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246 性善惡論-明-傳燈 (master)



No. 970-A


性善惡論序


性惡。外典所諱也。而台宗。揭真性之所具。而神用之
專用。是為家珍。苟非習於其教者。雖老宿沙門。聞而
掩耳走矣。余讀
有門大師性善惡論。而歎四依菩薩。慈悲良深重焉。
何則。我輩眾生與三毒如惡叉聚。歷生浩劫住修惡
中。反而之善艱謬良多。制伏強。則醉靜慮之酒。厭離
極。則墮無為之穽。所謂謬也。懸觀清淨。初心絕分。歷
別修證。積劫難成。所謂艱也。揆厥所由。良以惡異善
故。不有性具法門。雙融善惡。何由知十界之同如。悟
眾生之即佛。一切現成。至圓至頓豈有過此者乎。故
談佛性者。不難言善而難言具也。故曰台衡二師慈
悲深重也。武津性染。翻起信惟淨之旨。智者理毒。闡
維摩二即之談。雖復以具立宗。而意主於觀惡融通。
任運攝善。妙宗建立。揭惡緣了。謂勝他宗。此秘始顯。
海寶之如意。眾願之德瓶。山外諸師不得與焉。故談
台宗者。不難言具而難言惡也。故曰四明以來諸師
慈悲深重也。西來一宗。指屎尿為法身。示薦取於聲
色。印合山家。寧盡鳥唧。然言前句外專待上根。至如
天臺一家文字總持。如雨普潤。婆心婆舌。若惟恐其
說之不詳。與其解之不晰。大師此論更旁引曲證。原
[001-0374b]
始要終。設之以辨。贅之以說。示之以事。繫之以圖。雖
以余轂之不敏向於君子。皆能蛣𧏙究竟之旨。茫若
望洋。卒業此憬然有入焉。故談性惡者。不難於言惡。
而難於言之。言之必使人洞胸澈髓。如開戶見其家
藏而後巳也。故曰師之慈悲深重也。論成。而冠儒者。
頗用非孟以相徵詰。余曰。唯唯否否。三教聖賢。言性
皆同。而異孟甞言備物矣。備善而遺惡。詎可言皆。修
多羅處處。稱本來成佛。佛弟子何必不言性善。顧世
教嚴於防惡。出世間教妙於融善。適時逗機。各有攸
當也。即儒者言性。寧渠皆善相近。不移不隱。然一性
具耶。宣尼言具。騶孟言善。然騶孟言善。姚江又言無
善無惡。而聖學愈明。如來言善。台衡言具。然台衡言
具。四明諸祖以及大師。又具言善惡而佛心彌暢。姚
江一派。儒宗至今研味不休。師論既出。後五百歲中。
稱見性津梁者。非此其誰也。三教聖賢。皆貴有賢子
孫哉。貴有賢子孫哉。


天台門弟子香光居士王立轂合十書於圓伊室
[001-0374c]

No. 970-B


性善惡論序


談偏空者。治世之道乖。宗緣起者。涅槃之路隔。由是
所知沙聚。見愛河深。落見愛則洄澓生死之波。障所
知則汩沒無為之穽。庸詎知淤泥卑濕。常生瑞世之
分陀。終嘅夫陸地高原。未產應時之優鉢。此妙有法

釋迦如來所以捉塵三復而談。諸大菩薩。所以擊節
再賡而和也。何則。蓋一言其有。則萬行因得以芬披。
而至人之化導行。一言其妙。則真如以之而廖廓。而
凡夫之生死絕。方有而妙。則妙不自妙。方妙而有。則
有不自有。有不自有。則窮年行度。一道清淨以忘緣。
妙不自妙。則終日袪情。萬法森羅而建立。夫如是則
妙有。恒即而不即。恒離而不離。吾何獨妙其妙。而獨
有其有哉。此諸佛菩薩大人作略。固不可得而思議
也。第有非緣有。微性具。無以建其宗。具非偏具。微十
界。無以盡其旨。修性繇是以分。善惡因之以辨。是故
假託賓主。以性善惡而立論焉。然以道該儒釋。理別
偏圓。各有攸歸。曷容槩與。世出世間之旨。不得不霄
壤以分庭。大小頓漸之宗。不得不雲泥而立壺。兼之
脩性駢舉。法喻重伸。援事援人。證經證論。言將六萬。
矢筆以記。而安得乎絕妙好辭。門列八科。率意而宣。
聊契乎妙覺明性。下筆於
[001-0375a]
皇明天啟建元之初年季夏中澣。書成于仲秋之哉
 生明。閣筆故序。

天台山幽溪沙門無盡傳燈和南撰于楞嚴壇東方之不瞬堂


| |往生居士弟子聞龍正願 | |
| |蘭陵夢澤居士張 師繹 | |
| |楚蘄滄孺居士弟子袁世振 | |
| |香光居士弟子王 立轂 | |
| |心城居士弟子劉 錫玄 |同校正 |
| |達月居士弟子管瓏正見 | |
| |僧摩居士弟子馬騰正眼 | |
| |圓觀居士弟子余曰新正脩 | |
| |元歎居士弟子徐波受權 | |No. 970
性善惡論卷第一
天台山幽谿沙門傳燈著


夫性者理也。性之為理。本非善惡。古今之立論。以善
惡言者。無乃寄修以談性。借事以名理。猶緣響以求
聲。緣影以求形。性之為理。豈善惡之足言哉。客有冠
[001-0375b]
儒冠以心佛心者。過余幽谿。以問之曰。聞師台教。每
以性惡法門。為一大旨歸。有之乎。余對曰。有之。客曰。
夫善善惡惡。人之常情。三教聖人建言立論。尊賢疾
不肖。不啻如好好色。常恐其不及。如惡惡臭。常恐其
有餘。今台宗學者。故以是而立論。囿物為善。訓人之
道安在哉。余對曰。至理驚人。至言恐聽。苟以人間區
區之訓。以疑出世間深玄之理。惑耳驚心。又何足恠。
矧此宗立論。但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
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何甞定言惡而不言善。
蓋台宗之言性也。則善惡具。言修也。而後善惡分。乃
以本具佛界為性善。本具九界為性惡。修成佛界為
修善。修成九界為修惡。他宗既但知性具善。而不知
性具惡。則佛界有所取。九界有所舍。不得契合淨名
經。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平等不二之旨。故立圓
理以破偏宗。且欲援九界修惡之人。不須轉側。以達
性惡。性惡融通。無法不趣。任運攝得佛界性善。以為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妙門。正囿物為善。訓人之大道。
從事斯教者。所以立言而無畏也。客又問曰。夫性善
之言。本出於孟子。性惡之言。本出於荀子。善惡混之
言。本出於楊子。今台宗之言性具。而曰其於性也則
善惡具。其言修也則善惡分。豈非兼三家而有之。以
為超勝之說乎。余對曰。三子之說。各言性之一偏。固
為聖門之不取。然皆即才情以言。性非即性以言性
也。況是即人道才情之間以言之。非吾教本具十法
[001-0375c]
界之為性善性惡也。恐君於吾道。猶有所未深。試為
約世教而略言之。然後約本教詳言之。委曲言之。廣
引證以發明之。庶幾知性具法門。深有功於圓教。大
有益於圓修。如食乳糜。餘無所須。如得摩尼。不事他
求也。


客曰。世教何如。余曰。觀夫孔聖之著書。而罕言性。故
門人之稱其師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性與天
道。不可得而聞也。然亦少甞言之曰。性相近也。習相
遠也。而未甞以善惡斷。至於其孫子思之立論。然後
而微言之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又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夫子思之謂中。非天命之謂性乎。和非率性之謂道
乎。至於論率性之道。但曰。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
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
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故夫聖人之
道。造端乎夫婦之所能知。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知。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
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知。是以學者
不知其所窮。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於
惻隱。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於羞惡。性善之義。隱
而發之者如此。亦未甞以善惡斷也。後世之為善惡
紛紛之論者。實始於孟子。而孟子之言人之性善。皆
出於其師子思之書。子思之書皆孔聖微言。篤論。孟
子得之而不善用。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為言之
[001-0376a]
名。舉天下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論。昭昭乎自以為
的於天下。使天下之過者。莫不欲援弓而射之。故孟
子之既言性善也。而荀子好為異論。不得不言人性
惡。謂桀紂性也。堯舜偽也。又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軻
也。意其為人必剛愎不遜。自許太過。故喜為異說而
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荀卿既言性惡矣。而楊雄又
兼二者而有之。曰。人之性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
修其惡則為惡人。夫論性至於善惡混。固巳近之矣。
若曰人皆可以為堯舜。非修其善而為善人乎。獨不
可曰人皆可以為桀紂。非修其惡而為惡人乎。論者
謂。楊子不知。夫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
有也。且夫言性者。安以其為善惡哉。夫楊子既以為
善惡混矣。而韓愈者。又取夫三子之說。而折之於孔
子之論。離性以為三。曰。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下
愚不移。以為三子者皆出乎其中而遺其上下。則中
人可以上。非孟子之性善耶。可以下。非荀子之性惡
耶。可以上下。非楊子之性善惡混耶。而遺其上智為
善之不移。下愚為惡之不遷。離性為三。以為超勝之
說。不知夫子之言。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下愚不
移者。論才也。非論性也。然亦不獨愈之言也。即天下
舉古今之人。而言性皆雜乎方以言之。是以紛紛而
不能一也。韓愈之說又不獨此也。甚至於離性以為
情。而合才以為性。離性以為情。則饑寒之患。牝牡之
欲皆情也。非性也。情而非性。則必以泊然而無為者
[001-0376b]
為性矣。而韓愈每以闢佛老為巳任。至於言性又不
覺不知。流入於吾教小乘說中。是故其論終莫能通。
蓋儒之言性。與吾佛教異。既言善惡矣。則所謂情者。
乃儒所謂性也。惟聖人無是無由以為聖。而小人無
是無由以為惡。聖人以其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御
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七者。御之而之乎惡。豈非善
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之乎。蓋甞原之
世之立言。有好為私說者。則造為異論。惟務勝人。而
全不顧其負處。則荀子創為性惡是也。有喜為公論
者。則後之說者。理必勝前。如孟子既言性善。而荀子
又言性惡矣。則楊子不得不兼二子而有之。曰人性
善惡混。若夫韓子者。不過捨楊子之遺餘。而折衷乎
聖人之成言。離性以為三品。雖欲勝之。不知有離性
為情。合才為性之失。要知四子之說。惟楊子人性善
惡混為近理。蓋善惡之論。有性也修也。於性之未形。
固不當以善惡論。若以修而觀乎性。孰有無體之用
異性之修乎。是故約修以論性。修既有善惡矣。而性
豈得無之。但於修須論乎三義。曰才也智也情也。若
夫子之言中人可以上下者。此論人之才能。可以為
堯舜。可以為桀紂爾。若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而竟為
之則賢智也。即修善也。性苟不具乎善。則何以能而
何以為。則性之具善明矣。若曰人皆可以為桀紂。而
亦竟為之。此愚情也。即修惡也。性苟不具乎惡。則何
以能而何以為。則性之具惡又明矣。雖聖人未甞以
[001-0376c]
善惡而明言之。若子思者。固甞發其義端於中庸矣。
其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非以言其性乎。發而
皆中節謂之和。非以言其善乎。雖不言惡。獨不可曰
發而不中節謂之不和。非以言其惡乎。又曰。君子之
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
也。時中則善也。無忌憚則惡也。夫喜怒之和不和。莫
不自性之所發。豈非性之本具善惡乎。惟聖人惜未
人性之具乎善。可以為堯舜。為聖人。為賢人。為君子。
是以諄諄設教。以勸之勉之。聖人懼夫人性之具乎
惡。可以為桀紂。為凡夫。為下愚。為小人。是以諄諄設
教。以懲之誡之。故夫子之於詩與春秋也。其始終本
末。各有條貫。正以王化之本。始於天下之易行何也。
蓋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賊。而足以為孝。天
下固知有兄弟也。兄弟不相奪。而足以為悌。孝悌足
而王道備。此固非有深遠而難見。勤苦而難行。故詩
之為教也。使人歌舞佚樂。無所不至。要在不失正焉
而巳。雖然夫子。固有所甚畏也。一失容者。禮之所由
廢。一失言者。義之所由亡。君臣之相攘。上下之相殘。天下大亂。未甞不始於此道。是故春秋力爭於毫釐之間。
而深明乎疑似之際。截然其有所必不可為也。此夫子勸善懲惡之教大略也。然則孟子。深於詩與春秋者也。
第發明乎祖父道統之傳。而力教人以為善可也。至於論性。則舉天下之人如此之多。而必之以性善之說。則
不可也。宋儒張橫渠又謂。有天地之性。氣質之性。天地之性。則性善而無惡。氣質之性。則有善而亦有惡。意言
孟子言性善者。獨指天地之性也。諸子言善惡混者。雜指氣質之性也。余謂。性以不變為義。豈有天地之性。與
氣質之性異哉。且人稟天地五行以成形。而天地之性亦以賦焉。是則天地者體也。氣質者用也。有體而後有
用。豈有體獨而用兼乎。以此而言。則橫渠之言亦非是也

[001-0377a]
客曰。世教論性之略。巳聞命矣。出世之教。論性差別
之義如何。余曰。吾教差別論者。釋迦如來。說法四十
九年。而有五時八教。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
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八教者。一頓教。二漸教。三
秘密教。四不定教。此之四教。名為化儀。如世藥方。一
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此之四教。名為化法。如
辨藥味。但化像四教。無別體相。乃以化法四教而為
其相。今於化像四教。未暇辨之。惟約五時所說化法
四教。以明性之善惡具與不具。第一華嚴時者。此時
兼別教以明圓教。其所兼別。雖具明十界。若言性具。
但言具佛界之善。不具九界之惡。以彼所明真如佛
性。如雲外月。逈出二邊。必須斷除九界之惡。方顯佛
界之善。若彼正說圓滿修多羅教。則備明十界皆是
性具。本具九界名為性惡。本具佛界名為性善。修成
九界名為修惡。修成佛界名為修善。故晉譯華嚴云。
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又云。心如工畵師。造種種
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
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又云。若人欲了知三
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第二阿含時。即
三七日。如來於華嚴頓後。脫舍那珍御之服。着丈六
獘垢之衣。於十二年中。說四阿含經。名為漸初。惟說
小乘三藏之教。此教雖有佛與菩薩。觀其所證。惟破
見思。證偏空理。與二乘同。是則破去三界六凡法界。
出三界外。入無餘涅槃寂滅而巳。界惟有八。但云搆
[001-0377b]
造。豈論性具十界。第三方等時。於十二年後。八年之
中。說維摩楞伽楞嚴圓覺等諸大乘經。此時彈偏斥
小。歟大褒圓。三根普潤。四教並談。佛於此時。說性具
與夫性惡法門處。至為周足。如淨名經云。生死即涅
槃。煩惱即菩提。又云。眼耳鼻舌入諸根皆是淨土。又
云。有增上慢者。說離婬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
婬怒癡即是解脫。又云。六十二見為如來種。無行經
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
法。楞伽經云。如來藏為善不善因。如是之義。散在方
等。不一而足。至於圓覺楞嚴。其於性具善惡之旨。又
極所發明。凡此諸經。專談性具者。皆屬圓頓之教。若
不及此者。乃方等圓教中所對藏通。及所對別教而
巳。第四般若時。說般若經。共二十二年。論此時以空
慧之水。淘汰三乘執情。似不談乎性具。若曰般若談
空。八十法門具顯。是則正以真空破情。而不破法。則
彼時帶通別二。正說圓教。一以性具而為之主。第五
法華涅槃時。此時說法華凡經八年。說涅槃纔一日
半夜。合此二經為第五時法。而法華者。乃如來談性
具。終圓究竟畢萃之時也。蓋如來於前四時為實施
權者。為此性具一實之道。以施不具之三權也。至法
華開權顯實者。開前四時三教不具之權。以顯法華
圓具之實也。廢權立實者。廢前四時三教不具之權。
以立法華圓具之實也。至於本門三法莫不皆然。是
故方便品初。如來出定。歎權實二智曰。諸佛智慧甚
[001-0377c]
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及其下文乃曰。惟佛與
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有如是相。如是性。
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
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正以十法界十如是諸法。皆是
實相。惟佛與佛。具足究竟權實二智。方能究盡實相
之實。諸法之權。所以經中開人天之權云。一低頭。一
合掌。一彈指。一散華等。皆成佛道。開聲聞之權云。聲
聞聞此法。疑網皆巳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聲
聞領解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普於其中。應受供養。至於調達
受記龍女作佛。莫非開九界之權。顯佛界之實。或開
修善。而究竟乎性善。或開修惡。而究竟乎性惡。惟佛
與佛乃能究盡。不在茲乎。至於涅槃。則專談性惡。故
曰。闡提善人二人。皆有佛性。名為善惡緣因。具在彼
部。不能具引。是則欲明如來出世一大事因緣者。苟
不知性具。善惡之旨。如無目夜遊。何以為直指人心。
何以為見性成佛。苟非天台一宗教觀發明此旨。則
圓頓教理。幾乎絕滅矣。虎谿懷則師云。只一具字彌
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正
此謂也。是故欲從事於如來圓頓法門者。則性具之
道。是不可不知。而不可不學。即弘是道者。亦不可不
講。而不可不廣也。故今對君。凡立八大科。以發明之。
一真如不變十界冥伏門。二真如隨緣十界差別門。
三不變隨緣無差而差門。四隨緣不變差而無差門。
[001-0378a]
五因心本具毫無虧欠門。六果地融通一無所改門。
七隨淨圓修全修在性門。八隨淨圓證舉一全收門。


客曰。云何名為真如不變十界冥伏門。余曰。此論諸
佛眾生。自無始劫前。未有識心時。而真如妙心不遷
不變。清淨廣大。常住堅凝。華嚴稱為一真法界清淨
法身。法華稱為諸法實相。圓覺稱為有大陀羅尼門。
楞嚴稱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又稱為空如來藏。菴
摩羅識。真如佛性。大圓鏡智。起信論稱為本覺。論云。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
不遍。常住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
本覺。而此本覺性具十界。五陰實法。依報國土。十界
假名。毫無虧欠。又復具足三因佛性。一正因即法身
德。二了因即般若德。三緣因即解脫德。涅槃謂之三
因佛性。正因法身。取其竪窮橫遍義。了因般若。取其
當體照明義。緣因解脫。取其清淨無染義。但此本覺。
雖具十界依正。以未隨緣故。冥伏於一性之中。未曾
彰顯。以本具十界依報言之。則楞嚴所謂性色真空。
性空真色。水火風空。莫不如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是也。以本具十界正報言之。則楞嚴所謂性見覺明。
覺精明見。性識明知。覺明真識。莫不清淨本然周遍
法界是也。圓覺經則曰。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
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
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
[001-0378b]
間塵清淨。間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
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
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
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
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
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
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
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
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
如是乃至盡於虗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
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
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
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
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
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
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
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
光遍滿無壞無雜。此亦明眾生本有圓覺妙性。具十
種法界故。至果成證得諸幻。滅十界事中影像。使得
性具十界。莫不清淨不動遍滿。以復真如不變之三
德也。然則十界即三因也。三因即十界也。雖然相即。
[001-0378c]
而有性善性惡之殊。本具九界三因。名為性惡。本具
佛界三因。名為性善。而此十界善惡三因。既居於一
性之中。即之彌分。派之常合。華嚴稱為一微塵中具
足大千經卷。首楞嚴稱為擣萬種香為丸。若燒一塵。
具足眾氣。淨名稱為入此室者。惟聞諸佛功德之香。
大集稱為如人入海浴。巳用諸河之水。即此義也。恐
於此義未了。復示之圖。俾讀此書者。觀像以得意焉。
[001-0379a]


真如不變十界冥伏之圖



[001-0380a]


客曰。云何名為真如隨緣十界差別門。余曰。前引華
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者。正以法界圓融之體。
真如不變之性。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圓頓教旨無
功用道。極要緊處。全在此能之一字上建立。若它別
教所宗但中佛性。惟具善而不具惡。其於文經為善
之事。或者能之。若於武緯征伐之事。則不能之。何足
以苾才無不具。藝無不就。成德之士哉。若圓頓教旨
所明。真如不變之體。既具十界善惡之性。故未隨緣
時。則居然不變。若隨緣時。而有十界染淨之用。謂能
隨染緣造九法界。隨淨緣造佛法界。十種法界既是
性具。又是能事。惟彰巳能。何過之有。非比淳善之人。
一切惡事。本非所能。被惡人逼。強令作惡。慮其名德
俱喪。則慚恧無地。斯為過矣。然此一門。宜分因果。因
論方修。果論感報。方修之因。復有二種。一起念名造。
二搆作名造。起念名造者。如世人日用根塵相對。凡
起一念。必屬一界。一界生起名事造。九界冥伏為理
具。以冥伏故不有。以現起故不無。全造而具。故不有
而恒有。全具而造。故不無而恒無。不有不無。實相理
顯。故善觀一念者。三智一心中得矣。二搆作名造者。
依此真如所起一念。漸漸增長。搆造染淨二因。成業
性故。現起冥伏。義同上說。是故能善觀一心為界者。
三智亦一心中得矣。果論感報者。約三世論。方修之
因若在過去。則感報之果在現在。若方修之因在現
在。則感報之果在未來。又方修之因有轉不轉。感報
[001-0380b]
之果有定不定。轉則不定。不轉則定。如一念貪心起。
為地獄因。若能改格前非。慚愧懺悔。或轉為人天。或
轉為四聖。在其用心勵行之不同。下當列圖具明其
相。使閱者有所照非成是焉。


真如隨緣十界差別之圖



[001-0380c]
[001-0381a]


佛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1b]


一佛法界者



慈雲大師法界圖說云。若人因讀圓滿
修多羅。及聞善知識所說。起淨信心。信巳一念三道
之性。即三德性。苦道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
脫。法身究竟。般若清淨。解脫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
般若解脫亦究竟。一清淨一切清淨。法身解脫亦清
淨。一自在一切自在。法身般若亦自在。即一而三。即
三而一。非縱非橫。亦非一異。法身常住。餘亦常住。樂
我淨亦如是。是則常樂四德祕密之藏。遍一切處。一
切諸法。悉是佛法。既信是巳。以境繫心。以心繫境。心
境念念相續不斷。必見法性。設未相應。當依一實無
作四諦。起四大誓。無所求中吾故求之。依前苦道即
苦諦。發一誓願。未度者令度。煩惱及業即集諦。發一
誓願。未解者令解。苦通即法身。即是滅諦。發一誓願。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煩惱即菩提。即是道諦。發一誓
願。未安者令安。四弘不入。當巧安心止觀。如是次第
具修十法。必入五品六根。及分證位。名佛法界。


釋曰。若約佛界。論方修之因轉不轉。感報之果定不
定者。佛果既是究竟三身。則惟是定。無不定義。若方
修之因。二種中正以佛界現起。則九界冥伏。於一性
之中。隨外熏緣強弱不同。如初起一念佛界之心。名
造居凡夫。不定聚者。人分兩品。一者若人發佛界心
巳。其志堅固。念念在道。一入永入。此則更無退轉。二
者是人雖始發心求佛。然而立心不固。弘誓非堅。或
逢逆境。而退為偏乘。或遇順境。而即興凡念。人天善
[001-0382a]
道。逐境漂流。惡道三途。逢緣墮落。起念之造既然。搆
作之修亦爾。不退轉者。如善財南求。常啼東請。割內
貿鴿。至死而不退。投身喂虎。委骨而無移。以進例退。
應亦多人。不足為訓。故其錄少出耳。
[001-0382b]


菩薩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2c]


二菩薩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觀根塵。為迷解本。迷
故則有十界苦集。悟故則有四聖滅道。緣此無量四
諦。起無量誓願。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
安。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善巧度生。慈眼視物。所集
福業與眾生共。如是起一念者。名菩薩法界。


釋曰。若約菩薩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果報有退不
退者。此中明轉不轉。復有進不進。退不退二義。言不
轉者。惟修此菩薩道而巳。轉者復二。有轉心為佛道
進而不退者。有雖轉而不進者。果報中復有轉不轉
二義。轉者。別教菩薩。登初地。破無明惑。有轉入圓教
二住者。此即教行二道。雖則不圓。至於證道。證與圓
同是也。不轉者。則始終三道皆別也。然而既登初地。
則惟進無退。故無不退義也。若約人論退轉者。如舍
利弗尊者。往劫之先。修菩薩道。因外道婆羅門。乞施
其眼。菩薩曰。眼施何用。可乞它物。外道曰。餘無所需。
必欲眼爾。菩薩未具忍力。勉強剜施。外道得眼。嗔而
擲地曰。我謂菩薩之眼。必香潔清美。故來乞之。若仍
臭穢。與庸人何異。不須此物。以足踐踏而去。菩薩曰。
濁世眾生。剛強乃爾。無用之物必欲求之。得之賤辱。
真難可度。不如舍菩薩道。修於聲聞自出生死。由是
漸退墮為凡夫。釋論云。舍利弗修菩薩道。經六十劫。
於六心中退。又如法華會上。諸聲聞眾。於塵點劫前。
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所。同聽法華。發無上心。修菩
薩行。有不退者。久巳作佛。有退轉者。舍大取小。退為
[001-0383a]
凡夫。小乘機熟。今為二乘。直至今生。如來更以五時
說法。而成熟之。方得受記。當來作佛。故知修行佛道。
與菩薩道。俱有退不退異也。
[001-0383b]


緣覺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3c]


緣覺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根塵念起。了之從無明
生。生故有行。行招名色。乃至老死。三世相續。如舞火
輪。因緣本空。幻化不實。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觀空心。
重。耽住寂定。雖得道果。不慕化人。復有觀物榮落。悟
世非常。聞空得道。名為獨覺。如是行者。名為緣覺法
界。方修之因轉不轉。果報退不退。於下聲聞法界中
共論。
[001-0384a]


聲聞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4b]


聲聞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根塵因緣。隨有一念。依
色心故苦。由煩惱故集。厭苦斷集。非對治如何。遂依
四諦。修十六觀三十七品。如救頭然。由四善根。得入
無漏四沙門果。證二涅槃。會偏真理。不得佛法。不慕
化人。如獐獨跳不顧後羣。如此一念。名聲聞法界。


釋曰。若約緣覺聲聞二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果報
有退不退者。亦以一界既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
隨外熏緣強弱。性不可定。餘義同於菩薩轉不轉中。
復有進不進。退不退二義。言不轉者。惟修二乘之法
而巳。轉則有二。一發心轉為菩薩。二發心轉為佛界。
轉此二界。復有二心。有一轉之後進而不退者。有雖
轉而不進者。果報復有轉不轉二義。不轉者。即定性
聲聞緣覺是也。轉者。即藏教二乘人。為通教大乘所
接。或通教為別圓二教所接。或從空入。假學菩薩法。
或空入假中。修行佛道是也。
[001-0385a]


天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5b]


天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念心起。多忻天樂。篤其善
心。希於來報。齋戒純淨。飯食沙門。造立塔寺。及佛形
像。書寫大乘。濟惠貧病。於十善法。止作具修。自然成
性。或關禁六根。使六情不蕩。六塵不入。得欲界禪。及
色無色定。身心寂靜。三業調良。如此一念。名天法界。


釋曰。約天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亦以一界現起。九
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外熏緣強弱不同。或修下天
之福。而轉為上天。或轉為出世間禪。或減上天之福。
而轉為下天。轉為人界。轉為修羅。與夫三途。初不可
定。果報有退不退者。不退則長時受天之報。或更昇
上天。或因修欲定。未到地定。或得初禪二禪。三禪四
禪等定。而進昇上界。此則不獨不退。兼之有進者也。
若天福既盡。而為人道修羅。所謂降德貶墜是也。或
天福既盡。而先世惡種正萌。而竟墮三途。如鬱頭藍
弗。利根聰明。能伏煩惱。得無想定。八萬劫天報既盡。
命終之後。墮為飛貍之身。或將崩而昇。轉其果報。免
於惡趣。生於善道。如三十三天五衰相現。中陰相起。
應作猪身。帝釋教其修三歸依法。得免畜生之報。生
於舍衛國長者之家。聞法入道。故逐心生。相隨心轉。
初無定體也。
[001-0386a]


人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6b]


人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以無常立德。五戒
修身。於國惟忠。於家惟孝。謙損居眾。中正存誠。推德
於人。引咎向巳。尊上恤下。給孤濟貧。慚愧是壞。慈和
為性。深信三寶。崇重三歸。精修齊戒。建立塔寺。但希
世樂。無升出心。貪惜自身。戀著眷屬。如此一念。名人
法界。


釋曰。約人界論方修轉不轉。果報退不退者。亦以一
界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外熏緣。強弱不同。
復不可定四洲人道中。惟此南洲。人心黠慧。易可化
度。心極易轉。如論方修起念。於日用中。根塵相對。而
有念生。於十界中。必落一界。未聞大道者。善亦不過
於人天。惡則墜墮於三途。如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而
竟為之。生前不失為人中之大聖。死後不失為上界
之天曹。人皆可以為桀紂。而亦竟為之。生前則失位
而殞身。死後必三途之為報。豈非人道轉。而為人中
之聖。天中之聖乎。故人天六道。轉與不轉。未始離乎
方今日用之一念也。其若曾聞大道。或淺悟偏乘。或
深信真如。正方修人道也。而或轉為出世偏乘。或轉
為涅槃大道。故佛世之得度成道者。類是人王宰官。
長者居士。此方之成佛作祖者。悉係人中俊傑。儒道
英豪。果報定不定者。若將因驗果。以果證因。貧富貴
賤。業有前定。其或相逐心生。報隨業轉。亦不可定。如
報本貧賤。苟有一德之格天。則轉為富貴者有之。身
當富貴。有一行之失德。則轉為貧賤者有之。如裴度
[001-0387a]
之還帶。宋祁之度蟻。皆其事也。
[001-0387b]


阿修羅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7c]


阿修羅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雖好修善布
施齋戒。而多猜嫌。狐疑進退。所修福業。多為勝他。見
人修善。情多嫉忌。貢高我慢。珍巳輕人。欲彼歸從。不
耐謙損。如鴟高飛下視。外揚仁義。內無實德。眾前談
論。引長於我。不循理正。不媿賢能。如此行心。是阿修
羅法界。


釋曰。約修羅界。論方修與搆作轉不轉。果報定不定
者。亦以一界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外熏緣。
強弱不同。若其念念如此立行。則定是修羅之因。勢
不可轉。其或心生慚愧。改惡遷善。則轉為人天善道。
或聞大道。轉為出世間心。即不可定。其若轉為斯下。
為畜為鬼為獄。既一失念。則無惡而不為。無趣而不
墮也。果報定不定者。楞嚴經說四種修羅。謂胎卵濕
化。天趣人趣。鬼趣畜趣。其餘是定非不定。惟以護法
力。乘道入空。此種修羅。常住如來法會之下。既聞大
道。發迴向改悔心。乃乘急戒緩之人也。轉入菩薩道
佛道。難可測量。
[001-0388a]


餓鬼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8b]


餓鬼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無慚無愧。貪求
無足。慳吝鄙惜。不施一毛。剋削於人。裒歸於我。見人
布施。傍起遮障。見人得利。心生熱惱。性多謟曲。常起
邪見。人前正容。屏處放恣。破齊犯戒。恣貪飲食。不信
罪福。不信因果。不信三寶。不孝所親。是名餓鬼法界。


釋曰。約餓鬼法界。論方修與搆作轉不轉。果報定不
定者。正以一界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其修
力強弱。或起或伏。性不可定。若其念念如此。定是餓
鬼法界。勢不可轉。其若心生慚愧。改惡遷善。則轉為
人天善道。或聞大道。轉為出世間心。即不可定。若轉
為斯下。為畜為獄。既一失念。則無惡而不造。無趣而
不墮也。果報定不定者。第此道有神鬼之分。神道則
楞嚴所謂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大力。鬼王飛行。
羅剎。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
善心。護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
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此亦乘急戒緩之流。果報
雖定。既能聞法護法。或轉重報為輕報。則不可定也。
若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
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巳。無食無飲。經百千劫。此則定
非是不定。其若面然鬼王。啟如來施食之教。雖是觀
音現示。然非實無以施權。非權無以引實。矧受如來
瑜伽法食者。能免多劫之苦。而超生善道。果報豈有
定乎。
[001-0389a]


畜生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89b]


畜生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耽湎五欲。貪多
眷屬。日增月甚。而無厭足。曲理枉物。斷不以公。非法
取財。動不由義。秪圖巳利。不惻孤貪。明負他財。魯扈
抵突。市易負直。公行劫奪。不忠不孝。無賢無愚。不信
因果。不信三寶。癡騃無恥。現同畜生。是名畜生法界。


釋曰。約畜生法界。論方修與搆作轉不轉。亦以一界
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其外熏緣強弱。性不
可定。若其念念如此。定是畜生法界。勢不可轉。其若
心生慚愧。改惡遷善。則轉為人天道。或聞大道。轉為
出世間心。則不可定也。若轉為斯下。為地獄趣。既一
失念。則上品十惡。誹謗三寶。毀菩薩戒等。無惡而不
為也。約果報論定不定者。若相遂心生。果隨因轉。如
畜之業報。定在屠割。以供庖厨。亦有轉禍為福者。如
善鹿王。代母鹿以趣王厨。王問所以。鹿以實對。王因
自悔。向鹿說偈。汝為鹿頭人。我為人頭鹿。從今釋汝
去。隨意遂水草。遂兼惡鹿王所部羣鹿。俱得解脫獵
狩之難。豈非報亦可轉乎。又如十千游魚。蒙流水長
者。放生施食。說微妙法。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至光
明會上。以聞法因緣。得受記成佛。故六道之中。皆有
佛力法力慈悲之力。轉重為輕。化惡為善。直至解脫。
俱不可定也。
[001-0390a]


地獄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001-0390b]


地獄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人親近邪惡友。及性自
作惡。起增上心。念念相續。造上品十惡。謂殺盜淫。妄
言綺語。兩舌惡罵。貪嗔邪見。及五逆罪。犯四重禁。汙
梵行人。沽酒醉亂。不思君父師長恩德。橫生熱惱。挫
抑賢能。黨彼不肖。破塔壞寺。燒壞經像。謗毀大乘。斷
學般若。謗無諸佛。破戒受施。用三寶物。偷僧祇物。起
於外道斷常諸見。破正因果三世之法。習十二種惡
律儀法。一屠兒。二魁劊。三養猪。四養雞。五捕魚。六獵者。七網鳥。八捕蟒。九呪龍。十獄卒。十一盜賊。
十二為王捕賊。及養蚕等業如是等輩。入阿鼻大熱大寒諸大地

獄。是名地獄法界。


釋曰。地獄法界。約方修與搆作二因。論轉不轉者。亦
以一界見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其造力強弱。
性不可定。若其念念。作此地獄之因。相續不斷。習以
成性。則不可轉。或能慚愧改革。一念回心。即是善道。
或照破此地獄惡念。為四諦。為十二因緣。為六度。為
空假中三諦三觀。則轉為出世間。眾生心行。因倒因
起。轉與不轉。皆不可定。如阿闍世王。殺父害母。身瘡
腫熱。七日之後。當墮地獄。受耆婆大臣勸來佛所。蒙
如來月愛三昧光明所照。頓獲清涼。身瘡痊愈。聞佛
說法。懺悔心重。地獄相滅。得無根信。此巳成之因。將
墮之果。承佛法力。承懺悔力。承大信力。尚能轉地獄
界。為佛法界。況不滅罪生善界乎。又如楞嚴經。佛告
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虗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十方窮書
[001-0391a]
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
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
樂國。豈非地獄之因。因弘法力。亦可轉耶。約果報論。
定不定者。若尋常所論因果。既入地獄。決定受報。無
不定理。若不思謙力。懺悔力。亦可迴其定果。得生善
處。如仙豫國王。所殺五百婆羅門外道竟。墮阿鼻地
獄。而興三念。一者知是地獄。二者知為仙豫所殺。三
者知因邪見之罪。故墮地獄。由此生大慚愧。懺悔往
業。即滅地獄。而得生天。故知阿鼻地獄。全處極聖之
自心。毗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轉之變之。職由乎
人。苟有重悔重悟。變地獄為天堂。在頃刻間也。
性善惡論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