彼三乘皆其此一妙無
性道。即說此道。名究竟淨。唯有此道。更無第二。故
約一道。說為一乘。故深密云。唯有一清淨道。更無
第二。而不別說究竟清淨。故知究竟清淨即是妙
清淨道也。又云。一言自有三種。一。道一故名一。二。
果一故名一。三。理一故名一。今依此文。有其二種。
妙清淨道即是道一。究竟清淨即是果一。依此二
一。更無第二。故深密意說唯有一乘。而不同下第
四卷中約理無別故說一乘。然一乘者。唯一佛乘。
故勝鬘經云。聲聞緣覺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也。
又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
三。或可法身以明一乘。故法華論云。以如來法身
與聲聞法身。法身無異。故與授記。後當分別。此即
六中帶數釋也。論體性者。若受用身。四智心品所
攝蘊等。以為體性。若就法身真如為體。總相出體。
於一乘門教理行果以為一乘。然此一乘聖教甚
多。譯者非一。意趣深遠。是故新舊競興諍論。一真
諦等一類諸師。依法華等諸經及論。皆作此說。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故涅槃經第七卷云。二十五有
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
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又第二十五云。眾生佛
[004-0269a]
性不一不異。諸佛平等猶如虗空。一切眾生。同共
有之。此說理性又第二十七云。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
切眾生悉有佛性。又云。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
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有。酪實非蘇。以巧方便。定
當得故。故言有蘇。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
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定
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此說行性又三十三云。一切眾
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
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通說理行又法華經
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
便說。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勝鬘經。聲
聞緣覺。皆入大乘。又須真天子所問經云。文殊師
利言。一切皆得審當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一
切當得如來覺故。廣說如彼。又入楞伽第二。明五
乘性云。闡提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
一切眾生作盡願。二中從一定不成佛。具說如彼。
四卷楞伽第一卷說。言雖有異。意同前本。准此等
經。無姓有情。亦得成佛。又梁攝論第十五云。五救
濟乘為業。乃至彼云。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
修行大乘故。釋曰。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
以未得聖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則名定根。以
得聖故。若至頂位。不名定性。以不勉四惡道故。若
至忍位。名為定性。以免四惡道故。若依小乘解。未
得定根性。則轉小為大。若得定根性。則不可轉。如
[004-0269b]
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云何說一乘。今依大乘
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
有可轉小為大義。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
乘。智度論八十四云。有四種道。人天道並三乘道
為四。菩薩法應引導眾生著大道中。若爾任入大
道者。著三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
作涅槃因緣。又法華論云。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
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應化聲聞。二種聲
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巳還發菩提心者。
決定增上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
薩與授記者。方便令發心故。准此等文。決定無有
無性有情。亦無定性聲聞獨覺必不成佛。而深密
經及瑜伽等。定不成者。約根未熟時分而說。非謂
決定不成佛也。故寶性論第二卷云。向說一闡提
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云何。為欲示現謗
大乘因故。乃至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
淨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心。問。依瑜伽
第八十云。於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趣事
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若如上說。決定聲聞。亦得
成佛。彼瑜伽文。如何會釋。答。依法華第三卷云。我
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
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我於餘國作
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
彼土。求佛智慧。大智論第九十三。亦同此說。又涅
[004-0269c]
槃經二十三云。聲聞獨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
萬住處。名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
大般涅槃。又楞伽第四頌云。


「 譬如海浮木
 當隨波浪轉
 諸聲聞亦爾
 相風所漂蕩
 離諸隨煩惱
 薰習煩惱縛
 味著三昧樂
 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
 亦復不退還
 得諸三昧身
 無量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後寤
 得佛無上體
 是我真法身」



第二第二亦同此意。又法華論云。實無而有增上
慢人。以有世間三摩䟦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
對治此故。說化城譬喻應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
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巳。
令入大般涅槃城故。准此等文。瑜伽所說。無餘涅
槃。即彼楞伽所說三昧樂定。離分段故。名為無餘。
非實無餘。有變易故。勝鬘經說無無餘。故彼經云。
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
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
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乃至言得涅槃
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准此應知。八萬
劫等。入三昧樂。假名無餘。無實身智俱滅無餘涅
槃。然須陀洹等者從本為名實是無學是故二乘定得成佛。由此諸
經。實說一乘。假說二乘。二者。大唐三藏。依諸經論。
立有五姓。無姓有情無涅槃性。定性二乘必不成
[004-0270a]
佛。故善戒經第一卷云。若無菩薩性。雖復發心勤
修精進。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地持
論第一卷云。非種姓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修
精進。必不究竟阿耨菩提。瑜伽第三十五亦同地
持。又此經云。一向趣寂靜聲聞種姓補特伽羅。雖
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
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深密解
脫經第二云。成就第一義寂滅聲聞性人。一切諸
佛盡力教化。不能令其坐於道場得無上菩提。我
說名為寂滅聲聞。又大菩薩藏經第五卷云。正定
眾生。是正法器。如來說法。若不說法。皆得解脫。邪
定眾生非正法器。若使如來為彼說法。若不說法。
終不堪任證於解脫。如來如實知彼有情非法器
巳。而便棄捨。央堀摩羅經第三卷云。三聚眾生別。
即是聲聞乘。大乘唯二聚。可治不可治。所言邪定
者。謂彼一闡提。正定謂如來菩薩及二乘。又善戒
經第三卷云。眾生調伏。有其四種。一者有聲聞性。
得聲聞道。二緣覺性。得緣覺道。三有佛性。即得佛
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樂。是名為四。勝鬘經云。
又如大地。持四重擔。何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
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
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喻彼大地。何
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
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
[004-0270b]
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又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云。
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巳。速能證
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巳。速依
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巳。速
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證入正性離生。
而於三乘不定者。聞此法巳。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十輪經第九意同大般若。依菩薩地持第二卷云。
人成就者。略記四種。有聲聞種性。以聲聞乘而成
就之。有緣覺種性。以緣覺乘而成就之。有佛種性。
以無上大乘而成就之。無種性者。則以善趣而成
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又瑜伽論第二卷云。
無涅槃法者。便闕三乘菩提種子。又瑜伽六十七
云。住無種性人。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乃至廣說。
又五十二云。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
種子。建立不般涅槃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
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又莊嚴論第一卷
云。無性有二。一時邊無般涅槃。二畢竟無般涅槃。
時邊無般涅槃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
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
足。畢竟無涅槃法者。以無因故。無般涅槃性。但求
生死。不求涅槃人。又梁朝攝論第十四云。彼障因
不具。一切眾生界。住二種定中。諸佛無自在。天親
釋曰。眾生無涅槃性名因不具。諸佛於此位中。不
能令般涅槃。神通亦無自在諸貪著生死不信樂
[004-0270c]
大乘。又大唐攝論云。


「 有情界周遍
 具障而闕因
 二種決定轉造業受果二種決定
 諸佛無自在」



世親釋論第十卷云。若諸有情界。無涅槃法。名為
闕因。此意說彼無涅槃因無種姓故。諸佛於彼無
有自在。又大業論亦同此意。又無性云。謂具煩惱
業異熟障故。名具障。無涅槃因無種姓故。名為闕
因。諸佛於上所說有情。皆無自在令得涅槃。廣說
如彼。依佛地論。有五種姓。義如常說。乃至彼云。第
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滅度之期。
又十地論第十一云。邪定聚名無般涅槃性。准此
等文。無性有情無涅槃因。定性二乘必不成佛。若
爾如何說為一乘。前所引教如何會釋。解云。如涅
槃云。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又一切眾生悉
有佛性。常住無有變易。又寶性論第一卷云。問。云
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答。依一切諸佛平等
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如此等文。皆是
真如法身佛性。此即五性皆有佛性。又涅槃云。譬如
有人。乃至定當得故者。如此等教。皆是行性。定當
得故。約不定姓少分而說。又法華經云。十方佛土
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者。釋此
經文。諸說不同。羅什等云。言無二者。無聲聞緣覺。
無三者。無聲聞緣覺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獨善菩
薩。復有人云。言無二者。謂無第二即是緣覺。言無
[004-0271a]
三者。謂無第三聲聞乘也。一云。此前兩解唯因乘。
仍見佛乘有極果性。不故破焉。今者正判無二無
三。約佛三身。以顯此義。所言無二。唯有如來報佛
一乘。無彼聲聞緣覺二乘。勝鬘經云。聲聞緣覺乘
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
二則非真。所言無三。唯有如來法身一乘。而無聲
聞緣覺及佛三乘。攝大乘云。菩薩未入二地。生如
是想。謂三乘人三行差別。迷一乘理。法華經云。尚
無二乘。何況有三。涅槃云。如來聲聞緣覺。同一佛
性。同一無漏。前破二皈。一是破小入大。後破三皈
一。是泯事歸理。雖有三釋。第二為正。故法華論末
云。第二方便品。示現破二明一。或有本云破三明一。然諸本中多云
破二明一又華嚴經第十二十八第六十等。皆云無二

乘之名。又法華經第三卷云。世間無有二乘而得
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處
故說二。梁攝論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業
大唐二本攝論皆無此言。故不可依。智度論云。若
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緣者。人
天樂中。自有二種。一者畢竟無涅槃性。但以人天
而成就之。二者蹔時無涅槃性。人天成就作涅槃
因。雖有二種。彼論且依蹔時無性一邊而說。或可
彼顯菩薩悲願。欲令盡無餘涅槃。非悉一切皆入
涅槃。法華論云。決定增上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
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者方便令發心故者。菩薩
[004-0271b]
與授成佛之記。為欲令彼於大乘中發信心故。此
即方便。非實成佛。法華經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
入於涅槃。而於餘國求佛智慧者。依正法華第四
卷云。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甫當往至他
佛世界。又第三云。臨欲滅度。佛在前住。誨以要法。
發菩薩意。不在生死。不住滅度。解三界空。第四卷
文意同此也。此文既云臨欲滅度。准此應知。住無
餘依。臨入無餘。發菩提心。非是巳入而能發心。釋
通智度。准此應知。又涅槃云。八萬劫住處等者。三
藏釋云。預流等位。迥心向大。受變易生。行菩薩行。
至十信位。住於八萬六萬劫等。名為住處。真諦三
藏九識章云。問。大本云。緣覺十千劫到。到何位。是
何宗。答。此是客宗意。除三界或。迴心學大乘。入十
信。信法如如。准知真諦亦說。十信為所到處。問。若
爾如何說為涅槃。答。佛依迴心向大聲聞。以火燒
身。示現涅槃。說為涅槃。非實涅槃。此如瑜伽論第
八十云。彼既如是。增壽行巳。留有根身。別作化身
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涅槃界而涅槃。由此
因緣。皆作是念。其名尊者。於無餘依涅槃界。巳般
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
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
眾生能見。此意說云。為除疑情同法者前。示現入
於無餘涅槃。故名涅槃。非彼實任無餘涅槃。或可
諸佛菩薩化入無餘。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顯
[004-0271c]
彼二果非究竟。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舍利弗。菩薩
如是。以辟支佛乘。入於涅槃。而不永滅。乃至廣說。
楞伽第二第四所說。三昧樂門者。謂預流等。迴心
向大。令身久住。依邊際定。資有漏業。受變易生。經
八萬劫。或六萬等。至十信位。即說彼定。名三昧樂。
而非巳住無餘涅槃名為三昧。由此理教。言八萬
劫。乃至十千劫。住處者。即非巳入無餘涅槃而沒
癈趣故。瑜伽第八十云。問回向菩提聲聞為住無
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
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
切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云。問於無餘
依涅槃界中。所得轉依。當言何相。答。無戲論相。又
善清淨法界為相。又解深密經第四。及深密解脫。
皆云。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廣
說如經。是故三乘非無差別。辨假實者。諸教不同。
有處實說一乘。假說三乘。如法華經云。十方佛土
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唯
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勝鬘云。聲聞緣覺皆入
大乘。又涅槃經第二十五云。一切眾生皆歸一道。
一道者謂大乘也。諸佛菩薩為眾生故分之為三
等。有處實說三乘。假說一乘。如即此經第二卷云。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等。又第
四卷云。如世尊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
[004-0272a]
此何密意等。又出生菩薩心經。爾時迦葉波羅門。
白佛言。世尊。解脫。解脫有差別不。佛言解脫於解
脫無有差別。道於道無有差別。乘於乘而有差別。
譬如王路。有象轝者。有馬轝者。有驢轝者等。次第
行於彼路。同至一城。如是等教。誠證非一。然說一
乘。意趣不同。故諸聖教。種種有異。若依顯揚第二
十卷。以六因釋說一乘意。故彼論云。問。何以故如
來宣說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諸法約無差別
相故。故約所證一味真如無差別故二約無分別行相故。此約能證平等
智說。意同此經。道一故說一乘。此上一義攝論所無三眾生無我及法無我

平等故。此依二種無我故說一乘。此即攝論法等無我等。合為第三四解脫平
等故。謂差別求者。有事虗妄分別煩惱。對治所緣
法性。不相違故。此當攝論解脫平等差別。求者舉能證人。三乘不同。名差別求有事
煩惱者。即修所斷。虗妄分別煩惱者。即見所斷。能斷二惑見修二道。名為對治。所證解脫。名所緣法性。此
意說云。能求三乘。雖有差別。而見修所證涅槃無差別故。名不相違也五善能變化主

故。此即攝論依變化故。說為一乘六行究竟故。此同攝論究竟說一乘依莊
嚴論。以十種義。以釋一乘。其莊嚴論頌。是慈氏釋。
即世親共成一部。舊相傳云。無著菩薩造者謬也然彼論中。先以
八義。釋諸經中佛說一乘。後以引攝任持二義。釋
諸如來說一乘意。故彼論云。如是處處經中。以此
八意。佛說一乘。而亦不無三乘。問。若爾復有何義。
以彼意而說一乘。偈曰。


「 引接諸聲聞
 攝住諸菩薩
 於此二不定
 諸佛說一乘」


[004-0272b]


廣說如彼。後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引莊嚴頌。以
明十義。後世親無性。各造釋論。以釋十義。故無著
菩薩攝大乘論云。論曰。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
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此
中有二頌。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姓。
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
化。究竟說一乘。世親說云。釋曰。此中二頌。辨諸佛
說一乘意趣。為引攝一類者。謂為引攝不定種姓
聲聞等。令趣大乘。云何當令不定種姓諸聲聞等。
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餘者。謂為任持不
定種姓諸菩薩眾令住大乘。云何當令不定種姓
諸菩薩眾。不捨大乘。勿聲聞乘而般涅槃。為此義
故。佛說一乘。由不定等句義。巳說法無我解脫。乃
至廣說。巳上二義大業及無性莊嚴論亦同。梁論意別。故彼論本頌云。未定姓聲聞。及諸餘
菩薩。於大乘引攝定姓說一乘。釋曰。有諸聲聞等。於大乘根姓未定。攝引令信受大乘攝令修行大乘。乃
至佛說一乘。引攝令入住大乘。有諸菩薩於大乘根姓未定。云何安立彼於大乘。令不捨於大乘。乃至佛
說一乘。引攝令入住大乘。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巳定。無退異意。為此菩薩故說一乘。解云。本論及釋。佛
為三人說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巳定。諸論皆無。故不可依也此中復由別意趣

力。唯說一乘。何別意趣。謂法等故等。梁論為顯論一乘意。是故
說偈。前偈以了義說一乘。後偈以秘密義說一乘法等故者。法謂真如。諸聲

聞等同所歸趣。所趣平等。故說一乘。無我等故者。
謂聲聞等補特伽羅。我皆無有。由無我故。此是聲
聞此是菩薩。不應道理。由此無我平等意趣。故說
一乘。解脫等故者。謂聲聞等於煩惱障同得解脫。
[004-0272c]
故說一乘。如世尊言。解脫解脫無有差別。巳上三義諸論
皆同姓不同故者。種姓差別故。以不定姓諸聲聞等

亦當成佛。由此意趣。故說一乘。大業無性意同此論。梁論云。有二乘人。於
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雖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轉作大乘根性。為化此人。故說一乘。若莊
嚴論。引入大乘。故說一乘者。意同梁論。解云。此意引攝不定。即同第一引攝一類與諸論異。故不可依也

得二意樂故者。得二種意樂故。一攝取平等意樂。
由此攝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
取巳。此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說一乘。諸本
大同。然梁論云。聲聞等人。於一切眾生。得平等意。無性莊嚴。諸佛於一切眾生。得自體平等意。大業唐本
不云諸佛及聲聞等也二法性平等意樂。謂諸聲聞。法華會上。

蒙佛授記。得法性平等意樂。未得法身。由得如是
平等意樂。作如是思惟。諸佛法性。即我法性。諸論皆同。
唯莊嚴論云。聲聞得作佛意。謂諸聲聞昔行大菩提聚時。有定作佛性。彼時佛加故。勝攝故。得自知作佛
意。由此人前後相續無別。故說一乘。解云。譯家不同不可會也復有別義。謂彼眾

中。有諸菩薩。與彼名同。蒙佛授記。由此法如平等
意樂。故說一乘。諸論皆同。唯莊嚴論似無此段言化故者。謂佛化
作聲聞乘等。如世尊言。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
聞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說一乘。以聲聞乘所
化有情。由見此故得般涅槃。故現此化。諸論皆同。梁論云。復
次佛化舍利弗等聲聞。為其受記。欲令巳定根性聲聞更練根性為菩薩。未得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
由佛道般涅槃。餘本無也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為究竟。過此

更無餘勝乘故。聲聞乘等有餘勝乘。所謂佛乘。由
此意趣。諸佛世尊。宣說一乘諸本皆同。大業本云。此即是一乘。以究竟
無有別趣故。然有差別。以聲聞乘等異於佛乘。解云。譯家不同。】

[004-0273a]


「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性。或鈍根性。或
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


【釋曰。此即第三辨三乘差別。文有二節。初標非一。
後約根分三。言非一者。謂於一切有情數中。非無
五種種性差別。言五姓者。所謂三乘不定無性。言
無性者。謂於身中。無有三乘涅槃種性。就有性中。
有其四種。一聲聞種性。謂於身中唯有聲聞涅槃
種性。二獨覺種性。三菩薩種姓。此二種姓唯同聲
聞。四不定種姓。謂於身中。具有三乘涅槃種姓。而
彼迴心定趣佛果。由佛菩薩大悲方便所攝受故。
然彼種姓。自有二種。一性種姓。二習種姓。釋此種
姓。西方諸師。諸說不同。一唯本非新。如護月菩薩
亦名月藏。彼立唯有法爾種子。而無新熏。二唯新
非本。如難陀及勝軍等。彼立唯有新熏種子。而
無法爾。三亦本亦新。如護法菩薩。具立新熏法爾
二種子為性種姓。新所熏種為習種性。若廣分別。
如成唯識第二卷。如是五姓。具如別章。或可此云
非一種姓者。三乘不定。四性非一。故言種種。約根
分三者。謂諸聖者。隨根利鈍。有上中下。故立三乘。
由此道理。密意說一。非無三乘。故說一乘深密解脫意亦
同此。】


「善男子。若有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
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
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4-0273b]


【釋曰。此下第二明趣寂聲聞定不成佛。於中有四。
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標也。謂彼趣寂是定性
故。雖諸佛化。定不成佛。】


「何以故。」


【釋曰。此第二徵。】


「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
怖畏眾苦故。」


【釋曰。此第三釋。於中有三。初總標三因。次牒前二
因顯二過失。後舉前二失。釋不成佛。此即初也。謂
彼定性二乘種性。皆是本來劣種性故。此即總因。
一向慈悲薄弱故者。是獨覺障。一向怖畏眾苦故
者。此是聲聞障故。無上依經第一卷云。有四種障。
一棄背大乘。是闡提障。執著我見。是外道障。厭畏
疲極。是聲聞障。背利益他。是緣覺障。故知後二是
二乘障。理實二乘皆具二障。無上依經。具依相顯。
各說一障。】


「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
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


【釋曰。此即第二顯二過失。如經可知。】


「我終不說一切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
諸行所作。當坐道場。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曰。第二顯不成佛。由二過故。終不說言得成正
覺。】


「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
[004-0273c]


【釋曰。第四總結可知。】


「若回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
薩。」


【釋曰。此下第三回向聲聞定得成佛。於中有四。一
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標也。謂回向聲聞。即是瑜
伽五種姓中不定性者。或是漸鈍二菩薩中漸悟
所攝。彼定成佛故。法華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皆
依此中不定者說。又莊嚴論第六卷云。為對治不
定障故。大乘經說。諸佛授記聲聞當得作佛。及說
一乘。更無第二。雜集十二亦同。】


「何以故。」


【釋曰。此第二徵。】


「彼既解脫煩惱障巳。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
其心亦可當得解脫。」


【釋曰。第三廣釋。謂佛化導斷所知障。漸次證得無
住涅槃。由斯理故。決定成佛。】


「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
施設彼為聲聞種性。」


【釋曰。此即第四結其本名。然說聲聞諸教不同。有
處說二。所謂趣寂回向聲聞。如即此經深密解脫。
有處說三。謂退菩提寂滅聲聞及增上慢。如入楞
伽第七。但列其名。而不解釋。或有三種。所謂變化
誓願法性。如瑜伽論第七十三。故彼論云。復次云
何立聲聞乘。謂三因緣故。一變化故。二誓願故。三
[004-0274a]
法性故。變化故者。謂隨彼彼所化勢力。如來化作
變化聲聞。誓願故者。謂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巳
發誓願。即建立彼。以為聲聞。法性故者。謂有補特
伽羅。本性巳來。慈悲薄弱。於諸苦事。深生怖畏。由
此二因。於利他事。不深愛樂。非為是事樂處生死。
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為聲聞。又覺法性故。謂於
一切安立諦中。多分修習怖畏行縛。由此因緣。證
得圓滿。如聲聞乘獨覺亦爾。出無佛世。而證正覺。
與此差別。即上相違三因緣故。應知菩薩。有處說
四。一者決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四者應化。如法
華論。列名不釋。或說四種。一者變化。二增上慢。三
迴向菩提。四一向趣寂。如瑜伽八十。彼云。云何名
為四種聲聞。一者變化聲聞。法華論應化。寶積論應聲聞二者
增上慢聲聞。寶積論云我慢聲聞三者迴向菩提聲聞。法華退菩
提。寶積作菩提四者一向趣寂聲聞。法華決定聲聞寶積寂滅性變化

聲聞者。為欲化度由彼所化諸有情故。或諸菩薩。
或諸如來。化作聲聞。七十三但云諸如來不言菩薩也增上慢聲
聞者。謂但由補特伽羅無我智及執著耶法無我
智。計為清淨。迴向菩提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極微
劣慈悲種性。由親近如來住故。於廣大佛法中。起
大功德想熏修相續。雖到究竟住無漏界。而蒙諸
佛覺悟引入方便開導。由此因故。便發趣廣大菩
提。由樂寂故。於此加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始發心
有佛種姓者。一向趣寂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最極
[004-0274b]
微劣慈悲種姓故。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故。於生
死苦。極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樂。究竟不能趣
大菩提。或說四種。謂應聲聞。我慢聲聞。作菩提願
聲聞。及定滅性聲聞。如寶積論第三。解云。如次即
當瑜伽四種聲聞。名雖有異。義同瑜伽。故不繁述。
如何諸教多少異。據實具四。如瑜伽等。而差別者。
瑜伽等四。攝聲聞盡。法華論說。退菩薩者。便不攝
本不退者。故今寶積瑜伽為勝。或可法華退菩提
者。舉別顯總。以迴向中是一分故。如說思數以攝
行蘊。楞伽三中。除變化者。非實聲聞。故略不說。然
七十三。變化即是諸論變化聲聞。法性即是決定
聲聞。誓願即當迴向聲聞。於聲聞乘。巳誓願後。未
發大願。名為誓願。亦名迴向。若巳發大菩提者。即
是菩薩誓願所攝。不名聲聞。增上慢者。即誓願攝。
或可誓願法性二攝。故此不說。此經不說變化增
上。義同前說解。】


解深密經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