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14 金剛三昧經注解-明-圓澄 (master)


金剛三昧經註卷第二
明會稽顯聖寺沙門 圓澄 註


「無生行品第三」


【前無相品雖心法雙辨而多分在法故菩薩名解
脫者令解脫法相故今此品亦以心法雙辨而多
分在心故問主名心王也。】


「爾時心王菩薩聞佛說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議從座
而起叉手合掌以偈問曰。」


【菩薩在會聞法四十餘年何以偏於此經深相贊
嘆蓋所聞者皆依身心修進有生死可出有涅槃
可入於三界中生內外見疑信相半所以不起深
贊而此中所聞本無身心可得能造之身心既無
所造之三界何有實出於有為思慮之表故所以
深贊也。】


「 如來所說義
 出世無有相
 可有一切生
 皆得盡有漏
 斷結空心我
 是則無有生
 云何無有生
 而得無生忍」



【我觀如來所說義超出三種世間無論情與無情
乃凡乃聖等一無相平等具足以平等故無有得
無有不得所有眾生皆得盡漏空心斷結其證無
生而無生之理理本如是無得不得云何而云有
得無生忍者此反問葢恐在會之眾聞此法巳不
解無生作有得想故興此問也可有一切生應是
所字。】
[002-0226c]


「爾時佛告心王菩薩言善男子無生法忍法本無生
諸行無生非無生行得無生忍即為虗妄。」


【法即是所依之法行即是能行之行能行之行即
前所謂思慮心是所依之法即前所謂生滅者是
若真得無生者內不起思慮外不著生滅法之所
以無生在思慮之不生若以思慮心作有無得失
想而云得無生忍非是無生行寧不為虗妄耶。】


「心王菩薩言尊者得無生忍即為虗妄無得無忍應
非虗妄佛言不也何以故無得無忍是則有得有得
有忍是則有生有生於得有所得法並為虗妄。」


【菩薩因上所言得無生忍為虗妄者無得無生忍
者應非虗妄佛答若無無生忍則亦無得若有無
得則非無有無生忍若有無生忍則非無得若有
得有忍是則有生皆由生心動念作此妄計並名
虗妄。】


「心王菩薩言尊者云何無忍無生心而非虗妄佛言
無忍無生心者心無形段猶如火性雖處木中其在
無所決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詮其理假說
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爾不見處所知心如是則無
心生。」


【菩薩以言語分別欲窮無生忍義故兩度發言皆
為世尊格下此中以云何無忍無生心非虗妄者
辭窮故也佛答無忍無生者心無形段其猶火處
木中也葢法本無生因心所生究心有所則生滅
[002-0227a]
宛然窮心不有則生不可得何為不可得若謂有
心可得則在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然過去巳滅
巳滅不可言有未來未至未至不可言有現在不
住不住不可言有三際求不可得則知此心本不
有生雖無有生不妨從緣發生如火處木中決定
有性而無處所何為無處所耶為復在外耶為復
在內耶在外則同他物於木無預不可說木中有
火在內則劈碎研磨了不可得中間可知雖不可
得遇緣則熾然發生所以鑽則出火搖則生風絞
則流水燒則成土以木中雖無處所決定有性故
如腐木無性鑽不能得也心亦如是性本無生遇
緣則有善惡邪正等生曰既本無生何故有善等
種種名字佛答欲詮表其理示諸眾生假說名字
了名非得心亦何有了心無有則言語道斷心行
處絕何虗妄之有。】


「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果本不自生不從他
生不共生不因生不無生何以故緣代謝故緣起非
生緣謝非滅隱顯無相根理寂滅在無有處不見處
所住決定性故是決定性亦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
入不出不生不滅離諸四謗言語道斷無生心性亦
復如是云何說生不生有忍無忍若有說心有得有
住及以見者即為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
長夜了別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是無生行。」


【上則以心喻火者用顯有性而無處所此則以心
[002-0227b]
喻阿摩勒果用顯四性無生阿摩勒者接種如此
方柳樹本不生果以桃枝接之則生桃不自生以
柳樹不能生待接乃生不他生而桃亦不能生若
桃能生桃則自生何待接柳乃生不共生非柳桃
共生何也柳味苦而桃味甜若共生者應甜苦相
半味既不然則非共生矣不無因生者定因接因
緣故生也經中不因生不無生此二句譯訛中觀
論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
故說無生何以故緣代謝故緣起非生者此柳接
以成桃但名緣起本無生相何也以柳不具心識
不云我能生桃緣謝非滅者彼桃移來此接彼樹
少一枝故名緣謝此間成一樹故名不滅彼來故
隱此成故顯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無相若推其
根彼則是桃此則是柳根本各異推理則桃不能
成柳柳不能生桃不成而成是為寂滅四處窮其
生相不可得則本無處所因接故決能生桃故是
決定性是性不一則常異彼桃此柳不異則常一
接故生桃不斷彼樹移來此樹生桃彼樹不常此
樹既以生桃則失柳名故不常桃雖從彼來柳上
生桃而實不從彼來入此柳異本種而能生桃而
實不從內出何以故以各不相到故柳不能生桃
而生是為不生以無生性故桃從移來柳上相接
此成而彼亦不滅是為不滅何以故以無滅性故
只這一種無情之物尚且四句百非皆不能到直
[002-0227c]
使言語道斷何況最靈心性而欲以心識語言文
字計較說生不生有忍無忍窮詰無生忍義縱經
塵劫竟有何益若有作如是說者非惟不得阿㝹
菩提抑且困於無明長夜若真正了別心性者心
欲緣而慮忘口欲談而辭喪不可以智知不可以
識識故金剛云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
相。】


「心王菩薩言尊者心若本如無生於行諸行無生生
行不生不生無行即無生行也。」


【因聞喻法解知心法本是如如若本如如無生於
行能生是起心動念所生是思慮分別若不起心
則千思萬慮皆無所生能生所生不生則無思慮
之行如是可即無生行也菩薩深解此意而但不
知非言語所到。】


「佛言善男子汝以無生而證無生行也。」


【夫真得無生行者如啞子喫苦秪可自知向人說
不得故曰如人飲水冷煖自知若以言語伸明此
義則似欲以無生證無生矣若有能證所證似是
二法非得無生也故曰這箇若是則頭上加頭這
箇若不是則斬頭覓活又曰是無真是非不真非
我無三寸鱉可喚龜。】


「心王菩薩言不也何以故如無生行性相空寂無見
無聞無得無失無言無說無知無相無取無捨云何
取證若取證者即無諍論無諍無論乃無生行。」
[002-0228a]


【世尊恐菩薩以無生心取證無生行故徵以問之
菩薩善領佛意而云不然何以故如無生行稱性
而行則行無所行任運而用則相不可得稱其實
性則無得無失以性本具故稱任運則無見無聞
相處空故如世尊所云詮表其理假說名字達名
字性空則無言說因言說故無知現知無相說相
言說既空內不見知覺外不見幻相內外既無則
何物可取何物可捨無可取捨何有取證若有可
證則有不證便成諍論。】


「佛言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汝言有取證者即是諍論汝可於中有得阿㝹菩
提不此問葢為三乘之人執有可證寄以斥之使
菩薩款以答出使人必信故金剛云若有法得菩
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㝹菩提是故然燈
佛與我授記義同。】


「心王菩薩言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
以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
別中即清淨性性無間雜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
非不知諸可法行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見
處所決定性故本無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菩薩非不明而問對佛伸明為眾作標則故故曰
我無得菩提何以故性中本是具足云何有得亘
[002-0228b]
古常存云何有失菩提云覺覺法自性故對迷說
覺本是不迷云何有覺心不自知云何有知知覺
即是思慮分別即是生滅內之思慮本無外之生
滅何有凡夫著分別則轉智成識菩薩了分別則
轉識成智是名清淨性又名無分別智是清淨性
中不著有為不著無為不為有無之所間雜亦復
無有言說真空絕朕故非有任運無礙故非無稱
體寂然故非知靈明常照故非不知用例一切萬
法莫不皆然也何以故一切思慮一切生滅皆無
處所無決定既無處所無決定則於中無有得無
有不得是二者皆不可決定說故何以故若決定
說無得則互古無有一人發菩提心求出三界者
若決定說有得則三乘之人滯著不捨何能證其
稱性妙樂之地也是故得與不得皆不可決定何
以世尊問我得菩提也金剛經佛告須菩提實無
少法可得得阿㝹菩薩此中菩薩自款無法得菩
提者父子似同一口更無二旨也。】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過無相體寂
無生所有諸識亦復如是何以故眼眼觸悉皆空寂
識亦空寂無有動不動相內無三受三受寂滅耳鼻
舌身心意意識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復如是皆亦不
生寂滅心及無生心若生寂滅心若生無生心是有
生行非無生行內生三受三行三戒若寂滅生心則
不生心常寂滅無功無用不證寂滅相亦不住於無
[002-0228c]
證可處無住總持無相即無三受三受等三悉皆寂
滅清淨無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禪無生無行。」


【佛以兩如是者一以印其無得菩提二以印其無
決定可說也所有心法不過以無相為體無相則
無生心法既以無相無生而識豈有生耶故曰亦
復如是下釋識之所以無生者眼即是根眼觸即
是塵根塵空寂識亦空寂根塵識三者互為因緣
起必同科而空亦同寂以無相為體無動不動譬
如明鏡對境影現不現非鏡於現不現兩忘能所
眼根對境亦復如是故無動不動三受者即第三
不苦不樂受也若證無生則根塵寂滅三受不生
若生寂滅則不生不滅若有不生不滅便有不苦
不樂是名三受曰此現量根性屬無記同於明鏡
無動不動喻似有理如心意意識有思慮分別八
識含藏無始善惡種子豈得同五根耶答意根無
自體如眼等故如幽室見亦無現塵如色等惟緣
過去落謝五塵起思慮想如夢所見了知如夢則
全體空寂意識亦無自體緣塵而有分別前塵不
住識亦不住以不住故故名空寂非謂永寂為空
寂也末那還是意根阿梨耶還是八識譯人欠巧
雖則具含無始種子性是無記不含而含猶如明
鏡形不到鏡鏡不到形而能妙含雖則妙含本無
能所故常空寂是八種識分則有記無記似有二
種合則同一無相為體以無相無生故不生寂滅
[002-0229a]
心不生無生心此乃真心無為故無能所若如凡
夫心識起能所執我能寂滅我能無生是則有生
以有生故內起三受由三受故便起貪等三行為
治貪等故有三戒若能所生則有受等心生若寂
滅生心則不生以不生故無功無用不證寂滅者
不住無為也不住無證者不廢有為也於有為無
為二邊無礙則能總持世出世間若善若惡若染
若淨若能若所任運自在皆成妙善故三受等悉
皆寂滅矣不住坐禪者不證寂滅也不入三昧者
不住無證也。】


「心王菩薩言禪能攝動定諸幻亂云何不禪佛言菩
薩禪即是動不動不禪是無生禪禪性無生離生禪
相禪性無住離住禪動若知禪性無有動靜即得無
生無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動以是智故故得無
生般若波羅蜜。」


【佛塔因治動亂故說禪定若謂有禪可住禪即是
有為是動而安知禪之性不動不亂是無生禪所
謂那伽常在定更無不定時何以無不在定以禪
性無生無生則無相無相則無處所可住了無住
故即得無生禪無生故般若亦無生也。】


「心王菩薩言尊者無生般若於一切處無住於一切
處無離心無住處無處住心無住無心心無生住如
此住心即無生住尊者心無生行不可思議不思議
中可不可說佛言如是如是。」
[002-0229b]


【一切處無住者不住有為也一切處無離不住不
住也直使住與不住無可用心無用心故般若無
知而無所不知般若無為而無所不為如此用心
則入不思議以不思議故不可決定說不可說亦
不可決定說可說須知說即無說是為說通無說
即說是為宗通宗說兼通無礙寧非不思議耶佛
以雙許兩證允其宗說不礙也。】


心王菩薩聞如是言歎未曾有而說偈言。


「 滿足大智尊
 廣說無生法
 聞所未曾聞
 未說而今說
 猶如淨甘露
 時時乃一出
 難遇難思議
 聞者亦復難
 無上良福田
 最上勝妙藥
 為度眾生故
 而今為宣說」



【無生之法三乘各各稱得但彼以分證知隨分齊
巳所領上地下惑逈不能知故不能廣說惟有諸
佛盡窮般若源底故圓滿具足能於大眾中廣說
無畏也三乘賢聖一向齊巳所領於此圓滿無生
之法向所未聞而今得聞世尊為眾生根性不同
將此一乘無生之義作隱顯半滿之說今也四十
年調護根性巳純涅槃將近故罄說無餘故向所
未說而今說也如是一乘了義之法猶如甘露有
能服者皆得不死而此法但恐不聞有聞之者皆
契無生但不能常說四十年不說而今時僅一說
而甘露亦不能時有既非常時所有是為難遇遇
亦不能即信是難思議也如是之法於其無量劫
[002-0229c]
無量國土名字尚不得聞何況得聞其義是為聞
亦難有能一經耳目永作菩提根本為良福田亦
如妙藥善療身心等病諸佛為度眾生故向所未
說而今說之。】


「爾時眾中聞說此巳皆得無生無生般若。」


【兩無生者上句是禪定下句是般若菩薩問一禪
能攝動今也由禪而達般若亦無生可謂一舉而
兩得也。】


「本覺利品第四」


【此品據序品之意應在後彼云一味真實無相無
生決定實際本覺利行首品雖是總標如阿伽比
丘所贊可謂一味真實也次品名無相三品名無
生此品應是入實際品然後入之不失次第何以
却將此品在前蓋由前二品備顯無相無生之義
夫何以知其無相無生耶以本覺妙明無為任運
不假造作不屬安排古所謂自性天然之佛法爾
如是入實際品自六行而後入實際似涉一分脩
為故在後矣本覺者即人人之法身利行者即人
人之法性法性非生滅而亦非不生滅用顯無生
義法身無相而靡所不相用顯無相義還是成前
三品之意也。】


「爾時無住菩薩聞佛所說一味真實不可思議從遠
近來親如來坐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


【法性一味無餘味法身一相無餘相法身法性體
[002-0230a]
用相須二名一義同名真實一味則普收餘味猶
如大海一相則妙含眾相猶如虗空不有而有不
無而無故名不可思議法身即是本覺人人本覺
即是如來是為正因佛性也是如來者即諸法如
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菩薩深證此理直以不
來相而來故從遠來非至而至故從近來何以如
此以身心不動故。】


「爾時佛告無住菩薩言汝從何來今至何所無住菩
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佛言汝本不從
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是大菩薩摩訶
薩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說偈言。」


【從無本來則來無所來至無本所則至無所至不
來不至則法身之理本是如如何來去之有而如
來深知菩薩證入此義對眾發明欲使現前眾等
重重證入無相無生之義自信本覺妙明之性本
來具足非從外得故如是而問菩薩以如是而答
所以世尊贊其是大菩薩也即此一問一答顯法
無餘使人人斷惑即是放光照世界也。】


「 大哉菩薩
 智慧滿足
 常以本利
 利益眾生
 於四威儀
 常住本利
 導諸群庶
 不來不去」



【若以有為智慧有修有證自有分限不名滿足此
菩薩以無住為本建一切法稱本地風光無得不
得一念便名滿足本利者即無為以無為任運化
[002-0230b]
利眾生前文所謂無生於化不生無化者化大焉
於四威儀一味無為使諸眾生法而則之各證法
身不來不去故世尊贊之也。】


「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
一切情識入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以轉
諸識入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
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
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


【菩薩意謂我從無為法性來蒙世尊深相贊嘆我
聞諸佛有二種利一者無為實智二者有為權智
若一味用實則群機不能槩被若一味用權則三
乘不能究竟未審世尊以何法轉諸眾生情識入
唵摩羅唵摩羅此云白淨識即是第九識前五六
七識是世間相故是情識八識則具含世出世間
九識惟是出世間所謂轉彼世間情識入出世間
之淨性佛答惟有一覺我為眾生或實或權無方
開示究竟本懷惟是一覺何以故佛及眾生惟一
本覺無二覺故以無二故常以一覺覺諸眾生皆
得本覺所謂本覺者本自有之與佛無二諸佛巳
悟眾生正迷聖人憫之無方開示無非為此一覺
也眾生既言其迷不可云無以非無故性常空寂
情識所覆妄計動靜了情不實則知性決定有本
來不動。】


「無住菩薩言可一切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佛言一
[002-0230c]
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本師稱實而答故曰本來不動菩薩隨情而問故
曰皆隨緣起可字應作如字佛答汝云一切皆隨
緣起汝今諦觀法法何狀境不自緣因識顯相識
不自識因境顯識是二者遞互為因亦遞互為緣
識空則境無相境空則識無用識境二處性本空
寂不知何者是識能隨緣起。】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言見佛言見即為妄何
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
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
有見。」


【佛答汝前問以何利轉諸情識入唵摩羅故我以
本覺稱實所答故言一切境空汝何以情識為實
執有所見汝言云何有見諸佛證真本覺則見及
見緣猶如空華本無所有眾生為情識所迷能見
所見同名妄想且如可見之境性決定是空是無
生無相彼不自名因識立名以不自名故皆空寂
是一見境例彼一切莫不皆空此乃即外境為辨
若即內身則父母未生巳前一無所有巳生之後
四大和合幻成微細推析四大各離何者是身能
見之身尚不見何者是所見之境。】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
空。」


【境即是塵身即是根根塵識三即名情識為轉情
[002-0231a]
識故說本覺迷去覺除則覺亦應空。】


「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故非空非不空無
空不空。」


【對迷說覺覺亦應空此特名字而本覺自性決定
不空不可毀壞非如情識之不實也但此性圓融
自在能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而實非空非不空能
空能不空但非三乘劣智所解矣。】


「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佛言如是
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


【如佛所說本覺如如不毀不壞非空不空諸境亦
應如如非空不空前解根境空故覺亦應空以覺
例境此解覺性如如則知境亦如如以境例覺前
後相承深契佛意故佛印云如是彼幻境可空彼
真境則非空非不空有決定性故言不空無處所
故言空。】


「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佛言如是覺無處
故清淨清淨無覺物無處所故清淨清淨無色。」


【前以覺例境以覺性如如則知境亦如如今因境
之幻色無處所故則知覺之幻名亦無處所而佛
印其解為然故言如是於清淨性中何處有覺之
幻名何處有境之幻色故同一清淨清淨者即是
空義。】


「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佛言心眼
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何以故色無處所清淨無名
[002-0231b]
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
清淨無止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無有緣別
性皆空寂性無有覺覺則為覺善男子覺知無覺諸
識則入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道斷斷巳入無住地
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其地清淨如淨瑠璃
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
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諸識不
生。」


【菩薩因聞性境如如非空不空不可思議則廣推
根塵識亦復如是可謂聞一而知餘者矣佛與印
成而復分別之可謂慈悲之至也色者舉塵而言
清淨無名上則言幻境非色二文合看一色以例
六塵可推舉一眼根以例六根根不能出塵不能
入以本覺法界為一大圓鏡雖則交光相接智人
觀之而彼彼不相到非內非外而亦宛然內外非
不思議而何世出世間所有諸法皆從心生而心
性本空不住三世以剎那不住故求其起處亦不
可得識因根境而有分別根塵既泯識亦無處處
尚不有何能緣塵而起分別耶是根塵識等性本
皆空寂無有覺與不覺法爾如是眾生在迷對迷
說覺故有覺不覺名若能知本覺如是則無有能
所為覺也覺知無覺覺尚不有則諸識復入本覺
彼名色等一切皆空直入金剛智地是地即等覺
後心一切名相至此悉斷斷巳入無住地者是謂
[002-0231c]
妙覺以妙故不住世間不住出世間不住有不住
無不住得不住失究竟心性決定無處雖則無處
而性決定不空若定執無處則落外道邪見若定
不空應有可見以清淨性無朕無兆非狀貌可見
也以清淨故內外無障如琉璃以平等故聖凡竝
育如大地以本覺妙明觀察世出世間纖悉洞了
如日光利成得本謂功成行滿得入本覺以斯道
覺斯民如大法雨此句全是利他前來諸句皆是
自利二利具足是入佛智地金剛智地下結釋真
性不空應合有見以無相故空無見有功能故決
定不空也。】


「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
眾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
足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
今有欲剌為未降伏。」


【如佛所說本覺之中本具自利利他之力諸佛菩
薩因中所發四弘誓願菩薩所到金剛智地原是
眾生本分體用即身中本自滿足嗟嗟一切眾生
高推聖境自甘絕分寧不為自欺也本覺者心佛
眾生共稟之體自利利他聖凡同具之用諸佛巳
證凡夫在迷菩薩發四弘誓以求到金剛智地為
得菩薩云道心眾生凡夫一發道心便名菩薩便
名滿足故曰菩薩初發心便登正覺也佛印如是
者肯諾相半汝說本來滿足而不知滿足中有不
[002-0232a]
滿足本來中有不本來何也諸聖巳拔欲剌故證
聖乘可稱滿足凡夫欲刺未降若不修行終難具
足菩薩伸明欲啟凡夫下劣慢而佛之所答為除
外道自然慢一問一答各有其長。】


「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
伏難伏。」


【誠如聖訓則一切眾生迷此常住本覺用諸妄想
攀緣諸欲侵損法身故名欲刺然是欲者眾生深
著拔之甚難而未審以何方便法門施諸眾生令
其降所難降拔所難拔。】


佛言。


「 若集若獨行
 分別及以染
 迴神住空窟
 降伏難調伏
 遠離諸欲刺
 解脫魔所縛
 超然露地坐
 識陰般涅槃」



【初句頌八識以此識具見相二分故見分名獨行
識體是無記故相分名採集識能徧緣六七故總
別相攝故以總從別則七六宛然以別就總則惟
一八識無有別體故二句頌七六識六識有分別
故名分別事識七識有思慮故名染汙識以見從
相出名採集以相從見入名獨行由採集故分別
染汙隨之而起其猶狂猿之難伏也若回光返照
攝相歸性常居空宅所有難伏之貪嗔悉皆降伏
矣且貪嗔等為根本煩惱欲刺為枝末根本既降
豈枝末之不能遠離耶而魔縛之不能解脫乎欲
[002-0232b]
刺既遠魔縛巳脫寧非如露地白牛永絕遮障即
此識陰便名涅槃矣無瑕師刊本無遠離欲刺一
句予添入未知可不識者證之或曰和尚所云採
集是八識相分差也八識是無記不能採集故若
然者云何楞伽偈云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心
非八識耶曰此是八識見分非是相分何為相分
如所見山河大地是色法無有分別故名採集若
以山河大地等色法為八識相分此之色法為在
眾生身內耶在身外耶若在身內者彼諸山河應
無屬當云何而云此張家山此李家田耶若在身
外於汝有何交涉而云是汝相分若定執彼無知
而此有覺分此見相二分正是凡夫外道所執云
何顯發聖教異彼外道耶曰相分是八識變起故
經云山河大地咸是妙明心中所現彼外道不知
從自識變起故異正教也若如汝所言而復引類
不全彼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
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其所現秪這不知二字
正指心境雙迷分自別他作內外見佛為遮此過
故立此萬法唯識宗唯一自心更無他物剖一心
而為二分以生滅不停者為相分離緣獨立者為
見分彼二乘得滅意根便是滅相分也未盡見分
取證涅槃迷彼寶所故目小乘頌云二乘不了因
迷執寧非不了見分謬執意根盡為涅槃耶若見
分盡即證大涅槃成圓鏡智無從有身境之異也
[002-0232c]
若不是相分者彼所滅意根是何分也曰所滅意
根是六識於八識何預若所滅意根不預八識非
相分者則一身之內應具二知何者是汝經云性
中相知用中相背相背故功用不同開為六七以
相知故總是一心八識無別有用即彼六七為相
分六七無別有知所知所見即八識見分世出世
間所有萬法不出此二攝盡無遺若謂此外別有
山河大地無知色法為相分與彼凡外何所異焉
故馬祖曰凡所見色即是見心韶國師云心外無
法滿目青山西天比丘有思婬女思久夢遺覺後
乃云彼既不來我亦不去不去不來而婬事得辦
寧非萬法唯心乎豁然大悟證阿羅漢豈非悟此
相分虗幻不實而又能成辦妄業耶但未盡見分
秪證小果故經云汝諸聲聞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此一六之義豈非見相二分耶若以緣塵分別者
謂之見分山河等色法謂之相分彼此兩立所謂
萬法唯識甚難融會矣若云八識是無記性不能
攀緣此復不然頌云性惟無覆五徧行此一句明
分二分也此中徧行與彼五六七識之徧行同耶
異耶若有異者至何分齊知其為異若無異者豈
有彼能攀緣而此獨不能攀緣耶若云此能生起
不能取境故不名採集者此亦不然生起是卒爾
心不是作意何也覺時或有精細者先作意而後
動念夢時是誰作意往來酧答宛然知覺苟許生
[002-0233a]
起非卒爾心所觸者與誰相觸而起受想思耶終
不應言心自觸心心自受心若不許其言何故不
許相分是八識採集而云相分是世間山河大地
等色法耶經云見色之時見非是色豈非是自巳
相分之見非是山河等色耶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豈非是見分之見非見相之見耶見猶離見見不
能及豈非盡此二分乃真唯識性耶予私謂無他
此論自西天傳流此土年代浸遠不無其訛所謂
字經三寫烏焉成馬學者未能見性宗師舊說以
為有知者是見分無知者是相分吾未聞世人喚
山作人謂他各有心識覺知若未有此見則各各
知人是有情山等是無情不知此論欲成立何事
欲遮何道也若然者如和尚所論遮何等過成立
何功答遮自他內外取捨之過成立自性無礙自
在之德譬如良馬見自身影不復驚怖又如有人
為人所觸勃然起嗔若自觸自身則嗔不復起以
了自巳故今之成立亦復如是了萬法唯識不復
有生死等怖不立自他等相超然自得矣。】


「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
脫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何以故涅槃本覺利覺
利本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
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涅槃本故
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住善男子覺者不住涅
槃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
[002-0233b]
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唵摩羅識。」


【菩薩聞迴神住空窟即得離欲刺脫魔縛而識陰
得入涅槃是知涅槃獨一無伴安樂無比常住於
此得解脫不佛謂涅槃為安樂眾生為狂勞所困
故說法門以治之若病去藥存執藥反以為病故
是涅槃縛也永嘉云捨妄想取真理取捨之心成
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猶如避溺而投火義同所
言涅槃即是自性本覺之安樂也非從修為所得
在眾生最初一念未生巳前為本覺為因因在菩
薩修行末後證得為涅槃為果果以本末不二故
涅槃即本覺本覺即涅槃其間本分無生無滅悉
等無異以涅槃即是本有之覺故無得者尚無有
得有何可住若了本覺無得即知涅槃無住以本
覺無生無住則涅槃無動無住若住如是金剛智
地則知心離三際入唵摩羅識也前問以何利轉
轉諸眾生情識入唵摩羅識佛答但依本覺無生
之理證入無生到金剛智地自然而入也。】


「無住菩薩言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
也。」


【菩薩恐三乘作有得想故伸以問之若唵摩羅識
即本覺淨識應無所得有得則非本覺如前所示
今言識有所入有入即有得那得言無。】


「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
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
[002-0233c]
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
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巳而得金錢心
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
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唵摩羅者
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
非入。」


【迷子喻五陰眾生金錢喻本覺淨識迷背不知喻
迷而不覺遊行十方喻備造十惡經五十年喻五
陰為謬既迷法界真性執五陰為自巳無禪定資
身曰貧無法財養命曰窮綿歷六道曰困受種種
逼迫曰苦專事求索有二種一者眾生為養身命
求索五欲名利等二者外道頗厭世間求生天上
脩行邪見等彼二者皆依世間有為功用故不充
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者即諸佛默然知眾生具
足本覺淨識起以說法而示導之故曰奇哉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良由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
當說法令其開悟此之謂也而謂子言汝執金錢
葢六道眾生雖則五陰相隔而本覺妙性未嘗有
失若能開悟則一切具足其子惺巳者喻眾生悟
入雖則悟入心大歡喜作有得想其父諭其本有
之物非從外得何喜之有合喻唵摩羅識人人本
具向因迷而不返故謂之出出而未嘗出也今因
我開示汝等悟入故謂之入入而未嘗入也何以
故以本覺自性非出非入以文字詮表示人有出
[002-0234a]
入名若忘名契旨則得得非得。】


「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
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


【父子情同一體子樂則父樂子憂則父憂初見子
迷何不即救要待五十年方起救之豈父之心也
耶。】


「佛言經五十年者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遍計。」


【涅槃經有四種喻借喻非喻似喻假喻此即借喻
也以五陰難曉借世間年數以喻之非同世間實
隔長遠也若一念未生巳前即等諸佛稱體富足
一念巳生即落五陰備造十惡便名貧窮遠行則
備歷六道徧計則廣執名相。】


「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佛言一念心動五陰俱
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


【一念不生則本覺自心名字尚不可得一念既生
則千思萬慮皆屬五陰由思慮故一陰十惡則五
陰五十惡頓然具足以佛與眾生於一念巳生未
生便分得失故古人恒勸學者向一念未生前會
乃至父母未生前洪濛未判前看莫有不根乎此
也。】


「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
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
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無生一念。」


【菩薩意謂一念心生便具眾惡誠如聖訓不可不
[002-0234b]
慎也而凡夫集氣所醉云何得無生念若用心遏
捺是止病若任心生滅是任病若動心修為是作
病若永滅不生是滅病未審世尊以何方便脩行
令入佛答四威儀中以坐為上令彼眾生安坐心
神自然住金剛地靜念無起身心安泰無別方便
也六祖云汝但不思善不思惡只恁麼去自然心
入無生湛然常寂本於此。】


「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
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
覺本利本覺覺者清淨無染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
可思議佛言如是。」


【向因背覺合塵千思萬慮勞役心神今也蒙佛開
示離塵則無念無念則無覺覺念兩忘則心神安
泰非因脩得是本覺本利其間非動非靜非得非
失本覺常然如手內之金錢常在不無有無之義
隨世間有四句所謂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既
悟本覺則四句盡遣故曰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者
對昔時之迷覺知無覺對今日之悟以悟故所得
本覺是本利本覺得得非得能覺是者不為有無
得失等所染亘古常存故曰不易始終無異故曰
不變以性決定故不可思議也。】


「無住菩薩聞是語巳得未曾有而說偈言。」


【菩薩向所聞者皆是三乘權說權實互隱心未盡
惑今聞一乘了義無餘故自慶得未曾有。】
[002-0234c]


「 尊者大覺尊
 說生無念法
 無念無生心
 心常生不滅
 一覺本覺利
 利諸本覺者
 如彼得金錢
 所得即非得」



【餘經皆稱世尊而此經槩稱尊者尊者乃羅漢之
通稱豈如來類羅漢耶而佛亦名阿羅漢又是譯
人本國之尊名故不可定尊者而云大覺尊則揀
異小阿羅漢也說無生無念之法無念無生之心
非世尊而孰能說之雖說無生無念之法而心未
嘗生滅及不生滅生與無生滅與不滅皆自本覺
自然妙用用是妙利利諸眾生眾生無得而我亦
非與。】


「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蜜。」
金剛三昧經註卷第二
[002-02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