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38 止觀輔行助覽-宋-有嚴 (master)


No. 920


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序


丹丘沙門 有嚴 述


止觀者一切諸佛之秘印也。昔我祖禪師以無所智
而得之於法華妙經。後於玉泉九旬慈霔。其義深遠
其文浩博。後之學者非夫玄覽洞視目無全文。或難
以臻其奧。今更以記文并援引經律儒墨雜說。又難
曉寤。幸因講次遂撿討他文輙形注釋。且助山中晚
進學覽之力。非謂增臆說。如簸糠眯人目也。折為四
卷。命曰助覧。讀者無無小補。


皇宋元符二年歲次巳卯序以冠之
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卷第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序
文雖不講。義要略識。今取義
之隱者注之。


宗虗無者
老耽。
[001-0862c]


名教之道廢
五經是冶化之本。而老子槌提仁義。
絕滅禮學。此則名教廢。


遺文字者
莊周。


述作之義乖
聖人之書詮於至理。而莊子以為糟
粕。喻無味也。此則述作乖。


古先梵王
謂佛也。尚書序云。古先哲王。今借其語
勢。


乘時利見
易曰利見大人。


德音莫違
語出毛詩。今借謂三乘聖賢因稟佛教
而各有證悟。


知幾
平聲。謂幾微也。學者少有知微。


窮年默坐
不咨師友。甘心自愚。


白首論心
膠著文字。不能融會。


捫象
大經。盲人摸象喻也。以尾牙等為象身。


乳色
大經。盲人問乳色喻也。聞雪粖謂冷輭等。


本末誰迹
色末空本俱無足迹。又何用教乘乎。


陵夷
陵。山也。山本峻峭。及至地則平夷。喻大道將
滅沒也。


橫流
水本朝宗。法歸圓極。水若九州而橫流。法喻
諸師而各立。大禹治水。天台談圓。故曰大拯。


覆簣
論語。孔子曰。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矣。
注云。雖覆一簣。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簣。土籠也。
譬為山者。雖覆一簣而終成大山。今喻大師力行
於南嶽禪師。
[001-0863a]


絕維
維。綱維也。綱維若整。網目必齊。今以中智二
論為宗骨也。文選云。漢綱絕維。


命家作古
命。名也。名曰性宗。自我作古。


立極建言
極者圓理。言者大教。


引而伸之
言出論語。謂章安記之又從而添削之。


欽若
若。順也。尚書曰。惟臣欽若。


不愆于素
不失昔願也。法華尊者本徐陵後身。


獨斷
斷字去聲。


遑恤我文
毛詩云。遑恤我後。遑何恤憂也。荊溪之
前。諸師但說釋而巳。何憂止觀文理他人不解哉。


載敭
音揚。謂搜[改-己+易]其旨。


總角
上音總。以物而束髮。即丱角。


繹思
音亦繹。理也。理其情思。尋義理也。說文云。抽
絲也。


旁薄
易繫辭中旁薄者。謂混同也。


不野
不鄙野。


錯綜
下去聲。謂織縷也。經緯錯而成文。左傳曰。錯
綜經文。


隱括
包括。


三多
或云三止三觀所蘊法多。或云三種止觀所
蘊法多。故曰三多。更請詳之。


玄覽斯㳷
玄。遠也。可以遠照至理。文選。眷哲玄覧。
㳷音誨。


行有岐路
行。去聲。岐者。脩旁之小徑也。岐喻偏小。
[001-0863b]
路喻圓頓。二行不同也。


解無方隅
老子曰。大方無隅。謂達者心無畔也。今
借喻上根。達無方隅則入位深。下根但結緣而巳。


以舉其全
以輔行二字扶一部之旨。


擊蒙
擊去童子之蒙吝。易曰。上九擊蒙。


發覆
發。啟發也。孔子曰。不忻不發。覆謂重審之。師
者當然。


孜孜
勤勞貌。孟子曰。孜孜為善。舜之徒也。


庶幾
幾。微也。孔予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今荊
溪造幾微之理。


幽贊
幽深贊明也。謂深明其道。易曰。幽贊神明而
生著。


咨予
咨嗟。


爝火
上音雀。炬火也。莊子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
息其光。不亦難乎。


君山
岳州。


普門子
俗姓何氏。魏吏部尚書晏之後。名普門。



止觀輔行傳弘決第一
題下諸文注者亦多。今刪。
取孤山四明注之。亦少有補助。決者。明也。斷也。明
斷義理呼之為決。如大師禪門口決。又儒書有鈎
命決。


濟行之教有宗
此釋輔行二字也。記文即能濟之
教。止觀即所濟之行。濟亦輔也。變其文耳。謂此記
[001-0863c]
文。津濟輔成止觀之行。有宗者。凡引諸經俱使歸
宗。一家所談觀法。心具性具。如不思議境。引華嚴
三無差別。證心具百界之類。


信教堪輔行
廣引經論。一一宗歸寂照妙理。使後
學信受此記文可以輔止觀之行。


顯教之行符理
此釋傳弘二字也。止觀即能顯之
行。記文即所顯之教。蓋荊溪自言。依此止觀而求
旨趣。別顯諸經圓頓三之教下所詮。即止觀所顯
不思議理。


行何所弘
徵問傳弘也。能弘既立於行。所弘為是
何法。


非眾教不立
此答釋也。眾教即記文也。今引眾教
建立此記。


教何所輔
徵問輔行也。能輔既是於教。行輔為是
何法。


非妙行莫詮
此答釋也。眾教建立。唯詮妙行也。


乃澌以三聞
澌與賜同。悉漬反。賜。盡也。三聞者下。
序云。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
法智大師云。三聞語出付法藏傳。即再三之三耳。
傳云。三聞說法悉能受持。故荊溪云。數聞師談。眾
教頻覽。佛示群經。


全教行一轍
教之與行同歸三諦。如千車共轍。


若咨稟口決
如下文云。甞於聽次。咨決所聞。


若審理要決
如釋色香中道。用十義評無情有佛
[001-0864a]
性等。


若設徵決疑
如釋不思議境中問云。伹觀於心。何
須觀具等文。皆為決文下之疑及釋文後設問等。


若取類決擇
如釋發大心四諦文云。道亦應四。且
據能斷。界內苦集。故伹云二。此即以道諦類例滅
諦之義也。


若引廣決略
五略修大行中無十乘。若決略文。須
引十乘廣文以決之。令四三昧一一皆修十乘也。


若攝廣決正
止觀正明入道行門。示於十界百界
依正色心三千性相之廣博在乎一念而巳。


若決疏文勢
如釋不思議境中問云。前引諸文廣
明境竟。此中只應明能觀觀。何故復云明不思議。
答。此是決通觀道。又如釋十乘竟。例餘陰入十界
皆修十乘等。


若決通觀道
如四種三昧各別。何名為同。記主自
云。此等並約所歷事別。若能觀觀無非一心。所觀
之境無非三諦。


若案文判失
如此記下文云。有人云。無漏總中三
者即三觀也。無漏空也。總假中中自濫參。聽眾有
逾一紀未曾聞有斯異釋。中即實相。實有是同。如
何數為不同之限。共有七不可。


若準部斷謬
如釋略指在三大。意在一頓。及諸文
後。三一止觀結破異解。三外別立一頓。又他人云
三外別傳心要等謬。
[001-0864b]


聊伸所傳
傳左溪之旨。非不廣也。言聊者。謙辭耳。


不遺先見
推功於師。


知有師承非任胸臆
傳通師訓。謙非臆說。


而棄根本隨末見故
如下判三種止觀云。大意在
一頓。迷者謂三外別立一頓。而與三不同。又以法
華為漸頓。華嚴為頓頓。義例云。此所學宗同而稟
一師。文理相承終無異解。如何得云三種止觀。圓
頓止觀是何頓。答。是漸頓。廣如彼文破。


後代展轉隨生異見
如下漸次止觀中有無漏總
中之一句。論中只是二乘開合之意。人不見之。便
以無漏是空。總是假中。又安心中論結一向根性
又相資。并回轉三番根性。共有三百八十四番安
心。此外又云。一心止觀復有六十四。記中云。一心
者。依前重舉耳。人見三番之外更云一心。便謂頓
等三止觀外更立一心等。又如知次位初。論中有
十意融通佛法。謂一道理。二教門。三經論。是談一
代化意。後人不曉。繆用以對十乘。


信宗好習。餘方無師可承稟
方。法也。如鼻隔禪師
并一向止一向觀。無四悉益。乘壞驢車。


點示關節。廣略起盡
五略與十乘互論廣略。若十
乘中無四三昧。則下文成略。五略之中十乘未周。
則五略成略。


尚對三學
疏云。約巳心論戒定慧為三分修行。以
戒初定中慧後。若約法門。以慧為本。定戒為迹。
[001-0864c]


釋比丘位
彼屬約教。故疏云。大亦言多。亦言勝。器
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言大。升出九十五
種外道。故言勝。徧知內外典籍。故言多。又四教中
迭論大多勝。


三止
如下釋名中有相待絕待三止三觀。相待三
止者。謂息止。停止。不止止。三觀者。觀穿。觀達。不觀
觀。絕待者。三止即一止。一觀即三觀。


餘八是別
八應作九。此科判耳。


該乎長短。攝彼精麤
長短者。如釋論云。迦羅即短
時。亦名實時。三摩耶名長時。亦名假時。亦可二十
二年說般若是長時。八年說方等是短時。乃至一
日說一經是長時。一時說一經是短時。精麤者。說
生滅時則麤。說無生時則精等。


司官舍
九寺也。謂太常。光祿。大僕。大理。鴻臚。司農。
衛尉。宗正。太府。


鑽仰
論語。顏子嘆孔子云。鑽之彌堅。仰之彌高。


無所知人得此謂為無生忍
此但始得欲界未到
定耳。謂證無生忍。


義通而文別
經中通序通一代。今止觀只云止觀
明靜。乃義通一部耳。


意別而存通
天台意別。在止觀故。若二十三師未
必俱弘止觀。但一往付法耳。曰存通。指龍樹是所
承師。而諸師尚通。


濫觴
觴。酒盃也。文子曰。汶山之陽。其源可以濫觴。
[001-0865a]
謂泛濫。只一盃耳。言其少也。


眾名末教
眾名者。即種種名也。經無名字。第八云
王既沒巳。其後是藥。或酢或醎。或甜或苦。或辛或
淡。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次文云。譬如佛
性。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地獄。鬼。畜。人。天。男女
四姓等。今記云。末教或恐以理為本。以教為末。又
恐末字誤。應作喻。謂喻教多也。然又經中本以種
種味喻六道耳。六道因迷佛性而有。學者更詳。


青出於藍
荀子云。學不可以巳。青出之藍而青於
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注云。以喻學則才過本性
也。又劉子云。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冰生於水而冷
於水。寒使然也。鏡出於金而明於金。瑩使然也。戎
夷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語。教使然也。


有覺德行
詩云。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有覺德行。
四國順之。注云。無競。競也。訓。教覺也。人君為政有
大德行則天下順。


先同後異
世尊初學二仙。但至無所有處。又至非
非想處。此先同也。後至尼連河邊即得涅槃。此後
異。


五人中
三是父親。謂馬星。釋摩訶男。拘利太子。二
是母親。謂䟦提。十力伽葉。


著愛行者
母親二人也。以愛為淨。見太子勤行苦
行。乃捨之而去。


著見行者
父親三人也。以苦行為淨。見太子受飲
[001-0865b]
食蘇油及煖水。又捨之而去。


修禪著見行者
句。



一獲反。手取也。


耶旬舍利
耶旬。此云焚燒。舍利。又云骨身。傳云。千
㲲身火耶旬之。搜要記只作闍維舍利。


傳中分法
此句恐誤。搜要記中云。付法傳中先分
為三。


半河方及
傳云。阿難乘般在河中流。


分與二國。上天下地
一分與帝釋。一分與龍王。一
分與阿闍世王。一分與毗舍離國。


般遮于瑟
此云大會。傳曰。王舍大城有一長者。名
商那和修。入海採寶。願作般遮于瑟。為佛如來造
經行處。所為既訖可度出家。乃阿難所度。


現五百法門
法門乃是三昧耳。傳云。諸子見坐毱
多牀巳。咸生瞋忿。是何弊人處我師牀。欲驅令出。
如須彌山不可動。欲出惡言。口自噤閉。而弟子憍
慢未息。是時商那和修手指虗空。便下香乳。如是
次第現五百三昧。問其名字都不了知。三昧力能
現神通。


見淫女屠裂
突羅城有淫女。名婆須達多。有長者
子共淫女宿。值有估客從遠方來。大賷珍寶求女
交通。彼女貪其寶。殺長者子埋置舍內。其家眷屬
至淫女舍。埋地得之。陳於王前。王取淫女。斬截手
足。劓其耳鼻等。
[001-0865c]


滿丈六室
傳作縱廣六尺。高亦爾。


多密加之
潛化為弟子加被之。故云密。傳云。有一
尼乾。邪見熾盛。毀謗正法。善能筭數。多欲化彼。往
為弟子。就彼受術。不久習學皆悉通達。彼尼乾子
出大惡聲罵辱於佛。多云。莫出斯言。令汝墮大地
獄。若不見信。汝可筭之。尼乾推筭。尋見其身必墮
地獄。即大驚怖。以五百偈贊嘆如來。改悔先罪。多
又告云。以汝善業。死生天上。乾又下筭。罪滅生天
等。


鳴欲刎首
用謝罪也。


賴吒和羅妓
彼國諸妓不解曲調。爾時馬鳴著白
㲲衣入眾妓中。自擊鍾鼓調和琴瑟。音樂哀雅。


即以馬鳴佛鉢一慈心雞
傳云。馬鳴及佛鉢。一慈
心雞。各當三億金錢。言慈心雞者。不飲蟲水。以水
有細蟲故。又隣國聞雞鳴。則消滅怨敵而無鬪戰。


又行禮塔塔為之崩
月氏國罽膩吒王。後時在路
遊行。見外道塔七寶莊嚴。謂如來。塔前禮。稽首說
偈贊嘆云。具足一切智。斷除諸欲障等二行半偈。
其塔即時頹毀洎發。塔下果得尼乾尸。眾人嘆之。
奇哉大王。


有剃髮師
傳中髮作鬚。乃為王剃鬚人也。王於一
時命剃鬚巳。時剃鬚師在王前立而作是言。我子
端正。願大王以女妻之。王大瞋。汝是賤人。種性卑
劣。云何我以女妻汝子乎。即便驅出。後更召來。言
[001-0866a]
還如前。如是再三。王思惟曰。今此地下必有伏藏。
故令斯人敢為此語。即便掘之。獲種種寶。王之智
慧。其事如是。


神為肉身
化作。


三衣乞
乞本作乞。與棄同。


為嫂送食
傳云。眾中有一比丘。其嫂至寺持食餉
之。淫火熾盛便共交通。犯重禁巳。尋自悔責。處處
遊行高聲唱言。我是罪人。不應復著佛法染衣。為
惡既重必入地獄。當於何處而為救護。


即以銅鉒
鉒。竹句反。送死人之器也。


金字大品
用金寫也。傳又云。金字法華。


縣調
調。去聲。


犀節
節應作角。


二十五人
別傳。吳侍官.張達等二十五人。


配於五帝
五天大帝也。東方青帝靈威仰。配泰山。
南方赤帝。赤帝赤熛怒。配衡山。西方白帝白昭短。
配華山。北方黑帝汁光紀。配恒山。中宊黃帝含樞
細。配嵩山。


八觸
未到定後。定心不散。而發於八觸。謂動.癢.輕.
重.冷.煖.澁.滑。


次澄次洋
澄.洋皆天子名。


九師相承
百錄。章安所記。大師之前相繼為祖而
來。


踏心
謂推踏也。不受之義。
[001-0866b]


五處止心
頂上。髮際。鼻柱。氣海。地輪。


青目
天竺梵志名。


確立
應作確。苦角切。堅固也。二師之義堅不可壞。


子晉
王族。本居洛邑。七月七日緣氏嶺吹笙升仙。
今國清有笙冠者。後人妄呼。繆矣。


左右公
謂子晉未薨時。令左右公改之。公者或太
子三公耳。



如字。山之坂也。書云。下坂之走丸。


若在大眾色則不定
金剛三昧。斷惑之智。喻如金
剛。經中此二句并疏並不解釋。今私謂之。只一王
三昧。破二十五有。故不定也。如云。青色三昧。白色
三昧。黃色三昧等。


隨前色變
圓覺經云。如摩尼珠應於五色。隨方各
現。謂外以五色映珠。而珠亦作青黃赤黑等色。


經。一行隨於眾行
一行者。金剛三昧也。眾行者。經
云。能破一切煩惱。又能隨一念中變身如佛。又能
斷恒沙眾生煩惱。又能一音說法令眾生各解。


論。以一理
頗梨喻中理也。眾理謂無常理.常理等。


釋曰。理行如珠至現色等
此之四句。只釋大經置
日之喻也。金剛喻理三昧。是行故曰理行。非以理
釋金剛。以行釋頗梨也。搜要云。不引大論三十八
并五十九兩處文。只引大經文下釋云理行如珠
等。珠者金剛珠耳。


論。更前更後互論深淺
並須約六妙門說之。更前
[001-0866c]
者。前漸則淺。更後者。後頓則深。或修六妙門待發
事。禪息諸煩惱。若事禪不發。當用妙門觀諸實相。
又若實相不顯。更修事禪。其餘無漏慈悲準說可
見。


論。或照止為觀
止多心昏。經云。無慧方便縛。應當
照止。照止曰觀。


或息觀為止
觀多心散。經曰。無方便慧縛。


論或於此根入正受或於彼根起出說
經云。於眼
根中入正受。於色塵中從定起。示現色性不思議。
一切天人莫能測。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
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乃至意
根入正定。法塵從定起云云。記中示其義趣。謂正
受空功德。說假功德。


對德及用
以三德并本用。當用自在用對正定出。
說雙出入。


論。或於此方入正定。或於彼方起出說
經云。或於
東方入正定。而於西方從定起。記云。方謂十方。


物謂隨塵各有種類
經云。童子身中入正定。壯年
身中從定出。壯年身中入正定。老年身中從定出。
乃至比丘.比丘尼.聲聞.緣覺.天.龍.夜叉.鬼神等身
中互論出入亦如是。又無情中論出入者。如云摩
尼樹上入正定。佛光明中從定出。佛光明中入正
定。於河海中從定出。於河海中入正定。於火大中
從定出。至風地中出入亦如是。
[001-0867a]


閻浮為東。于逮為西
若據此文。則日月自南自東
自北自西而轉。今人所謂古遶也。



此乃怒目貌。應作朕目之瞳子也。


海上金剛緊那香
經云。大海水上金剛色。緊那羅
中妙香色。


諸龍如華修如山
經云。諸龍住處蓮華。阿修羅中
山石色。


忉金四王色最妙
忉利作金𦦨色。四天王作眾寶
色。


萬二千天地之中央
瑞應經云。迦維衛者。三千日
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今詳。萬則大千更中千又
小千。乃是萬二千。佛出中國。


檀梨名行。尸禪名學。羼般名道
八十卷不見此對。
至八十二中云。般若波羅蜜有所至處。五波羅蜜
皆隨到薩婆若中。住六波羅蜜不失正道。何者。是
菩薩道一切智是也。又云。菩薩欲得阿耨菩提。應
學應行六波羅蜜云云。從八十至八十三。只說六
度互嚴耳。後人更為撿之。


初啟曰句
下古侯反。曲也。如乙字形。


一世間禪
根本四禪。


二世間亦出世間
十六特勝。通明禪。


三出世間
九想。九背捨。大不淨等。


非世間非出世間
出世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出世又二。一對治無漏。二緣理無漏
彼文云。今明
[001-0867b]
無漏有二種。一者對治無漏。二者緣理無漏。故大
集經云。有二種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
是九想背捨等。對治無漏也。緣事起行對治。破諸
煩惱。故名行行無漏行也。二慧行者。即是四諦十
二因緣。真空正觀。緣理斷惑。故名慧行無漏行也。


六妙門十章
今引文注之。但欲知之。不須講說。下
去亦爾。


一。歷諸禪
一者因數息故。出生四禪。四無量。四無
色定。若於非非想定覺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得三
乘。二以隨為門。出生十六特勝等。三以止為門。發
五輪禪。謂地輪。水輪。虗空輪。金沙輪。金剛輪。五輪
並三昧也。四以觀為門。生九想。八念。觀練熏修等。
五以還為門。出生三十七道品等。六以淨為門。出
生九種大禪。得菩提果。


二。相生
六門各二。謂修證也。修數者。調和徐數。從
一至十。證數者。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修隨數
者。隨息出入。無分散意。證隨者。心既微細。恬然凝
靜。修止者不念數。隨名修止。證止者身心泯然。定
法持心。任運不動。修觀者觀於微細出入息相。如
空中風。心眼開明。見三十六物及諸戶蟲。證觀者
四念處成。破四顛倒。修還者若隨境即不還本源。
應當反觀。觀心者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證
還者心眼開明。任運還源。修淨者知色淨故。不起
妄念分別。證淨者得空無相願三昧。無漏慧發。三
[001-0867c]
界垢盡名淨。言相生。彼文六門。次第捨麤從細故
也。


三。隨便宜
若心便數。當以數法安心。乃至淨亦如
是。隨便而用。不揀次第。


四。對治
所治者三障也。治報障者有三。一者分別
覺觀。心如猿猴。當用數門對治。二者若心乍昏乍
散并無記者。當用隨門調心隨息治之。三者若覺
息急。當用止門寬身放息治之。復次治煩惱障有
三。一者若貪欲障起。當用觀門中九想等治之。二
者若瞋恚障起。當用觀心門中慈悲治之。三者若
邪見障起。當用還門十二因緣還源治之。復次治
業障者有三。一者忽然昏闇迷失境界。當用淨門
念佛三十二相清淨光明治之。二者忽然惡念思
惟無惡不造。當用淨門念報身佛治之。三者若種
種惡境界現。當念淨門法身本淨治之。


五。相攝
修六門時。於一數息中任運自攝。隨止等
五。何者。調息之時即體數門。心依隨息而數。即攝
隨門。制心在數。即攝止門。知息數法了了分別。即
是觀門。若於五欲心不受著。心還數息。即攝還門。
知息無五蓋等垢。即攝淨門。餘隨止等相攝亦爾。


六。通別
初調心數息。從一至十。依隨不亂。而成就
數法。是則數中成就隨門。又當數息時。制心數中。
令覺觀不生。是則於數成就止門。又數息時。知身
心陰入界等空無自性。不得人法。是為成就息念
[001-0868a]
觀門。又數息時。了知觀照之心無有自性。離知見
覺想。是為數息成就觀門。又當數息時。無能觀所
觀。以本淨法性不可分別。是為數息中成就淨門。
以此五門莊嚴數息。餘隨止等亦如是。又凡夫外
道二乘菩薩。通修數息一法而解慧不同。所證亦
別。外道鈍根計息入禪。受諸快樂。利根計息有四
句起見。聲聞於息而觀四諦。知息於身。身息是苦。
貪身息是集。乃至滅道。緣覺知身息是有支。有緣
取乃至老死。菩薩憫念眾生故修數息。息知如幻
化。非生死非涅槃。入平等大慧。得無生忍。乃至隨
止等亦如是。一一妙門。凡聖大小雖修而通。觀法
則別。


七。旋轉
上來六門是凡夫二乘共故。今旋轉六門。
唯獨菩薩所行。以前是從假入空。今是從空入假。
所謂菩薩當數息時。憐愍眾生。知息不生不滅。其
性本空。雖無息性可得。而從一至十。知息中四諦
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等。是於息中成就諸地行願。
餘隨止等亦如是。


八。觀心
行者知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悉從心出。
離心之外更無一法。當觀心時。知一切數量之法
悉隨心王。若無心王則無心數。心王動故心數亦
動。作是觀時。即知心是隨門。心性常寂則諸法亦
寂。即止門。心如虗空。有大智慧。即觀門。不得能觀
所觀之智。而還通達一切法。普現色身。即還門。成
[001-0868b]
就一切法而不染。惑倒不起。即是淨門。


九。圓頓
觀一心見一切心及一切法。觀一法見一
切法及一切心。觀菩提涅槃見一煩惱生死。觀煩
惱生死見一切菩提涅槃。觀一佛見一切眾生及
諸佛。觀一切眾生見一切佛及一切眾生。又非但
於一心中分別一切諸佛法界凡聖色心諸法數
量。亦於一微塵中通達十方世界諸佛九聖色心
數量法門。是名數門。餘隨止等亦復如是。


十。證相
前九種六妙門。皆修因之相。義兼果證。今
證者有四。一次第證。二互證。三者旋轉證。四者圓
證。次第證者。如上歷別對諸禪及次第相生中說。
互證者。如隨便宜。第四對治。第五相攝。第六通觀。
四種中說。旋轉證者。行者於數息中巧慧旋轉。或
證深禪。或證淺定。即得陀羅尼等。圓證者。妙慧開
發明照法界。如法華中六根清淨者。即相似證也。
真實證者。如華嚴中初發心中智慧。


修發不同一十六句
一修發。二修不發。三修亦發
亦不發。四修非發非不發。又一不修發。二不修不
發。三不修亦發亦不發。四不修非發非不發。又雙
亦雙非四句準此。


附贅
莊子曰。彼以生為附贅縣疣。經中單作縣。音
懸。注云。疣之自縣。贅之自附。


決𦘾殨癰
又曰死為決疣澮癰。今記中𦘾殨。非莊
子中字也。注云。若疣之自決。癰之自澮。決。古穴反。
[001-0868c]
澮。散也。


定三為損
謂三差別。如澮癰患。


定有為增
謂三為定有。如附贅為增患。


七善
初中後善等。


或時毀善以助不善
大論六十五。以無著心說有
九種。五者顯現。或時顯現。或時毀善等。


示處中許示三文
序中雖有三文。今是大師之義。
恐不指前三。更詳之。


章安通以慈等對之
貧女至加復病苦。譬理慈。飢
渴所逼遊行乞丐者。譬名字慈。止他客舍。觀行慈。
女雖生子未顯。可譬懷胎寄生一子。相似慈。父母
俱沒者。慈與觀解俱從相似轉入。分真故名俱沒。
生於梵天是分真.究竟兩慈。


雖聞四名。終不能識常樂我淨
疏云。如生盲人。徒
聞四譬不識真乳。外道亦爾。暗信圍陀寧知常樂。
故云。而問他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



一達名道路
長遠二字。是彼注文。


歧旁
歧道旁出。


劇旁
今南陽冠軍樂鄉。數道交錯。俗呼為五劇鄉。



交道四出。



史記謂之康莊之衢。



左傳云。得慶氏之木百車於莊。


劇驂
三道交復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劇縣有此道。
[001-0869a]


崇期
四道交出。



四道交出。復有旁通。



充之反。鳶之類。


失義而後禮
老子之文只止於禮。後禮之下云夫
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今文失禮而後智與信
者。記主加之而釋五常耳。非老子語。


信不可忘等者
非老子意。老本純滅仁義與禮信
而尊道也。今云不可忘者。以道為本。五常為末。本
雖喪而末不可忘。故云存五德。


弭從
上緜里反。止也。弭恐應作靡。靡。披靡也。順貌
也。


前雖內外。但譬內心
依境發心。內是也。十種發心。
外非也。


後云內外心境相對
九非一脫。屬二邊外境也。中
道之心為外境所動。故云外相對。


論騷擾
騷應搔。乃搔動也。以手取曰搔。


有為無漏
有字應作無。乃無為無漏。


親生為因
生應作正。謂正助。


四三昧別。念佛通
義例中引他人云。四三昧是別。
念佛是通。荊溪云。此師自誤。今言通修者。以四三
昧攝一切行故曰通。反以為別。念佛通收一切諸
行不徧。乃是通中之一。故名為別。


多生異端
雖用一止觀結而通三止觀。通別文殊。
義乃一耳。他人云。謂一止觀出於三外。繆謂頓頓
[001-0869b]
止觀。


不具不雜亦復如是
具對不具。謂具是頓。不具是
漸。雜是不定。不雜是餘。二並是相對來耳。


論。四悉成五緣
世界成發心。為人成四三昧。對治
成裂剛。獲果第一義成旨歸。四五相對。自微之著。
為漸五因。緣成四悉。反此可知。


或四悉成一因緣
或談四悉成發心一事。或談一
發心只得一悉益。亦須云。談一悉成一因緣。談一
因緣成四悉。或多或少。緣悉相成乃不定義。


何得即以修行釋之
以四悉會同三種止觀。且是
消通文相。人不見之。謂是修行之相。


善不善愛
經云。愛有二種。一者善愛。二者不善愛。
不善愛者。凡夫之求善法愛。諸菩薩之求善法愛
者。復有二種。求二乘者名不善求。大乘者名為善
求。


及以九喻謂責主有餘
經無主字。經云。深觀此愛
凡有九種。一如責有餘。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華
莖有毒蛇。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婬
女。六如摩樓伽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九如
彗星。云何名為責有餘。如窮人負他錢財。雖償欲
畢猶繫在獄而不得脫。聲聞緣覺亦復如是。以有
愛習之餘氣。羅剎女婦者。如人得羅剎女。納以為
婦。是羅剎女隨所生子。生巳便食。後食其夫愛羅
剎女亦復如是。初食善根子。後食眾生。令墮三塗。
[001-0869c]
疏云。初為二乘作譬。二乘斷習。如還財未盡。下八
為凡夫作譬。責音債。


見滅煩惱斷故乃至淨
經云。菩薩求大涅槃見。滅
見滅諦。所謂斷一切煩惱。若煩惱斷則名為常。滅
煩惱火則名寂滅。煩惱滅故則得受樂。諸佛菩薩
求因緣故。故名為淨。


論。佛藏十喻
一萎華佛身。二巖蜂淳蜜。三糠𥢶中
米。四糞穢真金。五貧女寶藏。六菴羅內實。七弊衣
金像。八貧女貴胎。九焦模內像。荊溪云。文雖有十。
義伹似九。以初二文同一義故。


音場
場應作場。


居色究竟等
盧舍那佛初寂滅道場中坐金剛華
光王座。乃至第十居摩醯首羅宮。即色究竟天也。
凡歷十住處。


利用出入謂之神
易曰。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
下利。定吉凶於始。以前民用。出入者。陰陽往來不
窮謂之也。


化事
化身為伴。


默不俱
答一時能說法。不比毗曇也。搜要云。何一
時能說法耶。答不同小乘。故能一時語默。


阿含無諍經。如水如火如巾
水將惡用。火將沃死。
巾用拭不淨。皆無嫌。更撿經。


略述綱要
今取淨名疏注釋。彼文約土。


一質一見
羅漢辟支佛。三種意生身。界內結盡。同
[001-0870a]
生無餘。所見無異。今文約諦佛。謂推理中四諦之
質。見相中釋迦之身。四果支佛見諦是無。佛是生
身更無有異。


異質一見
彼云。如娑婆極樂。垢淨質異。菩薩用天
眼見。伹一有餘。今文如四諦。四諦既異。四教主殊。
圓人以佛眼觀之。四佛盡是法身。四諦皆名法界。


異質異見
彼云。如娑婆極樂。此土見穢。彼土見淨。
今文推理中四四諦異。見相中勝劣形殊。四教根
機。見諦見佛。各各有異。


一質異見
彼云。如身子螺髻於一有餘見淨穢異。
今文只一四諦。眾生隨類各得解。


普賢道場
或勸發品。或行法經。或華嚴中。


上二下三
淨土徒眾之二。法滅起過等三。若華嚴
頓中。淨土則重重莊嚴。徒眾則別圓無數。菩薩見
十方法滅。前後異時。受苦起過亦復無量。此乳味
中五多也。若阿含漸初。穢土則山川堆阜。徒眾則
三藏小乘。法是無常。終歸灰滅。受苦則三界陰果。
起過則愛見集因。此酪味中五少也。餘三味多少
準此。


一質異見。比說可知
法只是一。四見不同。謂常無
常等。


儴佉
上人章反。下去牙反。翻為具。


六群
難陀.䟦難陀二人。善星筭陰陽說法。迦留陀
夷.闡陀二人。深遊財。善解毗尼。馬師.滿宿二人。善
[001-0870b]
閑音樂戲笑。六常為群故名六群。



胡對反。𦘕也。


論。一念心起為迷解本
心妄識也。記引楞伽如來
藏為本者。以如來藏在妄識中。若大論。池水亦喻
妄也。彼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混濁。若
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
惱入故能令心濁。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經以如來
藏為善不善因。論云。清水濁水其意大同。


此約教證
搜要云。存教故地。存證故住。


身亦非是心。心亦非是身
新經云。心不住於身。身
亦下住心。與前喻同。文云。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
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恒不住。無量難
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與前二乘藏通等共
或云別前藏通者。以前二不
修別故。今云共者。十住修體柝八門。十行中又學
前兩。


由曲
由應作猶。


綺語中重
常途綺語者。大論四十九云。為自心他
心解愁事。說王法賊事。大海山林藥草寶物諸方
國土。如是等事無益於道。並名綺語。今壞人誦經
坐禪等故制。


心境理教
心謂能犯之心。境謂所犯之境。理謂體
性是惡。教謂如來禁戒。殺盜婬妄十惡中之最重。
大小俱制。
[001-0870c]


大乘俱重
菩薩戒中。自瞋自說罪過。自讚毀他。如
是等惡亦以教人。相涉入者。口中四惡但除綺語。
餘三過者。惡口兼妄與兩舌。又兩舌兼惡口與妄。
妄亦兼二。此等並是犯於夷愆故重。


小乘則輕
毀訾語。兩舌語。異語惱僧。嫌罵知事者。
俱犯單提故輕。


餘意地二
貪癡。


心境理三莫不皆重。唯教名輕
於貪癡二境起貪
癡二心。理性是惡。不待佛制方名惡也。菩薩十重
不制貪癡。小乘亦爾。雖貪癡二惡於心境理。犯者
罪重。以佛不制故教名輕。


伊蘭旃檀
觀佛三昧海經云。譬如伊蘭與旃檀生
末利山中。而伊蘭生旃檀叢中。伊蘭臭如胮屍。熏
四十由旬。


聖者聲也。以其聞聲知情
樂者所以皷詩。有移風
易俗之義。詩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
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也。治世之音安。以樂
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思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
思其民困。故曰聞聲知情。以天子正天下者在聲。


周易意
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者善也。成之
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智。百姓
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注云。君子體以為
用也。仁知則滯於所見。百姓日用而不知。體斯道
者不亦鮮矣。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始可語至而言
[001-0871a]
極也。


不合不散
諸法從因緣生故合。從因緣滅故散。若
深觀諸法不生不滅。是不合不散之義也。大論八
十二問云。菩薩云何應習六波羅蜜法。答若色等
諸法不合不散。色等諸法顛倒煩惱和合故合。以
正智慧觀故散。菩薩以智深觀則無法非合。顛倒
煩惱皆虗誑故非散。


本業瓔珞經六性
經云。六性者。是一切菩薩功德
莊嚴。菩薩二種法身。菩薩著百萬億阿僧祇功德
為瓔珞。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
性。妙覺性。復名六堅。亦名堅性。亦名堅法。亦名堅
修。亦名堅德。亦名堅頂。亦名堅覺。復名六忍。謂信。
法。修。正。無垢。一切智。復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
寂。寂照記云六定。復名六觀。謂住。行。向。地。無相。一切種
智。經以住行向地等妙對釋五種六義。


妙音加佛
日本元記中無妙音二字。經中妙音觀
音兩品皆有佛。但妙音加菩薩耳。非謂加佛。


大論十四。父母愛重。即以身飴金翅鳥
下二云。釋
迦文佛以福力故。死生忉利。又思惟言。在天無益。
願生娑伽陀龍宮為龍太子。父母愛重。欲自取死
就金翅鳥。於是鳥取龍子於樹吞之。父母號哭。龍
子既死。生閻浮提。為國王太子。名曰能施。生而能
言。問諸左右。今此國中有何等物。盡皆持來以為
布施。及至年長。至父王所索物布施。父與其分。又
[001-0871b]
復施盡。我聞有如意寶珠隨心所求。即白父母。從
入大海求龍王頭上如意寶珠。父母言。我唯有汝
一兒耳。不須去也。我今藏中猶亦有物。當以給汝。
兒言。藏物有限。我意無量。於是父母許之令去。然
後問眾人言。誰知水道。有一盲人名陀舍。曾七反
入大海中。曾知海道。菩薩即命共行。答言。我兩目
失明。然後同往俱至大海等。


三修
有三種。邪三修。劣三修。勝三修。劣三者。觀心
無常。觀受是苦。觀法無我。


論怫
音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



一殺生加行
佛不可殺。但出佛身血成加行耳。


如優婆塞經業品。以後後業重於前前
經云。殺父
則輕。殺母則重。殺阿羅漢重於殺母。出佛身血重
殺阿羅漢。破僧復重出佛身血。


又心境相對四句分別
經云。一。物重意輕。如無惡
心殺父母。二。物輕意重。如惡心殺眾生。三。物重意
重。如惡心殺父母。四。物輕意輕。如輕心殺畜生。


及方便等三時不同
經云。一方便。二犯根本。三犯
巳。如犯婬者。舉心及摩畜等方便也。兩根相到。犯
根本也。事訖。犯巳也。


佛亦曾從文殊聞
說般若經中文殊歷陰入界說
空法時。佛亦聞故。


論。十住婆沙偈云。是三昧住處少中多。乃至云初禪
[001-0871c]
二三四中間發。是勢力能生三昧。名住處。初禪二禮
中三四多
論是龍樹菩薩造。言十住者。解十地也。
謂於十地中住。故名十住。故歸敬偈云。敬禮一切
佛。無上之大道。及諸菩薩眾。堅心住十地是也。偈
云。是三昧住處等者。論中釋云。是三昧所住處。少
相中相多相如是等應分別。如是事應當解釋。住
處者。是三昧或於初禪可得。或於二禪三禪四禪
可得。或初禪中間得勢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
勢力少又少時住故名為少。又見少佛世間故名
為少。中多亦如是說是三昧。


經云。或時說有覺有觀三地相應。或說喜樂等五受
根相應。或說諸支相應。或說界繫相應。或說非界繫
相應
又云。或說有覺有觀。或說無覺有觀。或說無
覺無觀。或喜相應。或樂相應。或不苦不樂相應。或
有入出息。或無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無
漏。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或非欲界。或
非色界。或非無色界繫。是三昧是心數法。心相應。
隨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現。能緣非業。業相應。
隨業行。非先世業果。報除因報。可修可知可證。亦
以身證。亦以慧證。或可斷或不可斷。有漏應斷無
漏不可斷。知見亦如是。不與七覺合。如是一切諸
分別三昧義。皆應此中說。


不受別請。律開多緣。梵網唯制
別眾食。律開七緣。
一病時下至脚跟勢不能行。二作衣時。者自恣竟
[001-0872a]
無迦絺那衣。一月有則五月。三施衣時。如皆請戒。
又道行時。船行時等。


若制止邊並防意地
不應為也。止則成持。


若制作邊單制意地者謂修定慧
定慧應修。作則
成持。


餘心念法
獨住比丘無人對首。但心念也。有眾法
心念。有對首心念。作心念時。須具威儀。至三寶前
合掌誦羯磨偈。偈除大德一心念之語。須使自耳
聞之。故今云宣吐。


如悔輕吉
亦具威儀。但責心悔。不誦悔文。



音梗。井桶繩。


論隨喜勝上四番
隨喜三世佛并菩薩。四番。又勝
果報四番。



正應作噩。


六夢
今六中闕喜。


父母不許。當服何藥
經中不解服藥。不敢臆注。



女餘反。此幡乃巾耳。



音脚。草履也。


此文通俗
禮記云。七日散齋。謂祭祖宗時也。


二十四戒
具如備撿第二引文。


應受六重
優婆塞法也。不殺者。乃至蟻子。不盜者。
乃至一錢。不妄者。不云我得不淨觀乃至阿那含。
不婬者。不邪婬也。不說人過者。不說四眾罪。第六
不得酤酒等也。
[001-0872b]


僧鬘
此云對面施。


論鞵屩
上音鞋。應作屩。


大論師子吼
論二十五云。如師子王清淨種中生。
深山大谷中住。方頰大骨。身肉肥滿。頭大眼長。乃
至牙利白淨。鳥見者。高翔遠逝。佛師子亦如是。從
六波羅蜜四聖種大姓中生。寂滅大山深濬禪定
谷中住。得一切智。頭集諸根頰云云。四無畏牙破
壞外道。長壽天久受天樂則知無常。生厭離心乃
入涅槃。


鹽醋之屬
文句釋信解品米麵鹽醋云。生空麤如
米。法空細如麵。此即正道四諦下十六諦。觀無常
如鹽。苦如醋。此即助道。如米麵難食。須鹽醋和之。


十二因緣有十種
曾撿經。與今文全同。但無不二
兩字。


足數
上即六反。如受戒法。中國十人。邊方五人。若
十五中有一犯夷者。則十五之數不足。然足數者
非唯犯夷。亂語人。憒閙人。入定人。瘂人。聾人及未
作白前睡人等。並不足數。


小無懺重之說
大乘經則有。小乘律則無。云無耳。
南山鈔懺六聚法。彼文云。初則理懺。二則事懺。此
之二懺通道含俗。若論律懺。唯局道眾。理懺者。觀
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結妄業。還須識妄本性無生。
念念分心。業隨迷遣。事懺者。嚴淨道場。稱歎虔仰。
或因禮拜。或假持誦。又云。理懺者。恒觀無性。以無
[001-0872c]
性故妄我無託。事非我生。罪福無主。又云。諸法性
空。此理照心。名為小乘。又事懺者。四分云。若比丘
犯波羅夷。都無覆藏心。令如法懺悔。謂羯磨等
。近世弘律師。形文斥荊溪小無懺重者。準鈔文

云有也。然大師玄文亦云。小乘戒藏。不許懺重。修
多羅藏使犯重人念佛身。佛身者念空也。此與南
山觀罪性空是同也。鈔文理懺。顯是經部耳。


安用大乘懺夷。以足小乘僧數
此記後文引虗空
藏經。得摩尼珠印印臂。作罪滅字。若得此相。還入
僧中。如法說戒。南山行儀亦用此文。若準此意。足
數可矣云云。今詳此文云不足數者。是作法懺也。
後云足數者。是取相懺也。


寶性論。緣生相壞
論云。二乘雖有無常等四對治。
於如來法身復是顛倒。即是無明。住無漏界中有
四種障。言緣者。無明住地與行作緣。相者。無明與
行為因。生者。無明住地共無漏業。生三種意生身。
壞者。三種意生身名不可思議變易生死。緣即無
明支。相即行支。生即名色支。愛取有三支如前。壞
即死支。


但推四句
彼云為因心故心。為不因心故心。為亦
因心亦不因心故心。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


波利質多樹法門
文在釋籤第八。


施巳安處
安者。四事足也。以巳四事施與令安。又
從而安慰之。
[001-0873a]


有累之形
累者。嬰縛之義也。文選云。穢物故多相
累。雖今號比立。以寒暑身口房舍眷屬。未有不為
嬰縛者。


受施為淨
如比丘受檀越請者作淨音。漢書以臣
詣君曰請。亦淨音也。故有朝請大夫也。


七言偈
偈云。我勑提頌賴吒王。慈心擁護受持經
等。


準止例知觀音之名
以釋伏疑也。三業為應。若只
曰觀機邊。似口業。故云約悉檀立名。


左手把楊枝
左表實。右表權。本是右把楊枝。左持
淨瓶。於權實與定慧義甚符合。今左楊右瓶。或恐
寫誤。或別有意。


五陰四念
束五陰四念處想行屬法。


加之以天方伏於人
自伏憍慢。能識理性者。方能
伏人。君子之德。風偃草也。


根本既無。坐次安在
以犯夷人居大僧下。是無坐
次。


一支一境雖復巳壞
七支之中隨犯其一。如身之
一支犯婬之一境。不妨餘支及殺盜餘境。不曾犯
者猶名清淨。豈以餘支餘境未犯者而一例居大
僧之下。


今言巳未。約緣內外
巳起約外。未起約內。


水龜
走兔下水字應作陸字。飛兔下陸字應作水
字。
[001-0873b]


論。若無財物
有財物者。於財論檀。若無財物。於六
作中能捨諸妄名檀。


毀戒如篇聚持犯中
五篇六聚。犯者報別。具如第
一。犯夷報者。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在泥
犁中。於人間歲數計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乃
至第五犯吉。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
間歲數計九百千歲。


若齊聖斷者
我與我所六十二見。初果斷畢。


以禮亡財
如婚嫁之禮。但問名納綵而巳。不論財
也。書云。取妻而論財者。商侶之事耳。


父母夫主佛法所護
在室為父母護。出嫁為夫主
護。受戒者為佛法護。


動中規矩
規矩者。禮也。中字去聲呼。非禮而動者
小人也。


非謂施者及財物等
般若經頌云。能於所施物。施
者及受人。等無分別心。是則施圓滿。今文非彼所
施物.能施人.所受者之三也。乃是根.塵及受者之
三耳。


論。若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是名住相
若計有施
物.施者.受人。是名為住。所得果報止在人天。若達
三事皆空。名無住相。乃是不住能施。不住所施。不
住施物故空。財物是色。音樂是聲。乃是衣物是觸。
皆達能施心.所施塵.所受人皆不可得。名無住相
布施。
[001-0873c]


離事即五見
文在二十三。經云。遠離五事。所謂五
見。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戒取。五見取。因見生
六十二見。


計八萬劫
以劫為有神之始。


如去等者
涅槃疏釋云。如去等者。乃計如來即色
涅槃。畢竟永滅。此是如去。若身不滅。是不如去.亦
如去亦不如去等。


大經中有四善事墮三惡道
一為勝他故讀誦經
典。二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為他屬故而行布施。
四為非想故繫念思惟。


乃至四運六十四句
文在第五記初。


不出十法界者
具足應如前文明十法界。所以不
再出者。事戒既斥。故不再出。


謂心想見。此屬見惑
涅槃疏云。見倒在凡夫。心想
倒是。學人無學則無倒。彼文如何今銷之。若心想
二倒在學人。乃思惑中倒耳。非見倒也。例如貪瞋
癡是思惑。與見惑貪等有異。


只應更云六作
舊論文云六受亦如是。今添六作。
乃成記中空指。


如五百比丘
或說無明是身因。或說愛無明是身
因。乃至或說飲食是身因。


執急則斷乃至一槩用之
斥比人用之也。今未知
記王消何處文耶。若涅槃并疏。並不見執急之說。
恐大論七十九有執管文。
[001-0874a]



涅槃疏音姧。正應作姦。


智被真製
製。尺制反。牽曳之義也。真字恐誤。應作
愚。



一號反。手取也。


有見佛者即為說滅
增一阿含云。佛出世時。不度
者令度。不解脫者令解脫。彼說滅六見之法。云何
為六。言有我見。即說滅我見之法。無有我者。亦與
說滅無有我見之法。言有我見無有我見。亦與說
滅有我見無我見之法。復自觀察說觀察之法。自
說無我之法。亦非我說亦非我不說之法。若如來
出世。說此滅六見之法。


賢聖巳來不曾殺婦人無他諸比丘問佛云云乃至
兼談婦人諂誑之情
又云。又我奔走能象馬車乘。
此沙門行不暴疾。而我奔走不能及之。此必是如
來。是時[寄-可]掘便說偈言。尊今為我故。而說微妙偈。
惡者令識真。皆由尊威神。即時捨利劒投於深坑
中。央掘入城乞食。婦人臨產甚難。見斯事巳即往
佛所白佛世尊言。我於向者入城乞食。見一婦人
身體重姙。我作是念。眾生受苦何至於斯。世尊告
言。汝今往彼告婦人言。我賢聖生巳來。未曾殺生。
持此至城之言。使此婦人胎得無他央掘。央掘依
教向母人說。時母人胎即時解脫。記文難曉。以此
正之。
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卷第一
[001-08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