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97 法華經指掌疏-清-通理 (master)



法華指掌疏卷第四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明遠 較字


【△二下根獲益二。一無學得記。二有學得記。初品題
。】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五百弟子。即後文三迦葉波。乃至周陀娑伽陀等。
受者領受。謂自識宿因。領受成佛記也。不言授與。
之授者。重在機邊。顯彼實能自信故。準文中。有富
樓那等千二百人得記。今題中但標五百者。以是
正為機故。若富樓那乃內秘外現。餘眾乃迦葉代
傳。非正為機。故不言也。按此品別義亦五。一為顯
佛德無盡故。文云。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是也。
二為顯下根非真故。文云。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
生是也。三為顯心印懸通故。文云。其不在此會汝
當為宣說是也。四為顯自識宿因故。文云。一切智
願。猶在不失是也。五為顯自信無疑故。文云。我今
乃知。實是菩薩等是也。總言如來三業殊勝。凡有
施設。終不唐捐。故於化城品後。繼以五百受記品
焉。
經文分二一先記滿慈。二次記千二。初二。一滿慈
念請。二如來與記。初。】
[004-0600a]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初經家敘悟。聞是智慧者。領前法喻二周。會權歸
實之義。方便隨宜等。領前法喻二周。從實施權之
義。又聞授記者。領前法喻二周。五人得記之義。復
聞宿世等。領前化城品中。覆講結緣之義。復聞諸
佛等。領前化城喻中。化城滅城等義。以化城滅城。
皆喻如來自在神通力也。未有者。往昔因緣。從未
說故。心淨者。從前疑惑。今巳斷故。踊躍者。領解歡
喜。不自持故。即從下。禮住念請。解齊四子。欲有所
呈。故自即從座起。到於佛前。辯遜羣賢。無能措詞。
故惟頭面禮足。却住一面。却猶退也。瞻仰尊顏者。
希記待授。望佛慈悲之意。目不暫捨者。心領神會。
願能證知之意。作念甚奇者。歎如來權智隨宜。所
為希有者。歎如來法力普救。隨順世間等。正權智
隨宜之義。拔出眾生等。正法力普救之義。方便知
見。即權智也。能拔眾著。即法力也。言世間若干種
性。佛能隨順而說。其猶雨滴萬物。巨細均沾。非奇
特智乎。眾生處處貪著。佛能稱量救拔。其猶火燎
大荒。鴻纖俱盡。非希有事乎。方便品云。廣演言教。
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信解品云。能為下
劣。忍於斯事。取相凡夫。隨宜為說。皆斯義也。於佛
功德等。滿慈欲讚佛德。自揣不能之意。意謂窮子
一喻。四子同說。極讚佛德。應無餘蘊。而如來猶以
為說不能盡。況我智辯。無能較彼。縱欲宣說。其猶
[004-0600b]
以尺度空。用升量海。故曰言不能宣。惟佛世尊等。
滿慈自惟佛智。能鑑已心之意。深心指現前真信。
非昔浮淺。故云深也。本願指往昔遠誓。非今始發。
故云本也。獨許佛為能知者。意謂。我雖智辯未及。
無能表揚佛德。然我現前深心。往昔本願。久在聖
鑑。應不以訥純見棄也。滿慈念請竟。
△二如來與
記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稱讚功德。二正與授
記。初。】


「爾時佛告諸比丘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告諸比丘。問以見不者。欲其真見滿慈。不可以聲
聞視之也。諸子皆能說法。惟滿慈為最。故云說法
人中。最為第一。言常稱者。如阿含經云。我佛法中。
善能廣說。分別義理者。滿慈子為第一。亦者例上
之詞。言不惟稱其能說。亦且歎其能行也。種種功
德者。如說行持。即向下精勤護持等事。如阿含思
惟修習。即是精勤。方等受彈不退。即是護持。護持
云者。為遮實行聲聞。不令破法也。又如般若從佛
轉教。即是助宣。示教利喜者。謂轉教菩薩。示以成
佛之利。教令歡喜也。又如如來初中後說。皆名正
法。滿慈從首至尾。皆能分別。即是具足解釋。借言
顯理。因理入道。即是饒益同行。同行即指二乘。二
乘之行。俱以梵稱者。以今經會權歸實。非惟二乘。
乃至散善微因。皆當成佛。亦得名梵故。捨除也。盡
窮也。言滿慈雄詞麗句。論辯非常。具縱橫之才。運
[004-0600c]
殺活之機。除佛一人。則雖智似鶖子。問如雲興。欲
窮其詞。亦所不能。據此則智邁羣賢。辯齊亞聖。而
前文猶自以為於佛功德。言不能宣者。一則以見
佛德無盡。本不可宣。一則以為實行下根。曲示權
儀。豈真四子之不若乎。稱讚功德竟。
△二正與授
記三。一行因得果。二依正莊嚴。三總結功德。初三
一過去因深。二未來行滿。三當得成佛。初。】


「汝等勿謂富樓那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初承前略明。如上所稱護助我法等。不足以盡漏
慈之實。故以勿謂但能等誡之。葢欲眾知其本也。
亦於過去等。乃略明本地之事。準偈云。於千億佛
所。今云九十億者。以遠本杳冥。難於取信。且約九
十億言之。護助正法等。顯本地之事。與今無異也。


又於下。正以詳明。空法仍指般若。言滿慈於諸佛
般若會上。不惟助宣空法。且又於諸空法。實能明
了其義。通達其理。揀非徒事口頭者比。得四無礙
等。謂依所明了。轉教菩薩。無礙智。即四無礙辯。不
云辯而云智者。以辯由智發。有智乃有辯故。審謂
審察機宜。諦謂諦觀法性。由來不謬。故云常能。惟
取機教相當。不務名聞利養。故云清淨說法。無有
疑惑者。法明了故。智無礙故。機教審諦故。清淨無
私故。反是皆不能無疑也。神通之力。指諸佛方等
所說如今佛方等會上多明菩薩不思議神通事
故。具足者。成就義。言滿慈於諸佛方等。所說。不惟
[004-0601a]
伹能護持。而且於諸菩薩神通。實能具足成就。揀
非智類焦芽者比。隨其壽命者。約從生至歿而言。
言滿慈於諸佛會中。不惟明了空法。具足神通。而
且隨其壽命。從生至歿。常修清淨梵行。饒益同行
也。彼佛下。結指本意。咸謂聲聞者。不識其本。但見
其迹。以斯方便者。內秘實德。外現權相饒益眾生
者。隨順機宜。安住方便。令立菩提者。時至機熟。引
入真實。如此皆借彼利物。以嚴自報。故云為淨佛
土。常作佛事等也。
△二未來行滿。】


「諸比丘富樓那漸漸具足菩薩之道。」


【初從古至今。七佛者。四分戒本頌云。毗婆尸式棄。
毗舍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文。葢指莊嚴
劫後三佛。賢劫前三佛。及第四釋迦佛也。然七佛
巳該釋迦。而又云今於我所等者。有取巳作證之
意。意謂。七佛前六。巳屬過去。今於我所亦為第一。
乃眾所目覩而親見者。如來豈虗譽哉。於賢下。從
今至後。賢劫。即現在劫也。以此中千佛出世。化眾
成賢。故以賢名。當來諸佛者。即指今佛以後。九百
九十六佛。而皆二字。通承上文。葢統約七佛以來。
諸佛會中。詳明說法第一之義。亦於未來。乃指星
宿劫中。護持助宣。準上可知。為淨下。結顯行滿。為
淨佛土。勤化眾生者。以眾生為國土之嚴故。漸漸
具足。菩薩之道者。從古至今。從今至後。漸積漸深
故。漸積漸深。乃得因行圓滿。則菩薩之道。豈易言
[004-0601b]
具哉。
△三當得成佛。】


「過無量阿僧祇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過無量僧祇者。統約過去九十億佛以來。以至當
來具足菩薩道時而言。當於此土。得菩提者。以因
中於此行道。緣在此故。佛號法明者。有二義。一謂
於一切法無不明了。二謂以大法明。破眾生暗。亦
自覺覺他為名。行因得果竟。
△二依正莊嚴二。一
依報莊嚴。二正報莊嚴。初。】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因地結緣既眾。果上報土自廣。故雖此土成佛。無
妨以沙界為土。七寶為地者。因以法寶。莊嚴眾生
心地所感。地平如掌者。佛掌平正非同世人之掌。
或曰海底有石。名掌。無有一微塵許不平。地平如
之。亦因地等心濟物所感。山陵者。高阜之處。谿澗
等。窪下之區。此皆心地不平所感。因地等心濟物。
故報土無此。所以持地菩薩。平地待佛。佛謂。仁者
當平心地。以心平則世界平也。七寶臺觀。充滿其
中者。因以法寶。安住眾生所感。諸天宮殿。近處虗
空者。顯佛教所及。上天垂佑。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者。顯佛道相通。天人一理。如大成云。人完天道。人
之未始非天。天之未始非人是也。然滿慈以娑婆
穢土。化為恒沙淨域。較之釋迦。猶為殊絕。而受記
乃在下根。噫。本迹之事。誠有不可得而思議者焉。


△二正報莊嚴。】
[004-0601c]


「無諸惡道亦無女人六通三明及八解脫。」


【初眾生純善。無諸惡道。亦無女人者。因地化生。令
行善法。常修梵行所感。既無女人。不由胎藏。故云
一切眾生。皆以化生。婬為眾惡之首。既云無有。則
眾生純善可知。欲為神通之累。因無欲故。所以能
得而且大。楞嚴云。欲氣粗濁。不能發生勝淨妙明。
紫金光聚。又昔有五通仙人。因著欲故。遽失神足。
據此則身出光明。飛行自在者。皆以無欲所致。志
固者。能立大願。精進者。能修大行。智慧者。能解大
法。普皆金色等。有蒞眾說法之姿。而自莊嚴者。非
造作修飾之美。據此則彼土眾生。俱堪上求佛果。
下度有情。淨名所謂深心是淨土。具足功德眾生。
來生其國者。其滿慈之謂歟。常以二食者。化身輕
淨。不資摶食也。聞法歡喜。便可助性養元。名法喜
食。住定慶快。便可資神調氣。名禪悅食。噫。娑婆眾
生。一生勞碌。只為口頭。無邊殺業。全由舌根。何不
凝神法喜。棲心禪悅。則現在絕勞碌之苦。當來乏
酧償之報也。有無下。三乘殊勝。無量僧祇等。顯菩
薩眾多。神通大。智無礙。教化善者。揀非地前諸位
可比。算數較計等。顯聲聞無數。具通明。及解脫者。
揀非不來以下可比。據此則生彼國者。曰與上善
同會。與彼極樂無以異也。依正莊嚴竟。
△三總結
功德。】


「其佛國土有如是等起七寶塔徧滿其國。」
[004-0602a]


【初正結功德。承上若依若正。不可限量。故云有如
是等。無量德嚴。莊嚴言功德者。以是積功累德之
所致故。一一圓滿具足。故云成就。劫名下。進言其
餘。佛以法寶照世。故劫名寶明。人惟純善所居。故
國名善淨。佛壽無量等。隨緣久住。法住甚久者。因
機常存。滅後起塔者。不盡餘化。此又於前巳說之
外。進言其餘。以見始終殊勝義也。長行竟。
△二偈
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稱讚功德。二頌正與授記。初義頌。】


「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心則懷疑惑。」


【初總以略頌。長行問以見不。偈頌教以諦聽。總欲
眾識其本也。長行即迹明本。故直指滿慈。偈頌依
本明迹。故渾言佛子。渾言佛子。滿慈巳寓中也。行
道者。行菩薩道也。行菩薩道。却現聲聞之迹。借斯
方便。饒益同行。故以善學稱之。由善學故。虗虗實
實。莫可擬論。故以不可思議稱之。如護持助宣等。
皆不可思議事也。知眾下。別以詳頌。知眾樂小法
等。明從本垂迹。自說是聲聞等。明引小向大。悉得
成就者。謂保證偏真。由此惟知樂小。不復求大。故
云小欲懈怠。佛子方便力故。能令回小向大。故云
漸當作佛。內秘下。開迹顯本。內秘菩薩。外現聲聞
者。四攝中同事攝也。欲為集諦之本。生死為眾苦
之源。曰少曰厭者。欲求斷集離苦。示同聲聞事故。
[004-0602b]
實自淨佛土者。資攝生之因。嚴當來之報也。示有
三毒等。指昔未遇佛時而言。言不惟現居聲聞。非
是實行。即昔日未遇佛時。亦不過示同凡外。現三
毒及邪見相耳。我弟下。結略顯廣。偈凡六句。前二
句。言我諸弟子。如是而行者。正為方便度生。此結
略也。後四句。言不惟此也。更有種種現化。若具說
者。但恐淺見不識。妄疑虗誕。正如井蛙不可以語
大海。此顯廣也。頌稱讚功德竟。
△二頌正與授記
三。一頌行因得果。二頌依正莊嚴。三頌總結功德。
初三。一頌過去因深。二頌未來行滿。三頌當得成
佛。初義頌。】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而自淨佛土。」


【初頌承前略明。言如上所說。不過於我法中。善學
方便。要知今此富那。不止是也。長行為易於取信。
故近言九十億佛。偈頌顯本地幽微。故遠指於昔
千億。勤修所行道者。總約宣護佛法言之。宣即助
宣。仍指般若轉教。護即護持。仍指方等受斥。如此
皆為上期佛果。故云求無上慧。現謂示現。居弟子
上者。顯是第一。多聞有智者。顯是說法第一。有智
則理明氣舒。故所說無畏。多聞則應機有本。故能
令眾喜。度生心切。故無有疲倦。求道意誠。故以助
佛事。巳度下。頌正以詳明。度者。超證之義。神通指
方等所說。長行所謂。具足菩薩神通之力是也。具
智知根。常說淨法者。淨法指般若真空。長行所謂。
[004-0602c]
於諸空法明了通達。乃至常能審諦清淨說法是
也。又長行云清淨說法。指能說清淨。此中云說清
淨法。指所說清淨。意顯欲說淨法。心具淨心而後
可爾。演暢下。頌結指本意。初二句。頌前以斯方便。
饒益眾生。令住句。頌前又化無量。令立菩提。而自
句。頌前為淨佛土。教化眾生。其義可知。
△二頌未
來行滿約義略頌。】


「未來亦供養無量無數佛成就一切智。」


【準長行有三義。今略從古至今。惟二。初頌從今至
後。未來者。指賢劫四佛以後。以至星宿劫言也。餘
可知。常以下。頌結顯行滿。成就一切智者。有二義。
一謂度諸眾生。令他成就。二謂度眾生巳。致自成
就。總為顯示行滿義故。
△三頌當得成佛約義略頌。】


「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其後得成佛號名曰法明。」


【首二句。統約過未言之。約義頌前過無量僧祇之
句。下二句。頌別號。略同號也。頌行因得果竟。
△二
頌依正莊嚴二。一頌依報莊嚴。二頌正報莊嚴。初
略頌。】


「其國名善淨七寶所合成劫名為寶明。」


【準長行國名劫名。應在總結功德科中。今隨便超
頌於此。
△二頌正報莊嚴。】


「菩薩眾甚多其數無量億亦無諸惡道。」


【初超頌三乘殊勝。菩薩具威德力者。有折攝以蒞
眾故。聲聞具無礙智者。有辯才以度生故。此皆滿
[004-0603a]
慈宣護佛法。因心所感。其國下。追頌眾生純善。義
同長行。惟次第稍異。頌依正莊嚴竟。
△三頌總結
功德略頌。】


「富樓那比丘功德悉成滿我今但略說。」


【首二句。總結成滿。當得句。別結依報。賢聖句。別結
正報。末二句。顯廣結略。言如是等事。更有無量。今
所說者。如大地之一塵。故云略耳。劫國名號。超頌
於前。佛法壽量等。從略不頌。先記滿慈竟。
△二次
記千二三。一千二念請。二如來與記。三領記慶責。
初。】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既證羅漢。必脫見思之縛。故云心自在者。作念者。
默伸請詞。欲如來他心速鑑之意。意謂。我與滿慈。
同處無學。彼既得記。我亦應爾。故云我等歡喜。此
喜非常。故云得未曾有。雖曰得未曾有。不蒙一言
印許。終滯猶豫。故云若各見授記等。授記如彼。慶
快亦應如彼。故云不亦快乎。
△二如來與記三。一
總許千二。二親記五百。三勅記餘眾。初。】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念存乎中。情現於外。佛以他心圓鑑。故能知也。必
告迦葉者。表下根成佛。非苦行莫濟故。當現前者。
顯時節巳至。無容少待。次第與授者。顯箇箇當記。
言不頓彰。
△二親記五百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
一陳那先得。二餘依次成。初。】
[004-0603b]


「於此眾中我大弟子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大弟子者。上首之稱。憍陳如最初稱解。德長臘老。
故先記也。別號普明者。有二義。一謂放光照世。二
謂說法破愚。偈云。常放大光明。乃至常說無上道
是也。
△二餘依次成。】


「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以尊者貌黑而光故。優陀夷。
此云出現。以尊者初生日始旦故。周陀。亦云周利。
此云大路邊。莎伽陀。亦云槃特。亦云槃陀伽。此云
小路邊。本行經云。其母隨夫遠逝。久而有孕。垂產
思歸。至中途誕子。二度凡生二子。故以大小別之。
又云西域風俗。臨產必歸母家。兩次路生。故以名
焉。又有翻為大小繼道者。為文稍雅。而義亦無殊。
同號者。因中同為常隨。果德亦同也。長行竟。
△二
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陳那先得。二頌餘依次成。初二。一正
頌長行。二補頌依正。初義頌。】


「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故號為普明。」


【長行云供佛。偈頌云見佛者。見不徒見。見必興供
故。長行云六萬二千億佛。今云無量者。言六萬二
千億佛。以常情觀之。則無量矣。覺稱等正者。謂生
佛平等。無偏黨故。常放大光明者。光不徒放。放必
成益。如華嚴賢首品云。如是等比光明門。如恒河
[004-0603c]
沙無限數。悉從大仙毛孔出。一一作業各差別是
也。具神進。則圓應羣機。名聞徧。則十方向化。一切
所敬者。上求佛法之明。說無上道者。下破愚迷之
暗。末句。乃通承放光說道。以結其名耳。
△二補頌
依正。】


「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有如是神力。」


【首句。明依報清淨。菩薩下。明正報神力。勇猛者。上
求下化忍苦忘疲之義。升妙樓閣。似約喻言。言菩
薩證一切智。明了諸法。如升妙高樓閣。無遠不矚。
如華嚴淨行品云。升正法樓。徹見一切是也。遊諸
十方者。神通力故。供巳歡喜者。能成益故。須臾還
國者。少時便歸。如極樂眾生。清旦供佛。滿十萬億。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是也。末句。總結。如是皆不可
思議之事。故云神力。頌陳那先得竟。
△二頌餘依
次成義頌。】


「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皆如上所說。」


【初結前起後。佛壽六萬。正法十二萬。像法二十四
萬劫者。展轉相倍。因機短長也。法滅則天人失怙。
憂怖則足以感佛。由是五百比丘。轉相補處。前前
後後。相繼而出。故云次第作佛。同號下。轉次授記。
我滅度後。某甲作佛。正轉次授記語也。所化世間。
且指依報。葢前佛指後佛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所
化。國土嚴淨。無以異也。及諸下。諸事俱等。神通力
者。如上具足神通。是神通等也。菩薩如上可知。準
[004-0604a]
上無聲聞。或是彼有脫漏。或本是菩薩。迹示聲聞。
故云菩薩聲聞。若不然者。則皆如上說之語。不極
成也。親記五百竟。
△三勅記餘眾屬孤起頌。】


「迦葉汝巳知五百自在者汝當為宣說。」


【首二句。指前巳說者為例。次二句。例餘未記者亦
然。末二句。言餘諸聲聞。亦當親記。但以不在此會。
特令迦葉宣說。宣說者。代佛宣說。授記成佛事也。
問。準前請記許文中。俱有千二百人。今云不在此會者。何也。答。請記之時。雖千二俱在會中。只因如來
許記。有次第與授之語。而七百人等。意以五百上首。一一次第與記。不知何時方畢。遂爾暫應他緣。不料
如來辯才無礙。收放自如。而五百上首只消次第作佛。轉次授記。乃至如上所說等數語。授記巳畢。及欲
再記七百。而七百不遑僧次。故謂不在此。會也如來與記竟。

△三領記慶
責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慶幸自責。二說喻發
明。三以法貼合。初。】


「爾時五百阿羅漢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初經家敘置。佛前者。顯是耳提面命。歡喜等。頓釋
絕分之憂。前因勅記餘眾。暫時就座。此欲悔過自
責。故從座起。悔過者。悔一向樂小之過。自責者。責
從前滯小之失也。世尊下。五百自陳。常作是念等。
自敘從前執迷。今乃知之等。正明今日信解。言昔
年不揣已德。妄自尊大。如世間無智愚人一般。雖
今日乃知。而知即不迷。故言此以明信解之不虗
也。所以下。徵起轉釋。言應得佛智。乃以小智為足
其猶矯秋潦為大海。登丘陵作崑崙。豈智者之所
為乎。
△二說喻發明二。一喻昔證小果。二喻今得
[004-0604b]
大益。初。】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有人者。五百自喻。親友者。喻十六王子。家喻大通
高會。言昔日大通高會。本為王子而設。如彼之家。
而十六王子。却與我等有緣。如我之友。而我等因
近王子。得預大通高會。故喻云至親友家。雖喻高
會。尚蔽無明。故喻云醉酒而臥。所謂醉無明酒是
也。是時親友。官事當行者。喻王子欲赴他緣。赴緣
度生。乃聖賢公務。不得不然。如官事不自由也。無
價寶珠。喻一切種智。餘乘所無。故以無價喻之。繫
喻覆講結緣。覆講結緣。令發一切智願。爾時一切
種智。巳蘊藏識。如以寶珠繫衣裏也。與之而去者。
喻此土結緣巳畢。別應他方。其人醉臥者。喻爾時
雖受大益。尚蔽無明。蔽無明故。於諸一切種智。不
信不解。故以不知不覺喻之。起巳者。喻善根內熏
無明稍減。雖無明稍減。依舊隨業漂沉。故以遊行
喻之。到於他國者。喻隨業漂沉。流浪五道也。流浪
五道。眾苦逼迫。入於邪見稠林。欲求少許定慧。修
諸無益苦行。故以為衣食故。勤力求索喻之。甚大
艱難者。喻向在異道。空修無獲。少有所得者。喻今
於小乘。得證偏真。得證偏真。自謂究竟。故喻云便
以為足。此昔年執權為實之態也。
△二喻今得大
益。】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004-0604c]


【於後者。喻今法華高會。時至緣熟。機教相契。故喻
云會遇見之。反顯四十年前。雖及門受業。而大小
懸殊。所謂若逢不逢。猶未之逢也。而作是言等。喻
如來會權歸實之語。咄哉者。警覺之詞。何為下。激
發之意。言汝以堂堂丈夫。何為些須衣食。乃至漂
泊。以至如是。喻如來警覺二乘。激發權宗。本具大
緣。允稱龍象。何為少許定慧。展轉流浪。竟至小乘
也。我昔欲令汝得安樂者。喻昔覆講結緣。本為令
發大心。永離生死之苦。究竟涅槃之樂故。五欲者。
喻出世勝妙五欲。如相好莊嚴之色。佛法僧等之
聲。戒定慧等之香。最上一乘之味。覺法自性之觸。
凡此皆佛地受用。如自恣也。某年日月。珠繫衣裏
者。喻正覆講時。令發一切智心。則種智巳納識田
矣。今故現在。而汝不知者。喻如來指示二乘。一切
智願猶在不失。伹以權宗固蔽。不自知也。由不知
故。但於小乘法中。煆煉熏修。以求逮得已利。故以
勤苦憂惱。以求自活喻之。佩珠作丐。故責以甚為
癡也。二乘忘大取小。如來呵責。亦復如是。貿者以
此換彼。須猶用也。教以以寶貿須。常可如意者。喻
如來既示種智。教以以此度生。成就已德。圓滿佛
果。則受用無盡矣。說喻發明竟。
△三以法貼合二。
一昔證小果。二今得大益。初。】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為菩薩時。乃在大通高會。義合至親友家。令發智
[004-0605a]
心。種智巳納識田。義合珠繫衣裏。廢忘不覺。由於
無明封蔽。義合醉臥不知。既得羅漢。巳證偏空小
果。義合少有所得。自謂滅度。不知所證未極。義合
便以為足。資生二句。乃轉釋自謂滅度之義。葢以
向在異道。資生正慧艱難。今遇佛法。得少便為足
也。雖得少為足。自謂種智絕分。而昔日所發大心。
識田種子不壞。故曰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既不曾
失。則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前文所
謂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是也。
△二今得大益。】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今者即指現會。昔緣相牽。際會於此。合前於後親
友。會遇見之。覺悟乃警覺令悟。合前咄哉之語。比
丘具龍象之儀。合前丈夫之稱。所得既非究竟。取
證在所不宜。合前何為衣食。乃至如是。久令種佛
善根者。遠指大通覆講。令發一切智心。種蘊藏識。
合前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乃至無價寶珠。繫其衣
裏。方便示涅槃者。由彼樂小自蔽。對機施設。合前
今故現在。而汝不知。謂為實滅者。依之煆煉熏修
以求自利。合前勤苦憂惱。以求自活。我今乃知。反
顯昔年不知。合前甚為癡也。得受果記。必是如來
授與。合前勸令貿易。歡喜未有。自慶受用不盡。合
前如意無乏。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慶幸自責。二頌說喻發明。三頌以法
[004-0605b]
貼合。初義頌。】


「我等聞無上安隱受記聲便自以為足。」


【首二句。應作一句讀之。言如來授記。令獲無上安
隱。耳提面命。故得聞也。佛是一切智人。故稱無量
智佛。自悔諸過者。大成云。諸過有四。謂忘本願故。
怖大乘故。樂小法故。得少足故。然此以上。長行屬
經家敘置。今是五百自陳。非頌長行。長行乃本此
敘也。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者。言小乘涅槃。於
佛功德藏中。如錙銖耳。無智愚人。往往得少為足。
五百弟子。自謂我亦如是。故云如也。然此亦是悟
後方知。長行所謂今乃知之是也。
△二頌說喻發
明二。一頌昔證小果喻。二頌今得大益喻。初。】


「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有無價寶珠。」


【昔為下凡。得預高會。如貧人至親友家。一切佛法。
本自現成。如其家甚富。依彼佛法。為眾覆講。如具
設肴膳。令發智心。種納識田。如珠繫衣裏。明知無
功。冥授大益。以待機緣。如默與捨去。無明封蔽。不
信不解。如臥不覺知。大善內熏。無明稍減。如起巳
遊行。展轉流浪。墮入邪見。如他國求食。無益苦行。
空修無獲。如資生艱難。乍入佛法。即證小果。如得
少便足。於諸大法。無心希求。如不願好者。雖經方
等般若。依舊抱迷未遣。如不覺衣裏有珠。全同長
行。無勞分配。
△二頌今得大益喻約義略頌。】


「與珠之親友後見此貧人五欲而自恣。」
[004-0605c]


【首二句。頌前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苦切句。頌前咄
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示以句。頌前我昔欲
令。乃至珠繫衣裏。貧人下。頌前貿易所須。但前約
親友勸勉。喻如來授記。此約見珠歡喜等。喻弟子
領記。前後互影。而義無殊也。頌說喻發明竟。
△三
頌以法貼合二。一頌昔證小果。二頌今得大益。初
義頌。】


「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自足不求餘。」


【首句。頌前佛亦如是。葢機教互出也。世尊於長夜
者。長行云。為菩薩時。葢以菩薩為度眾生。久在生
死。如長夜耳。常愍二句。頌前教化我等。令發智心。
願而云種者。謂此心一發。則識田有種矣。我等二
句。頌前而尋廢忘。不覺不知。得少二句。頌前既得
阿羅漢道。乃至得少為足。
△二頌今得大益約義略頌。】


「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身心徧歡喜。」


【首二句。頌前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乃至汝等所得。
非究竟滅。得佛二句。顯是巳結大緣。頌前久令汝
等。種佛善根。後四句。頌前我今乃知。實是菩薩。乃
至甚大歡喜。得未曾有。義同而文不同也。授記名
決者。果與因契。決定不虗故。無學得記竟。】


【△二有學得記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學無學。即有學人也。如三果四向等。研真斷惑。始
學無學人故。雖在學地。不甘小乘。因見無學得記。
[004-0606a]
頓發思齊之心。故亦蒙授記。或曰。羅云早證無學。
阿難故留殘結。何故題中通稱學無學耶。葢以此
品。乃正為二千授記。若二人者。不過引進實行。故
題不別標。若別明五義者。一為顯此道。箇箇有分
故。文云。我等於此。亦應有分是也。二為顯成佛。學
修兼資故。如阿難以多聞居初。羅云以密行居次
是也。三為顯深本。斷疑生信故。文云。爾時世尊。知
諸菩薩心之所念等是也。四為顯有學。業巳回心
故。文云。其意柔軟。寂然清淨等是也。五為顯三周。
被機普徧故。以學無學人。尚得授記故也。總言佛
性平等。得失由人。但辦肯心。無相負理。故於五百
受記品後。繼以授學無學人記品焉。
經文分二一有
學請記。二如來與記。初二。一二子請記。二二千請
記。初。】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初自念素心。每自思惟。指般若以後言。意謂。我等
昔於般若會上。見諸菩薩受記作佛。每每常自思
惟。設我等如諸菩薩。同得授記。不亦快然自足於
心乎。即從下。具儀哀求。葢以阿難等。素有望記成
佛之心。今見無學得記。因逢桃李樹。想起故園春。
故即從座而起。詣佛陳請。意以同為及門之徒。彼
既得記。我亦應爾。故云我等於此。亦應有分。一生
修因證果。無別所賴。全仗佛加。故曰惟有如來。我
等所歸。又我下。引望結請。復有二義。初引眾所望。
[004-0606b]
意謂。我等二人。無論天人修羅。所有見者。莫不知
其族姓。識其賢能。尊之親之。師之友之。葢以阿難
常為侍者。且以聞持之力。護持法藏。羅睺羅示生
佛家。專擅密行之美。為佛之子。一則於法最重。一
則於佛最親。非向聊爾之輩。無足軒輊也。若佛下。
結請授記。意謂。我既為眾所仰。佛又為我所歸。果
見授記。則我願既滿。眾望亦足。幸勿孤棄。以負彼
我之望也。
△二二千請記。】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面。」


【起到佛前者。請記之儀。一心合掌者。求記之壯。瞻
仰世尊者。希記之誠。然當時二千請詞。未必全同
二子。而希記之心。與二子無異。故曰。如阿難羅睺
羅所願。葢經家避繁。令準上而知也。住立一面者。
傾渴翹佇。伏候慈旨。所謂今夜月明人盡望也。有
學請記竟。
△二如來與記三。一授阿難記。二授羅
云記。三授二千記。初二。一正與授記。二顯本釋疑。
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得果時節。二依正莊
嚴。三佛法壽量。四果上名聞。初。】


「爾時佛告阿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授與果號。號稱山海慧者。謂智慧高深。如山如
海。故古德釋云。巍乎若須彌。羣峯不可及。淵乎若
大海。汪洋不可測也。又云。自在通王者。謂慧如山
海。復濟之以自在神通。現身說法。自在如王。葢以
阿難多聞總持。護持法藏之所感也。當供下。示以
[004-0606c]
時節。從此以去。更供六十二億諸佛。其時長可知。
一一佛所。護持法藏。其因深可知。經爾所時。行如
許因。然後得成。其菩提不易可知。據此則自恃天
真。輕厭進修者。亦可以知所悟矣。
△二依正莊嚴。】


「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劫名妙音徧滿。」


【初正報莊嚴。菩薩之數。以恒沙計之。尚有二十千
萬億之多。況箇箇令成菩提。則化行俗美。人多勝
善可知。然此亦由護持法藏。結緣深廣所感。國名
下。依報莊嚴。慧如山海。說法普濟。故國名常立勝
幡。以幡表普濟義也。眾生聞法。心地清淨。故土感
琉璃為地。以心淨佛土淨也。神通自在。說法無礙。
故劫名妙音徧滿。又眾生根淨。水流風動。皆妙音
也。然國劫俱以說法為名者。以因中結集法藏。果
上天時地理。咸相契故。
△三佛法壽量。】


「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像法住世復倍正法。」


【佛壽無量等。雖是隨機所現。亦惟佛智能知。降斯
以還。愈析愈亂。故云算數較計。不能得知。正法倍
壽。像法倍正者。論道則愈後愈衰。論時則愈衰愈
長。事勢自爾也。
△四果上名聞。】


「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呼名告之者。令知殊勝。生歡喜故。因中護持法藏。
令諸佛慧命不斷。故果上具諸功德。為諸佛稱讚
靡窮。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004-0607a]


【△正頌分四一頌得果時節。二頌依正莊嚴。三頌果上
名聞。四頌佛法壽量。初。】


「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自在通王佛。」


【前四句。超頌示以時節。後二句。追頌授與果號。

二頌依正莊嚴。】


「其國土清淨名常立勝幡教化諸菩薩其數如恒沙。」


【上二句。超頌依報。下二句。追頌正報。
△三頌果上
名聞超頌而略。】


「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


【佛功德中。略舉折攝二門。以該其餘。故云有大威
德。名聞十方。自為諸佛稱歎。義同長行。而文稍異。


△四頌佛法壽量。】


「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種佛道因緣。」


【前四句。追頌壽量。以愍眾生故者。顯壽命無量。非
徒羨久生也。後四句。補頌利益。恒河沙等。無數眾
生者。佛法住世既久。眾生受化自眾故。於佛法中。
種佛道緣者。佛法熏染巳深。將來成佛無疑故。正
與授記竟。
△二顯本釋疑三。一初心菩薩懷疑。二
如來顯本釋疑。三阿難自識本因。初。】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新發意。初學也。大菩薩。深位也。深位久記。初學乍
入佛法。故作念不聞。既不聞菩薩得記。又不知聲
聞實德。但見跛鱉瘸驢。頓與龍象蹴蹋。故以有何
因緣等而怪疑之。
△二如來顯本釋疑。】
[004-0607b]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初發心同佛。疑念在心。猶豫發外。故佛知而告之。
欲以釋其疑也。空王者。依俱舍論。乃釋迦三僧祇
劫。中間所逢之佛。據此則發心之時。巳屬示現。而
阿難可例知也。阿難下。修行各異。成佛以度生為
本。度生以多聞為具。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故阿難
常樂多聞。趣果以修行為要。修行以精進為骨。先
其所難。後其所獲。故世尊常勤精進。是故下。證果
遲速。世尊以精進力故。趣果為務。故巳得菩提。阿
難以多聞力故。濟生為心。故仍護法藏。亦護將來
法藏者。保持慧命。令不斷絕。教化成就菩薩者。紹
隆佛種。俾有纘承。古德釋云。於上有繼述之功。於
下有作成之德是也。末二句。結指釋疑。本願如是
者。顯多聞非劣。酧宿願故。故獲斯記者。因有深重
之願。乃得殊勝之記。是則新意懷疑。亦猶斥鷃之
笑大鵬。豈知夫圖南九萬者。良有以也。
△三阿難
自識本因。】


「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護持諸佛法。」


【初聞記歡喜。素心希望成佛。惟恐不得。今既面聞。
故云所願具足。心大歡喜。又心大歡喜者。慶佛道
之必成。得未曾有者。知國嚴之殊勝故。即時下。獲
得宿命。通達法藏。乃尊者過去之事。因垂迹故。隔
陰暫忘。今以聞記歡喜。心清淨故。復得宿命。故云
即時憶念。亦識本願者。雖因佛說。亦由宿命。乃得
[004-0607c]
自信無疑。爾時下。增明願力。甚希有者。讚佛法力
殊勝。能與生智也。令我者。歸功於佛。不敢自居之
意。無量佛法。如今所聞者。揀非二乘宿命。有分限。
不清淨也。我今二句。乃自信自任之語。意謂。佛道
於人。本自不離。特因自疑自外。不能安住。今既聞
記。復得宿命。信知作佛無疑。自此行住坐臥。不離
者箇。故云安住佛道。方便二句。正增明願力之意。
意謂。護法雖係本願。巳經隔陰遺忘。今既蒙佛提
醒。豈敢頓違宿因。由是增明願力。依舊方便侍佛。
護持佛法。授阿難記竟。
△二授羅云記二。一長行
授記。二約義重頌。初二。一果號因行。二依正佛法。
初。】


「爾時佛告羅睺羅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


【因修密行。依密行以成德。果感寶華。蹈寶華而行
道。故以為名。葢以果上寶華。彰因地微密行也。常
為諸佛。而作長子者。幹父之蠱荷佛之道。猶普賢
長男意也。
△二依正佛法。】


「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中密行多聞。常相資借。故果上依正佛法。亦如
山海無異。亦為此佛。而作長子者。表依慧起行。以
行成慧之義。過是巳後。當得菩提者。葢即補處山
海位也。長行授記竟。
△二約義重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下正頌。】
[004-0608a]


「我為太子時羅睺為長子以求無上道。」


【受法。即指今日。以今日乃領受心法也。無量億佛
者。即長行十世界微塵等數。變其文耳。密行者。示
居聲聞。密行化道。以迹覆本。故惟佛能知。現為長
子。以示眾生等。即密行化道事也。無量二句。明所
示功德。言尊者和光同塵。密示佛地功德。隨順機
宜。則有無量億千萬乃至不可數也。尊者於諸佛
法。久巳明了。造次顛沛。未嘗違間。故云安住佛法。
從性起修。密行化道。借此幻因。圓滿幻果。故云求
無上道。授羅云記竟。
△三授二千記三。一審定機
宜。二正與授記。三得記歡喜。初。】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不唯然巳見。」


【學無學人。親見同學受記。感中形外。故世尊見也。
柔軟者。隨順實法。回轉權執。寂然者。頓忘小心。成
就大志。清淨者。凝神結思。虗懷諦聽。觀佛者。傾渴
翹佇。敬候綸音。此亦憤憤悱悱。正可啟可發之際
也。欲令觀其動容。知其造詣。故問以見是人不。觀
其瞬目揚眉。大異尋常。故答云唯然巳見。
△二正
與授記二。一長行。二偈頌。初。】


「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供養諸佛等。明經劫行因。內秘外現。助佛揚化。皆
護持法藏義也。十方成佛等。依因致果。因護法藏。
修諸功德。果感相好。莊嚴法體。故同名寶相。壽命
依正。正法像法。皆悉同等者。以因行無異故。
△二
[004-0608b]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標頌下正頌。】


「是二千聲聞今於我前住漸入於涅槃。」


【初正頌長行。準上可知。咸以下。補頌化事。度生必
以神通者。有二義。一者難化能化故。如淨藏淨眼。
轉邪心於妙嚴之類。二者難到能到故。如妙音觀
音。現色身於異剎之類。名聞周徧者。神通普度。澤
被者廣故。漸入涅槃者。成佛雖在一時。涅槃却分
前後。葢以應緣各別故也。正與授記竟。
△三得記
歡喜。】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其意柔軟。聞佛記音。猶如時雨之化。故云歡喜踊
躍。慧燈明者。讚如來以智慧光。洞照機心。如燈之
明也。心充滿者。慶自已法喜充足。志願圓滿。喜不
自勝也。自謂焦芽敗種。復生一切種智。故以甘露
見灌喻之。以甘露乃不死之藥。死者灌而復生故。
此上屬因緣一周。總結前文。廣明權實。以斷疑生
信竟。】


【△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現在受益固賴正覺親談。末世蒙恩。全憑
四依轉授。欲借人以弘經。須極言而顯益自法師品去。至安樂行品。皆此義也三。一顯勝

募人。二證益發願。三請示方軌。初二。一顯勝明益。
二募人弘經。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004-0608c]


【法師有二。一謂依教修習。奉法為師。如受持讀誦
供養者是。二謂依教傳宣。奉法師人。如為人解說
書寫者是。此品從始至終。通為明此。故以名也。又
如來於三周法竟。復開此品者。據經文別義有五
一為顯被機普徧。足前不盡故。如文中廣記現在。
懸記未來。正足前三周不盡之機。現前未及之眾
也。二為顯持人殊勝。令生欣樂故。如文中受持讀
誦。解說書寫。乃至必得作佛等。正令人聞勝生欣。
以發受持讀誦等意也。三為顯此經深奧。囑令珍
重故。如文云。此經是諸佛秘要。不可分布妄授等。
正令弘經之人。知所珍重。勿妄宣傳也。四為顯利
益廣大。令知遵循故。如文云。得聞是經。乃能善行
菩薩之道等。正令發心之人。循途守轍。莫敢越踰
也。五為顯護念緣勝。行道無滯故。如文中示以方
軌。許以護持等。正令弘經之人。安意行道。勿憂阻
滯也。又大成云。三周授記。巳定法王。法王之位。未
有不由法師而證入者。故授記之後。次以法師品
焉。夫法王為道統之總持。法師為道統之流派。總
持如海。流派如川。不有大海。則川流無歸。不有川
流。則大海可竭。故法王法師之位定。而釋迦之道。
繩繩無盡矣。
經文分二一約人顯勝。二約法顯勝。初
二。一結前起後。二正顯殊勝。初。】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初廣記結前。世尊面語藥王。意屬八萬。故云因藥
[004-0609a]
王。告八萬。此品以菩薩為當機者。以此中廣記懸
記。及向下能所殊勝等。類皆力少功多。事出難信。
非菩薩無足證故。又將欲募人。示彼有護念之責
故。告諸菩薩。必因藥王者。欲顯經益。表普濟之功
故。又藥王為法王軀。示弘經者知所法故。呼名令
見者。教以作證之意。論八部迹居凡位。求三乘尚
是初心。是皆三周說法。未暇與記者也。如是等類。
總指四眾八部。咸聞妙法者。各各歷耳成因。一偈
一句。極言其聞之少也。隨喜者。隨順歡喜。不生違
謗。一念者。偶爾發心。未能持久。皆與授記。當得菩
提者。一則以顯法力殊勝。一則以顯實相平等。所
謂一句染神。咸資彼岸。凡有心者。皆當作佛也。佛
告下。懸記起後。滅後聞經者。生不值佛。但從四依
邊受。既非耳提面命。何故皆亦與記。葢以此經。如
來在世猶多怨嫉。況滅度後。故雖聞一偈一句。乃
至一念隨喜者。皆可以熏自佛種。引他來學。誰謂
非當來成佛之一數耶。結前起後竟。
△二正顯殊
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況顯殊勝。二較量殊
勝。三勸供持人。初二。一況顯廣持人勝。二況顯廣
說人勝。初二。一舉廣持人。二以少況顯。初。】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於未來世必得作佛。」


【初舉人標行。若復有人者。緊承上文。仍指如來滅
後。受持者。領受憶持。讀誦者。披讀諷誦。解說者。注
疏講演。書寫者。布䇿流行。乃至一偈者。取其為義
[004-0609b]
少周。敬視如佛者。見其重法之至。華香者。名華高
香。羅列以示觀瞻。纓絡者。寶纓聯絡。莊嚴以示美
麗。末香者。眾香為末。置中以防蟲虷。塗香者。以香
益水。塗地以表嚴潔。燒香者。和香為炷。焚燒取不
斷之義。繒葢者。繒纊為傘。張設表蔭覆之功。幢幡
者。左右飄揚。以表摧邪扶正衣服者。上下遮護。以
示背塵合覺。技樂者。歌咏法門。合掌者。叉手當胸。
恭敬者。踧踖與與。是不惟外致其儀。亦且內致其
心也。藥王下。顯本明德。曾供十萬億佛者。佛以現
行而判。非若人不能如此。成就大願者。巳至不退。
愍眾生此者。運悲修因。此約過去本深言也。若有
人問。何等眾生未來成佛者。欲知其人。法彼所行
故。應示是人。必得成佛者。以因驗果。決定不虗故。
此約未來德重言也。
△二以少況顯。】


「何以故若善男子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


【首句。徵起如上廣持。必得成佛之故。若善下。乃以
如下少持者而況顯之。言乃至一句。雖不及於一
偈。及盡受之多。但以其能受持讀誦。乃至合掌恭
敬。則不可以等閒視之。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
者。能與眾生作依止故。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
者。是人不久得成佛故。當知者。既示應瞻應供。教
令知其所以也。是大菩薩。成就菩提者。正明其不
久成佛。以釋上文應以佛供之義。哀愍眾生。願生
此間者。正明其能作依止。以釋上文所應瞻奉之
[004-0609c]
義。廣演分別者。雖一句之經。但以其受持讀誦。能
令人取法生解。即是廣演。即是分別耳。盡能受持
種種供養。即指前科所說。具足應云。盡能受持讀
誦。解說書寫。乃至一偈。種種供養。葢超略言之。必
作此況者。言此科以一句之經。受持讀誦等。尚是
帶果行因。廣演分別。何況前科所云盡能受持。乃
至種種供養者。更不待言。所謂應示是人。未來成
佛者。信不虗矣。況顯廣持人勝竟。
△二況顯廣說
人勝二。一舉廣說人。二以少況顯。初。】


「藥王當知是人自捨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是人者。即前所況之人。言前科雖巳況顯。但證其
未來成佛。未言其本來是佛。今欲言之。故呼藥王。
教以當知也。清淨業。即梵行之因。清淨報。即菩提。
之果。言是人不以梵行巳圓而不度生。不以菩提
巳證而不示迹。故云捨云生也。佛滅則眾生無依。
故宜偏愍。惡世則眾濁難清。尤當急救。急救惡世。
無如講說此經。故獨重廣演。受持讀誦等。非不兼
行。葢緩不俱悉耳。
△二以少況顯。】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承上文而言。葢恐末世眾生。不信廣演此經者。本
來是佛。故此中以少說者而況顯之。竊為一人者。
眾中有難。不能說故。乃至一句者。難事相逼。不能
多說故。然此人雖不能對眾多說。但以其為法之
心。臨難不變。若非靈山受囑。承願不忘者。不能如
[004-0610a]
此。故曰當知是人。則如來使也。使者。謂役令之人。
指四依菩薩。四依菩薩。密受靈山咐囑。代佛宣揚。
故云如來所遣。行如來事。眾中廣說者。即指上科
所說。必作此況者。言此中竊為一人。演說一句。尚
是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上科所云。於大眾中
廣為人說者。豈不即是佛耶。所謂自捨清淨業報。
示生惡世者。信不虗矣。況顯殊勝竟。
△二較量殊勝。】


「藥王若有惡人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惡人者。不識因果。不信罪福之流。以不善心者。實
欲惱害於佛。非無心也。一劫者。揀非少時。現前者。
揀非背毀。常罵者。揀非有間。其罪尚輕者。以佛冤
親平等。毀譽不干。亦如舜犬吠堯。堯固無所損。犬
亦無所罪也。又其罪尚輕之語。不過與下相較。以
顯持人殊勝。幸勿執此。遂以為佛真可罵。而造無
間之罪。以一惡言者。無心出口。偶爾成詞。揀非以
不善心。於一劫中。毀訾讀誦者。背面毀謗。妄言誹
訾。揀非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甚重者。以讀經
之人。諸佛慧命所係。一生退悔。能令諸佛慧命斷
絕。亦如子斷父食。致父絕命。雖非弑父。而弑父之
罪。不能辭也。據此。則讀經之人。較勝於佛。讀者固
宜知勉。毀者亦宜知戒。較量殊勝竟。
△三勸供持
人。】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三藐三菩提故。」


【初指人勸供。佛果以萬德莊嚴。讀斯經者。當證萬
[004-0610b]
德。故云佛嚴自嚴。斯經為如來全身。讀斯經者。乘
之修證。故云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者。斯
人所到之處。同佛在故。一心合掌。供養恭敬等。望
其歡喜說法。須臾聞故。人中眾生。不得天寶。惟應
以上供作供。欲界諸天。福德稍勝。則應持天寶而
散。至若上界諸天。福德最勝。又應以天寶為聚而
奉獻之。總為盡其所有。以表至敬故也。所以下。徵
釋勸意。前云。聞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皆與授
記。故云須臾聞之。即得究竟菩提。所謂應禮應供
者以此。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勸供持人。二頌況顯殊勝。三頌較量
殊勝。初約義超頌。】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并供養持者。」


【佛道。即無上菩提。自然智。即妙觀察智。義見譬喻
品。言一切眾生。欲證無上菩提。安住佛道。以妙觀
察智。說法度生者。須當精勤供養持經之人。葢為
假彼受持之功。資我聞熏之力也。疾得者。不歷僧
祇。一切種。即大圓鏡智。以此智能含一切智種。明
了一切。如大圓鏡故。言一切眾生。欲思不歷僧祇
疾得大圓鏡智。一切明了者。須當自持是經。并供
持者。葢以既假經功琢磨。復資善友滌蕩。乃可速
成也。
△二頌況顯殊勝二。一頌況顯廣持人勝。二
頌況顯廣說人勝。初約義略頌不分。】
[004-0610c]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愍眾故生此。」


【前四句。頌舉廣持人。能受持者。謂多至全經。少至
一偈。於中讀誦受持。解說書寫。一一貫通也。佛使
則自行巳立。愍眾乃大悲示生。長行所謂於未來
世。必得作佛者此也。後四句。頌以少況顯。諸猶凡
也。凡有能持者。謂至少乃至一句也。捨於淨土者。
謂巳證佛果。不住法性之土。愍眾生此者。謂倒駕
慈航。再示同居之身。凡有受持者。尚屬如此。何況
如上所云。廣能受持者乎。所謂佛之所使。愍念眾
生者信矣。
△二頌況顯廣說人勝約義廣頌二。一頌舉
廣說人。二頌以少況顯。初。】


「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供養說法者。」


【當知是人。與長行稍異。長行指前所況之人。此即
指前能況之人。各隨上文義便故也。自在欲生者。
乘願赴應。揀非隨業牽引。據此。則一句之經。不過
為接鈍根。暫示少持。其實能於惡世。廣說無上法
也。然惡世說法。巳為難事。今且能於廣說。是為甚
難。故應以天華天香等而供養之。
△二頌以少況
顯。】


「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行於如來世。」


【此中況顯有二。初況顯應以供養。言但能受持。尚
當合掌禮敬。種種供養。冀得須臾間聞。何況前科
所云。惡世廣說。豈不應以天華天香等而供養之
耶。若能下。況顯自在欲生。言但能受持。尚是如來
[004-0611a]
所遣。行如來事。何況前科所云。惡世廣說。豈非自
在欲生者耶。頌況顯殊勝竟。
△三頌較量殊勝二。
一正頌長行。二補頌二義。初。】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其罪復過彼。」


【作色者。鼙眉蹙額。指手畫脚之類。長行云其罪尚
輕。今云獲無量重罪者。各有取義。言罵佛之罪。若
與毀訾持經較之。則為尚輕。若與罵一切人較之
則甚重也。須臾惡言者。少時加謗。長行所謂以一
惡言是也。
△二補頌二義。】


「有人求佛道而於一劫中我今獲大利。」


【前八句。較量讚持之福。方便品云。或以歡喜心。歌
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巳成佛道。況今為求佛
道。時經一劫之長。合掌在前。讚呈無數之偈。所得
功德。庸可限量。但以佛無我相。不以稱譽為喜。惟
以傳佛聲教。續佛慧命為喜。故歎美持經。福過於
彼。以能令如來聲教不墜。慧命常存故也。後八句。
較量供持之利。多劫五塵之供。其捨可謂多矣。須
臾一乘是聞。其取可謂少矣。乃曰應自欣慶。獲大
善利者。以五塵感有漏之福。聞法致一乘之果。一
乘無漏。較之有漏福利。故為大也。然此二義。雖為
歎持求法者勸。亦借此以顯持人之勝也。約人顯
勝竟。
△二約法顯勝二。一結前起後。二正顯殊勝。
孤起頌。】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004-0611b]


【結前人勝之故。起後法勝之端也。四十年來。所說
諸經。不得法華開會。則人天終沉有漏。三乘永滯
權宗。故推此為第一。
△二正顯殊勝二。一長行。二
偈頌。初三。一曲顯殊勝。二喻明殊勝。三許護行法。
初三。一信難。二人尊。三處貴。初。】


「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初正明信難。巳說。指般若以前。今說。該無量義經。
當說。指涅槃一類。言涅槃一類。雖許眾生成佛。未
曾彰灼授記。而無量義經。亦但為菩薩說。至若般
若以前。皆屬隨機方便。惟今經既捨方便。又該羣
機。而且一一彰灼授記。故最為難信。又最為難解
也。藥王下。誡令珍重。一切諸佛。秘密心要之義。依
此含攝。從此出生。故云秘要之藏。秘要之藏。非機
莫傳。故云不可分布妄授與人。如國璽授與平人。
恐無益也。守護者。珍重護念。珍重護念。非時莫演。
故云從昔巳來。未曾顯說。未曾顯說者。但隨分冥
授大益。非竟默也。而此下。轉釋誡意。言如來在世。
三業殊勝。說此經時。猶多增上慢流。怨嫉而退。況
滅後四依衰微。欲弘斯法。寧免違謗。此如來所以
誡妄授也。
△二人尊。】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佛佛相授。以衣表信。言是人雖未成佛。將來成佛
無疑。故為佛衣所覆。護謂神力冥加。念謂慈心攝
授。言是人傳持聖道。與佛命脈相通。故為諸佛護
[004-0611c]
念。此經難信難解。是人能忍可傳持。則是有大信
力。如前所謂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是也。此經人多
怨嫉。是人能忍難弘通。則是有志願力。如前所謂
愍念眾生。願生此間是也。此經佛之秘要。是人能
承受宣演。則是有善根力。如前所謂當知是人。巳
曾供養十萬億佛是也。佛宿。乃涅槃之舍。摩頂。表
授記之親。言是人當謝輪迴。定成佛果。則是巳住
涅槃。早蒙授記。故云與佛共宿。為佛摩頭也。
△三
處貴。】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正明處貴。在在處處者。無論窮陬僻壞若說若
讀等。總該傳持之處。經卷住處。即供奉此經地也。
皆應起塔者。敬其處如敬佛故。極令高廣等。重其
事以表心故。不須復安舍利者。以是傳持處。及供
經處也。所以下。徵起釋成。言如上所說二處。所以
皆應起塔。而又不安舍利者何也。正以此中。巳有
如來全身在焉。全身者。即法身也。諸經分詮真理。
有類支體。此經圓顯實相。故名全身。全身既在。與
佛無異。故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見塔禮供。則是
禮供諸佛。故云當知是等。皆近菩提。然此以上三
科。總為顯法殊勝。葢以法勝故信難。信難故人尊。
人尊故處貴耳。曲顯殊勝竟。
△二喻明殊勝四。一
標立宗旨。二說喻發明。三以法貼合。四二門敦信。
初。】
[004-0612a]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正立宗旨。多有人。指四十年前說也。四十年前。
多有不離塵俗。即發大心者。亦有剃髮染衣。乃發
大心者。故云在家出家。行菩薩道。雖行菩薩之道。
伹依權漸之教。如方等以來。諸會所度者是也。諸
會所度。不遇法華。未免繫滯行位。經劫難成。故云
若不能得見聞讀誦等。是人未善行菩薩道也。此
經為圓頓法門。聞之則頓超圓證。故云得聞是經。
乃為善行菩薩之道。其有下。轉釋其義。言如上所
說。善行不善行者。正以見聞信解受持者。得近菩
提耳。菩提言得近者。正頓超圓證之義。所謂一念
不生。即名為佛。初發心時。攝位證覺等是也。
△二
說喻發明。】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有人者。客途之人。炎熱所逼。饑渴所困。故云渴乏
須水。喻彼在家出家。久為無明所渴。生死所乏。欲
須菩提之水以解也。高原穿鑿者。喻四十年前。依
於權漸行菩薩道。猶見乾土者。喻未至法華。猶為
權宗固蔽。權宗固蔽。未免繫滯行位。經劫難成。故
以知水尚遠喻之。所謂未善行菩薩道也。施功不
巳。轉見濕土者。喻般若以來。既蒙淘汰之功。權宗
固蔽漸輕。菩提智水將透故。遂漸至泥者。喻今得
聞法華。以法華權實相即。如水土相合而為泥也。
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喻今得聞是法。頓超圓證。
[004-0612b]
所謂善行菩薩道者也。
△三以法貼合。】


「菩薩亦復如是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初正合前喻。未聞未解等。謂但以權漸修習合高
原穿鑿。當知是人等。謂權宗固蔽真實。合知水尚
遠。若得聞解等。謂時至得預高會。合見濕至泥。必
知得近等。謂自信作佛無疑。合知水必近。析義準
上。所以下。徵起釋成。言如上所說。是經之聞解與
否。菩提所以有遠近之分者。何也。正以一切菩薩
阿耨菩提。皆屬此經。屬猶依也。謂菩薩菩提。皆依
此經出故。此經下。轉釋釋詞。言一切菩薩。皆以方
便權門。關閉真實。所以菩提尚遠。此經開方便門。
示真實相。故知得近菩提。所謂皆屬此經者以此。


△四二門敦信二。一讚經明機。二出過揀非。初。】


「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法華圓教。攝羣經為眷屬。故名為藏。深固者。甚深
堅固。邪宗無能入。天魔無能壞也。幽遠者。幽微懸
遠。凡眼無能窺。權智無能及也。如是則為佛能證。
惟佛能知。故云無人能到。無人能到。今佛說之何
益。葢為教化初心菩薩。成就久行菩薩。而為開導
指示。是可見惟有菩薩。乃當此經之機。此約稱歎
門。以示激勸意也。
△二出過揀非。】


「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驚疑者。不敢承當。怖畏者。恐失所守。久行菩薩。斷
不如是。故曰是新發意。真實聲聞。理應捨權從實。
[004-0612c]
驚疑怖畏。非真聲聞。故曰是增上慢。此約彈斥門。
以示驚䇿義也。喻明殊勝竟。
△三許護行法二。一
示以方軌。二許以護持。初。】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廣說是法華經。」


【初徵起。如來滅後。人多弊惡。一乘妙法。取信猶難。
欲為四聚演說。誠非易事。故問云何應說。言應說
者。揀非道聽途說。不足有為之流。必是深蓄厚養。
如彼培風九萬。然後負大翼而圖南者是也。是善
下。標示。室衣座三。有事有理。今且據事而論。如來
室者。謂供設遺像之處。必入此者。顯是代佛宣揚。
如今講座。上必設像之類。如來衣者。千佛授記之
衣。必著此者。顯是授受有本。如今講師。身披伽黎
之類。如來座者。種種莊嚴之座。必坐此者。顯是如
佛無異。如今講儀。高踞猊床之類。爾如是也。言事
論必至如是。乃應說此經也。理論如下。如來下。釋
義。室有二義。一依止。二蔭覆。言大慈大悲。既為眾
生依止。又能蔭覆眾生。故是室也。衣亦二義。一莊
嚴。二遮護。言柔和能莊嚴已德。忍辱能遮護難事。
故是衣也。座亦二義。一威嚴。二承受。言一切法空。
既能承受諸法。又能說法無畏。故是座也。大成云。
利物以慈悲為首。涉有以忍辱為基。說法以無著
為本。據此。則室衣座三。誠末世弘經。一定不易之
方軌也。安住下。結示。是中者。即三法之中。不懈怠。
即精進心也。然必安住三法。乃得化滿塵方。精進
[004-0613a]
不懈。始能用周三際。如斯度生。而生無不度。如斯
行道。而道無不行。故能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
經。
△二許以護持。】


「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初遣人內護。我於餘國者。謂餘國緣熟。在彼行化。
雖在彼行化。亦必遙為護持。故遣化人。化人者。謂
諸菩薩化作常人。和光同塵。密結眾心。故云為集
聽眾。化比丘等者。謂諸菩薩化作四眾。內秘外現。
引進實行。故云聽其說法。是諸化人者。通指上來
所化。人及四眾。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者。為遮餘眾
疑謗。以成簧鼓之道也。若說下。遣人外護。處空閑。
則易招難事。故遣八部聽法。以作外護之眾。我雖
下。現身垂教。化身雖在異國。法身不離當處。感應
道交。自令時時得見。一念昏散。佛法不現在前。故
致忘失句讀。句謂文斷義斷處。讀謂文斷義不斷
處也。一念澄清。詞理躍然在心。即是佛還為說。具
足者。句讀分明。文不爽而義不昧也。長行竟。
△二
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曲顯殊勝。二頌喻明殊勝。三頌許護
行法。初準長行有三。今缺後二。惟信難一義。而且為文最略。屬略頌也。】


「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諸懈怠。指小乘聲聞。由彼不發大心。進求佛果。故
以懈怠稱之。此經能警䇿淹留。廢置權宗。故誡以
[004-0613b]
當聽。既示難聞。又明難信者。欲令弘法之人。知所
珍重。長行所謂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者。以此。
△二
頌喻明殊勝準長行分四。今缺前後。屬略頌二。一頌說喻發明。二
頌以法貼合。初。】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決定知近水。」


【義準長行。
△二頌以法貼合。】


「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近於佛智慧。」


【如是諸人。仍指小乘聲聞。不聞法華。不能頓超圓
證。故去佛智甚遠。是經言深者。聲聞辟支所不知
故。決了聲聞法者。謂既聞是經。決定了知聲聞之
法。是方便。非真實也。是諸經之王者。仍指法華。以
此為圓極至教。理冠羣經。如世間王。非諸臣屬所
能及故。聞已。聞慧也。諦思。思慧也。再加修慧。則菩
提可階。故曰當知是人。近於佛慧準長行如是諸人。應指權教菩
薩今以此中有決了聲聞之句。故偏指聲聞。葢以權教菩薩。小教聲聞。不得法華開會。總屬渴夫。故長行
偈頌。二人互出頌喻明殊勝竟。

△三頌許護行法二。一頌
示以方軌。二頌許以護持。初。】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為眾生說法。」


【偈無徵起。初標示。三軌如法。儼然現在法王。於法
自在。故能處眾無畏。餘可知。大慈下。釋義。俱準長
行。處此下。結示約義廣頌。長行云安住是中。此云處此
說法。其義一也。說經忍難。即長行不懈怠心。以罵
割打擲。非具大精進者不能忍故。念佛應忍者。謂
念佛恩德。應忍諸難也。千萬億土。約化身橫徧而
[004-0613c]
論。雖現身相。不見有身。且能忍諸難事。故云淨堅
固身。無量億劫。約化身竪窮而論。為眾說法者。顯
有恩於眾。示眾應念之意。意謂。我巳早證菩提。尚
於千萬億土。現身無量。億劫說法。為爾末世眾生。
況爾末世法師。去佛菩提。尚在遙遠。可不念佛恩
德。極力以忍諸難乎。此如來將已以勵他也。
△二
頌許以護持二。一正頌長行。二顯益結勸。初。】


「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為作聽法眾。」


【初頌遣人內護。清淨士女。即長行優婆塞夷。以彼
不離塵俗。能修清淨行故。長行云聽其說法。此云
供養法師。葢供養聽法。皆為引導眾生。集令聽法。
義互出耳。此超頌化四眾義也。欲加惡者。雖惡意
巳動。而惡事未舉也。變人者。諸菩薩等。變作同類
之人。衛護者。疏解惡心。化令向善聽法。此追頌遣
化人義也。若說下。頌現身垂教約義超頌。說法之人。獨
在空閑者。恐培風不厚。不足以圖南也。寂無人聲。
讀誦此經者。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如來之
身。乘願示現。非是欲愛所生。故有清淨光明。聯句
為章。聯讀為句。長行云句讀。義互影耳。通謂通達
其義。利謂熟利其文。若人能如是者。即為具德。以
能代佛宣揚。具法師之德故。既具法師之德。與佛
聲氣相通。然後或說或誦。時時佛為現身。故皆得
見也。若人下。頌遣人外護追頌。文義俱同長行。
△二
顯益結勸。】
[004-0614a]


「是人樂說法分別無罣礙得見恒沙佛。」


【首二句。明自獲樂說之辯。諸佛句。顯眾聖冥加之
功。如此說法。必能逗機。故云能令眾喜。親近法師
者。不滯小道。故能速得菩薩。隨順師學者。能習大
乘。故得見恒沙佛。據此。則發心行道。有志見佛者。
於此法師。幸勿覿面錯過可也。顯勝明益竟。】


【△二募人弘經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塔以寶名者。以是七寶所成。復以種種寶物而莊
校故。準阿含明四處起塔。謂佛生處。得道處。轉法
輪處。入滅度處。今之寶塔。乃先佛入滅塔也。若論
此品正義。本為唱滅募人。而唱滅募人。却因見塔
發起。故品以見塔為名。又此品別義有五。一為三
周說法。普記成佛。欲假多寶證明。令信所說不虗
故。如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乃至如所說
者。皆是真實是也。二為法師一品。巳示要行。欲明
經劫行因。全憑願力攝持故。如多寶乃久巳滅度。
以願力故。聞說法華。從地涌出是也。三為三根領
解。巳得全體。欲假雲集分身。令獲即體之用故。如
三千大千世界。於如來一方所分之身。容受猶未
能盡等是也。四為羣賢成佛。俱依淨土。恐疑娑婆
穢惡。欲示染淨相即故。如不離娑婆。三變淨土。乃
至移諸天人。置於他土等是也。五為群賢成佛。壽
命俱長。恐疑釋迦有滅。欲示生滅無二故。如多寶
[004-0614b]
分座。滅而不滅。釋迦就座。生而不生是也。然此五
義。前三乃懸示資糧。後二乃預闢道路。得其旨者。
則法師不患無濟。妙法橫竪可行。故最後唱滅募
人終其義焉。
經文分三一多寶證明。二分身雲集。三
入塔募人。初三。一寶塔涌現。二發聲證明。三問答
其由。初。】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


【初涌出住空。佛表實智。塔表實相。言從前三乘人
等。心開悟解。念念實智發光。時時實相現前。故以
佛前有塔表之。塔以七寶成者。以實相理雖性具。
亦由信戒聞捨等。七聖法財之所顯故。高五百由
旬者。表實相竪通五道。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者。表
實相橫貫三乘。言三乘眾生。較之五道眾生。僅有
其半。故以二百五十由旬表之。從地涌出者。塔本
現成。向被大地所覆。今乃破地而出。表實相本自
現成。向被權宗所蔽。今乃破權而顯故。住在空中
者。有形之塔。住在無形之空。表實相無相。終歸於
空也。種種寶物莊校者。謂塔體之上。種種眾寶。莊
點校飾。表實相體中。自具恒沙性德以為嚴故。五
千下。莊嚴殊勝。五千欄楯者。塔上橫欄竪楯。計五
千層。表實相體中。總攝五位諸法門故。五位中每
位具十。十十互具成百。百百互具成千。故且以五
千欄楯表之。其實無盡。猶如帝網。龕室千萬者。周
圍各有龕室。以數計之。共有千萬。表諸法門中。攝
[004-0614c]
機方便。亦復無盡。略對十種異生。心行差別。置千
萬言。無數幢幡。以為嚴飾者。謂龕室之外。各以幢
幡為嚴。表攝機方便。皆以折攝二門為前導也。垂
寶纓絡者。謂龕室之上。各有露幔。寶纓交絡垂布。
表攝機方便。皆以四種攝法為化法也。寶鈴萬億。
而懸其上者。謂纓絡之上。懸以寶鈴。表四攝法中。
各以種種異類言音而應機也。異類言音。濟以四
無礙辯。演出真戒定慧。普被一切。故以四面出香。
充徧世界表之。其諸旛葢者。無數幢幡之上。皆有
寶葢。表慈悲蔭覆。行慈悲時。一切法趣慈悲。故以
七寶合成表之。高至四天王宮者。四天王宮。當人
天交接之際。表慈悲上可及天。下可及人。餘非不
及。且約善道言也。三十下。供養眾多。三十三天等。
各興供養者。見塔足知有佛。表實相體中。本具自
性真佛。一切眾生。所應尊重故。
△二發聲證明。】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塔中出音者。過去先佛。欲為作證也。如來略明權
實。以發會眾真疑。廣明權實。以生當機真信。二俱
盡善。故重言善哉以歎美之。平等大慧。即指略明
中所說諸佛智慧。以此乃生佛同具。故稱平等。法
說章中。所謂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般經中。
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皆指此也。稱為教菩薩
法者。聲聞辟支所不知故。妙法華經。即指廣明中
三周所說。四十年前。從不開演。故稱佛所護念。為
[004-0615a]
大眾說者。三根普被。無遮揀也。重言如是者。印其
廣略所說。二俱無妄之意。既巳印定。猶恐擬議。故
唱言釋迦世尊。證其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三問
答。其由三。一四眾慶怪。二樂說請問。三如來垂答。
初。】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地非藏塔之處。空非住塔之所。今見塔從地出。住
在空中。定知其有異世之瑞。且聞發大音聲。證明
前法。益信從前領解。審實不虗。故云皆得法喜。雖
得法喜。而地中有塔之故。空中住塔之由。究竟不
知。且塔中惟藏佛之故形。而音聲乃若出生人之
口。不得不且喜且驚。以怪其未曾有也。欲謝得法
之益。并申驚怪之情。故從本座而起。具儀却住。

二樂說請問。】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菩薩具四辯才。誨人不倦。故以樂說為名。此品重
在流通。獨貴樂說。故以若為當機。前云四眾喜怪。
此云八部心疑者。眾互影耳。而白佛言者。欲徵有
塔之故。并發聲之由。以決會眾之疑也。言寶塔地
涌。巳屬可疑。又發音聲。愈難理會。雖知是佛境界
其如眾心難安。故以以何因緣等而徵問之。
△三
如來垂答三。一因中願力。二果後遺囑。三呼名結
答。初。】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為作證明讚言善哉。」
[004-0615b]


【全身者。揀非舍利。即生前住世身也。過去者。揀非
現在。東方者。揀非此土。去此最遠。故云無量千萬
億等。大成云。國名寶淨者。七寶所成。無諸垢穢故。
佛號多寶者。功德法財。惠施無盡故。行菩薩道時。
作大誓願者。欲酧法恩。永矢弗忘之意。滅後塔廟。
猶於十方聽法。及為作證讚善者。葢為引進後學。
令堅正信。以續諸佛慧命。此涌塔發聲之第一由
也。
△二果後遺囑。】


「彼佛成道巳臨滅度時讚言善哉善哉。」


【營塔雖人天之事。制度在比丘主持。故於天人大
眾中。告諸比丘。不忘宿願。欲以塔往十方。聽經作
證。故囑以欲供全身。應起大塔。神通者。果後神通。
願力者。因中願力。若徒有願力而無神通。欲往不
能。徒有神通而無願力。能往不欲。多寶以神願相
資。故能於十方世界。凡有說經之處。彼之寶塔。莫
不涌現作證。此涌塔發聲之第二由也。
△三呼名
結答。】


「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讚言善哉善哉。」


【將欲結答。仍呼樂說者。是請主故。如來意謂。汝問
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如我上說。今乃多寶如來。臨
終遺囑。供養全身之塔。汝問以何因緣。地涌發聲。
如我上說。乃彼佛因中願力。聞說法華經故。地涌
讚善。多寶證明竟。
△二分身雲集三。一雲集之由。
二正明雲集。三遣使說欲。初二。一釋迦酧樂說願。
[004-0615c]
二分身酧釋迦請。初。】


「是時大樂說菩薩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初樂說願見多寶。如來境界。非樂說所能進問。故
曰以如來神力白佛。此事論也。若作表法者。以自
性真佛。非口頭三昧所能契悟。必資實智之力。乃
相應也。願欲見此佛身者。雖聞佛說。必須親見。疑
乃盡故。佛告下。示以多寶願力。願以深重言者。不
可移。不可動也。然多寶既為聽經。出於佛前。乃又
不肯輕示其身。必令彼佛分身盡集。乃出現者。恐
時眾作輕易想故。此事論也。若作表法者。謂欲見
自性真佛。必奮全智之力。乃庶幾耳。大樂下。酧願
許集分身。今應當集者。遠酧多寶。近酧樂說之願
也。
△二分身酧釋迦請。】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并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初樂說請集分身。現見佛身在此。又聞分身十方。
生希有心。故亦願欲見。現見在此說法。又聞十方
說法。生尊重心。故并願禮供。爾時下。放光遠請諸
佛。白毫處兩眉之中。表中道智。法身德。白毫如琉
璃筒。表真空智。解脫德。放光乃圓照法界。表妙有
智。般若德。序分表會權歸實。授記成佛。以彰三德
之全體。此中表攝異歸同。募人弘法。以顯三智之
大用。得此意者。則七軸雄文。皆為筌蹄。佛光照燭。
十方俱見。但以言不頓彰。先約東方言之。準觀佛
三昧海經云。釋迦東方所現化身。乃至碎大千界
[004-0616a]
塵。猶不能數。今云五百萬億等。亦不能數之數耳。
玻璃為地者。顯依報清淨。寶樹行列以供遊觀。寶
衣敷地以供坐臥。故云寶樹寶衣。以為莊嚴。菩薩
充滿者。顯正報純善。寶幔垂天。以為蔭覆。寶網懸
空。以為遮防。故云徧張寶幔。寶網羅上。諸佛說法
者。謂化主正說。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故稱以
大妙音。菩薩說法者。化伴助揚。主伴重重。極十方
而齊唱。故稱徧滿諸國。南西北方等。所照依正主
伴。與此無異。故云亦復如是。爾時下。分身辭眾欲
來。各告菩薩者。蒙光欲來。暫辭彼眾之意。契光照
之意。愍樂說之誠。故曰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
佛所。示應往之意。為請現之事。故云并供養多寶
如來寶塔。正量論云。彼此一體。原非自他。告眾應
往者。乃隨機權應。假分賓主耳雲集之由竟。
△二
正明雲集二。一略集。二廣集。初三。一略變一土。二
諸佛略集。三結略不盡。初。】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娑婆世界。即變清淨者。有三義。一者時眾淨業力
故。以從前所作。皆屬有漏不淨。故見娑婆穢惡。向
後所作。皆屬無漏淨業。故見清淨莊嚴。二者諸佛
神通力故。以諸佛欲大饒益。此會之眾。故於未來
之先。預以神通淨國。三者釋迦方便力故。以如來
慮諸會眾。染淨未忘。故以方便之力。顯示染淨不
二。琉璃為地。寶樹莊嚴者。揀非從前塵土無際。荊
[004-0616b]
棘徧野。黃金為繩。以界八道者。揀非從前轍迹縱
橫。間關不通。無諸聚落。村營城邑者。揀非從前人
廣地隘。五趣雜居。并無大海江河。山川林藪者。揀
非從前坑坎堆阜。高下不平。藪大澤也。燒大寶香
天華布地者。揀非從前狼烟邊起。征塵迷塞。寶網
覆上。懸諸寶鈴者。揀非從前黃風蔽日。紅沙吼空。
試觀從前穢土。即今日之淨國。今日淨國。宛從前
之穢土。究極乎孰幻孰真。要且知非淨非穢。但變
其心。勿嫌其境。惟留此會者。以此會背塵合覺。堪
入佛境故。移諸天人者。以天人背覺合塵。自生違
礙故。是則置於他土者。非置他土。葢即有眼不見。
如彼對面千里者是也。若作表法者。娑婆乃釋迦
所居。表開佛知見。入理法界。變為淨土。表示佛知
見。入事法界也問。娑婆穢土。何以表理。變為淨土。何反表事。答不變為理。隨緣成事
能表所表。理甚顯然。或有以事法界居初。而理法界居次者。葢約迷位。由事入理言之。今約悟後。依理涉
事。故為此次也

△二諸佛略集。】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各於此座結跏趺坐。」


【伹為證事而來。無煩廣眾。故諸佛各將一侍。各到
樹下者。一樹一佛也。皆有師座者。一佛一座也。然
一樹一佛。自然相稱。且樹有枝葉華果。次第莊嚴。
一佛一座。自然現成。且座以種種大寶。而為校飾
是皆諸佛不思議力。所現無礙之境。結跏趺座者。
遠遠而來。示同少憩之儀也。若作表法者。諸佛略
集。表示佛知見。巳入事無礙境。智慧業用。稍勝於
[004-0616c]
前故。
△三結略不盡。】


「如是展轉徧滿三千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正量論云。諸佛來儀。惟一佛一侍。一樹一座。所占
非廣。徧娑婆猶容一方未盡。足見應化之廣也。略
集竟。
△二廣集三。一廣變八方。二諸佛廣集。三結
廣徧滿。初二。一更變八方。二方外更變。初。】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諸天寶華徧布其地。」


【前變一土。容受一方分身。猶未能盡。今欲容受十
方。故須更變。二百萬億等。明所變之量也。無有地
獄等者。有二義一謂時會清淨。徧觀諸法皆如。二
謂惡道業重。違遠諸佛之境。移諸天人等同前。目
真鄰陀。此云石。摩訶目真鄰陀。此云大石。即世界
所有大石小石山也。鐵圍。圍小千界。大鐵圍。圍大
千界。即世界所有界限分齊山也。須彌。亦云蘇迷
盧。此云妙高。以是妙寶所成。高至忉利。即四洲中
央所有大主山也。諸山王者。總指須彌山外。七重
香水海際。七重金山。所謂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
耳。象鼻。魚嘴山也。然此以上諸山。有鐵圍等。則有
彼此世界之分。有須彌等。則有彼此天下之殊。有
目真鄰陀等。則有彼此高低之異。又且有江海等
則有彼此滄桑之變。今既皆無。故云通為一國。寶
地平正寶交露幔者。謂眾寶交絡。而為遮露之幔。
懸諸幡葢者。謂張幡設葢。以為國界之嚴。餘俱同
上。若作表法者。更變八方。表悟佛知見。入理事無
[004-0617a]
礙法界也。
△二方外更變。】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諸天寶華徧布其地。」


【前既巳變八方。容則可容。坐猶未可。今為當來坐
故。須於方外更變。然雖如是。實為表法。若不然者。
維摩丈室。尚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況圓極妙境。
反出於小不思議之下乎。餘文準上。若作表法者。
方外更變。表入佛知見。入事事無礙法界也。廣變
八方竟。
△二諸佛廣集。】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所分皆悉來集坐於八方。」


【仍舉東方者。乃前番略集之餘。說法來集者。謂所
經之處。隨緣作佛事也。然一方雲集之餘。尚有百
千萬億那由恒沙之多。況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
集。則主伴重重。無盡無盡。澄心觀之。儼然一幅華
藏圖也。若作表法者。東方未集之餘。今巳來集。表
悟佛知見。進入理事無礙。智業轉勝。至於十方諸
佛皆悉來集者。表入佛知見。圓證事事無礙。而智
慧業用。無盡無盡矣。
△三結廣徧滿。】


「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諸佛如來徧滿其中。」


【四百萬億等。指兩番所變國土。諸佛如來者。指廣
集十方分身。土容佛而不狹。佛處土而不少。故云
徧滿其中。正明雲集竟。
△三遣使說欲。】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諸佛與佛。雖屬一體。既巳分身垂迹。示同世間賓
主。故各在樹下。遣使問訊。問訊者。問訊起居。齎華
[004-0617b]
者。聊申來儀。掬謂兩手相捧也。而告之言者。告以
如何問訊。如何供養。如法行故。如我辭曰者。謂教
以如我言辭。一一致問也。佛無病緣。亦無憂惱。問
以少病少惱者。葢以眾生不受教化。即病惱耳。法
身真常。無不安樂。問以氣力安樂者。以從前本懷
不暢。即不樂耳。及問菩薩聲聞者。致意其主。以及
其伴故。菩薩聲聞。既以出離三界。復問安隱者。以
從前繫滯行位。抱迷未遣。即不安隱也。以此寶華
者。授以所掬之華。散佛供養者。教以如法興供。而
作是言者。勅以傳欲與釋迦牟尼佛也。彼某甲佛
者。教以代稱已名。據此。則分身示迹。名不盡同。所
謂餘國作佛。更有異名者以此。與欲者。許以願樂
之意。言多寶願力。必待分身同欲。然後開塔。故釋
迦放光遠照。意從分身。索欲。今分身雲集。隨順忍
可。故云與欲開塔。一方既爾。方方皆然。故云諸佛
遣使。亦復如是。分身雲集竟。
△三入塔募人三。一
開塔就座。二接眾在空。三祈通募人。初四。一世尊
開塔。二四眾興供。三多寶分座。四釋迦就座。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如却關鑰開大城門。」


【既見來集。又聞與欲。巳如多寶之願。即從座起。住
虗空中。欲酧樂說之請。又塔在空中。今欲開塔。故
須起座住空。若作表法者。以從前說權說實。皆屬
對待。俱有住著。今既會權歸實。實亦不住。終歸第
一義空。故以起座住空表之。四眾情知開塔。咸生
[004-0617c]
渴仰。故皆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如來智鑑眾心。略
施神力。故以右手指。開七寶塔戶。却猶斷也。大城
之門。閉以橫木為關。封則堅鐵為鑰。關鑰一斷。城
門一開。隱隱如雷震之聲。今開七寶塔戶。音聲亦
爾。故云如也。
△二四眾興供。】


「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及釋迦牟尼佛上。」


【初見佛聞言。全身不散者。有二義。一由願力攝持。
二顯滅非真滅。寂然不動。故云如入禪定。前雖讚
證。猶有間隔。恐未信其果出先佛之口。今現身復
讚復證。故得又聞其言也。善哉善哉者。仍前讚歎
之語。快說是法等。仍前作證之詞。快猶暢也。從前
隨他意語。本懷未暢。雖說不快。今則隨自意語。既
暢本懷。故云快說。為聽經故。而來至此者。有契宿
願。特為作證也。又快者速疾義。言現前授記。出世
之本懷既彰。滅後通經。應化之妙用宜顯。故勸以
快說。據此。則快說等言。非為證前。乃欲啟後也。爾
時下。歎異興供。歎未曾有者。有二義。一謂久滅度
佛。發言如生。歎事未有。二謂多寶讚證。知前所說。
歎法未有。事未有故。心生渴仰。故以華散多寶。法
未有故。志懷感謝。故以華散釋迦。
△三多寶分座。】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


【為泯生滅之迹。示同相契之意。故分座令坐。
△四
釋迦就座。】


「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004-0618a]


【不存生滅之見。深體多寶之心。故入塔跏趺。開塔
就座竟。
△二接眾在空。】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接諸大眾皆在虗空。」


【初大眾作念。佛坐塔內。塔住空中。故云佛坐高遠。
三乘雖各有神通。佛威德故。不敢施設。故願神通
加被。令處虗空。又為以此。表第一義空。非權智所
能親證。必資實智之力故也。
即時下。如來垂接。接
眾在空者。有二義。一為愍眾作念。隨順其心。二為
令近佛座。以便付囑。
△三祈通募人二。一長行。二
偈頌。初。】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分身巳集。多寶巳現。時當唱滅祈通。故以大音普
告。娑婆國土。人多弊惡。廣說妙法。易招怨嫉。故問
誰能於此。意顯娑婆弘經不易。必資願力攝持。乃
可行也。今正是時者。謂正當發願之時。以有本師
現在。并多寶分身。為作證明。意顯錯過此時。恐護
念之緣。未必如是之勝也。不久當滅。有二義。一法
爾如是故。謂化圓入滅。諸佛通軌。如光照萬八千
佛。過去二萬億日月燈明等。皆是也。二本懷巳暢
故。謂三周說法。授三根記。且又廣記現在。懸記未
來。出世本懷。不過如是。如遺教經云。自利利人。法
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是也。在者繫屬義。言
如來滅後。此經為諸佛慧命。若此經無所繫屬。則
慧命危矣。故云佛欲以此。付囑有在。葢欲使此經
[004-0618b]
有所繫屬。庶諸佛慧命可延也。長行竟。
△二偈頌
約義廣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舉佛勸持。二稱功較難。三讚教揚機。初
二。一舉三佛同為。二勸發願護持。初三。一多寶願
力。二分身遠來。三自用方便。初。】


「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前六句。借彼勸勉。辭意諄切。讀之令人墮淚。此佛
下。明彼願重。言多寶處處聽法。雖為難遇。亦由本
願攝持。則願力誠不可少也。
△二分身遠來。】


「又我分身無量諸佛令法久住故來至此。」


【如來意謂。分身雲集。雖為聽法及見多寶。至觀其
捨本妙土。乃至諸供養事。亦為感發汝等。發願護
持。令此法久住於世。則分身之意。誠不可負也。

三自用方便。】


「為坐諸佛以神通力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初自舉前事。為坐諸佛等。自舉三變淨土之事。在
文可了。諸佛各各等。自舉雲集分身事也。國土清
淨如池。寶樹行列如蓮。佛身金色如華。故云如清
淨池。蓮華莊嚴。樹座未嘗無光。近佛則闇。惟佛光
明嚴飾。熾然照耀。故云如夜闇中。然大炬火。身出
妙香者。毛孔出香好也。眾生蒙佛身香。歡喜羅拜。
身不自勝。若碎柯迎風披靡。故云譬如大風。吹小
樹枝。末二句。結方便意。意謂。從前三變淨土。雲集
[004-0618c]
分身。令眾生見此依正。蒙此光香者。是皆如來以
是方便。感發汝等。生信發願。令此法久住於世。汝
等果能體貼佛心。發願護持。雖至佛滅度後。如我
在世。等無有異。舉三佛同為竟。
△三勸發願護持。】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以大誓願而師子吼。」


【初正勸發願。如來意謂。三佛同為斯法。汝等亦當
黽勉。當來我滅度後。誰能護持斯經。或讀誦。或演
說。今於佛前說誓。則如來有護念之責。而汝等得
堅固之鎧矣。誓即願也。非同邪教。令立惡誓。種種
鄙穢之語。聞之不禁絕倒。其多下。顯願有力。言多
寶雖久滅度。以大願攝持力故。今發師子吼音。為
作證明。則願力之有益於永遠者。誠大矣哉。舉佛
勸持竟。
△二稱功較難二。一稱持功德。二較法難
持。初。】


「多寶如來及與我身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初示證勸持。意謂。汝等有意弘經。今三佛現在其
前。自當證知此意。為汝護念。而諸佛子等。誰能護
持此法。稱此三佛現在。當發大願。令得久住。若此
機巳失。恐再會未必能也。其有下。稱讚功德。意謂。
我以諸佛慧命。繫屬此經。其有能護此經。令我慧
命不斷。則為供我。豈惟供我。亦復供養多寶。以多
寶處於寶塔。常為是經故也。豈惟多寶常為是經。
分身亦然。故云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等。
示以化佛之相。前文所謂如清淨池。蓮華莊嚴。乃
[004-0619a]
至佛坐其上。光明嚴飾等是也。若說此經。則為見
我等者。以此經為如來全身。說者必親見此理故。
準後文。龍女以珠供佛。頓捨因門。妙嚴一見雲雷。
即獲果記。則護說此經。功德可勝言哉。
△二較法
難持二。一總標難持。二別以較量。初。】


「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教以各諦思惟者。恐倉卒應命。有始無終也。示以
此為難事者。令審知其難。預防乎難也。預防乎難。
無如願力攝持。故誡以宜發大願。
△二別以較量
四。一較量演說難。二較量書讀難。三較量說聽難。
四較量奉持難。初。】


「諸餘經典數如恒沙能說此經是則為難。」


【餘經如恒沙之多。隨機易解。凡具身子之智。及滿
慈之辯者。皆能演說。故云未足為難。手接須彌。足
動大千。凡具目連之通者。皆能遠擲。故云亦未為
難。雖處有頂之高。談羣經之廣。若兼前三子之長
者。儘可能之。故亦未足為難。惡世說此。是則為難
者。有四義。一謂此經深奧。人多怨嫉。不同餘經。隨
機易解故。二謂惡世二乘。權執堅固。不同須彌。猶
在可接故。三謂惡世凡夫。無明深厚。不同大地。猶
在可動故。四謂惡世增慢。空腹高心。不同有頂。猶
在可上故。
△二較量書讀難。】


「假使有人手把虗空暫讀此經是則為難。」


【初較量書難。把虗空而遊行。有神通者可能。故曰
[004-0619b]
亦未為難。以妙旨而染翰。無願力者難終。故曰是
則為難。若以下。較量讀難。置大地於足甲。升梵天
而未難者。以是神通事故。讀此經於惡世。雖暫時
而猶難者。以是佛道因故。然神通乃小乘所尚。佛
道非大器難承。此難不難之所由分也。
△三較量
說聽難。】


「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初較量說難。劫燒乃循業發現。無業可循者。便可
負草不燒。故云亦未為難。此經非有障可聞。一人
有障者。難以持說令聽。故云是則為難。若持下。較
量聽難。八萬四千法門。無非對症施藥。一十二部
經典。總是以法隨機。聽易入而効易成。故皆得六
神通。機從化而教可施。故云亦未為難。佛滅後則
人多弊惡。聽此經則世多怨嫉。況能問其義趣。若
非大有宿緣者。不能如此。故云是則為難。
△四較
量奉持難。】


「若人說法令千萬億如斯經典是則為難。」


【一切眾生。莫不好樂小乘。崇尚神通。好樂則易得。
崇尚則易具。故雖令有是益。亦未為難。奉謂奉以
自修。持謂持以教人。奉以自修。非圓機不能。持以
教人。非大願必退。故云是則為難。然此以上四科。
展轉較量。總為末世弘經起見。而弘經法師。第患
不知其難耳。若預知其難。則大願發於先。精進帥
於前。被忍辱鎧。秉智慧弓。雖入邪見稠林。天魔境
[004-0619c]
界。杖木瓦石之區。惡罵捶打之域。亦有所弗慮矣。
稱功較難竟。
△三讚教揚機二。一讚教超羣。二揚
機殊勝。初。】


「我為佛道於無量土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如來意謂。我為佛道求人。徧於無量國土。從始成
道。以至今日。廣說一切諸經。而於其中。究其義理
幽深。功能殊勝者。莫過於此。故云此經第一。大成
云。羣經之關鍵者以此。此經為諸佛之母。諸佛法
身之所從生。故云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大成云。千
聖之命門者以此。
△二揚機殊勝。】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初能感諸佛。再勸說誓。并示持難者。反復叮嚀。總
為弘經不易。亦為借此。以顯持人之勝也。暫持者。
少時受持。雖少時受持。而諸佛共鑑。故云我則歡
喜。諸佛亦然。如是下。能敵眾行。正以能敵眾行。故
云諸佛所歎。此經如千經之擔。雖暫時一荷。巳非
怯弱者所能。故云是則勇猛。此經如萬仞之山。既
發心欲登。便非退屈者之志。故云是則精進。此經
如金剛寶劍。雖暫時一揮。便可斷七支之非。故云
是名持戒。此經如毗嵐大風。即須臾鼓動。巳足抖
塵勞之事。故名行頭陀者頭陀。亦云杜多。此翻抖擻。此經如斫
迦羅粒。雖暫時入腹。不久便脫頴而出。故為疾得
佛道。能於下。能利自他。讀持此經。堪於續佛慧命。
故云是真佛子。明了實相。足為眾善所歸。故云住
[004-0620a]
淳善地。淳猶至也。又豐厚義也。此上約自利言之
能解其義。便能說法度生。故云是世間眼。恐畏世。
即濁惡世也。濁惡世時。人多剛強暴虐。故名恐畏。
當斯時也。能須臾說。則是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故
應供養。此上約利他言之。顯勝募人竟。】


【△二證益發願二。一示相證益。二承當發願。初品題
。】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亦名調達。此云天熱。以初生時。人天等
眾。心皆驚熱故。亦云天授。以斛飯無子。從天祈嗣。
妄計天所授故。佛之從弟。阿難之胞兄也。世世與
佛為怨。成就佛德。葢是行於非道。達佛道者。若論
此品。兼有文殊弘法之事。今捨後從前。惟以達多
名品。又此品別義有五。一為顯世間富貴。不足恃
故。如佛昔為國王。為於法故。捐捨國位等是也。二
為折憍慢眾生。令虗心故。如仙人來白王言。我有
妙法。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等是也。三為令處逆如
順。作成就想故。如如來自謂。由達多知識。令我具
足六波羅密等是也。四為破尼眾劣心。令生真信
故。如龍女忽轉男身。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
覺等是也。五為示頓漸二益。遮二種過故。如釋迦
漸修。不著於理。龍女頓證。不滯於事等是也。
經文
分二一約達多通經以證漸益。二約文殊弘法以證

頓益。初三。一遠舉本因。二結會證益。三聞信功德。
[004-0620b]
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國王棄國求法。二仙
人索願為說。三國王為法隨侍。初。】


「爾時佛告諸菩薩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初總標為法。無量劫中求法。不以時長自諉。故云
無有懈倦。於多下。泛敘願行。常作國王。願求菩提
者。不以有漏自足。惟以無漏為期也。劫石可磨。此
志不易。故云心不退轉。為滿六波羅密。而偏言勤
行布施者。以檀義攝於六故。心無悋惜象馬七珍
者。財物布施。亦不悋惜國城妻子。奴婢僕從者。依
正布施。又不悋惜頭目髓腦。身肉手足者。身命布
施。總顯一切能施。故云不惜軀命。蓋以人所最重
者。軀之與命。此尚不惜。餘可知耳。時世下。正明本
事。人壽無量。時當善世也。必標此者。為下經於千
歲伏限。捐捨國位者。頓棄四海之富。委政太子者。
永託萬機之權。據此。則貪著世樂。無有慧心者。宜
知奮矣。擊鼓集眾也。必集眾而宣令者。以示但為
求法。不擇其人之意。供給者。四事供給。走使者。聽
用走使。然此王以為法捐軀。重道忘懷。願屈九五
之尊。甘作奴僕之役。據此。則當今之世。有所挾求
者。宜知愧矣。
△二仙人索願為說。】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若不違我。當為宣說者。大成云。以道師人。必言聽
事遵。非冒名沽寵而巳。又試其有所挾否。如挾勢
挾貴。不足以與道也。以匹夫而為百世之師者。其
[004-0620c]
仙人之謂歟。
△三國王為法隨侍。】


「王聞仙言歡喜踊躍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聞言歡躍者。以有法故。即隨仙人者。不食言故。供
給所須者。謂四事所須。一一供給。釆果汲水等。謂
一應走使。無不聽用。乃至身為床座。身心無倦者。
總顯至勞至苦。甘受不辭也。於時奉事者。適時無
違。經於千歲者。寒暑不輟。非為博苦行之名。實欲
求無上之道。故云為於法故。精勤給侍。望其歡喜
說法。故令無所乏少。所謂供養是佛子。冀得須臾
聞也。然仙人介節尚志。獨能下。王者之心。而此王
重道忘懷。遂能屈至尊之體。非此王無以見仙人
之高。非仙人無以成王者之大。惟王與仙。可為萬
世授受者法。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義頌長行。二結證寓勸。初三。一頌國王
棄國求法。二頌仙人索願為說。三頌國王為法隨
侍。初。】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身當為奴僕。」


【首二句。頌總標為法。次二句。頌泛敘願行。以不貪
五欲。必能發願成佛。廣行惠施故也。末四句。頌正
明本事。長行云擊鼓。此云椎鐘者。二事總為集眾。
前後互出耳。身為奴僕。即供給走使義也。
△二頌
仙人索願為說。】


「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吾當為汝說。」
[004-0621a]


【阿私。此云無比。謂其人與法。皆無比故。能修行者。
謂如教修行。即長行不違義也。
△三頌國王為法
隨侍。】


「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身心無懈倦。」


【大成云。木實曰果。桃李之屬。草實曰蓏。瓜瓞之屬。
隨時恭敬者。謂薪水果蓏等。各適其時也。餘可知。
義頌長行竟。
△二結證寓勸補頌。】


「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今故為汝說。」


【如來意謂。我於往昔。普為眾生。勤求大法。亦不是
為我已身。及以欲樂。故雖為大國王。猶能精進勤
求。獲得此法。由我為法如此。遂致今日得成佛果。
此是我之行履。今故為汝宣說。汝等果能如我所
行。佛果菩提。皆可速證。遠舉本因竟。
△二結會證
益二。一結會古今。二證成漸益。初。】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王則我身。顯佛道不易可成。仙則達多。顯害佛實
無惡意。一順一逆。總為鼓揚妙法。接引眾生耳。

二證成漸益由前法師品中。屢言聞是經者。得近菩提。恐彼圓教狂慧人等。頓生廢棄
進修之想。故約達多釋迦。漸成利益者。以證之二。一釋迦成道。二達多得

記。初。】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達多昔為仙人。能折佛之貢高。能成佛之德業。故
佛以善知識稱之。具足者。即圓滿義。慈悲喜捨。名
四無量心。一慈無量。能與眾樂。二悲無量。能拔眾
[004-0621b]
苦。三喜無量。慶他離苦得樂。四捨無量。緣他無憎
無愛。四攝法者。一布施攝。謂樂財眾生。即以財施。
樂法眾生。即以法施。二愛語攝。謂以善軟心。隨順
一切。安慰開諭。令生親附。三利行攝。謂與諸眾生
成辦利益。起三業行。令得從化。四同事攝。謂明見
眾生。分形散影。和光同事。密結其心。神通即六種
神通。亦即華嚴十通。道力即正助道力。亦即金剛
道力。餘見前文。此上明具足功德。不惟具足功德。
資以砥礪。即今果後教化。仍沐功勳。故云成等正
覺。廣度眾生。皆因達多善知識故。然達多世為佛
怨。佛尚以善知識稱之。據此。則凡有逆我者。皆應
作知識想也。
△二達多得記三。一佛號界名。二住
世教化。三滅後利益。初。】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世界名天道。」


【果號天王者。以覆護眾生得名。葢以因中示為佛
怨。示入地獄。皆為覆護眾生。不令起惡也。世界名
天道者。以此界眾生。久蒙教化。淪骨浹髓。能繼天
王佛之道故。然達多雖稱權現。因害佛故。不免地
獄之苦。又雖稱惡人。因教佛故。遂得天王之記。據
此。則與佛有難者。固應寒心。而惡心未似達多者。
豈可不自勉乎。
△二住世教化。】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準教中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番增減為一中
劫。成住壞空各二十番增減。為一大劫。今云二十
[004-0621c]
中劫者。應是五大劫也。廣為眾生者。三乘之機。說
於妙法者。三乘之教。三乘之教。通稱為妙者。以凡
有所說。悉到智地故也。得阿羅漢等。三乘之益。得
無生忍。至不退轉。義當七八二地。如華嚴八地文
云。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善修習方便慧。乃至入
一切法如虗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成就此忍。即
時得入第八不動地是也。
△三滅後利益。】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初正法數量。全身下。舍利塔量。諸天下。感恩供塔。
無量下。依法證果。結會證益竟。
△三聞信功德。】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於國王棄國。信敬不疑。則無貪心。於仙人索願。信
敬不疑。則無瞋心。於國王為法。信敬不疑。則無癡
心。三毒既滅。故無三塗之報。於達多成佛。信敬不
疑。故得生佛前。於達多弘經。信敬不疑。故常聞此
經。不疑達多實是惡人。故生人天受樂。不疑達多
應入地獄。故感蓮華化生。然此蓋以提婆達多。惡
名素著。一旦授記成佛。易招疑謗。故言聞信功德
如此。亦欲借此。以顯冤親平等。以絕憎愛之見也。
約達多通經以證漸益竟。
△二約文殊弘法。以證
頓益三。一二士相見。二問答證益。三會眾信受。初。】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共相慰問却坐一面。」


【初智積請還。意謂。師弟之來。本為證經。證經巳畢。
縱住無益。故啟白本師。當還本土。菩薩名智積者。
[004-0622a]
以智慧積聚如山也。釋迦下。佛留智積。意謂。欲彰
頓益。非大智無以啟。非積智無以證。故留以且待
須臾。與文殊論說妙法。葢以文殊大智啟之。以智
積積智證之也。爾時下。文殊來見。文殊表根本智。
俱來菩薩表差別智。俱坐蓮華。表智依行成。華如
車輪。表行圓智就。行圓智就。自能超越生死大海。
故以從海涌出表之。住虗空中者。表既出生死。安
住第一義空。詣靈鷲山者。表雖住義空。空亦不住。
從蓮華下者。表雖依行成。行亦不著。由無住無著。
乃契佛境生滅無二之覺智。故以至於佛前。敬禮
二尊表之。修敬者。如問訊起居之類。往智積所者。
預知佛留智積。敬為相見也。隨順世儀。略敘寒溫。
故云共相慰問。賓主相對。欲論妙法。故云却坐一
面。又序分之後。未見文殊有去。乃無去之去。涌塔
之時。未見智積隨來。乃無來之來。無來之來。還應
無去而去。故智積請還本土。無去之去。還應無來
而來。故文殊從海涌出。若實有去來。則赴應不廣。
此二士者。亦為弘經菩薩。未能泯絕去來者。作榜
樣觀也問。三變淨土。無復大海。今文殊自海而出。其故何也。答。三變淨土。山海宛然。但以如
來神力。令眾不見。惟文殊具大智慧。不隨境轉。即染即淨。非淨非染。存泯自在。故雖不移。淨土。無妨海中
涌出。二士相見竟。

△二問答證益二。一三番問答。二
證成頓益。初三。一問答所化數目。二問答所說法
義。三問答頓證有無。初。】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004-0622b]


【初智積請問。意謂。龍性多瞋。難可調伏。所化眾生。
應不多得。故問以其數幾何。文殊下。文殊示證。意
謂。佛性平等。品類自分。大智在我。隨機堪化。故答
以其數無量。無量故。不可稱述。不可計較。如是則
說之舌亂。思之意暗。故云非口所宣。非心所測。知
其不久便至。故教以且待須臾。自當證知。證知者。
現量親證。了知不昧也。所言下。化眾時來。論說六
波羅密者。彼此講究。云何修。云何證也。此眾原是
小乘。自住虗無空寂之境。縱有所說。亦惟小乘智
斷之法。故云本聲聞人。在虗空中。說聲聞行。今蒙
文殊教化。從空入假。漸習真空之學。故云今皆修
行大乘空義。文殊下。文殊指答。其義可知。
△二問
答所說法義。】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惟常宣說妙法華經。」


【初智積讚問。龍宮非行化之處。龍眾非易度之機。
而文殊能化能度。故以大智勇徤讚之。今此諸大
會。及我皆巳見者。自述現量分明。所謂且待須臾。
自當證知者。信矣。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者。準
正法華云。惟為露聖旨。分別說其義。據此。則演暢
者。直指義。開闡者。分析義。蓋智積因見來眾。不知
文殊如何教化。故雙開二問。為是直指實相義乎。
為是分別一乘法乎。若分別一乘。則羣機漸入。故
能廣導眾生。若直指實相。惟大根頓了。故令速成
菩提。今觀此眾。不知其為漸入頓了。故承上雙詰
[004-0622c]
二益。為是廣導諸眾生乎。為是令速成菩提乎。文
殊下。文殊直答。惟說妙法者。二問之中。葢是演暢
實相義也。
△三問答頓證有無。】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初智積直問。甚深者。罄千佛之底蘊。微妙者。盡性
相之幽宗。最為尊重。故稱諸經中寶。時乃說之。故
稱世所希有。非常之法。心有非常之益。故問以頗
有眾生等也。勤加精進者。拌盡身心。直取向上。修
行此經者。獨宗至教。不涉餘乘。果能如此。自然不
歷僧祇。頓超諸聖。此智積所以有速得佛不之問
也。文殊下。文殊指答。復有二義。初指人歎德。年始
八歲。智慧利根者。歎其年富根利。大有為也。善知
眾生諸根行業者。歎其權智觀機。可下化也。言眾
生根有利鈍。行有淺深。業有厚薄。龍女皆善知之。
得陀羅尼。能受秘藏者。歎其實智受法。可上求也。
言諸佛甚深秘藏。龍女以總持智。不惟領受無遺。
且能執持不失故。深入禪定。了達諸法者。歎其定
慧圓融。離癡狂也。言正入定時。即能了法。不墮癡
定。正了法時。即能入定。不落狂慧故。於剎下。正答
速證。剎那者。最少之時。準教中。以利刃透九十重
紙。分九十剎那。其少可知。發心義當初住。以初住
即名發心住故。不退義當八地。註見前文。辯才無
礙。義當九地。如華嚴九地文云。菩薩住此善慧地。
作大法師。具法師行。乃至起四無礙辯。用菩薩言
[004-0623a]
詞。而演說法等是也。慈念眾生。猶如赤子者。義有
兩向。若消歸上文。即是九地作大法師。真慈平等。
於諸眾生無偏無黨。若消歸下文。即是十地化他
行圓。於諸眾生無少忘念。猶如父母愛子。無所不
至也。功德具足。義當十地。謂十地自利行圓。一切
功德皆具足故。如華嚴十地文云。菩薩以此大智
職故。能行無量百千萬億難行之行。增長無量智
慧功德。名為安住法雲地等是也。據此。則從初發
心。乃至十地。祇消一剎那頃。所謂頓超十地無難
事者。其龍女之謂歟。心念二句。為下龍女說偈伏
案。如下龍女說偈。讚佛三身圓融。巳非二乘所知。
至於我闡大乘。度脫苦眾之語。又非二乘所及。故
預以微妙廣大許之。慈悲二句。為下獻珠示成伏
案。如下身子不信。龍女毫不與辯。但以寶珠獻佛。
其慈悲仁讓可知。至問其是事疾否。答言甚疾。乃
曰。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其志意和雅可
知。即此慈悲仁讓。志意和雅。儼然大聖器量。故預
以能至菩提許之。三番問答竟。
△二證成頓益由前
三周授記。屢言經劫行因。恐彼權教著相人等。仍懷佛道長遠之怖。故約龍女成佛頓成利益者。以證之

二。一說偈證益。二現身證益。初二。一智積懷疑。二
龍女說偈。初。】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初引佛為例。難行苦行者。如前勤行布施。不惜軀
命之類。既經無量劫數。則行業漸隆。故云積功累
[004-0623b]
德。如此皆為上求佛果。故云求菩提道。無量劫中。
無少間歇。故云未曾止息。三千大千世界。指往昔
行化處也。行化之處。不止三千大千。且就娑婆一
界言之。言他界無論。近觀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之
中。雖至微如芥子許。皆是如來為菩薩時。喪捨身
命之處。故云無有非是。如此皆為下度有情。故云
為眾生故。然後。指最後身也。最後身中。因圓果滿。
故云成菩提道。然成道雖在最後。而積因由於巳
往。因昔有今。故云然後乃成。乃成云者。正以見成
道之不易也。不信下。反疑前言。現見釋迦之難。乍
聞龍女之易。不啻順水風帆。高山蟻步之殊。故不
信也。然又當知。智積不信。乃大士助化方便。釋迦
行因。亦如來度生權巧。若謂千年之鳥。不及朝生
之鳳。是又為智積舌頭瞞也。
△二龍女說偈。】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言論未訖。龍女忽現者。正當日師資唱和。接拍成
令之儀。禮住偈讚者。欲彰頓益。以釋智積之疑也。
偈中首二句。讚佛報身。梵語盧舍那。此云滿淨。謂
深達罪福皆空。圓滿清淨。即偈中初句。此自報也。
亦云光明徧照。謂身相光明。徧照十方。即偈中次
句。此他報也。微妙句。讚佛法身。梵語毗盧遮那。此
云徧一切處。謂徧入幾微。徧含眾妙。雖徧入幾微。
徧含眾妙。而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云微妙淨法
身也。具相三句。讚佛化身。梵語釋迦牟尼。此云能
[004-0623c]
仁寂默。能仁者。能現化身。仁民愛物。即偈中具相
與好義也。寂默者。應化本寂。相好亦默。但為莊嚴
法身接引蒙昧。即偈中用嚴法身義也。三身圓融。
應機無礙。故感天人戴仰。龍神恭敬。戴仰者。頂戴
瞻仰。恭敬者。䖍恭禮敬。如是則凡有血氣。咸知尊
親。故云一切眾類。無不宗奉。此如來道感天人。法
爾如是也。又聞成菩提等。乃龍女自信成佛。發願
度生之意。意謂。我觀如來道感天人。信知我若成
佛。亦當如是。況又聞本師。許以頓成菩提。何幸如
之。但以此事難信。惟佛當證知我。為我護念。至我
成佛。亦闡大乘之教。度脫苦眾。斷不肯孤負佛恩
及師恩也。說偈證益竟。
△二現身證益二。一身子
不信。二龍女現身。初。】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初直言難信。意謂。據汝聞成菩提。佛當證知等語。
儼然自謂。不久得無上道。想我等以丈夫之姿。負
拔萃之秀。終年幸聞此法。成道猶待多劫。況爾異
類女質。視佛果若此之易。大言傷實。是事誠難信
也。所以下。徵起釋成。復有二義。初不信能成。女身
為愛欲之本。故言垢穢。法器必梵行之士。故言非
是。以非是故。不堪受法。故曰。云何能得無上菩提。
佛道下。不信速成。復有二義。初佛道懸難。曠猶遠
也。言從因至果。中經五百由旬。故云懸曠。二死難
度。五住難窮。故須經無量劫。積行具度。即無量劫
[004-0624a]
中事也。然後乃成者。因圓而果始滿故。此身子所
以不信其速成者一也。又女下。女人障重。不止如
前所說。故置又言。五障者。準超日月三昧經云。淨
修四禪為梵王。婬恣無度受女身。勇猛少欲作帝
釋。嬌恣多態受女身。具十善法作魔王即大自在天也。毀
失正教受女身。慈愍眾生作輪王。多瞋姤故受女
身。具菩薩行能作佛。不修淨行受女身。此皆下為
能障。上為所障。今身子從略。惟約所障言之。據此。
則若欲成佛。只好從此發心。必待轉女成男。無量
劫積行具度。庶可希冀。此身子所以不信其速成
者二也。由此二義。故總以結難。云何女身速得成
佛。
△二龍女現身二。一獻珠表顯。二現身成佛。初。】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初以珠奉獻。意謂。智積乃多寶良胤。身子亦釋迦
上足。二賢尚疑。餘眾可知。若持詞以辯。終不相信。
故惟以寶珠奉獻而表顯之。寶珠表一切種智。價
值三千。表得此智者。能取大千成佛也。持以上佛
者。表龍女頓證。上契佛果。佛即受之者。表心印相
符。蒙佛印證。識此意者。則向下轉男成佛。又多一
重公案。龍女下。就事問答。問以疾不者。龍女自信
成佛。欲假此以表其速。答言甚疾者。二賢不諭其
旨。即就事以道其實。所謂是則也是。非則實非。女
言下。示以復速。教以觀我者。令立驗其實。顯成佛
非徒虗說。教以神力觀者。俾深察其微。顯頓成非
[004-0624b]
是幻化。受珠作佛。成佛在已。故云復速於此。
△二
現身成佛。】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眾會皆見者。明明歷歷。絕覆藏也。因緣殊勝。報障
頓轉。故能忽然變男。又忽然變男者。為除身子女
非法器。及猶有五障之疑故。一珠稱性。萬行齊圓。
故能具菩薩行。又具菩薩行者。為除身子經劫積
行。及智積引佛為例之疑故。南方者。虗明之地。無
垢者。清淨之區。言即往者。以人既可女而男。方亦
可暗而明。界亦可染而淨。如是則男女明暗染淨
等執。皆不應也。坐寶蓮華。即報身。成等正覺。即法
身。三十二相等。即化身。前偈以斯讚佛。今則以斯
自證。龍女可謂大丈夫也。又即往南方等者。為除
身子云何速得成佛。及智積不信須臾便成之疑
故。普為十方。演說妙法者。道後酧願。正應前文。我
闡大乘。度脫苦眾之語。問答證益竟。
△三會眾信
受。】


「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初遙伸敬禮。親見成佛。信斯法之有功。故心大歡
喜。親見說法。望真慈而遠被。故悉遙敬禮。無量下。
兩土蒙益。無量眾生者。宿具慧根之機。或聞法解
悟。即登不退。戒剎那功圓。現受記莂。亦龍女頓成
一類。六反震動者。表六位無明。一時頓破此彼土
蒙益也。此土蒙益中。略去聞法解悟。長出發菩提
[004-0624c]
心。與彼土互顯。智積下。時眾默然。智積目覩其事。
心允其說。舍利智察其微。詞窮於辯。二賢尚爾。餘
眾可知。故皆默然無語。深心信受。準華嚴入法界
品。善財童子。徧歷百一十城。皆曰南方。所遇五十
三位勝友。非止一類。故古德約其義云。明正為南
方盡南矣。益我為友。人盡友焉。今此品如來稱達
多知識。龍女往南方成佛。其亦華嚴入法界品之
意歟。示相證益竟。】


【△二承當發願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持品第十三」


【持有二義。一奉持。二傳持。文云。我等於佛滅後。當
奉持讀誦說此經典。此奉持也。又云。我等於如來
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等。
此傳持也。又奉持亦兼傳持。傳持亦兼奉持。以自
利利他。常相須故。故惟以持名品。若別說者。亦具
五義。一為寶塔募人。如來深以弘經為慮。此品羣
賢發願。安慰佛意故。如文云。惟願世尊。不以為慮
等是也。二為法師品來。重重顯示。妙法殊勝。此品
勉力弘經。自明深信故。如文云。我等亦自誓願於
異國土。廣說此經等是也。三為三周授記。不及尼
眾。法師廣記。未說其名。此品增記。滿尼眾願故。如
文云。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
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記等是也。四為新記聲
聞。不堪娑婆弘經欲假不退菩薩。擴充其志故。如
[004-0625a]
文云。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等是
也。五為不退菩薩。知佛青蓮頻加。責望在已。敬承
佛意。弘經自任故。如文云。時諸菩薩。敬順佛意。乃
至便於佛前。作師子吼等是也。總言法雖佛說。道
在人弘。群賢各據一途。津梁末世。使斯文永衍塵
劫。俾有識同結法緣。此持品之所由說也。
經文分四
一菩薩發願。二聲聞發願。三尼眾發願。四不退發
願初。】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初發願弘經。發願貴在普濟。故以藥王居先。弘經
須假辯才。故以樂說居次。至於上求下化。又須萬
行交修。萬德齊嚴。故以二萬菩薩為眷屬。欲發大
願。先慰佛心。故云惟願世尊。不以為慮。奉持讀誦
者。以法自修。說此經典者。以法化世。此自持兼傳
持也。後惡下。忍難無畏惡世去聖時遙眾生弊惡
日甚。故云善根轉少。惟知粉飾虗名。不務真修實
證。故云多增上慢。詐言得道。邀彼恭敬。故云貪利
供養。貪心既起。瞋癡繼之。故云增不善根。起惑造
業。永繫生死。故云遠離解脫。不求出世。聞必生謗。
故云難可教化。雖難可教化。而冒難不捨。故云起
大忍力。忍力云大者。不惟受辱不報。且欲究竟度
彼。如不輕之於上慢之類。不惜身命者。謂但知有
法。雖至喪身失命。亦所不惜故。菩薩發願竟。
△二
聲聞發願二。一無學發願。二有學發願。初。】
[004-0625b]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於異國土廣說此經。」


【新記聲聞不能同於菩薩。一例發願。故云亦自誓
願。道力未充。深畏娑婆世界。難可教化。故云於異
國土。
△二有學發願。】


「復有學無學八千人瞋濁謟曲心不實故。」


【初願在他國。所以下。徵起釋成。娑婆國中。類多剛
強暴虐。難調難伏。故云人多弊惡。妄言得道得果。
濫膺恭敬。故云懷增上慢。不務真修實證。福慧減
損。故云功德淺薄內懷嫉姤之心外現足恭之相。
故云瞋濁謟曲。一味貪圖利養。誑惑世間。故云心
不實故。此有學之所以願在他上者。非無謂也。聲
聞發願竟。
△三尼眾發願三。一愛道增記。二耶輸
增記。三歡喜發願。初。】


「爾時佛姨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愛道望記。六千人。愛道眷屬也。瞻仰尊顏。目不
暫捨者。望記之狀。意謂。我等德齊聲聞。族勝龍女。
彼既指名授記。現前成佛。我何不爾。由此所以憤
憤悱悱。瞻仰不捨。又瞻仰不捨。即憂色而視也。於
時下。示先總許。憂色而視。正為不會說名與之授
記。如來觀其顏面。知其心腹。故問以何故憂視。將
無謂我等也。總說聲聞授記者。如法師廣記文云。
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
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
皆與授記等。今汝下。更與增明。欲知者。欲知行因
[004-0625c]
之詳。及得果之悉也。將來之世等。記以因行。當得
作佛等。記以果號。因地為大法師。以法結緣。果中
見者歡喜。故號一切喜見。轉次授記。名亦應同。以
因中俱為法師故也。
△二耶輸增記。】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初耶輸作念耶輸雖非尼主。巳勝六千。理應別說
其名。而與授記。故以不說為念。若論此事。貴在自
肯。說與不說。有何交涉。蓋以女流著相。雖成道猶
有餘習故也。佛告下。如來與記。善國者。人多勝善。
無諸弊惡。此以因為法師。嚴淨佛土所感。因為佛
婦。資華色以修行。果證真如。假光相以嚴身。故號
具足千萬光相。佛壽無量僧祇者。大成云。既曰善
國。仁人相踵。秉命悠長。故隨機之壽。住世亦永。

三歡喜發願。】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於他方國廣宣此經。」


【初因記歡喜。并其眷屬。即指六千人也。即於下。說
偈發明。未出迷途者。令出迷途。故稱世尊導師。未
脫苦惱者。令脫苦惱。故云安隱天人。前文愛道憂
視。正中心不安。華色無名。亦中心缺然。故云我等
聞記。心安具足。諸比下。偈巳發願。欲報佛恩。發願
弘經。自覺力量微薄。不堪惡世。故云能於他方。尼
眾發願竟。
△四不退發願三。一如來目視。二不退
作念。三發願護持。初。】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004-0626a]


【羣賢發願弘經。分彼分此。不台聖意。故世尊目視
此眾。欲其一力承當。大成所謂默然心遣。令彼自
薦是也。
△二不退作念。】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不見告勅我當云何。」


【初指人顯德。阿惟越致等。通論則八地以上。皆可
當此。若別論者。阿惟越致。義當八地。以八地證無
生忍。永無退轉。如華嚴八地文云。以能獲得不退
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等。即阿惟越致義也。轉
不退輪。義當九地。以九地具善順慧。善調諸根。如
華嚴九地文云。住此地巳。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
化調伏。令得解脫等。即轉不退輪義也。得陀羅尼。
義當十地。以十地墮在佛數。總持佛地功德。如華
嚴十地文云。如來力無畏不共法。一切佛事。咸在
其中等。即得陀羅尼義也。即從下。具儀作念。意謂。
佛既屬目於我。我等豈敢孤負佛意。若世尊果見
告勅。我等自當如佛所教。此菩薩深望佛勅意也。
復作是念者。進退兩難之意。意謂。始見我佛青蓮
頻加。似有注意。今觀我佛默然無為。不見告勅。觸
之不得。背之不可。故云我當云何。
△三發願護持
二。一發願祈護。二說偈陳情。初。】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蓮目巳及。雖綸音未降。不可有違。故云敬順佛意。
有願弘經。雖告勅未見。豈肯中止。故云欲滿本願。
任此難事。發言無畏。故云作師子吼。周旋者。周圍
[004-0626b]
旋轉。往返者。徑過去來。十方者。染淨普應。蓋以羣
賢分疆立界。不合聖意。故作如是願也。凖前羣賢
發願。或云我等受持。或云我等廣說等。其操在已。
今云令眾書寫。乃至修行憶念等。其志在人。是較
前羣賢願力。為尤難也。書受讀誦者。令其以法自
奉。解說其義者。令其以法教人。說丈不及行尺。故
又令其如法修行。真修須憑理觀。故又令其起正
憶念。正憶念者。謂直心正念真如法也。皆是佛威
者。歸功佛護。不自伐善之意。此發願也。惟願世尊。
他方遙護者。乃祈佛護念之詞。準前法師品云。我
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又云我於餘
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等。皆遙見守護之義。發
願祈護竟。
△二說偈陳情標偈云。】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偈文分三一弘經自任。二諸難自忍。三請佛安住。初。】


「惟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首句安慰佛心。不必以末世弘經為慮也。於佛下。
乃一力承當之語。大成云。聖人去世。無人救正。傷
風敗倫者多。故云恐怖惡世。以聖道訓世。令人遷
善崇德。故當廣說。
△二諸難自忍二。一忍罵害毀
輕。二忍恐怖擯斥。初。】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皆當忍受之。」


【初忍罵害。大成云。正斥曰罵。傍及曰詈。下愚無信。
視正如怨。嫉其法。惡其人。惡言毀之不足。加刀杖
[004-0626c]
而害之。菩薩怨親平等。不較不報。以禮自責。以忠
自恕。惟道是務。皆當忍之。惡世下。忍毀謗。邪智者。
知見不正。謟曲者。心行不實。心行不實故。甘於自
欺。故云未得謂得。知見不正故。樂於自大。故云慢
心充滿。然既假比丘之形而居心如此。是謂附佛
法之外道也。阿練若。此云閑靜處。約地言。亦云無
諍。約行言。今依後義。蓋指一類假飾無諍行者言
之。納衣在空閑者。內染麗服。外著納衣。心馳魏闕。
身處空閑。特假此以欺世盜名耳。一味虗詐不實。
謬稱無諍。故云自謂真道。見彼入廛行化。反生謗
毀。故云輕人間者。此乃假納衣而壞滅佛法。在空
閑而阻滯正修。如來所謂師子身中蟲。還食師子
肉者此也。貪著利養者。揀非淨心說法。但與白衣
者。惟是希圖利養。無智俗人。易受其惑。故為世所
恭敬。如供羅漢。是人懷惡心者。每思惱害正修。常
念世俗事者。一味貪圖利養。空說無諍。枉在空閑。
故云假名練若。欣邪厭正。嫌他障已。故云好出我
過。作如是言者。即出過之言。如下所說者是。自貪
利。謗人貪利。自外說。謗人外說。自妄作。謗人妄作。
自誑世。謗人誑世。自為求名說法。謗人求名說法。
此稂莠貽害嘉禾。正信之士。不可不知所辨也。常
在大眾者。興謗不止一時。所對不止一人。蓋欲壞
我正法。顯彼邪教。故云欲毀我等。國王大臣。操生
殺之權。向以誹謗。意欲摧我立彼。婆羅門等。乃正
[004-0627a]
信之士。向以誹謗。意欲親彼疎我。及餘比丘。指和
合之眾。向以誹謗。意欲破和結黨。說惡說邪。巧用
間計。若非正信堅固。正智分明者。鮮有不被其惑。
如來所謂斷滅佛種。命終直入阿鼻。劫盡更生他
方。展轉以至無數劫等。即此類也。我等敬佛。忍是
諸惡者。有二義。一謂如來目視我等。寓有勸持之
意。我等既為敬順佛意。雖至惡亦所當忍。二謂如
來多劫勤苦。為我等求此法門。我等既為敬念佛
恩。雖極苦亦為應受。前文所謂念佛故應忍者是
也。為斯下。忍輕慢。上屬背毀。故誣以作經。此乃面
剌。故譏以是佛。似讚實毀。笑語帶誚。較之惡言辣
口。尤為難當。此菩薩所以預為之計。忍罵害毀輕
竟。
△二忍恐怖擯斥。】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皆當忍是事。」


【初忍恐怖。濁劫惡世。妖孽時出。故云多有恐怖。惡
鬼入身。罵詈毀辱者。如楞嚴飛精附人。訐露人事
之類。此正可恐可怖事也。敬謂敬順佛意。信謂信
忍佛言。信忍佛言。知菩提之在近。敬順佛意。念弘
法之當先。稍涉回途。便成退轉。故云當著忍鎧。忍
辱稱鎧者。內護法身不失。外遮魔事不入故。為說
是經。忍此難事者。知有法。不知有身也。我不下。忍
擯斥。不愛身而惜道者。自述其志。來世護經者。自
明其願。此志此願。難為不知者道。故云世尊自當
知也。濁世比丘。執權為實。故云不知方便。隨宜所
[004-0627b]
說。由不知故。乍聞廢權立實。反生毀怨。故云惡口
顰蹙。數數見擯者。屢被逐斥。遠離塔寺者。不共住
止。是乃坐以大妄語成。按波羅夷法。結其罪耳。上
言佛所囑者。指此經言。如前寶塔品云。佛欲以此
妙法華經。付囑有在是也。此云佛告勅者。指募人
言。如前寶塔品云。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
廣說妙法。今正是時是也。少有退屈。即違佛勅。故
云當忍是事。諸難自忍竟。
△三請佛安住。】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佛自知我心。」


【初發願申請。地無論廣狹。故統言聚落城邑。人無
論親疎。故統言其有求法。皆到其所者。如月落百
川。說佛所囑者。如風鳴萬籟。親受靈山付囑。故是
世尊所使。賴有大願攝持。故能處眾無畏。自任善
說。願佛安住者。以唱滅原為募人。得人不必更滅
也。我於下。結誓求證。世尊亦兼多寶。十方通指分
身。必對三佛結誓。原為求證。故云佛自知我心也。
證益發願竟。】


法華指掌疏卷第四



音釋




烏瓜切音洼窊也又深也
錙銖
輕微也上莊持切音菑下慵朱切音殊

居寒切音
干蟲侵物也


側鳩切音鄒隅也

徒結切音絰瓜之小者

普半切音判捐棄也



郎違切音剌辛甚也

居謁切音揭攻人陰私也
[004-062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