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49 觀心論疏-隋-灌頂 (master)




No. 1921 [cf. No. 1920]
觀心論疏卷第一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然論有序正流通。從初問佛經無量下去。至
四月一歲有三紙半。論文並是序分。從問觀
自生心云何四不說下去。至寂然無言說有
三十六行偈。是正說。從今約觀一念下去。
有十行三字。是流通分。就初序分為二。一
問二答。就問中為五意。一問佛經無量。二問
論亦甚多。三問弘法之人詵詵蓋世。四問聽
法之眾無處不有。五則結問云。是則法雨普
潤利益無量。何所見聞更何利益而欲造論
者耶。此之五意在於論初讀則可見。今不更
[001-0587c]
釋。就第二答中為二。一長行略答。二偈中廣
答。就長行略答為二。一者然可其二問云。佛
經無量論亦甚多。此實如所問。故論云。是事
共知也。二者正彈其三問為非。何者一正為
弘法者多加水乳故為失。二由弘者有過故。
所以聽者失真道味。故復為失。三明由說者
聽者有失故。所以四眾轉就澆醨佛法頹毀。
為此三失悲傷而欲造論。意在於此也。何者。
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而今宣說者。
欲使物藉宣通會理而反本。但佛經義隱文
玄。所以菩薩作論申之。令稟教之徒得月忘
指。研心諦理。故於不可說之中。備宣諸法而
令諸律法禪等之三師乖違聖旨。非但不能
光顯三寶。乃更污辱佛法。故像法決疑經明
三師破佛法也。問三師有過耶。答略各有十
過。法師十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
釋論云。有聞文而無慧。所說不應受。二不
融經息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
見心苦集。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
木叉而住非佛弟子。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
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五法本無說說破
貪求。但名利弘宣寧會聖旨。六貴耳入而口
出何利於己。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一錢分。
七無行而宣何利於他。八多加水乳無道之
教。教誤能生。九四眾失真法利。轉就澆醨。十
非止不能光顯亦乃破佛法也。禪師十者。一
經云。假名阿練若。納衣在空閑。自謂人間
寶道說我等過。二者恃行凌他不識戒取苦
集煩惱。三無慧修定盲禪無目。寧出生死。四
[001-0588a]
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
佛弟子。五無慧之禪多發鬼定。生破佛法死
墮鬼道。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墮地獄。七
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難。八加水乳禪教授
學徒紹三塗種也。九四眾不沾真法之門。
轉就澆醨。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
法也。律師十者。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
淨名所呵。二執律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
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
不禪何能進道。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
三途。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
而住。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
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水乳。八不依聖
教傳授則誤累後生。九四眾不沾真法。轉
就澆醨。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
也。然晚生莫不軌崇三師。以為良導師。既邪
而無道弟子何能自正。故經云。三師破佛法
也。偈云。大師將涅槃慈父有遺囑。四念處修
道當依木叉往。此一偈明釋迦慈父令四
眾依四念處修道。依木叉戒而住。故釋論明
如來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云。如來滅後諸
比丘依何道行依何而住。佛答云。令依四念
處修道依木叉戒而住。問諸佛入道法門無
量云何唯令依念處木叉二法而住耶。答二
法雖略而理含攝一切法門皆盡。故偏勸也。
今略辨二行多含之相者何耶。四念處是慧
性為目。木叉戒為足。經云。目足具故能到
清涼池。又念處慧是解木叉之戒為行。又念
處是智慧莊嚴。木叉之戒是福德莊嚴。又念
[001-0588b]
處是般若度。行是五度。又念處是觀照軌。
行是資成軌。由是二軌能顯真性之軌。又慧
是圓淨涅槃。行是方便淨涅槃。由是二涅槃
能顯性淨涅槃。又慧是了因。行是緣因。由
是二因能顯正因。又慧是般若德。行是解脫
德。由是二德能顯法身成三德也。又念處是
觀照般若。行是方便般若。由是二般若能顯
實相般若。又念處是圓淨解脫。行是方便解
脫。由是二解脫能顯性淨解脫。是則念處之
慧木叉之戒。略具十義故偏勸耳。但凡夫謂
身為淨言受是樂。執心是常計法為我。由斯
四倒而起貪愛。貪愛無明而有諸行乃至老
死。苦集浩然。八萬四千煩惱火燒於五陰舍
宅。故法華云。四面俱時欻然火起。即譬四倒
也。若小乘觀人即觀身不淨破於淨倒。觀受
是苦破於樂倒。觀心無常破於常倒。觀法無
我破於我倒是則由前迷心顛倒。謂身是常
樂我淨故。起貪愛諸煩惱。今既觀知身是不
淨乃至苦無我。則不起貪愛無明行識乃至
老死滅。是則生死河傾涅槃河滿。即是競共
推排爭出火宅到無畏處為是因緣勸為小
行之人。令依念處修道耳。次明大乘念處者。
經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然菩提涅
槃之道寂寥無相。非淨非穢非苦非樂。非常
非無常非我非無我等也。而今既言生死之
身。即是菩提涅槃之身。即是真如法界實相
之體。故經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又云。觀身
實相觀佛亦然。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
滅。斯則非枯非榮。在雙樹之聞。恬惔寂
[001-0588c]
於二死苦矣。但眾生抱慧而常夜遊。寧識身
中佛之知見。醉無明酒豈覺衣中之寶。故勸
令依修大乘念處。觀身非淨非穢。觀受非苦
非樂。觀心非常非無常。觀法非我非無我。是
則非枯非榮歸於大寂涅槃。住於如來三德
涅槃祕密之藏。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
亦不久安住是中。為是因緣。令依四念處修
道耳。勸依木叉戒者。持小乘戒則有十利功
德。何者。一者云攝僧。僧者。此云眾。眾以和
為義。然雖殊方異國。若同在佛法出家具戒。
財法悉共攝令不乖。則事和也。無作戒資發
定慧。契於無漏同歸一極。即理和也二者
極好攝同稟淨戒。各護三業則無相惱觸。
即極好攝也。三者僧安樂住。以戒各護身口
無相惱亂。故僧得安樂住也。四者折伏高
心以戒淨故。能得禪定。觀解心生能伏煩惱
高心也。五者有慚愧得安樂住。由有淨戒能
發定慧內懷慚愧是得安樂住也。六者未信
得淨信即是內凡得假名定慧遣外凡不信
也。七者已信增長信進修實法空。得煖頂忍
等三法。信解轉深也。八者遮今世惱漏此
則世第一法折伏道滿也。九者斷後世惡。從苦忍初心+(心)【甲】心訖羅漢金剛心。以還真斷惑故也心訖羅漢金剛心。以還真斷惑故
也。十者梵行久住。梵之言淨亦云涅槃。此是羅漢極果所作已辦也。斯是持小乘戒得
此十利故。勸依木叉住也。次明持大乘戒
者。即是智所讚戒。自在戒。具足戒諸波羅密
戒也。持此者亦有十利。名同前而義大別。
何者。一攝僧即是一體三寶之僧。三智與三
[001-0589a]
諦理和融。即是僧義。智照於境無境不明。
即智攝於境境發於智。無智不發。即境攝於
智。境智相攝和融。故名攝僧也。二極好攝者。
智照於境攝境無不中。境發於智攝智無不
圓。故名極好攝也。三僧安樂住者。三觀之智
栖三諦之境。境智相稱和融。故名安樂住也。
四折伏高心人者。得大乘戒。能折伏三諦下
惑之高心也。五者有慚愧得安樂住者慚天
即是慚第一義天。愧人即是愧方便道中之
人。故名慚愧得安樂住也。六者未信得淨信
者。未信諦理者。令皆得明信也。七者已信增
長信者。增進中道信也。八遮今世漏者。即
大乘伏道滿也。九斷後世惡者。即斷五住
惑訖金剛心。十梵行久住者。即是妙覺大涅
槃始名極淨。即梵行久住也。是則持淨戒
者。得大乘十利之益故。勸令依木叉住。偈
云。我等非佛子不念此遺囑。乘緩內無道戒
緩墮三途。此偈去有四行半。正明上法律等
三師及四眾。不順佛教不依念處。修道不依
木叉。戒住之過倒令佛法滅壞三寶頹毀也。
涅槃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
名為緩。然大乘戒即是乘戒急即是乘急也。
何以故。此戒能動能出故。中道大乘此乘即是
戒。何以故。此乘即能防非止惡故。乘急即戒
急也。今但取三歸五戒十戒等戒。不動不出
為戒取。能動能出念處之觀為乘。共為四句。
然戒急得天人身。戒緩得四趣身。乘急能得
道。乘緩不得道。初一句者乘急戒緩。乘急故
得道。戒緩故墮三塗。今經中明四趣身受道。
[001-0589b]
即其義也。二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緩
不得道。今有人天身不得道。即其事也。三乘
急戒急。今明有人天身得道即其事也。四乘
緩戒緩今明三塗身而不得道。即其事也。今
明上三師及四眾不依四念處。修道不依木
叉而住。即是非佛子不念慈父囑。即是第四
句乘戒俱緩。內則自縈毒苦。外則破毀三寶。
令他無信。故論偈云。我等非佛子不念此遺
囑。乘緩內無道。戒緩墮三途由不問觀心令
他信漸薄等。問此去論何故並云不知。問觀
心眾行皆不成。若能問觀心眾行皆成耶。答
波若經云。波若能導五波羅密。乃至萬行能
至佛果。若無波若導者。萬行皆邪倒今明能
問觀心者。即是修波若。即是修四念處圓三
觀也。以此觀導眾行皆正。不導則邪故。論
從始至終皆云問觀心也。問四念處身是
色法云何亦是心邪。答經云。三界無別法唯
是一心作。又云。心為工畫師能畫種種五陰。
故皆是心為其本也。偈云。烏鵶不施食。豈
報白鵶恩。非但田不良無平等種子。此一偈
明不修念處之觀。即是無平等種子。不依木
叉而住。即非良田也。何者夫觀大乘念處
者。觀生死五陰之身。非枯非榮。即大寂涅槃。
經云。色解脫涅槃。乃至識亦解脫涅槃。若修
此念處觀。即是觀一切六道眾生。即是常樂
我淨大涅槃。具足佛之知見。如常不輕圓信
成就經云。施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
是則豈分別是田非田可施不可施耶。故念
處之觀即是平等種子。若不修則見生死涅
[001-0589c]
槃有異。凡聖有殊。聖是敬田則崇仰而施。凡
是悲田則賤而不捨。故無平等種子。今取王
為譬者。喻無平等種子也。何者。昔有國王
遊戲頓乏近臥草中。蛇欲螫之。時有白鴉
啄王令寤。王既覺已還宮。仍勅諸臣令覓白
鴉。欲報其恩。諸臣答之。若專覓白鴉無由可
得。王但普施烏鴉。即是報白鴉恩也。借
白鴉以喻聖人。烏鴉以譬凡人。王喻眾生。不
修念處平等種子之人也。故簡悲敬兩田。然
凡夫內無平等種子。圓觀之道居懷外。則
不能為佛。宣化大乘平等說法。豈報佛恩。又
破如來禁戒則無良田故。事如偈說也。偈
云。法雨若不降。法種必燋枯。此半行明四眾
無戒慧之機。聖則不應。何者。涅槃經云。純
陀自云。我今身有良田無諸荒穢。唯希如來
甘露法雨。雨我身田令生法芽。而今四眾不
依念處修道則無慧種。不依木叉而住則
無良田。既無種則眾生無感聖之機。豈能招
聖法雨之應。眾生佛性之芽何得不枯也偈
云各無來世糧失三利致苦。大法將欲頹。哀
哉見此事。此一偈明內無善機外無聖應法
種之芽。又枯是則失現未之涅槃三利之
樂。非但失三利之樂。乃更招三途之苦。斯
則法無人弘日就頹毀苦。哀哉耳。為是因
緣故。須造觀心論半行結也偈云。平等真法
界。無行無能到。若能問觀心能行亦能到此
下五行半偈明信順佛之遺囑。則是佛之真
子。翻前之迷為今解行也。言平等真法界無
行無能到者。然中道真法界之理。寂絕無相。
[001-0590a]
無為無人無法非境非智。豈有人之能行法
之可到者也。然雖無行無到。若能研心圓修
三觀念處即到究竟涅槃之彼岸也。偈云。即
是四念處。能依木叉住。乘急內有道。戒急
生人天。此是真佛子。不乖慈父囑。天龍皆慶
喜。一切豈不欣。此兩偈明能問觀心者。無
行而行無到而到者。即是能依四念處。能依
木叉住。有念處即是乘急內有道。依木叉
故即是戒急生人天也。是即有行有解。依教
修習理是真佛子。不乖慈父囑。斯人必具自
行化他之德。一切天龍幽顯必藉斯得度。所
以欣歡也。偈云。能報白鴉恩普施烏鴉食。既
有好良田。有平等種子。法雨應時降。法種皆
增長。各有未來資。俱獲三利樂。此兩偈明
有平等種子。復有好良田能施烏鴉食。能報
白鴉恩也何者然佛聖人能覺悟眾生。不令
為三毒諸煩惱蛇毒所傷。即是聖人於眾生
有恩。如白鴉覺悟於王。不為毒蛇所害也。經
云。依教修行名報佛恩。能助佛宣化亦名報
於聖恩。而今行者依念處觀慧。依木叉而住。
即是依教修行名報佛恩。復能以己之行化
導一切眾生。即是普施烏鴉之食。能報白鴉
之恩也。又有戒良田有慧種子。有行有解之
機。必招聖應。應則必獲利也為是因緣故。須
造觀心論半行結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欲聞
無上道。不知問觀心。聞慧終不成。此下有
三偈。明欲求三慧。不知問觀心聞思修不成。
何者。然圓修三觀念處實相之慧者。即知文
字性離無形無相。即是解脫。經云。無離文字
[001-0590b]
說解脫也。然以文字雖有不實故。文字即是
解脫。雖空而不虛。故亦可宣也。有無常中故。
文字非宣非解脫。斯即文字之境。能圓生三
智之觀慧。以此妙慧統其神耳者。所聞音教
皆成聞慧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欲思無上道。
不知問觀心。思慧終不成。此一偈明思慧。思
者思惟文字能詮所詮。皆是中道實相。然其
實有所以即空故。萬法不能有其相也。有其
所以而假故。諸法不能斷。無有其所以而中
故常離二邊。是則文字三諦之理。圓發三慧
之思。故名思慧。是則思非有相。亦非無相。
相無相皆不可得。究竟盡淨。此是境智皆
不可思議。名為思慧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欲
修無上道。不知問觀心。修慧終不成。此一偈
明修慧。修者研修理實進趣行用。以其理實
雖照而寂。所以云。無人我無受者。雖寂而
照。所以勤修萬善。經云。善惡之業不敗亡。以
其理實即中。所以福慧不二二相不可得。故經
云。為福德故不住無為。為智慧故不住有為。
為無為皆不可得也。又聞慧以十二部經為
境。於文作理解也。思慧文義合為境。求文取
理義也。修慧但以義為境。忘文取理也。偈
云。諸來求法者。勤修四三昧。不知問觀心。
困苦無所獲。此一偈釋四種三昧事。如後說。
然四種三昧雖為行不同。皆以圓觀念處之
慧為體。經云。植眾德本所以六度之中波若。
以為良導。皆得稱波羅蜜到涅槃彼岸也。今
不修念處觀慧導四種三昧者。雖復疲勞三
業困苦無所獲也。所以外道雖種種苦行。無
[001-0590c]
波若導故。不免三途。而今無慧苦行殆不
殊此經云。亦不樂世間無益之苦行。即其事
也。偈云。諸來求法者。多聽得言語。不知問觀
心。未得真法樂。此一偈明聽者。存名執相
而不虛懷。不知尋理之失。何者。經云。生生不
可說。乃至不生不生皆不可說。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而今方便宣者理外之辭也。亦
如醫方是愈病之外緣。而今學者存名執相
恃解陵他增長我慢不修念處。內觀照顯言
外之理除煩惱病。是則何益於學者。如尋
方而不服藥。何利於病者也。若病必須服藥
而愈學者必須內觀而得道也。偈云。諸來
求法者。修三昧得定不知問觀心。盲禪無所
見。此一偈明無慧之禪無所見也。經云。非智
不禪。非禪不智。定慧相資二輪方能遠。運無
慧之禪。豈能度生死海也。何者凡夫修四禪
八定。釋論皆云是長壽天難而不得道。況乎
徒近無慧之定而非盲也。至。如二乘修觀練
諸禪無漏三昧入滅盡。猶被淨名所呵云。夫
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猶是盲無所見也。
若能問觀心修三昧定者。即是首楞嚴三昧
也。何者而今雖觀空而不虛。鑒有而不實。鑒
有而不實。故照而常寂即動而常靜故。不於
三界現身意也觀空而不虛。即寂而常照。亦
是靜而常動。即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是則照
而常寂則非有。寂而常照則非無。是則非有
非無。非寂非照名為中道。即首楞嚴三昧也。
所以淨名將圓觀。首楞嚴定彈於身子。宴
坐不成即是盲禪無所見也。況今無慧之禪
[001-0591a]
而非盲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欲懺悔眾罪。不
知問觀心。罪終難得脫。此一偈明不觀心懺
罪終不滅。然夫懺有三種。一作法懺。如律所
明。隨犯罪輕重。或對首作法。或二十僧出罪
作法。法成即云罪滅。此懺違無作罪也。二觀
相懺。如方等法華半行半坐懺等。觀見好相
或空中唱罪滅等。即云罪滅。此懺性罪。三
觀無生懺。經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
日能銷除。此懺煩惱罪。問此三種罪云何異。
答大論云。如殺草奪眾生命。雖同犯波夜提
罪。若對首懺時兩違無作障道罪滅。而殺
生之報不滅故知殺生屬性罪。不問受戒不
受戒。犯即得罪。殺草戒受犯得罪。不受則無
罪。例餘戒亦然。故知兩罪別也。煩惱罪障理
之惑屬煩惱罪。是則三罪既異三懺亦別。問
作法懺不能滅性罪者。觀相懺亦不能滅。違
無作罪障耶答勝能兼劣故。無生懺例可知。
問作法懺出在律文。觀相方法出在方等諸
經。可解。無生懺相云何。答前引普賢觀文。即
其事也。又如淨名彈優波離云。當直除滅勿
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
在中問。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
出於如。如優波離心相得解脫。寧有垢不。波
離言不也。淨名云。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
如是。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取我是垢不
取我是淨。一切諸法如幻化相。即其相也。
是則不能。爾者雖懺不除事如偈也。偈云。
諸來求法者。意欲離煩惱。不知問觀心。煩惱
終不滅。問此偈與前偈何異。答前偈明通懺
[001-0591b]
悔諸罪。此偈明欲觀平常所起煩惱為異也。
然木石無心則無煩惱。故知由心有煩惱。心
為生死之本罪垢之源。今欲脫煩惱不觀心
性。豈得離惑。若煩惱體性是實而非虛者雖
復觀照終不可離。以其煩惱體相不實。妄想
因緣和合而有。經云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
想顛倒諸煩惱生。以心惑不實故可觀離。若
不觀心惑之相。煩惱之枝終不滅也。偈云。
諸來求法者。本欲利益他。不知問觀心。退
轉令他謗。諸來求法者。欲興顯佛法。不知問
觀心。退還大污損。此兩偈明行化興顯欲
利益他。內無觀慧翻為大損何者。經云。謂無
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成就眾生。淨
佛國土。是名無慧方便縛也。何以然此明內
無慧除自煩惱而欲外化。斯則非但眾生不
成就。而更增己煩惱故為縛也。何者。若無
內觀照明外必闇於六塵。則貪財著色而
今外化必涉聲塵利養。利養經懷不能。不起
貪愛利己。利己則壞他喜捨之心。所以若無
內觀勸化。翻為大損。如偈所說。如此之失
其非一也。故一行半偈結云。如此眾得失。非
偈可具陳。有此諸得失。無人覺悟者。為是因
緣故。須造觀心論偈云末代修觀心。得邪定
發見。辯才無窮盡。自謂人間寶。無智者鼻嗅。
野狐氣衝眼。舉尾共却行。次第墮坑殞。為
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前有十一行半偈明。
諸來求法者。不知問觀心。眾行皆不成此下
兩行半偈。明修於邪觀發於邪定。辯說無窮
無人別者。然雖明九十六種道。一道是正餘
[001-0591c]
者皆邪。故知眾邪非一實難可別。自非明師
智者。誰能證此者乎。昔曾有人修觀發得魔
鬼邪定。辯說則無窮盡。問一切禪師法師皆
不能別。美其不可思議。高安其位既得勝
人印可彌。復自謂云。世人之寶邪心轉熾。
唯有南岳師善能精別。令其內觀照了窮檢。
若是好法自當明淨。如燒真金。若是魔邪自
當滅去。如偽金也因而用觀魔鬼即去。去後
一無所知。亦如著蠱謾言多語。蠱若去後病
者一無言也。若無智之人即謂其得陀羅尼。
敬貴修行次第墮三途坑也。故偈云。無智者
鼻嗅。次第墮坑殞。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
半行結也。偈云。守鼻隔安般。及修不淨觀。安
般得四禪。不免泥犁業。不淨謂無學。覆鉢
受女飯。設得隨禪生。墮長壽天難。為是因緣
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事相修禪之倒
也。守鼻隔安般一句標修有漏。四禪章門及
修不淨觀一句。標修無漏事禪章門。守鼻隔
者安心在鼻也。安般者。數息也。以數息故。
能得四禪八定。但昔有比丘數息修得四禪。
即自謂是羅漢。無復後生。臨終見中陰生處。
即謗佛云。大妄語人。云羅漢無生。我今那見
生處因謗佛即墮地獄。故偈云。安般得四禪。
不免泥犁業。昔有比丘學不淨觀。少時伏心
欲想不起。即自謂已得羅漢。後出聚落乞食
見女送飯。欲心即發情迷心醉。仍即覆鉢受
於女飯。故偈云。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也。
然數息得。禪設不起謗。乃不墮於地獄。而隨
禪受生墮長壽天難故。偈云。設得隨禪生。墮
[001-0592a]
長壽天難。而今勸修禪者。欲寄靜心令觀照
慧。明見生死煩惱虛妄過患。知其源起之由。
即以慧斷拔生死根。經云。毘婆舍那能破
煩惱。何故復須奢摩他耶。佛言。先以定動後
以慧拔。非貪禪樂而修習也。經云。貪著禪味
是菩薩縛也。偈云。依事法用心。無慧發鬼定。
顯異動物心。事發壞佛法。命終生鬼道。九十
五眷屬。像法決疑明三師破佛法。為是因緣
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事法用心之失。
還是上安般數息。又無理觀照明故云事法。
大論稱為闇證無記。有垢即四禪八定是也。
然夫偷法必藉闇而行盜也。經云。譬如偷狗
夜入人舍。今邪魔諂鬼欲偷殺行者法身慧
命。盜出世之財必入無慧之禪。五陰闇舍故。
偈云。依事法用心。無慧發鬼定。然魔禪鬼定。
亦得一七二七。乃至無量時入定。乃復有種
種神異。世人見之誰言非聖者也。但邪魔
之法勢不得久。必當事發壞敗。令人起謗不
信佛法故。偈云。顯異動物心。事發壞佛法。然
自有魔鬼之禪。魔去禪亦失也。自有正禪。但
魔鬼入中。魔去禪猶在也。然兩種邪鬼之禪。
雖異生則被其所使。死則為其眷屬。邪魔雖
多不出九十五種。故偈云。命終生鬼趣九十五
眷屬也。上來合三十偈所明得失。亦不出三
師破佛法。偈云。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
詐現坐禪相。得名利眷屬。事發壞他信。毀
損佛正道。此是扇提羅。死墮無間獄。為是
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前總明三師之過。此下
別出三師之失。先有兩行半偈。明禪師過。
[001-0592b]
何者。昔有五人相。契為求利養。發心入山
坐禪更五。一人入於城邑。告眾人言。四人
居山坐禪。並得四禪八定。證斯須含漢等果
汝可供養。迭相告示遂得果。心利養因爾得
遂。五百世墮地獄。五百世為施主之奴。偈
云。扇提羅者。即是五中之一人名也。故偈云。
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坐禪相。死
墮無間獄等。然今學道之人。心多在此道門。
既久所作行業。多在名利邪諂之中。麁心不
覺細意檢之。難得出離。實心為道恐之寡也。
然君子非不愛財取之由道。苟非其道君子
不為。況但恨修道不能通神感聖逮得無生。
苟能有道則德建名立。不求梵天。梵天自至
矣。至則妨道翻應離之。何得發心市朝之懷。
居於情抱而自墜也。偈云。說法得解脫。聽
法眾亦然。不知問觀心。如貧數他寶。說者問
觀心。無說亦無示。聽者問觀心。無聞亦無
得。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法
師得失。前論初已總明法師為利弘法失。真
道味過如前說。此中更略別明得失也。然圓
觀之慧潛流而說彰其神口。斯則情慮虛微
遊心符會。說則朗其神慮。辯則能遣內惑。故偈云。說法得。解脫也。聽者內修圓。觀理為
神御。潛統神耳開符響會。故偈云。聽法
眾亦然。若苟斯理說者。雖復終年聽者。盡
其身壽。無利於說聽。故偈云。不知問觀心。如
貧數他寶。心能內觀者。終日言而無說。終
日聽而無聞。斯則說如幻。說聽如谷響。故
偈云。說者問觀心。無說亦無示。聽者問觀
[001-0592c]
心。無聞亦無得也。偈云。戒為制心馬。雖持五
部律。不知問觀心。心馬終不調。律住持佛法。
解外不解內。淨名呵上首。乃名真奉律。為是
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律師之得
失也。然佛初於寂滅道場成等覺。為大根大
行制戒。則說十重四十八輕。正防意地故心
為戒體也。次為小根小行制戒。則說二百五
十戒。或止防七支作法發無作戒。因以無作
而為戒體。欲引接小根漸悅之者故。說小戒
耳。法華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信受
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
得入佛慧。始見即華嚴入如來慧也。漸入
即三藏中歷五味。於法華入佛慧也。故知五
部之律是小乘方便之一藏也。然心是生死
涅槃之本萬物之源。所以大乘之戒正防意
地制伏心馬。今學律之師不尋佛之本意。而
但存執方便之戒。以為正道不研心。念處觀
行制心。終竟不得還源本淨。使心馬調也。
然七支是外防。意地是內防。波離解外而不
解內故。被淨名所彈。今之律者內外通達恐
之少也。豈能是住持佛法之人者乎。偈云誦
經得解脫。非為世財利。若能問觀心。破一
微塵中。出大千經卷。受持讀誦此。聞持無遺
忘。心開得解脫。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
兩偈半明誦經得失。何者然佛於不可說而
假宣者。欲示眾生病之源本治病之妙方。而
勸讚四眾令勤誦者。使數宣於口數聞於
耳。數統神心數服良藥。除煩惱病解脫生
死。非令讀誦擬貨齋供之利。故偈云。誦經
[001-0593a]
得解脫。非為世財利經云。破微塵出大千經
卷。即是心塵出大千經也。舊云經者外國稱
修多羅。名含五義也。今明心是修多羅。具含
十五義不可翻也。何者。舊云。一法本。今云教
本義本行本也。然夫法本何得過心。經云。三
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談生死涅槃之教。則
心是教本也。生死涅槃之義。亦即心是本。宣
生死涅槃之行。亦即心是本。故知心含三法
之本也。舊云。二含微發。今云教微發義。微
發行微發也。微發者從微至大即微發之義。
而今心者有教行義三事之微發也。舊云。三
含涌泉。今云教涌泉義。涌泉行涌泉。今心能
流出三法無盡故。譬涌泉無竭。舊云。四含
繩墨者。截愛見之邪也。今云教截邪義截邪。
行截邪即繩墨義也。何者。心正故語正。即心
教截邪。心正故義正。即心義截邪。心正故行
正。即心行截邪也。舊云。五含結鬘結者。如結
華鬘令不零落也。今云心教行義三結鬘使
不零落。故知其心含十五義不可翻。且置不
論也。心經明矣。是則能觀心塵即空出聲聞
法藏。觀心即假出菩薩法藏。觀心即中出諸
佛法藏。斯則三種法藏。何經不收。何論不攝。
即心具八萬四千法藏。持誦研修觀心經者。
有何遣忘。是則觀經內流明朗統御情慮。
使心開解脫煩惱也。偈云。勸化修供養。興
顯安行人。密心為自利。倚託以資身。壞他喜
捨善。駝驢以償人。若能問觀心。即如駝驃也。
由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前有二偈半。明
欲興顯佛法翻為污損。就通方行化人也。此
[001-0593b]
兩偈半正明知事得失。然自非內有明解觀
行。知因識果畏罪憚業。誓能無利己者耳。
觀智觀心知萬法幻化。何物可貪何身可為。
雖如幻化因果不差。盜至於五。如斷多羅樹。
佛法死人。不預僧數。顯則人天所惡。冥則幽
聖所呵。現則色心摧折。末則駝驢償人。一
失人身萬劫不復。侵利極微受報極重。何有
觀智之人而為斯也。至如駝驃終無利己侵
眾之失也。偈云諸道各有法。了不自尋研忽
窺窬釋教。動經十數年。非但彼法拙。必有
謀壞心。此則迦毘梨。仙聖豈聽然。為是因緣
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外道之得失也。
然外道窺窬釋教。不出二意。一者賤其法
拙。二者謀壞佛法。窺窬覓過事。非好心而
尋佛教也。昔外道難破一切法師。唯無奈一
禪師何。其母勸云。汝若將禪師論者。罵驢馬
頭一切諸獸之頭。即可得勝外道。遂隨其母
計得勝。後受迦毘梨之身。一身而有千頭。既
運惡心冥聖豈聽也。事如偈說。偈云。富貴
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得真法富
貴。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
常在道法。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
半明富貴得失。何者。夫富貴不與憍奢而
憍奢自至。故偈云。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
若能問觀心。而觀實相境。境發於妙智。即是
種性貴也。而實相境智具足七聖之財。乃至
具足萬德萬行。稱之為富也。法華云。有大
長者其家大富。即其義也。得此富貴之道居
懷流乎其體者。即如偈。雖高而不危。雖滿而
[001-0593c]
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等也。偈云。
貧賤多姦諂。窺窬造眾惡。現彼王法治。
死墮三惡道。若能問觀心。即安貧養道。有道
即富貴。無為即富樂。為是因緣故。須造觀
心論。此兩偈半明貧者得大也。何者。若內
無觀慧之道。照朗心胸情抱則闇。以心闇
故。不識生死涅槃世間出世間之因果也。而
復為貧窮飢寒所逼。而遂窺窬姦諂造惡
故。偈云。現被王法治。死墮於地獄。若有觀
智之心。即識往因達今世之報。不更造惡招
將來之苦。但安神養道。故偈云。有道即富貴。
無為即富樂也。偈云。四眾皆佛子。無非是法
親。因執善法諍。遂結未來怨。若能問觀心。和
合如水乳。皆師子之子。悉是栴檀林。為是因
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三師各執所
弘之法。而相是非。遂結未來重怨。論初已略
出其過然外道各執所計。是故云是事實餘
盡妄語。是則有眾多究竟之道故是邪也。而
今佛法唯一實相印之一道故。經云。唯一究
竟道。無眾多究竟。故經云。雖示種種道其實
為一乘。而今諸師不取所詮之一道。共出生
死昏衢法侶之親。但執能詮種種之道共相。
是非遂結重怨。何愚之甚。故偈云。遂結未
來怨也。非但自空失一生妄縈毒苦。復誤學
徒失於慧目。師弟皆同外道矣。故云。諸論
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執者。有是非達者無違
諍故。諸師是執而不達也。若能觀心實相修
乎一道。四眾無非法親。事如偈說也。偈云年
衰身帶疾。眼闇耳漸聾。心昏多忘漏。年不
[001-0594a]
如一年。死王金翅鳥。不久吞命根。一旦業繩
斷。氣絕豈能言。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
兩偈半明師自唱涅槃時至也。然從論初至
于今說。猶屬序分。雖未正說深義。而先明三
師四眾諸有得失。言方雖復淺近。而是即事
所行之要行道家之大障。而今行者識此諸
失。知過必改者。可謂真行道人。雖未證無
生而無生不遠也。然二萬燈明佛一期將竟。
而說法華即入涅槃。釋迦亦爾。特更別為一
緣而說涅槃。今之大師一期隨緣異說不同。
今將欲涅槃故。撮要說其一論。何者。是論始
終唯令觀心者只為心。是如來藏具足一切
佛法。而眾生不覺內衣有無價寶珠。今論正
示眾生心中寶藏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與法
華無別。故今唱衰老即是欲入涅槃。所以說
此論竟。即歸真滅度。更無言也。稽首十方
佛下有四行偈。明歸請。何者夫欲造論必須
歸三寶。加威建立。偈云。稽首十方佛。深慈觀
心者。勸善諦觀察發正覺妙樂。此一偈歸請
於佛。然三寶者皆具足四無量心。但慈能與
樂。佛慈最重。故請與樂也。偈云。稽首十方
法。深悲觀心者。勸善諦觀察。得真法免苦。然
悲能拔苦。而法寶是真妙藥。體能救苦故
請法。深悲觀心者免苦也。偈云。稽首十方僧。
若能善觀察。入大和合海。歡喜心無量。然僧
名和合。即是隨喜不乖之義。故就僧論歡喜
也。偈云。稽首龍樹師。願加觀心者。令速得
解脫。亦加捨三心。然龍樹正破執除見而興
故。請龍樹加捨慈悲喜之三心。見愛之著
[001-0594b]
也又宗本於龍樹。故請加也。偈云。今承三寶
力下一行明已歸命三寶竟。今當承三寶之
力。起三十六問。然三十六問明義略周故。有
三十六也。若隨緣對事辯問則不可數也。偈
云。若觀一念心下一行。明若能觀一念心能
答此問。當知心眼則開得入清涼池也。偈云
不能答此問下一行明迷惑者不能答問也。
哀哉末法中下一行傷嘆。明末法無行道人。
設有三數寧別是問故。傷嘆也。偈云。故生悲
愍心下一行明恐畏後生。或有能解者。故起
悲心作此觀心論。令觀者開朗也。願諸見聞
者下一行明誡勸。令莫疑謗。何者。而法華略
說中恐生疑謗故。三止不說止其毀謗。非但
不能得解。復增其重罪。後廣說中雖嚴誡勸。
五千之流。猶從座起。不信佛言。今將欲開於
論端。畏物疑謗故。預先誡勸也。問曰下有十
三長行四字重問。造論正為何人。即答意明
不為二人而為二人。言不為二人者。一則文
字外學。如貧數他寶。但貴耳入口出。未常
研心內觀。斯亦未足可論圓道也。二則設得
四禪八定者。亦全未識佛法。況初心安般數
息。何可共論妙道乎。而今言為二人者。一
則坐禪得定發解辯說無窮。自謂人間之寶。
今作此問不能答者。何者未得謂得。未證謂
證。墮增上慢也。二則為相隨學徒不知內心
求道。外著文字負經論而浪行。空無所獲。而
不知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為斯二人而造
論也。
觀心論疏卷第一
[001-059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