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104 維摩經無我疏-明-傳燈 (master)



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九
天台山幽溪沙門 傳燈 著


【○八釋佛道品二。初釋品題。】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佛道者。諸佛果位。所證菩提究竟大道。三惑淨盡
二死永忘之玅覺也。文殊下問。云何通達佛道。正
問此道之因云何修之可以通達也。


○二釋經文三。初明云何通達佛道二。初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肇公曰。如上所云諸佛之道。以無得為得。此道虗
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是故問之。


○二維摩答二。初總答。】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有非道。有佛道。非道者。九法界之道也。若以十惡
道。而通達三途之道。以十善道。而通達三善之道。
以四諦十二因緣。而通達二乘之道。以六度萬行。
而通達菩薩之道。此皆以非道而通達非道者也。
[009-0688c]
若如此經三心九行等。法華定慧力莊嚴。華嚴一
心法界如虗空。楞嚴正修行處。圓覺有大陀羅尼
等。此以佛道而通達佛道者也。此之二種。皆為經
常之道。圓頓初心。背乎非而修乎是。順乎經而行
乎常。乃十方三世不易之道也。若今之行於非道
通達佛道。言雖反而理實正。迹雖逆而本恒順。如
曰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尚何
道而非佛乎。然亦不得巳而故為是道也。苟得其
巳。則一向於是道。而通達佛道。何必定反經而逆
常乎。前不云乎。龍象蹴踏。非驢所堪。豈凡下廝劣
之可希冀哉。若夫初心有行非道通達佛道。則又
有維摩問章。六十二見為如來種。此為觀於非道
通達佛道。鑛沙精金。又不可以不辨也。


○二別答二。初問行於非道。】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


【○二答行於非道十六。初約三惡之果報示三。初
地獄道。】


「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
垢。」


【肇公曰。五逆罪。必由惱恚生。此罪捨身。必入地獄
受苦無間也。菩薩示行五逆。而無惱恚。是由不以
逆為逆。故能同逆耳。若以逆為逆者孰敢同。又曰
罪垢地獄因也。示受其報。實無其因。


○二畜生道。】
[009-0689a]


「至于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


【肇公曰。癡慢偏重。多墮畜生。


○三餓鬼道。】


「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德。」


【肇公曰。慳貪無福。多墮餓鬼。
燈曰。行五無間。至于
地獄。至于餓鬼畜生。行於非道也。無恚惱罪垢。無
有無明憍慢。而具寶手功德。佛道也。此並以十不
善道。而通達佛道者也。


○二約色無色界示。】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凡夫不了。生色無色界。恃果報極勝。今雖示生。為
化同天。初不以之為勝。此以行十善世禪非道。而
通達佛道者也。


○三約三惡之因示。】


「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
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前約示行三途果報以明。如調達之示行五逆。生
身墮獄。佛遣親弟慶喜。至獄問安。兄今苦否。答曰
吾在地獄。如受三禪之樂。此正行五無間而無惱
恚也。今行三途之因。文勢略同。義不為重。


○四約六蔽示。】


「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
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
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
[009-0689b]
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


【示行六蔽。行於非道也。而不乖六度。通達佛道也。


○五約諂憍示。】


「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諂偽。邪道也。經義。正道也。雖示行邪。而心隨正。正
故能通達佛道也。


○六約憍慢示。】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


【示行憍慢。而形迹雖若高山。度生謙光。則又卑如
橋梁。謂菩薩和光同塵。濟人利物。有若此也。


○七約諸煩惱示。】


「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


【煩惱汙染。非道也。心常清淨。故能通達佛道矣。


○八約魔道示。】


「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魔道愚癡。因隨他教。與佛智慧順理反。今言菩薩
雖示入於魔之非道。其實順佛智。而通達佛道也。


○九約二乘示。】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


【聲聞人。但能從佛聞說四諦聲。而自了。不能以佛
道聲令一切聞。今菩薩。迹同本異。故能於此。而通
達也。


○十約辟支佛示。】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009-0689c]


【聲聞如獐獨跳。不顧後羣。辟支如鹿於邑。悲亦奚
為。是則於聲聞雖曰有悲。於菩薩未為悲也。今菩
薩雖示行辟支之小悲。實成就菩薩之大悲。故能
通達佛道也。


○十一約貧窮下賤示。】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
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性中。具諸功德。示
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
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貧窮形殘下賤等。非道也。而有寶手功德等。佛道
也。迹行非道。而本通佛道。菩薩功德固不可得而
思議也。


○十二約資生眷屬示。】


「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綵女。而
常樂遠離五欲淤泥。」


【○十三約訥鈍示。】


「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


【什公曰。如太子慕魄比之也。


○十四約邪濟示。】


「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


【肇公曰。津河可度處。名正濟。險難誑處。名邪濟。佛
道名正濟。外道名邪濟也。


○十五約遍入諸道示。】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
[009-0690a]


【眾生輪迴六道。以有十二因緣。為之牽連故也。菩
薩先巳斷此因緣。示現入之。是以能通達佛道也。


○十六約般涅槃示。】


「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眾生背涅槃而順生死。二乘背生死而順涅槃。菩
薩於是不偏不倚。會於中道。不斷生死。所以能入
六道。隨形化度。現於涅槃。所以如蓮華出水。離於
淤泥。


○三總結。】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約教者。此皆別圓地住菩薩。乃能行之。不入藏通
菩薩之手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具足十界。本具佛界。圓滿清淨。
即是佛道。若九界心現起之時。皆名非道。行人不
撥非道。而別觀佛道。了九界心。無非修惡。而此修
惡乃全法界之水。以為九法之波。能觀修惡。即是
性惡。性惡融通。無法不趣。任運攝得佛界性善。如
全波即水。水外無波。是為觀心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也。


○二明云何為如來種二。初維摩問。】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


【或問。上問佛道。與今問如來種。同異何如。答曰。同
而不同。不同而同。曷為同。佛即如來。如來即佛。豈
有二體。是故同也。修性因果。二門各異。故不同也。
[009-0690b]
葢佛道屬果。菩薩行於非道。因能通果。今如來種。
猶約眾生因地以論。一不同也。豈非前答論修今
答說性。二不同也。故曰同而不同。言不同而同者。
前答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皆是性惡法門中
事。人獨知菩薩能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不知此之
法門其來有本。正文殊所答。六十二見及一切煩
惱。皆是佛種。惟其如此非道。皆是佛種。是故菩薩。
於其果上。證此法門。隨機化導。稱性行之。而與佛
道不相違背。而能通之達之。故曰不同而同也。故
予所著性善惡論。約六即以明性惡法門。正在乎
此。


○二文殊答二。初約有為明種二。初歷法明種五。
初總指苦道即法身。】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


【身即苦道。有身即有苦故也。迷之則法身為苦道。
悟之則苦道即法身。故為如來種。此指正因佛性
以為種也。


○二指惑道即般若。】


「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葢為種。」


【此之四法。皆煩惱道攝。迷之則即智明以為癡暗。
悟之則即癡暗以為智明。故為如來種。此指了因
佛性以為種也。


○三重指苦道即法身。】


「六入為種。」
[009-0690c]


【前云眼耳鼻舌身意皆為淨土。故六入皆為種也。
此亦指正因為種也。


○四重指惑道即般若。】


「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


【什公曰。初禪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諸小梵。自後
合為一識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餘梵。梵王念欲
有餘梵。餘梵爾時遇會來生。梵王因起邪見。謂是
巳造。餘梵亦自謂從梵王生。雖有精麤。其邪想不
異。是名異身一想。第二識住也。二禪形無優劣。而
心有若干。除入解脫。種種異念。是名一形異想。是
第三識住也。三禪形無精麤。心無異想。所謂一樂
想。是第四識住也。并無色前三地。是名七識住地。
識住。識得安住也。識念分明。無有惱患。無壞者。是
名為住。惡趣則苦痛壞。四禪則無想壞。非想滅定
壞。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識不安住也。問
曰。欲界亦惡趣所壞。云何立識住也。答曰。取地壞。
不取界壞。欲界惡趣善趣。趣乖地異。苦樂殊致。義
不相涉。故不相壞也。
燈曰。七識雖住。未破煩惱。皆
煩惱道。煩惱即菩提。故為如來之種。八邪準常說。
亦屬煩惱道。九惱處。
什公曰。愛我怨家。憎我知識。
惱我巳身。一世則三。三世則九。又義云。九結亦煩
惱道攝。


○五指業道即解脫。】


「十不善道為種。」
[009-0691a]


【十不善。惡業道也。迷之即解脫而為纏縛。悟之即
纏縛而為解脫。故為如來之種。此指緣因佛性以
為種也。


○二舉要明種。】


「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惑道攝。文殊所示。如來
之種。總不外三道。即三佛性。其所說三道。又不外
三世十二因緣。葢一切諸法。即三德性。眾生無始
迷故。以為三道染。此三道染。又散殊為十二因緣。
如經文所指有身。六入。七識處為種。即十二支中
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并未來生緣老死二
支。皆苦道也。所指無明。有愛。貪恚癡。四顛倒。五蓋。
八邪。九惱。六十二見。一切煩惱。即十二支中過去
無明支。現在愛取二支。皆惑道也。所指十不善道。
即十二支中。過去行支。現在有支二支。皆業道也。
所謂迷法身以為苦道。故此法身。因在迷故。而轉
名為正因佛性。迷般若以為惑道。故此般若。因此
迷故。而轉名了因佛性。迷解脫以為業道。故此解
脫因在迷故。而轉名緣因佛性。三因佛性。即如來
種也。故大般涅槃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天台
大師釋云。無明愛取。既是煩惱。煩惱即是菩提。菩
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淨。了因佛性
也。行有是業道。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
名色老死是苦道。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名大
[009-0691b]
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經言無明與愛
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
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淨。無明不生。亦復不
滅。是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是故眾生。迷
此以為三道三識三因佛性。菩薩修之。轉為三般
若三菩提三大乘。諸佛果上。成就三身三涅槃三
寶三德。故文殊菩薩指之。以為如來種也。


○二斥無為非種二。初問起。】


「曰。何謂也。」


【問意謂。法有有為無為。種則俱種。非則俱非。何獨
指有為。而不言無為耶。


○二釋明二。初單斥無為之過。】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


【十二因緣之觀有二種。一生起。二還滅。生起觀者。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還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
則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修之。則以寂滅為滅。觀
三道相無三道性。故能觀苦道即法身。煩惱道即
般若。業道即解脫。二乘則以絕滅為滅。必破三道。
以成無為。一證無為。而即入正位。以灰身滅智而
為究竟涅槃。證此涅槃。不復更於三界受身。發菩
提心。而化導眾生也。


○二雙譬無為有為三。初重法譬明有為無為功
[009-0691c]
過二。初譬喻。】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二合法。】


「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
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此正喻二乘見無為而入正位。猶如高原陸地。不
生蓮華。若反喻菩薩見無為而不入正位。則譬如
高原陸地能生好堅。是則菩薩得二喻。無地而非
可。二乘得一喻。獨可取喻於高原陸地不生蓮華
耳。


○二重法譬明有為無為功過二。初譬喻。】


「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


【○二合法。】


「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
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
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此亦正喻二乘見無為而入正位。猶如殖種於空
終不得生。若反喻菩薩。初在凡夫糞壤。殖菩提種
而得滋茂。次則菩提樹長。依空婆娑。而蔭覆一切。
是則菩薩得二喻。無適而非可。二乘得一喻。獨可
取喻殖種於空終不得生也。


○三重法喻獨顯有為之功二。初譬喻。】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


【○二合法。】
[009-0692a]


「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肇公曰。二乘既見無為。安住正位。虗心靜漠。宴寂
恬怡。既無生死之畏。而有無為之樂。淡泊自足。無
希無求。孰肯蔽蔽以大乘為心乎。凡夫沉淪五趣。
為煩惱所蔽。進無無為之歡。退有生死之畏。兼我
心自高。唯勝是慕。故能發迹塵勞。標心無上。樹根
生死。而敷正覺之華。自非凡夫沒命洄淵。遊泳塵
海者。何能致斯無上之寶乎。是以凡夫有反復之
名。二乘有根敗之恥也。


燈曰。煩惱大海。雖具智寶。泛而沒命。害莫大焉。自
非勇猛丈夫。堅持浮囊。以智方便。沒淵深入。智慧
大寶。豈即易得。故曰。魚子菴摩羅。菩薩初發心。三
事因中多。及其成果少。成功之難。其不易如此。


又前肇公之言。固是一說。不知更有一說在於執
教滯情耳。夫執教。因滯情而興。滯情。又因執教而
起。其所由來十二年矣。一旦聞維摩之所呵。文殊
之所斥。甘心自屈。下意自居。人稱愚法。信愚法也。
曷以言之。正以二乘根性。自退大習小以來。躭湎
五欲。沉淪生死。不惟退大。兼又失小。由是厭三界
逼迫。猶如牢獄。慕涅槃閒曠。譬若虗空。即自救之
不暇。又何暇以援人。佛初出世。順此滯情。而設茲
拙教。令其知苦以斷集慕滅以修道。斷十二緣起
以為功。證偏空涅槃以為道。先滅心智煩惱勞累
之因。後灰色身生死繫縛之果。謂無分段生。不復
[009-0692b]
更知有變易生。亦復不知雖證真無生而更有方
便生。且復一證無生。而謬當真子之印。妄擬菩薩。
果為比兒之稱。甘心以化導而讓人。堅志以獨跳
而自習。根本不敗。而自謂之敗。芽本不焦。而自傷
之焦。封化城拙教而不進。守草菴滯情而不歸。自
非此經彈斥調之停之。復假般若空慧洮之汰之。
然後蒙法華佛慧蕩之破之開之示之。則是輩愚
法。真為畢世愚矣。可勝言哉。


○三二乘自鄙無分獲彈斥益三。初法說。】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
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
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


【○二譬說。】


「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


【○三合法二。初約二乘單合。】


「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


【○二約聖凡雙合二。初立義。】


「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


【○二釋成。】


「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
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約教判者。理屬圓頓可知。若約觀解。觀現前一心
屬十二因緣。如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無明支。為
[009-0692c]
愛造業。名行支。至心專念。名識支識共色行。名名
色支。六處生貪。名六入支。因入求愛。名觸支。貪著
心。是受支。纏綿不捨。名愛支。求是等法。名取支。如
是法生。名有支。次第不斷。名生支。次第斷故。名老
死支。此十二支中。無明愛取三支。屬煩惱道。無明
即明。即般若了因佛性種子。行有二支。屬業道。五
無間業道。皆解脫相。即緣因佛性種子。識名色六
入觸受生老死七支。屬苦道。無離生死說涅槃。無
苦無樂。名大涅槃。即正因佛性種子。如此三德如
來之種。在凡夫一念心中。悉皆具足。


○三明法門攝屬二。初普現色身菩薩問起。】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
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
馬車乘。皆何所在。」


【此章假普現色身菩薩問起者。以維摩居士之所
示現。無非菩薩普現色身三昧邊事故也。維摩既
以普現色身三昧。現居士身。而居家必有父母妻
子。以至象馬車乘。豈不一一而示現之。普現色身
菩薩。慮不了之徒覩迹而略本。是以啟以明之。庶
令悟者即迹而得本也。或問曰。菩薩從本垂迹。理
固然也。特是依一理本。而示乎眾迹。是則事迹雖
有若干。理本原無若干。今所答示。似世間有一事
迹。而法門有一理本。迹本差殊。理將安在。答曰。夫
本者。迹之本。迹者。本之迹。未有本無而迹有本有
[009-0693a]
而迹無者也。葢法界之本。其猶形聲。事相之迹。其
猶影響。是故世間事相。有一迹。而法界之理。亦必
有一本。正以真如之本。性具萬法。其體終日不變
而隨緣。終日隨緣而不變。六道眾生。從無始際。以
染緣感之扣之。故真如之形聲。應其影響。為父母。
為妻子。故曰真如有一本。世間有一迹。聲不和而
響不順。形不直而影不端。自然之理。無足辨者。今
淨名大士之所示現。乃以淨緣扣理法界。故一一
稱本。以實智為母。權智為父。形直影端。聲和響順。
亦自然之理也。或又問曰。今菩薩示為居士。故家
緣妻子。事事有之可爾。至于成佛。則無其事迹。而
理本諸法。不空無乎。答曰。成佛事迹。有之與無。本
無定在。若彌陀成佛。父母妻子雖無暇論。而釋迦
成佛。其事則有。總而言之。有之則隨緣而普應。事
事悉本于法門。無之則歛迹以還源。法法皆歸于
真實。若智度。若方便。若法喜。若慈悲。無不歸於法
界不思議之大本。何必定言其父母妻子哉。


○二維摩居士答出四。初歷事明法二。初具足大
體十八。初答父母。】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智度實智。方便權智也。即法華諸佛智慧。甚深無
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也。然此二智。固是生諸
佛導師之本。而二智又由權實二理。故法華云。唯
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諸法權理也。實相實
[009-0693b]
理也。因究實理。得生實智。因究權理。得生權智。實
由理智和合。方能出生諸佛。故曰。一切眾導師無
不由是生。


○二答巳身。】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三答妻子。】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


【權實二智。出生導師。能事巳畢。證法歡喜。猶君子
得淑女以生喜也。女相柔和。心多慈悲。故以慈悲
而為女也。男子有貞固之性。能成就家業。故善心
誠實以為男也。


○四答房舍。】


「畢竟空寂舍。」


【舍捨也。捨眾以獨棲者也。菩薩以畢竟空寂而為
房舍。作休息萬行之地。止息之玅。何玅如之。


○五答弟子。】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


【師畜弟子。所以隨吾之所轉。俾之服役。俾之進修。
俾之得成道果而巳。今菩薩。則以八萬四千塵勞
而為弟子。轉生死而依涅槃。轉煩惱而依菩提可
也。成就總持門波羅蜜門。亦可也。以此而為弟子。
何玅如之。


○六答知識。】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009-0693c]


【法華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
今菩薩。以三十七道品。為善知識。即以之為教授
可也。同行可也。外護可也。由成正覺。不在茲乎。


○七答法侶。】


「諸度法等侶。」


【菩薩行道。法須等侶。今以六度萬行。而為等侶。真
勝友也。


○八答妓女。】


「四攝眾妓女。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妓女之奏樂。人所悅隨。菩薩以四攝法而攝人。使
之聞法樂以證涅槃玅果。則樂莫勝焉。而樂莫大
焉。


○九答園林。】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


【世之園苑。能總持華木。今菩薩。以圓覺大陀羅尼
門。而為園苑。總三德于一心。持萬法于性具。能使
無漏法林之樹。根荄窮真如之地。扶疎亘法界之
天。開七覺如意之玅華。結八解智慧之上果。情非
蕩逸。理有攸歸。日涉成趣。何樂如之。


○十答浴池。】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什公曰。水之為用。除垢去熱。解脫之性。亦除熱去
礙也。
生公曰。止則能鑒。水之義也。既定慧意足。湛
然滿矣。七淨華者。
什公曰。一戒淨。始終淨也。身口
[009-0694a]
所作。無有微惡。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願受生。
施人無畏。不限眾生。二心淨。三乘制煩惱心。斷結
心。乃至三乘漏盡心。名為心淨。三見淨。見法真性。
不起妄想。是名見淨。四度疑淨。若見未深。當時雖
了。後或生疑。若見深疑斷。名度疑淨。五分別道淨。
若能見是道宜行。非道宜捨。是名分別道淨。六行
斷知見淨。行謂苦難苦易樂難樂易四行也。斷謂
斷諸結也。學地中。盡未能自知所行所斷。既得無
學盡智無生智。悉自知見所行所斷。通達分明。是
名行斷知見淨。七涅槃淨也。浴此無垢人者。無垢
而浴。為除熱取適也。菩薩無結而入八解者。外將
為眾生。內自娛心也。
肇公曰。總持強記。萬善之苑
也。於此苑。樹無漏之林。敷七覺之華。結解脫之果。
嚴八解之池。積禪定之水。湛然充滿。布七淨之華。
羅列水上。而後無垢之士。游此林苑。浴此華池。閑
宴嬉遊。樂之至也。豈等俗苑林水之歡乎。


○十一答象馬。】


「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什公曰。駕大乘車。遊於十方自在無礙。兼運眾生
至道場也。一心。梵本云和合道品心。中有三相。一
發動。二攝心。三名捨。若發動過則心散。散則攝之。
攝之過則沒。沒則精進。令心發動。若動靜得適。則
任之令進。容豫處中。是名為捨。捨即調御。調御即
和合也。譬如善御。遲則䇿之。疾則制之。舒疾得宜。
[009-0694b]
則放之令去。縱步夷塗。必之所往也。
肇公曰。五通
為象馬。大乘為上車。一心為御者。遊於八正道也。


○十二答相好。】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


【如來色身。則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菩薩大率
相同。惟肉髻頂相。少不如耳。


○十三答服飾。】


「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


【眾人衣服。所以蔽羞恥禦風寒。菩薩雖無風寒之
可禦。亦有羞恥之當遮。即以所羞慚愧。而為上服。
飾莫勝焉。上服嚴身。華鬘首飾。二者掩映。一不可
虧。即以深心信樂。修種種善法以莊嚴之。世間服
飾。無能及矣。


○十四答資財。】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什公曰。七寶者。信戒聞捨慧慚愧也。處家則能捨
財。出家則能捨五欲及煩惱也。由信善故持戒。持
戒則止惡。止惡巳。則應進行眾善。進行眾善。要由
多聞。聞法故能捨。能捨則慧生。故五事次第說也。
五事為寶。慚愧為守人。守人於財主亦是財。故七
事通名財也。世間多財。必出於人。以長滋息。菩薩
亦然。即以巳寶。而教授於人。俾人人得如說而修
行。化功歸巳。利莫大也。


○十五答安寢。】
[009-0694c]


「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床座休息之處。學道四事。皆從淨命而得。床座其
一也。西國貴勝。眠欲起時。微奏音樂。使之自覺。菩
薩亦然。一切禪。以四禪而為根本。異外道根本禪
從於邪命生。休息萬行。入禪之時。當以多聞所增
智慧覺之起之。使不墮於隻輪單翼之偏枯。則大
道可躋矣。


○十六答飲食。】


「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


【帝釋天宮。有圓生樹。樹生華。華產甘露。猶人間之
百華產蜜。三十三天。遊戲園中。共採甘露食之。能
獲長生不死。佛法中則以涅槃甘露養其慧命。使
永永而無斷絕。
什公曰。解脫味有四種。一出家離
五欲。二行禪離憒亂煩惱。三智慧離妄想。四涅槃
離生死。亦有二種解脫。一解脫煩惱。二解脫於礙
也。亦云愛性無厭。名之為渴。愛斷則得解脫。解脫
止愛渴。故名為漿。四味亦以除愛渴。故為漿也。


○十七答澡浴。】


「淨心以澡浴。」


【什公曰。心淨則無染。無染即為浴。亦名遊八解脫
也。


○十八答塗香。】


「戒品為塗香。」


【西天貴勝。澡浴之後。則以香水塗身。經久不散。曾
[009-0695a]
於番禺。見暹羅人貢薔薇露。器五合。價五十金。言
宮中澡浴。以涓滴入水。沐浴其身。香氣經月不散。
此其效也。菩薩則五分法身為香。戒香是其始也。
巳上皆答其菩薩具足大體。從始洎終。表以成人
內外緣足。可為佛法王家美丈夫奇男子。下文乃
答示現大用也。


○二示現大用十四。初能摧滅煩惱。】


「摧滅煩惱賊。勇徤無能踰。」


【煩惱有三種。一見思。自利時斷。二塵沙。利人時斷。
三無明。覺行圓滿時斷。利根上智。斷此煩惱。勢如
劈竹。一斷一切斷也。故曰勇徤無過。


○二能降伏魔冤。】


「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四魔釋如前。
什公曰。外國破敵得勝。則竪立勝幡。
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也。


○三能無生示生。】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


【肇公曰。知無起滅。則得法身。無復生分。為彼有生。
故無往不見。


○四能現諸國土。】


「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


【諸國土者。竪則同居方便實報。昇降不同。橫則十
方淨穢有異。


○五能供養諸佛。】
[009-0695b]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巳身。無有分別想。」


【菩薩證無生。與十方諸佛。同一三德。一身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故無分別之想。


○六能常修淨土。】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羣生。」


【諸佛國土。及與羣生。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故一切
皆空。此土及生。元是菩提玅淨明體。故常修淨土
化羣生。證之成之。


○七能隨類現形。】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


【十界眾生。形聲威儀。一時盡現。以得普現色身三
昧故也。


○八能覺魔示魔。】


「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見。」


【既覺魔巳。而後示隨。此不為魔轉。而能轉魔者也。


○九能示老病死。】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羣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十能示三災二。初示大三災二。初略現火災。】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眾生常想。多以天地不壞。為主見。乃謂此身受命
於天。稟質於地。天地常故。人命亦常。故恒起常見。
菩薩欲破其想。或非劫燒時。而現為劫燒。大地為
之洞然。即須彌至固。而尚為微塵。矧所生眾生不
無常耶。略示火災。水風可知。
[009-0695c]


○二眾求菩薩。】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先現火災。令知無常。然後機動。來請濟度。


○三種種化導四。初以技藝化。】


「經書禁呪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羣生。」


【○二化以眾道。】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什公曰。以同習相感。先同而後乖也。出家人有德。
為物所宗。故現入出家。修德引物也。
肇公曰。九十
六種皆出家求道。隨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見
也。


○三化以諸天。】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什公曰。劫初時未有日月。亦未有眾生。幽冥處初
不見日月。故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


○四以四大化。】


「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什公曰。劫初地未成。以神力令六方風來。吹水結
而成地。或見人入海船欲沒時。為化作地。令得安
隱。至須水火風處。皆應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
作也。食及藥中亦如是也。


○二示小三災三。初救疾病災。】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


【什公曰。或令除病。或得昇仙。因而化之。使入正道。
[009-0696a]
外國有奇玅藥章。或似人形。或似象馬形。似象馬
者。有人乘之。徑淩虗而去。或但見聞此藥。眾病即
消也。


○二救饑饉災。】


「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饑渴。却以法語人。」


【○三救刀兵災二。初以慈悲息諍。】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


【什公曰。將來世劫盡時。刀兵起。人壽十歲。婆須密
從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天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
壽命極長。以今瞋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
當行慈心。眾人從命。惡心漸薄。此後生子。壽二十
歲。如是轉續。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歲也。


○二以等力安和。】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什公曰。兩陳相對。助其弱者。使之力等。二力既均。
無相勝負。因是彼此得相和安。如宜僚弄丸。尚使
解兵。矧菩薩慈力被之。自然釋諍矣。


○十一能濟三途。】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輙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什公曰。如過去世時。人無禮義。殘害長老。菩薩現
猴象及鳥。推敬先輩。令人獸修善咸相和順。如大
智度論說。文略闕餓鬼。具論應有。


○十二能令憒亂。】
[009-0696b]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肇公曰。欲言行禪。復受五欲。欲言受欲。復現得禪。
莫測其變。魔羅所以憒亂。自非靜亂齊旨。孰能兩
之。
燈曰。菩薩示現受欲者。欲以欲鈎牽之令入佛
道也。惟欲令其入於佛道。是故受欲。而又復行禪。
禪者。那伽大定禪也。世之談口頭禪者。無以此藉
口可也。


○十三能示欲鈎。】


「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


【欲鈎者。菩薩以欲而為香餌。以鈎眾生之邪思。入
於佛智也。葢眾生所嗜。惟在於欲。苟先以離欲而
劇化之。是拂其性。而拒教矣。是以先順其欲而鈎
之。漸以誘之。令終入於佛智而後巳也。


○十四雜明諸化六。初同事祐眾。】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


【○二寶藏濟貧。】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


【○三消伏憍慢。】


「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肇公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薩現為力士。
服其高心。然後潤以法水。


○四施以無畏。】


「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
[009-0696c]


【○五離欲仙人。】


「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羣生。令住戒忍慈。」


【什公曰。世無賢聖。眾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
忍也。


○六僮僕供事。】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


【○二指法無量。】


「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


【○三諸佛所讚。】


「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四結指勸修。】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如上所說。大體大用。具於一心。稱性施設。發僧那
於始心。此也。終大悲於赴難。此也。一一現成。毫無
造作。凡有心者。皆當必得。故曰誰聞如是法不發
菩提心。除彼芽焦種敗不成法器。乃與菩提不肖
類人。兼世間愚癡暗冥。了無知覺之者。則不能發
此心也。此品始於佛道。中於如來種。後於法門攝
屬。生起三相。宛有次序。葢謂菩薩欲行非道通達
佛道。必須具足六十二見為如來種。果得其種。而
行佛道。則法門攝屬。大體大用。必成就也。若判教
者。圓頓可知。至於觀心。則又為此章正宗。其間大
意。又不可不明。何也。葢諸觀法。雖義趣多門。要惟
[009-0697a]
天台所立三種觀法。攝無不盡。三種者。荊谿大師
止觀義例中云。夫三觀者。義惟三種。一者從行。唯
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玅觀理等。如觀陰等。即
其意。此如今經菩提大道。當於眾生心行中求。
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等。楞嚴等經。觀陰入處界。即
其義也。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
以為圓觀。此如今經處處皆有。不能具引。三託
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
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此正如今品實智菩
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畢竟
空寂舍。總持之園苑等。皆其義也。以此而知。則天
台所立觀法。甚符佛旨。今若復欲作觀解者。如觀
一念心。具足十法界。九界為權。佛界為實。所觀即
是諸法實相。能觀即是實智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也。又如是之心。無非佛心。即是一切眾導師無不
由是生也。如此種種。以類而觀。離指識月。可以意
知也。】


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九
[009-06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