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69 華嚴經行願品疏-唐-澄觀 (master)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十從第三十八經盡第四十經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二善知識餘。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聖文殊。第三大聖普賢菩薩


[○@△]第六爾時彌勒菩薩入樓閣中下。起定問答。於中
四。一警覺令起。二略示體相。三得旨而起。四正明問
答。


[○@、]今初。若約事相。但是警覺。若約表法。亦彈指者。
前來得旨。所謂亡言。此中得旨。令不滯寂。亦指示義。
前指指寂。以定為門。此指指動。以用為門。動寂無二。
是真法界。


[○@、]第二法性如是下。略示體相。初句總。此
是下別。謂所見之相。因法智緣。無有自性。故如幻夢
悉不成就。從緣無性。事不成就。無性從緣。理不成就。
不守自性。故能從緣成上諸法。雖復從緣。不失真性。
即事得云法性如是。亦是本來性自具足。非我業用
方始有之。


[○@、]第三爾時善財下。得旨而起。不住定故。
貪著禪味。菩薩縛故。


[○@、]第四彌勒告言下。正明問答。於中四。一問答所見。
二問答法名。三窮嚴因之源本。四覈正報之性相。


[△@○]
初中。先慈氏問。後善財答。今初有十三句。前十一句。
約能現因。顯所見境。則顯前來一一境上具此諸因。
十句明見。一句顯聞。後二句問其見解親證之相。後
善財白言下。善財答中。一向推功。歸於善友。


[△@○]第二聖者此解脫門其名何等下。問答法名。先問
後答。答中。先舉一。後例餘。今初。三世一切境界者。即
此所入所見之境。不忘念知者。即是能入能現之智。
[010-0183c]
良以三世本一如故。念劫圓融。隨一世中。現三際境。
智入三世。了法空寂。與如冥契。故一念中無所不見。
莊嚴藏者。略有二義。一以法性嚴故。一莊嚴中。包無
盡嚴。如一閣中見多閣等。二以無㝵智。契圓融境。嚴
如來藏。本具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今
智契合。非新非故。後善男子下。例餘三昧。一門尚爾。
何況多門。若准舊經。即上一門。具多眷屬。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窮嚴因之本原。有二問答。
前番問其終歸。後番問其原本。今初。上覩希奇。攝用
之後。寂無所見。故問去處。答中。從本流末。從緣而來。
攝末歸本。緣謝而去。去不異本故。引之於來。一時併
答。二曰從何處來下。第二番問答。先問。後答。今初。問
云。雖蒙向答引歸來處。不究終歸。寧知本起。故復尋
之。復曰從諸菩薩下。答中二。先法。後喻。今初。智慧威
力。約相約緣。智力緣來。智持即住。無有巳下顯其緣
性。謂既從緣來。故無所來。緣謝而去。亦無去處。從緣
集等。故無集等。不依巳下結成無依。一切性離。謂非
唯無有來去等相。生滅斷常一異見等。無不寂滅。後
善男子譬如下喻況。文有二喻。即分為二。先龍王喻。
喻其因力。故云心念。喻明無來之來合。顯無住之住。
欲影略故。不住內者菩薩力故。不住外者自善力故。
因緣互奪。內外兩亡。後善男子譬如下。幻師喻。喻其
緣力。幻是緣故。總喻前來無集增等。故影顯云無行
入等。
[010-0184a]


[△@○]第四善財童子白言大聖從何處來下。覈正報之
性相。於中二。一問答來處。二問答生處。


[△@、]前中。先問
後答。今初。上見慈氏從餘處來。遽即設敬問法。聞法
未遑諮啟身所從來。今因前問嚴事之來。故問正報
所從來處。後彌勒告下。答中有三來處。一約體法身。
即無來之來來即無來。文有十對。可以思准。二復次
善男子菩薩從大悲下。約相實報。從萬行中來。亦猶
淨名從於萬行道場來矣。三復次善男子如向所問
下。約用化現。隨機熟處。應感而來。此三即體相用。亦
法報化身。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後一唯事。中具事理。
此三無㝵。即十身圓融。體相交徹。斯為補處說法之
規。奈何後學。說事遣理。論理亡事。渾漫無當。疑悞後
人。淪湑法眼。摩羅提國者。具云摩羅耶提數摩囉者。
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數云中。謂山在國中。或國近
山故。房舍聚落。即是梵云俱吒聚落。亦名草菴。舊譯
云樓閣。長者名瞿波洛迦者。三藏云放牛。舊云瞿波
羅。瞿者地也。波羅云守護。即守護土地及心地也。若
但云瞿洛迦。此云水瓶。然瞿一聲。目於九事。謂方獸
地光言金剛眼天水。致令古今各用其一。


[△@、]二善財言聖者下。問答生處。先問後答。今初。由前
云從生處來。故今窮之。後彌勒下答。於中二。一通明
一切菩薩生處。二別顯慈氏菩薩生處。


▲前中三。一
答生處。二明生緣眷屬。三明校量顯勝。今初。文有標
徵釋結。釋有十處。一行因。二行緣。三行相。四願扶。五
[010-0184b]
化他。六觀理。七隨事。八益物。九住果。十順古。然十各
二句。乃有二意。一者皆以上句辨能生行。下句顯所
生家。謂若發菩提心。即是菩薩。名為生家等。二者皆
以下句為能生行。上句是所生家。謂若上求下化。名
為菩薩。即得生於菩提心家。以下經云菩提心為家
故。前七冥依後解。後三宜依前解。二復次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以般若下。明生緣眷屬。有二十句。般若為
母。方便為父。略有三義。一實智虗凝。與陰俱靜。權智
流動。與陽齊波。二親生法身。實由般若。若無方便。多
共二乘。成菩薩種。必由涉有。三般若內解。方便外濟。
三義皆有父母之理次檀以福資。尸以防護。餘可准
思。三善男子菩薩如是超凡夫下。校量顯勝。於中二。
先總辨家族勝。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下。
別明智慧勝。


▲二善男子我身普生下。別顯慈氏生
處。於中二。先彰實報等同法界。文有十句。初句總。次
八別。後一結。此同出現無量三輪。後善男子我為成
就下。顯為順機常現生殊。於中三。初明現生。次辨當
生。後結會三聖。今初可知。次善男子我為隨順下。辨
當生處。先明所為。後而於下。正辨當生。言令如蓮華
悉開悟故者。略有三義。一釋迦下種。彼華未開。慈氏
令解。如華開故。二昔因含果。如華未開。因亡果現。如
蓮華開。三聞熏含實。如蓮華未開。見實亡言。故云開
悟。智度論云。菩薩善根。不遇如來智慧日光醫。死無
疑。通證前義。後善男子我願滿下。結會三聖。亦有三
[010-0184c]
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表行。文殊師利。表於信智。成
正覺時。俱證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
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見。


第四善男子汝當往詣下。指示後友。於中三。初勸往
教問。次徵釋勸由。後結勸重釋。今初。却往文殊者。因
位將極。令其返照見心原故。二何以故下。徵釋勸由。
先徵。意云。文殊巳見。何為勸往。後釋有二意。一彼德
深廣。二宿緣重故。即分為二。先明德廣。後顯緣深。今
初。約事可知。約所表者。主信法門。故能長養菩薩功
德。主般若門。為諸佛母。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何德不
成。後善男子文殊師利善知識能令汝下。顯其緣深。
巳多成益故。三是故善男子汝當往詣下。結勸重釋。
於中三。初結勸。次徵釋。後結德究竟。今初。具上二義。
故應速往。次何以故下徵釋。先徵意云。何以的知具
前二義。釋意云。汝先成益。皆彼力故。後文殊師利於
一切處下。結德究竟。無有一法不到彼岸故。


第五時善財下。戀德禮辭。


[△@△]大文第四。爾時善財童子經遊下。智照無二相。顯
前因法生於果法。體無分別。絕於境智及始終等諸
二相故。謂智與理冥。無智外如為智所入。無如外智
能證於如。障盡惑亡。未始動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
信智兩冥。初亦不立。無二不二。為真無二。故上經云。
心不稱量諸二法。但恒了達法無二。諸法若二若不
二。於中畢竟無所著。文中三。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
[010-0185a]
聞證入。第三轉遇勝緣。


今初。百一十義。巳見上文。然此遊城。復有二意。一依
彌勒讚。前至彌勒。巳百一十今復至此。二者取今文
意。從始至今。經百一十。此為最後。於理無違。故順前
後。皆百一十。然城望友。昔有二意。一云一友一城。一
云或一城中值於多友。或歷多城方見一友。後義稍
長。以於同會見多友故。歷諸城邑。然後得至普門城
故。然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順表故。詣蘇摩那者。此云
悅意。智照一性。悅本心故。言住立門所者。解心巳極。
將入般若無二門故。


第二爾時文殊下。見聞證入。信智雙絕。故不現身。而
智反照。未移初心。故申右手。都無所見。乃為真見。但
了自心空般若故。空尚不見。況身心耶。文中五別。一
摩頂攝受。二示誨法門。三善財得益。四廣申問答。五
結用歸本。第四段文。舊經未有。餘四段文十五行經。
即是喜學脫漏之處。


△今初。過百一十由旬者。過前
位故。信該果海。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然上
過城。顯超封域。今過由旬。明超數量。又前越斷德。此
越智地。摩頂攝受。亦表普法。置心頂故。信至極故。


△二住如是言下。示誨法門。即舉失顯德。謂若離信
等。不能了知是法性等。及顯善財不離信等了法性
等。於中二分。先列所闕行法。後明不能成益。今初。合
有十句。闕七與十。故但八句。一闕行本故。二生疲厭
故。三永小乘故。四橫不具故。五竪不進故。六滯少善
[010-0185b]
故。故云知足。七合有不廣求故。梵云住一切德更不
希餘。上句知足。下句少欲。人謂是同。所以略之。八不
起無住行願故。上八闕因。後二闕緣。謂九不近善友
故。十合有不為如來所攝受故。舊經具之。後由如是
故下。明不能成益。此句牒前由闕前來信根等故。不
能了知下。正釋無益。有十二句。前五所知理事。後七
能知分齊。例前諸文。可以思准。


△三是時文殊善財下得益。於中三。初結前所住。次
正明得益。後結前生後。今初。示謂顯示法門。教謂教
勸令修。利謂覺悟成益。喜謂稱根令脫。故梵本云。顯
示勸教令普覺悟生歡喜巳。次令善財下。正明得益。
益有九種。初總。餘別。後稱歎下一句。結前生後。是則
此中應廣宣說文殊國土。故下善財躡此為問。


△第四時善財童子白文殊下。廣申問答。雖不見身。
不妨問答。文分為二。先求善巧國土。後求淨妙國土
善巧二種。一事理無㝵。二一多融攝。觀其答文。正是
初意。是則前門明法性土。後門明受用土。變化一土。
遍在二文。即相即性即染即淨故。


[○@△]初中分二。先問
後答。今初。由聞前讚國土善巧。故尋證因。言云何得。
後文殊下答。答中意云。修無生理。即得善巧。法性體
融。要因得此。方令事事融攝無㝵。故偏明之。又顯智
照無二相故。文分為二。一者正明。二重顯發。前中四。
一標數。二善財白下徵數。三文殊下列釋。初句具足。
後九從簡。皆合如初。四若諸菩薩下結酬。二善財童
[010-0185c]
子下。重顯發中。有二問答。今初一番尋國名義。問意
云。國土何義。酬以無生。答意云。國名住處。無生法性
真可住矣。二善財言下。第二番問國土體性。先問。
後文殊下答。即示法性土。於中有五。一標。二徵。三釋。
四證。五結酬。初標可知。


二何以下徵。意云上列十
法。何獨勝義。


三善男子下為釋。釋意云。准一勝義。
具上諸義。初有三對。即前四義。謂一第一義者。非定
有體。如事物有。故曰不生。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三
處染不失。涅槃即是生死性故。得淨不壞。非滅煩惱
成菩提故。四無所從來。無有一處異此性故。亦無所
去。亦無一處無此性故。然不生故非有。不滅故非無。
不失不壞辨其體常。不來不去明其體遍。二對義合
故三對為四。五如此語言既非言境者。即前超言辭
境界法。以理圓言偏故。而云如此語言者。以旨就詮。
向說無生及無滅等。亦不當於無生等。故云言不及。
六不能記別者。即無有言詞道法。道者行處。亦即是
因。所謂尋伺。因於尋伺。而發語言。故尋伺言不能記
別。七非是戲論思度所知者。即無戲論法。起心動念
皆名戲論。思度二字。釋戲論義。八本無言說者。即不
可說法。前則言不能及。此則本自無言。故非重也。九
體性寂靜。即寂靜法。以無性為性。體寂靜故。言思不
到。十唯諸聖者自內所證者。即聖者法。然非全無第
一義諦。此第一義能為聖人無分別智作境界故。如
此內證。無證無得。


四善男子因此最勝下引證。諸
[010-0186a]
佛菩薩修證此故。於中分三。初順釋。二反釋。三順結。
今初。佛諸菩薩。皆為此故。然約諸佛。此為出世。顯成
最勝。出與不出。不可失壞。顯其體常。二善男子若無
第一義下反釋。三善男子以深信下。順結。


五是故
應當下。結酬初問。


[○@△]第二善財童子白言聖者下。求淨妙國。於中四。一
總問。二總答。三總徵。四別釋。


今總問。意云。法性真
土。理契無生。自佗受用。依何成立。


二文殊下總答。
答意云。具二利行。二土得成。故唯識云。自受用身還
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
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
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
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
利佗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
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佗受用身
依之而住。此上二類。並得稱為淨妙國土。故云從二
利成。依此經宗。二利萬行。總能成就自佗受用及變
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故其所因亦皆融攝。或以
一因。頓成諸土。或以一土。遍從諸因。故此相參便成
四句。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因一果。多因多果。無
有障㝵。如此無碍方為善巧。又自性身土。一切如來
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
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碍。餘二身土。隨諸如來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
[010-0186b]
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㝵。展轉相雜。為增上緣。
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
說法饒益。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
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
有共不共。今經宗意。但取身土不壞異相皆悉相融。
餘不異彼。巳知大意。次正釋文。文有三行。一無憍慢。
即自利行。二心平等。即利佗行。三真供養。通二利行。
並通事理。下自廣釋。


三善財童子白言下總徵。謂
總牒三行。


四文殊師利言下別釋。別釋三行。即分
為三。初釋無憍慢。次釋心平等。後釋修供養。


[○@、]今初
文四。初標。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釋。四善男子是為
下結。文顯可知。


[○@、]二復次下。明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文亦有四。初標。
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釋。於中二。先列釋十義。後喻
釋平等。今初。一所作平等者。即是總句。謂說法教化
種種施為。法界眾生同一子故。餘九為別。五云亦不
依止無二之相者。迴向經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
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悉皆離。知其盡是語言道。謂
遣二病。說於無二。若依無二。便有能所。即是二故。遣
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餘句可知。二善男子譬如下。
喻釋平等。文中二。先喻。後合。前中三。初舉喻。二反問。
三仰答。初中。應有三喻。一長者育子喻。二起惑焚燒
喻。三長者等救喻。其第三喻。影在問中。今初。世間總
喻法界。長者以喻如來。年耆德艾。事長於人。故稱長
[010-0186c]
者。佛壽長遠眾德圓極。故以喻之。菩薩德高。未居尊
位。故況居士。生育五子者。五道眾生皆一子故。故法
華云。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約天性。若約結緣。則五
百名人。結三乘種。三十稱子。言生育者。乃有二義。一
約天性。性由佛顯義曰生育。二約結緣。三乘人天乃
至五道。皆沾佛化。即為生育。並同一子。為平等念。禪
定解脫資具亦同。而彼諸子愚小無知者。若約天性。
本迷為愚。善徵為小。迷第一義。稱曰無智。不辨四諦。
為一切處未能分別。即同法華不覺不知不驚不怖。
二時彼長者宅舍之中下。起惑焚燒喻。舍宅即是生
處。三界生死眾生所居。故云舍宅。佛應統之。屬于長
者。火謂惑苦。准下合文。但云三毒惑最重故。以因攝
果。不說苦火。若法華云。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悉燒
煑。出於橫造。名曰欻然。五道異生。云各居一處。二善
男子於意云何下。大聖反問。即是影顯等救之喻。雖
舉諸事。意在平等。故牒問之。三答言下。善財仰答。在
心必等。事則隨緣。緣發為近。所以先拔。二文殊師利
言下合喻。先雙合育子起惑焚燒。後菩薩等心下。合
前反問長者等救。安置寂靜即是涅槃。前文所無。含
在出字。四善男子是為下結。


[○@、]三復次下。明修真供養。文中二。先正明。後校量顯
勝。前中亦四。初標真供養謂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
養最。故名為真。若能行者。是真供養三世諸佛。二何
等下徵。三一者下釋。十句之中初總。餘別。別中九句。
[010-0187a]
皆法供養。若通相說。於佛深經難見妙理。起十法行。
皆名供養。以財供養。資養四大。受持讀誦解說修行。
增於法身。又全其理。供養義也。九句別中。唯顯修行。
從勝說故。以法對財。十皆名勝。就十法行。修行最勝
故。淨名說。深觀緣起等。名為最上法之供養。九中初
句。復是修行之總。餘皆是別。唯辨利他。菩薩利佗為
自行故。三正利樂。四利佗心。五利他智。以十力智。知
而化故。六利他行。七常不捨。義通二利。八兼能說。訥
言敏行不能利他。辯口缺行自無分故。又自有縛。能
解彼縛。無有是處。有目有足。為真導師故。智論第六
云。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
所畏。如大雲雷澍供雨。九長時者。前辨橫具。此明堅
堅。十不忘行本。忘菩提心。修諸善根。魔攝持故。四若
諸菩薩下結。


二非以財寶下。校量顯勝。於中四。一
標。二徵。三釋。四結。今初。財施益近。多在人天。法施益
深。終成佛果故。三千七寶三恒沙身。日日長時布施
一切。不及受持一四句偈。何況具足受持修行。二何
以故下徵。三如來恭敬下釋。於中四。一正解釋。二重
徵釋。三勸修行。四結成前法。初中。先釋總句。後釋別
句。今即初也。有法有喻。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佛從法
生。法即父母。孝子重父。敬父子悅。如來重法。敬法佛
欣。故書云。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
千萬人悅。故敬一法。十方諸佛無不皆悅。是為所敬
者寡而悅者眾。二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下。釋別
[010-0187b]
句。唯法無喻。於九句中。一釋修行。佛從修行中來。修
行即合佛行。亦即法身。故能修行為真供養。此句具
足。餘八文略。一向利他。二佛為利樂。若能利樂為真
供養。三為慈悲。若能慈攝為真供養。四以隨順利樂。
故有十力。以十力利。是真供養。上三句順釋。餘六反
釋。五若不勤修不能利樂。若能勤修則能利樂。若能
利樂為真供養。他皆倣此。利樂即是利他總句故。句
句牒之。二何以故下。重復徵釋。三善男子汝應下。結
勸修行。四善男子是為下。結成前法。並顯可知。


△第五爾時文殊師利顯示下。結用皈本。所作竟故。
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即見三千下。轉遇勝緣。修行敬
事。然此諸友及後普賢。皆無指授。表證法界離此彼
故。此三千友乃有多義。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勝益
故。二者順後。是見普賢之方便故。三者通論自是一
分。故見諸友。應分為三。初明別見。即是純門。此一時
見。即是雜門。後見普賢。具前諸友。即是純雜無㝵之
門。然此諸友所得法門。受行各別。文略不具。申本廣
本。必應有之。


[△@△]大文第五。從增長趣求下。顯因廣大相。以前文殊
智照無二。顯其甚深方堪成佛廣大之因。隨一一因。
稱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攝相皈體。普賢法界。即祕密
重重。若以二聖。自相對者。文殊菩薩則為能證。若以
二聖。對於善財。是則文殊亦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
[010-0187c]
得故。文中分五。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聞覩前相。第三
見聞親證。第四聞佛勝德。第五重示普因。


今初有三十句。增廣行願。義同前來思修證入。於中。
初二句總明。後以大悲下。二十八句別顯。攝為十四
對。一悲納慈覆對。二敬果住因對。三淨眼圓德對。四
信正增助對。五善能迴向下。向因知果對。六入教了
法對。七現世入願對。八竪修橫照對。九增善得智對。
十普照十方下。照理化生對。十一成益知苦對。十二
摧障無障對。十三證理住用對。十四內求外加對。唯
末後句。明其外緣。前皆內因。上文殊通指。今善財普
觀。不同前友各指一友。普觀方得見普賢故。


第二善財童子起如是等下。聞覩前相。於中二。先結
前生後。由依上觀普賢境故。方得見聞。此普賢境即
前所觀二十句境。即文殊處成益之中。令入普賢諸
行願輪。由前令入所以能觀。由前能今觀故聞見。後
即聞普賢下。正明聞見。於中二。一聞。二見。今初。此中
聞者。非從一人及多人聞。即稱法界聞。有十四句。初
句聞人。餘聞行位。於中。一行。二願。三助道。四功德。五
威儀。第六句及聞普賢菩薩諸地下。皆明聞地。於中。
初句為總。餘七為別。總云地者。若約行布。即等覺地。
若約圓融。總攝諸位。皆普賢地。別中。一地處所者。謂
證十如。一真法界。二有為功德調柔果等。三十勝行
及願樂等。四十地親證各有差別。五長時無間無餘
修等。六神通作用摧邪攝生。七種種差別同依佛智。
[010-0188a]
二既聞此巳下明見。於中二。一仰德修觀。二覩見希
奇。前中二。先結前生後。後即於下。正明修觀。菩提場
中蓮華座上。明修觀處。約事說者。即其地堅固猶若
金剛。蘊德深廣。名為海藏。故上經云。諸色相海。無邊
顯現。寶蓮華座。即普賢座故。十定下文。皆於此見。若
約表者。於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體中金剛智內。起
因陀羅網普賢心觀。然此經體勢。應具十會。以順無
盡。今且順文。對前本末二會。即是攝末歸本。是以善
財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觀
求。若對本會。應歸誓多。何以會歸菩提場耶。歸本有
二。一歸本會。前文巳有。謂遍遊法界。而亦不離逝多
林中如來之所。今約會歸諸會之本。故歸覺場。前既
不起菩提樹王。遍一切處。今證窮極。故須會皈。後起
等虗空下。正顯觀心。有十六心。前十自分境。後六勝
進境。一一皆稱普賢境心。故後得見。二善財童子起
如是心下。覩見希奇。於中二。先結前生後。謂由起前
心及宿善等因緣力故。後欲見普賢下。正覩希奇。於
中二。先見十瑞相。有標徵釋結。釋有十句五對。各先
所依淨土。後住處眾生。後又見十種大光明相下。覩
見光明。前瑞直見一重淨剎。此明重見。謂遍法界剎
所有極微。皆出法界塵數境故。皆是依中現於依正。
上二段文。並是普賢依報殊勝。


第三爾時善財下。見聞親證。於中四。初結前生後。二
彰聞見因。三起觀增修。四正明見證。


[○@、]今初。由覩前
[010-0188b]
相生必見心。


[○@、]二於時善財下。彰聞見因。謂外由內
因緣力故。


[○@、]三能生諸佛普智光明下。起觀增修。有
二十句。初三句總。一智能觀。二三所觀行願。後於一
切如來下別。初二觀法身。謂佛菩薩境故。故上經云。
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
菩薩亦以法身為境。法界體周故。云廣大修習。得見
普賢之想下五句。觀智身。此句標。二出觀相。以佛種
智為普賢故。三以定攝。四以進策為能見因。五身心
普周。是能見相。以佛智廣大既同虗空。今心離念等
虗空界。則能見故。次即以普眼下一句。總觀十身。無
有一境非普賢故。次以智慧眼下一句。觀普賢因。次
其心下二句。等普賢心。次威德加持下。起普賢願。初
句總。願不捨離下別。有五願。諸觀行人。應放此修。離
此觀修。見亦非勝。


[○@、]四善財童子具足圓滿下。正明見證。於中二。先結
前生後。後即見下。正明見證。於中二。第一得益因圓。
第二位滿齊佛。


△前中四。一見身得益。二摩頂得益。
三顯因深廣。四觀用無涯。


[○@△]初中二。先見勝身。後得
深益。前中四。一總見勝德身相。二別見毛孔出生。三
重觀體內包含。四結通體用周遍。今初。由前於菩提
場師子座前起觀想故。還於此見與諸如來平等無
二。即等覺相。餘並可知。二善財童子見普賢身一一
毛孔下。見毛孔出生。實則無盡。略顯二十一門。即出
三世間。由前起觀等虗空心。故此所見。等於法界盡
[010-0188c]
虗空界。是知隨心各見分齊。下第三十九經三爾時善財童
子下。重觀體內包含。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重復觀
察下。正顯觀見。於中二。先明見處。略舉三處。一身分
者。全對於身。即頭等六分。二支節者。乃至一指一節。
三毛孔者。遍上二類毛孔。意謂。但觀頭時。頭中見法
界。觀指一節。一節中見法界。觀一毛孔。毛孔中見法
界。故三重舉之。此即一毛含容無盡遍也。後悉有三
千下。明其所見。於中亦二。先見三千。後如見此世界
下。類通橫竪。謂十方三際。相續不斷。明念念見。各各
差別。約相不壞。互相涉入下。性相無㝵。以性融相。故
相涉入。不壞本相。故不雜亂。四如於此毗盧遮那下。
結通體用周遍。於中二。先所遍處。文有四重舉類。一
舉此會。類勝蓮華。二舉蓮華。類於東方。三舉東方。類
盡十方。四舉十方。類諸塵內。此則如理之遍。後於彼
一一下。結處中之身。則如理之此。包即所遍一切剎
處。全在能遍毛孔之中。毛中所有。皆遍此處。重重重
重。無盡無盡。以為普賢難思身相。二爾時善財童子
下。得益。既得智度。巳彰地滿。況十無盡。


[○@△]第二善財童子既得是巳下。明摩頂得益。於中分
三。初摩頂示普法界灌其頂故。次善財即得下得益。
前向外觀。故得智度。摩頂內證。故得三昧。十句之中。
一得主定。二攝眷屬。餘辨定用。後如此娑婆下結通。
良以善財等普賢故。處處得益。


[○@△]第三爾時普賢下。明因深廣。顯果勝故。於中三。一
[010-0189a]
問答審見。二正顯因相。三結因成果。今初。謂上之果。
屬下之因。二普賢菩薩下。正顯因相。於中分三。一總
明求菩提行。檀為行首。故偏明之。二善男子我於下。
離過成德行。即餘九度。先及顯五度。初即是戒。不生
瞋害是忍。未曾一念離菩提心下是進。無障㝵心是
禪。不起迷惑是般若。唯住下順顯後四。三善男子我
普嚴淨下。總明悲智行略舉四行。文分為四。一正舉
四行。謂一嚴土行。二攝生行。三事友行。四求法行。二
善男子我法海中下。反顯求法殷重。一文尚無不捨
況全部耶。以其一文即是一切一故。如海一滴。三善
男子我所求法下。順明求法。所謂成上嚴土攝生。上
亦廣於方便願智。四我如是等下。總結無盡。三是故
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結因成果。於中。先結因。有十一
句。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亦顯力度。後由此等故
下明成果。


[○@△]第四善男子汝見我此下。觀用無涯。於中三。一舉
益勸觀。二觀見奇特。三校量顯勝。初中有三。一標。二
釋。三結。初標可知。二善男子我此妙身下釋。謂因深
難見故。於中復三。初順明難見。次善男子若有眾生
未種下。及顯難見。後善男子若有眾生得聞我名下。
明見聞之益。於中四。一不退轉益。二或有眾生一日
一夜下。成熟之益。根有利鈍。障有淺深。故遲速不同。
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下。總結多門。四復次善男子
下。彰見遠果。謂生身剎。淨剎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
[010-0189b]
義。一約法性。與剎為體。名清淨剎。與身為體。名清淨
身。能依有殊。所依體一。欲顯體一。故言生身。二約相
用。剎謂身所依剎。身謂身內之剎。欲顯身剎本相融
故。三善男子汝應觀下。總結勸觀。


二爾時善財下。
觀見奇特。於中三。初見毛內含三世間。次又見普賢
菩薩於一一世界下。見普賢身徧剎大用。此剎即是
毛中之剎。後時善財下。善財自見等普賢化。


三善
財童子所見下。校量顯勝。於中三。初校量善根。次善
財童子從初下。校量入剎。後善財童子於普賢下。總
顯諸門超勝之相。於中二。一別明橫豎深廣。二總彰
平等周遍。今初。總有十海。文分為四。前三別明。後七
結例。一明剎海。一步超過。顯其橫廣。盡未來劫。明其
豎長。猶不能知。顯其甚深。藏約包含。海約深廣。二亦
不能知佛海下。明佛海。三亦不能知菩薩下。菩薩海。
四亦不能知入眾生界下。結例七海。一眾生界海。二
眾生根海。三教化調伏海。四覺悟成就智海。五神通
海。六諸地海。七諸道海。如是下。總結不知。稱法界德
無有障㝵無窮盡故。二善財童子於普賢毛孔下。總
結平等周遍。不動者。謂不從此至彼從彼至此。不出
者。非此剎沒彼剎中出。亦非彼沒此剎中出。不動而
遍故。即動而靜故。出沒相如故。此彼相即故。彼此相
在故。彼此炳具故。祕密隱顯俱時成故。帝網重重皆
不動故。


△第二當是之時下。明位滿成佛齊。文有十句。初句
[010-0189c]
總。次八別。末句結。此即義當等覺。以等覺故。因位既
滿。更無所修。故但說等。更不趣求。斯則一生頓成因
果。行布亦足。非唯理觀。初後圓融。上明見聞親證竟。
第四爾時普賢菩薩下。聞佛勝德難思。前長行但顯
因圓。此偈方陳果用。非頌前文。然有二意。一對普賢。
意云。見我難思。尚是因位。今亦汝果尤更甚深。二對
善財。善財等佛。但是因圓。應顯果相。果海離言。故不
可說。今既理現佛對因之果。以顯善財究竟果相。故
偈長行。因果綺互。文中分三。初以偈標德。誡聽許說。
次爾時一切菩薩下長行。舉眾渴仰欲聞。後爾時普
賢菩薩下。廣陳德相。令眾求滿。於中分二。先長行重
誡許說分齊。此有二意。一我所說者。猶如一滴。其不
說者。猶如大海。二者可寄言說。猶如一滴。不可說者。
猶如大海。


後佛智廣大下。正顯偈辭。九十五偈。大
分為二。先九十三偈。別歎佛德。末後二偈。結德無盡。
勸信勿疑。


△前中。前八十偈法說。後十三偈喻明。然
通讚毗盧遮那十身圓滿二十一種殊勝功德。離世
間品但有其名。大部之中數處有義。諸攝論中廣釋
其相。今皆先依離世標名。後依無著。立功德稱。就文
分二。初一偈明總句。餘明別句。


[○@△]今初。即妙悟皆滿。
謂諸佛智。善普於一切有為無為所應覺境。淨妙圓
滿。正開覺故。文中佛智總相。廣大者體周。同空者同
喻。空有多義。下略有四。普遍一切眾生心者釋廣大
相。眾生心體。離念等空。與諸如來無二體故。即空遍
[010-0190a]
義。故出現云。譬如大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無
不得水。佛智亦爾。普入一切眾生心中。有修行者。無
不得證。了世妄想者。即覺有為。皆非有者。即是無為。
即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如空無㝵不㝵了故。其第四
句是能覺相。不起分別。離覺所覺。故稱妙覺。覺即是
悟。此句即顯如空無心及無依義。故上經云。佛智無
依處。如空無所依。


[○@△]餘九十二偈。別顯二十一德。為
十九段。後三合故。


第一一偈。明二行永絕。即於所知。一向無障㝵轉功
德。佛無㝵智。於一切事品類差別。無著無㝵。非如聲
聞極遠時處即有障㝵名一向無㝵。離所知障智德
滿故。文中前半法說。一念能知。顯知之妙。後半喻顯。
二有一偈。明達無相法。即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清
淨。能入功德。謂證入真如本無二相。亦令他證。即是
斷德無住涅槃。文中。前三句不住涅槃。第四句不住
生死。


三有三偈。明住於佛住即無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
謂住大悲及性空等。故能無功而成佛事。是故。文云。
或有見等。斯即恩德。


四或見清淨下十五偈。明得佛平等。即於法身中所
依意樂作事。無差別功德。謂如上佛事為共不共故。
次明此一切諸佛展轉和雜而同住故。是故。經文廣
列諸佛。皆互相遍。所以互遍者。諸佛三事無差別故。
云何為三。一所依智同。二益生意樂同。三報化作事
[010-0190b]
同。故令互遍。亦同攝論平等意趣。依此釋經。以為契
當。更依文理。證此諸佛皆遮那身。謂此文言。此三千
世界。阿閦在中。阿閦如來本在東方。今云在此。明不
異此。又無量壽月覺如來。皆遍十方豈容隔此。又皆
言或見。則知一佛隨見不同。若言此中別讚餘佛。直
言阿閦在此界中。何名讚德。正讚釋迦。便言何閦。文
豈為次。況華藏剎海皆遮那境。無量壽佛去十萬等。
並未出於剎種之中。一重之內。豈非本師隨名異化。
法華央堀。並說十方本師分身故知所說法藏本緣
十六王子。皆方便說。法華迹門說十六王子。壽量本
門並巳拂之。故以理推皆是遮那海印炳現。何緣不
說自所現佛。而說他耶。故知賢首阿閦佛等。皆本師
矣。斯為華嚴不共深意。慎勿輕爾。文中三。初八主伴
嚴土攝生同。次四微細含容轉法同。後三總顯多門。
結前生後。此之三段。皆是作事無差。皆為眾生。即是
意樂。並依佛智。即所依無差。若從多說。初是作事。次
是意樂。後是所依。此上一段。兼顯第十七隨其勝解
示現差別佛土功德。


五或見釋迦下三偈。明到無障處。即修一切障對治
功德。依無性攝論。前四是自利功德。此下皆利他功
德。利佗之中。先明化治。故次辨之。謂巳慣習定自在
性及一切智。對治煩惱及所知障。由此永斷一切習
氣所依趣處。文中。初半偈或見久成。則巳永斷一切
習氣。次半偈即顯利他。次一偈修能治道。後一偈。別
[010-0190c]
以十度。治於蔽障。既上云或見久成正覺。則定非始
成。始成久成皆隨物化。真佛不可言久始也。


六有三偈。明不可轉法。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謂教
證二道。不為外轉。故能伏外。文中前二。即教證二道。
後一即現所摧同類之身。


七或現兜率下十六偈。明所行無㝵。即生在世間。不
為世法所㝵功德。以心無高下。故世八風。無能為㝵。
文分為六。初三偈八相現世無㝵。王宮嬪御亦不㝵
故。二有一偈。自他無㝵。彌陀授記即能仁故。三有一
偈。滅成無㝵。四有三偈。天宮無㝵。五有六偈。隨順世
間巧化無㝵。六有二偈。總結無㝵之智能遍隨機。初
句智體無二㝵故。次句頓了。次二句所了法相。略示
四觀。一唯心觀。二因緣觀。三無常觀。四性空觀。四觀
連環。既了世法。唯心性空。何有高下而能㝵耶。後偈
略舉遍隨之妙。一多即入無㝵化故。


八如來安住下十八偈。明立不思議。即安立正法功
德。諸十二分教。名所安立。由深廣故。不可思議。文中。
初十四偈。釋所安立。後有四偈。顯不思議。前中三。初
三偈。總立諸法。二有二偈。示安立德。三有九偈。別立
四菩薩行。今初。前一偈半。立共二乘法。後一偈半。立
不共法。前半偈。能立德。謂四辯才。後一偈所立法。即
是性相無㝵之法。無我者人空。無相者法空。業性不
起是二空法。從緣生故。無性不起。亦無失者。不壞業
相。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中
[010-0191a]
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果報亦不失。是名佛
所說。言一切遠離者。亦泯空有。中道迹絕。故如虗空。
此寂滅相。不可言宣。下句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二有
二偈。示安立德。即佛三輪。前偈神通輪。後二語意。以
廣大音不動念故。言廣大者。遍周法界。是故目連不
究其邊。三有九偈。別立四菩薩行。即分為四。初一偈
波羅蜜行。次半偈菩提分法行。三半偈明神通行。四
七偈成就眾生行。於中分二。初一偈總顯一音隨類。
後六別明所聞不同。今初。前半所隨後半能隨。言一
音者。亦云圓音。廣如出現品。今當略釋。謂以一梵音。
遍一切處。能令聞者各聞不同。名為一音。於一梵音。
具足一切諸類之音。故名圓音。如善口天女。故上經
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又隨類一音。
隨說一法。遍一切處。亦隨根器。各聞大小。名為一音。
隨一類音。具說一切。故名圓音。故上經云。如來於一
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又一切即一。名為一音。一
即一切名為圓音。上經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
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詞海。一切隨類音。
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又種種類音。遍周法界。遍
同一切色非色法。故名一音。不失音韻種種法門。故
名圓音。此二相成。若遍而失韻。是圓非音。韻而不遍。
是音非圓。遍而不失。方曰圓音。亦曰一音隨其品順
皆令解者。品謂優劣。三乘五乘無量乘等。各異聞故。
順謂萬類。即龍神等隨類解故。二或有貪欲下六偈。
[010-0191b]
所聞不同。於中有三。初偈。聞對治門。次偈。聞學處門。
十學處者。即謂十善五重。十善攝一切善。是以舊經
名十戒行。瑜伽有七學處。非當今意。後四偈結皈諸
乘。謂佛說法。共不共等。不離乘故。於中二。先三偈。別
說三乘。五一結皈無量。一乘者唯一佛乘。無二亦無
三故。言上乘者。謂大小故。即半滿教。或三者聲聞緣
覺菩薩乘故。或四有二。一融前三為第四乘。二加不
共。異權三故。故第九地初云。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
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賢
首品云。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復難明有四
矣。或五亦二。一如人天為一。不出生死故。三開人天
為二。善勝劣故。合於一乘。同於大乘。權實雖異。究竟
同故。或無量者。一一法門。悉能運載一切眾生。至彼
岸故。二涅槃寂靜下四偈。明不思議。以。深廣故。依寂
滅體。建立大用。故名深廣。無心而說。尤更難思。八萬
法門。義如別義。


九圓滿下二偈。明普見三世。即授記功德。記三世事。
如現在故。今云順三世間。是三世中之世間耳。非但
能知。兼能示現。


十有五偈。明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即示現受用變化
身功德。故云隨其形相各不等同。於中二。初一偈示
受用身。餘四示變化身。萬類化故。


十一或持彼戒下五偈。明智恒明達一切諸法。即斷
一切疑功德。謂於諸境善決定故。能斷佗疑。文中示
[010-0191c]
於同事。為斷疑故。智慧方便。故能斷疑。斷獄輔佐。皆
斷世疑。


十二有六偈。明了一切行。即令入種種行功德。由所
化生性差別故。入種種行。令成大覺。初一偈成人行。
次三欲天行。次二色天無量等行。


十三有一偈。明除一切疑。即當來生妙智功德。謂聖
聲聞說言。此人無有少分功德善根。如來能知種子
所隨。是故文云無㝵智見。


十四有五偈。明無能測身。即如其勝解。示現功德。謂
隨物勝解。而為現身。如摩尼珠。心無分別故。令眾生
無能測知。文中三喻。初偈幻喻。總顯應緣。次二偈月
喻。寄對顯勝。喻合有四。一智月出現見無向背。二湛
然常身。示能延促。三由器益缺。所見有無。菩薩淨心。
偏言現影。四身智圓滿。暎奪二乘。此同出現身第六
相。後二偈。海印頓現喻。喻無心頓現。前偈喻。後偈合。
初句合海。佛德深廣。故如大海。亦德合寶。金光明云。
佛德無邊。如大海無限。妙寶積其中故。賢首品云。眾
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故。無垢令清淨。無
於心垢所知障故。無濁。顯無惑障。周量法界。故曰無
邊。非唯普現眾生之前。其所應生。全在心內。海印之
喻。廣如別說。


十五有三偈。明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即無量所依。調
伏有情。加行功德。謂如來智為無量。菩薩調伏眾生
所有加行之所依。故言等所求者。無不求故。即一切
[010-0192a]
智。文中。初偈即所求智。無㝵智日即是光明。以光明
者名智慧故。無去無來。合不動而遍。智體周遍。更何
去來。云除世闇者。合放千光。後二偈即調伏眾生所
有加行。依無分別故。不從身心。


十六如來清淨下二偈。明到佛無二究竟彼岸。即如
來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言平等者。即是無
二。言法身者。即是究竟。波羅蜜多。即是彼岸。謂於平
等法身之中滿諸度故。又果位諸度。無增減故。亦名
平等。文中。正顯法身。全同攝論法身五相。初句即白
法為相。以是極果圓滿自在。故云清淨。次二句。不思
議相。謂真如清淨自內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名
無倫匹。非諸尋思所行處故。超言語道。道即是尋伺。
言思斯絕。為不思議。次一句。無二為相。謂有無無二。
為其相故。由一切相無所有故。名為非有。空所顯相。
是實有故。名非無等。次一句。即轉依相。謂轉滅一切
諸雜染分。依他起性。似能所取。云無所依。轉得解脫。
於法身自在。無性所顯。圓成實性。為所依故。云無不
依。次句即常住相。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
應作事無竟期故。云無來去。則顯三身皆常住義。況
真法身。次同三喻。喻上五相。如空一喻。喻於無依及
常住相。如日一喻。喻白法相。故梵本中。名如白日。如
夢一喻。喻無二相。欲言其有。覺竟無實。欲言其無。夢
境歷然。故非有無。為無二相。其不思議。後偈顯之。末
句結勸。如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耶觀。
[010-0192b]


十七一偈。明具足如來平等解脫。即隨其勝解。示現
差別佛土功德。謂以佛解脫。隨眾生解。而於佛土。與
諸如來。互相間雜。故難為喻。謂如山等。必不依空。有
無等法。無能喻佛。此喻亦是成前段中不思議義。以
前第四廣顯作事兼顯佛土故。此略無佛土之相。當
次第故。略陳大意。


十八一偈。明證無中邊佛平等地。即三種佛身方處
無分限功德。謂非一非異非常無常中邊等相。文中。
先喻後合。如來合上大海摩尼。摩尼體上無有異色。
名為非色。即是法身。海珠非空。名非非色。即是報身。
隨異暎色。成多差別。故云隨應。即是應身。無所住者。
總結三身。又色即非色。故名非色。非色即色。故非非
色。雙非上二即是中道。斯迹亦絕。故無中邊。由此故
能融遍法界無有分限。與諸如來。不相雜亂。猶如冥
室百千燈明。


十九一偈。攝二功德。一同於真如及法性等。明盡於
法界。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功德。二等虗
空界。即無盡功德。謂如虗空經成壞劫性常無盡佛
寶功德。亦窮未來。無有盡期。此無盡德。合則唯一。開
則成二。謂等虗空界橫說無盡。窮未來際即豎說無
盡。名究竟功德。究竟無盡故。在總結中。


△第二二偈。結德無盡。於中二。先一偈。正結無盡德。
顯上諸德究竟無盡。十無盡界不可盡故。文舉五事。
反顯無盡。後偈勸信令欣。一念信樂。必獲佛德。一念
[010-0192c]
疑心。永失大利。損益相對。理數然矣。古師亦有將後
二偈為大部流通。非唯文局佛功德偈。況今此後。更
有新文。巳下第四十經


第五爾時普賢菩薩下。重示普因。此一卷經。前經數
譯皆所未有。古德判云。經來未盡。故無流通。斯言驗
矣。晉代譯主。先朝辨正。是二三藏。皆譯出偈云。是䟦
陀室利菩薩所造。虗言賢吉祥。而闕長行。良以西天
頻遭毀滅。致令大部或斷或連。今梵本昭彰文勢連
續。普賢賢首。名雖少異。同居佛會。經無惑矣。文中三。
第一結前所說。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結說欣慶。


△今
初。稱歎如來勝功德巳。指前廣偈。告諸巳下。結說不
盡。即是前文末後偈意。前云無人能盡說佛功德者。
猶謂通因。今明果人勝。而且多歷時長久。相續無間。
說尚不盡。況於凡小。以是究竟無盡法故。


△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正示普因即廣說能證
普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如來勝。功德故若不依此
普賢行修。設經多劫亦不成故。文分二別。先長行。後
偈頌。


[△@○]前中。文有三分。第一正顯普因分。第二顯經
勝德分第。三結勸受持分。


[○@△]初分有四。第一標示所應。第二徵列名數。第三牒
名別解。第四結益令知。


[○@、]今初此功德門。指上佛功
德。應修巳下。正示普因。希欲為願。造修為行寄圓說
十。


[○@、]第二何等為十下。徵列名數。然此即是常行禮
[010-0193a]
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
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德。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
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或但為七。合禮讚故。或但有
六。略供養故。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但總別異故。如
十住毗婆沙第五迴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
故。或但為三。故智論云。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
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
戒經。但有二事。謂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略。今文具十。
以表無盡。六七二事。俱是勸請。八九二事。迴向開出。
餘至文顯。


[○@、]第三善財白言下。牒名解釋。於中二。先
總徵。後普賢菩薩下別釋。即為十段。段各有三一牒
名。二釋相。三總結無盡。


且初第一禮敬諸佛。文三段者。第一牒名。由心恭敬。
運於身口。而遍禮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勒那三藏。
說七種禮。今加為十。謂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
二唱和禮。高聲諠雜。辭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
五輪著地。捧足殷重。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
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如影。普遍禮不可禮。
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實相禮。
若內若外。同一實相。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
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十無盡禮。入帝網境。
若佛若禮重重無盡。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實通後八。
對文可知。二所有無盡法界下釋相。於中三。初所禮
境。謂橫豎普周。盡帝網境。二我以普賢下。明能禮因。
[010-0193b]
略有二因。一以普賢願力。此即法力。不依行願不能
遍故。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謂印持諸佛。遍於時處。
如對目前。三悉以下。辨能禮相。於中二。先總明。謂三
業皆遍常無間故。後一一佛所下別顯。謂一佛之前。
頓現多佛身。一身之禮。等剎塵數。是周遍相。三虗空
界盡下。總結無盡。於中二。先顯無盡。後彰無間。前中。
准十地經。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證虗空眾生。於眾
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邊。一一眾生有多
業惑。彌顯無盡。文中二。先別明虗空。後總例餘三。今
初。先反顯。後以虗空界不可盡故下。順釋。後如是乃
至眾生界下。總例餘三。二念念相續下。彰無間斷。疲
謂疲倦。厭謂厭足。下之九門無盡例此。


第二復次稱讚如來。初標可知。二所有下釋相。於中
三。初所讚境。次我當悉以下。辨能讚因。後各以出過
下。辨能讚相。三如是虗空界盡下。結其無盡。文少略
前。若具說者。皆如初段。


第三復次廣說修供養。初標名。二所有盡法界下釋
相。於中二。先正明供行。後校量顯勝。前中四。一所供
境。二我以普賢下。能供因。三悉以下列所供具。四以
如是等下。正明供養。二善男子諸供養中下。校重顯
勝。文中二。先正校量。後徵釋所以。今初。先舉所校量。
後正校量。前中先總。後所謂下別。別明七行皆法供
養。後善男子下。正明校量。准今經文。以前本行供養。
校量法供養。然法供養。勝財供養。諸經論中。無不此
[010-0193c]
說。文殊章中。巳廣解釋法供養勝。但今文意。將前本
行觀想供養。為財供養。校量於法。則抑其本行。何者
如淨名等。先明法供養。後以財供養。校量顯勝。理則
照然。今先明本行。後以法供。抑前供養。本說劣行。為
何所益。下偈之中更無校量。但舉本行為勝供養。明
知校量欲顯本行供養為勝故。梵本云。復次善男子
彼彼一切最勝供養。及法供養。修行供養。乃至不離
菩提心供養。一念中。以彼彼供養如來。巳得最勝善
根。增長積集過去供養善根。百分不及一等。此中意
云。上來觀行名最勝供養及法供養。此上二類。一念
善根。是所校量。過去供養為能校量。以未修普賢行
願供養。不及今修普賢觀行供故。又法供養。通十法
行修行。最勝修行。通於萬行。依觀供養。正是修行。故
法華中。喜見燒身名法供養。淨名。教於善德行施。無
前無後一時等施。名法供養。是則財施若能稱法皆
法供養。況於深觀。非法供養。智者應思。言迦羅者。此
云賢折。人身一毛。以為百分。言優婆尼沙陀者。此云
近少。亦云近對。謂少分相近。比對之分。後何以故下
徵釋。徵意云。何以過去財供。不及今供。釋意云。佛尊
重法。行法供養故。校量不及。前文殊章。巳有此意。三
此廣大最勝供養下。總結無盡。此最勝供養。即前觀
行。若此最勝。不及法者。何以無盡。


第四復次懺除業障。初標名者。懺者梵音具云懺摩。
此云悔過。若別說者。懺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
[010-0194a]
除惡業障。成淨戒善。是故。文中。偏名懺業。實則三障
四障無不皆懺。二菩薩自念下釋相。然懺有二種。若
犯遮罪。先當依教作法悔之。若犯性罪。復須起行。起
行二種。一事。二理。事如方等佛名經等。通於萬行。理
如淨名。觀罪性空。不在內外等。普賢觀經及隨好品。
具二種懺。觀經中。明晝夜精勤禮十方佛。即是事懺。
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斯
則理懺。隨好品中。等眾生界善身語意悔除諸障。即
是事懺。觀諸業性。非十方來。止住於心。從顛例生。無
有住處等。即是理懺。事懺除末。理懺拔根。若具足懺。
應須善達逆順十心。謂先識十種順生死心。以為所
治。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二內具煩惱。外過惡緣。我
心增盛。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縱恣三
業。無惡不為。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六惡心相續。晝
夜不斷。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虜扈抵突。不畏惡
道。九無慚無愧。不具凡聖。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從
無始來。若自及他。無不皆爾。次起十種逆生死心。從
後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尅責。三怖畏惡道。四不
覆瑕玼。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德過。八守
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若具此者。無罪不
滅。隨好品中具有能治。今文之中含有不具。文分為
二。先舉所懺。後辨懺相。今初。由貪瞋癡者。是惡業因。
發身口意。是造業具。三業十支。皆由三毒作諸惡業
者。即是業體。有二三種。一善惡不動。今唯取惡。二現生
[010-0194b]
後。今通此三。三三合九種。從三煩惱起。即其義也。無
量巳下。辨其廣多。以無形故。不見相貌。有則溢空。此
則通說順流十心。後我今悉以下。正辨懺相。清淨三
業者。明懺業具。昔因三業。無惡不為。今此三業。一時
齊懺。謂處恭䠒。口陳辭句。遍於法界下明所對境。
遍法界者。略有二意。一昔所造罪心事徧布。故今懺
悔亦須周遍。二稱法性故。何罪不除。諸佛菩薩下正
辨所對。即念十方佛。翻昔惡友。誠心懺悔者。簡不至
心。緩縱情慮罪不滅故。懺悔即含自愧尅責怖畏惡
道不覆瑕玼。後不復造者。即斷相續心。安住淨戒。一
切功德者。即修功補過。匪移山岳。豈填溝壑。總此懺
者。以明識因果善惡影響故。亦即守護正法。三如是
下。總結無盡。


第五復次明隨喜行。初標名者。由昔不喜他善。故今
隨喜為慶悅彼。除嫉妬障。起平等善。然餘處隨喜在
勸請後。謂先滌身器。次欣法雨。後攝他同巳。迴向三
處。故為此次。今明隨喜是懺中別義。事勢相違。故先
明之。平等平等曠大方堪聞法。二所有盡法界下釋
相。謂隨喜四類。以攝諸善。一喜如來善。二及彼十方
下。喜六趣四生善。三十方三世下。喜二乘善。四一切
菩薩下。喜菩薩善。佛為最勝。所以先明。餘之三類。從
劣向勝。大品經中隨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為百
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故結無
盡。等虗空界。法華隨喜展轉至於第五十人。尚難校
[010-0194c]
量。何況最初。此隨喜如來權實功德故。佛為最勝。三
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六復次明請轉法輪行。初標名者。即是勸請。除謗
法障。起慈善根。聲聞自度。但懺而巳。菩薩愍眾。故須
勸請。請佛普雨。自必霑洽。二所有下釋相。中二。先舉
所請境。後而我下。正明請法。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七復次請佛住世行。初標名者。即是勸請別義。二
所有下。釋相中。標從勝說。但請如來。釋從通意。三乘
皆請。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八復次常隨佛學。此下三段。皆是迴向。前二即迴
向中別義。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標迴向。欲収此二
屬迴向故。若別說者。即是所修二利行體。亦是別說
所迴善根。今此標名。義同等一切佛迴向。亦自利行。
二如此娑婆下釋相。於中二。一學本師。二例一切。前
中亦二。先明所學。後辨能學。前中又二。先明因行。後
乃至下。辨果行用。後如是一切下。辨能學。二如今世
尊下。例一切佛。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九復次恒順眾生。初標名。謂隨順眾生種類根性。
饒益成就。即利他行。二謂盡法界下釋相。於中二。一
正明。二徵釋。前中亦二。先所順眾生。四生九類。義見
普救夜神。後如是等類我皆於彼下。正明隨順。二何
以故下徵釋。文分為二。一令佛喜故。二增大悲故。今
初。先徵。意云。但佛應順何要順生。釋意云。若順眾生。
則為順佛。若不順生。佛不歡喜。二何以故下徵。增大
[010-0195a]
悲故。於中二。先徵。後釋。今初。徵意云。生佛懸隔。何以
順生諸佛歡喜。後釋意云。佛以大悲。而為體性。若不
順生。不合佛體。文中三。初法說。二喻明。三法合。今初。
大悲為體者。標示同體大悲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
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
涅槃。皆同一性。以了眾生皆無性故。大悲相續。救護
一切。二譬如曠野下喻明。生死懸絕。逈無所依。名為
曠野。不生善法。喻以砂磧。佛菩提法如大樹王。智慧
禪定猶如枝葉。菩薩依學。況之以華。諸佛證此。目之
為果。一切眾生以為其根。以大慈悲而為其水。水滋
樹根。華果繁茂。悲念萬類。成佛果因。合文備矣。次生
死曠野下合。於中四。一正合。略不合枝葉。二何以下
重徵釋。三是故下結成。四善男子汝於下。結示令知。
三菩薩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十復次明迴向行。初標名。迴謂迴轉。向謂趣向。迴
巳修善。向於三處。謂實際菩提及與眾生。除狹劣障。
生廣大善。二從初禮拜下釋相。於中二。先明所迴善
根。即前九門。後皆悉下。正明迴向。此中。正明迴向眾
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盡於法界。義同實際。所以要
此三者。凡是菩薩。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離眾生
及菩提相。又此三者。其必相資。一即具三。方成其一。
謂為證實際。須向眾生。以化眾生。成其自利。斷障證
真故。亦向菩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斷於二障。方窮
實故。餘二准思。更以類取。略有十意。謂依三法故。滅
[010-0195b]
三道故。淨三聚故。顯三佛性。成三寶。會三身。具三德。
得三菩提。證三涅槃。安住三種祕密藏故。言三法者。
即體相用。亦三般若。謂向實際。依於體法。向菩提者。
依於相法。向眾生者。依於用法。餘九三法次第准知。
文中二。先願離苦成善乃至涅槃。後若諸眾生下。發
心代苦。苦由業生。何能代之。略有七意。一起悲意樂。
自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諸苦行。後能與物為增上
緣。即名代苦。三留惑潤生。受有苦身。為物說法。令不
造惡。因亡果喪。即名為代。四若見眾生造無間業。當
受大苦。無異方便。要須斷命。自墮地獄。令彼脫苦。即
名為代。五由初發心。常處惡趣。乃至飢世。身為大魚。
即名為代。六大願與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大願。潛
至即真之苦。七法界為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
菩薩。上七義中。初唯意樂。次二為緣。次二實代。後二
理觀。然約有緣方能代耳。三菩薩如是所修下。總結
無盡。


[○@、]第四善男子是為下。結益令知。


[○@△]大文第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顯經勝德分。於
中分二。一校量聞德。二或復有人以深信心下。顯餘
行德。於中亦二。一總明法行。略說功德。後唯明一行。
廣說功德。今初。言法行者。總有十種。一書寫。二供養。
三轉施。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示。八諷誦。九思
惟。十修習。今但有四。謂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兼
前聽聞。唯舉五行。乃至二字。義攝所餘。言略說功德
[010-0195c]
者。唯說離惡亦即現報。二是故若人誦此願下。偏舉
一行。廣顯眾德。舉一例餘。於中分二。先一句舉一行。
後行於世間下。辨德。具多勝德。不出五果。文分為三。
第一通明五果。第二別明淨土果。第三究竟成佛果。
前中分五。一明增上果。有增上用故。二此善男子善
得人身下。等流果。亦滿普賢功德行故。三若生人天
下。異熟果。乘因感果故。四悉能破壞下。士用果。有菩
薩用故。五悉能解脫下。離繫果。八支聖道滅煩惱故。
二又復是人臨命終時下。別明淨土果。於中二。先顯
法功能。後別明勝果。今初。謂報盡捨命。一切不墮。唯
此願王。引生淨土。同無常經。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佗
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粮食。後到巳即見下。別明勝
果。於中亦二。先正化生。亦異熟果。乘此善因。淨土生
故。後得授記巳下。利生大用。亦士用果。三不久當坐
下。究竟成佛果。亦離繫果。究竟離故。然前段中。初一
現果。今此成佛。即後報果。中間諸果。皆是生報。唯一
論行。五果具足。三報昭彰。終至菩提。于何不習。


[○@△]大文第三。善男子彼諸眾生下。結勸受持分。於中
三。初結前勝德。上猶略歎。今說無盡。次是故汝等下。
正明勸持。通十法行。後是諸人等下。重舉勝德。慇懃
顯德。意在勸持。然此一卷。文少義豐。寔修行之玄樞。
乃華嚴之幽鍵。功高德遠。何不修持。西天道流。未有
不習也。


[△@○]第二爾時普賢下。偈頌總有六十二偈。亦分三段。
[010-0196a]
第一五十二偈。頌前正示普因。第二七偈。頌顯經勝
德。第三三偈。頌結勸受持。


[○@、]初中有二。先別頌十門。後一偈總頌無盡。前中文
但有八。後三合故。初有二偈。頌禮敬諸佛。於中。初二
句頌所禮。次一句能禮。次句明周遍。次句辨遍因。後
三句。別顯禮相。謂一一佛所。各有多身。一一巳身。能
起多禮。故晉經云。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二有二
偈。頌稱讚諸佛。三有三偈。頌供養如來。此中唯說本
行供養。不頌校量法供養勝。豈得唯舉劣供養耶。明
知長行校量本行。四有一偈。頌懺悔惡業。五有一偈。
頌隨喜功德。六有一偈。頌請轉法輪。七有一偈。頌請
佛住世。八所有禮讚供養福下四十偈。合頌後三。以
後三行皆迴向故。八九但是迴向別義。八隨佛學。是
向菩提。通於二例。九順眾生。是向眾生。一向利他。故
此三門不相捨離。文中二。先三十六偈。合頌三門。後
四偈願生淨土。


[△@●]前中三。初一偈總標迴向。二三十
四偈。別頌三門。三有一偈。結皈迴向。彌顯三門皆迴
向也。


[△@⊙]今初。以該八九。故不依前。次三句。牒前所迴
善根。八九二門屬迴向故。但牒前七。第四一句。正明
迴向。略舉二處。實際離相。遍該於二。在無盡中。


[△@⊙]二三十四偈。別頌三門。即分為三。雖同迴向。長行
既開。故略標別義。初二偈。頌隨如來學。二有二偈。頌
恒順眾生。以順眾生即順諸佛故。先舉諸佛。又佛坐
樹下為化生故。故晉譯云。如來坐道場。菩薩眾充滿。
[010-0196b]
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惱。明知相連。三我為菩提修
行時下三十偈。頌前迴向。前略。今廣。此下大願。亦是
伽陀。然迴向與願。大同小異。異謂迴向要有所迴。發
願無善亦可要誓。言大同者。十迴向位大願為體。總
願別願皆迴向故。今此即是迴向大願。文有十願。全
同初地。但次不同。彼中次者。一供養願。二受持願。三
轉法輪。四修行二利。五成熟眾生。六承事。七淨土。八
不離。九利益。十成正覺。今次如經。文分為二。初二十
二偈。別發大願。後有八偈。總結大願。


[△@、]前中十願。即
為十別。


第一二偈。明受持願。亦名護法願。故十地經云。願受
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
持一切諸佛法。今文初句攝菩提。次句持佛法。次二
句護佛教。修行戒行。為護行故。破穿之義。巳見上文
妙住章中。後偈願受一切佛法輪。即是如來以一切
音而說諸法。今能遍受故。上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
聞者皆是如來音。


二有二偈。修行二利願。於中。一切妙行皆成就者。此
是總句。謂廣大無量世出世間種種行故。亦行方便。
餘句為別。初句行體。即十波羅蜜。除蔽清淨。第三句
是行業。以十度行。淨十種蔽。助真如觀。淨十障故。𠝶
後偈行相。於諸惑業。得解脫者。即出世間行。及魔境
界世間道中。得解脫者。即世間行。猶如蓮華及日月
喻。雙喻二行。處於世界。猶如虗空。亦如蓮華不著水
[010-0196c]
故。身心清淨。超彼岸故。上之七句。皆是能增長行。第
二句是所增長心。由依此義。此行亦名心增長行。故
十地云。令其受行心得增長。


三悉除一切惡道苦下。有二偈。成熟眾生行願。第五
句總。餘句為別。初句離苦。因果皆離。次句得樂乃至
涅槃。第三竪長。第四橫遍。後三句總結長時所成因
果。即十地經。令安住一切智智道。


四有二偈。明不離願。謂願於一切眾生恒不離佛及
諸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初
句為總。同志一乘故。餘句為別。於中。先三句自分行
同意業。同者平等一緣故。身業同者。同得如意神通
故。語業同者。同說一味法故。上即三輪同。一切行願
同者。若福若智。萬行皆同。後一偈勝進同。以更成益
復顯示故。


五願常面見下二偈。供養願。願供勝田故。第三句為
總。興廣大供故。大有六種。一心大。無疲厭故。二供具
大。財法正行皆具足故。財供攝在總句。法正行。即第
五六句。三福田大。即初二句。四攝功德大。即第七句
中。究竟普賢道。是勝功德故。五因大。即第七句中清
淨二字。如空清淨。為無常果及常因故。六時大。即第
八句。


六有二偈。明利益願。願於一切時。恒作利益眾生事
業。無空過故。亦名三業不空願。前偈修福智等。為不
空因。獲無盡藏。是不空果。謂蹔見身。則必定佛法。蹔
[010-0197a]
聞音聲。則得實智慧。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
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名功德藏。後偈利益時處。
謂遍於時處。求能益法。利眾生故。故地經云。乘不退
輪。修菩薩行。今見諸佛演菩薩行。即乘教輪修菩薩
行。


七普盡十方下。有三偈。明轉法輪願亦名攝法上首。
謂佛轉法輪。願皆攝取而轉受故。文中。初偈轉法輪
處。苦據有修行言。合屬前段。為修行處。前巳有處。此
中晉譯及興善本。皆無修行。故屬此段。次一偈能轉
圓音。次二句轉法輪時。第十一句所轉法輪。末後一
句。即能攝方便。


八有二偈。明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
行諸眾生故。略無淨土之言。以影在後段故。而具淨
土七種淨義。初偈即同體淨。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
相即入。今文雖辨念劫圓融。意取持中圓融之剎。二
有半偈。明自在淨。如摩尼珠。美惡斯現。自在圓通。是
故。文云於一念見。舉其佛者。顯是佛土。三亦常入佛
境界中者。即是因淨。因有二種。一者生因。謂六度等。
如淨名說。二者依因。此復有二。一鏡智淨穢。為土所
依。二後智通慧。為土所依。此二皆是諸佛境界。又境
界者即是相淨。謂七珍等。第八一句。攝於三淨。謂四
以如幻二字即是果淨。果亦有二。一所生果。即是相
淨。略在境界。廣則影在後承事中。二示現果。臨機示
現。故云如幻。五解脫威力。即受用淨。謂受用淨土。離
[010-0197b]
過成德。如用香飯得三昧等。今解脫煩惱。即是離過。
道力之能。即是成德。故地經云。成就清淨道。六梵本
此句。無及成字。有眷屬字。即是住處眾生淨。人寶為
嚴故。七者相淨。巳如前說。


九於一毛端下有二偈。明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
諸佛。恒時敬事。聽受法故。第八句為總。餘皆是別。初
之一偈。即承事處。初二句通是真實義相。互相涉入。
如帝網故。就中。三世莊嚴剎。即一切相淨土體相。有
差別故。第三句即無量相。謂前二相遍十方故。其第
四句。辨能知見故。地經云。智皆明了。現前知見。明唯
智知。非識境故。故梵本云。我甚深入莊嚴剎。深入有
二。一智深入。二身深入。入彼莊嚴剎中。承事如來。非
嚴淨彼。若去而字下加剎字。理無違矣。第五一句所
承事佛所有佛故。六七二句。即承事時。八相時故。地
經之中。但列土相。殊闕此經。


十有三偈成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時皆得無上
菩提。恒作佛事故。文有十二力。前九明業用。後三結
因成果。前中九句。有其七業。前之六句。力字居中。一
初句即自在業。以神通力普周遍故。二一句示正覺
業。不離一毛端處。而於一切處八相成道。故名普門。
合云以大乘力遍普門。謂大乘稱理。互相即入。而普
遍故。三次三句。即說實諦業。謂說實諦。令物悟故。文
中通舉說德及益。謂一以智行力內滿功德。二以大
慈力。普覆而說故。梵本云。以智行力功德滿。以大慈
[010-0197c]
力覆一切。後句以福德力遍清淨。即是自他離障。亦
說之益。四次第六句即證教化業。說自所證。以化物
故。謂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故無所依。梵本云。以智慧
力無所依。五一句種種說法業。具足定慧方便等故。
六一句不斷佛種業。積集菩提。佛種豈斷。七一句法
輪復住業。依大智慧。能淨一切諸善根故。後三句結
因成果。由內伏煩惱外降諸魔。普賢行圓。故成菩提。
亦可後三復為三業。以成圓十八。摧滅煩惱業。九降
伏魔怨業。十普圓勝圓業。上巳別說。十願竟。


[△@、]第二有八偈。總結大願。於中二。先有三偈。總結十
願。後有五偈。結歸二聖。今初。前之八海結前九願。後
之一偈。結正覺願。前中謂一淨土願。二成熟眾生願。
三轉法輪願。四受持願。五修行二利願。六利益願。由
願圓故。七有二願。親近二字即承事願。供養二字即
供養願。諸佛海言通上二願。八即不離願。不離同志。
故長時無倦。後偈結正覺者。以三世因圓正覺果滿
故。二一切如來下五偈。結歸二聖。及攝所餘。歸二聖
者。謂普賢文殊。彰行所屬。亦即釋成普賢行願。名法
門主故。言攝所餘者。謂餘不說一切大願。是故文云
一切願海。即同地經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大
願。文中二。初二偈。偏同普賢。後三偈。雙齊二聖。今初。
所以同者。普賢行故。稱法界故。言長子者。最尊勝故。
出現亦云。誰是如來法長子故。若表法者。即表法界。
先萬物生。無過此故。如有偈言。普賢真身遍法界。能
[010-0198a]
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虗空。
既無有始。則是長義。不捨因行。故為佛子。但云同等。
非但無量阿僧祇願。如法界量無盡行願皆悉願同。
後三偈。雙同二聖者。文殊表解。解發願故。普賢表行。
依解起行故。故願與行。分屬二聖。理實皆通。又表理
智。一相契合。行願相扶。所以雙同。


[△@⊙]第三一偈。結皈迴向者。上來諸願。皆屬迴向。彌顯
三段。皆屬迴向。


[△@●]第二願我臨欲下四偈。願生淨土。全同長行。顯經
勝德轉生之益。此令起願。彼約說益。為意不同。然准
興善三藏所譯。從文殊師利勇猛智下。兼此四偈。並
在顯經勝德之末。末後二偈之前。即頌長行。則此下
十二偈。並頌顯經勝德。應分為四。初五偈頌生淨土。
次二偈頌校量聞經功德。次四偈頌通顯五果。後一
偈頌究竟果。即應改於願我二字。為是人字。則無惑
矣。今且依文。文則可知。不生華藏而生極樂。略有四
意。一有緣故。二欲使眾生歸憑情一故。三不離華藏
故。四即本師故。


[○@、]第二一偈。總頌十門。總結無盡。亦別屬十願十無
盡句。第二十方所有下七偈。頌顯經勝德。文亦分二。
先有二偈。頌前校量聞益。後五偈頌通顯諸行益。長
行有三。一通明五果。二別明淨土果。三究竟菩提果。
其生淨土。在前願中。但頌初後。即分為二。前四偈。頌
通顯五果。後一偈。頌究竟果。今初。文具五果。初偈增
[010-0198b]
上果。次偈等流果。次偈離繫果。次半偈異熟果。後半
偈士用果。後一偈。頌究竟果。可知。


[○@、]第三三偈。頌結勸受持。初半偈結前諸行。次一偈
半。重顯勝益。後一偈結成迴向普及眾生。


△第三爾時普賢菩薩下。結說讚善。乃是義生。此會
入定。未有佛說。古德共立佛令頓證。


◎大文第三。爾時世尊下。流通分。於中二。先指所說
法。後時眾受持。今初。向普賢說巳是義結。今云佛說。
亦是義生。意欲總該。亦有二意。一此之一會。佛為會
主。雖諸善友。以總該別。亦屬佛說。二遍該九會。以皆
不起菩提樹王。遍一切處。一時頓說。向見普賢。在菩
提場。攝末皈本。以本該末。並為佛說。


二文殊師利
菩薩下。時眾受持。於中亦二。先列能持眾。後總顯受
持。前中三。一列菩薩。次列聲聞。後列雜類。今初。文有
四類。前之二類。多在此會。第三普賢。義通常隨。則遍
該九會。第四種種世界普來集會。迹通二義。一是前
來遠集新眾。二通九會。集有遠近。而梵本無文。二大
智舍利弗下。列聲聞眾。唯局此會。三並諸人天下。列
雜類眾。二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彰其信受。
通前諸眾。然此流通。偏通第九。若通九會。於理無違。
何必將斯。要該九會。又准前例。說法之後。尚闕現端
及證成等。但案梵文。足有終始。


「 我佛昔於大劫海
 修行苦行為眾生
 證此難思解脫門
 何幸得聞能讚演
[010-0198c]
 願此勝因皆上薦
 寶祚長安帝道昌
 四恩百辟及含生
 同證玄門齊智海」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十



此疏十卷之內始五卷不慮自栂尾奉感得之為
具一部末五卷借諸人之筆功奉終全部為如意
輪院常住所安置也今年御堂新造之刻並造佛
之務勵書寫之志冀佛教傳持而學林枝茂佛閣
不朽而香華不怠爰光經苟依所望難點止書外
題雖恐惡翰只仰結緣而巳。


應永年九月十六日
金剛佛子澄賢夏藹十生年十六


一本奧記云。


右正元華嚴疏二十卷大藏闕亡有年所矣紹
興巳巳圓證大師義和得之於梁公
御藥鼎來吳江例囊并勸緣鏤板纔辨十二卷
先公知府良中因過師談華嚴得疏讀之不能
去手欣然囑師足其八卷又得綱要且欲手書
未幾傾背俱不及成溥等痛心泣血追述先志
亟命刊印式遇
外除飯僧徧施闡揚佛旨普益後人福利所皈
畢助超往。
紹興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孤哀子
溥𤀹溉濯泣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