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49 觀心論疏-隋-灌頂 (master)




觀心論疏卷第五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第三明中道觀破法遍者。亦明五意。何者
一為學無緣慈。前從假入空破眾生緣慈。次
從空出假破法緣慈。今修中道離二邊慈故。
名無緣慈也。經云。緣如來者。名曰無緣。與
實相同體無緣普覆法界。拔苦與樂故。名無
緣同體慈悲也。二滿本弘誓者。經云。我本立
誓願。令一切眾生咸令得佛道也。三為求佛
智慧佛眼橫竪。覺了究竟窮源盡數也。四為
學大方便無謀善權。住首楞嚴種種示現。五
修大精進力。法華云。如有勇健能為難事。求
王頂上之珠。有此事修第三觀也。此觀正破
無明。但無明無有相貌。云何可觀。今還觀前
二觀之智。何者望前則二觀是智。望後復為
智障。問何以名智障。答夫中道智和融不二。
前二智未能融一故。名智障融。一者空而常
假。假而常空。寂則未始不照。照則未始不寂。
是則空假寂照雙遊而不二。即是中道不二
[005-0615a]
而二即是雙遊。是則三觀名雖異而體同。雖
同未嘗一。雖異未嘗三。非三而三名為三德。
非一而一名大涅槃。故經云。三德成一涅槃
非三非一。非縱非橫不可思議。是則三觀
智圓融玄妙。非相無相皆不可得。名為中道
觀智。故破前二相不融之智也。今正明次第
三觀。云何圓融不二。是則與圓觀何殊。答次
第三觀若入中道與圓則不異。故如是說也。
今更約三法檢破。何者一觀無明。二觀法性。
三觀真緣。初觀無明者。觀前二智是智障。即
是無明。今問。此智障為從何生。若謂從無明
生。即是自生過。又無明無實云何能生。若謂
從法性生。即是他生。又且法性無生。云何能
生耶。若謂無明法性合。即是共生。若離即是
無因生。四句皆不可例前破也。二約法性破
者。前檢無明不可得。仍謂無明即法性。今問。
為無明滅法性生。為不滅法性生。為亦滅亦
不滅法性生。為非滅非不滅法性生。四句皆
不可也。三約真緣破者。此無明為從緣修
生。為從真修生若共若無因生耶。若緣修生。
緣修無常。云何能生若真修生。真云何生。共
無因皆不可也。兩釋不同。一云緣修顯真。二
云緣修滅真。自顯即是自生。若緣修顯真修
即是他生。四句皆不可。並如前破也。齊此次
第三觀竪破法遍略竟。餘廣如止觀中辯也。
第二明非竪破者。前已明圓門。今更略出
者。明圓觀心。十界六道即有門。是生生句二
乘即空門。是生不生句。菩薩即亦空亦有
門。是不生生句佛界即非空非有門。是不生
[005-0615b]
不生句。今既觀一念圓具十界。豈非一界即
十界。一句即四句。一門即四門。名為圓門耶。
今約此圓門修觀者。門既圓通觀亦圓融。圓
觀入圓門也何者今圓觀心六道界。約生法
即具十界者。假即未嘗不空不中。即是圓伏
五住惑也。觀心二乘界即具十界者。即是空
觀。空未嘗不假不中。圓伏五住。觀心佛界具
十界者。觀中未嘗不空不假。而常雙照也。又
觀假而未嘗不空不中者。斯則假。非有相非
無相。即圓伏五住也。觀空而未嘗不假不中
者。斯空非無相非有相。即圓伏五住觀中而
未嘗不空不假。斯則相無相而雙遊。雙遊而
未嘗相無相也。斯則一假一切假。一空一切空。一中一切中。非一非一切也。問空破假假
破空中雙破空假。云何得用一體耶。答世間
質閡四大相破。而相成共成一體。況乎靈
智三觀相破。而相資成三德一大涅槃。何足
致疑乎。何者空破假假無有相。假破空空無
有相。中破空假無二邊過雙用。破中中不失
枯榮雙照也。空資於假方便有慧解。假資於
空慧有方便解。中資空假二慧俱寂。空假
資中中常雙用。二鳥俱遊也。今更喻者。氷
譬於假。水喻於空。濕況於中。是則氷水濕三
名雖異而不妨體一。三觀名殊何妨體同也。
斯則一破一切破無惑而不盡。一資一切資
無法而不成。又圓觀心十界者。佛界即法身
德。亦即如來衣。二乘界是第一義空。即般若
德。亦即如來座。菩薩界即是解脫德。亦即
如來室。是則三德成大涅槃。名為安樂行。
[005-0615c]
如來衣座室三是如來之圓行。此行是涅槃
行故。名安樂行也。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
來行。斯之謂也。故知圓觀心十界者。即是常
觀涅槃行道。行如來行。是安樂行也。然三德
即三般若三涅槃。乃至十種三法圓具十法
界觀中也。又安樂即理一。行即行一。修觀
者即人一。圓觀之教即教一。四一之義是法
華之玄宗也。圓破九法界故。名非橫非竪破
法遍也。五明通塞者。法華經云。有一導師善
知通塞。將導眾人。欲過險道至珍寶所。淨
名云。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即是。行者善
能將導心數眾生。過險道也。經云。寧作心
師莫師於心。今觀心十界三觀寂照。導諸心
數離二乘難。是為心師。名大導師善知通塞。
何者識心中六道界即苦集。是塞於真諦。識
心中二乘界道滅。雖通真諦而塞菩薩世諦。
識心中菩薩界。雖通世諦。而塞中道第一義
諦。心中佛界具遍三諦。此次第論通塞耳。
若識心中九界即佛界者。一切塞皆通也。若
迷心中佛界為九界者。一切通皆塞也。圓觀
一道清淨無通無塞。而通塞不相障也。又
觀心假而不空。即增謗之。塞觀心空而不
假。即損謗之塞。若雙照空假而不中。即增損
謗之塞。但中而不空假。即非有非無。名愚癡
論之塞也。觀心若空而常假慧有方便解。是
通非塞也。觀心假而常空方便有慧解。是通
非塞也。觀心空假而常中二慧雙寂。是通非
塞也。觀心中而常空假雙用寂照。是通非塞
也。問何以俱約心辯通塞耶。答上觀心而不
[005-0616a]
悟者。由不識心中通塞邪正障難。一切法門
乃至十章並約心論何止通塞一章耶。約餘
則疎。學者則外求。不稱論意也。六明三十七
道品調停者。然道品有四種。一者分別道品。
如四念處四正勤等。各各從此入道也。二相
攝道品者。如相攝六度也。三約位如四念處
位。乃至八正道。即見道位也。四相生道品。今
正明相生調停之道品也。問道品是二乘法。
菩薩云何觀。答釋論正訶此義。誰作是說。
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又經云。修八
正道能見佛性。云何非大乘耶。四念處者。觀
一念心有十界百如。今觀心中六道五陰即
空。二乘界者。名四枯念處也。觀心六道五陰
即假。菩薩界者。名四榮念處也。觀心六道
五陰即佛界者。即非枯非榮。入大寂涅槃。觀
心佛界即九法界者。即枯榮雙照二鳥俱遊
也。斯則觀心十界照而常寂。即於心中
娑羅雙樹。入三德祕密之藏大涅槃也。故經
云。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復更滅即其義也。
論初已釋四念處。今不廣論也。又觀心中六
道界。即二乘界者。即破常樂四倒之魔也。
觀心六道界。即菩薩界者。即破無常四倒之魔也。觀心六界。即佛界者。即雙破.八倒非
枯非榮而枯而榮。二為俱遊寂而常照。即於
此心而坐道場也。故經云。修四念處名坐道
場。斯之謂也。然十界百如在心稱不可思
義。名相寂絕者。約心辨坐道場入涅槃。意趣
玄微亦不可思議也。四正勤者。觀心十界。未
生六道惡心勤遮令莫生。已生勤斷令滅。未
[005-0616b]
生四聖善心勤令生。已生勤令增長。是名四
正勤。又勤滅九界勤生佛界也。四如意足者。
靜定也。前修念處正勤。皆是慧性。慧多則散。
次修如意定。用制其散令定慧均平。使觀
照明了。經云。一切眾生有三種定。謂上中
下。下者。心數定也。中者。味禪定也。上者。佛
性首楞嚴定。是則眾生皆有寂定之本習。今
修如意息散歸本定也。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
相。即本有智明。今修念處使還源本淨也。
五根者。謂信進定慧念也。上修念處如意。
定慧寂照。心源十界百如明了無疑。信根生
也。正勤轉進即精進根。生念慧轉明即慧根
生也。如意增進定根生也。定慧均平念根生
也。五力者。謂信進定慧念。力者。信破疑障。
進破懈怠障定破亂障慧破癡障。念破邪障。
能破五障故。名五力也。七覺者。謂喜進擇除
捨定念也。上雖定慧照明心源。不悟者。恐沈
浮不一故。用七覺調停令得一心。經云。御以
一心遊於八正路也。何者。心若沈昏。當用擇
喜進三覺分策起也。心若浮散。當用除捨定
三覺分息亂也。心若不沈不浮。當用念覺分
寂照心源也。又偏觀心空即沈相。偏觀心假
即浮相。正觀中道即不沈不浮。名一心也。若
七覺不入。當更修八正道也。觀心十界百如如上念處之觀。觀心非枯非榮而枯榮雙照。
一心圓具三觀。名為正見。研思此理名正思
惟。為他說心正觀名為正語。此觀能感妙果
名為正業。以此慧名為正命。一心中道名為
正念。此觀能破二邊之惑。名為正慧。此觀
[005-0616c]
能止二邊亂名為正定也。譬者四念處如種
子。正勤如抽芽。五根如根生。五力如莖葉。
七覺為華。八正如果。故經云。覺意淨妙華
解脫智慧果。斯之是也。然道品將到涅槃城。
有空無相無作三門。亦名三解脫。亦名三三
昧。從正見入定發無漏智名大臣。定名大
王。故名三三昧非智不禪也。正定生正見發
無漏定為大臣。正見為大王。名三解脫非禪
不智也。三藏苦下空無我二為空門。滅下四
為無相門。集道八苦下二足為十名無作門。
通教苦集皆空即空門。亦不計空相名無相
門。亦無能觀者。名無作門。別教從假入空即
空門。亦無空相即從空出假。名無相門。既無
空相亦無假相。即入中道。亦無中道相。可願
求名無作門。圓教三三昧即圓用也。既次第
破入宜別教三三昧門入涅槃也。七修六度
助道。何者上修道品調停而真明不開。慳貪
心蔽保愛身財。惑亂心神。苟求障於理觀。
經云。貪狼於財色。坐之不得道。斯由不能捨
依正二報。貪愛纏綿豈能悟道者也。至如薩
陀波崙捨難捨之髓。賣難賣之身。以求般
若。何況資財者乎。斯則豈不果願於香城。契
般若於東土者也。然積劫空喪身財未曾為
道。今能捨必亡之身。求道取盡何憂不會。
世有人怒勇亡身入陣。斯之等類死亡者億
兆。經云。刀兵死者必墮地獄。竟何利之。有
今行者。必能怒勇亡身攻破四魔王。豈不解
髻中明珠而與之者也。或正修觀時破戒心
起。三業乖違犯於戒律。使理觀不開。經云。尸
[005-0617a]
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所以加心。持戒以為
橋梁。以為戒足生死大河。方可得度也。所以
菩薩為度生死大海。護惜浮囊微塵不棄。行
者當軌之也。或修觀時瞋恚蔽生。常思九惱以障理觀。爾時當修忍心。經云。忍辱第
一道涅槃佛稱最。彼以曲來我以直應。誠心
無瞋於理自直。經云。瞋時常著如來衣。如來
衣者。柔和忍辱是。又經云。設眾惡來加念佛
故應忍。若存聖言無事不成也。或修觀時懈
怠心生不能開悟。當加精進。夫建小事心不
決至。尚不能成。況欲排五住之重關。度生
死之大海。而不勤勞。妙道何由可契。至如波
崙傍立於衢。經無量時不念疲勞。不念晝夜。
不念飲食。但念何時得見曇無竭菩薩得聞
般若。以其精進遂感冥通耳。故云。諸佛一心
勤精進故。得三菩提。何況餘善法耶。所以仙
人禮白骨謝往昔之勤。餓鬼打死尸報其昔
懈。今不打身進道。後勞思何益也。或時正修
觀而散亂心生。爾時當加修禪寂也。經云。十
劫坐道場。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斯則理
觀何能不發者耶。釋論云。囂塵蔽天日。天雨
能淹之。覺觀風動心。禪定能滅之。禪為清
泠水。能洗諸塵勞。禪為利智藏。功德之福
田。故知禪有種種功能。宜加心修之助理觀
也。或正修觀時闇心生。當修善巧方便。何
者上修圓觀。觀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
提。而於生死不生怖心。多生懈慢所以應修
苦空無常無我。觀五種不淨助道策理觀。何
以然。理雖圓通而未能證。何能即免無常怖
[005-0617b]
畏者耶。斯略明六度助發理觀。若不開悟。當
更觀此助道六度。即不可思議攝道品理觀
一切法門。即知六度功力大能破惑事理兼
修也。如檀度攝道品中捨覺分。捨二邊生死。
經云。捨與生死後際等。離生老病死。得不壞
常住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
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今觀心六道界生滅
而捨煩惱。即是因緣所生法。三藏事檀捨
也。觀心二乘界即是空。而捨生死前際也。觀
心菩薩界即假。而捨生死後際也。觀心佛界
即中道。而離生老病死。得不壞常住。斯則
一心圓觀十界者。即是圓修四教道品事理
捨檀。圓捨生死後際。得不壞常住。是則事
理檀度具足也。若未悟者。更修道品中正業
正命。為戒度所攝。上說約心辨道品六度。今
還約心辨事理十種戒也。何者觀心六道界
因緣生法。持不缺戒乃至不雜等四戒也。觀
心二乘界者。即持隨道無著兩戒也。觀心菩
薩界者。即持智所讚自在二戒也。觀心佛界
者。即持隨定具足戒也。是則觀心六道因緣
生滅三藏事中道品。正業正命之戒。觀心即
空即假即中。持通別圓之教理中道品正業
正命之戒。斯則圓觀十界即事理持戒也。若
未開悟。當更思道品五根中念根。五力中念
力。七覺中念覺。八正中正念。即為忍度所
攝也。今例前還約觀心中六道界。即因緣生
法事中伏忍。觀心中二乘界。即空即柔順
忍。觀心中菩薩界。即假名無生忍。觀心中
佛界。即中名寂滅忍。此三忍是理。是即圓
[005-0617c]
觀心十界具足事理修忍也。若未悟者。更思
道品八精進也。觀心中六道界。即事精進。
觀心中二乘界。即空精進。觀心中菩薩界。即
出假精進故。經云於生死意而有勇也。觀心
中佛界即中精進。經云諸佛一心精進得三
菩提也。是則圓觀心十界具事理精進也。若
未悟者更思道品八定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
覺分正定為禪度所攝也。觀心中六道界是
修事中四禪四定等定也。觀心中二乘界是
修觀鍊熏修真諦三昧定也。觀心中菩薩界
是修俗諦三昧也。觀心中佛界是修九種大
禪首楞嚴王三昧也。是則圓觀心中十界具
修事理諸禪也。若未悟者當更思道品中十
慧。四念處慧慧根慧力擇喜兩覺分正見正
思惟。此慧為般若度所攝也。若觀心中六道
界是事修世智。觀心二乘界是修一切智。觀
心菩薩界是修道種智。觀心佛界是修一切
種智。是則觀心中十界具事理諸波羅蜜也。
然三藏菩薩多約事中精勤苦到修六度更無
過者。通教菩薩多約即空理修六度故三事
俱亡。別教菩薩多約出假六度化物。圓教
菩薩多約中道修六度。是則道品六度相攝
相破相修相即四句云云。云何六度調伏諸
根耶。觀心六道界是因緣生法即事六度調
伏諸根也。觀心二乘界即空調伏諸根離六
塵愛染也。觀心菩薩界即假調伏諸根離空
愛染。觀心佛界即中調伏諸根離二邊愛染。
一心圓觀十界。即事理六度如前所說。圓調
伏諸根也。經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
[005-0618a]
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意根以圓觀調
故。云五根皆稱是常。細尋可知。云何六度
攝佛威儀。佛以十力無畏不共等法為威儀。
十力者。然六道界是因緣生法即生滅四諦
心中二乘界即無生四諦。心中菩薩界即無
量四諦。心中佛界即無作四諦。今寂照觀了
心中六道苦集還至六道。斯有是處。若至涅
槃無有是處。各各照了餘三種四諦苦集亦
爾。是名處非處力也。照知四種四諦集是業
力也。照知四種四諦苦是根力也。道滅亦
爾。照知四種道諦中道品八定是定力也。知
心中十界眾生過去苦集是根力也。知十界
眾生現在苦集是欲力也。知十界眾生未來
苦集是性力也。知四種道是至處力也。知四
種滅諦是漏盡力也。四無畏者。觀照心中十
界四種苦諦為他分別。及為心數眾生顯之
過患。決定師子吼無微畏相無能破。是法非
法智無畏也。知四種集諦障四種道滅。決定
師子吼無微畏相。無能難言此非障道。即障
道無畏也。知四種道諦能盡苦說之無畏。是
盡苦道無畏也。知四滅諦一切證說之無畏。
是漏盡無畏也。十八不共法者。身口無失是
戒也。無不定心是定也。欲無減精進無減念
無減。是八精進也。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三業隨智慧行有十二不共法。是
十種慧也。還將道品六度攝盡也。四無閡者。
知心中十界眾生言辭不同。是辭無閡也。知
四種四諦法。是法無閡也。知四種諦義。是義
無閡也。說四諦無窮。是樂說無閡也。六通者。
眼耳如意三通如調諸根中說。他心宿命漏
[005-0618b]
盡如十力中說。三明者如六通說也。四攝者。
捨即布施攝也。正業正語即愛語攝也。八定
即利行同事二攝也。定發神力故能同事也。
陀羅尼者。四正勤生善即陀羅尼也。三十二
相者。四種道諦道品為因也。略舉十二條
法門而為六度助道攝盡。況正道耶。厭三
觀四教各有道品六道十力無畏等一切法
門。今觀心具十界即是三觀。四教者是則何
教何理何行何智何位何惑何法而不攝盡者
乎。故經云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又云眾
生心是如來藏無法不具也。淨名云。諸佛解
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法華云。為令眾生開
佛知見。涅槃云。為示貧女心中伏藏。是則
由心具一切萬法。所以諸大乘經皆歎眾生
心不可思議。勸令觀察顯出心中寶藏也。今
依隨聖旨而觀心目心為不可思議境者。意
在此也。境既不可思議者。境發於智智亦
不可思議。故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
智照。斯之謂也。又經云。諸佛如來法界身皆
從眾生心想生。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是
佛。故經云。心遊法界如虛空。是人能知諸佛
之法界也。八明識次位者。然上既正助具修
必隨分證。其勝法不識次位。即謂之是聖。
非但失於正觀。乃更招其重罪。是以須識
位也。何者三藏五方便為似。四果為真。通
教乾慧性地等為似。見地已上為真。別教三
十心為似。十地為真。圓教十信為似。十住為
真。是即四教各有真似之位。將心所證之法
約位自知行處也。然欲入圓位者更約六時
修五悔助顯理觀。第一懺悔。先須識順流
[005-0618c]
十心之過。何者一者內有無明。由迷心中佛
界起六道生死也。二者外逢惡友。一是惡人
二是惡境也。三不隨喜他善。內不信心中
佛界。外不隨喜善事。四縱恣三業造罪。由內
有無明。外逢惡境致之然也。五事雖不遍而
心普遍。淫盜等罪不可得遍。而心遍造六道
惡業也。六惡念相續。三毒四趣惡心迭互相
續也。七覆藏不悔。外則不向凡聖改懺。內則
不修心中佛界妙法破六道覆蔽也。八不畏
惡道。現則不畏苦業煩惱三道三障四倒八
苦之火燒煮。未則不畏墮墜三途。九無慚無
愧。常起三道惡業。外則不愧於凡聖。內則不
慚第一義天也。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不信
心有六道苦集因果四聖道滅因果也。夫欲
悔者。必須識此順流十心流入生死大苦海
中。知過必改方可悔也。次修逆生死海十心
者。翻破前十心。何者一明深信因果。即是圓
信心具十界。迷出六道苦集因果。如結水為
氷。悟則成四聖道滅因果。如融氷為水。而氷
水未常異體。生死涅般未常有二。此翻破
第十不信。二明慚愧。愧內心有佛界。我何
妄罪背父而入五道。五十餘年妄造眾罪。
外慚一切冥聖。翻破第九無慚無愧。三怖畏
惡道。已造無邊大罪。必墮三途。非山非石
間而可逃避。故云生怖畏翻破第八不畏。四
明發露悔過迷覆。則生死轉增。悔過則還
源本淨。故云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
深。翻破第七覆藏。五斷相續心。悔已三觀
相續。存心四聖勿起六道惡念。翻破第六
惡念相續。六外則遍發慈心。內則誓度心
[005-0619a]
中六道眾生。翻破第五事雖不遍而心常遍。
七修功補過。勤精進三業顯心中四聖法門。
補昔三業之過。翻破第四縱恣三業造罪
也。八隨喜他善。既信我心四聖。亦信一切
眾生皆有佛之知見。喜而敬之。如常不輕菩
薩。翻破第三不隨喜他善也。九親近善友。
常觀心中四聖。二乘界有八萬四千空波羅
密實法。攬此為八萬四千假名聲聞。菩薩
界即有八萬四千菩薩。佛界即有八萬四千
如來。故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經
云。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此約心辨聖眾知識。翻破第二外
逢惡友也。十觀破無明。觀心九界即佛法
界。本源清淨非生死六道之有。非二乘涅槃
之無。深達二邊罪福。明闇不相除。顯心佛
菩提。即破無明還源本淨。翻破第一內有無
明故。目此為逆流十心。翻前順流十心也。
此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故經云。端坐念
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銷除也。二勸請
者。外則請諸佛轉法輪度眾生。內則勸觀
心。佛說法化九界之眾生。合內外眾生皆
蒙法利。三隨喜。外則隨喜諸佛菩薩諸功
德。凡夫靜亂有相善。內則隨喜心中四聖眾
善諸功德。深信隨喜不逆也。四迴向者。外
則迴凡聖三業所修之善。向佛菩提。內則
迴九界之善。向心佛界之果。五發願者。外
則願眾生皆見佛性。內則願心數眾生。速還
源本淨也。常於六時修此五悔。助明圓觀。
請佛加威圓信成就。名為初隨喜品也。更加
讀誦。名第二品。兼為他說化功歸己。助益觀
[005-0619b]
明。名第三品。兼行六度名第四品。具足行六
度。名第五品。經云。為他種種解說。清淨持戒
忍辱無瞋。常貴坐禪精進勇猛。利根智慧。當
知是人已趣道場。近三菩提。即十信心。前
普賢觀明五品。即十信未詳。如是次第五
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濫。名知次位也。九明安
忍者。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
從觀一念之心。是不可思議境。至今第八明
識次位。是則障惑迴轉慧心開發。或得一品
進悟。神智爽利慧心聰叡。有踰鋒刃。本不
聽學而能洞覽經論。欲釋一條辯不可盡。若
之日月在胸心懷寶藏。若能蘊解。是名勤
策。內修必更進入。但錐不處囊。不能安忍。或
被他忛領眾讚說。亦言有益。然行未固。必為
八風所敗。故次明安忍也。十明不起順道法
愛者。然已過上內外諸障。應得入真。而不入
者必有法愛。住著而不得入也。經云。法名無
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
法名無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毘
曇云。煗法猶退。若是頂法位人起法愛者。
應入而不得入。退為四重五逆也。通別兩教
皆有頂墮之義。大論云。三三昧是似道位。
未發真時。喜有法愛。名為頂墮。今時行者
萬不至此。若有此者善自將護。此位無內外
障。唯有法愛。法愛難斷。若有稽留此非小事。
若無法愛。則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所有慧身
不由他悟。此人功德唯佛能知。是則此之十
法。導示行者學道方軌進趣。乃齊於此。後所
入功德非今所論。從初觀心是不思議境。至
今第十不起順道法愛。此之十法名為大乘
[005-0619c]
名摩訶衍。法華云。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
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
上張設幰蓋等。如經說今之大乘亦復如
是。何者今圓修三觀。竪徹三諦之源名高。橫
收十界名廣。即其事高廣也。止觀二法為車
二輪。無量道品為眾寶莊嚴也。陀羅足能
遮惡不起。持善不失。即周匝欄楯也。四辯即四面懸鈴也。慈悲普覆即是張設幰蓋。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即珍奇雜寶而嚴
飾之也。四弘誓願能要持諸行即是寶繩交
絡。四攝能悅物心。即是垂諸華纓。三三昧
即是重敷綩筵。四門歸宗休息諸行。名安
置丹枕。四念處慧能破八倒之黑。即是駕以
白牛。四正勤勤生二善。即是肥壯多力。勤遮
二惡。即是膚色充潔。四如意足即是形體姝
好。五根磐固不可移動。即是有大筋力。七
覺調停沈浮得所。名為行步。八正道無二邊
邪。名平正。六度助道即是又多僕從而侍衛
之。不起法愛即是其疾如風。是則圓觀心十
界一切法門。能運出二邊生死。直至佛果。故
名大乘車也。法門帖釋如向所說。今觀陰界
入作十法成乘。其相如此。故經云。乘此寶
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故偈云。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遊四方快樂。斯之
謂也。第二觀煩惱境者。前觀陰界入。若不得
悟。則非其宜。而觀察不已貪瞋煩惱發作。
是則宜置陰入而觀煩惱也。何者前五欲五
蓋及陰界諸惑。並是平常煩惱。但陰入是觀
果報平常之惑。於中求解。今觀異常發作之
三毒。名觀煩惱境也。然平常惑發則易可
[005-0620a]
諫曉。如平流之水。若煩惱境發者。瞋發則
不可諫諭欲發則不避其死焉。如急流之
水概之以漣漪豹起。亦如健人不知有力觸
之怒壯。亦如觸睡師子哮吼震地。今道場懺
悔。觀陰界入而發煩惱境。其相如是也。若不
識者。則為所敗。牽人作種種重罪。非唯正觀
不成。更增大愆過也。為是故須觀煩惱境為
四。一明發相。二明因緣。三明治。四修止觀。
發相者。然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
是見思利鈍惑也。然鈍使何必專是貪瞋。而
不計我。如蠕動實不推理。而舉螯張鬚。又
如凡劣。何曾執見四儀。常起我心。故知五鈍
非無利也。而五利豈唯見取。戒取何曾無貪
瞋彈其見心即生恚毒。故知利鈍之名通於
見思也。今約位分判鈍者。若未發禪起見。世
智推理見相猶弱。所有十使並屬於鈍也。若
發定起見見心猛利。所有十使並屬於利也。
若未發禪起見。正是今所觀煩惱境。發禪起
見如後觀諸見境辯也。復次今若束利鈍為
四分。開四分為八萬四千煩惱也。二因緣者
為三。一習種子無量劫來。煩惱重積種子成
就。熏習相續。如駛水流順之不覺。概之則奔
猛難制。如前說也。二業力無量劫惡業行成
就。如負怨債。那得令汝修道出離。故惡業卓
起破觀心也。三魔若作善行出其境。故來動
亂。今道場行道觀陰界入。修出世業欲離其
界。故魔遣十軍攝擒深利之惑。欻然而至。
破亂行者。今譬類者。抖擻火起可諭初習種
子也。風扇諭如業力動也。足膏油諭如魔
[005-0620b]
起也。業之與魔在後方說。習種子煩惱發。正
是今所觀也。三治法不同者。小乘明治五種。
一對治。如貪欲作不淨觀。瞋慈心觀等是也。
二轉治。如貪欲應修不淨觀。不淨觀而不得
脫。而修慈心觀。名轉治。病不轉而藥轉。名
不轉治。藥病俱轉。名為轉治也。三不轉治。
病不轉藥亦不轉。名不轉治。四兼治。如貪欲
兼瞋。不淨兼慈心。是名病兼藥兼病。或兼
一或兼二三。皆名兼治也。五具足治。具用上
法共治一病也。是名小乘先用五治。後用諦智。乃得入真也。若大乘明治。非對非兼非
轉不轉。名第一義治。如阿竭陀藥能治一
切病也。小乘多用三悉檀為治。大乘多用
第一義悉檀為治也。四修正觀。還如止
觀陰界入境。開為十意。唯轉陰入之名。為煩
惱境。為異耳。還具十法。經云。煩惱即菩提。
塵勞之疇是如來種。乃至六十二見一切煩
惱皆是佛種。然三界妄惑是六道種。此惑即
空是二乘種。即假是菩薩種。即中是如來種。
故知一念煩惱是十界之種。而十界生死涅
槃昇沈永別。而同一種。即是第一不可思議
境也。觀心六道即空名止。觀心六道即假名
觀。觀心六道即中名優畢叉。即是修平等觀。
是名第三明修止觀也。觀心六道即二乘空。
破六道種。觀心六道即菩薩假。破二乘種。觀
心六道即佛中道。破二邊種顯中道佛種。是
第四名破法遍也。而六道之種是塞。四聖之
種是通。又九界之種是塞。佛界之種是通。又
十界即一界即非通非塞。一界即十界即而通而塞
[005-0620c] 。是為第五善知通塞也。觀心六道之
種即空。名枯念處。觀心二乘之種即假。名
榮念處。觀心九界即中即非枯非榮念處也。
觀心九界即佛法界。即生中道信進念定慧
五根也。九界即佛界破二邊疑障名信力。破
二邊懈怠障。名進力。破二邊真俗二念障。名
念力。破二邊智障。名慧力。破二邊沈散障。
名定力。即中道五力也。除捨定三覺分。
除六道煩惱散亂之種也。喜進擇三覺分。調
起二乘沈空之種也。念覺分唯念中道正佛
種。是名第六道品調停也。觀心九界即佛法
界。捨二邊分別假變易生死名檀。不為二邊
六塵污染名戒。勤出二邊名為精進。不受二
邊浮沈之惱名忍。不為二邊所亂名禪。不
為二邊所愚名般若。是名第七六度助道也。
九界煩惱種。即佛種者。理即也。聞名即名字
即也。常觀九界種即是佛界。名觀行即也。
觀之不已相似開發。名相似即。真解開明。名
分證即。窮照了佛種之源。名究竟即也。是
名第八知次位也。得觀行解安而未說。名為
安忍。是第九安忍也。內不愛染。名為不起順
道法愛。是第十法愛不生也。此之十法成於
大乘。遊於四方直至道場。是觀煩惱境十法
成乘也。圓教次位不可得知。事約六即明之。
若一切眾生心神冥妙不可執持。但有名字。
名為理即也。若更讀誦等是名字即也。又加
觀行明淨心無纖芥疑閡。名觀行即也。若得
六根清淨互用。是相似即也。亦對十信位。若
十住位一發一切發。開佛知見。是分真即也。
[005-0621a]
到妙覺地。是名究竟即也。
觀心論疏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