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97 法華經指掌疏-清-通理 (master)


No. 631
法華指掌疏卷一之上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明遠 較字


【△九總釋名題名以顯實。題以標宗。故於未解經前而總釋之。謂總釋全經之義於
名題也。又名謂能譯人名。題謂所譯經題。今並釋之。故云總釋二。一經題。二譯人。

初。】


「妙法蓮華經。」


【上二字。直顯法義。妙者。當體得名。非對麤言妙。若
對麤言妙。則妙有分限。非圓妙故。又妙者。本來自
妙。非先麤後妙。若先麤後妙。則妙有始終。非常妙
故。釋義。則甚深無量。難解難入曰妙。又惟佛與佛。
乃能究竟曰妙。又聲聞辟支。所不能知曰妙。經云。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題中以妙字冠法。法
即今經。以實相為體。以軌持為用。實相為體者。以
七軸雄文。皆如來自一乘實相中演出。一言一句。
無非顯示一乘實相。故為體也。軌持為用者。軌謂
軌生物解。持謂任持自性。軌生物解者。謂一切眾
生。本具實相之體。但以昏於無明。閉於權宗。勝解
[001-0486a]
不生。入證何由。佛以此法。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俾
眾生借教觀心。因指見月。是為軌生物解用也。任
持自性者。謂一切眾生。本性一乘佛性。第以根有
利鈍。惑有厚薄。乘裂為三。性流為五。佛以此經。開
顯會歸。俾三乘同歸一乘。五性還復一性。是為任
持自性用也。然此上。釋義雖就本經。法言猶濫諸
會。故冠以妙字揀之。顯諸會不得名妙也。若論此
法。普收諸會。本不可揀。故前云非對麤言妙。今又
云揀者。正以普收諸會。揀彼諸會不能普收。乃不
得巳而揀之。仍不違不揀義也。又此法稱妙者。依
經文略示四義。一權實相即故。經云。諸佛所得法。
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又云。我設是方便。令得
入佛慧。上三句即實而權。下二句即權而實。以諸
會多不能相即故。二本迹相通故。經云。我常住於
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又云。時
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
上四句本通於迹。下四句迹通於本。以諸會多不
能相通故。三理事無礙故。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
相常住是法。指一乘實相。理也。法位。指諸法自位。事也。世間相。指有為法。事也。常住指無為
法。理也。上句理不礙事。下句事不礙理。以諸會多不

能無礙故。四因果交徹故。經云。世尊於長夜。常愍
見教化。令種無上願。又云。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
道。方便為侍者。上三句因徹於果。下三句果徹於
因。以諸會多不能交徹故。然此四義。總屬理事無
[001-0486b]
礙法界。至於放光現瑞。湧塔變土。地涌現神等。又
屬事事無礙。不可思議之境。即妙亦不可言。不得
巳強名曰妙也問。儒教聖人。惟以中庸之道示人。猶曰民鮮能久矣。今經題首言妙。
豈不動人驚駭。阻人勝進乎。答。妙之一字。正為起人羨慕。激人進修耳。果能直下承當。驀地回頭。則妙法
非遠。原在日用動用中也。蓮華二字。借喻發明。古德有取青蓮

釋者。有取白蓮釋者。有取香水海中蕋香幢釋者。
今據本經文義。當以優曇鉢華釋之。以此華乃與
文義相應故。經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
此二句。與妙法二字相應。次云。如優曇華。時一現
耳。此二句。與蓮華二字相應。且此經文。是身子三
請之後。如來開章之語。故知如是妙法。指一經之
全體。優曇鉢華。舉一經之總喻。取斯釋題。庸何議
焉。若釋義有二。一翻靈瑞。以此華不開則巳。開則
有佛出世。為聖靈之瑞故。般泥洹經云。閻浮提有
尊樹王。名優曇鉢。有實無華。若有華者。必是金色。
乃有佛出。以此名為靈瑞華也。亦云瑞應。以此華
不現則巳。現則有輪王出世。為聖王之兆故。施設
論云。統贍部洲。有輪王路。廣一踰繕那。無輪王時。
海水所覆。若輪王出。海水減一踰繕那。此路皆現。
優曇鉢華。同時而生。以此名為瑞應華也。此二皆
屬義翻。若以色類翻者。當云金蓮華。金色巳見泥
洹。欲知云何是蓮華者。準諸經有四種蓮華。一曰
優鉢羅青色。二曰拘勿頭黃色。三曰鉢頭摩赤色。四曰芬
陀利白色。今優曇鉢。與優鉢羅梵音相似。其不全同
[001-0486c]
者。或即金色青色之異。取此為喻者。依本經。謂此
華非時不現。必時至方現。喻此法非時不說。必時
至方說故。準泥洹略開為三。一此華名尊樹王。喻
此法為諸經中王故。二此華有實無華。華必金色。
喻此法純談果體。間說因行。行必契真故。三此華
不開則巳。開則必有佛出。喻此法不說則巳。說則
授記成佛故。準施設亦有三義。一此華出輪王路。
喻此法惟佛乘方有故。二此華與路同現。喻聞此
法者。即到佛地故。三此華惟供輪王遊觀。喻此法
惟供法王受用故。此上七義。皆總喻全經。以妙法
原屬全經之名。蓮華亦唯全經之喻。若經中之別
義。臨文自有別喻。茲不預焉問。優曇既是蓮華。題中何不存梵。經中何
不易華。什師何不譯為靈瑞。古德何不翻為蓮華。疏序通經中。何亦註為方華即果。答。題不存梵者。示種
類故。經不易華者。示尊重故。什師不譯靈瑞者。以靈瑞之名。此方所無。置之題中。恐人不識為喻故。古德
不翻蓮華者。以雖是蓮華。不同常途。約義而翻。欲人知其殊勝故。疏序通經。註為方華即果者。以彼不過
略出義相。不暇詳辯。姑且隨順常途解釋。亦不欲盡廢古釋之意。至若名題關乎一經。可不辯哉。可不辯
。經字。結出詮體。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謂上

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有多義。束之成四。
一曰貫。謂貫穿所應知義。二曰攝。謂攝持所應度
生。三曰常。謂三世不易。四曰法。謂十界同軌。今不
言契者。以此方聖教。但稱為經。順此方故。又契字
是用。經字是體。舉體該用故。又妙法蓮華。既屬所
詮。自具契合之用。不待言故。絕論此題。乃金口所
宣。法喻為名。合能所。兼體用。該通別。貫虗實。故名
[001-0487a]
妙法蓮華經焉。經題竟附釋卷次。卷第一卷者對舒而言。謂舒之以
便誦持。卷之以便供奉也。上古經書。多以軸為卷。今易制未易其名耳。第謂次第。一首數也。經凡七卷。以
次第論。此卷居初。故云第一。後皆凖知。】

【△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標時。註見序文。三藏法師。顯德。三藏謂經律
論也。藏有二義。一者含藏義。謂經詮定學。律詮戒
學。論詮慧學。各能含藏等流義故。二者出生義。謂
經契一心。律軌三業。論揀邪正。各能出生等流用
故。法師亦二。一自利。謂博通三藏聖法。奉為師承
故。二利他。謂傳演三藏聖法。師範人天故。鳩摩羅
什。出名。華梵實錄。俱見序文。譯之一字。紀事。譯謂
翻譯。考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曰譯。南曰
象。東曰寄。西曰鞮。今經西來。而云譯者。以漢時北
官。兼善西語。佛法初來。因稱為譯。後皆仍之。然譯
主承願受囑。為法忘軀。自弘始三年入長安。在逍
遙園譯諸經論。凡三百九十餘卷。此經居內。洎十
五年臨終誓曰。吾所譯諸經。果不謬佛意。當焚身
之後。舌根不壞。後果如之。是知師舌。與諸佛出廣
長舌。讚歎此經無異。且是約義翻經。深契時機。此
經流通不盡。譯主惠澤無窮。因標經首。以示來學。
總釋名題竟。】


【△十別解文義三。一敘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
分者。始於道安。證於親光。葢以經無豐約。皆具乎此。依此科經。如首身足各有分齊。不相紊亂。故稱彌天
高判。今古通遵。乃諸經科判之所由始也。初敘者。敘一經之來源。彰說法之由致。於中有品題。有
[001-0487b]
經文。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先標經題。次出品題者。以品雖別以類聚。總屬經
攝故。又依經彰品。俾別行者知所屬故。序與敘同。
有三義。一敘列。列賓主依正之次第故。二敘述。述
興化起教之源由故。三敘引。引正宗應說之妙義
故。品類也。謂一類相隨之文。別為一聚。便受持也。
準諸經品題。或如來自唱。或結集建立。或譯人添
足。今經藥王天授二品。是如來自唱以文有明言故。其餘
俱未可定。若今品者。似屬譯人添足。以結集者但
敘其事。未必即命其名故。第者節目之次。一者貫
數之始。經凡二十八品。按節目次第。此品為始。故
以第一標之。
經文分二一六緣證信序二。一光發起
序。初六緣者。信聞時主處眾也。闕一則大教不興。故古德判為六種成就。云證信者。以賓主依
正。能所分明。證是佛說。令人生信故。亦名通序。六種成就。諸經通有故。亦名經後序。以是說經之後。結集
建立故。結集建立。有意有因。建立之因者。按龍勝論云。佛將入滅時。阿難悲哀。阿尼樓豆謂言。汝是持佛
法人。當咨問後事。難曰。云何後事。豆言。汝問佛滅度後。我等以誰為師。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云何調伏。結
集法藏。經初當置何語。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佛依問而答。我滅度後。汝等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
丘。默而擯之。一切經初。當置如是我聞等語。由是凡屬佛經。皆置此語。無此語者。悉屬偽造。建立之意。有
三。一斷疑。凖智度論。佛滅度後。眾請阿難登座。結集法藏。感身相好同佛。眾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二疑
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一唱此語。知是結集法藏。三疑頓斷。二息諍。以阿難與眾。德業頗齊。若不推尊
從佛。恐興諍論。一唱此語。顯是授受有源。羣諍自息。三異邪。以西域外道經初。置阿憂二字。阿翻為無。憂
翻為有。意謂諸法雖多。不出有無。斷常之見。大抵如是。今置此語。顯是出世正法。揀異邪經分二。

一總明五緣。二別列聽眾。初。】
[001-0487c]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如是。信成就。為順此意。即作信順之詞。以信則言
是事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華嚴云。信為道元
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故首敘之。又如是者。許
可之詞。佛地論云。結集時。諸菩薩咸共請言。如汝
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
我所聞云云。又如是者。指法之詞。有能指所指之
別。能指即結集之人。所指即結集之法。結集之人
有二。如纂靈記云。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
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所指之法。有事有理。事則能
詮虗文。從此以後。直至作禮而去。皆如是之事。理
則所詮實相。經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又云。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皆如是之理。若事若
理。總屬此法。故不別指。直言如是。若連下釋之。是
結集者。對眾標唱之語。蓋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
也。我聞。聞成就。謂成就雖在信順。臨期實賴音聞。
不有音聞。教體何立。故楞嚴云。此方真教體。清淨
在音聞。釋義。則揀別賓主曰我。聲來達耳曰聞。合
論。則是結集者。自謂耳提面命。親從佛聞。非私淑
讀古者比也。又從凡至聖。說有四我。一凡夫徧計。
二外道宗計。三諸聖假我。四法身真我。今就文殊
與阿難海。應屬後二。以無徧計及邪計故。聞謂耳
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若以今經圓義釋之。
我即生佛平等之我。聞謂一即一切之聞。經云。世
[001-0488a]
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
一時。時成就。謂臨期雖在音聞。說聽全憑佳會。不
有佳會。大法難弘。故古德云。世事合會。尚待昌期。
大法弘宣。豈違佳運。釋義。則一者始終究竟之謂。
時者遷流轉變之義。合論。則說無異座。聽無異席。
說聽事畢。一期究竟。名為一時。又時乃不相應法。
或否或泰。俱以時稱。今云一者。揀非否也。以否則
不能究竟。不得稱一故。不云年月日者。以如來說
法。通乎上下謂天上人間也。滅後結集。達於遐邇。年月日
紀。難以對同。故總以一時該之。若就當經。則日沒
還照之時。教到機熟之時。經云。今正是其時。時為
如實說等。佛。主成就。謂說法雖憑佳期。御眾必推
教主。不有教主。羣機何歸。故序云。靈嶽降靈。非大
聖無由開化。具足應云佛陀耶。此翻覺者。謂自覺。
覺他。覺行圓滿。又覺分能所。能覺之人。有通有別。
通則十方三世。諸正徧知。別則高會教主。釋迦牟
尼。所覺之理。有淺有深。眾生在纏名本覺。三乘出
障名始覺。諸佛究竟名圓覺。即古德所謂平等大
慧是也。若明佛身者。隨機所見。差別不同。今依當
經。應是三身圓融。無障礙法界之身。經云。深達罪
福相。徧照於十方自他受用。微妙淨法身法性。具相三十
變化。又云。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今應當集等非一
非多無障無礙。住王舍等。處成就。謂御眾雖推教主。際會

必依宏方。欲彰妙詮。豈違玄境。故華嚴無礙。尚依
[001-0488b]
七處標名。涅槃圓極。仍用雙林表法。住即安住之
義。佛本無住。亦為物示軌耳。城名王舍者。準大論。
昔有駁足國王。與千王共立舍宅。築城於山故。山
名耆闍崛。此翻鷲峯。多鷲棲峯故。亦名鷲頭。形如
鷲頭故。正名靈鷲。以先佛後佛。皆居此山。佛滅羅
漢居之。法滅支佛居之。支佛滅鬼神居之。皆聖靈
所居故。山城並敘者。互相依故。大成云。此城此山。
眾見不一。或見土木草石。或見眾寶莊嚴。或見諸
佛遊行。本經亦云。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又云。
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等。明知此山此城。非人
間思議境矣。至若寶塔品中。三變淨土。又即於此
山此城。儼然湧出華藏界也。若中字者。不過的指
佛在此處。不須玄解。總明五緣竟。
△二別列聽眾。
此科即眾成就。謂際會雖賴宏基。起教還須英才。
若座無知音。說將誰聽。故古德云。子期不遇。伯牙
絕絃。於中分二。一分科別列。二敘儀總結。初三。一
三乘交參。二八部該羅。三檀眾俱至。初四。一詳列
無學。二略述有學。三總陳尼眾。四廣明菩薩。初三。
一舉類標數。二明位歎德。三指名總結。初。】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上句舉類。與猶共也。顯聞非一已。大揀有學。顯眾
是無學。又大有三義。一位尊。皆是羅漢。諸漏巳盡
故。二德隆。逮得已利。心得自在故。三望重。人天景
仰。眾所知識故。比丘名翻三義。一破惡。謂戒防形
[001-0488c]
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虗。能破見思故。二怖魔。謂既
破見思。將出三界。魔恐失黨。驚怖不安故。三乞士。
謂既稱破惡。又名怖魔。當離邪命。乞食自濟故。乞
而稱士者。以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也。亦云除饉。謂
眾生福薄。常受饑饉。比丘乞食。能生福力故。又比
丘有二。一聲聞比丘。二菩薩比丘。今據迹論。仍屬
聲聞。但與向不同。如四子信解偈云。我等今者。真
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葢名同而實異耳。眾
者和合之稱。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和合有二。一
事和。謂戒。見。利。身。口。意。六事俱和故。二理合。謂同
證擇滅無為法故。若依今經。理合則實相平等。事
和則萬二同聞。文無和合者。不和非眾。稱眾必和。
不言。可知故。下句標數。萬二千人。指現會受記之
眾。準正法華云。比丘一千二百。葢是但標常隨。什
師以最後極談。無論雲集常隨。均蒙授記。俱宜詳
列。故為改譯問。上根受記。身子一人。中根受記。迦葉等四人。下根受記。樓那等一千二
百。今云萬二千人。指現會受記之眾。何所憑耶。答。豈不聞法師品初。如來廣記云。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
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皆與授記。據此。則三根受記之外。實繁有眾矣。俱。同也。謂同

聞斯法。揀非私傳暗授者比也。舉類標數竟。
△二
明位歎德二。一明位二歎德。初。】


「皆是阿羅漢諸漏巳盡。」


【上句。約證明位。皆是者。位德相等。無別眾之非也。
阿羅漢。亦翻三義。一殺賊。即前破惡果也。言比丘
以三無漏學。對破見思。如用兵捉賊。今則盡斷。如
[001-0489a]
賊巳殺故。二不生。即前怖魔果也。言比丘將出三
界。魔怖失黨。今則永離。不復再生故。三應供。即前
乞士果也。言比丘乞食資身。為成道業。今道巳成。
應受供養故。又此經羅漢。亦與向不同。如四子信
解偈云。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天人魔梵。
普於其中。應受供養。乃似同而實異也。下句。約斷
明位。諸漏有三。一欲漏。謂欲界煩惱。二有漏。即上
二界煩惱。三無明漏。即三界無明。因此煩惱無明。
漏落三界生死。從功能立名。巳盡者。永絕生死之
因。於三界中得解脫也。由此二句觀之。則是眾皆
證斷具足。當無學位矣。明位竟。
△二歎德。】


「無復煩惱逮得已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上二句。約證歎德。無復者。不復更有。煩惱者。界內
見思。以界外塵沙。非聲聞所斷故。逮猶及。得猶證
也。已利即小乘涅槃。以小乘涅槃。伹自出生死。不
能入廛垂手。起利他行故。然此乃釋上是阿羅漢
之義。正以無復煩惱。逮得已利。方入羅漢位矣。

二句。約斷歎德。盡謂自此永絕之義。諸有者。略曰
三有。廣曰二十五有。均於廣略。則曰九有。以此中
因果不亡。故名為有。即眾生受輪處也。結之一字。
若作諸有生因。便與上文煩惱相複。今解直指諸
有為結。以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故。若離合釋之。
當云諸有即結。持業釋也。然諸有雖能繫縛眾生。
實眾生自相繫縛。今此眾住最後身。自此永絕。故
[001-0489b]
云盡也。心之一字。隨教各別。今約二乘。應指六識
為心。以彼惟依六識三毒。立染淨本故。自在者。解
脫義。解脫有二。一謂斷我執。證我空。解脫分段生
死。名離妄解脫。二謂斷法執。證法空。解脫變易生
死。名一切解脫。今約二乘。應是離妄解脫。以未達
法空。不能入廛垂手。雖曰盡諸有結。惟心自在也。
然此乃釋上諸漏巳盡之義。正以盡諸有結。心得
自在。方極漏盡果矣。明位歎德竟。
△三指名總結
二。一指名別列。二結略顯廣。初。】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須菩提阿難羅睺羅。」


【首句總標。又指徵之詞。猶言其名為誰也。阿若下。
別列。具云阿若多。此翻最初解。名也。以如來初轉
法輪。尊者先解故。楞嚴自陳云。佛問比丘。我初稱
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憍陳如。亦云憍陳那。亦云
拘鄰如。此翻火器。姓也。以先人事火命族。授記在
後。列名居初者。為示權現意故。阿含云。我佛法中。
寬仁博識。初受法味者。拘鄰如為第一。摩訶迦葉。
此云大龜氏。姓也。以先輩修道。感靈龜負圖之瑞。
遂命族焉。佛弟子中。同族最多。故揀以大。名畢鉢
羅。此云飲光。以身具光明。飲蔽餘光故。楞嚴云。我
於往劫。以紫金光。塗佛形像。自爾以來。身常圓滿
紫金光聚。阿含云。我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
行者。大迦葉為第一。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禱林
而生故。亦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此
[001-0489c]
云象頭。山名也。依山住故。那提。此云福生。河名也。
依河住故。此三迦葉。因於毗婆尸佛法中。共竪剎
杆。故感今為弟兄。兄事火龍。為瓶沙王師。佛現十
種神變度之。遂擲火具於水。率徒五百。歸佛出家。
伽耶那提。見水中漂下火具。視知其事。各率徒二
百五十。詣佛得度。阿含云。我佛法中。將護四眾。供
給四事。令無所乏者。優樓頻螺迦葉為第一。觀了
諸法。都無所著。善能教化者。伽耶迦葉為第一。心
意寂然。降伏諸結。精進不退者。那提迦葉為第一。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羅。此翻鶖鷺子。鶖鷺。母名也。
其母眼目精明。如鶖鷺鳥故。尊者是其所生。故繫
以子。葢依母彰名也。亦云身子。其母身形端正故。
尊者生身八歲。登論座辯勝羣英。出家七日。通佛
法果證無學。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
疑者。舍利弗為第一。
目犍連。此云釆菽氏。姓也。因
先輩居山。釆菽豆而食。遂命族焉。名拘律陀。此云
無節樹。禱樹而生故。今惟標姓。恐濫同族。故以大
字揀之。尊者身遊十方。得無罣礙。曾止耆婆之車。
焚得勝之殿。攝調達而歸正法。取釋種以藏梵天。
神通彰灼。難以備陳。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輕舉
飛到十方者。大目犍連為第一。迦旃延。此云剪剃。
姓也。以先輩居山。與仙人剃髮為姓。為揀同族。故
冠以摩訶。名文飾。謂善飾文詞。能議論故。阿含云。
我佛法中。善分別義。敷演道教者。迦旃延為第一。
[001-0490a]
阿㝹樓䭾。亦云阿那律陀。亦云阿尼樓豆。此云如
意。因於弗沙佛時。以稗飯施辟支佛。果感九十一
劫。生人天中。受如意樂。至今未盡故。亦云無貧。謂
自爾以來。不受貧窮故。尊者乃白飯王子。初出家
時。常樂睡眠。如來呵為畜生。啼泣自責。眉不交睫。
七日七夜。遽失雙目。如來示以樂見照明金剛三
昧。由此不因肉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
阿含云。我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為第一。

賓那。此云房宿。初欲近佛。夜宿陶師之家。以草為
座。佛欲度彼。化一老宿。入與同宿。尊者推草讓之。
因為說法。即證無學。以曾與如來同房共宿。故名
房宿。又房宿星名。禱此生故。又胸如星房。從解得
名。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為
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食後虗哨。如牛呞故。準
楞嚴。以往昔輕弄沙門。生生世世。常感此報。佛恐
世人不識。生謗招𠎝。勅令常居天上。不許久住人
間。阿含云。樂在天上。不住人間者。憍梵波提為第
一。
離婆多。此云假和合。智論云。尊者夜宿空亭。有
一鬼擕屍而至。又一鬼隨來爭之。各言我持來。共
決於尊者。尊者據實答之。後鬼怒。拔尊者手足而
食。前鬼取屍上手足補之。二鬼相食而去。天明自
思。我身眼見鬼食。却又隨我行住。逢人便問。是我
身否。眾僧知其時至。乃曰汝身假和。非已有也。尊
者聞之。漏盡得道。此命名之由也。阿含云。坐禪入
[001-0490b]
定。心不倒亂者。離婆多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此云
餘習。因往昔五百世為婆羅門。性多憍慢。今雖成
道。餘習未盡。每過恒河。便呼小婢斷流。神雖為斷。
懷瞋白佛。佛令向神求懺。遂合掌向神曰。小婢莫
瞋。大眾皆笑。佛言。實無慢心。乃習氣也。阿含云。我
佛法中。樹下苦坐。不避風雨者。畢陵伽婆蹉為第
一。
薄拘羅。此云善容。色貌端正故。亦云重姓。因於
毗婆尸佛法中。以訶梨勒果施病僧。今生婆羅門
家。感五不死。一繼母置火爐中不死。二置沸湯中
不死。三推落水中不死。四大魚吞之不死。五漁人
獲魚。剖之不死。遂養為已子。其父聞爭。共議兩家
為子。故名重姓。曾於無量劫來。持不殺戒。今生一
百六十歲。無少病痛。阿含云。我佛法中。壽命極長。
終不中夭。端莊不苟。常樂閒居者。薄拘羅為第一。


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因膝骨博大立名。尊者乃
身子之舅。素辯勝姊。姊孕身子。則不能勝。知懷智
人。寄辯母口。遂奮志遊學南天。歷十八年。讀十八
經。無暇剪爪。世稱長爪梵志。洎歸。聞身子出家。遂
起慢心云。我甥八歲。聲震五天。沙門何術。誘彼出
家。及見佛負墮。亦隨出家。阿含云。我佛法中。得四
辯才。觸問能答者。拘絺羅為第一。
難陀。此云善歡
喜。牧牛子也。飯王俾十萬出家。尊者稱善歡喜。故
以名焉。性極聰敏。音聲絕倫。初入佛法。欣道第一。


孫陀羅難陀。佛之胞弟。為揀牧牛難陀。連妻為名
[001-0490c]
也。妻名孫陀羅。此云好愛。性多愛欲故。亦云端正。
身形端正故。尊者初出家時。心常散動。如來勅令
觀鼻端白。因此心開漏盡。成阿羅漢。楞嚴云。我以
消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富樓那彌多
羅尼子。依父母彰名。父名富樓那。此云滿願。亦云
滿江。其祖禱江而生。得滿其願故。母名彌多羅尼。
此云慈女。樂誦圍陀典中。慈行篇故。具足應云。滿
江慈女之子。經疏從略。多以滿慈子稱之。阿含云。
我佛法中。善能廣說。分別義理者。滿慈子為第一。


須菩提。此云空生。以初生時。其家庫藏皆空故。次
以父母驚異。庫藏轉現。故亦名善現。又以忽空忽
現。卜之占者。占者言。既善且吉。故亦名善吉。常住
無諍三昧。所修行業。以空為本。楞嚴云。佛問圓通。
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
一。
阿難。此云慶喜。斛飯王子。調達之弟也。佛成道
日。尊者始生。時淨飯王。既聞世尊成道。又聞斛飯
生子。舉國欣慶。故以名焉。昔與如來。同於空王佛
所發心。如來常勤精進。早成正覺。尊者常樂多聞。
護持法藏。阿含云。我佛法中。多聞廣達。堪任奉持
者。阿難為第一。
羅睺羅。此云覆障。佛之子也。以因
中塞鼠穴六日。及不看婆羅門六日。報感處胎六
年。為胎所覆。為宿因所障。故名覆障。本經佛自述
云。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故稱尊者。密行第一。
然此上所釋。諸聖名目。不過略準古德。錄出一二。
[001-0491a]
其餘過現事跡。諸註尚多。要知本地幽微。非心所
測。況今經既屬圓機。則一行即一切行。一德即一
切德。烏可得而言諸。指名別列竟。
△二結略顯廣。】


「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如是。即指上二十一人。以此二十一人。在人天大
眾之中。凡有聞名皆知。見面皆識。故云眾所知識。
又此二十一人。雖屬羅漢。皆回小向大。故云大阿
羅漢。又大阿羅漢。既揀定性。而眾所知識。仍揀萬
二。言萬二之眾。雖皆大阿羅漢。未必皆為眾所知
識。今上所列。乃眾所知識之大阿羅漢也。等者等
其伴侶。主伴和合。共成萬二之數問。阿難羅睺。凖授記俱在有學。
今列無學眾中。豈不與後相違。答。此有三義。一捨權從實故。凖智論。阿難對迦葉云。我能有力。久可得道。
為侍佛故。故留殘結。本經亦云。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據此則阿難實德巳證無學。為侍佛故。權住學
地。今捨權從實。故列於此。羅睺凖知。二為破權執故。以阿難羅睺。授記雖在有學。不過引進實行。曲示權
儀。執權者即以實行目之。今為破權執。故列於此。三名同義別故。準信解品云。今得無漏。無上大果。又云。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據此則向稱無學。對待非真。今稱無學。乃真無學。而阿難羅睺。既巳了知自心。本來
是佛。是真無學。故列於此。詳列無學竟。

△二略述有學。】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首二字。文雖局此。義通下科。言彼時靈山一會。不
獨萬二同聞。乃復有學無學若干。尼眾若干。菩薩
摩訶薩等若干。正以見羽翼之多人也。學無學者。
舉有學類。以彼所證未極。所斷未竟。研真斷惑。始
學無學人故。二千人者。標有學數。後文授學無學
人記。即此眾也。無明位歎德者。既屬有學。無位可
[001-0491b]
明。無德可歎故。無指名總結者。準後阿難羅睺。乃
有學受記之首。為是權現。巳列無學眾中。其餘或
有或無。無足重輕。故不指名。無庸更結。然雖如是。
論實德本無優劣。亦不過各據一途。以引偏好耳。
幸勿執迹而昧本也。略述有學竟。
△三總陳尼眾。】


「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摩訶波闍波提。佛姨母也。此云大愛道。因初求出
家。佛不許可。阿難代陳三請。佛勅能修八敬。方聽
出家八敬者。一。百歲尼。應禮初夏比丘足。二。不得罵比丘。三。不得舉比丘過。四。應從大僧求具
戒。五。若犯僧殘。應半月在二部僧中。行摩那埵行。六。應半月於大僧中。求教授人。七。不應在無比丘處夏
安居。八。安居訖。當詣大僧中求自恣。聖母為愛道故。堪忍奉行。故名

焉。亦名憍曇彌。此云眾主。為尼眾之主故。比丘同
前。尼翻為女。為別大僧故也。眷屬六千。標所與之
數。法性相親曰眷。人事相制曰屬。以六千尼眾。智
由聖母所生。身依聖母而住。論法性有相親之誼。
論人事有相制之義故。羅睺羅母。佛之婦也。名耶
輸陀羅。此云華色。有美色故。亦云名聞。有聲譽故。
亦者例上之詞。謂耶輸陀羅。因見波闍波提。主伴
和合。同入高會。故亦與眷屬俱也。不言數目者。非
同尼主。眷屬眾多。無可表彰故。準後持品增記。即
此科尼眾之數。齊此以上。準常皆聲聞眾也。總陳
尼眾竟。
△四廣明菩薩三。一舉類標數。二明位歎
德。三指名總結。初。】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001-0491c]


【上五字。舉類。菩薩。半梵語也。具云菩提薩埵。此翻
覺有情。有三義。一約自利。謂菩薩是能覺悟之有
情。揀非凡夫不自覺故。二約利他。謂菩薩能覺悟
法界有情。揀非二乘不覺他故。三約兩利。謂菩薩
上求佛覺。下化有情。揀非悲智偏用。墮二邊故。摩
訶薩。具云摩訶菩提薩埵。言向下所列諸聖。或帶
果行因。或一生補處。如觀音文殊彌勒勢至等。非
地前諸位可比。故既稱菩薩。又以摩訶薩揀之。以
是菩薩中之大菩薩故。
八萬人。標數。法師品初。因
藥王。告八萬。即此眾也問。據今解聲聞眾中。暫爾雲集。俱在標數之內。此菩
薩眾中。地湧雲集等。何不標其數耶。答。此經正授聲聞成佛之記。故暫爾雲集者。亦須標之。若地湧雲集
等。不過承虛接響。助發玄化。如非經前預至。凡因事方來。及夫未終卷而去者。槩不標其數也


二明位歎德二。一明位。二歎德。初。】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


【首句。約自利明位。阿耨多羅。此云無上。法身德也。
以法身竪窮三際。橫徧十方。一切諸法無過上故。
三藐。此云正等。正謂方正。等謂平等。解脫德也。以
解脫不為煩惱所染。本自方正。不為生死所遷。本
自平等故。三菩提。此云正覺。正揀偏邪。覺顯明了。
般若德也。以般若能覺了諸法性相真妄虗實。揀
非凡小偏覺。及外道邪覺故。此是佛果三德。取以
明位者。顯圓教菩薩。因果該徹之義。不退轉義。有
淺有深。如位不退等。今就圓教。一位即一切位。一
切位即一位。初發心時。即攝諸位。故不退也。若以
[001-0492a]
向下列各諸聖言之。復開為二。一將證不退。如等
覺補處之尊。二巳證不退。如帶果行因之聖。總言
此中諸聖。雖有將證巳證之別。究竟皆屬不退。揀
非六心墮落。塵劫聲聞者比也。
皆得下。約利他明
位。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準
後文名有多種。今束為二。一有字。如陀羅尼品及
普賢品。諸聖所說。二無字。只可智知。不可言辯。後
云。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即無字陀羅尼也。今
對下文樂說辯才之句。應屬無字。正以總持得於
心。樂說形於口故。樂說辯才。四辯之一。四辯者。一
法無礙辯。於一切法能演說故。二義無礙辯。於一
切義能分析故。三詞無礙辯。殊方異類。言詞相通
故。四樂說無礙辯。隨情順欲。樂說不倦故。此四辯
才。後後能攝前前。前前不攝後後。今舉後攝前。故
伹云樂說辯也。轉謂傳說。謂以已所得。傳說於人
故。不退法者。凡有所說。皆為一佛乘也。輪有摧輾
運動二義。法能摧滅虗妄。運入真實。故借以喻之。
又上明自利。則曰菩提不退。此明利他。則曰轉不
退輪。正謂菩薩。得是道以處已。運是道以利人。揀
非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者比也。由此科之義觀
之。則八萬菩薩。皆自證不退。而入法王位矣。明位
竟。
△二歎德。】


「供養無量百千諸佛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前五句。約自利歎德。供養者。外修四事。內致一心。
[001-0492b]
不達三輪體空。名事供養。如達體空。名理供養。今
是理供養也。無量百千諸佛者。極顯其所供佛多。
所謂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也。植者。
栽培之義。眾德。即佛果萬德。本猶根也。言菩薩既
供多佛。必是萬行交修。雖未即證萬德。巳培萬德
之根本矣。諸佛稱歎者。或稱其因深。或歎其果近。
如今經顯本授記之類是也。以慈修身者。借利物
之行。成就已德。如今經授記之後。又復經劫行因
之類是也。善入佛慧者。承上既曰以慈。必是不捨
塵勞。既曰修身。必能成就佛慧。正以不捨塵勞而
成就佛慧。乃不入而入。故名善入。若二乘之沉空
趣寂。縱少有所得。俱墮偏枯。雖入亦不名善也。然
此一節。乃釋上菩提不退之義。正以供佛之多。植
德之眾。既為諸佛稱歎。又能以慈修身。於諸佛慧。
巳稱善入。方能任運修證。而至不退位矣。
通達下。
約利他歎德。大智揀非權小。所謂一切種智是也。
到彼岸者。凡事究竟之謂。不取生死此岸。涅槃彼
岸之義。準正法華云。大智度無極。言菩薩既能通
達大智。其智可謂究竟無極。故云到彼岸也。名稱
普聞者。大智充於中。聲名揚於外故。無量世界。極
言其聞之遠也。能度眾生者。大智充足。赴應者廣。
聲名洋溢。受化者眾故。無數百千。極言其度之廣
也。然此一節。乃釋上轉不退輪之義。正以通達大
智。名稱普聞。於諸眾生。巳能度脫。乃可轉不退輪。
[001-0492c]
而入法王位矣。明位歎德竟。
△三指名總結二。一
指名別列。二結略顯廣。初。】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


【首句同上。別列中。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翻
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亦翻妙吉
祥。以初生時。有祥光滿室之兆故。此菩薩用周三
際。化滿塵方。道成先劫。號龍種尊王。現證北方。稱
摩尼寶積。未來成佛。名曰普現。在因為八王師。在
果為七佛祖。影嚮大化。示同菩薩。華嚴表根本智。
今經為發起主。圓極妙理。非智莫解。故首標之。

世音有二義。一約智悟。二約悲化。約智悟者。觀即
能聞根性。世音即所觀聲塵。以菩薩觀聲反聞。得
入圓通故。約悲化者。觀即悲心赴應。世音即稱名
機感。以菩薩悲心應機。尋聲救苦故。常住普門三
昧。圓現自在神通。巳成正覺。過去號正法明佛。示
居因門。現在為彌陀輔翼。當補佛處。未來名普光
功德。用表慈門。流通玄化。故次標之。
得大勢。即大
勢至也。思益經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
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悲華經寶藏佛言。由汝
願取大千世界。今當字汝為大勢至。又此菩薩。以
念佛三昧。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不勞而化。故名大
勢至也。最上一乘。具大勢力。方能進取。故特列其
名。
常精進者。寶積經云。是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
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無有一念棄捨之心。以身
[001-0493a]
心精進。故名常精進。今列其名者。葢為引攝二乘。
發度生心。立精進行也。
不休息者。思益經云。恒河
沙劫為一日夜。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歲。過百千
萬億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諸梵行。修
習功德。然後受記。心不休息。故名不休息。今列其
名者。葢為䇿進疲勞。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也。
寶掌
菩薩者。寶積經云。以何義故。名為寶掌。謂彼菩薩。
於諸佛土化眾生時。欲以右手。徧捫諸佛世界。即
隨所欲而得成辦。從其手出佛法僧聲。乃至慈悲
喜捨之聲。又大論云。寶掌菩薩。七寶從其手出。給
施一切眾生。又令歡喜。得至涅槃。故名寶掌。然此
經甚深無量。非具智慧寶手者。不能捫其邊際。因
列其名以表之。
藥王菩薩者。觀經云。昔名星光。從
尊者日藏邊。聞說佛慧。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
於未來。能治眾生身心二病。舉世歡喜。號為藥王。
過去為喜見身。當來號樓至佛。現為法師品中當
機。用表普濟。故列其名。
勇施菩薩者。為欲滿足六
波羅密。勤行布施。心無悋惜。乃至頭目髓腦。身肉
手足。施於乞者。亦不怯弱。今列其名者。以布施率
萬行之首。欲成佛果。惟此為要也。
寶月菩薩者。借
喻為名。月以摩尼為體。麗中天而千江現影。喻菩
薩以真如為身。朗性天而萬類顯形。今列其名者。
以此經乃體用全彰。非若人不足與有為也。
月光
菩薩者。月以清涼表定。光以照耀顯慧。定慧具足。
[001-0493b]
方契佛乘。故列其名。以為有志佛道者法。
滿月菩
薩者。自覺聖智圓滿。如望夜月故。然此經唯佛與
佛。乃能究盡。非聖智圓滿者。無所由明。故列其名
也。
大力菩薩者。以度生為已任。以至果為限期。任
重道遠。不退不屈。若斯人者。乃可續佛慧命。傳佛
聲教。故特列其名。
無量力者。用周三際。化滿十方。
方際相涉而分量莫窮。化用交絡而神力無限。此
經之所以流通無盡者。端賴斯人。故列其名。以為
弘經者法。
越三界者。居塵不染。處有不繫。本為成
就眾生。旅泊三界。權作空華佛事。實欲淨佛國土。
不出一真。徧現遊戲神通。如是之人。乃可津梁末
法。流通聖典。故列其名。以為四依之準。
䟦陀婆羅。
此云善守。謂善能守護眾生。令不退轉菩提心故。
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竟得三菩提是也。亦
云賢首。功高十地。德邁三賢。為眾賢之首故。今列
其名者。表斯經必隣極之人。乃堪傳授也。
彌勒。具
云彌帝利。亦云梅哩利耶。此翻慈氏。姓也。思益經
云。若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稱慈氏。名阿逸
多。此翻無能勝。謂位登補處。除佛一人。餘無能勝
故。昔號求名。現居兜率。當作龍華主人。斯經前後
兩章。皆為發起。葢欲借此妙法。結三會度生之緣。
故列其名。俾有志龍華者。於斯經宜盡心焉。
寶積
菩薩者。什師注淨名經云。積聚智慧寶。故名寶積。
火宅喻後偈云。斯法華經。為深智說。故列其名。以
[001-0493c]
為受道者勉。
導師菩薩者。入廛垂手。弘範三界。導
愚迷之眾。為天人之師故。思益經云。於邪道眾生。
生大悲心。令入正道。故名導師。然斯經貴在弘通。
而弘通必依善友。故以導師之名。殿於眾聖之後
焉。此上所釋。諸聖名目。或從因行。或從果德。或約
智悟。或約悲化。亦不過略準古德。錄出一二。要知
無學聲聞。尚非一德可局。況隣極菩薩。豈片善可
罄哉。指名別列竟。
△二結略顯廣。】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如是二字。指上列名諸聖。等統率也。菩薩摩訶薩。
指所統之眾。八萬人。結主伴之數。言如是一十八
眾。所等菩薩。俱是摩訶薩。主伴和合。共有八萬人
也。又此中結詞。與前無學科中稍異。前以等字在
德號之下。故知能等者勝。所等者劣。今以等字在
德號之上。故知能等所等。實無優劣。然法華一會。
豈無新意及淺位者。但難枚其數耳。三乘交參竟。


△二八部該羅雖有內應。必假外護。故於三乘之後。列八部焉。分六。一天
王天眾。二龍王龍眾。三緊那羅眾。四乾闥婆眾。五
阿修羅眾。六迦樓羅眾。初。】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爾時下。忉利天眾。釋提桓因。此云能主。即忉利天
之主也。正量論云。因於迦葉佛法中為女人。發心
建佛塔。有三十二人助成。女人為天主。三十二人
為列辟。所謂三十三天是也。與其眷屬。標所統部
[001-0494a]
類。以天主既集。親眷臣屬。咸相隨故。二萬天子。明
眷屬數目。以子於天主。故皆以天子稱之。
復有下。
四王天眾。古德云。明月天子。即月宮天子。普香天
子。即星宿天子。紫微大帝。寶光天子。即日宮天子。
此三天子。唯星宿天子。端居中天。統攝周天星象。
分司照耀。餘二天子。居須彌山腹。循環四洲。所謂
三光照世是也。四大天王者。一名提頭賴吒。此云
持國。在須彌東面。居黃金埵。統乾闥婆富單那二
部。二名毗留勒叉。此云增長。在須彌南面。居琉璃
埵。統鳩槃茶薜茘多二部。三名毗留博叉。此云廣
目。在須彌西面。居白銀埵。統毗闍舍毒龍二部。四
名毗沙門。此云多聞。在須彌北面。居水晶埵。統夜
叉羅剎二部。其所住處。當須彌腹。齊日月宮。各統
二部鬼神。覆護世界。不令惱人。所謂護世四王是
也。與其眷屬等。總指三光天子。并四大天王。所統
部類之數。
自在下。欲頂二天。自在天子。化樂天之
主也。此天欲得五欲境時。變化自在。故以自在為
名。大自在天子。他化天之主也。此天欲得五欲境
時。餘天為化。自在勝前。故以大自在為名。眷屬三
萬者。欲界勝處。眷屬亦多故據欲界於忉利之上。化樂之下。更有夜摩
兜率二天。今不具者。舉上下以攝中故。齊此以上。總屬欲界天也。


婆下。色界天眾。娑婆。此云堪忍。五濁八苦。堪能忍
受。無求出意故。主者。取在上覆護之義。準教中一
四天下。上覆初禪。則初禪為四天下主也。小千世
[001-0494b]
界。上覆二禪。則二禪為小千界主也。中千世界。上
覆三禪。則三禪為中千界主也。大千世界。上覆四
禪。則四禪為大千界主也。據此則色界四禪。俱稱
界主。伹所主有廣狹不同。如家主。邑主。國主。天下
主之類。梵之一字。仍屬西語。此翻離欲。除下地擊。
上升色界故。王者。統攝梵眾。於本天中得自在也。
然既稱界主。又稱梵王者。為顯所護之境。并明所
居之位故。尸棄大梵者。初禪天王。此云頂髻。頂有
螺髻故。光明大梵者。二禪天王。依正光明。勝於初
禪故。等攝三四。譯文巧耳。眷屬萬二千。即所統梵
眾之數。此上更有無色一界。會亦當有。但以無色
可見。故不列也。準身子受記之後。慶讚回向之語。
則此中諸天。皆寄位聖賢。影嚮大化。豈彼凡夫天。
所可同日語哉。
△二龍王龍眾。】


「有龍八王難陀龍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首句總標。
難陀下。別列。難陀。此云歡喜。䟦難陀。此
云善歡喜。兄弟二龍。常護摩竭提國。風不鳴條。雨
不破塊。五糓豐登。善應人心。瓶沙王歲設大會賽
之。百姓聞之。歡喜趨赴。故以名也。娑伽羅。此云鹹
海。因依香水海外。鹹水海住故。和脩吉。此云寶稱。
名聞尊重故。亦云多頭。形現多頭故。德叉迦。此云
現毒。噓氣毒人故。亦云多舌。形現多舌故。阿那婆
達多。亦云阿耨達。此翻無熱惱。池名也。阿含云。雪
山頂上。有阿耨達池。池中有五柱堂。龍住其中。即
[001-0494c]
今龍王是也。摩那斯。此云大身。亦云大力。修羅與
帝釋戰。排海水淹善見城。此龍縈身以遏海水。因
得名焉。優鉢羅。此云青蓮華。池名也。龍依池住故。
等者總該不盡之數。準請雨經。有八十四億那由
他龍王。今雲集高會者。豈止於八。故以等字該之。


末句總結。準海龍王經。有光耀龍女。與二萬海神。
佛記當生無怒佛土。海龍王受決。當成無垢淨佛。
今經亦有八歲龍女。頓證南方。則此眾深本。豈可
測量也哉。
△三緊那羅眾。】


「有四緊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首句總標。緊那羅。帝釋法樂神也。亦云真陀羅。此
翻疑神。人身而有一角。似人非人。見者生疑故。佛
說法時。諸天絃歌而頌法門者。即此神也。
次句下。
別列。法緊那羅。奏四諦法者。以四諦有軌持義故。
妙法緊那羅。奏十二因緣法者。以因緣法。較之四
諦為盡善故。大法緊那羅。奏六度法者。以六度法。
揀小乘故。持法緊那羅。總奏前三法者。以一音普
咏諦緣六度。有總持義故。
末句總結。可知。
△四乾
闥婆眾。】


「有四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首句總標。乾闥婆。帝釋俗樂神也。亦云乾陀羅。此
翻齅香。亦翻香陰。以此眾齅香為食。以香資陰故。


次句下。別列。樂乾闥婆。舞干羽者。如庭列八佾之
類。樂音乾闥婆。歌律呂者。如聲叶五音之類。美乾
[001-0495a]
闥婆。較前樂乾闥婆。猶為盡美。葢舞之精而妙者。
美音乾闥婆。較前樂音。猶為盡美。葢歌之和而雅
者。
末句總結。然此上二部。或是內祕實德。外現權
相。或是多生有緣。得預高會。俱未可定。
△五阿修
羅眾。】


「有四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首句總標。阿修羅。亦云阿素洛。此翻無端正。以此
類有端正女。無端正男故。亦云非天。以此類福報
似天。位德非天故。準楞嚴說有四種。一卵生。於鬼
道中。以護法力。乘通入空。從卵而生。屬鬼趣攝。二
胎生。於諸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隣於日月。從
胎而出。屬人趣攝。三化生。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
與梵王帝釋爭權。因變化有。屬天趣攝。四濕生。生
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虗空。暮歸水宿。因濕氣有。
畜生趣攝。今經修羅。或亦四種俱有。若列名者。似
屬天趣。亦兼人鬼。
次句下。別列。婆稚。此云被縛。與
天帝戰時。曾被縛故。佉羅騫陀。此云廣肩。兩肩寬
廣。排海水淹善見城者是也。毗摩質多羅。此云種
種疑。心思天位。疑慮多端故。亦云淨心。歸佛受化。
其心乃淨故。即天帝妃舍脂之父也。羅睺。此云障
日。與天帝戰時。能以手障日故。
末句總結。
△六迦
樓羅眾。】


「有四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首句總標。迦樓羅。亦云迦留羅。此翻金翅鳥。其翅
[001-0495b]
金色故。俗稱大鵬。兩翅相去。三百六十萬里。披海
水以食龍者是也。莊生云。其翼若垂天之雲。葢擬
此耳。
次句下。別列。大威德者。威懼諸龍。德遵佛化
故。大身者。身超羣輩。莊生所謂鵬之大。不知其幾
千里是也。大滿者。自大自滿。小視羣輩故。如意珠
名。頸有此珠。即以為名。
末句總結。然此以上二部。
於法師品初。亦蒙廣記。應是多生有緣。攝歸正法。
得入高會者也。準後文如來放光之前。身子受記
之後。法師廣記之初。更有夜叉。及摩睺羅伽二部。
此中亦當有之。葢譯者略之耳。科云八部者。約義
立也。八部該羅竟。
△三檀眾俱至。】


「韋提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韋提希。乃頻婆娑羅王之婦。阿闍世王之母也。此
云思惟。因闍王害父。厭離娑婆。依佛所說十六觀
經。存想西方。思惟往生故。阿闍世。此云未生怨。未
生之時。相師占曰。生必害父。故名以誌之。既生。父
令升樓撲之不死。惟損一指。故亦名無指。長信調
達之謀。閉父於獄。自主王舍。其母以善言感悟。甫
開門請父。其父巳死。闍王自知逆罪。乃歸佛求懺。
今欲假母善。以掩子惡。故曰韋提希子。母實未來。
惟是子來。故曰阿闍世王。其逆罪因緣。詳出涅槃。
非今所急。不錄。末句。明所統之眾。人王既出。人民
載道。兼之宮眷臣屬。其數不知有幾。故云若干等
也。科以檀眾者。雖有王眷之分。既到佛地。咸稱施
[001-0495c]
主故問。佛在人中說法。人眾何其少耶。答。文略不載。人實不少。準無量義經。列四輪王。復有國
王國臣。國民士女。今經後文亦云。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其廣可知。分科別列竟。


二敘儀總結。】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首句請法之儀。三乘八部等。不會而同。故云各禮
佛足。下句聞法之式。既禮足巳。分班就座。故云退
坐一面。非大眾俱在一面也。又各禮佛足者。表以
權就實。會三歸一之義。退坐一面者。表同受果記
異界取證之義。六緣證信序竟。
△二一光發起序。
一光。即眉間毫光。法華大教。從此而興。故云發起序也。又此序亦名別序。別在當經故。如大彌陀以世尊
色變發起。首楞嚴以慶喜墮淫發起。隨經各別故。亦云經前序。以是未說經前。問答弄引。發起教端故

分四。一顯相逗機。二放光東照。三會眾騰疑。四問
答發起。初顯相者。未放光前。先顯四相。一說經。二入定。三雨華。四動地。葢以會眾時至緣
熟。大機將發。故現此相以逗之。所以會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憤憤悱悱之狀也分三。一

說經入定。二雨華動地。三大眾喜觀。初。】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初眾集說經。爾時者。法會大眾。各禮退坐時也。世
尊者。十號之一。為三界師。作四生父。世出世間所
尊重故。四眾者。即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以三乘八
部等。詳分雖有種種差別。總論不出僧俗四眾故。
又古德於一眾之中。更開為四。一者權謀智鑒。知
時知機。為發起眾。如彌勒文殊等。二者緣合時熟。
聞即得道。為當機眾。如身子迦葉等。三者帶果行
因。匡輔法化。為影嚮眾。如觀音普賢等。四者過去
[001-0496a]
根淺。現在不解。為結緣眾。如隨喜成因等。據此則
但標四眾。即攝一切眾也。圍繞者。前後左右。簇擁
法王。如萬派朝宗。羣星拱北之狀。又前云退坐。此
云圍繞者。乃將行供養。重整威儀之義。供養者。借
物表誠。總通三業。恭敬者。具儀傳心。別屬身業。尊
重者。志念專注。別屬意業。讚歎者。頌稱德業。別屬
口業。準無量義經。供養有天香天衣等物。恭敬有
合掌叉手等儀。尊重有一心瞻仰等語。讚歎有大
哉大悟等偈。無非極顯為法之誠也。為諸菩薩者。
所被之機。揀非二乘。說大乘經者。能被之法。揀非
小道。又三乘同會。獨為菩薩說大者。正令三乘恥
小慕大。所謂斑鳩樹上啼。意在蔴畬裏也。名無量
義者。彼經佛自釋云。無量義。即一法也。其一法者。
所謂無相此明無量為一。一亦不可得故。無相不相此釋無相之義。葢以相與
不相俱無。乃真無相也。名為實相此句出體。正以真無相故。一切莫壞。是為實相理也

從一實相。生無量法。所謂二法三道四果此明一為無量。
若權實二法。若三乘道理。若四聖果位。皆從此生故。據此則無量義經。亦以

實相為體。以此體能攝能生一切諸法。故名無量
義。教菩薩法者。非機不演。佛所護念者。非時不說。
葢恐授受非人。生謗招𠎝。展演不時。反失利益。今
經所謂久默斯要。不務速說者。亦斯意也。
佛說下。
說畢入定。巳者對機而言。以經本無巳。成益斯巳。
耳。結謂交相盤結。半坐曰跏。跏加也。謂先以左足
加於右膝。全坐曰趺。趺復也。謂次以右足復於左
[001-0496b]
膝。此入定之儀也。又坐必跏趺者。略有八益。一對
治掉舉。二對治昏沉。三對治散亂。四破諸魔軍。五
生他敬心。六天人適悅。七非世受用。八不共外道。
往古諸佛。盡行此法。今佛亦然。故云結跏趺坐。無
量義處。標定名也。夫義既無量。即無處所。亦無出
入。今約智與理冥時。一切法義。悉皆現前。義言處
及入耳。三昧。此云正定。不共外道。非彼邪定故。亦
云正受。不共凡夫。非世受用故。身心不動者。外肅
形儀。內歛心神。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
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也。說經入定竟。
△二雨華
動地。】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初天人興供。由上聞佛說經。巳蒙教益。見佛入定。
復冀進聞。故雨華興供。以明謝前請後之意。是時。
即說經入定時也。曼陀羅華等。舊翻小白大白。其
色白故。新翻小適意大適意。謂香色具足。適可人
意故。曼殊沙華等。舊翻小赤大赤。其色赤故。新翻
小柔軟大柔軟。謂艶麗輕嬌。柔軟可愛故。散佛及
眾者。供主以及伴也。若作表法釋者。華表知見。四
者。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言眾生知見本具。如華
本天成。柰久隱情識。如色香不現。今將開示悟入。
故以天雨四華表之。散佛及眾者。表開示悟入。因
果該徹之義。
普佛下。地祇變相。言上來說經入定。
原為引發大心。其奈二乘人等。竟如不見不聞。故
[001-0496c]
動地變相。以示觸目驚心之意。普佛世界者。準後
彌勒偈云。而此世界。葢指一佛化境言也。六種震
動者。古德釋云。隱隱有聲曰震。砰磕發嚮曰吼。令
物警心曰擊。此三皆聲。總名為震。搖颺不安曰動。
自下昇高曰起。埨壠凹凸曰湧。此三皆形。總名為
動。合云六種震動。又六種之中。各開為三。如一方
名動四天下名徧動。大千界為普徧動。餘五亦然。
合名十八相動。今普佛世界。而云六種者。舉總該
別之義。若作表法釋者。地表無明。六動表住行向
地等妙。六位破斷。言眾生無明磅礴。如地相堅固。
無始習氣。難為動搖。今將聞斯法。圓破六位無明。
故以地搖六動表之。雨華動地竟。
△三大眾喜
觀。】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初通標會眾。比丘。即憍陳如等。比丘尼。即大愛道
等。優婆塞夷。此云近事男女。謂久近三寶。承事供
養。如此方男女。持齋奉戒之類。通敘不載者。譯者
略故。檀眾攝故。又此四眾。亦兼菩薩。以菩薩有在
家出家。各以其類攝故。然則此中四眾。即通序中
三乘眾也。天即天王天眾。龍即龍王龍眾。夜叉。此
云暴惡。亦云勇徤。亦云捷疾。謂其性暴惡。其力勇
徤。其行捷疾故。乾闥婆。即俗樂神眾。阿修羅。即非
天神眾。迦樓羅。即金翅鳥眾。緊那羅。即法樂神眾。
摩睺羅伽。此云大蠎神。什曰。是地龍而腹行也。通
[001-0497a]
序中。無夜叉摩睺羅伽二部。仍科八部者以此。人
攝四民。該四眾不盡之機。非人攝餘趣。該八部不
盡之機。及諸小王者。即阿闍世王等。十六國散粟
王是。轉輪聖王。準阿含有四種。一金輪王。人壽八
萬歲時出世。乘金輪寶。王四天下。統攝四洲。二銀
輪王。人壽六萬歲時出世。乘銀輪寶。王三天下。不
攝北洲。三銅輪王。人壽四萬歲時出世。乘銅輪寶。
王二天下。不攝西北二洲。四鐵輪王。人壽二萬歲
時出世。乘鐵輪寶。王一天下。惟攝南洲。此四輪王。
增劫出世。各有輪寶。自然湧現。乘輪遊行。隨境化
導。故云轉輪聖王。準通序中。但云阿闍世王。今云
及諸小王。轉輪聖王。則前文之略可知。
問。輪王出增劫。佛出
減劫。時既不同。焉入高會。答。此有二義。一謂此方減劫。他方增劫。緣合時熟乘輪至故。二謂如來說法。延
促同時。增劫減劫隨機。各見故是諸下。總結喜觀。大眾。即如上所

標。四眾八部等。得未曾有者。有三義。一經未有。無
量義經。異常說故。二定未有。無量義定。異常修故
三境未有。雨華動地。異常見故。歡喜者。心懷踴躍。
合掌者。身起恭敬。一心者。志念專注。觀佛者瞪矇
不瞬。皆是憤憤悱悱。可啟可發之狀。故向下如來。
眉際分輝之不容已也。顯相逗機竟。
△二放光東
照分二。一一光所照之境。二諸境所現之相。初。】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上至阿迦尼吒天。」


【爾時。即大眾喜觀時也。佛放光者。因有可啟可發
之機。先施不言之教。以開發請之端故。眉間。即兩
[001-0497b]
眉中間。不偏不倚。表中道妙理。法身德。實相體也。
白毫相者。三十二相之一。凖觀佛三昧經云。佛初
生時。牽長五尺。至成道時。牽長丈五。如琉璃筒。內
外皎潔。表真空淨理。解脫德。實相相也。光從相出。
故曰白毫相光。表妙有圓理。般若德。實相用也。照
於東方者。東方為羣動之首。表此經為諸經中上
故。又東方就下。為眾流之統歸。表今經純圓。為教
法之都會故。一界為一佛化境。萬八千界。極言其
分量廣也。靡無也。無不周徧。表一乘實相。統法界
而無遺故。阿鼻。此云無間。亦云無遮。亦云無救。謂
受苦無間。無遮無救故。婆沙云。贍部之下。過五百
踰繕那。始有其獄。故名地獄。阿迦尼吒。此云質礙
究竟。即色究竟天。葢質礙即色也。然此天在色界
最上。阿鼻在欲界最下。上至下至。中該人修鬼畜。
表一乘實相。彌六道而無剩故。一光所照之境竟。


△二諸境所現之相三。一眾生機感。二諸佛化應。
三機盡化息。初。】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此界指本佛化境。彼土。指萬八千土。佛光所照。遠
近不隔。故云於此盡見。六趣。謂天人修羅地獄鬼
畜。由彼生而趣此。死而趣彼。故云趣也。眾生者。眾
緣和合而受生故。此科即感佛應世之由。與今佛
未出世前。眾生機感義同。方便品云。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等。即此義也。
△二諸佛化應二。一從
[001-0497c]
實施權。二會權歸實。初二。一從實。二施權。初。】


「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彼土。指萬八千土。諸佛。即萬八千佛。由上六趣昇
沉。熏動大悲。示成正覺。現坐道場。故云現在。亦於
佛光中現。故又見也。及聞諸佛者。萬八千土。如在
目前。不惟見其形。又復聞其聲故。所說經法。即諸
佛雖知根鈍。且稱本懷。演大華嚴。獨被上根。凖後
彌勒偈云。演說經典。微妙第一。義屬華嚴無疑。此
與今佛初成正覺。演大華嚴義同。方便品云。我始
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
即此義也。
△二施權。】


「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


【既見從實。又見施權。故云并見。彼諸比丘等。即轉
照三會之機。論內證有三乘之別。論外貌惟四眾
之表。故云諸比丘等。修行得道。兼因與果言之。論
修行有諦緣六度之異。論得道有聞緣菩薩之殊。
故云諸修行等。此與今佛三七日後。隨宜說法義
同。但機顯教隱。講者多昧。方便品云。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等。即此義
也。從實施權竟。
△二會權歸實。】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相貌行菩薩道。」


【見之再四。故云復也。諸菩薩。指法華高會之機。既
經方等彈斥。般若淘汰。皆上上機。故云摩訶薩也。
因緣。指所秉教理。以所秉教理。為生信發解之因
[001-0498a]
緣故。云種種者。以教分六度。理別六宗。詳後彌勒
偈中自知。忍可不疑曰信。由教而生。了知不昧曰
解。由理而生。故曰因教生信。緣理發解。但所秉教
理不同。生信發解亦異。故云種種。如信布施者。自
能解了財法無畏之義等。相貌者。指起行造修而
言。葢以信解存乎中。行修發於外。但以信解不同。
行修亦異。故亦以種種言之。此與今佛四十年後。
會權歸實義同。亦由機顯教隱。講者多昧。方便品
云。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等。即此
義也試觀萬八千土。一切諸佛。皆是從實施權。會權歸實。今佛當說法華。自可窺見一班。向後
彌勒問云。為欲說。此為當授記。想由此而推度。所謂發起者。正在於是諸佛化應竟。


△三機盡化息。】


「復見諸佛般涅槃者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初二句。諸佛滅度。般涅槃。此云圓寂。謂應化巳圓。
歛身入寂故。亦云滅度。謂暫時息滅度生事故。或
云無真不圓。無妄不寂。故云圓寂。滅煩惱流。度生
死海。故云滅度。此約斷證而言。非事論也。今以事
論。不取常釋。此與今佛說法華巳。轉雙林。說涅槃。
入滅度義同。
後四句。滅後起塔。般涅槃後者。薪盡
火息。煙滅灰飛時也。以舍利起塔者。有二義。一謂
感佛恩德。供舍利如供聖容故。二謂顯佛遺化。與
人天作種福因故。舍利。具云舍利羅。亦云室利羅。
此翻靈骨。骨以靈稱者。是如來戒定熏成。現光現
相。誠求必應故。起猶造也。造塔必以七寶者。雖為
[001-0498b]
顯敬。亦表法身真常。七財莊嚴之義。塔。略梵語。具
云塔波。此翻高顯處。處必高顯者。表佛德巍峩。人
天瞻仰之義。此與今佛滅度之後。分布舍利。起塔
供養義同佛滅後事。詳見涅槃。避繁不錄。放光東照竟。
△二會眾
騰疑二。一彌勒疑念。二大眾疑念。初。】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希有之相我今當問。」


【初推審因緣。作是念者。口不言而心自忖意。目前
之事。故曰今者。現神變相者。一光東照。神用莫測。
神也。諸佛化儀。變狀難思。變也。如此神變。豈徒現
哉。反復推審。必有因緣。故曰以何因緣。而有此瑞。
此瑞即指光相。以命世罕覩。故稱為瑞。
今佛下。思
惟發問。光相因緣。惟佛能知。彌勒擬欲問佛。見佛
入定。不知何時方起。故曰今者世尊。入於三昧。正
以見決疑之無人也。擬欲自決。又以一光東照。逈
超言思。諸佛化儀。現非尋常。故曰是不可思議。現
希有事。彌勒展轉思惟。必得事諳理明。因深智勝。
兼德足服人者。乃可發明此事。銷釋羣疑。故曰當
以問誰。誰能答者。
復作下。指人決疑。彌勒正思惟
時。覷見文殊。轉念決疑得人。故曰復作此念。是者
指定之詞。文殊師利。正所指決疑人也。法王子者
不取十住。葢以文殊影嚮輔化。為諸佛慧命所係。
名法王子。親近者。影嚮不離。供養者。理事雙修。是
皆文殊多劫深因。故云已曾。過去無量等。極言其
近供之廣。必應見此等。以值佛既廣。見識自多故。
[001-0498c]
準後又殊領答文云。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斯瑞。則
文殊底蘊。今被彌勒巳覷破矣。我今當問者。問意
巳決。葢彌勒深知文殊。能決根心之疑也問。歎德文云供
養無量百千諸佛。未嘗獨指文殊。何故放光現瑞彌勒不知。反推文殊為供佛之多乎。答。彌勒不知。略示
二義。一約實行。二約權現。約實行者初地不知二地等覺不知妙覺。今放光現瑞。是如來自所證境。非彌
勒補處智分。約權現者。彌勒權謀智鑒。知時知機。欲成簧鼓之儀。示同不知之相。反推文殊亦二。一約表
法。二約影嚮約表法者。文殊表根本智。借彼發起。顯此經非智莫解故。約影嚮者。文殊乃久巳成佛彌勒
以補處較之。雖供佛多。未免有稍遜意故。彌勒疑念竟。

△二大眾疑念。】


「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爾時者。與彌勒疑念同時。非異時也。四眾義攝菩
薩。天龍鬼神。義攝八部。等攝人及非人。小王輪王。
葢此中疑念之眾。即前文喜觀之眾也。咸猶皆也。
事非尋常。舉眾通疑。故云咸作此念。是佛光明句。
正指所念之事。言神通相者。一光東照。廣狹無礙。
一化頓彰。延促同時。皆如來不可思議之神通也。
會眾疑同彌勒。復無方以求人。故但云今當問誰
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前雖說經
入定。雨華動地。而法會大眾。但知歡喜合掌。一心
觀佛。是不疑也。今復動以光相。示以離言。乃得困
心衡慮。則啐啄之應。可希冀矣。會眾騰疑竟。
△四
問答發起二。一彌勒請問。二文殊領答。初二。一略
問。二詳問。初二。一長行。偈頌。初。】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初將問之狀。彌勒憂兕不泰。視定文殊。雖言未出
[001-0499a]
口。而意巳彰著。故云。欲自決疑。此經家描寫之語
也。又觀四眾等。是彌勒推已及人之意。意謂。我以
補處智分。尚不能知。況復餘眾。故用目而循歷之。
是謂觀也。及諸天龍等。是用目由近及遠之意。意
謂。四眾久近世尊。尚不能知。況餘眾乍入高會。故
依次而徧目之。是謂及也。疑存乎內。形現於外。觀
其外而知其內。故曰眾會之心。謂上所云觀者。觀
眾會疑念之心也。
而問下。正問之語。必問文殊者。
欲資大智。以決根心之疑故。此瑞即指光相。相不
徒施。故問何因緣有。一光東照。神化莫測。一代時
化。變通無窮。故云神通相也。放大光明。舉能照之
光。照於二句。舉所照之境。不言上至下至者。問之
略故。悉見二句。舉境所現相。國界莊嚴。義攝一化
始終。以國界有佛說法。有眾修道。即莊嚴故。
△二
偈頌準諸經偈頌有二。一祇夜。此云重頌。謂重頌長行故。二伽陀此云孤起。謂孤然而起故。祇
夜如向後重頌。伽陀如龍女偈讚。又天台於祇夜頌中。復開為二。一超頌。謂長行在後。偈頌在前。超越餘
文而頌故。二追頌。謂長行在前。偈頌在後。追其巳失而頌故。今於超頌追頌之外。復開為四。一廣頌。謂長
行中略。偈頌中廣。二略頌。謂長行中廣。偈頌中略。三補頌。謂義順長行。而長行却無文相。應是長行未周
偈頌補出。揀非伽陀之偈。四義頌。謂廣略等義。交雜難分。或義似長行而。文稍不類。講者若遇超頌。追頌
之處。須宜交叉指授。若遇廣頌略頌之處。不必依長行分科。或開一為多。或合多為一。各隨文便俱得。至
於補頌。義頌。不必一一貼合長行。依文析義可也。今向下乃重頌長行。而為文稍略。屬略頌攝標頌云。】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於是。謂於是時也。此義。仍指長行。必欲重宣者。有
四義。一隨國土。以天竺散華之後。多用貫華。如此
[001-0499b]
方序後為銘。二隨樂欲。以人情有樂散華。有樂貫
華。如此方樂文樂詩。三隨生解。以智性有解散華。
有解貫華。如此方解文解詩。四隨根器。以根器有
利有鈍。利者一聞即解。鈍者再說方曉。今是頌更
有二義。一請求慇勤。二為眾不倦。具此諸義。故欲
重宣。若向後佛說重頌。更有二義。一表慈誨諄切。
二為眾集前後。非今偈義。偈者梵音之略。具云偈
他。仍譌也。正云阿㝹卒都波。此云讚頌。無論四言
乃至七言。四句乃至多句。皆可名之。今云偈問者。
是彌勒糅長行之義。作貫華以問也此是標頌向下正頌。】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照。」


【首句稱名。示問有所屬也。導師者。佛之別稱。以能
說法導眾。現相引迷。為引導之師故。何故者。徵問
之詞。頌上以何因緣等義。眉間二句。即前能照之
光。并所照之境。頌上放大光明。照於東方等義。不
云所現之相者。偈從略故。略問竟。
△二詳問上以急於
求決。故有略問。此恐陳義不周故又詳問。然此詳問一科。雖義順長行。而長行却無文相。葢彌勒依前後
所見。詳悉補出。屬補頌攝。分四。一兼陳顯相。二正陳放光。三結

見求決。四防難申問。初疑念本為放光。但雨華動地等。又為放光前相。故兼
陳之。以見敘事有源。】


「雨曼陀羅曼殊沙華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初陳天人興供。四華舉二者。大小不分故。栴檀義
翻與藥。香名也。以此香能除病故。今以風從華過。
其氣如之。故云栴檀香風。陣陣襲來。淑氣宜人。故
[001-0499c]
云悅可眾心。表開示悟入。法味普及之義。雨華敷
地。不見塵土沙礫。香風撲鼻。不聞雜穢充滿。故云
以是因緣。地皆嚴淨。表開示悟入後。心地清淨之
義。
而此下。陳地祇變相。可知。
後四句。陳大眾喜觀。
部類也。出家二眾。在家二眾。其類有四故。不言餘
部者。舉親以攝疎也。咸皆歡喜者。歡雨華之有因。
喜地動之非常誠中形外。故云身意快然。未曾見
聞者。今獲見聞。故云得未曾有則。雨華動地之前更有說經入定二
相。何不俱陳。答。無量義經。正被菩薩彌勒無所疑故。經既不疑。定自了了。故并不陳

△二正
陳放光二。一一光所照之境。二諸境所現之相。初。】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從阿鼻獄上至有頂。」


【眉間句。即前能照之光。照於等。即前所照之境。萬
八千土。約一光橫照而論。皆如金色者。佛光所映。
表一切法界。咸同佛界故。從阿下。約一光竪照而
論。有即質礙。頂即究竟。約義略言。從偈便也。一光
所照之境竟。
△二諸境所現之相三。一眾生機感。
二諸佛化應。三機盡化息。初。】


「諸世界中六道眾生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首句。重舉前境。道猶路也。三善三惡。往返遊行。其
道有六。故云六道眾生。趣猶向也。生而向此。死而
向彼。云故生死所趣。善業惡業。各有多種。束之惟
十。謂身三口四意三也。持之則善。犯之則惡。各能
牽連生死。故名業緣。緣即牽連義也。善報惡報。亦
有多種。束之惟六。如上品善因。報在天上。中品善
[001-0500a]
因。報在人間。下品善因。報在修羅。皆名好報。上品
惡因。報在地獄。中品惡因。報在餓鬼。下品惡因。報
在畜生。皆名醜報。若微細分之。因果實繁。如一品
因中。更開為三。則善惡各有九品。以致天有勝劣。
人有貴賤。一道之中。品類不齊。所謂眾生境界不
可思議。業報不可思議。今以隨因感果。如影隨形。
故云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如上所說。一目無遺。故
云於此悉見。前云。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此則較前稍加詳耳。眾生機感竟。
△二諸佛化應
二。一從實施權。二會權歸實。初二。一從實。二施權。
初。】


「又覩佛聖主師子教諸菩薩無數億萬。」


【覩亦見也。萬八千土。各有世尊成道。故云諸佛。既
成道巳。超諸聖而獨尊。故曰聖主。威光赫弈。驚魔
外以潛踪。故稱師子。演說經典。即指初說華嚴。積
行菩薩。𦢊腮鱗於龍門。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
故曰微妙。如須彌落羣峯之高。似杲日奪眾景之
耀。故曰第一。其聲即說法之聲。清淨者。不濁不雜。
平和嘹喨。乃至聖福德之相也。出猶轉也。以聲惟
渾淪。不能詮法。轉為曲折之音故。柔軟者。八音之
一。謂不急不暴。調柔和軟。因地柔和善順所致。七
處九會。被機無量。故云教諸菩薩。無數億萬。是皆
圓頓大根。始見佛身。即入佛慧者也。前云。又見彼
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但約能說所說。
[001-0500b]
此則長出其聲清淨四句。兼約能被所被也。
△二
施權二。一總陳。二別陳。初。】


「梵音深妙令人樂聞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首二句。承上起下。梵音。三十二相之一。兼前清淨
柔軟二義。因中常軟語故。果感此相。圓頓大教。獨
被圓頓大根。故稱深妙。此承上文稱性極談。不逗
羣機之義。令人樂聞者。屈抑本懷。隨他意語。此起
下文隨宜說法。巧被羣機之義。必承上以起下者。
顯諸佛施權。非得巳也。
各於下。正以總陳。各於。揀
非法性。世界。揀非受用。以法性塵剎混融。莫定邊
疆。受用賢聖自住。非關化境。今以隱勝現劣。各據
化土。故云各於世界。講說與演說不同。演者直指
義。講者分析義。此乃從本起末。析一為三。故云講
說。正法。揀非偏邪。以華嚴大教難投。羣機流於凡
外。今說三乘。對治凡夫偏執。外道邪見。故以正法
名之。三乘之法皆以因緣為宗。但淺深不同。有即
空即假即中之別。故云種種。以無量喻者。有一因
緣。即有一事跡可喻。葢為直言不了者之所施設。
照明佛法者。約教而論。以小機不契大教。使佛法
不行。是不明也。今以因緣之炬。譬喻之燈。照了佛
法。使得顯明故。開悟眾生者。約機而論。以大教不
逗小機。令眾生無益。是不悟也。今以因緣之方。譬
喻之便。開示眾生。令得悟入故。據此照明開悟二
句。則顯實之旨。巳露大端。彌勒尚推不知。是謂具
[001-0500c]
擇法眼。真箇不知也。此科前文所無。葢譯者為避
重煩。留此互出耳。總陳竟。
△二別陳。】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初說聲聞乘。若人遭苦者。聲聞根鈍。以苦諦為初
門。故聲聞之機。多遭困苦。以知苦而後斷集故。諸
苦之中。老病死甚。故獨厭之。餘非不厭。在所緩也。
厭之一字。正聲聞得力處。以遭苦者多。厭苦者少。
既知厭苦。自不終於苦矣。又厭之一字。亦二乘狹
劣處。謂由厭苦故。速出三界。不發大心不得成佛
也。為說涅槃者。欲令慕滅之意。涅槃即滅諦也。此
翻滅度。滅見思惑。度分段死故。際邊際也。諸苦邊
際。灰泯而極。若盡苦而身智仍存。猶是邊際未了。
今依小乘涅槃取灰斷果。故云盡諸苦際。文缺集
道二諦者。舉果以該因故。
次四句。說緣覺乘。若人
有福者。緣覺根利。以集諦為初門。故緣覺之機。多
出福樂。以恣福易於起惑故。曾供養佛者。出有福
之因也。勝法即因緣之法。較前四諦為勝故。志求
二字。正緣覺得力處。以有福者多。求法者少。既知
志求。自不為福所迷矣。為說緣覺者。緣字從教。即
十二因緣。覺字從機。即七十七智。謂佛說十二因
緣。令依七十七智。覺真諦理也。
末四句。說菩薩乘。
菩薩具佛種性。當紹佛位。故以佛子稱之。躬行實
踐曰修。依果立因曰行。略明六度。廣有多門。故以
種種言之。無上慧。即佛慧也。佛慧尊極。故稱無上。
[001-0501a]
求之一字。正菩薩得力處。以修行者多。求慧者少。
既知求慧。自不滯有漏之因矣。為說淨道者。示以
佛果淨道。令彼成無漏因。不以有為染心而修諸
行故。前云。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諸修行得道者。今則機教雙陳。三乘各別言之。益
知其為轉照三會之事矣。從實施權竟。
△二會權
歸實二。一結前起後。二正陳機宜。初。】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初結前見聞。我住於此者。不離耆闍崛山。見聞若
斯者。指上所見所聞。謂仗佛光明。不離耆闍崛山。
所見所聞。巳若斯之多矣。
後三句。起後略說。言所
見所聞。不伹如上之多。更有未陳。故曰及千億事。
事即向下六度等事。以千計億者。極言其事之多
故。如是者。通指巳陳未陳之相。言巳陳之相。巳云
多矣。況及未陳。故云眾多。多而且眾。盡說不能。有
疑在懷。不說不得。故云今當略說。又略有二義。一
唯略教。以上從實施權。皆機教雙陳。今下會權歸
實。存機略教故。二兼略機。以最後極談。攝機甚廣。
況萬八千土。豈言所能述。若今下所陳。略多存少
故。此科前文所無。乃彌勒敘置語也。
△二正陳機
宜分二。一總標種種因緣。二別陳信解相貌。初。】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首句。重舉前境。恒沙菩薩者。即法華高會之機。恒
即恒河。亦云殑伽河。此翻天堂來。以此河自雪山
[001-0501b]
頂。阿耨達池流出。狀其來處最高故。河中金沙混
流。其細如麵。今以其沙對菩薩者。極言其數之多
故。種種因緣。如前。不言信解相貌者。義在別陳中
故。末句。結其所宗。言所秉因緣。雖有種種。而原其
本意。惟在佛果。如千逕九逵。咸會王城。故云而求
佛道。
△二別陳信解相貌二。一次第緩陳。二不次
急說。初六。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
六智慧。初三。一外施。二內外施。三內施。初。】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三界第一諸佛所歎。」


【或者。不定之詞。言萬八千土。相貌多端。恍惚如見。
故云或有行施。金銀。質產於鑛。愈鍊愈精。舉世通
用寶也。珊瑚。石中之寶。從波斯國。及師子國來。形
似鹿角。色赤而潤。以此土多尚赤故。為世所珍。真
珠。亦云珍珠。或出蛤蚌。或出蛇[瑙-王+虫]。以類有勝劣。故
價值不等。摩尼。珠名也。此翻無垢。其體清淨故。亦
云如意。欲求所須。焚香拜祝。隨意能雨故。善友入
海。即求此也。硨磲碼碯。俱出於石。故四字從石。硨
磲潔白中最。碼碯雜色非一。似玉非玉。并為世寶。
金剛者。最堅最利。能壞於一切。一切無能壞故。古
德云。梵語斫迦羅。此云金剛。帝釋所有之寶。力士
所持之杵。薄福眾生。目不能見。據此知非此土所
有。諸珍二字。總該一切珍奇。言無寶不施也。奴婢。
僕隷通稱。車乘。輪轂總名。用此為施者。備聽用以
供乘遊也。寶飾輦輿者。珍寶為飾。人夫而駕。故輦
[001-0501c]
字從夫從車。似王乘。非常御也。歡喜布施者。作益
我想。揀非迫不得巳。如割身肉之類。回向佛道者。
回此功德。以向佛道。所謂不求人天福報。小果權
乘是也。是乘。即指佛乘。願得者。依之發心。期於必
得。所謂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是也。是乘乃最上
一乘。得之則出世成佛。故云三界第一。是乘乃諸
佛心要。得之乃命脈相通。故為諸佛所歎。然此中
似惟財施。其實義攝三檀。如歡喜布施。求者不懼。
則攝無畏施。願成佛道。自起化他之行。則攝法施。
兼本財施。則三檀具矣。後倣此。外施竟。
△二內外
車馬妻子屬外財身肉手足屬內財。】


「或有菩薩駟馬寶車及妻子施求無上道。」


【初車馬布施。駟馬四馬也。寶車珍御也。珍寶所成。
駕以四馬。故云駟馬寶車。欄楯前後檻也。華葢車
上覆也。軒謂左右廂也。雜彩為飾。故云軒飾。布施
者。到處布散。隨乞施與。借此因行。以成果德也。

見下。身眷布施。身謂全身。肉手足三。皆身分攝。妻
與夫相為表裏。子與父相為作述。皆眷屬攝。施之
一字。總通身眷。然人之所最重者。莫過身命。最愛
者。莫過妻子。今菩薩為道忘軀。外形骸如桎梏。求
真厭假。觀妻妾如畫瓶。故并施之。
末句。總結所為。
言菩薩所以內外俱捨者。總為求無上道。準後提
婆達多品。佛自述云。吾於多劫。常作國王。願求無
上菩提。欲滿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
[001-0502a]
七珍。國城妻子。乃至身肉手足等。即此類也。
△三
內施。】


「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去目傷體。僅壞其形。其施稍易。斷頭殺身。兼絕其
命。其施甚難。今乃歡欣好樂。施與乞者。正以所得
者重。而所失者輕耳。準報恩經大光明王。喚乞頭
婆羅門云。汝今遠來。從我乞頭。我以慈心。憐愍汝
故。不逆汝意。令我來世得智慧頭。施與汝等。今云
求佛智慧。即彼意也問。父母遺體。不可毀傷。曾子所以啟衾為戒。如果頭目俱
捨。身體并施。得毋陷於不孝之罪耶。答。事有變常務有重輕。豈不聞殺身成仁。如比干剖腹之類。至今無
有能議其非者。況求出世大道。又非世間忠孝可比。將見多生父母。獲益之無窮。十方賢聖。歡喜之不盡。
又誰謂其不能全身。而責其為不孝之罪乎。布施竟。

△二持戒。】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剃除鬚髮而被法服。」


【陳說既繁。恐不經意。故重稱其名以告之。萬八千
土。多有王子行道。故云我見諸王。往詣佛所者。表
往非餘。誠意晉見故。問無上道者。自念善法教民。
無濟於世。別求出世之道。普度迷情。此即攝有情
戒也。便捨者。飄然不顧之義。率土之境。皆為王之
所樂。故稱樂土。帝居曰宮。有丹楹刻桷之制。君御
曰殿。有鳷鵲鳳凰之稱。輔佐曰臣。有百爾臣工之
司。嬪妃曰妾。有三千粉黛之姿。凡此皆最為難捨。
今云便捨者。由詣佛問道。自覺世樂非真。故飄然
長往而不顧焉。如非重道輕榮。視天下如敝屣者。
不能如此。此即攝善法戒也。剃除鬚髮者。表出塵
[001-0502b]
之風度。而被法服者。絕世諦之儀容。此即攝律儀
戒也。持戒竟。
△三忍辱。】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閒靜樂誦經典。」


【而作比丘者。棄俗為道。剃髮染衣。外絕五欲。內淨
五篇。此約持戒明忍。不接人事曰獨處。遠離諠雜
曰閒靜。又獨處者。絕抗對故。閒靜者。入深禪故。此
約禪定明忍。朝斯夕斯曰樂誦。聖賢成法曰經典。
葢欲借彼成法。資生正慧。故朝斯夕斯而樂誦之。
此約智慧明忍。必約三學以明忍者。欲斷其流。務
絕其源之義。葢以不能忍者。多緣三毒而起。如彼
此相貪。以至凌辱交至。彼此相瞋。以至忘身及親。
癡迷不了。以至結怨懷恨。今菩薩三學既備。三毒
自息。不惟能忍彼辱。亦且無辱可忍。是不忍之忍。
乃真忍也。忍辱竟。
△四精進。】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勇猛者。悍勞不怯。忍苦不辭之義。精進者。諸緣不
雜。一念直前之義。深山。謂窮壑䆳谷。人烟曠絕。住
則與木石居。行則與鹿豕遊。飯糗茹草。寂寞難堪。
今云入者。必是情忘世務。心死溪山。所謂楖栗橫
肩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亦如剛被世人知處
所。又移茅茨入深山之類。思惟佛道者。結其所為。
言菩薩所以入深山者。葢以佛道幽深。非浮泛可
階。借彼懸崖絕巘。入正觀以思惟耳。古人於心地
發明之後。三二十年住山。長養聖胎。即此意也。

[001-0502c]
五禪定。】


「又見離欲常處空閑以千萬偈讚諸法王。」


【初從淺入深禪。欲謂五欲。即色聲香味觸也。必離
之者。以能為禪定障故。空閑乃無欲之地。必常處
者。以暫離欲境。不能動靜一如。借彼以堅其心故。
此約初心淺修言也。深修者。有漸次工夫。謂漸次
深入。以造其極故。禪。半梵語。具云禪那。此翻靜慮。
慮即微細觀照。揀非任運分別。故以靜言。定者對
治散亂。亦靜慮義。今并言者。華梵雙稱。義易了故。
神通有六。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境。
六漏盡。今言五通者。以大乘教中。惟佛許漏盡。餘
皆不許故。然此五通。雖由禪定而發。非靜極情忘
者亦不能得。今既云得。即深修之驗也。
後四句。從
深入妙禪。安禪者。揀上離欲求禪。謂不思而得。不
勉而中。所謂深禪是也。合掌等。揀上處閑求靜。謂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所謂妙禪是也。以千萬偈者。
或稱因頌果。或讚功論德。比興不同。吟咏各異故。
大經云。讚佛相好。當願眾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今云讚諸法王。自寓回向眾生意也。又安禪屬定。
偈讚屬慧。既能安禪偈讚。必是定慧圓融。不惟不
被癡定所縛。亦不為狂慧所悞矣。禪定竟。
△六智
慧。】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初明大喜慧。智深謂天資聰敏。不住淺解。志固謂
[001-0503a]
歡喜進求。不退初心。由智深故。所以能問諸佛。古
德所謂扣關擊節。善咨心要是也。由志固故。所以
聞悉受持。古德所謂文義雙持。瓶瀉不遺是也。

八句。明大慈慧。外息諸緣。內起正觀。故云定慧具
足。所謂惺惺不礙寂寂。寂寂不礙惺惺是也。以無
二句。有為機施權之義。以用也。無量喻者。或因明
示暗。或舉淺況深。機宜無量。權巧譬喻亦無量故。
為眾者。為彼人天聞緣等機。講法者。分析戒善諦
緣等法。如謂言詞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是也。欣樂
二句。有稱理顯實之義。稱理直談。本懷始暢。故云
欣樂說法。緣合時熟。聞即得道。故云化諸菩薩。破
者摧滅義。魔半梵語。具云魔羅。此翻奪命。傷法身
奪慧命故。準髻珠喻中。有陰魔惱魔死魔等。故以
兵眾言之。鼓者催軍號令。法能䇿勵行人。義相似
故。故以為喻。而猶故也。承上起下之詞。言菩薩所
以講權說實者。正為破魔兵眾。故擊權實法鼓。催
賢聖軍與共戰耳。
又見下。明大捨慧。寂然者。不動
義。即返觀內照。晏默者。安靜義。即觀智相應。觀智
相應。故感天龍恭敬。如空生晏坐。帝釋散華之類。
不以為喜者。以觀智相應時。心境兩忘。忘心亦忘。
忘忘亦忘。尚不知有法可取。而况非法恭敬。詎能
動其心乎。所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是也。
末四句。
明大悲慧。處林謂外絕境累。安處林野。放光謂心
垢洗除。慧光發現。所謂淨極光通是也。又處林放
[001-0503b]
光者。以我之靜。形彼地獄之苦。熏動大悲。放同體
光也。獄苦本空。因眾生無法自濟。從畢竟無。成畢
竟有。今蒙悲光救濟。如湯潑雪。似炬消暗。故云濟
地獄苦。佛道本圓。因眾生無法自資。從畢竟有。成
畢竟無。今蒙慧光照觸。如種遇潤。似木逢春。故云
令入佛道。凖華嚴地獄蒙光。頓超十地之階。即此
類也。次第緩陳竟。
△二不次急說前科乃初呈問端。預備精詳。故
六度各依次第。而緩以陳之。今因萬八千土。事相多端。只見者裏布施。那裏持戒。者裏修慧。那裏坐禪等。
滿目皆菩薩行道。故不暇於次第。而急以說之分六。一精進。二持戒。三忍

辱。四禪定。五布施。六智慧。初。】


「又見佛子未甞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甞猶曾也。睡眠者。四不定心之一。昧略為性昧揀在定。
略揀寤時。障觀為業。遺教經云。勿以睡眠因緣。令一生

空過。今菩薩恐唐棄此生。故未甞睡眠。古德所謂
晝三夜三。決志不移是也。經行者。現行雖伏。習氣
猶熾。復循環以遣之。如今般舟三昧是也。必於林
中者。遠塵絕累。易進道故。如斯精進。無別所為。惟
期成佛。故云勤求佛道。
△二持戒。】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具戒者。具有二義。一者秉受義。謂三師七證。秉受
戒法故。二者具足義。謂具足禁戒。篇聚無虧故。威
儀者。律明三千。依之則有威可畏。有儀可尊故。無
缺者。嚴謹防護。蜎飛無損。如草繫鵝珠之類。寶珠
內外明徹。淨無瑕穢。而菩薩戒淨如之。古德云。幽
[001-0503c]
溪未足比其清。飛雪無以方其素。故云淨如寶珠。
末句。結持戒意。可知。
△三忍辱。】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住者安住。謂處辱如無。內心能安故。力者。準阿含
說有六種。謂小兒啼為力。女人瞋為力。國王憍為
力。羅漢進為力。諸佛慈為力。比丘忍為力。釋義。則
有所長以勝人曰力。今菩薩自住柔順三昧。調伏
剛強眾生。無剛不調。無強不伏。故云力也。增上慢
人。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之流。由彼上慢熏心。見
有勝已者。心懷憎嫉。故惡罵而棰打之。皆悉能忍
者。以菩薩深證實相平等。怨親一致。揀非勉強遏
捺者比也。以求佛道者。如不輕徧記忍謗。終至行
滿成佛之類。
△四禪定。】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首四句。是初心工夫。諸戲笑者。不惟口談非法。即
身作肆態。意恣放情。皆是以能妨亂正業。故須離
之。癡眷屬者。即不識因果。不信罪福之子弟也。此
又不惟妨亂正業。且為戲笑之源。故并離之。智者
事理博達。見地超卓。具勘騐龍蛇之睛。秉陶鑄聖
賢之手。故須親近。以能為禪定之資故。後四句。是
深修工夫。一心除亂者。謂雖離戲笑。猶有微細亂
想。故須專一其心而屏除之。攝念山林者。謂雖離
癡屬。猶有塵俗餘念。故須山間林下而攝持之。億
千萬歲等。謂雖近智者。佛道貴在自肯。故須億千
[001-0504a]
萬歲而誠求之問。人生在世。歲不滿百。間或有之。見者希矣。今云億千萬歲。以求佛
道。此或必無之事。光中妄現耶。抑或實有之事。而我未造其境耶。答。此有二義。一者定力攝持。經多劫如
一時。如後文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古德所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者是也。二者他界人壽。未必拘定百歲。
如此方北俱盧洲。人壽則有千歲。況萬八千土。豈百歲可局哉。汝所謂未造其境者。信矣。若謂光中妄現。
則萬八千土。諸佛化儀。皆成虛妄。何以為今經之發起哉。禪定竟。

△五布施。】


「或見菩薩肴膳飲食歡喜無厭求無上道。」


【初別列眾施。肴佳品。膳美饌。飲茶漿。食常食也。湯
惟煎劑。藥兼丸散。對病而施。故有百種之多。施佛
及僧者。資色身。療病軀故。至貴之衣曰名。至尊之
服曰上。如無盡意瓔珞之類。故云價直千萬。或無
價衣者。應屬天衣。以人世所無。故無價也。施佛及
僧者。嚴相好。順時令故。千萬億種者。揀非少數。栴
檀寶舍者。揀非凡材。如給孤精舍之類。臥具者。坐
臥之具。準戒經作新臥具。應用二分純黑羊毛。三
分白。四分。龍為制。今云眾妙。似不局此。葢即繒纊
裀褥。眾寶床榻之類。施佛及僧者。備安居。供坐臥
故。清淨園林者。紅塵不到之處。如祇陀園林之類。
華果茂盛者。有行樹羅網之致。流泉浴池者。有七
珍八德之幽。施佛及僧者。備遊宴。資浣濯故。
末四
句。總結施意。如是等施者。總指上來四事園林。般
般精奇。故曰種種微妙。全無悋惜。故曰歡喜無厭。
不求餘果。故曰求無上道。布施竟。
△六智慧。】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初文字般若。說者。隨機敷演之義。寂滅。即真諦理
[001-0504b]
也。真諦無相。故以寂滅名之。不云理而云法者。既
落言詮。即屬法相故。教詔。即訓誨也。隨機差別。故
云種種。眾生。即化機也。依教受化。故云無數。此菩
薩以文字般若。起利他行。敷演法性也。
或見下。觀
照般若。觀者。離言默會之義。諸法。即俗諦相也。俗
諦差別。故以諸法名之。不云相而云性者。既入觀
境。即屬性分故。既屬性分。惟一真體。故云無有二
相。二相尚無。諸法寧有。是則真體凝然。無形無相。
無邊無表。故云猶如虗空。此菩薩以觀照般若。起
自利行。融通法相也。
末四句。實相般若。心無所著
者。真俗并遣。言觀雙忘之義。妙慧。即平等大慧。無
上道。即一乘實相。言上二有言有觀。總非平等大
慧。皆屬麤浮。不名微妙。有真有俗。終乖一乘實相。
咸為對待。豈稱無上。今既言觀雙忘。真俗并遣。故
云以此妙慧。求無上道。此菩薩以實相般若。起絕
待行。破一切著也。齊此以上。兩陳六度之機。葢是
彌勒擴充前文。種種信解。種種相貌之義問。今經三周授
記。并未顯彰六度之機。今以此判屬法華。何所據乎。答。有二可據。一據火宅喻後。佛囑身子。略明十種是
機。不出六度。故於所被機宜門中。特地拈出。令知六度菩薩。乃當此經之機。二據三周受記之眾。如身子
之智慧。迦葉之精進。離婆多之心不倒亂。須菩提之不與物諍等。皆是內祕菩薩之德。潛行六度之行。況
夫妙嚴出家。宛同諸王詣佛。不輕弘經。允符比丘住忍。例而推之。足為明證。何言并未顯彰六度之機耶

諸佛化應竟。
△三機盡化息準前文應有二義。一諸佛滅度。二滅後起
塔。今缺初義。而後義能長。分二。一供養舍利。二起塔嚴國。初。】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
[001-0504c]


【菩薩。即生前受化之眾。滅後。當茶毗巳竟之時。貯
以寶瓶。嚴以香華等。皆名供養。受化感恩。想像聖
容者。理合如是耳。
△二起塔嚴國。】


「又見佛子造諸塔廟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初略明。昔喜見菩薩。受淨明德佛遺囑。收取舍利。
作八萬四千寶瓶。起八萬四千寶塔。據此。則造諸
塔廟者。不惟感恩。亦兼受曯也。恒沙計之。仍稱無
數者。極言其塔之多故。寶塔星羅碁布。舍利月燦
燈輝。望之起敬。見者生歡。故為嚴飾國界。
寶塔下。
詳明。塔以寶成。非凡材也。高而云妙者。仰彌高。不
可及故。上下二十萬里。故云五千由旬。南北曰縱。
東西曰廣。四維無異曰正等。徑過計八萬里。故曰
二千由旬。一一塔廟。各千幢幡者。四維剎杆。所懸
幢幡。計一千數。如藥王品中。表剎莊嚴。垂諸幡葢
是也。露幔。即層層滴水傘也。珠交者。珠網交結之
所成故。露幔之角。以寶為鈴。微風吹動。音嚮相和。
故云寶鈴和鳴。佛遺舍利以作佛事。天人龍神等。
資舍利以作福田。故以香華技樂等而供養之。供
而云常者。顯佛德殊勝。雖滅度之後。猶感供不絕
也。文殊下。恐疑嚴國之意。重稱其名以告之。佛子
起塔。本非嚴飾國界。故云為供舍利。嚴飾塔廟。塔
廟既成。疆土因茲生光。故云國界自然。殊特妙好。
末二句。喻明妙好之義。天樹王者。大經云。三十三
天。有樹名圓生。根深五十由旬。梃高五十由旬。枝
[001-0505a]
布五十由旬。花香五十由旬。帝釋鍾愛。故稱為王。
其花開敷者。色香具足。天人共賞。喻塔起國界時。
福田殊勝。幽顯俱利。所謂嚴飾及妙好者。正在是
矣。正陳放光竟。
△三結見求決。】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佛子文殊願決眾疑。」


【初結見歎異。佛放句。結能照光。我及等。結所照境。
種種句。結所現相。此結見也。從實施權。援眾生出
火宅。是為諸佛神力希有。會權歸實。攝三乘入佛
慧。是為諸佛智慧希有。葢彌勒因見諸佛權實得
宜。而歎異之。此歎異也。
後六句。牒疑求決。放一句。
牒所疑光。照無句。牒所疑境。我等二句。牒所疑相。
此牒疑也。末二句。求決。其義可知。結見求決竟。

四防難申問古德於此。立四重伏難。而天台承用。今雖略順彼義。未能全同。故以防難
申問科之。分四。一防初難申初問。二防次難申次問。三

防三難申三問。四防四難申四問。初恐文殊承上難云。汝云願
決眾疑。眾若有疑。眾即應問。眾既不問。是不疑也。眾既不疑。我何所決。故此防云。】


「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彌勒意謂。仁者若謂眾既不問。是無所疑者。誤矣。
何則。我觀四眾欣仰。瞻仁及我。欣者欣我問。仰者
仰仁答。瞻仁者不見仁答。及我者急欲我問。正憂
疑不泰之相。此防難也。末二句。申問。葢由不知為
說法華。故問何故放光。後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
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正答此問。
△二防
次難申次問恐又難云。世尊放光。是佛境界。宜共問佛。佛自見答。故此防云。】
[001-0505b]


「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演斯光明。」


【彌勒意謂。仁者若謂是佛境界。宜共問佛者。理誠
然矣。但時眾有疑在懷。憂兕不泰。待佛出定。不知
何時。願佛子及時而答。速決眾疑。以令眾喜。此防
難也。末二句。申問。葢彌勒巳知多饒利益。但不知
畢竟如何。故問何所饒益。演斯光明。後云。今相如
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正答
此問。
△三防三難申三問恐又難云。欲決眾疑。宜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
不可。故此防云。】


「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


【彌勒意謂。仁者若謂欲決眾疑。宜共籌量者。我亦
知然。但如我管窺佛天。蠡測智海。轉照之化功巳
極。曲成之方便巳周。惟有佛坐道場。所得妙法。四
十年來。未曾吐露。此防難也。末二句。申問。葢彌勒
巳知會權歸實。授記成佛。但不知事屬一貫。故云
為欲說此。為當授記。後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
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正答此問。
△四防四
難申四問恐又難云。如汝所說。即是決疑。足令眾喜。何煩我答。故此防云。】


「示諸佛土眾寶嚴淨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佛土寶嚴者。光所照處。轉染成淨故。前缺此義。此
中互出。及見諸佛。義該說法度生。舉人以攝法。舉
主以攝伴故。此非小緣者。推重其事。不敢擅決之
意。彌勒意謂。仁者若謂如我所說。即是決疑者。過
矣。何則。我雖馳心下思。測度於說法授記之間。伹
[001-0505c]
以示現依正等相。此非小緣。豈可以予比量之智
而判決哉。此防難也。末四句。申問。良以法會大眾。
有困心衡慮之急。而文殊菩薩。如不見不聞之狀。
故代眾而達情曰。文殊。應當了知。現前四眾龍神。
各各瞻察仁者。幸勿過謙。以負眾望。今問仁者。究
竟為說何等。後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
為除斷。令盡無有餘。正答此問。以上連申四問。層
次秩然。似虗似實。莫可定量。初云世尊何故。放斯
光明。全似不知。次云何所饒益。演斯光明。略露鋒
芒。又云為說妙法。為當授記。分明合盤托出。至云
瞻察仁者。為說何等。却又殃及文殊。是皆彌勒智
辯具足。予奪自在。故假若智若愚之狀。演出半吐
半露之態。引進權小。仰求大智。所謂憐兒不覺醜
也。彌勒請問竟。
△二文殊領答二。一略答。二詳答。
初二。一惟忖直答。二引古作證。初。】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爾時。即彌勒請問之時。語。謂覿面而告也。以彌勒
正為請主。故文殊覿面而告語之。及者聲臨眾耳
之義。大士者。菩薩之異名。以能具大道心。超世間
士故。準敘分數有八萬。故云諸也。善男子等。呼菩
薩。等大眾。欲酧前請。以決法會之疑故。如我惟忖
者。文殊自謂。如我所見。思惟忖度也。今佛世尊等。
正所惟所忖之事。法而言大者。教大。理大。行大。果
亦大故。此總標也。雨大法雨句。別明教大。雨者以
[001-0506a]
潤澤為義。取以喻教者。佛以一乘教法。潤入機心。
令彼開佛知見。如天雨雨故。吹大法螺句。別明理
大。螺者以號令為義。取以喻理者。佛以一乘理法。
號令化機。與彼示佛知見。如軍吹螺故。擊大法鼓
句。別明行大。鼓者以䇿勵為義。取此喻行者。佛以
一乘行法。䇿勵行人。令彼悟佛知見。如陣擊鼓故。
演大法義句。別明果大。演義二字。古德直約法釋。
今亦作喻。言演義者。如登場作戲之類。謂借彼假
相。演出真義。以動人心故。取此喻果者。佛以示成
果德。演出一乘果法。竦動機心。令彼入佛知見。如
登場演義故。由具上來四種大義。故總以欲說大
法標之。此文殊欲酧眾請。如已所見而惟忖之也。
惟忖直答竟。
△二引古作證。】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初引古曾見。過去曾見此瑞者。顯惟忖有本。非臆
見也。放巳即說大法者。顯答問有據。非妄談也。

故下。證今亦如。言佛佛道同。古佛既爾。今佛亦然
故。
欲令下。結答前問。欲令二字。出成放光本意。眾
生者。總該三乘五性。以一切眾生。莫不有心。凡有
心者。皆當作佛。故欲咸得聞知。揀非從前有遮限
也。一切世間者。總該九界。謂此經淺而論之。巳非
凡小可及。深而究之。雖至等覺猶惑。故總云難信。
如即權顯實而千二騰疑。即迹顯本而彌勒致辯。
葢可見矣。準前彌勒問云。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
[001-0506b]
云欲令眾生。咸得聞知等。故現斯瑞。正應前來略
問之義而結答之。必至此而結答者。惟忖引證。乃
足取信故。略答竟。
△二詳答前以迷悶事急。故有略答。應前略問之義
此恐陳義未周。故又詳答。應前詳問之義。分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

總引燈明。二別明往事。三結會古今。四應問結答。
初二。一詳引最初一佛。二略引相繼二萬。初二。一
總標化儀。二別明三善。初。】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


【如者。指實之詞。謂指彼過去燈明事迹。以實前文
過去曾見之語。阿僧祇。此云無數。劫。半梵語。具云
劫波。此翻時分。時稱無數。巳云久矣。而又云不可
思議等者。極顯此法。名標劫外。體居象先。所謂有
物先天地也。日月燈明。佛之別號。古德云。日以光
明照晝。月以清涼照夜。燈續日月之所不及。如來
三智圓明。破世愚暗如之。故以為號。如來應供等。
佛之通號。如來者。佛佛道同。後佛出世。如先佛再
來。名倣同先德號。應供者。智斷具足。應受供養。名
堪為福田號。正徧知者。永離外道邪知。凡小徧知。
名揀邪異偏號。明行足者。明足慧滿。行足福圓。名
福慧雙隆號。善逝者。逝往也。生死不離而離。涅槃
不往而往。名妙往菩提號。世間解者。解了世間性
相真偽。名達偽通真號。無上士調御丈夫者。證無
上道。超世間士。名無上士。具丈夫力。調御羣品。名
調御丈夫。合名悲智究竟號。天人師者。應機說法。
[001-0506c]
善導天人。名模範三界號。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
滿。名三覺圓備號。世尊者。具上九德。世出世間之
所尊重。名九界同尊號。此十號者。諸佛同具。自古
解釋不同。今刪繁就簡。略難取易。雖稍異古註。而
會理無殊。演說正法者。如來出世。開示出世正道。
非世邪法故。有益於人曰善。初善。即先照時也。以
先照時中。同教一乘人等。獲轉同成別益故。中善。
即轉照時也。以轉照時中。小乘人等。獲轉小成大
益故。後善。即還照時也。以還照時中。偏教五乘人
等。獲轉偏成圓益故。總標化儀竟。
△二別明三善。】


「其義深遠其語巧妙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初別明初善。其義深遠句。約理而言。理不自理。必
借義以析之。故云其義。稱性直指。羣機絕分。故云
深遠。其語巧妙句。約教而言。教不自教。必借語以
宣之。故云其語。多方敷演。俱會玄宗。故云巧妙。古
德云。既屬華嚴。不合其語巧妙。不知巧而云妙。巳
寓揀別意故。純一無雜句。約果而言。惟顯佛果。故
云純一。不涉餘乘。故云無雜。具足清白等。約行而
言。一攝一切。故云具足。從性起修。故曰清白。不惟
離於五欲。兼順性法愛亦離。故曰梵行。以梵翻離
欲故也。
為求下。別明中善。聲聞根鈍。不堪承受大
法。故以四諦法說而應之。生老病死。苦諦也。度兼
集諦。以度苦必斷集故。度猶脫也。涅槃。滅諦也。究
竟義兼道諦。以證滅必修道故。究竟猶證入也。辟
[001-0507a]
支。具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緣覺根利。能知諸法
因緣。故以十二因緣法說而應之。十二因緣者。謂
無明緣行。屬過去二支因。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
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屬現在五支果。受緣愛。
愛緣取。取緣有。屬現在三支因。有緣生。生緣老死
等。屬未來二支果。詳於化城品釋。菩薩大根。具上
求下化之心。欲到彼岸。故以六波羅密說而應之。
波羅密。此云到彼岸。謂依此六度法修。能到涅槃
彼岸故。
令得下。別明後善。會三歸一。普記成佛。故
云令得阿耨等。能知一切諸佛道法。能知一切眾
生因種。名一切種智。葢上句令其得果。此句令其
成智也。詳引最初一佛竟。
△二略引相繼二萬。】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初次第標名。
又同下。兼出姓氏。頗羅墮。此云利根。
亦云捷疾。以六根聰利。緣境捷疾為姓也。
彌勒下。
結告顯同。二萬佛同名同姓。事出罕希。難於取信。
故呼名而結告之。字名號。皆稱謂也。通別名號俱
同者。實德既同。稱謂亦同故。所可說法。即是正法。
如稍涉邪偽。則非佛可說故。初中後善。化儀同也。
據此則二萬燈明。與光中萬八千佛。三時設化。如
出一轍。豈至今佛而獨不然。故文殊引此為例。欲
彌勒深思而自得之。總引燈明竟。
△二別明往事。
所見徃事。全在此科。故別明之分五。一時至機熟。二顯相逗機。三
放光東照。四會眾騰疑。五說法授記。初二。一略舉
[001-0507b]
時機。二義顯至熟。初當時之機。不獨王子。但舉王子為例。故云略也。】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七名嚮意八名法意。」


【其最後佛者。文殊自指本師。未出家時者。在俗為
輪王時也。有八王子者。應是多劫久證。示生佛家。
如今佛羅云之類。有經有權。能常能變。名為有意。
善法治世。善政教民。名為善意。經畫謀略。難可測
量。名無量意。善為至寶。不令有失。名為寶意。惡意
日損。善意日增。名為增意。事理博達。能除眾疑。名
除疑意。善應物情。如嚮應聲。名為嚮意。法度紀綱。
皆悉明備。名為法意。此以八子皆為輪王。故將名
就位而略釋之。若作表法者。佛表真如。未出家時。
表真如在纏。八王子。表轉變八識。有意。表賴耶。受
熏持種。有諸法故。去後來先。為中有故。善意。表末
那。善成六轉。為染淨依故。無量意。表六識。剎那生
滅。絕分量故。寶意。表身識。一切眾生。共寶愛故。增
意。表舌識。著味增惡。說法增善故。除疑意。表鼻識。
合中便知。無所疑故。嚮意。表耳識。能聽音嚮故。法
意。表眼識。觀察諸法相故。據此則妙光師燈明。師
本心也。燈明傳妙光。傳本智也。八子師妙光。依本
智而契本心也。妙光化八子。依本心而化本識也。
例而推之。則燈明一代化儀。不出吾之一心。若了
自心。則今佛光瑞之旨。可立見矣。略舉時機竟。

二義顯至熟時至機熟。文無明言。伹云出家。發意。修梵行。為法師等。葢約義顯耳。】


「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巳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001-0507c]


【初明在俗勢位。威德者。位統四洲。有威可畏。教施
十善。有德可仰故。自在者。寬猛相濟。權不在人。所
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也。各領四天者。是金輪王。
揀餘輪故。
是諸下。明出家因果。聞父出家。騐知王
位無益。聞父得道。騐知出家有功。騐知王位無益。
故悉捨之。騐知出家有功。故亦隨之。古人所謂是
父是子者。僅見之矣。發大乘意者。起上求下化之
心。建自利利他之行。如三心四願等是。大乘之心。
永無退轉。故云常修。入理之行。清淨潔白。故稱梵
行。所謂戴鐵輪而不退。用繁興以恒如也。法師者。
弘法自任。為人天師。非時至機熟者。曷克臻此。科
云義顯者。良有以焉。
巳於下。明往昔深本。言法師
之位。不易可階。王子一生便至。其故何也。皆由巳
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所謂根深枝茂者。具信然
問。準教中輪王出增劫。佛出減劫。何故燈明成佛時。八子皆為輪王耶。答。法有權實。事有變常
以變常論之。或燈明願在增劫。或增劫眾生機熟。乃應世之變。非常事也。以權實論之。佛出減劫。或權宗
固執之語。大乘真實之談。不拘乎此。如向後燈明說經。六十小劫。而大眾謂如食頃。豈可以增劫減劫而
難問之。知此權實變常之義。則古德八子一子之難。大乘小乘之執。可并通矣。時至機熟

竟。
△二顯相逗機分三。一說經入定。二雨華動地。
三大眾喜觀。初。】


「是時日月燈明佛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二雨華動地。】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三大眾喜觀。】
[001-0508a]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此上三科。與今佛顯相。文義全同。無煩𤨏釋。顯相
逗機竟。
△三放光東照。】


「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所照境中。闕上至下至之文。末二句。所現之相。如
今所見者。文殊不欲𤨏敘。令準今而知昔故。是諸
佛土。應指佛土中所現之相。放光東照竟。
△四會
眾騰疑。】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教以當知者。令知今昔皆同。勿以不知自怪也。二
十億菩薩。即當時騰疑之眾。不言四眾八部者。菩
薩尚疑。餘可知故。今佛騰疑文中。無多菩薩者。四
眾攝也。樂欲聽法者。據前歡喜合掌。一心觀佛。即
傾渴翹佇。願聞法要之相。得未曾有者。先意本為
聽法。偶見佛光普照。如得未曾有見之物。且喜且
疑。有不能釋於心也。欲知因緣。亦反復推審之義。
由是觀之。今昔皆同。惟虗心待之可矣準善會騰疑之後。更
有問答發起一科。今不敘者。亦鈍置彌勒之意。如宗家所謂且疑著是也。會眾騰疑竟。


△五說法授記二。一出定說法。二唱滅授記。初。】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初明所被之機。大成云。聖人無名。因德以彰。神通
莫測曰妙。朗照羣昏曰光。愚謂妙表智體。光表智
用。體絕思議。用徹權實。故以妙光稱之。學在師後
曰弟。智從師生曰子。特標八百弟子者。一顯妙光
[001-0508b]
智深。歸從者眾。一顯法華高會。聽眾有人。所謂機
感盈前是也。大成云。昔佛八子師妙光。佛出定為
妙光說經。今佛羅云師身子。下出定為身子說經。
是因人同也。或曰妙光是菩薩。身子是聲聞。云何
同耶。大成釋云。比及發迹。身子亦是菩薩。妙光垂
迹。未必不是聲聞。文殊巧說。方便隱顯耳。
是時下。
明能被之教。起者對滅而言。入時名滅。滅諸緣故。
出時名起。起言象故。今欲說法華。故從三昧起也。
因者。顯非獨為。但因之以開其端耳。必因妙光者。
顯法華非智莫解。今因身子亦然。準前云欲說大
法。又云難信之法。終未顯彰本經名目。葢恐難於
取信。今假燈明事迹。無心唱出。不欲人信。而自無
不信。則文殊可謂善於辭說者矣。淺識聞之。迷惑
不解。故云教菩薩法。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云佛
所護念。
六十下。明會遇時節。準教中人壽十歲時。
子年倍父年。增至八萬四千歲。然後百年減一歲。
滅至十歲。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今云六十小
劫。其時可謂長矣。雖經時長。而說無異座。故云不
起於座。時會聽者。而聞無異席。故云亦座一處。形
與道合。智與理冥。故云身心不動。延促同時。念劫
無礙。故云謂如食頃。大成云。今經五十小劫。謂如
半日。是時同也。無一人懈倦者。顯箇箇精誠。無若
身若心之一有懈倦者。顯內外精誠。然此亦是因
深緣勝。教到機熟之所致耳。出定說法竟。
△二唱
[001-0508c]
滅授記二。一對眾唱滅。二授記潛輝。初。】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當入無餘涅槃。」


【初結前。
即於下。正明。說法唱滅。事屬一會。故云即
於。今經寶塔品後唱滅。與此同也。梵謂梵天。色界
主也。魔謂魔天。欲界主也。沙門翻勤息。攝出家眾。
婆羅門翻淨行。攝在家眾。天人修羅。八部舉三。餘
以眾字該之。此言即唱滅之語。必眾中宣者有二
義。一生善。二滅惡。生善者。由佛久住。薄德之人。不
種善根。一聞唱滅。戀慕渴仰。種善根故。滅惡者。由
佛不滅。懈怠眾生。便起憍厭。一聞唱滅。生難遭想。
憍厭自息故。涅槃義見前文。無餘有二。一者斷見
思惑。分段永寂。名小乘無餘。二者五住究盡。二死
永亡。名大乘無餘。今佛所入。是大非小也。言當入
者。出世事畢。化道巳周。縱住於世。無所益故。必於
中夜者。表身歸中道。性入常寂之義問。今佛唱滅文云。如來不
久。當入涅槃。尚待異時。今云今日中夜。法華涅槃。相去何太促乎。豈彼佛未說涅槃。而取滅度耶。答。此有
二義。一約法廣略不定。二約時延促不定。約法廣略不定者。同是一法或廣說無盡。或一言略周。約時延
促不定者。同在一時。或延為多劫。或促歸一念。總以佛力自在。神用難思。因機差別。隨心現量。豈可以常
情而難問哉。對眾唱滅竟。

△二授記潛輝。】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初授記補處。菩薩名德藏者。準大成有二義。一含
藏義。謂恒沙功德。悉皆具足故。二出生義。謂以此
功德。徧施眾生故。一約自證。二約化他言也。聖言
說與曰授。憶念取證曰記。時有德藏。即授其記者
[001-0509a]
有三義。一入滅時近故。二道統事急故。三人不可
失故。告諸比丘者有二義。一令作證明故。二令知
依止故。次當作佛者。非同法華遠記。乃記以次補
佛處。與今佛記彌勒事同。要知法華非無遠記。葢
文殊不欲盡言。恐成解路。障後悟門耳。因備眾德。
果感相嚴。故別號淨身。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
羅訶。此云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徧知。十種通
號。舉前以攝後故。
佛授下。記以潛輝。授記巳。便入
滅者。大成云。斯道有賴故。本懷巳暢故。化緣巳畢
故。自此以上。約大科共有五段。係燈明一代化儀。
今佛四十年前。多方陶汰。時至機熟。是過去事與
燈明同也。經初顯相逗機。放光東照。會眾騰疑。是
現前事與燈明同也。至於說法授記。猶屬後事。雖
未見其同。可以預知。前云欲說大法等。本於此矣。
別明往事竟。
△三結會古今二。一師弟本因。二結
會釋疑。初二。一文殊本因。二彌勒本因。初。】


「佛滅度後妙光菩薩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


【初妙光弘經。滅後持經者。奉是道以修身。自行也。
滿劫演說者。運是道以利眾。化他也。
日月下。八子
受化。燈明八子。皆師妙光者。以妙光二利具足。堪
為師承故。大成云。不以父為師。以妙光為師者。易
子而教之意。今羅云師身子亦然。妙光教化者。教
以實道。化其權心故。權心既化。實志自堅。故云堅
固菩提。堅不自堅。功歸妙光。故云令其堅固。
是諸
[001-0509b]
下。極顯因深。王子供佛。行滿也。皆成佛道。果圓也。
弟子行滿果圓。師可知矣。是皆文殊恐類自伐。故
假王子。以顯自已深本。最後成佛。即第八子也。名
曰然燈者。準大論初生之時。身光如燈。以至成佛。
故以名焉。是釋迦第二僧祇授記本師。據此則釋
迦師然燈。然燈繼七兄。展轉逆推。歷九世而之妙
光。則文殊深本。豈可思議者哉。文殊本因竟。
△二
彌勒本因。】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初抑其名利役心。前云妙光有八百弟子。此云八
百弟子。中有一人。則一人亦妙光之弟子也。名與
利相因。既號求名。則心為利役可知。貪著等。出命
名之由。利養為役心之本。既曰貪著。必是好遊族
姓。忘實務名之人。如是之人。不暇讀誦。雖復勉強
讀誦。其心思智慮。盡為名利所耗。故曰而不通利。
通謂達其義。利謂熟其文也。多所忘失者。不通則
義非巳有。多至昏忘。不利則文非心持。多至廢失。
是則文義全無實得。讀誦惟慕虗名。故以故號求
名結之。
是人下。揚其種善值佛。種善者。所貪利養。
不私於已。多於佛法僧中。作利益事故。由此因緣。
故得值佛。無量百千等。極言其值佛之多。供養恭
敬等。極顯其無空過者。初云亦者。例上八子而言。
言不惟八子行滿果圓。雖如是求名之人。亦以種
善因緣。值無量佛。由此觀之。則今之學道者。苟未
[001-0509c]
能輟利養。絕貪求。亦當於佛法僧中。作利益事。為
當來值佛之因耳。師弟本因竟。
△二結會釋疑。】


「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求名菩薩汝身是也。」


【本地既彰。理合自醒。彌勒故昧宿因。故教以當知。
昔之妙光。即今之文殊。故曰豈異人乎。我身是也。
昔之求名。即今之彌勒。故曰求名菩薩。汝身是也。
科云釋疑者。恐疑彌勒文殊。同居學地。知與不知。
彼此應同。何故彌勒問。而文殊答耶。故結會以釋
之。言迹雖同居學地。本實各有淺深。一弟一師。故
應問應答。結會古今竟。
△四應問結答。】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此瑞指今佛光相。與本燈明。若合符節。故云無異。
是故惟忖。應前如我惟忖。言前云如我惟忖等者。
葢以是今昔不異之故耳。當說大乘等者。光瑞既
同。說法亦應同故。準前彌勒問云。四眾龍神。瞻察
仁者。為說何等。今云當說大乘等。正應問而結答
之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四。一頌總引燈明。二頌別明往事。三頌結
會古今。四頌應問結答。初上長行分二。一詳引最初一佛。二略引相繼二
萬。今偈頌不分。且為文最略。屬略頌也。】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令入佛智慧。」


【念謂憶念。過去遠指往昔。長行云。無量無邊不可
思議阿僧祇劫。此云無量無數者。舉始末以攝中。
[001-0510a]
隨偈便故。佛之一字。總指二萬燈明。然佛雖九界
通尊。而現相人中。故稱人中尊也。號日月燈明者。
舉別號。攝通號故。世尊演說法者。準長行即是正
法。亦是初中後善。初善獨被大根。中善廣被三乘。
故云度無量眾生。及無數億菩薩。後善會三歸一。
普記成佛。故云令入佛智慧。頌總引燈明竟。
△二
頌別明往事五。一頌時至機熟。二頌顯相逗機。三
頌放光東照。四頌會眾騰疑。五頌說法授記。初略頌。】


「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隨修梵行。」


【首二句。頌略舉時機。佛指最後佛也。八王子。舉數
略名。下二句。頌義顯至熟。大聖出家。略得菩提。隨
修梵行。略發意為師。及植善等義。
△二頌顯相逗
長行分三。今略大眾喜觀。惟存前二。仍與長行不類。屬義頌也。】


「時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即時大震動。」


【初頌說經入定。無量義經。雖明為菩薩。而暗為聲
聞。故云眾中分別。餘同長行。
後六句。頌雨華動地。
四華舉一。長出天鼓自鳴。大成云。此鼓在妙法堂
上。諸天娛樂時。其鼓自鳴。演說苦空無常不淨等
法。今表出定之後。無問自說。故自鳴也。諸天二句。
明雨華鳴鼓所以。葢為供養人中尊也。一切佛上。
準今佛顯相文中。即指一佛化境。非十方佛土也。
頌顯相逗機竟。
△三頌放光東照分二。一一光所
照之境。二諸境所現之相。初。】


「佛放眉間光現諸希有事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
[001-0510b]


【諸希有事。預指下科諸相。葢是文殊信口帶言。非
此科正意。
△二諸境所現之相長行但云。如今所見。是諸佛土。今詳
細頌出。屬廣頌。於中分二。一眾生機感。二諸佛化應。初。】


「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


【示現也。處之一字。總通上文。謂生死處。造業處。受
報處也。準彌勒偈中。六道眾生。即此中初句。生死
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如次即此中三處。是今
昔所現機感同也。
△二諸佛化應分二。一從實施
權。二會權歸實。初二。一從實。二施權。初。】


「有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敷演深法義。」


【初成道前相。土以寶嚴。受用土也。琉璃。具云吠琉
璃。此云青色寶。玻瓈。此云水玉。惟此二色。映蔽眾
寶。故偏言之。轉染成淨。力資佛光。故云斯由佛光
照也。此是諸佛垂得菩提。勝依先現之相。及見諸
天人等。八部舉五。以攝餘故。各供養其佛者。或敷
座雨華。或擊鼓奏樂等。此是諸佛垂得菩提。預興
供養之相。準大通道前之文。足證此義。今佛光相
無此者。彌勒偈略耳。防難偈中亦云。示諸佛土。眾
寶嚴淨。是今昔所現。道前之相同也。
又見下。成道
說法。自然成佛道者。謂功圓行滿。一念相應。習氣
頓斷。任運而成。非謂無修無證。有濫外計。身色句。
受用身也。舍那金軀。巍然晃耀。故如金山。無量相
海。皆悉具足。故曰端嚴。不共凡小所見。故云微妙。
土以寶嚴。身如金山。身土相依。故如琉璃龕中。現
[001-0510c]
真金像也。大眾。即華嚴海會。佛於其中。敷普賢行
門。演遮那性海。羣機絕分。名深法義。準彌勒偈云。
又覩諸佛。聖主師子。即此中又見諸如來四句。演
說經典。微妙第一。即此中如淨琉璃中四句。是今
昔所現。成道說法同也。從實竟。
△二施權。】


「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


【首二句。舉機該教。如今佛光相中。說聲聞乘同。下
二句。大眾二字。義該緣覺菩薩。與今佛光相中。說
緣覺菩薩乘同。準前彌勒若人遭苦等偈。即此科
義也。從實施權竟。
△二會權歸實分三。一進戒二
度。二施忍二度。三禪慧二度。初。】


「或有諸比丘在於山林中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


【在山林中者。雖欲絕塵。易辦道故。精進持戒者。以
精進為先鋒。以持戒為主帥。破煩惱敵。護法身命
故。輪王頂上明珠。最所珍護。而菩薩護戒若彼。故
云猶如護明珠也。
△二施忍二度。】


「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恒沙斯由佛光照。」


【菩薩行施。內外無悋。非具大忍辱者不能。故并列
之。餘可知。
△三禪慧二度。】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說法求佛道。」


【初禪度。深入者。揀非初修。內外俱寂。故曰身心不
動。以斯求道。真受道之器也。
後四句。慧度。實智觀
法。了法無相。故云寂滅。既知是巳。於國演說。借利
物以成已德。故曰求道。頌放光東照竟。
△四頌會
[001-0511a]
眾騰疑略頌。】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是事何因緣。」


【長行以本稱。故云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偈頌以
迹論。故云爾時四部眾。見神通力。巳知為瑞。故心
皆歡喜。未諭何緣。故各自相問。各自相問者。謂各
以此事。存諸內而問諸心也。
△五頌說法授記分
二。一頌出定說法。二頌唱滅授記。初此與長行。義同文別。屬義
頌也。】


「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悉皆能受持。」


【初所被之機。大聖出世。人天奉敬尊崇。名所奉尊。
適猶方也。謂時節既至。方從定起也。讚妙光者。將
以大法饒益。安其心故。智慧充足。以斯道。覺斯民。
故曰為世間眼。道德全備。聞而敬。見而親。故曰一
切歸信。如斯之人。乃能代佛宣揚。故曰奉持法藏
此讚其利他德也。如我所說者。通指一代教典。非
妙光不能體證。非妙光不能了知。故曰惟汝能證
知。此讚其自利德也。準長行。從文殊口中敘出。此
中。借燈明語句說來。長行云八百弟子。明歸信者
眾。此中云一切歸信。顯弟子之多。長行偈頌。文別
義同。
世尊下。能被之教。妙光歡喜。非為讚歎故喜。
以讚歎必說法故。說是法華。非為歡喜故說。以歡
喜必信受故問。今佛出定。何無讚歎身子之語。答。想應有之。以非正義。經家不敘。今敘
之者。欲與長行。變其文勢耳。滿六下。會遇時節。準長行有三義。

一說無異座。二聽無異席。三時眾不懈。今缺後二。
[001-0511b]
乃補出妙光受持。義互顯也。然上文。燈明讚以能
奉持。能證知。今妙光果能受持。則燈明可謂知人。
而妙光可謂不負所知矣。頌出定說法竟。
△二頌
唱滅授記分二。一頌對眾唱滅。二頌授記潛輝。初
此科廣於長行。兼補後四句。屬廣頌。兼補頌也。】


「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巳億劫時一遇。」


【首二句。結前。令眾歡喜者。喜非尋常。乃心生大歡
喜。自知當作佛也。
尋即下。正明。告於天人者。略梵
魔沙門。及婆羅門等故。實相妙理。徧在諸法。故云
諸法實相。如云是法住法位是也。法華會上頭頭
顯示。故曰巳為汝說。如云世間相常住是也。說巳
即唱滅者。令生渴仰。并息憍恣故。
後四句誡勉補頌
汝一二句。即誡以令息憍恣。放逸即憍恣也。諸佛
二句。即誡以令生渴仰。難值故渴仰也。
△二頌授
記潛輝準長行惟二義。一授記德藏。二記巳潛輝。今補前後三義。而二義之文。仍與長行不
類。屬補頌。兼義頌也。】


「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以求無上道。」


【初時眾悲惱補頌。諸子即四眾人等。既受佛化。俱得
稱子故。悲謂悲佛入滅。惱謂惱自無依。又悲者。悲
佛入滅之速。惱者惱自進修之遲。一猶獨也。言諸
佛應世。會必有離。但今佛入滅。獨何速疾若是。此
悲惱之不容巳也。
聖主下。如來安慰補頌聖主見前。
法之王者。於諸法中得自在故。安慰者。如來見其
悲惱過分。有至淚如波羅奢伽華者。故用善言安
[001-0511c]
撫。順意而慰諭之。汝等句。正安慰之語。言汝等勿
以佛滅為憂。勿以無依為怖也。
是德下。授記德藏
義頌無漏實相。約諸佛所證而言。言眾生雖具實相。
由煩惱染故。如器破漏。不堪復用。惟佛妄盡理圓。
乃稱無漏。今德藏菩薩。雖未成佛。然於無漏實相。
巳能現量體悟。故云通達。餘可知。
佛此下。記巳潛
義頌。眾生機宜如薪。如來教化如火。機盡化息。如
薪盡火滅也。分布舍利。起無量塔者。表大慈平等。
至化普及之意。
比丘下。時眾回心補頌。數如恒沙者。
即見佛滅度。心生渴仰。回小向大之眾。然此眾向
雖精進。未免依恃如來。間起憍厭。今見佛滅無依。
故倍加精求。欲作未來得度之緣。後云諸佛滅度
後。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巳成佛道。即此類
也。頌別明往事竟。
△三頌結會古今分二。一頌師
弟本因。二頌結會釋疑。初二。一頌文殊本因。二頌
彌勒本因。初。】


「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度脫無量眾。」


【初妙光弘經。法藏則曰奉持。法華則曰廣宣者。雖
諸經皆弘。惟法華為重也。
是諸下。八子受化。妙光
之道。得之燈明。傳之八子。父作子述。則妙光之繼
往開來。有功於斯經久矣。
供養下。極顯因深。供養
佛巳。福足也。隨順行道。慧足也。福慧雙足。故得相
繼成佛。八子轉相傳述。次第授受。故云轉次授記。
天中天者。統論天有四種。一世間天。如世國王。二
[001-0512a]
生天。如三界諸天。三淨天。即四果支佛。四義天。謂
十住菩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佛超四天。故稱天
中之天。諸仙導師者。仙亦有四。一地仙。遷居山林。
年老不死者。二天仙。三界諸天。飛行變化者。三聖
仙。四果支佛。神通自在者。四真仙。三賢十聖。分證
真理者。佛化四仙。故稱諸仙導師。
△二頌彌勒本
廣頌。】


「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其數無有量。」


【初抑其名利役心。懈怠者。妨正之賊。心常懷之。則
進修日弛矣。名利者。鈎心之媒。貪而著之。則營逐
日深矣。營逐日深。自致貪求無厭。多遊族姓之家。
進修日弛。必至棄捨習誦。廢忘不能通利。據此則
惟慕虗名。不務真修。故曰以是因緣。號為求名。

行下。揚其種善值佛。所求名利。俱資檀度。故曰行
眾善業。見佛復供者。因福積福。隨順行道者。因慧
修慧。慧深則般若易滿。福厚則五度可成。故云具
六波羅密也。佛出釋氏。九十六種捲舌。故稱釋師
子。以多劫曾供養故。今得見也。現為補處。故云後
當作佛。因果俱以彌勒稱者。酧宿願故。準上生經
云。凡釋迦末法中。精修功德。掃塔塗地。乃至稱名
禮拜者。命終皆上生兜率。當來隨彌勒下生。今云
廣度眾生等。蓋即此耳。又因中隨佛行道。結緣巳
深。故果中說法度生。其數無量。所謂當熟者熟。當
脫者脫也。彌勒應化偈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
[001-0512b]
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可為此段作一註脚。
頌師弟本因竟。
△二頌結會釋疑。】


「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佛滅度後等者。以懈怠之迹。彰著在佛滅度後。非
謂佛滅度後。乃有是人。又特約佛滅後言者。寓有
釋疑之意。由菩薩於佛滅後。尚以懈怠見稱。燈明
生前事迹。自應廢忘。今日之事。勿怪其不知而問
也。頌結會古今竟。
△四頌應問結答長行總答而略。此中別答
而廣。屬廣頌。又古德於此立四伏疑。以釋名宗體用今以偈有四段。恰應彌勒前之四問。故以應問結答
科之。分四。一答第一問。二答第二問。三答第三問。四

答第四問。初由前彌勒問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故應問而結答
。】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


【文殊意謂。汝問世尊何故。放斯光明。若如我往昔
所見。燈明光瑞如此。後說法華。是知今佛。亦欲說
法華無疑。
△二答第二問由前彌勒問云。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故應問而結答云。】


「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


【文殊意謂。汝問何所饒益。演斯光明。若以今日之
相觀之。如本光瑞無異。足知此光。佛佛皆同。是諸
佛欲顯實相。先作方便。借萬八千土諸佛化儀。以
助發之。則今佛放光。亦助發實相之義。
△三答第
三問由前彌勒問云。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故應問而結答云。】


「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001-0512c]


【文殊意謂。汝問為說妙法。為當授記。若以予測度。
汝諸人等。今當合掌一心。虗懷而待。所以然者。佛
當雨大法雨。充足求道之人。俾焦芽敗種。各得受
記成佛。所謂說法授記者。盡在是矣。
△四答第四
由前彌勒問云。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及見諸佛。此非小緣。乃至為說何等。故應問而結答云。】


「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文殊意謂。汝前既以此非小緣。必問為說何等。想
諸求三乘人。未必信予所說。若仍有疑而未信。或
信而復悔者。待佛出定。當為除斷。自令淨盡無餘。
此是文殊入海事急。全將此事推向佛邊。致令如
來出定之後。不得不說。故為發起之端也。序分竟。】
法華指掌疏卷一之上



音釋




莫白切音陌猶忽也

都黎切音低知也義與譯同

都鄙切音痞閉塞也

申之
切音詩牛噍也


才笑切音噍不容也
摩那多
此云下行亦云意喜

尼展切音輦轢


以諸切音余田二歲也
砰磕
如雷之聲上披耕切音怦下克盍切音榼

移章
切音陽風所飛掦也

埨壠
田中高處也上縷尹切淪上聲下魯勇切音隴
凹凸
上烏洽切
音浥低下也下徒結切音迭高出也

磅礴
地形也又廣大混同之貌上普郎切音滂下傍各切
音泊

瞪矇
上除庚切音棖直視也下謨蓬切音蒙有眸子而失明也又見人而不自見也


徐姊切音祀獸名似牛一角取喻猶豫

五禾切音吪偽也妖言也
蛤蚌
蜃屬雀入大水
所化上葛合切音鴿下步項切音棒

桎梏
上職日切音質手械也下姑沃切音鵠足械也


袪音切音欽大被也

章移切音支鳥名

度耐切音代畫眉鬒黑而光淨也
茶毗


此云火化以火化身也

渠之切音棊圍碁也

直質切音姪次序分明也
[001-0513a]
法華指掌疏卷一之下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明遠 較字


【△二正宗分明權實本迹之正義。示開顯會歸之宗旨。自方便至神力。共二十品。皆正
宗之文也。分二。一約今時門頭。以彰出世本懷今時門頭。一法
不少。故有三時設化。五教被機之別。若原佛出世本懷。無非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自此以去。至安樂行品。
全彰此也。二約實際理地。以顯應化妙用實際理地。一法不立。由一
法不立。故能徧現諸法。所以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三世益物。化化不絕。自地湧至神力品。全顯此也

初三。一略明權實。以動執生疑。二廣明權實。以斷
疑生信。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初此處有通卷品題。應先釋
之。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品雖居此。義攝卷終。今通前後以釋方便。方者一
定不易之體。便者應物隨緣之用。各論則方即實
也。便即權也。此品從始至終。無非發明權實。故以
方便名之。若合論者。方便謂從方起便。惟從便稱。
即常途所釋權巧義也。通論此品。略有五重權巧。
一謂文殊彌勒。酧酢巳畢。眾無能問。權巧自說故。
二謂權執不動。實疑不生。讚歎稱揚。權巧激發故。
三謂法不可示。言詞相寂。分別解說。權巧酧請故。
四謂權實之旨。不易發明。述自述他。權巧開示故。
[001-0513b]
五謂法說一周。身子得記。實為中下。權巧作則故。
總論。此經一言一句。俱自大悲心中流出。通為攝
生。無非權巧。故初以方便名品。令知從始至終。皆
屬方便。幸莫作文字觀也。
此是通卷品題。本科經文分二一略
明權實。二動執生疑。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
約佛慧稱歎。二約諸法顯示。初二。一歎諸佛智慧。
二歎自證智慧。初二。一標歎二智。二依次釋成。初。】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辟支佛所不能知。」


【初經家敘儀。爾時者。彌勒文殊。問答巳竟之時也。
玄機既洩。無容再默。故從三昧而起。言安詳者。謂
整涅槃僧。歛僧伽黎。有申申夭夭。從容不迫之貌。


告舍下。正以標歎。告謂詔而語之。即無問自說之
義。獨告身子者。以身子願學菩薩。不安小乘久矣。
準後不預斯事。甚自感傷等語可見。又舍利表權
智。今欲會權歸實。故獨告之。諸佛者。總指十方三
世。如法說章中所引。智慧即平等大慧。眾生迷之。
而諸佛證之。故云諸佛智慧。甚深者。窮諸智之淵
底。諸智莫能窮其底故。無量者。盡諸智之分量。諸
智無能盡其量故。此是標歎實智。約自覺言也。門
謂權智。能通實智。故云其智慧門。難解者。權不終
權。若執權者。是未解權之義故。難入者。權能通實。
若迷實者。是未入權之極故。此是標歎權智。約覺
他言也。聲聞辟支所不知者。如華嚴悶絕躃地。阿
含日價為足。方等常除糞穢。般若無希一飡等。此
[001-0513c]
是兼歎權實。約覺滿言也。若論覺滿。仍揀菩薩。今
獨揀聞緣者。以今經為破權執。而聞緣猶重。急先
務也。標歎二智竟。
△二依次釋成。】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首句承前徵起。言上來智慧及門。所以聞緣不知
者何也。
佛曾下。正以釋成。親近諸佛者。如不輕之
於威音。妙光之在燈明。培來者遠故。盡行道法者。
如一音徧記。增壽說經。奉持法藏。廣宣法華等。積
來者厚故。勇猛者。雖近多佛。不以時長自諉。精進
者。雖行多法。不以行滿自足。所謂經劫石以忘疲。
戴鐵輪而不退也。名稱普聞者。建志之深。聲名洋
溢之義。然既至聲名洋溢。而內證實德。自應甚深
未有。故云成就。此釋諸佛智慧。甚深無量義也。隨
宜所說者。由實智甚深無量。為度眾生。隨其機宜
而演說之。所謂從實施權是也。然所說之法。雖屬
隨宜。而意趣在實。是諸佛之密意。故云難解。此釋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義也。二智若此。豈聲聞辟支
所能知哉。歎諸佛智慧竟。
△二歎自證智慧二。一
總顯具足。二分文別歎。初。】


「舍利弗吾從成佛巳來見波羅密皆巳具足。」


【初指法不盡。成佛巳來。指華嚴以後時也。華嚴以
後。法華以前。中間逐機所說。入道因緣不同。故云
種種因緣。間或根器鈍劣。於因緣中仍不了者。又
復喻以易知。譬以易見。故云種種譬喻。廣演言教。
[001-0514a]
無數方便者。以一乘開為三乘。隨機差別。方便各
異故。引導眾生。令離諸著者。如凡夫著有。佛說空
以引之。二乘著空。佛說有以導之。據此則從前所
說。但以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豈足以盡佛之
智哉。
所以下。顯智具足。初徵起者。言從前所說。似
巳盡佛智矣。所以但言引眾離著者。何也。如來下。
雙舉二智以釋成之。方便即是權智。知見即是實
智。二俱究竟。故總以波羅密稱之。皆巳具足者。正
顯從前所說。不能盡也。
△二分文別歎。】


「舍利弗如來知見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初歎實智具足。如來知見者。自舉所證實智。廣大
者。橫而論之。具足一切諸功德故。深遠者。竪而論
之。窮盡眾德之淵底故。無量無礙等者。轉釋歎詞。
無量。謂四無量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無礙。謂四
無礙辯。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力。謂十力。始於是
處非處。終至漏盡。無能勝無能壞。故名力也。無畏
有四。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
四說苦盡道無畏。通名無畏者。於大眾中。廣說自
他智斷。無恐懼故。禪定。如八背九次。乃至妙奢摩
他。三摩禪那。解脫。如空無相無願。乃至不可思議
解脫境界。三昧。如二十五王。乃至首楞嚴王。於此
差別功德。徹底窮源。故曰深入無際。無際者。既巳
窮源。更無餘際。所謂知見深遠者此也。一切者。仍
指如上所說。一切智至佛智。皆名自覺聖智。一切
[001-0514b]
法至佛法。皆名究竟果法。故俱稱未有。一一圓滿
具足。故曰成就。成就者。即圓滿具足之義。所謂知
見廣大者此也。
問。既釋實智應屬自覺證極。觀無量無礙無畏之名。似兼覺他。而八
背九次三解之義。似未證極。用斯釋實。得無議乎。答恒沙性德。皆悉具足。方名實智。若實智中原不具此。
則施權時却從何而來耶舍利下。歎權智具足。種種分別者。曲

抑本懷。隨他意語。巧說諸法者。權設三乘。巧逗羣
機。不有權智。何以能爾。今如來自謂能者。正見其
權智具足之義。末二句。轉釋歎詞。言辭柔軟者。善
順物情。由此故能種種分別。悅可眾心者。觀機逗
教。由此故能巧說諸法。葢此即權智具足之用耳。
約佛慧稱歎竟。
△二約諸法顯示前恐固執先聞。故約佛慧稱歎。
令知若權若實。俱未究竟。還須向上追求。此恐高推聖境。畫地自限。故約諸法顯示。令知法法頭頭。無非
權實只要目前薦取。是知前後無非是藥。應症便可取服。幸勿醫門緘口。以待自斃可也。分三。

一取要絕言。二徵起釋成。三轉釋釋詞。初。】


「舍利弗取要言之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初取要顯證。權實之法。頭頭皆是。擬欲盡言。言不
能盡。故曰取要言之。無量者。竪無限量。無邊者。橫
無邊際。如許未曾有法。如來一一圓滿。故云佛悉
成就。此即取其捷要者言之。
止舍下。絕言不說。止
猶罷也。欲罷而不說也。佛以二乘人等。只知隨語
生解。不解言外明宗。故用無量無邊等語而啟發
之。見其如鳥待哺。如渴思水。乃急以止之。亦仲尼
所謂予欲無言之意。不須復說者。以說之無益故。


△二徵起釋成。】
[001-0514c]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初句徵起。言既云未曾有法。佛悉成就。亦當略示
義相。所以止而不說者。何也。
佛所下。釋成。世法無
非佛法。惟佛證知。故云佛所成就。佛法無非世法。
眾生迷昧。故云第一希有。一切見色聞聲。頭頭錯
過。故云難解之法。了知翠竹黃華。般若真如。故曰
惟佛究盡。然必究盡諸法。則權智究竟。究盡實相。
則實智圓滿。除佛與佛。孰能及此。所以止而不說
者。此也。
△三轉釋釋詞。】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本末究竟等。」


【所謂二字。召下釋上之詞。謂召下如是等義。釋上
惟佛能究語也。如是者。指法之詞。相性體力等。正
所指之法。情與無情。一切皆具。故約諸法言之。釋
義則依性名相。如有情之身軀。無情之質本。性所
持故。持相名性。如有情之元明。無情之元氣。相所
依故。別相名體。如有情之手足。無情之根莖。相所
屬故。功能名力。如有情之執捉運奔。無情之擎載
支持。體所具故。業用名作。如有情之賢奸善惡。無
情之家野真偽。力所成故。親生名因。如有情之善
惡因種。無情之真偽子實。作所積故。助發為緣。如
有情之父精母血。無情之土膏雨潤。種所托故。成
就名果。如有情之色身圓滿。無情之內外具足。緣
所生故。好醜名報。如有情之否泰窮通。無情之輕
重貴賤。果所受故。初相為本。後報為末。究竟無二。
[001-0515a]
同一實相真體。故云等也。以上共有十箇如是。若
於前九一一了知。是究盡諸法。若於後一確確體
證。是究盡實相。上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者。此耳。
然此以上三科。雖顯佛智究竟。實明世法無非佛
法。既世法無非佛法。則一切法無非是權。一切法
莫不顯實。乃如來格外方便。向上提持。敷聲教於
六根門頭。明權實於萬化之域。曉了此者。則隨宜
所說。意趣難解之旨。不待言矣問。十如是中。性義似指真體。何故以
等義為實相乎。答。性約諸法各具之性。等指諸法同歸之體。雖四河俱名為水。不得稱海。必眾水所歸者。
乃名為海。故以等義為實相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正頌長行。二極顯難知。三略為顯破。初
二。一頌約佛慧稱歎。二頌約諸法顯示。初二。一頌
歎諸佛智慧。二頌歎自證智慧。初二。一頌標歎二
智。二頌依次釋成。初。】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無能測量者。」


【諸佛二智究竟。超出世出世間。故稱世雄。雄猶長
也。不可量者。亦以所證究竟而言。謂所證之智。既
巳究竟。能證之人。詎可限量乎哉。諸天及世人者。
天人居九界之中。故獨舉之。此外上有三聖。下有
四凡。總以一切眾生該之。古德云。等覺不知妙覺。
況復餘眾。故總云無能知者。此是約義超頌。聲聞
辟支所不能知之文。佛力無所畏等。俱屬佛知見
中。差別功德。借此以頌諸佛智慧句也。佛諸餘法。
[001-0515b]
頌上其智慧門。以權智之中。亦有無量差別法故。
無能測量。合頌甚深無量。難解難入義也問。長行但云。聲
聞辟支不知。今云諸天及人。一切眾類。無能知者。何長行偈頌。寬嚴之不同耶。答。六凡始種。菩薩將脫。聞
緣正熟。前為先務當急。故獨舉聞緣。此為佛慈宜普。故亦兼餘眾。總為激其情志。發起勝心。以造乎能知
之域而巳。頌標歎二智竟。

△二頌依次釋成略頌。】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道場得成果。」


【本從句。頌上親近諸佛。具足句。頌上盡行道法。甚
深微妙。指上實智而言。初得相應曰見。既獲大徹
曰了。言雖久近多佛。盡行道法。於此甚深微妙之
法。終未相應。終未大徹。故云難見難可了也。億劫
行道二句。頌上勇猛精進。非勇猛精進者。不能經
劫行道故。不頌名聞者。建志之深。立行之固。聲名
自然洋溢。故略之也。道場成果。頌上成就甚深未
曾有法。不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者。實必具權。不
言可知故。頌歎諸佛智慧竟。
△二頌歎自證智慧
一句之頌。攝長行全科之文。略頌也。】


「我巳悉知見。」


【如來自謂。如彼諸佛所證。我巳悉知悉見。葢將他
顯已。令比例而知故。頌約佛慧稱歎竟。
△二頌約
諸法顯示義頌。】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言詞相寂滅。」


【頌凡六句。雙句讀之。逆對長行三科。義甚顯然。初
二句。即長行轉釋釋詞中義。長行約生起次第。故
以相性居初。此中承上文義便。故以果報為首。葢
[001-0515c]
即二智為果。得此受用為報也。又九如差別。生佛
同具。首句約佛界舉末。故云大果大報。次句約生
界舉本。故云種種性相。其實生界佛界。中間本末
俱該。然佛界云大。生界言種種者。以佛界殊勝。生
界差別故。義指實相。生佛九如同歸。故後舉之。長
行云。本末究竟等是也。次二句。即長行徵起釋成
中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者。不惟知其差別。
兼復知其同歸。長行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
實相是也。末二句。即長行取要絕言中義。是法即
十如之法。雖惟佛究盡。亦祇冷暖自知。實不能言
其所以。故曰不可示也。既不可示。則欲談詞喪。故
曰言詞相寂滅。古德云。佛法大煞有。只是舌頭短。
即此義也。正頌長行竟。
△二極顯難知補頌三。一許
信得解。二揀思不及。三明證始知。初。】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除佛一人。九界俱該。故云諸餘眾類。六凡全迷。三
聖分覺。故云無能得解。菩薩信力堅固。將來未可
限量。故獨除之。以究竟有能解時也。大經云。信為
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智論云。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本經後文亦云。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
信得入。則信之為力。大矣哉。故五力以之為首。而
此中所以獨除。有志佛智者。宜知勉夫。
△二揀思
不及三。一揀聲聞。二揀辟支。三揀菩薩。初。】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亦復不能知。」
[001-0516a]


【初揀諸佛弟子。總舉十方三世。一切聲聞。故云諸
佛弟子。供佛必聞法。顯智德之深。漏盡則惱絕。顯
斷德之極。住最後身者。惟餘果縛。顯是無學人也。
其力不堪者。有三義。一樂小。二怖大。三用心。樂小
則得少為足。怖大則怯懼不求。用心乃意識分別。
是皆不足以窮佛智。故不堪也。
假使下。揀釋迦弟
子。假使者。設若義。舍利智稱第一。滿世如之。其智
可謂廣矣。盡上聲。盡思。謂任其思索。度量。謂卜度
較量。言佛智以無分別為體。二乘以分別為心。心
境相乖。故雖任其思索。共相卜度較量。亦所不測
也。正使者。縱令義。十方如舍利者。揀非一界。較上
滿世尤多。餘諸弟子者。如神通目連。說法富那等。
各如舍利之多。故云亦滿十方剎也。總之用心既
錯。愈求愈遠。如人急欲東行。面向西走。故曰盡思
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二揀辟支。】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莫能知少分。」


【辟支侵習。居聲聞上。故稱利智。三界生緣巳盡。唯
餘身智未泯。故稱無漏後身。亦滿十方者。分齊與
聲聞正等。數如竹林者。數目比聲聞更多。斯等一
心者。恊力與聲聞正等。億無量劫者。經時比聲聞
更長。欲思實智者。用心與聲聞正等。莫知少分者。
不知比聲聞愈甚。所謂只因分別細。反令覺照遲
也。
△三揀菩薩。】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亦復不能知。」
[001-0516b]


【初揀初心。新發意者。或博地凡夫。最初發心。或不
定二乘。回小向大者。皆是也。供佛顯福德淳厚。了
義顯智慧深廣。說法顯悲智雙運。初心便能如此。
應非權漸初心可比。稻麻竹葦者。又非但如竹林
可比。滿而曰充。滿之極也。智而曰妙。智非小也。恒
河沙劫者。又非億無量劫可比。咸共思量。不能知
者。以既屬思量。即是分別。有乖智體。豈能知乎。所
謂纔生擬議。白雲萬里者。以此。
不退下。揀深位。八
地以上。無功用道。任運流入薩婆若海。俱名不退。
數如恒沙。又非但如稻蔴竹葦可比。一心共思。亦
復不知者。眾愈多而心愈細。心愈細而智愈遠故。
此上三科。自聲聞以至不退。論果證。則前前不及
後後。論智慧。則後後勝於前前。其數目愈多。其經
時愈長。其用心愈極。其不知愈甚。總之佛智絕思。
實相無相。不可以有心求。只可以無心得。罔象得
珠。可為喻矣。揀思不及竟。
△三明證始知。】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十方佛亦然。」


【承上既皆不知。畢竟有能知者。故又告之。佛之所
證。故稱無漏。口欲談而詞喪。心將緣而慮亡。故又
以不思議稱之。甚深微妙者。非二乘所知。及菩薩
所及故。如來一一體證。故云我巳具得。惟揀餘眾。
我明一巳。言其中權實義相。如來獨能明見。不共
餘乘。故曰惟我知是。一切正覺。亦皆體證明見。故
云十方亦然。外此者。不足以與此也問。凖前長行偈頌。或言權
[001-0516c]
實二智。或言諸法實相。或權實雙稱。或實智單舉。或言無漏不思議等。忽此忽彼。以致講者無可準的。盍
明示之。以開畫一之論乎。答。權實二智。惟約佛界而言。諸法實相。通兼生界而論。生佛同歸。其實皆一體
也。又權實二智屬心。諸法實相屬境。心境同會。其實皆一理也。權實雙稱者。體用對論。實智單舉者。以體
該用。其實皆一智也。至云無漏不思議等。兼權實二智。諸法實相。而總言之。然佛既隨意拈提。講者亦惟
隨文銷釋。果能一處透過。處處圓通。前後實不相背。如蝸牛角。左右舒縮俱得。極顯難知

竟。
△三略為顯破凖前長行偈頌。俱是即權顯實。欲令二乘人等。就路還家。惟長
行自證智慧文中。微有廢破權宗之意。而語未顯。然且是隨廢隨立。終歸即權顯實之義。其奈二乘人等。
既不解即權明實。又不知權說非真。故今略為顯破。庶金錢黃葉。魚目明珠。可立辯矣。屬補頌。】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引之令得出。」


【初略顯真實。當知者。警䇿之詞。謂警以佛語無異。
䇿以佛說當信也。佛語無異者。證理既同。如所證
說故。既如所證而說。自非浮信可及。故教以當生
大信。世尊法久後者。既經方等曰久。又歷般若曰
後。要當說真實者。時巳至故。機巳熟故。
告諸下。略
破權宗。顯實獨告身子。破權徧告聞緣者。身子執
輕易解。聞緣執重難開故。我令脫苦等。正佛告之
語。苦縛即界內見思。聲聞辟支同斷。故云令脫。涅
槃即界外權果。聲聞辟支同證。故云逮得。者字宜
作人字。謂如來當時。告諸聲聞及緣覺云。我從前
令脫苦縛。逮得涅槃人等。甚勿以所得為真也。佛
以二句。顯三乘之法。乃如來方便施設。非真實故。
眾生二句。顯三乘之果。乃如來對破諸著。非究竟
故。獨告聞緣。兼破三乘者。顯菩薩執輕。惟帶破故。
略明權實竟。
△二動執生疑動執者。主解之端。生疑者。發悟之機。故曰
[001-0517a]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講者。徃往於疑處不能分疏。至於悟處自不能照應。以致前後矛盾。反怪
經文不齊。今於懸科之下。一一分疏明白。務令疑處與悟處相應。至於臨文。不費詞而自明矣。凖後身子
領解文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是知身子於阿耨菩提。
惟恐不得久矣。今聞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又聞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等語。愈以增其惟恐或失之心。故向
下三請文云。何故殷勤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又云。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又云。無上兩足尊。願說
第一法等。俱躡稱歎實智之文。此身子之疑也。四子信解文云。我等自謂巳得涅槃。無所堪任等。是知會
眾於小乘涅槃。保證自足久矣。今聞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又聞隨宜所說。意趣難解等語。不覺動其舊執。
故向下作念文云。世尊何故。殷勤稱歎方便。乃至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等。俱躡稱歎權智之文。此會
眾之疑也。詳之。分二。一千二動執作念。二身子騰疑三請。

初二。一躡今教以作念。二執昔教以成疑。初。】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初敘作念之眾。漏盡羅漢等。先敘無學。陳如先得
道果。故首標之。千二百人者。佛成道一年。度陳如
等五人。二年。度耶舍長者子五十人。三年。度迦葉
兄弟。兼徒眾共一千人。五年度身子目連。各兼徒
一百。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得果感恩。常隨於
佛。今云千二百者。舉大數耳。發聲聞辟支心等。次
敘有學。或從出家發心。或從在家發心。故云比丘
比丘尼等。
各作下。敘作念之詞。何故者。怪念之語。
慇懃者。諄切之意。言世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由
來久矣。一旦稱歎方便。巳為可異。而況其意慇懃。
其詞諄切。故躡此以作念云。何故慇懃稱歎方便。
而作是言云云。是言者。即指上文稱歎之語。其語
為何。故向下復躡前語以備念之。佛所得法。甚深
[001-0517b]
難解者。躡前稱歎實智之語。有所言說。意趣難知
者。躡前稱歎權智之語。一切聲聞辟支。所不能及
者。躡前兼歎權實之語。然雖總躡前語。而其意獨
怪歎權。以與昔教相違。動其舊執故也。躡今教以
作念竟。
△二執昔教以成疑。】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不知是義所趣。」


【佛說。指昔日三乘。言三乘之法。始皆同斷見思。同
出三界。同脫分段生死。故云一解脫義。亦得此法。
到於涅槃者。自述聞法保證之義。而今不知。是義
所趣者。是義獨指歎權。言如來昔說權宗。我等亦
到涅槃。而今又云意趣難知。聲聞辟支不及。或我
等取證之非真乎。抑如來自語之相違乎。是義歸
趣。我等即不知矣。千二動執作念竟。
△二身子騰
疑三請三。一請為上根。二請為中根。三請為下根。
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初躡舉疑端。四眾有疑在懷。寓中形外。故身子知
之。身子疑雖有異。均屬未解佛語。故自亦未了。此
經家敘置語也。自他俱疑。陳詞致問。故云而白佛
言。何因何緣者。推問稱歎所以。第一方便等。正述
所稱歎事。所稱歎事。有因有果。第一方便。指諸佛
因所修法。前云。佛曾親近諸佛。盡行道法等是也。
以是佛因。故稱第一方便。非指權智。甚深微妙。指
諸佛果所證法。前云。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是也。然
[001-0517c]
此實智因果。俱屬教菩薩法。今對聲聞稱歎。巳為
可異。而況其意慇懃。必有所為。故以何因何緣而
徵問之。
我自下。陳疑致請。昔指轉照三會。轉照三
會。豈無大小同聞之時。但非正為聲聞。而聲聞亦
自以為不預斯事。故曰未曾從聞。此應上文。自亦
未了句也。四眾疑雖不同。而困心衡慮之態。同一
彰著。故云咸皆有疑。此應上文。四眾心疑句也。身
子疑在歎實。故別無所求。惟願敷演斯事。斯事即
歎實之事也。何故慇懃等。結請之語。言如上所說。
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忽對聲聞稱歎。或仍前彈斥
於我。究竟絕分乎。抑如來激發我等。令起勝心乎。
故以何故慇懃等而結請之。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
。】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躡舉疑端。二頌陳疑致請。初義頌而廣。】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諸佛之所得。」


【欲破疑暗。故稱佛為慧日。願示果法。故稱佛為大
聖。究竟實智。從來不說。故云久乃說是法。自說得
如是等。躡前歎自證實智之文。自歎自所證智。故
云自說如是。力無畏等。約實智別相而言。前云如
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等是也。不
可思議法。約實智總體而言。前云深入無際。成就
一切未曾有法是也。此相此體。是如來果所證法。
故云道場所得。非佛自說。提唱絕人。故云無能發
[001-0518a]
問。我意二句。釋上無能發問之義。身子意謂。我於
聲聞。智稱第一。於此實智體相。猶難可測。況復餘
眾。誰復能起而問之哉。無問下。躡前歎諸佛實智
之文。出定便告。故云無問自說。稱歎所行道者。如
前云。佛曾親近諸佛。盡行道法。頌上長行。第一方
便句也。智慧微妙。佛之所得者。如前云。成就甚深
未曾有法。頌上長行。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句也。然
此俱係素所不說。今無問自說。事屬可疑。故身子
躡而舉之。頌躡舉疑端竟。
△二頌陳疑致請義頌而廣。】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欲聞具足道。」


【初代眾陳疑。無漏羅漢。是聲聞無學。求涅槃者。是
聲聞有學。今教與昔證相乖。故皆墮疑網。不知是
義所趣。故謂佛何故說。求緣覺者。是辟支有學。比
丘及尼。於有學中。獨舉出家眾也。諸天龍鬼等。是
八部中五部。等之一字。總攝無學。及優婆塞夷。并
餘部也。相視猶豫等。是疑惑之相。是事云何等。是
求決之情。皆身子代陳語也。
於諸下。為自陳疑。身
子意謂。佛於阿含會上。許我智慧無窮。是如來於
聲聞眾中。說我第一。我今聞佛智慧。自於已智推
度。竟爾疑惑不了。葢即為是如來所歎。諸佛究竟
之法。又為是如來所歎。諸佛所行之道。不知此二。
我亦能證能修否耶。據此。則身子之疑。全為佛因
佛果。若會眾之自謂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者。豈可
同日語哉。
佛口下。為自致請。自以五分法身。從法
[001-0518b]
化生。故云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者。自明傾渴翹
佇。虗心俟教之意。願出微妙音者。不求隨他意語。
以隨他意語。非微妙故。時為如實說者。不求曲順
權宗。以曲順權宗。不如實故。又以學佛心切。事不
容緩。故求時為說也。
諸天下。代眾致請。數如恒沙。
舉八部上根之機。大數八萬。舉菩薩上根之機。轉
輪聖王。舉人中上根之機。緣合時熟。乘輪而來。故
云至也。合掌以敬心者。顯內外俱誠。欲聞具足道
者。顯願行俱大。既內外俱誠。願行俱大。其為上根
無疑。想身子受記之後。供養慶讚等。即此眾也。據
此。則陳疑雖兼眾會。致請獨為上根。佛開法說一
周。正應此耳。請為上根竟。
△二請為中根二。一如
來為人天絕言。二身子為中根啟請。初。】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止而又止者。以示必不可說之意。既示必不可說。
而又云不須復說者。以說之無益。不惟不可說。且
亦不用說故。若說下。釋上不說之義。諸天及人。惟
識有漏因果。不知出世正道。乍聞廢權立實之說。
必當驚其鶩於高遠。疑其涉於荒唐。說之無益。故
所以不說也。
△二身子為中根啟請二。一長行。二
偈頌。初。】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重言惟願說之者。以明必當要說之意。所以句。徵
起。是會下。釋成。法華高會。是如來不思議境。論地
[001-0518c]
則廣狹無礙。論時則十世異成。論眾則一多相容。
論見則隱顯俱在。雖窮盡身子之智。無足較其眾
數。故云無數百千等。曾見諸佛者。或智勝蓄因。或
威音植種。言結緣之深故。諸根。即信進念定。由佛
法熏習巳久。觸境便起。方修即成。故云猛利。智慧
即慧根。由惑障滌除殆空。遇事便知。對境即徹。故
云明了。如斯之人。自當聞而深敬。諦信無疑。縱有
人天驚疑。亦可納種為因。況佛法不為愚者而默。
日光不為無目而隱。所以重言願說者。以此。
△二
偈頌標頌云。】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云。】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法王者。於法自在。若堅執不說。則不自在矣。無上
尊者。九界同尊。若有所簡棄。則非同尊矣。是稱謂
中。有責望於佛。不可不說之意。惟說者。猶云只管
說也。願勿慮者。願勿以人天驚疑為慮也。是會無
量眾。通指法會。有能敬信者。獨指中根。言法會有
如許無量之眾。除上根之外。豈盡驚疑之流。想應
有中等之資。能敬能信。如上所謂諸根猛利。智慧
明了人也。此是身子為中根啟請。佛開譬喻一周。
正應乎此。請為中根竟。
△三請為下根二。一如來
為上慢絕言。二身子為下根啟請。初。】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001-0519a]


上標頌下正頌。】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初長行。復止者。請之益懇。止之益嚴。亦不屑之教
也。天人修羅。善道也。言若說是事。不惟惡道難信。
雖善道眾生。亦必河漢其言。故曰天人修羅。皆當
驚疑。大坑喻惡道。言增上慢人。素以道德自矜。乍
聞廢權立實之說。必至謗法招𠎝。墜墮三途。如大
坑之不可復出。較之天人驚疑。不惟無益。而更有
損焉。所以如來復止之也。
爾時下。偈頌。既云止止
不須說。又云我法妙難思。是分明欲說。特靳固以
堅眾心耳。重舉上慢不信者。亦望其悔過自新之
意。
△二身子為下根啟請二。一長行。二偈頌。初。】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重願者。止之愈嚴。請之愈切。見為法之誠也。比猶
類也。如我等比。百千萬億者。身子自指同類。有如
許之多故。世世受化者。如大通結緣。中間度脫未
盡。序中所謂智勝遺塵是也。長夜喻無明生死。安
隱喻菩提涅槃。言既能敬信。必當斷無明。出生死。
證菩提。至涅槃。是長夜得安隱矣。既長夜安隱。則
饒益不可勝言。故云多所饒益。多所者。多之不定。
不能言其量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云。】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則生大歡喜。」
[001-0519b]


【初先為自請。為是究竟法。故稱佛為無上。為是所
行道。故稱佛為兩足。是稱謂中。有羨慕佛因佛果
之意。第一法。指實智而言。後云我所得智慧。微妙
最第一是也。我為佛長子者。是身子以能解自負。
言佛若說法。人之信否無論。我必率眾領解。為佛
長子矣。惟垂分別說者。非求重說。但求如來。將前
所說之法。分析辯別。令得明顯耳。
是會下。正為眾
請。身子意謂。我所以必求分別說者。非為一巳。葢
以是會有無量之眾。皆能敬信此法。何以見之。觀
其根機。佛曾世世教化。察其動靜。一心合掌欲聞。
的指其人。即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者是也。願為
二句。結請。言是眾既能敬信。即應勿悋慈悲。故云
願為此眾故。惟垂分別說。末二句。顯益。言是等因
曲垂分別。得聞此法。了知自心作佛。自當生大歡
喜也。觀此科。兩言惟垂分別。明知其為下根啟請。
佛開因緣一周。正應乎此問。三請之文。惟此中有惟垂分別之語。且千二
百人。受記原在下根。科云請為下根者。可矣。若前二請中。上中之機。未甚顯然。盍明示之。以絕將來之疑
乎。答。既信此為下根。則上二便可類推。試觀此中機宜。但云。世世巳曾從佛受化。至次請則云。諸根猛利。
智慧明了。既較勝於此。其為中根也。明矣。及初請則曰。求佛菩薩。大數八萬。凖通序八萬菩薩。即文殊觀
音之流。此不謂之上根。可乎。據此則上中下根。文甚顯然。將來何所疑乎。略明權實以

動執生疑竟。
△二廣明權實。以斷疑生信三。一法
說一周被上根。二喻說一周被中根。三因緣一周
被下根。初二。一如來說法。二上根獲益。初二。一長
行。二偈頌。初四。一許說誡聽。二讚法勸信。三正為
[001-0519c]
分解。四斥過結勸。初三。一應求許說。二因退勸勉。
三當機願聞。初。】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慇懃三請。情不能辭。故云豈得不說。諦審也。聽之
不審。理非心得。故以諦聽誡之。思以智照。念以觀
持。揀非識心分別。事相習誦。故云善也。大成云。諦
聽聞慧。善思思慧。善念修慧。據此。則是教以從聞
思修。入法華三昧之意。會眾同疑。身子獨慇。故云
吾當為汝開略為廣。斷疑生信。分別權實之宗。解
釋三一之旨。故曰分別解說。
△二因退勸勉。】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初五千退席。禮佛而退者。有二義。一實行。如下經
家自釋。二權現。如前序主所明。所以句。徵起之詞。
言會眾同疑。情均渴思。所以禮佛而退者。何也。故
向下約宿障現障以釋成之。罪根深重。宿障也。由
過去誹謗大乘。無量劫地獄罪畢。尚有餘習。能障
大道。故名為根。淵乎其不可拔。確乎其不可動。故
曰深重。增上慢等。現障也。有增上心。無增上行。故
云未得謂得。有增上名。無增上果。故曰未證謂證。
是皆空腹高心。恐見廢斥。由此不堪聞大。故為現
障。既有過去餘𠎝。復具現在慢過。故云有如此失。
如此之人。不惟無緣聞法。亦且不欲聞法。故云是
以不住。
世尊下。如來不禁。默然者。聽其自便之意。
制禁。止留也。若以實行而論。此眾不去。有遮玄化。
[001-0520a]
若以權現而論。引進實行。在所當去。故佛不制止
也。
爾時下。抑揚勸勉。此眾。指現前眾也。現前眾中。
不雜上慢之流。故云無復枝葉。以枝葉喻上慢者。
上慢徒慕虗名。不務真修。恐聞廢立之宗。難經考
覈之會。如彼枝葉。雖扶疎可觀。經霜便凋。遇風便
折也。既無慢流。惟餘法器。故云純有貞實。以貞實
喻法器者。法器外權內實。迹淺本深。堪受一乘之
記。能取萬德之果。如彼真實。雖質樸無文。發榮無
限。滋生莫窮也。如此一抑一揚。器與非器攸分。故
重呼當機而誡勉之。佳善也。善其所退者有二義。
一為聞而不解。易招謗法之𠎝。今不聞而去。善其
無謗法之𠎝矣。二或正聞忽起。有惑聽眾之志。今
將聞即退。善其無惑眾之志矣。善聽者。虗心諦聽。
當說者。傾心實說。言前此上慢在座。彼既不能虗
心。佛亦未敢吐膽。今彼眾既去。故誡以善聽。示以
當說也。因退勸勉竟。
△三當機願聞。】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者。應之速而無疑也。又野語曰阿。文語曰唯。
皆應諾之詞。心之所期曰願。意之所望曰樂。願樂
欲聞者。如鳥待哺。如渴思水。古德云。聽者端視如
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是也。許說誡聽竟。
△二讚
法勸信。】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佛之所說言不虗妄。」


【初讚法舉喻。如是妙法者。承前略明。指後廣明。無
[001-0520b]
非顯示佛智。故通稱妙法。不惟佛於四十年來。久
默斯要。即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不務速說。
故云諸佛如來。時乃說之。此總讚一經。微妙希有
義也。優曇鉢華。華中之最微妙者。非時不現。必待
諸佛出世。及論王應運乃現。故云時一現耳。此總
喻一經。微妙希有義也。法喻合明。令眾易了。亦即
大開全題。總提要義。為下諸文作案。餘義詳見第
九門中。
舍利下。勸信佛言。雖曰微妙。惟信力可入。
故勸以汝等當信。雖曰希有。而說必真實。故示以
言無虗妄。既言無虗妄。則聞熏皆成智種。解入便
是佛乘。其不力信者。亦猶到寶所而空回。守飯籮
而呼饑。惟自棄悞。夫誰怨歟。讚法勸信竟。
△三正
為分解三。一略為分解。二詳為分解。三舉濁防難。
初三。一略解諸佛權實。二略解自證權實。三總結
以顯道同初。】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初躡疑標舉。隨宜二句。是會眾之疑端。今欲分解。
故躡彼而標舉之。
問。法說獨被上根。何不躡身子之疑乎。答。欲會權宗。以歸真實。
故躡權疑標舉。至若身子之疑。迨會權歸實之後。不欲釋而自釋矣所以下。徵起釋

成。徵起可知。我以無數等。引自所有。以釋諸佛權
實義也。方便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如來自
所有權。識權權滅。全體真實。故非思量分別之所
能解。自權既爾。諸佛亦然。所謂諸佛隨宜說法。意
趣難解者。以此。
△二略解自證權實二。一標舉徵
[001-0520c]
釋。二轉釋釋詞。初。】


「惟有諸佛乃能知之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初承上標舉。言我說諸法。既非思量分別能解。契
斯旨者。夫其誰歟。故標以惟有諸佛。乃能知之。

以下。徵起釋成。徵起可知。諸佛世尊等。引諸佛所
有。以釋自證權實義也。惟猶獨也。以猶為也。言諸
佛所為。無二無三。故曰惟以一事。此事非小。故曰
惟以一大事。因此生悲。緣此感佛。故曰惟以一大
事因緣。因緣凑合。佛乃出興。故曰惟以一大事因
緣故。出現於世。此是諸佛共所有實。既為此出世。
凡有所說。皆宗乎此。諸佛既爾。如來亦然。所謂我
說諸法。惟有諸佛乃能知之者。以此。
△二轉釋釋
以是諸佛本懷。羣生達道。全經要旨。故轉釋之。】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初躡前徵起。謂躡前釋詞。以轉徵其義也。
諸佛下。
承徵別釋四欲字。是諸佛本懷。謂諸佛本懷。欲以
四事。共成一大事也。四事者何。第一開佛知見。古
德以開字從佛。今據現文。應令眾生自開。非佛開
也。若釋其義者。開謂開自封閉。顯自家珍。佛知見
者。即眾生六根門頭。本具不生滅性。在眼曰見。在
耳曰聞。乃至在意曰知。今僅云知見者。以元一精
明。舉初後以攝中故。然此知見。眾生與佛無異。故
云佛知佛見。伹眾生為根塵封閉。迷昧本有家珍。
持珠作丐。枉受輪迴。如來出世。欲令眾生。於見色
[001-0521a]
聞聲等處。回光反照。外遺內脫。無始封閉全開。本
有家珍頓顯。能至乎此。名為開佛知見。猶是見道
初步。宗家所謂破參是也。使得清淨者。億劫倒想。
從此頓銷故。第二示佛知見。示者。將已所有。昭示
於人也。佛之知見。與上不同。上約在纏之體。生與
佛同。名佛知見。此約出纏之相。佛與生異。名佛之
知見。言上來知見雖開。勝解未圓。惟知局六根之
性。不達徧萬法之體。未免觸途成滯。遇事便乖。如
來出世。欲以已所獨得。佛之知見。昭示眾生。令眾
生念念觀照。時時體察。務令知齊佛知。見齊佛見。
亦皆葢天葢地。能令至此。名為示佛知見。方是見
道究竟。宗家所謂透關是也。第三悟佛知見。悟之
一字。古德多約解悟義釋。今對上二。是悔悟。非解
悟也。悔悟者。翻然悔悟。智解俱忘。智解俱忘。知見
不立。前無新證。歸失故居。還同在纏。故仍名佛知
佛見。言上來雖蒙示佛知見。見處同佛。但恐知見
立知。成無明本。反障正修。終成狂慧。如來出世。欲
令眾生。悔悟從前所立知見。還同在纏一般。重起
幻修。以期幻證。明知無佛可求。任運求佛。明知無
生可度。任運度生。能令至此。名為悟佛知見。猶是
修道初步。宗家所謂懸崖撒手。杆頭進步是也。第
四入佛知見。入者漸次深入。窮盡因門。窮盡因門。
去佛不遠。名佛知見道。道猶路也。言上來雖巳悟。
佛知見。從頭幻修幻證。伹恐稍涉回途。便成退轉。
[001-0521b]
虧一簣而未為完山。及九仞而莫稱全井。如來出
世。欲令眾生。於此起大勇猛。生大精進。漸次深入。
必至窮盡因門。能令至此。名為入佛知見。方是修
道究竟。按位即齊分證諸聖。一念相應。便契佛乘
矣。然此一段。因係諸佛本懷。本經宗旨。又為修證
關鍵。凡古註家。莫不極力發揮。今惟據文釋義。不
能附會諸說。倘有脗合。幸高明者臨講變通。
舍利
下。結歸徵詞。是為二字。應上云何二字。猶一問一
答之類。略解自證權實竟。
△三總結以顯道同。】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初結諸佛權實。但教菩薩句。約機以結。諸有所作
下。約教以釋。諸有所作。權也。常為一事。實也。權既
為實。則所教但是菩薩明矣。示悟二字。與前不同。
前約次第各論。此則淺深總該。謂指示開悟於眾
生也。
舍利下。結自證權實。為實然後施權。故云但
以一乘。為眾說法。會權無不即實。故云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據此則如來出世。與諸佛出世。無二道
矣。略為分解竟。
△二詳為分解三。一詳解諸佛權
實。二詳解自證權實。三總結以顯道同。初三。一例
上總標。二分文別列。三總結本懷。初。】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一切總該三世。言三世各有十方。十方各有諸佛。
故云一切十方諸佛。法即權實之法。言上來雖巳
略解諸佛權實。未曾顯彰諸佛分齊。今明十方三
[001-0521c]
世諸佛。與上自他權實無異。故云法亦如是。此例
上以標同也。
△二分文別列三。一過去佛同。二未
來佛同。三現在佛同。初。】


「舍利弗過去諸佛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過去諸佛。依本經則日月燈明。大通。威音。雷音王。
雲自在等。亦可指莊嚴劫千佛說也。以無下。從實
施權。是法句。會權歸實。此約教言也。是諸二句。轉
一為三。究竟句。會三歸一。此約機言也。
△二未來
佛同。】


「舍利弗未來諸佛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未來諸佛。依本經則華光。名相。閻浮金光。旃檀香。
山海慧等。亦可指星宿劫千佛說也。餘同上問。佛尚未
來。機教權實。何以預知之耶。答。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如繼周百世。宣父亦曰可知。況如來三達洞照。五眼
圓明。雖至盡未來際。不待屈指而後辨也

△三現在佛同。】


「舍利弗現在十方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初總明。現在諸佛。依本經則一光所現。三變所集。
妙音品之淨華宿王。普賢品之威德上王等。亦可
指賢劫千佛說也。饒益安樂者。初以權法饒益。令
獲三乘安樂。後以實法饒益。令獲一乘安樂。如是
饒益安樂。詳分則有重重差別。故云多所。
是諸下。
別明。同上。分文別列竟。
△三總結本懷。】


「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入佛之知見故。」


【但化菩薩句。約機以結。欲以下。約教以釋。示悟二
字。與上不同。示謂指示本有。令信與佛無異。悟謂
[001-0522a]
開悟蒙昧。令解與佛無異。既解之後。復欲令其從
性起修。漸次深入。以至同佛。故云入佛之知見也。
詳解諸佛權實竟。
△二詳解自證權實。】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初總以例明。
知諸下。別以詳解。種種欲者。或欲求
聲聞。或欲求緣覺。或欲求菩薩等。差別不同故。然
既各有所欲。必至酷好不捨。故云深心所著。隨其
下。即從實施權。如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
求辟支佛者。說應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
羅密是也。舍利下。會權歸實。如云。令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是也。詳解自證權實竟。


△三總結以顯道同。】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十方世界者。此界他方。合而論之。以是總結自他
故也。惟為一乘。菩薩猶不可得。故曰尚無二乘。菩
薩既不可得。聲聞辟支。不言可知。故曰何況有三。
據此則自他出世。益信其無二道矣。詳為分解竟。


△三舉濁防難恐承上難云。既無二無三。諸佛出世。何不直說一乘。而必先說三乘。
乃故為是曲屈教耶。故此防云。諸佛出於五濁惡世等。葢說二說三。亦諸佛不得巳耳。】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初佛出濁世。世本清平。因劫見惱命眾。積聚攪擾。
如清水中。投以沙土。二性俱亡。容貌汩然。名之為
濁。當斯世也。人多弊惡。故以惡世稱之。諸佛愍此。
現身應化。故云出於此世。此總標也。所謂者。指下
[001-0522b]
釋上之詞。劫濁無別體。即以下四為體。積聚交凑。
熾然不停為相。惱濁以五鈍使為體。煩亂自性。逼
惱身心為相。眾濁。以三緣和合為體。六道輪迴。牽
連不斷為相。見濁。以五利使為體。執斷執常。邪知
謬解為相。命濁。以識煖息三為體。連持色心。催年
減壽為相。此別明也。如是者。總結之詞。謂五濁體
相。如是而巳。
舍利下。順時說三。舉劫濁。即具四濁。
以四為劫體故。準悲華經。人壽八萬歲。減至三萬
歲。未名為濁。至二萬歲時。即名為濁。雖名為濁。較
之佛出世時。猶為清平之世。準今佛出世。當人壽
百歲。較之人壽二萬歲時。未免世道澆漓。人心不
古。愈趨愈下。愈流愈深。故云劫濁亂時。言諸佛出
世。乃劫濁中之最亂時也。眾生垢重者。謂起惑造
業。遮障正智曰垢。剛強暴虐。難調難伏曰重。慳貪
嫉妬等。正釋垢重義也。慳謂悋已於他。貪謂取他
益已。皆貪垢也。嫉謂憎賢厭能。妬謂嫌才忌德。皆
瞋垢。亦癡垢也。三垢巳起。諸不善法。從此而生。故
名為根。根既成就。必至難調難伏。則其為垢也。不
綦重乎。方便有提拔之功。故稱為力。於一說三者。
以垢重障智。欲漸除以漸顯耳。據此則諸佛施權。
豈得巳哉。正為分解竟。
△四斥過結勸三。一設言
婉斥。二覿面直斥。三結勸信受。初如來明知其過。不遽然指斥。特
假之設言。委婉其詞。令彼聞而自覺。此大聖溫厚和平之德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001-0522c]


【初設言婉指。若我弟子者。謂設若我弟子中。有是
人也。自謂羅漢辟支。即得少為足之輩。既得少為
足。於佛教菩薩事。漫不經耳。亦漫不經意。故曰不
聞不知。此如來明知其人。委婉其詞以指之。
此非
下。斥過令覺。言既為佛子。應盡知佛事。今既不知。
是賴教乞食之輩。故云非佛弟子。既證小果。應進
聞大法。今既不聞。是未證謂證之流。故云非阿羅
漢。非辟支佛。此中三非字。有深惡痛絕之意。類此
者極宜深醒。
△二覿面直斥上科以巽與之言。悅而不繹。此科用法語
之言。覿面而直斥之。此大聖好善惡惡之公也。分三。一直斥其過。二徵起

釋成。三轉顯其過。初。】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


【初覿面直指。是諸比丘等。直就出家眾中。指其人
也。自謂巳得等。是執權為實之流。既執權為實。於
阿耨菩提。不惟不求。亦復無志。故云不復志求。此
如來洞悉其心。面對其人以指之。
當知下。斥過令
知。言既臻權果。應求實證。今既不復志求。是權果
未必究竟。故曰當知此輩。是增上慢人。噫。本非上
慢。坐以上慢之名。不復進求者。於此宜痛心焉。

二徵起釋成。】


「所以者何若有比丘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首句徵起。
若有下。釋成。實得羅漢者。斷無不信此
法。以是而知。不復志求者。定非真實羅漢。所以謂
之增上慢人也。
△三轉顯其過。】
[001-0523a]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初承上開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羅漢不信是法
者。容或有之。故開除也。
所以下。徵起釋成。言佛滅
度後。此等之經。求其背本受持。對本讀誦。及曉解
其義者。百無一二。故云是人難得。由是人難得。無
所師承。故雖真實羅漢。莫保其無不信之流。所以
除之者。以此。
若遇下。設言轉顯。言果是真實羅漢。
雖暫時不信。不遇餘佛則巳。設若乘通遠至。或緣
熟轉生。一遇餘佛。便得決斷權疑。了達實義。由此
而觀。轉顯不復志求者。定屬上慢無疑。覿面直斥
竟。
△三結勸信受兩番斥過。雖頑石亦應點頭。故此科結勸信受。以終其義也。】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無有餘乘惟一佛乘。」


【汝等者。別指身子一類無過者而言。言從前所斥
之眾。固不必論矣。汝等既非彼比。故當一心信解。
受持佛語。所以然者。以諸佛如來。言無虗妄。既言
無虗妄。自不以若二若三。欺誑眾生。故云無有餘
乘。惟一佛乘。既無餘惟一。幸勿以巳得為足。還當
以未證為期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四一頌許說誡聽。二頌正為分解。三頌讚法
勸信。四頌斥過結勸。初約義略頌。】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舍利弗善聽。」


【初五千退席長行經家敘置。偈頌如來自述。非重頌類。故直註節旨。而不言頌也。下節
倣之。出家眾詐現威儀。假粧禪相者多。故偏懷上慢。

[001-0523b]
優婆塞挾財仗勢。著相邀名者多。故偏號我慢。優
婆夷兒女情重。罪福念輕者多。故偏名不信。準長
行。四眾皆名上慢。今各據多分言之。上慢專於外
飾。不知內省。我慢惟知驕人。罔解修已。不信昧於
罪福。迷於功咎。故有過不自見也。由不自見故。日
積月累。以致戒有缺漏。缺漏者。戒如城池。犯則成
缺。戒如浮囊。損則有漏故。護遮護。謂恐彰已短。惜
憚惜。謂畏改之難。玉之內玷曰瑕。外玷曰玼。戒有
缺漏如之。然既戒有缺漏。如玉有瑕玼。理當發露
改革。期為全人。乃竟善於遮護。一味憚惜。是為甘
於下流。不思上進之輩。故以小智稱之。由此不堪
聞大。故綸音欲降。巳先出也。
眾中下。世尊不禁長行
經家敘其不禁。偈頌如來明其不禁。意義互顯。上慢徒慕虗名。不務真修

實證。如彼去酒之渣。去米之皮。故曰眾中糟糠。如
來智鑑無私。洞察彼之肺腑。彼雖欲掩其過。有所
不能。故曰威德故去。既以威德故去。如來何不禁
制。令作繫珠緣乎。皆以斯人戒有缺漏。智慧狹小。
尠福尠德。不堪受是大法。亦如潢流不注瓦缶。福
澤不降淫人。故世尊默然不制止也。
此眾下。抑揚
勸勉。可知。準長行。前有應求許說。後有當機願聞。
俱略也。頌許說誡聽竟。
△二頌正為分解超頌三。一
頌略為分解。二頌舉濁防難。三頌詳為分解。初三。
一合頌自他之權。二合頌自他之實。三義頌結顯
道同。初二。一頌諸佛之權。二頌自證之權。初。】
[001-0523c]


「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


【諸佛所得。實智也。無量方便。權智也。權智隨機。故
云為眾生說。長行所謂隨宜說法是也。
△二頌自
證之權二。一通為羣機。二別為二乘。初。】


「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優婆提舍經。」


【初眾生機性。念之一字。義通能所。眾生心為能念。
所行道為所念。若釋其義者。念謂拳拳服膺。朝夕
不忘。道謂三乘所修。正助道法。正助道法。其類不
一。故云種種。此約三乘機性言之。欲謂心心向往。
時刻不輟。時刻不輟。習成人天機性。故云欲性。欲
性不一。故云若干。不惟欲性若干。即先世所作之
業。亦有善惡不同。此約人天機性言之。
佛悉下。如
來教益。悉知是巳者。觀機有準。諸緣譬喻等。施教
無差。施教無差。隨分成益。故令一切歡喜。後文所
謂適其願故。心各勇銳是也。
或說下。法部差別。名
義見於懸義。
△二別為二乘佛慈雖普。別為二乘意多。以是昔緣。中復
退大。較之菩薩。情屬可愍。較之凡夫。理在可接故。】


「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為是說涅槃。」


【此中二乘機性有二。若原從二乘中來。則鈍根樂
小法。若原從凡夫中來。則貪著於生死。樂小法者。
雖值無量諸佛。不行菩薩深妙之道。道稱深妙者。
無住之因。非二乘所及故。貪著生死者。纏綿三界
之中。常為眾苦之所惱亂。苦稱惱亂者。逼惱其身。
動亂其心故。為是說涅槃者。由不行深妙道故。暫
[001-0524a]
濟化壘。由眾苦所惱亂故。急救然眉。出世本懷。不
如是也。合頌自他之權竟。
△二合頌自他之實二。
一頌自證之實。二頌諸佛之實。初二。一會權歸實。
二三根獲益。初。】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以故說是經。」


【初別會二乘。設是方便。令入佛慧者。明施權本意。
未曾說汝。當得成佛者。明以權覆實。所以未說。說
時未至者。明覆實所以。今正是時。決定說大者。明
及時開顯。言目今根機巳熟。會不可失。故曰正是
其時。開顯會歸。但教菩薩。故云決定說大也。
我此
下。通會諸教。言不惟小乘涅槃。是方便說。即我從
前所說。九部之法。皆為隨順眾生。必至會入大乘。
乃佛本意。以是之故。今說是經。普會從前所說。同
歸乎大也。
△二三根獲益二。一正為上根。二兼為
中下。初。】


「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故為說大乘。」


【初根利因深。根利因深。堪於受記成佛。故稱佛子。
心淨者。專心求佛。不雜餘念。柔軟者。不執權宗。隨
順實教。利根者。諸根猛利。智慧明了。此約現在根
利言之。無量佛所。顯值佛之廣。行深妙道。顯修因
之大。此約過去因深言之。
為此下。說法授記。由彼
根利因深。堪受大法。故為說大乘經。既聞法巳。了
知自心作佛。故記來世成道。
以深下。獲益歡喜。深
心念佛者。念念求成。惟恐不得。正受道之機。修持
[001-0524b]
淨戒者。嚴護篇聚。無缺無漏。正載道之器。以斯機
器。忽聞得記成佛。如苗遇雨。故云大喜充徧身也。
心即深心念佛之心。行即修持淨戒之行。佛以知
此。故為說大。所謂不失人。亦不失言矣。
△二兼為
中下。】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聲聞指實行聲聞。下根也。菩薩指權漸菩薩。中根
也。若猶及也。言說法雖為上根。而下根聲聞。及中
根菩薩。聞我所說。雖少至一偈。亦皆成佛無疑。況
於多乎。是則聞此法者。幸勿自疑自悞可也。頌自
證之實竟。
△二頌諸佛之實。】


「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說佛智慧故。」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故曰惟
有一乘。無二無三。既無二三。凡說二說三者。俱係
方便。故云除也。然諸佛所以方便說二三者。但為
眾生處處貪著。暫借假名而引導之。原佛本意。究
竟為說佛慧故也。合頌自他之實竟。
△三義頌結
顯道同二。一正頌長行。二防問斷疑。初。】


「諸佛出於世惟此一事實此事為不可。」


【初頌結諸佛權實。諸佛如來。但教菩薩。故曰惟此
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故
曰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此與長行。文別而義
同也。
佛自下。頌結自證權實。智冥實理。全智住於
理中。不共凡小。故云自住大乘。如其所得等。如猶
[001-0524c]
稱也。謂稱已所得大乘之法。以定慧力。莊嚴聖。教
也。莊嚴聖教。必以定慧力者。以非定不能契。非慧
無由說故。以此度生句。出莊嚴聖教之意。自證無
上等。明以此度生之由。大乘之上。置以無上道言
者。具二揀別。一揀證。二揀教。揀證者。佛及菩薩所
證。皆稱大乘。無上道言。即揀菩薩。惟佛得證故。揀
教者。始終頓圓四教。皆名大乘。無上道言。即揀前
三。唯圓可稱故。平等者。生佛共秉。雖生佛共秉。凡
小迷而不知。菩薩知而未極。故曰自證無上道。大
乘平等法也。既自證無上。不可以有上教人。若以
小化。是教人以有上法矣。既大乘平等。亦當令眾
生同得。乃至一人。是不令其同得大矣。如是乃有
私於已。不公於物。故云則墮慳貪。慳貪二字。豈慈
父所宜有。故曰此為不可。由此所以莊嚴聖教以
度生也。正頌長行竟。
△二防問斷疑此頌補屬分二。一
防承上致問。二斷序分餘疑。初問。世尊說權說實。臨蒞十方。得大無
畏。何所據耶。故此防云。】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而獨無所畏。」


【信。謂心相肯信。歸。謂身相歸投。既心相肯信。身相
歸投。佛即視彼如子。處已若父。故不欺誑。亦無貪
嫉。不欺誑者。言初說三乘。皆以時未至故。機未熟
故。並非欺彼無智。誑以權宗。無貪嫉者。言今說一
乘。亦以時巳至故。機巳熟故。豈復貪悋大乘。嫉人
同得。若略有欺誑。稍涉貪嫉。雖非世諦煩惱。亦屬
[001-0525a]
法中惡見。如來既不既無。故云斷也。由斷此故。所
以臨蒞十方。說法度生。獨無所畏。言獨無所畏者。
顯欺誑未斷者。則恐露已短。貪嫉未斷者。則恐顯
他長。臨眾說法。未免畏首畏尾。不能如是也。
△二
斷序分餘疑因序分文殊結答偈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
餘。據此則三乘餘疑。尚待如來為斷。今如來自出定後。巳經略明廣明。自他權實之旨。至此三乘餘疑。料
巳殆盡。故自舉放光所為以斷之云。】


「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佛身以相好為嚴。故云相嚴身。光明。即相嚴身中。
所放白毫相光。世間。即白毫相光。所照萬八千土。
無量眾所尊。即萬八千土。所現萬八千佛。末句乃
結斷之詞。言我以相嚴身中。放白毫光明。照萬八
千土。及現萬八千佛者。無別所為。乃為說實相印
耳。實相稱印者。以佛佛相授。代代相承。如傳國之
璽。故名為印。又以一切諸法。皆依實相而出。如印
印像。故名為印。法句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
印是也。頌略為分解竟。
△二頌舉濁防難超頌二。一
自慶願滿。二義頌長文。初超頌中補頌。】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皆令入佛道。」


【餘疑既斷。信解斯生。欲示慶幸之意。故教以當知。
本立誓願。或指寶藏佛時。愚謂不必拘泥。即大通
威音時。豈無願乎。欲令一切。如我無異者。即眾生
無邊。誓願普度之意。如我所願。今巳滿足者。約一
期事畢而論。謂所應度者皆巳度訖。未得度者。巳
[001-0525b]
作得度緣故。化一切眾。令入佛道者。約究竟圓滿
而論。謂解行在躬。見聞為種。淺深雖異。究竟成佛
故。前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
成佛無疑是也。
△二義頌長文屬超頌中義頌。分二。一頌
佛出濁世。二頌順時說三。初防難之義。與長行不同。長行承總結道同
義來。此中承自慶願滿義來。難云。既欲令一切。與佛無異。理當凡遇眾生。盡以佛道教之。初說三乘。何所
為耶。故此防云。】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如是人難度。」


【初頌劫濁。長行承結顯道同義來。故曰諸佛出於
五濁惡世。此中承自慶願滿義來。故云若我遇眾
生。盡教以佛道。眾生即劫濁眾生。以如來出世。當
劫濁最亂時也。亂時眾生。盡以佛道教之。則左矣。
何故。言彼時眾生。垢輕而有智者少。垢重而無智
者多。無智之人。一向錯亂修習。邪正不分。乍聞佛
道。將必迷而不知。惑而不信。自然不受教矣。
我知
下。頌煩惱濁。多劫廣積惡因。故曰未修善本。現在
隨逐塵境。故曰堅著五欲。堅著即貪惑也。由貪惑
故。執迷不了。而癡愛繼之。癡愛即癡惑也。由癡惑
故。是非競起。而瞋惱生焉。生惱即瞋惑也。依此三
惑而為根本。百八煩惱。從此而生。非煩惱濁乎。

諸下。頌眾生濁。以前諸欲而為因緣。起貪瞋癡。地
獄鬼畜之報。不旋踵而即至。故曰墜三惡道。縱惡
道罪畢。轉生人天。失手錯脚。復從淪溺。故曰輪迴
六趣。所謂處處受生是也。既處處受生。自然眾苦
[001-0525c]
備受。非眾生濁乎。
受胎下。頌命濁。微形者。大成云。
非胎中微小之形。乃中陰隱微之形。所見最是。以
中陰若有若無。凡眼不見。故稱微形。復置受胎言
者。以其體即是八識。投胎領命。全依乎此。規矩云。
去後來先作主公是也。世世常增長者。由此識心。
合煖息為命根。生生世世。增長色身。非命濁乎。

德下。頌見濁。言既增長色身。難免品類不齊。其間
薄德少福者。既乏出世之德。又尠世間之福。故為
眾苦逼迫。由逼迫故。希望出離。其奈不遇明師。以
致悞入邪見。邪見眾多。故曰稠林。若有若無等。正
明邪見眾多義也。有即常見。無即斷見。此二同為
邊見。等該身邪見戒。依此諸見以為根本。展轉妄
計。具足六十二種。如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
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
陰既爾。四陰亦然。共為二十。三世成六。合根本斷
常。則成六十二見。所謂稠林者此也。深著妄法者。
非果計果。終無實證。即攝見取。堅受不捨者。邪見
覆心。雖佛莫易。亦攝邪見。我慢者。執身有我。凌傲
他人。即攝身見。自矜者。非因計因。邪戒自憍。亦攝
戒見。此以上文等言含糊。重申四見相也。謟曲者。
為求利養。謟媚豪勢。曲奉尊富。雖謟媚曲奉。乃詐
於恭敬。故誅以其心不實。此語可媲寶鏡。畢照邪
態。吾知外道聞之。必心膽俱裂矣。照妖集云。著邪
見者。心竅俱迷。生同醉夢。死從輪溺。故曰千萬億
[001-0526a]
劫。不聞佛名。又曰盡未來際。諸佛亦無䇿以相救。
故曰亦不聞法。是人難度。又曰邪教害人。甚於虎
狼。故世尊獨廣明之。頌佛出濁世竟。
△二頌順時
說三。】


「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來世得作佛。」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辭。如來意謂。以是五濁展轉。
甚至流於邪見之故。舍利弗。當知如來施權。非得
巳也。由彼千萬億劫。不得見佛聞法。欲令漸次熏
習。故曰為設方便。由彼眾苦逼迫流入邪見。故說
盡苦之道。絕其源也。由彼深著妄法。堅受不捨。故
示涅槃之道。易其情也。然此涅槃。但滅見思煩惱。
分段生死。尚餘塵沙無明。變易生死。故云雖說涅
槃。亦非真滅。諸法即情與無情。染淨差別等法。從
本來。常自寂滅者。以一心原有二門。一真如門。不
變義。二生滅門。隨緣義。然真如即是生滅。故能隨
緣變現諸法。生滅即是真如。故從本來常自寂滅。
了此本寂。乃真涅槃。若如前所說。不過離亂求寂。
對生言滅。豈真滅哉。佛子。即了此本寂之人。了此
本寂。與佛命脈相通。故稱佛子。理雖頓悟。事必漸
修。故須行道巳。來世作佛。據此則真滅尚不應住。
況權滅非真。豈得巳而說哉。頌舉濁防難竟。
△三
頌詳為分解追頌三。一頌詳解諸佛權實。二頌詳解
自證權實。三頌總結以顯道同。初凖長行分三。今闕總結本懷一
分二。一頌例上總標。二頌分文別列。初義頌。】

[001-0526b]


「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惟一無二乘。」


【首二句。牒上為例。
次二句。正以例明。然開三既屬
方便。正顯惟為一乘。諸佛皆說一乘。正顯三是方
便。能例所例。義互影也。
今此下。勸信標同。言既知
三是方便。不應固執。既知惟說一乘。宜當諦信。故
教以今此大眾。皆應除疑。此勸信也。既巳勸信。欲
更詳解。故重示佛語無異。惟一無二。此標同也。

二頌分文別列三。一頌過去佛同。二頌未來佛同。
三頌現在佛同。初二。一正頌長行。二補頌餘義。初。】


「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令入於佛道。」


【初從實施權。
是諸下。會權歸實。可知。
△二補頌餘
義分二。一總標異外權實。二逐類別為顯示。初正施
權乘之外。更有異外別施。正顯真實之外。更有異外助顯。至下逐類別示自見。】


「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助顯第一義。」


【諸大聖主。即指過去諸佛。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
來悉知。故云知一切世間等也。異方便者。三乘機
外。更及人天。三乘教外。更開滅後。第一義者。即眾
生本源真心。居有物之先。為眾義之首。且得之便
能成佛。故稱第一。以此乃一切眾生。本具正因。雖
正因本具。要假緣因助顯。故過去諸佛。更以異外
方便而助顯之。言人天微因。滅後少善。積微至著。
聚少成多。時至機熟。皆當成佛。其意葢以三乘。及
現在近因。為正顯。人天。及滅後遠因。為助顯也。

二逐類別為顯示三。一佛在受法眾。二佛滅依教
[001-0526c]
眾。三廣記懸記眾。初。】


「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皆巳成佛道。」


【眾生類。即上所謂天人羣生類也。值佛顯是在世。
聞法布施等者。謂依教修習。若論六度。居三乘之
一。本非異外方便。但以機在人天。行屬事相。所修
福慧。盡成有漏。故為異外方便。借此為緣。助顯正
因。彼時雖屬有漏。漸入無漏。至今皆得道果。故曰
如是諸人等。皆巳成佛道。
△二佛滅依教眾四。一
戀佛回心眾。二起塔造廟眾。三建形畫像眾。四供
像稱名眾。初。】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巳成佛道。」


【法身真常。本來不滅。因眾生見佛久住。憍恣厭怠。
方便越世。故云佛滅度後。因佛滅度。無所依怙。始
知捨惡修善。化剛為柔。故云善軟心也。然此眾雖
值佛不悟。滅後尚能回心。要知一念善。便為菩提
之基。一念軟。足開萬行之門。故曰如是眾生。皆巳
成道。如燈明滅後。倍加精進。求無上道者是也。

二起塔造廟眾。】


「諸佛滅度巳供養舍利者皆巳成佛道。」


【供養舍利。應屬人天之機。準今佛滅後。大迦葉言。
如來舍利。非我等事。自有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等。
樂福田者。此言可證。萬億種塔者。人力不齊。塔有
多種。金銀乃至碼碯。注見前文玫瑰。火齊珠也。徐
氏曰。火齊象珠。赤色。起之層層各異。一曰。如雲母
[001-0527a]
重疊而開也。琉璃與上玻瓈。雖此方共有。然與西
域不同。彼乃自然之質。此以鎔冶而成故。珠謂真
珠。非琉璃即珠也。如上眾寶其體清淨。類有多種。
或莊嚴於外。或修飾於內。故曰清淨廣嚴飾。莊點
校對。務使文質相當。窣堵凌雲。時見星羅棊布。故
云莊校於諸塔。石廟者。以石為廟。栴檀下。以木等
為廟。檀沉二香。其質最堅。可為樑棟。有木名樒。可
施雕鑿。用為節梲。餘材不等。為柱為椽。各隨其宜
而用之。甎以為壁。瓦以覆頂。泥以和合結構。土以
積聚培持。此葢不能起塔。而起廟。不能用寶而用
土木瓦石者也。曠野者。無人之境。無人之境。而成
佛廟者有二義。一為營造無地。二令苦途知歸。積
土而成者。亦二義。一為物料維艱。二欲崇質反文。
情竇未開。天真未喪曰童。物欲無累。趣入自得曰
戲。聚沙為塔者有二義。一種發。二境感。種發者。由
往昔敬佛。種納識田。當此物欲無累之時。發為現
行故。境感者。因見起塔。境會於心。當此趣入自得
之際。感為誠意故。然起塔造廟。本屬福田。積土聚
沙。仍係偶爾。要知一簣之因。能成層崖之勢。初步
為緣。足達千里之程。故曰如是諸人。皆巳成道。

三建形畫像眾。】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度脫無量眾。」


【為供養佛。建立形像。或慈或威。或定或慧。隨作者
心。故云諸也。檀等為質。刻雕成文。三十二相。相相
[001-0527b]
具足。故云眾也。然法身無相。借相表真。既信真而
造像。自成因而致果。故云皆巳成道。七寶成者。金
銀屬乎鎔鑄。餘寶亦兼雕琢。鍮石黃銅似金。銅亦
金類。故銅字從金從同。色舉二種。故云赤白銅也。
白鑞鉛錫。青金之屬。最精者曰白鑞。蜀生者曰鉛。
桂楊生者曰錫。流行本多用蠟字。譌也。今正以鑞
字。俗以錫鑞合稱者即此。鐵有二種。一鎔鑄。二煉
錘。今以作像。應屬鎔鑄。木及與泥者。木以為骨。泥
以為肉。增胎也。膠漆布三。和合成質。嚴飾莊修。繪
畫為文。脫紗也。此等亦由人力不齊。像設各異。而
究其敬佛之心。同出一源。莫不納種為因。故云皆
巳成道。彩畫作佛者。或紙或絹。或幣或帛。施以五
彩。繪以成像也。相即三十二相。舉因顯果。故云百
福莊嚴。以相相皆因修百福之所感故。自作使人
者。因有親疎。皆巳成道者。果無同異。茟字多作筆
字。蓮師云。譌也。筆從竹。音畢。茟從艸。音委。茟者。草
木花始生也。約童戲本屬無心。或草或木。及草木
始生。拈來便用。故云若草木及茟。爪甲可知。畫作
佛像者。或針於壁。或剌於壤。無論肖與不肖。其本
心謂為是佛。即名佛像。由此佛種印於藏識。逢緣
漸增。積久成德。故云漸積功德。華嚴行願品云。因
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
成等正覺。故云具足大悲。皆成佛道。諸有所作。常
為一事。故云但化菩薩。循循善誘。教不躐等。故能
[001-0527c]
度脫無量。由此觀之。童戲本屬無心。尚乃漸積功
德。具足悲心。以至成佛度生。與佛無異。況三乘人
等。若能捨權從實。漸積不住。豈童戲之不若乎。其
不自信者。乃自悞以自棄耳。
△四供像稱名眾。】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皆巳成佛道。」


【若人於塔廟等者。謂處無論塔之與廟。像無論寶
之與畫。物無論香華之與幡葢。伹出敬心供養。便
成勝因。樂有五音十二律。更唱迭和。以為歌舞八
音之節。故使人作之。角貝。大螺也。鼓為眾音之長。
螺率羣聲之先。故首明之。簫。虞舜所作。編小竹管
為之。參差不齊。象鳳之翼。大者二十三管。長一尺
四寸。小者十六管。長一尺二寸。又有無底者名洞
簫。釋義。則簫者肅也。謂其聲肅肅然而清也。笛。黃
帝使伶倫。伐昆谿之竹為之。凡七孔。又有三孔者。
名羗笛。武帝時丘仲所作。長一尺四寸。釋義。則笛
者滌也。謂滌除邪穢。納之雅正也。琴。神農所作。或
謂伏羲所作。長三尺六寸六分。象朞之日。廣六寸。
象六合。五絃。象五行。腰廣四寸。象四時。前廣後狹。
象尊卑。上圓下方。象天地。十三暉。象十二月並閏。
後文王加少宮少商二絃。或謂文武各加一絃。又
後漢蔡邕。復加二絃。合前以象九星。釋義。則琴者
禁也。謂禁制邪淫。以正人心也。箜篌。紂令師延所
作。靡靡之樂也。葢空國之侯。所存。故以空侯從竹
為名。琵琶。未詳制人。長三尺五寸。象三才五行。四
[001-0528a]
絃。象四時。用手前推曰琵。將手後却曰琶。依鼓時
為名。鐃鈸可知。總結九種。節奏合宜。故曰如是妙
音。命彼執持。歌咏三寶。故曰盡持供養。寄韻寫懷
曰歌。梵音清徹曰唄。良以佛德殊勝。見者歡喜。欲
寄韻以寫懷。故託清徹梵音而歌頌之。乃至二句。
有況顯之意。言一音而小。尚巳成佛。況彼眾樂供
養。及夫長歌浩頌者哉。散心者。揀非敬意。一華者。
揀非多物。畫像者。揀非寶像。以斯為緣。漸成勝因。
故能見無數佛。既能見無數佛。則因圓果滿。明知
其巳成佛矣。禮拜者。無物可享。以身致敬。合掌者。
不暇作禮。舉手秉心。一手者。擕東抱西。半掌表信。
低頭者。御車乘馬。點首代拜。然此雖禮有全缺。掌
分雙隻。皆本於一心之誠。而佛亦惟納受其心。故
曰以此供養像也。漸見二句。明積久成因。以因致
果之義。廣度下。明果後興化。化畢潛輝之義。必兼
興化及潛輝言者。有警䇿二乘意也。意謂彼等微
因小善。由不自居故。遂致漸見諸佛。成就勝因。即
今成佛度生巳畢。汝等聲聞。尚淹滯於化城。良可
惜哉。散心入塔廟者。別緣偶至。非誠心也。一稱南
無佛者。見相發心。非常念也。正量論引云。昔有採
樵者。為虎所逐。援樹而上。恐不及。念仁耳佛一聲。
納種為因。今植世尊成道。據此則散心念佛。巳得
成道之語非妄矣問。此中散心稱名。并前草爪畫像。聚沙為塔等。不過偶爾一念。
童戲無心。豈知有教可依。佛滅依教之眾。何以收此。答。起塔畫像。念佛稱名。如來教有明訓。彼雖偶爾一
[001-0528b]
念。童戲無心。亦因如來遺教展轉蔓及。如從未歷目并未經耳之事。則聚沙何必為塔。草爪何必畫像。散
心何必稱名。故雖童戲無心。偶爾一念。不知有教可依。乃自然而依之。亦佛教不思議力。有以致之也

佛滅依教眾竟。
△三廣記懸記眾。】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巳成佛道。」


【諸佛在世。有聞是法。指彼法華廣記之眾。諸佛滅
後。有聞是法。指彼法華懸記之眾。本經法師品初。
廣記現在文云。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
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又懸記未來文云。如來滅度之後。
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
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中云皆巳
成道。亦諸佛廣記懸記。攝持之力然也問。異外權實。獨見過
去佛章。現未諸佛。豈無此耶。答。過去易信。故獨舉之。要知佛佛道同。舉一隅可以三隅反也。頌

過去佛同竟。
△二頌未來佛同二。一正頌長行。二
補頌防難。初。】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無一不成佛。」


【初從實施權。
一切下。會權歸實。與長行文雖稍異。
義實全同。
△二補頌防難四。一防何得無一不成
難。二防不合廣說諸法難。三防何必惟為一乘難。
四防惟一宜應速說難。初難云。法雖同源。機有千差。若云一聞。異解。有成
不成。可矣。何得云但有聞法。無不成佛耶。故此防云。】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言諸佛本誓。以自所修諸行。回施眾生。普令同得
此道。是故但有聞法。俱入如來大願筏中。或遠或
[001-0528c]
近。皆得成佛。亦如富貴貧賤等。多人共登一舟。乘
舟力故。莫不皆到彼岸。
△二防不合廣說諸法難
難云。既願同得此道。不合廣說諸法。必說無數法門。何所為耶。故此防云。】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言未來諸佛。雖說無數法門。原其本意。惟為一乘。
仍與本願不相違也。
△三防何必惟為一乘難難云。
建化門頭。一法不少。廣說既成權益。何必惟為一乘。故此防云。】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言諸佛兩足之尊。了知諸法。本無自性。即言佛種。
亦從緣起。緣起非真。亦無性義也。既皆無性。惟此
一事為實。是故惟說一乘。正為實際理地。一法不
立。捨此無可說故。然此一頌。古德註多深奧。令學
者難於理會。今再釋之。知謂了知。法該情與無情。
情與無情。皆真如隨染緣而起。本屬依他妄現。故
云無性。佛種謂諸佛種性。諸佛種性。雖真如隨淨
緣而起。亦屬依他妄現。故云從緣。一切眾生。不知
此義。妄謂佛及諸法。以為實有。是於依他法中。更
起徧計。惟諸佛離徧計執。及依他起。故云知也。既
知此巳。惟餘圓成為一乘實體。是故惟說一乘。前
文所謂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者。益見之矣。

四防惟一宜應速說難難云。既惟為一乘。宜應速說。諸佛皆久默斯要。抑又
何也。故此防云。】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巳導師方便說。」


【言是一乘之法。即住諸法位中。既住諸法位中。則
[001-0529a]
世間相無非真實。故云常住。世間相尚即常住。何
況如來隨宜所說。豈不即是真實。是知諸佛。非真
久默斯要。葢以道場知巳。為導師故。引導眾生。方
便說一乘耳。若仍有未明。試更釋之。是法即一乘
實相。住猶在也。法位即諸法自體。諸法自體。彼此
各不相到。故名為位。世間相。仍指諸法自體。為世
間安立之相故。常住。仍指一乘實相。一乘實相。求
於去來生死。了不可得故。此中首句。明實法即在
諸法。理即事也。次句謂諸法當體實法。事即理也。
了此者。自不以久默斯要為難焉。於道下。其義易
明。頌未來佛同竟。
△三頌現在佛同二。一正頌長
行。二補頌防問。初。】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實為佛乘。」


【初頌總標。如來智斷具足。堪為人天福田。故曰天
人供養。初說三乘。令息化城。後說一乘。令入寶所。
故曰安隱眾生。亦說是法。長行所謂多所饒益。安
樂眾生是也。
知第下。頌別明。第一義諦。不可言宣。
故云寂滅。佛知此巳。隨眾生說。故云以方便力。此
從實施權也。後二句。會權歸實。可知。
△二補頌防
恐有問云。後說一乘。令得無上菩提。誠為安隱。至若人天分段未脫。三乘變易方熾。何得俱以
安隱稱之。故此防云。】


「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隨應方便說。」


【言如來知機差別。及根利鈍。隨其所應。方便演說。
令人天不墜惡趣。三乘暫入化城。正隨分以安隱
[001-0529b]
也。若釋其義者。知之一字。總通下文。行即三乘所
修諸行。既修此行。必念茲在茲。銘心不忘。故云深
心所念。此約三乘機性言之。前云眾生心所念。種
種所行道是也。過去習業不同。現在欲性各異。進
力勝者。求生天道。進力劣者。樂著人間。此約人天
機性言之。前云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是也。諸
根利鈍者。三乘人天。次第較之。前利後鈍。可知。佛
知此巳。為欲各得安隱。故以種種因緣等方便演
說。若不然者。則人天終淪惡趣。三乘不保權果。豈
安隱哉。頌詳解諸佛權實竟。
△二頌詳解自證權
實分二。一正頌長行。二補頌廣演。初。】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皆令得歡喜。」


【初超頌會權歸實。
我以下。追頌從實施權。可知。

二補頌廣演二。一眾生機感。二如來化應。初。】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而起大悲心。」


【初明所感之佛。欲詳出世因緣。故重呼身子。教以
當知。我揀餘佛。亦順世假立。非執有也。佛眼觀者。
大成云。分別根機。應用法眼。以佛眼圓通。舉勝該
劣故。又四眼入佛。皆名佛眼故。
見六下。明能感之
眾。六道眾生。不修勝因。既乏功德莊嚴。故貧而無
福。又缺佛法資助。故窮而無慧。無福無慧。輪迴莫
出。故趣入生死。生死稱險道者。正量論云。以功名
觀之。朝事廟堂。暮謫海嶺。以身命觀之。昨處華堂。
今歸黃壤。以升沉觀之。正生人天。復墜惡道。豈非
[001-0529c]
險乎。相續者。既入生死。則輪轉不息。楞嚴云。生死
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是也。由生死
無休息故。老病逼迫。愛怨別會等。無由解脫。故云
苦不斷也。深著五欲等。正明苦不斷義。言六道眾
生。所以苦不斷者。葢以深著五欲以為其本耳。如
𤛆牛者。極顯著欲之害。此牛乃西南夷獸名。性愛
其尾。臥則以首就尾。由以首就尾。而目為尾障。故
云貪愛自蔽。由自蔽故。而如盲如瞑目無瞳人曰盲。目無光明
曰瞑。雖伺而殺之。亦無所見也。取此為喻者。言著欲

眾生。以心就欲。智為欲蔽。故如醉如癡。傷法身。害
慧命。亦所不覺。如彼𤛆牛無以異故。佛如導師。能
引迷途。故稱大勢。法如正路。能離險道。故稱斷苦。
眾生著欲自蔽。故不求也。不求佛。則易惑邪師。不
求法。則易陷邪道。由此墮於邪見稠林。堅受不捨。
大勢難拔。故云深入。由深入邪見故。或拔髮熏鼻。
或塗灰裸形等。妄修無益苦行。欲脫眾苦。是為以
苦捨苦。由此所以苦不斷也。準古德於此。以五濁
配釋。今雖竊比。而大同小異。如六道眾生。即眾生
濁。生死相續。即命濁。前云世世常增長是也。深著
五欲。即煩惱濁。以貪欲為煩惱之本故。深入邪見。
即見濁。總論四濁積聚。即劫濁。與前次第不同者。
以五濁生起。勢如鈎鎻。互相為因。前後無定相故。


末二句。結成感義。正以眾生五濁展轉。輪迴不息。
由此如來出真兆聖。涉俗益物。故曰為是眾生。起
[001-0530a]
大悲心。眾生機感竟。
△二如來化應二。一從實施
權。二會權歸實。初二。一從實不得。二隱實施權。初
三。一三七思惟。二諸天請法。三作念無計。初。】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云何而可度。」


【初總標思惟。約此番為化之初。說名為始。坐通能
所。能坐即佛。所坐即道場也。場謂界地。此地在摩
竭陀國。去泥連河不遠。以如來坐此成道。故名道
場。觀樹者。仰面尋思。經行者。俯首循環。此思惟之
相也。三七日中。思惟是事者。準因果經云。初七思
惟。我法妙無能受者。二七思惟。上中下根。三七思
惟。誰應先聞法。今且寄言總標。故云如是。
我所下。
別明其事。所得智慧。且就實智而言。甚深無量。二
乘莫及。故云微妙第一。諸根即信等五根。信等劣
弱。遇大便乖。故云鈍也。著樂者。貪著世樂。貪著世
樂。為癡愛盲其慧眼。由此上中二根。俱叵得矣。上
中叵得。惟餘下流。故曰如斯等類。云何可度。若以
此文。別配三七者。首二句。義當初七思惟。我法妙
無能受者。次二句。義當二七思惟。上中下根。末二
句。義當三七思惟。誰應先聞法。言云何可度者。正
思惟先度人也問。三七日中。義當華嚴之時。今但云思惟。豈未說華嚴教耶。答。正思
惟時。即正說華嚴時。天台所謂雙垂兩相。二始同時者。以此

△二諸天請法。】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請我轉法輪。」


【初標例諸天。
恭敬下。具儀啟請。此與大通成佛時。
諸天請法事同。但此處眾多欲天。彼中儀多供養。
[001-0530b]
其實彼此皆具。出沒各不同也。
△三作念無計。】


「我即自思惟若伹讚佛乘疾入於涅槃。」


【自思惟者。欲酧諸天之請。轉思度生之事也。準前
三七日中。惟是思惟。今云若但讚佛乘。似乎從前
巳讚。益信正思惟時。即正說華嚴時耳。眾生沒在
苦者。五濁八苦。如海無涯。沒溺其中。不能自出故。
出苦尚不可得。豈信成佛。故云不信是法。不信是
法故。反謗佛說。是為破法。破法因緣。必墮三途。是
以不信之故。墜於三惡道也。如是則說法有損。不
如不說。住世無益。不如不住。故云寧不說法。疾入
涅槃。此亦如來假言傷感。如仲尼浮海之歎無異。
從實不得竟。
△二隱實施權三。一尋念方便。二諸
佛慰喻。三正施權乘。初。】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出世本為度生。無機寧忍遽棄。欲效先佛循序方
便。故尋念也。既尋念巳。理應憲章。故云我今所得。
亦應說三。
△二諸佛慰喻。】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但為教菩薩。」


【初稱讚慰喻。思惟即尋念也。尋念過去。而十方佛
現者。顯佛佛道同故。慰安慰。喻順喻。謂諸佛恐其
捨權。以梵音聲。安慰而順喻之。此係如來自述。故
云我也。如來能法先覺。能順機宜。故諸佛稱以善
哉。釋迦文者。按諡法。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
文。釋迦有自利利他之德。可當此稱。又稱以第一
[001-0530c]
導師者。以如來自證無上。善接羣機。於諸導師之
中。最為第一故。得是無上等。正明如來自證無上。
善按羣機。釋上第一導師義也。
我等下。作證慰喻。
言不惟汝得無上。我亦皆得最妙第一之法。不惟
汝用方便。我亦為諸眾類。分別演說三乘。但我說
三乘。原為少智樂小。不信作佛。故以方便分別。說
諸權果。要知雖復說三。伹教菩薩。汝後若能如我
所行者。則方便亦何傷於真實。且莫作寧不說法。
疾入涅槃想也。
△三正施權乘三。一申屈轉念。二
先度五人。三總結防問。初。】


「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我亦隨順行。」


【欲敘昔態。故重呼其名。教以當知。聖師子。即指十
方諸佛。音即諸佛慰喻之音。迦陵仙梵。超出一切。
故稱深淨微妙。南無諸佛。宜作慨聲讀之。意謂。若
不施權。則違諸佛慰喻。若施權乘。又違出世本懷。
當此無可奈何之際。故稱南無諸佛。略以申其委
曲難言之意。既申屈巳。轉念隨順諸佛。故云復作
是念。言我出濁世者。自知時不可謬。且有諸佛慰
喻。所說諄諄。情難違拒。理宜遵從。故云如諸佛說。
我亦隨行。總顯從實施權。非得巳也。
△二先度五
人。】


「思惟是事巳即趣波羅奈為五比丘說。」


【思惟是事巳者。施權意決。即趣波羅奈者。屈身就
機。以有五比丘等。在彼屬境。鹿野苑中故。波羅柰。
[001-0531a]
在中印土境。義翻江繞城。婆沙云。中印土境。有河
名波羅奈。去其不遠。造立王城。即依河為名也。諸
法寂滅。不可言宣者。言如來趣波羅奈。本為說法。
其奈諸法本自寂滅。離於言說等相。不可以言語
而宣說之。設於此不有方便。必將同如匏瓜。繫而
不食矣。佛不如是。故能以方便力。為五比丘說也。
五比丘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為母族二人。三阿
濕波。四波提。五摩訶男俱利。為父族三人。佛初入
山時。父王勅彼伴修。後不耐苦行。自奔鹿苑。各修
異道。佛於成道三七日後。欲度阿藍迦藍。鬱頭藍
弗不得。因念五人。宜先得度。故往度之。所謂悲二
仙而不遇雷音。喜五人而堪從法化是也。
△三總
結防問。】


「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我常如是說。」


【初總結機教。法指四諦。以能摧滅見思。運至涅槃。
故名為輪。佛以此法。轉入機心。故名轉也。是名者
謂實際理地。本無法輪可轉。言轉輪者。亦惟是其
名耳。涅槃音。能被教也。阿羅漢。所被機也。便有者。
涅槃非真。羅漢假名。言羅漢。言涅槃者。亦惟方便
有耳。又是名便有。皆承上結歸之詞。謂如來自鹿
苑一唱。是即名為轉輪。從此便有涅槃之教。及羅
漢之機也。既有涅槃之教。及羅漢之機。是於佛寶
之外。更添法寶僧寶。差別名目。此三寶之所由始
也。
從久下。預防問難恐有難云。方便之法。亦有漸次。何故初轉法輪。便有涅槃
[001-0531b]
音耶。故以上二句防之。言佛從久遠劫來。即為彼等。讚示涅

槃之法。權因久成。故今初轉法輪。即為演說涅槃
音也恐又難云。無學之位。亦非驟及。何故初轉法輪。便有羅漢名耶。故以下二句防之。言
彼等於分段生死之苦。業巳永盡。我於多劫巳來。
常以如是之言。稱說於彼。故今初轉法輪。即許成
就羅漢名也問。轉照三會。此科義當初轉。中轉後轉。何不具耶。答。文雖不具。義必有之。
凖下文既稱佛子。則中經方等般若可知。從實施權竟。

△二會權歸實
三。一機熟時至。二等賜一乘。三聞法獲益。初。】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今正是其時。」


【初根機巳熟。權不終權。恐身子未契此旨。故勅以
當知。既經方等般若。根機巳熟。故以佛子稱之。將
以大法饒益。故云見也。志求佛道句。即成就大志。
自鄙先心之義。無量句。通指三根。如前云求佛諸
菩薩。大數有八萬。乃至云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
者是也。咸以二句。正明志求。如前云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乃至云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是
也。曾從二句。極顯根熟。如前云曾見諸佛。諸根猛
利。乃至云佛巳曾世世。教化如是等是也。又上云
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則諸佛即是釋迦。但約
多劫以至今生。故名為諸。言佛自多劫以至今生。
憐其退大向小。常以權宗接引。故云聞方便說。

即下。時節巳至。即作是念者。既令保證權果。還憶
出世本懷也。出世本懷。惟為一事。故曰如來所以
出。為說佛慧故。是時者。對非時言。如阿含得少為
[001-0531c]
足。非時也。方等猶在門外。非時也。般若無希一飡。
非時也。今乃復經少時。漸以通泰。故云是時。機熟
時至竟。
△二等賜一乘二。一預防問難。二正明等
賜。初難云。既是其時。即當速說。必待三請後說。復何意耶。故此防云。】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教以當知者。恐其有疑故。鈍根小智。指實行聲聞。
著相。指下劣凡夫。憍慢。指實行上慢。然鈍根則固
蔽權宗。小智則不樂大法。著相則滯窒有漏。憍慢
則妨礙進聞。故於是法。皆不能信。所以必待三請
而後說也。
△三正明等賜。】


「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自五千退席。斥過結勸以來。去者去。悔者悔。並無
如向所說。鈍根小智等流。故云喜無畏也。菩薩者。
根利智大。解脫虗心。於是眾中。不須偏用權巧。不
用曲順機宜。故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也。等
賜一乘竟。
△三聞法獲益。】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巳除悉亦當作佛。」


【初二句。正許上根斷疑。菩薩。暗指身子等一類上
根之機。疑有二種。一近疑。謂初聞歎智不知何因
何緣。二遠疑。謂昔見授記。不知為失不失。二疑交
攻。不能自釋。故云疑網。今聞是法。遠近俱斷。故云
皆除。
下二句。懸示中下成佛。羅漢。總指中下之機。
言菩薩疑網巳除。自當成佛。若中下之機。如千二
百羅漢之流。雖未即得除疑。佛有方便。究竟與記。
[001-0532a]
悉亦當作佛也。頌詳解自證權實竟。
△三頌總結
以顯道同義頌。】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說無分別法。」


【上二句。結諸佛權實。儀式猶軌則也。言從實施權。
會權歸實。為三世不易之軌則故。
下二句。結自證
權實。亦如是者。謂倣彼諸佛儀式也。既倣彼諸佛
儀式。則雖說權乘。會歸惟為一事。故云無分別法
也。頌正為分解竟。
△三頌讚法勸信追頌二。一正頌
長行。二補頌防難。初二。一頌讚法舉喻。二頌勸信
無虗。初追頌中廣頌。】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時時乃一出。」


【準化城品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又云。於昔
無量劫。空過無有佛等。足證懸遠義也。妙嚴品云。
佛難得值。如優曇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又
古偈云。佛在世時我沉淪。我得人身佛滅度等。足
證值難義也。正使猶縱令也。縱令有佛出世。而又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云說是復難。聞謂伹領其
文。無量無數劫猶難者。如此方。自迦葉至釋迦。相
去非少時矣。及開演此經。尚有五千退席等。巳可
見也。聽與聞同。能字有揀別義。葢必兼解其義。乃
為能聽也。斯人亦復難者。如舍利智稱第一。佛尚
謂其以信得入。未便深許。餘可知矣。譬如優曇者。
借喻顯人。一切愛樂者。喻斯人眾所敬仰。天人希
有者。喻斯人世不多得。時時一出者。喻斯人時不
[001-0532b]
多見。又此雖借喻顯人。實即因人顯法。與長行法
如優曇。似異實同。
△二頌勸信無虗義頌。】


「聞法歡喜讚乃至發一言諸佛之秘要。」


【初極顯信難。聞法歡喜者。自信作佛故。喜而復讚
者。冀他聽聞故。乃至一言讚歎。便為供養三世佛
者。以展轉傳聞。能令諸佛法身不斷。慧命常存故。
是人甚希有者。以此法人多怨嫉。歡喜者希。且又
發言稱讚。故云甚也。過於優曇者。言上來聞聽但
屬自利。巳如優曇。此稱讚更兼利他。故云過也。又
過於優曇。雖顯能讚人難。而彼人之所以發言稱
讚者。由於歡喜自信。正極顯自信之為難耳。
汝等
句。直言勸信。由自信者難。故直以勿疑勸之。
我為
下。曲顯不虗。我為法王者。顯能說不虗。以若有虗
妄。則愧稱法王矣。普告大眾者。顯所說不虗。以若
有虗妄。則難以普告矣。但以一乘等者。正明所說
之事。此約自所說。以曲顯不虗義也。汝等舍利弗。
呼大眾。及當機也。聲聞及菩薩。教中下。并上根也。
恐其不能諦信。故勅以當知。是妙法。即指今之所
說。非同權言易出。故云諸佛秘要。既諸佛秘為心
要。自非妄言。此約諸佛所秘。以曲顯不虗義也。由
此觀之。則所說皆無虗妄。有言盡是真實。此而不
信。則無法可信耳。正頌長行竟。
△二補頌防難二。
一防諸佛何故同秘難。二防如來何故普告難。初
難云。今佛普告。應是大公無私之理。諸佛秘為心要。何所為耶。故此防云。】
[001-0532c]


「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破法墮惡道。」


【言過現諸佛。因出濁世。當來諸佛。或值惡人。秘是
法為心要。非得巳也。若詳釋者。五濁眾生。五根粘
滯五塵。如蠅就穢。故云但著諸欲。如是眾生。惟知
有漏因果。無出世心。故云不求佛道。當來指未來
佛時。未來眾生。剛強難化。故稱惡人。既稱惡人。豈
能信受大法。故雖聞說一乘。亦迷惑不信受也。以
不信受故。當起破法罪業因緣。必墮惡道無疑。由
此觀之。則諸佛秘為心要者。亦緣不得其人。若果
是其人。則密在汝邊。諸佛豈私已哉。
△二防如來
何故普告難難云。諸佛同秘。應是教外別傳之宗。今日普告大眾。又何所為耶。故此防
。】


「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


【言今日如來普告大眾者。皆以時至機熟。有諸知
慚識愧。清淨求道之人。理當為彼廣讚一乘。若不
然者。諸佛豈妄授哉。若詳釋者。慚謂自慚。謂自慚
同入法性。獨滯小乘故。愧謂愧人。謂愧人議為焦
芽。呵為敗種故。清淨者。諸念不雜。求道者。一心向
上。如是等人。真為道器。故當為彼廣讚一乘。所謂
機感盈前。不得不說是也。頌讚法勸信竟。
△四頌
斥過結勸約義略頌。】


「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自知當作佛。」


【初合頌兩番斥過。欲斥有過之重。故重呼當機以
告之。惟為一乘。前巳備聞。故直教以當知。諸佛法
[001-0533a]
如是也。法既如是。則從前所用萬億方便。皆隨順
機宜而說。非究竟矣。不習學者。謂不曾習學方便
之法。如長行所謂非佛弟子。乃至是增上慢人等。
言此眾既不曾習學。又焉能曉了。是諸佛隨宜說
乎。故直斥以不能曉了此也。準長行乃。指過斥人。
故以不聞不知。不復志求者。為非佛弟子。非阿羅
漢。非辟支佛。是增上慢。而此中乃指人斥過。故以
不習學者。為不能曉了。是佛隨宜所說。特文偈變
換之異。而義無殊也。
汝等下。義頌結勸信受。言上
來不能曉了者。固不必論矣。今汝等既巳了知。諸
佛世尊為世間之師。隨宜所說皆方便之事。相應
於此一乘深法。無復諸疑惑矣。無復者。猶言無得
更犯之義。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者。既誡以勿
疑。又勸以歡喜自信。所以然者。以諸佛出世。懸遠
值難。今巳值矣。正使出世。說是法難。今巳說矣。無
量數劫。聞是法難。今巳聞矣。聞而能聽。斯人復難。
今巳能矣。惟少直下承當。歡喜自信。故作如是結
勸。準後身子領解文云。我心大歡喜。疑悔永巳盡。
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正應乎此問。自許說誡聽以來。數數
勸信。即屬佛意。亦覺重疊。而疏中處處設難。既出私測。寧逃穿鑿。或亦別有所說。以解重疊及穿鑿之議
乎。答。權執難破。真信難生。真信難生故。旋信旋疑。故致如來數數勸信。權執難破故。旋破旋起。故致如來
處處防難。然則數數勸信者。固如來之婆心。處處設難者。亦註家之點眼。語切不厭重疊。義正豈是穿鑿
。如來說法竟。】


[001-0533b]
法華指掌疏卷一之下



音釋




女恚切音[拱-八+內]累及也

毘祭切音敝[跳-兆+音]也前覆也

渠京切音檠架也
薩婆若


此云一切智是諸佛一心三智究竟極果之總名
畫一
伏𦏁畫一陽奇之數無二無別也


蝸牛
陵螺也上古華切音瓜

亡遇切音務馳騖也

居㨷切音近靳制其行也


渠之切音其綺綵也極也
蔡邕
人名下於容切音雍

鉏救切音縐速疾也

陟栗切音
挃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