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8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宋-戒環 (master)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五    遠六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前品分別聞說壽量功德自此至法師不
輕三品廣顯聞持正宗功德隨功淺深有
暫持圓持精持之序次第廣顯自暫持始
也言隨喜者謂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
但隨其所聞喜為人說隨其所教喜須臾
聞亦獲勝福故為暫持功德。】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
[015-0041b]
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
福而說偈言。


「 世尊滅度後
 其有聞是經
 若能隨喜者
 為得幾所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
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
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
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
田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有知識隨力
演說。
[015-0042a]


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
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法會初聞從師親授其福最勝隨喜轉教
則去師漸遠至第五十言又甚遠而福亦
無量如下所校。】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
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若四百萬億阿僧祗世界六趣四生眾生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
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
[015-0042b]
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
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
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
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僧祗世界生類不窮而能以寶物等施其
福多矣天人鬼畜分為六趣胎卵濕化總
為四生而形想等類預焉自胎𡖉至非無
想通該三界十種異生。】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
念我巳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
[015-0043a]
生皆巳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
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
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陁洹道斯陁含道阿
那含道阿羅漢道𥁞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
自在具八觧脫。」
【既以財施復以法施令得
聖果則其福倍多。】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
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
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
何况令得阿羅漢果。
[015-0043b]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
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
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
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
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財施外物道果小乘故逈不可及。】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
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况最初於會
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
不可得比。」
[015-0044a]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徃詣僧坊若坐
若立須臾𦗟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
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轝及乘天宮。


轉身謂後身也上妙車輿即人中勝報及
乘天宮即天中勝報故偈云後生天人中。】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
𦗟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
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分座勸人則為法心廣故報又勝前。】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
[015-0044b]
可共徃𦗟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
德轉身得與陁羅尼菩薩共生一處。」


【語人轉教利倍廣故報倍勝也十地論說
得陁羅尼菩薩居五地。】


「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瘂口氣不臭
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踈亦
不缺落不差不曲脣不下垂亦不褰縮不麄
澁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咼斜不厚不大亦
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𠥶亦不曲戾面色
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穴/爪]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015-0045a]
瘖言不成音瘂則塞矣下垂上褰皆脣之
惡相脣瘡曰胗口戾曰咼黧亦黑也𥠖水
之黑墨火之黑匾𠥶謂平薄曲戾謂不端
[穴/爪]即䧟而曲也一切者通言六根無惡。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脩高直面貌圓滿眉
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


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由轉教善生生不窮。】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徃𦗟法功
德如此何况一心𦗟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
[015-0045b]
分別如說修行。」


【勸人徃𦗟即隨喜之事一心修行即圓持
之事隨喜之功既尒圓持之功可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
 至于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嵗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髮白而面皺
 齒踈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
[015-0046a]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熖
 汝等咸應當
 疾生猒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觧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如是展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况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若有勸一人
 將引𦗟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徃𦗟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踈黃黑
 唇不厚褰缺
[015-0046b]
 無有可惡相
 舌不乾黑短
 鼻高脩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靣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鉢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即六根善報也多說口報者以展轉教誘
由口業起。】


「 若故詣僧坊
 欲𦗟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寶之輦輿
 及乘天宮殿」



【故詣專於引聽。】


「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015-0047a]
 釋梵轉輪座
 何况一心聽
 觧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限」



【一心修行福見次品。】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前品隨喜暫特在五種法師方得其一未
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則功未圓也雖獲
根智具足而未及六千之報則德未圓也
此品行人五種功僃六千德圓堪為模範
故命品謂之法師而為圓持功德前法師
品依持經人以彰圓記此法師品依持經
[015-0047b]
人以彰圓德名同義別故加功德字別焉。】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
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
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
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
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持法華者開佛知見則見聞覺知無非真
覺證諸實相則色香味觸無非真法以真
覺對真法則萬象徹照大千一視故圓持
功成即得六根清淨功德自非精心不雜
[015-0048a]
進道不倦未易能致故告常精進菩薩也
數有千二八百者眾生世界依噐世界而
立以織妄為界故有四方身相遷流故有
三世惟世與界二者相涉三世四方宛轉
十二依十二數流變三疊成千二百圓持
功成每根各全其用故有千二功德然復
於中尅定優劣以眼見前傍而不及後鼻
息出入闕於中交身合能覺離不知觸皆
三分闕一故唯八百功德此乃權依世論
數量以顯妙用大略而巳使由常眼對色
[015-0048b]
而開佛知見常耳聞聲而得其實相則眾
塵不隔十方廓然萬象莫逃大千圓照則
千二八百之功無足論矣如經云父母所
生眼悉見三千界何復三分之闕八百之
劣耶故知此體本絕數量也。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
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
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
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父母所生即人人本具者清淨肉眼即眾
[015-0049a]
塵不隔者眾塵不隔則正智現前故大千
內外一切色像悉見悉知所謂應眼時如
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質者此也問理則然
矣事若之何曰六湛圓明本所功德現量
如是但隨所證耳夫小羅漢見小千大羅
漢見大千辟支見百佛世界菩薩見百千
佛界如來見微塵國土非獨果體也阿那
律陁不離父母生身而能觀大千猶如掌
內則其中一切烏乎不見盖塵消覺淨𡨋
極則一夫何理然而事不然哉楞嚴曰逆
[015-0049b]
彼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即
不可徇於業流以不圓根而疑經之說也
誠知眼力如是則下之五根不假詳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若於大眾中
 以無所畏心
 說是法華經
 汝聽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勝眼
 以是莊嚴故
 其目甚清淨
 父母所生眼
 悉見三千界
 內外彌樓山
 須彌及鐵圍
 并諸餘山林
 大海江河水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
[015-0050a]
 一切皆悉見」


【彌樓此云光明即七金山之
一也清淨肉眼有生皆具凡能開佛知見
證諸實相則大千一切莫不歷然此其現
量也以迹明之人人知見若離前塵本無
限礙且日月之高太虛之遠不知其幾千
萬里苟無所蔽目能見之而意之所緣其
疾俛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非假賢智凡
人能之則六根之用廣大靈通固如是也。】


「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
[015-0050b]
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
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
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六湛實相在眼圓照在耳圓通。】


「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歎聲螺聲
皷聲鍾聲鈴聲笑聲語聲。


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
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


【循道合理名法無道無義名非法。】


「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脩羅聲迦
[015-0051a]
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睺羅伽聲
 火聲水聲風聲 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比丘聲比丘尼聲 聲聞聲辟支佛聲菩
薩聲佛聲。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
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
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
不壞耳根。」
【信謂應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
無不足也不壞耳根者雖分別種種而耳
根於中本相如故無壞無雜此耳之實相
也。】
[015-0051b]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言父母所生明人人本具不假他求清淨
無穢即眾塵不隔無壞無雜者。】


「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
 象馬車牛聲
 鐘鈴螺鼓聲
 琴瑟箜篌聲
 簫笛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觧了
 又聞諸天聲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聲
 童子童女聲
 山川嶮谷中
 迦陵頻伽聲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聲
[015-0052a]
 地獄眾苦痛
 種種椘毒聲
 餓鬼飢渴逼
 求索飲食聲
 諸阿修羅等
 居在大海邊
 自共言語時
 出于大音聲
 如是說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遙聞是眾聲
 而不壞耳根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呼
 其說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比丘眾
 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
 若為他人說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復有諸菩薩
 讀誦於經法
[015-0052b]
 若為他人說
 撰集觧其義
 如是諸音聲
 悉皆得聞之
 諸佛大聖尊
 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眾中
 演說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頌雜類六對至二眾四聖七科也聽而不
著為與響等故能清淨也命命即共命。】


「 三千大千界
 內外諸音聲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巳如是」


[015-0053a]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
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
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
內外種種諸香。


【清淨言眾塵不隔湛圓故大千俱聞。】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曕蔔華
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
香華𣗳香菓𣗳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跳-兆+友]
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抹若丸若塗
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015-0053b]


【須曼那此云善稱意薝蔔此云黃花小而
香波羅羅云薰花多摩羅䟦云賢無垢香
多伽羅木香也。】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
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
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
波利質多羅拘鞞陁羅𣗳香及曼陁羅華香
摩訶曼陁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
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抹香諸雜華香如是等
[015-0054a]
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波利質多羅即帝釋園生𣗳拘鞞陁羅云
大遊戲地𣗳。】


「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
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
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
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
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聞諸天所燒之
香。」
【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
亦皆遙聞知其所在。】
[015-0054b]


「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
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不壞不錯言無壞無雜也華嚴鬻香長者
善能別知天人龍鬼所有諸香治諸病香
斷諸惡香乃至一切菩薩差別地位香悉
皆了達得調和香法門表於善惡熏習之
法一切通達而調治和融以成萬德法身
香也今鼻根功德能知天上人間諸香乃
至菩薩諸佛身香亦表持法華者能通達
異習和融眾妙而證萬德法身之香歟。】
[015-0055a]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是人鼻清淨
 於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須曼那闍提
 多摩羅栴檀
 沉水及桂香
 種種華菓香
 及知眾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說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大勢轉輪王
 小轉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寶
 及地中寶藏
 轉輪王寶女
 聞香知所在
 諸人嚴身具
 衣服及瓔珞
 種種所塗香
 聞香知其身」



【輪王七寶女寶居一。】
[015-0055b]


「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變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諸𣗳華菓實
 及蘇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諸山深嶮處
 栴檀𣗳華敷
 眾生在中者
 聞香皆能知
 鐵圍山大海
 地中諸眾生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阿修羅男女
 及其諸眷属
 闘諍遊戲時
 聞香皆能知
 曠野嶮隘處
 師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聞香知所在
 若有懷妊者
 未辯其男女
 無根及非人
 聞香悉能知
 以聞香力故
 知其初懷妊
[015-0056a]
 成就不成就
 安樂產福子
 以聞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癡恚心
 亦知修善者
 地中眾伏藏
 金銀諸珍寶
 銅器之所盛
 聞香悉能知
 種種諸瓔珞
 無能識其價
 聞香知貴賤
 出處及所在
 天上諸華等
 曼陁曼殊沙
 波利質多𣗳
 聞香悉能知
 天上諸宮殿
 上中下差別
 眾寶華莊嚴
 聞香悉能知
 天園林勝殿
 諸觀妙法堂
 在中而娛樂
 聞香悉能知」



【所觀遠達曰觀如所謂諸臺樓觀也。】
[015-0056b]


「 諸天若聽法
 或受五欲時
 來徃行坐臥
 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
 好華香莊嚴
 周旋遊戲時
 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轉上
 乃至於梵世
 入禪出禪者
 聞香悉能知
 光音遍淨天
 乃至于有頂
 初生及退沒
 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轉上者自六欲天而
上也梵世即初禪光音二禪遍淨三禪有
頂即色界頂也。】


「 諸比丘眾等
 於法常精進
 若坐若經行
 及讀誦經典
 或在林𣗳下
 專精而坐禪
[015-0057a]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菩薩志堅固
 坐禪若讀誦
 或為人說法
 聞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眾而說法
 聞香悉能知
 眾生在佛前
 聞經皆歡喜
 如法而修行
 聞香悉能知」



【比丘兼聲聞辟支也在在方謂十方所在。】


「 雖未得菩薩
 無漏法生鼻
 而是持經者
 先得此鼻相」


【菩薩離分段身則六根皆依
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
[015-0057b]
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
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澁物在其舌
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好醜苦澁皆属妄塵於此無染得清淨舌
則苦澁羙惡皆成法味。】


「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
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


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
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


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
[015-0058a]
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
羅緊那羅女摩睺羅伽摩睺羅伽女為聽法
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
群臣眷属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
外眷属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
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𥁞其形壽隨侍
供養。」
【四輪王生時各有金銀銅鐵之輪現
於空中自有七寶曰輪寶象寶馬寶珠寶
女寶藏寶兵寶又有千子端正勇徤。】
[015-0058b]


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
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
一切佛法又能於深妙法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
 其有所食噉
 悉皆成甘露」


【好醜苦澁皆為法味。】


「 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
 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
 設諸上供養
 諸天龍夜义
 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來聽法
 是說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015-0059a]
 遍滿三千界
 隨意即能至
 大小轉輪王
 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
 常來聽受法
 諸天龍夜叉
 羅剎毗舍闍
 亦以歡喜心
 常樂來供養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
 常來至其所
 諸佛及弟子
 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
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
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


【於是體中能如琉璃不容纖翳則孰不喜
[015-0059b]
見。】


「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
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


【淨言不為情塵染蔽也不以情塵自蔽則
當體無所不現。】


「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
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
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
現其色像。」
【楞嚴云浮塵幻化虛妄稱相妙
[015-0060a]
覺明體常自瑩然含吐十方循業發現故
得是體者無所不現雖然理則明矣孰能
證耶昔者阿難大眾蒙佛開示身心蕩然
得無𦊱礙各各自知心徧十方含容萬有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太虛一塵巨海一
漚起滅無從了然不礙此其證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若持法華者
 其身甚清淨
 如彼淨琉璃
 眾生皆喜見
 又如淨明鏡
 悉見諸色像
 菩薩於淨身
 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
[015-0060b]
 餘人所不見」


【常自瑩然含吐十方餘人不
見為非已智分。】


「 三千世界中
 一切諸群萌
 天人阿脩羅
 地獄鬼畜生
 如是諸色像
 皆於身中現
 諸天等宮殿
 乃至於有頂
 鐵圍及彌樓
 摩訶彌樓山
 諸大海水等
 皆於身中現
 諸佛及聲聞
 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
 說法悉皆現
 雖未得無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淨常體
 一切於中現」



【無漏性身離於分[暇-日-己-乳-孚+口]而常體不離分段唯
[015-0061a]
清淨故能現一切嘗觀毗盧十法界圖見
其相而不明其義誦法華身根功德聞其
義而不達其相今以二法合明則妙相深
義觸處昭然矣。】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
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千二
百意功德。


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
量無邊之義。」
【聞一句而達無量義盖無量
之義不出一句。】
[015-0061b]


「觧是義巳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
乃至一嵗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
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
皆順正法。」
【或一月一際一嵗而演一句偈
由意根精了達無量義也九旬談妙盖得
諸此西天嵗分三際謂雨際熱際寒際四
月即一際也證意實相則諸所說法無非
實相故不相違背雖說俗事亦順正法。】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
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
[015-0062a]


【由意清淨故他心通也所行即循常心也
動作即感變心也戲論即分別心也。】


「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
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
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為得意根清淨實相與佛同體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是人意清淨
 明利無濁穢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上中下即三乘法。】


「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說
[015-0062b]
 月四月至嵗」


【即一月四月乃至一嵗。】


「 是世界內外
 一切諸眾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又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切皆悉知
 十方無數佛
 百福莊嚴相
 為眾生說法
 悉聞能受持
 思惟無量義
 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悉知諸法相
 隨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說
 此人有所說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於眾無所畏」



【頌淨意運用𡨋契實相也。】
[015-0063a]


「 持法華經者
 意根淨若此
 雖未得無漏
 先有如是相
 結顯根勝也
 是人持此經
 安住希有地
 為一切眾生
 歡喜而愛敬
 能以千萬種
 善巧之語言
 分別而說法
 持法華經故」



【結顯經勝也此經純談諸法實相開佛知
見故於六根功德一一發明儻能脫去情
塵以清淨根照清淨境遂見山林周帀禽
獸鳴呼醭鼻沾唇殊形異意無非實相無
非妙法即一身而圓證徧六處而常彰本
[015-0063b]
不欠虧曾無窒礙經文方便駢旁開示行
人應須充擴悟入也。】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五
[015-0065a]