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59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後漢-支婁迦讖 (master)



No. 458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長跪白佛:「願欲有所問,唯佛肯者,
乃敢問。」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當問。汝若
從文殊尸利,但聞怛薩阿竭署因緣法名,未
悉得其事,今為汝說之。諦聽!諦聽!」


舍利弗言:
「受教。」


及摩訶目揵蘭、摩訶迦葉、摩訶迦旃
延、摩訶拘絺、邠利文陀弗、須菩提、阿難律、
朱利敢、摩訶敢、奈吒和羅、阿難,一一尊羅
漢悉在會中,皆起為佛作禮,白佛:「願樂欲聞,
令菩薩悉當因緣摩訶僧那僧涅。若男子、若
女人,聞者皆當求之;諸聲聞者,皆當因其法
所以求僧那僧涅者,欲令一切其當脫者悉
得羅漢。」諸一一尊比丘,以華散佛上,供養
怛薩阿竭署。諸欲天子悉以天華飛行供養,
以天伎樂以樂之。所以者何?從本所不聞其
字,何況今當具足聞之。釋提桓因,以天上
拘耆華樹而化滿其祇洹。


佛語舍利弗:「怛
薩阿竭署者有四事。何謂四事?一者、發意;二
者、阿惟越致;三者、菩薩坐於樹下;四者、具足
佛法。是為四。」


舍利弗問:「何因緣發意?」


「菩薩有
一署,所謂發意所作為一切十方作功德。所
以者何?欲令皆得僧那僧涅故,名曰一署。阿
惟越致署者,一切有所作為,無所希望求是
地:安隱地、無所想地、堅固地,是為佛法基界,
故曰為二署。坐於樹下者,由不空起,起者
[001-0435c]
當成道故,不離力、無所畏,是為三署。怛薩阿
竭署者,如所署、審如所署署、不可數特尊之
署,已住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陀,已法
教,是為四署。」


佛語舍利弗:「菩薩復有二署。
何謂二?為聲聞轉法輪、為阿惟越致轉法輪,
是為二署。怛薩阿竭署名署,已在中者,已法
有教,色法佛法,痛痒、思想、生死,識法佛法,其
法者,舍利弗不可議;譬如愚人所作,言是法
可得,是法不可得。」


佛語舍利弗:「不可得者不
教,捨本空者,諸法教故,名曰怛薩阿竭
署。」


舍利弗言:「何所是怛薩阿竭署?」


佛言:「不可
勝數是為署。」


佛問舍利弗:「何所慧是署?」


舍利
弗言:「怛薩阿竭不以法取法,法者不可得故,
是曰為慧署;是菩薩所當學,學者當學怛薩
阿竭署。不念以過去世俗法以應道法,不
說俗事之惡、不言道事可好,如是學者,為學
怛薩阿竭署。不以識學是,非是不作是學,
為怛薩阿竭署。不分別大,大者謂眼色識,
不分眼分別,一切有念,是為不學怛薩阿
竭署。是人可度、是人不可度,作是學,為不
學怛薩阿竭署。怛薩阿竭署者,則一切人之
署;作是學者,為學怛薩阿竭署,學怛薩阿竭
署、無央數署,一切法無所斷絕,是為學怛
薩阿竭署。」


佛語舍利弗:「不念諸法當有所生,
於怛薩阿竭署無所想,是為學怛薩阿竭
署,不念是所有、無所有。」


佛語舍利弗:「其欲
學怛薩阿竭署者,不想怛薩阿竭,為學怛薩
阿竭署。諸法無所求是為署,是則怛薩阿竭
署。」


佛語舍利弗:「色法佛法,痛痒、思想、生死、
[001-0436a]
識法,怛薩阿竭法,諸法無所著,隨署教一切
諸法不著已,不念有無,是則隨教。已不著
有無,則隨無根之教如是學,為學怛薩阿竭
署。署者,亦無過去當來今現在,如是署者,
見一切亦不見一切。」


舍利弗白佛言:「何謂為
見?」


「無所覆、無所蔽、悉見,是為怛薩阿竭署。」


「何謂為不見一切?」


「所謂不見其門、無所入,
是故不見,是為怛薩阿竭署。亦不於署與空
合,并亦不思想、亦不願、亦不可見、亦不可
得,如寂者,則其署清淨。署無能得長短,署
亦無有助,署者不可得助,署者亦無有異,
是為署;無所從生署,是謂怛薩阿竭署。不
亦不足計、亦不踝計、亦不膝計、亦不臏計、亦
不腹計、亦不臂計、亦不手計、亦不頤計、亦不
頭計、亦不內計、亦不外計、亦不中間計、亦
無不極計、亦不無極計、亦不上下四維東西
南北計、亦不人計、亦不須陀洹計、亦不羅漢
計、亦不辟支佛計、亦不怛薩阿竭計、亦不有
餘無餘計、亦不脫有脫計、亦不計法所在,不
可計署,無有字署,是則怛薩阿竭署。」


佛語舍
利弗:「今會者比丘多有不聞是者,未聞計言:
『有是、無有是,如我身諸法悉爾。』作是語者,
便隨其語作行,不可計而為作計為法處者,
因是有取與,便有命持,思想壽欲壽壽,欲得
壽欲壽壽已,欲壽壽壽壽。」


佛語舍利弗:「署
亦不從法、亦不從非法、亦不從有、亦不從
無,當作是從不可說怛薩阿竭,從亦不從。
怛薩阿竭者,亦不壞敗、亦不想覺,是為怛
薩阿竭。覺不可聞,是故審聞如是說,則怛薩
[001-0436b]
阿竭說諸所說審,說如空說審。」


佛語舍利弗:
「無所從來是為怛薩阿竭,來無有處是為怛
薩阿竭,處無所依是為怛薩阿竭,依無所屈、
無所申,如怛薩阿竭不可得,諸法亦不可得;
心無所生、無所安住,諸所作功德無所求,如
所教無所行,是為行;是種無所生,是功德亦
無根,亦無實僧那者,無所縛、無有脫、無所作,
是為精進。無所觀亦不作是視,所見者不作
二心,智無所得,其智無所為亦無所起,不以
證而作求,作是求作是念。無有名,其語政者,
謂不可得,其哀若道;其得等者,無人不念人;
其護者,不作是乍念乍不念。」


佛語舍利弗:「無
慧是則慧,十二因緣無所生,其合者無有合,
不可得道、可得無所念。是比丘念無所持而
持鉢被服,無所剃是為剃頭,無所受戒而持
戒,而無如是。比丘好道所好,是比丘所好用
意定者,無有異意。其已定者,無有身心念,不
念慧者是比丘數。其說已足者以不足,若比
丘足者謂為少少。不可計法而言可知,已無
有知。已不從是法者,如所教無有界,是故
佛界無有法,是故怛薩阿竭法無作法,法無
所作,故曰無有法。諸法所入悉當盡,是為
怛薩阿竭署,無所入已,應怛薩阿竭署。」


佛語
舍利弗:「若有欲學怛薩阿竭署者,其有勇
猛如師子者,若男子、若女人,當作清淨戒,
無有異意,心清淨;清淨慧之所作,無所念之
所作,其飲食取足而已。若乞匃諸所,思
想已清淨無有異心,不於一切人如有想,
不於諸法有所希望,亦不念下中上之事,所
[001-0436c]
作常等,比丘作是學者已為學。」


佛語舍利弗:
「其無所求學者,為學怛薩阿竭署。」


摩訶迦葉
白佛:「比丘以一事學僧那僧涅已,為學怛薩
阿竭署。何謂一事?諸法無所著,是為學怛薩
阿竭署。」


須菩提白佛:「比丘以二事學。何謂二
事?於諸法無所悕望,為以等心;一切人不念,
以等一切。是為二,比丘學怛薩阿竭署。」



呵目揵連白佛:「比丘以三事學。何謂三事?
但學要法不學飾,亦不念我以近,亦不念我
以遠。是為三事。」


文陀弗白佛言:「比丘以
四事學。何謂四事?不念有所從得,亦不念何
所當得,一切如等淨,所持若空。是為四事,
如是學為學怛薩阿竭署。」


摩訶迦旃延白佛:
「比丘以五事學。何謂五事?無所貪惜,欲以法
祠祀,為一切有慈,不念一切有慈,不念一
切於諸法作無所求。是為五事,為學怛薩
阿竭署。」


奈吒和羅白佛:「比丘以六事學。何
謂六?不發一意,亦不求空,亦不學本際。所以
者何?不因緣二事。已向佛所,脫,不起念思
惟:『何所是佛證?』是為六事,比丘學怛薩阿
竭署。」


佛言:「一切法一切人,悉以怛薩阿竭署
見,亦不異見、亦復不見自然、亦不見法,
作是學,為學怛薩阿竭署。奈吒和羅復聽!比
丘所學無極署,是乃應怛薩阿竭署,如所樂
不見其樂,如是行者,比丘為學怛薩阿竭署。
學怛薩阿竭署者,以為學佛法,不可議法,
用一切故。」


奈吒和羅白佛:「若比丘學怛薩
阿竭署者,云何而自持?」


佛言:「比丘!意不念有
一切人,不念有一切法,亦不安亦不危,是為
[001-0437a]
比丘而自持。」


奈吒和羅白佛言:「今怛薩阿竭,
為誰說怛薩阿竭署?」


佛言:「其欲學如署者,為
是說。」


「何所是學者?」


佛言:「用摩呵僧那僧涅故
說,亦不念是彼中間,一切無有求,是為怛薩
阿竭署。其有想行者,是故非署,如是者為自
貢高而賤他人;其慳貪嫉妬不應是署;其有
諛諂不慚愧者、妄語者,皆不應是署;其有不
愛樂眾者、其欲獨有者、若樂惡者、不喜人安
隱者,其有所念呼為有。其有二心者,謂好惡
無有異作思想者、離深法者、念不中事者、求
利害者。若求乞瓦鉢、震越、床臥具、病瘦醫藥,
若欲求飲食,離於迦羅蜜,親附於惡師,於本
佛所無功德者,常有怖懼於本際。欲於世事
轉相克識所作,但求名字,而無至者;愛樂
於五所欲,有所作悕望得者,所以如是者,
不能在山間空閑寂靜有慈心之意,離於哀
心常在魔事。離信佛戒者,所作悉不隨其
法教,常喜亂心、不安隱心,其心狂亂、其心多
端,用是故,離於好心、離於微妙之心、離
於盡心。但念佛色身、但念欲見法、但欲見比
丘僧,離五陰功德、離四大功德、離六衰功德、
離十二因緣功德、離念一切人之功德,其有
是心者,悉不應怛薩阿竭署,其有不諛諂常
質朴,念諸深法。」


佛語奈吒和羅:「其有心如
是者,已應怛薩阿竭署;其有歎歌佛者,已
有念一切佛故,欲學怛薩阿竭事故;其有學
者不學者,怛薩阿竭悉知觀視。佛意者,若在
城郭丘聚縣邑有所見,怛薩阿竭署悉見之。」


佛語奈吒和羅:「若能知怛薩阿竭署不?」


奈吒
[001-0437b]
和羅言:「當從佛聞、當從佛聽,何能身自知之?
唯佛說之,願樂欲聞,以比丘當持。」


佛言:
「善哉!善哉!如賴吒和羅所說。」


佛言:「其餘凡
意者,不能知怛薩阿竭署,而不作怛薩阿竭
道地者,而不能知怛薩阿竭署,不可盡極數,
是故名曰署。不可觀視!不可觀視!是故名怛
薩阿竭署;其欲知怛薩阿竭署者,以不愛惜
身壽命一切,等心於一切人,一切諸虛飾之
事不在其中。其有二心者不與共同,其欲學
怛薩阿竭署者,當作是學。」


奈吒和羅白佛:
「於是會中,乃有學怛薩阿竭署者不?」


曰:「有文
殊尸利菩薩耶!」


佛復語奈吒和羅:「譬如人
到大海,名珍寶摩尼處,其價不可計數;其
人於珍寶中住,而不知摩尼珠價。若有一人,
謂其住寶中者:『今在是中,寧知摩尼處不?』
其人反言不曉。所以者何?其人不知摩尼
珠故。今奈吒和羅在名寶中而不知寶處。
所以者何?在眾摩呵衍中而不知。」


復有比丘
名闍炎闍炎,白佛:「若無學僧那者,我欲等
心以光明照於一切。」


復有比丘名三陂諟師
利,白佛:「我欲學怛薩阿竭署。所以者何?一切
諸法我無所求。」


復有比丘,名三摩師利:「我欲
學怛薩阿竭署,我不欲於諸法有二心。所以
者何?了無所見故。作是學,乃可為學怛薩
阿竭署。」


佛言:「而所學署當作是學。」


復有比丘,
名曰染師利,白佛:「我不以一切人為他人,亦
不於人有所思想;欲度人,亦不見當所度者,
亦不見法,當以何法教?欲作是學怛薩阿竭
署。」


佛言:「如所學署當學。」


復有比丘,名曰勃,白
[001-0437c]
佛:「我以忍於一切亦無有貢高。所以者何?他
人自貢高,我不以身自貢高,我不以所有想
有,若有以內自貢高,我不以內自貢高。所以
者何?用念一切人故,念一切欲令安隱;我亦
不以惡住,以法明故,住念一切悉欲令明,
不欲令有冥,我作是學怛薩阿竭署。」


佛言:
「當學而所學。」


復有奢夷種,名曰多和光,白
佛言:「我欲教一切人過於生死,亦不得生死
而可度者,欲作是學怛薩阿竭署。」


佛言:「當學署如所學。」


復有比丘,名曰惟闍耆
橋沙,白佛:「我欲如佛在佛樹下,亦不見佛、樹
亦不得,欲作是學怛薩阿竭署如所學。」


復有
比丘,名坻羅末,白佛:「我不學諸法,我亦
不學欲所法,是所有法悉不學,諸法法而不
學。」


佛言:「如所言,怛薩阿竭署用一切故
欲學。」


應時於坐中,有萬比丘尼三千人,皆起
白佛:「吾等欲學怛薩阿竭署,用一切故欲具
足學。」


復有七千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皆
從坐起言:「吾等當具學。」


爾時,復有八萬天
子,悉言:「當具足學,教告一切。」


復有比丘,名私
呵難,白佛:「諸法無所得,諸法不可得,當云何
學怛薩阿竭署?」


佛言:「如若所學署當學。」


復有
比丘,名利三匐,白佛:「我不轉於一切法,當云
何學怛薩阿竭署?」


佛言:「如所學署當學。」


復有
比丘,名摩呵波那陀惟[噞*刃],王者種,白佛:「亦
不無我、亦不有我,亦不智、亦不無智,亦無所
破壞、亦無有證,是意無有異,諸所因緣無所
因,作是為學怛薩阿竭署。」


佛言:「如所學署當
學。」


復有比丘奢夷種,名曰非陀遍,白佛:
[001-0438a]
「一切諸法不見際、無有際者,謂若有、若無有,
亦無際、亦無無有、亦無字,其如是者,乃可
忽。」


佛言:「不可!」


「若無際,無際已無願,無
願者是故菩薩。」


佛言:「善哉!善哉!如仁之所
說。」


「無願不可議、不可知、不可思想、不可住、
無所畏、無有字,平等無所學、無所持、無所
壞、無所造、無所作;其知一切無所得,無有
色,菩薩亦無名色,亦自是非是學非者,
亦不可得,無所罣礙。」


佛言:「如所學署當學。」


爾時,有五百婆羅門,出舍衛國,因道徑到佛
所,前為佛作禮而却住,白佛言:「如所說,願樂
欲聞,令常安隱。」


佛問諸婆羅門:「用誰故欲聽
聞?」


諸婆羅門言:「無有人,是故人用是故。」



言:「有怛薩阿竭署,從本諸佛所說,今我所
語是。」


有婆羅門,名羞桓師利,白佛:「在於母腹
中,以聞怛薩阿竭署。」


復有婆羅門,名三摩
震諟,白佛言:「適向母胞胎,已聞怛薩阿竭
署。」


復有婆羅門,名雪真提,白佛言:「適生便聞
怛薩阿竭署,四面而明見怛薩阿竭,飛在上
住以手著我頭,便言:『若當號為不可見頂佛。』」


復有婆羅門,名頞真提,白佛:「生以來不久,便
聞怛薩阿竭署,於空中見佛來而言:『若當聞
學怛薩阿竭署。』」


復有婆羅門,名曰那羅沙目
竭,白佛:「今夜半見四面、四佛來到我所,便以
頭面作禮,諸佛言:『有不可議怛薩阿竭署,於
祇洹釋迦文佛所聽受。』是我本之瑞應。」


復有
婆羅門,名阿真提羅蕪耶,白佛:「今夜半見佛
長高二十里,三十二相諸種好,謂我:『當學怛
薩阿竭署。』聞之忽然而不復見,我本之瑞應。」
[001-0438b]


復有婆羅門,名三波奢,白佛:「我生墮地時,有
人而來舉舍而明,謂我母:『勿以乳子,令是子
當以怛薩阿竭署而為飲食。』母聞之歡喜,
是我本之瑞應。」


復有婆羅門,名倪三颰,白佛
言:「我本學婆羅門事時,於空中見佛,有三十
二相諸種好,便舉言:『若當學、若當事。』聞之
則以頭面著地,問:『何所是學?何所是事?』其
佛言:『有怛薩阿竭署,是若學、是若事。如學
是者,諸法悉可知,是則為度、是則怛薩阿竭
事。是故俗浴者謂去垢,不可議浴是菩薩
浴,所謂諸法悉在前脫不脫者,欲於眾婆羅
門中而尊,當學是署。』我聞其言,踊躍歡喜,以
頭腦受其教,問佛:『何以故前有是瑞?』佛言:
『是怛薩阿竭署之瑞應。』」


復有婆羅門,名摩呵
迦婁那,白佛:「我行洗浴,還作大火欲祠之,
於上見佛身,有三十二相諸種好,其佛言:
『如若祠火之法,不當爾。所以者何?起復而滅
故。』我即時復問:『不作是滅,當何以滅之?』其
佛言:『不念人、不念我、不念壽命、不念有無
有、亦不念合、亦不念中分、亦不念思想;是火
而無滅者而自滅,其火可令自然而不用
薪。』我諦聞之,即叉手問佛:『當云何作火而不
用薪?』其佛言:『有不可議怛薩阿竭署,若當學,
學已便能作火而不用薪。作是學者,亦不念
婬怒癡,以故火即為滅。』聞之即以頭腦受其
教。所見者,是我本之瑞應。」


佛言:「如若所
說,是怛薩阿竭之瑞應。」


復有婆羅門,名牟梨
師利,白佛:「我適提胳欲著火中,欲令之熾
盛,便見怛薩阿竭,身有三十二相諸種好,即
[001-0438c]
時其佛言:『用是火為事,有怛薩阿竭署,何以
不學?』應時問其佛:『當何所學?』『往到祇洹釋迦
文佛所。』是我本之瑞應。」


復有婆羅門,名曰分
畛者橋泉,白佛:「我到廬上取華欲持歸,見
怛薩阿竭,身三十二相諸種好,其佛言:『取
花不如,若如取花,取花有所壞敗。』我應時復
問:『取華云何?』其佛言:『莫以手取,莫動搖其
枝,而可得取,當學怛薩阿竭署,自如有慧
手,為若取其華。慧手者,可得不可議花,
一切人皆是華,可以教化得泥洹。』是之瑞應。」


佛言:「當學怛薩阿竭署,如若所學。」


復有婆羅
門,名曰邠陀施,白佛:「我到市,於道中央失墮
錢散在地,以聚欲取訖,以仰頭上視,怛薩
阿竭身有三十二相諸種好,問我:『作何等?』我
言:『拾地所失錢。』其佛言:『是不為難。若當拾
五道生死一切人,亦不那中作數,亦不想是,
乃為難。』即問:『是學當所從聞,當所從學。』其佛
言:『有怛薩阿竭署當學,當那所聞。』即時
言:『有佛名釋迦文,在祇洹,當從是聞,前世所
作今世逮得。』是本瑞應。」


復有婆羅門,名曰分
訶舟,白佛:「到市向歸欲買雜香,買以還歸,
未到舍,見怛薩阿竭,其心即時踊躍,佛問:『手
中持何等?』即謂:『持雜香。』佛言:『是香不足言,
有香名為不可議香,其香聞上下四維、東西
南北方,當求是香。』應時復問:『是香者,是根、是
本、是莖、是枝、是葉、是華、是實,實之所香?』佛
言:『是香者,亦無根、亦無本、無莖、無枝、無葉、
無華、無實,實而香,當求是香。』即問:『當於何所
求?』即言:『於祇洹釋迦文佛所,當聞怛薩阿
[001-0439a]
竭署。』是我所聞之瑞應。」


佛言:「如所聞。」


復有婆
羅門,名曰阿耨迦惟延,白佛:「我所至城外,坐
於樹下,其心安定譬若如禪,視四面如普大
明,見無央數佛,悉言:『不當坐禪如是。』應
時即問其佛,其佛言:『亦無所生、無所滅,是為
應禪;所以持所視故,無所視者是為視。無
心何以繫者?何以故?其心無有想,故當作
是禪。有法名怛薩阿竭署,當從釋迦文佛
所問,當從是學其法。』是故本瑞應。」


佛言:「當學
如所學。」


復有婆羅門,名羅那懿多,白佛:「適
到市買金,欲以稱稱之,便見怛薩阿竭,其
光明甚明,其佛言:『用是稱為?有法名不可
稱,當如求之。』則時復問:『何所是不可稱者?』
其佛言:『諸法不可以稱稱之,譬如空不可稱,
一切諸法如是。』我言:『願樂欲聞,何所是法而
可學者?』其佛言:『有名曰怛薩阿竭署,當學、當
聞。』是我本之瑞應之所問。」


佛言:「當學如所聞,
是皆前世功德之所致,故逮是應。」


復有婆羅
門,名曰阿披阿遮,叉手白佛:「我夜已半出
觀星宿,有大明而見怛薩阿竭,便以頭面作
禮,其佛言:『不見視星宿,如若所視。』應時
即問,其佛報言:『亦不可仰向。』佛復還問:
『今若所視星宿名何等?』我即應言:『不知。』其佛
言:『是名悉盡,如若所學當學,諸法所入,悉
知所見汝事。』即復問:『何所處可聞是法?』其佛
言:『當於祇洹釋迦文佛所,聞是語。』忽而不知
處,是故所聞怛薩阿竭署本之瑞應。」


佛言:
「當學如所聞。」


復有婆羅門,名曰術闍師利,
白佛:「適以種農種,便見怛薩阿竭在前住,
[001-0439b]
與不可數千比丘僧俱,其佛言:『不當如若
已種農種。』應時則問:『當云何種?』其佛言:『亦
不取、亦不放,當作種,亦不生、亦不枯。』則時
復問佛:『當何所處而學是法?』其佛言:『有怛薩
阿竭署,當學當聞,聞已是若之種,亦不取一
切之法、亦無所取、亦無所造、亦不思想,知
是者,其法無所生,無所造故無所生,已無所
生,故無所枯滅,無有種,而不生亦不滅。』」即問
佛:「是何等瑞應?」


佛言:「是怛薩阿竭署之瑞應,
其當於佛樹下坐者,是之瑞應。」


復有婆羅門,
名曰阿禾真,阿禾真白佛:「出舍於里門見死
人,便念死人乃如是。應時獨語,便見佛。佛
言:『不當如若所念。所以者何?見惡色便有
思想,諸法不可得而無所得,當作是念。其得
道者,所作不以想,亦不用得故便有餘念,亦
無二心之所念。無所想,是故無有想,是道所
作,念無可所得是乃為得,以知二心者,是故
無所求。是道之所作,無所見是道所見,後法
欲盡時,以思想教人,若於塚間見枯白骨
坐,念便得脫。若念五色,從是中教計而
求脫,教計出息入息,欲求脫,知欲法盡,便
有作是。』應時復問佛:『當云何學便離是事?』
其佛言:『當學道,如是法當學怛薩阿竭署;如
怛薩阿竭事,有法名怛薩阿竭署,當聞當學,
當從釋迦文佛聞是。』忽然不見,所以見是。」



言:「是怛薩阿竭署之瑞,當在道地故。」


復有婆
羅門,名阿惟示真,白佛:「我到曠野,見眾多死
人,中有為畜狩所食噉者、中有臭者、中有
壞敗者、有青色者、有赤色者、有黤黮者,便自
[001-0439c]
念,欲於坐教計狀念是,便見東方佛來,有
三十二相,便遙向而為作禮,其佛言:『雖觀是
物以為想。』即時問其佛:『我當學何法?而教一
切令脫生死。』其佛言:『有法名怛薩阿竭署,當
聞當學,學是者,為一切諸道作功德,從釋迦
文佛具足聞之。』是何本瑞應?」


佛言:「是怛薩
阿竭署之瑞應,作是學者,為學在佛樹下坐。」


復有婆羅門,名曰波梨漫多,白佛:「我夜出竇
無所可見,便然五舍以為燭火。所以者何?避
溝坑深井,便自念:『當學何法?而為一切作
明令其無冥。』這有是念,便見佛在虛空中住
言:『善哉!善哉!是上人之所作,非凡人之所
為。諸怒根、貪餮、諛諂、虛飾,已無是者能念是
事,非餘所及,以等心念一切,亦不念數數
所念,如佛在樹下,不念聖文。』其佛言:『有法名
怛薩阿竭署,當聞當學,具足若意。』復問佛:
『當從所聞。』其佛言:『當從釋迦文佛所聞,其
所當聞者悉在彼聞,若丘聚、縣邑、城郭、郡
國,悉於是法中而見。』聞是言已,恍惚不知
其處。是何瑞應?」


「佛言:『用若當聞怛薩阿
竭署故、當學故,是之瑞應;其菩薩所當學,
悉在是法。』


「復問佛:『有幾署所當可學?』


「佛言:
『如佛境界,其署如是;其署者,如佛境界等無
異,諸法皆從是署如勅心瑞應。』


「時復問我:『是
法微妙深乃如是,是不可見、不可知。』」


復有婆
羅門,名曰悉達膝,白佛:「我與數百千婆羅門
俱,如行祠祀,熟自念:『當何祠祀,令一切皆得
解脫,令無勤苦?』這作是念,便見怛薩阿竭
光明及相諸種好,便言:『善哉!善哉!乃作是念,
[001-0440a]
當作念如若所為。』其佛言:『往到舍衛國祇洹
阿難邠祇阿藍釋迦文佛所,當為若廣說其
祠祀意。有法名怛薩阿竭署,當聞當學,是皆
以過去諸佛之所說。』」


復問:「當何以祠祀?」



言:「菩薩以飲食所有施與人,作是祠祀而脫
於三界,有識祠,不自念有求故;有忍辱祠,
不以心惡向一切;有精進祠,欲拔脫五道;
有三昧祠,不作因緣有所希望;有多所聞祠,
一切名身諸數身具足波羅蜜知;有法施祠,
若行人欲以法化一切,若有畜生欲聞法者,
不中捨而為說經,亦不以色說,以法慈心教
詔一切。」


佛言:「有上人不惜其身,趣欲令一切
各得安隱,不以憂心而教人。所以者何?用更
得好軀,譬若摩尼珠洗之倍好,其王者子
莫不愛喜。所以愛喜者何?無瑕穢故。其法
師譬如是,雖有生死,所更倍好。所以者何?
身亦無惡亦無榜者。所以者何?常歌歎佛,故
雖佛遠常欲親近。所以者何?已無所求,即
祠是為祀。其有三拔致者,亦有祠而無有異。
所以者何?無有恨心故,於一切無惡意。菩薩
有祠無有勝者,若有念是者是故勝,不念之
者無所勝,以功德長養身及他人,是故菩薩
意。所以者何?不以法有所諍,以故無鬪、無有
繫、無有縛、無有閉,其有作是祠者,莫有能瞋
者,亦不念何法可計可校,是上人之所作。已
處觀其處處,亦不於功德中有所想,亦不破
壞所作罪。所以者何?不失其本故。亦無有過
菩薩上之尊法,能來教化者亦歡喜,亦無懈
怠,亦不與人如有怒心。所以者何?摩訶衍不
[001-0440b]
從是得。故曰摩訶衍,亦不想其衍。」


佛語悉達
膝:「捨若本祠祀,當作是祠祀,即菩薩祠祀之
瑞應。如若所見怛薩阿竭,是皆先世習衍之
所致。所以者何?若覺眼見佛者,是皆本之
瑞應。」


復有婆羅門,名難頭多羅,白佛:「我見流
水,有一人而持一木作橋,我念:『子之所作,甚
何小矣!等作可以廣大。所以者何?欲令一
切悉可得度過。』適有是念,東方便有百佛而
來現,悉言:『善哉!善哉!是上人之所念,令一切
人如得度,亦無央數人之路。今釋迦文佛在
於祇洹,子往,可悉從受法,得致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提。』是我本之瑞應,得見怛薩阿竭,
聞其教戒。」


佛言:「善哉!善哉!如子所言。」


復有
婆羅門,名曰旃欝多師利,白佛:「我出城門外,
有迦羅越,謂我:『如過舍,施若二百萬。』便隨其
歸。入舍有大高座,令我如坐,燒香供養,具作
飲食已,二百萬為達儭。我應時自念:『當何
以自作方便而過達儭?如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清淨之達儭,可得如異。』適作念,便見東
方千佛悉飛,如來悉在前住,皆言:『善哉!善哉!
如上人之所作,為一切人欲作,便往到祇洹
釋迦文佛所,當為若廣說其法。如若得清淨,
其達儭如可以受,受之者,令一切皆可得
安隱。所以者何?若三千大千剎土,悉奉行十
善受施,不如菩薩發意為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提心而受施,悉過是上作是。』語已恍惚
不知其處?」


佛言:「即怛薩阿竭署之瑞應。所
以者何?以先供養十方佛故,逮得是法。」



有婆羅門,名曰閻符師利,白佛:「在山中安
[001-0440c]
心而坐譬如得禪,於上見五百佛,四面皆香,
如天香,皆呼我名言:『善哉!善哉!如若所求,當
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法,勿作異禪。何謂為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悉念一切人以慈心故,
勿以想人,作不可思惟禪。作是禪,勿想心念,
一切皆令安隱,勿念人想,勿念身想。』其諸佛
言:『往到祇洹釋迦文所,當為若具說其法,怛
薩阿竭署,當作是學,學是者在所作為。』說是
已,而不知諸佛處。是我本之瑞應。」


佛言:「審如
若所見無有異。所以者何?其有當坐於佛樹
下者,即有是瑞應,應若已先世供養七千佛
故。」


復有婆羅門,名曰荷沙漫,白佛:「我見諸
婆羅門,不多不少,於恒水浴已,語我:『汝復行
浴,身所惡露眾惡,悉當隨水如去。』便自思
惟:『何如而浴身,諸眾惡當隨水去?』便自見佛
在於虛空中,其佛言:『汝何思惟?』我應時對曰:
『諸婆羅門令我浴,身所眾惡悉當隨水去,故
坐思惟是事。』其佛言:『若到祇洹釋迦文所,當
為若說現法,諸所眾惡悉當除去。』其佛言:『有
名諸法甚深無有底,其水甚美,於是浴者
悉得淨潔。若欲浴者當於中浴,眾邪惡可以
消除。浴已,諸天人及一切皆得安隱,便以法
教化無所不遍。所以者何?諸過去佛悉那中
浴,是故現瑞應。』」


佛言:「當聞怛薩阿竭署者,是
本瑞應。」


有婆羅門,名曰惟耆先,白佛:「我齎華
持到婆羅門神祠,入門見怛薩阿竭飛在虛
空中而住,其佛問我:『持是華給何所?』即應
言:『欲以上神。』其佛言:『有怛薩阿竭,號曰天中
天,可以華供養上之。所以者何?因是可有功
[001-0441a]
德,而到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便可逮得阿耨
多羅禪。』即欲以華供養,其華悉化作佛,悉紫
磨金色,其光七尺,三十二相種好悉具,諸
佛皆言:『其心以堅於功德者,能致是應。』即
時復問:『當作何方便,令功德不可勝數?』其佛
言:『若有菩薩見佛者,因是作功德;中有見化
佛者,因是作功德;中有見寺者,因是作功
德;中若見佛坐起處,因是作功德;中有見
佛經行處,因是作功德;中有聞佛者,因是作
功德;中有聞上下、四維、四方,有佛教誡一切,
因是作功德;中有佛舍利者,因是作功德;中
有老、病、死而自計挍,因是作功德。若見郡國、
縣邑破壞者,若穀貴、人民飢餓,而用是自計,
因是作功德。所以者何?念前事故,因是有
不可數功德,所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功德。』」


復有婆羅門,名曰沙竭末,白佛:「我入海浴,
適有是念,便見萬佛,皆言:『不當如子之意
欲度海。』便自念:『其餘有浴者,亦在是聞當
有此異,其意欲度海浴。』適有是念便見萬
佛,皆言:『不當如子之意欲度而浴。』我即時復
問:『當何浴?』其佛言:『有道度諸法,可於其中,
其作是浴者,已為度也。』應時復問:『何所如
可度於世間者?』報言:『佛者已為度。』即復問:『何
所法而可從學?』『有佛名釋迦文,在祇洹中,當
從學問;如若所願悉當具聞,悉為若說之,
令若得解。』聞是已,忽然不見其處。」


便問佛言:
「何所法而可度者?」


「度一切諸法者,波羅蜜是。」
佛言:「汝欲度諸法者,當等心於一切人。所
以者何?當念度一切人之生死。譬若度海,
[001-0441b]
當學是事,便得度一切諸法,亦不想法、亦
不想無法,作是若後,當為一切說法。」


佛語沙
竭末:「菩薩用一事,具足諸慧。何謂一事?世惡
法欲盡,爾時其欲制其法教導一切,令法而
不斷絕。是為一事,具足得諸慧。


「復有二事,
菩薩學是疾逮得佛。何謂二?不念諸法是我
所非我所,亦不念見一切諸法自然處。是為
二事。


「復有三事,若善男子、女人,奉行是者
疾成至佛。何謂三?以諸法視之,如光明明於
諸法,亦無多、亦無少,不作是念。二、已應而一,
無有異心。所以者何?諸法不可得故。三、是因
名佛。是為三事。


「復有四事。何謂四事?一者、總
持諸法;二、常於怛薩阿竭而作功德;三、持心
如空,不想一切人;四者、若有供養不供養者,
其心無異。若男子、女人,奉行是法疾得至佛,
是為四事。


「復有五事。何謂五事?一、不於諸界
有所念。何謂諸界?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
細滑,意欲所得,不作是念。二、常於佛法而作
功德。三、若見同菩薩其心有悅。所以者何?用
實大故。四、於一切無虛飾之心。所以者何?我
當度故。五、亦於是中無所想。是為五事。」


沙竭
末白佛:「其有奉行是五事者,疾得佛。」


佛言:
「當作是學,疾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自致成
佛;是為度生死之海,以法教於一切,令如
怛薩阿竭無所不度。其有至心,堅住於菩薩
功德者,便逮是瑞應。若有念,恐中道取證。」



言:「如是法者,勿得憂念,具足怛薩阿竭十種
力,一切聞者莫不歡喜。」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