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85 法華經大成-清-大義 (master)




法華經大成目次





* 卷首

* 序
* 始末
* 提綱
* 懸談
* 經題
* 弘傳序釋
* 卷第一

* 序品第一
* 卷第二

* 方便品第二
* 卷第三

* 譬喻品第三
* 卷第四

* 譬喻品之餘
* 信解品第四
* 卷第五

* 藥艸喻品第五
* 授記品第六
* 化城喻品第七
* 卷第六

*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 法師品第十
* 見寶塔品第十一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持品第十三
[001-0336b]
* 卷第七
* 安樂行品第十四
*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卷第八

*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 囑累品第二十二
*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 卷第九

*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 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大成目次

No. 619-A




蓋聞鷲峰提印。留妙諦於竺乾。馬寺傳經。啟宗風於
震旦。諸法寂滅不可言宣。大事因緣亦由解說。發揮
幽頤。乃傳白日之心。導達天人。斯吐青蓮之舌。不然
[001-0336c]
則琅函亦等乎糟粕。貝葉何異乎故紙。必有廣長。爰
通顯密。妙法蓮華經者。演自耆闍。晚流赤縣。入佛知
見。以了義度無邊。開上悟根。以圓教垂浩劫。觸處明
真。現種種之瑞相。即權顯實。放的的之毫光。人天百
萬。盡轉法輪。經軸四千。總輸妙偈。洵諸佛之心宗。千
聖之輨轄也。微辭秘旨。經三譯而巳明。臆詁俗詮。亦
殊門而莫粹。自非具大慧力。孰與剖剝真源乃有半
翁法師。法門龍象。出世鵷鸞。歷訪名山。稱彌天之獨
步。直超塵剎。息慧可之諸緣。晚栖迹於長安。仍冥懷
於荒寺。時登法席。頑石為之點頭。大闡覺緣。空華因
而布彩。念妙法為三乘之最上。而離言實五教之指
歸。箋釋雖繁。紛呶莫一。乃發願力。大肆探尋。啟佛藏
之金繩。採禪真之玉屑。字櫛句比。指久遠於行間。意
得言忘。會不二於象外。覩廬山之面目。宿霧頓披。哆
滄海之咽喉。諸流畢滙。謂之大成。豈小補哉。良內典
未諳。實似元稹之陋。佛頭僣著。不避大顛之嗤。欽師
道行。勉竭管蠡云爾。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歲春三月二十二日
賜進士出身詹事府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

日講官起居注充
三朝國史
大清一統志纂脩等官戊辰科會試同考充
殿試收掌官庚午科
[001-0337a]
特簡浙江鄉試正主考前翰林院編脩前翰林院庶
吉士楚黃張希良拜題

No. 619-B


編集始末


余自甲午年。金陵剃染。遊於吳越諸大禪師之門。丙
午。懷香清凉過都門。始入先子之室。採討華嚴懸談。
考覈十門五教。始知大哉聖典。汪洋浩瀚。而莫可測
量也。間甞與師論及法華。而竊留意焉。先攻文句要
解知音會意正量論。後閱正意都會大窾要旨如是
解并問辨易解品節科註等疏。研味參伍。融會諸說。
間有管見。而是集可以編矣。戊申歲集二卷。巳酉冬。
隨師應講長椿。余首眾參請之暇。又集一卷。庚戌遊
盤山集一卷。至乙卯。寓𣵠鹿之延壽寺。後三卷始完
而草本成矣。丙辰再遊江淅。就正碩德宿學。僉曰此
集乃法華之大成也。癸亥春。因先大師六旬返都。師
以應講天津。命余主席觀音。開演此經。丙寅冬。師回
命余再演。師亦與聽。囑以真稿。待緣就梓。丁卯春。余
退觀音院。卜居地藏。破屋敗椽。僅蔽風雨。自顧福涼
德薄。撥置世務。不事逢迎。故有即山活埋之題。亦甞
謂客曰。十字街頭即山居。紅塵堆裏罷攀緣。非活埋
[001-0337b]
乎。壬申夏。諸子攢單啟請。再為開演。亦有願募就刻
者。余未之許也。癸酉冬。豫木兄來京。極為勸勉。首輸
三十金。余又謀諸同門。皆歡喜贊助。參眾達如等。領
緣倡募。一雲監院亦竭力任勞。而是刻有不容巳也。
權輿於甲戌春三月。告成於乙亥夏四月。書成十卷。
其序則張老護法椽筆。護法即今之無盡也。爰記其
始末如此。竊惟吾宗順祖立三觀。雲華開十門。賢首
判五教。清涼疏之鈔之。一乘圓極之理大備。其猶宓
義畫卦。文王有辭。孔子立傳。思孟莫不祖述憲章。而
聖神功化幽明消長之旨。以大明之矣。至於十門懸
解。五教析理。三觀修證。十玄圓融。具如華嚴懸談并
法界觀。推本窮源。吾深有望於後之學賢首宗者。



大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夏四月佛誕日


金臺傳講沙門大義題於即山居之活埋室

No. 619-C


提綱


菩提場中。悟此法巳。即欲以此惠施眾生。柰何根器
不堪。雖知根鈍。且稱本懷。演大華嚴。獨被上根。中下
在座。如聾若瘂。不得巳而為實施權。說四阿含小教。
[001-0337c]
諸子保證偏空。次以方等彈斥。又以般若淘汰。四十
年內東語西話。牽藤引蔓。循循善誘。節節調停。只至
於今。時至機熟。靈山高會。人天百萬。三乘賢聖。八部
該羅。若萬派以朝宗。似群星而拱北。世尊欲令轉新
條。掀翻舊案。但說法既久。慮不尊重。故現種種瑞相。
駭變常情。先說經。次入定。天雨四華。地搖六動。大眾
一心觀佛。如來眉際分輝。放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
千世界。上至有頂。下至無間。一方既爾。方方皆然。於
一光中。圓現十法界。生佛事相始終。將一卷離言法
華。不啟唇皮。呈現諸人面前。無柰大眾只知雨華者
天。震動者地。不肎回頭轉腦。何孤負如來這番鼓動
矣。由是彌勒騰疑。覩光中瑞相。而請問文殊。文殊領
答。引燈明事蹟。證今佛瑞相。二大士隱明示暗。曲唱
傍通。佛未出定。法未出口。引例攀條。將令佛出世本
懷。罄盡無餘。及佛出定。又何有別法之可說哉。此品
為序分。自方便至不輕十九品。為正宗。然如來出世
本懷。為一大事因緣。所謂一大事因緣者。開示悟入
一切眾生佛知佛見故也。正宗就分四章。自方便至
法師九品。為開佛知見。寶塔天授二品。為示佛知見。
持品至壽量四品。為悟佛知見。分別至常不輕。為入
佛知見。第一開佛知見之中。文分三周。由前入定放
光。直欲會眾目覩親證默契不言之表。柰何根鈍頭
迷。不達離言之道。故我世尊出定。稱歎諸佛權實二
智。歎到恰好處。乃云。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
[001-0338a]
諸佛所得之法。是為甚深微妙難解第一希有無上
無等之法。一切聲聞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諸法實相。隨又拈轉話頭。乃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
真實。言中有響。鈎頭著餌。由是千二百聲聞。興疑作
念。當機三番申請。如來許以分別解說。向下廣開三
顯一。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出現於世。唯為一
大事因緣。更無餘事。實不先三後一。只因鈍根。將一
乘道。分別說三。葢為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
以方便。分別說諸果。正明三乘是假。又云。今我喜無
畏。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正顯一乘是實。佛佛道
同。先佛既爾。今佛亦然。先三後一。率由舊章而巳。約
人。但教化菩薩。無聲聞緣覺。約理。唯此一事實。餘二
則非真。約教。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約行。諸有所
作。常為一事。長行偈頌。發揮巳竟。當機言下知歸。出
班領解。序昔年疑悔。顯今日解悟。如來與之述成。證
以領解不虗。授以劫國莊嚴之記。是為法說一周被
上根也。柰中下之機。抱迷未遣。身子自解巳圓。悲他
未悟。代為啟請。世尊不免動樹訓風。舉扇類月。故有
譬喻之談。將世間長者。比出世如來。三界喻家。一乘
教理喻門。五道眾生喻五百人。五濁八苦喻火。三十
子喻三乘。長者見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愴惶無
措。思惟救子之方。先以身手几案救之不得。然後巧
設門外三車。誘引諸子。得出火宅。不與三車。各賜諸
子等一大車。問其當機。審定不虗。正合如來在法身
[001-0338b]
理地。以佛眼觀見眾生。為五濁八苦之所燒煑。戀著
戲處。不求出離。向今時門頭。應化三界。先以微妙大
法擬宜。根器不堪。然後巧說三乘。逗會時機。只至今
經。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等賜諸子。不令有人獨
得滅度。其猶長者先三車。而後一車。了無虗妄之咎
也。然此一喻。是如來縱無礙之辯。明三界生死之苦
狀。令人極生厭離。長行偈頌巳竟。四子異口同音。說
窮子一喻。始自父子相失相見。終至領付家業。序如
來一代時教。始自華嚴。終至法華。序事有條。序理按
時。縱散之談。極盡精詳。故如來以藥艸述成。先歎四
子善說。謂窮子一喻。將如來一化始末。發揮殆盡。可
謂善說矣。然如來功德不特此也。復有無量無邊。如
一相一味教法。等施大千。有教無類。差別在機。若一
雲一雨。三艸二木。不隔枯榮。豈一窮子喻。而罄盡如
來功德哉。雖然。汝等亦甚希有。以能解得四十年中
隨宜說法故也。四子得記。是為喻說一周被中根也。
向下無問自說。於偈中。先開宿世因緣之談。我諸弟
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咸得成
佛。我及汝等有宿世因緣。今當說之。故有化城喻品。
為下根說因緣也。結緣之由。由於塵點劫前。大通成
道。王子諸天雲集。智佛酧機說法。然後入定禪寂。王
子默契佛意。各升法座。覆講妙法。各各得度六百萬
億恒沙之眾。自爾巳來。結緣之眾。世世相值。有先世
成熟者。有今世成熟者。如漁人捕魚。前網前獲。後網
[001-0338c]
後獲。只至今日四十年後法華高會。開權顯實。會三
歸一。結大通時未了之公案。暢此番降靈之本懷。故
說化城虗設。為止息疲勞之眾。以明三乘是假。寶處
在近。令諸子欣樂前進。以明一乘是實。由是五百弟
子得記歡喜。說繫珠一喻。以酧因緣之開示。千二百
聲聞。二千學無學。各蒙授記。是為因緣一周被下根
也。三周授記巳竟。猶恐收機不盡。又於法師品。廣記
懸記。四眾八部。歡喜踊躍。識心作佛。故此九品為開
佛知見也。第二示佛知見者。由前諸子得記。唯恐染
淨生滅等執不除。故假多寶願塔。涌現其前。塔中出
大音聲。歎言善哉。釋迦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
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樂說請問因
緣。如來與之雲集分身。三變淨土。除染淨之執。開寶
塔門。示真實之相。入塔就座。無去來生滅之見。唱滅
募人。要以斯文不墜。又說天授一品。達多通經。釋迦
資之成道。文殊弘經。龍女因之成佛。正顯妙法神功。
無冤無親。不論男女人畜。平等大慧。人人本有。故此
二品為示佛知見也。第三悟佛知見者。由前寶塔品
募人通經。以妙法付囑有在。故持品藥王與二萬大
士。發願在此娑婆世界。弘通此經。一萬二千新記之
聲聞。自知道力未充。畏娑婆之難調難伏。發願於他
方世界。弘通此經。若此土。若他方。分籌定欵。不愜聖
意。故世尊以青蓮目顧盻。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諸
大士默契佛心。願在此土他方。周旋往返。弘通此經
[001-0339a]
住於忍辱之地。縱有惡世比丘。諂曲不實。假名練若。
好出我等過。數數見擯出。如是之輕賤毀謗。念佛忍
受。然忍難弘經。固為盡善。不若以無難為美。忍諸難
於巳然之後。不若杜諸難於未然之先。所以文殊忍
俊不禁。請問世尊。於惡世中。云何能說此經。謂得何
法。而遠離一切諸難事也。如來示以四安樂行。身安
樂住忍辱地。遠離一切惡人。口安樂不說他人好惡
長短。意安樂平等說法教化眾生。誓願安樂隨眾生
住於何地。皆以神力慧力。引之令得住是一乘之中。
弘經法師。果能三軌自持。四行自守。則無入而不自
得焉。向下廣讚此經神妙。如王頂上明珠。不妄與人。
先所未說。而今說之。求佛道者。欲得安隱。當親近如
是四法。轉三種障。八相成道。有此利益。故他土菩薩。
數過八恒河沙。啟白於佛。願在此土。廣說此經。如來
止而不許。以既是他方菩薩。此土結緣事淺。若住此
教化。失本利益。我娑婆自有六萬恒沙菩薩。一一各
有六萬恒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此土。護持廣說此
經。所謂是我弟子應弘我道。善繼善述。子承父業。必
然之理也。如來一命。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地皆
振裂。有無量無數菩薩。同時涌出。各詣虗空。禮二世
尊。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四導師出班。問訊如來。歎云
善哉。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由是彌勒率八萬恒
沙菩薩。騰疑致問。是諸菩薩修習何道。何因緣集。師
為是誰。誰之弟子。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佛告彌
[001-0339b]
勒。是諸菩薩修習佛慧。悉是我化。是我弟子。向下動
其執近之情。乃云。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佛
道。乃教化之。又云。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
遠來。教化是等眾。彌勒再疑。說父少子老一喻。執近
迹而疑遠本。故有壽量之談。開師門之近迹。顯佛地
之遠本。三誡令其誡聽。三請極盡殷勤。乃告之言。汝
等一切天人阿修羅。皆謂今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
不遠。坐於道場。得成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巳來。
經無數無邊塵點劫前。自從是來。常在此界。說法教
化。名字不同。形聲二益。教化眾生。非生現生。非滅現
滅。諸所言說。皆實不虗。如世良醫。為治狂子。方便現
生。方便現滅。無非令諸眾生入無上慧。成就佛身也。
如是開顯法會。大眾悟得毗盧性海。佛地遠本。三世
益物。法身常住。無古無今。空劫巳前未為始。盡未來
際猶未終。佛之知見。極盡窮源。故此四品為悟佛知
見也。第四入佛知見者。由前說壽命長遠。三世益物。
化化不絕。法會大眾證得法身真理。深信解相。妙悟
巳極。個個入佛知見。有證入解入之不同。故如來分
別功德。或得生忍。或得總持。或得辯才無礙等。或一
念信解。或深心信解。有直起隨喜者。有加受持者。勸
人受持者。兼行六度者。備行六度者。所得功德。一一
格量巳竟。未盡其極。又以一念隨喜。隨其所聞。喜為
人說。展轉相傳。至第五十人。復六根清淨。何況受持
讀誦等。其功德愈校。愈不可窮矣。又以五種法師持
[001-0339c]
說此經。會旨情忘。根塵兩淨。五種功備。六千德圓。六
根互用之妙功德。豈可涯量。不輕一品。如來引自往
昔之事。虗心弘道。忘巳利物。一聲佛號。遍記四眾。見
人則拜。逢瞋不怒。打罵謗毀。歡喜忍受。非入佛知見
深達實相人法兩空者不能。故此四品為入佛知見
之文。正宗巳竟。向下八品為流通分。以正宗既竟。本
懷巳彰故。如來現大神力。嘉讚經德。發起群心。將此
一卷妙法。遍空遍界。顯說密說。塵塵剎剎。一切大眾。
見聞信解。大喜充身。故有神力之談。嘉讚巳竟。應當
付囑。使道統相傳。斯文不泯。當知末世之下。陞堂據
座。弘通大法者。是諸佛一片慈悲之禍。祖禰不了。殃
及兒孫。遞代相續故也。付囑巳竟。猶恐新得記者。自
恃天真。怠於進修。故以藥王之苦行。妙音之弘宣。觀
音之普門。神呪之護魔。嚴王之轉邪。普賢之四行。勗
勉大眾。為法當如藥王苦行。弘法當如妙音觀音。護
法當如神呪之降魔。修行當如嚴王之轉邪。勸發必
如普賢要祈。四行成就。審如是則妙法流傳。無有窮
巳。而今而後。宣演大法者。孰非法華之付囑哉。夫妙
法絕待。本無言象。智行差別。故多注述。既有多注。安
迯取捨。欲會旨趣。須究其槩。輒錄其要。以提其綱云
爾。



康熈歲次乙亥四月十八日中州榮澤櫟村大義識
[001-0340a]

No. 619-D


妙法蓮華經大成懸談
金臺即山居後學 大義 集


△將釋此經。啟以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分攝。
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
別七。部類品會。八傳譯感通。九總釋名題。十別解
文義。且初教起因緣。


夫聖人設教。必有由致若須彌巨海。大因方為搖動。
今搖如來融金之德山。動深廣之智海。非小緣矣。因
緣有總有別。總因緣者。謂佛一代聖教。總為酧因酧
請顯理度生。所顯之理。即本經中。諸佛世尊。出現於
世。唯為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一切眾生佛知佛見。
葢此知見。眾生等有。迷不自知。故淪生死。佛於因中
悟此。發願成佛普示。故今五時設教。雖言有權實。顯
有遲速。原其本意。唯為此一大事因緣也。


別論因緣。則有多種。今略示十義。一法應爾故而說
此經。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規。一乘實相。諸佛齊證。所
以一切諸佛。法爾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妙法。
教化眾生。無有休息。故下文人天眾集。說經入定。雨
華動地。一光智境全彰。圓開其端。二士曲唱傍通。助
[001-0340b]
發其緒。引二萬燈明佛。皆說此經。乃至大通智勝佛。
威音王佛。皆說妙法蓮華經。佛佛道同。古佛如是。今
佛應然。文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等。二暢
本懷故而說此經。道場悟巳。即欲開示。柰何根鈍。不
堪受持。故爾四十年前。將此妙法。抑之在懷。五乘隨
機。本懷不暢。只至而今靈山高會。方說此經。本懷始
暢。文云。如我昔所願。今者巳滿足。又云。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三順時機故而說此經。夫至道無古今。
應機有時節。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四十年前不說
此經者。時未至故。機不堪故。文云。眾生諸根鈍。著樂
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循循善誘。根器純
熟。教被乘時。得預高會。文云。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
乘。如是妙法。諸佛時乃說之。兼之一化將終。涅槃時
至。順時順機。不得不說。四會權乘故而說此經。四十
年前。將一乘說三乘。一性說五性。權為小機。止啼黃
葉。故有三乘之別。五性之分。豈知五性是一性。三乘
是一乘哉。如來說法。但教化菩薩。無聲聞緣覺。今經
三根得記。泯二乘之權果。全付家業。廢草庵之滯情。
聲聞得記作佛。會歸總是菩薩。若不會歸。必權終權
矣。五示真實故而說此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三乘方便。受解緣別。今經開方便門。示
真實相。指示衣珠髻珠。出離化城火宅。共登長者之
室。前至菩提寶所。皆示真實之談也。六酧宿緣故而
說此經。夫根深則枝茂。源遠則流長。宿因既深。教起
[001-0340c]
亦大。故經云。我在大通智勝佛時。各各教化無量恒
河沙眾生從我聞法。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
我常教化阿耨菩提。大通未了之案。今當酧之。廣如
化城說。七顯佛慧故而說此經。文云。我見佛子等。志
求佛道者。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我即自思惟。如
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佛慧即實相。三周法竟。多寶
塔現。即顯示平等佛慧也。文云。塔中出大音聲。歎言
善哉釋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教化眾生。云平等者。
無生滅冤親故也。八開本迹故而說此經。師之本迹。
但取最初先得真應。名之為本中間大通威音時。今
之王宮誕相。道樹成尊時。皆為迹也。如梵網云。八千
番示生娑婆。大寶積云。八萬億番來臨此土。今經開
本壽量。塵點劫前更塵點。點盡塵點劫未休。非生現
生。非滅現滅。常在此處說法教化。豈今日菩提成尊
云乎。文云。我實成佛巳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
眾生。作如是說。若夫弟子本迹。久巳成佛。今為簧皷。
內秘外現。豈真聲聞哉。九成始終故而說此經。始即
本也。本即華嚴。故吉藏立華嚴為根本法輪。終即末
也。末即法華。故吉藏立法華為攝末歸本法輪。所謂
非海無以潛流。非本無以攝末。始終一貫。本末一事。
故下文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即始說華嚴。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又云。除先修習學
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終說法華。
如日沒時。還照高山等。一本一末。成始成終。事無不
[001-0341a]
窮。理無不盡。出世本懷。畢於此矣。十利今後故而說
此經。說三周法。授三根記。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今之利益也。如來滅後。聞此經一句一偈。我亦與授
阿耨菩提之記。後之利益也。若以佛在當機為今。今
之見聞為後。今之見聞為今。後之見聞為後。如是弘
傳無盡。利益無窮。如食金剛。終竟不銷。通上若總若
別。教起因緣巳竟。


△二藏教分攝。分三。初明藏攝。二明教攝。三明分
攝。初明藏攝二。初明三藏。


巳知此經有如是大事因緣。未委此經於藏教分中。
何所攝屬。故次前明之。通言藏者。皆能含攝出生一
切義理故。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亦名修妬路。亦名
素怛囕。此皆梵音楚夏。古譯為契經。契謂契理契機。
經謂貫穿攝化。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契經即藏。
持業釋也。若按五印土有四名。謂線。席經。井索。聖教。
皆修多羅之異稱。古德見此方儒墨皆稱為經。遂借
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兼二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
更加契字。揀異席經。故稱契經。又雜心論云。經有五
義。一曰涌泉。謂流注無竭故。二曰出生。謂展轉滋多
故。三曰顯示。謂能顯事理故。四曰繩墨。謂楷正定邪
故。五曰結鬕。謂線能貫華故。此五義不出貫攝二義
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二毗柰耶
藏。亦名毗尼。梵音略耳。此云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
過非。調練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惡。就所詮之行彰
[001-0341b]
名。即調伏之藏。依主受名。或能詮藏有調伏之能。有
財釋也。毗尼或翻為滅。有三義。一滅業非。謂不殺等。
二滅煩惱。謂不貪等。三得滅果。即無為果。或名尸羅。
此云清凉。從因果得名。謂離熱惱因。得清涼果故。亦
名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就因得名。有二。一揀異
定道名之為別。二三業七支各別防非。亦名為別。亦
名隨順解脫。就果立名。謂隨順有為無為二種果故。
亦名性善。性本善故。三阿毗達摩藏。此云對法。法有
二種。一勝義法。謂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二法
相法。通四聖諦。對亦二義。一者對向。向前涅槃。二者
對觀。觀前四諦。其能對者。皆無漏淨慧。及相應心所
等。亦名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亦名磨呾哩迦。此云本
母。謂以教與義。為本為母故。此三藏約所詮有二義。
一者尅性。則經詮三學。律唯戒心二學。論唯慧學。二
約兼正。經正詮定。毗尼詮戒。論詮於慧。兼則各三。今
此經者。在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藏所攝。餘二不攝。
良以此經。非律非論故。若以經義攝彼三藏。三藏俱
含。良以此經。亦有議論之慧。如龍女身子。文殊智積
等。亦有起行之戒。如三軌四行等。


△二明二藏。


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
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若約教
行別故。即開為三藏。以緣覺人多不借教。出無佛世。
佛在世時。攝屬聲聞。故但名二藏。今此經者。於二藏
[001-0341c]
中。菩薩藏攝。文云。但教化菩薩。無聲聞緣覺。以此經
演說大乘自利利他。與華嚴同宗。但華嚴為根本一
乘。法華為破疑一乘故。又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
法蓮華。亦攝聲聞。正授聲聞成佛之記故。藏攝巳竟。


△二明教攝。


如來一代所說。通名十二分教。西天東土。有十八師
判教。廣如華嚴懸談。今略引其名。一後魏菩提流支。
北印土人。宣武永平年至洛陽。判一音教。以如來一
音同時。大小並陳。一音具異。二姚秦羅什。龜慈人。弘
始三年至長安。判一圓音教。以一音平等。無二無私。
機聞自殊。三西秦曇無讖。中印土人。玄始元年至中
國。判二教。謂半字教。即聲聞藏。滿字教。即菩薩藏。四
隋朝遠法師。燉煌郡人。判二教。同上。五隋延法師。判
二教。謂頓漸。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約
頓機。直往於大。不由於小。六唐海印法師。判二教。一
曲屈教。釋迦逐機性故。二平道教。舍那逐法性故。七
齊朝隱士。劉虬。字伯龍。判二教。謂頓漸。以華嚴為頓。
餘皆漸故。八宋朝岌法師。判三教。謂有相教。無相教。
常住教。九真諦法師。西印土人。判三教。一轉法輪教。
二轉照法輪教。三轉照持法輪教。十宋慧觀法師。判
五教。一有相。二無相。三抑揚。四同歸。五常住教。十一
後魏光統律師。判三教。謂頓漸圓。十二唐吉藏法師。
判三教。一根本法輪教。二枝末法輪教。三攝末歸本
法輪教。十三梁光宅法師。判四乘教。以臨門三車。即
[001-0342a]
權教三乘。與等賜大車。即實教大乘。十四陳隋智者
大師。判四教。十五海東曉法師。判四教。一三乘別教。
如四諦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等。三一
乘分教。如梵網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等。十六賢首
弟子。慧苑法師。判四教。一迷真異執教。二真一分半
教。三真一分滿教。四真具分滿教。十七波頗。判五種
教。一四諦教。阿含也。二無相教。般若也。三觀行教。華
嚴也。四安樂教。謂涅槃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
經守護正法事故。十八賢首大師。康居人。判五教。巳
上諸師判教。各有理據。皆謂莊嚴聖教故。茲今海內
流傳。唯有二宗。一天台大師。依此經判一代時教。為
藏通別圓。如四教儀說。二賢首大師。依華嚴經判為
五教。謂小始終頓圓。初小教者。以隨機宜。說諸法數。
一向差別。揀邪正。辨凡聖。分欣厭。明因果。故名為小。
若約法相。止七十五法。但說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
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
諍論。部執不同。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
三時教。同許定性聲聞。無性闡提。俱不成佛。故今合
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初。有不成
佛。故名為分。廣說法相。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
數。說有百法。決擇分明。故少諍論。說有八識。唯是生
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爾種子。有無永
別。是故五性決定不同。故說一分眾生決不成佛。名
生界不減等。如是義類。廣有眾多。三終教者。亦名實
[001-0342b]
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
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少說法相。多說法
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所立八識。通如來藏。隨緣成
立。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非一非異。一切眾生一
性平等。但是真如隨緣成立。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一
理齊平。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等。如是義類。亦有
眾多。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
次而說。故立為頓。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
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
等。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
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俱空。
八識二無我雙遣。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
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然。即
其意也。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
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等正覺。依普賢法界。帝網
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
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
細相容。主伴無盡。十十法門。各攝法界故。良以賢首
五教。與天台化法四教。但開合不同。彼則開前合後。
此則開後合前。小即藏教。第二始教。有二。一始教。但
說諸法皆空。即彼通教。二分教。但說一切法相。即彼
別教。第三終教。明如來藏隨緣。成諸染淨。緣起無性。
一切皆如。即彼圓教中雙照義也。第四頓教。唯辨真
性。即彼圓教中雙遮義也。第五圓教。明性相俱融。即
[001-0342c]
彼圓教中遮照同時義也。此三教所詮。唯是一心。具
一切法。即彼圓教不思議中道也。故此三皆屬圓攝。
此則合彼通別為一始教。開彼圓教為終頓圓三教。
彼即開此始教為通別二教。合此終頓圓為一圓教。
雖開合有異。而法體無殊也。若論所攝。此經於五教
中。正屬圓教所攝。若以經攝教。統該前四。以圓滿具
足。開權顯實。一代所歸。五時極唱故。


△三明分攝。


舊云部。古德見濫於部帙之部。改為十二分。一契經。
謂始從如是。終至奉行。二應頌。謂與長行相應而頌
故。三授記。謂佛記弟子當來成佛事故。四諷頌。謂孤
起不頌長行故。五因緣。謂因請因事方說故。六自說。
謂不因請而說故。七本事。謂說佛及弟子往因事故。
八本生。謂說佛及餘人往昔受身故。九方廣。謂說方
正廣博。平等稱性普利樂故。十未曾有。謂德業殊勝。
法體希奇故。十一譬喻。謂比類發明。誘令信解故。十
二論議。謂妙理深奧。直言不了。須分別審明故。若論
所攝。十二分中。正屬契經。若以經攝分。收餘十一。經
中多頌。則攝應頌。正授聲聞成佛。則攝授記。龍女讚
偈。則攝諷頌。三請殷殷。三周開示。則攝因緣。出定召
告。則攝自說。嚴王轉邪。藥王焚身。則攝本事。生為王
子。生為國王。則攝本生。平等大慧。凡聖同均。則攝方
廣。法如優曇。光瑞變涌。則攝未曾有。廣說譬喻。則攝
譬喻。有問有答。則攝論議。上藏教分攝竟。
[001-0343a]


△三義理分齊。


巳知此經攝於圓教。未委圓教義理分齊云何。夫義
者文之實也。理者事之主也。又義相也。理體也。由是
聖人設教。理以統之。義以析之。理雖至一。而逐機遂
有淺深。義雖成多。而歸理原無別體。是則諸經義理。
既有淺深。而明經者若不辨析。何以知其分齊所詣
乎。先略明五教分齊。依起信論。有五重淺深。亦不離
前五教。但此則從淺至深。彼則從深向淺。故不同耳。
初唯一心為本源。即一真法界。該四法界。此圓教分
齊也。二依一心開二門。即該二教。一心真如門。謂心
性不生不滅。即頓教分齊也。二心生滅門。謂如來藏
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即終教分齊也。三依此識
明二義。一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實
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等。四依後義生三細。一依不
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相。三依見故
境界妄現。名現相。即始教分齊也。五依最後生六麤。
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五起業相。六
業繫苦相。三四二相。小教分齊。第五人天分齊也。次
別明此經圓義。然圓教義理。如海宏深。能攝百川。百
川不攝大海。雖攝百川。同一鹽味。故隨一滴逈異百
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於四。雖攝於四。圓以
貫之。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何況初二。今經
功高一化。理冠群經。全收五乘之機。不說人天等教。
言廢昔日之權。意顯今時之實。所謂圓收逗會教乘。
[001-0343b]
總攝時機方便。如是圓理。無以加矣。總括全經十義
該收。以顯圓妙。一出世本懷妙。原夫世尊以大事因
緣故出現於世。開示眾生本有佛知佛見。令其悟入。
唯此一事。更無餘事。悟此知見。即登佛地。故名一乘。
出世唯此一事故。說法唯有一乘更無餘乘故。二放
光現瑞妙。一光東照。生佛始終。昭然在目。意顯實相
理境。乃諸佛所證。眾生所迷。要人人心領神會。當下
薦取。三曲唱傍通妙。彌勒覩光中瑞相而問。為說妙
法。為當授記。文殊引燈明故事而答。極盡精詳。指點
分明。四出定歎德妙。一光之中智境全彰。不言之道
終難領會。不得巳而又假言說方便以開導之。乃告
之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不獨
一往四十年中所說為智慧之門。即今入定放光現
瑞之事。皆入智慧之門也。離言之道。唯佛與佛乃能
究盡。非心識思量可到。故曰甚深無量。昔時曲說。容
可不悟。今特直示。尚爾茫然。信乎難解難入也。五開
權顯實妙。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以三車一車之
淺。況三乘一道之深。說因緣久窮曠劫。筞疲怠前至
寶所。六普授記莂妙。說三周法。授三根記。普記現在。
懸記未來。凡所見聞。無不成佛。七佛慧平等妙。寶塔
出現。樂說請問。如來三變淨土。却染淨之執。入塔就
座。除生滅之見。無去無來。無冤無親。平等大慧。人人
本具。八開迹顯本妙。本門弟子從地涌出。彌勒不識
一人。執近迹疑遠本。父少子老。舉世不信。如來說壽
[001-0343c]
量一品。開師門近迹。顯佛地遠本。如世良醫。方便治
子。九六根清淨妙。五種法師。於此妙法。會旨情忘。根
塵兩淨。五種功備。六千德圓。妙法神功。不可思議。十
智行相成妙。全經開示。皆顯圓理。此理非智莫照。故
先以文殊大智以創始。非行莫證。故後以普賢妙行
以成終。若夫起行造修。在人自肯。如藥王焚身。觀音
圓應等。皆是依圓理而起妙行。依妙行而成妙德。智
行冥合。方成圓妙之果。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
還歸此法界也。


△四教所被機。


巳知此經義理宏深。未委此經被何機宜。夫聖人說
法。必有所為之機。機有通別。通則普收一切。如涅槃
云。一切眾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別則揀
其當機。若約尋常料揀。五種非機。謂樂著名相以文
為解者。繫滯行位高推聖境者。情尚於空觸言賓無
者。自恃天真輕厭進習者。固執先聞擔麻棄金者。此
五非機。反此皆機。謂令善於義莫著於文。一念頓超
忘言默證。涌斥斷滅。筞勵勤修。昔謬即離今真實契。
若論此經有十種機。前五非機。一無信不住。無信即
不信也。文云優婆夷不信。四眾皆有。此舉重言。又不
信之罪眾罪之首。如後經云。不信生謗。輕毀破法。乃
至出法師過輕笑等報是也。二違真自去。違真即執
俗也。文云優婆塞我慢。亦舉重言。若聞而能說。我見
未忘。亦是增長魔業。三乖實退席。乖實即就虗也。文
[001-0344a]
云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佛許說巳。五千退去。上三不
堪大法。三止不說。正為此也。三請許說。此等即去。若
論實行。眾中糟糠佛威故去。若論權行。大權示現為
進增慢。四狹劣種大。一切二乘。雖歷諸會。聞說大法。
但念空無相等。尚不發大心。何況得自受持。機志雖
劣。緣種未熟。佛意在大。皆為一乘。五守權含實。謂三
乘共教菩薩。隨宗所脩六度之行。未聞一乘實相。守
是權理。文云行菩薩道者。不見不聞此經。去阿耨菩
提尚遠。因根未熟。故謂非器。時節若至。實理自彰。此
五非機。佛不厭捨。開而誘之。熏其成種。不輕一號遍
記。謗者千劫受罪。罪畢復受教化。不信誹謗亦成善
根。此法只恐不聞。逆順皆有益焉。後五是機。一正為
之機。一乘圓機。久修梵行。方堪領受是法。所謂此眾
無枝葉。唯有諸貞實。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
如是人。來世成佛道。說三周法授三根記。乃至五百
受記等。皆正為也。二兼為之機。學無學二千人等。雖
在學地。未得無學。今聞廢三歸一之妙。悟四果三乘
之假。信得一乘圓理。一心觀佛。神與境會。心歡喜充
滿。如甘露見灌。即兼為也。三引為之機。即是求佛諸
菩薩。大數有八萬。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諸
佛所而行深妙道。即引為也。四現為之機。即廣記也。
文云。天龍八部四眾三乘。咸聞此經一句一偈。一念
隨喜者。我亦與授記等。五遠為之機。即懸記也。文云。
佛滅度後。得聞此經一念隨喜。皆與授記等。在機則
[001-0344b]
有是有非。在佛如海納流。一切眾生具有智慧。凡有
心者即是所為。法性圓成。感應道交。無非所被之機
也。


△五教體淺深。


巳知此經收機普遍。未委此經何為教體。清涼判為
十種教體。一音聲語言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
法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
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
印炳現體。圭峯約之成四。一隨相門。謂聲名句文與
所詮義。皆屬相故。依清涼通收四者。以聲為教主。名
者次第行列。詮法自性。句者次第安布。詮法差別。文
者次第聯合。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者。屈曲為聲上
詮表。唯聲不能詮義。唯名句文則無自體。兼此四事
是為教體。以假實體用兼資也。此聲名句文。若無所
詮之義。同乎篇韵。殊無意況。若徒義無文。妙理憑何
顯示。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資。乃成教體。今經
始從如是。終至而退。是聲名句文為體。其中所詮。一
乘實相。中道了義。是所詮之義。以是二者。交相隨故
而為教體。二唯識門。此文此義。皆識所變。而有本影
四句。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皆唯識現。謂
如來實有說法故。二亦本亦影。即始教。以佛自宣說。
若文若義。皆從妙觀察智淨識所現。名本質教。聞者
識上所變文義。名影像教。諸佛眾生互為增上故。三
唯影無本。即終教。以離眾生心更無有佛。唯大悲大
[001-0344c]
智為增上緣。令彼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說法。是故佛
教全是眾生心中影像。四非本非影。即頓教。非唯心
外無佛。眾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絕言。即不教之
教。所謂尊者無說。我乃無聞。說聽皆無。唯識而巳。是
以識為教體。三歸性門。前以所變之萬境。攝歸能變
之八識。今以所現之八識。攝歸能現之一心。謂此識
無體。唯是真如故。下經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故以性為教體。四無礙門。心境理事。本自交徹故。境
與事是隨相門。心是唯識門。理是歸性門。云交徹者。
一心原有二門。真如即是生滅。故理不礙事境心。生
滅即是真如。故事境心不礙於理。故以無礙為教體。
若會上十門。隨相攝前五。唯識攝第六。歸性即第七。
無礙即後三。今此經者。本地甚深之奧藏。乃一化之
根源。五時之極唱。以前四說融為一味。方順圓宗。自
淺至深。攝盡眾生。是屬圓教。總以一乘實相而為教
體。略示十義。以顯圓妙。一入實相定。即入無量義處
三昧也。無量義者。從一實相生無量法。眾集先說無
量義經。經畢又入無量義定者。發實相妙法之端緒
也。示於一事一理一動一寂之間。莫不具無量義然。
後可入實相妙法。故此定為實相定也。二放實相光。
即一光周亘。全彰實相妙體也。圓現法界事相。生佛
始終。未說妙法先現此瑞者。依智境示諸法實相也。
文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故此光為實相光也。
三說實相法。即世出世間。諸法性相體力本末究竟
[001-0345a]
等。一切諸法不離此十如是。則一切諸法無非實相。
文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諸法實相
義。巳為汝等說。故此法為實相法也。四開實相見。即
開示眾生佛知佛見。令其悟入。更無餘事。佛知見者。
徹了實相真知真見也。然此知見。本來清淨。但無明
所覆。必假如來開示而得悟入。一經所詮。不出開示
悟入佛之知見而巳。故經云。如來如實知見。即為開
實相見也。五喻實相理。如火宅內。等賜大車。使知無
二無三。即喻廢權立實之理。乃至寶所喻大乘。繫珠
明理性。鑿井得水喻聞法華等。無非多方開示。令人
悟入一乘真理。故為喻實相理也。六記實相果。既悟
實相妙法。當成佛果菩提。故記大因大果。經劫供佛。
行菩薩道。廓其大心。成就萬德。萬德具備。方成十號
果佛。文云。我以相嚴身。為說實相印。是為記實相果
也。七示實相境。寶塔出現。顯示法身之象。三變淨土。
全彰實報真境。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欲令眾生
知此見此實相真境耳。故為示實相境也。八悟實相
心。心本無相。離諸虗妄。真實有體。不可破壞。無相之
相。強名實相也。斯則由開示而了悟此心。因信解而
當下頓證。故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是悟實相
心也。九修實相行。既悟實相妙心。當修實相妙行。果
能三軌自持。四行自守。涉俗利生無不安樂。如戰勝
有功而得髻珠之賞。故當修實相行也。十具實相德。
由前內悟妙心。外修淨行。內外清淨。實相之德備矣。
[001-0345b]
故普賢勸發云。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經。如來答以
成就四法。必得是經。一者諸佛護念。巳得理無礙法
界。悟入實相。開佛知見。故得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
本。巳得事無礙法界。繁興大用。一事一行。皆名實相
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巳得理事無礙法界。寂照不二。
故名實相定。四者發救眾生之心。巳得事事無礙法
界。發起普門事業。救脫眾生。各得證入實相。故得是
名。成就此四。為具實相德也。若論一經所顯。一事一
理。一句一字。乃至彈指謦欬。無非實相妙法。故此經
以實相為體。


△六宗趣通別。


巳知此經實相為體。未委宗趣何如。語之所尚曰宗。
宗之所歸曰趣。通論佛教以因緣為宗。所謂因緣故
生滅。因緣故即空。因緣故即假。因緣故即中。一正因
緣。揀異無因邪因。故因緣攝盡一代聖教。清涼十宗。
自我法俱有。至圓融具德。後後前前。次第淺深。詳具
華嚴懸談。今觀此經。總顯師弟本迹因果。共為一經
宗趣。但不同他部。局在本經。華嚴但舍那釋迦為本
迹。菩薩亦有本迹。聲聞不聞不解。故無本迹。今經發
聲聞有本。本有因果。示為二乘迹中因果。發佛之迹。
王宮生身生。道樹法身生。乃至中間生法二身。悉皆
是迹。但取最初先得真應。名之為本。故師弟本因本
果。與餘經逈異。別顯十義五對。以明宗趣。一智行一
對。謂以智照理為因。以行成德為果。二心境一對。謂
[001-0345c]
悟實相心為因。證實相境為果。三位號一對。謂授法
師位為因。記法王號為果。四行德一對。謂三軌四行
為因。二智十如為果。五體用一對。謂開迹妙用為因。
顯本真體為果。巳上皆因為宗。果為趣。一經始終。不
離因果。故以一乘因果為此經宗趣也。


△七部類品會。


巳知此經宗趣冲深。未委部類品會。凡有幾幾。言部
品者。一經三譯。故成三部。一正法華。十卷二十八品。
二添品法華。八卷二十七品。今妙法蓮華經。文成七
軸。二十八品。言類者。不同其部。而同其類。如世昆弟
不同其父。而同其祖。亦名比肩。相為等夷。此經與華
嚴同宗。是其類也。如華嚴遮那品。有四遮那佛出世。
是引古證今。與此序品大同小異。諸聖寄位一周。與
此三周授記大同。世主妙嚴品。顯遮那自性因果。與
此經如來自敘往昔行因得果同。如來壽量。阿僧祇
品。與此開迹顯本同。入法界。善財一生圓證。與此龍
女嚴王。一生親證同。離世間。是諸佛道後普賢行門。
與此經普賢勸發四行大同也。會者。說此經兩處三
會。一處在靈鷲山。一會也。二處在寶塔中。接大眾在
虗空。二會也。三復至鷲峯。三會也。


△八傳譯感通。


巳知此經部類品會。不同他部。未委此經譯自何時。
讀誦受持。有何感通。傳譯如下序明。言感通者。李山
龍。日誦兩卷。死見閻君。請讀一題。免眾囚苦。則七日
[001-0346a]
而甦。釋道裕。生讀千遍。終告慧廓。埋地十年。舌根不
壞。則起塔供養。嚴法華。贖黿放生。烏客五十。送錢還
家。尼法信。寫經精誠。法師請講。不見一字。窻雞聽法。
立脫毛羽之狀。山牛齅經。坐亡戴角之形。若夫誦一
行而消山獄之罪。聞一句而得菩提之果。事跡昭彰。
備於傳記。茲不繁引。


【△九總釋名題。】


「妙法蓮華經。」


【發秘密之奧藏。稱之為妙。示權實之正軌。故號為
法。指久遠之本果。喻之以蓮。會不二之圓道。譬之
以華。聲為佛事。目之為經。乃如來自命之題也。按
七種立題法。妙法是法。蓮華是喻。是以法喻為名。
今釋。先判通別。次釋題目。判通別者。妙法蓮華。名
異眾典。謂之別。稱之為經。謂之通。若約教行理而
判者。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故教部各別。是教別。
一音演唱。同是佛說。是教通。又昔稟化他權實。四
時設教。四味不同。是教別。今稟自行權實。開前四
味。同入佛乘。是教通。此教之通別也。一音說法。隨
機得解。依解起行。故三艸二木之行位不同。是行
別。同入法性。是行通。又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是
行別。三十二士入不二門。是行通。今經乘是寶乘。
遊於四方。是行別。直至道場。是行通。此行之通別
也。理則不二。是為通。名字各異。謂之別。故智度論
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或言實相。或言寶所。
[001-0346b]
或言實事。或言知見。大乘家業。平等大慧等。是為
別。同是一法。謂之通。此理之通別也。次釋題目者。
若從義便。當先法次妙。故曰我法妙難思。若從名
便。則先妙次法。故曰妙法蓮華。如美其人。曰妙人。
若無其人。何所稱妙。必先有人而後稱妙也。題從
名便。故先云妙。釋從義便。故先解法字。法即十界
十如權實之法。不出三種。一眾生法。二佛法。三心
法。如是三法。元是一心。本無眾生及於諸佛。只因
迷悟有差。所以生佛有異。妙字是能讚之辭。讚上
三法皆妙法也。眾生法者。因迷有故。以不了真如
法一。妄受五蘊色心。雖為垢衣所纏。其性本來淨
妙。且如孩提之童。唯愛乎親。若見餘人。發聲啼哭。
及其長也。外受五欲。內馳一心。隨念攀緣。心生形
取。如眼見色心馳乎色。乃至行住坐臥。折旋俯仰。
無不隨心運轉。其見聞覺知真實妙性。本來不生
不滅。眾生迷而不知。如來出世。原為開示眾生本
妙知見。知見一開。則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
聲。此眾生法何其妙哉。佛法者。佛乃大覺聖人。覺
世出世法。本來寂滅。性相常住。循業發現。十界差
殊。而十法界。九界皆權。佛界為實。如造上品惡因。
報在地獄。中品惡因。報在餓鬼。下品惡因。報在畜
生。修下品善因。感人趣。中品善因。感修羅趣。上品
善因。感天趣。說四諦法。證聲聞果。說因緣法。證辟
支果。說六度法。證菩薩果。此九皆權。不得云妙。唯
[001-0346c]
一佛界。方始云妙。以證窮果海。無有與等。唯佛乃
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有如是相如是性等。
窮十法之源底。盡十法之邊際。明識眾生種非種。
芽非芽。熟不熟。可度不可度。如實知之。此佛法何
其妙哉。心法者。以十法界千差萬別。唯一心造。此
心能相能性。能凡能聖。能善能惡。能佛能眾生。故
曰。心如工畵師。作種種五蘊。特人不自觀心。若能
修攝其心。觀一切法。本來不動不退不轉。如虗空
無所有性。觀心無心。法不住法。當下了悟。當下解
脫。如大圓鏡。普照十方。此心法何其妙哉。佛無別
法。即心是佛。心不自心。即眾生心。心佛與眾生。是
三無差別。此三非三。即一非一。非三非一。即三即
一。以此三法。不可心思。不可言議。故稱為妙。文云。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又云。止止不須說。我法
妙難思是也。約本迹二門。皆具十妙。迹門十妙者。
一境妙。境有多種。有十如是境。十二因緣境。四諦
境。二諦境。三諦境。一諦境。無諦境。如上諸境。是諸
佛之所證。文云。難解難入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
盡諸法實相者。境妙也。二智妙。有世間智出世間
智。皆自一切種智之所出。諸佛智慧無上。一切所
不能及。文云。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唯我知是
相。十方佛亦然者。智妙也。三行妙。一行一切行。一
了一切了。方為妙行。文云。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
道。又云。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者。行妙也。四位妙。位
[001-0347a]
者行之階。進之級也。但有權實。布在眾經。今經圓
位。不落階級。文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者。位妙也。
五三法妙。三法即三軌。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
成軌。名雖有三。其實一大乘法耳。文云。如其所得
法。定慧力莊嚴者。三法妙也。六感應妙。感是眾生
之機感。應是如來之赴應。有四句感應。三十六句
感應。二十五句感應。四句者。冥機冥應。冥機顯應。
顯機顯應。顯機冥應。一句復開四句。謂冥機。顯機。
亦冥機亦顯機。非冥機非顯機。四四十六。機有十
六。則應亦有十六。為三十二。加根本四句。故成三
十六句。二十五者。以二十五王三昧。應於三界二
十五有也。有有皆有三十六句。如一月在天。影含
眾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諸
佛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法爾如然。文云。脫珍
著獘。師資道交。此感應妙也。七神通妙。神謂難測。
通謂無礙。如來天心慧性。難測無礙故。文云。入於
無量義處三昧者。神通妙也。八說法妙。諸法寂滅
相。不可以言宣。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所以四十年
前。隨他意語。皆屬權巧。今經隨自意語。廢權立實。
文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者。說法妙也。九眷
屬妙。說法被機。成法眷屬。有五。一理性眷屬。一切
眾生皆有佛性。理性相關。皆是子義。二業生眷屬。
自大通時覆講。結大乘父子之緣。或現在得度。未
來成熟者是也。三願生眷屬。先世結緣。未得斷苦。
[001-0347b]
發願生於佛世。或作內眷。因之受道。若得度者成
法眷屬。未得度者法外眷屬是也。四神通眷屬。先
世值佛。發真見諦。生猶未盡。或在上界。或在他方。
以神通力。來生此界。為冤為親。輔佛行化者是也。
五應生眷屬。華嚴云。佛初托胎。諸法身大士。侍衛
下生。散降餘胎。作親中冤。引諸業者。如淨飯摩夜。
乃千佛父母。羅云是千佛之子。調達是善知識。諸
聲聞等內秘外現者是也。如是眷屬。前後圍繞。群
臣豪族。剎利居士。如雲籠月者眷屬妙也。十功德
利益妙。三周得記。諸品獲益。見光聞法。皆不唐捐。
文云。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
之者。功德利益妙也。本門十妙者。一本因妙。我成
佛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此
證果之時。遡而推之。至於本初發心之時。必修圓
妙之因。為本因妙。二本果妙。本初所行圓妙之因。
證得常樂我淨之妙果。因既久遠。果亦稱之。故塵
劫巳來。磨古磨今。而本無移易。為本果妙。三本國
土妙。自從是來。我常在此說法教化。昔日之娑婆。
即今日之忍土。眾生之穢邦。即諸佛之淨域。故曰。
我淨土不毀。我此土安隱。昔本非古。今亦非今。無
古無今。而家山常在。是本國土妙。四本感應妙。古
今既常在此說法教化。必有能感之機。當知今之
機。由昔之機。昔之應。即今之應。是本感應妙。五本
神通妙。神謂天心。通謂無碍。天然之性。通古通今。
[001-0347c]
通自通他。塵點劫前。宛同今日。無邊剎海。不隔毛
端。所以彈指欬聲。動大千界。為本神通妙。六本說
法妙。既曰。我常在此說法。不惟水流風動。塵說剎
說。乃至盡未來際。虗空口。大地舌。莫非本地之說
法。為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下方之來。補處不識
一人。亦不知其數目。多眾成少。少眾成多。數尚不
知。況其人耶。又下方弟子尚不知。況上方耶。況八
方耶。是本眷屬妙。八本涅槃妙。從本以來。處處現
生。本實非生。數數現滅。本亦非滅。非生現生。本何
益焉。非滅現滅。本何損焉。昔本不生。今本不滅。不
滅不生。而現生滅。是本涅槃妙。九本壽量妙。佛無
壽者相。所以壽無量。法性之身。超出劫濁。誰論壽
命。方便為說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
是本壽量妙。十本利益妙。如今之成熟者。由於大
通時覆講之益。然六百八十萬億恒沙之眾獲益。
豈無先世之緣哉。若非有益。安得覆講而得度。當
知今世之得益。又待後世之成熟。況後世之得益。
豈無成熟之得哉。如是諸佛三世益物。化化不絕。
是本利益妙。妙義無窮。難以盡演。約教。則機應妙。
但以一乘法。教化諸菩薩。約理。則性相妙。觀十法
界。一界十如。十界百如。百界千如。約行。則因果妙。
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以是題名。故曰妙法。蓮
華者。以妙法幽微。假喻易彰。諸有智者以譬喻得
解。故借物以明法也。問。通部七喻。皆有開權顯實
[001-0348a]
之義。當喻妙法。何獨取蓮華而立題耶。答。蓮華為
總。七喻為別。以總攝別。法喻為名也。有云。蓮華非
喻。當體得名。例如劫初萬物無名。聖人觀理準則
立名。今蓮華之稱。即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謂此
法華法門。清淨無染。因果微妙。故名妙法為蓮華
耳。今作法喻為釋。以蓮華喻上妙法。不可求其幽
玄。如扇喻月。不可求其明暗。如月喻面。不可求其
眉目。是不得巳而借喻以顯妙法也。問。華有多種。
必取喻蓮華者何也。答。有麤妙故。如狂華無果。喻
外道法。空修無獲。或一華多果。喻凡夫之獨奉其
親。而報在梵世。或多華一果。喻聲聞修種種行。止
得涅槃。或一華一果。喻緣覺一遠離行。亦得涅槃。
或前果後華。喻初果却後修道。或前華後果。喻菩
薩先借緣修。生後真修。此皆麤華麤果。不堪喻妙
法。唯此蓮華。在淤泥而不染。出水清香遠徹。喻實
相在纏。其體本淨。出纏圓明。則名聞十方。又為蓮
故華。喻為實施權。文云。思唯是事巳。即趣波羅柰
等。華開蓮現。喻開權顯實。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
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等。
華落蓮成。喻廢權立實。文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
上道等。又為蓮故華。喻從本垂迹。文云。我實成佛
巳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合入佛道。作
如是說。華開蓮現。喻開迹顯本。文云。皆謂今佛出
釋氏宮。去伽耶城。坐道場。成菩提。我實成佛巳來
[001-0348b]
無量無邊等。華落蓮成。喻廢迹立本。文云。諸佛法
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如上麤妙。權實。本迹。
種種義便。故以蓮華喻上妙法。所云妙法。非去麤
取妙。葢即麤以顯妙也。所云一乘。非離三說一。葢
會三而歸一也。即麤顯妙。猶蓮之即染而淨。會三
歸一。猶蓮之自華而實。法喻雙彰。名實並顯。故名
妙法蓮華焉。經是能詮之文。具貫攝常法四義。貫
如線貫華。乃貫穿所應知義。攝如經持緯。乃攝持
所化眾生。常者不變義。三世不易為常。法者軌持
義。十界同軌曰法。廣如前釋。能所合成。故曰妙法
蓮華經。】


【△序文分三。初序題。二人題。三序文。且初釋序題。】


「弘傳序」


【弘傳二字。即序之名題。大師先作此序。無弘傳二
字。疑是宋元時方添。或是祥師安此名目。意謂大
師作序。意在流布此經。以廣人人之妙法也。弘推
廣也。傳轉授也。序綜提也。南山雅契此經之旨。洞
見如來之心。欲報護念之恩。乃當付囑之託。故述
此序也。弘則鼓揚聖道。自狹而廣。自今而後。等法
界而無遺。衍塵劫而不滯。傳則授受此道。自我而
人。自少而多。轉相傳受。凡有識者。同登長者之室。
秉彞者。共受王髻之寶。序則綜諸佛出興之志。列
三朝翻譯之由。提要義於博文。伸巳情於聖化。故
云弘傳序。又三義釋弘傳。一約時。貫古貫今。那畔
[001-0348c]
目前。大而塵劫。小而剎那。一切時流通故。二約處。
徹上徹下。此界他方。龍宮海藏。窮巷闕里。遍微塵
處流通故。三約人。則是凡是聖。貫貴賤。通人神。一
賢愚。總善惡。凡具血氣者。皆可流通作利益故。葢
妙法無盡。而流通此經之心。必靳如此。方是大師
弘傳之意。弘傳二字。即序末弘讚永貽二句。
△二
釋人題。】


「終南山釋道宣述」


【終南。山名。距長安城南八十里。在扶風武功縣。東
連太華。西接太白。以形脉發自西北。勢盡於南。故
名終南。關中記云。一名中南。在天之中。居都之南。
故名中南。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多產百嘉。
遠離囂塵。藏修養靜。遺世觀心者。無不隱居求志
於此。標此者。以大師栖真此山。示不忘本也。釋者
靈山之法胤也。梵語釋迦。此云能仁。佛之姓也。凡
出家者。皆以佛為姓故。阿含云。四河入海。同一鹹
味。四姓出家。皆名為釋是也。此則出自金口。創於
彌天。大師標此。以示紹隆佛種故。道宣。序主之名
也。師湖州長城人。溯其閥閱。遠為上古彭祖之後。
近是隋朝吏部尚書。籛申之子。生於開皇之代。始
生時。母夢日輪貫懷而孕。又夢梵僧曰。所孕者梁
之僧祐律師也。天性卓特。九歲遍覽羣書。十二善
文墨。十五師日嚴頵公。十六誦法華兩旬而徹。十
七落髮。二十依律宗八祖。弘福智首律師。學律。三
[001-0349a]
衣唯布。當坐一食。唐高祖武德七年。徙住終南。常
修般舟三昧於清宮精舍。前後總二十會。常感天
人送饌侍衛。後在西明寺行道。中夜臨砌。足蹶且
仆。有年少介冑擁衛之。師問為誰。答曰。弟子乃博
乂天王子張瓊也。以師戒德。故來給衛。因以佛牙
授師。夜捧行道。晝藏地穴。又授餌方。即天王補心
丹也。師問世尊在世滅後事。瓊一一為說。隨問隨
錄。為感天侍衛傳一卷。在藏。曾隨奘師譯經。推為
上座。坐夏有功。庭生芝艸。隱居之地。水涌白泉。外
通百氏。內洞三學。操觚續傳。則鴻儒服膺。築土封
壇。則梵僧稱讚。存護法城著述無輟。故有弘明僧
傳內典錄等。百餘卷在藏。曾撰法華義苑。唯此序
在。師於乾封二年。入滅於長安西明寺。一眾皆聞。
天人請師歸彌勒院。謚號澄照大師。穆宗讚曰。代
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魔歸依。嶽神奉侍。聲飛五天。
辭驚萬古。金烏西沉。佛日東舉。稽首歸依。肇律宗
主。述者揀非作故。文則始起名作。理則本有名述。
樂記云。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
大師謙退之辭。即述而不作之意。初作此序。以法
華尊尚。未易冠言。稟告十方諸佛。護法稱善告報。
故慈照云。南山大師最幽玄。撮成樞要在經前。韋
駄天將親垂報。十方諸佛許師言。
△三釋序文。分
五。初牒經標本。二序經緣起。三序經詮旨。四讚較
祈願。五結歸序題。且初牒經標本。】
[001-0349b]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例法界觀序云。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
葢是大開全提。明今經之大本。顯諸佛之能事。彰
出世之本懷。揀教法之都會焉。上句牒經。下句標
本。謂總括收攝。該盡無餘。曰統。三覺圓明。萬法徹
照。曰佛。出真兆聖。涉俗益物。曰降靈。心願同然。儀
規一定。曰本致。葢此妙法。諸佛出興。獨此一事。千
聖本意。無有餘乘。由此佛佛不得不出興同。亦不
得不出興為此一事同也。如二萬燈明。盛烈弘於
往劫。為此說此也。然燈妙光。遺芳纂於末代。助此
續此也。遡而推之。過塵點劫之大通說畢。而王子
各為覆宣。窮那畔之威音說竟。而不輕重為開演
者。亦為此也。是故吾佛世尊。雖巳分乘隨語。然開
顯會歸。尚在此經。而本意又與佛佛同也。不然。何
故三周纔竟。忽現多寶佛塔。能來分身諸佛。圓證
於靈山勝會哉。知此。則過現未來一切諸佛。為說
此經。同一本意明矣。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
法實相。此諸佛開權顯實之理致根本同也。又云。
諸佛唯以一大事等。此諸佛之為一事同也。又云。
過去諸佛以種種因緣等。此諸佛為實施權之本
意同也。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諸佛出
興功畢。開權顯實之本意大同也。古云。此經為諸
佛之心宗。千聖之輨轄。乃深見諸佛本致全同。可
謂知言哉。
△二序經緣起。分三。初序兩土出處。二
[001-0349c]
序三朝翻譯。三明獨宗秦譯。且初序兩土出處。】


「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


【葢標本中。既云此經統諸佛本致。未審此經從西
傳東。出自何時。故此云爾。上二句。明處時。蘊結猶
停積也。大夏稱西域。以此地多聞解脫。凡聖叢集。
如九夏時生物榮盛故。此句即此經西藏之處。下
句明此經西出之時。序主意謂。此經自眾聖結集
之後。停止天竺。唯傳一隅。經歷此方。周秦漢晉之
朝。千有餘年。在於西域。故云千齡。延及惠帝時。法
護東來。創傳此經。出彼西域。到於東土。故云出彼。
下二句明出時。按佛滅度後。千年之外。聖教仗聖
力顯現。始傳東土。時漢永平三年。四月八日。明帝
寢於南宮。夢一金人。身長丈六。項佩圓光。飛至殿
庭。至旦。大集羣臣。以占所夢。通事舍人傅毅。奏曰。
臣讀周書異記。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西
域有聖人出。祥光遠臨中夏。有十二道白光。貫於
太微。太史蘇由原其事。千年之後。像教傳於我國。
立石牌記之。至穆王壬申五十二年示滅。詳考曆
數。正當千年。陛下所夢。必是其由。帝命太子博士
王遵。中郎將秦景。定遠將軍蔡愔等。十八人。賷旨
往西求法。經歷殊方。期及五年。入南天竺國。一日
途中。逢摩勝法蘭二僧。因而相問。愔以明帝夢中
事告之。二僧歎曰。佛法流行。皆由聖力。因緣合會。
於此相值。隨出優闐王畵像。及四十二章等經。愔
[001-0350a]
以白馬䭾來。永平十年七月十八日。始至洛陽。奏
上大悅。舘二僧於鴻臚寺。勅內宮供養。後於雍門
外立寺。以白馬䭾經。故曰白馬寺。當時佛法始至。
人未盡知。十四年五嶽道士。儲善信等。議曰。帝尚
佛法。必輕我道。眾推善信堪為奏首。表文不錄。帝
覽畢。宣諸道士曰。朕遠求佛法。福國祐民。何言邪
法。善信等。奏曰。巧拙真偽。乞試騐之。帝勅有司。於
白馬寺敷陳道場。選正月十五日。定二教優劣。二
教書置二壇。帝親臨。合國人民。奔赴道場。觀其得
失。時道士飛符走印。二僧一事不為。帝問二僧。佛
家有何神變。二僧曰。龍吟霧起。非蚯蚓之所為。虎
嘯風生。豈跛驢之所及。僧遠持佛法。流通濟世。請
用火焚。真偽可知。舉火時。二僧西望。泣曰。佛滅度
後。聖教付囑國王大臣。次及弟子。我輩賷至於此。
今日火中燒騐。願佛威靈。冥加護持。當時烈火亘
天。浮烟蔽日。道經火燒。佛經不壞。帝異之人。民稱
歎。善信哽咽而死。道土。宰官。人民。出家者無數。由
是二僧習漢言。久之譯四十二章十地斷結等經。
自此佛法始興於世。時此經未至。今東傳二句。單
明此經傳東土之時也。震旦即我國之名。按八卦
東方屬震。為群動之首。故曰震。以震為雷。一陽初
動義故。旦者。日出之始也。以此方乃日初出之處。
故詩云。旭日始旦。二義和合。故曰震旦。東傳對西
停而言。上句此經所傳之處。下句此經東傳巳過
[001-0350b]
之時。諸疏不一。有云自明帝至惠帝。二百餘年。有
云自漢至秦。三百餘年。有云自晉至隋。三百餘年。
皆不合序意。序主意謂。此經自西晉之代。創傳此
方。歷南北朝。洎隋至唐初時。凡經三譯。僅過三百
餘載。葢取自西晉至唐初作序之時而言也。按東
西二晉。共十五主。一百五十六年。南朝。宋有八主。
六十年。齊有五主。二十四年。梁有四主。五十四年。
陳有五主。二十二年。北朝。魏十二主。東魏一主。北
齊六主。西魏三主。後周五主。為楊堅所篡。有隋。歷
三主。三十八年。歸唐。自西晉至唐初。共三百五十
四年。除武帝在位二十五年。止三百二十九年。故
曰三百餘載。載者年也。唐虞曰載。取物終更始之
義。
△二序三朝翻譯。又三。初西晉譯。二東晉譯。三
隋朝譯。初西晉譯。又四。初譯經時。二譯經處。三譯
經主。四初譯名。且初譯經時。】


「西晉惠帝永康年中。」


【西晉。乃司馬氏有天下之稱。國號晉。都洛陽。次遷
長安。對下元帝江東建都。故云西晉。惠帝名衷。字
正度。武帝次子。為第二帝。永康是惠帝年號。惠帝
是庚戌四月即位。立永熈年號。一年改元康。三年
改永平。六年改永康。止一年。法護譯經。在永康年
中。此初譯之時也。
△二釋經處。】


「長安青門。」


【長安。即關中都邑。以周秦漢唐歷代建都此地。古
[001-0350c]
稱咸陽。漢高祖建都。改為長安。取子孫千秋百世。
可長久安樂。以山河百二。地險兵強。甲天下故。青
門。乃長安東壩城門。俗呼為青門。以極目來青望
故。即邵平種瓜之處。然譯主於此門外。立寺行道。
故今序總別處焉。此初譯之處也。
△三譯經主。】


「燉煌菩薩。竺法護者。」


【燉煌。即今甘肅沙州路。古流沙地。禹貢雍州之域
也。漢為燉煌郡。菩薩者。以師有上求下化之德故。
竺法護。三藏之名也。梵語曇摩羅剎。此云法護。月
氏人。師八歲出家。依外國竺高座為師。依郡立名。
故云燉煌菩薩。連師為號。故云竺法護者。大師善
究三十六國道術。兼通其語。日記萬言。篤志於學。
萬里尋師。博達古今。世務毀譽。未曾懷抱。泰始二
年。自天竺達玉門關。徙居燉煌。以師譯經弘道。光
揚象教。一象傾心。故嘉此美名。即初譯之主也。

四初譯名。】


「初翻此名經。正法華。」


【譯主以冲深之識。通方之才。傳道五天。不滯一隅。
遂於西晉之代。來化洛陽。後在青門外。設像立剎。
開覺生靈。初翻此經。名正法華。葢取此經。楷定權
實。會歸一乘。無他道也。的指演說正法。文成十卷。
二十八品。其真言文字。皆作晉言。囑累在末。
△二
東晉譯。分三。初譯經時。二譯經主。三二譯名。準前
後亦應有四。今三。處則義該之。且初譯經時。】
[001-0351a]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


【言東晉者。五胡亂華之時。西晉懷愍二帝。被劉氏
所弑。洛陽大亂。元帝渡江。建都江東。對洛陽故號
東晉。共十一主。安帝是東晉第十主。乃孝武之子。
諱德宗。隆安即安帝年號。繼孝武即位。初改隆安。
凡五年。什師於弘始三年入洛陽。當晉隆安五年。
也。後秦對前秦而言。姓姚。名萇。前秦苻堅。字永固。
有雄師十萬。自稱秦王。後僣位。都長安。為前秦也。
姚萇初仕苻堅。為兗州剌史。後擢龍驤將軍。討慕
容泓等。兵敗懼奔。時渭北馬牧等。紏扇羗眾。率其
戶口。歸萇者五萬餘家。推萇為盟主。萇至陜西入
長安。弑苻堅。僣帝位。亦號秦王。因別前秦。故云後
秦。萇卒。子姚興立。弘始是姚興年號。晉居正位。秦
為傍僣。什師譯經於秦境。必先晉而後秦者。存正
統也。此二譯之時代。
△二譯經主。】


「龜茲沙門。鳩摩羅什。」


【龜茲。國名。是什師之梓里。非譯經之處所。沙門。此
云勤息。有四。一聖道沙門。即佛菩薩等。二說道沙
門。即說正法者。三活道沙門。即修善品者。四汙道
沙門。即諸邪行者。鳩摩羅什。譯主之名也。具云鳩
摩羅耆婆。此云童壽。以童年而有耆德故。什者。深
善此方文字之什也。華梵兼舉。故名鳩摩羅什。師
七歲。隨母入寺。見鐵鉢舉之。俄念鉢重。即不勝重
遂悟萬法唯心之旨。是故出家。父卒。母亦出家。得
[001-0351b]
證三果。初携師訪道於北印土。有一羅漢謂曰。此
子非常。過三十不毀戒。度人不減掬多。若破戒。只
為聰明法師耳。母常謂曰。汝學解足為人師。但自
道未成。柰何。師曰。菩薩之行。利物忘軀。大化必行
鑪鑊無恨。母臨滅。讖曰。方等深教。應闡秦都。但於
自身。少有不利。師於內外諸典。無所不知。西域諸
王。請師說法。必長跪座側。命蹋而登焉。其後前秦
苻堅西討。太史奏曰。異星現於西域分野。當有大
德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龜茲有羅什。襄陽有
道安。得非此二人耶。即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七
萬。伐龜茲。迎什師。至凉州。聞苻堅為姚萇所害。呂
光據凉州。即三河王位。國號大凉。師亦止之。萇聞
師之名。屢請。而呂光不允。萇卒。子興立。復請不允。
興怒。加兵伐之。時凉州呂隆在位。上表出降。弘始
三年。方得迎師入闕。秦王奉為國師。此二譯之主
也。
△三二譯名。】


「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譯主以簪纓之裔。作法門之胤。德星現於外國。聲
名溢於前秦。雖有西凉鈍滯。厥後教化大行。秦主
敬奉如佛。以弘始四年。於艸堂寺。廣集義學沙門
譯大品等經論。共三百九十餘卷。此經是一。次者。
次西晉也。名妙法者。取此經觸處明真。即權顯實
故也。的指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云妙法。文
成七卷。二十八品。即今經。師入滅於弘始十五年
[001-0351c]
四月十三日。臨終自誓。吾所譯之經。果不謬佛意。
當焚身之後。舌根不壞。後果如之。師舌與諸佛廣
長舌。讚歎此經不二故也。
△三隋朝譯。分四。初譯
經時。二譯經處。三譯經主。四三譯名。且初譯經時。】


「隋氏仁壽。」


【隋。即楊氏建國之號也。高祖文皇帝。姓楊。名堅。弘
農華陰人。父楊忠。仕周有功。封為隋國公。忠卒。堅
襲爵。後受周禪。都長安。國號大隋。自東晉瓜分。至
文帝方合一統。共三主。計三十八年。以國號大隋。
故曰隋氏。仁壽。即文帝年號。文帝在位二十四年。
有二號。初開皇。次仁壽。此三譯之時代。
△二譯經
處。】


「大興善寺。」


【即文帝所建。此譯經之處也。
△三譯經主。】


「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北天者。五天之一也。天竺總名印土。此云月邦。以
此土賢聖繼化。導凡御物。如月之臨照故。闍那笈
多。二譯師之名也。闍那半梵語。具云闍那崛多。此
云志德。剎利帝種。笈多。具云達摩笈多。比此法密。
二師皆北天竺人。此譯經之主也。
△四三譯名。】


「後所翻者。同名妙法。」


【然二師誓志弘通。來遊此土。躡霜雪以前跡。冐烟
霞而進影。遂際明時。得面聖君。於時樹剎懸旛。誠
建此寺。頒衣賜食。以示優寵。闍那為主譯。笈多為
[001-0352a]
輔佐。凡有潤色。以二師為準。後者對前故。義符秦
本。但加添品二字。以添合改移有五。一於秦晉二
本。添普門品後偈。二於秦本藥王品後。補日光喻
之全文。三合天授品於寶塔品內。四移囑累品於
普賢品後。五回陀羅尼品於神力品後。文成八卷。
二十七品。與正法華俱未流通。存於大藏。問三朝
聖師。同譯一經。何取名並卷品各不同耶。答兩晉
一隋。時代不同。月氏龜茲。風土又隔。譯主各隨處
沿時。闡揚聖教而巳。名題之別。品卷之殊。如眼目
之稱。何足異哉。當求三譯宗旨同處可也。三朝翻
譯竟。
△三明獨尊秦譯。】


「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自餘支品
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曆。故所非述。」


【初句明雜糅。二句明影略。二譯曰重。三譯曰沓。載
道不紊曰文。趣味有準曰旨。彼此隱顯曰互陳。謂
文詞旨趣。交互陳述。如十如。晉本無。秦譯則有。藥
艸喻後半品。晉隋兩譯則有。秦本則無。故云文旨
互陳。宗者觸言崇尚故。弘者開張闡明故。以此經
雖有三譯。然古今所宗尚者。皆弘傳秦朝羅什所
譯之本也。獨尊有三義。一約影響。以什師七佛巳來。
譯經一人故。二約投機。以什師約義翻經。契合此
方機益故。三約感通。以什師譯經願力殊勝。秦主
信力超絕故。有此三義。故得家喻戶曉。流傳誦持。
天上人間。實相不泯。喻之三光亘天。杲日獨明。秦
[001-0352b]
本之視二譯。亦猶是矣。自餘下。結指品偈不述。上
序三經名題。惟明綱領。若不略指條目。未委差別
何似。大師為此。故又詳細如此。意謂除此三經名
題之外。自餘三經分品多少不定。別偈全缺有異。
品偈依經。皆有等流義類相從。毫不紊亂。具如次
序。歷然明白。但非經之大綱。故不詳述。然此四句。
疑者多矣。今再解之。的指經文。支取分義。別目差
別。則品偈即指經中品偈也。分品者。如隋本則天
授一品合入寶塔品內。而秦本分為兩品。此分品
開合不定也。移囑累於經末。而秦本則置神力品
後。此分品前後不定也。別偈者。如晉本不輕品中
偈云。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而秦本此偈不分。
止言尼思佛等。如隋本普門品中有偈。而秦本則
後來方添。此則三經偈頌差別不同也。序經緣起
竟。
△三序經詮旨。分二。初泛序一化始終。以明機
教差別。二的序本經詮旨。以顯權實正理。初泛序。
又二。初序義。】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
無以導心。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金河顧命。
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足覈其高會。」


【云泛序者。以機教約一代明故。夫以二字。乃文之
造端起首處。如未雨先雲。未火先烟。為前相故。故
五峯師云。油雲知雨沛。金電覺雷奔。理勢然也。靈
嶽指鷲峯。即經中耆闍崛山。以古佛所處。今佛說
[001-0352c]
法在此。故云降靈。問。靈嶽降靈一句。古謂山蘊英
靈之秀。生此靈明之聖人。此則降靈之靈。指佛鍾
嶽靈而生明矣。故引詩意證成。於理無爽。今子以
降靈之靈。屬佛。不屬山。何申甫憑地靈而人傑。而
佛反不借地靈而降神耶。答。此亦有理。今正其說。
大雅嵩高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云。嵩高唯嶽。駿
極於天。唯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四國於蕃。四方於宣。此詩乃周宣王中興。申伯出
封於謝。尹吉甫作此詩以送之。以美申伯之降生。
實鍾靈嶽而生也。此地靈人傑之常談耳。此意在
申伯則可。在如來則不可。當知佛之示跡。以修證
圓極。現化自在。無始悲願度生力故。故佛之心。即
法界圓明之心。佛之身。亦法界圓明之身。但應機
有隱顯耳。而謂此身憑靈嶽而降生者。非也。又當
知降靈之靈。即以佛之臨蒞於此。敷演今經。謂降
靈也。大師借文不借意耳。慧日高昇。朗萬法之幽
邃。性海圓湛。超四大以獨尊。故稱大聖。開化有二。
一現形。二說法。開者抉膜剖執。決斷情塵。化者點
凡成聖。鎔冶幻妄。此則佛為能開化。機為所開化
也。此二句。序主意謂。此山乃古佛所處。如來在此
事非唐捐。葢謂開佛知見。會權歸實。顯示一乘法
耳。然此法不有大聖。何能開化三乘哉。況靈山接
武。無非聖賢。或積深厚養。內秘外現。如身子富那
等。或道全德備。隣功極高。如文殊彌勒等。如此偉
[001-0353a]
人。不有大聖。又何以開化受此法哉。所以能開化
者。以如來色心殊勝。理量超絕。鑒機無差。施行有
準故。由此今經三乘。普得釋滯開蒙。俱能袪迷獲
記。故反顯云。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二句。序感藉
緣合。適者稱也。及也。當也。謂無緣必不受化。緣淺
亦不革心。故神化相投之處。必是昔有大緣。且緣
而深者也。佛雖大聖。必不能化無緣之人。以靈山
所化之機。皆昔於大通時。聽王子覆講。巳下一乘
緣種。故反顯云。當教化所及之處。非昔緣無以導
心。謂之導心者。以機勝感深。非止結種得益增長
信心。亦各明解圓滿終到佛地故。如大通法眾。威
音三乘。昔蒙化者。今在靈山。或得受記。或沾利益。
皆由有緣在昔。今方有分。不有昔緣。而今何能得
度哉。問大聖開化。意在普及。今何止有緣耶。既在
有緣。何謂普及一切耶。答。佛心普及。亦普及有緣
也。舍衛九億家。不其然乎。三億見佛聞法。則昔緣
可導心也。三億特結種而巳。三億不見不聞。無緣
障之矣。古謂狐貉不能煖無氣之人。扁鵲不能醫
必死之病。天雨不潤無根之艸。黃金不富命窮之
人。知此。則佛法不能度無緣之人。信矣。昔緣時義。
大矣哉。所以二句。序如來始成佛時。半滿無心而
機自差別也。雖言初時。實序一代法被之機故。所
以二字。承前因昔緣之深淺。所以今根有大小故。
仙苑。即古仙人修道。染塵受墮之處也。佛於此告
[001-0353b]
成者。泛明有四意。一得四無畏故。二警覺羣迷令
知故。三有緣五人在此應度故。四真心直說警增
上慢故。的指告成有二處意。一為五人三轉四諦
法輪時。作證轉云。此是苦。我巳知等。此告成者。即
舉果勸樂。激勵義也。二今經藥艸品云。我是如來
應供等。此告成者。即宏開度門。普覺義也。告成豈
我慢自伐云乎哉。然此告成。雖拘法華末時。其意
實序佛初坐道場。宣度生事。知出興意也。機分小
大者。小如二乘及事行菩薩。以知見偏枯。不了自
心故。大機如圓教菩薩等。以解行圓明。徹悟真源
故。故阿含云。如來初轉四諦法時。諸聞法者。有證
大乘位者。有證小乘果者。據此則知諦緣一而機
自異者。則生滅無量攸分。例六度一而機自殊者。
則事修理修兩別。佛初無是心也。如莊生不龜手
之藥。用者各別。知此。則五時設化機。之大小。可以
類推。問仙苑轉法時。即頓演華嚴時。仙苑現丈六。
覺場現千丈。二始同時。圓遍可爾。雙垂兩像。優劣
昭然。即說大小法之前相著矣。是則被機大小。在
佛有心。何云機分。佛無是心也。答。一月而千江普
現。雖有晦明。水也。月無異心。一雨而萬卉均沾。雖
有豐嗇。物也。雨焉有別。仙苑覺場。丈六千丈。亦機
之大小。彼此不定見耳。法界身雲。豈住思議境中。
有意如是哉。大師敘此二句。恐人謂法華之前。在
佛宜當說實。便了一期大事。却不自省權實兩分
[001-0353c]
而今復用開顯會歸一番。何也。序主謂佛初成道。
巳鑑機宜。故不得巳而權實之。今則純熟。亦不得
巳而開顯之。始終為機故耳。若唯說實。何以逐機
哉。此意含隱。智者詳之。金河二句。序一化云終。因
機大小。而教分偏圓也。上句是分教之時處。以金
河即處。顧命即時故。梵語阿利羅䟦提。此云有金
河。此河即出尸那城之屬境。以河水迅速。表生死
不常。金沙不動。表一真常恒故。河畔有娑羅樹。乃
佛世力士生處。往昔古佛所居。其林四雙八株。四
榮四枯。如來於此般涅槃。表本末二四倒巳斷故。
極證常樂我淨四德故。顧命者。臨終出命謂之顧。
將去意也。以彼成王將終。作顧命之誓誥。今言如
來化緣將終。說涅槃經。捃拾五時之教。此是最後
遺囑。究竟垂範也。下句道字。指一代教法。小乘九
部。不盡法義。故曰半字。大乘十二部。圓極心性。故
曰滿字。如來於涅槃經中。說半滿二字。分大小兩
乘。故彼經云。譬如長者。唯有一子。懼不速成。晝夜
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其毗伽羅論。以其幼稚力
未堪故。科字取楷定義。言如來於涅槃經內。以半
滿二字。楷定一代大小乘。俾不紊亂也。然前後四
句。機舉初時大小。教舉最後偏圓。以二文影綺。故
機教互言。俱通一代也。又前後二義。遞為由藉。以
機分則教殊。教殊則機分。序主序此。葢謂法華開
顯之所以也。豈非二句。承前二義。以序法華時至
[001-0354a]
方可說也。豈非二字。猶言若不是也。教被等者。指
法華巳前。教法被於三乘者。教則至此巳極。機則
至此巳熟。此可乘之時也。無足豈非。俱反顯意。亦
序主謙退不敢直云耳。覈者。考究也。質明也。約義
取之。即見聞緣起義也。高會。指法華會上。意謂若
不是教被乘時。難得見聞高會。若順明。應云。因教
被乘時。方得考覈高會。葢此高會興起。良由教到
機熟。時至緣勝。勢可乘耳。若非機熟教到之時。雖
過百千生。高會無緣興起。我等豈能考究權實之
正理。質明開顯之通軌。亦豈得普得記莂。獲殊勝
見聞之利益乎。然法華一會。特言高者。略有十意。
一此經諸佛同說故。如大通威音燈明等。二時而
後說故。三權實正印故。上二初卷意。四授記普遍
故。如三周授記等。五諸佛圓證故。如多寶分身等。
六需此成佛故。如聞解修習必得菩提等。七法力
上妙故。如釋迦資以為因。龍女借以證果等。八本
迹甚深故。如本迹開顯之說。九功德無盡故。如隨
喜之福德。持誦之功德等。十智行雙顯故。如正宗
以智起行。流通以行契智等。有此十意。故稱高會。
況超出五教。逈異餘經。雖華嚴圓極。若非法華。則
開顯不成。必權終權實終實矣。
△二釋疑。】


「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授記。俱崇密化
之迹。」


【恐疑云。上云高會。則時至緣熟。如旃檀林內無有
[001-0354b]
凡材。據今經身子三請。如來許說。五千禮佛而退
者。何也。故釋云。當知五千退席。乃大權示現。深生
慈愍。憐其會中。未證謂證。滯濡化城迷棄寶所者。
令進其空心濡滯。深信一乘之法。故序主作此舉。
也。影響之眾。如此益明法華為高會矣。五百。即富
樓那等。授記。事通因記果記。如後文說。上云退席
是權。其致叵測。今云授記是權。益顯前義。隱勝現
劣。故云密化。五百同然。故曰俱崇。意謂因緣一周。
雖指屬下根。言授記之事。其實五百聖眾。皆多劫
熏修。本大迹小。權現以輔法化。啟迪未信者也。故
下文云。內秘外現等。上泛序竟。
△二的序本經詮
旨。以顯權實正理。分二。初略序三周開顯。】


「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出定揚德。暢佛慧之
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軌。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繫珠。
明理性之常在。鑿井。顯示悟之多方。」


【言的序者。此中依經法喻序故。所以二字。通承前
義。以時至緣熟。方現相表彰。興起法會故。上句。序
大覺標本圓發。以光瑞全顯妙法體用故。佛表實
相體。光表實相用。從眉間白毫發揮。表此理超乎
二邊。具四德故。瑞有六。謂說經。入定。雨華。地動。眾
喜。放光。此六言瑞者。約時。則世間方覩。約處。則塵
剎罕遇。約人。唯證極乃能。皆希有之瑞也。下句。序
大士承流助發。以問答援引。實為起予故。開通能
所。能開即光瑞。所開即二士問答。以光瑞不興。助
[001-0354c]
發不起故。教源亦指光瑞。以光瑞即起教之源頭
故。以佛不放光現瑞。則無以開發請之端。此會歸
大教不得興故。故云放光等。出定二句。序法說一周
全提之文。言出定者。即出無量義處定也。在佛無
不定時。前後言出入者。為物示軌。實無出入。義言
出入也。揚德者。揚即稱揚讚歎意。德指權實二智
之德也。如來知見廣大等。歎實智證法德也。如來
種種分別等。歎權智說法德也。葢實雖證理。不妨
涉俗。權雖導俗。豈礙證真。若二偏枯。則非唯實難
涉俗。權亦不能達本故。故佛特讚揚之。下句暢字。
以宣演開敷為義。佛慧。即諸佛權實二智也。下文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等。此宣暢佛慧之大略也。大
略猶言大綱。佛如此歎者。將欲引權入實。會三歸
一。欲發二乘之願慕耳。朽宅下。序喻說一周開顯
之文。朽宅二字。直序喻名。通入六字。序喻說開顯
大意。宅即火宅。今言朽者。以眾苦煎逼故。多緣速
壞故。文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是朽故宅。屬於一
人是也。言通者疏通義。文即文言。軌即軌轍。意謂
火宅喻中。疏通入大乘之文。以改中根人昔三之
轍。良以法說一周。示多方便。上根身子聞巳。疑惑
氷消故悔責領解。如來與之述成授記。但中根聞
旨。猶墮疑網。氷炭交懷。無能開解。身子悲他未悟
重為請決。乃開喻說一周之旨。文云。我今無復疑
悔。親於佛前得授記等。此上根領悟無疑也。又云。
[001-0355a]
是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乃至聞所未聞。皆
墮疑惑。此中根有疑未決也。又云。願為四眾說其
因緣。令離疑悔。此則請決其疑也。故佛重為開喻
云。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乃至今當復
以譬喻更明斯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自下乃
說火宅一喻。以三車一車之淺。比況三乘一道之
深。使知長者許三賜一。不涉虗妄。則知吾佛始權
而終實。全是真慈。至此則三一之文言會通。開顯
之軌轍一致。而中根根心之疑。從此拔盡無餘蘊
矣。窮子一喻。四子領解。感佛深恩。藥艸一喻。如來
重為述成。而授記一品。四聖方受記莂。良在喻說
權實。中根疑惑決通者焉。此則雖序火宅一語。實
四品卷半經文。皆在其中矣。文軌出中庸。借其文
勢耳。化城下。序因緣一周開顯之文。其化城二字。
非單指喻。葢指化城一品之文。若單釋喻。無而忽
有曰化。防非禦侮曰城。以喻二乘涅槃權果非實。
而防見思之非。究竟必廢。會入一乘寶所故。古德
云。化城本無而權設。以濟阻修願息之人。而進之
令至寶所。喻小果非實而權設。以濟要小求證之
人。而引之令入佛慧也。若連下六字釋。應云化城
喻品中。引昔緣之不墜。昔緣指大通佛時。佛為十
六王子。代闡妙法結緣之事。故後文云。我等為沙
彌時。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數眾生。乃至爾
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眾生者。汝等及我滅度後未
[001-0355b]
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次後開化城寶所喻文。據
此則知昔日之緣。猶在不失耳。然此引昔緣之意。
葢為下根人開權顯實也。何者。以前喻說一周之
旨。統言法一機異。恐下根怯弱。不達此旨。謂巳定
二地。難近佛慧。故佛引昔緣之後。乃設化城一喻。
令知汝所住地。近於佛慧。庶幾昔三化城。不勞肎
綮。而可達一乘之寶所矣。繫珠下。序五百領解得
記之文。葢往因巳明。下根滯權之疑斷。故富羅等
感悟領解。如來述成與記。決知前失今得。由自迷
自悟也。故五百千二說此一喻。以明昔因今緣。一
乘猶在。不曾遺失。亦感佛深恩意也。珠喻一乘因
種。繫況悲願任持。親友繫珠。喻佛在十六時。說此
經結大乘因也。醉不覺知。喻無明未破。廢忘大心。
資生艱難。喻動被法縛。悲智不失。喻衣珠現在。故
下文云。譬如有人乃至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
阿耨菩提等。是知今日之得。乃昔緣結種在懷也。
豈今日為然哉。然此句或可云繫珠明悲願之常
在。以理乃本具。性以習成故。葢能繫者。即吾佛之
悲願。所繫者。即一乘之理性。序主從所繫邊為言。
無他異說。鑿井下序。法師品廣記之文。以此喻是
三周法竟。三根記圓。廣記文後說故。夫妙法玄源。
澄湛圓滿。誰人不具。喻水於地中。無處不遍也。然
水雖遍含。須鑿井而顯。法雖同有。必依經而明。經
之信解有無。則果之遠近天壤。井之穿鑿巧拙。則
[001-0355c]
水之隱顯懸殊。故經云。藥王多有在家出家行菩
薩道。乃至未善行菩薩道。此如濟渴而不知須水
也。若有聞是經者。乃善行菩薩道。此如渴時知須
水也。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者。
當知是人得近阿耨等。此如人鑿井巳近泉源也。
又喻云。譬如有人。渴乏須水。乃至知水尚遠。此如
前行菩薩道不見是經。不得其要也。施功不巳。轉
見濕土。此如前聞是經。乃善行菩薩道也。遂漸至
泥。知水必近。此如前得聞是經。得近阿耨等也。又
云。所以者何。一切菩薩阿耨菩提。皆屬此經。釋曰。
佛果菩提。皆屬此經。未聞未解。安可得到。又曰。此
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乃至無人能到。今佛教化
菩薩而為開示。釋曰。開方便門。猶鑿井也。示真實
相。猶見水也。無人能到。唯菩薩可以開示也。以法
映喻。以喻顯法。多方開示。令人悟入。足顯此經之
妙也。喻之多方開示。則井之乾土濕泥。水之遠近
是也。法之多方開示。則善行不善行。及供養讀誦。
見聞思惟信解修習能否。果之遠近是也。故云。顯
示悟之多方。問。此經據文二十八品。三周七喻。序
文何不具述。止序四喻十品者。何也。答。說三周法。
授三根記。罄盡如來出世本懷。故大師止序三周
之文。縱有後義。以該攝故。
△二總結全經幽深。】


「詞義宛然。喻陳惟遠。」


【上句。謂七軸之文言。全經之義理。乍觀之。如指掌
[001-0356a]
目前可見可知。下句。謂三周之開曉。九喻之舖陳。
徐行也。如雲光天表。難聞難到。所謂此經也。一念
萬年。今時劫外。泛泛端如五兩輕。堆堆何啻千鈞
重。大哉教乎。葢無得而思議者焉。
△四讚較祈願。
分二。初讚較。明三寶殊勝。二祈願。申作序之意。初
讚較又三。初讚佛慈悲。二讚法較勝。三讚機因深。
且初讚佛慈悲。】


「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沉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
失性。」


【初二句。能拔所拔。次二句能拯所拯。憐憫一切。曰
大哀。慈航普渡。曰曠濟。二乘鈍滯化城。遠視菩提
非分。凡夫沉溺苦海。求出生死無期。淪有淪無。總
名沉流。佛為此等。故說此經。會眾善之小行。同歸
佛道。開二乘之漸門。並入一極。況未兆之機。亦為
懸記。大哀嚝濟。利益圓遍。莫此加矣。故序主反顯
若此。無上無等。曰一極。觀生拔苦。曰悲心。昏言識
情汩沒。罔明實理。迷言苦樂漂沉。不達自心。二者
均之失性一也。故佛悲門浚切。度門宏開。拔拯於
識情之場。提挈於苦樂之域。俾明權實正理。擴徹
靈明自心而後巳。不然。則迍邅苦集之域者。終處
長夜。結縛葢纏之內者。亦竟難出頭。佛心如此。得
不謂之一極乎。
△二讚法較勝。】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
無出此經。」
[001-0356b]


【前四句能較。後二句所較。佛法自漢明帝永平年
間始來。故曰自漢。歷東西晉。南北朝。隋氏。故曰至
唐。六百餘載。約時代而言。明群籍經歷時之久也。
總歷者。前後翻譯。合集融攝故。群籍有三義。約部
帙。則多少不等故。約宗旨。則偏圓殊致故。約藏乘。
則三藏各別故。四千餘軸。約唐時大數而言。此明
所來之經多也。受持二句。謂今經約時。則西晉始
傳。時不久也。約部。則諸經中一。卷不多也。雖時近
卷少。而在處流通。人天捧持。反過於諸經者。何也
葢此經也。諸經中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約體
即當人本覺之真心。約用即一乘實相之妙法。如
藥王本事品較量。一切江河海為第一等。然一品
較量。如此之勝。況全經較量。難以盡言。據此益信。
此而不持。無可持者。此而不受。無可受者。此經一
部。敵群籍之四千。亦猶持觀音之名。勝持六十二
億恒河沙菩薩名矣。
△三讚機因深。】


「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
餘勣。」


【機有五種。權為影響開化。遠為有緣結種。現為法
會廣記。兼為有學歡喜。正為二乘受記。教指此經。
葢此經顯實法門。同歸一乘教故。云相扣者。機被
教而機緣得葢。教扣機也。教逐機而教化大行。機
扣教也。下句。明扣者有昔緣也。謂大通說此經於
塵劫之前。十六王子代佛開闡。則此法之入人深。
[001-0356c]
結緣勝也。久矣。今之得蒙記莂。見聞法化者。孰非
當時之遺芳哉。故曰。並智勝之遺塵。將非二字反
明。或序主不定意。聞而下。讚機之信心有因也。法
音達耳曰聞。身心歸命曰深敬。以身敬非深故。下
句。即經中二萬億威音王佛俱說此經。不輕菩薩
先以佛性遍記四眾。復聞此經教化三乘是巳。然
法流塵劫。至今隆盛不絕。故云。俱威王之餘勣。夫
子期云喪。伯牙絕絃。葢悲無知音者也。今聞此經
而慶幸捧持。亦曾蒙古佛教化。知音之人也。念其
昔則酧其今。感其恩則戴其德。而聞而深敬。不為
過也。
△二祈願。申作序之意。】


「輙於經首。序而綜之。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
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


【輙於下。明作序意。意謂此經。三譯綺互。意趣多端。
文言浩瀚。非提綱挈領。無以究其旨歸。故擅於此
經之初。專總意焉。如經之有緯。[糸*系]之有緒者矣。綜
有二意。一綜文。二綜義。以能所兩詮。互相隨故。綜
文。如朽宅等言。綜義。如喻說一周義等。問據上釋。
則輙字是專義擅義。大師何故作此說耶。答。大師
以法華尊尚。未易冠言。故安此輙字。雙含二義。擅
則大師謙退之心也。專則大師敬謹之心也。豈無
味而然哉。庶得下。發願普益。庶得二字。希慕祈請
仗願意也。一念相應。或現生圓備。故云早淨。六根
即眼等六也。下文云。善男子女人。若讀若誦若解
[001-0357a]
說若書寫。眼得八百功德等。謂之淨者。以父母所
生常眼常耳。無雜無壞。而能徹見洞聞故。慈尊指
彌勒。以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故此名之。嘉會。即龍
華三會。序主意謂。此根一淨。不但見靈山一會儼
然目前。亦可仗今經之妙緣。憑慈氏之願力。當來
龍華會上。得預記莂耳。故上句云庶得。下句云仰
也。上約下生經釋。若約當經。亦可指第四天內院
故。如勸發品云。若有受持讀誦。是人命終。為千佛
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
薩所。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
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據此。則知大師作序流通此經。葢欲現生兜率。當
遇龍華。臨終請入內院者。是其騐也。嘉會二字。出
周易。亨者嘉之會也。不涉躐等。行願滿足。曰速成。
四德。古謂常等四德。然此極果所證。非今序意。今
指勸發品中。一者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
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以此四乃普
賢勸發之切要處。又大師作序。欲真得是經。以成
普賢常行。必求諸佛護念。乃至發救一切眾生之
心故。樂土。指極樂世界。以藥王本事品云。若如來
滅後。後五百歲。若有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
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
生蓮華中寶座之上等。趣字有向往求生意。序主
謂述此序功德。普願速成四德。同生安養。直到彼
[001-0357b]
岸。不涉迂曲。故又云玄猷也。此二字。如心經序。妙
道玄猷。猷即道也。道即能通之義。謂因此玄妙之
道。即能通至樂邦也。
△五結歸序題。】


「弘讚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魯史成。而游夏不能贊一辭。葢夫子之文章。不可
窮也。況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哉。即辯擬
天女。智似菩薩。以一人而生無量口。以一口而生
無量舌。以一舌而出無量音聲。以一音而讚無量
功德。其於此經。殆如管窺耳。如斯經者。唯佛能知。
信矣。永貽一句。即利澤萬方無盡之意。葢妙法無
盡。則此經此序流通亦無盡也。猶滴水入海。同海
俱永者焉。凡吾人遇此經。當以無盡心流通。斯善
矣哉。為述此序。故云云爾。】



「妙法華經大成懸談」No. 619
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一
金臺即山居後學 大義 集


【△人題。】
[001-0357c]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三譯斯經。世宗秦本。什師出處。巳具於前。三藏法
師。顯二利德。經契一心。律規三業。論甄邪正。法義
軌持。師彰模範。約自利。以三藏聖法為自宗師。約
利他。即傳三藏道法為天人帥也。譯者。易也。易梵
成華故。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今
經自西來。而云譯者。漢之北官。兼善西語。摩騰始
至。遂稱為譯。今仍之也。】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舉經題而立品題者。經為總。品為別也。以品雖各
取類聚。總屬妙法經故。序者。庠序也。謂階位賓主
問答。悉庠序也。又爾雅云。東西墻曰序。所以別內
外也。謂見墻別宅舍之內外。觀序知一經之由致
也。若從義釋。謂次序由序述序。如是等。冠於經首。
次序也。放光現瑞。發起之端。由序也。問答釋疑。正
說弄引。述序也。梵語䟦渠。此云品。以義類同者。聚
在一段。故名為品。諸經品名。或佛自唱。或結集所
置。或譯人添足。今經藥王天授二品。是佛自唱。其
餘皆是經家譯人所置。陳教起之因由。詳法興之
緣始。雖為一經之發起。實括全經之始終。故直名
序品。序則引興正宗。品則總別名理。第則節目有
次。一則貫數之始。故云序品第一。


△十別解文義。大章分三。序初序分。二正宗分。三
流通分。初序分。有通序。別序。經後序。經前序。證信
[001-0358a]
序。發起序。從如是我聞至退坐一面。為通序。通於
諸經故。通中有別。以處眾歎德之不同故。亦名經
後序。佛滅後結集所置故。亦名證信序。以說聽時
處。一一分明。證其非謬。令物生信故。從爾時世尊
至品盡。為別序。別在本經故。亦名經前序。未說此
經。以六瑞發起故。亦名發起序。以事相表示。為正
宗之前導故。初通序有三。初明建立之由。二明建
立之意。三正解經文。


初明建立由者。謂如是等。因何而立於經首。按龍
勝論云。佛將入滅。阿難愁惱。阿尼樓豆。告阿難言。
汝是持佛法人。且須裁抑。當詣佛所。咨問後事。難
曰。云何後事。豆曰。汝問世尊在日以佛為師。滅後
以誰為師。世尊在日依之而住。滅後依何而住。惡
性比丘。佛在世自能調伏。滅後如何調伏。遐益末
世。理宜結集。一切經首。置何等言。阿難承教。一一
咨問。世尊一一答之。依四念處住。以戒為師。默擯
惡性比丘。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
處與某大眾若干等。以是因由。凡佛經首。皆有如
是我聞等語。無此語者。悉偽造故。


二明建立意者。謂安如是等語。其意有三。一斷疑
二息諍。三異邪。斷疑者。智度論云。佛滅後。諸天王
等請迦葉言。法城欲頺。法幢欲倒。當以大悲建立
佛法。葉受請。往須彌山頂。擊大楗槌。諸聖弟子。得
神通者。皆來集會。葉告眾言。佛法欲滅。眾生可憫。
[001-0358b]
待結集巳竟。隨汝入滅。諸來聖者。受教而住畢波
羅窟。葉入定觀察。眾中有煩惱者。應逐去之。惟有
阿難煩惱未盡。葉出定。於眾中牽阿難言。清淨眾
中。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羞慚
悲泣。告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為侍佛。故留殘
結不盡斷耳。葉言。汝更有六種突吉羅罪。應於僧
中懺悔。阿難如法懺悔。復牽出窟。語言。汝漏盡可
來。言訖。自閉窟門。阿難是時。靡不精誠。至於後夜。
頭未著枕。朗然大悟。三明六通。得大羅漢。來扣窟
門。葉言。汝若漏盡。可縱神通於戶鑰孔中而入。阿
難騰身入來。禮拜僧足。迦葉以手摩頂言。我欲令
汝速得道果。汝勿嫌恨。是時大眾。請阿難昇座。結
集法藏。既登座巳。感身相好如佛。大眾隨起三疑。
一疑佛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
阿難唱言。如是我聞。則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非
阿難成佛。故云斷疑。息諍者。同為羅漢。德業頗齊。
若不推尊從佛。言自制作。則諍論生焉。既言從佛。
則授受有源。非胸臆之談。故云息諍。異邪者。不同
外道經初安阿憂故。阿者言無。憂者言有。意謂萬
法雖異。不出有無。置之經首。以之為吉。初吉中後
亦吉。今佛經不爾。故云異邪。


三正解經文。六種成就。謂信。聞。時。主。處。眾也。如是
者。舉所聞之法體。我聞者。能持之人。一時者。聞持
和合非異其時。佛者。時從佛聞。王城崛山。聞持之
[001-0358c]
處。與大比丘等。聞持之伴。此則因緣和合。次第相
成。六緣不具。大教不興。故云成就。六為能成。教為
所成故。且初信成就。】


「如是。」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劈首明信。信者言是事如
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也。所以佛法無量。信為
入法之初基。若無信心。則不肯修習。故五根以信
為首。十一善法居先。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信為
本。然後興解起行。乃至證入。大經云。信為道元功
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故云能入。約法釋。如是者。
眾生如隱。故沉三界。欲絕三界。只要顯如。聖人說
法。但為顯如。除如之外。皆是虗妄。惟如為是。故稱
如是。約本經釋者。因果實相不異為如。心境諸法
無非為是。又一乘因果曰如。無二無三曰是。
△二
聞成就。】


「我聞。」


【我有四。一凡夫遍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二乘假我。
四法身真我。今是隨世流布五蘊假我也。阿難巳
達我空。實不計我。故名為假。要揀賓主。乃稱為我。
達耳曰聞。大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
聞。以率爾耳識。與同時意識。眾緣和合。故得有聞。
問。耳根發識故聞。應云耳聞。何言我聞。答。耳是五
官之別。我乃一身之總。廢別從總。故曰我聞。又六
根中必用耳聞者。此方教體故。問。阿難是佛成道
[001-0359a]
之夜始生。至二十年方為侍者。二十年前所說之
法。並皆不聞。何結集時通稱我聞耶。答。有三義。一
佛命為侍者時。阿難從佛乞願。不著退衣。不隨受
請。二十年前未聞之法。重為說過。世尊許之。故未
聞之法亦得聞也。二金剛華經云。阿難得法性覺
自在三昧力故。故未聞之法。皆能憶持。與聞無異。
今經亦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等。三不思議
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其名曰
舍利佛。乃至阿難。據此則是大權示現。何法不通。
而言我聞。不亦宜乎。今經圓頓大教無我真我。生
佛同一法身。能聞所聞。心境不二實相。即今經之
我聞也。合上謂如是之法。我阿難親從佛聞。顯祖
述有據。憲章得成。非私淑讀古之徒也。
△三時成
就。】


「一時。」


【世事合會。尚待昌期。大法弘宣。豈違嘉運。故須良
時。方能成就。葢取師資合會。說聽究竟之良時也。
不云年月日。而但云一者。以佛之說法。殊方紀曆。
不可對同。舉一會始末之期。收六甲盈縮之數。天
地延促。東西時際。包盡無餘。故總云一時。約理。心
境一泯。理智一融。凡聖一如。本始一會之時也。約
本經。即正說法華之時。化畢機熟之時。如日卓午
無所不照之時。一切聲聞受記成佛之時也。
△四
主成就。】
[001-0359b]


「佛。」


【德位相稱。垂文作則。為百世師。作眾生父也。具云
佛陀耶。此云覺者。亦云知者。知三世常無常法故。
覺謂覺察。覺悟。悟即照真本有。察則了妄本空。妄
本空則不逐於妄。真本有則不迷於真。真妄既明。
唯一覺耳。佛獨稱之。又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涅
槃云。自覺自知有佛性。覺他眾生悉有佛性。圓滿
自他無二佛性。又自覺揀凡夫。覺他揀二乘。圓滿
揀菩薩。約人即高會教主。中天竺。迦毗羅國。淨飯
王太子。出家成道。別號釋迦牟尼。非此大聖。孰能
演此一乘大法哉。故云主成就。又為六種成就之
主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主
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眾。
六種共成。歸重於佛也。
△五處成就。】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謂能住住所住。佛為能住。即首楞嚴三昧。所住者
即忍土王城。梵語羅閱祇伽羅。此云王舍城。國名
摩竭陀。此云不害。言無刑殺也。亦云摩竭提。此云
天羅。即國王名也。此王即駁足之父。昔因王巡山
中。值牸師子。眾人迸散。師共王交。後月滿。來殿前
生子。王知是巳子。偽言。因我無兒。此乃天賜。遂養
為太子。足下有駁紋。時人號為駁足。後紹王位。喜
噉肉。每食甚多。偶一時缺。庖人取新死小兒為膳。
王食大美。勅令當辦此肉。庖人日捕一兒。供王膳。
[001-0359c]
舉國愁歎。後千小國謀兵討伐。置於崛山中。山中
羅剎尊為鬼王。因與山神誓。取千王以祭山。捕得
九百九十九王。唯普明王次後捕之。王啼泣不巳。
告鬼王曰。我生來實語。而今乖信。願我國建無遮
會未完。駁足放之。還國作大惠施。委政太子。仍歸
山就死。形悅心安。駁足問之。答曰。得聞聖法故耳。
駁足令說之。普明王廣讚慈悲。毀訾殺害。又說四
無常偈。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法。不
被無常吞。駁足乃大權示現。一聞即證初地。千王
各取一滴血。三根髮。賽山神願。駁足與千王共立
舍宅。都五山中。為大國。各以小國委子。百姓在五
山中。作舍七度被燒。王舍不燒。民云。排我屋為王
舍。庶免其焚。故云王舍城。又舍字。亦可作赦字。以
王赦千王不殺故。梵語耆闍崛。此云靈鷲。亦云鷲
頭。又云山南有屍陀林。鷲鳥食屍竟。栖止其山。時
人呼為鷲山。此山近城不遠。山有五穴。佛居中穴。
餘穴諸弟子居之。又前佛今佛。皆居此山。若佛滅。
羅漢居之。法滅。支佛居之。無支佛。鬼神住之。皆是
聖靈所居。因呼為靈鷲山。其城其山。眾見不一。或
見土木艸石。或見七寶莊嚴。或見諸佛遊行。乃不
思議聖境。所住既爾。能住亦然。中者。佛好中道。升
中天。降中國。中日生。中夜滅。皆表中道。今處山中
說中道義也。
△六眾成就。座無知音。說將誰聽。機
感盈前。不得不說。所謂英才滿座。可信吾德之不
[001-0360a]
孤。羽翼多人。轉見斯道之有託。故云眾成就也。文
分二。初列眾。二總結。初又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
三八部眾。初又二。初比丘眾。二比丘尼眾。初又二。
初無學眾。二有學眾。初又三。初舉類標數。】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與者共義。釋論以七一解共。謂一時。一戒。一處。一
心。一見。一道。一解脫也。大者。多義勝義。器量尊重。
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言大。超出九十六種外道。
故言勝。遍知內外經書。故言多。又道大用大知大。
道勝用勝知勝。道多用多知多。總之數目多。名望
重。德業隆。故云大也。比丘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
魔。三乞士。破惡者。出家持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戒防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虗。三學能破身口七
支及三界見思之惡故。怖魔者。既破惡。必出三界。
展轉化度。損減眷屬。乖於魔意。故驚怖。出家從因
至果。凡三度魔怖。謂出家時。發大心時。成正覺時。
前二但怖。後一乃興戈。為佛所摧。莫不降伏。乞士
者。乞法資道。乞食資身。士外形骸。以理自勝故。然
必乞食者。在家人。以田商士。三種如法。用養身命。
出家人。佛不許此。惟乞食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
越故。亦云除饉。因眾生福薄。前世無法自資。今生
常受饑饉。出家戒行。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故。
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一人不名和合。四人巳上。
乃名和合。有二。一理和。同證擇滅無為。二事和。謂
[001-0360b]
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
諍。意和同悅。又僧有四。不依淨命。破戒僧也。不解
法律。愚癡僧也。行五方便。慚愧僧也。若法忍。真實
僧也。今是真實。氣類如是。數至一萬二千。皆是影
響大化。本迹未定。
△二明位歎德。】


「皆是阿羅漢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皆是一句。明位。阿羅漢。義翻殺賊不生應供三義。殺
賊者。殺九十八使煩惱之賊。今經亦殺賊。謂離小
涅槃。不生者。無明糠脫。後不受生死果報。今經不
生不生謂離無漏。應供者。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
福田。今經亦供應。謂道供定供。上比丘為因。今羅
漢是果。始托鉢乞食。福利眾生。今證道果。理應受
供。應供乃乞士果也。始修三學。破見思惑。今賊巳
殺。慧命得安。殺賊乃破惡果也。始發大心。魔王恐
怖。今證無生。不受後有。不生乃怖魔果也。諸漏下。
正歎上三德。諸漏二句。歎殺賊德。諸漏者。謂欲漏
有漏無明漏也。成論云。失道名漏。律云。癡人造業。開
諸漏門。毗曇云。漏落生死。論通因果。律專在因。毗
曇在果。煩惱者。略即根隨二十六。廣即九十八使。
能造惡業。致生死苦。忘法身。失慧命。喪重寶。傷惱
行人。皆由此也。因果俱亡。曰巳盡。見思巳滅。曰無
復。煩惱是能潤。諸漏是所潤。能所俱盡。殺賊義也。
逮得一句。歎應供德。逮及也。由智斷功德。證無為
理。故云巳利。巳利成就。方受人天供養。應供義也。
[001-0360c]
律云。忖巳德行。忖巳利也。如苦身而作。端坐而食。
擎跽而拜。逆立而受。苟無巳利之德。其害非細。法
王座前知音少。長者園內樹耳多。學者慎之。盡諸
一句。歎不生德。因果不亡。曰有。有為受生之處。云
諸者。即三有等。結即惑習之業。為諸有之生因。今
智斷不受後有。故云盡結。因盡果亡。不生義也。心
得一句。總上見思惑盡。不染塵累。故云心自在。定
具足名心自在。慧具足名慧自在。慧自在未必心
自在。心自在必慧自在。云心自在者。顯定慧具足
也。此經要授聲聞成佛之記。故歎德中。寓有抑揚。
以巳利揀無利他。自在揀無法自在。又天親論。此
五句。為上上起門。逆次可知。
△三列名總結。】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前是所證之法。此是能證之人。萬二千不勝其多。
今略舉有名望者。二十一人。其名曰三字。乃指證
之辭。名者實之賓也。要知諸聖皆備諸行。隱能則
各具一德。引偏好故。如陳如共上座有大德者相
隨。舍利共智慧者相隨。目連共神通者相隨。皆執
一法。引諸偏好。若欲消名。須識其行。從德立名。無
往不可。憍陳如姓也。此云火器。先人事火。因命族
焉。又火照也。燒也。照暗不生。燒物不生。以不生為
姓故。阿若名也。此云巳知。或云無知。巳知者。最初
知也。無知者。非無所知。乃知無耳。若依二諦即知
真。以無生智為名也。乃摩夜夫人之弟。并十力迦
[001-0361a]
葉。為母族二人。父族三人者。一阿濕波。二䟦提三
摩訶男拘利。五人承王命入山。侍佛修道。不耐苦。
遂捨佛。往鹿苑修異道。佛成道巳。先往度之。初轉
即悟客塵故。往因佛為赤目大魚。五人為木匠。先
取魚肉者。阿含云。我佛法中。寬仁博識。初受法味
者。拘鄰如比丘為第一。
摩訶迦葉。此云大龜氏。
先人學道。感靈龜負圖而應。因命族焉。曾於毗婆
尸佛法中。為金師。有貧女。得一金珠。欲補塔中佛
像。金師不求價。與治之。因誓為夫妻。自爾巳來。九
十一劫。身皆金色。人天受樂。其後生梵天。命終生
摩竭國。具律陀婆羅門家。身紫金色。其家巨富。勝
於瓶沙王。王有金犁千具。為避王故。唯少一犁。時
他國富家。有一女。身亦金色。乃昔施金女也。娉
為姻室。作無緣夫婦。後夫婦投佛出家。行頭陀行。
末後多子塔前。拈華示眾。尊者破顏微咲。乃付金
鏤袈裟。佛入滅巳。結集巳竟。持衣入雞足山。入寂
滅定。待慈氏下生。交衣方取滅。阿含云。我佛法中。
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為第一。
三迦葉
同前。優樓頻羅。此云木瓜林。近此林故。又云木瓜
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又云禱。禱此林神而生故。
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住此山故。又城名。近此城故。
那提河名。依河住故。毗婆佛時。三人共樹剎柱。緣
為弟兄。兄為瓶沙王師。先事火龍。度五百弟子。二
弟各度二百五十。共行兄法。佛作十種神變度之。
[001-0361b]
優樓雖覩神變。邪執未改。而言。瞿曇雖神變。不如
我道真。佛言。汝非羅漢。亦不得道。豁然開悟。領五
百弟子歸佛。二弟見水中漂下火具。往視之。其兄
巳作沙門。亦歸於佛。共成千羅漢。阿含云。優樓頻
羅。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最為第一。伽耶
比丘。觀了諸法。都無所著。善能教化。最為第一。那
提比丘。心意寂然。降伏諸結。精進第一。
舍利弗。
具云舍利弗羅。此云身子。其母好身形。身之所生。
故云身子。王舍城有難陀䟦難陀二龍王。降雨以
時。國無饑年。王及大臣。歲設大會。置三高座。王太
子論師座焉。身子八歲時。步歷會中。問曰。三座何
為。人具告之。即越眾登論床。羣儒皆恥。不肎與之
論議。謂若勝此兒。無足顯譽。脫其不如。屈辱大矣。
皆遣侍者問之。身子俱答。問者盡墮。無敢當者。王
及臣民。咸謂我國慶幸。有大智人出焉。十六博覽
古今。大國論議無雙。五天稱為第一。以沙然梵志
為師。志之道術。身子盡得。沙然臨死。欣然大咲。身
子問之。志云。世俗無眼。為恩愛所親。我見金地國
王死。夫人願生一處。投火而死。後見金地商人。問
之果然。身子追悔。未盡師術。師不授我此法。為我
非其人。師故秘耳。自知未達。更求勝法。而無師可
師。雖不知此一法。餘法皆通。外道羣中。最為第一。
與目連為友。相約。誰得好師。即隨師之。路遇馬勝。
威儀庠序。因問師法。答曰。諸法從緣生。亦復從緣
[001-0361c]
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隨詣佛所出家。七日
遍通佛法。十五日證無學果。為羅云和尚。論梵作
師。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
弗為第一。
大目連。此云讚誦。姓也。名拘律陀。乃
樹名。禱此樹而生故。又云胡豆。古仙人山居豆食。
因命族焉。此尊者。焚得勝之殿。止耆域之車。攝調
達五百之徒而歸正法。取迦毗五百之釋藏於梵
天。阿含云。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大目
連為第一。
迦旃延。此云剪剃種。上古多仙居山。
無人剃髮。一仙人有二子。往省其父。次子為諸仙
剃髮。因立族焉。尊者是其族。又云文飾。善論議故。
阿含云。善分別義。敷演道教者。迦旃延為第一。


阿㝹樓䭾。亦云阿那律陀。亦云阿尼盧豆。此云無
貧。亦云如意。乃白飯之子。淨飯之姪。世尊之堂弟。
阿難之從兄。羅云之叔父。非聊爾人也。如周公曰。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非卑賤人也。
此尊者。因施稗飯。獲金人而致富。箭剔昏燈。感天
眼以證果。阿含云。我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
為第一。
劫賓那。此云房宿。因禱此星宿而生故。
又與佛同房宿故。尊者初出家時。往佛處。值雨。借
宿陶師家。以艸為座。至晚。一比丘入。即佛也。乃推
艸讓之。自坐地上。佛為說法。證羅漢果。又善知星
宿。明識圖像。從解得名。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
宿日月者。劫賓那為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
[001-0362a]
病。昔作沙彌時。輕弄老比丘。如牛哨。自爾巳來。五
百生中為牛。次出為人。五百生常有牛呞病。今雖
成道。餘習猶在。佛恐人謗招過。與一數珠。人見虗
哨。為其念佛。恐人不知是聖人。故常在天上受供。
佛入滅時。尊者聞之。乃云。憍梵波提頭面禮。妙眾
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象王去象子隨。
阿含云。樂在天上。不樂人間者。牛跡比丘為第一
離婆多。此云假和合。智論云。尊者夜宿空亭。有一
鬼携屍而至。復一鬼隨來諍之。各言我持來。共決
於尊者。自思依理枉理。俱不免害。寧實答之。一鬼
怒。拔尊者手足而食。一鬼取屍人手足補之等。二
鬼相食而去。天明自思。不測誰身。若我自身。眼見
鬼食。若是他身。却隨我行住。逢人則問。見我身否。
時眾僧疑問其故。知其易度。謂曰。汝身乃他人遺
體。非巳有也。即悟此身假和合而有。由此漏盡得
道。阿含云。坐禪入定。心不倒亂者。離婆多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此云餘習。昔五百世為婆羅門。性多
憍慢。今雖成道。餘習未亡。每過恒河。喚河神云。小
婢止流。令我過去。神白於佛。令向神懺悔。即合掌
云。小婢莫瞋。大眾皆咲。佛言。實無慢心。乃習氣也。
阿含云。樹下苦坐。不避風雨者。婆蹉比丘為第一
薄拘羅。此云善容。色貌端莊故。又云重姓。付法藏
經云。昔於毗婆尸佛法中。以一果施病僧。感九十
一劫人天受福。今生婆羅門家。年一百六十歲。無
[001-0362b]
病無夭。感五不死報。一繼母置火爐中不死。二從
母索肉。置沸湯中不死。三隨母至河邊。推落水中
不死。四大魚吞之不死。五魚被人網。剖之不傷。其
人遂以為子。其父聞之。去爭。不與。後議兩家為子。
故云重姓。阿含云。壽命極長。終不中夭。端莊不苟。
常樂閒居者。薄拘羅為第一。
摩訶拘絺羅。此云
大膝。乃舍利弗之舅。從來論勝於姊。姊孕則論不
勝。知懷智人。寄辨母口。況出胎乎。即棄家往南天
竺。讀十八經。時人咲之。累世難通。遂喟然歎曰。在
家為姊所勝。出外為人所輕。誓不輟學。無暇剪爪。
時人呼為長爪梵志。十八年。學訖回家。問甥所在。
告云。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歲。聲震五天。彼
沙門者。有何道術。誘我姊子。遂往佛所。思惟良久。
不得一法入心。佛問。汝意以何為宗。志曰。一切法
不忍。忍即安義。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
佛問汝見是忍否。志拂袖而去。至中路乃省。歎曰。
我義兩處負墮。若我見是忍。前巳云一切不忍。若
我見不忍。無以勝佛。一切二乘不知。唯佛菩薩知
之。於是歸佛出家。阿含云。得四辨才。觸難能答。拘
絺羅為第一。
難陀。即牧牛難陀。此云善歡喜。乃
牧牛子也。飯王偪十萬出家。此其一也。性極聰敏。
音聲絕倫。以欣道而立名。
孫陀羅難陀。上三字。
此云好愛。亦云端正。妻名也。尊者四月九日生。短
佛四指。儀容挺特。若入眾。有不識者。謂是佛來。揀
[001-0362c]
牧牛難陀。故連妻稱之。乃佛之親弟。與妻食息常
隨。不肎少離。佛與阿難乞食到門。正共妻在樓上
食。即起迎佛。妻與之期。待君還。乃共食耳。陀見佛
云。轉輪王子。何得自辱。持鉢取飯。佛即還園。持飯
鉢至園。奉佛。佛令人剃髮。握拳語曰。誰敢持刀臨
閻浮提王頂上。逼不得止。乃剃髮。明日佛應請。求
住守寺。意欲逃去。佛令關門掃地。迯回隱樹等。佛
將到天宮。見嬋娥而欣樂。復入地獄。覩鑊湯而休
心。欲念乃止。得無漏道。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
云滿慈子。從父母立名。七佛人中。說法為最。具四
辯才。一切經史。無不閑覽。有大智慧。阿含云。善能
廣說。分別義理。滿慈子為第一。
須菩提。此云空
生。以初生時。其家寶藏。忽空故。表解空之祥。又名
善現。以食器皆空。所欲皆滿故。占相曰。既善且吉。
又名善吉。常好遊止山林石窟寂靜之處。所修行
業。以空為本。常入定。住無諍三昧。如嫉立故坐。嫉
坐故立。以善物心。不與諍也。真諦曰。東方青龍陀
佛。解空第一。
阿難。此云慶喜。佛之堂弟。斛飯之
次子。調達之弟。世尊成道。阿難始生。故名慶喜。又
云無染。出家巳來。見女子不起染心故。初出家得
入流果。楞嚴得二果。結集時方證四果。後入滅遺
舍利。四處起塔。拘多指塔示育王曰。傳佛聲教。此
尊者一人而巳。王喜。以十萬錢供之。阿含云。知時
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達。堪任奉持者。
[001-0363a]
阿難為第一。
羅睺羅。此云覆障。昔因塞鼠穴。不
看婆羅門六日故。世尊始求出家。父王不許。殷勤
乞求不巳。王言。汝若有子。聽汝出家。遂指妃腹曰。
却後。六年。汝當生子。因在胎中六年。故曰覆障。佛
出家後。耶輸有妊。諸釋咸瞋。欲得欲殺。惡聲載道。
因焚火坑。發大誓願。我若為非。母子俱焚。若真遺
體。天當為證。言訖投火。變一蓮華捧體。王及國人。
始復不疑。時佛還國。耶輸令羅云奉歡喜丸與佛。
父子天性。自然於大眾中。持以上佛。耶輸以息謗。
謗由有子。故言覆障。祖王歡喜。雖失其子。而獲其
孫。孫為輪王。吾何恨焉。佛令出家。父王不許。耶輸
將上高樓。目連飛空取之。佛度出家。付舍利弗為
弟子。既出家巳。王位巳失。故言覆障。佛法中密行
第一。
如是眾所知識者。總結上二十一人。才德
兼備。為人宗仰故。知識者師友之稱。又聞名曰知。
見面曰識。又識以明解為義。知以決了為義。謂解
達事理。決擇宗乘故。大阿羅漢等者。大拔群賢。等
該同類。如是二字。指諸尊者。眾指天人八部。所知
識者。結名也。阿羅漢。結位也。等其一萬二千人。皆
具如是之德之名之美也。要知阿難乃有學人。亦
列於此者。是應生眷屬故。又是羅漢非知識。如萬
二千未列名者。是知識非羅漢。如阿難羅云。亦羅
漢亦知識。如此列名者是。非羅漢非知識。即下二
千是也。
△二有學眾。】
[001-0363b]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上萬二千是無學。此二千是有學也。以見修所作
未辦。研真斷惑為有學。以智斷修證皆完。真窮惑
盡為無學。諸教不同。或六地無學。五地有學。佛地
無學。九地有學等。二千標數也。此二千乃業生眷
屬。大通時下種者也。比丘眾竟。
△二比丘尼眾。】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摩訶波闍波提。此云大愛道。以有知故。方能愛道。
亦云憍曇彌。此云眾主。為眾尼之主故。尼者天竺
女人通稱。乃佛姨母。始求出家。佛不許可。阿難為
之三請。佛令行八敬。方聽出家。八敬者。一百歲尼。
當禮初夏比丘足。二不得罵比丘。三不得舉比丘
過。四於僧中求受戒。五若犯僧殘。應半月向僧中
行摩那埵。六當於僧中求教授人。七不應在無比
丘處安居。八夏訖詣僧中求自恣人。六千數也。羅
睺羅母等者。以子標母也。此云華色。以顏貌美色
故。亦云名聞。謂在家具三從四德。溫良恭儉。德齊
太子。位至小君。為菩薩妻。羅漢母。尼眾主。天人知
識。豈無名聞人耶。二聖母為尼眾之主。故列其名
而統其屬也。眷屬者。天性親愛謂之眷。更相臣順
故名屬。法眷屬亦然。說諸法門。轉入他心。得知法
性。由法得親。故名眷。親信臣順。故名屬。前比丘中。
以列名不列名分業應。此中以標數不標數定優
劣。是什師之筆法也。又萬二千及二千。為三周得
[001-0363c]
記之案。尼眾為授學無學記品之案。聲聞眾竟。

二菩薩眾。論云。菩薩為在家出家因眾中攝。何故
別列。答。有菩薩墮四眾者。隨類應現故。有四眾不
墮菩薩眾者。不發大心作佛故。今舉同發心作佛
者。名菩薩眾。文分為三。初舉類標數。】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具云菩提薩多摩訶薩埵。菩提此云道。薩埵云心。
摩訶云大。合云道心大。應云大道心。以有大根。具
大智。信大法。解大理。修大行。立大因。成大果故。亦
云覺有情。約自行。菩薩是一分能覺悟之有情。非
餘凡夫不自覺故。約利他。菩薩又能開覺法界之
有情。非餘二乘不覺他故。覺是佛地正覺之智。情
是迷執諸情生。菩薩上求佛覺。下化有情。非餘悲
智全無。或一故。約教有五教。約位有五十五位。下
文菩薩聞是法等。約前四教說也。又云。不聞是經
不善行菩薩道。若聞是經乃善行菩薩道。約圓教
發心說也。此眾菩薩。本地難測。或居等覺。或齊法
王。如觀音文殊。皆果後大人。三輪益物。迹輔釋迦。
可以意知。八萬人標數也。餘經集眾甚多。此經八
萬。何其少耶。或者但語大數。如下地湧雲集。豈止
八萬。
△二明位歎德。】


「皆於阿耨多羅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皆於不退轉者。明位。皆得下歎德。阿耨等。此云無
上正等正覺。即如來應供正遍知之三號。餘七兼
[001-0364a]
收。具含萬德。以諸佛皆從真如實際中來。示成正
覺。十界稱尊。無相匹者。無過上者。故云無上。又能
順應四諦二諦道供。法養法身。故云正等。又善知
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明照一切眾生心行差別。不
墮偏邪。故云正覺。亦即三身三德三大。乃證窮極
果之稱。皆於二字。總上八萬。不退轉者。破見思惑。
名位不退。永不失超凡之位故。破塵沙惑。名行不
退。永不失菩薩之行故。破無明惑。名念不退。永不
失中道正念故。又般若位不退。離二死故。解脫行
不退。具諸行故。法身念不退。證實境故。以此八萬。
本地難測。無功用道。任運流入薩婆若海。故云不
退轉也。皆得陀三句。約三業而歎三輪應物之德。
皆得二字貫下。陀羅尼一句。歎意業輪。此云總持。於
一字能通無量法門。於一門能攝無量義理。如觀
一華開能知天下之春。一葉落能知天下之秋。所
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略說即普賢品三名。廣
說有無量。如萬億旋陀羅尼是也。樂說一句。歎語
業輪。樂說乃四辯之一。一法無礙。於世出世法。說
不謬故。二義無礙。於為無為權實等義。所說盡理
故。三詞無礙。於一切文義。瓶瀉成章故。四樂說無
礙。四悉應機。誨人不倦故。以四辯弘宣。稱令物聞。
如風吹萬籟也。華嚴九地中。有四十種辯才。今略
也。轉不退一句。歎身業輪。輪者有運轉摧碾二義。
喻大法能轉入他心。摧破無明故。謂得十身靈相。
[001-0364b]
現身塵剎。在物同類。若權若實之說。皆令眾生入
一切種智。故云轉不退轉法輪。菩薩得是道以處
巳。運是道以利人。不似小乘不說法以自守也。供
養無量三句。約因緣而歎福慧深廣之德。供養佛。
外為勝友攝護。即緣具足。植德本。內修萬行為資。
即因具足。然有橫竪。竪論之。從無量劫。供無量佛。
修無量德。即福深。橫論之。於一念頃。遍至十方世
界。供佛修行。即慧廣。又深則一一行皆與實相相
應。廣則一一門攝一切門故。德本者。含正道。助道。
教道。證道一行具足。則成一德。無量行具足。則成
無量德。故云德本。具此因緣深廣之德。堪灌頂受
職。故為諸佛稱歎。不似小乘喝為焦芽敗種也。以
慈二句。約悲智而歎隨相離相之德。以慈者。以悲
導智。即隨相德。慈兼四無量。即空涉有。純以四心。
適化眾生。以利物之行。而成巳德。故云修身。觀音。
品慈眼視眾生。華嚴大悲為門。大悲為首等。善入
者。以智導悲。即離相德。慧乃般若。涉有不礙觀空。即
諸法而證實相。以無得而證。故云善入。華嚴有破
塵出經喻。世典有罔象得珠說。即斯義也。菩薩以
三界為家。四生為子。借度生入佛慧。不似小乘視
三界如牢獄四生如怨賊也。通達下。約本迹而歎
伊梵三點之德。智即智德。轉八識成四智。證大菩
提。故云通達大智。彼岸喻斷德。四相無明滅巳。證
無住涅槃。故云到於彼岸。以超生死此岸。度煩惱
[001-0364c]
中流。到涅槃彼岸。不似小乘得人空智在中流也。
上二屬本。名稱下。即迹中恩德。自本垂迹。稱實相
之理。彰弘化之業。如日照蒼穹。有目皆覩。無目則
聞。故云名稱普聞等。不似小乘獨善其身名在一
國也。其道神無方。易無體。如摩尼天皷。無私成事。
既能曲濟無遺。則必受化者廣。故云能度等。華嚴
入法界品。文殊在福城東。說普照法界修多羅。一
時海中無量諸龍。捨身在人天中。萬龍於菩提得
不退轉。復有無量眾生。於三乘各得調伏。此經陀
羅尼品。藥王說呪。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淨藏
淨眼現神力時。其父等八萬四千人。皆堪持經。觀
此即知諸大士益物之盛。不似小乘成就眾生心
不喜樂也。此下諸菩薩。證此種種功德。因果該徹。
本迹圓融。豈可以地位局判。法華論。分上支門。下
支門。總相歎。別相歎。初皆於阿耨一句。是總。上支
門也。其餘諸句。是別。下支門也。有十種不退轉。陀
羅尼一句。示現聞法不退轉也。樂說一句。樂說不
退轉也。轉不退一句。說法不退轉也。供佛植本。依
善知識不退轉也。諸佛稱歎。斷疑不退轉也。以慈
一句。入事不退轉也。善入一句。入一切智如寶鏡
不退轉也。通達一句。依我法二空不退轉也。到於
一句。如實境不退轉也。名稱二句。應作所作不退
轉也。
△三列名總結。】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001-0365a]


【其名曰下。列名也。大士大名。或從法門。或從德行。
或從本願。雖是一名。備無量義。今依經論。銷十八
菩薩。名各就其一焉。
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
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亦云妙吉祥。生時有
祥光滿室之兆故。華嚴以菩薩表智。又主信門故。
問明品為會主。法界品為善財師。今經一乘實相。
亦彼宗也。非信不悟。非智不證。故首標其名。所謂化
滿塵方。用周三際。道成先劫。名龍種尊王。現證菩
提。名摩尼寶積。未來成佛。名曰普現。在因為八王
師。在果為七佛祖。談般若之玄致。屢質本師。說權
實之雙行。頻驚小聖。乃影響大化。迹為菩薩耳。


觀世音者。天竺云婆婁吉低稅。一名有二義。一觀
是能觀之實智。世音即所觀之聲塵。從聞思修。入
三摩地。解六結。越三空。了塵性而證入圓通故。二
觀是能觀之權智。世音即悲仰之時機。以慈悲二
用。救七難。應二求。十九說法。十四無畏等。於十方
稱名之機。圓觀普應。無苦不救。無樂不與故。過去
為正法明。現在為彌陀輔翼。當來在西方補普光
功德佛。
得大勢者。即大勢至。以念佛三昧。輔翼
聖化。不動而遊。不分而應。化用不息。復無化功。其
力用大之至也。
常精進者。內發三心。外修萬行。
於巳不足。於物不倦故。
不休息者。在因不自為
圓。在果不自為滿。唯乾乾不息。功就在乎不就。至
極在乎不極故。
寶掌者。寶位也。聖人之大寶故。
[001-0365b]
自因至果。四十二位。皆聖人所踐之地。大士寄此
諸位。掌握化機。接物利生故。又掌中出寶。普濟眾
生故。
藥王者。在因為世良醫。在果能以法藥救
眾生身心二病。因病與藥。無疾不瘳。應機說法。無
機不度故。
勇施者。三檀不悋。果敢勇為故。又施
以帥萬行破諸著。如梟將力破重圍故。
寶月者。
月能隨數盈虧。自無損益。菩薩之道。隨機隱顯。自
無增減。故以喻名之。
月光者。光能破暗。猶智破
愚也。
滿月者。自覺聖智圓滿。如十五之月故。


大力者。有神變之力用。一多無礙。大小相容。逈出
思議之表。超乎權小之上故。
無量力者。有二。一
者。三明六通十八不共等法。校塵沙不能喻。歷僧
祗不能及。故數重不可得也。二者。一一業用。貫三
際而無始終。遍十方而無涯畔。故無分際量也。


越三界者。於三界中。不出不在。得大自在故。
䟦陀
陀婆羅。此云善守。謂守護三業故。又眾賢之首故
彌勒者。具云彌帝利。此云慈氏。姓也。又阿逸多。此
云無勝。名也。上生經云。在波利村沒。上生兜率。閻
浮提歲經五十六億萬年。下生成佛。凡在釋迦末
法中。精進修諸功德。掃塔塗地。以名香妙華供養。
或稱名禮拜。除百億劫之罪。命終上生內院。當來
隨彌勒下生。更值賢劫千佛授記。
寶積者。如來
藏有恒沙功德如寶。由曠劫積因而證故。
導師
者。導即引導。入𨞬垂手。為人天之師。弘範三界導
[001-0365c]
愚迷之眾故。如是下總結。如是者。指上有名也。等
該無名也。八萬乃上首之數。眷屬在數之外。以上
諸菩薩。皆果上大人。影響輔化。不可局定位次。菩
薩眾竟。
△三八部眾。古云。凡夫眾。却有聖人。又云
俗眾。却有道者。又云天人眾。却有鬼神。八部又少
二部。今依本經。具列八部。故云八部眾。以夜叉攝
在四天王部下。摩睺羅伽攝在八龍王部下。又此
八部。類雖異生。理兼權實。況諸天王。多是寄位菩
薩。華嚴諸世間主。各證毘盧一德。豈異生而若是
乎。故知此眾亦同彼也。夫三乘賢聖。既仰德而歸。
八部該羅。豈不虗心而衛。由是繼菩薩而列八部
眾焉。文分七。初天眾。】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梵語提婆。此云天。天者自然也。皆自然身勝樂勝。
諸天轉上轉勝。故論云。清淨光明。最勝最尊者天
也。釋提桓因。忉利天主也。釋即釋迦。姓也。提桓因。
此云主。以能為諸天主故。忉利。此云三十三。四面
各八城。中善見城。合三十三。居須彌頂。乃欲界天
主。故列在前。此天住處。縱廣八萬由旬。七寶城壁。
善見廣六萬由旬。人身長一由旬。衣二由旬。重六
銖。人間一百年。此天一晝夜。諸天身形時數。轉上
轉增。轉下轉減。皆以倍言。唯服轉上轉輕。轉下轉
重耳。雜阿含云。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
總有一百八名。今一耳。因中迦葉佛時。為女人。發
[001-0366a]
心修佛塔。有三十二人助成。今為天主。三十二人。
為列辟。小乘中說是須陀洹。清涼疏云。是權而非
實。二萬等。即部屬。明月者。月天子也。梵語蘇摩。此
云月神。月缺也。以滿而復缺故。此與日宮四天王。
皆住須彌山腰。離地四萬二千由旬。人間五十年。
此天一晝夜。身長半由旬。衣重十二銖。長一由旬。
起世經云。月宮縱廣四十九由旬。城是七寶莊成。
以二分天銀。一分青琉璃成就。有千光明。五百下
照。五百傍照。其光清冷。遙看似圓。其實正方。月中
樹影。乃人間閻浮樹。照映月中有影。非實有桂樹
也。普香者。星宿天子。即紫微也。為群星之主。統領
二十八宿。九曜星官等。由人心善惡。感現吉凶等
象。各星宮殿。大小有別。所司各有分野宰治之殊。
寶光者。日天子也。梵語蘇犁耶。此云日神。日實也。
起世云。日宮縱廣五十一由旬。二分天金。一分頗
黎成就。光照同上。此三乃帝釋內臣。又劫初光音
天來人間。因食地肥。身滅光明。世間黑暗。菩薩化
作三辰。寶吉祥作月天子。寶光作星天子。即普香。
寶意作日天子。即寶光。四天王者。外臣也。居四寶
山。高半須彌。廣二十四萬里。東提頭賴吒。此云持
國。居黃金山。領二部。一乾達婆。二富單那。南毗留
勒叉。此云增長。居琉璃山。領二部。一薜茘多。二鳩
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廣目。居白銀山。亦二部。一
羅剎。二夜叉。北毗沙門。此云多聞。居水晶山。亦二
[001-0366b]
部。一毒龍。二毗舍闍。不令惱人。風調雨順。故稱四
天王護世者。自在。大自在。即欲界五六天。自化五
欲。他化五欲也。娑婆此云堪忍。其土眾生。安於十
惡。不肯出離。從人立名。故稱為忍。亦名為雜。以九
道雜居故。梵者。此云離繫。除下界繫。上升色界故。
亦名高淨。尸棄。此云頂髻。因習火光定。破欲界惑。
從德立名。然經標梵王。復舉尸棄。似如兩人。釋論
中。正以尸棄為王。今舉位顯名耳。此天居初禪中
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故得主領為王。毗曇論云。
二禪以上。無言語法。不得為王故。光明者。二禪天
也。等三四禪。并十八梵天也。
△二龍王象。】


「有八龍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梵語那伽。此云龍。龍者鱗蟲之長。能幽能顯。能大
能小。春分登天。秋分入地。有鱗蛟龍。有翼應龍。有
角虬龍。無角螭龍。未升天曰蟠龍。難陀此云歡喜。
䟦此云善。兄弟二龍。常護摩竭提國。風不鳴條。雨
不破塊。五穀豐熟。善應人心。瓶沙王每歲設會賽
之。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即目連所降者也。本
住歡喜地。迹令世間歡喜。娑伽羅。此云鹹海。從海
立名。本住智度大海。迹處滄溟深水。和修吉。此云
多頭。亦云寶稱。本住普現色身三昧。迹示多頭。德
叉迦。此云現毒。亦云多舌。本住樂說辯才。迹示多
舌。阿那婆達多。此云無熱。雪山頂有池。名阿耨達。
池中有五柱堂。龍王常處其內。從池立名。閻浮諸
[001-0366c]
龍。有三患。一熱風熱沙著身。燒皮肉骨髓。以為苦
惱。二惡風暴起。吹其宮殿。失寶飾衣等。龍身自現。
以為苦惱。三諸龍娛樂時。有金翅鳥入海。搏取始
生龍子食之。以為苦惱。此池無此三患。故云無熱。
本住常樂我淨。迹處此池。摩那斯。此云大身大力
等。修羅排海渰善見城。此龍縈身以遏海水者。本
住無邊身。迹為大身。優鉢羅。此云黛色蓮華。從池
立名。本住法華三昧。迹居此池。
△三緊那羅眾。】


「有四緊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梵語真陀羅。亦云緊那羅。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
角。人見之曰。人耶。非人耶。乃帝釋法樂神。居十寶
山。若身有異相。即上秦樂。佛說法時。諸天弦歌而
誦法門者。即此神也。法。奏四諦也。妙法。奏十二因
緣也。大法。奏六度也。持法。總前三也。本住不思議
不起滅定。以千萬偈。讚諸法王。迹寄弦管。歌詠十
力。
△四乾闥婆眾。】


「有四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梵語乾陀羅。亦云乾闥婆。此云嗅香。以香為食。亦
云香陰。其身出香故。乃帝釋俗樂神。樂者。緣幢倒
擲之技。樂音者。鼓節弦管之流。美者。幢倒之勝。美
音者。弦管之勝。
△五阿修羅眾。】


「有四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梵語阿素洛。亦云阿修羅。此云無端正。以男醜女
端故。又云非天。有天福無天德故。又云無酒。採四
[001-0367a]
天下華醞於大海。龍魚業力。其味不變。瞋妬誓斷
不飲。故云無酒。婆稚。此云被縛。因與天帝戰。曾被
縛故。佉羅騫駄。此云廣肩。擁海水渰城者。毗摩質
多。此云淨心。亦云種種疑。即舍支父也。羅睺。此云
障持。謂障持日月故。起世經云。有四修羅王。在須
彌四面大海下住。因作福生瞋。故感一日一夜。三
時受樂。三時受苦也。
△六迦樓羅眾。】


「有四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梵語迦樓羅。此云金翅鳥。其翅金色。兩翅相去三
百六十萬里。以龍為食。莊生云。垂天之翼。水擊三
千里。擬此也。大威德者。德勝羣輩。威攝諸龍故。大
身者。身勝羣輩故。大滿者。所噉之龍。恒充足巳意
故。如意者。頸有如意珠故。此鳥以食龍業力。命終。
身為業火所燒。投入海底。至金輪際。復出至金剛
山。住山樹上。燒然。復入海。如是七度。力盡死於樹
下。頸有如意珠。龍為護珠。降雨。諸龍爭珠。故名如
意。此上為後慶讚及法師品廣記之案。
△七人眾。】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舉韋提顯子。舉王該民。韋提乃頻婆羅王之夫人。
闍王之母。此云思惟。以子害父。故思善國。不樂閻
浮。佛為說彌陀觀經。令得法忍。其子阿闍世王。此
云未生怨。又云無指。以未生時。相占曰。必害其父。
及生。父欲擲死。唯損一指故。內宮將護。呼為善見。
此王為太子時。信調達新王新佛之謀。故幽父於
[001-0367b]
獄中。絕食。母帶炒蜜而入。闍王知之。以銕汁治門。
母不能入。父遙望靈山禮佛哀救。佛令目連來為
說法。使無退心。正說法日。闍王與母共食。闍王之
子。携犬而戲。凡飲食共犬而食。王愛子故。欲子食。
將犬同食。謂母曰。兒為一國之王。由愛子故。共犬
而食。母悽然曰。汝父初因汝足有瘡。恐汝疼痛。以
口含指。唇角流膿。猶不嫌穢。王聞慚曰。誤信惡人
之言。造此逆罪。速令開獄請父王。時王為饑所逼。
問目連諸天飲食。目連將說梵天禪思為食。先說
四天王飲食。超勝人中。王聞生著。忽聽門外請王
出。驚曰。吾兒取吾。必見殺之。怖懼而死。生四天王
宮中。以久證初果。當生兜率。因著食故不果也。王
聞父死。自悔無奈。以殺逆故。身感重疾。其弟勸詣
佛所求懺。文殊與之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
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下生作
不動菩薩。後經多劫作佛。號淨界如來。其迹既爾。
本豈可量。父子因緣。出涅槃經。要知說法華時。預
清淨眾。至涅槃時。引其逆罪。何異迦葉於法華受
記。涅槃不堪付囑。不可迷迹而惑於本也。列眾竟。


△二總結。】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總上四眾八部。各禮退坐。以待說法。一面者。佛在
眾中說法。無前後左右。俱見佛面。故云一面。問。佛
在人中說法。列人眾何少耶。答。文略不載。人實不
[001-0367c]
少。下文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准無量義中。列四
輪王。國王國臣。國民王女。其廣可知。問。天人龍神。
皆見佛聞法。地獄一道。無色一界。何不列耶。答。有
四句。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
乘俱緩。戒急乘緩者。為諸天眷屬。乘急戒緩者。為
餘七部眷屬。乘戒俱急者。為諸菩薩。乘戒俱緩者。
則墮三途。無色無有身形。地獄受苦不暇。俱緩之
流。不預高會。上通序竟。
△二別序。文分五段。一眾
集序。二現瑞序。三疑念序。四發問序。五答問序。且
初眾集序。】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上二句明威儀。下二句明供養。世尊者。圓收十號。
為物欽重。天上人間所共尊仰故。舊以在家二眾
出家二眾為四眾。此名局意狹。今約一眾更開為
四。一發起眾。權謀智鑒。知機知時。擊揚發動。成辦
利益。如二大士等。二當機眾。宿植德本。緣合時熟。
不起於座。聞即得道。如身子等。三影響眾。往古諸
佛。法身大士。隱其圓極。匡輔法王。如觀音等。四結
緣眾。力無引導擊動之能。德非伏物鎮嚴之用。過
去根淺。現在不解。但作未來得度之因緣。如授記
等。比丘既爾。餘三亦然。四四共十六眾。以聖凡交
聚尊卑忘懷。據迹則品類實繁。約機則不出此四。
故云四眾也。圍繞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淨居天
人。化為人像。到巳右旋。旋巳禮敬。禮巳坐聽。因於
[001-0368a]
天敬。人以為楷。由是凡見佛。必先繞後禮。然一乘
海會。諒無凡材。觀四眾之威儀森肅。猶列星之環
拱北辰。故云圍繞也。供養者。通論三業皆是供養。
別論施其依報名供養。卑謹虔禮名恭敬。至念專
注名尊重。發言稱美名讚歎。又供養者。表來儀之
享。恭敬者。隆矜式之風。來儀則香華羅列。玉帛交
陳。矜式則踧踖與與。嚴畏心情。尊重者。莊肅容儀。
讚歎者。頌稱德業。肅儀則進止安詳。而不縱肆。頌
德則韵曲流暢。比興合宜。猶華嚴歎德。各據一門
也。此中略。無量義經中廣。供養。如天香天衣等。恭
敬。如合掌叉手等。尊重。如一心瞻仰等。讚歎。如彼
偈云。大哉大悟大聖主。無垢無染無所著。天人象
馬調御師。道德香風熏一切。
△二現瑞序。夫瑞相
之由。以諸佛出世。本為佛乘。四十餘年。抑之在懷。
圓音將興。慮不尊重。先以瑞相駭變常情。令生渴
仰故。其瑞有六。初說法瑞。二入定瑞。三雨華瑞。四
地動瑞。五眾喜瑞。六放光瑞。有三對。說經入定。定
慧一對。天華地動。因果一對。大乘機發。大光普照。
感應一對。佛說經巳。時眾不散。佛入定巳。猶待後
聞。天華悅眼。地搖震心。眾喜觀佛。眉際分輝。種種
奇特。萃於一時。故稱為瑞也。且初說法瑞。】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菩薩乃大乘之機。大乘及菩薩之道。斯教斯機。如
時雨降。故云為諸菩薩也。大者揀小義。乘者運載
[001-0368b]
義。善戒經。有七大。一法大。十二部也。二心大。求菩
提也。三解大。解菩薩藏也。四淨大。見道心淨也。五
莊嚴大。福德智慧也。六時大。三祇行行也。七具足
大。以相好自嚴得大菩提也。前六因大。第七果大。
大因大果。合為大乘經也。此是舉其通名。以大乘
所攝。部帙不同。有悲華雜華之異。楞伽楞嚴之別。
名無量義者。舉其別目。條然自揀。然名隨義顯。義
借名彰。羅人品八十餘門。收楞伽百八之問。理量
超乎思議。教量含乎眾妙。故以無量義為名。自覺
場巳來。眾生根基不同。如來說種種教法。以方便
引導。一為無量也。今說無量義者。收無量為一也。
當知即是法華之別名。法華論有十七異名。無量
義是一。今申論義。佛直說此名。而入此定。故知為
法華之序也。大品光明涅槃。皆先唱名於序。今經
引古云。經名無量義。又云。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
華。此亦序中唱名。與論意同也。按彼經。釋無量義
者。經云。大莊嚴菩薩。並八萬大士。同白佛言。菩薩
欲速成菩提。修行何等法門。佛言。有一法門。名無
量義。欲學此法門者。當觀察一切諸法。從本巳來。
性相寂滅。猶若虗空。無有二法。乃至無量義者。從
一法生。其一法者。謂無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從
此實相生無量法。所謂二法。三道。四果也。今釋。無
相者。無生死相也。不相者。不涅槃相也。涅槃亦無。
故言無相不相。指中道為實相也。二法。即頓漸也。
[001-0368c]
頓謂華嚴頓中一切法也。漸謂三藏般若方等一
切法也。三道。即三乘也。四果。即羅漢支佛菩薩佛
也。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從一義出無量
法。收無量入一義故。今經一乘實相。會四十年諸
經之權。是此也。教菩薩法者。用無量義教諸菩薩。
以大教應大機也。下文云。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
道。又云。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即此意焉。佛所
護念者。無量義處。是佛所自證得。是故如來之所
護念。下文云。佛自住大乘是也。雖欲開示。眾生根
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云護念。
△二入定瑞。】


「佛說此經巳。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
動。」


【趺坐者。以左壓右。半坐。更䟤右以壓左。全坐也。如
龍蟠結。故云雙趺。往古諸佛。及弟子眾。盡行此法。
跏趺而起惡覺。尚生他敬心。況入深境界。而不適
悅天人耶。又非世間受用法。不與外道共。能破諸
魔軍故。又具四悉故。入無量三昧者。三昧此云調
直定。又云正定。三昧名多。無量義揀之。然那伽常
定。云何有入。葢未得定者。見似有入耳。其實無入
可入。亦無不入。無入不入。無定不定。無處不處。深
徹諸法之源底。了達實相之本根。於無住而住。住
於秘密藏中。謂之無量義處者。此處唯佛與佛乃
能究盡。即諸法實相之體也。從體起用。故說無量
義經。攝用歸體。故入無量義處定。下文安詳而起。
[001-0369a]
自此起也。殷勤稱歎。歎此處也。法說。說此處也。喻
說。喻此處也。宿世因緣。說此處也。聞法領解。得蒙
受記即不無。究竟不知此處也。此處微妙難測。思
量分別之所不到。故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絕言絕思。還入此處。故知法華一經。唯談此處。不
談餘處。故於未說此經之先。現此難思之相。以為
說法之徵。故入無量義處三昧。然說巳入定者。定
慧相成也。非禪不智。故先入定。非智不禪。故先說
法。即智而定。即定而智。先後出入。無有隔礙也。說
巳入定。出定又說。法華之前相著矣。若作次第。先
入無量義三昧。應入法華三昧。若此則明文彰顯。
時眾自知。何待慈氏殷勤。文殊靳固。故知作序。其
義轉明。身心不動者。與所緣之處相應也。身之本
源。湛若虗空。心之理性。畢竟常寂。文云。身體及手
足。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惔怕。未曾有散亂是也。又
身若金剛。不可動轉。心若虗空。無有分別。無量義
處三昧持於身心。故不動也。問。瑞相本論奇異之
事。說法入定。佛之恒儀。何得為瑞。答。說法雖竟時。
眾不散。肅有所待。不罷法座。就入禪定。此事奇特。
與常有異。何意非瑞。又文殊引古六瑞。皆有此事。
若昔非瑞相。何以證今。今古同然。稱之瑞相。不亦
宜乎。
△三雨華瑞。】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四種華。舊翻小白大白。小赤大赤。小適意大適意。
[001-0369b]
小柔軟大柔軟。今以適意柔軟釋之。四十年前。方
便引導。各證小果。小適意故。今經演唱一乘實相。
適悅諸佛本意。大適意故。故諸天以小大適意華
以表之。此經既是教菩薩柔軟之法。不比剛強眾
生。不柔軟也。四十年各各調伏。小柔軟也。今日各
各授記。行菩薩道。恒順眾生。大柔軟也。故諸天以
小大柔軟華以表之。適意在佛。下文如我昔所願。
今者巳滿足是也。柔軟在機。下文學無學二千人。
其意柔軟。寂然清淨是也。散佛上者。上契佛意也。
及諸大眾者。下合機心也。
△四地動瑞。】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普佛世界。一佛化境。准下答偈。一切佛土皆震動
也。六種者。動起踊。震吼擊。經略標二。搖颺不安名
動。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壠凹凸名踊。此三形也。隱隱
有聲名震。砰磕發響名吼。令物覺悟名擊。此三聲
也。一一中有三。謂動。遍動。等遍動。直動為動。四天
下動為遍動。大千動為等遍動。餘五可知。表圓家
六番破無明惑。無明䃲礡。未曾侵毀。如地相堅固。
方將破壞。故動地以表之。
△五眾喜瑞。】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天。三界諸天也。龍有四種。一守天宮龍。持令不落
者。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者。四
守伏藏龍。守輪王大福德人藏者。夜叉。捷疾鬼也。
乾闥婆。俗樂神也。阿修羅。非天也。迦樓羅。金翅烏
[001-0369c]
也。緊那羅。法樂神也。摩睺羅伽。大蟒神也。人。即人
民。非人。即鬼神類。小王。粟散王也。轉輪王有四。人
壽二萬歲。銕輪王出。治一天下。四萬歲。銅輪王出。
治二天下。六萬歲。銀輪王出。治三天下。八萬歲。金
輪王出。治四天下。云轉輪者。金輪王出世。有七寶
輪。自現於前。隨輪而轉。王四天下。故曰轉輪聖王。
四眾欣其嘉瑞。八部瞻其聖容。今日之所得。從昔
未曾有。故各各歡喜合掌。一心觀佛。問。喜怒人之
常情。何得為瑞。答。天華悅眼。地動震心。大經云。動
時能令眾生心動。非常之喜。而不為喜所動。又能
一心觀佛。何得非瑞也。華地是外瑞。心喜是內瑞
故。法會大眾。只知說經入定是佛。雨華者天。地動
者地。何不迴頭轉腦乎。
△六放光瑞。】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觀佛海三昧經云。白毫相光。佛初生時。牽長五尺。
苦行時。長一丈四尺。得佛時。長一丈五尺。其毫中
表俱空。如白琉璃筒。內外清淨。從初發心。中間行
行。種種相貌。乃至入涅槃。一切功德。皆現毫中。在
兩眉中間。表中道。常也。其相柔軟。樂也。卷舒自在。
我也。其色潔白。淨也。由多生忍辱孝敬等。感此相
好。三十二相之一也。光表一乘中道之智。照萬八
千界。境也。以境智圓融。理遍十方故。本智瑩然。洞
徹無遺。故云照。東方乃動境。表生滅門。以真如隨
緣。能生十界一切諸法。諸法雖動。其體寂滅。欲即
[001-0370a]
動而證不動之理也。靡不周遍者。以寂而常照之
智光。無處不照。無物不燭也。橫遍之。則方方萬八
千之寬廣。無不周遍。竪窮之。則上下天堂地獄之
高厚。無不周遍。阿鼻此云無間。成論明趣果。受苦。
時。命。形。五皆無間故。地獄者。從義立名。謂地下之
獄。名為地獄。婆沙云。[貝*善]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
其獄。是最下也。阿迦尼吒。此云質礙究竟。乃色究
竟天。過此即四空天故。是最上也。中間鬼畜人修。
依正之報雖別。善惡之形有殊。於一光中悉皆見
之。無不周遍者此也。於此世界等。是明他土法界
生佛事相始終。於一光中悉見也。於此忍土。不移
脚步。開眼即見彼萬八千六趣眾生。趣向也。隨因
招果。趣向各別。類分為六也。五陰妄想。和合有生。
故名眾生。即下頌中。六道眾生受報好醜等。盡見
與并見又見復見。是換其字面。然有二義。一者三
乘見量有限。云盡見者。承如來白毫相光力故。二
者大眾得未曾有。一心觀佛。由攝念一處。山河大
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何限之有哉。又見彼土等。
即下聖主師子演說正法等。諸佛名號化儀國土。
種種不一。聞其說法者。諸土機緣不一。權實法門。
設立有殊。不離此處。眼見諸佛形像。耳聞說法音
聲也。並見彼諸等。即下若人遭苦等。修六度諦緣
之行。得菩薩緣覺聲聞之道。是小始二教之三乘
也。復見諸菩薩等。是終頓圓之大菩薩也。即下頌
[001-0370b]
中。次第問不次第問。三十一行半頌文。種種因緣
等。是一串事。如人信解行布施。是菩薩道。則國城
妻子等。皆歡喜布施。而布施就是入道之因緣。內
有如是布施心。外有如是歡喜相。信解持淨戒。是
菩薩道。則大乘等戒。皆清潔受持。而持戒就是入
道之因緣。內有如是不動心。外有如是持戒相。信
解行忍辱。是菩薩道。則惡罵捶打。皆柔和忍受。而
忍辱就是入道之因緣。內有如是忍受心。外有如
是柔和相。信解行精進。是菩薩道。則逆順等境。皆
勇猛果決。而精進就是入道之因緣。內有如是勇
猛心。外有如是雄毅相。信解修禪定。是菩薩道。則
深禪大定。皆修習不怠。而禪定就是入道之因緣。
內有如是專注心。外有如是枯木相。信解智慧。是
菩薩道。則博覽羣典。皆通達明了。而智慧就是入
道之因緣。內有如是明利心。外有如是活潑相。因
緣相貌信解。多多不一。故言種種。復見諸佛般涅
槃等。即下頌中。佛滅後供舍利造塔廟之文。般涅
槃。梵言略也。具云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大
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即三德秘密藏也。又
云圓寂。以化緣既盡。化法無施。化身遂隱故。舍利。
具云室利羅。此云靈骨。而有五色。是三無漏學凝
聚而成故。梵語塔婆。此云方墳。亦云高顯處。安置
靈骨之處也。碎身舍利。是佛末後遺教。令一切有
情造塔修福故。總前一見六趣。二見諸佛。聖凡一
[001-0370c]
對。三聞佛說法。四見四眾得道。人法一對。五見菩
薩行行。六見佛般涅槃。始終一對。又是一串事。既
有可化之眾生。即有能化之佛。有佛即有說法。說
法即有弟子。弟子即行始。行始必致終也。諸見字。
要悟得透徹。即知萬八千土。皆是本地風光。從這
裏流出。古德云。盡大地是自巳光明。無一人不在
自巳光明裏。上來一光。橫該竪窮。是何等之高厚。
何等之廣大。其間法界生佛。事相始終。善惡好醜。
許多差別境界。只一光一時。頌現於此土四眾目
前。了無障礙。人人有此光明。特眾生不自知耳。若
本明洞徹。本智現前。妙體實相。昭然心目。與佛何
殊。文殊曰。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則此光是一
卷離言法華。奈何法眾不解。又勞二大士旁通。世
尊出定歎揚。全經文言。顯此旨也。現瑞序竟。
△三
疑念序。分二。初彌勒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我今當問。」


【此有三念。一正念六瑞。二念問誰。三念文殊。文殊
念起第二念消。唯存初念。但成一疑。初念六瑞。作
是念三字。是經家模寫彌勒口不言而自忖也。作
何等念。謂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
瑞。神變相者。總指此土他土之事。夫聖人發一言
為天下則。行一事為天下法。時措合宜。必不徒施。
今者現其神通。變其界相。豈無故而妄施哉。但不
測以何等因緣。而有如是鼓動。不知其所以然而
[001-0371a]
然也。二念問誰。既不測其所為之因緣。則當請決
於佛。奈何今佛人於三昧。然此三昧。是佛自覺聖
智之境。理出希夷。妙超情路。是不可思議。詳此境
相。事非常途。必是希有之事。若是尋常之事。我以
補處智。罔象其懷。雖不盡知。亦可彷彿於二三。我
既不知。佛又入定。欲決此疑。當以問誰。若問必是
才智兼備。可以消我之疑。若不能決疑。徒問何益。
當是時。彌勒左顧右盻。用目循歷。眾中求人。歷觀
聖賢交錯。龍象相參。以我例諸。無不疑者。當問何
人以釋其事。故云當以問誰。誰是能答之人。三念
文殊。復作二字。緊隨誰能二字。以彌勒左右尋察。
正念誰是能答之人。忽擡頭看見文殊。故復作念。
是文殊乃法王之長子。眾中之白眉。經劫供佛。奉
法行道。所謂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事佛既多。
經目者廣。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故云。我今當問請
決其疑。必應者。果決之辭。却被道著。下文文殊略
曾見答云。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當問一句。番
上當以誰能二句。此中以何當以誰能。復作巳曾。
必應我今等。皆字法相生之妙。又神者內也。變者
外也。神明天心。即天然內慧。變名變動。即六瑞外
彰。彌勒不測外變。亦不知內慧。故興疑作念有如
此者。若夫庸人不知術者。散人不知定者。凡人不
知聖者。小聖不知身子。身子不知菩薩。菩薩不知
補處。補處不知尊極。此就極處彌勒亦不知也。問。
[001-0371b]
彌勒值佛植善既多。何容不彷彿知。答。隱明示暗
權不知也。正欲興起大教。向無疑中生疑。無念中
作念。無非鼓動人心。令他生疑起信耳。
△二大眾
疑念。】


「爾時比丘比丘尼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法會大眾。咸作此念。謂佛放一光。照見彼土此土。
有如許之神化。通變之境相。是希有事。今當問誰。
經家恐繁。故不序耳。此念有二。無念文殊疑。偈云。
四眾欣仰。瞻仁及我。若無三念。何事瞻仁。當知偈
出彌勒。因問文殊。大眾方瞻文殊。未發問時無視
文殊之文。此海眾同疑。即一乘之悟機。若汙下庸
流。必無竦情之觀。今困於心。橫於慮。仰求知者。則
啐啄之應可知。時雨之會有以也。此段經家敘置。
什師巧筆。自疑他疑。亦描寫當時之形容盡矣。

四發問序。有長行偈頌。且初長行。】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欲自決疑者。將說未說之貌。此事希奇。我疑大眾
又疑。眾中若有酧唱發問者。消彼疑。我疑自消。所
以語到口邊。再三踟蹰。不肎發問。又觀四眾之心。
有瞪𥇋直視光相者。有低頭疑念發悶者。有彼此
相顧瞻視者。只無一個能問之人。故彌勒忍俊不
禁。請問文殊。決自疑以消眾疑也。觀眾會之心者。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也。以何因緣。與下此非小緣。
必是一大事因緣照應。六瑞之文。此中二十四字
[001-0371c]
該盡。然此疑字最重。以有疑始有信悟故。問。文殊
彌勒。德位相亞。何故一問一答也。答。位雖齊等。賓
主宜異故。又法門有權實。權應問。實應答。又迹有
久近。近應問。久應答也。又今經授聲聞當來成佛。
非當來成佛之人不能問。故彌勒大慈以問之。非
過去巳成之佛不能答。故文殊大智以答之。又文
殊表大智。彌勒修唯識。意顯此境。唯智能入。非識
可知。有此多義。故彌勒問而文殊答也。
△二偈頌。
偈者梵本略也。或云偈他。梵言訛也。梵語阿㝹卒
都波。此云讚誦。不論長行偈頌。但滿三十二字為
一偈。祇夜。此云應頌。應上長行故。伽陀。此云孤起
不應長行故。嗢陀喃。此云集施頌。以少言攝多義。
施人誦持故。長行後又說偈者。按龍樹婆沙論云。
有四義。一隨國土故。有散華貫華之說。如此方序
後銘也。二隨樂欲不同故。有樂散華。有樂章句者。
三隨生解不同故。或於散華得解者。或於章句得
解者。四隨根利鈍故。利者一聞即解。鈍者再說方
解故。又表佛殷勤慈誨故。又為眾集前後故。故有
偈頌也。又長行偈頌。有五雙十隻之義。有無。前後。
隱顯。廣略。開合。達此。則於超頌追頌等義不迷矣。
偈有六十二行。分二。初五十四行頌上問二八行
請答。初又分二。初四行。問此土。】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001-0372a]


【文殊下一行。頌放光瑞。導師稱佛。以說法開導於
人故。雨曼下一行半。頌雨華。梵語栴檀。或云此方
無故不翻。或義翻與藥。能除病故。香風者。風本無
香。而香為奇特。香本屬華。華香如檀。天華至妙。豈
有色而無香。風香因華。所謂風從華裏過來香也。
天華繽紛亂墜。香風陣陣襲人。適悅人心。無不欣
忭。故云悅可眾心。以是風送華香。華落集地之因
緣。而地皆因華而嚴。因風而淨矣。此表因若趣果。
而果則嚴淨也。而此二句。頌地動瑞。時四一行。頌
眾喜瑞。長行總問此土六瑞。今偈中長有香風地
淨。無說法入定。觀文似缺。義則兼之。
△二五十行。
問他土。分六。初三行。問六趣眾生。二四行。問見諸
佛及聞說法。三三行。問他土四眾得道。四一行半。
結前起後。五三十一行半。問種種因緣等。六七行。
問供舍利起塔。且初三行。問六趣眾生。】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土非金色。因佛光明。變為金色。眾生是能趣之人。
生死是所趣之處。善惡一句。是能趣之因。受報一
句。是所趣之果。天堂人間。是善是好。地獄三途。是
惡是醜。
△二四行。問見諸佛及聞說法。】


「又覩諸佛聖主師子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上只云。見佛聞法。此廣明說法之相。聖主師子者。
聖即是主。主謂主伴。是諸菩薩伴中之主故。言聖
主者。以道尊四大。德邁十地。以聖道自居。聖德惠
[001-0372b]
物。有斯稱也。梵語鄔波僧訶。此云師子。又云狻猊
大經云。師子發聲震吼。為壞詐師子。為欲試自力
等。喻佛能摧伏魔軍。示眾十力等。以其功出有漏。
道證無極。無常醉象。害不能逐。如師子無畏也。永
嘉云。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膽裂。一音說法。
稱機圓應。故云微妙。玉轉璣旋。籠罩羣說。故云第
一。迦陵仙音。不滯名相。故云清淨。赴機普遍。言不
激抗。曰柔軟。大根大機。受化者廣。曰無數。四悉說
法。不泥文字。曰梵音。權實不同。會旨則一。曰深妙。
凡聞法者不厭其言。曰樂聞。諸佛所御。各控一方。
故云各於世界。其所說法。千聖同軫。故云說正法。
或引興之以種種因緣。比況之以無量譬喻。以至
小而引至大。以至易而況至難。無非發揮佛法妙
道。以方便開悟眾生。令其解入也。照明二字取喻。
佛法即吾人之心。以佛之正法眼藏。隱於眾生藏
識。如寶在暗室。無燈不見。假燈方見。人有至理。不
聞法不知。必賴如來開示。眾生方悟也。此中聖主。
即舍那相。演說第一。如日照高山說華嚴也。教諸
菩薩。七處九會也。照明二句。即始見佛身入如來
慧也。
△三三行。問他土四眾得道。】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若人一行。聲聞乘也。具明四諦。苦含因果。即苦集
二諦。厭老死即道諦。說涅槃即滅諦。亦可二句作
集。四句作道。若小機遭苦所逼。厭三界生死如桎
[001-0372c]
梏。為說偏空有餘涅槃。修三十七品道法。斷盡九
十八使苦之分際。令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得聲聞
乘也。際字對上遭字。諺云遭際也。盡字有修行工
夫。對上厭字。以遭際雖有分限。能厭之。則始能盡
斷之。又若人遭苦而造惡業。苦不得盡。若人遭苦
而造善業。苦亦不得盡。若人遭於外道法中而求
解脫。但增見長非。苦亦不得盡。若人遭苦復厭生
老病死。感佛為說涅槃。則能盡諸苦之分際也。有
福一行。緣覺乘也。若供佛少。遭苦而致惱。供佛多。
雖遭苦而有福。故云。聲聞三生種福。支佛百劫種
福。形彼聲聞。故言有福。是修禪多也。曾供養佛。供
佛多也。有福即今世之果。供佛乃前世之因。志求
勝法者。深求緣起勝妙之理。聞法多也。望聲聞法
故言勝。緣覺者。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云緣
覺。別行記云。支佛修行。不立分果。深觀緣起。久種
三多。福慧既隆。預侵二習。居聲聞上。佛子一行。菩
薩乘也。真慈大悲。紹隆佛種。故云佛子。恒修六度。
故云種種。無上慧佛慧也。佛子大機也。六度大因
也。無上慧大果也。以大機大因而求大果。故佛為
說清淨六度之道。六度無六蔽。如藥中無病。三輪
體空。不住於相。故云淨道。
△四一行半結前起後。】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於此悉見等。即見。演說經法等。即聞。大綱略足。故
云若斯。是結前也。及千億事。開後也。如是眾多。指
[001-0373a]
下所陳。續後而說。故云今當略說。
△五三十一行
半。廣問他土菩薩種種因緣相貌等。分三。初一行
總問。二十五行次第問。三十五行半不次第問。且
初一行總問。】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總問彼土行道之大士。數如恒沙之多。故以種種
因緣一句牒醒。其信解相貌在其中矣。恒即恒河
亦云殑伽河。此云天堂來。沙即此河中沙。雪山頂
有池。名阿耨達。此云無熱惱。縱廣五十由旬。八功
德水。充滿其中。池有四口。各一由旬。四口出四河。
各繞池一匝。四種寶色。不相雜亂。湍流入海。各分
二萬五千道大河。流灌四洲。東銀牛口。出殑伽河。
銀沙混流。入東南海。南金象口出信度河。金沙混
流。入西南海。西琉璃馬口。出縛芻河。琉璃沙混流。
入西北海。北頗肢師子口。出徙多河。頗肢沙混流。
入東北海。此即黃河之源。惟恒河沙細如麵。外人
計為福河。入洗滅罪。佛順俗故。常指為喻。但取其
沙之多。此以人數之多。喻以恒沙故。憑藉不一。故
言種種。或布施持戒等因緣而求佛道也。
△二十
五行次第問。分六。初六行問檀。二二行問戒。三一
行問忍。四一行問精進。五二行問禪。六三行問般
若。且初六行問檀。】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金銀從鑛出。珊瑚出海。多方取之。色赤似鹿角。古
[001-0373b]
云。長鯨一吸海水盡。森森露出珊瑚枝也。真珠出
蚌蛤等。摩尼此云無垢。亦云如意。硨磲出石。以形
有渠故。碼腦出石。似馬腦故。此二似玉。金剛最堅
利者。輦乃君王所乘。輿乃公卿所乘。駟馬者。四馬
共乘也。詩云。四匹在首。又良駟也。橫曰欄。竪曰楯。
華葢即傘葢。以彩帛為之。黃帝戰蚩尤於𣵠鹿。虗
空有祥雲罩之。後人作傘葢。本此也。軒即車廂。馬
援傳。居前不輊。居後不軒。此中有三意。寶珍奴婢。
貴賤共能此施。駟馬寶車。豪俠者所施。手足身命。
達人乃能耳。妻子寶珍。身外之物財施也。身肉頭
目。身內之物。無畏施也。不言法施。讓後般若也。以
妻財者。身之餘。身命者。道之餘。菩薩視金帛如糞
土。觀妻妾如畫瓶。見形骸如桎梏。五欲如刀頭之
蜜。一命如井上懸藤。於是隨順法性。將此行施。以
破慳貪之惑。而求妙覺之果也。夫愛身命者。天下
之情。外形骸者。遺世之志。二者天壤。然寐者不覺
藏舟夜負之急。故愛之。悟者深達瓶穿雀飛之理。
故外之也。或云父母遺體。不敢毀傷。不聞捨魚而
取熊掌乎。父母遺其體。是遺其道也。苟離道徇身。
謂之愛遺體可乎。達人以道愛身。不以身愛身也。


△二二行問戒。】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剃除鬚髮而被法服。」


【往佛所。表往非餘。專意來故。所問尊極。故云無上。
屈九五之尊。尚一乘之道。故曰問道。捨窮域之珍。
[001-0373c]
所棄不輕。故曰捨樂土。畵棟雕梁。曰宮殿。率土之
賓。曰臣。嬪妃侍媛。曰妾。身心俱離。曰剃除鬚髮。剃
鬚髮絕世諦之容儀。被法服整出塵之風度。去髮
染衣。乃比丘相貌也。約比丘而論戒。以在家施易
戒難。出家施難戒易也。詣佛問道。攝善法戒。捨其
臣妾。攝眾生戒。剃髮染衣。攝律儀戒。又持三戒而
證三身。律儀者。無惡不斷。起正道行。是斷德因。修
成法身。善法者。無善不積。起助道行。是智德因。修
成報身。眾生者。無生不度。起不住行。是恩德因。修
成化身。有此利益。所以諸王出家而作比丘也。五
王經云。昔佛在世。有五國王。常宴一處。一日大國
王設宴。臨行。遠送郭門。謂四王曰。盍各言志。一曰。
當此春光交媚之際。馳馬試劍。飛鷹走犬。可以為
樂。一曰。媛女左侍。姬妾右隨。可以為樂。一曰。統御
邦甸。四海來貢。一曰。父母康健。子孫長聚。大國王
曰。春去秋來。時不待人。此樂不常。風月之交。倐焉
異世。徒增苦本。控御四方。雖為一世之尊。來生未
必何道。父母子孫。恩愛牽纏。累劫難出。四王曰。願
聞大王之志。曰。我願不生不滅等法。四王曰。云何
可得。隨引入精舍。世尊為說苦空等法。五王即悟。
出家而作比丘。此約義引也。
△三一行問忍。】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


【忍有三種。閑林幽谷。惡人惡獸。忍耐無瞋。生忍也
自節守志。艸衣木食。苦行忍也。為求佛道。不樂小
[001-0374a]
果。第一義忍也。作比丘。苦行也。獨處閑靜。生忍也。
樂誦經典。第一義忍也。宋徽宗時。歐陽修。客洛陽。
遊嵩山。自至一寺。入殿。見一僧誦經。修舉手欲語。
僧毫不顧視。修異之。少頃經歇。問曰何經。曰法華。
又曰。住山久乎。曰甚久。又問。古之高僧。臨終自在。
何道致之耶。曰。定慧力耳曰。今時何得寂寥。曰。古
之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散亂。今之人。念念散
亂。臨終安得自在。修不覺跪地矣。此靜處誦經服
人者如此。
△四一行問精進。】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捍勞不怯。曰勇猛。精純不雜。曰精進。夫深山可畏。
非窳怯者可居。惟勇進者能之。所謂楖栗橫肩不
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思惟佛道者。窮壑䆳谷。深
山曠島。白雲留意。鹿猿忘機。思惟實相。念念不休。
進求佛果菩提也。苟心馳魏闕。山居何益焉。
△五
二行問禪。】


「又見離欲常處空閑以千萬偈讚諸法王。」


【五欲為神足之累。故須離之。仙人見王女起染心。
即失神足是也。空閑乃無欲之地。故常處之。飯糗
茹艸。若終身焉。禪定乃神足之體。故深修之。一念
萬年。如枯木耳。大疏云。神足自體。即三摩地。云深
修者。從一禪入一禪。從一定入一定。乃至九品。轉
轉為深。轉變自在。能發諸通。故云得神通也。纓絡
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者。天然之心也。慧性
[001-0374b]
者。通達無礙也。有六。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
身。無漏通也。當知天然慧性。與此六法相應。故名
神通。今云五者。未得究竟漏盡也。上一偈世間禪。
下一偈。明出世上上禪。智辯讚佛者。由禪定生智
慧。由智慧生辯才故。安禪靜思佛德。合掌措言成
頌。或擬三身而頌果。或撮萬行以美因。比興不同。
吟咏各異。諸佛之聖德無盡。菩薩之讚誦何窮。故
曰。以千萬偈讚諸法王也。問。既安禪何言以偈讚
佛。答。此圓教之禪。非八背九次之所比也。靜散不
相妨礙。不起寂滅定。而現諸威儀。如修羅之琴。不
拊而韵。無緣無慮。有感則形。故能安於禪定以千
萬偈而讚於佛。即說時默。默時說意也。
△六三行
問般若。】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破魔兵眾而擊法鼓。」


【決疑請問。神悟秀援。理窮性相。教擇權實。故曰智
深。發三心。滿四願。戴銕輪而不退。盡劫石以無疲。
故云志固。扣關擊節。善咨心要。故能問。聲入心通。
文義雙持。故曰受持。由智之深。所以能問諸佛之
妙法。由志之固。所以聞悉受持而不遺。此具能問
能持二嚴。乃自利也。下二行利他。有定無慧。曰癡
定。有慧無定。曰狂慧。由深修禪定。則定具足。是正
定也。由智深志固。則慧具足。是正慧也。正定具足。
自性宗通。正慧具足。稟受有據。以此定慧之自利。
方能近取諸譬。以無量喻。為眾講法以利人也。為
[001-0374c]
眾一句。約中下根說。化諸一句。約上根說。遇中下
則循循善誘。故云無量喻。遇上根則直明大法。故
云說法。觀機說法。度生為事。故欣樂之。破魔擊鼓
者。以正道摧邪。如擊鼓以破敵也云破魔者。空觀
破四魔。假觀破八魔。中觀破一切魔。梵語魔羅。此
云奪命。如死魔實能奪命。餘煩惱五陰天主。能作
奪命因緣。又此四魔。能奪智慧命故。既破魔巳。應
轉法輪。云擊法鼓者。初發心住。便成正覺。百佛世
界。以真妙梵音。警悟羣生。即是圓擊梵輪法鼓也。
次第問巳竟。
△三十五行半。不次第問。問。上次第
問六度。自收萬行。何須更問太煩雜耶。答。次第漸
一途也。不次第者。不定一途也。既言種種因緣相
貌。何止二途而言煩雜耶。詳此頌文。慈氏善問。井
井有條。什師善譯。運斤成風。不然。經文纔言布施。
又言布施等。纔云見諸菩薩。又云又見佛子等。只
覺文字重疊。錯雜顛倒。今准長行。詳察頌文。始知
妙哉聖經。無一字之多。無一語不善。當知不次第
者。乃隨見隨問也。以萬八千土中。菩薩無數。此處
行布施。彼處行布施者。這裏坐禪定。那裏又坐禪
定等。彌勒不暇次第。隨見即問。急急促促。方見不
次第之妙。文分七段。初二行問禪。二一行問精進。
三一行問戒。四一行半問忍。五二行問禪。六五行
問檀。七三行問般若。且初二行問禪。】


「又見菩薩寂默宴然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001-0375a]


【初行入捨禪。自行也。寂則心境不累。宴離喧雜。默
絕言象。坐破蒲團。覷穿銕壁。白醭生於嘴邊。百鳥
都無尋處。即使佛來讚歎。尚不顧視。何況天龍恭
敬而遂動其心乎。如空生林間入定。帝釋空中稱
讚是也。二行入悲禪。利他也。山間林下。深入禪定
緣地獄苦煎。放月愛光明。不但濟其苦惱。亦令入
於佛道矣。如華嚴菩薩放光。八難眾生。觸光。頓超
十地是也。
△二一行問精進。】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不睡常行。即般舟念佛三昧也。睡眠乃四不定之
一。令身心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心極暗劣。
唯內門轉。昧揀在定。略別寤時。心神昏重。不能修
觀。故經行以遣之。所謂晝三夜三。決志不移。古德
云。惺惺著。莫受人瞞是也。
△三一行問戒。】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無缺。律儀戒也。戒性如寶珠。不受塵故。具戒。則篇
聚無虧。止持合宜。威儀。則防護嚴肅。蕩諸染垢。幽
溪未足比其清。飛雪無以方其素。故云淨如寶珠。
如鵝珠艸繫之類。
△四一行半問忍。】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忍辱者。內心能安。忍外所辱故。有生法二忍。生忍
有二。一於恭敬供養。能忍不著。不生憍逸。一於瞋
罵打害及蚊蚋等。能忍不生煩惱。法忍有二。一者
非心法。謂寒暑風雨饑渴老病等。二者心法。謂瞋
[001-0375b]
憂欲慢諸邪見等。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
力有六種。小兒啼為力。女人瞋為力。國王憍為力
羅漢進為力。諸佛慈為力。比丘忍為力。以物亂打
曰捶。以杖直刺曰打。遺教云。若不能忍受惡罵之
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僧以忍為尚。
古云。有人打老儂。老儂便睡倒。儒云。小不忍則亂
大謀。內外教中。皆貴於忍也。如常不輕忍辱仙人
之類。
△五二行問禪。】


「又見菩薩離諸戲咲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戲咲防正業。癡屬增煩惱。近智識見廣。一心不雜
念。攝念置一處。離戲除三業掉悔葢。離癡除瞋葢。
近智除疑葢。一心除貪葢。攝念除睡葢。以諸教禪。
皆離五葢故。寶積云。有四法當急走捨離百由句
外。一利養。二惡友。三惡眾。四同住𩰖爭戲咲等。又
攝念即心寂。定力深而智光發。山林是境寂。喧囂
絕而寧靜生。疾雷烈風。不驚不動。一念萬年。萬年
一念。故云億千萬歲求佛道也。
△六五行問檀。】


「或見菩薩肴膳飲食歡喜無厭求無上道。」


【盛饌百味。美食以充其腹。丸散百種。妙藥以療其
疾。暑須絺綌。寒須裘貉。或有價之名衣。或無價之
上服。施之榮身。以禦寒暑。起居須舍。坐臥須床。以
栴檀之寶舍。揀非凡材。眾妙之臥具。揀非麤惡。供
佛及僧。以便栖止。四事具備。若無園池遊戲三昧
之地。則亦不為如意之施。故菩薩又施華果茂盛
[001-0375c]
之園林。蓊蓊鬱鬱。有徘徊瀟洒之趣。流泉清淨之
浴池。蕩蕩漾漾。有沂水濯纓之歌。如是種種。務在
精潔。故曰微妙。不含吝惜。歡喜而施。故曰無厭。不
求人天因果。但求無上菩提。故曰求無上道。
△七
三行問般若。】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至理寂滅。本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故以種
種方便教詔眾生。此不可說而說般若也。諸法性
空。本不可觀。順性而修。故可觀也。觀是能緣智法
性是所緣境。智則三觀圓修。境則三諦齊照。以此
而修。則諸法無二相之性。猶若虗空之廣大而無
相。此不可觀而觀般若也。心無所著。即心行處滅。
心不著故。必離言說。即是言語道斷。由言語斷泯
却不可說而說也。心行滅。泯却不可觀而觀也。雖
則雙泯。不妨而說而照。念念成佛。不見有佛可成。
時時諸法。不見有法可說。常常度生。不見有生可
度。外不循緣。內不住定。智窮法性。行備理圓。是名
妙慧。以此妙慧。成佛必矣。此說不可說觀不可觀
而論般若也。問。光中事相多端。彌勒申問。獨將菩
薩因相。種種廣序。一一詳問者。何也。答。此正為聲
聞說大乘經故。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也。欲令凡
小恥小慕大。引權入實之旨也。故知七卷經文。一
光托出。更無餘蘊矣。上問種種因緣等竟。
△六七
行問供舍利起塔。】
[001-0376a]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滅後為供舍利造塔廟。無數恒沙。此塔之數也。高
五千由旬者。一由旬四十里。則有二十萬里之高。
直曰縱。橫曰廣。正等橫直。四方一樣二千由旬。則
有八萬里之寬大。此塔之量也。恒沙塔廟各有千
種幢旛者。表摧邪輔正也。露盤珠網交羅。寶鈴節
凑和鳴。此塔之莊嚴也。天龍技樂。此塔之供養也。
文殊下結。莊嚴塔廟。其土自然妙好。天樹王者。大
經云。三十三天有樹。名圓生。根深五十由旬。高五
十由旬。枝葉布五十由旬。華香五十由旬。光照五
十由旬。此樹為帝釋鍾愛。故稱天樹王。其華開時。
諸天遊樂其下。叢集園繞故。當知此中。佛遺舍利
以作佛事。菩薩奉之用求佛道。塔供舍利。廟供聖
容。梵剎櫛比。幢旛鱗次。故託喻於恒沙之多。雕梁
畵宇。藻稅奇節。故嚴飾於國界之中。式樣巍我。巧
奪輪奐。旛騰天上。鈴響雲間。珠交星燦。幔鎻烟霞。
不唯崇敬之殊勝。亦乃宇宙之大觀。故有天龍雨
華。人神奏樂庶得正法興隆。善人增盛。其猶天樹。
華開艶麗。故令天宮皎潔。香風微動。天人得其怡
樂。故曰。如天樹王其華開敷也。頌上問巳竟。
△二
八行請答。】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佛放一光。能照也。我及眾會。依光能見之人也。國
界。法會所見之境也。只此一光。見有如許種種殊
[001-0376b]
特妙好之事。問。彼東方萬八千世界。去靈山不知
多少遠近。不曰見彼。而曰見此者。何也。答。因佛光
照。即遠即近。如在目前。忘其彼此也。神力智慧希
有者。謂世界廣大高厚。計萬八千。以凡聖因果情
器。劫時久近始終。因緣相貌信解之多彚。而無量
無邊。不移此而見彼。無遠近也。不移一時而見多
劫。無過現也。聖凡隱顯。因果彼此。略無毫忽不見。
略無些須錯雜。非諸佛神通智慧力。安能如是。故
曰希有。放一淨光者。能照有分限也。照無量國者。
所照事無量也。自初說頌沿至前節。皆申彌勒一
巳之疑。應長行爾時彌勒作是念至我今當問之
文。此下為法會大眾申疑。應長行爾時比丘至悉
見彼土國界莊嚴之文。故前頌曰。我住於此。我見
彼土。我見諸王。皆以我為稱。此則將欲求答。以除
其疑。故兼大眾。而云我及眾會。我等見此。始以巳
兼人而稱。到此則專主眾會而請。故曰願決眾疑。
四眾欣仰者。承上文而言。謂所現之瑞。若是一向
曾有之事。則眾人不疑。即疑我彌勒亦能為眾決
之。因向未有。今忽見之。四眾欣然欽仰。各生其疑
瞻察仁者。仍視我身。疑念世尊何故放此眉間光
明。照見生佛事相始終。我既不能為眾決疑。眾又
不敢請問仁者。故我雖為眾請。實為自請。仁者解
我疑。則眾疑自解矣。故云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時
答者。乃求應時速答之意。何所饒益等。正出其疑。
[001-0376c]
謂佛尋常說經則不入定。入定則不雨華。雨華則
不動地。動地則不放光。放光則光中未曾見許多
事相。今佛如此。果何所饒益眾生之事。而先演暢
此光明也耶。佛坐下。謂佛今暢此光明。還是為發
明佛初坐道場所得妙法耶。還是為諸菩薩授阿
耨菩提記耶。示諸下。謂若說妙法。往昔巳說。若謂
授記。往昔巳授。並不見佛眉間光明。示萬八千世
界之佛土。眾寶莊嚴而清淨。亦不曾見佛土中有
許多之諸佛。今者示土現佛。故我定知此非小因
緣。必是為一大事因緣也。只此說法授記二句。彌
勒巳將一部法華經說畢了也。向下文殊廣引。世
尊出定讚揚。無非此也。彌勒果不知乎。古人於此
一段立四伏難。言伏難者。文殊內心搆難。不肎時
答。其意有三。一此瑞希奇。不可倉卒輕爾有判。二
智眾如海。謙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眾渴仰。故以
伏難潛而拒之。彌勒彰灼釋難。意亦有三。一瑞大
疑大。若不為釋。憂兕在懷。妨聞正法。二海眾雖多。
機在仁者。三闔眾瞻仁。故知注誠殷重。所以彰言
釋難。請令時答。初伏難。因彌勒云佛子文殊願決
眾疑。文殊起伏難云。汝云眾疑。眾未曾疑。若疑應
問。今眾不問。是不疑也。眾既不疑。我何所決。彌勒
以偈釋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及我欲我問。瞻仁
欲仁答。文殊即起二伏難云。眾同有疑。不易可答。
待佛出定。然後決疑。彌勒以偈釋云。佛子時答。決
[001-0377a]
疑令喜。有疑在懷。憂兕不泰。應以時答。復知如來
何時出定。文殊起三伏難云。我與仁者。同居學地。
欲測佛意。微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不可。彌勒以
偈釋云。佛坐道場等。我亦微心下思。踟蹰兩楹。為
說妙法耶。為當授記耶。文殊起四伏難云。若如汝
說。即是釋疑。何煩我答。彌勒以偈釋云。示諸佛土。
此非小緣。安得以我猶豫之心。而判如來一大事
因緣耶。文殊伏難既窮。謙光亦止。故末偈結請。彌
勒意謂。予罔象其懷。難決聖意。子為法門冠葢幸
流三峽之辯。蕩滌塵滯。願垂長虹之手。以發覆盆
勿負我及四眾龍神。瞻察仁者之心。於此說法授
記之事。為說何等。問辭鏗鏘。意亦綢繆。靈山一會。
賓主酧酢。宛然目前也。發問序巳竟。
△五答問序。
有長行偈頌。長行有四。一惟忖答。二略曾見答。三
廣曾見答。四分明判答。夫以下測上。止可罔象卜
度。惟昔儔今。不可頓決。所以初從彷彿。次引略見。
略見未周。更引廣見。以多證一。爾乃分明判答也。
且初惟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爾時下。標章。語者覿面相告也。面對慈氏。聲及眾
耳。大士者。菩薩有三名。或云大士。大道心之士故。
或云開士。開眾生信心故。或云高士。昇出凡夫小
乘故。如我下。正惟忖也。如我一句。是文殊發露佛
道之真機。故假思惟以弄引。非實不知而惟忖也。
[001-0377b]
然二大老既為影響權現。不復行實。若不假思惟。
明明道破。則簧鼓之儀不成。所以下文明引燈明
之事迹。暗透釋迦之作略。輕敲響賣。實權內之玄
機。暗做明瞞。乃權中之巧思耳。前疑念中云。當以
問誰誰能答者。誰能二字。有暗指文殊之意。彌勒
既有暗指之權。文殊豈無明彰之巧。故曰如我惟
忖。如我者不如彼也。惟者思惟也。忖者忖量也。意
謂諸佛蘊奧。理不易測。彼此同科。誰不疑者。然目
覩而心思。意沉而默想。引例攀條。忖度聖意。不出
仁者兩疑之問。如我思惟忖度。將欲說大法等。欲
者將說未說也。大法者妙法也。意謂四十年前。將
此妙法。開為三乘五乘七方便之教。逐機之談。曲
順眾生。隨他意語。巧逗時機。不名大法。今日放光
現相。欲說此一乘大法。隨自意語。稟自行權實也。
又大即包羅義。開三顯一。會權歸實。包羅三五七
等。雨者滋潤義。四十年前所說之法。如東山起雲
東山雨。西山起雲西山雨。三草二木隨分受潤。不
名大雨。今日欲以平等一味大法之雨。充潤一切
枯槁眾生。是大法雨也。如油然作雲。沛然下雨。下
文一雲普覆等。螺以號令為義。四十年前。以種種
因緣譬喻。循循善誘。如號令前隊則前隊吹螺。號
令左哨則左哨吹螺。各隨隊伍排兵布陣。不名大
法螺。今日欲改三乘之號令。歸一實之圓道。以一
音普告大眾。是大法螺也。如中軍帳吹螺。則前後
[001-0377c]
左右皆號令之。下文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等。鼓者䇿進義。四十年前。或擊天鼓。使人種善戒
惡。引諸童蒙。依教修行。得二乘小果。如兵不前進。
以鼓䇿之。不名大法鼓。今日欲擊塗毒大鼓。䇿進
懈怠小乘。令至寶所。是大法鼓也。如將臺大鼓一
擊。則一切將卒無不勇進。下文云。今為汝等說最
實事。諸聲聞眾非實滅度等。演者宣布也。義者義
理也。四十年前。但演生住異滅。無常苦空。六度差
別之義。皆以實相為體。不名大法義。今日欲發揮
實相不二之義理。諸法差別之本根。故曰演大法
義。又欲說大法一句。應法說一周。開三顯一之旨。
雨大法雨。應喻說一周。洒火宅之乾𦦨。令諸子得
清涼。三艸二木不隔枯榮。吹大法螺。應因緣一周。
蕩化城之小教。廢艸庵之滯情。廣記現在。懸記未
來。擊大法鼓。應法師功德。至安樂行。募人弘經。行
菩薩道。是鼓舞意。演大法義。應涌出至經終。開師
門之近迹。顯佛地之遠本。並諸菩薩奉命通經。以
終普賢大行。如是則全經旨要被文殊一惟忖而
說盡了也。
△二略曾見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故現斯瑞。」


【我於過去曾見等。應彌勒疑中曾親近至必應見
之文。何以知佛欲說大法也。以我曾見過去諸佛。
說經入定後便放光。放光後即說大法。今見如昔。
昔秖如今。以是之故。當知今佛現光。亦欲說大法
[001-0378a]
也。欲令二字。是諸佛本懷。難信之法。即一乘實相。
難信而曰一切世間者。是不但惡道難信。而人天
猶然疑之。不但凡夫難信。而二乘猶然疑之。不但
二乘難信。而菩薩猶然疑之。故曰一切世間也。昔
日所說乘是三乘。性有五性。人之易信也。今欲說
三乘是一乘。五性是一性。人之難信也。尋常但說
唯佛一人獨得正覺。今曰。不令獨得滅度。皆以如
來滅度度之。人之難信也。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普令一切眾生。個個聞知即心即佛。無二無三之
旨。故現斯瑞耳。此中欲說即說難信等。是文殊不
肎直說妙法。微婉其辭以敦信耳。令眾會舊疑既
消。新疑又生。至判答中方分明說破。又難信一句
最重。下文出定雙歎。千二騰疑。開近顯遠。彌勒騰
疑。皆難信也。
△三廣曾見答。此中更分明於略見。
前彌勒因光橫見東方以為問。此文殊引古竪見
而為答。橫竪顯諸佛道同也。文分三。初引一佛同。
二引二萬佛同。三最後一佛同。今初引一佛同。】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成一切種智。」


【過去下。明時節。梵語僧祇。此云無數。劫波此云長
時。無量等。言劫數之遠。表一乘之道。超諸群數也。
有佛下。標名號。別號日月燈明。玄贊云。日有二能。
一導明。二成熟。月有二能。一除熱。二清凉。燈有二
能。一破暗。二傳照。顯佛有導迷至覺。成器熟根。除
煩惱之熱。得涅槃之涼。化生傳法。破愚癡暗。有此
[001-0378b]
功能。故立其名。亦三德圓滿之稱。別號云何同。當
以名別義同釋之。日是慧。月是定。定慧自行也。燈
明化他德也。能仁能定慧。能自他。諸佛之號隨緣
稱別。義不殊故。如來下。通號。如來者。倣同先德號。
今佛倣同先佛之再來故。不動本覺之理名如。觀
察照了始覺之智名來。謂從凡夫起智斷惑。惑盡
智亡。妙契如理。始本不二。名如來。又無所從來亦
無所去。故名如來。又諸法如義。即法身德也。應供
者。堪為福田號。福慧雙具。道證圓覺。堪為人天種
福之因。故云應供。後文云。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即
解脫德也。正遍知者。遍知法界號。正揀外道之邪。
遍揀小乘之偏。現前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
因。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即般若德
也。明行足者果顯因德號。明是慧。行是福。以果德
成就賴福慧故。由奉持正法故明足。供養諸佛故
行足。福慧雙隆。果感萬德。故云明行足。善逝者妙
往菩提號。五住究盡。行道圓滿。窮盡妙覺。然後倒
駕慈航。向今時門頭示成正覺。故云妙往。世間解
者。達偽通真號。三世間內。色心諸法無不淨故。即
以權實二智。了達幻偽通一真實也。一器世間。謂
山林等。如器而盛有情故。二有情世間。謂四生六
道各有分別情故。三智正覺世間。謂三乘賢聖各
有所覺之正道故。無上士調御丈夫者。攝化從道
號。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果德圓成。超世出世間。獨
[001-0378c]
稱無上。若人天三乘等覺。皆名有上故。調理控御。
能說能行。故云丈夫。一切眾生不悟佛之知見。輪
迴六道。無有休息。故我世尊以三乘法調理控御。
使其自凡至聖悟佛知見故。天人師者。應機說法
號。模範人天。應機說法。三根普被。令歸一寂故。佛
者。三覺圓明號。自覺揀凡夫。覺他揀二乘。圓滿揀
菩薩故。世尊者。出世獨尊號。世出世間。唯佛獨尊
故。演說下。明說法。揀四圍等典曰正法。即一切法
曰大。離一切相曰正。不即不離是即非即曰妙。皆
一實相法也。謂日月燈佛出現於世。為諸眾生宣
演正法。令悉到於智地。此句總標一代時教無非
正法。初善下一段。古今註各不同。天台獨釋華嚴。
合頓教序正流通。如是則其語巧妙一句不合。稱
性之談。實無巧妙之語。溫陵釋此開三乘為三善。
皆應時契善故。如是則其義深遠一句相違。今釋
三善者。凡諸佛出世。所說一代時教。總分三時。如
西域一年三際。一日三分義同。此三善字乃至善
之善。指一乘實相之至理也。言三時者。初時說華
嚴大教。先被上根利智之機。中時說人天三乘等
教。被三根之機。後時說一乘實相平等之法。總被
三乘五性之機。雖三時說法不同。機自差別。而如
來所說之理。本一實相流出。元非有二。故皆稱善。
無非歸。於至善之地。此文殊大智巧談。先總標一
代之理同。下釋三時之義別。其義深遠者。釋上初
[001-0379a]
善。說華嚴也。乃佛自修自證之道。經曠劫而修。歷
三祇而證。人天不知。二乘莫測。故曰深遠。其語巧
妙者。釋上中善。說三乘也。一乘實相之法。隨眾生
性欲。隱實施權。分別說三。即阿含等教。隨他意語
曰巧。藉權顯實曰妙。純一具足等者。釋上後善。說
法華涅槃等教也。純談實相之理。會歸一乘之道。
曰純一。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曰無雜。具修六
度廣被萬行。一塵不染。性相雙融。曰具足等。上句
法華。下句涅槃。為求下。詳明說三乘之意。因隨機
宜而說三乘。佛意唯為一乘。元無二三。謂有求聲
聞者說四諦法以應之。令斷惑而度生死。入道而
證涅槃。聞佛音教。曰聲聞。四皆審諦不虗。曰諦。苦
集世間因果。滅道出世因果。有餘涅槃。那言究竟
令彼欣樂取證。方便說故。有求支佛者。說因緣法
以應之。應對求言。隨樂欲故。一無明。無所明了故。
二行。有造作故。三妄念投胎。名識。四胎中心色。為
名色。五胎中六根。根有入塵之義曰入。六觸。出胎
巳後根對塵故。七領納前境名受。八貪於五欲名
愛。九追逐塵境名取。十因果不亡曰有。十一還受
五眾之身為生。十二身有熟壞。曰老死。展轉感果
為因。互相由藉為緣。因觀十二覺真諦理。故名緣
覺。為菩薩大根者。說六度法以應之。令得圓滿佛
果。三乘之教法雖別。世尊之本意無殊。無非令彼
得無上菩提成一切種智也。一切種智者。謂能以
[001-0379b]
一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知一切眾生因種。一相
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解。名一切種智。即佛智
也。文殊巧談。令法會二乘。自思自惟。四十年前。欣
樂小法。執守偏空。孤負世尊普令眾生成一切種
智之意。久矣。
△二引二萬佛同。】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二萬佛。名號說法皆同。頗羅墮者。此云捷疾。亦云
利根。以根利捷疾不違物情故。亦云滿語。所言不
二滿眾心故。初中後善。若准天台。此二萬佛但說
華嚴。不說三乘法華。若准溫陵。此二萬佛但說三
乘。無華嚴法華。故知前科三善。攝統一代無疑。不
然。文殊序二萬佛。但云三善何也。又二萬佛始末。
七十餘言敘盡。乃什師譯手之妙也。
△三最後一
佛同。分三。初曾見事與今巳同。二曾見事與今今
同。三曾見事與今當同。取久遠為曾。小近為巳。六
瑞為今。出定去為當也。今初曾見事與今巳同。】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巳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事論。燈明在俗為輪王。實有八子。雖明有子事同。
其實下文要出成第八子成佛。號曰然燈。約法。八
子表八識。佛表心王。在俗八子。喻心王在纏轉變
八識。八子皆名意者。意乃心之用也。元是一心之
體。分成八識之用。用雖有別。其體是一故。有意者。
眼識見色。有見能別。有生死苦。有涅槃樂故。善者。
耳識聞聲。善惡分明。善超諸有。善入六塵故。無量
[001-0379c]
者。鼻識嗅香。無形無量。無壞無雜故。寶者。舌識了
味。資身命寶。又辯才無礙。宣出世法寶故。增者。身
識覺觸。增減在身。增有為苦。減無為樂故。除疑者。
意識知法。除疑了達。除事理疑。了達生死惑故。響
者。七識相應我癡等四。恒審緣八為自內我。如響
隨聲故。法者。八識含藏有漏無漏善惡邪正一切
諸法故。威德自在二句。八識功能任運自在故。八
識在纏被四大所拘故。王出家成佛者。心王離妄
證真也。捨王位者。厭三界有漏之榮。欣一乘無為
之道。亦隨出家者。八識轉染成淨也。所謂有是父。
必有是子。迷則同迷。悟則同悟。燈明本也。八子迹
中八相也。父生八子。從本垂迹也。隨父出家。會迹
歸本也。大乘意者。直等三心。四弘誓願。所行無汙。
具足清白。曰梵行。心無懈怠。念茲在茲。曰常修。各
以道備於巳。垂範於世。曰法師。巳於二句。明因深
今入聖位。非無因而至。亦非邪因而至。不於一二
佛種諸善根也。內因外緣。為眾善之本。故云善本。
問。昔佛八子。今佛一子。云何同也。答。數雖不等。一
八赴緣各別。並出同居之土。八表八正道。一表一
道清淨也。今取有子事同。昔八子出家發大乘意。
今佛一子住小乘果。云何言同。昔化道巳竟。顯本
事彰。故言發大乘意。今未發迹。猶言羅漢。至後顯
本。即是菩薩。其義則同。
△二曾見事於今今同。又
二。初現相同。】
[001-0380a]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六瑞。次第如文。如今所見二句。攝盡下至阿鼻乃
至起七寶塔一段。經家恐繁文耳。
△二疑念同。】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准前。當有爾時某菩薩作念一段文。今總舉法眾。
故以二十億樂欲聽法數句該之。欲知此光所為
因緣。正疑念也。問。既言現相疑念。而無眾集發問
答問者何也。答。義推則有。既說法必集眾。既疑念
必有問。有問必有答。若言昔日某菩薩問。某菩薩
答。則不待文殊費辭矣。既不言答。亦不出問。
△三
曾見事與今當同。又分六。初因人同。二說法同。三
時節同。四唱滅同。五授記同。六通經同。且初因人
同。】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


【聖人無名。因德以彰。神通莫測曰妙。朗照群昏曰
光。又此菩薩深達權實即離為妙。二智開覺群生
為光。昔佛八子師妙光。佛起定為妙光說法華經。
今佛羅雲師身子。下出定為身子說此經。是因人
同也。或曰。妙光是菩薩。身子是聲聞。云何同也。比
及發迹。身子亦是菩薩。妙光垂迹。未必不是聲聞。
文殊巧說。方便隱顯耳。有八百弟子一句按下。後
文好出彌勒乃八百之一。淨名疏云。師有作成之
能。學有資稟之德。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父。師之
謙讓。處資如弟。
△二說法同。】
[001-0380b]


「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必因妙光者。燈佛表本覺理也。妙光表始覺智也。
以此理非智不能契入。故因妙光說經。又此妙光。
人人本具。亘古常恒。燈燈相續。光光圓融。所以說
法華必因無斷續之妙光也。經名妙法。在前文殊
云。欲說大法。又云難信之法。費盡微婉曲折。至此
隱諱不住。始唱出經名。
△三時節同。】


「六十小劫不起於座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六十小劫如食頃。今經五十小劫如半日。是其同
也。經文非虗。聞法之誠。佛威難測。一坐經劫。忘其
久耳。如世黃梁一夢。山中七日。即可類推。又則大
覺設教。有神變莫測之力。能延一日為一劫。促一
劫為一時。不可以六十小劫如食頃為荒唐之言
也。就增減言。人壽十歲時。子年倍父年。如是增至
八萬四千歲。後百年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一增
一減為一小劫。二十番增減為一中劫。成住壞空。
各二十番增減為一大劫。今釋迦出世。正當二十
小劫中。第九減劫也。
△四唱滅同。】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當入無餘涅槃。」


【梵色界主也。魔欲界主也。婆羅門云淨行。在家修
行者。中夜表無為正位。昔佛說法華竟。即唱滅。今
經寶塔品云。如來不久當入涅槃。化道巳足。唱滅
事同也。涅槃此云圓寂。眾德皆圓。諸妄永寂故。又
云滅度。滅二障度二死故。又云無為。離生滅故。又
[001-0380c]
云安隱。最寂靜故。總之一真理也。小乘亦有無餘。
子縛巳盡。果縛尚在為有餘。身智灰泯為無餘。大
乘以五住究盡。二死永亡為無餘。一往釋耳。統論
有三。一性淨。凡聖平等。法身也。二圓淨。出障圓明。
般若也。三方便淨。現生現滅。解脫也。大論開四。一
自性清淨涅槃。即真如理。本來不生滅。雖為客障
所覆。其性本自寂然。眾生等有不關修得。二有餘
依。見思巳寂。真如出煩惱障。猶餘最後身智。分段
生死苦依。三乘證無學道所得。三無餘依。以煩惱
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無有餘依。三乘無學身
智盡時所證。四無住處。謂真如復出所知障。悲智
相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盡未來際。寂而常照。利
益眾生。此四凡夫唯一。聖人有三。唯佛具四。
△五
授記同。】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言德藏者。恒沙功德無不具足。含藏義。自利也。以
此德遍施眾生。出生義。利他也。聖言說與曰授。果
與心期曰記。淨身者。以相好嚴身。其體明淨故。多
陀等。即如來應供正遍知之三號。問。昔佛說經授
菩薩。今經授聲聞。何言同也。答。昔事巳成。故言菩
薩。今正會歸。故言聲聞。問。何故為妙光說經而授
德藏記也。答。妙光為當機。必有遠記。意謂往事不
遑序故。又一燈分二𦦨。一傳妙光。弘法利生。化化
無盡。斯道不泯故。一傳德藏。為人天依止。燈燈有
[001-0381a]
續故。
△六通經同。又三。初滅後通經。二教化弟子。
三結會古今。且初滅後通經。】


「佛授記巳便於中夜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


【授記巳入滅者。斯道有賴故。本願巳暢故。化緣巳
畢故。故於中夜便般涅槃。入於常寂光中。今經有
唱滅之言。無涅槃之事。當知說此經巳。即詣雙林
說涅槃而入滅矣。滅後妙光持經者。燈明因妙光
而說經。則囑累在妙光矣。妙光受遺囑而持經。是
行法師事。所以燈明一燈。分作二燈。一燈授德藏
為法王。一燈付妙光為法師。此法王法師之位。是
如來道統之傳。出世本懷正為此也。言法王者。道
無不傳。德無不備。功無不圓。行無不滿。位無不極
也。言法師者。學法王道。修法王德。行法王行。傳法
王法。遵法王戒。入法王定。得法王慧。如是經無量
劫。功圓行滿。然後紹法王之位。法師乃法王之基
本。所以妙光持經演說。自利利他作大法師也。弟
子弘經多師二十劫。青出於藍。智過於師。顯佛鑑
機無差也。
△二明教化弟子。】


「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燈明八子。不以父為師。以妙光為師者。古人易子
而教。故羅雲以身子為師。尊師道也。語云。父以生
之。燈明有焉。師以成之。妙光有焉。八子師妙光。妙
光教化令其堅固菩提。復近佛多。因圓果滿。皆成
佛道。所謂堅固精進者早巳成佛。然燈者。大論云。
[001-0381b]
太子生時。一切身光如燈故。以至成佛亦名然燈。
是釋迦第二僧祇授記之本師。又增一云。十方一
切諸佛。八萬四千法門皆同。唯有精進一門不同。
精進者得早成佛。懈怠者雖有成佛之日。亦遲劫
數矣。八百弟子下。明懈怠者猶待當來。前云八百
弟子。正謂此處顯彌勒是八百中之一人耳。號求
名者。抑其名利役心。志分神耗。種諸善根值多諸
佛者。揚其因深緣勝。方成聖果。所以引八百八子
者。近則釋疑。密開壽量。釋疑者。或謂彌勒補處為
大。文殊非補處為小。小不應答。大不應問。故舉彌
勒是昔日妙光八百弟子中之一人。意謂妙光是
我文殊。彌勒是妙光弟子。弟子應問。師應答。故今
釋疑非謬。密開壽量者。八子相繼成佛。最後號然
燈。然燈又是釋迦授記之本師。八子皆師妙光。則
妙光是釋迦九世師翁。九代孫今成佛。師祖尚為
弟子。師弟無定。密顯生非生滅非滅之意。又釋迦
受妙法於然燈。然燈續繼於七兄。八子皆行妙光
教道。迭相致果。妙光又受囑於燈明。二萬逆之於
最初燈明。唯此傳此。秉此續此也。乃至二萬億威
音。纂芳烈𦦨者。不過此妙法而巳顯此妙法。非今
日始有之妙法。其來久矣。可見文殊上受於威音
燈明。下傳於八王後代。祖述有據。後昆可準。名稱
於實。當決眾疑也。
△三結會古今。】


「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求名菩薩汝身是也。」
[001-0381c]


【今日之文殊。昔日之妙光。昔日之求名。今日之彌
勒也。上廣曾見答竟。
△四分明判答。】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言今日所現之瑞相。與本昔日燈明所現之瑞相。
無有異也。妙光是我文殊。求名是汝彌勒。彼此眼
見耳聞。今日迦文所為。不異昔日燈明故事。故曰
是故惟忖等。今經題目。佛未出定。法未出口。文殊
預先說之。可見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皆名妙法蓮
華經也。詳上彌勒善問。文殊善答。縱散之談。收放
自如。波瀾浩瀚。若吞舟之巨浪。首尾跌宕。似斷弦
之復續。妙哉此經。無以尚矣。
△二偈頌。有四十五
行。分二。前四十三行頌上長行。後二行結勸待聞。
初中不頌惟忖略見二答。於廣見中但頌前後。不
頌中間二萬佛。分二。初四十一行頌廣曾見答。二
二行頌分明判答。初又二。初二行頌引一佛同。】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令入佛智慧。」


【念即宿命通也。過去劫數。頌時節。有佛二句。頌名
號。世尊下。頌說法利生。人中者。諸佛現相人中。以
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乃能耳。
△二三十九行。頌
最後佛同。又三。初一行頌曾見巳同。二十五行半
頌曾見今同。三二十二行半頌曾見當同。且初一
行。頌曾見巳同。】


「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隨修梵行。」
[001-0382a]


【△二十五行半。頌曾見今同。又三。初四行頌此土
瑞相。二十行頌光照他土。三一行半頌疑念。且初
四行。頌此土瑞相同。】


「時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現諸希有事。」


【六瑞如文。長出天鼓自鳴。表無問自說也。此鼓在
妙法堂上。正諸天娛樂之時。其鼓自鳴。為諸天眾。
說苦空不淨等法。希有事總結六瑞。
△二十行頌
光照他土同。】


「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說法求佛道。」


【長行但云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文略。此中廣出。應
上光中所見他土事相。示一切二句。頌六趣眾生。
業明生死之因。報明生死之果。處即二十五有也。
有見下。長出佛土莊嚴。玻瓈水玉也。琉璃具云吠
琉璃。此云青色寶。亦云不遠。西域有山去波羅柰
城不遠。山中出此寶故名。及見下。長出八部供養。
又見下。長出諸佛成道三身圓滿。自然成道者。七
地以前方便道。加功修習。八地以上發真道。無功
用行。即自然任運流入果海也。甚微妙者。以金山
正報之佛身。坐於眾寶依報之光土。如琉璃內現
金像耳。自然成佛法身也。金山報身也。端嚴化身
也。世尊在大眾下。明說法。深法義者。將法顯人。法
既深玄。必逗大機。即上光中見佛聞法。一一下。將
人顯法。人既二乘。法必諦緣。即上光中四眾修行。
又見下。即上光中種種相貌等。此一行總明六度。
[001-0382b]
又見深入。別明禪定。又見知法。別明般若。
△三一
行半頌疑念同。】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是事何因緣。」


【自相問正疑念也。言人人自巳忖量。自言自語。共
相咨問。一光所現之事。不知有何因緣。
△三二十
二行半。頌曾見當同。分六。初二行半頌因人同。二
一句頌說法同。三一行一句頌時節同。四五行頌
唱滅同。五一行半頌授記同。六十二行頌滅後通
經同。且初二行半。頌因人同。】


「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令妙光歡喜。」


【聖人出世。人天奉敬尊崇。故云所奉尊也。世間眼
者。人天眼目。七眾歸依也。所以然者。能奉持法藏
故。令妙光歡喜。後乃因之說經。例今出定告舍利
弗也。
△二一句頌說經同。】


「說是法華經。」


【△三一行一句頌時節同。】


「滿六十小劫不起於此座悉皆能受持。」


【妙光受持燈明之法。如身子受佛付囑也。
△四五
行頌唱滅同。】


「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巳汝等勿憂怖。」


【初二行唱滅。燈明出世本懷巳暢。眾生知見巳開。
各各歡喜也。尋即下。告眾唱滅。汝一心一行。昔佛
付囑亦與今同。如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我滅度後。
當珍重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貧得寶等。世尊
[001-0382c]
下。昔日大眾聞佛入滅而生悲仰也。亦與今同。如
大經云。涕泪盈目。遍身血流。如波羅奢華。即重法
慕人之誠也。世尊諸子等者。是燈明世尊法會三
乘諸子等也。聖主一行。昔佛慰喻時眾。亦與今同。
如遺教云。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二
劫。會亦應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
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五一行半頌授記同。】


「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亦度無量眾。」


【無漏實相者。以離虗妄分別之相。名為實相。即無
相之相也。內證無漏實相理。外感光明清淨身。故
佛號淨身。
△六十二行頌滅後通經同。又三。初三
行頌滅後通經。二八行頌教化弟子。三一行頌結
會古今。且初三行。頌滅後通經。】


「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廣宣法華經。」


【薪盡火滅者。小乘佛以果報身為薪。智慧為火。慧
依報身。身滅智亡。故云薪盡火滅。大乘以機為薪。
逗應為火。眾生機盡。應形亦滅。故云薪盡火滅。莊
生云。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眾生機薪無
盡。如來應火不滅故。倍精進者。遵佛勿放逸之命。
各自努力。以求佛果。唯妙光受囑。廣演妙法。
△二
八行頌教化弟子。】


「是諸八王子妙光所開化其數無有量。」


【天中天者。涅槃有四種天。一世間天。如諸國王。二
生天。從四王至非非想。三淨天。四果支佛。四義天。
[001-0383a]
謂十住菩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今佛超出四天。
名天中天。仙乃大覺金仙。有神化莫測之能。故名
仙。上明八子行圓。久巳成佛。是妙光下。明一人方
成。今住補處。此中文殊稟師家作略。作大老腔調。
將個彌勒。抑其貪利求名。揚其因深成佛。說得非
凡非聖。亦凡亦聖。令人不識。所謂彌勒真彌勒。化
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真不識也。
△三一行
頌結會古今。】


「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二二行頌分明判答。】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助發實相義。」


【本昔燈明。放光現瑞。而說法華。今日世尊現相。如
本昔無異。故知欲說法華。但放光現瑞。是諸佛方
便。助顯發明實相義耳。
△末二行結勸待聞。】


「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令盡無有餘。」


【文殊前來廣引。證今瑞相巳竟。故結勸以待聞也。
充足求道者。謂昔日未滿足者。今日充滿之。若三
乘有疑惑者。有悔責者。今日為除之斷之盡無餘
也。又除斷一句。文殊將千觔擔子推在佛身。入海
弘經以脫不退之斥。大智先見之明如是。又此二
行。是文殊提醒二乘之言。辭甚鋒鋩。宛然諸佛之
師。吐聲發氣。自是本色作家。充足二字。為下身子
等得記之案。疑悔二言。悔字為下身子追悔之案。
疑字為下陳如等疑念之案。天台於此立四伏疑。
[001-0383b]
由前彌勒釋四伏難。使文殊必答。此中文殊斷四
伏疑。使彌勒不復更問。第一疑。因文殊廣引先佛
曾說法華。彌勒即潛疑欲問。諸佛赴緣。人時各異。
古佛雖說法華。今佛何必如是。文殊以偈斷云。我
見燈明佛等。昔佛既說法華。今佛亦然。此斷疑名
之問。彌勒即潛二疑欲問。自有名同義同。亦有名
同義異。此名何所顯召。文殊以偈斷云。今相如本
瑞等。此斷疑體之問。彌勒即潛三疑欲問。實相無
相。何人會之。文殊以偈斷云。諸人今當知等。此斷
疑宗之問。彌勒即潛四疑欲問。佛雨法雨。止洽菩
薩。亦潤二乘耶。文殊以偈斷云。諸求三乘人等。此
斷疑用之問。彌勒聯翻搆疑。文殊頻煩為斷。既事
窮理盡。即得之於懷。不復再疑矣。序分巳竟。】


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