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74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唐-法藏 (master)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二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第九明諸教所詮差別者。略舉十門。義差
別故。顯彼能詮差別非一。餘如別說。一所
依心識。二明佛種性。三行位分齊。四修行時
分。五修行依身。六斷惑分齊。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九攝化境界。十佛身開合。第一
心識差別者。如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
識。如小乘論說。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
如增一經說。若依始教。於阿賴耶識。但
得一分生滅之義。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
說凝然不作諸法。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
立賴耶。從業等種辨體而生。異熟報識為
諸法依。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熏等悉
皆即空。如解深密經云。若菩薩於內於外
不見藏住。不見熏習。不見阿賴耶。不
見阿賴耶識。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
識。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菩薩。如來齊
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祕密善巧。瑜伽中亦同
此說。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立為心意
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
意。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若依終
[002-0485a]
教。於此賴耶識。得理事融通二分義。故
論但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名阿梨耶識。以許真如隨熏和合成此本
識。不同前教業等種生故。楞伽云。如來
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云。如來
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云。如來藏
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俱。又起信云。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如是
非一。問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說隨熏
起滅。既許起滅。如何復說為凝然常。答既
言真如常故。非如言所謂常也。何者聖
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作諸法時。不
失自體。故說為常。是即不異無常之常
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
凝然也。故勝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隨
緣作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隨緣時不失
自性。由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義故真諦
復立。如是真俗但有二義無有二體。相融
無礙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
俗別執。此之謂也。此真如二義。同前始教
中約法相差別門故。但說一分凝然義也。此
終教中。約體相鎔融門故。說二分無二之
義。此義廣如起信義記中說。又如十地經
云。三界虛妄唯一心作。攝論等約始教義
釋。諸賴耶識等也。十地論約終教釋。為第
一義真心也。又如達磨經頌攝論等釋云。
此界等者。界謂因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寶
性論約終教釋云。此性者即如來藏性。依
此有諸趣等者。如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有
[002-0485b]
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等。乃至廣說。是故
當知二門別也。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
如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如維
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是前
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顯離言
不二是此門也。以其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
法可以融會故。不可說為不二也。若依圓
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
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說十心以顯無
盡。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說。又唯一法界性
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說。此等據別教
言。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說心識何以
故。是此方便故。從此而流故。餘可準之。問
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初
義者。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
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一攝義從名門。如
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三理
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
教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是即不動
本而常末。不壞末而恒本。故五義相融唯
一心轉也。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得
名而不得義。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
分義。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義。如終
教。或有得義而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
義俱無盡。如圓教。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說。
第二明種性差別者。若依小乘種性有六
種。謂退.思.護.住.昇進.不動。不動性中有
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
[002-0485c]
如舍利弗等。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
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說
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
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
提性。餘義如小乘論說。若依三乘教種
性差別略有三說。一約始教。即就有為無
常法中立種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
故五種性中即有一分無性眾生。故顯揚論
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謂一切界差別
可得故。乃至云。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
應理故。乃至廣說。是故當知由法爾故。無
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第五種性無有
出世功德因故。永不滅度。由是道理。諸佛
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其有種性者。瑜
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
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
先串習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
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性
種性。故梁攝論云。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
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然瑜伽既
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
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一不
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
堪任已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
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
云。二義和合為一因故得知也。問此二種
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種。
有何差別耶。答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
[002-0486a]
初習為習種性。久習積成為性種性故。
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
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名習種。
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
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
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
足。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
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
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
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
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
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問又以
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耶。答以論說種
性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修行。若已修行
必至堪任。若不從愚夫至堪任已來中
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於愚位
未修習故。得位已去具第二住故。是故當
知從愚位未修串習行。至彼堪任串習
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為種性。問若要待
習方說性者。愚位未習。豈無性種。如其無
者後不應有。先無後有非性種故。如其有
者無習有性。不應理故。論不說故。答此二
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
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
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
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後說有性。
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即說本有彼
性問若爾此即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
五種性差別耶。答即由此義安立五性
[002-0486b]
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
薩種性。若習小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故
智論云。煖頂忍等名為性地。善戒經云。若
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故知前三善根
屬種性位。若依俱舍論。得順解脫分善根
位方說有性。故彼論云。順解脫分者。謂定
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
身中有涅槃法。獨覺準知。由此即立三乘
種性。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爾時
立為不定種性。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
立為無有種性。由此當知。諸乘種性皆就
習說。問若愚位無習。即無性者。後縱起習
何得為有。答有習非是無習位故。是故有
習常恒有。無習自恒無。既不以無習而作
習。亦不以無性而為性。以分位差別故。
如涅槃經云。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喻一闡
提無佛性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
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
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者何。若
能發菩提之心。即不復名一闡提性也。
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如命盡者等。乃至廣說。當知此
中就位前後有無恒定不相由也。二約終
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眾
生。皆悉有性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黃石
有金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一切眾生有涅
槃性。以一切妄識無不可歸自真性故。
[002-0486c]
如經說言。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
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
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問如有
難云。若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
應當得。若言佛雖有心更非當得。是即
無性眾生雖有是心亦非當得。答經中已
自揀濫故。但云眾生有心不云佛矣。以
處處受生名為眾生故不同佛也。問若並
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答論自
有釋故寶性論云。一向說闡提無涅槃性
不入涅槃者。此義云何。為欲示顯謗大乘
因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
依無量時故作是說。以彼實有清淨佛
性故。又佛性論云。問曰。若爾云何佛說眾
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曾
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為令眾生捨
此法故。若墮闡提因。於長夜時輪轉不
息。以是義故經作是說。若依道理。一切
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不得般涅槃
者。無有是處。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
無故。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乃至末
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無本定無。
有不可滅。無不可生。此等過失。由汝邪執
無性義生。乃至廣說。問前始教中。決定說
有無性眾生。此終教中並皆有性。云何會
通。答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云。何故
復有。經說闡提眾生決定無有般涅槃性。
若爾二經便自相違。如何會二說一了一
不了。故不相違。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
[002-0487a]
有佛性。餘一切人皆不說有。若三乘始教
中。以漸異小乘故。說多人有。猶未全異
彼故。許一分無性。是故論中判為權施不
了說也。問若依終教。一切眾生皆當作佛。
即眾生雖多亦有終盡。若如是者。最後成
佛即無所化。所化無故利他行闕。利他行
闕成佛不應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德有
斷盡故。如其一切盡當作佛。而言眾生終無盡者。即有自語相違過失。以無終盡
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無量人。於眾
生界有損已不。若有漸損必有終盡。有
損無盡不應理故。若無損者即無滅度。
有滅無損不應理故。依如是等道理。佛地
論等。由此建立無性有情。離上諸過失。此
義云何。答若謂眾生由有性故並令成佛。
說有盡者。是即便於眾生界中起於減
見。眾生界既減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
增見。如是增減非是正見。是故不增減。
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見
眾生界減。乃至廣說。設避此見故。立此一
分無性有情。為不增減者。彼終不能離
增減見。何以故。以彼見於諸有性者並成
佛故。即便起於斷見減見。諸無性者不成
佛故。即便起於常見增見。以彼不了眾
生界故。是故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
知一法界故。不能實見一法界故。起邪
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又文殊般若經
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一
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
[002-0487b]
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
息。各各度於無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
眾生界亦不增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
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河沙
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
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義言說眾生界
猶如虛空。假使無量勝神通之者。各無量
劫飛行虛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以
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其得際。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
非以無終說有無得。是故諸難無不通
也。又為成諸佛利他功德無斷盡故。立
一分無性眾生者。是即令彼諸佛但有變
化利他功德。亦即斷彼隨他受用諸功德也。
以無菩薩證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有
麁斷滅彼細。以無一人得二乘無漏故。
又今已後諸佛。無有一佛得說三乘等教。
以無得聖機故。即斷諸佛同體大悲也。又
若定意謂悉有性故必皆有盡。恐最後佛
闕利他行故。立一分定無性者。然彼後佛
終於利他行不圓滿。以其所化無一有情
得聖果故。但佛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為最。
何有不令一人得聖果而於自身得成
佛耶。又本皆發弘誓願云。令諸眾生悉得
菩提。是故令得故本願不虛。而眾生界不
可盡故本願不斷。若不爾者違本願故。行
願虛故。虛行成佛不應理故。是故雖欲
避上諸失建立無性。不謂彼過還墮此
宗。是故無性非為究竟了義也。問夫論種
[002-0487c]
性必是有為。如何此教約真如為種性
耶。答以真如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
彼真中有本覺無漏內熏眾生為返流因。
得為有種性。梁攝論說為黎耶中解性。起
信論中。說黎耶二義中本覺是也。又彼
論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熏眾生為淨法
因。又寶性論云。及彼真如性者。彼本云如
六根聚經說。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究竟諸
法為體故。解云。以真如通一切法。今揀
去非情故。故約六處眾生數中。取彼畢竟
真如理。以為性種性也。此與瑜伽所說名
同。但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麁相而說故。約
事中明種性故也。地持云。種性麁相我
已略說。此之謂也。寶性論中。約此終教。以
事從理深細而說故。就真如明性種性。是
故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又涅槃
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
慧。此等並就本覺性智說為性種。其習種
亦從真如所成故。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最
清淨法界所流等。又起信論中。以真如
體相二大為內熏因。真如用大為外熏緣。
以與無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內外說熏。
以熏力故無明盡時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三約頓教明者。唯一真如離言說相名為
種性。而亦不分性習之異。以一切法由無
二相故。是故諸法無行經云。云何是事名為
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
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以
此準之。上來約三乘說竟。第三約一乘
[002-0488a]
有二說。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足
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二據別教
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盡三世間。
該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已
成就訖。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
界虛空等。此之謂也。若隨門顯現。即五位
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為種性。亦即此
法名為果相。以因果同體唯一性故。廣如
經說。餘可準知。問云何種性。約諸教差別
不同耶。答此亦有二義。一約法辨隱顯相
收。二約機明得法分齊。初義者。由此種性
緣起無礙具五義門。是故諸教各述一門隨
機攝化。義不相違。何者為五。一是隨執非
有門。如小乘說。二隨事虧盈門。如始教說。
三隨理遍情門。如終教說。四絕相離言門。
如頓教說。五性備眾德門。如圓教說。義雖
有五。然種性圓通隨攝遍收。隱顯齊致也。
二明得法分齊者。或一切皆無。唯除佛一
人。如小乘說。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
終教說。或亦有亦無。如始教說。以許一分
無性故。或非有非無。如頓教說。以離相
故。或具前四。如一乘方便處說。或即因
具果通三世間。如圓教說。餘可準知。


第三行位差別者。於諸教中皆以三義略
示。一明位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初者依
小乘有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也。又
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
一地等。廣如小論說。二不退者。此中修行
至忍位。得不退故也。其行相亦如彼諸論
[002-0488b]
說。問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答此中
意者。以義差別顯教不同。而小乘異大乘。
理無疑故不待說也。若依初教。亦以三義
顯。初位相者此中有二。一為引愚法二乘
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亦但有見修等四
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謂見道
前七方便內。分前三種為資糧位。以遠力
便故。後四善根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餘
名同前。又亦說為乾慧等十地。第九名菩
薩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
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界不在
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
彼。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不在
後也。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廣如瑜伽聲聞
決擇及雜集論說。問何故瑜伽等所明聲聞
行位相。而不同彼毘曇等耶。答不同相者。
有二義意。一為顯小乘人愚於諸法不了
說故。二為方便漸漸引向大乘故耳。是故
所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順向大說故不同
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薩。即知是
彼三乘教中聲聞乘也。二為直進人。顯位
相者。彼說菩薩十地差別。又以十地說為
見修。及通地前以為大乘十二住義。何以
故。為影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
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為似小乘道前四方
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
位。謂煗頂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
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又亦為似迴
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為資糧位。十迴向後。
[002-0488c]
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見等同前。問何故
此教所立名數。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為
隨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彼
難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問若引二
乘何須似彼。如為直進何假似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
進之人機麁淺故。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是
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
凡以大乘似小乘說者。皆通二義。一為
引小。二為淺機。是故說此為始教也。即
如何義等者。如瑜伽說。云何已成就補特伽
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
安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
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果。非
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熟。爾
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
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
時安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
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
於現法得般涅槃。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
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乃至廣說。於菩
薩位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種成就。故彼
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
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熟。住墮決定究
竟地名上品成就。若菩薩住下品成熟。猶
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乃至廣說。餘
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類例非一。皆
具上意可準而知。二不退位者。依佛性
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
[002-0489a]
十迴向。方皆不退也。當知此中聲聞緣覺非
是愚法。是故皆是此始教中三乘人也。亦
可菩薩地前總說為退。以其猶墮諸惡趣
故。如瑜伽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猶往
惡趣故。此盡第一無數大劫。如是等也。三
明位中行相差別者如瑜伽云。勝解行住菩
薩轉時。何行何相。或時具足聰慧。於其諸
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
時不能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
一時成於妄類。於諸眾生未能了知調伏
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
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
故。不能如實知。或時虛棄。如闇射。或中
或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
已發心而後退捨。由內意樂故欲令自樂。
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或於一時。聞說甚
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猶預疑惑。如是等
類名勝解行住。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
行相其第一種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
皆如彼說。若依終教。亦說菩薩十地差別。
亦不以見修等名說。又於地前但有三賢。
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業
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
云。始從凡夫地值佛菩薩。正教法中起一
念信發菩提心。是人爾時名為住前信相菩
薩。亦名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其人略修行
十心。謂信進等。廣如彼說。又仁王經云。習
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
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十
[002-0489b]
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
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耶。設本業經。說十住
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文為示現
退也。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
發心住。即得不退也。其行相者。起信論說。
三賢初位中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世
界。八相成道利益眾生。又以願力受身自
在。亦非業繫。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於報身佛。其所修行皆順真性。謂知法性體
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如彼說。
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菩薩。十解名聖人
菩薩等。其地上行位倍前準知。是故當知
此中行位。與前始教淺深之相差別顯矣。問
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
說耶。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
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若依頓教。
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離相故。一念不生
即是佛故。若見行位差別等相。即是顛
倒故。若寄言顯者。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
乃至云無所有何次等。又思益經云。若人
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如說修行。不從
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
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若依圓教者有
二義。一攝前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
故。二據別教有其三義。一約寄位顯。謂始
從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隨得一位
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收故。主伴
故。相入故。相即故。圓融故。經云。在於一地
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是故經中十信滿心勝
[002-0489c]
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又
以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無二始
終無礙。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薩即是佛者。是
此義也。二約報明位相者。但有三生。一
成見聞位。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
子等。如性起品說。二成解行位。謂兜率
天子等。從惡道出已。一生即得離垢三昧
前。得十地無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廣
如小相品說。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
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
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三證果海位。謂
如彌勒告善財言。我當來成正覺時汝當
見我。如是等。當知此約因果前後分二
位故。是故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故。說
當見我也。三約行明位即唯有二。謂自分
勝進。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
處說。如普莊嚴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
性等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
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等。若
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
三千世界內事。若見三千世界外者。何用
天眼為。故知不同也。又彼能於一念中。化
不可說不可說眾生。一時皆至離垢三昧前。
餘念念中皆亦如是。其福分感一定光頗
璃鏡。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等。當知此
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內之行相也。以約因
門示故。若約信滿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
遍法界。如經能以一手覆大千界等。手
出供具與虛空法界等。一時供養無盡諸
[002-0490a]
佛。作大佛事饒益眾生不可說也。廣如
信位經文說。又云。不離一世界。不起一坐
處。而能現一切無量身所行等。又於一念
中。十方世界一時成佛轉法輪等。乃至廣
說。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
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
說也。問前終教中不退際上。亦得如是八
相等用。與此何別。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
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當位
暫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
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以得故。是實行
故。該六位故。問義既不同。何故一種同是
信滿勝進分上起此用耶。答為欲方便顯
此一乘信滿成佛令易信受故。於彼教先
作此說。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滿心
即得佛者。何須更說後諸位耶。答說後諸
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後亦爾。問若初
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具初。既
不得後應亦不得初耶。答實爾。但以得
初無不得後故。是故無有未得後而不
得初也。問若爾云何說得諸位階降次第。
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
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
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
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
不壞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
也。問若爾是初門即一切者。何不說信位
初心即得。而說滿心等耶。答若自別教。即
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以彼教中
[002-0490b]
信滿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
一時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
初心說。以未得不退未成位相。但是行
故。問若爾應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滿。答
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餘義準
之。第四修行時分者。若依小乘自有三
人。下根者。謂諸聲聞中。極疾三生得阿羅
漢果。謂於一生種解脫分。第二生隨順決
擇分。第三生漏盡得果。極遲經六十劫。中
根者。謂獨覺人極疾四生得果。極遲經百
劫。上根者。謂佛定滿三僧祇劫。此中劫數。
取水火等一劫為一數。十箇合一為第二
數。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依此
以數三阿僧祇也。問何故下根返經時
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多時修鍊
根行等。以為難故。是故多也。又依婆沙
等。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
者。謂戒定慧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時。
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二於
百劫修相好業時。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
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生身者。但百劫修
相好業。於最後身伽耶城淨飯王家受生報
身。於摩伽陀國而登覺道。餘如彼說。若依
始教。修行成佛定經三僧祇。但此劫數不
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
千。數此復至百千為一俱胝。名第一數。
數此俱胝復至俱胝為第二數。如是次
第以所數等數。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
此即十大劫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三
[002-0490c]
阿僧祇。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如
優婆塞戒經云。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
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
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往
昔釋迦佛所。始發阿耨菩提心。又依本業
經。又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
也。又以一偈歎弗沙佛已。即迢九劫。
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問三無數劫修諸實
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答由此
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
見故。是權教故。作是說也。若依終教說有
二義。一定三阿僧祇。約一方化儀故。又
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說。故
法華云。我實成佛已來。經於無量無邊百
千萬億阿僧祇劫。又經云。我於然燈佛所
得授記等。皆以方便分別故也。又亦無
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
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
別修彼業。始教中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
也。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
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二不定修三阿
僧祇。此有二義。一通餘雜類世界故。如
勝天王經說。二據佛功德無限量故。如寶
雲經云。善男子。菩薩不能思議如來境界。
如來境界不可思量。但為淺近眾生。說三
僧祇修習所得。菩薩而實發心已來不
[002-0491a]
可計數。解云。此中不可計數者。是不可計
數阿僧祇劫。非但三也。問何故前教定三僧
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
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此
說也。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說。但一
念不生即是佛故。一念者即無念也。時者即
無時也。餘可準思。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謂諸劫相入故。相即故。該
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
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餘準而思之。第五修行所依身者。若依小乘。但有
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實非化。若
始教中。為迴心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
位。佛身亦爾。然此是化非實也。若依直
進中有二說。一謂寄位。顯十地之中功
用無功用麁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說七地
已還有分段。八地已上有變易。二就實
報。即說分段至金剛已還。以十地中煩惱
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何
得不受分段之身。故十地經云。第十地已
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問八地已上一切
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漏智果恒
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現行惑。何得更
受分段之身耶。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
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
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
相續。又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
二乘故留彼種子。解云。聖人受生非現潤。
彼復留種子。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
[002-0491b]
八地已上以智障為緣受變易者。所留
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
一切煩惱種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若約
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
知障受變易身。通諸位也。問若爾何故聖
教說八地已上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受
變易身。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
故。經作此說。然此寄對依諸聖教。約位不
同略辨十門。一說羅漢即同於佛。更不分
位。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即云通佛有
六然羅漢出於世間。又同坐等。當知此約
小乘教說。二亦於佛地分出羅漢。如對
法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
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此中雖約煩惱盡邊
名阿羅漢。而亦為生諸聲聞中心勝欲樂
故。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三第十地名
阿羅漢佛地超過故。非彼也。如涅槃經中
說四依。云阿羅漢者。住第十地。此寄因
異果以分大小也。此上二門。約始教中
迴二乘教說。四七地已還寄同羅漢。八
地。已去寄菩薩位。如仁王經云。遠行菩
薩伏三界習因果業滅。唯後身位中。住
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
以分大小也。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
寄聲聞至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
此位。八地已去寄此菩薩。行位勝前。是
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易身。五初二三地寄
同世間。以得世間四禪等故。四地寄是須
陀洹等。以得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
[002-0491c]
寄此聲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
此辟支佛。以得十二緣生法故。七地已
去寄此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
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未分出一
乘法故。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
寄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已去寄一
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梁攝論等說。此約一
乘三乘等分相而說。七於初地之中。已過
世間及二乘故。如地論等說。此約三乘中
比證分齊說。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
如起信論說。又仁王經說。習種性中有十
種心。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此約終教不
退說。九信滿心後。即過一切小乘三乘等。
如賢首品說。此約一乘說。十初在凡夫
地。創發心時即過二乘。如智論說。羅漢比
丘知沙彌發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
乘說。由有如是寄對法門故。諸說前後
準此而知。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二
[002-049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